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路的养护与管理

道路的养护与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道路的养护与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道路的养护与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特点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建设质量、运营方式决定了其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1.1.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

城市道路在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对城市道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

1.1.2 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城市道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

1.1.3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城市道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1.1.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城市道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1.2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城市道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城市道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1.2.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 度 。

1.2.3缺少养护技术规范

截至目前,针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特点的技术规范较少,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城市道路养护的“完好率”指标,不能满足城市道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1.2.4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

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

1.2.5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上述问题造成了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了城市道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城市道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2、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是城市道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城市道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城市道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养护管理在整个城市道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建立起来。新形势下,对城市道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已存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

2.1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传统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在城市道路事业发展初期,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这种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初衷,也无法适应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实现我国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2.1.1顺应城市道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

2.1.2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城市道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城市道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城市道路养护工程特 点 。

2.1.3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城市道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2.1.4 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完好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 ( P M S )、 桥 梁 管 理 信 息 系 统(B M S )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城市道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2.2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2.2.1加快制订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方面的规范及管理条例,使城市道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

2.2.2加强政府对城市道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2.2.3对新建城市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城市道路养护方案,强调城市道路施工缺陷,维修期施工单位养护的责任与义务,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2.3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城市道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2.3.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城市道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城市道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3.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城市道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 S 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城市道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城市道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2.3.3推广使用国外城市道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城市道路使用寿命。

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 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城市道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城市道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4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城市道路养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市道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

2.4.1 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开发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

2.4.2 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城市道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

2.4.3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篇2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道路桥梁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咽喉,更是确保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正常运营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不断增加,特别是桥梁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设施类型的增多以及管理范围的扩大使得道路养护工作显得滞后,如何改进养护措施,提高养护水平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在公路建设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又是影响公路综合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处理好桥梁交通的快速发展扩张和危桥旧桥大量存在的矛盾,是制约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理智地权衡发展中的各种效益,既要敢于正视当前桥梁养护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又要保证养护措施的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以下我首先对造成桥梁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深度挖掘限制桥梁养护管理机制推广的深层原因。

1、桥梁交通承载力骤增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剧了有限的公路桥梁资源压力,也加速了公路桥梁的老化速度。近年来,交通干线的车流量绝对增长幅度超过了5%,还有很多干线的年度车流增量甚至已经超过了8%。此外,车辆种类结构的变化也进一步加重了现有桥梁的负荷,特别是由于近年来 大型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公路运行中的重载车、集装箱车和超大吨位的运输车流量成倍增长,给公路桥梁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些地区桥梁建设过程中存在负面问题,导致许多新桥梁在运营初期就经常出现沥青面磨损、桥架出现细微裂缝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原荷载标准设计的桥梁,由于无法承受日益增长的车流压力,导致桥梁的初期问题不断放大,极大地缩短了桥梁的使用期限。

2、多数桥梁的初期荷载等级低

尽管新桥梁在不断地建设中,但是建设于七八十年代的很多老旧桥梁仍然处于正常运营当中。由于这些桥梁在建设之初就没有采用国际化的高等级桥梁承载标准,而且之后的改建工作也是进展缓慢,导致这些老旧桥梁最终成为了我国公路桥梁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桥梁安全的重大隐患。

3、缺乏专业的桥梁养护管理人员

服务性质的桥梁养护工作实际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化工程,而我国又偏偏在这一领域缺乏大批专业的养护人才,特别是在基层养护单位,鲜有高学历的专业桥梁养护人员,致使养护知识也无法得到推广。此外,各地区也缺乏在桥梁养护工作上的经验交流。

二、影响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主要因素

1、主观人为因素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中,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素质等主观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养护管理缺乏细致到位,病害处理维修不及时。各级养护部门不能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诸如引道路面与桥梁衔接处不够平整,导致桥头跳车、栏杆损坏、缩缝填塞损坏、泄水孔堵塞问题以及施工和交付使用出现的变位、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在日常养护中得不到及时修补。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等病害不仅降低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性,更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

2、客观环境因素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外部一些环境。主要体现在天气气候因素、季节变化、交通疏导组织等方面。客观因素不能对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的养护管理与质量产生根本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桥梁工程有着直接的关联。

3、其他因素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所用的材质、施工机械等也会对桥梁养护管理与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材料是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服役期、关系到市民的出行安全。如果材质不达标,即使拥有再先进的管理手段、再一流的施工队伍,质量都无从谈起。机械设备因素能否发挥在维护保养中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也关系到质量的好坏。

三、城市道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控制具体措施

1、要建立健的施工养护管理保证体系,并严格遵守执行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维护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根本,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相关施工人员的义务与责任,对部门职责、人员职责要进行分工明确。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还要明确好项目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安全和管理职能,权责明确到人,职责落实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所有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只有坚持以规范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指导,城市道路桥梁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隐患。

2、强化以材料管理为重点的桥梁施工管理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是决定质量好坏的核心物质基础。桥梁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把材料质量关,高度重视材料质量在桥梁质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不同的工序、确定专门的材料监督审核人员负责专项负责材料质量把关;对桥梁质量产生深远影响的混凝土、钢筋等重要材料更是要注意从正规企业直接供货,在存放管理中要根据材料的物理化学特点,科学保管。

3、加强道路桥梁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养护管理

在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要严格落实道路桥梁维护保养制度:道路桥梁管理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专项人员负责道路桥梁日常的养护管理,加大道路桥梁质量的排查与检验力度,对道路桥梁质量状况和外观状况要建立严格的记录汇报报制度,依靠现代化的测绘与加固方法加强对道路桥梁进行全方位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管理;坚持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根本,全面提升养护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化与精细化的维护保养。加强道路桥梁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力度,对道路桥梁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日常维护人员要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在日常排查、检测维修的一些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人员素质优势在道路桥梁维护与保养中的积极作用。

4、依托现代化的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点数据库优势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点的数据库是指在设计过程中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道路桥梁质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设置,建立起相应的控制点数据库。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中模仿其他项目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对本项目关键点的控制上时时刻刻处于受控状态,有效实现工程质量提前预防与现场管理的双重目标。建立道路桥梁施工控制点数据库,在项目开工之前可以有目标性的进行质量控制点的提前设定,促进施工过程中控制质量效果的有效提升,有效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遗漏某个控制点而造成的质量隐患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启明. 桥梁工程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6)

[2] 施智. 无砂大孔混凝土处治桥头跳车技术研究[J]. 西部交通科技. 2006(02)

[3] 温军. 浅谈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防治[J]. 山西建筑. 2008(10)

篇3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城市景观、文化、印象的影响不容小觑。在景观功能及生态建设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功能:

(一)实用功能

第一,道路绿化以道路为依托,绿化主要起组织交通的功能。第二,荫棚效应。利用树荫,有效遮挡烈日、降低道路温度、减弱热岛效应。第三,隐蔽作用。可对一些影响城市环境风貌的建筑、地形的物体进行遮挡,减少视觉污染,塑造城市形象。第四,防护作用。可有效降尘、降噪、防火,也可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二)景观功能

道路绿化呈现线形延伸,与道路两侧的建筑在色彩、质感方面形成一种对比与互补,丰富了景观效果,使街道立面统一、协调。其次,可有效地分割组织道路空间,通过隔车绿带、景观小品等多种形式对道路进行分割,使人车分流,有效组织交通。再次,道路绿化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及丰富的植物品种体现时间性、空间性。

二、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道路绿化建设发展迅速,但“重建轻养”的问题依然存在,道路绿化养护水平相对滞后,绿化成果难以巩固,大大影响了绿化效益。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行道树养护管理误区

行道树是城市道路绿化重点,除了可以美化城市,还具有防风和调节城市道路温湿度的作用。但目前行道树养护管理尚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少绿化管理单位以为行道树只需在建植当年浇水施肥,长势稳定后就可以粗放管理,不需要再浇水施肥;新种植的行道树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到树冠很大、下垂枝很多时才开始修剪;另外还存在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由于城市道路往往人多车多,喷药时容易喷到行人身上,不安全,如果选择在晚上喷药,又看不清楚,所以一般只要不危及植株的生命,就任其自生自灭。

(二)道路绿地养护难

道路绿地的养护工作是绿化养护的重点与难点,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1、是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设计时植物品种选择不当,乔灌木配置不合理,施工时没有考虑竣工后的绿化养护,没有铺设自来水管,没有按要求回填肥土等。

2、是绿化养护本身不规范,水肥管理不当,没有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植株生长不健壮,地面板结,杂草丛生;修剪不及时且形式单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没有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从而达不到防治目的。

3、是人为破坏比较严重,绿化带遭人为践踏,汽车倾轧比较多,有的地段走的人太多成了“人行通道”,即使及时补植上去也会遭遇再次践踏,成为绿化“死角”。

(三)园林队伍技术水平低

过去,园林工作者对除草、松土、浇水、施肥都很熟练,知道怎么做,但随着养护管理新技术、新要求的提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出现下面这些问题:

1、职工对新制定的园林管理要求和标准往往出现不适应、不接受的状况。

2、对出现的新型病虫害、新型农药知之甚少,出现问题时往往措手不及。

3、对有些新型园林工具、器械不了解,不能正确使用。

4、不了解苗木的生长习性。

5、季节性雇工素质低下,甚至只是务工的民工,根本不懂园林绿化技术。

三、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与管理措施

(一)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措施

1、绿化树木的养护

(1)冬季的养护

①缠树干

落叶乔木冬季防寒处理用塑料布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既保温又防寒,再用地膜于树根部保温防寒,可大大提高乔木成活率。

②搭风障

雪松等树种在甘肃越冬困难,特别是春季风大使雪松适应能力降低,可以采用搭风障减弱风速,保证树木的安全越冬。

③搭保温棚

对于当年栽植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和铺地龙柏等苗木,面积较大时,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可以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的方法,即可使苗木安全过冬。对于疏植的苗木可用无纺布包裹的方法进行防寒。

④根颈培土,盖地膜

在绿带内的乔木、常绿树,灌完冻水后在树木整个树坑内覆盖地膜,然后根颈培土 20~30cm 的土堆,利用细土将四周培实。这样既能防止冻伤植株根系,同时又能减少水分蒸发。

⑤树干涂白

这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新植落叶乔木,涂白时间一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涂白的配比度为:水∶生石灰∶硫磺粉∶盐比例为 40.0∶10.0∶1.0∶0.5,高度一般1.2m。

(2)春季的养护

春季,加强水肥管理,通过适时浇足春水来增加地温,追施有机肥增加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夏季养护首先要加大水肥管理,其次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3)秋季的养护

秋季养护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修剪。合理浇冻水既能保证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护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最后一遍冻水浇到结冰封冻为最佳。同时,秋季宜进行合理修剪,修剪方法主要有:截、疏、除蘖,以扩大树冠、优美树形、调整枝条的伸展方向、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等为目的,既能减少植物的蒸腾和风折,又有利于植物的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

2、草坪的养护

冷季型草坪,春季要浇好返青水,加强施肥,梳理枯草,把腐烂的草用钉耙梳理干净,打孔后施复合肥,然后浇水,刺激草坪草新根萌发和增加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安全越夏。

夏季根据要求10~15天修剪草坪1次,修剪后及时喷施杀菌剂等,可控制病害发生。7月草坪进入休眠期,应及时清除枯草层,增加草坪的通透性。另外,在高温、闷热、连阴雨期间,每周或放晴就开始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交替使用可防止褐斑病、枯萎病等。

3 提高绿化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专业化的理论培训与正规的技能训练作为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养护人员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和归属感,能极大的改善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胜任日常工作和未来工作的能力,确保完成工作既定的成果和目标。

综上所述,靓丽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护管理好大面积的城市道路绿化,是每一个园林工作者的职责,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摸索,进一步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提高绿化管理水平,增强职能部门的责任心、事业心,为园林绿化上档次、出精品、提高、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0.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绿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城市绿化植物具有品种多样性、生长有一定的周期性、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等特点,养护难度较高、成本费用高等缺点。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养护技术的特点及管理措施。

1.城市道路绿地的生境特点

城市道路绿地的生境特点主要有:①人为破坏大,行人践踏绿地、乱扔垃圾的事件时有发生,此外,还有偷盗珍贵树种,擅自砍伐以及饮食店铺的油烟污染等现象。②温度偏高,城市道路绿地位于水泥路或柏油路两侧,地面辐射热高,加上车辆行驶形成的热风以及排放尾气释放的热量,会导致道路绿地及周围的温度升高,造成空气干燥。③光照不足,由于城市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降低了日照的时间和强度,缺少光照势必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的生长发育。④城市道路绿地的土质坚硬、杂质多、土壤污染严重,加上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树种较为单一,使植物易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极易发生病虫害。

2. 城市道路绿地的管理措施

道路绿地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中,保持整洁是城市道路绿地养护的重要内容,因为在道路绿地内的植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或病虫害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给植物的生长以及绿化景观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应及时清理。此外,由于人类、动物等活动也会给道路绿地制造一些废弃物,这些垃圾也要及时清理,使道路绿地保持整洁。

绿化管理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业务监督和指导能力。此外,还要取得人民对绿化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工作目标,取得管理主动权,从而有力保证绿化植物的良好生长。具体的管理措施有:

(1)完善行业规范。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做到加强行业规范建设,改造园林审批制度,实现从源头追究责任。此外,提升园林部门的行业权威性,使园林部门有统一管理的权力,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及处罚措施。

(2)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园林行政主管是城市园林行业的经营主体,要注重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营和管理并瞄准当代前沿的学术理论和国际先进做法,为道路绿化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发掘、利用和经营。

(3)加强绿化管理的科学研究。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城市道路绿地管理的综合质量,应加强城市绿化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4)理顺价格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初步形成城市管理模式。推进行政行为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及无形资产的“有形化”运作。

(5)对道路绿地实行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有利于促进绿化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还能降低养护成本。

总之,园林绿化事业是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必须广泛寻求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与投入。此外,可以对城市这一资产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审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这些资产进行重组、营运和盘活,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道路。

3.道路绿地的养护措施

道路绿地的养护工作要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特性以及气候条件,应季节安排工作,下面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道路绿地的养护作详细介绍。

3.1春季养护管理

春季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可采取多种形式消灭越冬虫害,减少病虫害发生机会,如早春喷波尔多液,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通过树木的浇水、施肥,能提高树木抵抗病害的能力,并且有利于树木生根。此外,春季苗木的养护要注意防寒保温,不可过早拆除防寒材料,为防止苗木的不适应,应采用逐渐过渡的办法。

3.2夏季养护管理

夏季是需要多施肥水的时期,夏初应多施氮肥,夏末多施磷钾肥。此外,由于夏季蒸腾量大,应及时进行灌溉,晴天进行中耕除草并及时进行整形修剪。也就是说,夏季的养护管理要以水肥管理为中心,同时注意道路中心隔离带和绿化带的造型修剪。由于行道树受夏季气候多样性以及人口密集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不齐,因此,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夏季养护的重点。防治过程中要考虑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并注意保护植物的天敌,为此,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采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天蛾、灭幼防治尺蠖等。

3.3秋季养护管理

秋季植物生物生理活动减弱,肥水管理应及时停止,防止徒长。因此,秋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合理浇冻水和施肥。合理的冻水不仅能保证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还能使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风的冬季,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萌芽。浇水应注意:首先,要根据天气变化浇冬水,不可过早浇灌,导致新芽徒长;其次,十月份要减少浇水的次数,增加植物的抗旱性;再次,最后一遍冻水应浇到结冰封冻。同时,秋季应进行合理的施肥。合理施肥不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树木的木质化,还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

3.4冬季养护管理

冬季主要进行树木的冬季整形修剪,深施基肥,以及防寒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在冬季,由于道路两边地形开阔,空气对流,加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带动风速,往往引起树木的剧烈摇摆,容易导致树木根系受到损伤。树根一旦受到损伤便会加快树木内部水分的损耗,降低了树木防冻、防寒的能力。

在冬季可采取以下的防冻保温措施:①树干涂白防冻,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新植落叶乔木,是行道树冬季防寒、防病的有效方法,一般在10 月下旬至11 月中旬进行涂白,涂白的配比,水∶生石灰∶硫磺粉∶盐=40∶10∶1∶0.5。②建保温棚,当采用一般的防寒措施不太理想时,便可根据面积大小,用木条和无纺布搭建保温棚,保证苗木安全越冬,此方法适用于当年栽植的小叶黄杨和红叶等苗木。

4.结束语

篇5

Abstract: Makes the reasonable appraisal to the road surface practical performance, is the surfa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basic constituent. Union Taiyuan's path actual makes the reasonable maintenance method by road surface each kind of plant disease and the use function.

Key words:path forecast; road surface use function; road surface analysis; maintenance method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城市组成并占有重要位置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来讲,其功能性、使用性能每时每刻对城市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从太原市的城市道路结构状况来看几乎都是沥青路面,对这些路面如何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养护与施工管理,首先要对现状路面使用功能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是道路养护管理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依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太原市道路的实际,按照建设部《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就太原市道路沥青路面养护与施工管理功能性的评价浅析如下:

1 路面状况预测

对路面使用性能作出合理的评价,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基本的组成部分。结合太原市的道路实际以路面的各种损坏状况作出正确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路面性能预测一般包括行驶功能预测和路面损坏预测。预测是决策的前提,是制定中长期路面养护计划的基础。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属性必然随使用时间或累计轴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坏,当恶化到某一界限时就需要采取修复和改善提高的措施以恢复提高路面的使用功能。

路面性能变化主要取决于下述因素:①路面设计标准,路面结构;②路面材料及施工质量控制;③累积交通量;④气候条件及环境因素;⑤路面养护方法。

2 太原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基本分析

根据对路面使用性功能,太原市道路面层破损主要有6种类型较为突出,即裂缝、拥包、坑槽、沉陷、波浪、车辙,浅析其基本原因:

(1)在养护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科学、针对性。对某些道路病害认识不足,习惯于头痛医头,足痛医足的做法,在还未能够搞清病害、查明破损原因,定出针对性养护方法和管理措施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某种指标,盲于补修,其结果是部分补修形成效果不佳。

(2)道路基础选用材料不良。为了单纯地侧重于增产节约,盲目地进行修补或以利用废料为目的使路基强度不一,而后继续形成龟裂。

(3)掘路对城市道路的影响。近几年太原市进行大规模的城市环境改造在路面下需铺设煤气、供热、通信、电力、自来水等管线,这些工程都直接破坏路面的整体强度,夯填不到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沉陷。

(4)部分道路强度不足。由于目前交通量猛增,重载车辆增长较快,致使原路面结构已很不适应当前的交通量及荷载能力。如小井峪街、和平南北路由于路基稳定性不够,加之养护管理的不足,重载交通量比重大从而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

3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对策

沥青路面就其使用功能来讲,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法、采用材料、施工条件的差异对道路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交通量的变化,综合多种性的“先天不足”,往往路面会出现多种病害,这就不能采取单纯的以一种原因去考察,而应当进行综合研究,从大量相关因素中取其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找出后再对养护决策进行优化排列,现对主要常见道路病害提出自己的见解:

3.1 坑槽

油料老化或用油量偏低,矿料尘土影响黏结,压实密度不足,积水、石料质差、龟裂处理缓慢,导致面层松散,外部冲击形成坑洼,一般为单独,有少量成片连接。用路面铣刨机铣刨10 cm左右,路面废料清扫干净后均匀喷洒一层沥青结合油6 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 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 t~12 t压路机反复碾压成型。

3.2 龟裂(网状龟裂)

车辆荷载重复作用,引起路面疲劳破坏,路面结构层石料不纯,含尘土大,沥青未黏结压实,路基不稳定,强度不均成型,一般缝较粗,纵横交错,呈老化状态,近似等量状态裂块,近似规则形状,似龟背,干燥时路面强度高。用W2000路面铣刨机铣刨15 cm左右,路面废料清扫干净后均匀喷洒一层沥青结合油7 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 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8 t~12 t压路机反复碾压成型。

修补路面一定要切割成型,切割深度要和路面结构一致(10 cm左右),再用沥青灌缝机进行灌缝溜边,宽度5 cm~20 cm以保证新旧路面黏结。

篇6

1 引言

道路是城市之间连接的桥梁纽带,体现着一个城市整体的外部形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工程就变得极为重要,道路绿化施工管理和养护中工作也成为道路绿化的重中之重。城市绿化的关键就是道路绿化,体现着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绿化水平。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得在实际工作中的施工管理人员既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组织能力,又要掌握工程原理。在实际工程中高效科学的施工管理、在后期的道路绿化精细的养护,就能够很好的保证道路绿化的施工质量,将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较好地体现在道路绿化工程中,使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完成的越来越多完美,使道路绿化更人性化和更具时代特征。

2 道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一般的的道路工程大多用的是临时工,素质不是很高。而且这些施工人员大多是一些不熟悉道路绿化的人员,缺乏对园林种植的栽培技术和土地的了解,使种植的苗木成活率不高,甚至为了达到效果不惜使用别的苗木代替,破坏了原始设计的景观效果,偏离原先的设计。景观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不够。从最初的选苗到后来的施工,设计师都需要都应该在现场具体指导,一些更复杂的地形,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发生的,但是由于施工队伍很少与设计师沟通,留下许多遗憾。交叉施工。为了按时完成工程不得不赶工期,可以让建设与绿化交叉施工,顺序颠倒。例如在人行道未施工前进行人行道两侧的绿化施工,进而导致标高控制出错等问题,在后期的人行道的施工过程中,会对绿化带造成二次伤害。反季节施工。许多当前重大市政建设工程的配套绿化项目中,,由于有特殊的需求,道路的绿化需要在不合适的季节强行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的过场中确保绿化植物的成活回踩却大量疏枝、强栽、过度修剪等措施,从影响树木的成活,影响了道路绿化的景观。

2.2 养护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人为的破坏。人的践踏,设立临时设施(如销售早餐),停车辆等损坏绿化。一个是临街的房间的绿化带;其次,公交车站的绿化;三是一个学校、大型厂商进出口相对损伤严重,也难以修复。种植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各种原因(通常交通事故)对绿化带,尤其是色块补植时,补植的苗木与原来的苗木的规格不一,为了更好的达到修复效果不得不降低规格补植,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不标准的养护。浇水施肥不尽合理,不符合植物正常生长的营养要求,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有的人认为在绿化的植物在长势稳定后可以放任不管,进行粗放的管理。这常常导致植物的生病和死亡,与此同时不同植物之间不断增长的同时,长势不一影响整体外观,影响了整体的绿化外观。

3 施工管理和养护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施工的质量管理

3.1.1 土壤改良

不同的土壤成分含有不同的养分,土壤养分对于苗木种植的成活率以及种植后中、长期的生长发育均有直接影响,且不同的苗木品种对土壤成分及养分也有不同的具体要求。针对种植回填土中含有淤泥、砂土、盐碱土、垃圾土等杂土成分,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土壤组成、养分的基本特征和待种苗木的营养需求,适当地进行土壤改良,以改善土壤的成分和提升其肥力和质量。该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整条道路一次性全面施工,市政道路路基与绿化回填土的需求量均较大,施工周期紧张,导致土方单位所进绿化回填土方质量普遍较差。针对上述土壤性质普遍不适于苗木栽种的情况,对于绿化回填杂土中夹杂的大量建筑垃圾,先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深埋后将其作为基地土层,再在上层铺上薄层表土,并采用黄泥土掺和适量的砻糠灰进行土质改良,使其适合苗木成活和生长,对于土壤要求相对较高的名贵苗木,如香樟、桂花等树种,通过在种植穴中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或营养土等方法进行改良。

3.1.2 苗木选择和处理

道路绿化植物应优先选择防风、抗污染能力、滞尘相对较强的品种,即道路绿化工程项目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命力旺盛、抗病虫能力强、环境效益好、景观价值高的植物品种。在绿化种植施工时,尽量做到即挖即种,确保栽种苗木的高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道路绿化的关键在于乔灌木等苗木品种的移植施工,移植时导致植物枯死的原因最可能是由于苗木根部未能及时吸收到充分水分,以及茎叶较大的蒸腾作用,使得苗木中水的收支失去平衡。因此,种植一般的乔灌木树苗时,一般要针对苗木的根部、茎、叶等部分分别进行相应的修枝、摘叶、喷水等处理,经过修剪处理后种植的成活率会相对较高。

3.1.3 苗木种植

栽植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将待栽植的苗木按直径规格、数量、预先放线定点的位置排好树穴,安排好专业吊机设备由专职技师将苗木吊起,调整位置后放置在种植穴中央点位,再将苗木树干立正,确保整个树干垂直;接着安排专职人员立即分层回填种植土,每回填一层都需用锄或铲将土层夯实,直到填满为止。回填种植土的标准一般以高出地面约20cm位置处,最后在高出地面约20cm回填土上绕土球一圈开挖一条小沟,目的是初期浇水养护时防止水土快速流失,在水土基本稳定前可确保新浇水、填土能够保持在土球周围,使水缓慢渗入土球根系内,以提高其成活率。

3.2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如果施工的道路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项目施工时土建、市政、绿化等全面交叉施工作业,同时受交通人流密集、车流量大、公共设施多、施工设备繁杂等因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特别是中央分隔绿化带施工,由于其位于车行道路之间,安全措施就显得更加重要。同时,在挖掘种植穴、开槽施工前,单位特安排相关主管人员向有关主管单位充分了解了场地地下管线和隐蔽结构和设施的埋设分布情况,避兔施工过程中造成地下管线和设施的损坏,同时还应重视与兄弟单位的协调交叉施工。

3.3 进行合理的养护

3.3.1 加强前期的养护

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做到当天种植当天浇灌,确保新填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紧密结合,以利于苗木成活和根系发育。对于较大的乔木,还应及时做好打桩支撑作业,防止栽植后苗木还没稳定前被大风吹倒;同时以草绳或麻包袋包扎树干,浇湿后有效减少苗木的水分流失。

3.3.2 道路绿化后期养护管理

在栽植施工后一年的前期成活养护期间,制定具体的苗木养护与管理措施,安排专职的绿化园林技术人员进行养护管理,定期防虫除草,严格按照苗木养护技术和管理规程进行管理和养护,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4 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过程,应从项目管理制度与模式上加强对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的调控,从技术上加强施土技术管理,才能确保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土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效应,又注重绿化效果的优质道路绿化景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路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注绿色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严格监督,完善维护和管理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建设完成的越来越多完美,使道路绿化更人性化和更具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1]张惠华.道路绿化种植施工管理技术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3.

[2]胡斌.西安城区道路绿化类型及配置技术浅析[J].科技信息,2012.

篇7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1.1 预防性

市政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预防市政道路桥梁的过早损坏。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必不可少,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好预防工作,建立养护日志,按时保养,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市政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首要工作建议查阅公路养护的档案,做好预防工作。

1.2 及时性

在市政道路桥梁养护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或者危险情况要及时快速地处理排查,减小市政道路桥梁出现的问题对车辆行驶的影响,确保交通畅通,必须要有一支能够快速反应的完成桥梁养护工作的施工队伍,这也是桥梁养护的重要工作。

1.3 安全操作

市政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必须要在安全规程下施工,采取安全措施,使用安全的养护方法,减少对通行车辆的影响。

2.市政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道路桥梁栏杆残缺不全

在我国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上,一直存在重视高速公路养护而忽视道路桥梁养护的观念,因而各级交通部门不重视对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在我国现有的大量桥梁中,尤其是国道或省道上的桥梁,都存在栏杆残缺的问题,而且对于其修复的工作也不及时。这容易造成对行人及车辆通行的安全隐患,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影响到交通安全的舒适水平。

2.2桥面不整洁,排水孔通不畅

导致桥梁孔水流不畅的原因主要来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在:首先,我国部分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在平原或山区地段,其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尤其泥土比较松动,受雨水天气的影响,容易造成附近河床淤积进而使桥梁排水孔堵塞,影响排水孔的流水。其次,我国建设在处于人群聚集地区的市政道路桥梁,由于居民自身素质不高,居民时常将生活垃圾丢弃或堆放在市政道路桥梁的桥面上,影响桥面的整洁,还会造成对桥面排水孔的阻塞,造成桥面积水,这对于桥梁的附属物及结构物都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对于处在农村地区的市政道路桥梁,其周边村民经常利用桥梁周围的河床进行筑坝积水,以方便农田灌溉,但却很容易造成河床截面的减小,使桥梁的泄洪能力降低。

2.3施工或修补不良造成桥梁的桥面平整度欠佳

桥梁桥面平整度不好,是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不完善的最大体现,同时这一现象在公路路面中也比较常见。一般在桥梁建设完工后,经过日积月累的车辆的通行,桥面难免出现坑洼的现象。但是在问题发生后,得不到道路桥梁养护人员的及时维修或修补不完善而造成桥面坑洼不平的面积扩大,导致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颠簸问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长期的桥面或公路路面平整度不好,使得聚集的污水很容易造成对桥梁及路面部件的侵蚀,影响桥梁、公路的使用寿命。

2.4对于已受损的桥梁结构物维修不及时

当市政道路桥梁在投入使用一定期限后,受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的影响,桥面结构物会出现一定的损坏现象,这时便需要市政道路桥梁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以保证其正常承载车辆通行的能力。但是,在我国的市政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中,并没有重视对桥梁已受损结构物的维修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造成对桥梁结构物的更大程度的损坏,如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生锈等,易造成桥梁路面的裂缝、沉陷等破损问题。

2.5缺乏桥梁标志,桥况不明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行车及自身寿命安全,部分市政道路桥梁需要设置限速、限重等多项禁令性标志,以减少重、高、宽、大机动车的通行,进而减轻桥梁的承载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在目前的很多市政道路桥梁中,缺少必要的桥梁标志的设置,尤其对于农村小型市政道路桥梁,缺少限制性标志。其次,是桥况不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道路桥梁建设年限,载重等级及桥梁建筑结构不明确等方面。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建桥时期,道路桥梁修建单位没有将桥梁建设的相关资料上交给桥梁养护部门,导致桥况不明,进而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桥梁损害。

3.城市道路桥梁的养护方式

城市道路桥梁养护技术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使用新材料和新机械工具,学习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掌握最新的施工理念和施工工艺,并进行综合的养护管理,争取在保证城市道路桥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介绍几种新的市政道路桥梁养护方式:

3.1预防性养护为主

随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其进行后期的养护也被提上了日程。因此,在养护的过程中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现如今,预防性养护是较为常见的养护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防和治有机结合,其中稀浆封层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封层机,但是这种机械设备的成本较高,如果在工程量较小的桥梁养护中,通常不运用这种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拌合的方式。由于稀浆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桥梁养护方式,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在摸索和研究中。

3.2储存式冷铺沥青修补新方法

和农村的道路相比,市政道路桥梁主要采用沥青路面,这主要是由于沥青材料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所谓的储存式冷铺沥青修补法,主要是将沥青材料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配置,对桥梁的桥面病害进行修补的技术,技术的先进性在于采用了一种新型材料,可以达到更好的修补效果。

3.3桥梁养护中的数据库管理新方法

数据库是有组织地进行数据集合的存储,可以重复为多个用户服务,且独立于其他应用程序。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的数据库技术主要是利用桥梁养护过程中的检测数据,利用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存储、报表生成和数据分析功能,对桥梁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此外,数据库技术可以共享、查询,提供同类桥梁的数据分析结果,给养护桥梁的数据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数据库系统有多种,常见的有大型数据库 ORACLE,SYBASE 等和中小型的 MSAccess 等。城市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会涉及庞大的数据量,使用数据库技术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4.市政道路桥梁设施养护管理措施

4.1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方针,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应特别注重安全管理问题,应做好整个项目的需求预测工作,构建“严、实、新、细、精”的科学管理体系,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应用中,应严

格把关桥梁养护管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公路桥梁养护中,应加强管理监督,确保路桥养护施工人员可以按规定流程进行养护作业,从而有效确保公路桥梁的养护质量。同时,应用精细化管理,在管理中树立并实施档案质量的文件体系管理,有效实现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档案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从而明确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领导以及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有效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组织系统,实现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各个养护管理过程与环节的良好对接,消除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加强对公路桥梁养护人员的智能训练,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软、硬件投人。

4.2组建专业的道路桥梁养护人员

在道路桥梁养护方面,拥有专业的养护人员,不仅能够在施工管理上解决问题,还能够从经验上帮助养护管理。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部门,应该聘请一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养护管理人才,设立专职的岗位部门,针对不同的路况进行分工。在职责上,将公路与桥梁养护及管理分开,公路上有负责公路养护管理的工程师,桥梁上有专门负责的桥梁养护工程师。

4.3档案资料管理

道路桥梁建设离不开资料档案的管理,工程的施工过程是通过资料体现的。而资料内容包括设计文件、勘察文件、建设文件、建立文件及施工文件,养护管理单位必须按照路桥管理系统的要求采集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建设数据库,立档保存到计算机内,这样可以通过资料了解施工中实际发生的路况信息,方便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Roa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refers to better maintain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prolong its service life. From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oint of view, using the appropriate technical measures, choose the reasonable maintenance means, is to keep the pavement in good conditio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necessary premise of municipal road.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tatus means the goal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大动脉之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的道路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组成部分.其功能性、使用性能对城市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巩固和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服务功能,道路养护是关键。

一、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目的及原则

①市政道路养护的目的。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道路评价预测系统,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最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平整、畅通,各种设施完好,提高市政道路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使市政道路 养护维修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的要求。养护的目的是通过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道路 的行车条件及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对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及时维修,从而保证市政道路 具有安全、快速畅通的使用功能。

②市政道路养护的原则。一定要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对于养护技术的应用,应当坚持“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①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道路养护服务早期,路面仅出现轻微病害或车辙、贫油等现象时,为预防小病害扩散或改善贫油状况,对道路进行表面处治,延长其使用寿命,恢复其服务功能的一种养护方式。具体地讲,预防性养护就是从设计、施工着手,抓好源头控制,工程交付使用后,建立路面管理系统,提前处理,延缓大中修期限的一项系统工程。

②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路面在一定的阶段采用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及时把路面病害及造成病害的因素处理在萌芽状态,有效延长道路的中修、大修期限,可以降低路面的养护费用,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发挥养护资金的最大效益。

③ 预防性养护的实质就是早期预防性养护,一般是全面的、整体的。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前置的措施方法,使道路及其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病害隐患与不利条件得到遏制、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营条件下,实现或延长设计使用寿命。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及时养护已有路网,对于保持道路完好率、防治早期破坏、控制养护成本尤为关键。

路面养护一般分为日常养护、矫正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等,通常意义上的养护都是指被动式的矫正性养护,即哪里路面出现破损,就优先进行维修,而预防性养护则是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虽然预防性养护需要投入某些费用.但它是一种费用效益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美国道路业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道路的跟踪,发现这些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一个共同的变化特征: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这一阶段称之为矫正性养护阶段。并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

三、预防性养护的现状

目前,预防性养护在国内还存在以下问题:(1)思想认识不够。在我国很多城市依旧施行“坏路先养”的原则,没有真正建立起预防性养护的理念,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往往错过最佳养护时机。(2)预防性资金投入不足。(3)没有全面建立起路面管理系统,路况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或数量不足,不能及时采集和更新数据库,不能为养护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4)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和标准研究工作滞后,不能满足公路养护的实际需求,预防性养护技术相对单一,机械化施工能力不强。(5)预防性养护的体制和保证机制工作尚待完善。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预防性养护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的认识也仅仅在于表面,没有系统的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预防性养护也始终未能进行系统的应用。

因此;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部分,对道路的安全使用以及使用寿命有重要作用,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对道路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不仅要在工程建设初期中得到应用,而且更应该采用新的施工体系,采用新施工体系对市政道路养护进行改造,通过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改造技术,开辟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新途径。

四、市政道路出现破损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市政道路以沥青路面为主,道路面层破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即裂缝、坑槽、拥包、沉陷、波浪等,造成破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掘路对城市道路的影响

近几年有些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在路面下铺设煤气、供热、通信、电力、自来水等管线,这些工程都需要直接破坏路面,影响了路面的整体强度,夯填不到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沉陷。

②道路设计强度较低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车辆数量增长较快,致使原路面结构已很不适应当前的交通量及荷载能力。加之养护管理的不足,随着车流量的增大.重型车辆行驶等原因.导致路面鼓包、坑槽现象严重。

③道路基础选用材料不良

为了单纯地侧重于增产节约,盲目地进行修补或以利用废料为目的,使路基强度不一,而后继续形成龟裂。

④养护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科学、针对性

在还未能够搞清病害、查明破损原因,惯于“头痛医头,足痛医足”,未定出针对性养护方法和管理措施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某种指标,盲于补修,其结果是部分补修形成效果不佳。

沥青路面就其使用功能来讲,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法、采用材料、施工条件的差异对道路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路面会出现多种病害,这就不能采取单纯的以一种原因去考虑,应当进行综合研究,从大量相关因素中取其主要因素.再对养护决策进行排列,通过研究发现,要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需加强对道路的预防性养护从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五、市政道路常用的预养护技术

近年来,许多地区公路推行快速养护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用高效率、高技术含量的养护设备,从而提高养护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年限,压缩养护施工时间,减少工程事故的目的。我们应着重做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并开发利用好设备资源,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路面维修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努力保障交通安全。

①灌缝

由于路面不均匀沉降、施工搭接、温度变化等原因,路面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路面开裂后,路表积水易顺着路面裂缝渗透侵蚀沥青直至击穿面层破坏路基。为防止裂缝引起路基的进一步损坏.应及时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②沥青路面热再生

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裂缝、坑塘、松散、龟裂、拥包、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热补的方法。该工艺再生技术施工简单方便,旧路面混合料就地再生利用,不需要搬运废料过程及废弃物堆放场地:施工产生的振动、噪音比其他施工方法小,有利于环保:不受大的交通流量的限制,影响交通及沿途居民的程度小,施工结束就可以开放交通。

③稀浆封层

沥青稀浆封层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封层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抗滑的能力,具有施工快、造价低和节能等优点,主要起改善、恢复路面表面功能的作用,尤其适于用作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④路面再生密封

在频繁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沥青会发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胶质、碳质转变,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可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补充沥青组从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恢复路面性能。

⑤沥青混凝土罩面

篇9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1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是基于一般道路养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养护理念,相比传统的修补性道路养护而言,预防性养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道路质量出现病害之前对其进行主动性的养护。所谓预防性养护也就是城市道路养护部门在道路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有计划的对道路进行养护,从而维持道路工程的承载力,避免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病害,保证路面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度,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预防性养护强调的是对病害的预防。通过我们对预防性养护的概念进行分析发现,预防性养护与修补性养护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在对市政道路养护的过程中,一般都只是对路面已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与养护,这一方式相对比较被动;而如今,我们采用的预防性养护则是变被动为主动,有计划地、合理地对市政道路进行养护,这样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从而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预防性养护具有经济性与实用性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想确保预防性养护工作做到位,那么就必须要把握养护实际,坚持科学合理的预防性养护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并由高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养护,另外,养护人员还可以适当采用新设备或者新材料,在提高市政道路养护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其养护成本,达到理想的养护效果。

2、预防性养护的特点及其常见养护方式

2.1 预防性养护的特点

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以主动型为特点,在道路运行未出现整体结构上的破坏或破坏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路面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提高道路质量,延长其服务期限,降低道路在使用年限范围内的综合养护费用,进而现实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预防性养护常见养护方式

(1)就地热修护。采用就地热修护法不仅能在进行局部缝隙修补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将裂缝周边的沥青回收再次利用。(2)灌缝。由于不均匀沉降、施工搭接、温度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一旦路面开裂,路表积水就容易反复侵蚀沥青和集料的界面,进而破坏路基,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可以有效阻止裂缝扩张而带来的危害。(3)沥青混凝土罩面。采用此法可以解决路面平整度、强度不够等问题。(4)稀浆封层。此封层技术可以有效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防水、防磨及平整度,改善路表状况,尤其适用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稀浆封层是将乳化沥青、级配骨料、水、填料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搅拌成稀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待处理的路面上,经过蒸发和固化后,与原路面牢固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实、坚固、耐磨的路面封层,起到防水、防滑、耐磨的作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稀浆封层,具有优良的抗老化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使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得到较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稀浆封层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常温下施工,简便快捷,不需要加热和冷却,也不需要碾压层型,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适合尽早恢复正常交通的路段。但由于稀浆封层厚度较薄,一般在3cm以下,不能起到承重作用,仅作为保护层和磨耗层,提高路面使用质量。高速公路路面稀浆封层对材料要求较为严格,骨料应选择质地坚硬带有棱角,耐磨的天然矿料,砂应选择干燥无杂质、无风化、洁净的天然砂,应选择优质的乳化沥青和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以增加沥青和砂料之间的黏结度,拌合后和拌合中不能产生离析,对矿料裹附性好,处于良好的流动状态,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摊铺速度稳定,摊铺后平整密实,外观颜色均匀一致,接头处平整。(5)路面再生密封。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可以补充沥青组成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增强路面性能。

3、预防性养护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3 . 1 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成本

传统的道路养护方式大多以修补性养护为主,是一种被动的、滞后的养护方式,而预防性养护则是以预防为主,能够更好的保障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养护费用。一般说来,在市政道路管理工作当中,道路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由建设时投入的费用和道路后期维护保养投入的费用俩大部分构成。实际道路管理工作中若采用预防性养护,养护部门就可以在投入最低养护成本的基础之上来确保道路的质量,令市政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通过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市政道路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隐患,使相关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好的避免了重大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市政道路畅通无阻,相比之下,预防性养护在市政道路后期维护保养上的费用明显低于传统养护方式。据相关统计调查表明,在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中,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而在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因此,采用预防性养护可以大大降低市政道路管理成本。

3 . 2 预防性养护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

长期以来,我国在市政道路养护方面的经济投入都比较大,然而即便是这样,市政道路养护效果却并不理想,许多新建或改建的市政道路由于缺乏有效的路面养护,服务年限大打折扣。市政道路下方或周边往往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布置有各种给排水、通信等管道,道路下方结构复杂,而路面又面临城市人口密集,车辆众多等一系列压力,这些客观因素都要求对市政道路进行强有力的养护管理,保障市政道路的通行质量。

3 . 3 预防性养护有利于促进城市交通事业及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市政道路养护模式俨然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比如当市政道路遭受严重损坏影响正常通车时,再采取措施对道路进行修补,不仅施工期间占据路面阻碍车辆通行,而且这样修补后的路面还不能立马通车,否则又将影响修补质量,如此一来,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交通运输。市政道路交通具有车流量大,人居道路面积小等特点,路面在破坏后才进行维修,不仅需要更高的维护成本,而且需要更长的修复时间,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使得城市更加拥挤。然而,预防性养护的施工主要是针对一些细小的,发现及时的问题,在道路通行质量出现明显下降之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修复,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预防性养护施工过程相对快捷,对道路正常通车影响较小,能够更高水准的保证市政道路交通运输的畅通,促进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更好的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在市政道路养护中采取预防性养护顺应了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逐渐受到市政道路养护部门的重视。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养护时机,这要求道路养护部门必须搞清道路的修建时间和进行养护时间,制定具体的养护计划,在道路功能性能恶化之前进行预防性养护,在减少维修时间的同时节约养护成本,从而保证道路始终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篇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县城、乡镇越来越重视环境绿化,绿化树种的选择成为县城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看其是否适合县城道路的实际需要,而且还反映了县城的绿化档次、水平以及质量,对县城的绿化事业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从县城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方法入手,详细阐述了树种的养护管理。

1 县城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

1.1 选择树种方法

树种的选择应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来进行。一是根据县城当地的土壤情况以及气候特点,制定出相关计划,并对预选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尽量使所选树种与当地环境达到平衡和相互融合的状态。二是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本地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长势较旺盛,又能体现地方特色,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可以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一些优良乡土树种。天柱县可以选用香樟、桂花、杜英、银杏、红花檵木、女贞、杜鹃等作为道路绿化的主要树种。三是有计划地从外省引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进行试种和选择,确定适合栽植的树种,丰富县城道路绿化树种资源。切记不切实际地盲目引种。

1.2 道路植物造景

在对道路进行绿化时,需要考虑道路的空间结构和周围环境污染的问题。选择树种时,既要考虑树种的适应能力、抗虫害能力等,又要充分考虑植物能够焕发出观赏价值的时期。配置树种时,尽量做到绿化树种的多元化,避免树种过于单一、色彩过于单调,使道路绿化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其功能效果及艺术效果。同时,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相结合,绿化和彩化相结合,实行绿化植物种类多样化,充分运用灌木、乔木的绿色特点,与缤纷多彩的花、草、藤等交相辉映。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还充分考虑到周围建筑物的特点,把周围环境的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此外,由于道路绿化的面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以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等作为其模式,使绿化环境的质量得以提高,为行人创造出安静、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1.3 以乡土树种为中心

在对县城道路进行绿化时,要以乡土树种为中心。行道树的栽种,不仅可以对道路进行遮荫,还可以起到美化道路的作用,因此,在对树种进行选择时,要考虑树种的株型是否整齐、是不是生命力很强、分枝点是不是够高、病虫害是不是较少等相关问题,并且要求选择的树种要有一定的抗烟尘的能力,能够耐污染。例如,在对天柱县城道路进行绿化时,选择了香樟、杜英、女贞等一些乡土树种,并且以这些树种为中心,在道路绿化中撑起了骨架,再采用灌木进行搭配,使道路的绿化环境显得富有层次感。在对灌木进行选择时,充分考虑到了其株型是不是显得完美、枝叶是不是丰满、叶子是不是耐修剪等特点,并要考虑树的形状和高度是不是能够较好控制等等,由于过于繁密的枝条会对人们的生活与交通带来不便,因此,要选择易于修剪的灌木进行栽种。

在对县城道路进行绿化时,不仅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还要从美学角度出发,对植物进行科学配置,使得道路的绿化尽显特色。同时,在绿化上还要进行小、中、大相结合的特点,以小作为主要格局,采用上层为大的乔木、下层为小灌木等配置形式对植物进行配置,使道路的绿化不仅能够体现出整体美,更能达到景观效果,使人不仅感觉到了植物带来的韵律,更能产生节奏明快的基调,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使道路绿化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

2 树种的养护管理

对县城道路进行绿化,除了要对树种进行合理配置外,还要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

2.1 加强水肥管理

早春树木根系生长时,采用肥效较长的有机肥,适当加入磷肥;在抽枝发芽时,施氮肥,半年之后,控制氮肥的施用,增加磷肥;最后以施磷肥为主。

2.2 病虫害防治

要做到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如对转主寄生的树木,不能进行邻近栽培;使用农药防治时,要进行更换,以免病虫害具有抗药性。

2.3 合理修剪

对树冠进行修剪,可以使树木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还能起到遮荫与保温的效果。对树木修剪一般是在冬季进行,主要采用截、疏、除等修剪方式来进行。由于树木与高压线的距离关系到人们的安全,种植在路口的树木会影响到来往车辆的安全,因此,在对树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配合交通、供电以及通讯等各方面进行安全检查,对于超过限制范围的树木要进行及时修剪,对于遮挡路牌、遮挡司机视线的树木,同样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4 防寒抗冻

当冬季来临,要注意对树木进行防寒,可以采用草绳进行树干绑扎,既能防寒,又能起到保湿的作用,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另外,还可以进行树干涂白,这样不仅防寒,还具有防病的作用。对于新植树木,要选择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进行涂白,涂白高度为1.2m左右。涂白时,同一路段高度保持一致,以给人一种美观、整齐的效果。

3 结束语

在进行道路绿化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树木进行种植;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护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树木旺盛生长,在美化周围环境的同时,更为人类创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篇11

1、道路桥梁建设养护

1.1养护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的发展也不断发展。但是在交通在城市道路管理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公路桥梁在维修的过程中难以及时跟进。只有道路桥梁出现问题之后才有部门进行修理,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出行安全。道路桥梁的建设重点就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导致出行不便,困难出现之后再进行处理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道路桥梁的养护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

1.2影响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的因素

(1)主观原因。从主观原因上来看,影响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的因素就是施工队伍的素质以及道路桥梁施工负责人的因素,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不负责任,直接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偷工减料,出现施工质量问题。(2)其他因素。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中出现的问题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施工设施老化、施工材料不合格。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材料,对于材料的选择、运输、进场等都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建筑施工管理同样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

2、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道路工程在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任何工程项目在正式施工前,必然会经过前期的工程设计,且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开展以及工程项目完工后的工程质量。因此作为工程设计师,在设计工程项目前必须要进入实地展开调研,充分了解施工周边的实际情况,如此才能设计最优质的方案;反之,若不参与实地调研,自然也就无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继而导致施工方案设计的不合理,最终给施工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

2.2桥梁主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在桥梁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不规范的施工工艺、施工工序等都会导致主体结构出现问题。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桥墩的承载力难以达到要求就会导致桥梁断裂、坍塌,影响行车安全。

2.3裂缝

目前阶段,我国的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应用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就是填充密度不足,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缝隙。

2.4坍塌问题

道路桥梁出现坍塌一般都是在连接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雨水井等设施进行辅助施工,这类设施与道路桥梁的连接处最容易出现坍塌,影响人们的行车安全。

3、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对策

3.1如何解决设计带来的施工质量问题

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首先应该将道路施工的基本的施工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要将工程施工的基础设施以及基本的技术条件进行熟知,这样在这个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分层设计:(1)构思,在这个阶段就是将整体的方案进行初步的规划,有一个基本的方案策划思路。(2)初步设计方案,这个过程中就是要将构思和规划转化为初步的方案,构成方案的初步轮廓。(3)将方案的细节进行落实。方案细节的落实就是将整个方案的框架进一步充实加强,将具体的施工步骤等进行规划、设计最终得到完整、详细的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排查、对通病进行合理、科学的预防。同时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和职业素养,加强对设计人员的责任感的培养,在进行道路施工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加强对道路施工设计的图程进行设计,同时要加强对具体的施工的特殊要求以及施工环境的配合,全面建立高质量的施工方案。

3.2组建高水平的施工团队

针对参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除了需有一定的数量外,对其个人的专业素质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因而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必须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以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施工单位需结合项目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并对项目施工各环节进行合理分层。针对施工队伍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竞标报价外,还需考量施工队伍的整体实力,唯有组织能力强,施工方法、工艺先进、设备精良的施工队伍才能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3.3提高对道路桥梁的养护的重视度

加强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必须要提高对对道路桥梁的养护的重视程度,明确建筑人员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对建筑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加强建筑人员对于道路桥梁养护的意识,加强道路桥梁的后期管理,培养专业的道路和桥梁管理队伍,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全面促进道路桥梁的发展。

3.4严把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

材料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针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务必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逐步进行。此外,针对施工材料的监管应严格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采购到投入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经过详细的检验,避免因材料的质量问题而让工程整体的质量大打折扣。针对工程材料的控制,还需从源头抓起,重点开展源头上的材料采购工作,将是控制工程材料质量的关键。相关管理者对许多材料采购的过程需给予足够重视,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还需及时开展对工程材料的验收工作。即将进场的材料必须进行分批次的试验,确保进场材料的高标准与高质量。此外,在材料检验过程中,除了要有详细的数量、产地、规格、品种说明,还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材料发票。在材料质量检验方面,坚持贯彻不准不合格材料进场,只认材料质量,只认检验结果的检验原则,进一步确保材料的高质量。所有材料在采购之后,都应做好相应的保存与保管工作,避免因保管不妥善而引起的材料质量下降或变质。作为控制材料质量的最后关卡,亦是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结语

篇12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关于城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的基本内容

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管理工作基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内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施工、道路养护以及路况检测这几个方面。

(一)规划

了解现时路况,并且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确定需要改善道路项目的先后书序,制定详细的改善计划并且编制预算。

(二)设计

收集材料、交通状况、道路交通环境以及费用等方面的数据,设计出需要改善项目的具体实行方案,并且进行结构与经济分析,提出最符合经济效益的方案。

(三)施工

在施工前,编制好招标文件,提出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组织施工队,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四)养护

提出道路养护重点,编制具体的道路养护计划

(五)监测路况

进行日常道路情况监测,控制好各路段通行状况,定期监控道路状况变化。

二、关于城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城市道路维修养护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道路与其附属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道路能够安全快速的通行。通过对城市道路的维修与养护管理,能够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一)及时了解并正确评价道路通行状况和道路服务水平。根据城市道路的路况与服务水平,及时安排道路维修和保养,合理的分配维修资金,确保道路完好。通过道路养护调查建设相应的道理维修养护数据库,为城市道路运行部门建立科学而完整的数据支撑,并且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服务。

(二)预防城市道路设施发生危害。及时治理城市道路设施出现的损害,预防设备出现的危害加剧,尽量延长道路设备的使用期限,延缓道路进行大型整修的期限,减低道路管理成本。

(三)及时发现并且弥补城市道路设备的不足与使用缺陷。在建设道路设备的时候,由于设计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出现道路在排水或者通道的设置方面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只能利用后期的维护管理措施来弥补。

三、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对于城市道路维修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了:道路养护的管理体制落后、对城市道路建设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匮乏、没有健全的养护管理体系、道路养护管理设备水平低。

(一)城市道路养护没有健全的体制

(1)无法对道路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目前,很多城市普遍都创立了多个道路养护管理的相关部门,将统一的设备划分到了不同的区域,这样非常不利于对养护管理的设施设备进行整体管理与安排。同时,因为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重叠,经常会导致在有问题出现时,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的状况。

(2)管理和养护责任不明确。在当前道路管理体制之下,养护管理部门不仅是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单位,而且是道路养护的生产单位。管理者权责不明,经常出现道路养护计划和养护资金分配方面发生冲突,如果在道路养护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很难追究责任。

(3)无法正确使用道路养护管理经费。每个道路养护部门为了能够应对养护管理资金缺乏的情况,纷纷成立施工单位,出现施工人员过对,人员成本增加的情况。

(二)道路养护管理资金缺乏

为了确保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启动,资金是启动养护项目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养护工作属于公益性的范畴,养护资金全部都是有市政府全额投入的。但是,在很多地区,每年从市政府支出的道路养护费用仅仅只占所需支出资金的一半左右,每年道路增长的速度远高于道路养护维修费用的提高幅度。由此可看出城市道路养护费用存在严重匮乏状态。

(三)没有健全的道路养护管理体系

(1)缺少完善的路况监控数据。路况数据可以准确反映出路网的实际状况,通过对道路状况的监测能够对路网的使用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

(2)档案信息管理方式落后。很多地区从部门成立初期就设置了档案管理部门,但是对档案的管理、查询和借阅还使用人工管理办法,工作效率低。由于频繁的借阅,造成档案资料破损情况严重。

(四)养护设备机械化水平低。

目前来看,我国城市道路养护部门机械设备存在种类单一、数量少、工作性能低以及更新改造速度慢的问题。这种情况造成城市建设与道路养护出现损坏来不及处理的情况,严重影响城市道路运行状态。

四、解决城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的办法

(一)扩大资金来源的渠道

现今,道路养护资金主要来源渠道有:从土地有偿使用的收入中提取;选择让出部分基本设备使用权与经营权限;征收出租的房税以及修建地上或者地下停车场等途径。

(二)提高对资金的使用率

提高道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率,用最少的资金办最多的事,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也是节省资金的一种办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道路养护的决策水平;节约新材料、新技术的成本;对养护工程的变更严格审批等等。

(三)实现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

城市道路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储存电子数据档案。存储完整并且准确的路网数据和调查路况的数据,并且能够及时的查阅到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为道路建设和养护提供已经,提高道路养护的效率。

(2)正确评定道路养护状况。通过对路况监控以及阶段检查与年度检查结果进行等级评定,用施工与养护、考察与评价设计作为改善养护施工方法的依据。

(3)科学地制定道路养护规划。根据道路状况做出道路养护决策,制定全市道路养护计划,以客观的数据当作申请养护与维修资金的依据。

(4)依据道路养护资金的限制,制定最佳道路养护决策。根据申请的道路养护资金金额,合理分配资金,并且提供效益最佳的养护方案。

(5)预测路网的技术水平。利用道路性能预测设备,预测出各种道路养护对策改建后的效果,以及路网后期的变化状况。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状况,总结实践中得到的工作经验,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城市道路维修管理工作经验,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努力提高我国城市道路维修管理技术,为我国城市道路维修管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1-0098-2

我公司是一个专门负责阜宁县城市政设施管理养护的单位,具体负责道路、桥梁、排水等设施的巡查维护维修等工作。但日常管理工作中,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又分属不同的管理层面。如规划活动主要指整个路网的投资决策和计划安排,设计和施工活动则涉及各个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在监测路况取得道路服务状态数据的情况下,不断做出与道路有关的各项管理决定,并加以实施。

1.县级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特点及问题

1.1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建设质量、运营方式决定了其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城市道路在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所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对城市道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②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城市道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外,还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绿化环保设施、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③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城市道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④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城市道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⑤综合养护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城市道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必须付出高成本。从事养护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十分熟悉,必须具备高素质。⑥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1.2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现状

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城市道路的建设发展异常迅猛,阜宁县城近三年在市政设施投入就近10个亿,城南新区建设的框架已初具形状。传统的、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县的发展要求,目前暴露出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反映城市道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城市道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②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 度 。③缺少养护技术规范,截至目前,针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特点的技术规范较少,养护工程费支出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随意性较大;养护质量的考核仍沿用一般城市道路养护的“完好率”指标,不能满足城市道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④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⑤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上述问题造成了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技术落后,已严重制约了城市道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已形成城市道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2.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是城市道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城市道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城市道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养护管理在整个城市道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建立起来。新形势下,对城市道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已存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

2.1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传统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在城市道路事业发展初期,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这种计划经济属性下的管理体制,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初衷,也无法适应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实现我国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顺应城市道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②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城市道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城市道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城市道路养护工程特点。③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城市道路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④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完好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 P M S )、桥梁管理信息系统(B M S )及养护维修工程专家决策系统的主导作用;采用国际通行的服务类行业星级评价标准,对城市道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2.2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①加快制订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方面的规范及管理条例,使城市道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②加强政府对城市道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经营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权力。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③对新建城市道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强制设计中的养护管理技术储备,制定相应的城市道路养护方案,强调城市道路施工缺陷,维修期施工单位养护的责任与义务,采用法律与经济手段进行约束。

2.3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城市道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①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城市道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城市道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②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城市道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 S 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城市道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城市道路养护更

加合理经济。③推广使用国外城市道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城市道路使用寿命。

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 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城市道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城市道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4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城市道路养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市道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①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开发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②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城市道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③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④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组建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

3.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项全面、全过程以及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务必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合理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才能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交付出一条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质工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