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景观设计问题

景观设计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3: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景观设计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景观设计问题

篇1

一、前言

在整体建筑设计进行过程中应该辩证的看待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只注重建筑设计而忽略周围的景观设计,就会使得建筑只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而缺乏实际的观赏性,如果出现了过分注重周围的景观设计,而忽略了建筑设计本身的现象,这样的建筑设计就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使用功能。这样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具有坚持景观的意识,让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做到很好的融合,既兼顾了建筑设计,又可以使景观设计融合在其中,从而设计出实用又具有观赏性的建筑。

二、二者相融合的现状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上设计形式过于单一,格局也很单调,大部分格局形式呈现条形排列方式,而且朝同一方向的行列式,这样的住宅构建模式大都采取一梯两户、或多户的结构,虽然这种单元结构可以使居民拥有安静的生活氛围,但是这种设计结构具有高度的秩序性,实际上的构图又缺乏多样的变化,给人的印象虽然简洁整齐,但是过于单调有,没有新鲜感。没有让人值得欣赏回味的地方,小区里的绿化形式大多是以乔木植物的栽种作为堆积植物的设计形式,从而使建筑外部环境营造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困难,而外部环境的设计又被局限到了经济方面的使用水平上,没有给居民精神上带来美的享受,忽略了建筑设计要以人文本。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一现象,居民建筑设计也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观点,使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人们的心里环境和生态环境可以相互融合。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城市建筑环境有意识的在进行改变,人们在对于居住环境和精神上的追求时,景观设计必将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方面。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增长过快,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发展必将受到限制。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景观设计还处在初级阶段,设计方案主要从视觉、绿化、活动空间三方面进行设计。从前的建筑设计只注重了实际使用功能,却忽略了与周围自然结合,在设计中融入自然部分,使居住建筑中体现自然景观的美。所以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具体体情况因地制宜,突出自然景观的美,并且还要兼顾当地特色的建筑景观。

三、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在对建筑设计的主体设计之前,就应该周围环境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是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入,运用科学的手法控制景观的形成,用建筑理念加深景观设计的深度,用建筑手段完美的实现景观的创新设计。关于城市建筑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例如,单体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设计形态抽象化、立体化等,我们对其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一)单体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

在居住小区中单体结构建筑高度密集,对于景观的设计,在增加活动范围区域后,不能再种植大面积的草坪,可以适当的修建一些花坛,然后栽种各种花卉,虽然同样是环境绿化,却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单体结构的建筑也可以延伸一部分到周围的环境中,设计开放式的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融合,让建筑成为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让建筑融合到外部环境中,但是要做到外部环境和建筑的界限要分明,使建筑和景观设计相互交融而不乏味。

(二)设计形态抽象化、立体化

实际的景观设计不能脱离周围的自然环境,实际结合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相融合的整体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搭配立体抽象的线条,跟自然线条的美相比较起到对比鲜明又显得不单调,城市的建筑规划需要建筑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运用巧妙的手段使自然环境有整体的建筑和景观设计相融合,给建筑使用者带来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层次,让建筑与景观相融合,提高建筑和景观设计层次感和观赏的艺术性。

四、建筑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现如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提倡环保、提倡绿色生活的今天,城市建筑景观化也会成为今后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建筑设计在满足于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越来越驻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生活质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给实际工作带来便捷,但是这种想象的背后带来的是人们的冷漠,人们很少会出现邻居碰面时的寒暄,少了原本应该有的热情,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会使人们和自然和周围环境发生隔离。所以城市居住建筑的设计就应该尽量贴近以人为本,让人们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连,建筑的设计的布局要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始终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实际设计中

(二)让居住的建筑景观具有共享功能

小区的景观环境,使在此居住的居民能够拥有共同享受和使用的权利,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原来就有的自然环境,对其原有的自然环境加以改造,把它改建成人工的景观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设计出让全体居民能共同享受到的公共场所,让居民们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和娱乐。

(三)建筑景观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迈进

当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建筑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给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良好健康,所以建筑景观设计要做好通风,提供良好的日照等最基本的要求时,还要尽可能的减小建筑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筑景观设计时尽可能避免破坏环境,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根据人性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来进行对建筑景观的设计工作。

五、结论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融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的观赏性,与建筑设计不同的是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的施工完成而逐渐完善的,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只有将二者有意识的进行融合,才能真正的完成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但是根据我国现状,因为不够重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所以相对专业的设计人员还是比较稀缺的,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融合的新理念探索实施的影响。尽可能的做到让城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协调最后达到统一的目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我们要实际的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人们以后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美化会由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来尽行推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亚利.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技大视野.2010.(12)

[2]金俊.试论景观建筑创作中对文学修辞法的运用 [J] .华中建筑.2007.(02)

篇2

2缺少个性,盲从地模仿

无论哪一件园林作品,都必须具备它所特有的地方特色与风格,必须要对该地方的历史内涵以及浓郁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层次地反映。但是,迫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缘故,西方园林风格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园林,导致欧美式园林在我国普遍存在,各个地区的人们均加以模仿,促使中国园林的个性与风格丧失。所以,对于各式各样的园林风格,园林景观设计师要神形俱到。基于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欧美园林设计的精华,再与当地所特有的文化相结合,以开发出带有创造性的作品。

3不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只关注一样植物

当前,许多园林设计师不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只关注一样植物。然而,由于生物多样性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促使良好的生态环境稳定下来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也衍生出自然景观。要想城市景观具备一定的活力与生机,就必须以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为基础。倘若只种植一类植物,那么将会对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景观设计忽视人性以及人的需求

景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往往会忽视人性以及人的需求。当一个设计任务被分派下来的时候人们时常性地耗费很多精力、时间去对形式、手法以及风格等问题加以研究,并将建成之后的样子视作设计追逐的最大目标。针对一个建筑作品,倘若重视其效用,这是人们所能理解的。但是对于景观设计,人们往往不重视其效用反而倾向于形式上的没,更有甚者,将效用与集散场地、休息桌椅等最基本的需要相等同。然而,此类“温饱型”的效用对于长时间处于恶劣环境之下的市民而言是十分满足的。因此,设计者、建设者以及决策者会受到许多赞美。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设计者们往往会深深地陶醉于这个误区当中。(本文来自于《现代园艺》杂志。《现代园艺》杂志简介详见。)

5随意配置园林植物

篇3

一、前言

在新时期下,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景观设计成为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积极探索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三、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是植物景观设计应坚持的最基本原则,生态型植物景观设计也应坚持这个原则。

植物是大自然的产物,有其一定的分布规律和生长规律,各种植物还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如热带植物是绝对不能在寒带室外正常生长的,反之亦然;喜光的植物在庇荫的环境中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而喜荫的植物在没有庇荫的环境中则可能产生枝叶灼伤等不良现象,如八角金盘;有的植物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光照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雪松在幼苗期是耐荫的。如果不遵循植物的分布规律、生长规律和生态习性,不考虑环境条件,随意设计和种植植物,植物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仅达不到设计的景观效果,更谈不上任何生态效益。因此,生态型植物景观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首要的原则就是“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在景观建设中盲目引进一些新的植物品种或在室外盲目运用当地的温室植物品种的做法是违背“适地适树”原则的。即使要进行引种驯化,也应由植物科研部门经过长期的栽培试验证明引种成功后方可推广应用,避免反自然、反地域、反气候、反季节的设计。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出现了所谓“创造热带风情景观”风,在植物景观设计和施工中大量运用温室植物、热带亚热带植物,这种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2.“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位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植物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3.经济性、多样性与时间性原则

“经济性”指力求实现植物景观在养护管理上的经济性和简便性。“多样性”指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时间性”指应充分利用植物生长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和季节变化的效果,强调植物的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

四、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并应用,根据前人的理论和实际运用成果,总结生态理念在当今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以下几点:

1.科学选择植物搭配,合理安排山石水景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和山石水景是其重要的考量因素,也是景观设计效果的核心。而生态理念在这方面的体现就在于要依据生物的多样性来配置植物,设计山石水景时要兼具其观赏性和实用性。园林设计中植物搭配首要的原则是植物多样以达到生态性和观赏性的结合。选择植物种类时需要考虑到物种间对空间和阳光、水分以及营养的客观竞争,合理搭配不同种类,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另外不同的植物种类搭配也可以体现出不同植物混交的优势,促进整体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一些复杂病害的防治也能达到一定效果。一般具体的措施是低矮灌木以及地被植物设计为基本的开放空间,浓密树冠的高大遮荫树设计为覆盖空间,其余类别植物作为辅助设计居于不同层面。

从布局角度的原则来说植物搭配多样性也能带来美观的整体效果,要在遵循树木原有生态习性的前提下,让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植物的多样性,但又保持一定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美观大方。

最后,植物的多样性也能带来一定的实际运用效果,基于生态理念,植物可以起到改善空气质量和噪音环境的作用。另外,在某些特定地区,多样的植物更能起到特地的作用,如根系发达、树冠浓密的树种可以蓄雨水、防风沙;代谢能力强的常绿植物可以起到滞尘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2、以人为本设计山石水景

除了植物占据园林景观的核心因素之外,山石水景也具有重要地位,而生态理念在景观设计上的体现就在于以人为本。作为园林整体景观的“点睛之笔”,山石水景在寓意上的体现终于其外在美观,这些内容需要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最大化的考虑人文因素的影响。

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并利用现有环境

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不仅仅简单的是高绿化率或者是不污染环境,尽管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在整体布局中,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到地域性这个特点: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

(一)利用当地现有的自然资源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好前提是最大化的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尽量做到少或者不引入额外的外来资源,就能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设计者要因势利导的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力量,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减少设计的人为影响,以保护各种景观元素为主要内容,把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建立合适的生物群落以及维持其生态环境稳定性为目的。

落实因地制宜的政策,主要要做到规划设计紧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及人文、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要素,以当地固有的山坡、河流、湖泊、凹地、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作为整体景观环境格局的构架,尽可能的保留原址上固有的地形地貌,如山体、湖泊、原生动植物、地方特色植物等,在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环境效果。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本地建筑和植物材料的利用最大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施工施料的使用,尽量使用当地的砂石木料,避免高耗能、低性价比的材料,最大化的做到因地制宜。

(二)注重本地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上的体现

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在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也在考量的范畴之内。人与社会也作为生态环境的因素之一,社会文化也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体现。

(三)循环再生利用资源

自然环境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前述的内容中,如果做到了充分利用原有环境,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态调节功能,资源的循环再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以达到循环利用再生资源的目标

五、结束语

近些年,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生态理念也被运用在了景观设计中,生态景观的应用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1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总体规划不合理

景观总体规划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往往只注重概念设计,导致实际建设效果与设计效果相差较大;大部分小区对建筑物和景观设计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它们之间的融合做得不好,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和建筑面积的最大化;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往往出现建筑物和景观不协调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中西式建筑风格混搭,出现不洋不中的情况。

1.2 设计上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小区的根本追求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有的小区,在设计时没有把人生活习惯、需求放在首位,如为了防止破坏绿地,在绿地的周边用一些带刺的铁丝围起来,这样做使得绿地和整个环境很不协调。此外,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大原来的景观没有做相应的调整,景观需求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变化。如台阶、座椅以及健身体育设施不适合老年人的需求,他们只能在家里活动。多数设计上追求空间的最大化,使设计趋于表面化,缺乏情感投入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们不能和景观融和在一起。

1.3 跟风现象严重

许多小区为了追求“卖点”,在景观设计上盲目追求“西化”风格。住宅、建筑物和植物景观,大都采用柱式、喷泉、草坪等西方典型的设计风格,以抬高自身的身价。但是在追求这种风格的时候,往往忽略人们对小区本质的要求,即实用性的要求。小区的环境盲目追求豪华性、异域性,缺乏实用性和地方彩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1.4 缺乏特色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很少强调对与周边环境和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小区建设时,内部的道路早已经确定好了,这样与后期的景观设计很难搭配。同时,小区应该研究和发掘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地域特色、周边环境等得以继承和发展,小区环境缺乏个性和特色。有些小区的景观设计过分强调绿化的美化作用,大片草坪引入小区,只见草地不见树林的绿化模式,这样的景观设计缺乏个性和特色,生态性不强。

2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对策

2.1 坚持因地制宜

坚持因地制宜是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合理利用土地;二是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合理利用土地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施工量,使景观显得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让人感到温馨和浪漫。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丰富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2.2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

在规划设计小区景观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美学等角度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对周围的自然景观进行重新认识:例如地形、水体、动植物等。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周围的动植物以及其它环境因子组成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效果。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使小区景观生态建设能够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才能保证小区环境的活力,才能体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设计理念。

2.3 注重生态化

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强调植被的复合层次和季相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土地等,构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态群落,在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区通风、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发挥生态系统调节小区微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的作用。

2.4 注重文化内涵

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及创意景观,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个性的文化环境景观,从而使人们的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产生共鸣和联想。将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建筑物和景观设计提炼了传统建筑的元素和精华并且融合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并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始终,脱离了那种盲目跟风做法,力求体现现代都市风格和当地特色。

3 结论

现代小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设计理念都在不断地发展,景观设计的发展是各方面都应该重视的环节,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应该走人性化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和体现文化内涵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大坝景观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视点和对象。视点设计师确定视点的位置和视点场的修建,对象设计师确定对象的大小、形状、材料、色彩等。

一、景观的概念和坝的景观设计

所谓“景观”即是人在观赏周围环境时在心目中产生的印象,也就是说,以人为主体,即考虑景观的主体是人,而在考虑时是要和周围的环境相结合的。在景观学里,把眺望风景时所处的位置称谓视点,而把人在眺望风景时主要看见的景物(构成风景的东西)称为对象。对于大坝来说,作为视点则是坝的上游源头、水库两侧和坝的下游两侧等,而作为对象则是坝的本身及其附属建筑物。

在制作景观时,把视点和对象这两者的关系同时考虑。视点的设计方法是确定视点的位置和视点场的修建,作为对象的设计方法,则是对象的大小、形状、色彩构造、材料、设计图案的研究、修改等等。对于大坝的景观设计,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坝的建筑物自年待征,一方面考虑和自然环境协调使之形成充满象征性和魅力蓝图。当然在重视景观之时,应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的原则、根据需要与可能,因时因地协调设计。

二、对已建成大坝景观的分析

1已建成坝景观上存在的问题

(1)没有把飒体置于景观设计的意识之中的占多数。

(2)设计图纸的思想方法多为仅考虑结构安全及多效使用等,儿乎不全盘考虑其整体感和连续性。

(3)硷表面污染显著,损坏外观的坝占多致。

(4)因为没有材料和色调的统一,所以在外观上造成不和谐的感觉占多数。

(5)因为附属建筑物和设备安装位置排列不当,造成整体景观上有杂乱无章占多致。

2观设计上应采取的基本方向

(1)保持大自然与建筑物的和谐

为了能保持大自然与建筑物的和谐,首先要对因坝体的开挖工程造成地面进行适当的修覆,除了尽量保持原有的植物和地形外还要人为的覆盖部分植物,这样才能保持和大自然的和谐,同时还应考虑坝体各部分材料的质感与颜色的协调,使之缓解与建筑物的不调和感。

(2)形状尽可能单纯化

为了强调坝体的单纯,其附属设备(如机械)等复杂的构造部分最好隐蔽在坝内并简化其衔接设施。使相形之下,更突出大坝的美感。

(3)材杆和颜色尽可能一致

为了修建出坝体和闸门等附属建筑物组成一体的美的景观,尽量使坝体的材料和颜色协调,增强大坝材料的统一及形状的整体感。

(4)调整坝顶及附属建筑空间的线条,使之平滑,构成轮廓美

为了有效地突出大坝的体型关观,调整好大坝在空间轮廓及线条的美是关键,可通过适当调整刚门启闭室和闸墩等的高度,形成流线状并要轮廓分明,布局整齐,如果闸室启闭塔和其它建筑物因为构造要求不可避免地高出一定高度,则要采用与坝体相同的材料,形成大坝的整体感与轮廓美。

(5)附属工程装兰规律化而自成系统

在部署附属设施时,要使之与坝体保持平衡感,也就是使附属设施在排列上有规律(即左右对称、等间距等等),特别是闸门段的启闭室、闸墩、溢洪槽、照明设施等布置都要精心考虑好其布局,避免杂乱无章。

(6)精心设计附属设施

在设计附属设施时,多动脑筋、想办法,提供出与坝体相协调的、和谐的设计图纸。问题,把最终的讨论结果作全面的调整,在可能的范围内取得最好的景观。

3视点位置的确定、视点特征相应的景观设计要点

(1)视点的位里

最理想的位置应该是不管从任何角度看,其景观都富有魅力,但因为坝的位置多被地形条件和道路条件等限制,如何在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尽量想办法提供开阔的空间,如修筑眺望大坝等的展望设施(观望台),使之能观赏到大坝的全貌,视点的位置选择好,就能使景观得到充分的表现,获得好的效果。

作为视点的组成部分,除了视点和坝的位置关系外,还应有观望的距离,观望角度、入射角、仰角和俯角等等。

a视点选择观望台必需建立在能充分展视大坝规模,结构特点及其周围风景秀丽的地方。

b可利用性观望台的交通要方便,最好位于有景点如: 历史遗迹、文化机构、游乐场所等能吸引游人的地方。

(2)根据视点特征设计出与其相应的景现

有关选视点位置的若干注意事项,因为风格类型不同的坝视点特征不同,其景观特不同。

四、大坝景观的设计

大坝景观,包括拦水坝( 含溢洪道)、溢流坝顶附近的建筑物、溢洪槽、溢洪道的消能段、进水口、出水口、栏杆、照明设备、阶梯、开挖边坡、控制室、观望台等,是众多景观元素的集合体。各景观元素既独立,又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形成复杂的景观体系。设计的原则首先是适用、安全、经济,其次是艺术、美观、协调。

影响大坝景观的因素很多,包括大坝周围自然环境( 如地质、地貌、植被、水文、气象) 和人文环境( 民族文化、历史沿革、社会风情等),同时还有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出发,大坝景观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整体和谐

大坝是整个坝体景观的一部分,它的形体、材料、颜色、质感等的选择既影响周围其他景观元素,也受其他景观元素的制约。景观设计不是把各单体设计成景观精品,然后汇聚在一起,而要从整体出发,有主有次,互相协调。如石头河水库坝体外形简单,在两岸层叠起伏、葱翠妖娆的山体衬托下,显得格外清秀。

2重点突出

对拦水大坝和溢洪道合二为一的坝体,其顶部必有闸门启闭机,它们相对坝体体量小,位置突出,不是大坝景观的主体,但却影响整体景观效果。这部分的处理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弱化附属设备,强调大坝的整体性。附属设备相对于坝体不能太显眼,能隐藏的隐藏,不能隐藏的尽量简单化,减少附属设备的视觉吸引,重点突出大坝;二是两者都考虑,以大坝为主,附属设备为辅,通过对附属设备的外形设计或颜色区分,使附属设备锦上添花或画龙点睛。坝顶防浪墙及各种栏杆具有很好的装饰和陪衬作用,图案以简洁、大方为宜,色彩不宜过浓、过艳,要与建筑物的色彩相协调。

3合理选择坝型

大坝坝址周边地势相对平坦,大坝坝高和其两边高度相差无几,且大坝较长,下游眼界开阔,此种情况下大坝是主要景观点,因此大坝外形轮廓是景观设计的重点。拱坝以及由重力坝发展的大头坝、平板坝和连拱坝外形优美,又节省材料,逐渐受到重视。

五、大坝景观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对坝体及其周围景观设计的研究,应在坝线、坝型、高度等设计轮廓确定后,遵循设计的程序图进行。

在进行大坝景观设计之前,首先对大坝和坝址周围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如自然环境、地区历史、文化风俗、当地生态等特征,并研究分析这些特征因素与坝的工程特征及其规模等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出大坝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能充分体现大坝质朴、雄伟,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和吸引力的景观。

基于这个基本的考虑,对大坝及其附属设施的轮廓、装饰设计、颜色和材料等有关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并把研究、讨论结果进行预测和评价,最终完成既定景观设计方案。

景观本来是用视觉来感觉的东西,其预测的方法,从国外的资料看可用计算机自动录象系统优选坝的景观,但因为在观望点周围设点多受场地限制,一般采用较为方便的集成照片制作法,可以收到预期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结束语

现代大坝工程要求体现文化品位,要求将大坝功能和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和谐功能、可持续发展功能联系起来,实现水利的安全、资源、环境和景观四位一体。

参考文献

[1] 尹三春.水利工程中的建筑景观设计研究[J].科技传播.2009(04)

篇6

2加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人为本,改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2.1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树立生态景观理念

设计人员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不能盲目追求工程的规模和所谓的“档次”。应该做好实地调研,尊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树立生态景观理念。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对生态资源的剥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选择适当的园林景观类型,做出人性化的设计。选择本地适生树种和其他植物做搭配。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有利于建成后的日常养护,使园林景观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相融合。重视园林景观的民族性和区域性,提升工程建造的性价比,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以人为本,树立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是园林景观的设计、制造者,也是园林景观的使用者,园林景观最终是要为人服务的,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性化设计理念。在设计城市花园、街心公园或小区内的园林景观时,可以减少亭台楼阁、假山喷泉等人文景观的建造,而增加自然景观和绿地的面积。在布局上,不宜呆板的将同一品种的植物排列整齐栽植,而应该按照植物的自然群落栽植,综合考虑植物的色相、季相,这样才能够营造轻松、活泼又有趣的园林小品。在园林的功能方面,应注重实用性,道路设计应该合理,在园林中设置更多的长椅等设施,利于人们休憩、玩耍,方便人们穿行,实现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2.3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

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就应该了解实地情况,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施工方进行交流,杜绝那些不切实际、难以完成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全程参与,把握设计的尺度,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可以及时解决问题,提出替代方案。使临场设计不至于偏离原来的设计思路和理念,破坏整体的和谐统一。

篇7

引言

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步伐的加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区都已经在配套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更新与完善,但与之匹配的景观设计却没有得到重视,出现了与现代小区境况不相匹配的夸张设计,还有过度模仿缺乏创新的陈旧设计等,可见做好景观设计不是投入大量资金就能解决的事,我们还要从现代小区的定位入手,了解现代小区的价值取向,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实践中总结问题分析问题,多角度的考量,将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地域因素及历史文化因素等相结合,利用科学方法对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做出创新。

一、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概述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是指通过人为的对自然因素的设计布局,有意识对景观环境做完善与改造,最终实现景观与人们生活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趋于多元化,没有固定的模式,比如西方流行的简约风与古典式等。我国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在21世纪后有了深层次的飞跃,从原本单一的设计变得更多元化,一些民族风格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景观设计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植物、道路、驳岸、铺地、小品、水景及相关环境设施。植物是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集中体现,道路是现代小区的交通脉络,驳岸是近几年新增的设计因素,铺地更多强调的是功能性,小品是景观设计的点睛之作,水景是最活泼且富于变化的要素,环境设施则体现现代服务性。

二、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通常遵循四原则,首先设计符合生态美,现代小区主要是人们的起居生活之所,小区的舒适与美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区景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居民的审美价值,使设计与生态相融合;其次设计符合艺术美,这里强调我们的设计能够巧妙的因地制宜、借景取观,且规划与布置与现代小区定位相一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再次设计考虑经济性,景观设计造价高势必给建筑本身带来成本压力,因此我们尽量将美观与经济适用相结合,如景观中园林面积过大就要做出控制,且相关园林护理设备也要做合理选购,总之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做最经济的规划;再次设计凸显地方特色,这里主要与当地特点相结合,在设计中突出本地的文化、特点等信息。

三、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1.小区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不和谐

这个问题大部分来自于地产商方面,现代小区通常包含着很大程度上的营销概念,很多时候地产商为了牟利,在设计过程中会耗费大量财力物力打造或奢华或复古等景观,于是我们会在现代化气息十足的小区看到牌楼、假山、八角亭等,也会在水榭楼台间见到欧洲的骑士或风车等景观,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这显然是非常不搭调的,二者结合相对尴尬。还有一种情况,目前我国大部分地产商都是先盖楼再考虑造景,急匆匆的完成根本没有考虑太多,导致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迥异,这些对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品质是不利的。

2.盲目的模仿忽视自身文化特色

任何设计都应考虑相对应的承载背景,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也是这样,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提速,舶来品不断增加,很多小区开始效仿西方做一些异国风情的建设,我们看到喷泉、雕塑、水渠等已经成了小区景观中的常见元素,实际上我们仅仅复制了外观,没有得到精髓,这就导致自身的文化特点被忽视,外来的“样子货”成了主角,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欧风十足的景观设计中,养护费用猛增,部分景观成了摆设,丝毫没有服务性,另外值得一提的事,这些建筑没有营造家的感觉,使居民置身其中没有归属感。

3.忽略实用性

城市规划师杨・盖尔曾说过,活动能引起关注与兴趣。在现代小区中,人们很多时候是在景观中进行活动,这一点最能考验景观的质量与功能,某些费时费力造就的设计对于人们活动丝毫不起作用,设计的绿化不能提供纳凉的服务,一些名贵的植物阻碍了孩子们欢愉玩耍,景观水景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这些不经济不实用的设计没能给人们活动提供便利且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从根本上看它失去了休闲与实用的双重功能,不可取。

4.标识细节处理不到位

现代小区本身涵盖了诸多现代元素,对于相关的警示标志等做了一定的改造,不加留神就会错过。在景观设计中,这些标志没有被强化反而被弱化了,在室内我们应该看到最基本的门牌号或消防通道的标牌等,在室外我们应该看到单元名牌、警示牌等,但目前我们大部分小区基本上没有铺设标志系统的概念,即便有标识,数量上也是相对较少的,还有一些小区在标志的颜色方面与使用符号时经常搞错,尽管目前我国没有完整法律法规规范小区标志系统,但景观设计师们应在设计中考虑到这一点,尽量为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做出更多贡献。

四、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策略建议

1.做好调研了解全局

景观设计要重视对小区的实地踏勘,在对整体建筑设计有了了解后,才能因地制宜结合小区环境对景观设计做出规划。首先我们在设计之前要了解服务对象,并将其作为设计指导,贯穿设计始终,其次设计要有整体性,即我们要纵观当地的人文因素、历史条件、建筑特色等,让设计与居民生活习惯相匹配,尽量顺应当地居民的审美与价值取向,做到不背离。再次集中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光照。水流、温度等都要放置于设计中,做到考虑周全;最后要尊从小区的社会条件与经济条件,将之与公众需求相结合,做到不落后、不奢靡。

2.科学合理布局

景观设计首先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根据小区本身建筑的特色,与建筑风格搭配得当,尽量做到相映成趣。从地产开发商的角度严格把关,树立正确的思想不为小利而崇洋,将景观夸张设计,从设计师的角度要尽量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元素,综合考虑,既做到让景观为民服务又赋予一定的寓意,从而科学提升小区文化内涵,使小区整体特色得以凸显并通过科学合理布局景观设计,做到锦上添花,为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勾画精彩的一笔。

3.体现以人为本

设计构思最核心的因素是人,景观设计提升的是现代小区的价值,反应的却是居民的审美与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要充分尊重居民的客观需求,将人们的活动场所打造成人们依赖的共享空间。因此在景观规划时,道路方面要考虑居民出行的方便性,从采光角度要尽量做到夏季遮阳冬季收光,总之根据人们的活动特点,将公共服务设施做合理规划,做到设计以人为本。

4.注重标识系统的设计

现代小区由于其服务与环境都相对优秀,因此汇集各类人群,一个成熟完善的标识系统可以让居民不受语言等方面的影响便利生活,即便是一个不懂中文又说不出英语的外国人也能在标志的指引下轻松获取想要的信息,完成空间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残疾人群体及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在景观设计中完善标志,能够使各类人找到最适合的指引,实现现代小区的灵动与服务,实实在在地从细节上赢得人心。

篇8

在景观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特质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季节美、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艺术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社会美;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发挥生态作用、防护作用、实用作用和社会经济作用。

2.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现代景物景观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和决策者有时会忽视或片面理解园林植物的主导作用,导致现代植物景观无论在观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所折扣。

2.1城市原有植物景观系统的破坏

在新近绿地的建设或是旧有绿地的改造中,往往有片面强调图形的美观和象征意义,而忽视其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现象;有些大树在移植过程中被截干去枝,甚至死亡,这对其原生的生态系统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些林带本来是生态通道,结果被新修的所谓景观大道截断;而大面积的城市广场和硬质铺地很少考虑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意义。

2.2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景观生态学上衡量城市景观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程度。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由于片面地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在我国各地的植物景观设计中,都存在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品种种植的现象,有时甚至完全不顾本地的气候和土质状况。由于外来植物的介入,城市生态环境被人为地加以改变,生态群落遭受破坏;此外,为了街道的整齐和气势的营造,往往整条街栽种单一树种而不维持原始状况下多树种的混种,最终导致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是城市生态系统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3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中的滞后、不合理的观念,导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多是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大面积草坪和小灌木林拼成图案的绿化方式,并在一段时期内草坪加上色块图案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时尚(如是做法被称为“城市美化运动”)虽然草坪加色块图案能给人宽阔和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能使园林洁净明朗,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3.2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

3.3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

植物微观群落是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关系。特定的“乔灌草”组合的搭配是物种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并且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生长良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但是,从植物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设计者主观性的把一些不具备共生关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观群落变得非常不稳定。

3.4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

乡土树种具有最佳的本土适应性和文化传承性,代表地方特色。但是由于设计者的观念问题和当地苗圃的种质资源问题,使乡土树种的应用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很难使这一理念得以充分的理解和应用。

4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承担着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游憩场所的功能。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借鉴外国园林建设的优秀经验,实现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1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4.1.1科学性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

4.1.2文化性

植物景观和园林中其它的景观一样都需要有文化涵义,中国自古花文化异常丰富。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例如,哈尔滨是旧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誉,榆树和丁香是我国旱地地区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4.1.3艺术性

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样可以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可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4.1.4实用性

植物景观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单方面地说,例如,黑龙江省北方森林植物园内种植的郁金香每年就会为植物园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当郁金香的花期,就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一赏百花盛开的景象;另外,郁金香的切花也可以为植物园带来经济收入。

4.2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原则

4.2.1生态位原则

从生态学上说,生态位是指处于群落中的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间的生态位,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是指植物空间提供给人们的或者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地、气候、休憩空间、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间的现状对于人们各种活动(主要是游憩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态位比较适宜人们的各种活动,对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从微观层面上讲,良好的生态位是指构成植物景观的每一种植物处于合理的空间分布,在它所处的生态空间都能比较健康的生长,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4.2.2引入绿量概念

篇9

关键词:生态景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287-01

我们国家自从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已经开始逐渐的加快了速度,已经开始逐步步入了空前的城市化时代,每个城市都在争相的上马数量可观的人造的景观,如何才能够对我们国家现在的各种景观设计来针对性的来进行一系列的改造,这些急切需要进行改革,也是我们急待解决的课题。

1 人造景观设计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阶段,许许多多的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被人们给予了各种不同的名称以及字号,在许多的各种招标以及投标的比赛当中,许多的参赛作品也是通过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在这些的设计作品当中,各种类型的设计理念层出不穷,设计的作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艺术性等等。设计师也是试图将他们自己的努力来通过那些神乎其神的作品来悄悄的展现出来,希望能够有效地表现出其作品中内在的各种的一些功能性较为强大,其设计的作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以及其中含有别的作品所不具备的社会性在其中。我们在各种的设计作品当中可以轻易的发现其中所含有的科学性以及艺术性的内在品质。可是在这些的设计作品当中,作品内各种所依附的不同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出来的实际作品当中已经无法展现其真正内在所需要表现出来的品质。现在通常的现象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设计师表现为有自己的一定的概念,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操作方法来有效地将其展现出来,这给外界的感觉就如同公害一般。国外一些设计方面的思想以及做法已经被国内引进,许多的设计作品当中已经感觉得到西方设计思想的各种影响。这样的影响我们在全国各地的设计做平当中就能够轻易的发现,现在大家都是采用大面积的草坪,一些带有模纹的花坛以及相互能够有效地进行对称的各种交通路网,罗马风格的各种支柱横栏等等。这样就给人们一个很明显的误会,好像没有一定的喷泉就不能够有绿化似的,公园就不能够没有喷泉,现在连欧洲在设计过程中已经不大采用的罗马柱在我们国家却是到处都可以见到,显得较为稀松平常,还有不少人将其作为室内的装修,这样就感觉匪夷所思。另外,我们国家现在的城市景观设计当中已经有不少的采用大面积的绿地来作为装饰之用途,这样就显得没有自己的一定的特色,个人的感觉是到处都一样,没有能够充分考量到本地的独有的自然资源以及气候条件。

2 在绿化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绿化的实际管理以及维护方面,我们的许多做法中也是存在有明显的认识性质上的错误以及不足。我们大家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园林人员在园林附近辛勤的工作,他们在仔细的打扫各种植物的落叶并细致的清理一些杂草,可是事实上这样做的举动完全是没有必要的,给人的感觉是多此一举。这些植物的落叶看起来是没有任何的作用,是没有作用的废弃物,让其落在地上感觉严重的影响美观;可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现在不少的专家都认为落叶对于环境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覆盖在泥土之上可以在大风天减少尘土,而在下雨的时候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土的流失。甚至于还可以为那些昆虫去提供一些保护的场所,在腐烂之后还能够为我们的植物提供一定的肥料。此外,冬天的落叶实际上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3 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1)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能够充分的考虑到我们设计作品所处的地域性的各种特点。我们所言的地域性包含了以往的传统的文化,有其是那些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还有就是当地的土地资源的情况,如果较为紧张,我们的作品就需要尽可能的节省资源。我们需要考虑到的是不论是自然方面的各种资源还是我们传统的人文方面的资源都是有着一定的积淀方能够有效地完成。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首先得考虑到自然资源是不能再生的,需要尽可能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细致的将自己的项目做得更加的扎实可靠。

(2)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的循环作用,要保证我们的自然生态能够有效地循环起来。我们大家都知道,那些对于大自然过渡的索取最终都会遭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我们的而设计功能要能够有效地满足我们生态群落进行一定的自己调节的作用。我们的生态设计工作。我们的生态设计工作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环境开始走向生态化并能够做到自己内的小循环不会被终止或者间断,最好能够实现自己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我们需要满足大家对于审美的各种需要,满足大家的审美方面的要求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任务。研究审美受众的审美心理就会发现,“千城一面”现象不但使地域文化消失,而且也会引起审美疲劳。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S761.9 文献标识码:A

高成本景观设计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前期的景观设计与后期的景观管理两方面的较高资金投入。高成本的景观设计劳民伤财,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对自然景观的赏识程度的不断提高,低成本景观设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而低成本景观设计很难在经济与景观两个层次上得到“权衡”。

1 景观成本的经济学理论

低成本景观设计是把景观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要求景观的设计符合低投入,高产出的标准。投入简言之就是成本,包括项目咨询费用、建设施工费用、后期维护和管理费用等等,是所有的前期建筑和后期管理的资金运用总和。产出简言之就是收益,景观产出是指包括景观建成后所提供的休闲、娱乐、观赏等生态服务及所产生的经济收人。而高投入未必会带来高收益,二者不成正比,这就要求设计师选择二者的均衡点,尽量做到最低的投入成本换取最高的收益。

2 盲目追求景观高投入的原因分析

景观经济性本应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现实景观设计与景观实践中,违反经济规律,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造成巨大景观资源浪费的高成本景观设计却随处可见:

2.1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金钱观念深入人心,大部分建设投资者要求大手笔、大投资、恢弘、气派等观念。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直接导致不切实际的追求高投入。

2.2 部分设计师则受到业界不正当攀比思想的影响,对低投入、高产出观念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在盲目引导投资方追求高投资。

2.3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的各大城市开始注重城市美化,草坪、广场等景观在各大城市中兴起,而这些城市的绿化工程直接彰显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于是出现了不正常的城市之间的高投入景观设计。

2.4 部分设计师对高级材料极度崇拜,直接导致景观成本提高。

2.5 部分设计师设计之前未对基地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规划分析不够详细和具体,原有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3 景观成本的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景观成本的因子众多,设计、决策、施工、管理维护、审美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等均会造成景观成本不同,设计是降低景观成本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从设计角度出发,在保证景观审美前提下,选择影响景观成本的因子有:(1)植物,(2)山,(3)水,(4)景观小品,(5)铺装,(6)灯光,(7)附属设施,(8)其它。

这些是影响景观成本的单因子,此外,还有影响景观成本的复合因子(复合因子由两个及其以上的单因子组合而成):包括整体布局、道路系统、立体绿化、硬化与软化比例等,考虑到复合因子由单因子构成,其景观成本最终还是归源于单因子,所以在景观成本影响因子中.主要以分析单因子为主。各单因子对景观成本的影响主要根据当地市场价格综合考虑,部分因子由于市场价格难以确定,则由专家进行评估确定景观成本。最后,由专家综合权衡审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确定景观最终总成本和总效益标准。

4 低成本景观设计途径探讨

景观设计应综合权衡,低成本景观的关键所在是权衡短期投资和长期收益,在分析景观成本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权衡在保证景观质量和使用效果前提下,既考虑到景观建设费用,也兼顾景观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降低景观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并非盲目舍弃景观质量,盲目为降低成本而设计。

4.1 低成本景观设计原则

低成本景观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经济适用美观原则。(2)因地制宜原则。(3)就地取材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4.2 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法

不同的景观应该遵循不一样的设计方法。

4.2.1 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低成本植物景观设计不仅应符合一般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还需要考虑其特殊要求。

a.尽量选择乡土植物。乡土植物的采购成本比较低,而且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之奇花异草来说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且乡土植物的适应能力强,后期的管理费用比较小,这就决定了乡土植物的成本低廉。另外乡土植物更能彰显地方的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魅力。

b.选择经济果木。单一的欣赏果木只有观赏价值,利用率不高,但是经济果木在满足欣赏的功效之外,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后期的果木管理,也就是间接地降低了景观设计的成本。

c.设计生态植物群落。植物群落中的植物生存能力更强,所需的后期管理费用更低,在植物群落的建设中要坚持采用乔、灌、草相结合,以乔木为主的设计规划。乔木类的植物不需要循环栽植和养护,较之定期更换的草坪等植物而言,成本低廉。

d.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搭配。速生树种成本高,慢生植物成本相对较低,二者搭配,可以相对节约成本。

e.设计保健、香花、鸟语林植物群落。从各种感官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f.利用湿地植物景观。自然湿地以天然的景观为依托,人为湿地可以有利于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

g.选择后期养护管理费用低的植物。后期护理是一项比较大的开支,景观建设的初期要把这项费用纳入预算之内。多选用寿命长、成活率高、耐修剪等植物。

4.2.2 低成本山体景观设计

造山形式、体量大小等都是影响山体景观的设计因素。在三种常见的山体景观中,自然山体成本最低、人为堆山相对较高、假山的造价是最昂贵的。

4.2.3 慎用水景设计

水景的景观设计虽是大多数设计师比较青睐的一种,但是其造价相对昂贵。因为水景需要大量的水循环来保持水的清洁以及景观的活力。水景的设计要尽可能的利用活水,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资本。

4.2.4 低成本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的核心是欣赏性。针对这个方面设计师要选择协调、美观的材料,切记华而不实。

4.2.5 低成本铺装设计

铺装设计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决定铺装设计造价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选择。

a.采用本土材料。铺装设计的材料按照来源分为本土元素和外来元素;按照属性分为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本土元素减少了运输费用和引用经费,成本较低。自然元素利用现有的元素基础,配合简单的处理,因势而成,成本较之人工因素低廉。而本土元素彰显区域特色,自然元素更为和谐,在审美方面没有任何的劣势。真正的是经济与美观的均衡。

b.循环利用废弃材料。这种材料的选择既环保又节约,符合新世纪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c.透水性道路设计。不但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资本。

4.2.6 低成本灯光设计

灯光设计要转变传统的对电灯的依赖,而以太阳能为主,既能保护能源还能降低成本。

4.2.7 低成本景观附属设施设计

附属设计既要与主体设计相和谐又要多功能满足城市需要。

4.3 低成本景观设计实践

当前,低成本景观实践尚处于理论研讨和初步发展阶段,多少探索性的实践。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景观设计实践是中山歧江公园。

低成本景观设计是符合目前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的,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不断的理论完善过程中,它必将走向成熟,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流思想。

篇11

1 对传统文化的诉求

随着近十年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景观作为衡量居住区品质优异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没有好的景观设计就没有好的生活品质,然而当前居住区建设中大量盲目地抄袭国外案例,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发扬,同时,在继续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中式的符合高品质环境要求的居住区是当务之急。当“欧陆风”、“西洋风”、吹倦的时候,更多的人们开始怀念起古时的“中国人家”:秦砖汉瓦、抄手游廊、深深庭院,还有居住其中的天伦之乐……,这些正是中国特有的审美观和生活价值观在中式住宅的每一寸空间的涌现。

2 传承古典园林的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在诸多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些正是造园艺术的精髓,也是现代景观设计所要传承、创新的重要部分。意境方面:传统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在园林中的借物寄情,例如厅堂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等,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利用空间变换从而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使园林在富有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更为丰富多样。“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是对中国园林意境的最好表达,同时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精髓所在。植物配置方面:传统园林植物配置追求“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正基于此理念造园者喜好在园林建造中模仿自然山林植被景观,将亭、台、楼、阁等园建与山、石、花、树等自然因素相互协调融合为一体,充分运用植物色彩来渲染园林环境,从而表现所要传达的意境。吴良镛先生在《乡土建筑的现代化与现代建筑的地域化》中提出:“无论发达的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均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积极达成进步的世界文明,而同时又延续原有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我们的悖论,如何既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归到自己的源泉;如何既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新中式”景观的设计思想源自古典园林,直接表现在对古典园林景观空间布局与造园手法的再现,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本土地域化的景观。“新中式”景观设计则是从古典园林中汲取适合当代的设计精华,将古典园林本土化的东西消化、吸收、推敲、重构、传承、创新、融合于当代景观设计中,用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手法来展现,最终达到新景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承形、延意、传神。

2.1 新居住理念

理念(concept)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畴。居住理念(resident concept)也就是指对居住的观点、看法与信念,是人们在选择住所时所遵循的原则、标准,它因时代、文化、信仰等的不同而不同。伴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房屋质量与居住面积、功能与结构、景观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绿色”、“健康”、“运动”、“便利”、“文明”、“生态”、“低碳”等具有时代背景的词语逐渐成为高品质居住产品的代名词。

2.2 新技术、新材料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居住区景观呈现出元素多元化景象,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导致各种新材料的涌现,让设计师拥有了更广阔的造景选择空间。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利用现代的感知来认知自然,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示自然之美,或者利用高科技手段和新的更为环保的材料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同时为达到景观效果,“新中式”景观设计运用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通过创新方式共同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美。

2.3 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造园中意境的体现过多的注重于“花木寄情、状物比兴”所产生的象征寓意上,然而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所追求的超脱隐逸、虚静、清逸、淡远的审美情趣难以契合现代人简洁、明快、开朗、大方的审美情趣。随着文化艺术表达方式的不断发展,通过在象征型意境以外拓展写实型意境,以更精确的方式表现现代的审美情趣,既注重对物境的精确描绘,又深刻揭示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本质要求。北京庐师山庄公共空间采用简洁明快的造景手法,充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利用简单的几何元素展示形体之美(图1)。

2.4 新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脉”,二是“地脉”,如崇拜自然、君子比德和神仙思想等。正是基于此从而造就了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山水之美的造园思想,这也符合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主旨。“新中式”景观设计传承、发扬以自然为主体的设计思想,倡导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科学的认识包括自然类型、自然元素、自然形式、自然过程在内的全面的自然含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自然条件和景观特征,营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景观,体现出自然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3 传统中孕育的新中式

3.1 空间布局

“新中式”景观设计继承了传统造园的诸多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对比、参差交错、互相掩映、曲折迂回、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通过空间的划分形成不同形状、体量、尺度和主题的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彼此之间相互密切联系、互相渗透,最后将各个空间有机地串联组合成整体性的景观空间。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公共区域利用景墙作为界限,在公共区域划分出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同时借助镂空景墙形成交相呼应的景观空间。

3.2 传统意象符号的表现

中国传统意象符号可以说是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如图腾、花纹以及一些特定的事物样式等。“新中式”景观设计同样采取了中国传统意象符号表达手法如以谐音寓意、借形寓意以及音、形交互寓意等,诸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龙、凤、双鱼、蝙蝠、玉兔、龟、兰花、荷花、牡丹、石榴、松、竹、梅等丰厚的传统意象符号。正是基于如此深厚的文化符号底蕴“新中式”景观可以在景亭、景墙、大门、廊架、地面铺装、座凳上等具置融入具有传统意义的图案符号,用简化或抽象的手法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广州云山诗意·人家采用古代文字作为景观基底,利用放大镜及钢具模型等现代手法来构景,现代中透出古朴气息(图2)。

3.2 传统设计手法

“新中式”景观设计继承和创新框景、抑景、障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造园手法,在外形上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和景观材料,营造出的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感受,例如运用框景手法用以加大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3设计意境

篇12

二、高校校园人文景观的重要功能

(一)传承地域历史文脉,彰显地域特色的功能

高校聚集了地域内众多优质的文化资源,高校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一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另一个方面又是传承和发扬的地域文化的阵地。高校人文景观作为当地人文景观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和载体,对传承和发扬地域历史文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人文景观可以促进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凸显地域独特文化。同时,对保护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精神精髓,彰显地域特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继承高校的历史文化,凝练大学精神的功能

校园人文景观是对大学的历史文化、是对大学精神的一种物化表达并通过具象的形态表达大学思想,传承大学的历史文化,凝练大学精神,通过人文景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进而以促进学生理想和行动,延续整个学校的文化,真正能反映学校的审美情趣、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人文景观体现着高校的精神和文化,高校的精神与文化又可以丰富校园内人文景观的内涵,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2]。

(三)育人无声潜移默化,人文景观的育人功能

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需要教育和长期的学术知识的浸润,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人文精神与教育的科学精神是教育的根本,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才能使大学生的行为、视野,心智等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改善与提高。校园中不同的人文景观有散发着不同的人文气息,具有不同的教育属性,除了为各种教学和研究活动提供适当的空间和相当的设施外,其文化底蕴、空间布局、成为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育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的文化景观建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性思维,因此各个高校都应该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景观育人功能,借此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人文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地方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占据基础的地位,以其深厚的底蕴能通过其特有的历史故事给学生的心灵以启迪。特别是本地学生,相同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学生尽快的读懂自己所在的校园。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自2007年前后开始使用以来,校园人文景观仍在不断的增加和建设中,但是纵观雁山校区内所有人文景观,截止目前仍然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校园景观,忽视了地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没有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优势,不能够更好地作为育人之地,体现人文景观独特的育人价值,丧失了了地方赋予校园文化的独特性。

(二)表现形式单一,未能够充分表达出学校的学科特色

国内各个高校之间相互借鉴人文景观设计建设方面的经验是常有的,但也导致了表现形式几乎雷同、单调的现象。纵观各个高校的人文景观建设不外乎是人文塑像、石、水、树木、历史铭文等表现形式。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手段与国内众多高校基本“保持一致”,未能真正能够展现自身学科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办学理念,并且同时具有学科特色和艺术魅力的人文景观真的是少之又少。

(三)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中头重脚轻,顾此失彼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人文景观建设中把校园入口作为学校的门面和建设的重点,学校在校园大门及大门附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其设计与建设工作中,在学校大门到图书馆之间建设了一条标志性的“景观大道”,校园内多数的人文景观都集中在此,使整体校园环境建设上出现“头大脚小”的不协调现象。这就导致了,校园内部人文景观建设出现了巨大的空缺,把建设的重心几乎全集中在了这里,与校园环境整体的建设与发展不协调。再加之有些人文景观过于偏僻或隐蔽,几乎不被学生所知,而失去了其现实意义。

四、对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人文景观设计和优化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在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中应融入地域文化

从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赋予校园文化以生命,既可以发挥因地制宜的优势更好的发展传承与积淀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校景观的雷同[3]。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与对待自然的态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校学生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兼顾区域特色的深层次人文景观建设,由于基础文化的地域性差异造成了高校人文景观建设的地区差异,使得不同地域的人文景观具有不同的特色。桂林理工大学地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在风景闻名于世的城市中,桂林的山水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是国内其他城市地区所不具有的。同时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校,壮族学生在全体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少数民族文化也在高校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在后续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和优化中,应适当加入地域文化元素,将地域文化内涵与校园文化内涵相融,形成学校文化与桂林山水文化,壮族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文化风格。

(二)应继续传承高校校园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

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需要漫长的历史演变,需要依靠每一代人的倾心创造与发展,更需要时间的洗礼。校园的环境和人的思维在不断地碰撞与磨合中创就了具有独特品味与个性的历史文化,校园文化也在时间的洗礼中不断地积淀、创新、传承。桂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建校于1956年高校,至今已经建校六十年,六十年来学校形成了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历史,拥有着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在今后的人文景观建设和优化中加入校校史校情、学校精神、校训校风等元素有关的人文景在直观立体的视觉效果上突现校园形象和气氛等显性标志,体现学校历史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

(三)应充分体现学校自身学科特色

每一所高校都有其自己的特色与办学理念,如何把本校的学科特色、办学理念巧妙地融入到人文景观中并且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是每所大学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桂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冶金地质专业出身的普通高校,经历60年的积累沉淀,现在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地质、材料、环境、旅游、土木、测绘、管理等优势专业的自治区重点大学。地质等专业始终是学校的王牌优势专业,所以在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和优化中应将地质等优势专业的学科特色融进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之中,充分体现学科特色。

(四)校园景观建设应注重时代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大学应给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前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人文景观的设计建设的同时注重校园人文景观的。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的校园人文景观在设计上也应注重体现时代主题,重视创新理念,充分体现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美。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氛围满足如今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同时创新应当更加注重理解与启发,拓宽表现形式,多元化的人文景观表现形式可以为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灵感,也可以使校园具有更多育人资源。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潮流,展望未来,谋求更好的发展。

作者:慕宗良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13

为了追求平面效果,路网布置时而繁杂弯曲,时而简单,并且普遍存在功能性和实用性差的情况,常常套用固定的平面形式,为追求“奢华”的图案效果,造成了铺装材料过度切割,浪费资源。路网的布置首先要满足消防、救护等应急功能,其次考虑通行的便捷性及平面效果的美观性,避免出现笔直的所谓的“景观”大道或百转千回的羊肠小路,缺乏细部的推敲处理。路网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度为最重要的标准,当曲则曲,当窄则窄,收放适度,不可一味追求构图。将功能性道路和使用性道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景景观设计的初衷。

二、广场

广场通常有人车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功能,铺装面积过大,从功能上讲不利于夏季遮荫、冬季挡风;从投资上讲不利于节约社会资源,造成对财力物力的过度浪费。目前这种一味追求“大”的设计手法,在多种景观设计中大行其道。同时还被一些投资商和设计师视作高档的标志。在游人的可达性范围内布置适合不同功能与不同尺度的广场或其它类活动场地,才能充分满足游人的各项交往、活动需求。

三、铺地材料

目前硬质景观材料常用的有天然花岗岩、砖类、石子类、混凝土、沥青类等,材料种类相对较少,新材料应用不及时亦不广泛,循序渐近的应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对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景观有重要作用。近几年国内的重要活动及赛事的场地景观材料大都选择了注重环保得透气、透水的艺术地坪等材料,避免了花岗岩等材料带来的生硬感,也避免了冬季或雨季路滑的弊端,增加了场地效果的观赏性及趣味性。四、景观构筑物亭廊架及人防出入口等构筑物形式通常过于繁琐,单纯追求外形漂亮,从而忽略其应有的遮荫或挡雨的功能,进而沦为摆设。大型构筑物的数量应根据实际使用人数来布置,避免闲置,也可充分利用植物来扬长避短,以弥补不封闭的构筑物的功能缺陷。五、封闭系统、停车场围墙具有限入、防护、分界等多种功能,立面构造多为栅状和网状、透空和半透空等形式;景墙则具有分隔、遮挡等作用,外形以美观为首,高度要适宜,适当在景墙上开辟小的景窗或设计独特的造型以提升景墙的景观价值。停车场的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要满足数量,还要尽量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生态停车场”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提高车场内绿化率渐渐成为主要设计亮点。

六、景观小品

雕塑、置石、标识系统、电话亭、座椅、垃圾箱(果皮箱)、花钵等小品的选型、数量及布置时而不当,不能体现和联系项目的主题,造成某些物品的闲置。雕塑和置石是景观的点睛之笔,在布局上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恰如其分地确定其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等,要选用耐用的材料及特色的形式来体现主题,切勿滥竽充数。标识的色彩、造型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在地区建筑、景观环境以及自身功能的需要,其用材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且方便维修。各种标识应确定统一的设计风格,以突出配套设施的整体性。标识的位置应醒目,且不应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妨害。电话亭、座椅、垃圾箱等实用型物品是不可缺少的设施,其布置要科学、数量要适宜,且容易辨认,其选址应注意减少混乱且方便易达。垃圾箱(果皮箱)一般设在道路两侧和居住单元出入口附近的位置,其外观色彩及标志应符合垃圾分类收集的标准。花钵是景观设计中传统种植器的一种形式,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园林景观当中,具有可移动性和可组合性,能巧妙地点缀环境,烘托气氛,其规格及形式要与周边景观相搭配,将植物存活率提高,以此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七、辅助型构筑物

挡土墙、台阶、坡道、护栏、扶手等辅硬景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细部节点。挡土墙的形式根据建设用地的实际情况经过结构计算确定,且不可随意砌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外饰面美化,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变不利为有利,有的甚至可作为特色景观来展现。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和过渡,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尤其是高差较大的台阶会形成不同的近景和远景的效果。同时为配合特殊人群的需要,还要设置满足规范要求的坡道和扶手,为了方便晚间人们行走,台阶附近应设照明装置,人员集中的场所可在台阶踏步上暗装地灯。护栏具有阻拦功能,也是分隔空间的一个重要构件,一般设置在高台的边缘,使人产生安全感。设计时应结合不同的使用场所,首先要充分考虑栏杆的强度、高度,其次要考虑栏杆的造型美,突出其功能性和装饰性。

八、水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