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产品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274;F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67-02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微信活跃用户超8亿,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的企业占到互联网营销企业的833%,其中微信营销推广使用率最高为755%,可以预见在较短的时间内,微信营销推广的比例将逐渐接近整体互联网营销推广比例。
农产品在微信平台上属于畅销的三大产品之一,随著消费者购买能力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出现了想买的人买不到,又有大量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保证产品本身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之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主要途径。通过微信平台消除消费者疑虑并刺激购买行为的产生,使农产品企业实现低成本、高利润销售。
一、农产品微信营销主要平台
(一)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主要是个人的家人、亲戚、朋友,因此传播能实现精准定位,调查显示80%以上的微信用户选择朋友圈阅读,主要包括图文广告、文字链、Banner广告等,但传播相对于中心化,集中在周围朋友或家人。
(二)微信公众号
企业公众号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它可以向用户推送包括新闻资讯、产品品牌信息、活动资讯,还能进行用户咨询等。通过扫一扫公众号二维码帮助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实现连接个人到实现连接企业,是企业进行品牌传播、消费者维护及电商运营的主要渠道。
(三)工具类广告
微信有自带的小工具,如微信表情包、微信红包、刮刮乐、会员卡、微信群、查看附近的人、漂流瓶等,还能通过二维码实现线下线上结合,进行广告宣传、信息传播,实现营销的目的。
(四)富媒体营销
通过丰富多样的富媒体广告,增强互动性,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效果,包括游戏插件、试驾体验、优惠券下载,刮一刮、摇一摇,通过针对某个主题的H5制作、活动软文、砍价抽奖等活动的开展实现产品的宣传及推广目的,也是目前比较时兴的微信营销方式。
二、农产品微信营销主要问题
(一)产品质量问题
农产品本身很难做到标准化,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无法精准把握。但是消费者个人喜好的口感、色泽、形状又多样化,如何实现既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又能尽量实现批量标准化生产是问题。另外,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配送过程难免出现损耗,消费者往往收到产品时,已经出现产品质量差异,因此不少消费者会通过微信平台给出负面评价,甚至通过社交网络给出负面评价,从而影响到农产品销售。
(二)物流配送问题
农产品物流成本相对高,首先包装上要精细小心,某些生鲜农产品要采用特殊的包装材料;其次生鲜农产品用到冷链物流,制冰包装除了价格贵以外,还会出现冰融化使农产品保鲜程度不够,甚至影响到其他快递的配送。目前很多农产品还不能实现大量远距离配送,如浙江、福建的杨梅,通过微信平台销售出去也很难解决配送这个难题。因此物流配送也是目前微信营销的一个大难题。
(三)顾客购买习惯
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习惯集市或者超市购买农产品,线上销售仍集中在年轻用户,不少中老年家庭主妇对于网络销售存在质疑,也把线下购物作为一次有趣的购物体验。微商频繁出现假面膜、假奶粉等事件,更是让微信营销步履维艰。尽管已出台不少网络监管制度,但消费者在面对网络上的农产品时仍旧会对农产品本身质量存在质疑,这种不信任感影响了农产品微信营销的效果。
三、农产品微信营销建议
(一)保证质量,做好服务
产品质量是核心,离开了质量一切无从谈起,农产品更是如此。保证产品质量,使顾客满意,同时通过贴心的服务,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是维持老顾客、开发新客户的关键之处。株洲甜橙女孩马乘月销量超过14万千克,其成功首先得益于产品的选择,通过朋友推荐,她品尝了全国各地有名的橙子,最后选择郴州永兴甜橙,因为它水分充足,沁甜、爽口,产品质量好。当然也离不开她优质的服务,想顾客之所想,供顾客之所需:为客户准备剥橙器和湿巾纸,贴心的服务让她迅速抓住顾客的心,打动顾客,消除了顾客疑虑,因此取得了成功。
解决物流问题,首先选择优秀的快递企业紧密合作,在包装上下工夫,尽量确保包装适合长途运输,如因为物流配送出现的损坏,能及时有效地与顾客沟通交流,并以优质的售后服务解决问题,也能避免配送短板。
(二)构建良好的农产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目前企业运用微信营销的主要途径。通过公众平台不仅能实现企业直接销售的目的,还能实现信息传播、客户交流与互动,提高客户的黏性。农产品企业可以运用公众号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等将企业产品信息、促销活动等推送给个人或企业,起到品牌宣传与推广的作用。当然为了提高顾客阅读率,公众号要尽量吸引眼球,如通过标题或者有趣的内容来吸引眼球,让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后能时常浏览每次的推送。除了标题吸引人之外,公众号推送时间对流量影响也很大,比如新闻类公众号适合早上推送,而其他类型的公众号文章大多数集中在下午五点到七点。
另外,公众号还能实现客户与企业的实时互动,客服要实时在线,如当顾客收到的农产品不满意能及时反馈,企业能立即实现售后服务,诸如退换货、赔偿等,也能尽可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企业可以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数据分析平台对客户进行分析与管理,根据客户关注内容的差异化,来判断与实现客户的个性与偏好,并建立客户档案。通过客户数据能了解客户个性与需求,再根据客户偏好选择相应的推送,争取精准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充分使用微信朋友圈等微信功能
微信朋友圈通过推送广告至目标客户的朋友圈,根据企业的客户档案或者微信平台的数据分析了解个人的喜好后有针对性地推送信息进行广告宣传,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还可以做一些有奖互动,设置一些小礼品或者红包,如用微信评论产品优点赠送礼品,这种简单的互动能吸引大家参与。有讲究的配图,通过借力,利用@大咖功能发一些与生活贴近的价值分享,还可以通过现有客户扫二维码参与企业活动等吸引新客户。
另外,把握好广告时间段,早晨比较适合正能量分享,中午、晚上稍微插播广告,晚上十一点后适合情感类的文字,或者夜宵之类。把握消费者习惯才能无形中做好产品广告宣传推广。广告不要太多,太多了打扰到用户,太少了也会有抱怨,所以度要把握好。
再次,组建农产品企业的忠实客户群,通过群的相关功能来维持客户关系,包括群通知、群签到、群友圈、群精选、群钱包、群游戏、群活动、群榜单、群乐园、群积分、群商城等,能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向互动,各取所需。
最后,结合富媒体广告,主要包括图文、视频、H5等,通过形象逼真的动画特效与即时互动体验,增加广告的趣味性与新鲜感,还可以在其中插入一些小游戏或者砍价活动等来吸引目标顾客的眼球。这些内容重在人工互动,通过鲜活接地气的内容,增强线上线下互动。
参考文献:
(一)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可降低农业企业产品推介成本。农业企业为生存、发展,必须考虑降低推介成本,提高推介效率。由于市场上农产品的品种繁多,竞争激烈,消费者被纷繁的信息所困扰,农业企业在市场上采取逐一介绍农产品的功能、特点、质量的做法不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信任和注意。消费者陷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对新信息有排斥情绪,给企业的产品推介带来困难;推介没有品牌的产品会使消费者难以信任或记忆凌乱的信息。但农业企业如果采取品牌策略,用品牌将农业企业和产品信息“打包”呈现给消费者,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降低农业企业推介成本、增加销售的目的。
(二)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可促进农业企业利润增长。农产品品牌可以克服农产品市场的逆选择现象,有利于促进农业企业利润的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旺盛,只是苦于不能分辨农产品质量的优劣,而不敢购买生产者自己宣传优质农产品。如果有一个制度保证农产品生产者供给的是优质农产品,消费者将会毫不犹豫地购买此产品。“品牌”作为一个制度被长期受益的生产者所遵守,消费者就可以放心购买那些自己信得过的品牌农产品。由于品牌农产品受到育种、栽培、养殖等农业技术水平及生产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品牌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养殖数量都不能够满足所有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需求,品牌农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品牌农产品的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也就会产生生产者剩余。供不应求状态越明显,生产者剩余将会越多,企业利润越大。因此,品牌在解决农产品市场逆选择的同时,将直接增加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
(三)农产品品牌化经营促进农业企业可持续增长。农业企业建设品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建设品牌,发挥品牌价值的功能,使农业企业可持续增长。“品牌”建设成功与否决定企业增长是否永续。品牌决定消费者选择行为,消费者选择行为的依据是产品的利益点。产品的利益点是通过品牌体现出来的。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可以分解为两个变量,一个是“可持续”,即长久,时间上的长期;另一个是增长,即空间上的扩大,具体指经营上的增长,一般是指销售量的增长。如上所述,消费者寻求信息搜寻成本和选择成本的最小化,而品牌能够降低信息搜寻和选择成本。在品牌建设者遵循品牌承诺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愿意在信息搜寻和选择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忠诚于自己所信任的品牌。这种“忠诚”导致消费者的重复购买,重复购买的结果就是“可持续”,“可持续”的购买实现了农业企业的增长。品牌建设成功的农业企业在凝聚了一部分忠诚的消费者外,又不断地吸引新的消费者。品牌的实质是信用,一个企业通过品牌向消费者展示企业的信用,通过扩大品牌知名度来宣传扩大企业的声誉,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多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的增加,这也就是实现“增长”。实践充分证明,品牌的成功建设必然带来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二、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对农户的作用机理
一般情况下,农户销售产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不经过中间加工环节,由于个体农户销售的产品数量有限,农户不会自己出资建设品牌。另一种形式是农户将产品销售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处理后销售给消费者,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长期利益进行品牌建设,这时农户的角色是农产品品牌的参与主体而不是建设主体。
(一)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增加农户对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农户生产经营的目的不仅是为满足于自身的消费需要,也是为追逐利润最大化。一般情况下,由于农产品的生产与产品特征所形成的质量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能从外观上辨别其质量情况,在农产品市场上不同质量的农产品具有“形的同质性”而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格,但由于生产质量较高的优质农产品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需要支付更多的生产技术转让费用及为区别其他普通农产品所需要优质农产品的营销费用等,所以生产优质农产品的投入成本要远远大于生产普通农产品和劣质农产品。而逆选择使优质农产品售价与劣质农产品相同或相近,而成本要高出很多,农户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利润远低于生产普通甚至劣质农产品所获得的利润,有时可能是负值。逆选择使农户不愿意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农户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如使用价格便宜的劣质化肥和带有毒性的农药、激素等)来增加收益;或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如过度地滥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来增加收益,这就为农户进行不安全生产行为创造了条件,使他们能够在生产经营普通或劣质农产品时获得不错的利润,而优质农产品的农户仅能获得较少的利润甚至亏损,进而使他们逐步退出市场或转为生产普通农产品甚至劣质农产品,最终结果就是农产品市场的整体质量水平越来越低。虽然农产品生产者不得不提供低价劣质农产品,但优质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者盼望优质农产品的供给。在国内市场,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国际市场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队伍庞大,为提高农民收入,必须进军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农产品品质标准一般要高于国内生产的普通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多年来的农产品市场逆选择现象导致农产品内在质量严重不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再加上我国人世后,国际农产品大量涌入,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严重冲击,高端农产品市场被国外的品牌占据,本土农业企业只能在低端市场竞争。因此,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农业企业的必然选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旺盛需求为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业企业生产高质量农产品提供外部动力。
(二)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增加农户收入。长期以来,受人口与耕地的双重压力,我国农业一直是以追求产量增长为目标,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品质普遍不高,地区结构趋同,产后加工技术落后。尽管这种数量型农业在人均收入和农产品数量水平低、国内与国际贸易不发达的情况下,曾为我国农业发展和保证有效供给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农产品的日益丰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上升,这种数量型农业模式已不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严重偏离消费结构,从而不断引发农产品周期性“卖难”危机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分析农民收入增幅不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档、无特色农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消费者的支付预期不高,尤其农产品的逆选择现象长期影响市场,使消费者追求高质量农产品的愿望难以实现,农产品市场长期处于买者、卖者均不满意的尴尬局面,农户收入水平长期增幅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幅。农户之所以长期生产普通农产品或劣质农产品是因为农产品市场的逆选择现象和选择成本过高导致消费者不敢购买优质农产品,致使有利于农民也有利于消费者的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得不到实现,市场充斥着劣质和普通农产品。农产品品牌能够起到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解决农产品市场上逆选择现象的作用,使制约农民生产供应优质农产品的逆选择现象和选择成本过高现象不复存在,农户的生产对象自然转向利润高的优质产品上面来,农民也将获得比生产普通或劣质农产品获得更多的收入,农产品品牌也就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三)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增强农户可持续经营能力。农民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增强农户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当前农民收入不高,农民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支出增幅较小,用于生产的资金也十分有限,更谈不上用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农户为解决当前生活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在没有形成农产品品牌带动的生产经营的格局下,农户只能按照市场能卖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原则进行生产,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农户供给农产品的农业加工企业的品牌建设成功后,农户可以生产优质农产品并能得到比生产普通农产品或劣质农产品的收入更高的收益。农户收入的增加,不仅使农户生活水平提高,更能使农户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上,形成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可以提高农户生产优质产品的自觉性。当农户在农产品品牌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生产经营时,农户收入大幅增加,农户的生产经营就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这过程中农户也是学习者,慢慢知道品牌能使自己致富,自己生产经营的农产品必须符合优质农产品的标准等等。这些认识逐渐变成农户的自觉意识,农民就会把增加优质农产品生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作为自觉行为。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据2011年4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因卷心菜收购价暴跌,山东济南唐王镇一名菜农自杀。“菜贱伤农”终于出人命了。另外,据新华社报道,河南中牟县的芹菜获得了大丰收,而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菜农们说,品相好的芹菜收购价每斤1毛,品相差的每斤只有5分钱。据CCTV报道,蔬菜滞销席卷沪浙,农户心急如焚……辽宁省抚顺市网友“znjjznjj”表示:一声叹息啊,最近确实感觉到菜价在下降,但还是感觉比较贵,同事们都互相调侃说真是吃不起了,明年干脆一起去种菜。
没想到啊,现在是一边严重滞销的“白菜价”,一边是“吃不起”的高价菜,出现这种“农民菜贱市民菜贵”的奇怪现象,这其中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社会各界都对此现象引起了高度重视,引发了一场关于“蔬菜贱卖难买”原因的大讨论。一个共识是,流通环节繁多,中间利润高,应该减少流通环节,矛头都直接指向农产品供应链成本。
农产品供应链即从“田间”到“餐桌”的环环相扣的供应过程。从产品属性来看,农产品具有易腐、生长有一定的自然周期、产品易受生物、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从生产角度考虑,农产品生产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从消费角度出发,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弹性小,具有普遍性和分散性特点。本文以普通蔬菜为例,针对目前“蔬菜贱卖难买”怪圈现象,对农产品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
1.蔬菜供应链的成本构成与分析
蔬菜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它经过农民种植,就直接进入物流环节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蔬菜供应链有如下特点:首先,在生产环节,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周期较长;生产具有区域性、分散性,生产组织困难;生产具有随机性,气象因素决定了其生产小周期波动。其次,在消费与销售环节,蔬菜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弹性较小;在供应链上移动时,运输、装卸、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都有一定难度。蔬菜供应链的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生产成本
蔬菜种植户需要采购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生产资料,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农业机械设备及生产工具,在种植期间也会进行育苗、插秧、锄田、除耪、整枝、杀虫、追肥、浇水等作业环节,这一系列活动的发生会产生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及人工费用。这些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蔬菜的生产成本,这一部分成本变动性较小。
1.2物流成本
对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成本方面。据了解,蔬菜到消费者手中的传统渠道,一般要经过“种植户――产地批发市场――经销商――农贸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流通环节繁多,形成一条冗长的不断加价的物流链(如图1)。
环节①:通常采用公路运输,其中含燃油费、过路过桥费、税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名目的罚款;汽车司机、搬运、仓储、物流等人员的工资。
环节②:一般发生在城市近郊,这一段市区内运输单位成本更高。通常蔬菜运到当地市郊后只能由面包车运到各个农贸市场,这必定会发生货物的二次卸装,又要增加一次运输、搬运等劳动力成本。
环节③:距离市民的餐桌大约为一公里,距离最近,加价幅度却是最大的。这些费用,通常来自于农贸市场的摊位费、租金、水电费和各项管理费及卸货、代销等人力成本支出,这些费用能占去蔬菜总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
(1)运输成本
环节①②③都会产生运输费用:环节①通常采用公路运输,其中含燃油费、过路过桥费、税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名目的罚款;汽车司机、搬运、仓储、物流等人员的工资。环节②一般发生在城市近郊,这一段市区内运输单位成本更高。通常蔬菜运到当地市郊后只能再次卸装货物,委托当地有合作关系的物流公司运送。环节③被形容为销售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在整个资料收集过程中观察到,越到终端,消费环节加价越高,非蔬菜本身的成本也越高,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兰州日报记者从菜地、批发市场到城市菜摊追踪蔬菜价格发现,蔬菜从收购到批发一般加价25%左右,但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
以下是记者到批发市场、山字石早市、张掖路社区菜肉市场和新世界超市调查走访,对相同的蔬菜品种在这四个地方的销售价格所取得的数据(如图2)。
不难发现,蔬菜一走出批发市场,价格就随着进入的不同零售渠道而上涨,进入早市的价格上涨几毛钱到接近一倍;进入社区菜肉市场的大多数都翻了倍;进入超市则上翻了四五倍。
(2)仓储成本
据统计,仓储成本以30%/年的速率递增,而且仓储地点越来越难找,越来越靠近郊区。从而导致企业仓储成本从占整体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升至二分之一。一旦仓库远离市区,随之产生的配送成本也会从原来占物流成本的10%猛增到20%。
而另一个导致仓储难的问题是我国仓储信息化严重落后,整个仓储业还没有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整体,也没有先进科学的物流技术支撑。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仓储成本。
(3)分拣成本
蔬菜不仅如此,用面包车这种方式运进城,还要冒着以“客货混装”的名义被罚款的风险。这些费用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来承担。
1.3销售成本
主要发生在环节③,这些费用,通常来自于农贸市场的摊位费、租金、水电费和工商收费、入场费等各项管理费,还有卸货、代销等人力成本支出,这些费用能占去蔬菜总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保鲜技术落后,不能满足时效性农产品新鲜储存的要求,蔬菜损耗率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蔬菜销售中将产生20%的废弃物,这也增加了销售损耗成本。
1.4信息成本
我国农产品流通信息、收集和传达表现为信息量大、类型复杂、渠道多、随机性强、噪声多等特点。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情报功能,大多依靠传统方式信息,或者根本没有信息服务,这就使得批发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和传达,不能把握供需关系变化,一旦出现供需失衡,蔬菜价格也就面临困境。
1.5管理成本
供应链管理未形成体系,管理成本太高。目前农民种菜一般是小规模的,真正实现以销定产,集中经营是出路,依靠集体的力量集中种植、集中决策、合理安排各个蔬菜品种的种植面积,并通过提高农户的信息水平、种植水平、减少流通环节,推进农超对接的实施。
2.降低蔬菜供应链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2.1借鉴香港模式
香港的菜市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超市销售的蔬菜,由于超市营运成本提高,价格相对较高,主要是针对高收入人群;另一种是政府控制所有权的菜市,称为“街市”,这种市场只收取很便宜的摊位费和水电费,因此菜价相对便宜,是专门针对普通百姓设置的菜市场。香港政府设置了蔬菜统营处让菜贩到该处购买由不同种植户的蔬菜,这样又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减低了物流成本。
香港模式除了区分不同市场,较少流通环节外,几乎没有仓储成本。香港政府的蔬菜统营处为保证每日都供应新鲜蔬菜,而不进行仓储,假若仓储也只是菜贩自己存积的一些。
内地也可以借鉴这种运作模式,让购买能力有限的普通收入人群能吃上“实惠蔬菜”。
2.2大范围实行农超对接
为了减少流通环节,农超对接是指超市直接从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货,从“田间”直接到“超市”,目的是减少流通环节。农业部公布了一组几个国家农超对接比例的数据(如表1),说明我国农超对接是非常赶不上时代的,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比例非常低。海南省曾经采用这种做法,研究结果显示,最终农超对接使成本下跌15%。因此,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超对接”直采模式的推广。这种直采模式使原来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可直接“转移”给农民,并最终惠及消费者。
也可由政府组织投标,让一些大型菜商直接向种植户取货,然后送往市场出卖。政府需要在投标时间段内控制投标菜商的利润才可既使菜农有利可图又可使市民吃上平价蔬菜。
2.3改进保鲜技术,运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和线路,降低运输成本
蔬菜具有易腐性,这就对保鲜技术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我国现阶段保鲜技术落后,不能满足时效性农产品新鲜储存的要求,蔬菜损耗率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蔬菜销售中将产生20%的废弃物,由此可见保鲜技术落后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蔬菜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无效运输,在满足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车辆的载重吨位和车辆装载容积,尽可能减少运输里程,尽量拓展直达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蔬菜送达目的地,既提高了运输效率,又节约了运输时间。全面普及GPS系统,以便随时随地掌握车辆的使用情况,合理地调度和监控车辆,以提高运输效率。
在改进保鲜技术的同时,延长了蔬菜的保鲜时限,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输距离和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如考虑某些地区采用铁路和水路运输,可以适当降低运输成本。
2.4改进装卸搬运设备,降低物流成本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根据运输工具的情况和蔬菜包装的特点,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同时减少货物破损率。同时,对物流行业应实施行业准入制度,进而形成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集团,充分运用现代装卸搬运工具,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又可以通过规模化运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装卸搬运的人力成本也会计人物流成本,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减少装卸和搬运的次数可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减少货物装运。
2.5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区产销,保持供需平衡
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了解不同地区的销售种类和供应量,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处理好供需平衡,降低机会成本,使得总物流成本降低。利用信息系统安排好运输工具回程的货物,尽量避免空载现象,也可以减少总运输成本。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供给日益丰富,局部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小而分散的“小农户”在面对“大市场”时就暴露出诸如获取市场信息困难、市场议价能力弱、资本不足、技术推广缓慢、物流体系不畅等问题,农业的发展当前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能否顺利的实现转型和跨越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日本、美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通过对其农业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发现,面对这种情况,农产品的生产往往会出现集聚现象,其中某些还会逐步发展成为在一国市场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主产地,这种主产地在直接生产成本、交易费用、销售渠道、组织程度、市场议价能力以及竞争手段与策略方面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并促成农业的转型与升级。可喜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尤其是1985年国家放开蔬菜生产之后二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部分农产品的生产也初步显现了集聚之势,如大蒜、黄瓜等蔬菜的集中程度日益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布局出现了竞争导致的集中和变动,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主产地在我国正快速形成,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已成必然趋势①。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趋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更科学地制定农产品布局政策,更好地促进农民收益的增加,实现全国农产品生产的协调,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模式、规律进行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学者对农产品生产的集聚以及产地间竞争,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认识,并且制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制度。我国在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方面也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仍有很多困难。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诸项改革中,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迄今少有的几项矛盾最集中、情况最复杂的改革之一。导致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艰巨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农产品竞争机制认识的不完全、不深入,调控措施不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哪些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影响程度有多大,又是如何影响的?这些方面在不同的产区应该是不同的。不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就难以真正了解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在产区间的差异。换言之,如果我们不对参与竞争的主产地竞争力进行分析,那么对某一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也只能是对其进行全国平均数的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有在对主产地的形成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某一具体农产品的竞争力分析,才是有建设性的分析方法。
二、研究综述
对于经济活动的区域布局和分工的研究贯穿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早在1826年杜能就在其著作《孤立国》中对农业区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的理论发展提供了视角和基础。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生产逐渐集中,部分农产品出现了在某一国内产量大、市场份额高、市场影响力强的若干主产地,美国、日本等国学者纷纷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和解释,发展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农产品产地间竞争也成为一个广泛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问题,对其进行审视和研究需要从多学科角度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既需要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考察农产品生产经营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分布,还需要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出发,对其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找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提升手段。下文就对与本文有关的诸领域研究进行总结与综述,以期为本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而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即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布局。该理论的奠基者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他在《孤立国》中运用局部均衡方法,在不考虑各地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下,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农业)类型的影响,第一次确立了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及优势区位具有相对性等有关农业布局的重要概念。随后,韦伯(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共同点都在于着眼于成本最小、节省运费。但是这种设想的工农业布局模式却是一种过于理想主义的图式,在实践中往往正是由于各地不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导致了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特别是到了现代,农业中交通运输、罐头制造和冷冻技术迅速发展,运费大幅度下降,市场距离在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决策中日益成为次要因素,农业区位论的直接适用范围更是大大缩小。和杜能试图解释大范围地区宏观的农业区位不同,现代的农业区位论者更多地注意研究具体农场的“农业决策”。影响农业决策过程的各种因素中,不仅包括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还应包括农户的行为因素,如个人业务知识、经验、偏好以及冒险精神,等等。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以“农业区位论”为基础进行了相关研究。傅铭②从“农业区位论”的基础理论出发,对吉林省的农业区位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李瑜、郑少锋③按照农业区位理论和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业的布局进行了研究。还有的学者对“农业区位论”本身的指导意义和不足进行了研究。付晓东、张西玲④指出了“农业区位论”在地区增长动因和过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及演变分析、地区协调发展等领域问题的不足与缺失。安树伟、梁增泰⑤指出了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调控农业生产布局与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竞争理论
西方古典竞争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竞争理论,假设市场的“自然秩序”以及理性的经济人,强调“看 不见的手”对市场调节的作用,主张自由竞争。在自由竞争理论中,商品交换和竞争过程中,存在着商品和要素价格的自然平均比率,商品的价格在竞争的作用下,围绕着自然价格上下波动。19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中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古典竞争理论。以马歇尔(1890)为代表的新古典竞争理论认为竞争是市场过程最终会实现的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会实现市场均衡以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和谐一致。马克思(1867)的竞争理论是围绕着他的商品价值理论和实践,在剩余价值理论之中展开的。在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中,同一部门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决定着商品价值的实现程度。马克思的竞争理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考虑了竞争过程中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影响,从而在竞争理论中第一次揭示了竞争过程的动态性质。
现代竞争理论中,熊彼特(1912)提出了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的初步观点,认为竞争经济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不断通过运用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从而实现所谓的创新。竞争推动着企业不断地创新与技术进步,大企业则逐渐因为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形成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克拉克(1950)在创新和动态竞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有效竞争理论,形成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克拉克所提出的有效竞争是由“突进行动”和“追踪反应”这两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无止境的、动态的竞争过程。“突进行动”是先锋企业首先创新运用新的生产技术,推出新产品,开发新的市场等从而获得“优先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追踪反应”是指随后其他竞争企业开始追随先锋企业的创新模式,以分得优先利润,从而使利润平均化。至此,先锋企业再次创新,其他企业也不断追随,竞争即以这种循环方式不断持续。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竞争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哈佛学派的S-C-P体系采用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成果(P)三个概念,认为竞争决策的目标是保证竞争过程达到有效的市场成果,为了保持有效的市场竞争,获得和谐的市场成果,必须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调节和干预。芝加哥学派则严厉批判了哈佛学派的S-C-P体系,他们认为市场竞争应是一个没有国家干预、由市场力量自由发挥的过程,国家对于竞争的干预应仅限于为市场竞争过程确立制度框架。新奥地利学派的竞争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与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同时对反托拉斯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不同,但是对垄断的宽容态度和反对政府干预等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学者也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洪银兴⑥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要由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与此对应,在贸易战略上着重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他认为,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就能成为产品的竞争优势,需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王宇翔、谢科进⑦曾利用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认为苹果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充分发挥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区位资源优势),深化低级生产要素的使用,培养苹果产业所需要的高级生产要素,重点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提高国内需求品质,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完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充分把握机会,将苹果产业的比较优势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促进苹果产业的发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竞争理论研究,现有竞争理论主要以动态竞争和创新理论为主流,国内学者主张促进国内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提高我国产品在贸易中的竞争力,从而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
(三)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
依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当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出现过剩时,产地间的竞争则开始显现⑧。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学者着手研究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其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是。John D. Black的研究。John D. Black⑨认为影响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地的自然条件、地区条件、资本条件以及制度条件。基于上述研究,美国随后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方面的实证研究。如Robert L. Jack⑩等对美国东北部肉鸡产业的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的肉鸡生产形成了产地,但产地在不同时期因竞争而不断变化,进而运用影子价格建立了产地间的竞争模型,并指出肉鸡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Stephen W. Fuller(11)等则以田纳西州的洋葱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分析法对田纳西洋葱市场价格及市场份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价格的因素主要是运输等物流成本,而导致其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则是晚夏洋葱的上市。
我国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农产品的产地间竞争问题,耿献辉、周应恒(12)利用产地集中度系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测度了我国梨生产的格局变动与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我国梨的传统主产地竞争力不断下降,而新疆、陕西等新兴主产地正在形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传统产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机会成本的快速提高和梨的品种选择制约。钟甫宁、刘顺飞(13)认为我国水稻生产布局近年来出现了较大变化,在各区域水稻相对于替代作物的收益差异以及资源条件约束、制度改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方区和长江中下游区播种面积减少较多而东北区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伍山林(14)认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具有稳定的区域变化特征,农村人均耕地资源和非农业产业就业是这种区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夏晓平等(15)认为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决定我国肉羊产地竞争力的核心因素。黄季煜等(16)对山东70个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以蔬菜生产扩张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中,一个地区的市场基础设施的改进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而现代零售市场和有名无实的农民合作组织则还没有产生积极作用。郑风田等(17)则从农业产业区的角度对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专业化分工以及交织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对于竞争优势的产生具有决定 性作用。综合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自然因素对农产品产地的影响正日益缩小,而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作用则在迅速增强。我国农产品生产正在逐步实现从自然布局到经济布局的转变。
(四)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
关于农产品主产地的形成理论可以追溯至产业集聚理论,因为主产地的形成也是一种广义上的产业集聚现象。最先提出产业集聚概念的是马歇尔(1890),他认为导致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而外部性又可以分为劳动力的市场共享、专业化中间产品和服务以及因企业创新而引发的技术外溢三个层次。此后针对工业区位转移现象,韦伯(1909)通过系统研究劳动力、区位、集聚等因素工业区位集中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论”。胡佛(1948)则在沿袭韦伯和马歇尔的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对运输成本的进一步细化,将工业区位论进一步发展成为终点区位理论和转运点区位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本地化、都市化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后来人们发现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将空间因素完全抽象化并忽略所有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的相关假设与现实不符,终由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扩大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将空间、信息、创新、外部性以及聚集效应等因素纳入了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以浅见淳之(1989)、武部隆(1993)、崛田忠夫(1995)为代表的日本学者,结合本国农业的生产实践,将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主产地形成理论。其中,崛田忠夫⑦所归纳体系较为完备,该体系从农业生产及内部组织入手,将农产品产地的形成解释为农业生产活动在空间的布局,且主要是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并随着时间发生变迁,认为在时空的共同演进下,地域环境相近的农业生产相互依存,逐步展开机能性推展直至确立农业生产地域,即产地,同时依据生产广度与密度、生产方法的特殊性、市场评价、农户组织等因素,将主产地的形成划分为生产地区、产地、主产地、高度主产地四个层次。崛田忠夫的思想对后来日本的农业政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运用日本学者的主产地形成理论,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韩曙、黄淑佳(19)认为当时以城市近郊为主的蔬菜生产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李岳云、卢中华、凌振春(20)对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当前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化程度不高,但却有向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是由生产者的利益驱动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集聚效应所实现的。卢凌霄(21)利用区位熵指标对我国蔬菜生产的集中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全国层面的蔬菜生产有向某些特定省份特定区域集中的趋势,蔬菜的全国性主产地正在形成,并给出了我国蔬菜产地集中的政策建议。周应恒等(22)认为农民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种植决策改变(改为种植主产地蔬菜),主要是由于农户、生产技术、市场、企业、政府和特定机构发挥相关职能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带来了规模经济、外部经济以及机会成本,从而在产地竞争过程中凸显比较优势而形成主产地。
(五)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较为丰富:一是农业生产类型随着农业区位的变化及其规律;二是农产品主产地形成的动因及机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角度。
但是目前农产品产地间竞争力的研究却较多的选择以比较优势为评价标准,通过局部、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制约产地竞争力的因素。这就造成了只能对部分可量化指标如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等进行分析,而忽略创新能力、经营组织、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基础作用,同时,更缺乏对农产品不同产地间竞争格局的历史变迁所进行的全面深入的探讨,这都将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问题的现实和理论认识产生制约作用。有的研究虽然阐明了单个产地的行为模式与产地竞争结构的对应关系,但对于产地竞争结构的长期变化仍旧缺乏系统探讨。从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交易费用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再到近年兴起的动态竞争理论,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工业企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相对而言,上述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就显得单薄,尤其是动态竞争理论,尚未见到在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研究领域的直接运用,因此,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的研究也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研究框架。实践证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也适用于当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无论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出现、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政府政策的支持都可看作生产函数的某种创新,亦会对农产品产地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动态的研究框架
(一)动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农产品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是农业内部不同农产品产业的竞争力,即在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各种组织的效率在市场上的体现,是农业经济和战略管理学科共同的研究问题。因此,必须将农产品竞争这种经济活动纳入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中进行考察。
农业的经济活动具有范围广而边界模糊的特点,从初级农产品到食品之间的产品形态也多种多样,因此,为了界定明确的研究范畴,建立恰当的分析框架,学者们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了类别划分。Breimyer(1960)将农业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类别,即初级农产品生产、将饲料转化为动物性产品、食品产品的市场营销。后来这一理论框架主要用以分析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最终消费品与初级产品、价格趋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Abbott与Bredahl(23)根据由农业到食品产业的各环节及其产品与最终消费品之间的关系,将农业经济活动划分为无差异初级产品的生产、差异性初级产品生产、由初级产品向半加工产品转化、由初级产品和半加工品向可消费品的转化四种类型。无差异的初级产品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运输成本,运用古典的农业区位理论即可对之进行有效分析,此阶段的竞争策略即所谓的“低成本竞争”。由于市场需求的有限,随着生产的逐渐升级,农产品转入“差异型”竞争。
竞争力是一个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交叉的范畴,研究竞争力必须从产业组织和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Porter(1990)在对国家某一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中提出了“钻石理论”(24),他认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四大关键要素,即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 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主要是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四大因素相互作用,加上两个变数较大的因素——政府(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上)与机会(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需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形成钻石体系。
波特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是公认的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典范,后来也被许多学者运用到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中来。如Hobbs(25)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了丹麦猪肉产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丹麦的猪肉产业不具备资源禀赋优势,但是通过产业组织和产业内部的大规模、高度集中的合作,实现了在纵向产业链上的多种创新,包括建立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提品信息的产品追踪体系、专门的市场条款等,显著提高了丹麦猪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竞争优势的实现又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26),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是波特“钻石体系”中四大关键要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林毅夫、蔡防、李周(27)指出,只有按照经济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技术及组织生产活动,产业和整个经济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从而创造出竞争理论所重视的“高级生产要素”,遵循比较优势是企业和国家具有竞争力的前提。
(二)农产品产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由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产地的竞争力主要受以下两类因素的影响。
1.直接因素
主要包括成本、质量、品牌以及产品差异性。其中成本与质量是基础,是形成产品竞争力的基本来源,与产地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农户经营水平以及产业组织化程度等基础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以及产品的差异性对竞争优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是农产品产地间竞争日趋成熟的表现。
2.基础因素
主要包括农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农户经营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以及产业政策。其中,农业的自然资源虽然属于初级生产要素,但是对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乃至成本都具有较大影响,最终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的基础设施属于农业生产的高级要素,主要影响农产品的成本,进而影响其竞争力;农业的科技水平包括技术开发及技术推广,也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农户的经营水平及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则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与成本以及产业规模,从而影响产品竞争力;产业政策是政府指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上述诸多因素中,如果把分析的着眼点放在产地间的竞争与市场营销战略的关系上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可以把上述因素提炼为以下五个因素,亦即:组织行为、市场结构、农户行为、技术结构、自然属性。同时,产地整体竞争力的增强是五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见图1。
图1 影响竞争力的5个因素
(三)建立动态研究框架的意义
结合产业组织理论、营销战略管理以及竞争理论,着重依据上述影响竞争力的五个因素探讨农产品产地间的竞争问题,必然涉及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产地经营组织及农户行为模式的对应,因此一定程度上的长期分析是必要的,同时这种分析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
建立动态的研究框架,可以弥补我国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研究的不足。从目前农产品竞争力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研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范围较窄。目前盛行的研究大多是从比较优势出发,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因此,只从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还必须针对农产品的产地,从农产品生产运营组织的角度,对其竞争战略和组织的绩效进行研究。所以,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应该将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战略理论特别是营销战略理论相结合,同时借鉴最新的竞争力研究范式,使我国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更加全面与深入。
二是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认识不充分。现有文献对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片面地集中于供给方面,而缺乏对需求因素的考虑,即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变化对竞争力的影响。同时,现有文献对供给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供给中的生产成本,忽略了流通成本。可以说上述对农产品竞争力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国内现有研究的重大缺陷。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动态的研究框架,广泛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同时借鉴最新发展的竞争力理论,可以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产地间竞争理论的研究视角,同时通过对农产品产地间竞争过程的观察,总结适应不同类型产地的竞争策略和竞争手段,为我国正在形成的农产品主产地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收稿日期]2011-12-19
注释:
①苗齐:《中国种植业区域分工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3月,第17~18页。
②傅铭:《吉林省农业区域优势分析》(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4月,第21~29页。
③李瑜,郑少锋:《农业区位理论与西部退耕还林区农业产业布局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第3期。
④付晓东,张西玲:《平原农业县如何发展工业经济——以河南省滑县工业发展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2期。
⑤安树伟,梁增泰:《陕西省西乡县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4期。
⑥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⑦王宇翔,谢科进:《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以我国苹果产业为例》,《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12期。
⑧王秀清:《大都市郊区蔬菜产地的竞争策略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9期。
⑨John D. Black,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Restriction of Agricultural Outpu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31.
⑩Hui-Yuan Chen Wu, Robert L. Jack, Dale Colyer. The Northeast and Interregional Competition for Broilers. NJARE, April 1985.
(11)Stephe n W. Fuller, Oral Capps, Jr., Haruna Bello, Cart Sharer. Structure of the Fresh Onion Market in the Spring Season: A Focus on Texas and Its Competition. Wester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December 1991.
(12)耿献辉,周应恒:《从集中走向分散:我国梨生产格局的变动解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13)钟甫宁,刘顺飞:《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9期。
(14)伍山林:《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与成因研究——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15)夏晓平,李秉龙,隋艳影:《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1期。
(16)黄季焜,牛先芳,智华勇,董晓霞:《蔬菜生产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17)郑风田,顾莉萍:《准公共服务、政府角色定位与中国农业产业族群的成长——山东省金乡县大蒜个案分析》,《中国农业观察》2006年第5期。
(18)崛田忠夫:《産地生不流通論》,東京:大明堂,1995年。
(19)韩曙,黄淑佳:《关于蔬菜商品生产基地新格局的思考》,《商业时代》1989年第7期。
(20)李岳云,卢中华,凌振春:《中国蔬菜生产区域化的演化与优化——基于31省区的实证分析》,《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21)卢凌霄,周德,吕超,周应恒:《中国蔬菜产地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寿光批发商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财贸经济》2010年第6期。
(22)周应恒,谢美婧,熊素兰,周威山:《江苏邳州大蒜主产地形成机制研究:农户规模化种植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9期。
(23)Maury E. Bredahl, Philip C. Abbott, and Michael R. Reed Competi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Food Markets, Boulder,Co:Westview Press. 1994.
寿光蔬菜的区域品牌形成路径分析
中国是蔬菜生产出口最大的国家,而山东省的寿光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蔬菜是山东省的著名特产之一,其蔬菜的产业集群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规模扩张和品质结构的优化升级,到本世纪初寿光蔬菜的区域品牌已经基本发展成熟。1、当地的地理及历史优势寿光蔬菜区域品牌的形成基于寿光当地的地理及历史优势。寿光蔬菜基地在山东半岛的中部,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自然环境好,且寿光当地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土质肥沃,适于种植粮食、蔬菜、果树、棉花等多种农作物。山东多为平原,铁路、公路等发达,便于运输,而蔬菜基地的所在地潍坊正处于枢纽的位置,交通特别便利,而且东靠青岛港,为蔬菜远航贸易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高科技种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寿光蔬菜区域品牌的发展、产销规模的扩大,高科技种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从率先应用冬暖式大棚到无土栽培、立体种植、间作套种、反季节栽培和“园艺蔬菜”生产等先进种植技术,到温湿度自测仪、智能二氧化碳发生器、反光幕、碳纤维加湿机、遮阳网、飞利浦农艺钠灯、音乐促生器、大鹏自控滴灌系统和自动卷帘机等先进设施的使用,到蜜蜂授粉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的采用,使蔬菜种植科技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益。3、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寿光坚持把推进“三品”认证、名牌申报和商标注册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内容,不断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品牌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有4百多种蔬菜产品荣获“三品”认证,打造了“乐义”蔬菜、“展望”蔬菜等十几个知名品牌。“乐义”黄瓜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同时政府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对新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东省名牌农产品”的企业,由市财政一次性给予资金奖励。4、大力传播寿光蔬菜品牌政府通过举办菜博会、建立寿光蔬菜网站等,大力开展寿光蔬菜品牌宣传。从1999年起举办的每年一届的国际(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展现蔬菜文化风韵,使寿光蔬菜走向了世界。菜博会期间,还举办蔬菜文化艺术节,开展一系列独具“菜乡”特色的活动。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县(市)长,召开县域经济发展论坛、首届世界蔬菜论坛、贾思勰农学思想研讨会和农资对接会等众多“会中会”,进一步拓宽会展内涵。寿光还与时俱进,开展信息化建设,开设寿光蔬菜网作为蔬菜、农资和种苗信息的传播平台,通过网络面向海内外推广传播寿光蔬菜区域品牌。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及成本分析
农产品贸易流通市场十分复杂,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这一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节点、多个主体,通常包括生产者(农户)、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杨伶俐,2014)。以下就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及流通成本进行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分析
农产品的贸易流通过程涉及多个流通主体,他们之间相互关系便构成了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生产者消费者。即农产品从生产者(农户)直接转移到消费者处,未经中间任何主体,这也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流通模式(汪旭晖等,2014)。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环节短、涉及流通主体简单。然而生产者(农户)多生活于偏远村镇,交通不便且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渠道;同时,单个消费者需求量小且居住分散。这些都导致农产品的供求矛盾,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即农产品由生产者(农户)经中间商到零售商再转移到消费者处。这一流通模式下,作为零售商往往需要与多个分散的生产者(农户)交易,不仅进货效率低,还增加了交易成本与采购成本,不利于经营。生产者(农户)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即生产者(农户)将农产品统一出售到批发市场,零售商根据需求采购物资,最终出售给消费者。这一模式中批发市场处于农产品的核心环节,解决了上一模式中零售商交易次数多、成本大的问题,是目前大多零售商所采用的模式。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决定了这一流通模式的重要性(周峻岗等,2015)。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2012)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经由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所占比重达到七成以上,且未来还将持续升高。除此之外,还有经由制造商环节的流通模式,即农产品经加工后到达零售商处,再转移到消费者手中。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成本分析
我国农产品从生产者(农户)到最终消费者手中,中间往往会经批发商、零售商两个环节,其中包括的成本主要有配送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仓储成本等(李华豪,2014)。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2014)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过程中运输成本就高达54.9%。进一步对流通环节的运输成本加以分析。抬高运输成本的首要因素就是燃油费用,尽管自我国加入WTO后,成品油价格跟国际油价接轨,期间有涨有跌。但我国农产品运输设备耗油量很大,作为中间商只能将费用摊分给消费者(华振,2014)。其次,路桥费以及不知名目的费用也成为增加运输成本的因素之一。农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其新鲜与否决定着其价值,换句话说,在运输环节,时间的附加值是非常高的。因此,为了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只能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路桥费。再次,造成农产品流通成本持续高涨的主观因素就是运输技术落后。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主体中,普遍为个体、小户经营模式,这也是由零售商零散分布方式所决定的。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统计,国内从事农产品公路运输车辆中,七成以上为敞篷卡车;农产品公路冷藏运输量仅占农产品的25%,铁路冷藏运输量占农产品总量的55%。从国内农产品流通硬件上看,专用冷藏库、保鲜库等设施缺乏,交通布局无法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从软件上看,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不完善,农户难以及时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最后,在农产品贸易流通环节损失率居高不下,也造成了流通成本的上升。2014年农业部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存储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则是控制在5%以内。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到,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环节存在着流通成本高、损耗率高的特点。
三、我国现有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过高,其中果蔬等农副产品流通成本更是高达六成。由此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并不完善,以下就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渠道过长
“生产者(农户)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是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的主要模式,可以看到农产品从生产者(农户)到最终消费者经过渠道过长,在中间环节层层加码,从而导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两头受害的局面。一方面,农户经过辛勤劳作,承担天灾人害风险,最终卖不到好价钱。长期以往,农户收益菲薄,严重打击了其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粮食、果蔬等农产品经中间环节数次加价,最终高得离谱。在这一模式下,批发市场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将农产品流通环节所发生的费用转嫁于农户与消费者,从而成为利益的最大获取者。如运费、装卸费、仓储费等都加入了单位农产品成本中,导致农产品净成本增加,消费者苦不堪言,而作为生产者的农户却没有获得最大利益。
(二)从事农产品经营的主体分散
目前在我国从事农产品经营的主体多为个体、小户、微型企业,具有规模较小、专业性不强、信息网络滞后等特点。特别是个体和小户,经营稳定性不强,往往缺乏统一规划。由此,其农产品的进化渠道唯有通过批发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数量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对于买卖双方而言将是其谈判的力量。通常,大的买家或是大的卖家势必会占据谈判主体地位,从而能获得价格上的优势。而农户因其过于分散且交易数量有限,也造成其议价的话语权不高。所以,如果能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村合作社,形成组织化的主体,对提升其议价话语权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目前我国农户还没有形成组织观念,通常自产自销,市场信息来源有限,基本无法获得议价优势,完全由批发商主导。
(三)流通技术落后导致鲜活农产品损耗率高
农产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点,决定其在流通环节对技术的要求更高。除粮食以外的大多农产品,都对其新鲜有更高的要求,如水果、蔬菜等。一旦丧失了新鲜这一特质,价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出售。这就要求农产品的运输效率要高,而且交通运输工具要具有保鲜、冷藏等性能。然而,当前我国流通技术还很落后,很多地方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产品根本无法保证在冷藏条件下运输,导致农产品损耗量巨大。如表1所示,我国果蔬类农产品的损失率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据相比较,达5-6倍之高。以美国为例,其建立了一条从农产品生产、流通到零售的冷链,从而使鲜活农产品一直处于冷藏状态,从而将流通环节的损耗率保持在1%-2%。另外,我国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成为农产品损耗巨大的因素之一。一些地区交通不便,农户无力组织运输,而批发商就近收购,不愿意到边远地区收购农产品,造成农户有好的收成却无法创造效益。大量的农产品在地里就腐败变质,根本无法进入到流通环节。
(四)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信息不对称是摆在我国农业生产者面前的最大难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化程度落后,由此也造成作为生产者的农户市场意识薄弱,增大了生产的盲目性。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农产品产销脱节,如2014年全国多地西瓜滞销,甚至大量的西瓜最终腐烂在地里,造成农户损失巨大。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户获得市场信息困难,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找到销售途径,而政府部门也没有大力扶持与帮助;二是大量西瓜同时上市,市场供大于求;三是农户对市场需求信息关注少,品种、技术的更新都跟不上市场节奏,依旧沿用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者长期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获得的利益也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年景因产销锐节造成亏损,这也引起了商务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的重视。然而当前,农产品的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仍旧在酝酿之中,并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化体系。
四、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升级途径
当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渠道较长,造成流通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高,且还存在着市场信息程度低、流通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升级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已势在必行。本文据此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升级途径,以期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加速制度层面建设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着民生的经济命脉,而促进农产品贸易流通的有序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规范与制度支持。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较为滞后,虽然已制定了一些行政法规,但层级较低,适应不了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订与完善,以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的宏观环境。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制经验,又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既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要能反映与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的发展。
(二)升级流通层面体系
1.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如前文所分析,批发市场作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通环节的重要中介,占据着核心地位,能够将“小规模、大群体”的农户与零售商联结起来。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未来需从三途径进行升级改造:第一,促进批发市场企业化运作。对批发市场按现代企业的规范要求进行投资、建设与管理,以避免不正当竞争、恶意哄抬、打压价格等。将其视为一种商品的市场客体进行经营运作,极大程度地保障农户利益。第二,促进批发市场的设施、服务功能系统化。一方面,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兴建现代化的存储设施以保障农产品的新鲜度,建立农药残留检验中心等。另外,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较为单一,在未来必须强化服务功能体系,形成集物资聚散、价格形成、信息、服务引导、产品促销、产业带动等功能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企业。第三,批发市场的商贩等应加强组织意识、企业化意识,逐步将市场推向成熟。
2.搭建农产品贸易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在贸易流通中处于战略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农产品贸易流通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将有助于产销一体化。因此,政府、农业产业等部门应联合搭建农产品贸易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相关信息的高度集中。通过网络、广播等媒介,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如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价格、相关政策等,从而提升农户市场意识,避免盲目生产,提升其生产自主性。通过农产品贸易流通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提升农产品贸易流通的效率,促进产销一体化的发展。
(三)升级生产环节组织化建设
1.促进农户专业合作社建立。如前文所分析,目前我国农户的生产主要是以单个家庭为单位,自主进行生产,往往规模较小,在与中间商的交易与议价上往往无法自主,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收益的争取,也严重打击了其生产积极性。因此,必须发展农户专业合作社,建立起规模化的合作组织。目前黑龙江、山东等省已建立农户合作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可以将生产规模扩大,在与中间商的交易与议价方面处于平等地位,能够增加农户谈判筹码;另一方面,组织化生产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更新,集体聘请农业专家指导生产,对加快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2.农户参与农产品加工。农户只是出卖农副产品,其收益甚微,如果能参与到农产品的初级加工甚至深加工中,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因此,由地方政府牵头,通过协议的方式,让农产品加工与配送企业指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这对于企业与农户来说,是一项双赢的模式。对于农户,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获得更大收益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企业,减少了人工支出,直接从农户处收购农产品的加工品,还减少了生产环节风险,只用专注于销售,在市场中更具竞争优势。
3.新科技提高生产方式。当前我国农户大多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收成不高且还存在传统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利用新科技带动、提高生产方式,以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引导农户合理化生产将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地方政府应起到牵线作用,将企业与农户生产联结起来。企业对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把握更敏感、更准确,通过协议合作的形式,由企业带动、帮助农户获得并应用科技生产手段,依据市场需求信息生产农产品;农户将生产出的农产品直接以市场价出售给企业。由此,避免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实现产销一体化,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同时,对于市场来说,农产品的合理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避免了资源浪费。
二、关于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因素的研究
李欣广(2002)等对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双向开放与国际合作中的农业问题作了具体分析,他们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农业都不是很发达,都面临着欧美加澳新(新西兰)等国发达农业的冲击。因此,中国与东盟有必要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外部竞争。孙笑丹(2003)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需求反应度指数以及贸易分散度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三国的农产品贸易无论在市场结构还是在产品结构上都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在出口对世界需求反应程度方面,中国的产品结构反应水平高于东盟三国,但是市场结构反应水平低于东盟三国,反映出中国农产品出口开拓市场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彭茵(2006)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优惠性政策安排——早期收获计划。通过对早期收获计划框架的研究,她指出了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她认为应该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的经济合作,取得共赢。在研究农产品贸易方面运用比较多的模型是1951年由泰森斯基提出的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onstantMarketShareAnalysis,简称CMS)模型。KevinZ.Chen,LianXu和YufengDuan(KevinZ.Chen,LianXuandYufengDuan,2000)利用CMS模型对中国1980-1996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此研究时期出现了下降趋势,而政府农产品贸易政策改革加剧了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下降。国外还有不少研究涉及到东亚和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这些研究多是利用CMS模型侧重分析国家和区域之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变化的研究。在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关系实证研究不断增多的前提下,能够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在1998年之后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利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文献还是不多的。
三、关于CAFTA建设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
周建明等(2007)的研究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推动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从2004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关税开始下调后,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大都超过20%,增长幅度最大的文莱甚至高达167%。与泰国、菲律宾、柬埔寨贸易的增幅都超过3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初建成效。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进一步挖掘潜力。卢肖平(2006)对中国东盟十国农业具体的现状贸易方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在CAFTA框架下相应的政策建议。韦红(2006)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的理论:指出了CAFTA对中国南方农产品不利,而有利于北方农产品的观点。吴士存、朱华友(2006)具体分析了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五国的经济现状,指出了具体农产品种类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并简要分析在CAFTA背景下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刘仁伍(2006)具体分析了2006年东南亚经济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在CAFTA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出口机会于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吕玲丽(2004)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和东盟各国农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进行对比,认为:随着CAFTA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贸易的种类将呈现多元化;中国与东盟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尽管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主要国家,但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却显示出了非常强大的比较优势。孙雨嘉(2007)认为:中国与东南亚发展农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已处于起步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加强双边的农业合作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合作,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国平,李见明,马腾飞.“早期收获”计划与云南——东盟农产品贸易.东南亚,2007,(1).
[2]陈俊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分工研究——兼论广西的应对策略.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郑一省.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亚太,2002,(1).
[4]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折.世界经济研究,2003,(8).
[5]朱允卫.中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5,(7).
[6]李欣广等著.中国——东盟经济双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孙笑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03,(3).
[8]彭茵.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9]周建明,俸克昭,朱汉文.21世纪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趋势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7,(4).
[10]卢肖平.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11]韦红.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2]吴士存,朱华友.五国经济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13]刘仁伍.东南亚经济运行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引言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业物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降低农产品运营费用,优化农产品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服务质量。因此,发展农产品物流已成为促进整个农业和农村的关键问题之一。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和控制,形成由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组成的上、中、下游供需网络。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存在着“多赢”关系,只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农产品供应链才能高效运行,从而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长远利益。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性。Mighell和Jones最早提出农业“纵向协调”,认为它是一个组织创新,纵向协调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活动在内的一系列过程。Frank和Henderson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中较多出现的是垂直协调。程云行,张国庆认为,与生产基地农户紧密合作,组建高效运行的供应链,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及竞争力的关键途径,也是保证生产基地农户利益的有效方法。
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认识。但是,在分析合作的重要性中,很少考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本文试图引入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基于博弈论,建立“农产品生产商—农产品零售商”二级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农产品生产商,农产品零售商在合作和非合作情况下农产品供应链整体和成员之间的利润分配情况。
一、农产品供应链的博弈分析
1.模型构建
本文假设农产品供应链的主导企业是农产品生产商。
标识符号作如下说明:
P1:农产品生产商向零售商提供农产品的价格,生产商的决策变量;
P2:农产品零售商向消费者提供农产品的价格,零售商的决策变量;
C1:农产品生产商的平均生产成本;
C2:农产品零售商的平均零售成本;
L1:农产品生产商的利润;
L2:农产品零售商的利润;
L:农产品供应链的总利润;
α:生产环节农产品的损耗率;
γ:零售环节农产品的损耗率;
Q:销售量;
价格与需求的关系:
[P2=a-bQ,a、b>0,a、b为常量]
设[δ=1/1-α,σ=1/1-γ],
[L1=P1-C1δQσ]
[L2=P2-P1σ-C2σQ]
[L=P2-C2σ-C1σδQ]
2.双方不合作
农产品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不合作,都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策略,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二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根据Stackelberg博弈思想,农产品生产商,零售商通过价格达到均衡。农产品生产商是整个过程的领导者,零售商是跟随者。首先农产品生产商确定价格P1,然后农产品零售商根据价格P1调整自己的价格。但是农产品生产商在决定价格P1之前,需预料到农产品零售商的定价反应。
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得
[P1=a-C2σ+C1σδ2σ][P2=3a+C2σ+C1σδ4]
,[Q=a-C2σ-C1σδ4b]
此时,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和供应链内部的利润分成为
[L=3a-C2σ-C1σδ216b][L1:L2=2:1]
3.双方合作
如果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共同合作,共同决策定价,则以农产品供应链总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为
[L=a-bQ-C2σ-C1σδQ]
要想使利润最大,对[Q]求导,可得
[Q=a-C2σ-C1σδ2b],[P2=a+C2σ+C1σδ2]
此时,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为
[L=a-C2σ-C1σδ24b]
为研究方便,用M、R代表农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令[a-C2σ-C1σδ216b=K](常数),则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人合作与不合作的利润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合作与不合作时的利润
根据表1,我们可以得到:
1.农产品供应链的总利润在全部参与人合作的情况下最大,在参与人之间不合作时最小。
2.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主导企业农产品生产商的利润要大于非主导企业。
结论
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农产品供应链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由农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博弈模型。首先分析了双方未合作时的利润情况,然后分析了双方合作时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和各自利润。分析结果表明,双方合作可以提高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利润也向主导企业转移。因此,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
0引言
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农业投入,但是大部分投入主要集中于农产品生产阶段,而忽略了农产品物流环节中运输、储存、包装加工及信息收集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卖粮难、卖果蔬难的现象。
1浙江省农产品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浙江省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和诸多问题。
1.1农产品物流规模小、水平低
农产品受其自身特性影响(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物流过程的要求远高于工业品。目前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多由一些小型物流企业承担,相关物流技术大多十分落后,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损耗极大。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损耗一般控制在5%以下,浙江省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远高于这一数值,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物流损耗甚至达到25%-30%。使得优质农产品常常因为物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1.2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和设备落后
随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大多物流企业主要从事商贸储运活动,农产品领域很少涉及。导致商贸领域大量物流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仓库、车辆、铁路专用线等利用率低;农产品物流却极度缺乏。
农产品储运设施简陋,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少,缺乏专业储存、冷藏、保鲜和运输设备,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现象相当突出。另外虽然公路“村村通”工程已开展多年,但是农村公路还是存在着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等突出问题。
1.3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落后
农产品在供需两方面都存在着信息瓶颈问题,由于农村整体信息服务水平比较低,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工作严重滞后,市场信息难以快速地被采集与传递,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 造成农民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
1.4物流环节多、成本高
农产品物流环节多,一般要经过生产者、经销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路线、装卸搬运和包装次数,加大了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农产品价格因过多的程序环节,逐步转手抬价,往往会翻两三番,严重损害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1.5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各大专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是针对商贸和工业品物流行业,全面掌握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技能的人才少之又少。缺乏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农产品物流从业者,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运作和管理,这已成为制约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发展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2.1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第三方物流
应该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大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的扶持,大力发展专业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改变现有农产品物流规模小、服务单一的现状,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和规划,大力发展城市郊区、市县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集中检验、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等作业,由物流中心直接将农产品分送到城市各个集贸市场,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开发
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各种形式,鼓励政府、企业、个人投资。发展专用农产品运输、冷藏车(船)、集装箱;改造和完善现有农产品储备库,扩大储存能力,全面实现农产品运输和仓储作业机械化;改进农产品包装,采用分级分类包装,减少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鼓励建设农产品流通加工中心,对地区农产品进行统一分类、包装和加工等作业,使农产品更加新鲜、卫生、美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方便物流,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
2.3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核心,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方面鼓励建设农产品信息采集机构,收集农户供求信息及时传递给市场,实现农业内部、城乡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互与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络将农产品价格、市场波动、农产品区域需求等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构筑全方位的信息网络,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2.4加大专业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
鼓励各大高校培养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加快培养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产品专业物流人才,学校可以考虑设立农产品物流专业,或者在物流专业中开设农产品物流课程,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农产品物流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更多毕业生愿意从事与农产品物流有关的工作。
3小结
农产品物流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对激活和拓展农产品市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翠红.基于农村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35-5936.
中图分类号:F326.6;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生鲜食品的质量尤为关注,冷链物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了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度,因此,发展好冷链物流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的分析了西安市的冷链物流现状情况,详细阐述了该如何更好的整合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并针对冷链物流行业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高,我国的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越来越多。然而,我国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却比较小,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巨大的农副产品冷链运输市场,使得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商机无限。但为什么已有的物流企业却不能够很好地进入冷链运输市场呢?这就需要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并加以解决。
1.2研究内容
本文在重点介绍西安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基础上,找出了西安市农产品产业中存在问题与缺点,分析了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不景气的原因。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为西安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提出一些决策性的意见和建议。
2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2.1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
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正因为这样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时效性要求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协调性,所以,农产品冷链的运作主要是重视能耗低成本,有效地对运作成本与农产品冷链进行控制。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还存在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
2.2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
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比较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这里人口众多,每天在这座城市卖出的农产品数目数不胜数,但是,在西安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物流供应商能够对整个的冷藏物流供应链进行全程的监控。2.2.1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配送中心增多,农产品物流技术增强因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前景被广泛看好,所以许多的大型农业企业和零售企业都认准这这个商机,积极的开始投资并建设生鲜食品配送中心。随着各个农产品生鲜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设,众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的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为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专业化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2.2.2西安市已初步降低了运输的成本西安市政府为了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重点加强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网络的建设,在各个区域都建设一定的低成本运输网络。西安市政府已经允许在各大高速公路对冷链物流运输的车辆实施一定的监管,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减免一定的收费项目,以此来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的成本。
3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行业标准不完善
目前西安市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存在严重的不规范性。该行业的行业标准是由相关的物流企业及其他企业来制定的,在标准的内容上不免失去了公正公平以及客观性。虽然越来越多的部门都开始制定冷链物流的相关标准,但是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标准体系本身的不完善。
3.2专业人才缺乏
西安市冷链物流行业缺乏综合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人才,冷链物流在整个物流大行业中相对来讲是属于一个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然而在现实中真正懂得运输技术,管理冷链物流系统的专业人才却没有能够全面的发展起来。
3.3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少之又少
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的不断扩大,第三方的冷链物流公司也是逐渐的增多,这样就使农产品行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时增加了许多问题。因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良莠不齐,导致农产品企业监管不全面,农产品冷链市场比较混乱。能够满足农产品行业要求的提供综合的第三方物流的正规企业比较少,而专门针对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服务更是少之又少。
3.4冷链物流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
陈旧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发达城市来看,西安市的冷链物流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不足问题,并且现有的设施也比较陈旧老化,不能够对新时期冷链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对西安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4.1进行冷链物流相关制度的创新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冷链物流设施和信息平台的建设,支持冷链物流企业更新换代基础设备,采用先进的物流制冷装备,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增强冷链物流的服务,并积极提倡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4.2建立冷链物流系统的标准与规范化
对于整个冷链物流系统来说,有了统一的一个行业标准,才能对冷链运输的质量实施监控,才能保证冷链物流运输的质量。西安市的农产品运输行业在运输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技术的统一规范,执行一个规范化的标准。
4.3对冷链物流人才进行培养
西安市冷链物流的发展,缺少的是懂冷链物流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从事冷链物流管理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质,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而西安的冷链物流方面的人才长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冷链物流运输方面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各方面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因此,从西安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大力的支持各高校设立与冷链物流运输方面相关的专业,例如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学校和企业也要深化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此为基础,培养出专业的冷链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
5结论和展望
为推动西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要实施科学有效的各项政策。在科技政策方面:将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作为西安市未来的一项发展计划,城市发展规划包括冷链物流运输产业链;在科学技术方面对冷链物流设立专门的研究项目。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建议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区域投资、引导外资投资的战略重点;适当考虑减少冷链物流企业的各项税。在产业政策方面: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对区域的灵冷链物流进行合理的布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西安市的冷链物流产业方面会慢慢地走上正轨,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黄友兰,张锐,杨烨凡.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J].发展研究.2014(04):77-83.
[2]李婷,宋志兰.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核算[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0):17-20.
[3]李忠诚,郄海拓.农产品冷链物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62-4064.
[4]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02):73-75.
[5]杜冉冉.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3(01):7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既不是要全面控制农产品消费,也不是对农业文明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模仿,而是致力于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反对浪费农产品,在消费中切实做到理性、节约,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宝贵的农业资源,改进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业产业是我国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农产品消费状况又在整个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能够发挥出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应用低碳理念来考察农产品适合于哪种消费模式的问题,全力引导消费者们将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消费模式转换成为低碳模式,从而让广大消费者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低碳时代的经济环境,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质量。
一、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主要是指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将低碳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在个人消费能力许可的状况下,运用科学理性之认知以实现个人实际效能的最大化,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注重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在平时生活中,消费者就应当积极抵制农产品化学化的不良影响,不断提升农产品安全消费的力度,致力于实现膳食营养之平衡。二是注重于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基于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不是倡导降低农产品的消费量,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节约农产品资源。三是注重于文明和健康消费。要运用低碳农产品消费方式之指导,持续改进广大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观,让农产品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能够持续提升,并且让其能够养成低碳化的消费习惯,推动消费者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促进低碳农产品消费的重要意义
一是维持国民经济体系健康发展之所需。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彼此间具备了统一性,两者之间是彼此依赖的关系,而且还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转化。农产品生产能够为广大消费者们创设出农产品这一十分重要的消费对象,而农产品的消费则又会对农产品的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农产品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具备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内容。无论消费者怎样拥有与使用什么消费方式以满足个人生存、发展之所需,只要是能够有利于保护当前生态环境的,就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稳定而健康的发展。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是符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实际要求的手段。二是推动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前提。所谓公平消费,主要是指所有人均能够公平享有各类消费资料之权力。如今农产品消费不公状况相当严重,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在农产品的消费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而且一国内部各群体间在农产品消费上也是很不公平的,富裕人群的消费量往往极大地超过了其有权占有的消费量。同时,当代人对于农产品资源的大力开发肯定会影响到后代人在农产品资源上的储量。所有人均不应当为了实现自身消费权而做出危及别人的消费行为,人们不能由于同代人的消费而伤害到后代人的消费权利。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有利于推动国别、地区、代际以及代内公平,因而可以说是维护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关键一环。三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当前,全世界中具有主导性地位的是线性消费方式。这一消费方式形成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体系为主要驱动力,致力于追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各类资源的过多消耗。如今,全球出现了资源日益耗竭、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导致人类环境出现了灾难。为更好地解决温室气体的问题,全球各国均在努力为实现减排而探求科学的路径以及方法,注重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长期性。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生产以及消费,唯有真正建立起低碳化消费观,才能够确保可持续消费能够成为现实。唯有持续更新农产品消费方式,才能够切实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构建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建议
(一)不断推动形成低碳农产品消费观
低碳农产品消费可以说是消费价值观上的改进。唯有从保持发展、关注社会文明的视角来对待农产品低碳消费,才能够全面认识到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必要性,才能够切实排除以往所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才能够让农产品低碳消费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生存方式以及价值观。依据目前我国公民在消费观上十分滞后的实际状况,应当采取两项举措加以应对:一方面是要不断强化低碳农产品消费的宣传引导工作。思想可以说是行动之先导,强化农产品低碳化消费之宣传,是保障消费行为的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宣传过程之中应当着力强化对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所进行的宣传,从而让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们能够认清当前我国在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艰巨形势,更加清楚依据科学生活标准进行消费的必要性,不断提升忧患感和责任感,持续开发低碳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报刊、影视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积极引领大众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方式。低碳消费教育主要是指对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们传授涉及消费知识以及技能的重要社会教育类活动之一,它十分有利于打造微观市场主体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以及经营观,不断提升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以及经营者所具有的素质,切实协调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维护广大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说,实施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是有力维护消费者群体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农产品消费质量的关键保障,更是倡导文明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二)持续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
为了能够改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从生产视角来考虑,不仅仅是单一地停滞于开发低碳化农产品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上作出努力。当前我国农产品遭受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气候的变暖对于农产品生态情境的影响非常大,这充分表现为暴雨洪涝的次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状况不断加剧,气温的升高导致干旱的面积被不断拓展,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则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地力污染则极为严重,以至于病虫害的影响被进一步地加大,生物资源出现了大量减少的趋势,水资源极为短缺,湿地面积也在持续缩小等。如今持续出现恶化的农产品生态导致我国只能想方设法去打造绿色农产品生态环境,从而奠定农产品低碳消费之基础。一是要以积极防治为前提,不断遏制生态环境被恶化的状况。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土地污染等等。因此,要致力于创建农村地区污水净化体系,制定出对污染物实现总量下减的主要方案。应当运用节能、保洁等举措,积极控制温室大气往大气所进行的排放,这就要求从污染的源头抓起,致力于改进或者运用清洁生产的具体工艺,尽可能地少排或者不排放污染废物,切实控制化肥对于各类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多施一些有机肥,不予使用或者安全使用各类农药,也就是尽可能地使用低毒型农药以取代高残留、高毒性传统农药,从而不断推进生物防治工作的进程。二是要以保护为基础,不断提升农产品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无法离开农产品生态系统在服务作用的大力支持,切实满足对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之需求,力避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服务能力之丧失。一定要明确区域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定位,积极组建区域性生态服务能力不断利用之政策框架以及落实方案。
(三)全力探究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新策略
积极开发低碳化农产品,这是创建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基础。然而,因为低碳农产品经济主要是指在气候变暖状况下形成的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状态。当前,我国大多数群众对于低碳农产品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要运用全面宣传教育,尽可能快地让低碳化观念能够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这就需要认真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大力探究农产品产业低碳化发展方式。农产品低碳经济之发展有诸多形式,当前各地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由广大农民群众创设出来的农产品低碳化等形式。为此,要实施科学规范的总结,让其能够发展成为一种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方式,并且推广到风力和秸秆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方式中就具有很大的宣传与推广作用。二是要持续改进与创新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技术。在当前农产品低碳经济的开发过程之中,开展技术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旦缺乏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农产品低碳化只可能一场空欢喜。改进农产品低碳化技术,可以推动高效化、畜禽养殖、农产品节能减排以及废弃物综合运用技术等,并且在实践当中持续进行推广、应用与提升。
结语
总之,由于低碳经济的大力推广,我国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对于生态以及环境的压力正在变得愈来愈大。消费与加工等环节是判断农产品碳排放量大小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城镇居民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流通之中的碳排放比例已大大高出农村群众。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农产品消费在整个农产品链条之中的碳排放,都是消费中碳排放量最集中的内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则占据了次要地位。所以说,消费与生产是降低碳排放量过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居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不断提升是推动间接碳排放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使用率,应当以可持续消费为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农产品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切实帮助广大消费者们真正建立起农产品的低碳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01)
[2]庞晶,李文东.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
[3]雨晨.低碳农产品消费研究回顾和展望[J].农业展望,2012(12)
[4]安玉发.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因素分解研究[J].农业经济研究,2014(0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即使有再顶尖的科学技术,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都离不开农产品的支持。就中国的现有社会情况而言,众多的人口导致了农产品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种植业在中国将还会不断地发展、壮大与完善,但是,在这个人均占地面积极少的现状影响下,种植业以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会很宝贵,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卖方市场导致了价钱的不确定。本文将重点阐述农产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农产品价格指数相应的序列模型以及有针对性的价格措施。
一、农产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创了农业,到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到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发展,再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机械化生产,再到现在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及农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在科学生产技术上的创新,还是在经济发展上的前进,都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就经济这一不可或缺的方面来说,我国是农业大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我国居民基本需求的情况下,还能够出口给其他国家。由出口贸易带来的国际市场的交易,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经济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当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随着我国的出口比例与出口数量的增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人民币的汇率,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国的经济收入。
其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农业产品的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借助新技术,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互相借鉴融合发展,不仅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其他产业的优势条件形成优势互补现象,从而改善与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再次,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城市化建设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例,受到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影响,新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很好的完善与进步,生产集约化的改进,推进了农村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建设来说,农业产业化的集中运行与管理,农业产品提供的后勤保障,让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能够更好的投入与生产,由此,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提高了城市的经济收益。因此,无论是对于城市的发展还是农村的建设,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品都能够带来势不可挡的经济优势与经济效益。
最后,农业产业的科学化运行与管理,由此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能够具有优质的效果,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健康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能够很好的适应现阶段快节奏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间接地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农业产品以及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在我国经济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仍然会存在着一些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改进的问题,如:受一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产量的不确定性,价格的波动等现状。下面,笔者将进一步对农产品生产中有关于价格的相关现象进行探讨。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对于农产品价格指数都是非常重视,也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测与预警措施与模型。下面,笔者将重点介绍国内的相关农产品价格预测的模型。
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时间序列建模分析
1.模型介绍
(1)ARMA模型:又称为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对于相关的价格预测方面能够起到系统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预警作用,能够较为准确的研究经济变量的相关变化规律。同时,人们也能够根据该模型得出的相关预警结论,再结合其他模型手段,从而制定出一个准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灰预测模型:根据灰色理论,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规律,从而生成一种数据模型,主要对于一些现象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包括灰色时间序列的预测、畸变预测、拓扑预测和系统预测这四方面。能够对相应事件发展的形式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量化的比较与分析,从而推出规律,并显示相关的解决办法。但是在具体的农产品价格的预测分析上,由于价格波动的规律性很难展现出来,因此用该模型进行预警预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3)神经网络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模拟人类网络神经的方式去进行具体问题的据测与分析。通过模式的识别与系统的辨识程度,加上BP神经网络的输入与输出,对于事件的预测能够简单、快速,并且有质量的保证。
2.数据开源与实证检测
首先,在数据开源方面,对于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来说,想要找到相对权威的、有针对性的,并且较为新颖的数据,就要不断地去浏览相关统计数据库。比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农产品的相关调查研究中所显示的数据;相关权威的学术报告与论文中所提到的数据资料;相关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报告等。还可以在现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库查找相关所需的数据资源。对于数据的开源而言,要做到实事求是,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且不断地检验在各个条件下的不同情景模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一系列的后续方案策划。
其次,在实证检测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于价格或是时间序列的单位根的z测;(2)各种模型的识别与检测;(3)相关预测预警的评估与分析的检测。对于序列单位根的检测,要检测所提到的序列在回归模型和回归方程中的变量等相关的变化趋势,以确保序列的平稳性。对模型的检测,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模型,以及与具体模型的相关一系列的各种流程,从而进行预测分析。对相关预警预测的评估而言,在进行风险、故障评估时一定要确保所考虑的范围要全面,并且要有针对性,从而以此建立相对应的预防预警措施。
基于以上的几种模式,再加上农业产业及农业产品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就更加应该要重视与农业产品有关的所有方面,以确保其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建立农产品有效价格机制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价格信息机制
由于农业产业中盈利价格计算的不确定性、产品生产价值中劳动消耗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和限制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外部条件因素等现象的阻碍,从而使农业生产效率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因此,要想使农业产品能够如期进行,就得将价格控制在相应的合理的范围之内,还需要有相关体制机制的制约与管理,让价格信息的波动与变化能够在体制机制的管理下透明、公开。在农产品价格信息机制的建立中,要合理的规划、安排好农产品的相关价值构成等方面,要建立相关管理机构,为价格信息的提供平台,要借助价格信息机制,将农产品的生产资料及相应的消费与成本等消息准确的、如实的展现出来。如在成本计算的过程中,要将支出、收入、纯利润等都如实的表现出来;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相关生产资料、所耗费的劳动力、支出和收入的总成本,在明确的价格信息机制的指导下,能够科学的,并且按照现有市场的相关实际情况进行价格的调控。
当然,对于价格信息机制的建立与管理,也需要不断的根据现有的实际变化情况,适时地配置价格,从而不断地完善该信息体制机制。
2.完善农产品价格监测制度
在已经建立了相对全面的价格信息机制的前提下,想要让农业产业能够更好的按照预想的方案及路线运行,就需要后期人们的不断监督、管理与调控。就管理而言,相关负责的管理人员,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该项工作中,做好每一流程的项目监测与管理工作。对于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变化,要有根有据的进行管理与预测评估,要完全按照相关监测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价格的监管,使农产品的买卖能够展现出一种既有制度的保障,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变通。
当然,单单是工作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员一方面的监测还不够,对农业产品的价格进行监测与制度的完善,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相应的宏观调控。政府要大力发挥管理职能,并且与相应的调控手段相结合,尽可能的稳定农产品的价格,避免价格出现大范围波动的现象发生。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农产品价格的监测制度,加大对价格波动造成因素的管理力度,并且要有及时的应对措施。一旦察觉到农产品价格市场等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就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如有限度的经济补助行为、有针对性的行政管理方式等。同时还要有市场危机意识,要在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的前提与现状下,不断地进行与之相配套的宏观调控方法。
3.建立有效的r产品价格预警措施
对于预警措施的建立,首先要有前期的不断勘测与考察,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与事故以及后期可能造成的损失,都要进行全面的、准确的评估与预测,要尽可能的降低损失。
就农产品价格的预警措施的建立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外部影响因素能够达到最低效果时,不断的排查各种人为或是技术上的原因,从而造成的价格大幅度波动的不正常现象的出现。以提高农业产品的生产价值与自身的经济价值。在上述文字中,也提到了关于进出口的相关问题,我国的农业产品可以说是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但我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粮食等农业产品必须要在满足于自身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够考虑出口这一道路。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相关预警机制,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地发挥农业本身在我国的优势地位,提高农业产品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利用率。
四、总结
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农业的发展,不断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将新技术运用到了传统的耕种中,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农业生产者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提高,还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的质量,使劳动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生产出高品质、高产量的农产品。而这些益处都要源于不断的创新、管理与预警、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相关生产及预警措施,从而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华风集团总经理)石曙卫出席了会议并致开幕辞,他详细介绍了中国气象局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和为农气象服务的成果和水平,并提出,开拓为期货市场的专项气象服务市场,是气象服务部门的责任和使命,天际公司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开拓者
华风集团天际公司自2006年起就致力于农业气象领域的公众气象服务工作,在拓展了包括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产区专业服务、农产品期货气象服务等多品种之后,今年5月8日,在和讯期货频道和新浪期货同时上线了《期市气象站》栏目,开始了对期货气象的专项服务的探索。
本次培训邀请了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知名期货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七位顶级,他们将全面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述气候变化、遥感估产、糖类、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的气象影响分析、灾害天气对农业的影响等内容,是一场期货市场的气象气候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