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印刷技术基本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印刷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它按材料的不同还可分为:纸品印刷、塑料印刷、金属材料印刷、玻璃制品印刷、特殊材料印刷等种种。由于平面设计师常常碰到的是纸品的印刷,那么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印刷知识。
一、输出前必需了解的知识
一般的输出公司都能够很好地兼容PC、MAC机,输出途径多样化:CD、DCD、DVD、MO、SDK、QQ、msn、移动硬盘、在线输出。输出软件:phtoshop、CorelDraw、FreeHand、IIIustrator、Fit、Page-Make、InDesign等,已包括了我们常用的平面软件,而常用的办公软件Word、Wps、Excel等由于其主要针对的是文字方面的排版,因此虽然也可进行输出,但输出后的效果很难掌握,应尽量避免。
二、数据输出时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文字
由于现在国内字库种类繁多,输出中心并不一定能齐备。因此,无论是PC或MAC制作的文件,在字体的使用上,我们都建议使用常用的如方正、汉仪、文鼎等字库。必须使用且较少使用的字体应随文件拷贝到输出中心。矢量文件的字体可进行转曲后再传,但要注意由于字体使用不当造成笔划相交的地方出现空心或乱码。笔划较细的文字应尽量避免是用三个以上的颜色,同样道理在四色的底图上也应尽量避免出现白色的细笔划的文字。
(二)页面
页面应按成品尺寸开,出血应做在页面以外,宣传单页的出血一般为3mm,书籍类的出血应质询印刷公司,包装盒类的出血至少在5mm以上。遇到拼大版时,更是要根据实际纸张的大小进行拼接以免加大成本。如想确保成品内的图文在裁切时不被裁到,其必须离裁切线3mm以上。
(三)色彩
由于胶印机的印刷多为四色印刷,因此,我们在制作文稿时应将图片的色彩选定为CMYK色,RGB色在输出时会难以控制。如果因设计的需要有专色(专金、专银、专色等)时,必须与出片公司加以沟通,防止出错。色块的运用上尽量少使用满版的色块或深色块,浅色的底图或底纹的使用上网点最好大于10%。
(四)拼版
几年前,由于没有拼版软件,许多设计师对画册的拼版问题极为头痛,随着技术的进步,此项工作已可交由电脑完成。但设计师在制作前应与印刷厂加以沟通,最好的方法是由印刷厂提供拼版折手。
三、印刷时注意的内容
我们许多设计者常抱怨,印刷出来的印品与自己设计的东西相差悬殊,认为是印刷厂在印刷时出了错,没能按照自己提供的样稿进行印刷。实际上他并不知道不同的纸张、不同的油墨、不同的印刷机、不同的印刷师傅、甚至不同的晒版机做出的印品都各不相同。特别是数码打样的普及,使得多数设计师过份的依赖数码样,但由于数码打样墨与传统印刷墨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物理成分,印刷品是不可能与数码样完全一致的。为了避免出现较大的差异,在打样上如时间、价格允许,我们应尽量打传统样,特别是对纸张要求较特殊的印品(双胶纸上印四色,图案色彩较灰暗,铜版纸上印四色,图案较光亮,如图案印在硫酸纸、金银卡等特种纸上时效果更难掌握)。在印刷时,如有可能最好上机签样。
也许我总结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但我认为作为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印刷基本知识已是不争的事实了。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数码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凭借其短、平、快的优势不断地冲击着传统胶印市场。设计师的作品在设计好后如无印后加工程序,已可以达到按需印刷,也就是说,我想要多少就可印多少,印数精确到个位数,许多传统印刷的工序已可抛弃不用。像我所处的城市传统打样已完全被淘汰了,但是由于数码印刷的价格及印力相对于传统印刷机来说还是有不足之处。而且,一切的印刷品始终是要通过印刷设备这个终端进行输出,因此,平面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除对传统印刷的注意事项必须加以掌握,还是需要对印刷行业的发展变化加以了解。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印刷行业的技术变更日新月异,要学习国外的一流的印刷技术,高职印刷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掌握印刷专业英语的能力,这样可以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拓宽道路。一般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普高毕业生;二是中职、技校的毕业生。这些学生虽然有过英语学习的经历,但整体水平偏低。作为今后我国高级技术工人的主体力量,阅读、翻译英文的一手技术资料和图纸将成为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本文根据印刷专业英语的现状和特点,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印刷专业英语的特点
(一)词汇。
印刷专业英语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有:生词多、词义专业性强、拼写复杂、专有名词多、缩略词多等。在学习过程中,词汇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难点之一。例如:full bleed:全出血(印刷图像超出纸张四边的部分),CMYK:青、品红、黄、黑(四种印刷颜色),DTP(Desktop Publishing System):彩色桌面出版系统,ink vibrator:串墨辊(轴向串动的匀墨辊)等。
(二)文章结构、语法复杂,理解难度增大。
在英语中时常会出现单词都认识,但不理解文章的涵义的现象,这尤其体现在专业英语学习中,是由专业英语文章特性决定的。文章结构复杂,长句子多,语法生僻这些都是使学生头痛的问题。有时还会出现自己理解和原文的意思大相径庭的情况,这些都是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缺乏导致的,从而形成学习困难。
二、印刷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由于印刷专业英语课是印刷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应用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既有科技英语文体的一般特点,又涉及一定的专业内容,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专业性强,内容相对枯燥,长句和复杂的难句多。这使得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多采用教师翻译学生记录、教师讲学生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将授课过程变成一门翻译的课程,从而忽略专业英语中的基本常用格式、常用句型的练习与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印刷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和措施
(一)从基本开始,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首先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的入学成绩,包括课堂的授课反应和状态入手,这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地在授课时对其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形式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敢读、敢说,树立其对英语的学习信心,并产生积极的心理导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试用英语趣味教学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专业英语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用趣味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相关专业知识时,引入一些奇闻逸事、幽默的英语笑话、生动的英语故事、国外的风土人情等,使枯燥的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运用心理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心理反应,使其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使之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争取最大的学习效率,增强授课效果。
(四)提高听说能力,全面发展英语各项技能,树立英语学习信心。
专业英语注重专业词汇、阅读、翻译的学习,但离开听、说的技能不能说是真正掌握英语,在授课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使其多读、多说、多听,适时开展一些英语课外活动。例如:英语园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活动达让学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从而树立学生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
(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
现在的科技发展飞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使图文并茂,创造良好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减少学生的上课压力。合理运用多媒体声像教学技术,使学生更直观、更立体、更有趣味性、更易于接受,不仅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更有趣味的理性讲解,从而改变课堂上一成不变、老师严肃和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
印刷专业英语是印刷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实际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和印刷专业英语教学工作者对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探索、改进分不开的。教师应积极提高外语实践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不同级别的培养目标及不同内容的教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其他方法的优势,达到最佳授课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按需出版(Print on Demand,简称POD)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出现的一种新型出版模式,其具体是指出版社在进行出版印刷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客户需要的时间、地点和数量进行。出版物的出版、传播以及利用对图书馆的馆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按需出版这种方式对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工作中应该充分的了解按需出版的基本知识,明白按需采访与图书馆工作之间的关系,把握按需出版物的生产、发行规律,利用按需出版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文献采访工作。
1 按需出版的内涵和特征
1.1 按需出版的概念
在进行印刷出版的过程中按照需求进行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称为按需应刷技术,正是这种技术的出现促使了按需出版的出现,按需印刷对世界出版业与印刷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7年,美国的闪电公司首次使用IBM的按需印刷技术为当时一所著名的学校印制了急需的50本课程教材,这是按需出版的源头。在通常情况之下,出版社按照客户的具体需求印刷出版相应的出版物称之为按需出版。
知识产权出版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九已经有了关于专利文献数字印刷方面的探索,我国第一次启动“按需出版工程”,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在2004 年4 月16日正式开始的。在我国的数字印刷设备在开始几年的的总装机量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比如,由2003年的三百多 台,到2004年就已经增长到了七百多台,而在2005年就已经增长到了两千多台,但是,在此以后,受到了类似书号这样的一些出版资源的限制,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图书在按需出版方面的放慢了工作速度。
1.2 按需出版的特点
按需出版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解决了图书在印量非常少的情况下,由于受到价格的限制而致使印刷时的成本非常高,导致其存在出版时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图书再版时由于受到印数不能准确估计而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印量不够的问题;三是,能够印刷一些绝版书和断版书;四是,针对作者提出的一些具有非常鲜明个性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
2 适宜按需出版的文献资源类型
2.1 短版图书和断版图书
目前有很多专家提出,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最先开展的按需出版图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短版图书在出版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短版图书主要是指,受到用户和发行量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达到出版者对印数方面的要求,从而造成不能出版的图书。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有很多短版图书的销售量也在百册以上,出版者也是有利可图的,例如,很多城市、学校的图书馆存在很多读者不能找到跟专业相关的图书等等,随着时间的流失,我国也在不断改变这种现状,尤其是子2004年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出版社已经有了500多个按需出版的选题,这些选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有法律、经贸等一些社科类型的短版学术著作,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硕士以上的一些论文的图书。
2.2 专业性较强的期刊和具有特定读者的报纸
针对一些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的学术期刊,这类期刊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选择安需出版,经过的多年的研究表明,期刊在每期的发行量不到5000册的或者是需要不定期出版的一些增刊、论文集、讲座等等,针对这类的图书一般都是需要按需出版,而像每期的发行量在5000册以上的,基本上都不需要按需出版,还是按照传统的印刷方式出版就行。
2.3 需求量不是很大的特种文献
特种文献的特点就是文献的种类很多、发行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就是不需要非常多的印数。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知识产权出版社在近20年的时间内,出版的中国专利文献已经累计达到了160万件,页数也达到了1400万,这个数量级就等同于一般的图书7万种,而且随着人们专利意识的逐渐提高,我国每年几乎都会有近30万件专利文献增加,这等同于一般的图书1万种,但是在这数量的背后是对文献的需求量几乎都在200份以下,因此,这要是选择传统的方式印刷出版,那么印刷成本将会是非常高昂的,因此,我国知识产权出版社采用了最先进的OCR光学字符来dui9生产流水线进行识别,并且能够自动的进行专利文献排版,从而实现了一部分按需出版的专利文献。
3 按需出版与文献采访的契合
3.1 按需出版的便捷性与文献采访的及时性
按需出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本身就是集印刷和销售于一体的系统,这也是它在技术上的主要依靠,需要出版的全部内容都必须被数字化,然后在按照规定的统一标准格式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对电子文档进行终审时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这样就会不再需要重组照排、制版、印刷等环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出版的速度。因此,一旦接到图书订单,就可以立刻开始印刷机印刷,没多长时间就可以完成,所以,将来的安需出版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印刷方式,选择合适的地点将数字出版系统配置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文献采访的效率得到提高。
3.2 按需出版的针对性和文献采访的实效性
文献的采访非常讲究其时效性,但是在传统的出版方式下,由于信息传输不迅速等原因,致使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经常会出现“供”、“需”脱节的现象,这就造成了文献采访没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随着按需出版模式的出现,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图书馆跟出版社之间能够非常迅速、及时、准确的进行信息交流,由传统的“印一本出版物,销一本出版物”,转变成现在的“销一本出版物,印一本出版物”,也就是说只有图书馆接到客户的订单以后,才联系出版社进行出版,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矛盾,所以说,提高文献采访的针对性是实现文献采访实效性的大前提,而安需出版对具有很高价值、收藏价值和绝版书、断版书的采访不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按需出版的经济性与文献采访的灵活性
传统出版的主要利润就是随着图书发行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使图书的销量提高上去,出版者就会将“复本数”当做给图书馆提供相应供货的大前提。随着按需出版的出现,很多品种非常小的印量也能进行出版,而且再加上没有进行成本分摊的现象,这就使得无论印数的数量是多还是少,都没有非常显著的平均成本差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出版的“最低印数”的规定,从而帮助图书实现了不会脱硝、不会绝版、断版现象,比如,某种期刊每个月需要200万册的印书,但是其每一订单的平均价格确实1.8元一本。
3.4 按需出版的定制性和文献采访的特求性
从出版方式上来看,按需出版就是强调个性化的出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户在印刷出版物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时间、地点和数量来进行;二是,改变传统的图书馆和读者的角色,使他们分别看做是“编辑”和“出版者”的角色,这是由于出版物选择按需出版,那么出版的内容就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进行添加、删减和重排,例如,读者对某一字体、封面色彩、图画等非常喜欢,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的进行更换,这样的话图书馆就可以实现,“出什么书买什么书”、“出什么书读什么书”的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
4 按需出版视域下文献采访工作的创新
4.1 更新思想
随着按需出版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出版社、发行机构的根本性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文化需求,这对读者来说,提高了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品位,所以有专家就说,按需出版就是我国出版社的一次非常重要的革命,尽管目前我国整体的按需出版水平还是非常低,但是其发展确实非常迅速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了十几家这方面的出版社,所以说随着按需出版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也将不断加深,无论是对图书馆、出版社还是出版者和读者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他们传统的方式,因此,要求图书馆必须时刻注意其最新的发展动态,掌握其最根本的内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献采访的创新意识,使其不断提高采访质量。
4.2 网络环境下的按需出版视域下文献采访工作
随着近几年网络出版方式的出现,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的出版方式,必将成为最新的网络采访方式。按需印刷(print On Demand,POD ),就是在网络出版后的有一个更新的发展形式,这里的按需印刷提供者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其资料库中基本上都已经储存了非常多的电子全文,当采访者查看到信息资料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后,提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将图书文献以网络的形式传送到数码印刷机上,这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开始印刷,这种印刷的方式能够更进一步的实现按需编辑、按需出版。总结该出版的方式非常适合短版书的印刷。
4.3 合理利用不同的文献采访渠道
跟传统的出版方式相比,按需出版的操作流程更为简单,但是绝不能简单的就定型为按需出版模式比传统出版模式好,这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适合的条件是不同的,尽管在近几年按需出版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还远远不能达到取代传统出版的地位,一个更为合理的对这两者的评价是,按需出版模式是传统出版模式的一种补充。比如,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例,在印量低于1000册的图书会要求采用按需出版的模式,而在1000册以上就会选择采用传统的出版模式,这是由于按需出版的低成本的优势会随着印量的增加而慢慢降低,所以说,传统出版模式跟按需出版模式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助的关系,而不是我们认为的那种两种相对立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搞清楚的,只有理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选择采用哪种方式。
4.4 创新文献采访的技术与方法
借助网络来完成任务是按需出版的主要特征,比如,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例,其在买书时如果要按照按需出版的方式来购买,首先就必须要先登录中国按需出版网,登陆后先要注册成为其正式成员,在成为正式会有后,才能购买图书,就目前而言,针对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基本上还是以纸质订单的传统阶段,因此,图书馆必须改变现有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好按需出版模式,从而将文献采访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图书的供需信息变得更加流畅、准确和方便,从而使使文献采访方式显得更具有积极地意义。
4.5 提高采访人员的基本素质
随着按需出版模式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的采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图书馆采访人员素质的培养:一是,加强对图书馆采访人员按需出版专业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好按需出版的理论知识和最新技术方法,进行具有创新意义的采访;二是,加强对图书馆采访人员在按需出版建设馆藏方面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好按需出版规定的各种政策和技术方法;三是,加强对图书馆采访人员在科研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他们经常总结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在按需出版条件下的采访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4.6 与出版者业务联系创新
随着按需出版方式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出版者和图书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关系,使他们两者之间由传统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转变成现在的合作关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以美国闪电公司(LSI)为例来说明,被该公司看作是最大客户之中的就有图书馆,该公司会定期的向图书馆将一些按需出版的图书提供给图书馆。持此之外,图书馆跟安需出版者之间加强联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其合法性的识别程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购买盗版图书的潜在隐患,这是由于,尽管有很多网站表明他们是安需出版的,但是却没有按需出版的资格证书,只有按需印刷,这些在我国都是属于违法的范畴之内。
5 结论
本文针对按需出版视角下的图书馆文献采访的创新应用思考进行相关的论述,希望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启发,希望可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价值与影响。
论文摘要:《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印刷工程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研究该课程整体知识理论布局的基础上,认真探究提高《印后加工技术》课程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分析了课程的特点,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印后加工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系统阐述了印后加工技术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功能性与操作性共存的综合特点。因此,探索并采用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直是我们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1印后加工技术课程的特点,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印后加工技术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理联系工艺,使学生对印后加工技术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在印后加工技术方面,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印刷技术中相关的新技术与新工艺等内容融人到课程中。建立适应现代印刷本科教育的合理的印后加工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紧密结合前沿技术,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做好该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衔接。尝试将实验课程建设成为演示、验证和实际操作三种类型实验模块,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将教师的一些科研成果融人课堂教学中。为此,要制定较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内容反映学科新发展的教学大纲,并能依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适时修订。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合理完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印后加工技术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功能性与操作性共存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必须重点考虑这些因素:既可以深化理论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够强化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性,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所设置的基本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运用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总结,根据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1)启发式教学。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求解过程中进一步思考,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书籍裁切这一工艺时,简装书和精装书都可需要,但由于涉及的工艺安排不同,裁切在简装书和精装书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课程的内容安排是先讲授简装书的裁切工艺,在后续课程中讲到精装书的裁切工艺时,就要启发学生简装书的裁切与此处的裁切有何不同?为何这样处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以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完善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行案例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分析、处置、解决面对的具体问题。案例教学的具体功能表现为:一是案例教学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最佳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从课堂到社会的距离,通过案例教学得到“实践”锤炼的机会;二是案例教学能够深化学生知识理论体系的获得。适宜的案例可以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在获得逼真“实感”乐趣的同时,可以透过现象探寻本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二是案例教学可以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工具。利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进而有的放矢地将其与学习到的知识理论融为一体,进行模拟“演练”,获得“理论指导实践”的特殊体验。
(3)现场教学与模拟教学。采用部分现场教学的方法,可以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适当地选择一些章节内容,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结合设备具体讲解,让学生动手从实践中学习,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学习热情。此外,模拟教学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录像和模拟仿真工作过程等,使学生对印后加工的工艺流程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弥补因到生产现场实践可能遇到的“知识节点”难以全面展现等实际问题。
3利用多种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板书,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采用的方式是黑板加粉笔的形式,这种教学信息量较少,不能满足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有些课程内容用语言和粉笔很难表述清楚,且学生实践知识薄弱,造成了难于理解,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教学手段也必须进行改革,否则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也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板书、实物、多媒体教学软件三位一体的方法,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取长补短,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教学效果,深化了学生对印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207-02
0引言
面对我国设计教育当前的形势,平面设计专业应以整体、客观、发展的理念,立足于国内经济、地域经济及艺术院校的教学规律,从设计资源、设计生态、设计能力等方面出发,按照一定课程设计理论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建立的,是在特定条件下课程设置转换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使平面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服务的岗位要求相结合,并以能否适应社会服务岗位的设计素质要求、专业课设置能否解决实际操作问题、能否顺利实施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等因素来确定平面设计课程改革工作的发展之路。其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现实意义。
1平面设计专业的课题研究
平面设计专业是全国艺术类院校设置时间较早、建制时间较长、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个专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对产品和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迫切需要平面设计行业在商品包装装潢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产品展示、广告设计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大幅度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文化品位和改善环境,促进轻工业的良好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根据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目前平面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出符合平面设计行业要求的艺术人才。
2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整个社会对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堪了解,传统精英教育的价值观、质量关顽固地存在于行业内外,而人文教育的被忽视现象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些问题将在一定时间内困扰着设计教育工作。带着这些思考,我在平常的教学和同行交流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知识吸收率,对学生几年的专业学习而言,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到底有多少收获。二是学生毕业率,如果严格按照标准来衡量毕业生的话,达不到教学要求不能毕业的学生至少在10%左右,但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除非有休学、出国等特殊情况不能毕业外,其他学生均能顺利毕业。三是专业对口率,每年毕业的学生不少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的面相当广,主要涉及专业定位、专业结构、专业能力、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各个方面。学生进入社会初始阶段,肯定会出现一些客观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和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3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要解决好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结合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根据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要求,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既有其专业特殊性,也有与其它相关专业的共性。
①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的目标应是面向各级各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制作、出版社和印刷生产制作部门的一线岗位,具有正确的社会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②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现设计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新的创意,构思出别人没有想到的创意,这是设计师所具备的能力体现。因为,设计的生命力源于创造,创造是实现设计差异性的重要途径。③要具备一定的现代技术、技能,掌握新科技的能力。熟练掌握运用设计软件技术和手绘的表现能力。不断学习掌握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以及正确的思维方式。④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平面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程序决定了设计项目的多重性,每一个程序的顺利完成都可能需要很多不同相关专业人才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所以,应具备协调合作的能力。
4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
尽管教育专家和专业老师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都认为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还应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它的内涵,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概念和操作的措施。
4.1 课程质量课程是对一定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学习培养过程,包括课堂专业知识讲授、课外自学、创意设计、实训制作及专业考试等环节,课程的质量是通过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来体现的。
4.2 课程原则专业技术优先,动手能力优先,学生参与优先,技术教育与考证相结合。另外,注重人文素质与科技知识综合的培养及传授。
4.3 课堂文化大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多种建议,其目的就是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的弊端。实际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包含着更多的、更深的意义。现在提出的“课堂文化”,就是指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学生其它相关信息和教育,也就是说课堂文化有时比专业知识授课本身更重要。
4.4 课程衔接一方面是指一个课程的各项环节顺序安排,另方面是指课程中的讲授、课程设计、考试之间的时间间隔如何安排得最佳。由于平面设计专业每门课的性质和要求不一样,因此在讲课前特别要做好准备和安排。
4.5 课程细节课程细节是指不仅注重课程的目标,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课程各个细节的具体要求,包括如何收集资料、市场调查、创意构思、讨论、设计制作、表达自我设计意念和意见等方面。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参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设立创造学、广告学、美学、印刷技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讲座等系列课程,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科技素养。
4.6 课程形式将课堂上课桌围绕着一圈或摆成设计工作室的形式。让学生提出相互独立的设计项目进行创意讨论,锻炼学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4.7 课堂记录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把相关信息记录下来,其中包括讲课计划、重点难关、采用方式、作品分析、点评以及学生考勤和成绩登录、接受课外指导、考试分析等等,等课程结束后交相关部门存储信息,并随时接受上一级部门的检查。
5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解决方案
专业课程解决方案的提出,有利于科学的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有利于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实现发展。
5.1 就业方向面向专业广告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印刷公司等;报纸、杂志、出版社、图片社等;电视台、视频制作、节目制作公司以及品牌公司、企业等单位从事平面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工作。
5.2 专业能力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分析,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应具备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两方面:第一,公共素质方面有政治理论表现、身体素质、信息交流素质、技术素质、职业素质等;第二,专业核心能力方面有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及创意制作能力;视觉传达设计和网页设计、创意制作的能力;包装设计与VI设计及创意制作能力等。
5.3 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框架,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构成、设计软件的应用、图形创意、手绘和绘画技法、摄影摄像技术等;第二阶段,标志和字体设计、图案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版面编排设计、设计软件技巧运用、网页设计技术等;第三阶段,印刷技术及工艺、广告设计、商品包装设计等;第四阶段,包装造型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等。此外还包括和权威认证机构合作,推出职业培训证书体系,如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国际设计师等相关设计师证书。
5.4 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设计实践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低层次的技能实践,还应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将课堂设计开发实践引入课堂教学中,这种方法无论对应性课题或实验性课题都适合,使设计理论与实践、设计教学与高层次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实践体系包括:用于专业训练的校内实验室、工作室的完成,对专业岗位的职业体验则多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构建系列实践教学制度,保障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如:毕业实践指导书、基地管理制度、考证考试制度等。
6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主要课程介绍
①设计构成主要内容: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基础上,通过实例训练进一步提高设计技巧和方法。能力:掌握设计构成的技法。②计算机平面设计主要内容:在学习设计软件的基础上,掌握Photoshop、Coreldaw、PageMaker等操作方法。能力:熟练掌握设计软件技术。③广告设计主要内容:广告设计概论、广告设计创意、广告文字编排、图形创意表现、广告文案策划等。能力:掌握各类广告设计创意、制作。④包装设计主要内容:包装设计基本知识、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包装材料及工艺、中外包装设计作品欣赏。能力:掌握包装设计创意制作。⑤书籍装帧设计主要内容:书籍的封面、版式与插图设计编排、装饰材料与印刷工艺等。能力:胜任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的工作。⑥VI设计主要内容:对企业品牌VI设计中的要素、构成、技法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整理,对所需图文信息、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进行创意的设计训练及实际的应用。能力:完成专业核心任务,获得综合专业能力推广宣传工作。
7专业教学改革应突出区域经济和产业优势
平面设计毕竟是以物质文化产品层面为主要对象,设计教育的设置和改革应积极地与当地经济和区域产业结构相结合,是设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必然。它可以使专业教学和建设建立在强有力的市场经济支撑之上,并可有效解决诸如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使专业建设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专业特色定位上也有更多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8结语
总之,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与改革需从多方面、多视角来进行,既要考虑它的历史沿革,又要考虑它的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艺术专业的共性,又要考虑平面设计专业的特性。艺术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应根据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一、引入地方特色做比较凸显教材重难点
无论上什么课,都必须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 美术欣赏课也不例外,但仅靠教材中的一少些事例,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更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必须要引入与之相关的内容充实教学过程。比如在上《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这一课时,此课的重难点是:1.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的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2.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围绕这些重难点,我在网上搜寻到了中国世界遗产《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和《布达拉宫》等作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 先让学生阅读文本,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定义和类型;接着展示中国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中国世界遗产的感受,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地方,并说明美在哪里,接着播放视频,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这些中国世界遗产磅礴的气势,领略作品的美。待学生还沉浸在美中,我灵机一动,话锋一转,指出我们具有侨乡文化的景点:例如梅家大院、石化山、台山碉楼等。然后,为了让学生弄明白《万里长城》的建筑形式和作用功能,我把万里长城和台山碉楼进行比较:万里长城城头和台山碉楼墙头造型相似;万里长城当时的作用功能是抵挡匈奴入侵,台山碉楼是预防山贼入侵,共同点是防御作用,而现在都成了历史文物。还有,重温上一年我们侨乡文化史迹――方济各.沙勿略教堂--大洲湾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件事;最后,趁着学生这股热情,我又提问学生: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回答,效果不错,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产生浓厚兴趣,对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初步学会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的描述。
二、巧用多种多媒体做比较激发学生兴趣
即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学中应注意介绍科学发展历史中国内外主要科学成就,挖掘教材中的化学史料,结合教材介绍我国古代化学发明与创造。如火药发明、印刷技术、造纸术、“湿法冶金”、制作陶器……等等。现代有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候氏制碱法”及我国丰富化学资源。国家强大正需要同学们去努力,去开发。这些都是很好爱国主义教材,它能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奋斗。化学本身性质变化规律就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的好题材。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变、白磷自燃等都是破除迷信观念、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好例子。
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是一种动力因素,培养学生追求知识的情感和意志往往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比单纯地追求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订阅《科学画报》、《国外科技动态》等高新技术成果刊物,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各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势,如美国“探路者”登上火星过程,每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科学家的成就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在向他招手,产生向上拼搏攀登科学高峰的欲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执着的进取精神与博大的胸怀。
二、身体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卫生习惯以及掌握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科学方法。化学家们许多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实践、百折不挠的实例,是这种心理素质的很好例子。如介绍元素周期表、苯结构由来等,使学生认识科学上进步的,道路是多么曲折。
通过对身边同学比较,分析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会发现不是智力因素。智商一般同学相差不大,不会影响学习质量,主要是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只要有信心,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学过来,就自然会有兴趣。如化学奠基人——道尔顿出身贫穷家庭,刻苦自学,不断实验,在探索中建立了伟大学说——原子论。
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发展智力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如摩尔的引入设问:物质由什么构成?有多少个?如何把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科学家引入一个“物质的量”其标准为每摩尔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如铜锌原电池实验改为:锌与锌在稀H2SO4中、锌与铜在稀H2SO4中、锌与碳在稀H2SO中、锌与碳在酒精中,从而得出原电池构成三个条件。这样学生听起来有兴趣,思维活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质组成、性质、结构等都是由实验确定的。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的各种能力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充分运用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尊重事实和老老实实的作风,不仅是思想品质问题,也是科学精神、文化素质的基本特征和体现。要教育学生诚实,不说假话、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科学真理。拉瓦锚摆脱了传统的错误理论束缚,尊重事实,尊重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关系,对实验作了科学分析和判断,创立了燃烧的“氧化说”,了“燃素说”,使化学前进了一步。
四、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选修课、课外活动等,将化学知识和化学科技活动相结合,开阔视野,有利于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1.化学讲座:能扩大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化学学习内容。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保、化妆晶、候德榜与氨碱法等。
2.组织外出参观:社会调查是加强化学与生活联系重要形式,如参观化工厂、水泥厂、农场及科研单位,请有关人员在参观时进行讲解,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次又一次的“传播革命”与它引起的“信息爆炸”,无情地变革着人类的编辑活动。编辑活动也在遵循着信息传播理论发展自己、变革自己。编辑技术需要创新,编辑方法需要创新,编辑观念更要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现编辑革命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出版专业师资队伍不完善。当前,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有高学历的出版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许多教师没有在出版和新闻单位工作过,许多教师讲授图书营销学却没有策划营销过一本书。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出版工作的经验,因此授课时不能站在现代信息技术及国际化出版经营管理的角度进行考虑。对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国内外现代出版传媒集团的运作方式、经营理念又不甚了解,因此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书本上20世纪90年代的陈旧知识。因此,专业师资缺乏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出版专业课程设置缺少专业依托。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编辑出版学基础理论知识、出版业务流程基本知识、各类排版技术、新闻学、中文等,各学校出版专业普遍没有学科专业知识,通亦不通,专也不专,学生没有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很难做好编辑出版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体系。编辑出版学各门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现行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缺乏长远规划,缺少系统性,课程数量多、种类杂、内容重复。有时又相互脱节,缺乏有机联系,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严谨。
出版理论与出版实践相脱节。现行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中偏重理论灌输,轻视实践练习。在课程设置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时间长,实践时间短,不能自觉运用出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安排的几课时或十几课时见习和实习,不能达到实践教学预期的目的。
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大量增加实践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大幅度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学时学分。精讲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实践中领悟和完善理论。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多角度选取典型案例,师生共同解析、共同研讨,切实地培养学生分析编辑出版现象、解决编辑出版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积极与出版单位建立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安排大量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出版现状,发现问题,增强编辑出版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社会,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以基础理论课程为脊柱,加强特色课程的设置,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专才。让学生在两年或三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新闻采写基础知识、各种出版物编辑发行基础知识,这些仅是高校编辑出版教育的通识教育内容。而出版的特色教育才是专长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满足出版界对人才的多种需求。以吉林师范大学出版教育为例,以编辑古籍书刊为特色是适应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当今社会,国学书籍和一批以古籍文化为内容的期刊深受一大批人士欢迎,如何加强道德修养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如何开启人生智慧构建火生的精神家园等话题,都是人们在21世纪精神家园的焦点话题,如何将古代文化分层次分角度重构展现、如何拓展发行古籍渠道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以传统出版课程为基础,增加数字出版课程,培养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数字出版人才。传媒产业格局因为网络媒体的冲击发生了巨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如日东升。这一趋势给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和机遇,传媒业中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他们既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又要懂得现代传播技术。因此。我们要以传统出版课程为基础,增加数字出版课程,丰富办学内容,提高办学要求,培养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数字出版人才。
构建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
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培养采编校策划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传统教育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一元化教学而忽视个性人才的培养,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与活力。各高校应该鼓励出版专业教师到出版社和期刊社一线实践,提高自身的编校实践能力,同时设置创新实践学分,为学生拓展实践空间,使受教育者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育。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高校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打破“重期末,轻平时”的考试方式,要努力做到考试方法多样化、考试内容多样化、考试方式灵活化。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特别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策划能力、排版设计实践创新成果等进行全面考核,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认知观:考试内容除了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非教师讲授和非课本内容的拓展知识,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能力和知识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平时实践创新分数比例应该增加,要重视学生的图书策划、报纸的制作和期刊的制作每一项实践,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网络技术一经诞生,就以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等特性挑战传统的印刷技术,以网络作为传播载体的新闻也因此区别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以及电视新闻。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多层次性,面临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的竞争,网络新闻就成了学校扩大宣传的重要手段,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经营学校”就是“经营信息”;另外,广大学生需要借助网络充实自我,搜集信息,了解学校。所以,校园网络新闻就有了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很多高校的校园网络新闻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写作弊病,影响了新闻信息的传播。
一、高校校园网络新闻的写作存在的主要症状
目前的很多高校校园新闻没有专业的新闻写作队伍,写作者多是各个院系部门的政治辅导员或者是学生会秘书处的学生,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新闻写作特别是网络新闻写作的系统训练,仅是凭着周围人“XXX文笔不错”的评价以及自己的热情去写作新闻,导致新闻作品弊病百出。
1.词句不通,不合语法
比如山东济南某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站的数则新闻稿件:“……此次演讲比赛圆满结束,本次大赛评委会主任武传涛老师作了精彩点评。他表示本次演讲比赛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变……”同什么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变”?通篇稿件没有任何提示。又比如,“……经过这次干部选举,学生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稍懂语文语法知识的读者就能看出来,此句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而“……介绍了我校学分制改革从提出设想、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具体实践的基本过程……”此句则应该在“科学论证”的后面加上一个“到”字,同时把“科学论证”后面的顿号去掉。
2.时效性差,新鲜感弱
比如,山东省某高校一处室在一则新闻中把2007年3月上旬到2007年4月下旬的活动罗列报道,新闻时间跨度如此“漫长”,哪有什么新鲜性可言?据悉,这样的“新闻落后”的现象在很多高校的新闻报道中存在,可谓屡见不鲜。
3.缺乏生动,政味十足
山东济南某高校2008年5月12日的网站新闻的标题是这样子的:
我校第一界教学名师评选活动举行;
全省高校学分制改革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全省教育系统审记人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不可否认,校园新闻涉及的多是常规性的活动,突发性的、批评性的新闻鲜有报道,于是就会出现活动罗列的新闻,而这些新闻的报道不约而同地采用“XX(活动)在我校举行”或者“我校成功举办XX(活动)”。这样的标题,怎么会“跳起来”?这样的标题,怎么会引导读者点击链接继续阅读下去?
另外,目前高校校园新闻“政味十足”,导语中按照职别高低罗列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教师;结尾处要不就是空洞地展望未来,要不就是一味地心生感慨,而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新闻事件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了。学生参与的计算机技能比赛,不是先报道哪些学生参加,也不是报道哪些学生获奖,而是先用大量的篇幅报道出席比赛的领导,报道领导的重要讲话。这样的报道,相信“掺水”不少,只是为了迎合某些领导的虚荣,根本没有遵循“坚持真实性”的新闻报道原则。我们并不是说不要报道“政治”,而是要怎么样把“政治思想教育”更好地融合在新闻事实当中。
二、对症下药,让校园网络新闻“活”起来
网络新闻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没有的优点,我国的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其运作空间是巨大的,宣传效益也是可观的。但是,前提是我们需要了解网络新闻的独特性,遵循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和新闻作品的写作规律。
1.精心制作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网络新闻的标题在第一时间内引导读者进入深层信息。新闻标题的格式分为单行标题(主题式)和多行标题(主引式、主副式、完全式)。报纸由于版面空间的开阔性和完整性,在标题的制作上可以调用各种文字技巧,多数标题采用了多行标题的格式。比如:
卫生部指出油炸食品有潜在危害(引)
炸薯条对人体有害(主)(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情况有所不同。为了在有限的页面可视区域内增大新闻信息容量,网络新闻多把新闻标题集中组合,形成引导式版面布局,每一个标题必须用最简单最精练的几个字高度概括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强调新闻中最新的变化,揭示新闻中最本质的意义。即使有的时候必须要使用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也是作为一行排列的,中间用空格作为标记(比如上述的第一个标题在网络中这样子排列:卫生部指出油炸食品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炸薯条对人体有害)。所以,网络新闻标题制作要争取“跳出来”,以生动、精练、动态等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
2.新闻实践进课堂,以全新的视角高度重视校园新闻写作
很多高等院校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形成专门的校园新闻写作队伍,与没有重视校园新闻有关系。院校的决策者们意识到了网络本身的重要性,但是忽略了网络内容的重要性。构架已经存在,如何填充?——这个问题值得决策者们深思。另外,现在正负责校园新闻宣传报道的教师或者学生应该放平心态,积极借鉴同类院校同类新闻的成功报道技巧,学习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我们的很多老师和学生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我的散文写得很棒,我的小说写的很好,我写新闻肯定也错不了。其实,新闻作品是不同于散文和小说的,文笔好并不代表具有新闻意识,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放低姿态,重视新闻的学习。所以,新闻写作一定要进课堂。不久前一位学生家长跟笔者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学校网站上的大部分新闻根本就不是新闻。”这位学生家长从事新闻业务几十年,他的批评和建议代表了一种比较权威的观点。改变这样的尴尬局面,必须让新闻写作进课堂,采用理论讲授、讲座、实训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新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和驾驭技能。
3.校园网络负责人树立时间观念,及时更新网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22-02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欣赏课,使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之美、形式之美和内容之美,使学生从欣赏认识中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掌握运用语言、汉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而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形式,以丰富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充分发挥美术欣赏的优势。
一、美术欣赏的方式
由于现代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强调发展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加上教科书印刷技术的提高,目前美术课本中美术欣赏的内容尽可能挑选有代表性的世界名作,体现出教材的审美价值。美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分为专题美术欣赏、随堂美术欣赏和参观欣赏三种方式。
1.专题美术欣赏是利用整节课时,围绕某一个阶段或某一美术种类进行全面的介绍、赏析、使学生较系统、较深入地了解有关这一美术类别作品的特点、相关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2.随堂美术欣赏。随堂美术欣赏,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环环相扣。随堂欣赏课流程:首先,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然后,确定教学重难点;最后,选择随堂欣赏的作品,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领学生感悟欣赏。上好一节随堂欣赏课实为不易。所以随堂欣赏有效与否,对一节课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随堂欣赏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包括:实物、图片、文字、影像的欣赏内容。这些内容对达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参观美术欣赏。参观欣赏是组织学生参观美展、博物馆,或参观城市建筑,依据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可组织不同的参观点。有的重在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有的重在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等等。但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目前参观欣赏仅在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那么,欣赏课要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握应用的时机与尺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实施:
1.比较法。将实物照片与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发现概括、夸张、变形、添加等表现方法的应用。将写实与非写实作品进行比较,启发开阔学生思路。通过比较同一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的作品欣赏后,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比如,达・芬奇所绘制具有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与达达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杜尚的《长胡子的蒙娜丽莎》,两幅作品通过教师引导比较,让学生区分理解两者的异同。
2.归类法。将所欣赏的内容归类出示,让学生自己找寻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清明上河图》与《簪花仕女图》同列之下总感觉没什么联系,可其实两幅作品都说明了美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信息的载体。诚如我们从《清明河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宋代的社会风俗、建筑制式、贸易的方式等。同样也可以从《簪花仕女图》中看到反映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个侧面,通过服装、发式进而体会其生活方式、社会时尚和审美趣味。
3.电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从不同角度选用不同作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对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的解读,可利用phtoshop软件来分析画家的这一经典名作。具体可以将作品中的一个人物的面部进行分解,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块面,再用PPT课件中的动画动态演示。这样可以使学生们较为轻松地理解毕加索作品的构成规律,既而读懂立体绘画,这种直观的演示胜过语言的多种描述。
二、美术欣赏的教学
1.教学设计。一节美术欣赏课中有许多美术作品,而课程的时间有限,只能有所侧重地去选择、分析作品,可围绕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构图等进行分析。围绕作品的题材进行赏析。平铺直叙地逐一分析既不能让学生学会欣赏,也不受学生欢迎。因此需要找出一个欣赏的侧重点,并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同样是美术欣赏教材,可以有所侧重或侧重于一个画种的发展演变史,如中国画欣赏中可以结合中国画由人物到山水到花鸟的兴衰历程;也可以突出分析某一流派的某几个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如突出介绍后印象主义的塞尚、高更、凡高三位艺术家,而简述其前后的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或着重介绍某一国家某一时代最有造诣的几位人物画家,而简述其他静物、风景画家等。所以,教师要整体地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教材中各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一节课的中心,是贯穿于一节课的灵魂和主线。重点内容往往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点。如果学生掌握了重点,这节课就算成功了。那么,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呢?
(1)课前认真备课、抓教材重点。美术欣赏课不像美术常识课那样强调教学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而更富有情感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为此,美术教师要能很好地掌握美术史的知识和相关的文化科学知识,同时也需要深入地钻研教师参考用书、熟悉教材,找出课中的要点。同时还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教师在上课前应先“吃透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抓住教材重点,使知识系统化。再“吃透学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发展水平,有了课前充分合理的教学准备,才能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提供有力的条件。(2)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突出重点。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课堂中学生一眼看到,所以就能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例如: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课的知识点为例,从课程中提炼出最关键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①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主要特点。②中国古代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的主要特点。③欣赏古代绘画与雕塑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一般说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也要按照教学目标的四个领域来设计,即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创造性目标和情感目标。以一节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课为例,这样来设定其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和主要特点。(2)选择一件你喜爱的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可以从课本中或其他地方选择绘画或雕塑作品),写出从形式、内容以及文化层面等方面的赏析短文。(3)通过学习后,谈谈对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成就的感想。这三条教学目标全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四个领域。其中都包含了美术欣赏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而对美术作品的全面欣赏并表达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同时体现出创造性目标和情感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着中国古代艺术欣赏,又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该课中最为深刻而崇高的情感目标。
4.教学创新。传统教学冠以“贴标签”牵强的说教方法并不是高明的教学手段。同时也难以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当代学生喜欢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希望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古人说“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所以除了欣赏教学之外,如果还能加以让学生动动手,画一画、做一做、参加集体创作活动。让学生们大胆地表现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利于培养创造力。
三、美术欣赏的问题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欣赏,对教师来说是赏析。因此,美术作品欣赏课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系列的审美活动,其中,作为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教师是沟通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桥梁,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分析,并提供必要的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解阶段。美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时代背景需要教师的介绍和分析。作品所表现的事物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尝试分析。
2.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要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真实情感。欣赏美术作品始终伴随着欣赏者的情感,教师的讲述会不由自主地带有个人的感彩,会影响左右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不要对作品作过多的评述,更不能带有太浓重的情感色彩,而应该比较客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和分析,通过讨论引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从而产生真切的审美体验。
3.教师要设计好一系列问题。欣赏美术作品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去补充、丰富作品的内涵。为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教师根据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事先设计好一系列有趣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讲授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学会欣赏。
4.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身观赏、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或评价。只要是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师就应该给予尊重和认可。绝对不要轻易地将专家或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研究表明,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关键词:荧光物质;荧光现象;中学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综合实践活动是区别于学科课程的一门非学术性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加强课堂知识和社会生活的联系[1]。目前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学校必须执行的一门课程,已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我们也在摸索和探寻中尝试开展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并力求在活动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2011年关于“纸巾荧光剂超标”[2]以及“猪肉发荧光”[3]等新闻报道频频见诸各类媒体,学生因这类新闻而激发出了对于荧光现象以及荧光物质的强烈好奇心。鉴于此,我们在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中开展了“探秘生活中常见荧光物质与荧光现象”这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化学综合活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研究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化学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其他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积累了一些实用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案
1.1 知识和技能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首先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图书馆资料如何查询”、“中国知网如何使用”、“网络搜索引擎介绍”等几方面内容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获取基本知识的来源和方法。然后结合中学实际介绍“苯环的芳香性”、“刚性平面”、“电子跃迁”等基础化学知识,为学生阅读与“荧光”相关文献打下基础。最后综合实践指导老师还必须对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训练,以使学生掌握该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1.2 综合实践小组的划分及研究内容和方案
为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在学校规定的课程实施时间内顺利完成,并使得学生学会团队分工合作,我们在实施该综合实践活动时按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课题研究的几个具体方面将参加该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第一组负责查阅文献获知荧光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及荧光物质的基本结构特点。要求将文献结果整理成文并制作相应PPT在整个课程实践小组展示。
第二组学生结合文献查阅和调查,寻找日常生活及自然界中常见具有荧光特性的物质。要求查阅清楚所寻找到的荧光物质的结构,以及产生荧光的原因,并收集含有荧光物质的实物若干,于整个实践组展示。
第三组学生利用第二组同学寻找到的具有荧光特性的物质设计完成引发这些物质荧光现象的实验,完成相应实验报告,并拍摄实验视频或照片若干。
第四组学生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另三组同学研究成果,撰写“我眼中的荧光现象”综述。要求通过调查了解荧光现象目前在日常生活各个层面的应用实例,并结合调查的结果阐述如何正确地看待荧光现象。
2 成果呈现
2.1 第一组报告——荧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荧光物质的结构特点
该组同学利用搜索引擎以“荧光”为关键词搜索了网络资料,弄清了荧光产生的相关机理。并利用校图书馆馆藏大学教材找到了荧光物质所有具有的结构特征。在实践中提升了资料获取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
2.1.1 什么是荧光
常温下,当某种物质被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即进入激发态,并发出比入射光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波长400~700 nm),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5]。而萤火虫以及荧光棒则是通过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发光的现象,一般称为“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不属于我们此处研究的“荧光现象”。
2.1.2 荧光现象产生的光物理过程
具有荧光性的分子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后(如图1所示),该物质中电子从基态S0
(通常为自旋单重态)跃迁至具有相同自旋多重度的激发态S1或
S2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释放其能量回到基态。如激发态S2 的电子可经由非常快的(短于10-12秒)内转换过程无辐射跃迁至能量稍低并具有相同自旋多重度的激发态S1 ,紧接着以发光的方式释放出能量回到基态S0 ,这里发出的光就是荧光,其频率即为νF 。由于S1 激发态的能量相对低,故在这一过程中发出的荧光的频率νF 低于入射光的频率νA。荧光态的寿命为10-8至10-5秒。
此外,电子也可以先从激发态经由系间跨越过程无辐射跃迁至能量较低且具有不同自旋多重度的激发态S1 (通常为自旋三重态),再经由系间窜跃等方式无辐射跃迁至激发态T1 ,最后以发光的方式释放出能量而回到基态S0 。由于激发态和基态S0 具有不同的自旋多重度,这一跃迁过程是被跃迁选择规则禁戒的,因而需要比释放一般荧光更长的时间(从10-4秒到数分钟乃至数小时不等)来完成该过程;当停止入射光后,物质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电子继续保持在亚稳态上并持续发光直至所有的电子回到基态,这种缓慢释放的光通常被称为磷光,磷光频率为νp 。
2.1.3 具有荧光现象物质的结构特点
发荧光的物质一般具有下列结构特点:(1)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等强吸收基团,且在一定程度上共轭体系越大,π电子的离域性越强,越易被激发而产生荧光。(2)分子的刚性平面有利于荧光产生。刚性平面结构主要可以减少分子的振动和碰撞去活的可能,有利于荧光的产生。(3)诸如-OH、-NH2、-OR等给电子取代基可使共轭体系增强,导致荧光增强[7]。
2.2 第二组报告——调查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典型荧光物质
该组同学首先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相关资料查询具有荧光性质的物质名称和结构,再分析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于哪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物品,最后再实地寻查菜场、药店、超市等多个场地收集含有荧光物质的具体物品。通过不懈的努力共寻得日常生活中含有荧光特性物质多种(如表1所列)。
该组同学在完成本组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充分锻炼了信息获取能力,更走入了社会提升了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2.3 第三组汇报——利用生活中常见荧光物质引发荧光实验
第三小组是由整个实践小组实验能力最强,且最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组成的。他们不仅要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将第二小组同学收集来的含有荧光物质的各种日常物品中的荧光物质释放,还要多次实验从而摸索出观察到荧光现象的最佳途径。多次的实验不仅是实验能力的提升,更是意志的锻炼,荧光实验的成功不仅证实第二组同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2.3.1 实验1 叶绿素荧光实验
所需仪器与试剂:紫外光源(波长315~400 nm)、研钵和研杵、100 mL烧杯、3~5片菠菜叶子、95%乙醇。(此处使用紫外光源为网购一般驱虫用的黑光灯)
实验过程:取2~3片菠菜叶在研钵中磨碎,然后将研碎的菠菜叶溶解在50 mL 95%乙醇中,过滤得滤液。在暗室用紫外光源照射菠菜汁,观察荧光。如果观察不到荧光,加入乙醇稀释该溶液。实验观察到绿色溶液在紫外灯照射下呈现红色荧光。
2.3.2 实验2 原卟啉荧光实验
所需仪器与试剂:紫外光源(波长315~400 nm)、100 mL烧杯、棕色壳鸡蛋2只、0.1 mol/L盐酸。
实验过程:将2只棕色蛋壳放入50 mL 0.1 mol/L盐酸中,盐酸与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鸡蛋壳表面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待碳酸钙反应完毕后,蛋壳中的原卟啉被释放出来。在暗室中用紫外灯照射含有原卟啉的溶液,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现象。
2.3.3 实验3 维生素B2荧光实验
所需仪器与试剂:紫外光源(波长315~400 nm)、100 mL烧杯、研钵和研杵。
实验过程:在研钵中将复合维生素片研磨成粉末,并将粉末转移到烧杯中加50 mL水溶解,随后在暗室中用紫外光照射,可观察到黄绿色荧光现象。
2.3.4 实验4 奎宁荧光实验
所需仪器与试剂:紫外光源(波长315~400 nm)、100 mL烧杯、黑松汽水或通力水。
实验过程:将黑松汽水倒入烧杯中,直接在暗室中用紫外灯照射,可观察到红色荧光。
2.4 第四组汇报——如何正确看待荧光现象
第四组同学通过网络和各类期刊文献调查荧光现象的应用范围、应用实例以及应用原理,并将所调查的结果写成综述,在整个综合实践小组展示。学生在综述的过程中学习了科技文献的写作,提升了资料整合能力。
2.4.1 荧光现象的应用综述
2.4.2 对于荧光现象的评价
荧光现象是特殊结构的物质产生的特殊光化学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此类现象并不神秘,我们应从容看待,遇到诸如“猪肉荧光”等新闻报道时不应为事物表面的“神秘”所蒙蔽,而应具有从事物本质看待具体问题的基本观念。此外,正确利用荧光物质和荧光现象可更多发展科技,造福人类。如奎宁等物质本身具有荧光性,但人们关注这类物质荧光性以外的用途,也是对物质应用的不同方面。同时也应注意荧光现象使用的适度问题,如利用荧光物质给纸类等增白不应一味追求“白”而忽略荧光物质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只有根据生产生活实际,合理适度利用荧光现象才是科学的做法。
3 总结与反思
本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尝试在学生中开展的一个较具学科深度的研究课题。通过该课题的开展,我们认为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应充分关注生产生活热点与学生的兴趣点,兼顾这两点的课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的动力与激情。
本活动的开展教师并未完全放手,而是在最初的知识准备阶段和活动小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是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
该综合实践活动从内容上看,涉及理论的学习,文献的查找、实验的开展、物质的寻求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通力合作方可完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宗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兼顾以上所述各个层面。
从最终呈现的活动成果来看,我们的研究并未能涵盖“荧光现象”的所有问题,研究的结果也未能提出创新的观点。但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学生科研意识、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阎蒙钢,马旭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探讨[J].化学教育,2008,(2):29~30.
[2] http://finance.jrj.com.cn/consumer/2011/11/22151411619339. shtml.
[3] http://apsafe.cn/zhuanti/fgzr/.
[4]许世生,董占伟等.因地制宜地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J].化学教育,2010,(8):28~31.
[5][6]荧光(百度互动百科)http://hudong.com/wiki/%E8-%8D%A7%E5%85%89.
[7]华中师范大学等编.分析化学(下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3~55.
[8][12]张奚宁,马君等.激光诱导荧光光谱中内源性原卟啉Ⅸ对胃癌生长状态的标示作用[J].激光生物学报,2008,(6):720~722.
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享誉盛名。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式多样,效率较高。经职业教育培育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①是德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其任务明确、定位合理、课程设置广泛、授课形式灵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与职场就业奠定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对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可能导致的职业变化有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在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产业革新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对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研究,能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指导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历史轨迹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最初萌芽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进修学校。1816年北德意志联邦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文化能力,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基础教育肇始于此。进修学校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发展成为在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1919年《魏玛宪法》第145条规定了普及进修学校义务教育至18岁的原则。1920年,德国全国学校大会将进修学校定名为“职业学校”。[1]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政府把职业学校作为法定的义务教育场所。
1958年起,德国在各州开始试设一年制职业基础学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1969年8月14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作了法律上的阐述:学制一年,属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这是“职业基础教育年”第一次正式见诸法律条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德国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关于职业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方面的大讨论,教育界、工商界都普遍意识到要加强职业基础教育。1970年,联邦和各州共同委任的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了《教育结构计划》,就德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目标”、“七个建议”,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后的第十一学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2]1973年以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教育总体计划》、《联邦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要点》以及《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这三个对后来德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法规。其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78年5月19日,德国政府通过修正协议,正式在全国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同年,德国政府规定给已完成九年或十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以全日制职业基础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开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办学特色
(一)入学条件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招生对象是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入学资格作了规定:所有离开普通教育学校、中学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十年级毕业生。也就是说在学制系统的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依此规定,在德国,任何离开普通教育的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在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这一规定既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又为受教育者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定位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就是要教给学习者共通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以后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它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被赋予了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连接”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职业教育作铺垫。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属职业准备教育,在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此表述为:“职业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视为为进一步实施的职业专业教育打下宽广基础的阶段,向受教育者传授尽可能广泛的职业活动领域所共同具有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做准备”。[3]这一表述在德国职业教育史上首次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基础教育。
(三)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结构计划》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设想是:“职业教育应该为通向更高水平(层次)的不同的专业化的道路打下宽广的专业与文化教育的基础”,[4]基于这种构想,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广泛。入读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学习分属13个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课程,即经济与管理、金工技术、电工学、建筑技术、木工技术、纺织技术与服装加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印刷技术、裱糊技术和房间布置、保健、营养与家政、农业等,共涉及220门职业。各职业领域的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学、体育、宗教;(2)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3)选修课。目的是在各职业领域中,介绍一个宽广的、具亲缘关系的、职业共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能力,并加深普通教育,为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打好共同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学习者具有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训练职业的专业要求。[5]为他们进一步选择和接受各种专业职业教育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授课形式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学生不但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形式来完成。实施学校与企业协作式职业基础教育的学校,采用部分时间制教学,每周教学2天,其余时间则接受企业培训。
职业基础教育年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它对培育“口径宽”、“基础厚”的职业工人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职业教育基础年的某些授课内容,也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职前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如在职业教育中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总体而言,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将因其课程设置的相对广泛,任务与定位明确,确定职业培训的“关键性素养”(Schlussequalifikation),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将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欢迎。
三、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几点评价
职业基础教育年作为德国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的第一年,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观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与定位、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实施职业基础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就业体系的需要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传授职业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各种职业共通的“核心技能”,避免过早的专业化,确保在未来的职场上,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内容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职业基础教育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
(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特别是在技术升级、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不同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完成三年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无需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就可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因职业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工种变化,企业也可缩短对职业工人的培训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社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三)秉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接受教育,每个学生不但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从根本上杜绝理论脱离实践,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结束后,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业务过程,就可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工人参加工作。
(四)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广泛,不但能独立胜任工作,而且可以成为多面手“德国的机器操作员和其他车间工人承担的任务,要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广泛得多,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标准,并且能一以贯之。”[6]即使可能因一时某一工种人才饱和,也可在其他领域谋得一职,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可使离开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签订合同的机会。[7]
(五)职业基础教育年有助于学生为将要进行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做好实践准备职业基础教育年不是中等教育的“死胡同”,它属于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处于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阶段。“它确实为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提供了条件。”[8]学生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所学的内容相对浅显,但涉及面广,这为日后的“专、精、尖”专业职业教育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急功近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的内容、技能,往往囿于某一工种或职业,针对性太强。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盛行的“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受到技术升级、产业革新的冲击,其求职领域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多工种,职业群”的非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中的可取之处,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职业预备教育年”或“职业基础学年”.
②在德国,凡整周(星期日除外)全天安排课的学校称为全日制学校;凡一周仅有一两天上课的学校称为部分时间制学校;凡整周仅在下午一两点以前安排上课的学校称为全时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3][4]徐涵.德国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讨论[J].职教论坛,2004(2)上:63,64.
[5]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
德国是世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享誉盛名。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形式多样,效率较高。经职业教育培育的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①是德国职业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其任务明确、定位合理、课程设置广泛、授课形式灵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与职场就业奠定厚实的基础, 并使学生对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可能导致的职业变化有较强、较快的适应能力。在目前我国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技术升级日新月异、产业革新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对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的研究,能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办学方针指导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历史轨迹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最初萌芽可追溯至19 世纪初的进修学校。1816 年北德意志联邦颁布工商条例,规定18 岁以下的学徒必须接受进修学校教育,培养读、写、算等文化能力,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职业基础教育肇始于此。进修学校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 逐渐发展成为在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场所。1919 年《魏玛宪法》第145 条规定了普及进修学校义务教育至18 岁的原则。1920 年,德国全国学校大会将进修学校定名为“职业学校”。[1]1949 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 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政府把职业学校作为法定的义务教育场所。
1958 年起, 德国在各州开始试设一年制职业基础学校,社会各界反映良好。1969 年8 月14 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第一年作了法律上的阐述:学制一年,属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称为“职业基础教育年”。这是“职业基础教育年”第一次正式见诸法律条文。
进入20 世纪70 年代, 德国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关于职业基础教育政策与理论方面的大讨论,教育界、工商界都普遍意识到要加强职业基础教育。1970 年,联邦和各州共同委任的德国教育审议会制定了《教育结构计划》,就德国教育发展提出了“四个目标”、“七个建议”,其中第六条建议就是“在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后的第十一学级设职业基础教育年”。[2]1973 年以后,德国又陆续颁布了《教育总体计划》、《联邦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要点》以及《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这三个对后来德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法规。其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1978 年5 月19 日,德国政府通过修正协议,正式在全国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同年,德国政府规定给已完成九年或十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以全日制职业基础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开始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二、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办学特色
(一)入学条件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招生对象是已完成普通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关于职业基础教育年的框架协定》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入学资格作了规定:所有离开普通教育学校、中学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十年级毕业生。也就是说在学制系统的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依此规定,在德国,任何离开普通教育的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在第十一年强制实施职业基础教育,这一规定既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地实现了无缝衔接,又为受教育者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任务与定位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就是要教给学习者共通的基本职业技能,为以后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打好基础。它介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被赋予了普通教育和专业职业教育之间的“连接”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专业职业教育作铺垫。
德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进修教育以及职业改行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属职业准备教育,在德国1969 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此表述为:“职业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应该视为为进一步实施的职业专业教育打下宽广基础的阶段,向受教育者传授尽可能广泛的职业活动领域所共同具有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行为方式,从而为从事多样的职业活动做准备”。[3]这一表述在德国职业教育史上首次从法律上确立了职业基础教育。[ LunWenDataCom]
(三)课程设置
《教育体系结构计划》中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设想是:“职业教育应该为通向更高水平(层次)的不同的专业化的道路打下宽广的专业与文化教育的基础”,[4]基于这种构想,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广泛。入读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学习分属13 个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课程, 即经济与管理、金工技术、电工学、建筑技术、木工技术、纺织技术与服装加工、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印刷技术、裱糊技术和房间布置、保健、营养与家政、农业等,共涉及220 门职业。各职业领域的课程分为三个方面:(1)普通课,包括德语、社会学、体育、宗教;(2)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3)选修课。目的是在各职业领域中,介绍一个宽广的、具亲缘关系的、职业共需的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判断能力,并加深普通教育, 为进一步接受专业训练打好共同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学习者具有职业上的应变能力和适应不断提高的、训练职业的专业要求。[5]为他们进一步选择和接受各种专业职业教育作好准备,打好基础。
(四)授课形式
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别强调实践活动,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基本功,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学生不但都要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职业基础教育年通常由全时制职业学校②或通过企业训练与职业学校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形式来完成。实施学校与企业协作式职业基础教育的学校,采用部分时间制教学,每周教学2 天,其余时间则接受企业培训。
职业基础教育年近200 年的发展历史表明,它对培育“口径宽”、“基础厚”的职业工人是大有裨益的。虽然职业教育基础年的某些授课内容,也因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企业部门生产要求不断变化,目前出现了职前培训跟不上要求的问题,这也是整个德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处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弥补,如在职业教育中增设普通教育课程内容。总体而言,职业基础教育年在可以预计的未来将因其课程设置的相对广泛,任务与定位明确,确定职业培训的“关键性素养”(Schlussequalifikation),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因技术升级、产业革新对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必将继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欢迎。
三、对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几点评价
职业基础教育年作为德国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的第一年,为学生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观职业基础教育年的任务与定位、课程设置与授课形式, 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优势所在:
(一)通过实施职业基础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而满足未来的就业体系的需要实施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传授职业中的“关键性因素”,培训各种职业共通的“核心技能”,避免过早的专业化,确保在未来的职场上, 从业人员的通用能力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内容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职业基础教育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取的方式方法。
(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职业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特别是在技术升级、产业革新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不同技术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完成三年职业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无需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教育与培训,就可提高自己的技能,适应因职业结构的变动而造成的工种变化,企业也可缩短对职业工人的培训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社会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三)秉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点,职业基础教育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接受教育,每个学生不但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文化理论教育,而且也都要接受严格的实践操作训练和实习训练,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都比较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能从根本上杜绝理论脱离实践,如“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经过职业基础教育年培训的学生,在三年职业义务教育结束后,无需再经过长时间的熟悉业务过程,就可直接作为一个熟练工人或技术工人参加工作。
(四)职业基础教育年的学生因所学内容广泛,不但能独立胜任工作,而且可以成为多面手“德国的机器操作员和其他车间工人承担的任务,要比他们的英国同行广泛得多,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高质量标准,并且能一以贯之。”[6]即使可能因一时某一工种人才饱和,也可在其他领域谋得一职,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职业基础教育年的课程设置可使离开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签订合同的机会。[7]
(五)职业基础教育年有助于学生为将要进行的专业职业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做好实践准备职业基础教育年不是中等教育的“死胡同”,它属于三年职业义务教育中的第一年,处于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阶段。“它确实为教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好的成绩,并且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提供了条件。”[8]学生在职业基础教育年所学的内容相对浅显,但涉及面广,这为日后的“专、精、尖”专业职业教育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急功近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学的内容、技能,往往囿于某一工种或职业,针对性太强。而我国职业教育目前盛行的“订单”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受到技术升级、产业革新的冲击,其求职领域将大受限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02 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多工种,职业群”的非定向培养模式,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基础教育年中的可取之处,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论/文/网 LunWenData/Com]
注释:
①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职业预备教育年”或“职业基础学年”.
②在德国,凡整周(星期日除外)全天安排课的学校称为全日制学校; 凡一周仅有一两天上课的学校称为部分时间制学校; 凡整周仅在下午一两点以前安排上课的学校称为全时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1.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2.
[3][4]徐涵.德国关于职业基础教育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的讨论[J].职教论坛,2004(2)上:63,64.
[5]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