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孪生在教育中的应用

数字孪生在教育中的应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3: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孪生在教育中的应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孪生在教育中的应用

篇1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教育,就是要通过数学使学生在知识教养、情感教育、智能发展、数学审美和数学文化观念等方面得到发展。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应构建为:教养性目标(知识技能)――认识价值;发展性目标(过程方法)――实践价值;教育性目标(情意审美)――美学价值。

二、营造数学课堂文化的教学氛围

1.倡导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加深对数学文化的情愫。

2.强化自主活动

让学生自主活动,就是要把思维的空间、研究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潜质得到充分的开发。新教材呈现出学生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背景下丰富有趣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感受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

3.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蕴涵着许许多多有趣而美妙、独特而神奇的知识奥秘,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应用,把情趣盎然的数学文化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品位、去享受,这无疑是一种乐趣。

三、揭示数学文化的内涵

1.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可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打开课本看图,说说有关分数产生的情况。分数是在分物体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产生的。在我国古代用算筹表示分数,当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和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后,分数就变成现在的表示方式了。这些都表示通过数学家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分数的表达方法也就愈来愈简洁,直至今后我们还可以用字母符号来表示所有的分数。另外,还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之上的,体会“平均分”是最公平公正、最合情合理的分法。

2.展示教材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如,我在教学《角》时,从现实素材中挖掘出了很多角的应用事例:(1)照相机的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可以改变拍摄的范围。一般的标准镜头拍摄的范围在45度到50度之间,而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扩大拍摄范围。(2)看幼儿园滑梯的角度,一般是多少度较合适呢?根据询问专家,得知一般滑梯的斜度在40到56度之间为宜。(3)学生椅子的靠背多少度适宜呢?

3.让学生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在学习“分数、百分数”时,可向学生提供这样的数学文化信息: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大发明家爱迪生在谈天才时用一个等式来描述,他说“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这些“格言”不仅折射出伟人的人生信仰,同时还折射出数学的光辉。

4.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杰出贡献

在学习“数的整除”之后,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他认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质数之和。”在当时无人问津,200年过去了,这一猜想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岿然不动。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1966年证明出了这个震惊世界的“1+2”。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贡献,让他们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对培养学生认真学习钻研的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让学生写数学故事、数学小论文、猜数学谜语、编写数学儿歌,参加一些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智力游戏,做一些数学小剪报,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实践创作也能达到以美衍趣、以美激情、以美启智的目的。

5.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趣闻、轶事

篇2

说明文作为语文教材中科普面广、知识性强、应用全面的知识载体,在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说明文以严密规范的科学语言,具有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学生在严谨规范的文章中科学的认识事物的特征属性。纵观小学六年语文教材中文章类型比例,科普类说明文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一册书籍中都有知科普性强、知识性强的说明文教学单元,这对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学习,感知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充分汲取科学内容知识,促使其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等,教师需充分地了解说明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了解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拓展课外知识等。由于说明文本身所具有的静态文体特征,容易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片面传递科学知识、灌输思想教育、混淆不同文体特征的文章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差异、关注重点、质疑问难等问题愈演愈烈,教师难以取得预设的教学效果。本文认为在说明文教学中读、思、行极为关键,对提升说明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读为基础

语文知识是在灵活的课堂教学中被学生认知、吸收的,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阅读感知能力是教学的关键。由于小学生对科普知识具有较大的认知差异,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各个学段的教学都极为重要。小学教材中的说明文语言较之文学作品语言客观严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反映科学术语较为拗口,难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存在断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规范言语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读懂科学知识,读准科学语言,读透科学感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多种读的方式充分认知文本。初读整体感知文章大致内容,理清文章行文逻辑顺序,如质疑―举例论证―总结,精读时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所使用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在整体回顾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品味语言准确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解其“管中窥豹”的表达效果。

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就火星和地球之间相似的地方进行比较,以科学证据来肯定科学家的推断,教师要注意进一步加深其对文本的语言的准确性和内容的生动性,如能否将说明文中作者所使用的“大多”、“很少”、“大概”等词语删去,引导学生说出原因,体会删去后文本意思的改变,从而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用词严谨规范性的。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使用,让学生通过朗读,品析文中语句,形象地感知文中的说明方法。

二.思为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将说明文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直接通过文本阅读获得知识,忽视学生在文本感知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思考,可能进一步导致师生之间的知识落差。“所谓知识落差是指教师传授的知识量与学生可能接受的知识量之间的比差。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容量,使学生在听课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基础现状及接受能力,来确定恰当的知识落差。”[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语言较为形象简明,教师应当在引导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根据说明文的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记叙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实用性说明文,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以事物说明文、科普说明文为主,学生通过严谨规范的语言获得对说明形象的认知,学生在品读具有文学趣味的说明语言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当学生把握说明语言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对课外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分解组合,从而提出其他问题,这就是动态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生成问题。说明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知识背景的差异,容易生成各种临时性的动态问题,这种问题的生成恰巧是学生个性化思考的结果。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及时补充科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让学生能将文本教学中的疑惑充分化解。

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师生的思考极为关键,教师的思考能够为预设教学提供基础,学生的思考能够为教师的及时总结反思提供基础,两者之间互为因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进一步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中获得感性知识,与自身的背景知识进行双向结合,真正地激发学生自身向往科学、热爱科学的内部情感。

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地预设说明文教学。关注于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技能,有效地联系三维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质疑,敢于正面教学目标的落差。另一方面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带领学生探究说明文中的科学价值,分清主次、重难点教授知识,切勿将说明文文本的字词篇章知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一锅烩,进而偏离说明文教学的初衷。再者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以课堂互动对话的方式,进行平等对话沟通,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在说明文教学中真正地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成为科学知识探究的小主人,教师成为启发点拨作用的引路人,合理引导教学活动。

三.行为反馈

说明文以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教学时具有自身的规律,教师不仅要抓住文本中的知识重点,带领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和语言文字,还应当将课内文本知识拓展迁移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掌握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举一反三地对同类型的科普文章进行有效地解读,为自身的写作技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转变已习得的知识为实践技能,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向壁垒中积极课外观察、实验操作、记录数据、科学反馈的方式,开发利用说明文文本中所涉及的知识。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小学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变革自身的教学观念,拓展课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与文本、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对话,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学习,创设说明文教学的创新平台。

篇3

“生活即教育”及其孪生的“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描述之一,“生活即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其中,一九三零年一月至二月举行的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上,以“生活即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今天,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仍然如火如荼,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近年随着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每门学科的教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何一个读了陶行知先生原著或后来者研究著作的,都会下意识地将陶行知思想与自己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以希望对自己的教育以及学科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也受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个影响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师范学习时期,班主任在课堂上经常提及陶行知先生,因此师范学习的时代就曾初步接触过陶行知教育思想,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多少教学实践经验,难以将从书本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与具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因此那个时候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工作以来,因为前辈和领导的引领,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仍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加之有实际教学经验的结合,因此对其中的一些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文就尝试结合“生活即教育”(包括“社会即学校”)思想,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生活即教育”的初步认识

若想从“生活即教育”的著名思想中获得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那首先就必须对“生活即教育”这一思想有一定的认识,尤其要对这一思想的来龙去脉作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不至于犯只看这五个字就去理解其本义的错误. 应当说,这种错误还是常见于基础教育实际中的,比如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有些同行几乎在没有完整地看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关解读资料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其中的一些术语(如科学探究、建构主义)进行高谈阔论,仿佛一夜之间他们就懂了这些术语似的,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在实际教学中装模作样地进行探究,可探究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于是又反过来说新课程改革不好,没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 我们不反对最终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反对的是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本身就不合理.

于是,笔者在理解“生活即教育”时,就努力先做一件初步认识这一思想的事情. 参阅陶行知先生的有关著作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生活即教育”并不是陶行知先生的即性思维产物,而是长期思考的积淀. 陶行知先生自己曾这样说:“……生活即教育. 中国以前有一个流行的名词……教育即生活,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我们要问,‘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研读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要将其老师杜威的话翻半个筋斗,是有着自身的实践经验支持和理解的. 与这句同时翻了半个筋斗的还有另一句话,即将“学校即社会”改成了“社会即学校”,用陶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把学校看做社会,那就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进笼子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把社会上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 ”我们看这段话,它对今天的小学教育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有没有实际的启发意义呢?显然是有的,我们正有一种把学校功能无限扩大的倾向,认为学校能够包办教育的一切. 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上“作假”的情形也比较多,试图把教育中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数学课堂中.

而陶行知先生对“社会即学校”的理解就进步、合理得多,用陶行知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去,要先做到‘社会即学校’,才能做到‘学校即社会’. ”这种语句顺序上的改变很容易,但真正在实施中落到实处,就有较大的困难了.

“生活即教育”思想启发下的小

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是给学生打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一种对于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具体的当然可以通过三维目标来理解. 但由于教学习惯的原因,传统的评价手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们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经历了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洗礼,但仍然不能说有了明显的改变. 甚至在小学数学课程专家的争论声中,数学课程改革正处于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地步. 众所周知,在数学课程改革中,争论最大的就是《数学课程标准》. 如今回过头来看,在课程改革才三四年的时候,就有许多重量级的人物出来反对课程改革,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因为结果不是看到理越辩越明,而是课堂教学回到了出发点――人们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现状的努力与热情几乎被完全浇灭. 那么,关于《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我们能否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中找到一些支持呢?笔者尝试做了这个工作.

陶行知先生说“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句话给笔者的启发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从内容上讲,“数”与“形”都是抽象的,但根据我们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们都会通过将“数”“形”与一些具体的实际事物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这从某种程度上讲应该是生活与教育发生了联系. 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一结论,而是这一结论演绎之后得出的其他教学策略,比如我们下次遇到抽象的数学知识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到学生的生活中寻找这些数学知识的原型,以让学生的知识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比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流行词语“日常数学”,在笔者看来就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是相通的. 当然,日常数学与科学数学之间还需要拉近距离,而教师教学作用的发挥也正体现在这一环节当中.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量多地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到处都是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所以课上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本节数学知识有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主动发现数学现象或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 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增设一些特殊的数,如电话号码“110”“112”“114”“119”“120”“12315”等,让学生了解其名称和功能,并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作用. 将这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事例融入数学含义,不仅能体现数学价值,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感受数的意义,而且能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的存在,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是生活就是教育”这一理念是必须注重与落实的.

陶行知先生还说“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这句话对于笔者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在对课程理念没有彻底理解的情况下,确实出现了许多类似于“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的情形,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未必是教育”. 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这一情况,将自己设计的“未必是生活”的数学教学当成真正的数学教学,那危害是非常大的. 不说别的,只说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很多时候我们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日常数学”的素材,可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日常数学并不是小学生生活中的日常数学,而是我们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数学素材,当这些素材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时,他们并没有感到“日常”的味道,因而也就无法产生数学思考. 可我们的数学教师并不知道,他们仍然沉浸在自己渲染的情境当中,还以为学生真正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帮学生寻找他们生活中真正的数学,以保证我们找到的“生活”是“真正的学生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的“三个时期”对

小学数学教学的启发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有“三个时期”的说法,用陶行知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我们这里的主张,已经终于到了实现的时期了,问题是怎样实现. ”同时,陶行知先生对于自己这一问题的回答用了“三个时期”来解说:第一个时期是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第二个时期是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第三个时期是生活即教育,也就是社会即学校了. 我们仔细研读陶行知先生这三个时期的论述,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味道,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同样具有比较重大的启发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 ”这与陶行知先生第三个时期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生活融入教学,让数学走入生活,就必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篇4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远程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其教学信息通过国家提供的卫星电视系统覆盖全国,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全国实施网上教学。同时,现代远程开往教育教学系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工协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二、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诸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过程必然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参与、体现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体现多种媒体资源的利用

三、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这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它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及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为一切有学习愿望的人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条件和全方位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以教育技术和媒体手段为课程载体,使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异步或同步进行,由于学习者不同的家庭经济环境对自主学习的推动力和影响力不一样。家庭经济较好可以有更多的物质条件来接受和消费教育,能力的提高会反过来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这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持续提升。

四、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一起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学业上失败的学生在同伴帮助的过程中经历成功的体验,重塑自尊;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消除了在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关系。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才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还应由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创造性地探索与开发。

总之,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促使了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文化的交汇,各国政治的公开和进一步的民主化。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人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不断选择未来被认为是人的基本权利。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现,终生学习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同。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

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述背景下,本文拟讨论终生学习的特征、实现终生学习的条件,远程教育在终生学习中的作用等问题。

一.终生学习的特征

发达国家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教育观念的超越。十九世纪以来,终生教育的问题已被许多学者认识。1965年保罗·郎格朗在提交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提出终生教育思想。当时这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因其反映了教育与社会动态发展相协调的趋势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众多国家教育发展的指导。

社会的迅速变迁不仅反映在科技进步提高了对个体能力的要求,也体现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和个体对生存价值的追求上,这使教育观念不断有新的突破,1997年德国汉堡所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又实现了一次教育观念的更新。德国汉堡会议基于“只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与对人权完全尊重的参与社会才有可能导向永续与公平的世界发展”(黄月纯译,1998)的思想,提出了终生学习的观念。终生学习成了教育观念的最前沿的认识。未来的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在上海21世纪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市长徐匡迪也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面向21世纪的上海》课题组:1997)。

从终生教育到终生学习反映了在教育领域从以社会为本位到以人为本位的认识转换,也标志着教育观念在民主化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观念的转换也导致教育和学习活动中主客体的转换。终生学习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分析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终生学习,其特征是:

1.在终生学习中,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终生学习的充分发展,使社会向着学习型转化。终生学习与传统教育学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终生学习的思想突出了学习者的中心位置,突出了学习与人的生命共始终,终生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传统学校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对被教育者进行社会道德、知识、能力、和行为规范的传输。

人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人在一生中出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出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出于对人的生活质量、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终生进行学习。这是人在社会生存的最佳的选择。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人一生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符合学习活动本身的规律。在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阶段,虽然儿童和青少年尚末成熟到能对学习作出理性的选择,因而对他们的教育有设定的目标和内容。然而从春秋时代孔子的“因材施教”(春秋)就已经注意到学习主体的差异,到今天改革各类教育,建立终生教育体系,均要求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到成人阶段,成人与儿童和青少年相比,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人格的发展都比较成熟。成人能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压力,产生学习动机。相比较而言,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比儿童和青少年强,即:从自己现有的状况设定下一个学习目标,自己寻求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途径,以及对学习的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在学习中,成人已充分显示了其主体性。在学习活动中,也只有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学习贯穿于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发展,因而人总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有意识的或无意的学习。人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变迁的速度更快,社会对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具有的整体素质要求在变动之中。人的一生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

人从出身之始,就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卢格(James.O.Luger1996)把人生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他认为,婴儿在其出身的头三个月就已经开始了学习活动。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人在一生中都面临着生物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仅就其职业生涯而言,也有转换、升迁、失业等等问题。此外,个性、潜能、情感在人的一生中总在发展、变化。人又生活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和人都在变化,人要适应社会变化,要促进社会发展,要与社会在动态中达到平衡,学习必然会贯穿于人一生的全过程。

3.终生学习是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对于人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是,除孪生者具有相同的染色体配对组合和基因外,世界所有人口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两个人的遗传因素相同。这是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者个别差异的根本原因。(张春兴,1994)人的差异性是社会的客观存在。而人们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又使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进一步扩大,而且更为多样化。

由于人们的认知特征、情感方式、个性结构的巨大差异,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承担社会角色的不同,在成人中,由于不同个体受教育程度和经验结构的差别,还由于因此产生的对人的生命价值取向的千差万别,就有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传统的课堂面授教育在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的同时,往往也抑制了学习者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学习者如果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与目标相应的学习内容的组合,与其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较佳的学习效果,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个别化和个性化。

终生学习对于传统教育的突破和革新是在各个层面上的,实现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也就实现了终生学习从观念到实践跨越的一大步。

4.终生学习的目标是提高人生存的质量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对于终生学习的目标,不少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探索,其共同的认识不外乎个体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两大方面。在雅克·德洛尔(1996)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对教育目标的认识是:“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长期而艰巨的目标的实现,将为寻求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学习目标和教育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教育目标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对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而学习目标因人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定,更尊重个体的个别性,注重个体潜能的不断发挥,以提高个体生存的质量,优化个体生命的过程,最终在建设更为美好、公正的社会的同时,实现人的生命的价值。有了每个个体充分地成长,也就有了社会整体的进步。确切地说,终生学习的目标是个体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与统整。

二.实现终生学习的条件

终生学习的实现有赖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即终生学习的实现是在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力的认识,社会高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和教育思想的民主化、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更为完善的基础上的。本文仅就传统教育要有哪些新的突破才能为全体国民提供终生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实现终生学习观念和教育实践是在不断地相互促进和相互演化的。社会的迅速变迁导致终生学习观念的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又引发教育深层次的改革。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是:

1.变革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

习内容

中国古代的学习主要是指知识的学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就成了成功学习的标记。随着社会的进步,学习观是在不断演化的,人本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的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施良方,1994)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雅克·德洛尔,1996)。美国2061计划中主张“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质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数量上”(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美国促进科学协会,1989),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为达到人充分地协调地发展的目的,终生学习要使人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了解他人和了解世界的能力,学会理性地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一切要伴随着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那么,学习内容的扩展并在新的高度整合是不言而喻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知识老化的速度非常快,人的能力更新需求的频率也会十分高,学习内容更要注重不断更新与组合,以与社会的需求同步发展。

2.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沟通、扩展延伸形成终生学习体系

篇5

在中国家庭的理财规划中,教育费用支出已成为最大的家庭开销之一,尤其是城市家庭用于独生子女的教育费用。教育费用支出不仅周期长。且比重大,而出国留学所需的费用又是国内教育费用的好几倍。

子女教育费用虽然看起来像有去无回的消费,但实际上。它更是一笔投资。其收益是孩子未来的成材。当然,到底能不能成材是不确定的,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既然是投资,总是要衡量投资收益率的。但现实中,教育投资的实际效果并不很理想。

“择校费,择校费,中间多少家长泪”。正是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真实写照。据专家估计,仅仅择校费一项。全国一年的总额已达到270亿元。以北京为例。城区择校的学生高达50.52%,农村为12.05%。而调查资料显示,一半以上的家长表示,为孩子择校后,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有的家长甚至表示孩子在择校后,成绩还不如以前,且新添了很多坏毛病。

类似的还有校外班,出国留学等。家长们本来满心希望,望子成龙,但很多却难以如愿,产出与投入根本就不成正比。一边是倾其所有的高额投入,一边却是没得到好的回报,有的还耽误了孩子。

面对如此现状,中国家庭又该如何对教育投资进行合理规划呢?必须调整哪些错误理念。对教育费用做出有节制、有目标的支出管理?另外,由于教育支出持续的时间长,所需的金额巨大。必须早作打算,那如何才能积攒下足够的子女教育基金?可供选择的理财方式和理财产品又有哪些?

教育投资的8大大误区

关于教育投资,主要涉及两个话题:如何进行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如何才能积攒下足够的教育基金?本文将重点探讨前一个话题,看看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教育投资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的速度增长,明显快干家庭收入的增长,也快于GDP的增长。教育支出已愈来愈成为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开支,甚至超过养老和住房花费。

综观世界,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1000―3000美元的社会转型期,教育费用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对于我国反其道而行之的不正常现象,人们深有同感而又无可奈何。

教育支出的持续增长会影响家庭生活和抑制即期消费。当家庭对教育投入过多时,不得不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这必然影响到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另外,父母为了给子女积蓄教育费用,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即期消费。

这些为了子女的未来不惜节衣缩食,甚至是举债的现象,都说明当前我国家庭教育投资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下面。我们就详细列举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之1:千方百计读名校

就像北大,清华之于全国的大学,北京四中之于北京的中学一样,全国各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有各自的名校、重点学校。正是因为与普通学校相比,名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都更具竞争力,所以,孩子读名校更易成材的观念,几乎在所有家长的脑海里扎了根。

然而,名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想把孩子送进名校的家长却是无限的。正是在这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择校费浮出水面,并在“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出台后一度披上“合法”的外衣。

在诸多削尖脑袋也要把孩子送进名校的父母的“热情追捧”下,择校费逐年上涨。“要问哪里有永远的牛市?到学校来吧,择校费永远是只涨不跌。”这句话在广州家长间广为流传,它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现实。

今年广州市越秀区新合并的10所小学,其中原本市一级学校经合并后,择校费均达到了“名校价”;而其他区位于大型社区内的学校,不管学校等级有否提高,其择校费也年年见涨。以海印苑小学为例,去年非地段生的择校价格为3万元左右,今年普涨至5万―8万元,若学生家长没有任何背景想入读该校的,需“捐资助学”10万元。

位于海珠区万华花园内的瑞宝小学今年特别热门,“我们都是瑞宝花园小学的潜在生源,并校后,估计入读晓港湾小学无望了,就都跑到这里来了。”一位“自愿”缴纳捐资助学费1.6万元的家长说,“我们不敢擅作主张减少一分钱,反正照学校提供的单子抄准没错。”

而在朝天小学,非地段生报名被安排在2楼会议室进行,所有家长均被要求填写两张表格――张《越秀区小学新生转学申请表》和一张《越秀区朝天小学一年级新生转学申请表(补充)》。其中,第二张表的最后一栏注有“自愿捐资助学说明”。一名工作人员解释,非地段生的“捐资助学”金额由家长自愿填写数额,学校不作规定。不少家长说,他们是参照去年标准进行填写,“据说去年的标准是6万元。”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对北京市中小学择校情况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见表1),北京市平均择校费用,高中阶段最高,其次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最低,分别为27518.34元、19637.83元、13694.85元。择校费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家庭教育支出和经济负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有能力担负标准金额择校费的家庭就一定能把孩子送进希望上的名校。除择校费外,还有其他非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像上面所列举的一些名校,很多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即使你能拿出数额不菲的择校费,没有找到关系和门路,依然连缴费的资格都没有;即使前两项都满足,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差太多,依然迈不进名校的校门。

不考虑家庭的“财力”和孩子的“才力”而一味追逐名校的做法,无疑是极不理性的。名校教学质量高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择校首先要考虑孩子一贯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因素,对孩子的学习水平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再考虑孩子是否适合到重点学校读书。有些孩子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强,但思维能力较弱,如果他们考上了区重点,就没有必要再上市重点。

教育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发展,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中学时,一定不要只看到重点中学的光芒,而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多考虑如果孩子到了这所学校后,是否更加有利于他的成长。

误区之2:课外补习多多益善

教育之于家长如时装之于女人,女

人的衣橱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而在家长看来,自家的孩子也是永远缺少一堂课。于是,除了择校之外,家长们对校外班也是“乐此不疲”。

周末以及寒、暑假里,各种各样的培训、补习和家教服务,形成了一股“特长大拼比”的社会氛围。许多幼儿园也开设了特长班、兴趣班,供家长选择,每课时一般收费50元至100元,各类教材、乐器的支出也随之增长。

这是刘女士为10岁女儿列出的“教育清单”:其中校外的教育费用是长长的一串,舞蹈班每月150元、英语班每月150元、奥林匹克数学班每月160元、每月车费300元。校外班的费用远远超过了校内的费用。

上海某师大附小五(2)班的陈维数学不错,被选拔上参加市少儿图书馆举办的奥数班,每周六上午要赶到南京西路去学数学;作文稍差,因此下午要赶回来上作文提高班。星期天也不空闲,上午去老师家练手风琴,下午请了家教学外语。

根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统计,中小学生聘请家庭教师,每户年平均支出220元;参加补习斑、特长班学习,平均每户支出404元。

有关教育专家指出,造成校外班市场火热的原因,一是家长出于培养孩子特长的需要,二是在当前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很多家长希望子女通过参加这类辅导班获得一些竞赛证书,从而在升入上一级学校时有较好的择优机会。

小学生家长张先生就认为,未来社会就业和其他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孩子学钢琴并非为了要当音乐家,而是作为一种素质储备,一旦日后需要这方面素质的人才,他的孩子才不至于错过机遇。

还有一位家长给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同时报了语文、数学、外语三个校外辅导班。家长的想法是,牺牲自己和孩子的休息时间参加这类辅导班,就是希望孩子今后能在作文、奥数、外语等各类竞赛中取得名次。这样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一些比较好的学校不但喜欢要,而且会减免一些学费。如今好学校就那么几所,面对高昂的择校费,家长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多参加校外班、多参加竞赛、多得名次。如今各种各样的竞赛很多,说不定哪个竞赛证就管用。

家长的愿望都是美好的,但问题是这类投资不仅是金钱的付出,而且使孩子们疲于奔命,又有多少收益呢?根据一位教师的观点,家教和补习班的教学效果都是很差的。家教可能会一时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对其长远的成长并不利;补习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松散型的,教师缺乏权威和约束力,而学生基本都是奉父母之命来学习的,完全缺乏主动,再加上疲倦,学习效果相当差。

调查结果也反映,对孩子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实效:家长认为“不知道”的占63%,认为“有很大效果”占6.6%,认为“有一点效果”占14.5%。而对请家庭教师的实效:家长认为“不知道”的占3.3%,认为“无效”占79.4%,认为“有一点效果”占14.5%,认为“有很大效果”的占2.8%。可见,此类投资多属盲目投资、无效投资,而且由于容易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不仅是一种亏损性投资,而且是一种有害投资。

误区之3:父母做主无关兴趣

受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以及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的影响,中国父母大多非常重视亲子,甚至将这种无私的爱推向另一个极端,对子女的事情大包大揽,凡事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替子女规划未来。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道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相处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后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

一位母亲去同事家串门,发现同事的女儿在学钢琴。同事在聊天中讲了学钢琴的许多好处,使这位母亲心里酸酸的。回到家就和丈夫商量要让自己的女儿也学钢琴。女儿出于好奇心,也没有反对。于是,买回钢琴,请来教师,但学习不到两个月,女儿便心生烦躁,不愿再学。父母百般劝说,软硬兼施,都没有效果,只好放弃。这种投资行为的从众性和盲目攀比性,收获的是父母和孩子的失败感。

也有一些父母抱着学习成绩第一、一切以提高学习成绩为准的实用态度,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选择时以此为原则进行取舍。英语是将来考试的主科,一定得学好,就报英语班;作文是提高孩子语文分数的重要一块,那就选写作班;孩子想学画画?不行,画画有什么用,考试分数不高,画得好又怎么样。这样的选择实际上完全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父母拿着一个自己所谓的“为了你将来好”的尺子去替孩子选择,而孩子呢,也未必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大教育家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不同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讲课方式。我们知道,学生之间的不同最重要的就是兴趣、爱好的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如果有兴趣,才会愿意学、用心学,才可能有理想的效果。只有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课外教育方面的投资,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不至于让父母的金钱和希望都打了水漂。

一位妈妈本想让孩子学钢琴,孩子说不喜欢弹钢琴,而喜欢拉二胡。这位妈妈没有强迫孩子,她领孩子到一个教二胡的老师家中,陪着孩子看别的孩子学拉二胡。看了几次,妈妈就问:“你也看到了,拉二胡是很苦的,需要很认真地训练,你现在还想学吗?”孩子说还是喜欢,再苦也愿意学,妈妈就把孩子送去学二胡了。

这位母亲的做法就是正确的。首先,她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根据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作选择。其次,她能考虑到儿童兴趣的易变性、不稳定性,没有立刻按孩子的意愿作出决定,而是陪孩子去亲自观察和体验,当孩子了解到其中的难度和困难以后,仍然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才最终决定。经过这样一番过程作出的选择,孩子会很欢迎,学习的过程会很快乐。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也会积极克服,最终取得好的结果。

另外,教育投资不要盲目、冲动,一厢情愿地认为会如何如何,而是要在投资前制定合理的目标。比如,当家长把孩子送去学钢琴、书法、画画或唱歌等的时候,要想清楚这是为了什么;开发智力?培养毅力?陶冶情操?提高协调能力?培养钢琴家?还是为了升学加分?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但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答案却并非如此。

一个不想学琴的孩子被父母逼着去学琴,他天天生活在父母的训斥、枯燥的练习和老师的严厉指导下,变得孤僻、胆小、不爱说话。一次学校开文艺晚会时,妈妈不顾孩子的反对给他报了名,原本是想让孩子露一手,但没想到孩子为了不表演弹琴,竟拿小刀把自己的手指割伤。

孩子为什么学琴?学琴是为了能使孩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好、生活的美,是为了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是为了使他生活得更幸福。其他的目的都在此过程中附带产生的,没有学琴的快乐,其他的目的也难以实现。

误区之4:只重金钱投资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不惜重金将孩子送入重点学校,家里条件好的就出国留学,条件一般的也在四处寻觅各类培训班,让孩子多学知识、多学技能,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优秀,早日成功。但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必须得要有“钱”来做物质保障,于是,许多家长拼命挣钱,不希望自己孩子因受教育环境差而影响其成材。

做建材生意的赵先生是高中学历,为让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赵先生在儿子三岁时就将他送进了省会城市的一所知名幼儿园,后来又上了一所私立小学,等孩子上中学时,他又花费不少,终于将孩子送进了一家重点中学。

不过,由于在重点学校学习压力很大,又缺少父母关心,赵先生的儿子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并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泡网吧、看电影,有人欺负他,他的“朋友”们也会出面帮他摆平。爸爸给他的零花钱,他全部用来请客,钱不够时,还会想方设法从父母那儿偷钱。等赵先生发现时,孩子已经陷入很深。由于缺课严重,成绩下滑,他儿子被迫离开了这所爸爸花了不少心思才把他送进去的名校。

虽然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同,并非所有家长都能像赵先生那样为子女教育而不惜重金,但很多人在观念上跟赵先生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只要尽可能地加大教育方面的金钱投入,孩子未来就一定能成材。换句话说,很多家长把教育投资等同于金钱投资,而忽略了非物质方面的投资。

有关专家指出,家庭教育投资一般包括三大方面,一个是给孩子物质上的投资,一个是情感上的投资,再就是家长对自己学习教育新理念的投资。显然,不少家长并未意识到后面两项投资的重要性。

现在的孩子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考试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以至于许多学生害怕考试,考试出现心跳加快、头疼、想上厕所、出冷汗等现象。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及时、必要的心理指导,不能认为,只要自己一门心思赚钱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和课外教育就万事大吉利,而忽视自身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菜小学三年级的小强在体育课时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和他发生冲突的学生找来高年级的朋友欺负了小强,后来还经常找小强的麻烦。小强害怕报复没告诉老师,回家后也没敢跟家长说。但小强从此变得不爱说话,尤其上学时更是心惊胆战,成绩自然下滑。一个月后,家长发现不对劲,细问孩子才得知事情的原委。虽然事情后来得到解决,但孩子已经不敢在原来的学校上课,并且一考试就出现发抖的现象。家长只能给孩子换了一所学校。在新的学校里,老师采取激励教学法,小强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渐渐胆子变得大了起来,但再也没有以前的活泼,他的幼小心灵已经受到了伤害。

诚然,孩子在外面遇到伤害是家长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但是,家长可以教会孩子怎样处理一些突如其来的伤害。并且,家长应当成为孩子忠实的聆听者,听孩子诉说委屈,及时帮孩子解开成长过程中的心结,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心灵上的伤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注重给孩子教育投资时,别忘了自己也要充电。如果家长提前掌握了一些教育理念,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会少走弯路。

我们知道,孩子优秀的学习、生活习惯都是在上学前就养成的,而上学前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要想让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和习惯,家长们自己也得要具有这方面的素质。

误区之5:年龄越小,出国留学越好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越小送出国留学越好。这种看法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理由;一是年龄越小,学外语越好;二是年龄越小,越容易融入西方社会。

其实,上述几种观点都有问题,容易进入误区。

(一)学外语越小越好是无需论证的,但学外语越小出去越好则是值得商榷的。

假如抛开金钱,无疑在国外学总比在国内学效果好。但在国外学外语的投资是在国内学的8倍,其学习效果绝对相差不了8倍。其实,国内的许多重点小学和中学的外语教学质量已经很高。几年前,美国副总统到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访问,与其对话的初中生英语非常流利,这让他非常惊讶。

至于国内的语言学校和民办大学预科,一般都大量地采用外教和海归。其教学质量与国外同类学校差距不大。主要差别是语言环境。但如果出国留学的学生无力支付住在外国人家里的昂贵费用,而是住在中国人多的地方(大多数学生如此),其语言环境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学外语越小出去越好,是出国教育投资的一大误区。倘若你是财力并非十分雄厚的普通家庭,花几十万元就是为了让孩子早点学好外语就不值得,也不理智。因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国内只需1/8的花费。

(二)年龄越小越容易融入西方社会的说法并无道理。一些国外专家认为,23―30岁出国的中国学生已经很难融入欧美社会了。

首先,到国外读书的高中生多为高二、高三学生(目前把初中学生送往国外的中国家长还很少),已经十六七岁了,融入西方社会的难度并不比23岁以上的大学生小多少。其次,融入西方表层社会两年时间就足以,但要想完全融入西方深层社会,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中生,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不要把融入西方社会、移民作为留学的终极目的。有专家指出,中学生出国留学很容易被边缘化。因为其中国文化观尚未定型,出国几年之后可能非中非西,自身的身份意识相当的含混。

误区之6:国外学校质量比国内好

有些家长送中学生出国的原因是国外学校质量比国内高。这还是一个误区。

有的家长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在世界排名也很一般。据专家介绍,近些年的留学生队伍中,只有少部分人去国外上了名牌大学,大部分人留学的学校属于二三流学校,并不一定比国内的好。而且不能单纯看排名,还需要量体裁衣,选择孩子适合的。有的孩子去了国外可能“水土不服”,比如存在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

而从中学和预科看,国外比国内好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英美的许多中学教育质量并不比国内重点中学强。国外的许多语言学校和预科学校的质量也不比国内的同类学校高多少。

专家建议,在选择国外的中学时一定要谨慎。因为国内对国外的一些公立、私立中学了解得较少。一些私立中学存在浑水摸鱼的现象,这些学校师资环境很差,他们的目的只是收钱。

另外,客观地说,国内学校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只有国外学校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是事实。国内学校经过多年改革已有长足进步,并自有其优势。如果不是这样,欧美学

校就不会到国内重点名校来抢学生。英国的一位大学校长曾说:北京四中的学生来一个要一个。

误区之7:出国教育投入越多越好

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投入越多越好,这是更大的误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钱可以包办的。

有些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智商水平和成材概率,一味往国外送。结果怎样呢?一位媒体人士把上高中的孩子送到了澳大利亚。但因学习成绩不好,呆了三年没考上大学又回国了,家里白扔了几十万元。

那些为了孩子教育不计成本的家长近年来纷纷把目光投向英国。英国的学校不但世界最贵,而且几乎没有奖学金。

最贵的学校一定是最好的学校吗?诚然英国有不少物有所值的好学校,但英国也有很多单纯以盈利为目的,以掏中国家长钱包为目的学校。它们巨大的财政缺口就等着中国家长的人民币。

把中学生送到国外完成教育到底值不值?出国教育投入是不是越多越好?让我们先算一笔账(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语言预科教育国内外的投资比例是1:8,大学教育是1:9,相差悬殊。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出国教育投入越多越好,年龄越小出国留学越好,都是经不起推敲,没有实证支持的。

误区之8: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出国留学是近年来居民教育投资的一个热点。而且,留学热趋于低龄化,一些高中生甚至初中生也走出国门,留学海外。很多家长把省吃俭用、积蓄多年的钱毫不吝惜地花在孩子留学上,他们往往认为,让孩子出国读书,可以避免国内高考的竞争,还可以自由选择一些好专业,学好一门外语,将来就可以更有竞争力,回国后有更好的个人发展。这种心态导致近年来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一年热过一年。

冷静思考一下,耗费巨资送子女出国留学是否值得?尤其是那些在国内学习不够出色,竞争力较差的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有语言的障碍,在学业上如何能够应付?又能学到多少本领?在送子女出国留学前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两种风险:一种风险是在留学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于办学机构的办学质量良莠难辨;另一种风险是对于人生观尚未成熟的低龄学生来说所面临的生活、环境的巨大风险。

即使是学成回国,就一定比接受国内教育的发展机会更大吗?其实也未必。一是受目前经济景气和大学生扩招政策的影响,“就业难”问题本身就比较突出,二是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供绘远远大干需求。这样。那些有海外学习的背景,但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们,想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也绝非易事。很多“海归”不得不沦为“海待”。

所以,指望毕业后工作在短期内将几十万元的海外留学投入收回来并不现实。

从糊涂的爱到精明理财

可怜天下父母心!倾其所有,不计回报,且无怨无悔,可能是普天下绝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共同特征。

因为这种爱是无边无际的,包含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如“生命的延续”、“自己未完成的心愿由下一代来实现”等,所以花在子女身上的钱不计其数,甚而让整个家庭背上沉重的包袱,我们不止一次地听过全家举债,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真实故事。

因为这种爱是最无私的,不计成本,不求回报,所以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不考虑回报,似乎只要投入大,自然会产出高。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小朋友们在不同的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把星期天变成星期七的场景,各家都竟相把孩子送到国外“镀金”。

因为这种爱是最博大的,其实也是最盲目的,只要对孩子有好处就去做,根本不去考虑什么效率问题,所以教育投资是目的性最不明确的投资,最容易做出投资决定和从众。因此,投资最容易变成消费。

不理性、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和盲目性,可以说是教育投资之所以存在误区的根本心理原因。只有在理念上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才谈得上真正的教育理财。

理智与情感分开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但是,不能把这种情感包容到教育投资的决策中去。否则,太多的感情用事,必然会导致投资行为的不理性。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当还原最基本的“经济人”假设,即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希望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决定投资的标准应当是投入产出比而非其他。

但在现实中,由于感情因素在起作用,由于爱子(女)心切,教育投资自然演化成多多益善,希望以量取胜而不是以质取胜,认为只要为子女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就能成材。

但“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表明,80%的孩子来自生活不富裕的工农家庭。这些孩子为什么能成材呢?因为父母给予他们的教育主要是人格教育,而且这些孩子充满了强烈地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理想的渴望。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表明:一是80%的城市独生子女“成就需要”偏低;二是63%的孩子认知需要偏低,不爱学习。研究分析表明,压力太大压跑了孩子的成就需要。因此,父母的教育投资弄不好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就认为,“教育投资是一种特殊投资,孩子是个成长股,投资要合理适度,并不是投得越多越好,投资与收益不是正相关关系。”

意识到这些问题,回归纯粹的投资行为,显然就需要把感情因素剔除出去,真正地按经济规律办事。首先要把教育投资放在整个家庭理财的大背景中去看,占多大比重,支付能力如何,会不会影响到财务健康;其次,就要看投资收益,决非多多益善。

量力而行

很多家长之所以在子女教育上过度投资,除望子成龙的感情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相信高投入一定会获得高回报。上学一上大学一挣大钱,就是不少人心中的真谛,也是支撑他们不惜重金投入的精神动力。

可一旦这个链条断裂,就不啻于天塌地陷之灾。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这条铁定的法则根深蒂固――上大学就一定能挣大钱,否则上大学干什么?

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大学的全民教育阶段,近几年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上大学将来能挣大钱的定势思维也遭受着强烈冲击,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特别值得深思的问题。

高等教育固然好,但高额的教育支出也会让家庭患上“恐高症”。客观情况也是繁复多变的,高学历就意味着高投入,高投入又意味着高风险。同时,高投入与高回报并不一定就是那么亲密的孪生兄弟,有时甚至还会反目为仇,最后竹篮子打水的情况也不少见。

据某媒体报道,某村毕业的三个大学生,一个工作了,待遇怎么样暂且不说,另外两个则无所事事返回了家。那么可以想像,他们早年的高额教育费用所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怎么改善?

如果多考虑一下各方面的情况,就会发现没必要把目光盯在上大学这一棵树上。进而言之,在上学的最终落脚点――回报方面,就目前来看人们常说

的“白领”、“灰领”,“蓝领”之间的鸿沟已经渐渐缩小,工资差距也已十分接近,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也在昭示着这一深刻的道理。

虽说教育的支出能得到效益,但这种效益的回报要等到几年、十几年之后,而到那时,家长们有可能因为生活太节俭而病魔缠身,无法享受迟到的幸福。

综上所述,如果子女教育支出超出了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平,家庭的经济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更加需要理性考虑教育支出。

效率第一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尤其是工薪家庭来说,教育投资绝不应是广种薄收,而应当看投资效益,看投入产出比,“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如出国留学。首先需要比较出国留学与国内读书的成本和收益,不要盲信高投入一定高产出的说法,以投资收益率为衡量标准,可以避免冲动性、从众性投资。其次,如果说由于其他原因一定要出去留学,那也应当考虑去哪个国家(美、英、德等)更划算,投资收益率更高。

对父母而言,在教育投资方面,一方面,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投资预算水平,既保证子女能够接受相应的教育,又不至于造成巨大的家庭财务赤字,而无法清偿。这个预算水平的制定,主要是考虑教育基金缺口与家庭预期收入相匹配,充分考虑未来的各种收入风险(如失业、房屋租期空档、投资损失等)。

另一方面,要有一个清晰的、可量化的投资目标,如考上名牌大学、找到一份月薪在多少元以上的工作等。然后,据此来衡量教育投资的收益,从而做出投资决策。一定要转换那种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思维模式。

最后,这两方面应结合起来考虑,看每一项教育投资的投入是多少,产出是多少。无论什么时候,投资效率都应当是第一位的。

因材投资

显然,要改变教育投资的盲目性,首先就必须对孩子自身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人们经常讲因材施教,实际也应去因材投资。

我们知道,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即使温度再合适,一块石头也孵不出小鸡来,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考虑小孩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所有的投资都有可能打水漂。我们身边并不乏这样的案例。

并且,不当的教育投资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比如,湖南有个孩子,父母逼她考大学。父母下了班就去打工,给人当搬运工,赚了钱就给女儿买营养品和各种资料。孩子认为自己根本考不上,恨不得把那些书本都扔进炉子里烧了。但她看到父亲为她那么辛苦地工作,又不敢对父亲说她不想考大学,怀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所以,教育投资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导向性。一定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教育投资计划和适当的成材目标。

因材施教,即使望子成龙也不要脱离实际,赶鸭子上架,家长切莫拔苗助长,到头来两败俱伤。要理性选择教育方式。不要一味地贪“大”、求“高”,不要攀比,不要让孩子不切实际地接受所谓的贵族教育,盲目追求名校效应和出国留学。

教育金规划的三步曲

在探讨了子女教育投资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家长应当注意的问题之后,我们把目光投向子女教育投资理财的另一个关键话题,即教育金的筹集与规划。

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子女教育费用都不是一笔小额的资金。无论按哪一机构的调查数据,子女教育金都跟购房支出、养老金一起构成家庭开销中占比最大的三项。而且,教育金属于长期支出,在孩子成长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持续不断,虽然每年花费的金额不同。

正是因为持续时间长,所以只要尽早规划,教育金的筹集也就有足够的时间。也正是因为总金额庞大,再加上教育费用逐年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单纯靠工资收入的节余和储蓄,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难以实现相关的理财目标。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教育金的筹集与规划。

一般说来,教育金规划需要三个步骤:一是搞清楚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总额是多少,以及教育投资所需的资金需要在什么时间到位;二是了解家庭目前的资产状况,多少比例可用做教育金理财的初始资金,还有现在处于什么阶段,计算出距完成筹集目标还剩多长时间;三是根据前面两点做出具体的财务规划,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逐步实现教育金筹集的目标。

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算笔教育账

200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婚姻家庭研究专家徐安琪曾公布了一项关于抚养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教育成本的调查结果。她主持的这项调查由上海市徐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社科院进行,样本全部来自徐汇区(随机抽取36个居委会,共调查746户有0~30岁未婚子女的家庭)。

这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

以上数字是被调查对象的平均费用,并且是以2003年的物价水平衡量的。虽然抚养成本跟教育费用之间有差异,并且有区域特色,但这一调查数据依然经常被人们所引用。

《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则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中国农村的家庭中,子女教育所用的开支占了家庭收入的32.6%;而在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这个指数分别为25.9%和23.3%。

下面,我们看看对分类费用的详细计算(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基本教育费用为149716元。如果在国内继续读三年硕士研究生的话,基本教育费用增加66000元到215716元。如果出国留学读两年硕士的话,基本教育费用增加300000元到449716元。

我们知道,上面的数字都是最基本的教育费用,要想在教育投资过程中不发生一丁点其他支出,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增加了培训费、择校费等后,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总额为582716元。如果在国内继续读三年硕士研究生的话,教育费用总额为648716元。如果出国留学读两年硕士的话,教育费用总额则为882716元。

当然,出国留学的时间若是提前到中学乃至小学阶段的话,教育费用总额无疑将大幅度地提高。

至此,我们对所需教育金的总额以及教育金的支出时间安排,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起点在哪里

假如您所面临的情况跟上述家庭相差不多,考虑到培训费、择校费等非常规支出,并且只是准备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的话,那所需教育金的总额就在60万元左右。当然,考虑到教育费用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教育金的预期目标应当在6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

在明确目标之后,其实接下来非常重要的就是,弄清楚目前的家庭资产状况,以及现在处于子女教育投资周期的

什么阶段。换句话说,教育金规划要先知道起点在什么地方。

首先是对目前家庭资产的盘点。一是了解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负债率有多高,二是了解不同资产的分类,比例,各自承担什么样的功能,三是了解资产的投资期限,流动比率有多高。总之,通过了解资产结构,可以清楚其中拿出多少的比例专门用做教育金筹集理财的初始资金,并且使资产的投资期限与教育金的筹集时间相匹配。

其次是了解当期的收支结构,以及对未来的收支状况作出预测。了解这些后,我们就知道了目前及以后的家庭新增收入的结余情况。然后,从结余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专款,专门用于教育金筹集方面的投资。因为结余资金往往承担着改善生活水平、筹集养老金、应急资金预留等功能,所以用于教育金筹集方面投资的比例通常不能超过结余资金的1/3。

了解目前的家庭资产状况,有助于解决教育金筹集的初始投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看目前所处教育投资周期的阶段。

例如,在孩子刚出世的时候,开始着手做教育金规划,筹集教育金所需的时间安排如表4所示。

我们稍作说明。比如说上大学的费用总额为88000元,从现在开始可以有19年的时间来筹集这笔钱,19年后,每年支出22000元。其他阶段的教育金筹集时间安排也是同样的道理。

条条大道通罗马

在明确了教育金的筹集目标、筹集时间,以及目前能拿出多少初始资金用于投资后,接下来,就是制定理财规划并具体实施的问题了。要在设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教育金筹集目标,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组合,只要适合该家庭的具体情况(包括风险承受能力等),就都是可行的。

至于有哪些教育类理财产品可供选择,后面的文章中将做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做深入探讨了。下面,主要谈一谈制定教育金筹集规划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第一,教育金筹集应当尽早开始考虑,制定相应的投资规划。着手的时间越早,可选的方法和渠道越多,达到预期目标并不过多影响生活水平的概率就越高。

第二,在做教育理财规划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到今后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通货膨胀、有可能发生的择校费、失去主要的家庭收入等。然后,制定出合理的、足够的教育基金目标,同时要突出保险意识。

第三,改变教育金筹集就是教育储蓄的单一做法,做规划时要考虑到众多投资渠道的综合应用。仅凭教育储蓄,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收益根本无法填补教育投资缺口,所以必须拓展投资方式。

第四,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理财方案。如果是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做教育理财规划,可以选择收益率比较稳定的长线理财产品,如保险、国债等;如果孩子已经初中毕业,离上大学时间不远,应当更注重当期的收益率,可以选择高配息的债券、基金等理财产品。

第五,根据不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如家庭经济实力较弱的单亲家庭等,就不宜投资高风险的品种。

教育理财产品大PK

教育金的筹集与规划,最终必然落实到理财产品的身上。只有通过不同的理财产品组合进行投资,才能完成教育金筹集的预期目标。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最常用的几种教育理财产品。

教育储蓄:适合小额教育费用

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存款,存期分为1年、3年、6年。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存入金额为50元的整倍数,可一次性存入,也可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教育储蓄的利率享受两大优惠政策,除免征利息所得税外,其作为零存整取储蓄将享受整存整取利率,利率优惠幅度在25%以上。

这种存款方式适合工资收入不高、有资金流动性要求的家庭。收益有保证,零存整取,也可积少成多,比较适合为小额教育费用做准备。

办理教育储蓄应注意五点:

(1)学生必须为4年级以上,账户到期领取时,孩子必须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

(2)到期支取时必须提供接受非义务教育的身份证明。

(3)提前支取时必须全额支取。

(4)逾期支取,其超过原定存期的部分按支取日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5)存款方式灵活,在选择按月存款时,存款人可选择每月固定存入、按月自动供款或与银行自主协商三种方式。此储蓄品种最高金额为每户2万元,存款人若选择每月存5000元,4个月即可缴完,但至少要存两次,每次最多1万元。另外,选择自动转账功能时必须签订协议,必须是同户提供转账。例如,孩子作为教育储蓄的存款人,父母的账户不可提供转账,只能从孩子的其他账户中转账。

基金定投:集腋成裘长期筹资

基金定投业务是指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投资人以固定时间、固定金额申购某只基金产品的业务。基金管理公司接受投资人的基金定投申购业务申请后,根据投资人的要求在某一固定期限(以月为最小单位)从投资人指定的资金账户内扣划固定的申购款项,从而完成基金购买行为,比较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基金定投比较适合筹集期在10年以上的教育金的筹集。因为投资时间长,并且投资对象固定,所以风险相对较低。通过长期投资,分享行业或经济增长;通过不同时点上的持续买入,摊低了购入成本,从而规避了选时风险。

假如一对夫妇计划为其儿子建立一个高中阶段的教育金,现在儿子刚出生不久,投资年限为16年,决定投资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期望年收益率为10%,每期扣款500元,申购费率为1.8%,收费方式为前端收费,将这些信息输入华夏基金公司提供的定期定额投资计算器,可以得出到期收益为134984.26元,期间申购总费用1728.00元,到期本利和230984.26元,这样一笔钱,应该可抵孩子读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费用。

当然,基金定投也有投资风险。本刊前几期曾做过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再介绍。

教育保险:适量购买

教育保险相当于将短时间急需的大笔资金分散开逐年储蓄,投资年限通常最高为18年,所以越早投保,家庭的缴费压力越小,领取的教育金越多。而购买越晚,由于投资年限短,保费就越高。

教育保险一般都是在孩子上初中、高中或大学的特定时间里才能提取教育金。比如,投保年龄在0~9岁之间的孩子,12周岁时就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0%作为初中教育金;15周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5%作为高中教育金,18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25%作为大学教育金;25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50%作为创业基金;60周岁后每年可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13%作为养老金,直至身故。而10~12岁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领取初中教育金;13~15岁投保的孩子就不能领取初中和高中的教育金了。

在教育金储蓄的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将教育保险与健康产品、年金产品、高保障的定期产品等,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打包一起提供一个综合保障的组合计划,这种组合既能给客户提供教育金储蓄,还能提供疾病、意外等保障。

不过从理财的角度出发,教育保险也不宜多买,适合孩子的需要就够了。因为保险金额越高,每年需要缴付的保费也就越多。总体来讲,保险产品主要是保障功能,如果只看其投资收益率,它甚至可能比不上教育储蓄。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较高,但需考虑风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