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效益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经济效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经济效益

篇1

化需要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当中,由以往的卖方市场正在逐渐向买方市场过度。与此同时,人们不再是以往注重数量型的时要求了,当前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买方市场给农产品的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而实现农产品的生产规划。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成功的实现了农场品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1.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近年来,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主要以肉制品、奶制品为主,并且当前我国农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与此同时,外来的产品大量的流入了我国市场,并且价格要远远高于我国同类农产品的价格,并且高档水果被国外垄断。之所以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远远不如外来农产品的质量。因此,由于农产品质量差、价格低等因素影响,致使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1.3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农产品需要加强质量

在农产品的质量方面,虽然受到人口增长的因素所影响,但是同样深受国内需求环境所制约,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只是片面的追求农产品数量方面的追求,而忽视了农产品质量的加强管理。基于市场环境发展变化下,当前这种问题被逐渐被暴露出来,并且我国农产品逐步走上滞销的现象,主要由于农业生产目标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的格局,则需要不断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努力从以往的重视数量、向着重视质量转变。农业生产者在保证增产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的总体质量,进而全面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建议及优化策略

2.1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原则

篇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在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是国内外企业都要面对的热点问题,也是综合统计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我国的农业经济领域,对农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尚不完善,评价种类多而且雷同,现有的评价指标很少能简洁明了地反映出所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对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指标进行研究很有意义。

一、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概念

(一)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

农业经济效益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资料与产出的生产成果的数量或者货币化数量比值,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经济效益高就说明能用较少的生产资料生产出相对较多或者质量较好的产品,较大程度地意味着生产力的先进。

(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概念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是以比较法为基础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以企业经济效益现状与各种标准进行比较,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诊断,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改进有一定的参照促进作用。

二、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数量来看,种类很多,一个评价概念往往对应很多重复的评价指标,不够精简。也正是由于这种评价指标的数量众多,导致在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漏项、误差,影响评价的完整性以及准确度;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组成内容来看,只有基础指标和单方面评价指标,而单个指标只能反映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方面的的内部农业经济状况,缺少了至关重要的综合性评价指标,没有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也就无法从整体上来进行地区的纵、横向比较,现行的评价体系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三、对我国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科学化改进的探讨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领域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重复、单一的情况,我们有必要探讨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需要。

(一)合并重复的评价指标,增强实用性

对于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内涵相同的不同名目的评价指标,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精简,比如农业人均收入与农业人均产值就可以去一留一,同时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经济效益指标,建立参考目录,本文研究探讨后将原有评价指标重新分为四类:1、利用单位面积产值来评价土地投入量生产效率。2、利用物资消耗产值率来评价物资投入产出率。3、利用农产品商品率来评价农业生产活动最终目的达成率。4、利用农业人均收入来评价劳动生产率。进行以上简化后不仅有利于统计计算,也更能准确地表现评价内容,在具体评价中应该广泛运用,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发展。

(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

1、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只能独立的表现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状况,没有能表现地区之间对比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标,不利于指导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比较就很难发现不足,不利于提升经济效益。而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这一项内容,有利于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既能完善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又能推动农业经济高效发展。2、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具体内容增设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为了计算某地区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通过统计获取各单项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后,利用基础指标数据和相应的标准值比较,得出单项指数,最后将所有单项指数根据加权平均算法计算,所得结果就是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通过公式表述为: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Σ{(单项经济效益指标值/相应经济效益指标标准值)*权重数值}在具体运用中,如果算的某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0%,大于100%,则表明该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较好,小于100%,则表明经济效益不景气。同时,也可以利用上面公式计算出该地区往年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通过不同年分之间的纵向比较,可以分析出该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发展势头,能为下一年的经济效益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另外,还可以利用公示计算出多个不同地区间同一时间段的农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通过横向比较,得出地区间在农业发展上的经济效益差距,有利于平衡发展的政策制定。结束语: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增强综合国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领域也在发展中不断地转型升级,农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通过不断地完善评价指标,不断地改革创新,以适应农业发展对评价体系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3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但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也成为影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强化信息技术的融入,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但农业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因此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过程中,要从各方面入手,促进农村经济效益提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1农业信息化涵盖的主要内容

1.1农业生产信息化

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以土壤环境、气候环境、水文条件及各项生长指标相关数据为基础,在农业生产信息化背景下,农业技术人员与广大农户依赖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以上信息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与判断,为农业生产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计划,以此为农作物生长与畜牧业养殖创造最佳条件。例如:农业技术人员要在充分了解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下,施撒化肥农药并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确定化肥农药的施撒用量,以此实现精准施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2农业科教信息化

新时期背景下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种植方法,相关技术部门要扩大对广大农户的宣传教育力度。传统工作模式下,相关推广人员主要通过现场培训或座谈会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但这样的宣传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农业技术传播与推广成效。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广大农户在互联网技术与终端技术的应用下便可获取最新的农业信息,农业科教工作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实现,不仅极大地节约了农业科教成本,还扩大了科教工作的宣传力度与辐射范围。

1.3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农作物种植前需要对土壤酸碱度及养分进行检测分析,保证区域范围内种植土壤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在具体检测分析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快速掌握土壤环境的各项信息。此外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水分、氧气等自然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为农业生产过程各环节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以此保证农作物质量与产量。

2应用农业信息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农业经济未来发展目标,对农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与更新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能够进一步对农业结构进行升级与优化,以此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同时为日后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参考。高效灵活的应用农业信息化能够掌握整个市场环境的信息内容,便于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持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各项资源应用效率,有效协调各生产环节与步骤,将农业技术信息应用到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增长。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改进与提高,还能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方便政府掌握多样化的市场信息动态,并对农业产业经营者予以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为促进农业经济活动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1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生产经验丰富,但在农业技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经验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对农村地区农业产业进行信息化整合能够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现代化指导,使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再单纯依靠传统的种植经验,改变自发性农业生产状态,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性、计划性与技术含量,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改变农民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理念,让农业产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统一农业生产管理,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牌,提高农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

2.2为先进的农业经济模式奠定基础性保障

近年来一些率先尝试应用农业信息化生产模式的农村地区在农业发展水平上得以显著提升,可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信息化生产模式为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农业产业管理中实施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并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与完善,从而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科学稳健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地区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农业资源整合与分配,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根据农村地区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优化发展,在根本上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3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技术并未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力度与范围相对较小,尚未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由于我国可用耕地面积较小,诸多地区依旧处于小农种植农业生产状态,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高度发展的农业机械化为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也得以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未具备支撑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程度。我国在农产品销售流通领域及土壤环境气象检测领域对农业信息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有涉及,但受限于农业信息生产技术应用范围有限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尚未实现信息技术大规模应用[1]。

3.2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研究开发基础投入不足

造成信息技术难以大范围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另一因素就是农业生产研究领域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有限。例如:在农业地理信息系统部分,此项技术核心内容升级优化的周期通常在1~2年,西方国家在此方面投入了近40亿美元用于硬件技术升级创新,但我国在此方面投入力度十分有限。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受限于市场经济环境下,投资需要以利益回报为标准进行衡量,但农业技术研发周期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回收成本,虽然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但受限于农业领域信息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因此影响了现代化农业模式的发展[2]。

3.3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规范性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在推行农业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农业信息化生产的规范性依旧有待提升。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在农业信息化生产过程中未能规范应用农业机械,则无法大规模推进农业信息化生产进程,难以对区域范围内农业生产标准进行规范与统一。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依旧存在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应用不成熟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农业信息化生产规范水平,有些农户虽然应用了信息技术进行农业耕种,但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限制,其对信息设备的操作与了解不够全面,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成效,农户购买的农业信息系统在性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之一[3]。

3.4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始终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毕业的农业专业人才难以适应农村生活环境,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在互联网、计算机、物联网等高端技术方面,这些领域对技术要求较高,现有的农业信息技术从业人员难以满足这些领域的技术要求,造成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缓慢[4]。

4优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的有效对策

4.1拓展农业信息化资源渠道

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难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因此需将社会公共资源力量投入到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中。为此要打造农村地区社会公共资源对接平台,并以平台为载体对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及相关政策进行及时更新,在政府的引导下,带动社会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参与到地区资源整合中,发挥出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5]。

4.2提高农业信息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为解决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应用问题,要改变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重心,即主力量从农业信息技术推广为核心向农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的工作方式转变为指向,以产业为中心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农村地区要以农业信息化产业为载体,尝试探索不同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在资金技术、政策引导方面均向农业信息技术产业方向倾斜,将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建立长效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并将农户的生产与生活纳入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中。政府部门要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农村地区招商引资奠定良好基础,吸纳更多的市场资源,以此更好地指导农村地区农业信息产业发展[6]。

4.3加大农业信息化生产推广监督力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户在农业信息化应用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户尚未掌握复杂的农业信息化操作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工作也经常遇到问题,虽然一些农村地区开展了较长时间的农业信息生产实践推广工作,但农户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时,依旧存在操作不熟练、操作能力低的问题,地方政府要加快对农户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同时重视农业信息技术推广监督工作,确保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效率,形成体系健全完善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机制[7]。

4.4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信息技术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辐射面较大。在进行农业信息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此确保农业经济管理能效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各地农业主管部门需要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内部培训,并建立相应的内部培训制度,在培训过程中讲授计算机、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知识,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讲解,以此提高现有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同时农业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扩大在第三方招聘平台、互联网招聘平台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以此保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质量,为进一步发展农业信息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8]。

5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也在逐渐发展。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力度不足和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投入有限的原因,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使用规范性低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延伸拓展农业信息化资源的途径,提高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实施方向,以及强化农业信息化生产推广工作监督力度的有效对策,提出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的具体方法,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雯.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9):169-170.

[2]魏朝风.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方经贸,2015(6):42-43.

[3]李振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4):2.

[4]邵士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分析[J].冶金管理,2020(3):195,197.

[5]杨玉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研究[J].乡村科技,2020(14):68-69.

[6]姬树庆,马凤菊.信息化发展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知识文库,2019(23).

篇4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08

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州农业发展在全国长期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主要与贵州省人多地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关。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农业效益是否增加,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本研究对贵州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农、林、牧、渔的发展优先序,找出农业发展的最优组合模式,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资料投入,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应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1];的经济效益观则强调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2],为研究经济效益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另外,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济人”的假说就是“效用人”的假说,实际上就是经济效用最大化分析[3],也就是规模经济的帕累托最优。在实证研究方面则体现为数量化、模型化,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众多数学模型的应用,同时也更侧重于对微观市场经济主体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具体分析和探讨。

国内学者对于农业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问题[4-6];(2)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经济效益问题[7-9];(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10-13];(4)其他如农业科技与信息化与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问题[14];低碳农业发展可望取得良好的长远效益[15];农业结构优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6];发展创意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7];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产业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农业产值和投入等生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区域间的农业经济效益差距,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优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

2 贵州省区域农业产值与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2.1 区域农业产值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投入变化趋势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六盘水市、安顺地区、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投入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区域间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的投入值存在较大差距,同一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投入结构变化也出现明显的分层,说明不同区域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次序。例如,4个地区中农业投入值的次序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说明毕节地区着重发展农业;林业投入值的次序则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地区,说明毕节地区的林业发展较为缓慢,而黔西南州的林业优势较为突出。说明在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了地域内资源的特点和利用。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产出(增加值)变化趋势如图2。

从图2可以得出,除个别年份外,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说明随着生产投入的不断增加,各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值也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中,安顺地区(2007年)和黔西南州(2004年)的林业增加值以及毕节地区(2007年)的渔业增加值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4个地区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考虑市场价格和农业灾害等因素,仅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看,同一地区内的农业产值总体呈规模增长趋势,但大农业内部的二级产业则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区域农业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以下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只考虑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情况(具体指资源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中配置使用情况),且假设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性条件下,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投入与其相应的增加值之比来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计算,得出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1992—2008年间的农、林、牧、渔业产出效率值如表1。

根据表1将每个地区17个年份的产出效率值进行平均,得到地区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均值(表2)。

表2表明,毕节地区大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安顺第二,六盘水第三,黔西南州居末。

3 贵州省区域农业生产模式分析

为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实现农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对四个地区17年间的68个决策单元(DMU,每一单元包含若干个子样本)都用农、林、牧、渔业四类的投入与增加值的比重予以表示,通过对决策单元产出标杆值的计算,选取标杆值最高的几个决策单元对贵州省农业生产做典型模式分析(表3)。

由表3的产出标杆值可知,1992年安顺地区是4个地区17个年度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模式。其次是2001年、2003年和1996年的毕节地区。根据农、林、牧、渔的投入、产出比重与整体均值作比较,可以得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模式的特征。

(1)安顺地区(市)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从产业投入来看,农业投入比重非常低,而林业、牧业投入比重非常高;从产出来看,林业增加值比重非常高。1992年及2001年的投入产出的表现是其代表。六盘水市生产方式与安顺地区(市)较为类似。

(2)从2001年、2003年、1996年毕节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结构反映了该地区当期农业产业结构的如下特征:农业投入比重高,林业投入比重低,牧业产值比值较高。黔西南州生产方式与其较为类似。

(3)1992年的六盘水市的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除林业投入比重略高外,农、牧、渔业各产业投入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对于产出标杆值高的典型生产模式来讲,如果有效决策单元的标杆值较低,则说明其生产方式较为特殊。

如表4所示,毕节地区1994年度的生产模式呈现如下特点:农业投入比重高,渔业几乎无投入,农业增加值相应较高。黔西南州2007年度的生产模式则有下特点:轻农业投入,重林业、牧业、渔业投入,相应地其渔业与牧业增值也较为突出,但该种模式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特点或当年的市场需求状况(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关联。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也应注意这种现象。

4 结论与讨论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4个地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投入与增加值及产出效率、相关决策单元的标杆值所引起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和特殊农业生产模式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市场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和产出效率能够直观地反应出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2)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根据决策单元的标杆值高低可以得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借鉴意义农业生产模式,并可以通过这些模式来决定生产投入量的多少以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3)从农业生产绩效状况出发,并结合典型性与特殊性农业生产模式分析,可以得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即结合当地的地理状况和生产基础等因素,对农、林、牧、渔业各产业的发展潜力排序,通过选择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来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本研究虽然对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区域对比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但是基本上都基于纯粹的技术有效性。而事实上,市场有效性也影响甚至左右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可以说,技术有效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而市场有效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保证与导向。比如,2007年度的黔西南州农业生产绩效表现不俗,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年肉类市场的价格行情。因此,关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还需在考虑技术进步等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29.

[2] 邢玎.临渭区农业经济效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5.

[3] 刘新生.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滨州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2-6.

[4] 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数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42-44.

[5] 张华,吴超.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88, 96.

[6] 秦钟,章家恩,骆世明 等.近20多年来广东省农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 227-15 229.

[7] 杨彦文,陈书珍.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岷县农业发展[J].甘肃农业,2009(9):77-78.

[8] 欧淑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0(9):7-8.

[9] 董艳敏.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2-75.

[10] 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32-34.

[11] 潘雄锋,李名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我国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3):32-37.

[12] 刘忠涛.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0(9):17-27.

[13] 王忠平,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115-121.

[14] 孙丹,周芬,谢红莉.我国华东地区科技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3-355.

篇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这对于建国后实行长期的计划农业来说;对于长期形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来说;对于和商品分离封闭式的农业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得需要一段历史过程。

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至关重大,我县沿江乡哈达彦村两户农民不同做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中一农民承包村里160亩低洼田,在粮食价格下降的状况下,及时转舵,改成养鱼池,利用靠江的自然条件用江水养鱼,每年中秋节前后上市,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相反另一村民,墨守常规,最后负债累累。事实说明,观念的转变是实现农业经济的效益前提,市场作用为调节支配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的“双刃”性作用,表现的十分突出,产销对路,得到市场认可和需求,是正面的利刃,产销不对路,得不到市场认可和需求,是负面的利刃。

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化思想观念,必须扎扎实实的做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积极引导农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改革单一的种植业观念,变单一的农业经济为多元商品经济。二是要用典型引路,促动农民积极走向市场。我县沿江满达乡结合本乡实际,树立十个种植业转化深加工的典型,用他们在市场经济中不怕风险,敢于竞争的精神来教育农民,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三是要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除了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知识,办好农民学习专业知识培训班外,利用冬闲期间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培训班,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思想的转变是行动转变的先导,农民走进市场的思想观念明确了,那么农民走进市场的行动也就自觉了。

二、要围绕市场调整结构

我县的农业经济主体产业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以麦豆为主的种植业。长期单一种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又是什么呢?

特色经济就是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所形成的经济,特色经济具有市场紧缺、销售快、效益高的特点,由于受市场经济驱动的支配,我县的特色经济最近几年有长足的发展,并且从无序往有序发展,逐步形成系列化生产。有的乡从本地无霜期短,适合马铃薯种植的特点,加大了马铃薯种植面积,所加工的粉条又细又白,南销山东、北销俄罗斯,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销售能力;有的乡利用靠黑龙江的优势,充分利用江边的沼泽沟泡养鱼,在市场销售上一直看好;有的乡利用靠山的优势条件,利用速生丰产林前期整地和冬季采伐的剩余物培育木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的乡利用草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很快占领市场。全县特色经济基本上形成一乡一业,一处一品的产业局面。我县地域基本是处于山区,采集山野菜也具有得天独后的优势,春秋两季数以千人在采集山产品,尤以蕨菜和蘑菇为主,并成为绿色食品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越采越显著,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来我县洽谈业务,从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向看,全县绿色食品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途径也越展越宽。由于县、乡、村各级领导注重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有力促进了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提高。

篇6

1.1沙地治理和开发,其实质是国土的综合开发利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的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农业的发展开始由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高效的节能节水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1.2我国的国土资源令人担忧现全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现在沙化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土地的沙化侵蚀着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在蚕食十分拥挤的生存环境,所以有必要提高全民的意识,以科技为先导,使荒漠化发生逆转,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改善生活条件。

1.3沙区丰富的资源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 沙地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盐、膨润土、高岭土、铁矿等资源,又有野生动植物,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优质地下水资源,更有广阔的土地、草地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在过去的开发利用中,使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总之,沙地的治理和开发还在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先导作用,以高效节水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商、建、运、服务全面发展,使沙地优势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合理配置,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形成高产、高效的沙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沙地治理开发的指导思想

2.1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沙地的开发利用,必须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协调发展,使沙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按照多级综合循环利用原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达到单位产量多,产品质量优,综合效益高,产业结构优化,是各区域产业优势的群体大农业。同时,还要保护好资源,使水土资源对人口及绿色植物的承载力能适应。

2.2遵循四项原则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开发的原则,科学的规划,是正确治理和开发的依据,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区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

遵循水土资源永续利用,合理利用的原则;遵循沙地交替的自然规律。在沙地交替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宜草则草,宜漠则漠,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固地制宜,固重设防。

2.3实现五个结合

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以防为主;实现长期利益的结合,以短养长,长短共用发展;农林牧、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的结合;重点市范、面上推广,做到点面结合;实现政策管理体制和科技的结合,用科学的态度,以政策为导向,采用先进的管理体制加以配合,可达到目的。

3.沙地治理与开发的主要内容

3.1发展庭院经济 以家庭小果园、小菜园、小鸡场、小猪场为主,逐步形成产业优势。

3.2建立林草采种基地,发展苗木、种子商品生产 经过多年的建设、建立和发展沙区草种树种育苗和采种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抓住发展生态工程的机遇和煤炭能源基地的建设,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各种育苗基地,开发苗木种子的商品经济。现在沙区已拥有柠条等种子基地20万亩花籽,紫穗槐5000亩,油松侧柏2万亩,杜松5000亩,苗圃地300余亩。

3.3开发以各种花卉为主的药材生产苗地建设 供给的种子虽然条件适合这些药材的生长,但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这是少劳零星发生,有待持续引导发展。

3.4深度开发畜牧业养羊为主的畜牧业是沙区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畜牧业尚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深度开发,主要是:

改变系统的放牧形式,走舍养、羊舍养的路;更新品种,以改良的羊毛绒,小尾寒养产肉;改饲草喂养为氨化饮料主为进行喂养;改变单一的结构,鼓励农户规模化发展养猪、养牛、养鸡、养鹿和养兔、养渔,人工草场的室外牧场发展养蜂。

3.5发展饲草料加工业,提高饲草料的转化率 发展饲草料加工是开发畜牧业的需要,也是治沙地的载畜力、防止沙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沙地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高效的人工草场,以保证舍养加工的需要。

3.6在保证粮食生产供给的前提下,调整种子结构 积极发展高效、优质的种植业,发展种子的生产;在水地上发展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的农作物,为地膜花生,地膜玉米,以及葵花、瓜果类等;在草地上扩大胡麻、豆类,荞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展日光温室蔬菜,解决矿区的生活需要。

3.8其他内容 利用水位高的优势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引进滴灌等先进节水措施;加大林分改造的力度,大力发展樟松、油松等针叶树种;积极发展仁用杏等价值高的经济树种;积极开发矿产资源,种点是煤矿;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发展柳编、纤维板,畜牧品的深加工企业。

4.沙地治理和开发上的新技术

人为控制生长环境的温室作业,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寒冷的北方四季如春。

滴灌技术的应用。

利用微型藻类转化太阳能。微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机物,也是生存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的生物,几乎存在于所有天然的水体中。

概括生态经济型任务要综合改造治理的需求,经实施六大工程,进引六大开发,应用适用技术。

六大工程是防护林任务工程即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农村能源动力工程。

六大适用技术是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沼气利用,病虫害生物防治,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有机废料的综合利用。

六大开发是生态开发,土地综合系统开发,农林主体开发,生态位的开发,废物资源开发,加工工业系列化开发。

建立沙区试验田,保护现有动、植物、资源。种植1~2年生的沙区植物;种植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防护带,分别建立当面临的试验田。

流沙生态效益的应用,即在沙漠中治理流沙,以维持沙地的水分平衡。

5.沙地治理开发的主要措施

5.1要树立综合开发的观念 彻底转变在治沙和过去传统的林业防护林观念,要树立多学科多部门的参考,才能使沙区资源得到最大程序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结合开发治理与农林牧草业之间的关系,才能将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进而该生产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5.2协调开发和治理的关系 沙地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其治理开发的力度就必须建立在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地处神府煤田开发腹地的府谷煤田,对沙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协调开发和治理合理的关系,在严格执行的前提下,建立开发治理同步发展的机制。

5.3加大沙区农业生产内部结构的调整力度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根据自然条件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产品基地。

篇7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等因素的限制,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我国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无疑都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发展条件。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87.5MW,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51.58万台,小型拖拉机1750.9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542.06万部,小型拖拉机配套机具2880.56万部,农用灌溉柴油机924.92万台。按照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衡量标准,200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8.8%,总体上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于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度时期[4];2010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作业为主的阶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反映社会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又是反映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指标,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有助于把握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为制定农业机械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理论方法、模型设置、数据来源

1.1理论方法国内外对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方法有很多研究,主要方法有要素生产率法和有无项目比较法,要素生产率法包括偏要素生产率法和全要素生产率法,偏要素生产率是指农业产出与农业单要素投入的比率,如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科技生产率等;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农业产出与农业总要素投入的比率,主要方法有生产函数法、增长速度方程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全面的反映每单位农业要素投入会引起农业产出的变化量。本文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然后通过下列公式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进行测算(公式略)

1.2模型设置为了计算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模型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Value)代表农业经济作为因变量。影响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土地、资金和科技等。因此,选取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Lab)作为劳动力投入要素;选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Land)作为土地投入要素;选取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Cap)作为资金投入要素;选取农用机械总动力(Mec)、化肥施用量(Fer)作为科技投入要素。根据以上因变量和自变量建立下面的生产函数模型:(式略)、资金、机械、化肥的弹性系数,其含义为各要素每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变化百分率,ε则为随机扰动项。

1.3数据来源为了增大样本容量,得到更为准确估计结果,根据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1978~2009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1978~1989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0),1990~2009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由于没有2007、2008、2009年支农支出数据,用农林水事务支出代替;没有2003年至2009年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代替。同时为了增强数据的可比较性,利用农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进行去除物价处理,这样就可以排除物价变动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2实证分析

2.1相关分析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会愈加明显。农用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可以有效的反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可以全面的反应农业经济状况。分析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即分析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了解不同阶段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作用。用Eviews5.0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99,说明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验证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得到相关图(图略)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的变化趋势相同,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经济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这说明有必要就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进行分析研究。

2.2生产函数分析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支农支出、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五种要素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情况,进一步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原模型分析结果(表略)。对模型进行如下检验:首先是统计检验,模型的R-squared为0.992120,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可以通过拟合优度的检验,方程的F值为654.7132,P值为0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变量Lab和Mec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通过检验。其次是计量经济检验,自变量两两之间进行相关图的分析,结果表明Cap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对模型进行怀特检验,p值是0.224745,说明承认模型存在异方差,犯错的概率是22%,所以模型存在异方差。模型的DW值0.825867,说明模型存在序列相关。分别用去除Cap、加权处理和二阶差分解决模型的多重共线、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最后得到实证分析结果(表略),通过生产函数可以得出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土地投入产出弹性、机械投入产出弹性、化肥投入产出弹性分别为-0.74、0.15、1.13、0.78。

2.3农业机械化贡献率测算对数据进行去除物价处理之后,基期(1978年)农业产出1395.6亿元,报告期(2009年)农业产出60542.6亿元;基期(1978年)农业机械投入11750.0万千瓦,报告期(2009年)农业机械投入87496.1万千瓦。1978年至2009年共32年。根据公式(1)、(2)、(3)、(4)分别可以计算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32.44%,农用机械总动力年均增长速度为20.15%,农用机械总动力相对增长率为15.21%,通过生产函数分析得到农业机械投入产出弹性为1.13,进而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为17.19%。

篇8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08公顷,且因城市建设、水土流失等原因,耕地面积还在持续减少。同时,我国拥有九亿多农民,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农业及农产品经济效益是否增加。可见,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经济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调整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1.财政上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1)政府要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国外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总量可观、结构合理,而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政府要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就必须考虑对农业的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使其成为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2)健全农业补贴政策。在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是最重要的两项。过去,我国对农业的补贴主要是针对流通领域,农民不能得到全部补贴,不能充分感觉到国家对种粮的鼓励和支持,不利于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2.给予农业税收优惠,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构建新的税制体系。要逐步在农村取消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在增值税方面,尽快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实行免征或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适用农村、农业方面的征税项目实行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产业优化升级。

(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凡是对农业生态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上要给予鼓励;对有损于生态资源保护的,开征环境保护税;修订和完善《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大幅度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而且此项收入要直接通过财政用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3)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税收政策。一是以产业政策为指导,适当降低目前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凡是简单加工的免税,对深加工的要减半征收增值税;二是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要给予税收优惠;三是对农产企业进出口税收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和发展外向型农业。

3.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减少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干预,打造服务管理型政府,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保护和调控作用,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引导:各级政府根据农业资源和农业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重点培养对象,通过规划来引导农民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通过信息引导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政府要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平台;政府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典型要进行总结、宣传、推广,以典型示范引导农户进行生产经营。

(2)保护:主要是对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及整个产业体系的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对基地、农田进行保护,确保其不被随意侵占、变更用途。

(3)调控:政府除了在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上发挥作用外,还要通过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来调控主要农产品价格。政府在重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各种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同时,还要搞好市场流通秩序的建设,对一些大市场进行重点扶持,使其从一般的集散型市场转变为集信息、交易、拍卖以及多项服务为一体的市场中介。

二、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发展知识经济首先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其次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再次,将科技知识运用于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替代稀缺资源,由此保证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可持续快速地增长;最后,利用创新推动农业及农产品经济增长。如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

2.调整经济结构

突破农业仅提供初级原料的局面,按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要求,加强农业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以及农业产后的储藏、加工、销售等服务;打破目前以初级原料生产的单一格局,促进传统农业的基础向新的产业分化,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和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基础产业。为此,可制定不同内容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方案,并将方案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项目,真正使其产生强大的生产力,让新时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3.发展特色农业

特色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小生产农业逐步走向品牌化和规模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比较通过市场得到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市场的变化发展通过价格机制又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拓宽市场,获得更具优势的竞争力,产业分工要更加细化、生产要更加专业化。随着区域品牌的形成,规模优势的获得,促使更多的生产要素向该产业该区域流动,形成区域特色产业持续的竞争活力。当然,在实现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还要沟通生产与流通,解决农业小生产与规模大市场的矛盾,通过市场拉动提升产业竞争力。

4.促进劳动力转移

目前,农业的从业人口饱和,越来越多的农民只有从农业转移到其他产业,剩下的农民才能分享相对增加的资源和农产品市场份额,从而增加农业收入。为此,应加速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此外,政府有责任通过教育培训、劳务派遣、服务维权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推动劳务经济工作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三、提高资本积累,奠定农业经济发展基础

1.控制人口增长

农业劳动是其它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种植粮食需要耕地,没有充足的耕地,就无法保证人们必须的足够的粮食。然而。急剧增长的人口与不断减少的耕地和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构成了一组人口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在农业生产中,土地和人口是最基本的要素,人口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能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由此可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仍将是未来要落实的基本国策。

2.保持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比例的协调

经济增长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教育得到的,劳动者的受教育过程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资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不平衡,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存量,保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协调发展。

总之,我国农业必须加快市场建设,健全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作为政府部门也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而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梅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于维会.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J],现代商贸工业, 2007,(10):147-149.

篇9

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省人力资本的素质。判断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高低,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因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无不依赖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的支持,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劳动力资本的科技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还应加大对知识技术的投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应用。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人均农业资源十分有限,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5.23亩,且因城市建设、高速公路的修建、水土流失等多种原因,耕地面积还在持续减少。从技术水平上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总体比较低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和知识低投入的生产,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

三、我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流通机制不活,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小,集聚和辐射范围不大,品牌化经营、网络交易尚未推广到农产品的流通领域,农民普遍对市场陌生,并且缺少中介组织,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目前农村初步建立的中介组织,因机制不活、功能不全、服务不利,农民仍然得不到稳定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产品销售速度和质量成了重要问题,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技术的掌握及应用状况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我省农业生产还处在半机械化、半手工的操作阶段,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人才,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难,制约了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合理化、高效化转变,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投入大、产出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四、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1、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著明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依次分为: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和创新技术的发展阶段。与以要素和投资为核心的竞争相比较,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竞争,明显更胜一筹。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这种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便是知识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知识生产与应用的源泉,如农业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交融为基础的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等,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现有农业知识系统蕴藏的生产潜力可以有效地释放出来。促进生产的发展。

篇10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赖以依靠的主导力量,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大批劳动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同时还可提高农业经济综合生产能力,是保证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1、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问题被淡化

 

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体制下,由于过分强调社会效益而不讲求经济效益,农机作业服务实行无偿或低偿收费,农机经营服务组织靠国家、集体补贴生存,因而农机经营者无法建立自我积累、自我壮大、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道路越走越窄。长此以往,就无法在农村建立掌握现代机具的、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能够逐步靠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农机化本身无法获得投资一回收一再投资的保证。机械化的实施,没有给农机经营者和农民带来实惠。

 

国家办拖拉机站时期亏损严重,到集体办农机站时,情况也未见好转。社队经济状况不佳,长年拖欠机耕费,国家不得不用无偿投资来还拖欠的机耕费。尽管国家付出了几十亿元的无偿援助,仍然没能使机械化产生经济上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2、重发展、轻管理

 

购置补贴政策发放以来,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问题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完全形成共识,重发展、轻管理,低价收取农机作业费,经济效益核算办法不完善等问题,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农机队仍存在着农机具“一茬烂”,难以自我发展的问题。认识到农业机械化这一经济活动中的增加价值规律,或者不承认增加价值规律,不尊重价值规律,不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造成农业机械生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始终处于一种低收费,甚至不收费的状态,使农业机械化经济效益低下,自我难以积累资金,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完全靠补贴维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无前途又没有后劲。

 

二、提高农机化经济效益的对策

 

注重经济效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操作过程中使生产、交换、分配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互相衔接,形成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能基本上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的这样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就是要遵循市场机制,达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增加价值,即形成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农业机械化自我积累、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三自”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农机战线上上下下的思想观念确实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因循守旧的封闭意识和满足现状的保守心理,仍然不同程度地禁锢着有些同志的头脑,束缚着自己的手脚。不改革旧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就不能增强,农业机械化就难以稳定发展。

 

2、完善农机作业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科学计算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农机经济效益问题,对“农机作业成本”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明确,计算时未反映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出现了将“老本”作为利润,资本本身的增值(利息)作为盈利的错误,形成了明盈实亏的现象,导致不仅不能扩大再生产,而且连简单再生产也不可能维持的恶果。这说明制订科学、标准的农业机械作业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3、合理收费,有偿服务增效益

 

农机化服务活动是社会性的劳动,它的价值必然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予以实现。农机服务组织不是社会福利机构,实行无偿和低偿服务,既不符合价值规律,也不能准确地用经济效果对服务组织的活动成效进行检验,从而使农机服务组织失去通过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不利于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因此,各级各类农机化服务要实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通过买卖交换来实现服务活动的价值;要在为农业服务的过程中,积极创收,改善经营,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

 

4、着眼于农机服务组织的实体化建立,积极开拓创效益

 

各级农机管理服务组织都应立足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搞好服务促发展,走管理、服务、经营一体化的路子。办经济实体首先要立足农机,发挥农机的自身优势,扩展、延伸农机服务项目,发展代耕、代运等项目,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打破部门、地区、行业界限,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只要对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利的项目都要积极开发,有条件的还要发展外向型经济。村级农机队,绝不是过去那种单纯代耕农机队的还原,必须逐步建成实体组织,加强自身管理,扩大作业量,增加服务项目,在服务中求效益。

 

5、强化管理,要效益

 

不抓管理,投入再多,也不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集体经营农业机械,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不讲经济核算,不搞责任制,无偿使用,低偿服务,自身无积累,亏损靠补贴的“大锅饭”的局面。要按照价值规律,不断完善服务收费制度,搞好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健全折旧、大修理提存等积累制度,努力扩大作业量,逐步增强自我积累,“以机养机”,“以副养机”,实现自我发展。

 

篇11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恭城县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资源禀赋,建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全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牛(猪)―沼―果―林模式。

1.1猪―沼―稻(农作物)―果―鱼模式

恭城县有丰富的小河溪流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淡水鱼养殖条件。目前,全县有15%的农户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利用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沼液用于农作物杀虫、沼渣用于施肥、喂鱼,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1.2猪―沼―稻(农作物)―果―菇(菜)―蚯蚓模式

采用这类模式的农户主要分布在城镇附近,利用城镇旺盛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种植蘑菇、菌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养殖蚯蚓喂猪、鸡、鸭。该模式是一个物质流封闭循环链,具有相对稳定性。

1.3牛(猪)―沼―果―林模式

恭城县有大面积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果园、畜牧业自然地理条件。该模式主要由山区农户采用,能够用来发展经济林、果树产业,采用农户约占6%左右。

2.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恭城生态农业围绕沼气池建设展开,通过结合地方农业特色和自然地理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生态健康发展。总体而言,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主要沿着以下几条路径推进:

2.1大力推行以沼气为主的新型能源

过去以来,恭城县农户生活能源主要以木柴为主,这导致本县森林资源滥砍滥伐十分严重,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不断恶化农业生产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恭城县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力推广沼气、发展小型水电站,以缓解森林资源保护压力。在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下,恭城县逐渐形成了“一池带四小”即一个沼气池带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的庭院经济新格局。

2.2开展农作物秸杆还田培肥工程

将农作物秸杆沤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有效降低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恭城县秸杆还田率超过90%,适用田地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有学者估算,连续三年进行秸秆还田造肥,土壤有机质增幅能够达到0.22%~0.48%,这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还有利于改良耕地土壤土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2.3推广和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作物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农业技术部门提供准确的病虫害预报服务和除害技术指导,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药,降低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开展土地普查,结合具体耕地土质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平衡施肥法,避免过度施肥、盲目施肥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2010年,全县组织500人次农技人员深入到农户指导病虫害和平衡施肥,全县水浇地施肥面积183公顷,平均每亩增产5-7%,平均每亩节省化肥成本1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2.4普及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

2000年以来,恭城县开始大力普及和推广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剪枝、嫁接,改善果树采光、通风条件,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果树增产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已有3763公顷果树采用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技术。通过科学栽培和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法,大大减低了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生产安全性、环保性,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

2.5加强增幅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

恭城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农村能源推广、科学种田、无公害种植技术普及纳入到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同时为其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水利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坚实政策基础;在资金方面,县财政就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专门的预算,仅2012年县财政直接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就有700余万元,主要用于沼气池建设补贴、新型种植技术补贴和无公害施肥技术奖励等。通过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本县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

3.建设生态农业的效益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和发展,恭城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不仅促进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又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自然、人口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总体来说,恭城县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生态农业发展效益:

3.1生态效益

恭城县通过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有效化解了农户能源需求与林地保护矛盾冲突。截止到2012年,全县林地面积16.7万公顷,较1990年增加了3.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8%,较1990年增加6.2个百分点。农村绿化率超过96%,草地面积超过2000公顷,生态林面积达到6.95万公顷。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废旧矿山开垦面积达到573公顷,开复率46.1%。2013年,恭城县被国家环保部评为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县。

3.2经济效益

自2000年恭城县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全县农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农户收入增收明显。2012年,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为3012元,较2000年增加了1560元;生猪出栏45万头,肉猪出栏28.9万头;果园种植面积2.3万公顷,水果总产量38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7.1倍和19.1倍。2000年以来,全县果业产值增加22.2亿元。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35%下降到2012年1.2%,脱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3社会效益

篇12

2.大部分休闲园区的从业人员缺少培训,素质偏低。休闲农业区内的经营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当地村民,对从事休闲农业缺乏经历及经验。休闲农业区内的从业人员没有较高的学历,基本素质偏低,而且从业主体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经过简单培训便进行从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有一些京郊区县在休闲农业发展上,政府的调控力度不足,没有对当地的休闲农业发展进行明确定位,没有对产业布局、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划分。扶持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没有针对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用地、资金贷款等相关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方面未能为休闲农业的宣传提出行而有效的措施,导致休闲农业在社会上影响力不足。

二、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1.科学合理的规划北京郊区休闲农业产业布局。当地政府应当加强针对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意识,努力做到将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完美衔接,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貌以及基础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休闲农业区,对空间布局、交通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努力做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

2.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休闲农业区在经营中还须坚持“以农为本”,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有特色的休闲体验项目,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品牌,争取在该产业中树立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甚至忠诚度,更好地为广大游客提供休闲农业产品、知识和服务。例如天津塘沽北塘镇推出了一款“做一天渔民”的休闲体验活动,用自身特色树立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经营内容上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弘扬自身特色,打造自身品牌效应是发展休闲农业产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3.休闲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应当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在大踏步发展、促进休闲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并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共同发展。本地休闲农业发展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一致,尊重当地居民意志,尊重当地传统文化,增强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休闲农业产业与自然文化、历史文化共同和谐发展。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力度,优化休闲农业产业区内的环境,促进休闲农业与旅游业完美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13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01-01

1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

气象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农业生产面积广袤,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实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的潜在经济效益进行理论评估,才能实现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通过对农业气象服务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出最优决策,才可以在确保支出不超出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和条件,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根据气象服务制定科学的决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 研究方法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的理论评估核心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有2种,分别为确定最优决策的步骤和Thompson数学表达式,2种研究方法又是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效益评估的步骤。其中,确定最优决策步骤主要包括确定平均气候资源、确定理论评估采用的决策以及计算每一个决策的加权平均经济收益,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选择最优研究方法,确保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Thompson数学表达式是通过概率确定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农业生产实现最佳长期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利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需要先明确当地灾害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以及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才能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在采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的时候,可以分为3种情况。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必须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且进行科学防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时,只需要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适当进行防御即可;而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

3 服务与决策

气象服务可以按照离散的形式或连续形式表示,而对应的气象决策分别为离散模式和连续模式。其中,离散模式是农业气象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极为科学、有效的方法。而处于连续模式的时候,决策农业气象服务潜在经济效益值,根据某个指标确定最优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气象决策的重要目标,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2]。

4 天气预报和列联矩阵、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

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形式,其通过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当地气象信息,对未来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农业生产中对气象预报的关注,在气象灾害尚未发生前,提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当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最大限度降低气象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离散模式通过用m表示天气状态,连续模式一般用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表示。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用天气预报资料进行决策,必须确定函数f(x)的值。农业气象决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明确概率分布情况,而条件概率分布的关键因素分别是预报值和实际值。

5 损失矩阵、气象损失矩阵和气象损失函数

损失矩阵,指的是离散模式时,天气状态和气象决策对应的经济损失,主要由多个气象状态和气象决策组成。由于使用损失矩阵,必须明确农业收益情况和损失情况,不具便利性。因此,使用效益损失矩阵,又被称为气象损失矩阵。气象损失函数指的是连续模式时一般用r(x,a)对气象损失函数进行表示。一般采用的损失函数可以分为2种,分别为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而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又可以分为2种形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气象损失函数,才能保证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4]。

6 案例分析

东北玉米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气象分析玉米最佳播种量和时期,并确定玉米最佳生产结构和布局。干旱预报的气象服务效益,即可以在气象灾害之前,采取有效的干旱预防措施,通过蓄水池储水或者南水北调,解决干旱的问题,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经效益。而为了确保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积累足够的资料,确定科学的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系数。

7 结论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气象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决策,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8 参考文献

[1] LOMAS J,MILFORD J R,MUKHALA E,et al.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的现状与未来需求[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4(4):59-6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