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影像实践

医学影像实践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学影像实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学影像实践

篇1

1.2PACS教学系统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课效率在传统影像实践教学中,上课时老师必须准备教学片,既不方便,又容易混淆和丢失;PACS教学系统建成后,学生可直接在电脑上进行阅片操作,直接获取所需的医学影像图像,操作非常方便,简捷又快速,既节约了人力又节约了物力。老师可从比较繁杂的而且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致力于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研究。Nagy等研究结果显示,PACS教学软件的应用将提高45%的临床教学效率,教学效价比提升15%。

1.3PACS教学系统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PACS教学系统的应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随时调取感兴趣的病例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实践教学中学生在课后不方便再次观看已经放入片库的教学图片,要复习以前阅过的图片比较困难。由于PACS教学系统具有自动检索的功能,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PACS系统中浏览影像图片资料,解决了自主学习的问题。

1.4PACS教学系统的应用可极大的促进远程教育PACS教学系统数据库建立起来后,可以进行网络共享,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对交通不便利、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医生进行远程培训,教师与学生在任何终端机都能获取系统信息进行教学、辅导和浏览自学等。同时也可以加强各医院之间教学内容的交流与互补。

2PACS教学系统系统应用于影像实践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2.1完善影像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利用学校附属医院和相关兄弟医院,搜集大量临床资料,完善影像教学资料的搜集和管理,解决以往教学片,因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损毁、发黄变质、乃至遗失等管理难题。PACS教学系统的影像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医院从事教学的医生有针对性的留取大量图片、视频资料,还需要其他科室的配合,更要跟踪影像医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不断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以保持数据库的先进性和完整性。

2.2实现实时影像实践教学随着医学影像实验室硬件设备的完善,将多功能多媒体实验室的电脑与附属医院进行联网,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教学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系统可以利用图像处理与传输系统(PACS)把通过筛选和处理的有价值病例,直接从临床影像PACS传输到教学会诊系统服务器,供学生学习和会诊参考,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套和医院完全相同的工作状态,直接模拟了医院诊断环境,增加学生兴趣。

2.3积极探索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PACS教学系统的实践教学并不是单纯地提高了读片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为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提供多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PBL)、以病例为中心等多种方法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动态地组织影像临床教学资料;学生可以直接在与计算机上进行操作,通过查询功能直接获取所需的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像进行学习,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一个整体的影像学习观,加深学生对各种疾病影像表现的认识。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选择重庆医科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儿科方向)本科学生171名,按照学号和教学日历安排的上课时间分为研究组(单周上课,91例)和对照组(双周上课,80例)。

1.2方法

1.2.1教学内容及设计

选择白人驹、徐克主编的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医学影像学》第2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2个知识点作为主题进行翻转课堂示范教学实践探索,包括脑损伤中的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以及先天性畸形中的胼胝体发育不全。

1.2.2教学过程

1.2.2.1课前准备

根据选择的主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胼胝体发育不良这2个主题制作精简的微视频,时间在3min左右,包括简单的解剖知识的介绍,病理及影像学的关联,同时,在视频最后提出2个与临床相结合的问题,建议学生查阅相应资料。将微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上。

1.2.2.2课堂实施

研究组学生在大课结束后,通知其可利用碎片时间观看视频和查资料自学,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解答问题。在示范教学课堂上先利用PPT巩固知识点和重点及难点,然后就学生关于微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和示教教师以互动讨论的方式,针对重点及难点进行点拨式讲解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照组学生则在示范教学课堂上只按照本教研室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PPT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和重点及难点,对疾病进行较系统的讲解,强调对重点及难点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带学生一起阅片,认识基本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1.2.2.3课后检测

2周后对2组学生一起进行读片题的测试,共包含4题,其中2题为微视频中的脑损伤和胼胝体发育不良;2题为神经系统其他内容,要求学生书写阅片报告。8周后进行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记录2组学生的总成绩。

1.2.3教学效果评价

1.2.3.1理论成绩的客观评价

本教研室组织5名不同层次的教师对2组学生的读片报告试卷进行盲法评审、打分,取5名教师的平均分数记为最终成绩。期末考试试卷按本校要求统一阅卷、计分。

1.2.3.2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主观评价

课程结束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计无记名关于此次翻转课堂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课前预习情况、理论大课及示范教学后知识点掌握情况、对翻转课堂的了解和认识、翻转课堂对学习效率的改善、对微视频的兴趣和感受、示范教学阅片方式等19个问题。课程结束后,共发放171份,回收问卷152份,有效问卷152份。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AS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学生测试理论成绩比较

研究组学生测试成绩及期末总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观评价

仅有37.5%(57/152)的学生对现阶段课前预习资源较满意,另外有38.2%(58/152)的学生感觉现有课前预习资源一般。理论大课上78.3%(119/152)的学生感觉上课时间太长、精力不能完全集中。97.4%(148/152)的学生认为在《医学影像学》的大课学习中会遇到不懂或需要讨论的问题,且61.8%(94/152)的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选择在小课示教的时候向示教教师提出讨论,仅有2.6%(4/152)的学生会自己在网上查资料。37.5%(57/152)的学生认为观看微视频完全没有影响和耽误复习时间。79.6%(121/152)的学生希望《医学影像学》有更多的知识点的微视频供其观看。

3讨论

3.12组学生成绩差异原因分析

篇3

一、概念及特点

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授课式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以教师唱主角的“填鸭式”教学,不适用于注重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医学影像教学,而FC要经历事先预习、自主练习、课堂讲解与答疑、教师总结四个阶段。FC的实践过程中,在上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学生方面,需要提前学习教材、观看提前录制的教学视频,并在各个学习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教师方面,需要精确把握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重点疑难问题,设计相应的课堂讨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及时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在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中,以FC模式实现教学目的,以实际教学情况为基础,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传递和积累过程放在课前。在多媒体、PPT、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系统等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知识传递;课上通过自主、合作、师生共同答疑等形式,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本文旨在探讨FC在医学影像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5年度本校全日制临床本科生42名,从中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LBL教学组)和实验组(FC教学组),其中对照组21名,年龄(23.32±1.32)岁,男10名,女11名。实验组21名,年龄(23.19±1.65)岁,男9名,女12名。两组学生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三、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方式,上课形式为传统模式,即以带教老师授课为主。老师利用多媒体、PPT及PACS进行课堂授课,课后学生可以提问,由教师解答并总结。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FC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关于教学视频制作:(1)视频的平均时长为15~20分钟;(2)围绕教学内容中某个或者几个知识点,以重点、难点或疑点为切入点展开视频课程设计;(3)视频结构独立,每个视频均基于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建立独立知识模块;(4)各知识模块关联组合构成主题明确、内容完整的结构化知识单元。课前学习阶段:课前共享教学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视频,同时在组内微信群里相互讨论,并独立完成视频中的测验,同时在群中提交课前布置考核内容;教师分析学生考核内容完成情况,制订不同的讨论问题,设计与调整FC的授课内容。课中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以涉及的疾病为主题,以PACS系统或投影为媒介,通过“病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应用视频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收集不同观点,同时留意观察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2)师生互动:教师对各小组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对微课中所阐述的重点、难点或疑点进行解答,并引入FC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对该节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之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课后阶段:每堂课结束后均进行课后考核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核方法包括笔试及口试,主要考核学生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笔试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当堂的授课内容,准备4道填空题(每题5分)及2道问答题(每题15分),进行闭卷考试,满分为50分,由1位老师进行盲评。口试根据当堂教学内容和要点,根据课堂人数由教师准备相应数量的病例(21例),由学生抽签选择题目,每人抽一个病例,并现场对所抽取的病例进行影像学描述与分析,老师给予现场点评并评分,满分为50分。笔试和口试的总得分为该学生的最终得分(满分为100分)。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015学年总共62次课,每个学生的笔试、口试和总成绩均计算学年平均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笔试平均分、口试平均分和总成绩平均分,分别进行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课后考核成绩,包括笔试、口试及总分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其中以口试及总分成绩显著性最明显。

讨论

传统LBL教学普遍存在两个矛盾———既定的教学进度与参差不齐的学生知识掌握速度之间的矛盾,教师共性化教学与学生个性化认知的矛盾。FC通过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变“教”为“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全面改革,从本质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动学习模式。FC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精力集中程度,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课后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基于微课的FC教学模式适用于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尤其学生对影像征象的描述、疾病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该效果的原因考虑为本研究遵循了基于微课的FC教学设计三原则:(1)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内化;(2)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3)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关于课前的知识学习,FC通过将教学视频共享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掌握学习的进程,但这种学习可以在任意时空进行,自主性较强,因此如何确保学生在课前有效观看视频是关键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高课前学习效率:(1)提前与学生沟通如何更好地在课前观看视频,并记录发现的问题;(2)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带一个与视频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课堂;(3)视频中添加小测试,以便学生自己检查自身观看情况。教师根据课前预习情况,针对性地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及时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关于重点与难点问题,选择相应主题的微视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述与解答,使学生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课堂上的微视频,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调与乏味,使课堂形式多变、具有活力,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形式,最终可以强化知识的传授,并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在FC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发生了相应变化,教师从“独角戏”走向“大合唱”。另外,FC的授课形式一定程度上符合时代与社会进步的节奏,教师的教学形式也变得丰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解答学生听课过程中的疑惑。这种靶向性的新型教学模式避免了教学中的盲点,而且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教学指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对医学影像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掌握程度,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但是,该教学模式在本学科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制作微课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求较高。其次,临床专业医学生对非本专业课程学习热情不高,课外学习缺乏动力。另外,学生课前学习的自觉性差异较大,且对其学习过程的监控存在困难。(通讯作者:李勇刚)

参考文献:

[1]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2]文丹,江林,周全中等.C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6,45(33):4735-4737.

[3]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66-72.

[4]曾淑煌.“翻转课堂”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14(10):118-120.

[5]张萍,DingLin,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1):46-55.

[6]刘敬荣,饶冬梅.翻转课堂在高职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视界,2016(27):91-92.

[7]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2.

[8]JonathanBergmann,AaronSams.FlipYourStudentsLearning[J].EducationalLeadership.2013,70(6):16-20.

篇4

我院作为首批招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校,自1999年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专班。根据全军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六年多来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供同仁参考和指正。

一、确立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性教学

(一)把握规律,强调实践性教学目标

强化实践性操作,全面改革讲习比例不合理的现状,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充分体现该专业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影像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适应基层军地卫生工作需要为目标,突出“应用”为特征,围绕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操作。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彰显影像学科形象化的特点,提高教学时效比。将影像诊断学全部进入实验室授课。电子幻灯授课与学生同步阅读实片过程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的事例教学的目的;将X线摄影中基本理论、X线照片冲洗化学集中讲授,X线摄影位置学部分全部进入实验室在教师实体示范操作的基础上,主要由学生分组进行操作训练,达到集中学习基本理论、分组强化规范具体操作的目的。在实习环节中,实施“导师制”,倡导学生主动实践与带教主动指导相结合并全程分段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抓住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 适应目前随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影像学科架构的变化,对原有教学内容以突出影像诊断、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适应基层发展需要为原则。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基础课以专业需要为主。专业课以宽基础重实用为本。基础课:取消高等数学、物理学改为医学影像物理学,增设一门人文学科;专业基础课:将电工学、电子学合为医学电子学基础,将原有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合并为医学病原学,减少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病原学学时数,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合并为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增设人体断层解剖学;专业课:将原来的x线投照学和x线机原理构造与维修分别增加CT、MPd、CR和DR相关内容,重组为医学影像设备学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将原有的x线诊断学、CT诊断学、MR/诊断学融合为医学影像诊断学。同时采取大专业平台与小方向模块课程自主选择的方式将原有的部分课程列入选修课,如介入放射学、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学等

(三)拓视野,增强针对性教学.

1、强化第二课堂的专业知识拓展和提高专业素养和发展潜于的功能,弱化围绕专业教学以外的作用。首先设立讲座课.如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基础、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论文撰写、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英语等。其次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自行设计内容进行强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立课题小组,老师围绕设计课题进行引导,通过查阅资料、实际操作,拓展专业知识面。

2、以外引内联方式,加强师资建设。聘请院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来院讲课或指导工作,丰富临床实践知识;根据专业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安排教师进行专项进修、交流,根据教学实际,与医院联合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二、构建学生专业综合评价的考评体制

(一)实行理论与技能测评分离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原有一纸定乾坤的模式,采取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分离,对于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测评,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均认定为专业不合格,通过考核方式改变,强化专业技能要求。其中理论考核由题库生成,技能考核分口试、操作二部分,请院外专家进行测评。

(二)建立技能目标考核标准

1、医学影像诊断学分为平时考核、课终考核、毕业考核。平时考核以各系统完成阅片诊断数量及诊断报告质量打分。课终、毕业进行双盲片考核,抽取各系统一张影像片,书写诊断报告。对报告结果分格式、描述内容、名词应用、诊断顺序、诊断结论等五部分,进行计分。

2、x线摄影学以具体操作内容双盲抽取。分暗室装片、机器准备、摆放、工具应用、条件设备、暗室洗片等六部分目标进行考评。

3、医学影像设备学以随机抽题。分原理说明、部件指定、线路分析、仪器使用等四部分测评。

(三)完善实习考核办法

在实习手册中增加实习目标考核标准,完善实习双向(学与教)督促机制。 按专业课分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检《现代医用影像学》2006年12月第15卷第6期查技术学二大部分,然后再各自分为普放、CT、Mill三个小部分,分别设立考核内容及量化标准。对考核过程要求每一小部分由带教医生(技师)考核鉴字、每一大部分由科室会考、学校抽考的方式进行,实习结束前由学校与医院科室共同检查考核。

三、加强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变革,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篇5

一、兼职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由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青年专业医师兼任班主任,一方面缓解了高校专职辅导员人数配备不足造成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缺失和疏漏;另一方面,兼职班主任相比非专业专职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还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兼职班主任往往有着和同专业学生类似的学习生活经历,因此对于医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感同身受。其次,兼职班主任由附属医院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医生担任,在医学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及临床运用上远高于专职辅导员。因此基于以上两点,对于医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科研工作甚至上遇到的问题,兼职班主任可以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或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兼职班主任的实践创新经验

篇6

1.1针对专业特点,做好辐射防护教育:针对放射科工作环境存有电磁辐射危害的特点,和目前依法执业及医疗安全的需要,重点突出地做好入科教育。向实习同学讲述X线的五大特性,其生物效应对人体的危害,使其明确做好防护的重要性,掌握常规防护方法和辐射防护三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学习掌握对受检者防护知识:育龄期妇女应注意询问是否有身孕。如为孕妇,则应立即与经治医师联系,尽量采取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确认必须给予X线检查时,检查前,对非检查部位的重要/射线敏感器官(如大脑、甲状腺、性腺等)做好屏蔽防护或距离防护,以避免发生不必要设计辐射安全的纠纷。使医学生在实习期间懂得影像学检查的合理(正当)应用,和做好自身及受检者防护的重要性。

1.2依法实习、实践:自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实施后,任何无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包括医学生在内不得单独处理患者,包括报告书写、履行告知和知情同意书签署等。在实习中,除认真向带教老师学习检查方法外,医学生还应注意学习履行告知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注意事项等。此外,注意尊重患者的权利。世界医学会《患者权利宣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对患者的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患者的权利有以下10项:生命权、生存权、身体权、健康权、平等的医疗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保护隐私权、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诉讼权和求偿权。尊重患者的上述权利,既是依法行医的重要内涵,也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除上述两大方面外,在入科教育中,对工作学习纪律、接待患者的礼仪教育等方面,注意配合科教科院前教育,结合放射科实际诊疗工作情况,进一步细化、强调。力争将医学生实习教学工作从入科教育开始科学、规范的做好。

2注意方法学教学,避免单打一式诊断、鉴别诊断思维

我科是集普通X线、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医学影像学科。讲课中,我们一般先讲述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适应证及各自在诊断方面的限度,以及各种影像设备/检查方法在诊断中可以相互弥补。讲解某一病种,也尽可能将其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即用比较影像学的模式展示给学生,启发他们学会水平思维(横向联系)、垂直思维(纵向分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学。告知他们要重视、注意结合临床资料,重视循证医学影像学方法的应用。不就“影”论病,避免单打一式思维诊断模式,从而减少或避免在“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时,因定式思维(经验主义)而导致漏、误诊。

3加强学习与积累,提高团队素质与水平

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提升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医院和科教科大力支持下,放射科通过外派内引和科室内教学,以提升团队素质与水平。

3.1外派进修学习,培养骨干团队:自年起,放射科先后派出11人次到上级医院定向进修学习;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培训班61期计136人次。对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规定其在学习结束后,必须写出书面进修、学结,向医院和科室汇报其收获以及可引进开展的新技术项目等,并且在科内做一次专题汇报。这样,既可以促使外出进修学习人员须认真用心学习,履行职责,又能做到一人进修学习,全科人员受益提高。

篇7

关键词:影像学;实践教学;案例式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84-02

案例式PBL教学法是一种结合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导向式(PBL)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逐渐展开应用,而影像学专业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尚有待提高。本次研究为了探讨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了2015年秋季学期共60名医学影像专业大三学生进行分组比较,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案例式PBL教学法。现作如下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选取我校医学影像专业的60名大三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均经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均为五年制本科,且均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自愿参与此次研究。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中,男性学生24人,女性学生6人,年龄分布于18―21岁之间,平均为(19.73±0.97)岁。观察组中,男性学生25人,女性学生5人,年龄分布于19―21岁之间,平均为(20.07±0.85)岁。两组学生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基本资料之间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

2.方法。所有学生均开设医学影像学课程,教材一致,课时一致,并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根据课程设计、教材内容、课程要求编写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影像学的基础知识、诊断技巧、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由学生记录好课堂笔记,课后自行复习。观察组采取案例式PBL教学法,具体如下:①分组预习: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建立1个班级公共邮箱和班级QQ群,教师应提前1周在邮箱和群内共享相关的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可能会提问的知识点以及讲课的课件等资料,通知学生进行自主预习。②案例引入:引入典型的案例,需具备完整的病例档案和影像学图像,教师应针对引入的案例进行启发性的讲解,并进行情景模拟和再现,由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再提出相似的案例,供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对需要补充或存在偏差的地方进行补充和纠正,说明原因。③提出问题:每次教学结束后,应针对当天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提供案例,布置课后作业,由学生在小组之间根据案例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学生自己做出可能的诊断,即假设诊断,再采取查阅文献资料、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每个小组成员提出的假设诊断进行论证,最后得到最终假设诊断,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应对每组学生的最终假设诊断以及论证依据进行总结和分析,引а生进行讨论,最后做出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表扬优秀小组。

3.观察指标。于学期末组织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期末考试,均为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好,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三个选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表示为[n(%)],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表示为(x±s)。当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均明显更高(P

2.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为96.6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

三、讨论

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培养更多更优秀人才”理念,医学院校不断进行扩招,医学生的大量增加导致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出现不足,如何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是当前医学院校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新挑战。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较高的临床学科,其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影像学理论知识和读片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影像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因此,各医学院校应重视影像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发挥教师教辅人员积极性,促进教学实践改革。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的影像学实践教学仍然较为滞后,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灌输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忽视了影像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不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法有效结合,无法较好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性。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查阅文献,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进行分组讨论、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在学生步入医学岗位的未来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案例式PBL教学法教学的观察组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相对于采取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

参考文献:

[1]戴文,余建明.浅谈教辅人员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7次全国学术大会[Z].2009.

[2]陈楠,苏壮志,许卫,等.PBL教学法在放射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5):977-980.

收稿日期:2016-11-23

篇8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70-0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本集X线、CT、MRI、USG检查技术和核素成像位一体的综合性教材。其中普通X线检查、CT、MRI、USG检查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实践性较强,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够应用先进的影像检查设备和准确无误的专业操作技能为临床提供符合要求的清晰图像。因此,其临床技能训练教学直接影响到放射科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只讲理论不做实验,学生无法得到真本事,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能否单独顶岗问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大纲要求理论:实践=1:1,足以看出实践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现将我们开展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践教学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结合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如果不能融入临床工作相关知识,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技人员。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主要根据临床普通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USG检查几大工作岗位分别讲述各检查方法相关原理及操作步骤等内容。实践教学中我们基于各种检查方法工作流程,首先要学生学会对待不同病人不同检查如何接诊。在实践接诊病人过程中,学习各种检查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及检查前准备等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与病人沟通能力,学会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配合,构建良好摄片气氛。其次在真实病例引导下,引领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相关原理及操作步骤等知识点。这样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加深了印象,有了作为一名医技工作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实践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相结合,能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适应以后角色的转变。

二、实践教学方法多样化

1.启发式教学,及先学后教

在教师提出学生学习相关教材内容目标及要求下,根据实训内容,利用实训设备、教具、模型、仪器等先自学,来进行肢置摆放等,而后相互交流讨论找出问题或不足之处并纠正,然后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并讲解,最后教师作出示范动作并分解为要点讲解,并建立师生双向评价体系。这样做学生感受深,理解容易,记得牢。

2.示范式教学

实训前把方法、步骤、目的、要求给学生讲清楚,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先由实训老师作示范讲解,分解要点,让学生观察、体味,再由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要点自己动手完成实训内容,然后同学们讨论找出问题或不足之处并纠正,最后教师点评。

3.单独辅导

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我们需要不厌其烦的为他们示范,认真纠正他们操作中出现问题,保证他们每个人把每个要点都掌握,学到临床操作技能。

三、实践教学根据教学阶段采取不同形式

1.见习

为了使学生加深感性认识,在学生《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开课之日起,有计划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学生分期分批安排到附属医院影像科进行早期接触临床见习活动。这样在影像科老师指导下,学生基本了解各工作岗位工作流程,这对以后的理论教学、课堂实训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在教学中后期,每个知识点内容进行了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训学习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学生分期分批安排到影像科进行开放实训的见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自己反复练习所学过的内容,使学生所学东西得到巩固和消化。

2.课堂实训

摄影授课,需实地演示才能彻底讲透。课堂实训不仅可以讲授摄影摆放,还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操作细节及操作顺序。同时还可以现场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所有这些问题,只有在课堂实训中才能更好更彻底解决。此外,我校教学实体化,附属医院影像科即为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

3.毕业实习

学生在校学习完相关专业课程后,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进修实习,根据毕业生实习指导教程,学生能够独立操作胜任各个岗位,完成顶岗实习任务,获得职业操作技能,接收劳动观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总之,实践教学是学生走出金字塔面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次结合。《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践教学采用不同形式及多样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项技能并应用于临床,在临床中升华。

参考文献:

[1]戚跃勇,齐德广,邹利光,等.注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的实践教学[J].激光杂志,2010,31(3):43.

篇9

1 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培养一个合格的应用型医学本科学生,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必不可少,也就是要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增强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医学实践性强,尤其是进入临床主要课程学习阶段后,临床实践成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一阶段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具体体现,医学影像学专业也不例外。需要加强专业主要课程的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

不同的医学学科专业,主要的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点。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常表现为如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需要用图片说明;②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片影像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③教学片或影像资料可以从既往的片库或互联网上获得,因此,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与病人直接接触,不存在因为在病人身上检查所造成的资源不足的问题;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密切,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进行影像学习;⑤影像学科的工作目标多数情况下最终仍然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的影像诊断(介入治疗依然是少数),因此,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是主要的技能之一;⑥影像技术训练可以在练习者身上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进行。

3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实践教学措施的思考

3.1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疾病的诊断过程是对具体临床现象或临床问题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临床思维活动是高级电脑和先进设备所不能取代的联系与整合过程,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收集资料时就已开始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对疾病的本质有了初步的印象。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同样是这样。医学影像学是利用特殊设备使人体组织器官形成影像,通过对人体组织器官影像的观察,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在专业主要课程的实践教学上,应积极探索开展启发式教学的各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影像诊断思维。比如,理论课授课,在按照传统的授课方法讲完某个疾病后,可以尝试引入临床影像实例,先介绍病例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然后展示病例的影像图片,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通过这种接近临床真实情景的方法,可能既会加深学生对该病的记忆,同时又会对临床实践中影像诊断过程有所了解,对培养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影像诊断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有益的。

3.2 充分利用影像图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

如前面所述,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例如《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核医学》等,通过实验室观看教学影像片就可以达到或接近临床那样的效果,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影像实验室的图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例如,一次见习可按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不妨称为“授人以渔”,由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把本次见习内容的影像表现进行讲解,要向学生说明疾病的影像表现没有固定的模式,讲解的只是共性的表现,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比如肿瘤有大有小,影像上常表现为肿块或结节,而不应以看到某一张片的表现是这样,就认为这个疾病就是这个样子;然后由学生自己阅片、分析,教师现场答疑,这个时段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影像图库包括影像实物片和电脑上的图像,使学生充分认识一种疾病的多样表现及其共性表现。第二个步骤是在下课前教师再用适当时间根据学生在阅片过程中提出的具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总结,这一过程让学生参与进行讨论。第一个步骤可能有利于系统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且帮助学生理解,引领学生入门,因为教师作为有临床经验者,认为不复杂的东西,在学生来说就不一定是简单的,再加上课程进程中并不鲜见的上午4、5节是理论课,下午6、7节是见习课,学生来不及复习消化;第二个步骤解决了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的疑惑,甚至有的疑惑是以前教师不曾思考过的,这同样锻炼了学生,使学生能主动思考,主动查询有关资料,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学会互相交流,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根据教学进程,适时调整见习方式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累积的教学内容逐渐增多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就应适时调整见习方式。比如,《医学影像诊断学》的见习,这时就可以尝试以临床实践中放射科集体阅片的方式进行,由教师主持,学生通过对有临床资料的病例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和依据,如果是单一的临床影像检查病例,还应提出下一步应考虑进行的其它影像检查方法,然后由教师作分析、点评、总结,纠正学生的诊断思维中的不当之处。这种见习方式不宜在课程刚开始时进行,因为那个阶段学生还没有知识的积累。课堂上,还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影像图片学习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使学生学会规范化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以提高其临床技能。

3.4 培养学生主观思维适应客观实际变化的能力,认识学科间联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学习

正如上述提到的疾病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而且相同的疾病可有不同表现,不同疾病也可有相同表现。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无论X线还是CT检查,肺部的斑片状影,可见于炎症,也可见于结核或出血、水肿及其他病变,单纯依据影像表现做诊断可能会有差错,只有通过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防止主观、片面或僵化的思维方法。还可以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强调,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学好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不仅是目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需要,也是临床实践中影像诊断的需要。

3.5 开设第二课堂

开设第二课堂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课外不定期分批适当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放射科、超声检查室等部门观摩、学习,使学生通过这种对临床影像科室的观摩、学习,熟悉其工作流程,为日后临床实习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容易融入临床情景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师在临床工作中的言行,培养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自觉性、使命感及责任感,使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懂得在医学实践中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自觉把医德规范变成自己的行动。

3.6 提高学生操作动手能力

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为此,除了在课程学时安排上,使本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课时达到或接近总课时的50%外,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例如,《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这门课程,像CT检查和X线投照中的摆位,可以尝试先见习,然后进行理论课授课,最后再安排学生在同学中自己练习。同样,《超声学》的操作检查,可以尝试利用实验室的超声诊断仪让学生在同学间进行练习。

3.7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学会互相交流和协作

在临床实践中,即便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在诊疗中也不可能完全正确,需要从失败中不断吸取教训,才能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影像思维能力。临床工作是一项需要医师之间、医护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应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引导,使学生学会面对失败,学会从失败中分析原因,学会从失败中提高自己,学会互相交流、团结协作。

总之,在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强调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影像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影像技能的提高常常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刻苦的学习、不断的钻研和反复的实践,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15

北海市卫生学校(原北海市合浦卫生学校)始建于1958年,属卫生行业主管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学校被自治区卫生厅确认为广西第三批全科医学教育理论教学培训基地,附属医院确认为临床技能培训基地。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附属医院是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地作为特色项目重点建设。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既是师生参加社会和技能实践的重要实训基地,也是对应卫生产业的经济实体。多年来,附属医院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服务地方经济作出贡献。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975年开办,具有四十多年办学经验,初期称为放射医士专业,进入新世纪后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已经发展成为我校的特色重点专业,2005年被广西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全区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013年我校中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竣工并顺利通过广西自治区教育厅验收。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年招生人数较多(250人/年),在校生规模较大(686人)的专业,培养了广西医学会影像技术委员会主任李文美、副主任钟易等一大批区内该专业杰出学者、专家和技术人才,据统计,全广西大部分医院县市级放射科主任和副主任均为我校该专业毕业生。

北海市卫生学校始终把卫生中等职业教育和医疗服务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基本方略,教产结合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重要的抓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需要X线机、DR、CT和超声等大型医疗设备作为教学设备,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人员和环境要求高,诊断治疗和技术操作人员准入认证、人员防护、环境防护以及患者防护等都非常严格,如果没有附属医院作为临床实训基地依托,实行教产结合,这些大型医疗设备就单纯作为示教教具,必定造成资源浪费,生均教学设备均费用很高,学校难以维持运转。反之,如果以附属医院作为临床实训基地依托,实行教产结合,学校对附属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医学教育功能和医疗服务功能,一方面开展医学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大型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益,降低了教学投入成本,增强了学校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教产结合的收益除满足附属医院的发展外,还投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附属医院作为师生参加社会和技能实践的重要实训基地建设,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壮大,就能很好地展示学生日后将从事的卫生职业前景,起榜样示范作用[3-4]。

1 建设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硬件

学校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培训、科研四位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有门诊部、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麻醉科、中医科、理疗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业务;医技部门开设药剂科、放射科、CT室、超声诊断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胃镜室、病理科等科室,开设病床数336张。附属医院加强与医学影像技术等办学专业的实训基地相关建设,建好示教室和所有实习生值班室,安装了超声诊断科教学闭路电视录制和转播系统,完善医学影像PACS系统,真实的医疗服务场景和卫生职业服务流程等为师生参加实践训练提供保证。还新建了两个各拥有30台计算机,配备投影设备的医学影像诊断一体化实训室,新建了每个拥有8套先进B超设备、电脑捕获实时图像可大屏幕投影演示的超声诊断实训室,各科室均安装多媒体大屏幕投影并连接校园网,可随时调用包括附属医院实时CT、DR、超声影像等网络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上课,这一系列的建设投入有力地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也保证了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

2 改革实训实习课程和创新实训实习管理

以附属医院为依托,学校率先中职学校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等现代先进教学方法,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按“模块化”教学,完善阶段实习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法、重新编写实习生手册,优化和量化阶段2周阶段见习和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法,完善实习管理相关制度教学模式,实施2周阶段见习和顶岗实习。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学校创新教学方法,让部分专业课教学在附属医院实施,通过工学结合,改变原来单纯理论教学后再实验的教学方法,引入“导生制”、“助教”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4-5]。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学校在完善校际共享、校企共享、师生共享、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构建以岗位能力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取得进展。

3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产结合,增强教师动手能力、知识传授能力、现场指导能力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学校建立附属医院专业人员教学轮岗和兼课机制。制定相关制度激励专业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和中职教师系列职称,采取双职(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放射科、CT室、超声诊断科和心电图室等业务科室主任)或挂职的措施,培养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担任附院科主任和兼职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和医疗服务,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临床经验、优良的教学效果和突出的科研能力获得社会和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教师不仅熟悉操作过程,而且精通原理,并能教会学生;教师不仅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应用于生产,而且将这些知识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师应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很好地顺应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一方面,大大提高教师自身的动手与实践能力、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分析能力、指导实训与现场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探求改革课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实现培养实用型卫生人才的目标[4-5]。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现拥有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又具备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二十多人,教师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型教师向现代学者型、反思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4 改革学生评价模式

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评价模式较笼统,专业条块分割,无细化和量化标准,难以实现与岗位所需的技能对接。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重新制订实习生出科成绩评定办法和实成绩评定办法,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和评价标准,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评价模式。学生要掌握多门知识,还要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同时,也要掌握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因此我们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标准,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强调的是职业岗位、技术的专项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学校通过对该专业技能操作岗位细分,制定了X线摄影技术、肝胆超声扫描技术、心电图检查技术等专业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组织实施专业技能操作考核,通过这些考核,对学生实施客观、标准的量化考核,保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学校还举办全校医学影像专业技能操作比赛,激励学生参加实训兴趣的积极性。学校还建立以理论考、实验考、实训考、用人单位考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模式[3-6]。

5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具有联系实际、知能并重和启发诱导等特点,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又不乏高深的理论,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3-4]。课程设置为培养目标服务、教学内容为专业服务、理论系统为操作实践服务,突出能力的培养。以附属医院为依托,教产结合,通过真实病例、实际工作场景和仪器操作,教学具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为节约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充分实践,我校大力推进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医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贯彻多媒体视图直观教学、多图纵横对比、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精讲多练、调动学生参与等教学原则。学校加大投入,增加了超声诊断学课时和增开心电图诊断学课程。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比较笼统,各学科课程条块分割,难以实现以岗位所需的能力对接[3-5]。传统的教学大纲专业课程设置超声诊断仅安排72学时,只能达到让学生了解的水平, 因此要真正达到熟练的层次必须依托附属医院,增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时,尤其是实训课时,我校实施的教学计划中超声诊断学调整为144学时,理论实践比为1:1。传统的教学大纲中无心电图诊断学教学要求,因为该门技术在基层已经普及应用,我校在选修课程模块中安排114课时[7]。通过教产结合,医学影像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医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资源,贯彻多媒体视图直观教学、多图纵横对比,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从模具、课堂练习转为真实人体操作和实际场景的恐惧心理,而且方便了在校生及早接触社会,贴近岗位。制订完善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草案),创新教产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医学影像专业新课程表,完成效果评价报告,构建模块化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完善“教产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只要一人当班即可同时兼X线、超声和心电图仪器操作和常见病看图诊断工作,实际操作能力强,深受乡镇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欢迎,很多在实习阶段学生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合同,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当年对口就业率达到了95.4%。[5-7]

随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大量增多,规模扩大,设备更新,大多配备了X线、超声、心电图等辅助诊断设备,基层医学影像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今后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机遇,产教结合,加大投入,促进作为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地的附属医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功能进一步完善,促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我校医学影像专业的办学优势,培养更多胜任基层卫生服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充分体现卫生职业教育的功能,彰显示范校的特色,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刘伟,曾以初,陈承军等.深化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基层的多能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33-34.

[2]刘伟,曾以初,曹俊.医学影像网络教学资源中心的构建和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6):67-68.

[3]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肖智谦,陈碧瑕,邱琼华等.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在中职卫校中推进问题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31-33.

[5]肖智谦,陈碧瑕,刘伟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卫生职校的应用[J].广西教育,2009,(18):39-41.

[6]肖智谦.教产结合,建设临床实践技能实训基地[J].时代教育,2013,(11):112-113.

[7]刘伟,肖智谦,邱琼华.电图诊断视图直观加问题驱动教学法实践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76-77.

作者简介:肖智谦(1968-),男,汉族,广西合浦人,医学硕士,临床医学高级讲师,副主任医师,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院长,国家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试考官,连续从事中职卫校教学二十多年,是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广西北海 536000

篇11

1.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电工、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影像设备学》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时存在许多问题:(1)在专科阶段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很难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习惯于纸上谈兵,习惯于死记硬背公式及方程等。(2)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践,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有些理论知识较抽象,电路原理难懂,由于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电学部分的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在现阶段又没有足够的课时让学生三步一回头复习巩固,更没有时间通过检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对教材中各种单元电路,在实际中有何用途,如何应用所学的电路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到茫然。(3)现行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与理论知识及后续课程衔接不明显,专业特色不突出,系统性和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后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时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并与后续课程的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科特点有选择地进行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即以项目带动教学。项目教学法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其相适应的项目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达到的程度,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选取适合他们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探索知识的情境之中,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的满堂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下面结合我校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项目“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阐述整个过程。

2.1项目选取。本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是《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选取“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作为教学项目考虑到了三点:第一,从专业理论看,基本覆盖了模拟电子线路中几乎所有的知识点;从专业能力看,这里涉及了各种测量仪表和工具的使用,电路的设计与焊接技术等更广泛的专业能力;第二,收音机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比较熟悉,完成安装和调试后,就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第三,收音机所需要的电器元件在市场上可以买到或从废旧家电中拆卸,成本不高。

2.2项目分解。“简易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项目由两个层次模块组成,第一层次模块是按照收音机工作过程的时序和电路组成而形成的电路功能模块(也称为子项目),分别是调谐回路模块、混频电路模块、中放电路模块、检波电路模块、功放电路模块和安装与调试模块;将电路功能模块再分解成学习任务模块,它们分别与教材章节的知识点相对应,即学习任务层次模块。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从事简单影像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需要,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必要的知识,例如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模块。

2.3项目组组成。项目组成员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和老师指派两种方式进行,每组人数在3~5人。但是,无论以哪种形式组成的项目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差异等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的良好学习氛围。在项目分解时,还要考虑让具有某方面能力优势的学生负责该方面任务,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4制订项目计划。项目组成立后每组学生就是一个小的整体。他们可以相互讨论,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各自承担的任务及工作步骤和程序。在制订项目计划前,先由教师将学习任务模块分解成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成员制定每个成员在项目组中的分工及成员合作的形式。由每个项目组选派一名成员讲解完成项目的思路,其他项目组学生提问、质疑,该组学生解答。学生解答有困难时,指导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在最终得到认可时,完成《项目实施进度表》,以便有计划地实施项目。

2.5项目方案的实施。项目的实施与各组成员的有效分工与协作密不可分。各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提高个人各种技能的同时实现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小组成员之间互动、分析讨论。这种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

2.6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项目完成后,组织成果展示与评价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小组自评主要以演讲报告的形式,每个小组中的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但在做报告的时候不可以报告自己的任务内容,只可以报告小组其他成员的任务内容。报告时要求除了演示成果并对演示成果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一小部分任务,要求他参与到完整的项目活动中。而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演示和演讲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应当在学生做完报告后能及时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项目实施的总结与反思

3.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开课之初,我们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电路部分抽象难懂,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有限,许多学生对《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引入项目教学法,在项目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活动,在开放的、互动的、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收效明显。

3.2有效克服教学课时数少的问题。医学高专学生的课程结构使得大部分院校面临教学课时数少的问题,我校《医学影像电子学基础》仅48学时,教学课时数如此之少,要把书中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完比较困难。我们利用项目支撑教学,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电路设计、制作和评价活动过程,在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3.3体现“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念。学生在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学会了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过程成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体验过程,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参与并完成项目的态度,以及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篇12

0 引言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十三五”建设计划要求,根据我校在宜春市产业发展、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中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依托自身的办学实力、丰厚的职业教育资源,本着“高标准、仿真性、开放性、通用性”原则,建设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切实发挥实训中心在教学、科研、培训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最大功能[1]。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于2013年,成为赣西地区唯一一所培养高职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学校领导特别重视本专业的发展,现立项为校级特色专业,在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将给予倾斜,发展潜力巨大。

1 实训中心建设目标

1.1 建设成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实训中心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将根据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学生提供高仿真实训室和实训项目,技术上具有先进性,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岗位专项技能。实训中心还必须要承担学校及校外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工作,所建的实训中心适用性强,能够进行综合实训,并供医学检验技术、农村医学等相关专业通用。

1.2 建设成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学中心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训中心不仅要成为学生掌握岗位基础技能和岗位专项技能的场所,还应融入职业文化,加强仿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营造岗位化工作环境。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训前提下,通过教-学-做-练-考的岗位技能培养主线,是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岗位环境密切接触,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

1.3 建设成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学校、医院和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反馈到实训中心,使实训教学能及时体现出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实训中心高新设备的功能,开展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1.4 建设成科研项目开发的中心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专业发展及科研的需要,投入必要的医学影像设备,并根据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适时添置新的设备,注重不断提高设备的现代化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校科研人员和先进实训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实训中心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2]。

2 实训中心建设内容

2.1 加强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硬件建设

遵循高职教育技术“先进、实用”、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模式,构建与医院影像科相匹配的仿真环境。校院企深度合作,整合实训资源和设施,进行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在现有医学影像实训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仿真环境下的CR检查实训室、DR检查实训室、CT检查实训室、数字胃肠检查实训室、超声检查实训室及PACS室,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医学影像专业局域网络系统,建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

2.2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软件建设

2.2.1 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

根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强调与理论教学并重。通过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利用“教、学、做”一体化实训中心,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岗位专业技能和岗位综合技能。

从具备岗位的从业能力出发,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为主线,以岗位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形成“岗位基础技能、岗位专项技能、岗位综合技能”三者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

2.2.2 抓好实训项目与实训教材的建设

本着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探索建立独立的实训课程体系的目标出发,首先抓好实训项目建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有关专业教师做好实训教材建设工作。

实训项目建设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设备和材料、评价与思考等内容。实训项目的建设,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同时结合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新规范,以体现实训项目内容和临床实际工作过程的紧密结合。

在建立和完善实训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着手实训教材的建设,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适用性、开放性”的原则,聘请医学影像行业专家成立实训教材编辑委员会,组织教师及医院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建立实训教材编写小组。主要实训教材有《X线检查技术实训指导》、《CT检查技术实训指导》、《MRI检查技术实训指导》、《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实训指导》、《超声检查技术实训指导》和《医学影像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医学影像技术专项技能实训》、《医学影像技术综合技能实训》。

2.2.3 加强实训教学师资的培养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由于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教师都是一毕业即进入教学岗位,资历尚浅。为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采取以老带新,相互听课评课,安排到宜春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进行临床实践锻炼等方式来提高她们的实训教学水平[3]。

2.2.4 建立健全实训中心的运行管理机制

为使实训教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本实训中心已制定出一系列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如《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工作职责》、《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医学影像技术实训室申请使用程序》、《医学影像仪器使用制度》、《实训指导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等。实训中心以后将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此将要在以前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开放式管理模式将有利于学生对实训项目的熟练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实训项目,及时进行实训操作的强化训练。

3 结语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的建设将为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高仿真的职业环境和优越的实训条件下,学生真正做到教学并重、学做结合、以做为主,实现教-学-做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医学影像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25-01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学影像学(技术)在当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使单纯的放射诊断科室发展成为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大型临床医学影像科室。CT、MRI、DSA、CR、DR、PET、SPECT以及超声等先进影像设备应用于临床并深刻地改变着原有影像技术实践的内涵,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对专业人员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促进影像技术人员与高精尖设备的有机结合, 如何发挥医学影像学先进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 是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医学影像技术队伍的现状, 结合多年的医学实践经验, 提出医学影像学技术队伍发展的新方向,新途径。

1 材料和分析

1.1 新设备对技术人员的宽容度越来越大,技师发挥的舞台越来越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X线设备对人的依赖越来越少。现在许多大医院都采用DR,CR,数字化影像系统以及激光自动洗片系统, 数字化影像系统的后处理技术可以改变窗宽、窗位明暗对比度以及边缘勾勒等新技术, 不仅可以提高图象质量而且大大地降低了对操作技能的要求, 而激光自动洗片系统的运用,几乎抛弃了原有的暗室技术。从而使放射科技师在整个医学影像实践中的经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这是医学影像发展必然。数字化影像已经使放射专业从技能型向知识型转变, 设备的性能对医学影像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影像科的技师不光懂得医学常识,还要了解设备性能,知识更新的速度要跟上数字化变革的步伐[2]。

1.2 影像检查方法的多样性决定技师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现在的高端数字影像设备,比如说CT,它的成像介质虽然还没离开X线,但与X线投影已经有着本质的区别。已经不是经典意义上的X线投照,而是经过X线扫描断层后的计算机成像,虽然它还保留着千伏,毫安,毫安秒等成像参数的自由设定,但是CARE技术(自动调节系统)的应用,使人为的干预越来越少,但是技师要求掌握的知识却越来越多,比如说选择断层扫描还是螺旋扫描,是否需要动态扫描等,图像后各种处理技术等等。还有磁共振,它的成像原理早已超出了X线的范畴,它是通过磁场激励和磁场能量转换的方法来成像。成像手段很多,比如说T1像,T2像,质子像,弥散像,脑功能成像等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成像参数,成像因子,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广。因此要当好影像技师,如果对这些成像原理,成像方法,以及成像参数,没有很好的理解和运用,那是很难当好影像科技师的。

1.3 检查方法的正确运用对疾病的诊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技师的医学水平正受到考验。现在医学影像检查的水平在原有解剖显象基础上,已经到了分子成像水平,比如PET-CT等。技师如果对病理病因了解不足,就很难安排好扫描方法和扫描序列。比如说,CT的薄层扫描,它对肺的孤立性结节,肝小囊肿等鉴别诊断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技师如果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经常就会漏扫。MR的扫描的序列意义就更多了,MR压 脂,MR弥散,MR波普,MR功能成像等,这些成像原理,方法以及诊断已经是紧密得不可分割。所以现在一些三甲医院MR经常是由医生在操作。我们得承认如果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如果检查方法运用不正确,可能会给疾病诊断带来麻烦。因此笔者认为,技师应该懂得更多的医学知识,从而使检查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1.4 设备新技术新功能的开发,技师责无旁贷。一台高端设备,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我们购买的不光是裸机硬件的价值,实际上还包含了软件的费用,在许多医院多存在软件功能闲置,或者功能开发不全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好多1.5T的MR,不会做MR波普分析,MR脑功能分析等。医院一般对购买设备热情普遍较高,而对设备的功能开发却不那么重视,这一点,技师应该责无旁贷,应该担当起这个责任。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新设备为开展位新技术新业务提供了平台,为我们技师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应该熟练运用手中的武器,积极参与到新课题和科研中去,为课题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技师的作用,体现一名技师的价值,。

2 讨论与结果:

当代的医学影像专业技师已经不是过去一般的摄影师(摄片技师),不管是从内涵还是外延都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不可同日而语,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师,必须兼备理工和医学,并且能熟练运用各种检查方法,否则将会被时代无情的淘汰;作为医学影像技师,做出符合疾病诊断要求的医学影像,这才是一名医学影像技师的发展方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