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乡治理一体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城乡差距,既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表现,也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环境保护资源不合理配置,“大树进城、污染下乡”。一方面,有限的环保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对城市、工业污染的控制上。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大滞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城乡差距继续拉大。全国4万多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多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污染治理尚处于空白状态。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落后的农村经济制约了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加之城市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城市污染农村的气和地、农村污染城市的菜和水”的恶性循环为表征的环境保护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扩大和蔓延的趋势,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乡环境治理保护的“二元结构”,既抑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反过来又使城市发展缺乏环境容量,城乡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工业和城市必须对其补贴、支持。但是,农业和农村不只是单向地、被动地接受补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与工农互促、城乡共荣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相互推移的良性循环过程。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和外溢性决定了城乡统筹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不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不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必须要城乡“一盘棋”,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来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改变农村包括环境治理和保护事业发展滞后状况,缩小城乡在环境治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差距。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治理,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一体化。尽快改变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尚是空白的状态,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相连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行业、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在制定和推进产业、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时,尤其在上新的建设项目时,严格执行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新的投融资体制。从改革城乡环境保护投入二元体制着手,改变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无投入、污染防治无经费、社会参与无政策的状况。在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投入的同时,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财政预算列支,设立专项资金保障;通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基金等社会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等途径和形式,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农村力所能及参与”的城乡环境保护投融资一体化的新机制。
环境保护机构城乡一体化。我国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制,机构只下设到县一级,广大农村没有环境保护机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的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延伸,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和职能也应当向下延伸、匹配。探索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并明确乡镇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对原有的小工业园区、未进入集中发展区的中小企业、农村生产型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业,以及自备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5-02
一、善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趋势
治理(Governance)主要用于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我国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分析治理和乡村治理的内涵,徐勇认为“乡村治理是通过公共权力配置与运作,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2];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3]。可见,对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是能够使公众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发展决策,保障公众政治自由和参与决策权利的政治意愿,“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善治”(Good Governance)成为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范畴。“善治”就是良好的社会治理,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5]。
乡村善治就是通过治理农村社区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善治理论提示我们乡村治理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形成乡镇政权和公民社会合作共治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多中心治理体系,善治理念是改善乡村治理的必然选择[6]。首先,善治理念所提倡的多中心理念,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其次,善治理论有助于实现我国乡村治理改革模式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再次,善治理念所提倡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理念,有利于“信任”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和合作型治理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善治的网络治理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乡村善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城乡统筹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7]。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转变。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统筹发展的过程与手段,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的实现状态,是统筹发展的价值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等战略举措正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实现而展开的,这与乡村善治的推进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以构建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和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8]。乡村善治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基本功能,完善农民集体组织的运行和决策机制,实现土地要素功能的一体化、土地要素地位的均等化与土地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二)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延伸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和平等化,通过实行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统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与乡村两个共生单元的综合考虑、相互兼顾,以保持二者协调、持续发展”[9]。因此,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围绕农村社区形态的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社会化职能,为农村居民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综合平台。
(三)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
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正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权益等手段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方面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农民的市民化,通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以及农村人口待遇的普遍提高向市民转变。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保护农民权利特别是土地权利为核心,使农民能够以土地的权益来分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并建立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生存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善治的内在品质
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涉及国家的权力建构,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村善治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实施起来,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或困境。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当前的农村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10]。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需要积极贯彻“善治”的乡村治理理念,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和谐,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
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统筹性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将新农村建设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中来谋划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实施途径,“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障[11]。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富民与绿色乡村的基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参与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12]。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需要培养村民的主体性意识,鼓励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这种参与应该是有序化的制度性参与。村民的主体性参与也符合直接性参与民主政治的治理理念,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村民的主动性和直接下的政治参与是乡村治理的重点,包括制度化参与和而非制度化参与都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
3.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
公平和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乡村法治和公平是解决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保证。善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基于民主和法律的治理,亦即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将管理社会事务和保护公民自由等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公平法治的治理理念是为了构建真正的乡村和谐,包括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以及村集体与乡镇之间协调合作的社会关系。乡村善治的实现要求在乡村治理主体上、乡村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求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通过对乡村和谐社会构建,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主体间对公共权威的高度认同和相互合作,增进公平与效率,因此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一直所讨论的话题。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完善多元、自治、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即所谓的“乡政村治”,但这种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带有浓郁计划经济色彩的治理方式,正被市场经济催生出的多元治理模式所打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市场因素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乡村治理的趋势和必然。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元化中心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职能,通过制度性安排来构建平等自主、具有活力的多元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统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2.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6]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7]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付光辉,刘友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
[9]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一、突出县级职业中专的纽带作用,实现城乡职教资源大流通
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省、市、县、乡、镇、村一体化发展。突破产业局限,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打造放射性职业教育平台,实现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和产业文化的逐步衔接,为农村立体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首先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突破地域局限,培养城乡两用人才。其次,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增强时效性灵活性,建立覆盖城乡的人才需求信息平台,按需培养。另外,整合城乡职教资源,以县级职业中专为纽带,省、市职业学校、培训机构采用在县级职业中专设点、设站的方式实现人才培训目标。县级职业中专在村、乡镇实行人才流动服务培训模式。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格局,城乡职业教育联合,可以采取多种联合办学方式,县级职业中学招生,城市职业中学培训,技术培训课程与实训课程可安排在城市职业中学进行;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如将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设在企业等;突出县级职业中专的主体地位和纽带作用,上挂、下联、横辐射,直接推动乡村经济。
二、重点办好一所县级职业中专,使其成为城乡职教资源周转站和消化站
整合农村职教资源,重点办好一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对县级职业中专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
人才资源流动方面,突出职业学校知识技能周转站的作用,做好三个衔接。一是职业教育与初中教育实现有效衔接,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实训环节都应衔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求学习效果,突出乡土教材的重要性;二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职业中专要深入到初中学校讲解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与就业情况,增强职业中专的吸引力,使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走进职业中专学习;三是职业中专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使一部分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做好三个衔接,使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深受城乡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采用实体联合的方式重点办好一所县级职业中专。建立覆盖城乡全职业教育流通体系,多层次办学实体联合,使城市教育资源通过县级职业中专流向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县级职业中专同时上挂下联,双向延伸,实行整个省、市、县、乡、镇、村职教资源整合、统筹,即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面对农村的应用型的职业教育,组织、统筹乡村两级大面积、多层次职业教育和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同时组织面对城市劳务输出的中长期培训。
三、健全城乡职教资源流通保障体制
县级职业中专要丰富内涵,扩大外延。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建立普、职、成三教统筹,村、乡镇、县、市、省多级职教实体相互衔接,并与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相互沟通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流通平台;建立培训就业一体化学校社会站式平台;建立“参观―理论―实践―交流”教学模式;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办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资金模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四、县级职业中专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1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土地管理的作用
1.1提升农产品的供给保障力
民以食为天,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粮食问题,保证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实现国家稳定、长久发展的前提,同时这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度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脚步加快了,社会的农产品的需求也增长了。当下我国的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在于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低,且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所以,要想切实有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们不能从耕地数量的增加入手,也不能单纯地依靠化肥物质去提高产出,我们需要钻研出一条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科技、现代化道路。
1.2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切实有效地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我国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当下,不仅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扩建土地,城镇化发展、工业化道路同样需要有用地保障,通过土地征收,将农村地区的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这是一条提供保障的有效道路。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使得大量的农村土地用地减少,影响到农村土地的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时,做好协调工作,实现用地的合理布局,尽量开发未占用的土地,避免对优质良田破坏。
2农村土地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2.1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缓慢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国家做了诸多努力,保护耕地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发展现代农业也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建设方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式并不容乐观。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了农田保护制度,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并对耕地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执行主体,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耕地管理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最终耕地的质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鼓励耕地流转政策,并倡导耕地经营向适度的规模靠拢,但是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农村耕地缺乏充足的后备军,导致耕地经营的经济效益不高。除此之外,城乡管理一体化部门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默契,协作机制欠缺,甚至出现了耕地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
从理论上来看,城镇一体化实则是一个土地集约化的过程,城市的人均用地远远低于农村的人均用地。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农村的宅基地总量不断提升。原因在于农民进城务工,然后在城市安居落户,原有的农村地基就被闲置了。虽然国家规定“一户一宅”,但是具体如何实现,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农村的宅基作为一种固定资产,不能随意买卖,如果放弃也得不到任何的补偿,所以很多农村居民宁愿闲置也不愿意转让给别人。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进入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3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性策略
3.1完善惠农方式
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对耕地的保护热情,就需要从提升耕地经济效益入手,这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由于耕地为社会提供了生产,所以对耕地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对耕地实行保护也成为了国际惯例。随着国家在粮食、耕种、生产资料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补贴,国家的粮食安全生产保障已经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惠农力度,国家还要积极改变农业的补贴制度,将资金用于解决农业发展瓶颈上,切实有效得提升耕地的质量和经营规模,优化耕地的环境,提升耕地质量的提升。
3.2提升耕地利用水平
为了促进农村用地的流转向优化的方向发展,将农村的闲置用地盘活,提升节约集约的利用水平是必然的选择。各个地区要制定和完善“一户一宅”的政策,拓展相关细则,为农村用地流转提供驱动力。不仅如此,国家在法律层面也要允许集体用地的流转,并制定流转管理的相关细则,对农村用地的流转权、流转形式进行具体的规范。积极回收农村的闲置用地,具体可以参照城市国有土地储备的有关制度,由集体到个体的方式,建设和完善使用权,放弃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并对此进行一定的补偿,将宅基地分配于农村的公共建设当中。创建新型农村基地使用制度,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4结语
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对农村土地管理的革新和创新,是实现国家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它不仅能够为提升粮食产量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为城镇化建设、工业化道路建设提供用地基础,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创建良好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曾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制度研究[J].东方法学,2013(04):45-59.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运作直至成功交竣、销售,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是一个房地产团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集体合力的结果。它涉及诸多环节和关键时间节点,如果不能恰当处理,或对时间概念掌握不当,将会对项目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尤为重要,它将带动项目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以下观点和做法是本人的个人观点,妥否望同行批评指正。
项目策划阶是段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因素,项目工程造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与项目的建设标准,而建设标准的确定来源于项目的市场定位。
项目的市场定位
不同的商业地段适合不同的建筑类别,而住宅、商业及商业综合体的工程成本肯定因商业、住宅品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故而地段因素决定建筑类别,决定建设标准,也决定着最终的销售价格。
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有如下几个方面:(1)建设规模、(2)建设等级、(3)建设标准、(4)建设设备、(5)建设用地、(6)建设工期等。
项目前期投资估算及概念分析报告
以项目方案为基准进行测算。
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含:项目操作可行性,财务数据分析,融资前财务分析,管理的各项费用分析,项目利润回报及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项目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因素
按住建部的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三部分。
方案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各专业设计说明)、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委托或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
各专业设计文件、专业设计图纸,含主要设备及材料表(但对简单民用工程而言,可省略)
施工图设计阶段:
应形成所有的专业设计图纸。含图纸说明,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表。
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主要因素
拟建建筑物平面形状
一般来讲,平面形状越简单,如长方形、正方形其工程造价越低,通常我们所说“火柴盒”建筑就属于这一种,适用于居民住宅或居民改造项目,而平面形状越复杂,如曲线、折线、圆弧等越多的建筑其造价就越高,这类建筑大部分为商业公建或办公楼、酒店、宾馆等公共设施。
对民用住宅而言,掌握好长、宽此问题即可解决,一般住宅单元以3-4个为组合,房屋长度控制在60-80米较为经济,适当加大住宅宽度有利于降低造价。
拟建建筑物的层高
在建筑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建筑层高的增加会引起工程造价增加。
各种墙体、粉刷、装饰费用增加;
导致热源、节能及各种管道费用增加;
楼梯间及电梯设备增加;
施工垂直运输费用增加;
劳动力工时相应延长;
民用住宅层高一般不超过2.8米,如设计中采用2.9米、3.0米,居住房间得到满足舒适性,应适当提高销售价格,以平衡工程成本;
如由于层高增加导致建筑物总体高度超标,后果是改变建筑结构形式,导致大幅度工程成本增加;
拟建建筑物层数
建筑物层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结构形式而不同,须区别对待。
如增加一个楼层,而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形式,单位面积造价会降低,但由于建筑层数的增加导致建筑结构形式发生改变,单位面积造价肯定会增加,如:框架结构改变为剪力墙结构或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
总之建筑物越高,楼梯、节能及电梯、供水设施、消防费用均会增加,同事增加建筑物维修费用。
单位面积钢筋、砼的含量指标
由于钢筋、砼的价格指数、权重比例在建筑工程成本中较高,所以钢筋、砼平米含量越高,其项目工程成本肯定增加。
单体设计中应合理控制钢筋、砼含量以降低成本,实际中采取类比法,以相似建筑结构形式,相似建筑物体型为看考对象进行类比。
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形式
通常建筑物建筑形式有: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及简体结构、钢结构等,合理确定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对工程造价控制很有成效。
建筑材料、设备的合理选择
应本着“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对建筑材料及设备进行选择,可通过对源头生产厂家进行招投标选择,将对工程造价控制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选择恰当、合理的设计标准是尤为重要的。
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
施工场地的狭小、岩土报告的各异以及相邻建筑物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深基础施工方案必须报市深基委专业评审后方可施工。
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是一举双赢的措施,既可提高施工效率,又可降低工程造价。尤其是高层建筑基础部分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施工公司会同发包方协商解决,同时应在项目标段发标时,明确此方案费用是否含在项目投标价格之中。
工程各类表变更对造价影响
一般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经济、法律、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较多,建设的环境也都不一样,应客观、实际、依法规或惯例来合理确定设计变更和其他类型工程变更。
合理的工程设计变更
合同双方应依据施工图不完善之处,会同设计人一并协商,由设计人出具施工变更图纸,会同双方应依据变更图内容以及原合同对变更之规定,按程序、原则确定相应价款,以免“秋后算账”。
避免施工图中主材及设备的更换
一般来讲,施工图中主材和主要设备对造价额组成影响较大,没有特别的使用功能,禁止改变主要材料的品种、名称、规格、等级,对设备亦是如此,否则建安成本肯定增加。(这里的更换是指更高的主材、设备)
现场工程师的口头指令
由于各种情况在施工现场的发生,导致合同双方未履行相关手续,以工程师口头指令为准,导致后期合同双方结算无法进行,这种行为应是明令禁止的,要事先统筹按程序办理。
谨慎对待工程变更单内容
现场变更单鉴定均以书面文字形式出现,由于中国语言汉字的表达丰富,涉及其内容的规范、各种数字尺寸,以及计算可否相等,均应考虑到双方结算时是否可行,应认真对待。签单人一定现场核实,再与变更单内容核对是否一致为妥。
防止结算时后补工程变更单
对满足结算条件的标段,合同双方应明确在递交结算资料的时限,一般以文字表述。
如在承包方已上交竣工资料,无质量问题、无农民工拖欠工资等问题,且拿到竣工备案报告,发包方应明确告知对方竣工资料上报时限,如2日或7日内,关键问题是上报后不允许再增补,增补内容一律视为无效单(应以文字形式表述),否则后续增补工程变更单的情况一定会出现,最终将影响工程造价。
严格按图纸施工
现场应严格执行施工和验收规范,认真按图施工,不允许出现减厚、材料代替现象发生,否则应拒验,直至整改合格。施工中防止走验收规范边缘的做法。
合理控制项目工期,确保业主顺利入住。
做好部位验收,是单体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如:基础部位、主体部位、节能、消防等等),否则导致总体验收延迟,使销售对业主承诺不到位,导致业主索赔事件发生,影响项目的后续销售,使项目成本增加。
基础部位验收;
主体部位验收;
外墙保温、节能监测验收;
外窗淋雨监测验收;
空气(室内)监测验收;
避雷监测验收;
消防监测验收;
配套设施验收(煤、水、电、气等专业类);
竣工验收;
确保业主入住时间与专业局准入证时间的对接;
做好现场各类问题的准确、有效文件如下:
对承包方工程减项的文件;
对承包方未完成工程内容(甩项)的文件;
对承包方延误工期的文件;
对承包方在投标文件中明确承担的相关费用,但实际中未发生的文件;
合理利用双方合同条款中,对方应尽的义务;
上述文件在双方结算时一并考虑。
做好项目验收前的最有效一个环节
项目交竣对合同双方意义重大。对发包方而言,实现对业主的承诺。对承包方而言工程款支付来解决发包方及材料商的款项,以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但如果发生发包方处理不好这一重要环节,也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或品质下降。
有如下几个方面:
层面防水功能完好;
外檐的整洁度良好;
楼内公共空间的整洁度完好;
业主单元内(含门窗)整洁度良好;
业主单元内各项使用功能良好;
业主单元内无墙石起砂、无异味、无漏雨痕迹、无露钢筋等质量缺陷;
各专业委局专项验收完成,拿到合格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