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治理一体化

城乡治理一体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乡治理一体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乡治理一体化

篇1

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城乡差距,既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表现,也是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环境保护资源不合理配置,“大树进城、污染下乡”。一方面,有限的环保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对城市、工业污染的控制上。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大滞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城乡差距继续拉大。全国4万多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60多万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污染治理尚处于空白状态。农村环境保护技术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落后的农村经济制约了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加之城市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城市污染农村的气和地、农村污染城市的菜和水”的恶性循环为表征的环境保护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扩大和蔓延的趋势,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乡环境治理保护的“二元结构”,既抑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反过来又使城市发展缺乏环境容量,城乡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工业和城市必须对其补贴、支持。但是,农业和农村不只是单向地、被动地接受补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与工农互促、城乡共荣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相互推移的良性循环过程。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和外溢性决定了城乡统筹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不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不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必须要城乡“一盘棋”,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来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改变农村包括环境治理和保护事业发展滞后状况,缩小城乡在环境治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差距。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治理,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一体化。尽快改变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尚是空白的状态,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相连接。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行业、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在制定和推进产业、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时,尤其在上新的建设项目时,严格执行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新的投融资体制。从改革城乡环境保护投入二元体制着手,改变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无投入、污染防治无经费、社会参与无政策的状况。在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投入的同时,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财政预算列支,设立专项资金保障;通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基金等社会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等途径和形式,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农村力所能及参与”的城乡环境保护投融资一体化的新机制。

环境保护机构城乡一体化。我国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制,机构只下设到县一级,广大农村没有环境保护机构。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的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延伸,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和职能也应当向下延伸、匹配。探索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并明确乡镇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对原有的小工业园区、未进入集中发展区的中小企业、农村生产型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业,以及自备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

篇2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5-02

一、善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趋势

治理(Governance)主要用于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我国学者则从不同角度分析治理和乡村治理的内涵,徐勇认为“乡村治理是通过公共权力配置与运作,对村域社会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政治活动”[2];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指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品的活动”[3]。可见,对社会的公共治理目标是能够使公众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发展决策,保障公众政治自由和参与决策权利的政治意愿,“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善治”(Good Governance)成为实现治理目标的重要范畴。“善治”就是良好的社会治理,它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国家与公民社会良好合作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和二者关系的最佳状态”[5]。

乡村善治就是通过治理农村社区以实现农村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善治理论提示我们乡村治理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形成乡镇政权和公民社会合作共治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多中心治理体系,善治理念是改善乡村治理的必然选择[6]。首先,善治理念所提倡的多中心理念,为我国乡村治理中各种组织性因素提供了完善其组织和人事的基本准则。其次,善治理论有助于实现我国乡村治理改革模式由国家权力本位型向公民权利本位型的转化。再次,善治理念所提倡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理念,有利于“信任”社会资本存量的提升和合作型治理精神和文化的培养。善治的网络治理理念有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尤其是政府之外的主体在改善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乡村善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乡统筹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城乡统筹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7]。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转变。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统筹发展的过程与手段,而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的实现状态,是统筹发展的价值目标。

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与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等战略举措正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目标实现而展开的,这与乡村善治的推进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可以构建更大的区域统一体和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城乡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村土地有效利用的根本性问题。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8]。乡村善治的基本目标是充分发挥乡村自治的基本功能,完善农民集体组织的运行和决策机制,实现土地要素功能的一体化、土地要素地位的均等化与土地要素流动的自由化。

(二)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延伸

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和平等化,通过实行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等措施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统筹是对区域经济系统中城市与乡村两个共生单元的综合考虑、相互兼顾,以保持二者协调、持续发展”[9]。因此,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围绕农村社区形态的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社会化职能,为农村居民融入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综合平台。

(三)城乡居民生活均等化是城乡统筹的最终目标

城乡居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统筹城乡发展正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权益等手段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一方面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农民的市民化,通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以及农村人口待遇的普遍提高向市民转变。未来的乡村治理应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以保护农民权利特别是土地权利为核心,使农民能够以土地的权益来分享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成果,并建立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生存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善治的内在品质

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涉及国家的权力建构,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乡村善治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实施起来,在现实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或困境。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当前的农村治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美丽中国战略是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提出的,“体现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是中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10]。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需要积极贯彻“善治”的乡村治理理念,以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和谐,而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

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统筹性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将新农村建设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中来谋划部署、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具体实施途径,“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障[11]。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富民与绿色乡村的基本目标。

2.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主体性参与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合理利益与个性发展[12]。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需要培养村民的主体性意识,鼓励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这种参与应该是有序化的制度性参与。村民的主体性参与也符合直接性参与民主政治的治理理念,强调公民对公共行政和政治生活的直接参与,有利于激活公民精神和培养现代公民,是政治和行政民主最充分的体现。因此,村民的主动性和直接下的政治参与是乡村治理的重点,包括制度化参与和而非制度化参与都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程度。

3.公平法治理念下的和谐性构建

公平和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乡村法治和公平是解决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保证。善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基于民主和法律的治理,亦即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将管理社会事务和保护公民自由等都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公平法治的治理理念是为了构建真正的乡村和谐,包括村民之间、村民与集体之间,以及村集体与乡镇之间协调合作的社会关系。乡村善治的实现要求在乡村治理主体上、乡村权力流向上和空间上的多中心,要求变单一的自上而下权力流向为上下左右互动的多元权力流向。通过对乡村和谐社会构建,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主体间对公共权威的高度认同和相互合作,增进公平与效率,因此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乡村治理机制创新是乡村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学者们一直所讨论的话题。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完善多元、自治、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传统的乡村治理是由政府主导下的治理模式,即所谓的“乡政村治”,但这种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带有浓郁计划经济色彩的治理方式,正被市场经济催生出的多元治理模式所打破。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嵌入市场因素的乡村治理模式成为乡村治理的趋势和必然。我国乡村治理应当适应多元化中心的趋势,充分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功能,政府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转变职能,通过制度性安排来构建平等自主、具有活力的多元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党国英.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统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2.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6]刘峰.走向乡村善治:改善我国乡村治理之多维理论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06,(9).

[7]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8]付光辉,刘友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

[9]刘荣增.城乡统筹理论的演进与展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篇3

一、突出县级职业中专的纽带作用,实现城乡职教资源大流通

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省、市、县、乡、镇、村一体化发展。突破产业局限,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打造放射性职业教育平台,实现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和产业文化的逐步衔接,为农村立体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首先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突破地域局限,培养城乡两用人才。其次,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增强时效性灵活性,建立覆盖城乡的人才需求信息平台,按需培养。另外,整合城乡职教资源,以县级职业中专为纽带,省、市职业学校、培训机构采用在县级职业中专设点、设站的方式实现人才培训目标。县级职业中专在村、乡镇实行人才流动服务培训模式。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格局,城乡职业教育联合,可以采取多种联合办学方式,县级职业中学招生,城市职业中学培训,技术培训课程与实训课程可安排在城市职业中学进行;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如将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设在企业等;突出县级职业中专的主体地位和纽带作用,上挂、下联、横辐射,直接推动乡村经济。

二、重点办好一所县级职业中专,使其成为城乡职教资源周转站和消化站

整合农村职教资源,重点办好一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对县级职业中专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

人才资源流动方面,突出职业学校知识技能周转站的作用,做好三个衔接。一是职业教育与初中教育实现有效衔接,特别是农村初中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实训环节都应衔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求学习效果,突出乡土教材的重要性;二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职业中专要深入到初中学校讲解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与就业情况,增强职业中专的吸引力,使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走进职业中专学习;三是职业中专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使一部分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做好三个衔接,使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深受城乡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采用实体联合的方式重点办好一所县级职业中专。建立覆盖城乡全职业教育流通体系,多层次办学实体联合,使城市教育资源通过县级职业中专流向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县级职业中专同时上挂下联,双向延伸,实行整个省、市、县、乡、镇、村职教资源整合、统筹,即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面对农村的应用型的职业教育,组织、统筹乡村两级大面积、多层次职业教育和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同时组织面对城市劳务输出的中长期培训。

三、健全城乡职教资源流通保障体制

县级职业中专要丰富内涵,扩大外延。以县级职业中专为中心,建立普、职、成三教统筹,村、乡镇、县、市、省多级职教实体相互衔接,并与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相互沟通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流通平台;建立培训就业一体化学校社会站式平台;建立“参观―理论―实践―交流”教学模式;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办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资金模式;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四、县级职业中专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篇4

1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土地管理的作用

1.1提升农产品的供给保障力

民以食为天,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好粮食问题,保证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实现国家稳定、长久发展的前提,同时这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度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脚步加快了,社会的农产品的需求也增长了。当下我国的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在于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低,且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所以,要想切实有效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我们不能从耕地数量的增加入手,也不能单纯地依靠化肥物质去提高产出,我们需要钻研出一条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科技、现代化道路。

1.2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切实有效地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我国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当下,不仅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扩建土地,城镇化发展、工业化道路同样需要有用地保障,通过土地征收,将农村地区的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这是一条提供保障的有效道路。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使得大量的农村土地用地减少,影响到农村土地的使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时,做好协调工作,实现用地的合理布局,尽量开发未占用的土地,避免对优质良田破坏。

2农村土地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2.1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缓慢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国家做了诸多努力,保护耕地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发展现代农业也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建设方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形式并不容乐观。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了农田保护制度,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并对耕地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切实有效的执行主体,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耕地管理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最终耕地的质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一直鼓励耕地流转政策,并倡导耕地经营向适度的规模靠拢,但是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农村耕地缺乏充足的后备军,导致耕地经营的经济效益不高。除此之外,城乡管理一体化部门中没有形成良好的默契,协作机制欠缺,甚至出现了耕地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

从理论上来看,城镇一体化实则是一个土地集约化的过程,城市的人均用地远远低于农村的人均用地。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农村的宅基地总量不断提升。原因在于农民进城务工,然后在城市安居落户,原有的农村地基就被闲置了。虽然国家规定“一户一宅”,但是具体如何实现,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农村的宅基作为一种固定资产,不能随意买卖,如果放弃也得不到任何的补偿,所以很多农村居民宁愿闲置也不愿意转让给别人。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利用进入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3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性策略

3.1完善惠农方式

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对耕地的保护热情,就需要从提升耕地经济效益入手,这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由于耕地为社会提供了生产,所以对耕地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对耕地实行保护也成为了国际惯例。随着国家在粮食、耕种、生产资料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补贴,国家的粮食安全生产保障已经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惠农力度,国家还要积极改变农业的补贴制度,将资金用于解决农业发展瓶颈上,切实有效得提升耕地的质量和经营规模,优化耕地的环境,提升耕地质量的提升。

3.2提升耕地利用水平

为了促进农村用地的流转向优化的方向发展,将农村的闲置用地盘活,提升节约集约的利用水平是必然的选择。各个地区要制定和完善“一户一宅”的政策,拓展相关细则,为农村用地流转提供驱动力。不仅如此,国家在法律层面也要允许集体用地的流转,并制定流转管理的相关细则,对农村用地的流转权、流转形式进行具体的规范。积极回收农村的闲置用地,具体可以参照城市国有土地储备的有关制度,由集体到个体的方式,建设和完善使用权,放弃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并对此进行一定的补偿,将宅基地分配于农村的公共建设当中。创建新型农村基地使用制度,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

4结语

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对农村土地管理的革新和创新,是实现国家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求。它不仅能够为提升粮食产量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也能够为城镇化建设、工业化道路建设提供用地基础,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创建良好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曾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制度研究[J].东方法学,2013(04):45-59.

篇5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房地产项目的实施,运作直至成功交竣、销售,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是一个房地产团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集体合力的结果。它涉及诸多环节和关键时间节点,如果不能恰当处理,或对时间概念掌握不当,将会对项目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专业化尤为重要,它将带动项目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以下观点和做法是本人的个人观点,妥否望同行批评指正。

项目策划阶是段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因素,项目工程造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与项目的建设标准,而建设标准的确定来源于项目的市场定位。

项目的市场定位

不同的商业地段适合不同的建筑类别,而住宅、商业及商业综合体的工程成本肯定因商业、住宅品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故而地段因素决定建筑类别,决定建设标准,也决定着最终的销售价格。

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有如下几个方面:(1)建设规模、(2)建设等级、(3)建设标准、(4)建设设备、(5)建设用地、(6)建设工期等。

项目前期投资估算及概念分析报告

以项目方案为基准进行测算。

项目的可行性报告

含:项目操作可行性,财务数据分析,融资前财务分析,管理的各项费用分析,项目利润回报及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项目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主要因素

按住建部的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三部分。

方案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各专业设计说明)、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委托或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

初步设计阶段:

各专业设计文件、专业设计图纸,含主要设备及材料表(但对简单民用工程而言,可省略)

施工图设计阶段:

应形成所有的专业设计图纸。含图纸说明,图纸目录,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表。

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主要因素

拟建建筑物平面形状

一般来讲,平面形状越简单,如长方形、正方形其工程造价越低,通常我们所说“火柴盒”建筑就属于这一种,适用于居民住宅或居民改造项目,而平面形状越复杂,如曲线、折线、圆弧等越多的建筑其造价就越高,这类建筑大部分为商业公建或办公楼、酒店、宾馆等公共设施。

对民用住宅而言,掌握好长、宽此问题即可解决,一般住宅单元以3-4个为组合,房屋长度控制在60-80米较为经济,适当加大住宅宽度有利于降低造价。

拟建建筑物的层高

在建筑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建筑层高的增加会引起工程造价增加。

各种墙体、粉刷、装饰费用增加;

导致热源、节能及各种管道费用增加;

楼梯间及电梯设备增加;

施工垂直运输费用增加;

劳动力工时相应延长;

民用住宅层高一般不超过2.8米,如设计中采用2.9米、3.0米,居住房间得到满足舒适性,应适当提高销售价格,以平衡工程成本;

如由于层高增加导致建筑物总体高度超标,后果是改变建筑结构形式,导致大幅度工程成本增加;

拟建建筑物层数

建筑物层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建筑类型、结构形式而不同,须区别对待。

如增加一个楼层,而不影响建筑物结构形式,单位面积造价会降低,但由于建筑层数的增加导致建筑结构形式发生改变,单位面积造价肯定会增加,如:框架结构改变为剪力墙结构或砖混结构改为框架结构。

总之建筑物越高,楼梯、节能及电梯、供水设施、消防费用均会增加,同事增加建筑物维修费用。

单位面积钢筋、砼的含量指标

由于钢筋、砼的价格指数、权重比例在建筑工程成本中较高,所以钢筋、砼平米含量越高,其项目工程成本肯定增加。

单体设计中应合理控制钢筋、砼含量以降低成本,实际中采取类比法,以相似建筑结构形式,相似建筑物体型为看考对象进行类比。

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形式

通常建筑物建筑形式有: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及简体结构、钢结构等,合理确定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对工程造价控制很有成效。

建筑材料、设备的合理选择

应本着“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对建筑材料及设备进行选择,可通过对源头生产厂家进行招投标选择,将对工程造价控制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工程造价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选择恰当、合理的设计标准是尤为重要的。

项目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

施工场地的狭小、岩土报告的各异以及相邻建筑物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方案的选择,尤其是深基础施工方案必须报市深基委专业评审后方可施工。

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是一举双赢的措施,既可提高施工效率,又可降低工程造价。尤其是高层建筑基础部分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施工公司会同发包方协商解决,同时应在项目标段发标时,明确此方案费用是否含在项目投标价格之中。

工程各类表变更对造价影响

一般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经济、法律、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较多,建设的环境也都不一样,应客观、实际、依法规或惯例来合理确定设计变更和其他类型工程变更。

合理的工程设计变更

合同双方应依据施工图不完善之处,会同设计人一并协商,由设计人出具施工变更图纸,会同双方应依据变更图内容以及原合同对变更之规定,按程序、原则确定相应价款,以免“秋后算账”。

避免施工图中主材及设备的更换

一般来讲,施工图中主材和主要设备对造价额组成影响较大,没有特别的使用功能,禁止改变主要材料的品种、名称、规格、等级,对设备亦是如此,否则建安成本肯定增加。(这里的更换是指更高的主材、设备)

现场工程师的口头指令

由于各种情况在施工现场的发生,导致合同双方未履行相关手续,以工程师口头指令为准,导致后期合同双方结算无法进行,这种行为应是明令禁止的,要事先统筹按程序办理。

谨慎对待工程变更单内容

现场变更单鉴定均以书面文字形式出现,由于中国语言汉字的表达丰富,涉及其内容的规范、各种数字尺寸,以及计算可否相等,均应考虑到双方结算时是否可行,应认真对待。签单人一定现场核实,再与变更单内容核对是否一致为妥。

防止结算时后补工程变更单

对满足结算条件的标段,合同双方应明确在递交结算资料的时限,一般以文字表述。

如在承包方已上交竣工资料,无质量问题、无农民工拖欠工资等问题,且拿到竣工备案报告,发包方应明确告知对方竣工资料上报时限,如2日或7日内,关键问题是上报后不允许再增补,增补内容一律视为无效单(应以文字形式表述),否则后续增补工程变更单的情况一定会出现,最终将影响工程造价。

严格按图纸施工

现场应严格执行施工和验收规范,认真按图施工,不允许出现减厚、材料代替现象发生,否则应拒验,直至整改合格。施工中防止走验收规范边缘的做法。

合理控制项目工期,确保业主顺利入住。

做好部位验收,是单体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如:基础部位、主体部位、节能、消防等等),否则导致总体验收延迟,使销售对业主承诺不到位,导致业主索赔事件发生,影响项目的后续销售,使项目成本增加。

基础部位验收;

主体部位验收;

外墙保温、节能监测验收;

外窗淋雨监测验收;

空气(室内)监测验收;

避雷监测验收;

消防监测验收;

配套设施验收(煤、水、电、气等专业类);

竣工验收;

确保业主入住时间与专业局准入证时间的对接;

做好现场各类问题的准确、有效文件如下:

对承包方工程减项的文件;

对承包方未完成工程内容(甩项)的文件;

对承包方延误工期的文件;

对承包方在投标文件中明确承担的相关费用,但实际中未发生的文件;

合理利用双方合同条款中,对方应尽的义务;

上述文件在双方结算时一并考虑。

做好项目验收前的最有效一个环节

项目交竣对合同双方意义重大。对发包方而言,实现对业主的承诺。对承包方而言工程款支付来解决发包方及材料商的款项,以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但如果发生发包方处理不好这一重要环节,也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或品质下降。

有如下几个方面:

层面防水功能完好;

外檐的整洁度良好;

楼内公共空间的整洁度完好;

业主单元内(含门窗)整洁度良好;

业主单元内各项使用功能良好;

业主单元内无墙石起砂、无异味、无漏雨痕迹、无露钢筋等质量缺陷;

各专业委局专项验收完成,拿到合格报告;

篇6

1.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属于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领域,它是现代工程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监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日趋成熟,并以经济上的明显效益而在各发达的工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对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资金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主要结合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的监理组织管理展开分析探讨,以期从中找到合理有效可靠的通信工程项目的监理组织与管理模式及经验,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我国现行的项目工程监理组织模式分析

(1) 平行承发包模式

该模式下的监理模式有以下两种主要形式:

① 业主委托一家监理单位监理

这种监理委托模式是指业主制委托一家监理单位为其进行监理服务。这种模式要求被委托的监理单位应该具有较强的合同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并能做好全面规划工作。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部可以组建多个监理分支机构对各程建单位分别实施监理。在具体的监理过程中,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重点做好总体协调工作,加强横向联系,保证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② 业主委托多家监理单位监理

这种监理委托模式是指业主委托多家监理单位为其进行监理服务。采用这种模式,业主分别委托几家监理单位针对不同的承建单位实施监理。由于业主分别与多个监理单位签订委托合同,所以各监理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需要业主进行协调。采用这种模式,监理单位对象相对单一,便于管理。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被肢解,各监理单位各负其责,缺少一个建设工程进行总体规划与协调控制的监理单位。

(2) 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

对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业主可以委托一家监理单位进行实施阶段全过程的监理,也可以分别按照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委托监理单位。前者的优点是监理单位可以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统筹考虑,合理进行总体规划协调,更可使监理工程师掌握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有利于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3) 项目总承包模式

在项目总承包模式下,一般宜委托一家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在这种模式下,监理工程师需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4) 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

在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下,一般宜委托一个监理单位进行监理,这样便于监理工程师对项目总承包管理合同项目总承包管理单位进行分包等活动的监理。

3.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组织管理模式探讨

3.1 现有监理模式中的问题

(1) 监理职责在其组织结构中得不到有效实现

组织结构设计共包括九个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层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任务、职责和权限;自己在组织系统中处的位置,即上级是谁,下级是谁,对谁负责;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渠道,从何处取得情报和信息,从何处取得需要的决策和指示,从何处取得所需要的合作等等。从各种监理模式的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出,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和设计、承包、物资采购等业主其他合同主体处于同等组织层级上,也就是说,监理这一从事技术服务和工程管理的机构与业主的其他合同对象在合同地位上是平等的。监理的职责包括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及组织协调,但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监理职能的实现是很困难的。

(2) 监理组织结构无法保证在设计阶段的有效控制

在上面所列的监理模式中,通信工程的建设监理与设计方同处于业主的箭线首端,所处的管理层次是对等的,从工程监理的实际来看,监理在施工阶段监理过程中,结合自身在设计方面的经验,仍能向建设单位提出建议,以提高工程经济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节约工程投资,但在现阶段,这只能局限在“建议”,设计人员具有是否接受建议的决定权,若非业主强烈要求,只要设计没有违规、违法,设计很难响应监理单位的变更建议,这会给项目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国内现行通信工程的建设工程监理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国通信工程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来看,是工程监理制度本身所造成的,在现行体制下暂时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并发挥其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建设工程监理目标。

3.2 通信工程监理组织模式发展建议

项目监理部是监理公司承接监理业务后,依据监理合同派驻工程现场全面履行监理合同的机构,是监理公司对外的窗口,项目监理部服务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监理公司的声誉。因此,监理公司做好对项目监理部的管理工作将是确保各种组织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发挥组织有效性的外部关键因素之一。

① 推行监理项目的考核制度

监理单位要根据项目的目标责任制、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的监理业绩、管理情况等进行季度检查、年度考核,定期做好对项目监理部考核、评比工作是监理公司管理好项目监理部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项目监理部发挥组织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考评应通过参建各方对项目监理部的评价、监理资料的完整程度、单元工程优良率、监理人员出勤率等,作为评分标准,对各项目监理部进行打分考核、评比,对考评为优秀的项目监理部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项目监理部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予以整改并进行处罚。

② 监理单位应建立公平、完善的激励机制

根据行业评选办法、积极开展“优秀总监”、“先进监理工程师”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被评为“优秀总监,、“优秀监理工程师”的同志给予奖励。这样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有利于树立以勇于负责、多作贡献的监理人员为榜样,共同搞好监理工作。

总之,建设工程监理运行重在过程管理,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和完善管理体系,减少管理的随意性、认真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激励所有人员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同完成好监理任务。

4.结语

作为监理单位而言,为圆满完成监理服务合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搞好具体实施建设工程监理的项目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有效运行。要搞好建设工程监理的项目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首先,监理单位在组建建设项目监理部时应选择适宜的组织结构模式以适应监理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组织结构模式的有效性,这对于实现建设监理目标具有关键意义和重大作用。其次,监理单位加强对基层项目监理部的管理工作将是确保各种组织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监理部发挥组织有效性的外部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篇7

自1999 年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明文载入宪法修正案以来,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或许是由于过去长期受人治的毒害以致对法治过于渴望的缘故,抑或是由于以往没有走过法治化道路以致现在还不太会走的缘故,国人对于法律的认识似乎一开始就陷入了某种误区,以致于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法治等同于立法,一遇到现行法律没有涉及或规定不明确的问题就呼吁立法,甚至于对那些已经有法律依据的问题也主张立法。一种唯立法主义的错误倾向正在我国悄然兴起。

事实上,法治作为人们所致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并作为一种相对更为理性的社会治理模式,是需要由包括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众多方面内容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共同促成的,立法仅仅是法治的一个最基础性内容。尽管立法在我国实现法治的过程中起着根基性的作用,没有它,司法、执法乃至守法等其他一切方面都会成为一句空话,但立法却并不等同于法治,也无法替代法治。我们在重视立法建设以加促我国法制早日健全和完善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司法、执法和守法等其他方面的建设。然而,就目前我国践行法治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显然还远远没有重视(或者说得更为确切一点,还没有足够重视)司法、执法乃至守法等其他本应与立法协调进行的法制构成要素的建设。相反,反而陷入了法治就是立法的唯立法主义的认识误区。

以曾经轰动全国的“孙志刚案”为例。事实上,无论是依照我国《宪法》,还是依照我国《民法通则》,抑或是依照我国《刑法》,公民都享有生命健康权,且其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刑法》甚至还为此而专设了杀人罪与伤害罪)。然而,作为“孙志刚案”主角的孙志刚却还是被某些作为执法者的机构及个人非法剥夺了生命。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明明是一个执法的问题,但最终居然被极为可笑地提到了一个立法的角度,甚至还为此而专门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两部立法。这明显是对法治的错误解读(当然,笔者并不反对出台这两部法,而作为两部新的人权保障法,这两部法的出台和实施也确有其必要性。笔者只是想以此来说明一个问题,即:很多时候,我们似乎确实误读了法治)。无独有偶,在轰动全国的“处女案”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该案受害者麻旦旦尽管依法享有人格尊严,而执法机关依法也负有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格尊严的义务,但麻旦旦的人格尊严却还是被有关的执法者非法给剥夺了。这里所反映出的显然应当是我国公安机关执法中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立法问题,因为无论我国的《行政处罚法》,还是《刑法》,抑或是《宪法》,都可没有赋予公安机关肆意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权力。然而,该案所反映出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在麻旦旦以受害人的身份提起要求附带精神赔偿的行政诉讼时,司法机关却以无法律依据为由,不支持其请求。在这里,笔者不禁要问:没有法律依据可以成为执法机关不予赔偿的理由吗?假如没有法律依据可以成为执法机关不予赔偿的理由的话,那么,这些执法机关为什么可以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肆意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呢?显然,有没有法律依据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司法机关拒绝麻旦旦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一方面固然是出于依法司法方面的考虑,但更多的,笔者以为,是源于其对法治的误读,是唯立法主义倾向在作怪。

当前,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的立法建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迄今为止,我国已经颁布了数千部法律、法规或规章,而各类地方性立法更是多如牛毛。按道理来说,在已经具备了数量如此众多的立法之后,我国社会的法化应该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发达的阶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立法数量的气势如宏并没有带来我国社会法治文明的辉煌,相反,甚至还出现了“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怪状。而之所以会如此,笔者以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过于重视立法建设而相对忽视司法、执法及守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建设的一个直接恶果。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今后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中,应当警惕并避免唯立法主义的错误倾向,更为科学而全面地解读法治,在重视立法建设的同时,多关注一下我国的司法、执法以及守法等方面的建设。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长秋

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动力机制 实现模式

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也是政府部门的政策侧重点。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体现的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适应,是社会领域的一次变革。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式,在思想观念上是一次有益而大胆的更新,同时也是政策上的一次巨大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解决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问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也是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一次有益调整,对城乡产业布局和城市与农村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发挥重要的作用。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

2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2.1 城镇化政策导向

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控制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引导城镇化和鼓励城镇化几个阶段。2010年和201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中都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也要求未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产业布局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积极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得到了高度的认同。

城镇化的政策导向,加速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加速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与沟通,在政策上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

2.2 农村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产品也可以实现产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奠定经济基础。农村的城市化过程本质上是农村的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演变的过程,使留在乡村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城市化,促使农村在就业结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价值体系、社会保障等都发生较大的改变。

2.3 城乡要素流动的需要

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涵盖了贸易、城乡协作,资本投资等领域。城乡贸易以经济分工为基础,实现要素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城乡协作与贸易有一定的区别,贸易仅仅是一种市场化的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利益交换,而城乡协作是一种经济利益的联合,通过不同组织形态,提高城乡之间的商品、劳务、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的组织化和集约性程度。资本向农村转移的主要成因是由于成本的逐利性决定的。农村在劳动成本、资源禀赋、物流成本等方面表现出优势的时候,原有的集中于城市的资本就会转向农村。当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贸易、写作、投资与被投资逐渐增多的时候,城乡一体化进程就被加速了。

3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模式

3.1 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

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以政府政策导向为主,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干预,利用政府规划与调整,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注重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准确处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

3.2 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

以市场为主体,靠市场的自发行为来推动城镇化,政府很少介入到具体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采取自由放任的宏观政策。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虽然能够高效配置资源,但政府调控手段比较弱,容易出现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城市无序发展等问题。

3.3 都市圈发展模式

都市圈是具有单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以及与中心城市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一体化的次中心、城镇和农村所构成的圈层式地域,是中心城市聚散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范围(张建华,洪银兴,2007)。都市圈一方面是经济圈,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圈。都市圈在形成的过程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次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带来各种生产要素的聚合,形成不同空间下的职能分工与协作。都市圈模式,能够推进城乡的协同发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提高土地在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经营问题,实现集约化使用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洪银兴. 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J].经济学家,2007.

5.

[2]张果,任平,周介铭,何景熙.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2.

[3]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

[4]杨玲.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5(09).

基金项目:

篇9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城市管理理念

城市管理不仅仅是改变城市,更是提升城市。在新型的管理理念中,管理就是服务,只有提供优质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提高执法和管理绩效的立足点和根本保障,才是更好的城市管理。

就城乡接合部管理而言,我们要引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对人的“改造”。农民是城乡接合部城市化发展的主体,发展涉及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因此发展的难点在农民自身。管理者要以农民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体民生、察民情、惠民意,急群众所急、利群众所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维护市容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二、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城乡接合部作为城市发展的前沿地带及城市职能的疏散地,是城市建设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域。因此,加强城乡接合部的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城乡接合部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当中,对于城乡接合部的建设,一方面要引导,一方面要限制,既不能让村民盲目建房,也不能任凭村民自由破坏市容环境,必须是符合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采取以环境控制为主,通过对其物质性整合与改善,优化现有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立足高品位、高起点进行科学规划,有力打造城乡接合部新形象。

三、以加强服务为根本,创新城市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的合理应用是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管理过程中,我们要以服务为前提,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行管理手段创新,从市容环境治理的理念和科学的技术手段上要有创新意识,加强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对市容环境演化规律的认识,迅速建立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体系,更好地为城乡接合部公众服务。

一是成立综合部门,实施覆盖管理。发生在城乡接合部的市容环境问题,原因不同,表现形态各异,涉及面广,随机性强。其管理模式不能采取“各自为政”的办法,而应该借鉴城区的综合执法模式加以解决。首先,建立一个由市容、环卫、工商、公安及当地街道等执法部门参加的综合管理机构,统一执法时间和行动,对各类影响环境卫生的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其次,对城乡接合部道路、小区管理实行“单元组合法”,即在按人口比例所划定的路段内配齐垃圾收集人员,垃圾袋统一、定时收集、拉运。同时,进一步强化沿街单位“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制和市政道路、住宅小区道路的保洁,使区域空间基本做到处处、事事、时时处于有效的管理中,使环境卫生真正做到长效管理。

二是建立管理基础台账,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城乡接合部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有其特殊的位置,它既体现了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又有自己沉积多年的农村特色;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意识相对落后,区域发展缺乏规划性与长久性,短时期内有利益可见的就不顾长远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的城乡接合部,商业比较发达,“门前三包”、无照经营、私搭乱建、违法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很严重。要改变城乡接合部特殊的状况,不是靠一支队伍,凭借有限的信息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马上可以改变的,急功近利也许有短期效果,但从长远发展上看是有弊端的。只有靠建立管理基础台帐,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长治久安”。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就要求执法部门严格依法管理,努力提高执法效率,有效地遏制各类违法行为。城乡接合部有着其特殊的性质,农村的特点和固有的发展思维模式决定着我们的管理工作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措施,一管到底,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要用事实和公正去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理解,要调动群众的参与意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维护、支持我们的城管工作。只有这样,执法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四、以加大投入为依托,加快城乡接合部市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普遍地区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基本都是行政村、自然村自行解决,即所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城乡接合部地区由于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次生经济见缝插针,基础设施无法适应,环境迅速恶化,仅靠行政村、自然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远不能适应,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甚至由政府直接管理。

篇10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或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原则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然对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1项目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1.1项目课程开发基本描述

课程开发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使用教材,二是教师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课程开发是指在一定教育宗旨即课程观指导下,系统完整地规划、编制、实施、评价课程的一连串作业过程,具体落实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课程开发的任务就在于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适当水准、适当内容、结构优化、功能优越的新课程。课程开发除了包括目标、内容、活动、方法、资源及媒介、环境、评价、时间、人员、权利、程序和参与等各种课程因素外,还包括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包含了课程决策者的互动和协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对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手段,又称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部分学校已经走到了实施的环节,毫无疑问教师是参与本次课程改革的主体,新的课程改革的推行就是要求教师在思维方式、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以及教学管理、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1.2教师能力对项目课程开发的制约

高职院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缺乏,教师的职业经验、职业经历与课程开发的要求差距明显,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的能力十分低下。到目前为止,课程开发工作进展依然在学科课程与项目课程之间摇摆不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课程开发不断被拉回至学科体系的轨道,主要是教师能力制约了课程开发的质量和进程。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对课程开发的制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教师成长环境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均成长于学科本位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缺乏实践技能和职业观念,不能恰当地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学科课程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他们的意识中,要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工作体系的结构是相当困难的。课程开发的工作几乎完全由课程专家或教学专家来承担。尽管课程专家主观上力求在课程中体现职业实际的需求,但由于其特定角色的限制,致使职业教育课程侧重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脱离企业岗位的需求。重视学历教育忽视教师教育能力培训,重视全日制教育,轻视业余短期培训,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而且也制约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的把握

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决定了他是否在课程开发中能够准确定位。高职教师很容易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课程开发,而没有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征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缺乏对项目课程的准确认识。很多教师可能受能力本位思想及社会各种观念的影响,认为项目课程就是技能训练。因此部分教师甚至认为该专业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其他专业不同。没有理论知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就会存在问题和缺陷。这就导致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中不能严格按照课程开发目标和程序严格进行,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认识判断进行,课程开发中大量掺杂个人因素。

(3)行业分割

高职院校教师大都忙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没有时间参与课程开发,没有精力进行各种课程产品的编制,更没有时间了解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尽管有些学校对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给予丰厚的物质报酬或薪级提升,但教师们依然没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投入到课程开发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若干人员之间,没有能够深入到广大教师和学生中去,缺乏宣传,变故也多。学校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入企业的机会较为有限,学校教师与企业沟通较少,参与程度较浅。人为和非人为的原因造成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之间形成行业分割状态,彼此之间缺乏实际意义的交流与沟通。

课程开发人员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训练,致使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差、水平不高。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课程开发的技术培训,缺乏必要的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能。虽有课程开发的热情,但无从下手,或是盲目开发,致使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差、水平不高。目前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是有些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但由于企业人员缺少必要的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能,难以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程。于是就形成了一方面企业对学校课程的市场适应性不满,另一方面企业对学校的课程开发又无能为力的局面,使得行业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进行更深层次的课程开发方面的合作。

2提升教师能力的思考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观念问题,同时要具备较强教师能力。教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即专业学科知识体系、教学能力和开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岗位所需的实践技能。从图1看出,目前对于教师能力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大类。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强弱又可以将教师能力归纳为强理论强实践、强理论弱实践、弱理论强实践、弱理论弱实践四种类型。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开发需要培养的是强理论与强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但是目前存在的是强理论弱实践的以大学院校毕业直接进入教师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以企业内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弱理论强实践的专家。强理论弱实践的教师缺乏职业理念和岗位技能,企业专家缺乏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分割。

3“校企一体化”提升教师能力的探讨

学校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强理论强实践的教师队伍。因此探索打造强理论强实践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项目课程开发的必要途径。一般的校企合作由于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天然屏障,难以真正实现深度合作。为此校企一体化职教模式可以作为项目课程开发中解决教师能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指校企投资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企业部门与校内实训中心一体化,校外的工作和校内学习一体化。这种模式一般又分为企业主导型、学校主导型、职教集团三种类型。把“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融为一个主体,合二为一,理顺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等关系,为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实证。从根本上改变职教“黑板开机器、练习本上制产品”的教学方式,形成“专业围绕市场转、课程围绕企业转、老师围绕学生转、学生围绕机器转”的新格局。这样就打破了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之间的行业分割,教学能力和工作技能均成为校企一体化模式中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校企一体化办学,将教学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员工自觉提高项目课程开发能力,并为员工参与项目课程开发创造了无障碍条件,真正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学校教职工和企业员工都已经有了“企业是学校的企业,学校是企业的学校”这样的共识,这是能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根本动力所在,也是解决项目课程开发中教师能力问题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万平.关于高职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4).

[3]杨生斌.“工学四合”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9,(7).

[4]张爱芹,徐国庆.不为?还是不能为?——高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之反思[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5]龚静.“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0.

篇11

目前,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影视动画制作流程和胜任岗位要求的从业人员,要求动画人才不但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影视动画产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基于动漫行业的调研,从动画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对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和重构。

一、动画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及分析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的学生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我们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需具备剧本创意及动画表现能力,精通影视中后期的制作软件,熟悉影视制作流程;方法能力即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创新能力,精通创意方法和信息处理;社会能力即良好的客户心理把握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有高度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所以,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目标,只有明确专业职业岗位群及其岗位能力要素的具体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企业要求的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影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动漫公司、游戏公司、数字多媒体公司、广告制作公司、电视台动画部、出版社、网页制作公司等培养实用型的动画生产制作的高级人才。

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实际生产过程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对影视动画专业岗位群的调研、讨论、分析得到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成行动领域(由岗位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转换),再将行动领域对应到学生核心学习领域的课程门类(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继而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由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转换)。

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体现了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并将行业标准和行业认证引入课程,使课程更符合职业工作实际。

三、以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二维、三维方向的全部课程都是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根据具体化的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的工作项目或任务,然后,再把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项目,分析每个学习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表1给出了二维方向工作任务表体系表。

构建合理的技能证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安排了Corel认证产品专家(Corel Painter)、Adobe认证产品专家(Photoshop)、动画师、插画师、三DS Max动画工程师(一级)、三维动画工程师、Maya动画工程师(一级)等资格证书考试,并把这些考试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在教学计划中予以体现。

四、完善制度保障和教学评价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不仅要有学校的教授专家,还要有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丰富影视动画制作经验的经理、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课程设置的优化,指导专业改造与调整,参与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实训教学等。,表2为基于过程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根据工作过程为导向、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划分教学模块,以专业技能等级证为考核标准,以学生自身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岗位,实行分流培养,实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实践为载体,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

结语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地实现高职生就业需求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同时也注重教学任务实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高职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学习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政策,不断认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断更新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逐步提高高职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注: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09教改研究项目“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影视动画专业‘双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卢利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的理论浅析[J].论坛,2007(3):100-101.

[3]胡蓉珍,谢日星.职业教育关于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计划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8(6):140.

篇12

陈国生、赵晓军、彭文武等六位学者撰写的《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从宏观旅游规划理论出发,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个案为依托,充分体现了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新视角、新思路。六位作者近十年来他们主持和参与了50余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本书正是他们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结晶,具有下述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研究的时代性强。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素质的提高、旅游行业管理的强化,特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和《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等旅游法规性文件的颁布,旅游规划业务市场化运作的启动,旅游规划单位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企业化。随着这个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旅游专家、学者加入到旅游业的研究和规划工作中,旅游规划方面的著作也因此逐渐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旅游规划学的发展。但旅游著作这种表面上的繁荣背后,由于规划工作者往往依据自己的专业背景、认识水平、工作经验而选择研究方法,安排规划内容,提交规划成果,使得成果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与旅游规划的实践相比,更显得落后。在这种背景下,《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一书围绕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热点问题,通过作者大量扎实的实地调查和现状分析,准确地抓住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二是旅游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的创新研究。作者充分吸收了国内外旅游规划的先进经验和方法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规划新理论、新知识的涌现,针对现有成果在研究内容、结构框架明显滞后的现状,融会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规划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资料,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旅游规划的发展,在许多方面拓展了旅游规划的内容,丰富了旅游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篇13

1、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通过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的价值,良好的景观效果是促进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就需要做好景观效果设计工作。同时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经过详细的审核,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工程项目监理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正,还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工程进行质量评估,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展开,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安全性和质量。

2、提高工程进度,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按时完工

企业在展开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会对工程进行一些相关的规划,制定一定的实施方案,并根据施工要求合理配比成本。通过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工程进度和成本投入,并根据工程的实际规模、工期进行相应的调整,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能够按照计划及时完工,降低工期延误发生的几率,增加园林绿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3、严格控制会计记录,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会计记录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对资本的运动进行量化与详细的描述,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收集。通过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加强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会计核算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降低舞弊、造假等情况的发生。并建立相关的责任制,一旦发生问题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落实到相关负责人。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加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园林绿化工程企业风险管理不够强

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对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行决策的过程,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主要的风险有:供应商风险、结算风险、施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

供应商风险是园林绿化工程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风险,供应商风险直接影响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园林绿化苗木的来源,供应商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关键信息外泄、信任与协调问题等引起的,进而导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物流风险的产生。

结算风险是园林绿化企业风险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风险类型之一,结算风险主要是指园林绿化企业在进行资金清算中存在的风险,它严重影响园林绿化企业经济效益。尽管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已经展开风险管理,但风险管理仍不够强,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还不够。

2、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会计处理成本控制存在缺陷

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在会计处理上都缺少对苗木的收发存制度,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会给虚假采购苗木带来空间,会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负面的影响,还会给企业带来苗木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企业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园林绿化使用的只是一部分苗木,其余苗木暂存在苗圃中,而这样的情况会使企业园林绿化工程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报表亏损情况,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安全隐患。在企业成本控制时,成本控制不够全面,仅仅将成本控制局限于企业内部,没有将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纳入到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中。同时在成本控制中没能实现全员成本控制,在施工中会发生材料浪费和工程质量低下的情况,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进行。

3、内部控制中没有涉及园林绿化养护工作

现阶段,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认识存在误区,没有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纳入到内部控制中,使得养护工作不够到位,园林绿化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园林绿化工作不但要对城市进行绿化建设,而且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给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评价。但由于内部控制没有涉及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使得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园林绿化工程企业还缺乏相关的养护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导致内部控制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涉足不够,控制手法单一,缺乏相应的技术,这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的风险管理,首先需要提高相关管理部门的风险识别能力,发现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时采取处理办法,规避企业的风险因素,确保园林绿化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供应商风险,需要确定经济状况良好、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的财务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需要处理好双方的信誉情况,确保双方信息交流对称,还要确保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相关信息不会被供应商企业泄漏,以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算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将结算结果与相关结算人员的薪资挂钩,一旦出现结算结果失误的情况,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通过严格的审批制度,能够降低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流失,还能减少园林绿化企业不合理消费的产生。财务核对制度,是园林绿化企业降低结算风险的重要手段,不定时、适时的对园林绿化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进行检查核对,从而降低结算的风险,促进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健康发展。

施工管理风险需要做好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而做好施工中的风险控制,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及时提出警告。施工风险管理时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和施工质量,从而降低企业不必要的风险投入。

在财务风险管理时,需要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内部审批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从而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通过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增加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重视企业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是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工作,采取先进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先进的技术,实现园林绿化工程企业施工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园林绿化建设效率。同时企业内部要改变传统的成本控制理念,将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纳入到成本控制的体系中,实现成本与进度的同步控制,杜绝施工中材料浪费情况,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视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注重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加强人才培训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点工作。因此,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需要将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纳入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去,做好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使园林绿化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为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由于企业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方面的技术性人才比较缺乏,所以应当引进相关的先进的技术性人才,以促进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发挥员工的才智,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加强对内控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