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8: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管理公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路面养护工作为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路面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公路养护的分类
高速公路养护是保障高速公路能够为车辆提供优良高效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高速公路的养护要求极强的专业性。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及时性;比较大的危险性;养护对象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养护人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养护成本高以及高科技性
①路基养护。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担车辆荷载。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结构稳定、路用性能良好的基本条件。公路交工验收投入使用后,路基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中期的养护水平。通过对公路各部分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查明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可消除根源,在日常的路基养护工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持路基排水系统处于完好状态。②路面养护。路面养护是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路面是在路基上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供汽车行驶、直接承受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其作用是满足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要求。路面结构整体强度及其各部分必须通过养护,保持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在行车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应力。
2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十分迅猛,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公路路面的养护和管理仍然举步维艰,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
①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能准确反映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的形成,路面养护经费也是依靠上级相关部门拨付,并未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的要求,不能达到社会融资的目的。②公路养护机械设备落后。由于我国公路路面养护经费仍然比较紧张,目前我国现有的养护机械设备都存在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缺乏大型的、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③公路养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养路工人一直是一个不被社会重视的群体,所以,一般都是以招工的形式来引进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这些人的相对条件都比较低,对他们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有力气。④从时间上看,公路养护施工不及时。公路的养护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更需要大量财力的投入,公路养护的成本很大。所以这就导致有些企业从实现利润的目的出发,尽量减少维修次数,缩小成本开支。
3 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政策建议
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持路面良好使用功能的前提。在日常养护工作中,我们应按照“准确预判、未坏先补”的原则在路面尚未发生破坏或刚出现病害迹象时采取预防性保养措施,将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针对路面裂缝类病害,应按照“有缝必灌、灌必达标”的原则进行路面灌缝技术措施,防止雨水侵入路面,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酷暑时节,在路面温度超过一定限度后,积极对行路面洒水降温,可以有效减缓路面车辙的发生,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通过路面预防性养护,实现高速公路桥头无跳车、路面无坑槽、基本无裸缝的良好路况,为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的通行环境。
①体制改革。首先,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做到建养并重,实现公路的持续发展。其次,按现公路养护管理站布局配备路政管理人员。第三,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第四,公路养护要走向市场,适应公路养护工程逐渐向信息化、市场化方向迈进的特点。②人员改革。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全面发展的养护队伍。要加强养护维修安全教育,提高养护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再次,要规范养护作业。③机械改革。首先,要加大养护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补助、招标约定等方式,支持、引导公路养护单位和企业加大养护设备投入,加快机械化进程。其次,选用具有作业能力大、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速度快等特点的机械设备。再次,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使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④技术改革。首先,在确保养护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要加大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研发投入,对特大桥隧设施监护、公路交通安全、公路快速养护、公路灾害防治等公路养护中的技术难点开展攻关,形成实用科技成果,指导公路养护生产。其次,公路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确保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安全进行
4.1 规范日常作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日常养护工作是高速公路整体养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常养护需要经常进行,也有突发状况发生等特点,所以规范日常的养护作业,也是要纳入养护安全养护的重要内容。要让日常养护工作规范化,第一步要根据不同养护部门不同种类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作业制度,以约束管日常的养护作业的安全性。第二步应该有一套完整长期的检查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填充操作中不完整的部分,让整个养护工作顺利进行。最后一步要养成长时间的安全教育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个部门的养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指导和教育。让工作者对安全作业重要程度,防范意识等得到加强。以约束和教育双管齐下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2 快速科学进行养护,降低风险
快速养护高速公路的办法在近几年推行广泛,它的目的是使用科学的、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化设备进行养护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助提高路段的使用周期,并且可以避免大量工作人员在现场施工作业,缩短养护工作的进行时间,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要同时注意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让设备在作业中发挥最好的性能,加强使用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知各项操作性能,做好安全养护工作。
4.3 合理放置施工指示标志、设施
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如若进行养护或发生交通事故都会堵塞交通。所以,对合理摆放设置施工指示标志、设施的要求比较高。施工现场的标志应该设置的清楚醒目、位置正确、合理科学来方便驾驶者发现及遵守
总之,公路建设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的状况尤为看重。这就要求我们公路管理部门实事求是、与时俱迸,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策略,提高养护效率,确保公路安全畅通,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通行能力。
参考文献:
2加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政策建议
养护是建设的延续,良好的养护可以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路桥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①体制改革。首先,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做到建养并重,实现公路的持续发展。其次,按现公路养护管理站布局配备路政管理人员。第三,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在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第四,公路养护要走向市场,适应公路养护工程逐渐向信息化、市场化方向迈进的特点。②人员改革。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全面发展的养护队伍。要加强养护维修安全教育,提高养护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再次,要规范养护作业。③机械改革。首先,要加大养护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补助、招标约定等方式,支持、引导公路养护单位和企业加大养护设备投入,加快机械化进程。其次,选用具有作业能力大、操作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小、速度快等特点的机械设备。再次,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使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④技术改革。首先,在确保养护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要加大对公路养护技术的研发投入,对特大桥隧设施监护、公路交通安全、公路快速养护、公路灾害防治等公路养护中的技术难点开展攻关,形成实用科技成果,指导公路养护生产。其次,公路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公路工程的发展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基础的载体,公路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路有关部门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交通的安全。加强公路管理与养护,可以提高公路的利用率,增加有利的效益。
一、公路养护的主要特征
1、养护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公路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收确保公路具备较佳的使用性能,提高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若忽视公路的养护维修,则可导致不必要的损害,甚至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在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强制性养护,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2、养护成本与人员要求较高
公路关系到行人的安全,与行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其施工标准、养护标准比较高,同时由于公路的养护范围比较广,机械规模大,所需的材料要求较高,且施工程序比较复杂、所运用的现代化设施较多,因此其养护维修成本相对一般公路要高,对养护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二、当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内容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得到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本着服务大众的理念,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公路养护方面进行了改革。在对公路养护管理方面正处于转型阶段,向着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在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以预防为主,进行周期性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以人力投入为主的管理方式,而是更多的应用到了现代化的数据信息。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了信息检测制度,并且利用数据统筹的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在公路养护方面,只有不断的丰富养护内容,才能够更加全面、科学的管理公路,提高公路的利用率,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随着现在公路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公路的等级也在不断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公路管理和养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养护计划的制订上都需要全面、准确和有效的基础数据信息,这样在充分掌握基础数据信息的前提下,才能合理的配置资源,从而实现监管,使管理行业的实施更有效率,养护计划的制订更为科学。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构设置仍沿袭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原则,致使养护部门的层级较多,管理体制较为复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养护经费通常采取拨款的方式进行下放,进而使得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缺乏竞争力,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公路养护管理属于封闭型管理,难以切实提高养护水平,抑制了养护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
2、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公路管理中一直存在重建轻养思想,致使养护资金和机械设备投入不足,进而使得经费利用效率偏低,同时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不重视养护科学技术的研究,致使养护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尤其对于经营性公司而言,这些公司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使得养护资金出现严重短缺。
3、养护维修计划缺失
公路养护管理应当以跟踪检测和评价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规划、确定养护内容。我国绝大部分养护管理部门没有开展长期的路况检测工作,也没有依据路况评价和预测结果制定养护工作计划,而只是在路面存在需要大、中修的状况下,才对路况进行检测,确定养护维修内容。养护管理部门对公路的各种小修保养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因小修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大、中修问题屡见不鲜。
四、加强公路管量与养护的措施分析
1、改革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具有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高效、规范、科学的新型公路管理机构。该机构对养护生产、计划、经费、技术方案进行决策和控制,并制定严格、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顺利完成投资的期望目标。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落实管养分离体系,使公路经营管理机构的养护作业与养护管理相分离,并推行市场化运行模式,将养护工程施工、监理等作业环节均实施市场化;其次,精简管理机构。对臃肿的公路层级管理机构进行精简,并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以逐步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再次,完善养护技术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技术含量,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实施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并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公路养护管理中,可对公路病害以及道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引进养护工程招投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建立养护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机制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真正做到将养护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
2、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在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工作任务的安排执行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准确果断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就会对公路病害熟视无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也很难保证。根据目前现状,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办各层次各类型的培训班,对养护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激励养护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不要闭门造车,要走出去,通过学习考察,借鉴别人成熟的先进经验。
3、实现公路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的协作
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之间的紧密配合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路政管理是养护管理的保障,一方面、路政人员要加强学习培训,也要加强管理,做好路损情况分析,研究好对策。另一方面,从法律法规上,赋予路政管理人员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两个部门之间要经常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对策,提高工作效率。
4、重视养护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整体技术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数字化系统,使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更趋于现代化,所运用的软件,可通过强大的功能使公路养护信息具备可视化的特点,同时可实现公路沿线空间三维化,对公路各种数据,可进行直观与准确的分析,使公路数据管理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可为公路的运营管理及养护管理提供及时、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资料,使相关人员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能够把这些数据资料制定出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提高公路管理的整体质量。充分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促进养护管理职能化,完成工程质量监测工作。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先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RS 技术、雷达技术及高精度传感器等,这些检测技术可以转变传统的检测方式,逐渐向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极大推动我国公路整体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工艺、材料及技术等,使公路路面具备较高的耐久性,进而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以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上的飞越,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量的激增,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严竣的挑战,同时,作为陆地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路已越来越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保障着人们的出行及物流运输的安全,因此,加强公路管理和养护已是当前公路事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公路网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养护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也就是说对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提高到了发展纲要的位置。目前国外已经开发出了能够提高公路养护工作效率的系统。
一、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一直都采用的是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对于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不能得到很好的反映,拨款方式仍是养护经费的主要来源,不能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的要求,这些方面使得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次,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的思想较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监管不够严格,处罚比较轻,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没有投入足够的养护资金,没有足够重视科技进步,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再次,养护定额与规范比较缺少。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统一的养护规范还没有建立出来,对于严格的考量标准在养护工程费支出上比较缺乏。第四,养护机械配套率较低,养护科技含量较低。到目前为止,我国虽然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养护机械,但是对其的适应能力较差,对其的开发也比较缺乏,使用频率低,具有严重的设备闲置浪费现象;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进行养护作业的频率比较高,对于那些先进的技术只是还处在适用阶段,没有得到广大的推广。
二、公路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进行深化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机制的改变是实现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前提,即对权力和责任相对应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在公路建设管理上,各省交通主管部门对国省道的规划进行负责;地市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对各地公路规划建设管理进行负责。在公路资金上,交通部统一对交通规费的使用、车购税的支出进行安排,用于全国国道主干线建设;省公路管理机构对养路费、交通建设基金、路桥使用费等提出计划,并由各省交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进行执行;各县交通主管部门把各类农机养路费安排用于调剂县乡公路养护和改造的资金缺口。与此同时,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选择时,要通过招标择优进行,而且还要在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进行,更大范围和领域向养护队伍敞开市场。
(二)引进高效率、高质量的养护设备
确保公路实现良好、安全运输的大趋势就是养护机械化。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通车数量也不断地在增加,对于现在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机械化难以实现,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此时必须引进较先进较科学的养护设备,使得公路养护的速度和质量都能够不断地加快。对于基层的公路养护段,可以引进一些小型的养护机械,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质量高的优势,例如小型扫路机、小型铲雪车、小型压路机等等。作业转场时,工具车可由人工进行搬运,不需要用专门的配备吊车。除此之外,养护档案应该在公路养护段中建立,实现施工的电子化,并且使病害路段能够拥有自己的电子病历、以及各种资料,从而使得养护成本得以减少。高等级的公路养护肯定在各方面的要求会更高。此时就需要引进国外较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从而使得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得以提高,并且能够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筹集资金
有效的资金保障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关键环节。养护资金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从历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的养护经费都在不断地增加,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公路养护管理的所有要求,反而养护费短缺的问题还越来越严重。近些年上级公路主管部门对此问题也在不断地研究,并也提出了一些措施,但是用固定的资金投入整体公路的养护管理是不现实的。公路养护管理中资金问题的解决,除了使养护成本降低、消耗降低以外,还应该使筹资渠道进行进一步的拓宽,使融资方式进一步的扩大。具体来说,要积极组织施工队伍参与对外承揽工程,对每年高昂的养护资金缺口用赚取的工程资金进行弥补。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以“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养护服务理念为基础对职工进行教育,努力打造公路养护品牌,实现品牌效益。对公路养护质量的逐年提高,可以通过养护投入的增加和养护管理的加强来进行,从而全面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程。科学化的管理是公路养护管理的重点所在,因此各地各部门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进行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从而也使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211-01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因它是线性构造物,暴露在大气之中,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运行车辆不断磨损,意外事故导致路产损坏,再加之人为破坏等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公路使用效率,保证公路安全畅通,延长其使用寿命成为摆在公路养护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1国外一些国家公路养护管理概况
德国是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分开养护的国家,高速公路由联邦政府提供资金,由州政府直接进行养护管理,约S0-60km设一个养护管理站,配各种维修和养护机械设备,负责承担全部的养护管理工作。这是一种纵向的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适合于正规化、专业化的养护管理,能满足高速公路大流量、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营要求。
英国道路分两个等级管理:干线道路和地方道路。在英格兰,干线道路由公路机构代表政府进行管理。在每个干线道路养护地区,公路机构和管理机构与限期承包商签订合同,机构和承包商之间没有合同,但是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限期承包商的工作。各地区的机构和限期承包商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那一地区路网的日常管理。养护管理人通常负责巡逻、调查和检查路网及其结构。这种养护管理体制的突出优点是:管理层次清楚,责任明确。突出政府机构的审查、评估职能,把养护管理职能下放给养护。选择养护和限期承包商时引入竞争机制,大中修招标制,对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缺陷。不同地区的养护制定的养护计划、养护技术标准不易统一;养护与限期承包商的关系及与投标承包商的关系不易为公路机构考察,公路机构的疏忽会给人和承包商带来合作蒙弊的机会。
加拿大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私营承包商管理,采用的是总价承包的承包方式,使承包商在基础设施的维护上承担更大的责任,做出较长远的考虑。有利于提高经常性养护的质量。
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2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超龄油路改造需求大,但实际安排却小
近年随着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通车,各县的三级公路安排翻修改造的路段很少,很多老油路因失修而造成严重翻浆,阻车现象大量增,而处理翻浆的费用经测算几乎和翻修改造费用差不多。
2.2资金不足
现行公路千米养护费用的投入还是按照20世纪8a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下拨的,而近年来,由于材料、运价、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千米养护费用就显出严重不足,形成路越养越烂的恶性循环。
2.3机械化养护水平要求高与实际使用低,使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要求
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必由之路,然而,从我国公路系统来看,目前养护百千米拥有养护机械设备原值离交通部规定的干线公路养护百千米拥有养护机械设备原值340万相差甚远。从中不难看出我国公路机械化养护水平还很低,制约了养护生产的发展。
2.4人员管理不当
近年来养护用工存在三种形式:1)经过正规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员;2)替父母到公路部门的人员;3)从农村招收的农协工。可说,前两种人员现在基本上在各级公路管理机关的管理岗位上,不管有事做还是无事做,每月拿着高出生产一线农协工三倍的工资,而对于基层公路养护单位来说,一是养护资金除了养人养不了路,二是付出与所得严重反比的怪现象使企业丧失了活力和凝聚力。
2.5现有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跟不上
高等级公路的设施、种类、数量及养护标准要高于一般公路,其养护内容和要求就不能和一般公路的养护方法相同。以二级公路的养护标准为例,起码要达到“十新八无”。所以,公路养护已不再适应过去那种“分散的、应急的、小而全的”养护方式。所以说,过去传统的养护技术养护方法、养护标准已无法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要求,表现出原有的公路管理养护水平与现行高等级公路管理养护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6养护体系不健全
目前的养护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缺乏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及病害预测、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只有变被动养护为主动维护,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实现主动养护应具备技术和机制两个条件。其中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无破损)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机制条件则指养护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需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
3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公路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路,社会应加大对养护管理行为的监管。按照《公路法》的条款内容,加快制订适合中国特色的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条例,使普通公路公益性属性得到充分保障。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公路主管部门在行使合法权力(如收费权、执法权等)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公路养护义务和责任。公路养护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2)加强公路养护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高道路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例如近年来采用的沥青路面快速修补,冬季补坑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在应用过程,因人员素质和地理条件等因素,效果不很明显,有待进一步提高。
3)努力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加强管理,注意对现有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我们应严格按照《公路科学养护与规范管理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树立尊重科学的观念,努力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同时必须加强对现有机械的保养和维修,使现有机械、车辆长期保持96%以上完好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车辆的利用率。适当辞退生产一线的农民养护作业人员,达到减员增效,促进企业发展之目的。
Abstract: as the saying goes "to get rich first roa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depends largely on the convenient traffic conditions. Safe and comfortable, fast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urgent needs of people's daily life, how to make the road to keep good state used in the design life,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highway has become a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riefly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5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公路养护的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的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
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其目的是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公路病害及成因的分析
导致路面发生破损的原因很多,如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等。现结合实际情况,对上述主要病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温度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当路面内部的温度应力超过容许应力时路面便发生开裂,形成有较固定间距的温度裂缝。
2、渠化交通和车辆制动引发车辙。车辙是道路主要病害之一,结合大城市内交通的特点,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①大城市交通量大,渠化交通现象普遍,尤其是在快速路主干道上,许多大型运输车辆排队高速行驶,这是诱发车辙的主要原因之一;②调查显示,除主路某些路段产生严重车辙外,辅路交叉口的停车等候一侧是车辙的另一个高发区,且交叉口处的车辙深度较大,严重地段可达3~4 cm,长度可延伸几十米。从力学分析角度出发,这是由于车辆在红灯时到达交叉口而快速刹车,相对于匀速行驶状态,刹车状态时路面与车轮间的摩擦力较大,于是在路面内部引起较大的水平剪切力,当路面反复频繁地承受这种水平推移作用时,便导致了车辙的产生。
3、机动车超载超限运输。
4、道路建设时的质量控制没有达到要求。道路建设的各方包括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没有尽到相应的监管职责,承包单位、施工单位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导致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没有达到要求。
5、道路设计缺陷。在道路设计时,缺乏针对性的现场调查,或者调查存在偏差,对道路将来可能要承载的社会能力、经济能力估计不足,导致道路建成后,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进而产生各种病害。
三、公路日常养护原则
1、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2、定期开展检测
3、确保工程养护的及时性
4、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无责任性事故
四、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重建轻养现象十分严重。
(1)养护管理体制陈旧。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2)养护运行机制不完善,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养路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养路员工历来与苦、脏、累划等号,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文化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力气就行。由此,造成养路员工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也因此制约了公路的养护水平。
(4)养护机械设备陈旧(缺乏)。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五、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1、实现公路的全面养护和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公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美化建设的强化,将其建设强化的工作定位为文明公路的创建,同时要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并在资金投入以及计划安排上给予保证;第二是要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同时,实现对周期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加强,从而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在对公路养护周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有适应目前重轴载车辆的增加,并且需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第三,要依靠各级政府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注重公路绿色通道实效,建立绿色通道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已有的建设成果;第四,要增加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投人,在修复的基础上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大公路管理站的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
2、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让整部机器运行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首先需要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岗位;其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3、坚持机械化养护
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在养护中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最好位于所养路段的中心,呈放射状最好,负责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及维护与抢修,负责路面标线,标志,防撞护栏,隔离栅,收费,通讯,监控系统维修与养护。
六、总结
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一种重要途径愈显重要。如何提高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优良性能的重要环节。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的观点,从公路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近几年,随着国内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近20年来交通流量及重型车辆显著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加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公路工程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形成一些缺陷,导致公路在使用中期的使用功能表现较差。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公路工程的预期使用寿命和功能,就必须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一、公路的养护
“公路养护”就是对公路的保养与维护,保养侧重于从建成通车开始的全过程养护,维护侧重于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建成通车后,因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和修建时遗留的某些缺陷,公路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公路建成通车后必须采取养护维修措施,并不断进行更新改善。
我国公路养护目前存在的问题综述近年来,我国公路的发展相当快,从中国与美国的对比就能看出来。美国八万里的路修了80年,而中国四万里的路只修了20年。在肯定我们建路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我们在公路养护上的投入不足。我们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高效的管理系统。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养护方面,没有完善的养护技术标准,不少养路规划都是依据的一般的公路养护规范,这显然是不适合高速公路养护要求的。预防性养护的滞后使得日后的养护成本增加,养护的效率低下。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的设备的关注点主要是放在了建设公路的设备上,而对公路养护需要的设施没有太多的热情,造成了公路养护的设备成就,跟不上时代步伐。我国国内还没有形成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烈意识。比如说,为了修建某些高速公路而大量的占用土地,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很多问题,像水土流失,水系的破坏、植被的毁坏。在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如何节约资源、保护好环境。
二、公路养护管理
公路养护的发展趋势
(一)预防性养护 当前,我国的公路养护主要是一种事后性的养护,就是公路出现了问题再去采取补救措施。将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变成正规化、常态化,则会让很多问题扼杀在萌芽时期。 这种预防性的养护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多种措施与之相配合。
(二)机械化养护 传统的养护公路的方式主要是修补坑槽、弥合断裂等,耗时长,效果也不佳。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水平的重要手段。“实用性好、性能强、技术先进、配套合理”是机械化养护应当遵循的原则。机械化养护的设备包括路面清扫车、清障车、移动式标志车等,还有各种绿化设备及一些桥梁、涵洞的养护设施。负责机械化养护的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备适用这些机械设备的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也要注意对这些设备本身的养护和管理配置。 机械化养护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机械化养护能够克服自然环境对公路养护的干扰;第二,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机动性比较强;第三,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统一养护,操作量大、质量好、效率高。
(三)公路养护与环境保护相结的养护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沥青路面材料的可再生利用。这一举措降低了养护成本,同时缓解了资源压力和保护了环境。 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开发出了多种材料再生方式和相匹配的设备。 可以说,这些国家已经有了一整套的完备的再生技术,实现了标准化与规范结合的成熟程度。有的国家还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定再生利用已经废弃的沥青路面材料。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我国还处在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的初级阶段,主要还是在引进技术和试行。我国长期以来在公路的养护中都是废弃沥青路面的铣刨的。 在节能环保意识盛行的今天,我们要注意在今后的养护行动中改变过去的做法,力争做到不浪费资源,不破坏环境。
管理创新,实现规范发展
(1)在管理方式上创新,营造健康发展的氛围。用经济手段管理养护生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之一。推行养护管理生产责任制,对路面清扫、边沟疏通等路基养护实行个人承包,路面养护实行计件、计量定额支付;加大奖罚力度,在考核上实施阶段性考核及目标责任书的奖罚兑现。
(2)在管理机制上创新。一个单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改革原先落后的计划管理模式, 有一整套健全、规范的管理体系。为此,京哈养路段修改、建立和完善了30多项制度和18类岗位职责,实现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同时实行全员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大了奖罚力度, 极大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管养理念上创新。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观念。在工程建设中锻炼队伍, 培养人才,在日常养护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科学的养护方法。在日常管理方面,加强过程控制,细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在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发挥行业优势、 承揽项目争创路外收入, 积累发展资金,确保职工收入有增无减。
总之,我国公路养护方面存在许多的弊端,需要及时的进行管理的创新和改革。
参考文献:
在20*年我市共新建二级以上农村公路60.5公里,完成总投资61500万元。投资29000万元建成***暨**特大桥一级路工程;投资22600万元新建西部****连接线***至**段35公里,完成5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全部路基工程;投资2800万元新建**公路**至**段路基工程;投资4500万元建成*****至***新建工程。我市公路网主骨架日趋完善。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职能不断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不断完善。19个镇乡中9个已组建农村公路管理所。这两年里农村公路管理所在农村公路养护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是建立农村公路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我局按照“镇(乡)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建立并不断完善财政投入、上级补贴、企业赞助和其他资金多渠道共同组成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筹措机制。目前我市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镇(乡)自行负责,对于农村公路的大、中、小修工程任务按照*政办〔20*〕82号文精神以奖代补形式下发。我局暂定农村公路养护(大、中、小修工程)补助资金标准为乡道每年每公里2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
3、树立典型,促进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我市镇(乡)众多,区域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镇(乡)的养护情况也千差万别。在工作中根据各镇(乡)自身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树立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护管理模式。每个镇(乡)都要选出2-3个典型村,3-5条示范路,以点带面,涌现出大五里乡、杨各庄镇典型乡镇,并逐步在辖区范围内推广。
4、加强督导考核,提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为把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更便于操作实施,我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搞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完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目标,健全考核内容。为此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从组织机构、养护标准与要求、路政管理、公路绿化、沿线设施、内业管理等六方面逐项考核,建立了周督导、月调度、季初评、年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住实效。
二、我市农村公路现状
我市辖19个镇(乡),共有534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辖区面积1208平方公里。农村公路1340.133公里。县级公路134.701公里;乡级公路59条665.*2公里;村级公路296条545.36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5.573,二级公路181.396公里,三级公里148.090公里,四级公路935.*4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3093.3延米/286座,其中需要维修49座占桥梁总数17.1%。农村公路列养里程乡道776.7公里占总里程58%,村道351公里占总里程26.2%。随着农村公路建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建管体制,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政府支持,交通统筹,镇(乡)牵头,群众重视的农村公路建管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存在三点不足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严重不足
按**市人民政府20*年82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乡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由各镇(乡)政府负责,按近两年情况看,我市9个设有公路养护管理所的镇(乡)中每年度列入乡村公路管养费用超过10万元的仅有一两个,超过5万元的有四五个,就目前各镇(乡)的乡村公路里程来讲,这些养护资金是不能满足日常保洁和畅通需要的,所以有的镇(乡)就仅对重要的一条或两条路段进行养护,其余公路则处于“失养”状态。
2、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市至今已有9个镇(乡)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2个镇(乡)挂靠在土地所,5个镇(乡)在城建办,2个镇(乡)成立了交通办公室或综合治理办公室。除了我局派驻一名技术人员外,各镇(乡)安排的专职养护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兼职的管理人员也多少不一,最多的达7人,最少的有1人。按养护规范要求,每个镇(乡)的农村公路折合二级路达50km以上时,就应设管理人员6人,按我市《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管理所人员不少于3人。同时,我局对镇(乡)公路日常养护检查力度和频率相对不足。
3、农村公路养护规范性尚有不足。
我市农村公路管理仍在粗放型管理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1)公路档案不齐全。包括简单的公路修建年限、公路标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接管手续等资料缺失。
(2)执行养护标准不统一。
我市在20*年82号文件中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标准,但在近两年实施过程中各镇(乡)执行养护标准不统一,包括路肩养护,清扫范围,沿路标志标牌设置,安全设施设置等。对桥涵检视程度不足,特别是现阶段我市存在49座急需维修的桥梁,危桥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桥涵管理尤显重要。
(3)公路大中小修的管理不到位。
按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文件要求,农村公路大中小修计划在年初报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按要求竣工后,由交通主管部门验收,按工程量核拨补助资金。现我市有的镇(乡)不能按时上报计划,延迟我局上报省市计划,使工程项目缺报或漏报。有的工程计划竣工后省补资金约占2/3部分已到位,但市县自筹的1/3部分没有着落。而且有些镇(乡)大中修工程未按程序进行严格控制,造成该修的未能及时修复,资金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4)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尚待提高
我市农村公路乡道660.*2km,村道545.36km,总计1340.133km。各镇(乡)对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维护不足,时常有损坏公路设施、绿化树木、堆积杂物等现象,造成农村公路通而不畅。我站有路政管理人员7名,车辆一台。县道134.701km的路政管理工作尚勉强完成,相对于农村公路如此庞大的公路里程来说人员车辆配备严重不足。
四、几点建议
1、多方争取资金,由我局重点核拨养护工程(大、中、小修)补助款,各镇(乡)负责日常养护经费。
按省交通厅、财政厅的经费补助标准,乡道养护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3500元、村道养护工程款按每公里每年1000元,这些资金中有省补占约60%,市县补占约40%。此项资金全部到位后,我局设立专门帐户,确保专款专用,节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严禁挤占和挪用。我局可按年初计划核拨养护工程款补助,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有利于农村公路管养。
另一方面各镇(乡)政府仍应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对于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一方面来源于乡村自有资金,一方面还可来源于受益企业、个人资金捐助,还可试行多元化融资方式,实现公路养护资金的资本化运营。
2、进一步完善管养体制
在20*年,我市政府已发文明确了乡村公路建养主体是镇(乡)政府,在镇(乡)政府设立农村公路管理所。到目前看仍需进一步完善,首先管理所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计划的上报与信息传达。同时受交通主管部门的业务领导,按要求完成每年的计划验收、检查等工作。其次,各镇(乡)在我市政府迁政办{20*}82号文件的要求下,尽快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农村公路管养的职责与流程,明确每条路线养护责任者,可采取季节养护、村民养护、承包养护等多种方式。再有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建养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并采取考核的办法定期检查,督促各镇(乡)做好管养工作。
3、实现规范化管养
对全市农村公路实行档案化管理,包括该路的初期设计、施工、监理资料以及管养的技术档案,隶属关系,管养人员情况等,还包括桥涵检查资料、维护资料等镇(乡)都要详细建档。
在每年底都要对路网数据更新,加强连续性,数据共享,及时准确,为我市多争取农村公路补助资金。
1.现阶段公路统计工作
目前来说,公路统计工作管理工作是“部门统计一竿到底,行业统计部门不加过问”,即上级公路局统计部门对公路部门统计工作直接与基层公路统计部门联系,由基层公路统计单位直接上报统计数据,而对公路行业统计工作,由所属公路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上级公路局只起一个收集资料、保管其报表的职能。此模式有其利,也有其弊,其利是能够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所需要的报表数据,减少了一些中间过程,同时也减轻了中间环节的工作压力;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1、容易造成数据的片面性,在经济决策方面,使上报的数据资料缺乏有效的参考价值。公路部门统计和公路行业统计如果分开的话,也就是把一个完整的整体分割成两部分,使其互不联系,这样统计上来的数据对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经济预测时,就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了。只有把这两项内容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整理汇总得来的数据,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实现统计工作应有的自身价值。2、使公路统计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公路统计工作中间环节的严重脱节。一管到底,其中间环节公路统计部门就不会有统计的意识,就不会把统计提入他们的重要工作议程,势必造成有关部门在进行某些决策时,缺乏一些重要的数据资料。3、加重了上级公路局统计机构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在公路基层单位一些人眼里,统计工作就是填填数字,做做报表,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罢了,认为剩下的就是上级公路局与上级部门的事了,对自己本单位来说没有什么用处,没有什么责任,因此就会往上级公路局统计部门推卸责任。4、使公路统计工作呈现出一种混乱的局面,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口径和计算依据等五花八门,缺乏协调和联系,从而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与实际操作性,主要体现在公路综合统计工作方面。5公路统计的体系不完整。公路经济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统计的范围和指标体系等内容也需要充实和完善,原有的公路统计范围和指标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完全体现它本身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不能全面反映公路的全部经济活动,因而公路统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2.公路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
公路统计工作就要对公路建设活动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工作以所得数据为起点,对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分类,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出公路活动的一般性规律,用以指导决策者进行公路决策,而再次获得数据将检验并加强决策的正确性。统计工作贯穿于公路建设活动的各个领域,合理的统计方法是正确的方法论,反映出正确的信息。学习科学管理理念,使统计工作分阶段进行,不但可以减轻工作的冗繁度,而且避免因分责不明而引起的重复作业,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了办事效率,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与科学化的实施措施
建立健全的完善专门的公路统计部门是公路统计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统计部门是统计工作进行的场所。健全的统计工作部门是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载体。统计部门必须涉及各个统计的环节,分发统计报表,进行统计调查,汇总报表,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处理,数据输出等,都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完成,使得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衔接良好,避免工作脱节,职责不清而延缓统计工作,也为能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与领导者做决策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发挥公路中层统计机构的纽带作用
公路中层统计机构应该是上级公路统计部门与基层统计单位密切联系的一个桥梁,其统计人员直接与基层一线统计人员联系,对各种统计数据和资料的来源比较清楚,其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全面。因此,我认为公路统计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中层统计机构的健全和监管上,同时在提高其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方面应加大投入,这样由点到面,渗入基层,形成一个快速、便捷、真实、准确的公路统计报表上报体系。
5.改变观念,灵活运用统计方法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全面铺开和政府对企业实行抓大放小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政企实行脱钩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对公路统计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今后的公路统计报表制度中,如果仍实行全面调查来获取统计数据资料,已难以保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及时效性。因此在今后的公路统计工作中,建议以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等方式逐渐代替过去的全面调查报表方式。再结合一定时期的全面调查。我们的公路统计制度和各种统计数据资料将逐步趋于完善,公路统计工作也更加顺畅、工作强度也会随之减轻。
总之,在飞速发展的公路建设时期,公路统计工作在公路交通体系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公路统计工作的改革任重而道远,规范化的公路统计、发挥中层统计机构的纽带、观念的改变和灵活运用统计方法,是我们每个交通参与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丁惠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新思维[J].山西交通科技,2005,(3)
在我国的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证公路完整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环境保护之类的协调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浅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特点
首先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这是根据我国公路法所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机构必须要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公路可以一直处于良好的功能发挥状态;第二是公路养护公路的全面性和广泛性,需要养护的不仅仅是公路的中的路面和路基,还包括公路桥梁、旁边的绿化带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第三是养护管理中的时效性、机动性和针对性。在对公路预防养护的同时,需要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和快速的修复,从而保证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养护和操作,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第四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之外,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并需要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的综合检测设备,同时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其技术也较为复杂;最后是随着全新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要求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保证公路养护和管理效果实现的同时,还要树立其相关的服务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二、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公路养护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与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的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体制上的转变,同时组织部健全以及制度松弛。有些地方的公路会出现附属设备被侵占的情况,有些绿化带也会被人为破坏;有些原本基础很好的公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护,导致情况上的不断恶化。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的效果发挥。而具体上说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2.养护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有些管理机制对于公路养护缺乏正确的管理效益认识,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的效益认识就会导致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于资金投入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对其完善和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跟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迫切需要发展完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3.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改善措施
1.实现公路的全面养护和管理
首先要实现对公路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美化建设的强化,将其建设强化的工作定位为文明公路的创建,同时要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并在资金投入以及计划安排上给予保证;第二是要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同时,实现对周期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加强,从而实现公路养护的良性循环。在对公路养护周期进行延长的同时,还有适应目前重轴载车辆的增加,并且需要加强对养护工作中的人力投入;第三,要依靠各级政府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多方筹资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注重公路绿色通道实效,建立绿色通道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已有的建设成果;第四,要增加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投人,在修复的基础上提高抗灾能力。要继续大公路管理站的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的进程。
2.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管理制度是搞好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正常衔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单位就像一部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就是机器中的每个部件,要让整部机器运行正常,就必须保证每个部件运转正常。首先需要涵盖工作范围的每项工作,每个步骤,每个岗位;其次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详细的日常性原始记录,如公路巡视日记,养护工作日记,异常天气记录,路产损坏记录,维修工程日记及技术调查记录。
3.坚持机械化养护
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尤其是路面部分损坏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时刻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路况,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在养护中实行内部企业化管理,最好位于所养路段的中心,呈放射状最好,负责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及维护与抢修,负责路面标线,标志,防撞护栏,隔离栅,收费,通讯,监控系统维修与养护。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公路养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企业以优秀的人才为基础、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公路养护发展趋势为目标科学的构建企业养护体系。并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体系等进行整合优化,公路养护体系科学的展开工作。以现代化的养护体系为基础,科学的开展公路养护工作,为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奠定基础、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公路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建成的公路在运营使用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凹坑及裂缝等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安全出行。因此,必须重视公路路面的维护工作,分析路面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再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以确保公路的质量及安全性。
1.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的概念
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指的是为确保公路长期处于完好的状态,避免由于路面出现质量问题而使事故发生,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养护及专项养护工作。而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公路路面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大类。
2.我国路面养护与管理现状
2.1 不完善的养护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应用的是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并不能对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要求进行准确的反映,不利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路面养护经费也是依靠上级部门进行拨付,并不能满足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的需求,因而并不能发挥社会融资的效果。此外,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普遍出现滞后的问题,并没有对预防性养护足够重视,阻碍了养护工作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提高养护工作质量及养护工作规模的扩大。
2.2 养护机械设备相对落后
由于目前我国的公路路面养护经费较少,因此我国大部分用于公路养护工作的机械设备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严格缺少先进的、大型的养护机械设备,使得公路养护机械配备及使用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利于公路养护的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2.3 养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的公路的建设处于发展的阶段,大量高素质的公路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都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因而严重缺乏从事公路养护工作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现有的大部分养路员工难以快速接受和应用公路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技术与新方法,因而不利于公路的养护管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3.公路路面养护措施
3.1 沥青路面养护措施
沥青路面作为目前一种常见的公路路面类型,此类型的路面经常会出现结构损坏或者功能损坏等问题。在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时,可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1)喷洒复原剂。复原剂为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路面养护材料,在使用复原剂进行维修养护之前,必须先将其稀释;在复原剂进行稀释以后,直接喷洒至在沥青路面便可。复原剂能够有效地在路面的细小裂缝中渗入,使裂缝封闭,从而可以起到恢复及改善路面的效果;
(2)乳化沥青养护技术。如果裂缝的宽度小于6 毫米,可先清理干净裂缝里的杂物;同时应用乳化沥青把裂缝灌满,在灌满之后,在裂缝表面撒上细沙或细石屑,隔一段时间后清扫路面,然后将交通开放即可。除此以外,也可半乳化沥青用作材料,养护路面时应用封层施工的办法。封层养护方法主要应用于裂缝宽度在10mm 以内路面的养护工作;在进行养护时,为了使得路面清扫、沥青喷洒、撒石屑以及现场维护等工作得到有效的协调,应四个人在同一时间进行作业。
(3)稀浆封层技术。这一种可以对车辙路面、坑槽路面、氧化路面、
疲劳龟裂路面等进行有效的养护处理。由乳化沥青和混合集料共同组成稀浆,在进行养护的时候,应应用摊铺机将施工材料在沥青路面铺设,如果稀浆固化,同时强度达到标准后,即可放行交通。
3.2 混凝土公路路面养护措施
混凝土公路路面具有强度高和养护成本低等优点,所以在公路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践中发现,混凝土路面较易出现断角或者裂缝等问题,同时养护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想要对病害进行根治,唯一的办法是把出现问题的板块更换掉,但是这样会对路面的正常通行产生严重影响。对此,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措施对路面进行养护。目前我国关于混凝土公路路面的养护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中一种为早期裂缝的养护措施。将早期裂缝处理妥善能够有效地避免裂缝的扩大,使养护难度降低,同时使路面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对裂缝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为灌胶封闭,灌注裂缝的材料主要有聚氨酯类、烯类以及聚氨酯等物质;应用灌胶封闭的方法对路面进行养护之后,不但能够有效预防雨水渗入路面进而破坏基层,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规避路面出现大面积破坏的问题。与此同时,灌胶封闭技术还能够使路面性能有效地改善,提高路面的稳定性。第二种养护措施为错台板及脱空养护措施。如果路面的面板出现错台或者是脱空等问题,常常不能被发现,然而如果出现此类病害,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对于以上病害,可以采取以下的养护办法。如果板底存在缝隙,则可以进行压浆的填充,以避免板块产生进一步的脱空;假如错台量较大,则应采取措施使错台消除或者减少,例如可被强低侧植筋等;如果错台量较小,则可利用磨平机打磨其高出部分,使公路的路面变得平整。此外,如果路面的裂缝宽度较小或者情况较为轻微的时候,则养护时可应用热沥青,也可对路面擦油罩面进行养护,使其原有的性能大为改善。
3.3 冬季公路路面养护措施
我国的辽土较为广阔,有些地区,在冬季具有较低的气温,路面经常会出现冰雪;为确保行车的安全性,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路面上的冰雪消除。传统的方法是在路面上撒盐;但是近几年有研究表明,应用撒盐的方法消除路面冰雪,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效果,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在路面上撒盐会严重破坏公路的路面。无论是混凝土形式的路面还是沥青类路面,如果在路面上撒盐以后,都会使公路的正常使用年限将大幅度缩短;同时在运营与使用期间必须花费较大的养护成本。因此,可以利用机械除雪的办法,在路面积雪在3 厘米以下时,利用除雪车先将行车道的积雪推至路边,再用路面清扫吹风车将雪吹出路外。已结冰路段人
工撒布粒径为3 毫米-10 毫米的碎石防滑料,确保行车安全。同时为了防止道路在冬季因低温而出现开裂,对于路面轻微开裂的最常见的措施是,将专用的容器修补进开封的路面,留有一定缝隙,并用干燥的沙子铺设,用轻型碾压机碾压即可。对于开裂较为严重的路面,要先对开裂内部进行清洁,再根据专业技术进行补平修整,并采取比例合适的封胶,并减少车辆对修整路面的碾压。
4.总结语
对公路的路面进行定期维护,不但可以使事故减少,还能够增加路面的使用年限。在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中,必须对路面的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根据公路路面的病害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措施,同时应重视对路面维护新的技术和处理方法的创新,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路面损害程度,确保沥青路面的正常运行,结过往车辆提供高质量和舒适的路面体验,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系数。
1公路路基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道路的运输,在我国现代公路的建设中,对于道路的质量要求较高,路基混凝土施工时,就需要对于路基的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施工,提高了我国道路的路面强度和使用性能,路基是公路的主体结构,路基在公路建设中是具有投入资金大,施工量大的特点,而且建成以后的质量问题不明显,需要时间来检验质量,但是路基确是与公路质量关系最紧密的一部分,关系到整个道路的施工。要保证道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需要对材料进行管理和把关,以此来保证在道路的建设当中材料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由于路基和路面共同承受车辆的重量,所以,没有路基的建设就不会有路面的建设,路基决定着路面的质量,但是在施工建设中,路基受到稳定性,水,温度和土质的影响,常见的公路的塌方是因为路基中水的含量过高,导致土质疏松,所以,路基建设是公路建设中的重点也是要点。
2技术管理措施
2.1提高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因为在施工准备阶段中,应该分析建设工程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以此为依据,制定一些合理的方案,同时也可以从人力,物力这些方面做一些大致的准备,为施工创造一切有利的先决条件,对每一个人进行准确的分配,做一个大概的施工计划作为施工的指导条件,明确责任分配到个人实现标准化的管理。
2.2制定技�g的管理制度
为了能将技术的管理和企业的施工结合起来,所以就需要完善各种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在企业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材料的质量问题,设备的质量问题这样的问题,都需要制度的完善来使出现这样问题的概率降低。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验证,形成一种以负责人为首的管理机构和系统,这个系统中成员可以互相监督,勉励。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平常没有注意的隐蔽的安全问题应该在下一步开始施工之前有专门负责检测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2.3重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意识培养
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人的因素决定着施工的进程,所以人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对象,而且想要做好公路工程这样的项目就必须培养好人才,对于施工人员这样的技术型人才,需要在施工中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开展一些必要的培训班,使人才来教人才,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将他送到国外深造,然后学成归来教给其他的技术型人才,使新的技术能够得到应用,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节奏。另外,对于人员的安全性,应该做好责任的分配制,具体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安全意识。
2.4质量问题需要严格把关
对于质量,应该在采购材料时就进行严格的把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工地,如果有相关人员没有进行严格把关,最后进行复查的时候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罚落实到位,另外的设计变更应该交由高级工程师审核签字才行,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的安全性,尽量做到质量的百分之百合格,使工程的建造成功。
2.5不定期的抽查
在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太大的精力对于这些工程进行检查,至少应该对于每一次的施工有一个抽查,在不定的日子,对于不确定的施工位置进行抽查,如果不合格,做到与此相关的全体工作人员全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惩罚,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互相监督,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3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公路施工对人们出行的负面影响尽可能的小,尽早规划好同行的替代道路,避免行车影响公路施工进度。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组织系统,应用该系统有效的协调公路施工,保证整体施工的效率和进度。组织管理人员,要在施工前和附近的居民以及行车进行沟通,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尽可能的为公路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科学的调整,对公路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监测。在保证公路的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快施工进度,以减少施工对人民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时,一切要在保证公路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对施工队追求施工速度,对公路施工的质量不管不顾,建设了豆腐渣的公路,这种行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严格的对道路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管,严格杜绝不合格工程的出现。
4有效的养护对策分析
第三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治路、科学养管,送路出境、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指公路的日常养护(小修保养、附属设施维护、灾毁公路恢复)、大中修工程及路产路权保护。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县交通局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计划编制。县道的养护管理由县交通局负责;乡道的养护管理由所辖乡镇政府负责;村道的养护管理由所辖村委会负责。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由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负责督促指导。
第六条各乡镇政府设立“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由分管交通的副乡镇长兼任站长,水利农机员具体负责日常事务。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本辖区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和质量检查评定工作;
(二)负责本辖区乡道、村道的绿化和沿线环境卫生工作;
(三)组织群众搞好本辖区灾毁公路的抢修和恢复工作;
(四)负责本辖区乡道、村道的路政管理,维护好路产路权。
第七条各行政村建立村道公路养护机构,设立交通管理员,由村委会主任兼任。村道公路养护机构在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本辖区村道的养护管理工作;
(二)组织村民搞好本辖区灾毁公路的抢修和恢复工作;
(三)负责维护本辖区村道的路产路权。
第三章养护与管理
第八条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常保持路面平整,无杂物堆放,无垮塌土石,路肩整洁,边沟畅通,桥涵构造物完好,标志完备,行道树齐全,MQI指标达到规范要求,保持“畅、洁、绿、美”。
第九条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实行统一管理与分散作业相结合,集中整治与包养到人相结合,专业养护与其他形式相结合。
(一)县道的日常养护计划经市交通局下达后,由县公路养护一、二段分路段竞标养护,逐步推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或竞标方式确定养护单位;
(二)乡道的日常养护计划由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下达,由乡镇政府负责组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或竞标方式确定养护单位(人);
(三)村道的日常养护计划由当地村委会编制,经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乡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审核后,由村委会负责组织专业队或承包给个人养护。
第十条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计划在上一年年底前确定,便于早部署、早准备和早实施。施工单位一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一)县道的大中修工程由县交通局编制项目建议书,经市交通局审核批准,纳入年度大中修工程计划,由县交通局组织实施;
(二)乡道的大中修工程由乡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编制项目建议书,经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核实,报县交通局审核,经县政府批准纳入年度工程计划,由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组织实施;
(三)村道的大中修工程由当地村委会编制项目计划,由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报乡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审核后,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因自然灾害造成公路严重损坏、交通中断时,县道由县交通主管部门及时组织力量抢修;乡道由所辖乡镇政府组织力量抢修;村道由所辖村委会组织抢修,迅速恢复交通。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砂、石、土料场及取水、用地等,由县水利、国土资源部门集中规划,定点采用,统一管理,免收各类费用。
第十三条强化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县道由县路政管理所负责管理,乡道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村道由村委会负责管理。在农村公路使用的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车辆的轴载重量或总质量超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的超限运输;
(二)设置临时建筑物、摆摊点及各类经营场所,设置非公路标志、标牌、电杆、通信杆,擅自设置路障;
(三)倾倒和堆放垃圾、杂物及其他非公路养护施工材料,采石、取土、排放污水,打场、晒粮;
(四)挖掘、损坏公路路面及构造物,毁坏交通安全设施;
(五)县道边沟外缘10米、乡道边沟外缘5米、村道边沟外缘3米内建造临时、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构造物。
第十四条县政府目标管理督查室负责会同县交通部门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日常检查督促和年终考评。县道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质量,以市公路局的检查评定结果为准;乡道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质量,以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中心检查评定结果为准;村道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质量,以各乡镇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检查评定结果为准。检查评定结果纳入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第四章公路绿化美化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按照“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的原则,由县交通、林业部门统一规划,各乡镇、村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工程,应科学设计,分步实施;乔灌结合,花草结合,立体栽植,把公路沿线建成景色宜人的绿色长廊。
第十七条农村公路两侧树木不得任意砍伐,需要更新砍伐的,由县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依照《森林法》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植任务。对毁坏公路花草树木的,依法严肃查处。
第五章养护资金来源与管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