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环卫一体化效果

城乡环卫一体化效果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8: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城乡环卫一体化效果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乡环卫一体化效果

篇1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专职队伍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镇环卫所,配齐配强了61人的镇环境卫生保洁队伍,保证了镇区驻地及周边村庄、主干道两侧村庄内生活垃圾及时收集、清运。

(二)狠抓环卫一体化示范村建设。确定了等9个试点村,新建成垃圾池19个,配备垃圾箱130个,垃圾运输车6辆,村级保洁员、环卫队等队伍配齐配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三)科学规划编制镇垃圾中转站建设。根据地域南北狭长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两处,分别位于原郑母镇垃圾场和宋池村市场西北角。目前,中转站正在建设之中。

(四)村级环卫体制初步完善。每个村庄全部成立了村级环卫队,落实一名主抓环卫工作的村干部。同时,计划根据村庄大小、人口数量,规划建设垃圾池1一3处;按照每75户配备一名保洁人员、每20户一个标准垃圾桶的标准,配备340名保洁人员、垃圾桶1200个,逐步实现“户包门前责任区、村包公共生活区、镇管集中清运”的“三包机制”。

(五)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镇垃圾中转站、村垃圾池等建设的同时,我们针对迎接农村工作现场会、镇村道路建设等中心工作的开展,在相关村庄内部以及沿主干线路两侧,扎实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是对各村积存的生活垃圾、三大堆等进行彻底清理,为城乡环卫一体化正式运行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着重抓好和解决五大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加快宋池、郑母两处垃圾中转站建设,配套完善好各项硬件设施,确保9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篇2

二、龙海市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现状。据调查,龙海市现有人口七十万人左右,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大约是一公斤计算,每天约产生七百吨生活垃圾。目前龙海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主要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每天运往漳州蒲姜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量约270吨:白水镇约12吨、浮宫镇约16吨、东泗乡约9吨、东园镇约14吨、海澄镇约33吨、石码镇约60吨、榜山镇约29吨、紫泥镇约17吨、港尾镇约15吨、颜厝镇约28吨、九湖镇约22吨、程溪镇约15吨。并有隆教乡约20吨、双第农场约4吨,自行处理。此外,全市每天还有约400吨垃圾没有运到焚烧发电厂处理。市区基本都能做到日产日清。第二,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较低,方式单一。目前,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由于垃圾填埋场容量有限、而且处理方式相对单一,没有进行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有些种类的垃圾(如餐厨垃圾)也尚未找到更为合适的处理方式,只能混在生活垃圾中。第三,投资渠道单一,科研开发建设投入不足,宣传力度薄弱。龙海市目前的情况是:环卫工人队伍老龄化严重,专业化程度不高;环卫工人文化程度低,固定工比例小。第四,经费缺口大,观念薄弱。环卫工人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又脏又累”,缺乏主人翁意识。环卫工作的经费不足,宣传效果不佳,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龙海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及效果

(一)垃圾中转站的管理

垃圾中转站配备专职管理员、垃圾中转站操作工及垃圾中转站环卫工,负责中转站管理维护、保养、卫生整洁。对各个岗位的职责都上墙公示,如垃圾中转站管理员岗位职责:1.负责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站内环卫车辆日常工作调度;2.负责垃圾中转站设备的不定期维修和保养工作;3.负责突发事件的紧急报告,如垃圾中转站发生机械故障或停电、环卫车辆事故等,要及时报告、报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负责统计站内环卫车辆运输次数,统计站内垃圾日清运量并进行月汇总,于月底上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二)石码镇、榜山镇的具体做法

龙海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部依托蒲姜岭生活垃圾处理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分阶段实施。先期在石码城区及周边镇、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试点,实施的范围包括石码及海澄、榜山镇等生活垃圾场集中处理的村庄,解东街道、新华街道,龙海城区及周边街道,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工作,由石码环卫所具体组织实施。就目前而言,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主要工作内容是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石码环卫所加快新建垃圾中转站的施工,确保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正常开展。榜山环卫所对拟建垃圾中转站的场址进行选择,完成环评及其他各项准备工作。龙海市的活动以整治环境卫生为主、市政设施为辅,重点向支路街巷、边边角角等部位和区域延伸。从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关心的地方抓起,从环境卫生入手,精细化、高标准整治。坚决做到整治一处,提升一处,以集中整治保障长效管理,以局部整治带动综合整治,以点带面,力争做到让广大群众共享美好城市环境。

四、龙海市近期整改方案

在“城乡整洁”行动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龙海市“建设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组”反馈的整改意见,龙海环境卫生管理处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一)加强管理、强化责任

1.作业路段保证在规定作业时间内有专人保洁,确保保洁时段分别为:市中心区18小时,次中心区16小时,市区边缘区12小时;2.强化作业人员管理:所有保洁作业地段配齐配强一线工人,分为“三班”滚动作业,确保作业地段不间断有专人保洁;3.强化责任制度落实:按作业标准与要求分段责任到人,并实行滚动式轮换,在地段交接班定点定时保洁制度。针对街路清扫,在重点时间进行管理,即实行错时上班制,以减少因清扫作业而带给市民的不便;对重点路段进行管理,采用加强保洁力量、延长作业时间、增加运力等方式确保重点路段卫生质量;对突出的、市民反映强烈的卫生脏乱现象进行跟踪管理,针对乱涂乱画、随意乱放、乱扔、投垃圾等现象,死看死守。

(二)加强整治、巩固成果

在周末、节日期间人流密集、人流量大的高峰时段,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保洁工作难度增大时,我们加大清扫力度,增加机扫频次,重点针对人流量较集中的街路和片区增加保洁人员,增设垃圾收集容器,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我们采用加大垃圾清运力度,增加清运次数,加大街路洒水、除尘工作,以达到最好效果。

篇3

2、不断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为解决镇(街、区)环卫托管资金挪用、迟缴问题,环卫局改变托管费收缴模式,行政村托管费由原来的镇(街、区)经管站代管改变为经经管站监督直接支付给环卫局。各单位的有偿服务费直接向环卫局缴纳。通过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规范了资金的收取途径和方式,保证了托管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了环卫托管业务的正常进行。

3、不断扩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环卫局积极探索融资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采取bt模式融资建设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工程,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达到了处理过程污染零排放的效果。

(三)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打造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新体系

今年来,市环卫局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把垃圾治理作为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处理、再生利用”模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不落地、零污染、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篇4

2、不断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为解决镇(街、区)环卫托管资金挪用、迟缴问题,环卫局改变托管费收缴模式,行政村托管费由原来的镇(街、区)经管站代管改变为经经管站监督直接支付给环卫局。各单位的有偿服务费直接向环卫局缴纳。通过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规范了资金的收取途径和方式,保证了托管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了环卫托管业务的正常进行。

3、不断扩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环卫局积极探索融资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采取bt模式融资建设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工程,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达到了处理过程污染零排放的效果。

(三)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打造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新体系

今年来,市环卫局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把垃圾治理作为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处理、再生利用”模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不落地、零污染、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1、设置垃圾桶,实行集中收集,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篇5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是____x年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局作为牵头单位,积极定措施、出方案,扎实推进该项工作开展,在今年6月底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电话调查中,我县以9.76分的成绩取得了全省第17名、全市第2名的好成绩,并且在7月28日、29日通过了省暗访组的认定,达到了省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要求。

一是配齐基础设施,达到省城乡环卫一体化认定标准。活动开展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5258万元资金,用于完善和提升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了9座乡镇垃圾转运站、1座城区垃圾转运站、扩建了县垃圾处理场,采购了8362个垃圾桶、1222辆保洁三轮车等环卫设施,达到了省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的每15户配备一个垃圾桶、每100户配备一辆保洁三轮车的标准。根据实际需求配备了大型垃圾转运车34辆,为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确保了长效运转。为促进工作的长效,柴胡店镇、时集镇、刘营伍乡、津城街道332个村先后实行环境卫生托管,县委、县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各乡镇予以补贴。并且对各乡镇运送垃圾到县垃圾处理场进行奖补,运送到位1吨奖补乡镇(街道)30元、补贴县垃圾处理场运费和处理费用33元。

三是清除存量垃圾,打赢了农村垃圾清理“歼灭战”。今年4月17日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调度会议召开以来,在巩固前期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督促各乡镇对照标准进行了自查自纠,集中对“四大堆”和积存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全县共清理“四大堆”1.3万处,清理率达97%;清理胡同1.1万个,清理率92%,前期集中清理垃圾1.8万吨。现在每天由各乡镇运送到垃圾处理场的垃圾将近100吨。

10月26日,省住建厅印发了《关于全省第二批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市、区)认定结果的通报》,我县顺利通过省级认定,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二)“硬件”、“软件”一起抓,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实现常态化、标准化、长效化。

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今年,我局在大力弘扬“宁脏我一个、洁净千万家”的时传祥精神的基础上,对城区环卫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对内部管理进行了升级,实现了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的常态化、标准化、长效化管理目标。

一是建成1座城区垃圾转运站和9座公厕。年初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投资220万元于5月份易址开工建设城区转运站工程,于10月1日正式运行,它的运营不但加快了城区垃圾的清运速度、缩短了运送垃圾的路程,更降低了垃圾的运送费用、避免了垃圾运输车在长途运输中的安全隐患。在城区公厕修建之初,我们在做好拟建公厕周边群众工作和在政府网站及单位门户网站进行公示的基础上,于4月10日开工建设,目前路家中学对过、东环三角绿地、北环机械厂后侧、中心街桥西侧、阳光大街西首、康宁湖景区内、白庄湿地等8座固定式公厕和盐百对过1座移动公厕已建设完工,该9座公厕已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管理,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民入厕难的问题。

二是持续不断地抓好日常卫生管理工作。教育全体环卫工人以“宁脏我一个、洁净千万家”的时传祥精神干好环卫工作,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重塑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强化内部管理,对街道保洁工作实行了量化管理,使工作的考核、评比更加直观、公正;对垃圾清运强化内部督导,利用GPS网上监督管理平台对垃圾清运工作进行网上监督,管理人员实地检查垃圾清运质量,从而增加了垃圾的清运频率,确保了城区垃圾日产日清、不留死角。

三是多措并举治理扬尘,净化空气。采用标本兼治的办法。“治标”即:从源头上抓渣土运输车辆和城区在建工地的管理。与城区所有的渣土运输车辆签订安全责任书,规范其运输时间、路线、车辆覆盖设施;对在建工地进行实时监控,使违规运输渣土的车辆大幅度减少。“治本”即:充分发挥2辆扫地车、1辆洒水车的除尘、降尘作用,每天定时在城区主干街道进行洗扫、洒水。通过采取以上举措,城区扬尘范围大大地减少,扬尘量也明显降低。再通过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的定期整治活动,使城区的总体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升。

(三)精心建设、养护城区绿地,绿化景观效果明显。

今年,我局从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高度出发对城区绿地进行精心建设、细心养护,使城区的绿化景观效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引进社会资金,对文体植物园进行绿化。文体植物园的建设是我县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同时也是防治大气污染、降低扬尘天气对城区土地进行治理的重点。为减轻财政负担、提升绿化水平,该项目采用PPP方式、由德州鼎益绿化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共投资265万元。自3月20日开始施工,至11月底全部完成,共种植乔木、亚乔木15.9万株,地被植物面积6400平方米,草坪面积约1.3万平方米。该项目覆盖了城区内大量的土地,被山东省住建厅评为“土地绿化示范项目”。

二是完成了县财政投资的绿化工程。根据县政府要求,完成了津东社区、开运社区、惠宁社区等回迁小区绿地的建设,投资约90.3万元、建设绿化面积2.16万平方米,共栽植乔木、亚乔木、灌木5297株,地被及草坪20370平方米。现在正对馨宁社区和福宁社区进行绿化。对

城区公共绿地的建设,今年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完成了福宁河景观带续建工程的绿化。为保证绿化工程质量,我们对工程质量进行了跟踪监督。福宁河景观带续建工程的绿化,投入资金65万元,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共种植乔木、亚乔木19种788株、灌木5种1246平、地被及草坪1万平方米。福宁河景观带续建工程的绿化,是对周围景观带四季常绿、浓荫满地的补充,使阳光大街和福宁河景观带的整体景观效果得到提升。三是精心养护已建成绿地,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景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特色。现城区已建成公共绿地240万平方米,为确保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我们督促尚未交工的施工单位做好责任标段新植绿化苗木的养护管理,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城区已建成绿地补植了1.3万平方米的苗木,并做好定期修剪、浇水、除虫、施肥等养护管理工作,整个城区的树木生长茂盛,维持了整体效果。

(四)突出重点,狠抓杂、乱、差,全力抓好市容市貌综合整治。

市容市貌的规范不但对市民的出行有重要的影响,也给外商来宁造成很深的印象。占道经营、噪音污染、乱摆乱挂等杂乱行为的规范一直是我们工作重点,也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城市管理的难点。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分步骤地对城区内占道经营进行规范。在当前的基础条件下,我们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原则,对自然形成的占道经营行为实行“严盯死守”。今年以来,累计清理商贩1.2万余人次,清理灯箱、竖牌200多个,查处进城大型货车26辆,对500多辆需进城的货车进行了疏导。

二是严控噪音污染。对由经营行为产生的噪音问题,执法队员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对屡教不改的,通过噪音测试仪、下达法律文书、暂扣扩音设备等措施予以强制制止。今年以来治理噪音扰民的行为137起,解决群众诉求386件。

三是以诚信建设为契机,狠抓失信行为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先后8次对城区内存在的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噪音污染等行为进行集中规范。在充分开展宣传教育、规劝引导的前提下,对违法行为依法下达法律文书,督促违法行为人限期整改,对4起拒不整改的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并录入到诚信____x失信管理平台;有9户门店业主通过诚信宣传教育自觉缴纳欠了一年的卫生费。诚信建设,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强的热效应,有效地减少了占道经营、噪音污染等失信行为的发生。

(五)及时维护、保证质量,市政设施维护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重点对福宁河景观带的市政设施进行维修,共维修大理石板490平方米,维修汉白玉护栏170米,维修彩砖890平方米,安装水泥木纹长廊76米,铺装大理石路面800平方米。同时,为增加夜间景观效果,对福宁河景观带河道两侧1255米的河岸进行了亮化。为确保城区安全度汛,在汛前我们做好城区街道防汛预案,备足防汛物资,把城区3621个雨水井全部清掏了两遍。大雨来临时,防汛队伍及时出动,在今年几次大的降雨中及时排除了路面积水,确保了道路的通畅。雨后,做好道路的清扫、保洁,及时排除沿街绿化树木、广告牌匾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过往行人的安全。

(六)加强康宁湖公园一期的管理、二期的绿化建设,使康宁湖公园一期、二期融为一体。

康宁湖公园是我县人民群众及周边县市群众来宁的重要休闲、健身、娱乐场所,是展示____x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局高度重视一期的养护管理,完成了与绿化施工公司的养护管理对接,按照即定的养护管理计划进行精细化养护。同时,把二期绿化工程,作为城管局负责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来抓,严把工程质量关、苗木进场关和养护管理关。自3月12日开始施工,6月底完工,共种植乔木3400余株,亚乔木3500株,灌木11万余株,地被7万平方米,水生植物3万平方米,具备了对外开放的条件,整体绿化效果已显现,吸引了众多游人前去休闲观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