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药市场的特点

医药市场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药市场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药市场的特点

篇1

1前言 自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对“安全电压”进行定义后的十多年中,“安全电压”的定义及内涵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IEC标准转化国标对“安全电压”的定义及解释中。但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尚未同步更新,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的理解没有达到更为科学的水平。本文将就特低电压的定义及其在施工现场的应用要求进行探讨并给出依据。

2 国家标准中关于“安全电压”的相关定义

2.1定义

2.1.1《安全电压》GB 3805―1983(已作废)中关于“安全电压”的定义

安全电压

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个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超过交流(50-500 HZ) 有效值50伏。

注:本标准中的“安全电压”相当于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物中的“安全特低电压(Safety extralow volt-age)”。(原标准注)

2.1.2《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GB/T2900.1-92(已作废)关于特低电压的相关定义

安全特低电压

安全特低电压(safety extra-low voltage(SELV))

用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变流器与供电干线隔离开的电路中,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有效值不超过50伏的交流电压。

2.1.3《电工术语 电气装置》GB/T 2900.71-2008关于特低电压的相关定义

特低电压extra-low voltage

ELV(缩写词)ELV( abbreviation)

不超过GB/T 18379(IEC 60449)规定的有关I类电压限值的电压。

[826-12-30]

GB/T2900.71-2008《电工术语 电气装置》826-12-30;

安全特低电压系统

安全特低电压系统SELV system

SELV系统

电压不能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

――在正常条件下,和

――在单一故障条件下,包括其他电气回路的接地故障。

GB/T2900.71-2008《电工术语 电气装置》826-12-31;

注:SELV是英文“safety extra low voltage(安全特低电压)”的缩写。

由特低电压相关定义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最初的“安全电压”或“安全特低电压”作为“安全”定义已经在新的GB/T 2900.71-2008《电工术语 电气装置》中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特低电压”和“安全特低电压系统”两个术语。安全特低电压在GB14821.1-1993《建筑物的电气装置 电击防护》已经改为“特低电压(ELV):SELV和PELV”,术语的名称和内涵都有变化。这里的“安全特低电压系统”中的“安全”已经不是安全本身的意思,而是一种保护形式,也即是在满足规定的条件和防护措施系统才是安全的,而不是在某个电压下是安全的。不能认为仅采用了“安全”特低电压电源就能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保护特低电压系统(PELV)”。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特低电压限值的应用要求

建筑工地是电气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它不仅因为风吹、雨淋、日晒等恶劣气候条件使电气绝缘水平下降,而且电气设备和线路易受撞击碾压导致机械损伤,正确使用特低电压能够减少电击事故的发生。

3.1施工现场特低电压应用范围

施工现场所涉及的特低电压供电的设备主要为手持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照明行灯,根据GB/T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中关于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要求》,使用特低电压供电的场所主要应为潮湿、金属构件及狭窄的导电良好的场所(见表1)。其特低电压回路应采用安全特低电压系统(SELV)。

表1 根据环境状况不同选用电动工具类型

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及Ⅱ、Ⅲ类工具的电源控制箱和电源耦合器等必须放置在工作场所外面。

3.2 施工现场特低电压限值的确定

3.2.1国家标准关于特低电压(ELV)限值的相关规范及替代情况

目前我国关于我国于特低电压(ELV)限值的标准为GB/T3805《特低电压(ELV)限值》,其标准替代情况为:1983年的GB3805-1983《安全电压》被1993年参考IEC6120修订、的GB/T3805-1993《特低电压(ELV)限值》所替代,目前其最新修订版本为GB/T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

《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2008)“规定了GB/T18379中定义的1区段电压等级的限值,用以指导正确选择人体在正常和故障两种状态下使用各种电气设备,并处于各种环境状况下可触及导电零件的电压限制”。

3.2.2 GB/T 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中关于特低电压限值的具体规定

《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2008给出了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不同环境状况的稳态直流电压和频率范围为15Hz-100Hz稳态交流时的电压限值(见表2),据此在制定其它规范时应以GB/T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为依据。

表2 稳态电压限值

表2中无故障(No fault)系指无绝缘情况下的接触电压限值;单一故障(Single fault)系指单一绝缘故障情况下的接触电压限限值。此处的“故障”(fault)系指因绝缘损坏而造成的故障。

3.2.3施工现场特低电压限值的确定

《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2008)指出“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考虑了一些重要因素之后,如经验表明能达到合理的安全水平,可以选取本标准之外的电压限值。”由于标准给出的《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2008)系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数据,考虑到实际工程中(例如施工现场)电气环境较实验室条件更为恶劣,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在采用《特低电压(ELV)限值》推荐数值时应考虑一定的安全余量,因此对于单绝缘故障潮湿环境下的接触电压限值为25V(标准限值33V),干燥环境下的接触电压限制为50V(标准限值55V),工程中采用以上限值有利于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对于施工现场不同环境状况下的特低电压限值可按照GB/T3805-2008《特低电压(ELV)限值》进行规定(见表3)。

表3 选用Ⅲ类工具及采用特低电压供电行灯时的交流特低电压限值

篇2

在医药市场的分类上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型进行对其分类,如果是从医药市场的形态上进行分类的话就可以分为药品市场以及医疗服务市场,药品市场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类又能够分为处方药市场以及非处方药市场;按照营销的区域进行划分可以把医药市场分为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按照营销的环节对医药市场进行划分就可以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按照医药的产品供求态势来进行分类可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按照购买者以及购买目的进行分类可分为组织市场以及消费者市场。

2.医药市场的特点。

医药市场在当下的发展中有着几个重要的特点,首先就是医药市场较为集中,从有关的数据显示可以了解到我国的药品消费百分之八十都是在城镇领域,农村的消费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还有就是医药市场的群体主导性比较强,非主动型消费的现象比较的突出,这主要表现在医生起着主导的作用,在医药市场的需求方面波动比较大,这主要是受到突发性以及流行病的相关影响,医药市场的需求缺乏弹性,消费者对医药的产品价格不是太敏感,另外就是医药市场的需求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购买的差异上比较大,最后就是医药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化。

二、新环境对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的影响分析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给我国的医药市场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的医药市场的环境就开始出现的很大的变化,新的环境给医药市场的营销既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一重要的阶段医药企业要积极的来进行应对。医药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者重要的地位,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优质的医药企业纷纷的涌现出来,在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医药产业的发展更是飞速猛进。为我国的医药企业的发展市场拓宽了道路,在医药产品的创新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技术以及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这为我国的医药进入欧美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还有就是新环境对医药产品的调整以及市场秩序的好转有着促进的作用,在最近的这几年的发展中我国对药品的分类管理以及药品的价格管理都得到了加强,这就使得医药的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医药的流通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随着各项的法律规定出台之后,对于医药的各方面的要求都有着提高,这从客观上对于医药的市场促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对于非处方药的市场空间也得到了增大,新的环境对非处方药品的生产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良机,还有就是在“转移生产”为我国的医药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新环境的影响下,同时也对我国的医药市场营销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中的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隐患也在医药领域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是在规模上还不是很大,开放药品的分销市场使得医药的流通领域面临着严重的冲突,在医药的营销管理以及规模等体系的建立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在知识产权方面还比较的弱势。

三、当前我国的医药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医药市场在流通的渠道上逐渐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根据下图可以发现,药品的厂商已经可以和批发商以及零售的药店和医院等进行直接的交易,这就使得批发商以及零售药店不需要经过医药站来进行采购药品,从而减少了很多的时间提高了效率。虽然医药市场的流通渠道呈现出了多样化从一方面来说提高了其效率,但是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一些企业就随之占据着市场中的主置,由于经验上的不足没有在长期的发展战略上进行规划,只重视眼前的利益,以及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医药市场上的流通渠道愈来愈紊乱,还有就是医药市场与当下的医院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呈现出比较矛盾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医院在医药的贷款方面拖欠情况愈来愈严重,而医药企业为了能够和客户的关系维系好只能是对于这种情况隐忍对待,在“坐商”现象上目前还依然存在,对于医药的批发方面数量已经愈来愈庞大,各个医药企业的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强,医药价格的降低是在竞争中能够起到作用的重要方法,在医药的价格不断降低的同时医药企业的利润也在进一步的减少,医药的流通企业主要依靠着公共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关系来进行获利,已经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有着一定的区别,它所表现的是以利益作为吸引的主要手段,这在短期内能够发挥其作用,在长期的战略上显然是不适合的,医药流通的市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我国的医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医药的生产企业以及医药的流通企业在不断的增加,医药市场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渐的向买方市场开始转变,并在当前的发展中已经成型,在医药市场的体制方面也在市场化的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竞争的程度以及终端营销的难度上也大大的增加了。在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下其已经到了变革的重要阶段,把医药市场营销的规范化得以施行有着其发展的必要性,在新环境下医药市场营销应该以客户作为中心,从而建立医药市场营销的完整体系,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要对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以及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创新医药的品牌建设以及管理的新渠道,进而才能在新环境下把医药市场营销的规模做大、做强。

四、新环境下医药市场营销的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探究

1.新环境下医药市场营销的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在医药的营销模式上出现的畸形主要还是由于高价格以及高回扣的销售,在医药市场当中最为强势的渠道应当说还是医院,在城镇的医院消费占据着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这种以药养医以及医药不分的体制下使得医药的营销模式出现了问题,为了能够占据医院这一市场只能是在价格上进行降低来获取长期的发展,但是这种模式也是在眼前的利益驱使下进行开展的,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是对医药的质量进行的竞争,而是在医药的折扣上的竞争。还有就是医药的药剂科对于药品的采购有着主要的权利,故此在采购的过程中会存在带金销售的情况。另外在医药市场营销的观念方面也比较的滞后,营销的渠道模式较为的单一,这些也导致了营销的方式没有新意,不利于在当今的新环境下长期的发展。

2.新环境下医药市场营销的应对策略探究。

医药行业是一个具有着高科技以及集约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个产业,在当今新环境背景下,我国的医药市场营销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笔者根据医药市场营销在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行分析思考,对医药的市场营销归纳出一套应对新环境的策略,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新环境的发展下,医药的市场营销要现在营销的渠道模式上进行创新,要对产品的组合策略进行扩大,这就包括对医药产品的组合宽度以及深度方面,在宽度的扩大上主要是在原有的医药产品上多开设几个产品线,把其范围得到有效的扩大,在深度上就要在医药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把一些新的产品项目要得到引入,这一策略能够很好的对物力以及人力和分散风险、财力资源等领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对医药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同时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在其自身的经营规模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从整体上来进行应对新环境带来的变动可以从产品的策略上进行着手,这也是对长期医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其它方面的市场信息,一方面来对医药的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另一方面来对医药的产品包装进行改进,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在医药的价格策略方面企业应该根据生产成本以及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分析竞争者的价格策略,保持原价或适当调整价格,以保持产品的声誉和吸引更多的购买者;另外在医药营销的渠道策略上进行改进,企业应巩固原有的营销渠道,并积极的对新的医药营销的渠道进行开辟以此来加强销售网点的联系,从而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促进市场份额的提高;在医药的促销策略进行有效的创新,在继续做好医药促销宣传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把工作的重心从建立医药产品的知名度逐渐的向着树立医药产品的形象方面进行转移,主要目标是建立顾客的品牌偏好进而争取新的客户。在医药营销的观念上要加以创新,要把消费者的导向营销的观念进行树立,要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组织营销的活动,对消费者群体的不同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要把其需要纳入到营销的内容中去,在对医药的营销过程中还要对要注重道德的体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医药企业的行为已经愈来愈得到了重视,并且对其的期望值也是不断的增高,故此,医药企业的行动受到的道德约束会越来越严密,倘若是在这一方面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对整个的医药营销带来严重的风险,更甚者还有可能造成诉讼的可能,所以在医药的市场营销的道德规范要严格的履行。在医药的营销方式上的创新可以从售后服务的建立以及完善开始,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对客户在这方面的顾虑得到最大化的降低,从而把医药的企业形象得以建立起来,还有就是要利用转移策略,也就是把其转移到其它盈利更多的一些市场,因此,医药的企业要能够在选择对策的时候控制好全面的布局,要在企业的内部以及外部的环境上加以平衡的考虑,以此来取得长足的发展,在专业的广告推广方面也是当下较为常用的策略,它能够为医药的市场营销收效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就是在营销人才的培养方面要得到加强,更好的为医药的市场营销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3

医药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新一轮医改政策启动,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医药产品的发展空间必将迅猛增加,医药这个被誉为“朝阳行业”的“大蛋糕”必有做大做强的趋势。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12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医药销售市场,这必将造成医药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科学构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一) 与国家职业教育基本目标相一致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将职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职业教育最根本特点在于教育与某种职业特点相联系,因此在基础教育基础之上,职业教育更加突出专业性、市场性、职业性。医药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所需是根本诉求,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大大降低,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与人才需求相适应

结合目前的医药营销人员现状,存在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强、毕业生进入企业“过渡期”长等突出问题。当前医药营销人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专业技术型。此类人员,大多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基本的医药学相关知识与技能,但缺少营销知识学习与营销技能实践,实际工作中,营销能力欠缺,效率低下。2)营销型。这类人员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但医药知识不足或难以满足工作需求,不能敏锐地感知医药市场变化和对药物制剂的需求,面对高端和新型制剂,往往束手无策。3)经验型。该类人员从事医药营销工作时间较长,熟悉行业特点,但缺少医药知识和营销技能,通常营销手段落后,且医药商业伦理意识淡薄。而结合医药市场的未来发展需求,具备医药基本知识、擅长医药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是企业的首选。

除此之外,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营销人才的争夺战愈演愈烈。而我国医药营销人员高度年轻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正因为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使得医药营销人员对工作期望值较高,承受的未来压力也较大。因此,很多医药营销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疲劳感,需要有一段时间调整,所以医药营销人员显得流动比较频繁。调查数据显示,营销人员的流动频率在人才市场中居第一位。4.1% 的营销人员跳槽频率为1-3个月,19.6% 的营销人员跳槽频率为1-2年,26.8% 的营销人员在2年后有跳槽的趋势。长此以往,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以及企业表面上不缺营销人员,但又留不住真正的医药营销人才,这样两难的“企业荒“现象。

另一方面,包括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在内,很多大中专院校开设了医药营销这门课程。作为从属于市场营销,而又有自己独特特点的一门行业,很多学校都缺少相关的实验实训基础,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降低。很多医药营销毕业生反映,在学校接触的药品知识太过苦涩和表面,进入企业之后,感觉差距很大,不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再学习的时间较长。而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尽快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大学生才是他们的最佳营销人选。

(三)与学生特点相适应

现在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群体多为“90后”,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网络步伐的加快,他们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对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日常教育教学与学生的接触,发现这些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明确,但普遍缺乏韧性和坚持等特点。经过高中三年“填鸭式”的学习,很多学生对大学学习期望值更高,希望得到新的实用知识与技能,传统的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二、医药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 课程设置更加细化

随着国家“新农合”和农村“两网”建设的推进,农村医药市场逐渐显示出巨大潜力,各大医药企业纷纷转向农村市场,寻求合适的营销手段。2011年以来中国内地基层用药规模增长迅速,一到三季度,全国对基层药物的销售已达425.5亿元人民币,因此,农村市场在未来医药市场中将占据重要地位,基层医药营销人员需求数量增多。结合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加强医药市场特点分析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方面缓解大城市营销人员工作的压力,同时发挥自己的潜能,学有所长。

篇4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066-01

医药营销,已成为医药生产及供应链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决定了医药行业能否得以高效、稳健的发展。然而在当前医药行业中存在着各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对于降低医药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医药市场营销概述

1、定义

医药市场营销,主要是指医药生产公司通过市场营销业务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医药市场营销活动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基本概念、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导购及药学服务、药品价格、药品质量保障措施等。

2、特点

医药市场营销,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患者导向。患者导向,主要是指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医药公司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医疗机构及患者的真正需求是开展医药市场营销活动的关键。

(2)目标市场。医药公司根据市场的细分策略,将市场进行细分为若干个特定需求的子市场,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市场作为营销目标,并为之研发特定的医药产品,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3)整体营销。医药市场营销活动,更为关注所开展的医药营销活动所应用的全方位的综合性策略,是整体营销理念的真正体现。

(4)利益前景。医药公司所开展的意义市场营销活动所关注的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获取的营销利润,而更为关注营销业务活动所能够获取的长远利益。

二、医药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一)医药产品自身风险

医药产品自身的风险,主要是因为医药产品自身的质量功能性差、进入市场时间不合理等原因以至于医药产品在市场中销路不对而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

1、 药品质量风险

医药产品质量问题,容易致使消费者对医药公司的产品产生不信任感,同样会致使医药公司面临着巨额的赔偿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医药产品质量好坏,是关系到老百姓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当前医药市场中由于医药产品种类过多,可替代性较强,竞争过于激烈,如果医药公司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则极其容易致使医药市场营销面临着极大的经营困境。

2、 药品功能风险

如果药品的功能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就是说医药产品的医疗作用,所适用的范围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不相吻合,则极其容易致使医药公司的市场营销活动停滞不前。

3、 药品品牌侵权风险

医药产品品牌商标被劣质产品侵权所产生的营销风险。不法分子生产假冒伪劣医药产品时,不但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样对医药公司的信誉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医药市场营销过程中该如何联合监管部门开展假冒伪劣医药产品打击活动,保障医药公司的正常效益,对医药公司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医药产品分销渠道风险

分销商作为医药公司所指定的特定销售人,通常包括各医药公司、个体医院及从事医药行业的个体等。在实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医药公司面临着以下方面的市场营销风险:

1、 分销商违约风险

医药公司必须防范的关键风险就是由于信誉问题等因素导致分销商不愿意继续履行医药合同而产生恶意拖欠医药贷款的业务情况,而致使医药公司的货款难以收回等。

2、 分销商亏损风险

在医药公司实际市场营销业务活动中,极其容易受分销商的信誉问题影响,并且假如分销商处于销售亏损状态下极容易致使医药公司款项难以回收,因此,防范分销商经营亏损也是医药公司市场营销活动务必考虑的关键内容。

三、降低医药营销风险策略

(一) 强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医药公司市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从根源上控制营销风险则是最佳营销策略,而确保良好的产品质量则是维持良好医药营销的重要因素。因此,医药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及流通环节,都必须灌输风险理念,不断提升企业风险管控等管理内容。

另外,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应该不断吸引精英人才,从选料、工艺研发、产品生产、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努力提升自身的产品生产质量。并不断加快产品研发创新节奏,不断生产出与消费者需求更吻合的功能更为强大的医药产品,提升医药公司产品质量核心竞争力。

(二) 强化市场预测,做出市场调研活动

随着现代化经营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效的市场调研活动是医药公司进行有效营销活动的重要基础,调研工作开展地越细,调研活动就越为准确有效,就越能够深入了解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实际行情,也就更能够有效地了解消费者真正需求,对本公司所生产的医药产品自然更有信心,所制定的医药营销策略自然更有利于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要高度关注医药市场调研活动,认真细致地开展医药调研,避免凭借个人经营,过于直观地判断市场行情,以避免市场营销活动中不必要的损失。

(三) 完善规章制度,提供职员素质

统计数据显示,医药公司职员素质不高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是造成医药公司市场营销各种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断通过培训活动提升公司职员素质,所开展的员工素质培训不仅仅需要包括职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还包括职员的道德修养等层面的培训工作。只有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及内外资形象,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营利润,创造更好的企业价值。另外,医药公司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管理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公司的内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以不断激发职员的市场营销工作积极性,降低各种风险产生的概率。

(四) 加强分销渠道管理,完善购销合同

1、 完善分销商档案

医药公司的市场营销对象仅仅局限在“药品管理法”规定的范围之内,并且相关证件齐全。另外,对于频繁欠款的客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取消双方的合作关系,并可视实际情况拒绝发货。同样还可借助法律手段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

2、 完善购销合同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医药公司与分销商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条款务必清晰,相关细节也必须准确无误。而对于公司内部信贷信息内无历史信息的分销商,一律实行现款现货的策略,以最大化地规避各种市场营销风险。

篇5

作为产业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风吹草动无不反映出整个行业的形势。“2006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让人稍稍松口气,但是净利润下降23%的现实却让我们感到沉重。”林建宁分析说。

2006年上半年全国百强企业前10名、前20名、前50名和前100名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23.04%、29.07%、38.54%和46.86%,增长速度同比分别为4.03%、2.87%、2.38%、2.26%,呈现出排名越靠前增速越快的规律,林建宁分析认为,这种现象说明在目前产业处于低潮期的状况下,大企业的效益要好于小企业,产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

出口和零售的增长是06年医药行业的主要亮点。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顺差额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而对于业界最为关注的终端表现,林建宁用数据告诉与会者,“第一终端增速明显放缓,第二、第三终端增长强劲。”根据南方所数据,2006年上半年医院销售799.8亿元,比2005年同期的752.4亿元只增长6.30%,而2006年上半年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420亿元左右,增幅达到16.67%。

2006年,医药经济增长放缓

2006年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增幅下滑,企业效益下降;进出口仍高速增长;亏损面稳定但亏损额加大;医院终端增幅创近10年新低,零售稳定增长。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今年1-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3861.83亿元,同比增长15.90%,累计实现利润272.21亿元,同比增长8.14%,比上年同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76.66亿元,同比下降4.08%,中成药实现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2.00%。

林建宁指出,2006年国家实行专项整治医药购销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实施新一轮的药品降价潮,再加上挂网招标改革等一系列动作,从长远看会对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短期来讲,难免会给医药企业带来阵痛。受政策影响,上市新药数量会大幅减少;已经上市的仿制药会部分退市;产品宣传,尤其是新处方药的营销难度加大;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

2007年,“微利时代”来临?

据预计,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将达到6000亿元,同比增长15%-16%;药品销售收入达27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9%。明年的医药市场将呈现出以下特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医药商业重新洗牌,出现新的业态;第一终端增长放慢,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动下,第二第三终端增长活跃;药价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药市场成为竞争热点。

“总的来说,我国医药经济面临的大环境对增长不利,形势更加严峻,2007年医药经济的增长幅度仍会减小。”林建宁指出,预计明年国家药价改革力度仍会加大,新药审批将更加严格,企业通过改剂型改规格等方式来规避降价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加上国家加大力度实施GMP认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整个医药工业利润被挤压,真正的微利时代来临。

外资企业,市场份额提升

《2007年我国医药经济预测》还预计,随着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其争夺的热点,而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正持续上升。这将成为即将来临的2007年医药市场的一大特点。

林建宁指出,上海强生、北京费森尤斯卡比、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赛诺菲制药等企业纷纷由中外合资转变为外商独资,拜耳以10.72亿元人民币收购东盛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跨国药企相继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等事件都表明了,跨国药企正不断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外资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并将加快跨国药企的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进程。这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也将促进我国医药经济进一步发展。

2007年,行业前景

2007年医药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医药商业重新洗牌,出现新的业态;第一终端增长放慢,第二、第三终端增长活跃;药价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药市场成为竞争热点。

“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5%~16%;药品销售收入达2700元左右,同比增长8%~9%。”11月7日,在第18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会上,对即将到来的2007年中国医药经济发展态势做了如此描述。

谨慎期待2007

在谈到影响2007年医药经济运行的相关因素时,林建宁着重分析了世界市场环境、国内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环境和对外贸易等。

从世界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看,林建宁援引的分析数据认为,这两年全球医药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发展速度放慢,预计2006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金额为6400亿美元,增长速度为6%~7%,2007年为6650亿美元,增速为5%~6%。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其中的一个竞争热点就是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中国市场。林建宁认为,这对中国医药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同时,外资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同时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也搬到中国,使得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的进程加快,这些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

同时,我国宏观经济进入第二轮调整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前三季度为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8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有所缓解,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呈现“三落一稳”的新态势。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篇6

2.医药站仍为药品批发主渠道,但已经不是独家经营,表现在:

①药厂(公司)和药品经销商直接向医院和药店及较低级的医药批发商供货。因此,医院及零售店已经可以不经过医药站进货,减少了中间批发环节。

②医药站特别是二级以上医药站一般都分设几个经营部,这些经营部均为独立经营。其经营范围虽有所侧重,但并无明显的界线。因此,同一地区虽然只有一家医药站,但实际上是几家经营。

③一些贸易公司也加入药品批发行列。更有许多国营医药公司及其经营部给集体或个人承包,其体制虽不变但实质上是个体经营。其经营方法灵活,对国营医药站有很大挑战。

④医院及药店不仅向本地医药站进货,也可以向附近地区医药站进货,因此各地医药站实际上处于竞争状态中。

⑤除上述之外,还有不容忽视的医药调拨市场,如广东的普宁药市、湛江药市,集全国各地药商于一地,以不同的条件达成交易,交易额极大。此类市场追求迅速的贸易周转速度,如太阳神公司,在很高的市场覆盖率基础上,仍大量以最低价供应该市场,以实现货款之迅速回笼。

3.药品(保健品)零售单位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

原来药品零售店只有医药站所属国营药店,日前增加的零售单位有:①医院门市部;②小诊所药房;③百货商场药柜;④厂家门市部;⑤宾馆、旅游景点等服务场所的医药保健品柜;⑥各种零售店。因此,药品的零售渠道己变得广泛而复杂。

4.医院用户(病人)的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医疗保健体制改革深入,医院用户即病人由公费医疗为主逐渐发展为以自费及保险等为主,病人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综上所述,医药市场的变化,可以概括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体制上也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虽然尚未形成完全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但较之其它产品市场,我们认为医药市场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程度也较高的商品市场,其营销工作的难度显然也更大。

要做好医药市场的营销工作,还必须深刻领会医药市场自身的特点,由于药品属于特殊产品,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因此,药品经营有严格的政府管理,主要措施有:

①制药企业的建立审批严格,必须符合国家GMP标准。

篇7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它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又涉及医学、药学、统计学、心理学、广告学、管理学、药事管理法规等许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是它有集方法性与实物性于一体。这门课程需要了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以医药营销为特点,总结医药营销的规律,并为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卫生类学校药学专业,将医药市场营销学作为必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笔者试就《医药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谈几点的体会。

1、课本理论与案例教学的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医药市场营销学最实用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一个阶段以后,开展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的课本知识,对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想法,其他各组针对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再提出问题,再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评论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课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能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另外,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了解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工作做出及时适当的调整。

2、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

学好医药市场营销学就必须更多地了解课堂以外的知识。让学生在报纸杂志、网络上查找一些关于医药营销类的文章,每次课堂上留出5分钟的时间,由一位学生上讲台谈谈他所找到的文章,与大家进行分享、讨论。学生自我讲解,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共同分析,最后进行自我总结。这种互动的形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3、组织市场调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两次的市场调研活动,能有效地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准备好调查问卷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分组、分类对当地的药店、药厂、医药销售公司等进行走访、调研,零距离地接触医药消费者、医药代表、医药企业领导,完成调查问卷等调研任务。通过市场调研,不仅能让学生能深入地了解市场,深沉次地感受市场,还懂得了商品在市场中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有哪些需要。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市场,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人才才能为市场所接纳,从而指导教学的更新、改革。

4、网络学习

现在的知识更新迅速、信息传播量大,医药市场营销学可以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满足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商品在网络上的营销模式,了解医药公司、企业的网站,加强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熟练性和自主性。

医药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更加合适的教学法,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很快能够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

篇8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商品会对不同境况下的不同消费群体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从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划分出不同消费群体及各不相同的消费特征,而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

1.1 消费者及消费市场构成

1.1.1 老年人为医药市场消费主体由于老龄人口健康和维持生命需要,老龄人口是药品消费的最主要消费群体。目前老龄人口消费药品占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按现行我国老年人的人均用药水平为385元来计算[1],2005年,其用药总额已达到616亿元,比2000年的500.5亿元净增115.5亿元。

1.1.2 城镇医药市场增长平稳2000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均为90元人民币,而中等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消费额达到达4050美元。1999年,我国农村人口为8.7亿,占总人口的69.1%。“十五”期间,农村医药消费需求有可能达到15%左右的增长幅度。2005年,全国药品需求达到2180亿元,比2000年净增940亿元,药品需求年均增幅度可达12%左右。

1.2 医药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1.2.1 非处方药品(以下简称OTC)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目前我国OTC药品人均消费低于全球人均OTC药品消费(9.1美元)标准,但OTC市场增长速度却相当迅速.初步统计,1990年非处方药销售额为全国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10亿元),1994年为10. 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3.80亿元),4年内增长3倍多。2000年,我国非处方药市场销售达30亿元。我国非处方药品以其购买方便,服务安全的特点,将会得到广泛的使用,非处方药物市场将会是药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

1.2.2 中成药物消费将会得到增长根据2000年零点公司对社会居民调查显示,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长,对中成药接受的比例越高[3]。而且年龄较大的中老年患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较深,对中国古老文化中的中医药极其信任。近十几年来,由于中成药生产模式,营销策略,广告宣传等方面落后于西药,市场增长缓慢,但中成药凭借“副作用小,治病治本”的独特优点,仍然在消费者心中占有特殊地位。

2 消费者消费心理及其发展

习惯型消费者十分注重品牌,或者是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药品的患者,要改变此类消费的消费行为很困难,需要做大量的市场宣传,才能从思想上改变这些消费者,从而改变消费理念。价格型消费者多是由于经济状况较差或者是长期消费药品经济负担较重的消费群体。价格因素是他们考虑的首选,产品的疗效次之,而品牌对其影响则不大。不定型消费者尚停留在对药品消费的认知阶段,对产品品牌,疗效,各方面都不太熟悉,对药品适应症更不知所云,缺乏常用的医疗知识,需要通过医院医生,诊断确定用药或药店的营业员和执业药师指导用药。

3 医药市场消费需求变化对医药市场的影响

医院作为药品最主要消费市场的现状,将会被削弱,OTC市场、中成药消费、农村市场成为重要药品消费市场和消费方式。国内医药企业应及时抓住这一机遇,进行产品和营销模式研究,满足医药消费市场的需求。OTC的消费打破了计划经济下,医疗单位的药品销售占药品消费全部的格局,药店与其他非医疗单位成为药品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为医药市场的需求带来无限商机[4]。

4 结 论

医药市场己成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药市场营销正面临变革:一方面国家针对医药市场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我国加入WTO后,医药企业间大规模并购、重组成为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医药消费者素质逐渐提高,消费心理和行为日趋成熟。渐渐探索出适合医药企业发展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营销模式,为医药市场营销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长海,丹阳,王成库.浅谈老年人用药[J].哈尔滨医药,2005,25(3):35-37.

篇9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52-03

引言

描述一个产业的成长过程,常常采用对一国该产业若干年来的发展数据加以观察的纵向研究方法。但这有两个不足:(1)所采用的足够长的历史数据无法得到,无法描述一个产业长期的成长发展过程,尤其是医药产业。(2)即使能够得到某个国家较长时期内的历史数据,一个国家的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也未必能典型地代表大多数国家医药产业所应遵守的规律。因此,产业成长发展的过程通常不适于采用纵向数据进行描述,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横向研究方法,即截取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复数国家同一时点医药产业发展的截面数据,来拟合该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成长轨迹[1]。

钱纳里等人的研究经验表明,截面数据的结果反映了经济结构的长期调整趋势;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20世纪50年代跨国截面模型与历史增长模型间存在相似性;系统分析理论中的遍历性原理,则从统计理论上对横截面比较分析的可行性给予支持,借鉴该理论,如果产业成长有一定的规律,对一个国家某产业充分长的时间发展轨迹研究与对足够多国家该产业的横向截面比较研究结论是可以互相借鉴的[2]。

医药产品由于其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特殊作用,很多国家都对其实施严格的监管,在大多数国家,由政府控制医药行业准入,因此,各国医药产业受其他国家的影响较一般消费品行业要小[3]。此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显示,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生命周期的原动力,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医药产品市场需求的最基本决定因素。因此,医药产业与多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截面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发展的变动趋势[4]。

一、医药产业成长与经济发展

1.医药市场销售与GDP总量

根据《世界医药通鉴》(2000―2003年,上海数图医药科技公司编制)相关数据,本文选择世界35个国家或地区2002年的医药市场销售额与GDP数据,采用横截面研究方法,分别研究医药市场销售额与GDP总量、医药市场销售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美国和日本的总量数据数值很大,为了得到更好的拟合效果,分析中将这两个国家的样本数据剔除。EXCEL表格软件分析的观测性结果如图1所示,医药销售额与GDP总量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呈近似线性关系,可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假定GDP以外的其他因素为随机干扰项,以医药市场销售额(用Y表示)为被解释变量,GDP为解释变量,建立医药市场规模随GDP变动的回归方程,描述医药产业发展状况。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5]:

用方程表示:Y= 1.981+0.010X

用方程表示:Y=1.981+0.010X

分析结果表明,医药市场销售额与GDP之间存在着高度正向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58。其中,R 2为0.918,调整后的R 2为0.916,方程较好地解释了变量之间的关系。t值较大,方程通过了显著水平1%的t检验,具有统计意义。

根据回归方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GDP每增加1 000亿美元,医药市场的销售额将增加10亿美元。医药市场销售额与GDP总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体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趋势,变量之间正相关表明,医药产业是一个处于不断上升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医药产业将以一个接近直线斜率的比率进行扩张[6]。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与其经济增量之间的比例明显小于样本国家中的总体水平,2002年中国医药市场销售额占GDP总量的0.493%,远低于1%的样本平均水平,中国的医药市场远未得到应有的发展[7]。

2.医药市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医药市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指标是相对指标,它较敏感反映了各种因素影响。为尽可能减弱短期波动性影响,同时考虑经济增长对医药消费的滞后影响,下面分别选择2002―2003年医药市场平均增长率和2000―2003年GDP平均增长率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参见表2)。

根据上述数据,分别计算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医药市场平均增长率和GDP平均增长率,其中,阿根廷和埃及两个国家的数据异常,将其剔除。医药市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趋势图显示,医药市场的增长明显高于GDP经济增长。大多数样本都显示出这样的特征。其中,阿根廷由于2000―2002年的经济危机使得医药市场销售大幅度下降。埃及镑在2001和2002年间进行了一系列贬值,使得其对美元的汇率一度下跌了40%,因此用美元衡量的埃及医药市场表现为大幅度负增长(参见图2)。

医药产业关系到人们防病治病,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基本上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医药产业是一个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的行业[9]。从一个国家范围来看,由于医药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137%)和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在国家经济处于景气周期时,个人收入增长将拉动个人药品需求增加,医药产业快速增长;反之亦然。医药产业受经济经济波动影响较小而表现出的稳定增长特征与产业增长总体上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征同时并存[10]。

二、医药产业的成长轨迹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特定产业由于经济增长、社会主体需要的变化和技术上为新的产业技术所代替等原因,必然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等发展阶段,对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特征主要通过市场中厂商数量的变化、产业增长速度变化、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11]。

人均GDP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35个国家人均GDP数据的顺序排列形成了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序列变量。医药市场增长率可以作为一国或地区医药产业增长速度的替代变量,因此,医药市场增长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特征可以用来描述一定时期内医药产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轨迹[12]。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医药产业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当人均GDP低于2 500美元时,医药产业将会保持高速增长的特征,而当人均GDP处于2 500美元~5 000美元之间时,医药产业发展将会放缓,当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以上,科技的开始腾飞和广泛应用,加之人们健康意识和理念开始普遍确立,医药产业又将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13]。

医药市场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表明,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医药产品作为满足人们最基本需要的产品,具有很低的价格弹性和较小的波动性特征,同时,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卫生保健基础差、疾病防治手段有限,人们观念陈旧落后,人口普遍呈现较高速度的增长,这些因素都会刺激医药保健方面的需求,推动医药产业高速增长[14]。

但是,人均GDP处于2 500美元~5 000美元之间时医药产业发展将会放缓的结论可能会令人费解。其中可能有样本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所至,但是其间的一些必然方面也是值得深究的。

经济发达国家的医药产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人们的基本保障得到较好满足以后,健康保健方面的需求开始迅速上升,从而促进医药产业高速增长。但是,具体样本分析发现,部分国家如日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02年人均GDP达到31 313美元,其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很低,1990―2000年,当美国以年均12.2%的增幅增长时,日本的年增长仅为1.3%。可见医药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不同,经济发展对其影响比其它市场要小得多。

高增长性是全球医药产业概貌的主线,因此,医药产业进入了世界众多国家的政府、资本家和实业界人士的战略视野。从产业成长的过程看,医药产业与经济发展在总量上存在长期稳定趋势,从而决定了医药产业是一个随经济发展处于不断上升的朝阳产业。数据研究并未发现医药产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医药产业总体上以明显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增长的特征非常明显。同时,以经济发展水平由低到高形成的近似时间序列与医药产业增长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医药产业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并不完全相同的特征:当人均GDP低于2 500美元时,医药产业将会保持高速增长的特征,而当人均GDP处于2 500美元~5 000美元之间时,医药产业发展将会放缓,当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医药产业又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曾昭宁.公平与效率[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2][美]霍利斯・B.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奇,王松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陈波,王浣尘.中国药业:竞争特点、市场状况与发展思考[J].中国药房,2002,(5):260.

[4]罗伯特・W.福格尔.对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和中国未来卫生服务需求的预测[J].中国经济问题,2001,(6):1-4.

[5]余建英,等.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6]Feng Jianhu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llenged [J]. Beijing Review, 2003-02-20,Vol.46 Issue 8:2-24.

[7]N. A. China Speeds Up Industrialization of Moder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N]. Xinhua (China),2001-03-16.

[8]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9]桑卫国.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特点与我国创新药物研究近况[J].齐鲁药事,2005,(1):17-22.

[10]N. A.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Seizes Larger Market Share [N].Xinhua (China),2001-10-26.

[11]Bardouniotis E,Huddleston W,Ceri H,Olson ME.Characterization of biofilm growth and biocide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Mycobac

terium phlei using the MBEC assay system[J].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FEMS Microbiol Lett],2001 Sep 25,Vol. 203 (2): 263-269.

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医药市场营销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74-02

积极心理学上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现已风靡于世界。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观念、新方向、新运动,研究所有人类的正向心理,它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美德,引导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提升幸福感,健康快乐生活。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即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主观体验(快乐、愉悦、满意、现实感)、积极个人特质(性格优点、天赋、兴趣、价值观)、积极社会关系(家庭、学校、单位、社交圈、社会圈)为三个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并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发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药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这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从事医药市场营销与医药管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还存在不少弱点和不足(如灌输式地说教、实效性不强)等情况。虽然积极心理学和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前者主要研究如果关注积极方面提升生命质量,后者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学生医药服务能力。但二者最终殊途同归,都重视人的积极特质的挖掘和培养,旨在开发和追求健康快乐的人生。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观念、新方向、新运动,其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探究具有借鉴价值。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体验的能力,着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特质,全力构建积极的实践教学体系,培育出零适应期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实践教学已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内容,作为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更是如此。尽管各学校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但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尚有差距

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药学、管理、经济学、经济法、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尚有差距,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践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二)忽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其实都是想发展和进步的,强调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在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但很多数医药市场营销专业重视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讲授,忽视学生对药学等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体验,以致该专业有些实践教学实效性不佳。

(三)忽视在实践教学中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特质

积极特质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尽管不少高校实践教学内容很丰富,如课程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毕业实习等,但大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宣讲和分析,强调职场取胜的方法,而忽视敬业、诚信、友善、感恩等积极特质的挖掘和培养,这样导致实践教学缺乏“灵魂”,学生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忽视积极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培养方案里,很多高校该专业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但在课程考核时,实践考核方式、方法不明晰,所占比重偏低,“60分”万岁思想在校园文化中还有一定市场。而且,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习实训能力匮乏。还有,社会要求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但不少高校该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和维护不佳,校企合作办学联系不紧密,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

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措施

(一)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一四”模式构建

针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存在不足,结合我校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探索,同时借鉴积极心理学有关理念,构建出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一四”模式。一种理念,即树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品质培养为中心,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理念。四结合,即建立“课内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企合作办学和校外实践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体验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快乐源于主动选择。实践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建构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积极的体验和一种积极的行为特点,注重培养学生拥有感受快乐的能力,引导学生多给自己的心灵多灌输积极的思想,实现多元价值,树立幸福胜于成功的理念,学会寻找生活中的幸福体验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潜能”,应当以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开放性实践教学既要有必要的讲授引导,更要有学生积极、自觉参与,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实践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如在管理学课内实践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如采用“PBL”教学法,即基于学习问题教学法方法,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着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特质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每个人内心深入都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特质,如敬业、诚信、友善、感恩、创造力、天赋、灵性、智慧、宽容、毅力、关注、自觉等。人类的这些积极特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积极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扩展和增强的效能。开展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时,广泛应用各种心理测试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身的积极特质;依托多元化的课内实践教学及课外实践活动(如礼仪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活动、校外见习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展示,着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特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其获得更多的积极认知和情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的交往行为,并最终在其人格中打下积极的烙印,形成健全的积极的人格。

(四)全力构建积极的实践教学体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获得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能够良好地适应环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威廉姆斯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老师、朋友都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因此,必须全力构建积极的“课内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企合作办学和校外实践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合力培养学生积极特质。

校内实践教学:加强授课教师培训和岗位见习,增强教师岗位胜任力,不断引进新教学方法,深化课内实践教学改革。校园文化活动:想方设法成立模拟药房等平台、大力支持市场营销协会、营销策划大赛、礼仪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和演讲。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关系,吸引具有实力的医药公司进行校合作办学,培养特定岗位人才,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平台。校外实践实习:要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药厂、医药公司、药房,深入农村、工厂、街道、医疗机构等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援助、社区志愿服务、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各医药公司和各大药店进行毕业实习。通过系列实践教学措施,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体验的能力,着力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特质,培育出零适应期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闫黎杰.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

[2]吴增强,马珍珍.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6)

[3]斯奈徳,洛佩斯.积极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4]江波,等.以开放性实践教学促进药学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探讨[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6)

[5]曾贵峰,等.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健康评估实践教学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22)

[6]马冰心.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1(5)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52-02

医药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医药商品学、经济学、消费行为学、广告学、药事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等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营销、管理、消费行为等基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方法分析并解决具体营销问题,是高职院校医药营销、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为了提高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性,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药营销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针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多、专业理论性强及涉及面广的特点,多数任课老师认为使用案例教学法来教学是最有效的,特别是微案例教学法作为案例教学法的补充,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是提高医药市场营销课堂教学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微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

微案例教学法是指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借助简短贴切的情景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形象的描述或解释,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甚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微案例教学法不但能达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吸引力、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点的目的,而且还能让学生站在医药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借助微案例情境了解更多医药行业的相关信息。

(一)理例结合,便于理解。微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多数是实际医药营销活动的经典情景,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营销理念。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案例中提炼出医药营销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

(二)随时配合,运用灵活。微案例一般包含1至2个知识点,针对性强且体量小,所以运用简单灵活,花费时间少,可以随时配合理论知识讲解的需要,让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三)师生互动,提高效率。在新课改中,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微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让学生主动思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易于理解,增强信心。微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提问可以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同时,也为后继的综合案例分析打下基础,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遵循人的学习规律,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微案例教学法在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施

(一)实施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微案例。根据“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原理,每门课的第一次课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学生对任课老师和对整门课程的喜欢程度。利用微案例教学法,借助热点医药营销事件、医药行业趣味性话题、学生身边的营销现象等作为微案例切入“第一课”,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此外,每一次授课前也可以利用微案例进行导入,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微案例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提出问题给学生留下悬念,利于课堂的开展。

2.新知讲授环节运用微案例。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知识点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介绍一些重点难点时,借助微案例来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运用。

3.课堂结束环节运用微案例。完整的一次教学在结束时一般会有小结,有时候还会根据内容布置课后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在小结时巧妙引入微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此外,课后思考题也可以用微案例的形式布置,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实施的主要步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与普通的案例教学法相比要简单得多。一般来说,普通的案例教学法的步骤比较复杂:第一,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第二,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组长负责人员分工和协调工作;第三,各小组根据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并回答老师针对案例和理论知识提出的问题;第四,小组代表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言;第五,老师针对讨论过程和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学生小组互评;最后,上交讨论结果或者案例分析报告。这种案例教学法不管是授课前还是授课中都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缺乏灵活性和易操作性。鉴于学生学业的繁重和授课学时的有限,案例教学法有时候并不适合运用,此时,可以用微案例教学法进行补充,一般的微案例教学法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老师针对要讲述的知识点展示微案例的素材,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结合知识点和微案例内容讲解,或者先提问学生回答后再通俗讲解;最后,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或者举一反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知识。

三、微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微案例的数量和质量。经过长期的实践,微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每节课的微案例运用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来说,50分钟的一节课可以引用3~5个微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即可。微案例过多,占用时间过长,自然就减少了传授新知识点的时间,甚至完成不了教学计划,容易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反之,微案例过少,课堂容易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除了关注微案例的数量,其质量也要重视。借助质量高的微案例可以让老师讲课时游刃有余,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是豁然开朗。

(二)微案例的采集。微案例的采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首先是对案例的选择,考虑到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在案例选择时尽量选择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案例,这些微案例要求具有代表性和时效性,既能达到对知识点的支撑,又能反映最新的行业信息。其次是对案例的编辑,由于大部分的案例都是综合性较强、信息量较大,要体现微案例的“微”,编辑工作就十分重要,要用简短准确的文字将案例描述清楚,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

(三)微案例的来源。综合案例资源相对丰富,查找相对便捷容易,一般适用于在一章书或者一门课学完后讲解,但是微案例的资源相对匮乏,但需用量又大,而且微案例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信手拈来。因此,任课教师平时要不断挖掘与积累、学习与总结,并且熟记于心,授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旁征博引。微案例一般有以下四种来源:

1.教材以及辅助教材。医药市场营销的教材有很多,一些教材相对比较受欢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都会选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丰富教材的内容,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应注意查阅和对比,选择一本趣味性强、案例资源丰富、编排合理的教材非常重要。

2.新闻或财经类节目。如CCTV-2的《商道》、CCTV-1的《新闻联播》等节目,经常会有一些典型的营销案例,具备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任课教师经常关注这些栏目,可以使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网络途径。一方面,可以从知名的营销网站获取案例,如全球品牌网、中国营销传播网、医药联盟网等,这些网站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可以找到最新资讯;另一方面,可以从各大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获取案例资源,这些网站收录的案例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针对性更强。

4.生活中所见所闻。营销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总能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案例,这些案例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体会。

(四)微案例的展现形式。微案例的展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文字。这是微案例的主要展现形式,可以是一首诗词、一段歌词、一段广告语、一句名言等。用这些名人的经典文字作为微案例的素材,可信度高,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图片。图片比文字具有更多优势,如直观、形象、生动、省时等特点。用图片作为微案例教学的展现形式,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快速理解专业、抽象的知识点。一个药品包装盒、一份药品使用说明书、一张药品POP、一张照片、一则印刷广告等都可以作为素材。

3.音频。声音能够反映出特定的情境和烘托气氛,有些信息用文字描述需要大量的篇幅,也找不到合适的图片来表示,这时就可以借助音频的表现形式。音频的真实感和强感染力,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来提高上课时的注意力。微案例的音频素材可以是一则电台广告、一段歌曲等。

4.视频。视频集结了声音、文字和画面的优点,一段简短的视频就能蕴含较大信息量,这是最吸引学生眼球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展现方式。微案例的视频可以是剪辑加工过的新闻节目、财经节目、名人演讲等。

(五)微案例库的建设。由于医药产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使得药品行业受到的监管更多,医药营销活动也有更严格、更专业的规定与管理。因此,医药行业的营销案例相对其他行业会更少,在微案例采集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找不到可以支撑知识点的医药案例。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发动团队的力量,分工合作,通过平时的挖掘和积累,建立医药营销微案例库。

综上,微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医药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授课教师之间应该相互交流和改进,共同努力建立资源丰富的医药营销微案例库,以更好地提高微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志胜,龚云虹.微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

[2]罗丹凤.高职医药市场营销教学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20)

篇1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医改下医保的不断普及和完善,医药行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将是医药营销人才综合能力的竞争。本文在新医改背景下探讨高校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探寻高校医药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培养医药营销人才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医改;高校;医药营销;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045—02

医药企业属于我国的朝阳产业,随着新医改方案和配套方案的不断实施,所谓的关系营销和利益营销在该行业不再具备明显的优势,医药行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将是医药营销人才综合能力的竞争。然而,由于药品行业的特殊性,药品销售一直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目前,我国医药企业人才主要是经验型、学术型以及营销型,医药营销人才质量面临巨大的挑战。新医改政策下医药市场复杂的变化、医药行业的巨额利润促使大量医药企业和药店崛起,因此,医药营销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医药营销专业。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研究,从而较全面地了解了高校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一)新医改政策

“十二五”期间的医改主要是在健全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及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三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邓海华指出:“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时,推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将基本药物及时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各级卫生部门将和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以省为单位,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规范的公开招标采购、降低采购价格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医改是一场全面而深层次的改革, 涉及到全社会的每个人和企业的每个方面。“十二五”期间出台的医药行业政策可谓是历年来最密集的。围绕医改、药品挂网集中采购、药品市场整治、药品价格、产业发展等方面而制定的系列政策,给医药及相关行业带来了相应变革,加速了医药行业迈向更健康的发展轨迹。然而,新医改政策的强势来袭颠覆了医药行业的市场需求,许多小企业纷纷倒闭,医药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对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医药市场特点

邹铃等人在《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思考》一文中强调,学生必须具有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杨玉良在《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有关问题的认识》中强调,要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刘献君在《论高校学科建设》中强调,学生要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中,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随着2009年新医改政策下医药市场的复杂变化,目前,在中国的医药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国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都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一些新兴医药企业不断涌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抢占优势,各企业对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我国,从某种程度上讲,医药市场的竞争就是市场营销的竞争。医药行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作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更需要有新一代医药营销人才的加入,以取得发展和进步。

二、新医改背景下高校医药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不明确

医药市场营销是医学和市场营销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总结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了医药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即医药市场的产品——药品的特殊性。药品具有预防、诊断和治疗人的疾病的功效,正确地选择与使用药品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这种特殊性使企业更希望招聘到既有医药专业知识又有营销技能的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这也决定了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必须贴近医药市场的特点和要求,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更好地为医药企业服务。

(二)医药营销专业存在不足

我国医药高校设立医药营销专业起步较晚,多数院校从2006年左右才开始相继设立,培养的医药营销人才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存在专业设立时间短暂、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另外,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都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培养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对医药市场营销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熟悉行业背景,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风险。另外,由于课程设置中实践训练环节太少,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因此,专业知识与医药营销市场的脱节,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来说,很难实现其解决实际医药市场问题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高校学生医药基础知识薄弱

据调查,高校医药营销专业学生的医药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究其原因,除了医药知识本身复杂、难学以外,学生对医药营销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不了解也是主要原因。很多学生觉得,从事医药营销工作只需要了解一些医药学相关知识就可以了,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他们没有意识到高校建立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复合型营销人才。这些年来,医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都属于营销型人才,在学术上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将会是特别大的障碍。

三、新医改背景下高校医药营销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市场定位,巩固医药基础知识

面对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校在教学上应突出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开设“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第二,从开学之初就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医药学知识的重要性。第三,提高教学上的兴趣度,努力让医药基础知识变得更加有意义且不枯燥。第四,突出实践教学,完善考核制度,从而提高学生对医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医药和营销知识完美结合。

(二)处理教学、学科之间的关系

打通学科专业限制,搭建本科教育培养的平台,为学生打下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不折不扣地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让学生在选课、选师、选时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需求。

(三)实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高校应该通过课程的结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高校应加强校外合作建设,比如与企业公司或者药厂合作,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性质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使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拥有超强的职业服务理念,为将来发展成为医药营销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下,中国医药营销专业学生唯有顺应大势,转变观念,夯实基础知识,才能在未来巨大而深刻的产业调整和营销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吴海侠.医药营销人才现状分析及培养建议[J].中国药业,2009(18).

[2]袁胜军,邱重植,曾藓雅.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篇13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66-02

我国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刚刚起步,但《药品管理法》明文规定,国家实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而现行的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WTO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并将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更高的保险系数。

1 医药市场特点

(1)专业性:就像我们医学院的口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样,医药对于现今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非常熟悉专业知识的营销人员,对于药品的适应症、配伍禁忌、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半衰期、体内分布、用法用量等专业因素认真地掌握。它不像一般消费品营销,任何人只要掌握一定的营销知识、营销技能便可开展,医药市场营销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士,这是由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生命价值所要求的。

(2)复杂性:医药市场营销的需求对象包含以下几方面:处方医生、药店店员和一般消费者,由于受到产品类别的不同、处方医生的处方习惯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差异和患者病情的差异,医药市场营销的设计思路各不相同;另外,越来越多的新产品上市,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性,营销需要多层次、多角度考虑;再者,随着社会化营销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营销也不断推出新的营销模式和新的思路。因此,医药市场营销的设计与实施变得越来越复杂。

(3)特殊性:医药市场营销的特殊性表现在:患者的消费需求大多是通过处方医生开出的处方实现的,处方医生是消费的载体,患者的医药消费是通过处方医生实现的,是一种被动消费,这与一般的主动消费是完全不一样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医药消费意识不断增强,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无论在消费意识、消费数量方面,还是在消费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全国现阶段医药消费总量为8000亿,比30年前增加了几十倍。过去人们在接受处方的时候不论是何种产品、哪个厂家的只要治疗某种疾病便按方购买,现在的消费意识已有明显改变,人们不仅要看什么产地、什么生产商、什么价格、什么包装、有效期等消费细节,还要注意产品的品牌价值度如何。这是医药市场消费需求进步的重要表现,因此医药市场营销要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充分了解熟悉人们对需求的理性态度,不断改变盲目依赖处方的习惯,促进医药市场需求的进步,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4)差异性:医药市场营销的差异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消费者的年龄、文化与消费层次、城乡区域的消费差别、产品的附加值高低与品牌价值度、营销模式的设计等。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出生率下降,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医药市场消费的结构主要以老年患者为主。文化层次、消费层次高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产品需求,城市与农村的消费需求差别很大,营销的设计与组织需要严加区别,高附加值、高品牌度的产品需求大,产品周期长,消费者忠诚度高,市场营销的延伸度长,医药市场营销由过去单纯事件营销慢慢过渡到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并逐渐向绿色营销方向发展。

(5)综合性:医药市场营销研究的对象是药品,因为药品的特殊性,导致进行医药市场营销时需要更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除了常规的营销管理知识外,还包括患者心理学知识、药品法规知识、常规的药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即在一般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很多医学、药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现状分析

2.1 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状况

我国知识产权法学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目前为止,全国对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状况还不容乐观,设置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等五所高校,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设立了知识产权系。其中,除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时间较长(分别成立于1993年10月和1994年秋天)之外,其他院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系)都还是近两年成立的新生事物,短期内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校中每年培养的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人才还不足千人,已经毕业的受过正规教育的知识产权人才总共只有2000人左右,上过知识产权选修课的学生不到学生总数的5%。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该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

2.2 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①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培养的紧迫性认识不足。②知识产权课程还没有完全走进中医院校。③中医药企业对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态度不积极。④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没有形成合力。⑤缺乏必要的教材和合理的课程结构。⑥不注重对学生技术背景的要求。

3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3.1 增强产权国地位

总体来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利用上,不占优势,而要增强我们的地位,至少使我们避免处于劣势的地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力争在国际上降低现有专利、商标、版权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二是力争把中国占优势而国际上还不保护(或者多数国家尚不保护)的有关客体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以及提高中国占优势的某些客体的保护水平。从《伯尔尼公约》的修订过程和TRIPS协议的形成历史看,走第一条路几乎不可能。

就第二条路来说,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的专利、商业秘密等保护,促进了发明创造;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计算机软件、文学作品(包含文字作品及视听作品等)的版权保护,促进了工业与文化领域的智力创作。但在保护今天的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对它们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加强“地方传统医药”的保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