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简述微观经济学的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理论是一门研究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演变规律、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运作以及组织的经济学意义的学问,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和马克思企业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加以比较,并简述了笔者对企业理论的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等。科斯认为,实践中的经济运行与新古典理论不相符。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是由企业家的指令配置的,并且价格配置对资源配置起着很大作用。因而要引入组织概念,重视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作用,将价格机制、组织、企业家和经理人员四者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统一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斯用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企业的规模。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他认为,市场中的每一笔交易都要进行谈判和签约,都需要时间和费用,这就形成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市场有专门的信息机构以降低交易成本,但不可能消除它。而人们都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愿望,这样企业(组织)就可能成为市场交易的替代物出现。
同时,企业内部还存在着管理成本,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流动,组织内的交易费用是逐渐增加的。组织内部交易的空间发生变化,交易的差异性也会发生变化。而企业决策失误也是有成本的,当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就会成为节约成本的组织而出现。
企业成本的节约可以推动企业的合并,合并后的企业组织管理成本应该相应降低,由此而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如果追加交易由市场完成,企业规模不变;如果追加交易由企业完成,则企业规模扩大。当追加交易产生的组织管理成本等于追加交易的成本增加时,数量较小的长期契约应代替数量较多的短期契约。企业规模扩大时,要同时考虑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及同类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当三者相等时,企业规模可以达到最佳。
威廉姆森认为,研究一个组织应该考虑两个问题:组织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他提出了交易的三维度理论: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种类、资产的专用性程度,都会影响一个契约的签订,进而影响交易成本的大小。其企业总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是法律实体,企业的规模和效率除了应考虑交易费用的变化外,也要考虑生产费用的变化。这样,总成本=交易费用+生产费用+管理费用,企业是经营还是市场运作要看总成本大小,总成本最小是企业规模选择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论述企业理论的著作,但其《资本论》中对企业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思想。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企业制度的演进和变迁。企业就是对自给自足的扬弃,是以资本主义简单协作为起点,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和劳动分工是企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从资本生产的角度说明了企业的性质。首先,从历史角度看,企业是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着,它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大生产要素结合发挥生产职能的组织形式;其次,企业生产的原因是资本增殖的需要,资本家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使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正是资本增殖的目的促使企业组织的扩张。而企业组织的扩张一般是通过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条途径来实现的。马克思从协作生产出发,建立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的个别企业分工协作引起企业的扩大。资本集中是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形式,资本集中的过程是许多分散资本的“个体独立性的消失,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少数大资本。这是不同于积累和积聚的本来意义的集中。”个别资本通过集中形式的扩大是在竞争和信用两大杠杆作用下进行的。马克思认为,现代企业形式即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的重要形式,股份公司通过把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马克思从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到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中,分析了企业内部资本产权结构的变迁。第一阶段是简单协作阶段,这一阶段企业规模小,企业资本的所有权结构单一,资本家用自有的资本进行经营活动;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一的,资本家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资本的管理者,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简单。第二阶段是以协作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时期,企业内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有了一定的分离。第三阶段,在股份公司出现后,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个别资本演化为社会资本,企业的所有权主体多元化了;并且,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了。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与马克思企业理论的比较
由上述可知,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内容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内容有着明显的不同。马克思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作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新制度经济学派将节约交易费用作为企业产生的唯一原因;马克思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线,分析了企业规模扩张的原因。而新制度经济学派不仅说明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同时肯定了管理费用对企业规模的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所有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主义企业内部最基本的关系,而新制度经济学派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上;马克思从旧的社会分工出发,阐述企业作为一个科层等级制组织存在的原因,而新制度学派着重从契约的不完全性角度论述企业作为科层等级制组织存在的原因;马克思关于企业的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协作理论、分工理论、专业化理论、社会化理论、股份制理论等,而新制度经济学派关于企业的理论主要有: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委托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总成本理论、组织管理成本理论等。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得出不同侧重的结果,后者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分析企业诞生的原因和规模;而前者从交易费用出发,分析企业存在的原因和规模的变化。两种理论有各自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理论基础,都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许多理论至今仍被理论和实践沿袭并运用。
本文认为,任何片面强调一方而否认另一方的理论和行为都是错误的:那种因为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经济学界的主流地位,而忽视甚至否认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或过分强调马克思企业理论,而对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企业理论批评的极端主义思想都不足取。
本文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经典理论,在当今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企业理论,既要学习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又要学习和借鉴马克思的企业理论,更要考虑信息社会、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内含、企业类型、企业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企业理论。如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环境、能源、粮食等问题,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这些新生事物对企业理论产生着深远影响,从宏观层面上使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从微观层面上使企业制度、企业形式、企业形态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总之,企业要向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相应的企业理论也必须有质的突破性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西方经济学及其专业适应性问题简述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与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是原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11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财经类专业大多数课程(如管理学、营销学、国际贸易等)的基础或相关科目。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其他大多数专业课程乃至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当前我国已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所在的时代背景下,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课程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
作为财经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其他众多学科理论的共同基础,与各专业所设课程广泛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不同专业的教学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
首先。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好基础,而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往往会有显著的区别,这就需要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能够灵活适应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学到对本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最有用的经济学知识,以更好地铺平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
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素质特点上也有区别,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接受能力等往往不尽相同,如果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
再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西方经济学课程在理论分析、运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应体现出相应的适应性。
其实,如果用经济学的语言来阐述的话,具有专业适应性的教学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源运用的总体收益。本文特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对本课程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进行示范性分析。
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特点
“金融管理与实务”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金融管理基本知识和金融实务基本技能、从事金融管理和实务操作的管理人才。目前,该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经济数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与其他财经类专业一样,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与西方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更是直接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该专业所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其他与金融、投资、财务等有关的经济部门。其中,以各级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很有可能会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最主要就业方向。
此外,笔者还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到了本专业学生的一些素质特点。与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情况类似,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所处的知识氛围、校园文化及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专业学生有很大不同。
首先。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其次,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学生通常对故事化、形象化的讲解内容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时,则不习惯接受。最后,缺乏对包括金融在内的各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掌握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现实中竞争、垄断、金融运行、货币政策等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
三、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授课学期的安排
针对本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应安排在生生学完经济数学或高等数学课程之后的学期。对于这一点的必要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着深刻的体会。经济数学课程中所要学到的一些高等数学工具对西方经济学而言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不懂得微分,就无法真正理解并运用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标志的“边际分析法”及其相关概念。如果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没有学过或没有学完经济数学。他在学习“边际分析法”等概念时将感到丝毫没有头绪,或是虽知道微分、导数的简单公式。却不明白这些概念的基本原理和现实意义,更无法将其与“边际效用”等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边际概念有效地联系起来;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只能花费宝贵的授课时间为学生“补课”,结果反过头来又要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侧重点
根据前文的分析,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与金融领域相关。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这类课程的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应有所侧重。可以根据金融体系的特点及金融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的关联之处。将与金融行业知识联系最为密切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而且,根据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类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多为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也可以在本课程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边际产出、规模报酬、要素收入以及农村社会福利、公共产品等问题的阐述,从而增强学生对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经济问题的分析本领,增强其在未来工作过程中的环境适应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手段的运用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普遍倾向于定性分析,而对定量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步骤不感兴趣――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方向与此恰好相反。如果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劝说式、灌输式的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的理念、方法和思维方式,其效果必然不会太理想,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普遍产生抵触、厌烦心理。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启发式、案例式等灵活、互动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在分析与思维方式上的偏好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及相关问题,大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问式、对话式教学――比如,在介绍“经济人”这一概念时,便可以用“人的本性自私吗?”这样简
单、感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引入相应理论的介绍。这类互动手段既能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思维方式及知识储备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主动地接受并掌握新的理论。又能激发学生对经济学分析手段与思维方式的了解欲望:此外,这类教学手段也能使学生勇于自我判断,使其能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风气以及规范的表达方式。
其次,应尝试采用“问题教学法”。在系统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可鼓励学生于课堂教学的最后10分钟向老师提问题,其形式有如专家讲座后回答听众提问。此方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可借助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孕育其创新能力,培养其经济头脑。
再次,广泛开展课堂讨论。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而言,教师可以选择与金融领域有关的经济事件及相应数据作为讨论案例――例如“我国利率水平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化”、“我国股市的波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等。一方面。以现实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可以为经济学理论中的分析方法、思维方式提供解释依据,使学生更愿意、更容易接受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案例揭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明白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方式、经济理论适用范围和约束条件,为学生掌握理性、客观、量化的分析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全面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本专业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对西方经济学中的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往往较差。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必不可少了。
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中。教师不应将多媒体看作板书教学的简单替代,而是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与经济学教学中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教学效果的倍增器。并有效提高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与学生的互动性。如此一来,教师一方面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显示清晰、明了的优势,克服板书在演示质量上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动态化、趣味化的演示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摆脱对书本上的图、表、公式等“枯燥”内容的厌恶乃至恐惧感。除了运用课件外。建立庞大且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的案例库也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之一,对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选择与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体系变迁等经济事件有关的视频案例在课堂上播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从而进一步增强案例教学的效果。
(五)将科研与实践能力训练纳入教学环节
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授课、习题、测验中都要加入促成该目标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行分组、合作完成与现实经济问题有关的分析报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登陆财经类网站或前往各级金融单位完成数据调查,继而指导其开展理论运用、论文写作等工作,并在课堂上组织展示与评比活动,对符合要求的成果亦可争取在学术期刊或学生自办刊物上发表。此外,由于经济学理论的广泛相关性,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也具备相应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已有的国际商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等优势条件开展教学。总之。该方式既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又可通过实践过程锻炼组织、管理、协作等实用技能,使经济学走下神坛,成为真正的致用之学。
四、小结
虽然以上分析针对的仅仅是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但该专业在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财经类专业中可以算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研究对象,所以本文中所阐述的专业特点及应对措施必然会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当然,本文所进行的分析也仍处于较为粗浅的水平,尚有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的余地,不过笔者也相信,相关的理论与经验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与完善,并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D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68
现实背景下,科技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国政治力量的角逐,使得全球正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各种力量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合作,或者竞争,使得世界在和平与动荡中前行,突发事件已逐步摆脱传统的自然灾害领域,越来越带有人为的特点,群体性冲突以及事件处于多发期,而且破坏性力量愈趋强烈,且带有跨国,跨领域的特点,显然,新形势下,由科层制应急组织向新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转型愈发迫切。通过在知网搜索应急网络组织关键词,仅出现少数几篇相关文献,针对性研究的成果甚少。基于此,笔者将从内涵、意义及理论基础三个维度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进行初步探析。
1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内涵
孙国强认为,网络组织治理必须明确其治理主体(网络合作各结点),治理对象(构成组织的各类要素),以及治理过程(基于自觉的弹性管理)。杜军等在结合网络组织、应急管理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是围绕应急事件而建立起来的层次化网状虚拟组织,并由实体形式的应急成员组织以及把这些组织串联在一起的各种联系机制与联动流程构成,当突发事件由常态演变为战态时,需要形成协作应急中心,来进行应急活动的高效执行以及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消耗,进而提升应急产出绩效。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区别于一般层级组织管理,是多主体(政府,社区,企业以及非盈利组织)平等参与的共同治理,等级与权威被大大削弱,更多的是权力的分配与共享,同时有着十分清晰的共同目标与共同利益,并为此共同制定一系列能自觉遵守的规则、制度以及非正式安排,并不断的优化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过程,减少治理费用,提升治理的可塑性,从而使应急的综合产出最大化。
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概念中,可以进一步延伸出几个方面的特性:(1)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客体是应灾体,即应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的多元主体,而且在灾害应对中表现得较为强势;(2)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应急行动主体,政府扮演主导角色,但各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互相强制,同时依据应急对象的状态变化,政府和其他应急主体的分工也会动态调整;(3)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权力机制发生变化,应急网络中各结点共享权力,权力的分配与使用已专门有相关的制度规定,没有权力垄断的局面,没有单一决策现象,应急决策必须依赖共同而有效率的磋商产生;(4)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必须依赖各成员组织的互相信任,只有各成员组织间充分建立信任机制,维持信任关系,进而最大程度凸显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降低信息传递与磨合成本。
2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
杜军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了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功能意义,认为其能有效的克服科层制组织治理的失效,包括降低应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以及应急管理费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研究意义带有明显的现实性与理论性。
2.1 现实意义
突发事件爆发的复合型、不确定性特征,已对公众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冲击。传统的科层制应急组织(政府单干或垄断)因其固有的治理缺陷(失效)已越来越无法应对复杂的应急事件(环境),政府需要广泛动员各种组织和力量参与,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作、快速联动,需要多层次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有法律和政策的依据。所以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的应急网络组织体系是必然趋势,而且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治理体系,提升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无论应急处于哪个阶段,都能高效运转。同时有利于推动政府主动革新,摆脱落后的应急观念,让更多有能力的主体加入到应急网络中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由其主导的大应急网络组织体系,并将提升各主体的应急能力为己任,而且政府有必要让渡更多的权力予其他主体,让其协助改造政府内部应急组织架构,进行共同治理。通过建立共同目标与愿景,合理分工,协商决策,成为利益共同体。
2.2 理论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要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这是首次提出,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笔者认为,建立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是与其一气呵成的,应该说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在应急理论上是一个突破与创新,进一步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完善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体系与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步骤,同时对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应急主体都具有极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将深化应急理念与应急组织的变革,以及应急能力的提升。同时研究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也借鉴和拓展升华了其他理论,包括网络组织治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以及应急管理理论等。总之,这一切都会促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的产生。
3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不是凭空捏造,它需要借鉴吸收一些合适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运作及行为,笔者将用简述的形式来介绍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联系较为紧密的几个理论。
3.1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
网络组织治理理论研究已相对成熟,可以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提供良好借鉴。一是治理边界分析,包括边界的内涵,功能及效益分析;二是治理幅度研究,包括治理幅度的内涵界定,及影响治理幅度的变量分析等;三是治理幅度关键要素研究,以及各要素间的关联性分析等;四是网络组织治理模式研究,包括王忠耀的有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和无核心主导的网络组织,以及国外学者提出的空心网络、柔性网络、增值网络和虚拟网络等。最后便是在网络组织治理中用得比较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协同理论研究,此理论最早源于企业网络治理的研究,认为企业网络是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系统,其目标便是为要素提供者创造财富,增加价值,同时其中存在一个剩余控制权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在企业网络里面,这个剩余控制权被各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实际上是协同合作,互补共赢。
3.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是由科斯等经济学家应用宏观、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对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有二种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实际上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为了克服信息的不对称与不完整性,以及对于契约的监督实施等所担负的成本,实际上,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了交易费用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去衡量,以及怎么去克服,这些都给予了我们如何去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考;对于产权,实际上最终包含的是人与人之间所有权关系,物是这种关系的载体,而且产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获得认可与尊重,产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工具,或者说是与他人进行交易的筹码,也就说产权是可以让渡的,有的是无偿让渡,有的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对于应急网络组织中个体而言,实际上是存在产权让渡的,但这种让渡是自愿且带有公益性质,一般是其他主体将资源贡献给政府,或者直接反馈给受灾者,为了实现应急产出的最大化,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都会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产权,以达到产权最有效率的配置。
3.3 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是一种反对一般管理规则,主张相机行事的理论,它强调对组织所处的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能作出快速反应,并调整相应的组织治理手段。应急网络组织事实上是不断在面临着应急环境与应急阶段的变化,很显然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方式是存在动态变化的,必须与应急阶段变化相适应,这样在应急过程中才能赢得主动地位。组织激励理论中比较流行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弗期望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最先被满足的应该是其基本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比较高层次的需要是被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往往更激励人;期望理论实际上是设定一个组织目标值,但是并不是随便设定,而是要能使员工的期望值最大化,实际上是要能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实现时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但也不是无法完成的目标。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人的治理,是由主体的人员组成的,所以这就存在激励问题,如何更有效的激励,使员工的产出绩效最大化,需要借鉴这些理论。
3.4 应急管理理论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与应急管理是有区别的,这一点不能混淆,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多联系甚至交融的地方,了解应急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应急管理理论实际上是应急机构如何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及管理的一整套步骤与方法,包括应急规划,减缓与准备,预测与预警,响应与处置,恢复重建,信息与舆情引导,应急社会动员,以及沟通协调等。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应急管理的阶段,了解这些阶段,才能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总体来看,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预防实际上是预防灾害和减少损失,如推行受灾保险,制定建筑质量标准等;准备是指增强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包括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成立协作中心等;响应是指采取应急行动进行突发灾害应对,最大努力挽救生命c财产,降低损失。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疏散与搜救,提供应急救援物资等;恢复,指的两个阶段恢复,一是短期内的灾区受灾群众安置,二是长期内的灾区重建工作。实际上减缓可划分为应急常态阶段,准备则是由常态到战态阶段,而响应则处于战态阶段,恢复则由战态到新常态阶段。
参考文献
[1]孙国强.西方网络组织治理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8):8-12.
[2]杜军.应急网络组织的概念、属性及其状态切换机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3,(19):171-175。
[3]杜军.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必要性与驱动、特征及治理安排[J].科技管理研究,2013,(24):238-241.
[4]邱孝.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9):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