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篇1

1.健全制度,活动保障

为了加强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结合当地实际、学校特点,制定了《劳动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安全应急事故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领导重视,加强宣传

为了确保我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学校聘请了农业种植专业技术员为我校的实践基地辅导员,成立了由校长、专业技术员、校外辅导员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管理、检查、评估和协调工作。以德育主任、行政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劳动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计划的制订、科研和运作。并成立劳动实践基地教研组,以教研组长为主抓好劳技课题,负责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使基地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确保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狠抓培训,强化素质

抓好学校劳动教育,教师是关键。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学生不可能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抓教师能力和水平提高上。我们采取坐下来学(通过网络书籍学习)、请进来教(聘请农业技术人员讲授),聘请本村有经验的热心人士,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学校建立了一支比较合理,稳定的劳动课教师队伍,并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三、校本开发,学科整合

1.狠抓教学,实践锻炼

劳动课的主体是学生,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上,我们首先抓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我们建立了班田责任制,做到领导包年级组,任课教师包班级,教师包学生。校田地从种到管到收,完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各班级建立了劳动档案,老师将每次劳动做好记录,学生在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还设立了作物生长记录,记录了各种作物阶段性长势,不同植株的高度和叶片数,成熟收获的时间等等。

2.编制校本,开发资源

我们的劳动实践基地是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天然资源。为了给学生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劳动实践课》,每星期一下午两节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学生劳动的基本技能、任务分配、农业种植方案、劳动实践等环节,保障学生由理论向实践的成长过程。使学生从课堂走向博大宽广的大自然,从呆板的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生动的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供了得以实施的土壤。

3.学科渗透,促进整合

劳动实践课不但可以教给学生劳动的基本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化经济和市场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发明创造能力,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们加强综合实践、劳动、科学、品社、数学、音乐等学科之间的渗透,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在劳动基地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去除娇气,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农村的教育,促进思想素质的提高,促进智育发展。学生参加劳动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如,劳动课我们教学生劳动技能;品社课我们向学生进行劳动观点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认识水平;数学课教给学生商品买卖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到草莓基地能够帮助校外辅导员称草莓,进行价格结算卖草莓;音乐课唱草莓歌、跳草莓舞;美术课画草莓画,编草莓报;语文课写草莓文,促进了学科整合

4.活动开展,强化效果

篇2

一、美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教育中,常常认为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属于智育,而政治等学科属于德育,音乐、美术属于美育,体育课属于体育,劳动课属于劳动教育。这样分科,虽然强调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独立性,但却割裂了学科间的内部联系,限制了学生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五育”并不是互不相关的教育内容,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就作为“五育”之一的美术教育来说,只有与其他几种要素相互联系,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中学美术教育内容包括中外美术史、中国传统艺术、雕塑、素描、色彩、设计等,这其中,既有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内容,也有与自然学科相联系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美术课堂,不就美术而讲美术,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二、超越教材融会贯通实现优化教学

对于如何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新美术课程标准》已经为我们做出方向性的指导,并且在中学美术教材中设置了“综合与探究”部分,安排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但具体教学效果如何关键还在教师,教材提供了课堂教学基础内容,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则要认真研究怎样利用、处理教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超越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其他内容,特别是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敦煌莫高窟》一课。我们在引领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讲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的同时,可以扩展到佛教故事和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讲到“飞天”壁画原本色彩绚丽,但现在画中的人物已变成黑色,可以让学们来探讨一下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黑色物质是硫和铅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有颜料中含+2价铅元素的化合物与空气中微量的硫化氢(H2S)缓慢作用形成的。这样就把化学知识深入进了美术课堂。也可以为学生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进而介绍一下关于舞蹈方面的知识。这样我们将其他知识元素在美术课堂上进行拓展性引导,不但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地理解美术作品,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在色彩课及其他绘画课上,我们可以根据绘画和音乐本身都讲求节奏与律感的特点,将二者相结合,依据不同的绘画内容,不同的作品去播放不同的旋律,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去绘画,实现音美、视听的有效结合。还可以在讲解绘画同时为学生介绍相联系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充分的去体验、学习艺术创作。比如康定斯基的《构图5号》,这幅作品在总旋律中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构成了强烈的节奏与韵律,产生了交响乐式的视觉图画。我们在为学生讲解时就可以配上一曲交响乐,如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等,这样让学生对这幅作品乃至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再如,我们常说“诗情画意”,这其中蕴含的就是美术与文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美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一样都是表现美、创造美,让我们体验美的艺术形式。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就完全可以将诗歌等语文学科内容与一些美术作品相结合,依画诵诗,用诗讲画。比如,讲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一课,我们将其与曹植的《洛神赋》结合起来,让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学习诗歌,让学生真正的寓情于景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欣赏绘画作品的独具匠心之处。在欣赏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描述所看到的作品,或者让学生课前去查阅资料,课上为同学们介绍作品或作家以及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用词造句的语言文字水平,将美术课与语文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又如,在14、15册的欣赏课中都有关于凡・高的作品,我们在讲授分析凡・高作品和介绍作家的同时,更应为学生讲解凡・高在历经挫折、失败、困境时为达到目标而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特别是他对艺术的态度和信仰,从而了解人生的意义和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学科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美术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这一单元在美术知识学习中涉及了信息技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要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好要求美术教师要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能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实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新的课程改革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勇于付诸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要注意积累广博的知识,精通课程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同时也要求社会、学校、家长要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也要求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美术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当为之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大胆实践,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兴趣得到培养,视野得到开拓,素质得到提高,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前言: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体系的认识与理解,也影响着教师对整个课程系统的认识、理解与处理方式。具有课程意识的体育教师往往以整合的理念和策略对待体育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教育要素,不会仅仅把课程视为教学内容。如美国课程理论家平纳和格鲁梅特就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他主张不要从设计、教材、学程等角度来谈论课程,而要从学生过去经验和未来精神解放的角度来讨论课程。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及内涵

(一)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

我国学者吴志超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周登高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指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配合德智美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特殊课程。”他在评论说,“这一界定比较强调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对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关注不够。

(二)体育课程是活动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体育课程主要是相关体育教育活动的组合,如于小霞认为:“体育课程是纳入学校教育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毛振明教授等人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他在评论时说:“这一界定主要是强调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对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关注不够。”

(三)体育课程是诸课程的整合

根据他对上面体育课程含义总结和评说,他认为:“体育课程是整个学校教育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了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比较具有鲜明的运动认知性、生活教育、情意性等课程特点,它是综合性课程。”表明了体育课程内涵的复杂性、区域性或情境性、辩证性和尊重不可一言喻性等后现代的课程特点。

二、课程意识概念及内涵

课程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主体价值张扬的意识,是师生创造力彰显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意识主要是指向教师教学观念的,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内在力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行为方式,从而决定着教学的价值取向。因此,强化课程意识,把教学作为师生互动的过程、课程创生的过程,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共同关注的课题。”课程意识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人们的教育行为总是受一定教育思想或观念支配,不同的教育行为,反映出不同的教育思想或观念。不同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都会反映在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之中。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与把握乃至创造的程度,反映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状况和课程建设能力水平。

三、体育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观对体育课程意识影响

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因此,量化研究成了主要方法,甚至是惟一方法。开发各类具有一定信效度的科学评价方法。因为,他们相信越是开发和利用在技术上高度复杂的方法,就越能准确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课程变革的计划的制定者与计划的实施者之间是单向线性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和计划制定者对课程实施者的控制。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创造和选择没有真正的发言权。

四、学科观念对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影响

以前对课程的理解就是学科,而且是文本形式的,这种对课程的理解就导致了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规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实际要学生学到什么。并且,按照学科组织内容,各学科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在教学上,按照学科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这些,忽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之间,与班主任之间,以及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较少,有的甚至不联系现象。忽视学生的发展和培养需要以整体的教育思想,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协作,而是各自为政的浪费资源现象。

五、结语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提高思想认识,把课程改革看作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认识到课程不仅仅是文本、计划,还有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中创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事件,而这正是体现教师和学生主体性解放和创造能力的展示,这才是课程的灵魂。认识到课程的价值负载和体育健康课程的有机整体性、生成性,以便更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出多元化、综合性,不但要求人才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劳技课程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通过劳技课可以掌握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磨练自己的意志,接触不同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劳技课程的重要意义

劳技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要达到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完成劳技教学的任务。通过劳技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思考问题具有深度,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和规律,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活动的逻辑水平、抽象度,劳技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可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发现活动的本质;劳技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包括概括迁移能力、结果的多样灵活、思路的变化、思维起点的灵活等,它反应了人能力和智力的迁移,劳技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个问题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法,就是一种培养思维灵活性的方法。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

1.锻炼坚强意志的形成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在的初中生一般娇生惯养,很少参加劳动,动手能力也比较差,遇到一点困难或是挫折就退缩,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这样即使是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会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劳技课经常会需要接触到金属或者木制的东西,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割破手指,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干一会就累了或者是一二次不成功就放弃,是没有办法完成劳技课的任务的,一开始这些没有吃过苦的学生一定会抱怨,打退堂鼓,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得来不易的成功。

2.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每个人的生活压力都非常的大,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有一些因各种压力没有处理好,而做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处理各种外界因素对自己带来的压力。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仅仅靠过硬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心理素质如果太差就会被自己打败,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好时机,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在劳技课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于那些依赖性比较强,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往往自己无法完成任务,而且会表现出焦躁的情绪,所以教师要及时的开导学生,先设置比较容易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信,正确的看待劳动,客观的评价自己,使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技课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完成手动劳动,更重要的是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现在的学生接触劳动的机会非常少,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文化课的学习和电脑、手机的游戏上,让学生逐渐淡忘了劳动的本质,劳技课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增强集体意识、组织性、纪律性和协作精神,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从而克服自私自利、自由散漫、怕吃苦的缺点。

教师可以注意设置生动的课前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教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价值,热爱劳动、自愿劳动,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的观念,从现在的用劳动服务自己和他人做起,将来走向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多元的思维方式

劳技课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用多元的思维构思完成任务的方法,并积极的实践。劳技课制作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作品整体的形状和尺寸不进行较大改变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发散思维,提出有新意的构想,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后,按照自己的设想动手完成制作,为将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实践经验。

5.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初中劳技课堂应坚持培养实用型人才,以实学、实效、实用的原则,在课堂上让学生多练习,将教材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一些教师在劳技课堂上过于重视理论的讲解,给学生留出来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背离了劳技课的教学目的。在理论讲解之后要让学生充足的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师讲解了理论知识,学生会记在脑子里,但是不通过实践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教师要重视实际动手能力。

6.注意其他学科的渗透

劳技的特征就是和多个学科都有交叉,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由点及面的将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将学到的知识整合到劳技课堂上,运用知识完成劳动,这样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巩固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增强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语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技能,初中劳技教学的开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仅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How to manifest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Li Qiuzhen

【Abstract】“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urriculum is take child’s life as a foundation, promotes student good personal character Tong Cheng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This curriculum mainly has three essential features: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This curriculum’s three aspects are an organic synthesis entity. The teacher should grasp the goal comprehensivel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change stresses the knowledge study in the past, neglected ability and the emotion, the manner, the values raise teaching idea, through many kind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helped the student to obtain the rich emotion experience, to form the positive life manner, to form the good behavior habit, the enhancement to adapt an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bility. Masters the necessary elementary knowledge, thus overall achieves the curriculum goal.

【Key words】“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主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1 生活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课程标准中“儿童的品德和

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育者要尊

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的一点看法。

1.1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在教学《悄悄长大》这一课时,我让儿童知道自己是怎样出生、怎样生活、怎样长大的,让儿童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和耐心的教育,使儿童从小知道父母的辛苦,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热爱父母,热爱生活。

1.2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需要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又如,在教学《我与家庭》这课时,我们要让儿童知道当家的辛苦,让儿童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洗洗碗筷,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上街购物等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小鬼当家”的酸甜苦辣,从而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1.3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就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所以在教学

中,我们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走向文明》这课时,我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调查,如: “乘公共车时拥挤不拥挤?”“有投有人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发现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面不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课堂上的教育,这时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认识社会,谈谈自己对这些现象有何看法、有何感受?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中.在自己的心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 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而所谓的综合性课程不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综合课程”的内涵:它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因此综合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这种综合是一种内在的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拼盘。这种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与各科课程内容的整合,主题学习的综合,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等三个方面。

2.1 与各科内容的整合:《品德与社会》与各学科内容的整合,并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学科知识相

互渗透,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从而优化知识结构。小学中高年级设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因此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理念.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家乡的变化》这一课,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访问、游览、查阅资料等)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人情风俗、旅游交通等多方面的知识,真实地去感受自己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用“我来做个小导游”的角色表演形式,让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感受家乡的可爱,从而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形地将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地理等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 主题学习的综合:

《品德与社会》是由相关学科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其教与学的方式会更加丰富、灵活。各学科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在新的综合课程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可以综合运用。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其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来实现的。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角色游戏、看录像、讨论交流等。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的家》这课,我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了解到家乡的一些存在问题,如:工厂废气、污水的排放污染,垃圾的处理不当等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同学讨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打算采取怎样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通过积极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设想,有些同学还提议给市长写一封信,建议把工厂迁移,建立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感觉到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真实性,同时学生的自主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3 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将品德与社会课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又拓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主体活动性教学,品德课程的实施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儿童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教材。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的活动式教学是建立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上的自觉行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式改变的必然趁势。

篇6

1.什么是分层设计要求

即每节课备课内容除常规之外,另设计一到两个较高教学目标,或与本节目标类似的其他目标,或相同目标的其他活动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分层次的训练,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科书就实行了分层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2.为什么要分层设计要求

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学、初中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起点不同、条件不同,只设计一个目标,会导致许多学生上课无事可干,以致有各种不良反应。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就会造成那些好的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而那些差的学生则不会锻炼的情况出现,如此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致使学生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3.分层设计要求的要点

针对主目标,有完整的备课各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复习引入,演示,讲授,练习,评价等。对增加的目标,要有相关性或提高性,列出目标与练习要求,这样就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还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练习,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越来越浓,觉得这门课很重要,又很新颖。

二、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小学的时候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地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作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整合

1.什么是课程整合

通俗地理解,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梁樱花、张傅苇认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的联系,成为整体。

2.为什么要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为提高学生的素养,针对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的。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也是改革现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的有益尝试。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地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

3.课程整合的要点

设计一个好的课程整合是要精心设计,要通览学生所学过的和正学的内容,不忘记德育、心理教育、劳动教育意志磨炼等非智力因素。上这种课不一定是本学科教师,可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根据要落实的教学目标而定重难点与检测、评价方法。可以与本学科内其他部分整合。要转变许多现有观念,特别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观念。要对教材进行较大处理,或改革教材。

五、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

现在是信息时代,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学校目前还存在以下两个主要困难:

1.硬件设备比较缺乏,管理状况尚需完善

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备,因此对操作能力训练这一部分往往还存在欠缺,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限制着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很多学生是升入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当薄弱。所以在使用时,破坏非常严重。由于学校资金比较缺乏,资金投入有限,维修比较困难。有的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物件容易造成流失。

2.学生信息水平参差不齐,课堂管理难度很大

篇7

随着复合型应用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专家认为“ESP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主流”(刘润清,1996:1-8),“大学英语教学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蔡基刚廖雷朝,2010:50)。然而,综观目前大学ESP课程教学现状,仍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清,教材混乱,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匮乏,评估手段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和实践处于无序状态,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严明,2009:76),既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又无法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严重阻碍了ESP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提高ESP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以项目为核心的合作教学的角度来探索新的ESP课程教学模式,以期对当前ESP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二、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在项目教学与合作教育理论指导下,以项目完成为主线,通过多方合作教育的方式,整合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ESP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从学生学习和行业需求出发,合作制定教学目标、合作编写教材、合作教学、合作评估。

三、理论依据

1.项目教学理论。项目教学理论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语境学习理论为依据,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就是以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任务为基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校内外资源完成一个相对独立项目的信息收集、方案的设计和项目的实施,并获得最终评价。学生通过杜威“做中学”的理论,在该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了解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获得知识和技能。

2.合作教学理论。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的合作教学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盛行的合作授课理论,其代表人物为鲍文斯和胡卡。这种理论提倡两名或多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协作、共同授课,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本文的ESP合作教学是指由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加入到同一个ESP课程的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使教学力量最优化、教学组织最佳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模式的构建

这种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项目、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包括五个基本环节:项目筹备阶段(校企共同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寻求恰当的项目)、项目确定阶段(校企共同确定项目教学目标和任务)、项目材料编写阶段(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根据行业最新发展编写教材)、项目实施阶段(明确教学内容,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完成项目)、项目评估阶段(校企共同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多方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这五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流程就构成了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其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在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中,项目是整个模式的中轴和主线,学校、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在进行充分的需求的基础上,合作制定教学目标、利用校企资源优势合作搭建教学平台、合作设计学习环境、合作编写多样化,时代化,生动化的教材、灵活并动态地进行合作授课、合作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五、模式的特征和优势

1.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是实现ESP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之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为语言媒介和基础,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得到良好的语言操练,使语言交际能力在与专业相关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培养。从本质上讲,ESP教学不单是英语知识的教学,也是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

2.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中,不仅参与教学的团队之间是一种跨学科的合作关系,学生之间的活动也是合作与协同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会促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校企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氛围为语言学习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消除了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3.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关注教学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在通过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校、企、师、生多方受益,是一种开放而民主的教学模式。

六、结语

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是项目学习与合作教学理论在大学ESP课程教学中的新应用,它集中了多方的优势,有效整合了各种资源,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ESP的合作教学要求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合作的具体内容,愿意接受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接受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培育合作的教学和工作环境;由于该教学模式涉及多关系之间的合作,会受到诸如行业、管理等更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更细致,科学地安排合作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另外,合作教学需要参与者的互相尊重与协同工作,需要用足够的时间规划和分配职责,客观地评价教学参与者的优势和劣势,以弥补个体的不足。

总之,基于项目的ESP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ESP教学手段,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它为学习者创造了真实的ESP课程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2):18.

[2]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 [J].外语教学,2010,(6):47-50.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以持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旅游教育也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08年底,各层次设置旅游专业的学校高达1726所,其中高等院校897所,为旅游业各部门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旅游教育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我国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略陈管见。

一、握学科定位,避免学科泛化

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较短,总的来讲还很不成熟,加上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着不少缺憾,其中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缺乏统一的研究对象和鲜明的学科特色。旅游学科在学科之林中始终没有一个适当的地位。由于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的薄弱,目前只能广泛利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广泛地移植其它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强化了旅游学多学科相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另一方面也使本学科的独立性和特色大打折扣。在学科研究上,旅游学科似乎把世界上的一切事象都包括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美学、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市场学等学科知识都有涉及,许多教材内容越来越泛化,结果是把旅游学科变成了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大杂烩。现在旅游学科中的许多课程内容繁茂芜杂,学科界限不清的现象相当严重。所有这些,大大削弱了旅游学科的学科特色,降低了旅游学科的科学价值和旅游学科理论对旅游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旅游学科若不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肆意泛化,最终会削弱自己的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肆意泛化的学科会像脱缰的野马、飘泊的船儿一样危险。旅游教育也应像旅游学科一样把握好方向,各门课程应慎重选材,避免“泛化”现象,力求把“货真价实”、“经世致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地办学的积极性都十分高涨,旅游院校因之快速增加。但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许多院校办学方向模糊,模式单一,定位不准,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各校一个面孔,培养出的毕业生都差不多,无法适应旅游市场的多种需求。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缺少创见,关起门来办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因人设课的情况比较严重,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

特色是旅游院校的生命。本来,每一个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许多学校正是分别依托于像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外国语、农学、林学等不同的专业背景来办学的,按理说应该培养出多样的人才。可遗憾的是,由于惯性思维的惰性,人们多不愿意积极创新,大家几乎都生搬硬套旅游管理专业统一的人才模式,丧失了自己特有的学科背景特色。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校或学院(尤其是管理学院、商学院)无视旅游专业的特殊性,硬性将旅游专业纳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前两年按工商管理学科要求开设大量平台课,第三学年才开始专业分流,旅游专业的学生真正学习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仅一年时间(大学第四学年要进行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导致旅游专业特色丧失殆尽。同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缺乏鼓励办学特色的激励措施,结果就出现了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当然,近几年来,也有少数学校的旅游专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但就全国来看,真正有实力、有品牌、办学特色鲜明的院校寥若晨星。

三、改革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整合

课程是“课”与“程”的结合,其中“课”是指科目,“程”是指学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选应开设的科目门类,并按知识学习的逻辑结构安排学习程序。目前在我国旅游实践教学中,已形成了“产业本位的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人文本位的课程”(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学科本位的课程”(注重理论基础与学术训练)三种课程设计理论流派,它们分别着眼于产业的用工需求、学生的人文养成、学科的独立地位,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主体代人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旅游专业所在的学校的身份层次(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与教师的生存策略,如教学型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明显是倾向于“产业本位的课程”设置。我们认为,截然按照“产业本位的课程”、“人文本位的课程”、“学科本位的课程”三种课程某一种进行设计,必然会出现偏颇,最好是根据需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融合。

旅游学科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面对大千旅游世界,一个合格的旅游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从天上到地下,从远古到当今,从本土到世界,从自然到人文,从古代文化到现代科技,从心理行为到经济管理等等。说得极端些,旅游工作者最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研究,认真甄选内容,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面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的趋势,旅游专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组织课程、有效地进行教学?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数学课、经济管理类课程已占据了大量空间,剩下的可供旅游类课程设置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显然,在课程改革上不应简单地增加课程门数,那样只会进一步加剧课程与总学时的矛盾,并且将进一步肢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课程改革,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将新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原有的课程进行融合,适当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的一体化。例如,可以将“旅游资源学”的内容合并到“旅游地理学”讲授;可以将“旅游文化学”与“旅游美学”合并成“旅游文化与审美”一门课程讲授,如此等等。有些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可以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如“旅游文学”、“旅游应用文写作”、“文物与考古”、“生态旅游”、“会展旅游”等等。国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最缺乏的是跨学科的广度与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无疑能够为弥补“跨学科的广度”这一缺憾贡献绵薄之力。

四、课程统筹规划,教学分工协作

由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缺乏统筹规划,因而就出现了在同一系列教材中不少内容重复编写和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出现的问题。比如,对于“旅游资

源”,《旅游学概论》要提纲挈领地讲,《导游基础知识》要有重点地讲,《旅游地理学》、《一中国旅游地理》则是大张旗鼓地讲,而《旅游资源学》、《旅游开发学》、《区域旅游规划》更是名正言顺地讲。尽管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会认为自己各有侧重,某门课非讲不成,但对于学生则难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同一内容,“你方唱罢我登场”,反复“炒现饭”,一则造成学生厌倦情绪,二则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解决的有效办法之一是相关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沟通,合理分工,前面课程讲过了,后面的课程就不重复讲了,或从新的角度去讲。或者将相关度很大的课程合并为一门讲授。

现在有些旅游专业的教材内容名不符实,亟待进行调整改革。以旅游学的分支学科旅游地理学为例来说,它是介于旅游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目前有太多的教材把《旅游地理学》编成了《旅游资源学》,以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来介绍各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天长日久,大家习以为常,似乎理所当然。其实,旅游地理学理应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资源和旅游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开发及管理,用地理学的理论、地理空间的观点、人地关系原理分析解决旅游问题。这些都需要在理论研究上进行深化和创新,由于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由于基础研究远不如实际应用、规划开发“实惠”,所以现在还很少见到有这方面积极的探索者与创新者。另外,还有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将“旅游需求预测”、“旅游消费行为”、“旅游客源市场”之类的内容也编写在内,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根本就不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完全可以分别放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学中去讲授。

五、根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形势发展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

旅游专业有着一些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导游等。具体到某门课程,对于不同专业方向有着很大差别。例如,《旅游资源学》对于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可做一般性了解;而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景区管理、导游专业方向则应重点了解,讲授中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并且要求涉及相关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以保证其专业知识素养。这就要求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区别。

篇9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5-0086-04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Struc ture under the Double Principle GuidanceGONG Jian1, LIU Zheng2, LIU Heng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West University, Cho ngqing400715, China;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3.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80, 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specialized curriculum is a carrie r bear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tradition sports culture, a conformity linking v arious excellent sports culture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an inevitable wa y bringing honor to the national sports spirit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pay ing attention to external form division and the subject arrangement of the curri culum, neglects the insufficiency of essential relations and overall structure o f internal curriculum elements. It takes “the objective restriction principle"a nd “the internal constitution principle" as the theory basis, and the attempt h a s been constructe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 urriculum.

Key words: national tradition sports major; curriculum; structure; const ruction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和核心构成。"[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既是传播 体育文化 ,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桥梁,也是承载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 。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它的课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这个“完整"不仅仅指科目 设置的齐全,更要符合课程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以及内外之间的逻辑关联。

1 双原理的主要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1.1 双原理的主要内涵 课程领域有两大基本原理,从这两大原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结构研究在理论上的重要 意义,它们是“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 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主要探 讨 课程与外部联系的关系,如课程与社会、课程与知识、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其意义在 于为课程寻找一个坚实的、恰当的客观基础。课程的“内部构成原理"则主要探讨课程内部 各 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课程的内部状态及其存在的理想方式。其意义在于为课 程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通过课程内部关系的清理,彰显强有力的课程功能。[2 ]从中,便可发现,前者主要研究课程的制约性因素,后者主要研究课程的构建。

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主要探究的议题是课程与外部的联系,探究课程编制过程中应该 考 虑何种外界因素,如何根据这些外界因素合理的组织、编制课程等内容。目前,较为广泛认 同课程编制“三要素”这一学术观点便是课程的“客观制约性原理"的体现。课程的“内部 构 成原理"主要探究的议题是课程内部系统的相互关系,探究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合 理化建构、课程评价模式的优化等内容。这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发展,这样 ,才利于课程的整体构建。

1.2 双原理的指导意义 “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的提出对于课程研究、课程建构、完善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1.2.1 拓宽课程研究的视角 以前的课程研究或是以外部指标为主,或是以内部指标为主, 可以说是研究视角较单一,这样研究方式没有将课程研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使得 研究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不利于课程的整体建构。运用双原理对课程进行研究,以外部 和内部的双层指标为构建指标体系,拓宽了研究的视角,这样就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由于研究 视角单一而带来的弊端,并能够有效的建构课程。

1.2.2 完善课程设置的内容 “客观制约性原理"这一原理的提出,使得课程内容的设置符合 外部联系,从而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构建等阶段符合一定的要求,进而使得课程内 容设置的准确化,从而完善课程内容的设置。

1.2.3 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性原理"这两种原理的提出,即 从本源方面限定并构建了课程的内容,也可以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内部构成性原理"是 课 程体系结构的最为关键的部分,通过对课程内部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清相互顺序, 这样便于理清课程的结构体系,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2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学于1997年被设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 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 之一。尽管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但如果用一个学科的标准对照、衡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她 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继 续完善的地方。

当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体现这样一种思维倾向,即设置哪些课程,课程的安 排多少学时能更好的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可以说研究的逻 辑起点是以培养目标开始的。这种倾向是把课程当作“工具",体现的是“工具理性主义"色 彩 ,追求的是“效率第一"。这样的课程观强调的是社会需求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作用 。 比如,“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培养目标制约课程设置。"[3]很明显 ,这样 的探讨主要涉及课程的外部联系,或者说是形式上的划分,比如,专业理论的选择,必修课 和选修课的划分,选什么科目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等等,遵循的是“客观制约性原理"。 而 课程的构建不仅要涉及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探讨课程的外部关联,更要关注课程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还要遵循“内部构成性原理”。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理论依 据上,“客观制约性原理"给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具体的“科目",如,“武术"、“散打"、“ 跆拳 道"、“心理学"、“教育学"等,而“内部构成原理"则给课程编制带来了理论的“建构框架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共同的育人目标及其相互依存性上。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该设置什么课程,怎么设置,不仅涉及“客观制约性原理",更要涉及 “ 内部构成原理"。关键问题是为课程的研制提供一种恰当的框架,把课程的各部分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即课程的结构。基于当前研究中关注课程的外在形式的划分与科目的编排 ,而没有探讨课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事实,本文以“客观制约性原理"和“内部构成 原理"为理论依据,试图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弥补当前研究的缺陷。

3 双原理导向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建构

3.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观 上面的论述证明,当前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研究,“只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是不可 能真正把握课程结构的,要从根本上把握课程的结构,必须从整体入手,构建一种具有整体 性的课程结构观"[4]。整体课程结构观应具备的以下特点:

1) 它既要关注课程中涉及面较小的或形式上的结构问题,如布鲁纳关心的各具体学科内 的结构问题,或类型上的设置问题,又要关注范围较宽的整体结构问题,如选修课程与必修 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与术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的 构成及其相互的联系等。整体性课程结构观是以全方位地、全景式地视角研究课程结构。

2) 整体性课程结构观对课程的把握不能仅停留在课程的形式,而更要深入到课程结构的 实质。也就是借鉴结构主义哲学十分重视的“深层结构"是事物的性质与意义的根据的观点 。 我们所研究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在外在表现上,也就是形式上可能是先进的,比 如,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既有专业科,又有平台课;既有分科课,又有综合课。但它 的实质也可能很传统,如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运动技 术的学习,忽视了教学技能提高;从社会需要,而不是从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出发;将课程 看作传授知识的工具,很少顾及教育的环境和过程的重要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研究 ,不能仅停留在形式,必须要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上把握课程的结构。

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及其内部关系 根据整体性课程结构观的特点和要求,建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必须着眼于两个取向 的结合,一个是“横向"维度,一个是“纵向"维度。“横向"维度是由课程结构本身的层次 性决 定的。“课程"看上去是一个独立的对象,但绝非一个简单的个体,在其内部还有不同层次 的 小系统,故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必然要涉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横向"维度。“纵向"维 度 是由人的思维的深刻性决定的。实质与形式的兼顾、形式与数量的并举,构成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结构分析的完整景观。由此,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分为:实质结构、形式结构 和量化结构(图1)。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结构三个层次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形式结构展现的是课程结构的“ 外壳"的话,那么,量化结构就是“外壳"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而实质性结构则是民族传统体 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精、气、神",是课程的生命之本,进化之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 的 形式结构影响课程的外部表现形式,量化结构决定形式性构成要素质之间的关系,而实质性 结构则决定着其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课程的形式结构和量化结构有利于我们从实践层面 理解和把握课程结构,但是课程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不仅是外部存在形式的问题而更要深刻把 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内部质的规定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才 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整体性。

3.3 实质结构、形式结构和量化结构的内涵

3.3.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实质结构 课程的实质结构是指课程内部要素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构的不同,取决于构成要素的不 同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实质结构关注的不是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存在形式,而是课程的实质 或价值取向问题。实质结构(图2)包括: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实践课程、技术技能 课程和自立发展课程。它们的存在形式既可以是学科,也可以是活动,既可以选修,也可以 必修,既可以分科,也可以综合。

知识课程是实现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民族传统体育专 业学生来说,应该包括两个基本部分,即:文化和现代科技类课程、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学科。文化和现代科技类课程即是发展专业素养必备的条件。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 外语,以及计算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等学科。其中大学语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是核 心课程,其它课程的开设视各校条件与学生要求而定。基础知识类课程应包括中国历史、中 医学基础、民族学等等,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点和时代的发展加以调整,精减课程内 容。

人文素养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以及行为品德,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和社 会适应能力与基本创新能力类的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应特别重视职业道德、武德教育 课程的设置。社会适应能力与基本创新能力是新世纪大学生必具的一种人格素质,因此,开 设这方面的课程十分必要。

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是本课程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定向课两个课程模块。 专业理论课主要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史、体育养生学以及与专业定向科目等有关的其 他理论学科,是学好专业定向技能课程必备的知识与理论,也是新世纪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 应有的理论素养。身体基本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类课程是学好专业定向课程必具的体能和运 动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但这类课程开设的具体项目、学科数 量、开设学时数,应根据学生专业定向的选项而有所不同。身体基本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类 课程专业定向课程是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自身的条件和意愿所确定的将来用以服务于社会 的专业技能课程,是本课程平台的核心课程。1998年国务院批准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包 括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由于武术的门类极多,民族民间体育也如此,具体 操作时需要细化,不细化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个性化、高水平的人才来。

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综合工作能力、与人合作的态度、沟通 的能力和个性特长等方面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实践课程主要包括 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习、科研实践(毕业 论文、学术活动)。

自立发展课程是学生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践课程、人文素养和专业技术技能,根据自 己的条件、兴趣与需要而自己确定的校内外学习科目或活动。自立发展课程学生有很大的自 主性和自由度,它不仅可以弥补任意选修课的某些局限性,体现本课程体系的开放性,而且 ,也能让学生在“专"或拓宽知识面上进行自由选择,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3.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形式结构 它主要指表现于外部的、操作层面的构成要素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课程的形式结构说明的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组织形式上 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形式结构应该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隐性 课程四个部分。

公共课程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政治素养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大学语文知识、社会交往 能力等方面的课程。是全体大学生普遍修习的专业以外的共同内容的课程。它还可以划分为 两种类型,一种是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 的课程;另一种是选修课程,由限选课程和任选课构成,限选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 特点、条件开设的,旨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任选课主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是为学生发展个 性、兴趣、爱好和特长,旨在扩大学生知识面,改善学生知识结构而开设的课程。

专业课程是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必须学习和 掌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教授、训练能力等方面的课程。专业课程可以分 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术科课,其存在形式依然是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存在。

实践性环节主要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包括俱乐部训练、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等,突出 强调“强能力"。它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符合现实和未来社会 需 要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在我国实践环节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 教 育实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师资,社会实践主要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 独立的工作能力。

隐性课程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它具有潜移默 化的教育功能。它虽然不以某种课程形态出现在课程表里,但它具有课程的教育作用;它虽 然不由教师专门讲授,但教师的品格行为、作风都影响着学生;它虽然不像学科课程组织得 那么严密,但它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学生,不知不觉地渗透在学生的意识中。

3.3.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量化结构1) 公共课程部分主要开设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程、外语、计算机; 也可开设一些社会公关礼仪等课程,使课程内容和形式更丰富些。这部分课程,参照《课程 方案》本课程结构中拟定72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6.7%。

2) 专业课程是本课程体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两个课程领域,目 前在教学计划中都以“必修课"形式出现。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含:目前的专业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教学课与训练课,以及为成为复合型人才而设置的相 应课程。在《课程方案》中,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课占总学时为1 900~2100,本课程结构 中拟定197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73.3%。

3) 实践性环节是本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三类: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科研 实践,针对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不能自觉地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学术性提升到应有 地位的现状,本研究把科研论文泛读、毕业论文等归入本领域,则所占学分数大约在15%左 右。

4) 选修课程是学生为自立发展而自主选读的一类课程,通常称为任意选修课。这类课程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课程领域:与专业相关的体育新兴学科;专业课程、科研与创新思 维课程中想选而未能选成或想继续加深的课程;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而自由选读的任何学 科。任意选修课程在《课程方案》中占总学分12.67%,我们拟定为20%左右,占选修课的50% 。旨在培养学生自立发展的能力。

5) 遵照《课程方案》要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总学分定位于150学分,总学时2700 学时左右;以每学期18周计算,周学时18~20学时,这样便能给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 间。

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整体性课程之新功能

4.1 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全面发展 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存在和进行的。少 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不争的事实。国外多元文化教 育学者指出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类型有较大差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对象主要是 在役和退役的优秀运动员以及具备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后备人才,其中有相 当部分是来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体训矛盾”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 学生在文化素质、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民族 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涵养与品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构建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文化背 景、民族背景和生活经历造成的“文化差异”。整体性课程结构的特征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 课程的全景式和自主性,这就给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使其正确 认识民族、社会群体间的文化差异,正确判断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 的影响,养成处理不同文化的得当的行为方式,促进其个人的自我发展。”[5]

4.2 促进多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合与传承 课程有着很强的社会制约性,因此,课程所传递的文化,一般说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优势 的主流文化。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在原武术专业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一个新专业,因此 ,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传承的文化一直以武术文化为主流。在当前强调文化多元 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不仅要关注作为武术文化精髓的“仁、义、礼、智、信” ,更要强调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精髓的传承和保护。整体性课程结构中的实质性 结构关注的是课程的价值观问题,而“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尤其以价值 观为主”[6],这就保证了整体性课程结构下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能够始终关注 文化的多元与整合。

5 结 语

对于民族体育课程的构建必须要把握课程的实质结构、形式结构、量化结构,因为任何课程 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整体性,任何一层次都与另外来两个层次紧密相联。人们在试图构建、 优化、整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时,如果只关注其中的一个层次,那么这样的结构很 可能会是不完整的。以此构建的课程框架,其科学性也就大大值得怀疑了。对于民族传统体 育专业课程结构的研究还需要学界同仁继续努力,不能说任何一种模式内在地优越于所有其 他模式,但当我们继续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合理结构时,对以往的模式进行适度的 反思,精细的改造,必将对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65.

[2] 郭晓明.课程结构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

[3] 于翠兰.新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完善[J].体育学刊,2005(6 ).

篇10

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我校始终把师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尽可能的为师生创设舞台,提供机遇。在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教育即管理,管理即教育;教育的内涵不在于一味的教和育,而在于管理教和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内化和提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教育者的导引与促进中学生的自我潜能开发,既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自我发展的途径是在教育者创设的生成性教育情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师生管理教、学模式,为师生实践新课程理念搭建平台,让师生在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

1、以人为本,强化自我管理。我校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挖掘和盘活学校人力资源,科学扩大管理空间,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构建民主和谐的人本管理机制。一是构建人本管理网络,为师生发展建造实习基地。我校构建了五级人本管理组织,即自我管理相互管理责任人管理集体管理干部管理,让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自我约束,相互监督,集体威慑来营造和谐美好的新课程实践环境。二是建立责任追究制,为师生发展完善保障机制。我校把责任追究作为自我管理的一个重拳来抓,建立了责任追究明白卡,详细地记录师生一天内的教、学活动,让师生明白自己的言行,从而自加压力,即进行自我管理,确保新课改顺利进行。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为师生发展营造舆论氛围。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两到三次师生大会,向师生讲述“干部”的内涵或宣传新课程改革理念,通过宣传发动强化师生干部的服务意识,为新课改营造舆论氛围。针对学校干部或学生干部的监督管理,学校把其放在人本管理的第五级,引导他们实行智力管理,通过他们的纽带作用,不动声色的促进学校内部团体的自我管理、相互管理和集体管理,逐步形成了以自我监督为中心,以集体监督为核心,以干部服务为连心的上下联动的教、学管理体系,营造了浓郁的“做中学,学中做”发展氛围。

2、制度创新,突出生本管理。构建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大胆放手实施师本管理和生本管理,尤其突出生本管理,是我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摸索出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个性发展的一条捷径。学校在保障传统机构正常运转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前提下重点构建《长寿一中五级人本管理制度》。制度规定学校里的每一个党、团、办、室组织里的每个成员都应管一件事,管好一件事,人人参与管理,人人都来当官员。在班级管理中尤为重视生本管理。班级里的学生都有一件事来管,每个学生所管的事都不一样,每周轮换一次,一年下来班级所管事件每个人都能轮换一回。这样师生人人参与管理,人人都管同样的事,在探究性的管理中品尝到了管人和被人管的滋味,慢慢的形成了自觉、自律、自信、自强的习惯,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提高了教、学的管理水平,实践了新课程“在实践中发展即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理念。教师在生本管理中主要搞智力投资,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调整班级所管事件,指导学生化解矛盾。

二、挖掘学校潜力,打造优良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程改革,成败与否,关键在教师,具有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学校对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视。开展实验以来,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按照“边试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不断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教、研、训”有机结合,促进教师走进新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我们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通过师师互动、师生互动,打造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1、建立科研、教研、教学并进师师互动学习模式。学校对校本培训活动进行分层管理,构建了“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三级培训网络,学校通过校本研究来传播现代教育理念,教科室主要负责规划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培训、学习以及科研方法的学习等,培训各科骨干;教研组主要负责各项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评价和检查等,进行专题培训;备课组主要负责一线的研究和试验,进行自主培训。形成了精英带骨干、骨干带成员,科研导教研,教研促科研的全面开花、互动发展的培训格局和以实验教师为中坚,以师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活动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群众性学习队伍。

2、构建教学、试验、反馈相结合师生互动学习模式。学校让教师在科研、教研和备课中学习,在组织教学,管理社团,开展活动中应用书本知识、程序知识和缄默知识;在学生的课堂学习、社团活动和活动参与中发现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和优化学习过程。学生作为教师学习实验对象和促进者来检验教师的学习成效。学校还在学生中设立了教师教学建言书,通过善意的评教来促教师富有成效的学习、教学。在有学生参与的学习即课堂教学中,师生互促学习,在没有学生参与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建言书来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通过互动、合作学习,教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学得成效高,还拉近了师生间的感情。

三、立足课堂教学,夯实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立足点,是重中之重。参与课改的教师在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时空,让学生自己向前走;创造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答;创造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创造一个未来,让学生自己去把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从课堂育人观、学习主体和学生参与率三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夯实新课程改革。

1、树立课堂科学教学观,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追踪现代教育步伐,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关注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做到教学理念前瞻,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科学。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主发展。学校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做、悟中感受学习,并得到发展。二是不分重点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学校提出学校里的一切教育资源都属于每一个师生,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权独自享有,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应受到同等待遇。学校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都要对学生的身体、品质、知识与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并根据考核量化的结果按名次把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班中。班级教师的配备也按优中劣搭配,确保师资力量的均衡。三是不歧视差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正教育。学校要求教师用管理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教育教学,公正的对待班上每一个学生。学校每学期举行四次教学管理研讨会和两次学生评教活动,研讨和评教的主题都定为公正教育,并把研讨和评教的结果纳入工资分配,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研究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组织实施教学的积极性。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狠抓了四个转变,突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成才主旨,把课堂变成了学堂,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化。一是在思想上,抓教师角色的转换,变过去的灌输者、指导者和尊崇者为现在的启发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该学生完成的事情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在方法上,抓课堂组织形式的转换,变过去的统一、单一的教学为现在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分层次的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学环节,组织教学,作业也应达到个性化的。循环往复(课堂教学中,一个层次的学生还在思考这个环节上的问题时,另一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当高层次的学生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思考时,教师再返回到上一个环节指导低层次的学生学习。如此循环,整体推进。)的课堂教学流程照顾了全体学生,使他们都感受到了课堂的乐趣、学习的兴趣。三是在效果上,抓培养目标的转换,变过去的升学教育为现在的英才教育。我们把补短教育作为英才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学生的特点,用克服缺点来促学生优点的发展。学校设立了偏颇学生接待日,每周举行一次,周三进行。制定了学生矫正卡,发给教师,让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矫正,课堂上必须有补短环节,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矫正。四是在评价上,抓评价方式的转换,变过去的终结性评价为现在的过程式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了“发展了就是好学生”的评价理念。四个转换的逐步实施使教师明白了自己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阵地,而不是教师演讲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自觉地去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3、加大课堂研究力度,突出学生参与意识。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龙头,是学校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既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提高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以省“十一五”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课堂主动活动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为轴心,向各教研组、备课组,各位教师,各个班级辐射,形成了多层面多维度的课堂教学研究平台,引导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整合教案形成教学案例,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行动计划,并按计划边行动边研究边改进。这样教师每天都坚持写教育日志,有的到了一定的时机后还分析、整合行动计划和日志,形成了教学案例报告。总之,教师在行动中明白了教育科研就是对平常的教育教学的再认识和再升华,并在教育实验中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学习,真正实践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四、开发校本教材,优化德育教育

“德育为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是新课程改革又一核心新理念。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学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开发校本教材,创设德育活动情景,在活动中通过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明理导行、社会公德的养成教育和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健全人格。

1、以教学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明理导行养成教育。学校以《思想政治》和《德育》读本这“两课”教学为经线,其他学科德育渗透为纬线,课外的专题德育为补充,形成了德育教育网,使养成教育系列化、点滴化和完整化。在“两课”教学中,学校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确定七年级重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教育,八年级重在国情国史及法律知识的教育,九年级重在理想教育和初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此外,学校还制定《长寿一中学科德育渗透实施和评价手册》和编写校本教材“德语读本”,努力使德育教育更贴近我校的学生实际。在课外德育延伸中,一是通过国旗下讲话和夕会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开展以“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和“文明个人”评选为轴心的十大系列教育活动来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落实。三是采取教师蹲点包片的方法,通过家访、告家长书、建村级教育基地等形式和家长联系,配合教育子女。

2、以活动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养成教育。一是通过班团会、活动课等阵地有计划、有组织的设置各种活动情境,让学生表演,给学生导行,培养学生热情待客,礼貌待人,办事认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二是发挥校园人文环境这个隐形课堂的潜移默化作用,通过学生的耳闻目染和身体力行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感情。学校注重挖掘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一言一语、一情一景的育人功能,构建了由过去到现在到将来,由地面到空中的全时段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三是开展固定和不固定标兵评选活动,以身边的榜样引路,激励学生做新世纪合格公民。学校每年举行十大固定标兵和适时举行不固定标兵评选,在班级推荐、个人演讲、无记名投票中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学生、社会认同率达100%。

3、以技能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上好劳动课,让学生掌握劳动知识。二是开展劳动竞赛,对学生进行劳动规范教育。三是参与学校建设,让学生体验劳动乐趣。为此,学校配备了专职劳技教师;每年利用适当的时间开展植树、内务整理、野炊、插秧、割麦等竞赛活动,对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加以检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另外,学校里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型劳动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在创建、维护和保持校园环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从而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自己教育自己。

五、凝集众人智慧,取得课改成效

几年多来,我们按照《长寿一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实施措施,有目标、有计划、多渠道地开展了课改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了教师的研究与学习意识,教师执教水平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有序推进。目前,我校自主研究课题结题2项,协作攻关课题结题2项。50%的教师掌握了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少数教师精通了课题研究,并培育出1名荆门市学术带头人、2名荆门市学科优秀教师、2名钟祥市学生最信耐的教师和1名师德标兵。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国家级15篇、省级24篇,论文获奖30篇,优质课比武获奖6人次;辅导学生获各级各类奖31人次。学校整合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摭谈》研究报告在省地两级推广;构建出了《长寿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系列》,分阶段有侧重的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学生品行优秀率达80%,合格率达100%,犯罪率为0。

2、优化了课堂教学。如,英语组教师根据“生成性课堂教学理论”,设计出的英语情景教学在市县两级教学比武中获二、一等奖。数学组教师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情景驱动理论”,创设出数学思维情景课堂,大大的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理化教师被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过程性、生活化等特点所启发,在教学中加大了实验教学和理化知识的产生过程的推演,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主动学习,不仅中考成绩显著,07年在全国知识竞赛中还获6个国家级奖和6个省级奖。

3、促进了学校管理的人本化。一是我校在创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时,巧妙的借鉴了我们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模式理论,变过去的封闭式强制管理为现在的开放式人本管理,构建了一整套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联系的信息流通体系和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息(从到校到回家及在家里等)跟踪的管理体系,让学生的动态始终处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以便教师更好的进行施教。二是在学校,我们也让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始终把学生的人格魅力、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的精神力量置于管理的最前列,让其不定时的警示学生,以便产生井喷效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学习的主人,从而盘活学校,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融洽师生的感情,为新课改营造了大环境。

六、规范反思行为,分解课改困惑

几年来,我们虽然初步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那只是刚刚起步,离课改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甚多。

1、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还不明确,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不少教师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教师怀疑用现在的教法能否适应今后的升学考试,有的教师对课改成功的信心不足,思想上犹豫彷徨。学校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评价》。

2、对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把握不准,未能用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方法参与课改。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教学设计一般化,教学中仍受教材约束,不是真正使用教研,仍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形成理论与行为脱节,并非真正是先进理念下的自觉行为。

3、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4、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真正确立新理念,教育教学实践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太深;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不够,对课改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是对课改的成功做法学习不够。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043-01

(1)亲情隔绝,家庭关爱缺失直接的亲情交流太少,缺乏父母和亲人的关心爱护,无法满足更多亲情关爱的渴望,学生在校期间会有失去家庭的感觉。(2)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寄宿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原来的走读变为寄宿,儿童过早进入集体环境,提前接受独立生活,失去了平时父母的依靠依赖和保护帮助,"与世隔绝"的生活空间让他们感到茫然无助。(3)严格的制度管理和量化考核,束缚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各种制度、细则、守则、公约、正统化的检查评比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走向生活的规范化,但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温情式的关爱少了,人性化的东西少了,教条刻板的管理代替了人性关怀,纪律约束代替了引导纠正,使原本就很紧张的寄宿生活变得更加凝重严肃。(4)学习应试教育成为主导,校园生活没有校本活力和生机。陈旧枯燥的课堂教学,大量的作业练习,反复进行的考试排榜,使寄宿学生产生了厌倦和畏惧心理。除了学习之外,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也是单调,洗漱、吃饭、游玩、睡觉等简单乏味的过程周而复始,多余的精力得不到释放,沉闷的课余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天性得到了抑制,学生在精神和情绪上得不到振奋,从而厌恶校园、老师,厌倦学习生活。

其实,农村寄宿制学校还是有很多优势很多资源是可以加以开掘利用的。首先,农村现行的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体制,通过改造建设、兼并整合,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和义务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各种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其次,由于规模扩大、集中统一,为学校在人力财物、时空等方面的管理提供很多的便利,使得学校在管理手段、管理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管理能力和质量上会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寄宿学生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校园,集体生活、集中学习,充裕的时间只要合理安排合理利用,这是家庭教育无法替代的和超越的自然优势,不仅会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还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成长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利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优劣转换,营建和谐快乐健康成长的寄宿生乐园,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发展,笔者提出三点建议,以供商讨。

1.营造家庭氛围,融入家庭关爱

让学生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校园之中,使之融于家庭亲情氛围,弥补亲情缺失,忘却忧郁焦虑。让制度少起来,让温情多起来。家庭元素的构建来自多方面:教室里,老师如父母,多一些爱心、热心、关心、耐心,多一些鼓励肯定和支持帮助。教室不仅是求知的场所,更是育人的摇篮,老师不仅要关心学习,更要关心生活,关心身心健康,用老师的爱心引领代替冷漠训教;用亲情关爱消融学生的紧张恐慌;生活区和管理员应成为长姐长兄,指导学生建立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温暖小屋,帮助学生打造一个个温馨可爱的充满生气的团结小家,教会学生自理自立,引导学生自信自强,进行心理疏导,为寄宿生排忧解难;宿舍里,学生之间变成兄弟、姊妹,共同讨论本宿舍的规划目标,一齐建设个性化宿舍,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互相理解、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逐步建立情同手足的亲情关系。

2.优化课程设置,倡导个性化学习

篇12

一、德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渊源

现代公民教育的思想,首先是法国人提出来的,但是在德国人这里成为理论,并系统化了。

如德国教育家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都强调推行公民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的主张:一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忠于国家的公民。他认为,不管公民的政治、如何,都要从“意志力、判断力、精细性和奋斗性”四个方面陶冶其性格,培养其精神,使他们为国家服务。他还将公民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使每个公民具有为国家服务的技能。教学内容可包括本国的国体、政治、法律常识,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道德观念等公民学的内容。凯兴斯坦纳的理论,以后成为德国学校进行公民教育依据的基本理论。

二、德国公民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今天德国的公民教育,从教育形式上看是全方位的,广泛存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学校教育之中,也存在于从企业培训到政府组织的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中。从教育内容上看也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公民修养、公民性格养成教育等各个方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文化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德国各类学校都很重视公民教育。德国学校教育政策的准则之一,就是将年轻人教育培养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承担个人权利和义务的成年公民。

在大学,德国人很注意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国大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的,每个专业都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德国大学进行专业教育,首先进行培养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责任感的教育。教育学生端正专业态度,明确自己今后的岗位目标,进而明确对社会的责任。通过责任感教育,学生从热爱专业到热爱职业,从以学好专业为自豪,到以在专业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豪,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中学、小学,德国人很注意通过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教育。德国的中学、小学教育并不刻意追求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能力,特别强调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好的基础。例如,德国的小学,70年代制定的联邦教育结构计划已经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既注重自然科学入门知识讲解,也注重社会科学入门知识讲解;还要重视音乐、艺术、手工课的教学,并新增外语课,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将来的学习传授基础内容,照顾到儿童的特点和生活状况,唤起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儿童学习乐趣。其中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核心任务。在德国的完全中学,课程设置也很全面,强调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核心课程是历史、外语、德文、数学、自然科学、文化音乐、艺术,70-80年代进行改革,在有关课程中增加了信息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的内容。其中的信息学内容,根据联邦政府“将新的信息与交往技术引入教育事业”的要求,从1984年起设立为一门专业课,是完全中学的毕业会考课程之一。其他如实科中学、主要学校,也开设了信息课,作为选修课。在增加体现时代内容的课程的同时,德国中学也不忽视加强如劳动课、家政课、编制与手工课、体育课、伦理课、地理课等传统课程。很多学校甚至始终开设宗教课,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正确的宗教知识。中学教育注意和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各州都进行了新一轮中学教育改革,以加强责任感的培养为主要内容,重新调整了中学的培养目标。巴伐利亚州强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规定州内所有中小学都要承担下述领域的综合教育任务:职业指导、世界和平、人权、信息技术、媒体技术、政治、家庭和性教育、卫生知识、环境知识、交通安全和健康教育学。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定位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萨克森州则要求完全中学开设更深入的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性,包括参与社会活动,谅解他人”。概括各州培养目标的内容特点,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帮助学生发展成熟和对社会负责的人格;2.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3.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天赋;4.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天赋、发展倾向和对未来发展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5.培养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和行动的能力;6.促进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批判的能力;7.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其中第一、七条是主要目标,各条都是围绕这个主要目标即培养责任感展开的。

德国的家庭、政府组织、社会各界都很重视公民教育,形成了家长、政府、社会一起努力,相互配合的,从孩子抓起、公民教育过程贯穿从儿童到成年人生成长各个阶段全过程的教育网络。家庭和社会进行的公民教育,重点放在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德国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道德文明修养,注意培养孩子养成有礼貌、诚实、守信、准时等优秀品质。德国人认为,孩子在行为上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具备高雅的情趣、高尚的品格,为以后的人生成功奠定修养基础,也能为全社会创造一种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德国各州政府非常关注孩子的道德文明修养,甚至把一些行为规范写进了法律条文。例如,一些州的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帮助家长做家务活。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打扫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10-14岁的孩子必须在家里的花园里劳动,做洗餐具、擦皮鞋等家务活。14-16岁的孩子要为家里擦洗汽车、在花园翻土和拔草。16-18岁的孩子要每周为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等等。规定孩子做这些家务劳动,既增长了孩子的才干和智慧,磨炼了意志,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德,成长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各州政府制定的《教育法》和《教学大纲》里面,也都有关于培养学生公民意识、责任感、教育学生守法、讲公德的条款,要求学校“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有责任感”,“降低自己的需求以利于社会”,学会“与社会和谐相处”,等等。这实际上是贯彻凯兴斯坦纳以来的公民教育主张,要求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感、为国家尽义务意识、守法意识和公德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有关公民意识、责任感的培养,1997年巴伐利亚州文化教育部编制的《完全中学、实科中学和主要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放在伦理课教学中进行。根据规定,巴伐利亚州三类中学的伦理课主要讲述下述内容:社会责任,对生活意义的认识,人与财富的利用,决定和行动,世界宗教,伦理标准,与人相处,追求幸福的愿望,工作、成绩和业余时间,权威和自主,对集体的责任心,责任与良心,进步与代价,集体生活,解决冲突的意义,通向自我负责的道路,生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人,政治生活中的共同责任心,人类生活共同准则,性别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合乎道德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的伦理问题,正义和权利,等等。

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的公民教育,重点是政治教育。在政府组织进行的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民主政治教育。德国教育专家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的影响。懂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懂得自己的生活空间。民主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公民通过学习了解自由的民主制度的价值和法律标准,掌握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就一些政治和社会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调动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公民有能力承担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和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战期间的纳粹法西斯,摧残民主制度,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他们认识到,民主自由的制度不仅需要有成文的宪法及其相应的法治体系,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民主自由的公民训练。只有让人民从心底里抛弃法西斯专制思想和种族主义偏见,即非希特勒化,才能保住国家永远不偏离民主的方向。以这样的想法为基础,德国人成立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始建于1952年,原名联邦乡土服务中心,1963年改现名),作为内政部的公民教育促进单位,以召开会议和举办讲座、利用报刊和广播宣传等形式,推动政府的民主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出版了许多关于纳粹历史的教材、书刊。里面的照片和描述都非常真实,没有规避,坦然承认反人性的罪行。教育中心主动为各级学校提供免费的服务和寄赠书刊。反对歧视外国人的教育也同时进行。一位学者比较德国和日本的情况指出,德国战败以后,几乎没有发生过官方人士否认历史罪行的事件,跟日本朝野的表现大相径庭,这与德国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民主政治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德国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完备公民教育体系,营造全面社会环境。公民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实施公民教育是社会各种单元、各种组织、各种机构的共同责任,也只有将整个公民教育活动置于全面的社会环境之中才能培养出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明达公民。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所有直接担负公民教育责任的单元、组织和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保持相互之间的横向沟通和整体协调,使公民教育落到实处;二,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携手关注公民教育,在积极、正面价值观的导向下,创造出一种有利于促进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社会氛围。

其次,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教学方法应多元化。公民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一的学校课程是难以实现其目标的。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整合公民教育的目标,将不同学科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及相关教育内容以适当的方式纳入学校课程之中,形成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公民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课程设计要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选择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和自治组织的能力。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并济的课程体系。另外,还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立体式的公民教育网络,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公民教育。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关于公民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良好的家庭教育进一步拓展学生公民教育方面的知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教育机构以及网络公民教育的介入使得公民教育渠道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富有活力。

最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公民教育不应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文本的呈现过程,而应是一个注重交流、对话和实践活动的开放系统。从德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实践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到公民教育的效果。因为公民教育不仅要让年轻一代认同自己和民族和国家,更重要的是要为改革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奉献自己的才干。所以说,公民教育必须在民主的氛围和情境中进行。要创设环境让学生把民主的准则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民主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民主思维和提升学生的民主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宏.公民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

篇13

1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1.1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重点使用的教学方法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使用项目教学法是保证学习效果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发展是源于现今是一个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的社会。项目化教学方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十八世纪的欧洲实行的是工读教育,之后十九世纪的美国开始展开合作教育,随着教育的逐渐发展,才在当今社会提出了项目化教学这一理念。项目化教学更加的注重实践,它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激励他们的求知欲,克服了传统上课的沉闷无趣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其中所蕴含着的理论知识都得到了运用,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注意到很多别的方面,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正在积极开展的教学模式。

1.2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授课中讲授部分比重过大《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且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是其最大的特点。而当前老师的授课方式中,纯讲理论知识无疑占用了交大份额的学时,把实践性教学任务安排高质量的在教学规划和设计任务中完全实现有一定困难。这种授课方式难以符合学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和目标,并且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只了解理论,实践技能过于空洞,不能胜任社会的工作。学生代入感较差,很多非常实用的管理方法,都沦为学生一厢情愿的想像而已,不能亲身体会。1.2.2实践部分缺乏足够重视虽然根据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时候,是有着部分实践环节安排的,可是这一点并没有引起学校以及任课教师的重视。在高职的课表和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时分为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的,而真正操作起来,理论教学的时间会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会减少,而这门课程比较抽象的理论无从实践,就显得更无用,也更难透彻理解。所以不足够重视实践的话,即使侥幸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不会运用,更不能达到活学活用到实际工作任务中了。1.2.3案例选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旨在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为日后进一步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奠定基础;有选择地学习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技巧,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管理能力。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课程是按照类似的教案进行讲解的,先是开始理论教学,之后再看实际的例子,虽然最后也是有案例的讲解,但是这里的案例却具有局限性,可以当做教师案例的一般都是那些知名企业的管理案例,这些企业在这上面取得了成功,但是并不代表类似企业运用这种方式也会取得成功,再加上这些知名企业基本上都是大型的企业,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不适用的,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即使学习了案例,也不无法在实际中的运用,知名企业的成功也如神话故事一般。而且案例的时效性比较差,比如在管理学课程中高频被使用的联想集团的成功案例,已经是10多年前的成功经验了,放到如今,恐怕依然是一份无法复制的成功。1.2.4课堂规模过大《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以公共选修课开设,尤其在工科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常常为合班大课,课堂学生人数为80人到160人。这就使得教师无法关注学生的状态,很难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堂学习状态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即使有互动也无法掌控全部课堂学生的反馈情况,课堂氛围难以把握全局。由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大,知识点众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多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注重了教师的“教”,但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受课程时数限制,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未能将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无法为学生提供深入的分析,讲不透彻,学生自然理解起来也更困难。由于合班课程人数较多,也很难采取除课堂讲授之外的其他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较差,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高职院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1用好项目教学法

在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大量知识点按约定俗成的顺序讲授,我们还是常常可以在一个项目中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在不同学习情境的知识,也可以通过一个项目融会贯通。虽然管理类课程的知识点不像工科一样循序渐进的特征那么明确,但是重新整理项目的知识点,加以科学组合,运用于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从新的切入点更清晰的领会其含义。重新排列知识点,融入项目教学法,虽然任务量巨大,但是意义非凡。这些知识点,即使没有必然的先知先学的顺序,却因为重复使用,而变得掌握熟练;因为和别的知识点组合使用,而变得理解更为深刻;因为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而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寻找典型性项目,由简入难,从涉及少知识点到高技能要求。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引导学生、带领学生、指导学生共同完成项目时,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获得阶段性成果无可疑是对学生强大的鼓励和肯定,也带来对下一项目攻克的跃跃欲试。

2.2实践教学环节立体化设计

以工科专业为例,在高职3年的学习中,有很多次到企业生产现场去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将这些到企业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合并。比如大一的学生去企业中进行职业目标岗位认识性教育的时候,可以完成《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企业类型识别、企业文化认知等知识模块的实践环节的学习任务;再比如,专业课到企业生产现场了解工艺流程的时候,可以将《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生产运作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等内容合并完成。这样既提高了专业课程现实任务的完整性,又能生动的将管理学知识使用到现实工作任务中。将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比较适宜的实践部分整合成系统化、体系化的综合教学模块,让学习任务更贴近企业工作实际。根据此设想,我们做了一次简单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和《冲压模具设计》课程部分实践环节的合并探索。《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目视管理、定置管理、5s管理和《冲压模具设计》课程中生产车间及冲压设备认知、冲压设备运行环境及生产现场认知结合在一起。利用到企业中去完成实践环节的机会,从一进企业的标志标示、到进入车间的设备工位安排、生产区域划分、生产看板运用、5s宣传牌及执行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一一讲解,到了设备运行的区域又补充进去质量体系中关于流程部分的知识点;然后由《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教师讲解关于设备的及其运行的知识;从物料需求、领用,到工具摆放、使用,再到工艺流程衔接,由企业管理课程教师和模具设计教师共同完成这部分的讲解,使学生在该情景下多视角,立体化感知,形成更为主动融合的学习体验。后又将分组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疑惑。学生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鲜,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教师单向的教,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发问、主动寻找问题答案的学,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较为轻松的实现转换。在此次尝试中发现,除了企业管理课老师和模具设计老师外,如果再加入一位企业人员共同完成教学,效果将更值得期待。可以预期的是,企业人员将把企业种种做法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融合其中,可使学生同时感受真切的企业文化、职场氛围。

2.3优化案例教学法

尝试使用经典案例和时事案例结合的方法。使用陈旧案例,考验教师专业素养的积累和发展性思维的功力。当时当日的决策,若放在当下,会有哪些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又会因哪些调整而变得事半功倍。这都需要通过教师对管理学原理和管理方法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加之科学合理的判断推延,无疑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更大程度地挖掘管理学科的实用性,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更有探求的愿望。时事案例能体现出时代特色,又能引起学生共鸣。选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使用已掌握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之,一门课程教学的改革不能看一章一节,也不能就课论课,应放在专业、行业、社会的发展中去看,应从学生所学所用,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去看。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把自己的一门课上好,我们还应尽量去从学生成才的角度去考虑。助力职业成熟、助力个人成材、助力社会需求,是我们不变的目标和追求。

【参考文献】:

[1]韩冰.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2]李卫平,宋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