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

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

篇1

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那么,什么是养成教育呢?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1.1养成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以后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养成教育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可见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首先要使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这种习惯的养成无疑成了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活动在学校。吃住行生活得不到妥善合理的管理,那么学校的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所以无论从育人目标还是教育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1.2养成教育是社会、家庭、学生的需要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孩子便成了父母以及长辈的命根子。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更注重孩子健康顺利的成长,然而农村部分孩子的父母忙于农活无暇管理孩子,部分孩子的父母注重个人娱乐生活,忽视了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空间;部分家长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不能正确引领孩子的成长方向;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让他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更为可怕的是家长把孩子的一切劳动包下来。诸多因素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为现在的寄宿制管理体系。名人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为了家长的希望、为了社会的需要,为了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3养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因为德育是育德的,是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即善心和善行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利用规范来限制不合理要求,把合理的需要引向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履行到的规范的自觉性,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2养成教育的具体实践

我们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令上级领导、学生家长最满意的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一个坚定的基础。

2.1抓常规训练

每学期开学初我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认真带领学生学习理解《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定的《十个道德好习惯》并对大家提出要求和希望。同时为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我为班级制定了细则,并以儿歌的形式要求学生时刻牢记。如下:

(1)品德行为的培养:爱国、爱家、爱学校,爱党、敬师、爱同学,勤学好问学科需,成才不忘育才人,报效国家是目标。

(2)礼貌行为的培养:文明语言话心田,举止适当情谊深,待人借物懂礼节,爱护公物意志坚。

(3)自理行为的培养:课前文具准备好,上课铃响要坐好,值日清洁要彻底,弄脏双手要清洗,指甲长了要修理,衣裤脏了勤换洗。刷牙洗脚后上床,整理床铺将顺序。

(4)就餐的行为培养:进入食堂要肃静,等待分饭不争抢。吃饭夹菜不说笑,饭菜掉落要拾起,吃多吃少没关系,剩菜扔饭是可惜,吃完排队涮饭盘,即文明来又守纪。

这些行为的养成起初落实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同学做错了、忘记了,我就提醒他们,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我不会因为哪个同学做不对、做不好就给予训斥批评,更多时候是给与真诚的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去做。

2.2以情激趣、乐做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段话:“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花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的表现出来。作为班主任老师就应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在全面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班级各项制度的同时,尊重学生内在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大胆放手、放权、平等的对待每一张稚气的笑脸,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想、去干。让每一位学生自由挥动稚嫩的双臂,在快乐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快乐中健康茁壮的成长。

篇2

特色学校是学校的特殊性和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我们兆麟学校在创建特色的道路上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

一、追忆李兆麟将军,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位于讷五公路29公里路南,校园占地33335平方米,在讷河全市村级小学中占地面积是最多的。据讷河县志记载,兆麟村原名大哈力屯,李兆麟将军(时任东北抗联教导旅政治副旅长)1941年11月12日至14日带领警卫员来哈力屯为抗联筹集棉衣,住在本村农民邹老猫家东厢房时,由于汉奸告密,所在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此后数年里将军无私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使将军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一九四八年我国政府将村名更名为“兆麟村”。纪念将军追忆将军,是我们学校特色的亮点。因此我们决定分步开发“向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学习”的校本课程:

1.调查走访,追溯根源

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老村民,得到这些知情人的回忆、证言,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与讷河县志办公室取得联系、查阅资料,详细查清李兆麟将军来哈力屯的准确时间、筹集棉衣、队伍受挫以及哈力屯更名的具体过程。全面还原将军立体、鲜活的形象,特别是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亡、缅怀先烈的高尚情怀。

2.整理资料,扩大宣传

我们通过书籍、上网查询、整理出《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一生》、《追忆李兆麟》、《李兆麟在东北》、《李兆麟在兆麟》等事迹材料。出刊图版,贴出将军照片、出生地、遇害地、抗联遗址、故居、塑像,组织学生学唱将军的《露营之歌》。

3.编写教材,落实课程

我校组成编写小组,通过多次审定,编写出校本教材《追忆将军 兆麟在前进》。从三年级开设,间周一课时,有兼职教师、有教案、有笔记、有心得、有征文。还有竞赛试题、计划和总结。

4.对外学习,深化主题

我们带领部分优秀学生暑假去哈尔滨兆麟小学、兆麟公园、兆麟纪念馆参观学习,扩大知识面,深化向英雄学习的主题,提升特色学校档次。真正达到兆麟学校学兆麟,继承传统有后人,兆麟精神永存兆麟。我们还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校园内李兆麟塑像建设,辟建40平方米的李兆麟将军事迹展室。以此提升我校特色创建的档次。

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建人文校园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传播精神文明的作用。一个“洁、齐、美”和一个“脏、乱、差”的学校环境,既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水平,又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校园空间所提供的丰富精彩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能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

1.外部文化彰显办学目标、方向和先进教学理念

校门东西两侧各一块图版“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凸显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地位的重要性。房前窗垛24个大字闪闪发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明确了我们的办学目标。操场东侧永久性图版写出了小平同志提出的办学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宣传橱窗里的“办学行为十要十不要,教师十要十不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作为日常行动的指南,已形成制度来约束教师学生行为。正对操场的宣传板:“兆麟学校简介、兆麟学校光荣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格外醒目,昭示我校师生不忘历史、尊重现实、展望未来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精神风貌。

2.走廊文化丰富多彩,形成本校独特的办学风格

教室中厅东西两侧的国旗、国徽、国歌、党旗的图案排列有序,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方针、科学发展观、公民道德规范等具体内容依次显现,甚为大气、庄重与和谐。

东西走廊北墙内容集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校史、光荣史、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一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南墙突出成果性。一年学会生存、二年学会学习、三年学会生活、四年学会审美、五年学会健体。图版突出班级特色,展出学生剪纸、手工、绘画作品,学生在这里展现、在这里说话、在这里放飞。各教室门右侧有班主任简介、班主任感言。感言发自肺腑,体现教师教学风格与特点,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班级文化不拘一格,突出实用性鲜明性

我校在建设班级文化中“统分结合”、体现一班一品的特点,既实用又有品味,起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作用。整体布局体现“统”:黑板上方学风标语、黑板左侧为表册录,右侧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个体布局体现“分”:班级后墙的宣传板,设三个栏目(安全、德育、知识)内容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充分体现本班特色,图文并茂、异彩纷呈,使班级成为明确学校要求、展示师生才华的广阔平台。

三、创建德育样板校,无限风光在德育

篇3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大家普遍认识到,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战略重点由物质、资金的投入转向对人才的投入。在战略发展目标上,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各国不仅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质量,而且重视智力质量,注重品质的培养,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教育的功能被强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被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达到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应试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面向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实现现代化,需要大批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生源在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搞好了就能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优质的生源。

基础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家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学生奠定离校后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

它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它具有普及性、全民族性、起始性等特点。青少年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往往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一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因此,我们不能把基础教育搞成单纯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而应该搞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改革基础教育领域种种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我们也应看到,基础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选择、淘汰教育,以应试能力强弱定奖惩,以考分多少分优劣,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它致力于考试科目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灌输,致力于获取高升学率。由此产生出种种弊端: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导致一切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识技能不教。三是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常常带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实性。为了应考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因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应试教育也无法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是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是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个性,创造条件;三是基础性,就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生长点;四是时代性,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五是综合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六是层次性,它使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要消除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四、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搞好这场革命。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加快课程改革

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建立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切实解决义务教育教材偏深、偏难和辅导材料繁多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改革教学方法

要改革以往“注入式”、“满堂灌”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

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学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并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留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初、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充分发挥毕业会考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p#分页标题#e# 5、完善政策导向

一是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现在考大学就是转户口、端铁饭碗的助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户籍制度。二是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

6、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

篇4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搞好教学,离不开学生的配合,脱离了学生的教学,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也就肯定没有了教学生存的场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重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1.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接触的社会也是纷繁复杂的,所有这些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而政治课主要从事德育教育,教师与学生相互碰撞的时候更多,上好政治课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但作为政治课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职责,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政治课教学搞好!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要想这些枯燥的“说教”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尽量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热情。把思想政治课变得让学生想听、爱听,你的教学才有“市场”。

3.转换师生地位,密切师生感情。适应素质教育,教师再不能用“家长”式的作风进行教学,这就要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这一点对政治课教师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从事思想工作,就必须让学生从感情上接受你、认可你。你除了在课堂上“能说会道”外,在课下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师生感情融洽了,才能使成功的教学有了基础。

二、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广大教师对新课改理念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努力去实践,新课改才能有效地实施。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树立以下新观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爱护人、相信人与培养人。新课改的核心思想:一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而不是一味追求选拔适合学校条件的学生,这正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想。二是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尽量为少数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三要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2.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衡量教育质量不仅要看智育,而且要看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衡量。扭转以分数量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其基本任务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打基础,如果只用分数把学生引入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歧途,就达不到使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得以最优发展的目的。

3.树立新的教学观,正确认识教学过程。教师的认识过程是从备课开始的。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任务,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形成教学方案。上课时,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的知识,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再通过练习或实验消化所学知识,这就是从理性到实践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前面已讲,教师要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那么我们如何把这种全新的观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呢?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1.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的基础上与教师传授的信息在互动中建构和发展起来的学习。这种互动和建构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篇5

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学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的基础。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德育现状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如何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德育管理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充分了解德育管理工作

1.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求新求异、不崇拜权威,评人论事不拘一格,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人生价值、道德取向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的新特点。他们希望拥有一切,但不懂要为他人作奉献或牺牲:渴望得到别人理解,但不懂得体谅别人:只知被爱不知爱人。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追求实惠,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上,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办。他们思想言语的独立与行动有较大的反差,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顺利时的独立性与挫折时的软弱性、依赖性很明显。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不成熟。

2.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如何以社会主义为导向,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他们施以正确教育,防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至于论为鼠目寸光,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五颜六色纷繁复杂的。如何探求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心理环境、生活、消费方式变化,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和职业结构的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德育管理系统的健全

学校德育组织系统应包括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教导处、年级组、班级等,此组织系统既要有德育决策指挥层,又要有德育的具体执行层。学校德育组织中每一个组织成员要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工作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德育基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培养目标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实际的操作中,学校德育组织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统一目标原则;德育管理的组织体系与整个学校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统一指挥和相互协调的原则;分层管理原则;职、责、权一致的原则,以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原则。

三、强化德育管理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组织全体教师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全面实施,调动学校各个组织的德育功能,要根本改变不少教师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毕业班不要”的倾向,确保学校德育为首的地位。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者要强化教师育人意识,要让全体教师明确:“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在各学科中应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尽到自己的德育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四、加强综合研究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它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覃用西.浅谈如何对生实施道德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5)

篇6

一、劳动课的课型

小学劳动课教学内容,是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由于年段的不同,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 教学内容不同,课堂教学的类型也存在差异。

所谓课型,是指依据教学的基本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类别。由于劳动课教学任务与要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就必然产生多样性的课型。又由于实践性是劳动课教学的第一特性,所以,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课型进行劳动课 的课堂教学,都不能忽视实践环节。

我们认为劳动课的课型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课堂讲练课。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谈话、讲解说明、演示等方法,讲授知识与技能。练是用引 导启发方式,指导学生从模仿、半独立到独立进行操作实践。这类课型的教学中,应精讲多练,实践时间所占 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应大些。如《包水饺》、《扎红花》、《钉纽扣》等课。

2.家庭实践课。这种类型课的特点是劳动实践场地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演示示范,学生理解 并掌握了知识要点后,回到家中由家长指导实践。再由家长填写信息卡,将学练结果反馈给教师。如《自行车 的简单保养》、《渍菜》、《洗澡》等课。

3.社会实践课。教材中一些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项目课,如《给花坛拔草》、《水稻插秧》、《树 木管理》等属此种类型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授指导,初步掌握了某项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后,再通过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进一步学练劳动技能。

4.实地参观课。此类课型采用的方法,也是各科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根据教育教学要求,有计划地 组织学生到生产或技术现场(如各类工厂、农场、饲养场、矿山等)实地观察学习。学生不仅能在实际参观中 ,把课堂教学中初步学到的知识技能,通过实地观察学习获得进一步提高,而且还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实 践中的广泛应用及实际社会价值,激发其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劳动课教学中,不同教材内容不但分属不同课型,而且每一种类型课又都有一定的结构。课型不同,课的 结构也不同。既使同类型课,由于年段不同、教法不同,它的教学结构也会有变化。所以,为了提高劳动课教 学质量,必须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精心设计和研究,使之不断优化。

虽然,劳动课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制约,课型和课的结构千差万别,但是和其它学科 一样,它的基本教学结构还是存在的。我们认为,根据劳动课学科教学特点,劳动课的基本教学结构,大体可 分为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①导入新课。

②讲授演示。

③实践指导。

④展示成果。

⑤总结引导。

从教与学两方面看,这五个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一基本教学活动体系中,②讲授演示、③实践指导两部分,应是劳动课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环节。一节课 的主要教学时间应该用在这两大环节中。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的讲授指导、演示时间,应不超过十 五分钟,而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要保证二十分钟左右。所以,把握好教学结构中的主体环节,才能摆好教与学 的关系。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在劳动课课堂教学中,因为教材内容、学生年龄、教学场地的不同,教学结构也应进行调整设计, 使之适应教学实际。但是,无论如何设计变化,都应着重三个关键环节:①导课、②讲授演示、③总结引导。 转贴于

各学科的导课形式有所不同,但导课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伊始,教师设计精当的导言,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如 教师在教学《做蝇拍》一课时的导言设计是:“夏天迈着轻快的步伐走来了,花儿红了,树儿绿了,同学们也 换上了彩蝶般的衣服,可是,在这令人陶醉的美丽季节里,苍蝇却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使学生对做蝇 拍劳动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导言的设计形式许多,如创设情境、范作引趣、音象激情、比较探索、巧设谜语、表演导入等。

但是,任何一种导课形式的设计运用,都应做到:①求精。即语言精当概括,言简意赅,切中要点。②求 疑。即有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要针对教学目的设计,能引起学生思考,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③求巧 。即要巧妙有趣、生动活泼。④求准。导语要严密、精当、准确,引导学生思维进入正确轨道。

讲授演示环节,是劳动课教学中的主体重点环节,是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在 这一教学环节中体现。在结合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讲授本节课中劳动项目的知识,操作步骤方法、要领等 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通过听讲、观看板书,观察示范操作学好新知,为实践和创作打好基础。

教师的讲授,既有精辟的讲述,又包含教师的科学准确的演示示范。而这一教学环节的时间很紧,仅十余 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充分备好课,才能做到讲授语言精炼、知识传授深入浅出,正确无误, 操作规程明确具体,演示示范动作规范、直观。根据劳动课教学特点,合理、精确、直观地使用音象、挂图、 实物范作等教具,都能事半功倍地补充教师的语言讲解。如教师在教学《学用扳书》一课时,巧妙地利用实物 投影演示,使学生直观明了扳手卡口与螺栓的关系,教学效果明显。

总结引导是劳动课教学的最后环节。上好一节课,教师不仅要重视导入的巧妙设计,还应做好收尾的精心 安排。教师要针对本节课所授知识、技能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板书进行全面概括。在概括总结之中,教师 要恰当地做好两个点拨:一是本课学做的步骤方法,引发学生进行再创作实践。二是思想情感的教育性作用, 启迪学生的深层思考。如教师在教学《煎鸡蛋》一课时,当学生品尝亲手煎好的香喷喷的鸡蛋时,教师不失时 机地布置作业:“今晚回家,再亲手煎一盘鸡蛋,让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品尝、评价你的劳动成果,好不好? ”既达到了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家务劳动的教学目的,又点拨启迪了学生尊敬长辈的思想情感。

总结引导的形式方法很多,但设计要精当简洁,画龙点睛,突出重点,要给学生“课已尽而意无穷”之感 ,从而继续保持学习兴趣,进而继续探讨和进行再创作。

三、劳动课教学要贯彻的原则

根据劳动课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课的课堂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备好、上好一节课,就必 须在遵循劳动课的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坚持贯彻“趣、精、活、实”四字教学原则。

趣: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教师在讲授与演示指导中要具有趣味性、启发性 。

精:讲授知识及操作方法的语言要精确,教师的操作演示要精确规范。

活:教师的教态、语言要亲切自然,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

实: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三项任务要落到实处。

篇7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校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少年之家(站)、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农村儿童文化园、儿童乐园、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少年科技馆、少年儿童艺术馆、少年儿童业余艺术、少年儿童野外营地、少年儿童劳动基地、和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馆、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少年儿童活动部分等。

第三条校外教育机构基本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劳动技术等方面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动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四条校外教育机构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面向全体少年儿童,面向学校,面向少先队,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三)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寓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

(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重视和提高普及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对有特长的少年儿童加强培训和训练,使其健康发展。

第五条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的业务工作,应接受当地各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六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各种形式、内容和层次的校外教育机构或捐助校外教育事业。

第二章机构

第七条设立校外教育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符合少年儿童活动需要的活动场地和设施。

(二)具有合格的专职管理人员和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

(三)具有卫生、美观的活动环境、活动室采光条件;场馆内有防火、防毒、防盗、安全用电等防护措施。

第八条设立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应报当地主管行政部门批准。当地主管行政部门应报上一级主管行政部门备案。

独立设置的校外教育机构符合法人条件的,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第九条校外教育机构一般应由行政领导、后勤供应、群众文化、教育活动、专业培训及少先队工作指导(限少年宫)等部门组成,以满足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校外教育机构实行主任(馆、校、园长)负责制。主任(馆、校、园长)在主管部门领导下,依据本规程负责领导本单位的全面工作。

机构内部可设立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辅导员、教练员、管理、后勤等人员代表组成,主任(馆长、校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奖惩、重要财务开支,规章制度建立以及其他重要问题。

不设管理委员会的单位,上述事项由全体教职工会议议定。

第十一条校外教育机构应加强内部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按机构规模及工作性质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及财务管理、考勤考绩检查评估、总结评比、表彰奖励等规章制度。

第三章活动

第十二条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各项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以少年儿童表演为手段,进行经营性展览、演出等活动。

第十三条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良好意志品格、遵纪守法和文明、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教育。

(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应通过组织开展科普知识传授、发明创造、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活动,向少年儿童传递科学技术的新信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创新、献身、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体育运动,应通过田径、球类、游泳、体操、武术、模型、无线电、棋艺和多种多样的军事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他们勇敢、坚强、活泼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

(四)文化艺术教育,应通过课外读物、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工艺制作以及集邮、摄影等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五)游戏娱乐,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并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多种游艺设施,让少年儿童愉快地玩乐。

(六)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凡有劳动实践基地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应按国家教委颁发的劳动教育纲要提出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成果和不怕苦、不怕赃、不怕累的教育,培养自立、自强品格,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第十四条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可采取以下形式:

(一)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是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开展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选择鲜明的主题,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如:举办展览、讲座、组织联欢、演出、开展各项比赛、夏(冬)令营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开放适合少年儿童的各种活动场所。通过参加活动,开发智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各种兴趣,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三)组织专业兴趣小组。通过对少年儿童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一门科技、文艺、体育、社会服务等技能。

第十五条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向少年儿童开放,安排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活动项目,并按有关规定对少年儿童实行减、免收费及其他优惠。

第十六条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艺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科技馆、影剧院、园林、遗址、烈士陵园以及社会单位办的宫、馆、家、站等,可参照本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组织少年儿童活动。

第四章人员

第十七条校外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校外教育事业,热爱少年儿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文化水平,身体健康。

第十八条校外教育机构按照编制标准设主任(馆、校、园长)、副主任(副馆、校、园长)、辅导员(教师、教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十九条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除应符合本规程第十七条的要求外,还应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其学历要求可按当地具体聘任文件执行。

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由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

第二十条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负责本单位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负责本机构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负责组织制定并执行本单位各种规章制度。

(四)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教师、教练员、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

(五)加强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并为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进修创造条件。

(六)管理和规划机构内各项设施、经费的合理利用。

第二十一条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应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实行聘任制或任命制。

第二十二条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应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做到:

(一)关心、爱护少年儿童,尊重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制止有害于少年儿童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现象。

(三)对本单位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十三条校外教育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的资格和职责,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校外教育机构应重视工作人员的职前培训并为在职培训创造条件。

第二十五条校外教育机构要主动争取各级各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协会)中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文艺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老工人、老党员、老模范等老同志的支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聘请他们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兼职辅导员。

第五章条件保障

第二十六条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应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地、市、区(县)到街道(乡、镇)的校外教育网络。

第二十七条校外教育机构的经费应列入各主管部门财政专项开支,随着当地经济建设和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加。

第二十八条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要按《教师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教育事业编制、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依照《教师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校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活动下,不削弱骨干力量、不占用主要活动场地,并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开展社会服务,其收入应全部用于补充活动经费。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对滋扰校外教育机构工作秩序,破坏校外教育活动设施的,有关部门应予制止,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校外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地主管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整顿,以至停办等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校外教育机构的;

(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活动内容不健康,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

(三)校外教育机构开展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

对主要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对开展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成绩突出的校外教育机构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关心、支持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贡献较大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篇8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校外教育机构”)是指少年宫、少年之家(站)、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农村儿童文化园、儿童乐园、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少年科技馆、少年儿童艺术馆、少年儿童业余艺校、少年儿童野外营地、少年儿童劳动基地、和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中心(馆、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中少年儿童活动部分等。

第三条校外教育机构基本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劳动技术等方面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动手动脑、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四条校外教育机构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面向全体少年儿童,面向学校,面向少先队,实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三)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寓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

(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重视和提高普及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对有特长的少年儿童加强培训和训练,使其健康发展。

第五条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的业务工作,应接受当地各主管部门的指导。

第六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各种形式、内容和层次的校外教育机构或捐助校外教育事业。

第二章机构

第七条设立校外教育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符合少年儿童活动需要的活动场地和设施。

(二)具有合格的专职管理人员和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

(三)具有卫生、美观的活动环境、活动室采光条件;场馆内有防火、防毒、防盗、安全用电等防护措施。

第八条设立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应报当地主管行政部门批准。当地主管行政部门应报上一级主管行政部门备案。

独立设置的校外教育机构符合法人条件的,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第九条校外教育机构一般应由行政领导、后勤供应、群众文化、教育活动、专业培训及少先队工作指导(限少年宫)等部门组成,以满足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校外教育机构实行主任(馆、校、园长)负责制。主任(馆、校、园长)在主管部门领导下,依据本规程负责领导本单位的全面工作。

机构内部可设立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辅导员、教练员、管理、后勤等人员代表组成,主任(馆长、校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

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工作计划、人员奖惩、重要财务开支,规章制度建立以及其他重要问题。

不设管理委员会的单位,上述事项由全体教职工会议议定。

第十一条校外教育机构应加强内部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按机构规模及工作性质建立岗位责任制以及财务管理、考勤考绩检查评估、总结评比、表彰奖励等规章制度。

第三章活动

第十二条校外教育机构开展各项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以少年儿童表演为手段,进行经营性展览、演出等活动。

第十三条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国内外大事、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良好意志品格、遵纪守法和文明、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教育。

(二)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应通过组织开展科普知识传授、发明创造、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活动,向少年儿童传递科学技术的新信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创新、献身、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三)体育运动,应通过田径、球类、游泳、体操、武术、模型、无线电、棋艺和多种多样的军事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培养他们勇敢、坚强、活泼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

(四)文化艺术教育,应通过课外读物、影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工艺制作以及集邮、摄影等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五)游戏娱乐,应因地制宜地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并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多种游艺设施,让少年儿童愉快地玩乐。

(六)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凡有劳动实践基地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应按国家教委颁发的劳动教育纲要提出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成果和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教育,培养自立、自强品格,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第十四条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可采取以下形式:

(一)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是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开展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选择鲜明的主题,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如:举办展览、讲座、组织联欢、演出、开展各项比赛、夏(冬)令营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开放适合少年儿童的各种活动场所。通过参加活动,开发智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各种兴趣,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三)组织专业兴趣小组。通过对少年儿童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一门科技、文艺、体育、社会服务等技能。

第十五条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向少年儿童开放,安排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活动项目,并按有关规定对少年儿童实行减、免收费及其他优惠。

第十六条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艺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科技馆、影剧院、园林、遗址、烈士陵园以及社会单位办的宫、馆、家、站等,可参照本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组织少年儿童活动。

第四章人员

第十七条校外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校外教育事业,热爱少年儿童,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文化水平,身体健康。

第十八条校外教育机构按照编制标准设主任(馆、校、园长)、副主任(副馆、校、园长)、辅导员(教师、教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第十九条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除应符合本规程第十七条的要求外,还应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其学历要求可按当地具体聘任文件执行。

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由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

第二十条校外教育机构主任(馆、校、园长)负责本单位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负责本机构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负责组织制定并执行本单位各种规章制度。

(四)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教师、教练员、辅导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

(五)加强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并为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进修创造条件。

(六)管理和规划机构内各项设施、经费的合理利用。

第二十一条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应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实行聘任制或任命制。

第二十二条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应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做到:

(一)关心、爱护少年儿童,尊重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制止有害于少年儿童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现象。

(三)对本单位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十三条校外教育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的资格和职责,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校外教育机构应重视工作人员的职前培训并为在职培训创造条件。

第二十五条校外教育机构要主动争取各级各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协会)中的老干部、老专家、老文艺工作者、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老工人、老党员、老模范等老同志的支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聘请他们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兼职辅导员。

第五章条件保障

第二十六条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应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地、市、区(县)到街道(乡、镇)的校外教育网络。

第二十七条校外教育机构的经费应列入各主管部门财政专项开支,随着当地经济建设和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加。

第二十八条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要按《教师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教育事业编制、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依照《教师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校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活动下,不削弱骨干力量、不占用主要活动场地,并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开展社会服务,其收入应全部用于补充活动经费。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对滋扰校外教育机构工作秩序,破坏校外教育活动设施的,有关部门应予制止,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校外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地主管行政部门给予警告,限期改正、整顿,以至停办等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校外教育机构的;

(二)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活动内容不健康,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

(三)校外教育机构开展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046-01

1.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1.1责任感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其个性发展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不仅促进他们以乐观、积极和主动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他们将来真正成为遵守社会公德、严守法纪、适合国际竞争的合格现代化公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责任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

1.2责任感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中学德育大纲》,在德育目标中就涉及到了关于责任感培养的内容:"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的文明习惯,遵纪守法……。"在德育内容要求上,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中学德育大纲》都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等多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1.3责任感培养是造就人才的必然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二十一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的能力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人的责任心。某大学团委调研部的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大学生普遍关注"责任感",对责任感重要意义的认同率也超过了80%。同样一项调查也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的责任感,将它列在团队协作精神、事业心和自信心之前。某企业一位人事主管曾说过:一个人只有充满责任感,才会自觉地努力工作,为他本身,也为本单位而工作。没有责任感,怎么会把工作做好呢?可见,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早日适应社会需要,适应人才竞争和接受国际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中学生应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通过课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以我为中心,责任心不强的现实情况,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通过知识点的教学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思考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首先,教师在备课中要善于挖掘社会责任感与教材及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市场经济秩序问题等都是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必须熟悉相关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运用激励、示范、讨论、现代技术的整合等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独立作出选择,并对其所做的选择进行理性的思考,他才能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起责任来,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2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而且应该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得以强化。教育性活动与交往是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基础,而社会责任感又推动活动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校政教处可通过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比如: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法律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在实践中加深对劳动成果的认识,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从而树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这些经常性的教学和实践,学生的思想品质才会慢慢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才会慢慢增强,社会责任感才会慢慢形成。然后,就能逐渐自发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会逐步地关注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新课程背景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之相配合。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2.3重视家庭教育,增强学生关注他人的意识。

2.3.1对孩子给予尊重和信任。不要简单化地对待孩子,要把孩子当成有理解力的独立个体,给予尊重和信任。我们发现,往往在困难的生活条件下孩子较容易培养起责任意识。所以,即使是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家庭也不要让孩子养尊处优,要有意识地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要学会尊重并且懂得珍惜。

2.3.2让孩子懂得客服困难。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须自己做的,任何人不能代替,任何问题都不是放弃的理由,只有去克服。如果孩子因为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导致了不良的后果,必须让孩子自己面对,必要时父母才给予帮助。在孩子实践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不断地给他们输送力量,及时地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肯定。

2.3.3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人。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人,善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的感情。学会传递出对别人的情感,也是培养责任感的方式之一。

2.3.4注重教育的融会贯通。教育是系统的,它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脱钩,两者应该同步前进,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样才会有教育的一贯性和持久性,才能更有利于孩子向更高层次发展。

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 、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267-02

一、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内涵

卢梭的所谓自然主义教育,就是要遵循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培养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简而言之,指“顺于自然”,这里的“自然”主要是指人的天性,人的活动应该服从人的天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教育顺应自然。卢梭将教育的来源归结为三个方面,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这三种教育中,人的教育我们可以真正加以控制,事物的教育部分由我们决定,而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所以,我们应当使另外两种教育配合我们无法控制的教育,也就是要以自然教育为目标,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身心自由的发展。“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成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教育如果不顺应自然,以成人的偏见任意干涉儿童的发展,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破坏自然的法则,最终会毁坏儿童,甚至使它们遭到扭曲。所以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要求我们遵循自然的法则,让儿童顺应自然的发展。

2.教育遵从天性。卢梭认为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遵循儿童自身发展规律,根据其年龄特征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在0~2岁的婴儿期,主要进行体能教育;2~12岁的儿童期,感觉教育为主;12~15岁的少年期,智育和劳动教育为主;15岁以后的成年期主要进行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卢梭认为,“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消极教育主要是针对从出生到12岁的儿童,指不应该向不满12岁的儿童灌输知识和道德,而应该通过各种感官的锻炼,为理性的发展做准备。他认为,“在万物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表现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在教育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人的天性的基础之上,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他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明确地说,“我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自然人,但不能因此就一定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显然,他要培养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

2.强调实用的法则。首先,反对用书本知识束缚儿童的头脑,并且不主张学生学习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卢梭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大脑,教育要追求真正有用的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行以求知。其次,反对死记书本和空洞的说教。他在《爱弥儿》一书中对爱弥儿提出“这有什么用处”的问题并加以引导,通过让爱弥儿亲身体会在森林中迷路,而且又饿又累,让他知道,观察位置的重要性。卢梭认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

3.按年龄划分教育内容。卢梭从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和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提出了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规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他提出要根据每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定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第一阶段是0~2岁的婴儿期,教育应以身体的养护为主;第二阶段是2~12岁的儿童期,教育应以感官训练为主,使其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同时继续进行体育锻炼;第三阶段是12~15岁的少年期,这个阶段孩子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应以知识学习为主,但是要选择有用、儿童能够理解的知识;第四阶段是15~20岁的青年期,教育应以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公民教育为主。卢梭提出的这一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三、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1.教育目的应以有益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卢梭在描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时,提出自然人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种人,不仅体格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而且做事干练,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适应环境的变化。所以说,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的,是手和脑、身和心的互相协调与促进。我国目前虽然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是教育中的功利主义、考试主义仍然大行其道。教育改革正是要消除教育中的这些弊端,将儿童从刻板僵硬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将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根本宗旨,使儿童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学校应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只重智育,忽视德体美,做到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2.教育过程要倡导儿童主动学习和探究。卢梭的教学论是以发展儿童的主动性、独立精神、观察能力为目的的。他认为一开始要对儿童的好奇心适当地引导,使之成为寻求知识的动力。另外,他认为不要教儿童科学知识,要让他自己通过观察去发现,培养独立的探索精神。而我国传统的教学过分重视符号式的知识的积累,而没有领会到知识的实质,导致儿童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依然是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教师占主导地位,限制了儿童的发展。我们要借鉴卢梭对爱弥儿的教学方法,如爱弥儿通过观察日升日落学习天文;通过在森林中辨别方位学习地理;通过在生活中运用磁铁学习物理等,以这种教育理念改变我国儿童教育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使儿童接触与他们相关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观察思考,主动的学习和探究知识。

3.教育内容应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卢梭提出教育内容应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根据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在儿童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一方面的能力在某一特定阶段最易于获得,如果错过,则不再会出现。教育要抓住儿童的年龄,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往往忽视了儿童的发展阶段而一味求深,把适于成人的教育强加于儿童,用成人的方法教育儿童,这种超前的教育方法不仅起不到教育应有的积极作用,而且违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甚至给儿童带来伤害。所以,教育的实施必须循序渐进,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充分展现儿童自然的天性,每一个阶段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促使儿童充分、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波.试析卢梭的教育思想[J].苏州大学学报,1983,(3).

[2]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刘婷.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7).

篇11

班主任学期总结1当新年即将到来之时,一学期的工作也就即将结束。回顾忙碌、紧张的一学期,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

一、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本学期大大班是有两位老师共同带班,学期初,我们首先商量好各自负责的主题活动,然后制定主题计划,这样每个人都非常明确自己的责任,以便于提早做准备。一位老师在进行活动时,另一位老师也会在旁边协助管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听课效率。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我们也是相互商量,共同合作,由此我觉得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两位老师的良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1.我们班的幼儿年龄普遍偏小,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家长保护过度,动手能力普遍较弱;

好动,坚持性、耐心、抗挫折能力弱;做事马虎、专注性缺乏,所以在各方面的培养让我们老师花了大力气,花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比较多的时间。

2.幼儿脾气多种多样,有活泼好动的,有沉默寡言的,有巧嘴巴,也有乖宝宝,总之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经常针对孩子们的性格特点送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在他们犯错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慢慢引导他们,使他们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在他们获得成功时,要表现出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使幼儿提高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育、保育方面。

学前班即将走进小学学习,幼小衔接工作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在常规上,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按时入睡,准时上幼儿园,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思想上,使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处处树立好榜样。在课桌椅的摆放上,也按照小学生的形式。使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确保他们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而又健康的发展。

四、密切联系家长,促进家园合作。

1.我们会在主题活动开展前,通过家校互联网发送消息,让家长了解孩子活动,配合我们的活动需要。

2.每周五发放家园联系手册,让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也会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与他们沟通,他们也会把自己的疑问写在家园联系手册上。家园联系手册成了家园之间的桥梁。

3.对于有些当面碰不到的家长,我们也会通过走访与他们沟通。

4.当幼儿在园不舒服时,我们会及时打电话通知家长,并主动打电话去关心幼儿的病情,家长们对于老师的关心也很感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5.在“冬季运动会”上,家长们也是积极地帮幼儿化妆、梳头,拍照,摄影,给了我们更多工作的信心。

总之做好班级管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工作、学习、总结、思考,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方法,我也希望大家能相互学习优点,争取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班主任学期总结2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送走了我进入学校的第二届五年级毕业班。回顾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之路,回顾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真有无限感慨。

班主任工作比较琐碎,同时又是比较重要的工作。说其琐碎,是因为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班主任的处理与帮助;说其重要,是因为学生的健康、安全关系到学校、家庭的幸福。那么如何将班主任工作做好,让自己在班主任之路上,体会到职业幸福,对于每个班主任来讲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幸福,才会投入的精力,才会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才会更加幸福。

一、不断总结育人方法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意在引导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地管制、压制学生。正如《班主任兵法》中所说,班主任应注重“攻心”,而不是强制地“攻城”。“攻心”能唤醒学生自己的斗志,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而“攻城”则唤醒的是学生对老师的憎恶,能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总结育人方法,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一)以报喜单激励学生。每当学生有进步或表现突出时,我会及时下发一张报喜单,让他(她)带回家中向家长报喜。为实现家校互动,我还设置了“家长留言”,以了解家长的想法。许多后进生进步后得到了这一报喜单,开心地向家长报喜,进步比较明显。为鼓励的学生,我将范围不在局限于后进生身上,而且表扬的方面也进行了扩充,比如:书写工整、朗读优美、听课认真、成绩优异、进步突出等等,并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的优点。优点的不断放大、强化,使得学生更加懂得哪些是自己要保持的,哪些是自己要努力前进的方向。

(二)以值周班干制锻炼学生。传统的班干部制度锻炼了部分学生的能力,这些班干部一般能力强,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然而的学生只能是默默无闻,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蒋自立老师的启发下,我实施并进一步完善了“值周班干制”,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人组成,分别为:值周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文明礼仪员、领读员,并设立了小督察员,记录值周班干的表现。他们都有明确的职责与记录表,并及时总结他们的心得体会。记得学生写到“我的胆量变大了”、“没有想到班干部那么难当”、“他们真难管”等等真情的话语。

(三)以朗读名著丰富学生。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是我坚持努力的方向,虽然我班大部分学生爱上了阅读,然而仍有部分学生无动于衷,所读书籍也无非是《爆笑校园》或其他漫画书。名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阅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午会课及专门的一节课上,为学生朗读名著,如《爱的教育》、《青铜葵花》等,刚一开始一些学生并不感兴趣,但随着故事的深入,他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也开始去设想后面的故事了。

(四)以集体生日感化学生。教育需要爱,需要智慧。当一名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班主任老师对他的关心的时候,许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日,在他(她)生日的那天我会送上一句真心的祝福。然而毕竟学生众多,不能一一庆祝,为此,我为他们举行了“集体生日”活动,让他们一起来感受老师之爱、同学之爱。六一儿童节那天,他们尽情地享受着集体生日的快乐。

二、抓住每次教育良机

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时间不够用了。而更令我们生气的是一项项的任务接踵而至,令我们应接不暇!许多流于形式的教育方式,是应该去抱怨、去反应,然而许多我们用心抓住每次教育良机,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能许多事情也就不那么耗费精力与时间了。想想一个有良好班风、学风的班级,可能会让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

每周一次的十分钟队会,就是一个锻炼学生能力,同时又丰富学生阅历,发掘学生潜能的好时机。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分别举行了“我是歌手”、“我的歌词王”、“我是王”、“五(2)达人秀”、“课本剧表演”、“我的名的来历”等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发现了许多学生优秀的另一面,他们也从中体会了较多的快乐。每周一次的“十分钟队会”成了他们期盼的幸福时刻。这些活动都是他们自己选题,和我商量后,自己主持人小节目。

每次的节日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行为习惯教育的好时机。这些活动只有做实、做细,才能真正地起到教育效果,否则只会流于形式,今后也将花费的时间来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了。

“看,护舒宝”——青春期教育。一次,许多学生在走廊上围着,笑哈哈地说着“看,护舒宝”。他们稚嫩的声音中流露出他们对青春期的好奇与懵懂。为此我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更他们上了一堂青春期教育课,还记得其中的一位同学讲到:“当妈妈再说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可不能再让妈妈劳累了。”

三、充分做好家校互动

教育学生、转化学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而家长同样希望得到尊重,尤其是后进生的家长,他们更希望能够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与埋怨。我也是一位家长,深深地体会到家长的心情。而这就需要自己能够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多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寻求交流的契机与突破口。“家校通”、“报喜单”、“短信留言”、“备忘本上留言”、“家访”、等等方式成了我与学生家长交流的重要途径。记得一位家长发来短信:侯老师好,我是shujian的妈妈,他在家里是个非常懂事孝顺的孩子,但就是读书方面很让心,尤其是写得慢又特别潦草,但今年却比四年级的时候进步了很多,特别是语文。也常回家和我说侯老师经常夸他……他在家语文也比其他功课都要写得认真。真的,很谢谢老师对他的鼓励和关心,让他有了自信。还请老师给他多一点点时间,让他把他的缺点慢慢改过来。谢谢侯老师。

回顾这一学期的班主任生活,真有太多的感慨,然而只靠这些文却不足以表达与学生在一起的快乐心情,但回顾过去方能更好地成就未来,我会在今后的教育生活中,更加热爱班主任工作,及时总结所失所得,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也愿每位班主任都能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班主任学期总结3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班主任,就班级管理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发挥自身表率作用。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十多年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每学年入学的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年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因为这会使部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以及戴胸卡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中学生行为,我制定了班规。我首先召开家长会,对家长提出要求,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双向管理学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

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班主任学期总结4作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本着这个原则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再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思想。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再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意识,要有的放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按照学校《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班干部和学生代表轮流做文明监督岗人员,作好记录,把它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强化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现代化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选拨培养班干部

在班干部的生产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

但是,单纯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投票选举,再由老师权衡。为了使学生的选举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推举20位同学上来,然后再按所得票数多寡进行排列,前12位的同学始得当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表意见,而且选出来的班干部往往比较理想。最后再根据所选干部的气质、性格类型以及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工,优化班委组合。实践证明,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班主任的优化组合而产生的班委,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拥护,具有较强战斗能力。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具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班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份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且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定计划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不良行为,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计划。

(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是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如此。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课业学习,而且要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习惯,增加社会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增长实际才干。

在班级工作中尽管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我再做班主任,一定总结经验教训,使班级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等工作。

班主任学期总结5转眼之间,又是一个学期结束,班主任带班,有苦有乐,有酸有甜。回头想想,带班还是件幸福的事情。我似乎有一种“校园情结”,喜欢这种工作。我们工作要善于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进步,对于本学期,我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良好的年段风气主要靠教师去营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思想品质方面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首先,我凡事身体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尽量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每个月定期召开年段教师座谈会,采用集中学习讲座的方式,共同学习和探讨教育教学新理论、新形式,共同探讨本年段教育教学中顾在的新现象、新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从而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再次,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兴趣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第三,工作上的决策,通过各种民主方式,请教师参与,征求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生活上,抓住各种细节和机会,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位教师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注意协调好教师间的各种关系,使年段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以上做法,使全年段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一个有坚强战斗力的战斗集体。获得学校和社会的赞誉。

当然,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我们不得不顾及学生、老师、家长、社会都共同需要的那个考试分数。有的学生学习很认真,与老师同学相处也很好,可就是考试成绩总上不去。对于这种学生,作为班主任,我是喜欢的,因为我相信一种信念:这学生有正确的对人对事的态度!一旦抓住了机遇,他会发光!基于我的这种想法,在我的工作中,多了几分踏实和刻苦,少了几分浮躁与虚荣。

二、确立以教学质量为年段工作中心的共识。

期初即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心是:补缺补漏,杜绝偏科现象。为此,我们努力配合学校各教研室特别是本年段各教研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都要求及时进行商定对策,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适当的调整原有的计划,及时补漏,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鼓励积极钻研教学业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教育情况,通过召开各类型学生会议来了解情况,掌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方案,拿出新办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三、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校共教”网络体系。

本学期更加强同各村小学校长发及老人会的联系,从而大大增强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在学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继续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新总是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本学期我们分别在期初、期中后、期末前召开年段全体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每次“月考”后都召开了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班主任主动同家长优质经常性的联系。我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年段全体科任教师会议,商讨各科的教学与协调配合以及年段班级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各科任教师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班中存在偏科现象的中、优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课外辅导,并责任到人;年段或班级每月必分别召开一次优、中、差和座谈会;等等。以上措施的实行已见成效,年段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风气不断更上一层楼,获得学校和社会家长的好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本学期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第17届校动会、以及“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歌咏比赛”等活动,同时还配合各科备课级开展了许多小型即兴式比赛,寓教于乐;等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学以致用;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劳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年段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胜利地完成了初三年毕业年段的第一场关键性的战役——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总体上看,本学期学生的学习、纪律及精神面貌等方面都稳中有升,一学期来,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大幅下降,反之,年段的良好风气,班风、学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巩生率得到确保;这就为下学期的最后冲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保障。

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年段还存在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亟待改进的问题:

1、有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沿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2、有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3、年段的教育教学环境同社会上的游艺机室、网吧等想比显得苍白无力,沿需大力加强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4、沿须加强对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针对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正:

1、进一步加强学习,并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讲究工作艺术,彻底改变单一方式,力求工作效率的提高。

3、工作作风要坚持力戒空谈,崇尚务实,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

4、坚持身体力行,勤奋敬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