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生德育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独生子女比例增大给德育管理带来的影响。在家庭中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学习及学业成绩,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于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在学校里,这些学生恨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管束太严,不愿给父母说心理话,对待同学傲慢无理,自私,缺乏同情心。
3.学生价值观的转变成为德育管理的新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生活现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金钱在不断地驱使成为青少年的价值尺度和生命目标,赚钱成为丧德违法的借口,使学校德育管理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4.心理健康状况给德育管理带来了危机。在现代社会中,亲子交流的时间减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为减弱。
二、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管理体系
1.确定正确的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学校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现代德育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鼓励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
2.构建学校大德育管理体系———一体化育人。创新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全员德育的“大德育观”。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是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具体实施。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校内值周和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发动广大教职员工在各个适当的位置上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并且相互协调、配合、发挥德育整体功能,取得德育整体效果。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德育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德育工作的行为实行必要的监督和限制。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和强化德育管理者的那些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所要求的愿望和追求,使之转化为从事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德育工作者的心理活动保持一种能动活跃状态,具有强烈的学习和工作的欲望和行为,有争取优良的工作绩效的努力意志,有研究改进工作的创造精神。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对上述素材进行综合分析就会摆脱直观的思维,不仅用静态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而且要用动态的时间演变的视角看他的教育对象,这样就能客观、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
二、树立科学育人观,准备德育持久战
1.坚持科学育人观,辩证地看待学生。学生好差只是相对于一定的时空而言的,再好的学生也有不好的地方,好差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少在校时的顽皮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特别亲热与尊敬,不少在校时学习上的后进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因有一技之长而成为某行业上的佼佼者。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评价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
2.勤于观察、细心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必然能找到适合各类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反复的教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从而形成合力,让他们以点滴的进步为起点,在激励中不断进步。引导他们走出困境,但转化“问题学生”决非纸上谈兵来得那样轻巧,教育者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永无止境的探索。
3.循规而做,奉献师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高尚,爱有问题的孩子是神圣。既然教师愿意付出这种神圣的爱,那么是爱得不够,还是爱的方式不能让学生接受?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4.让学生在重塑自我中得到快乐。中等职业学校的“问题学生”与一般学生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他们的“自卑”。有时又装作自己什么都行,却什么也不愿去做,甚至“自卑”到无所事事。他们首先缺少的是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其次便是没有去尝试的勇气,最后还存在是否能承受失败的问题。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基础,对重塑自我的目标进行合理分解,适当降低要求,耐心等待“转化期”,增加“肯定处”。为“问题学生”创设重塑自我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不断地体会到快乐,逐步建立起自信。
三、创新德育新模式,实现润物细无声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融德育于实践教学之中,增加直观性和实践性、体验性,实现心与心的拢合,情与情的交融,以求取得润物细无声之效。我们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提前步入实践,体验生活,面对现实,引发思考。
1“.三手”齐抓,“五成”递进,重抓过程教育。“三手”是以思想引导为拉手,以激励机制为推手,以惩处机制为打手。在惩处机制中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轻重做好“七正”工作,即恶劣行为需斧正、过激做法需改正、错误思想需纠正、不当行为需矫正、不良细节需修正、片面认识需校正、成长之初需扶正。“五成”是指成型、成人、成长、成才、成功。其中“成型”教育不仅指学生外形(行)成型,更强调学生心里“成型”。以“三手”为措施,以“五成”为主线贯穿学生在校全程,深入贯彻制度育人、程序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魅力育人、情感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1)思想育人。从思想教育入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和道德观。我们以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赛、征文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规划、自我计划、自我实施、自我管理。让学生在思考中确定人生航标,找准起跳支点,让叛逆的蛮劲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用成功的典型点燃学生希望的火种。
(2)目标育人。根据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我们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制定了“811”培养方案,即全力培养80%的成品,着力培养10%的精品,设法转化10%次品,力争少出废品,给学生以希望和压力。
(3)制度育人。严格细化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和事,以制度规范人和事。以军训、实训课兴趣认知体验和各种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强化纪律观念,激发学习兴趣、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推行学分制和多证离校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以文化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者必须明确知识、知力(知识的应用能力)、素质和觉悟之间的内在联系:知力胜于知识,素质重于知力,觉悟重于素质。以文化人,提高觉悟。为此,我们下功夫做好“五个文化”,即校园文化、专业文化、班级文化,特色文化以及与我们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陶冶。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第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应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与制裁要奖罚分明。培养人才与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特点、素质及管理手段,必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则,我们的毕业生将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场经济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困难。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当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二、对在校生进行德育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院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二)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认识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然而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使学生明白社会所容纳的并不都是时代所提倡的。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做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总之,新时期的院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的人和国际型的人。
(四)德育管理制度和手段要与企业管理相衔接学校的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参照系由封闭的院校教育转向人才市场和企业要求上来,这一转变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使之与企业的要求相衔接。如若不然,学生在校接受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到企业后是另一套,这将增加学生的不适应性,减低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为此,必须做到:
1、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要与相应的企业要求衔接,把企业要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培养学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要求,同时要设置专业环境,在环境中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
2、德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要与企业管理相适应。一位饭店的总经理说:“你们学生不及格还有补考机会,而在企业做错了一件事就难以挽回”。因此,在校的德育管理要与企业要求吻合。首先,应突出制度化管理,将规章制度熟知熟记,严格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其次,是在制度的执行上不能沿用“事不过三”、“下不为例”等旧的教育方法,制度不容违犯,否则就要受到处罚;第三,要适当减少耐心说服的思想教育过程,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环境。
3、使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在平时的学习、社会工作及各项评比和比赛中为他们设计竞争舞台,创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达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下,进行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学生的存在是一个过程。根据笛卡儿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我”的存在是由“我”思考这件事实推知的,所以当“我”思考的时刻,“我”都存在着,“我”思考是“我”存在的判据。思考是一个过程,是时刻发生、时刻前行着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指出:“实际思维是一个过程,它时刻发生,它时刻进行。总之,只要人们在思维着,那么它就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1]思考是人存在的根据,它表现为过程性的特点,由此推知,人在存在论意义上,也是一个过程。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同样表明人是过程。他从宇宙论的角度阐述了过程的实在性,他认为过程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宇宙处于永恒的创造进化过程之中。该过程生生不息,流动不止。世界上任何存在物都以过程形式存在,每个宇宙事实本质上都是过程。由怀特海的过程宇宙论也可推知,人作为宇宙中的一类事实,其存在也是一个过程。可见,过程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它在时间的作用下单向流动,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具体到每个学生而言,每分每秒都不同。就像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今天见到的这个学生与昨天的这个学生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我们这一刻看到的这个学生与前一秒看到的这个学生也已经不完全相同,他的观念、思想、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等方面都与此前的他不同。学生作为一个过程,有着内在成长发展的需要,且这种成长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即“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2]。当我们将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时,就不会把学生的成长理解为已完成的生长,已经停止的生长,不会把对学生的评价终结于当前的状况,而会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由学生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是没有断点的连续流动的过程。“学生”与“成人”不是两个中间间断的、静止的概念,不是两个孤立的点,从“学生”到“成人”的转变是一个中间连续的过程。学校德育所起的作用恰恰在于在从“学生”到“成人”转变的过程之中所起的引领作用,或者说,学校教育者参与“学生”转变为“成人”的过程指导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
教育者把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就会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的种种表现,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成长;既能赞赏学生的优秀,也能容忍学生所犯的错误;既不以学生一时表现优秀或良好而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也不以学生一时的错误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失去信心,断然否定学生的一切,而是运用教育智慧满怀激情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思想或行为,把学生所犯的错误也视为一种德育资源;小心呵护学生的成长,不把学生一时的表现看作是结果,而将其视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教育者对学生的信心和耐心将为学生成长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这正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当前部分中小学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思想或行为,如,厌学,早恋,校园暴力,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理想和人生目标,贪图享受等等。看到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有些教育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因此放弃一些学生。教育者如果能够将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就不会因为一些学生的上述表现就断定这些学生就是坏学生,不可救药的学生,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学生,而会理性地认识到,学生不会永远停留于当前的状态,他/她们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即使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有外界科学合理地干预,也同样会有良性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学校德育的作用就在于要科学合理地积极给予学生适切的引导,及时有效的纠偏,以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获得良性发展,成为德性优异、品格高贵的人。
二、学生是具有内在创造性的人
德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对于有意识的生命来说,存在在于变化,变化在于成熟,成熟在于不断地自我创造。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生命来自于创造。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生命决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能动的。“生命其自身既是作者,又是作品。”[3]看来,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来自于其创造性,是其自身包含的创造力才使其得以存在。创造性是人性的本质,每个人都蕴含着创造的能量。就学校的学生而言,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外来信息的容器,而是具有内在创造性的人。创造性是学生的本质特征,它不是学生之外的某个或某些其他事物赋予学生的,而是内在于学生自身的,是学生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学生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学生的创造性是自足的,是学生存在的根本方式,创造性决定学生的存在,而非决定其创造性的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是一种“前进”,向着未来生活前进是学生未来生活成为现实可能性的先验性条件,也是学生发展的本原。学生内在固有的这种创造性特质是其发展变化的动因,学生的发展也正是这种创造性在各种情境中的应用。学生的创造性在应对各种新情境中得到展现,在创造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生命尊严的享受和满足,因此需要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某些方面为他人作出有价值的奉献;参与教育过程的设计,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将道德认识灵活运用于不同生活情景。
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具有自我超越的性质,能够不断地进行创造并超越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朝向一个无限可能和不确定的未来。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始终不仅仅是他关于他自身的知识。他现在如此,但并不永远如此。他是一个过程。他不仅仅是一种现存的生命,而是在生命中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即通过他所拥有的自由,他要用他自己决定的行动从自身中创造他的将来”[4]。学生内在的创造性决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她的未来生活样态由他/她自己创造,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她作出安排。学生内在的创造性表明,学生不仅在认知方面具有内在创造的能力,而且在德性方面也具有内在超越的天性,就像鲁洁教授所说:“创造性是一种基本德性”[5]。学生有着内在的能够过一种道德生活的潜质和条件,学校道德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将学生的这种潜质引发出来,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通过自我修养,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过一种自觉自在的超越现实的道德生活。学校把学生认定为具有内在创造性的人,就不会认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是由后天强塑而成。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即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创造性本质,使他自觉自愿地去寻求过道德生活所必需遵守的规范,而非将一个社会的伦理规范强硬地植入学生内心。学校各级德育管理者、教育者要坚信每个学生所蕴藏的创造性潜质,不要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学生,更不能强迫学生按照成人的意愿行动,而应给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主动性的权利和机会。学校道德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成长。培养什么样人格的人是一切道德教育活动展开的前提。在当前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教育重构学生人格,从塑造“知识人”转变为培养“整体发展的人”,在人格上应是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统一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是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并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为此,学校的德育管理者应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作为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将学生从知识的奴役状态下解放出来,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生命怀有乐观和积极的肯定态度,养成热爱生活、用心去品味生活,并积极创造新生活的人文情怀。
三、学生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人
人作为主体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价值立足于主观经验,因此任何人的存在都具有内在价值,即依据于自身并服务于自身的价值。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群体,在价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具有自在自为的价值和重要性。任何人无法从他自己的角度规定其他人有意义还是无意义。每个人都有其意义,他的意义不是由其他人规定的,而是自身就规定其意义和价值。这种价值的普遍性使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它是人性尊严和个人价值的重要来源。学校常常因为学生是可见的而把他们视为世界上的事实性存在,忽略了他们的内在价值。他们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和成长等其他事物的主体。作为其他事物的主体,在他们自己的权利范围内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不仅是世界上的事实性存在,也是世界上的价值性存在,具有内在价值。他们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是自在自为的,不是由教师或家长赋予的,也不是其他任何人可以任意剥夺的。学校教育者不能因学生年龄幼小、身心发育未成熟、需要成人照顾和帮助,即认为学生只是纯粹的“消费者”,没有任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76-01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才。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学校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孩子们的心里去”。这是教育部长周济在“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上的重要讲话,它既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新课改形势下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
1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是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又是教育培养人的“前沿阵地”。班级开展的教育与管理活动从各个侧面,用不同形式塑造着学生的心灵和个性,并深远地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和发展。班主任结合学校的工作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可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锻炼学生的自理自治能力,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 班级德育工作与培养学生素质的实践探究
2.1 营造德育为先的管理氛围,明确素质培养目标。班级管理主体是发展变化着的、个性丰富的人,因此,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尊重、信任、关爱每位学生。
首先,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人的一撇是身体健康,一捺是心理健康,身心健康兼备,才能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提高政治、科学文化、劳动技能等素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人格健全、健康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只有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学生才会获得自尊、自重、自爱的人格熏陶,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如果在班级管理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一味大声呵斥学生,不仅不会提高班级工作的时效性,还会给学生心灵造成无法抹平的阴影。
其次,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和展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要让学生明白,班级的荣誉是通过每个同学的努力才能得到的,只有同学们齐心协力,才能让班级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每一位同学都以班级为荣,班级才会以你为荣。当然,学生的心灵世界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热点问题。教育者要了解学生在想什麽、怎麽想。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个体的主人公意识,也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三,关爱每一位学生,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提升自身素质。要尝试着爱学生。孔子说:“仁者爱人”,高尔基也曾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老师,他才可以教育学生。”献上一颗母亲似的爱心,真心实意的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使他们从心理上感到老师的亲切、温暖、贴心,这样学生才会向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去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把钥匙,是教育成功的桥梁。在管理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力争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受到忽视和歧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得不到尊重,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梦想。
2.2 创设德育平台,多维度培养学生素质。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教育者必须在班级管理中创设活动平台,给学生展示自己、培养自己的机会和场所,让每位学生在一个人本化的多维空间中得到锻炼。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
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清明节”、“五四”、“十一”、元旦等重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二是在班级组织“我为班级添光彩”、“我为祖国献青春”等演讲竞赛活动,举行“向不文明行为习惯告别”签字活动等等,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让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三是组织学生在班内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如组织书法表演、手抄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充分展示自己。一系列的集体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交流的立体平台,让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心灵历程中完善自我,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索技能、澄清和反思自我的能力,以及与别人交流、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要强化德育细节,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班级管理中逐渐探索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能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德育工作办法。首先使德育内容具体化。把党和国家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批示和要求,《中学德育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分解细化为可操作、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教育内容。其次是使学生进步阶段化,目标分解、分级,正确构建阶段性目标,让每一点进步都给学生以自信,让学生用自信点燃渴望成功的火花,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然后是使德育活动自主化。让学生根据学校每一项德育活动的目的要求,自己构思、设计,自己承办、主持,自己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人人参与的空间。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班级环境的美化、优化,对于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作用。窗明几净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言行,成为浸染学生的绿色课堂。设计优美、五彩纷呈的黑板报、学习园地等,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向上的学习氛围。墙壁上名家警句的启迪、《中学生守则》的警示,可以让学生自觉反省自己的言行。公平、公正的人际关系,尊师重教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用语的提倡,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向上、向善,敢于直面挫折与挑战,善于应对假恶丑。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时刻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积极创建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以人为本,全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有其自身特点,这是由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决定的。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艺术类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艺术类大学生是以其特长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而 录取的。由于艺术类高考录取的文化成绩相对较低,因此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其他专业的考生来说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 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因而在对待专业课程与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艺术类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课程而相对轻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艺术类大学生绝 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也被专业技能的训练所占用。这种特殊的知识背景和片面的专业学习,势必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 存在诸多问题。在道德认识方面,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往往比较浅显、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思辨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薄弱. 在道德情感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常常推崇“艺术就是激情”的 信条,喜欢标新立异,努力塑造和体现个性风格。他们情感丰富,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在道德行 为方面,艺术类大学生过于张扬个性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漠,行为方式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不易为周围环境所接受;生活方面优越感强,追求高消费,生活不拘小节;人际关系方面显得视野狭窄,协调能力不强,不善于沟通,不容易与他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下面是艺术类大学生有效德育管理的策略。
更新德育管理观念就是要求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以学生为本,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把积极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制度管理结合起来,切实把握好严与活、稳与变、 虚与实的关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实践和练习形成的,德育方法的有效性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要着重加强德育方法的改革力度,实施 艺术类大学生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德育形式。
第一,以知识为铺垫的渗透式教育
通过艺术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举两得的德育方法。所谓教书育人正是指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为此,一方 面专业课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把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内容,切实把德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去。另一方面学校还 应为艺术类大学生适量增设文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哲学等课程,有计划地组织文化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讲座,开展名著导读、影视评论等学术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前言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示。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以人为本思想与高校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人本管理理念,是高校教育思想的一种创新。加强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落实,为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血液,也让德育管理的方法更加灵活[1]。重视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才能让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得以提高。
一、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问题
人本管理理念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与教育改革需求的创新理念,要使人本管理理念对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就要深入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一)过分重视情感育人、忽视教育理性
在人本管理理念落实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管理者认为加强自己个人情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互动作为学生管理的方法,就能够促进德育管理质量的提高。学生管理者努力用情感去感化学生,用情感去引导学生。但在情感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过分重视情感育人的作用,一味地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使德育管理工作的理性下降[2]。部分教师片面认为情感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威信,让学生信服自己。极端的教育思想,使少数大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称兄道弟,一起吃吃喝喝,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也让师生关系变得过于社会化。在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反而为了维护情感袒护学生,最终害了学生。教育理性的丧失,还表现在一些学生管理者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眼前的利益,告诉学生做到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影响了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合理建立。
(二)过分重视好人主义、忽视教育原则
加大大学生德育管理的人情味,是落实人本管理理念的重要表现。但是部分学生管理者纯粹地认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浓了,学生就可以接受教师管理的思想。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目标,一些教师开始无限制地加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情味。遇到问题只顾着人情,忽视了学校的纪律与原则。在学生制造问题的时候,学生管理者会先想批评教育会不会得罪学生,会不会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情味。更有的学生管理者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原则,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会向上级领导求情,或帮助学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味做学生眼中的好人,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原则被架空,影响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意义的实现。
(三)过分迁就高校学生、忽视批评教育
在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会遇到形形的学生。近些年来,学生因琐事跳楼自杀的新闻时有出现,这让许多学生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变得小心翼翼。他们会在学生管理中迁就学生,为了落实人本管理理念,不对学生进行正面批评。管理者担心自己的正面批评与惩罚会有悖于人本思想,更担心学生心理脆弱,做出傻事。用迁就的方法纵容学生的错误,使学生认识不到个人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导致错误一犯再犯。德育管理虽然不是军事化管理,但也有严格的要求,只顾迁就学生,会毁了学生的一生。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将人本管理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中,需要教师认真分析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了解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将人本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人本管理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应用人本管理理念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优化的方法如下。
(一)重视人本化德育教育环境的创设
利用人本理念改革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就要利用人本理念教育思想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就要对高校的实际教育环境进行改革。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人格与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去推动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高校德育教育水平提升。首先,重视人本理念管理落实。人本理念在德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与价值观的形成,也能提高大学生的智慧与涵养[3]。落实人本理念,不仅要改革教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明确个人的做人目标。学校的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肩上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明确教育责任。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提高个人修养,认可人本管理理念,将人本管理理念与自己的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使人本理念通过自己的实践工作渗透到高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具有人本意识,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人本化教学行为,能够配合教师的德育管理工作。其次,要营造人本化的关怀环境。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管理者要建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将学生管理工作视为服务学生的工作。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想尽方法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工作氛围。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管理工作可以落实在许多方面,比如根据学生的需求,加长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应学生要求,扩大机房规模,提高机房网速;给学生创设专门的学习基础,组织具有同样学习目标的学生一起交流。除了学习方法,德育管理者还要通过生活上的关怀,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以学生为本的环境中。德育管理者可以建议学校提高食堂饭菜的质量,丰富品种;结合大学生和体育兴趣,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编排晚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管理者在德育教育中为学生思考,会激发学生的感激之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工作科学性
第一,加强法律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生活体验。在中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家长对于他们的管理较为严格,他们更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走进大学,学生没有升学压力,不用考虑自己的成绩,家长也放松了家庭管理。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摸索着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大学生的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仍然处于建立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较差,稍有不甚,就会走入歧途。因此,为了保护大学生,更为了给大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好法律教育。让学生学习与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并结合学校中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事情讲解法律后果,提高对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绝不意味着纵容[4]。第二,加强民主教育。人本管理理念强调民主思想的落实,大学生德育管理模式可以向民主管理模式转变。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也渴望能为自己做主。因此,在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来做决定。比如在组织迎新春晚会的时候,教师可以集合全体学生,通过投票来制定晚会的流程或节目的数量、类型。让学生参与到与自己相关事物的决定中,体会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德育教育信服度提高。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者绝对不能替学生做决定,更不能顶着为学生好的帽子剥夺学生的自我决策权利。教师可以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利用微信群或者网络意见箱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调动一切资源去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三)加强人本化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基于人本管理理念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德育管理队伍。素质教育的落实,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更提高了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高校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体系,让高校教育工作进度能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管理者要重视人本管理理念与德育管理工作的结合,给德育工作者更多的提高机会。学校要组织德育管理者定期学习最新的德育管理思想与方法,并在学习中交流,探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要重视学生干部的力量,给学生干部自我提升的机会,以学生干部为载体,打造一个学生化的德育教育体系,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内容的学生化,也就是人本化,促进人本管理理念的自然落实。
总结
综上所述,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就要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德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的引导,通过日常德育管理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观。建立大学生德育管理体系,践行人本管理理念,才能让大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得以革新。
【参考文献】
[1]张庆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
[2]赵萍.论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由班级辅导员负责学生各项管理工作是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常态,辅导员负责向学生传达学校各级部门的工作内容,负责班级内的日常事务,辅导员工作繁琐、紧张、忙碌却收效甚微,因此建立有效的德育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班级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院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生源参差不齐,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因此管理难度较大,一是缺乏稳定、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员,学生管理工作比较繁琐,涉及到思想、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大部分学生管理人员因工作性质较繁琐且在校内未能得到预期的重视、理想的待遇,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班级辅导员自身专业与班级专业不同、辅导员人数过少等造成每个辅导员管理学生人数过多,辅导员能力、时间以及精力不足,因此学生管理秩序较为混乱;三是院校内缺乏先进的学生管法管理方法、指导思想,管理观念落伍,师生关系较为紧张,学生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展开。而部分职业院校虽然建立了德育管理机制,但是因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多元化的价值观、教学环境、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德育管理受到学生的反感,或者德育管理流于形式,因此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2 建立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方法
2.1合理制定德育教育目标
只有制定明确、合理的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展开,因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考虑并充分尊重其个体差异,实施具有层次性的德育管理方式。①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特点、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比如新生对新环境和新的教学方式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并且会面临不适、困惑、迷茫等多种问题,因此可以针对新生开展有关校园文化等人文素质比较强的知识宣传栏、讲座、社团活动等,帮助新生及早适应职业院校的学习、生活方式。对于大二、大三等其他年级学生则应切身考虑其对未来发展、专业就业、社交等知识的需求,从这些方面着手则更能体现德育教育的价值。②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目标,结合专业的特点展开德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③可以根据性别特点制定教育目标,女生和男生无论是生理、精神以及心理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差异,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需求也不同。比如在性格、职业规划等方面,男生可以侧重独立自强、积极上进等方面品质的培养,女生可侧重善良、独立自主等方面品质的培养。
2.2日常学习渗透德育意识
除了一系列的德育管理制度,还应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德育意识,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品德意识。比如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在每次教学中都应有意识地引入思想品德相关知识,比如通过课堂活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行业规范、职业道德意识;在平时的班级集体活动中渗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道德意识、自律意识等等。除了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在日常中积极渗透意外,可以多鼓励平时表现良好,品质优秀的学生起到积极的领头作用,在学生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要注意校园环境的建设,为德育教育与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比如草坪、垃圾箱处应标注明显的标语,保持校内环境的整洁,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图书馆、教学楼走廊、墙面等显眼的位置可以适当贴上有关学校秩序规范、日常道德规范等内容,良好的德育氛围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约束自身的行为。
2“四导制”提出的原因
高职院校“四导制”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提出,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水平普遍较低,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四导制”提出的原因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猛,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并没有跟上,导致德育管理落后于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加上高职学校自建立以来并没有得到过多关注,德育管理工作落后的现实成为定局。高职院校的学生德育管理工作成为阻碍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要想可持续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寻找更好的德育管理模式。
(2)高职院校的一个特点就是专业教师只重视专业教育轻视德育管理,专职辅导员通常只负责德育管理不管专业教育,这种相互分离的工作模式导致辅导员一旦不在就会导致管理的空白。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比较大,管理工作比较繁重,辅导员工作量大,不可能对各项工作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寻找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3)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几乎都是80后、90后,这些学生的特点就是集体意识比较单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纪律组织性差、心理承受力比较差、没有坚强的意志。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比高校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德育管理工作模式,很难取得较大成效,因此,必须要寻找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四导制”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4)高职院校主要为当地输送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学生的德育工作也要服务于地方。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进步,社会企业用人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专业技能跟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但是职业素养是很难短期培养好的,道德素养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企业纷纷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加重视。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足够重视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为了适应社会趋势“,四导制”的提出可以深入全面的解决这些问题。
3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1)高职学生的特点: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学习基础差,主动性、自觉性与目标性不强,不文明的生活行为较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欠缺。
(2)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手段:现行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对滞后,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的方法上还完全适应在校高职学生的特点。存在管理理念陈旧,存在严管、死管、人盯人的现象,大多采取“堵”“压”为主的高压管理方式,未能体现学生在学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未能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形式。
(3)学管队伍的特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相对不稳定,人员变动较大,知识结构不合理,薪酬待遇低及晋升渠道存在瓶颈等,而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高职院校中问题凸显。
(4)专职辅导员工作的局限性: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形式,但是,学生人数过多,事务性工作过多,职责外的任务过多,上述情况必然对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占用较多,从而导致学生管理难于精细化。
4“四导制”的角色定位
(1)专职辅导员。专职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也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人员,是德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工作职责: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团学活动与组织建设。最后是学生事务管理。例如:针对集体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吃苦精神的学生,专职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素质拓展、主题会议、个人评比等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价值取向偏离及思想、心理、性格上存在缺陷的学生,专职辅导员可以发挥自己专业知识的独特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单亲学生、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专职辅导员要特殊关爱、重点关注,确保学生不掉队。
(2)学生辅导员。学生辅导员辅助专职辅导员完成各项班级事务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责:第一,班级“三风”建设。第二,班级学生信息管理。第三,班级日常事物管理。第四,精神、文件等上传下达。
(3)专业辅导员。专业辅导员具体负责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一方面是学习指导;另一方面是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辅导员的设立,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有指导;学业有方向、就业有帮助,从而使学生从入学就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以及对专业的认同感。
(4)企业辅导员。企业辅导员的设立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让学生对专业和未来职业有认同感,更好的规划并实现自身职业愿景。
5“四导制”学生德育管理的效果
“四导制”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提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各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重视,各高校纷纷采纳这一模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的效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各高职院校的校风得到了很大改善,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性较差、纪律性较差,相对难管理“,四导制”管理模式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学生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卫生、纪律等情况都取得改善。
(2)高职院校的学风得到很大改善,学生重视操作忽视理论、学风差的问题都得到较大改善“,四导制”中,专业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完成各科学习内容,解决学生不愿听、听不懂和厌学的问题,逃课现象迅速减少。专业辅导员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做好职业定位,让学生培养起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各种活动更加多姿多彩,学生辅导员的设立,使得学生活动变得更加贴近学生,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劲头足、兴致高;学校的应急能力不断加强“,四导制”模式的实施,使得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各种问题,很多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被消灭,杜绝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1.德育学分制的教育优势。
首先,可以避免传统评价的片面性。传统评价多以教师的评语为主,对学生优缺点的点评具有片面性。德育学分制用学分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进行定性评分,不再依靠“评语鉴定者”的喜好评价学生。其次,评价更具体。传统评价中极好和极差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中间水平,中间水平这一概念较模糊,评价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每个中间水平的学生其评价内容基本一致,学生不知从何改变。德育学分制通过德育指标来衡量学生行为,并且参照指标得出测评分数。通过分数对比,学生可以了解差距和改进方向,从而易于改善自身思想道德行为。
2.创新德育学分制。
我国部分学校已引入德育学分制来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例如:湛江师院德育学分指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社会工作能力、出勤情况等,正向行为则加分,负向行为则减分。既然德育学分制能约束并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因此,应着力研究并创新德育学分制,使德育与智育两者的学分相联系,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联系,形成一面学科间相互交织的网。例如:学生考英语作弊,学生除课程重修,相对应德育学分被扣除外,其在一年级所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学分被扣除,因为理论与实践不统一。或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学分在毕业前认定,只要学生在校期间无违纪行为,学分即可认定。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公共必修课,其学分不能用其他课程学分替代,这样便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有较大约束和引导作用。
二、完善本科导师制
导师制发源于牛津大学,任何人进入牛津大学读书,必须同时得到某个学院和大学的同意。新生入学后,学院给学生安排一名导师,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领域内的学者,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和品行。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费巩曾提及英国牛津和剑桥导师制的优点,“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气势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茶点小饮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执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从费教授评价中,可知导师制的优势在于能使学生做到“品德与学问俱进也”。本科导师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还不够,需要加强制度管理。
1.明确本科导师制的定位与导师职责。
明确定位导师的岗位职责,必须处理好其与学分制和导师制的关系,不能将导师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混淆。笔者认为现阶段导师制应是学分制的补充,目标在于弥补学分制在学生人格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导师的职责,不可能做到大部分人所希望的那样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引导,导师职责的泛化将导致其什么事都做不了。笔者认为现阶段导师引导的重点应放在专业上,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爱岗敬业和以诚待人的品质都将深深地影响学生,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2.完善配套制度。
与导师制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导师的选拔制度、岗前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这些都是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完善选拔制,能让学校选出政治觉悟高、人品好、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导师。完善岗前培训制度,能让导师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的意识,使其成为导师后仍不忘“育人”的重要性。完善考核制度目的在于,对导师实施引导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对不合格的导师及时予以教育引导。建立激励制度是能让导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引导学生的工作中;导师从众多教师中选,在完成日常教师工作外还要履行导师的职责,其工作压力非常大;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无法体现工作多和工作少的区别对待。
3.创新导师制模式。
我国本科导师制模式尚处起步阶段,目前因各校实际情况不同产生了众多导师制模式,如:全程导师制、高年级导师制、精英生导师制、专业导师制、特长生导师制、双导师制和德育导师制等。研究认为,根据学生实际成长需要,可采取分阶段式导师制。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共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二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年级学生对大学比较懵懂,此阶段实行全员导师制能对学生四年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二三年级依托学科竞赛载体,将竞赛指导教师作为“临时导师”。虽然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没有导师,但是能让学生从学校开始感受竞争的激烈,从而努力学习。四年级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作为导师。通过实行阶段式导师制能降低师生比,提高引导的有效性。如梧州学院高校本科生9120人,专任教师541人,师生比1‥17。实施分阶段式导师制,一年级2270人的师生比为1‥4,四年级2242人的师生比为1‥4。担任导师的教师不一定是专任教师,可根据学科的需要选择。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可在学校机关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人作为导师,从而再次降低师生比。
三、加强载体引导
1.加强课程载体引导。
加强课程载体引导,首要的是丰富选课内容。首先应加大选修课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公选课总学分中选择并获取与德育相关的学分不低于某一分值,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引导。其次应加大选修课数量。在教学中,经常听学生抱怨感兴趣的可选课程不多,而且很容易爆满。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教师不太愿意开设公选课,使得选修课数量不够。学校应通过各种制度鼓励教师多开公选课,选修课的内容可灵活多样,可将自身科研作为一门课程,上课过程中也可获取相当数据,也能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得到新的启发。但上课讲义应在课程开设前经学校教务处审批,以免教师因错误言论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应对课程名称进行一定的包装。增加学分和课程数量目的是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机会,但往往过于“原生态”的课程名称让学生“望而却步”。
加强课程载体引导,还得丰富授课方式。传统“课本型”的授课方式比较单调,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因而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引导的效果也不高。如老师可提炼课本精华,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一门课也可由多位老师上,每个老师都能发挥自己的强项。如上心理素质课,涉及心理健康、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可将每部分内容分别安排给不同老师,从而丰富授课方式,提高引导的实效性。在丰富授课方式时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德国课堂采取研究性教学法,老师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与方式,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订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引导。
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思想道德的构成因素包括知、情、意、行,只有当这四个因素充分发展时,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才得以最终形成。学生学习思想道德知识,掌握了理论,然后用理论指导行为,然后由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最终上升为理念,此时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才真正扎根在学生的灵魂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道德的力量。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引导必不可少。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是处于16-20周岁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常常通过标新立异的装束显示自我个性。但是,中职学生毕竟缺乏社会阅历,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分辨是非的能力尚未成熟,缺乏应有的自制力和意志力,一旦见到身边的同学有什么违纪举动时,极易出现从众心理,公然效仿,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班级管理。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及时分析并制止学生的从众心理行为,才能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为此,笔者以“羊群效应”为启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颇具成效,现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交流如下:
一、认识“羊群效应”,启示班级管理
羊群(集体)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是,在这个羊群(集体)中只要有一头羊动起来,其它的羊就会群起跟上。比如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有这样一个故事,牧羊人在自己的羊群前面横放了一根木棍。第一只羊率先跳了过去,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也会效仿那只领头羊的样子,跟着跳过去。接下来,牧羊人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时,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存在了,它们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才通过。经济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运用到教育中,现在的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仍然不足,面对诱惑,常常缺乏必要的判断,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的现象,导致“羊群效应”广泛存在,时时都产生着负能量和负效应。因此作为中职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性格特质,因时、因地做出科学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这就是“羊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启示。
二、运用“羊群效应”,优化班级管理
1.物色“领头羊”,引领勤奋学习
(1)班主任当好“领头羊”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学生最重要的老师。都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班集体,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已经是人尽皆知。举个例子,曾经听闻有一位班主任说他带的班级中学生都喜欢看课外书,因为她本人就喜欢看课外书,在课后与学生闲聊或是班会课上总会时不时的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书籍给学生,甚至还有学生曾用手机捕捉她倚在栏杆、坐在草地上捧读书籍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获赞不少。渐渐地,班级中读课外书的学生开始多了起来,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就这样不自觉的形成了。可见班主任的所作所为对学生产生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因此,班主任应当好这只“领头羊”,以身作则,引领中职学生勤奋学习,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2)班干部当好“领头羊”群雁高飞头雁领。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部队伍无疑是一个优秀班集的“领头羊”,如果把一个班集体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发挥着表率作用的班干部们就象是“柁梁”一样,支撑着班级体这个“大厦”。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上,曾经有一位女生酷爱整洁,且性情温顺,经常带头做班级的卫生工作。为此,我选了这位女生做宿舍长和班级劳动委员,在她的带领下,班级里的“洁癖”者竟然多了起来,宿舍里干净整齐,班级卫生检查评比总是排名前列。每日清晨,我总能在教室中看到擦、拖、扫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洁癖”者使得教室内的课桌不再散乱,走廊不再有纸屑,角落不再脏乱……这就是“羊群效应”。因此,班主任应重视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这对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3)特长生当好“领头羊”班干部的人数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特长生充当“领头羊”,发挥特长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长所在,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小助手。比如,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常听老师抱怨说是语文课上、英语课上总是很沉闷,学生都不愿大声朗读。针对这一现象,我推选了班上一位性格活泼、爱好模仿播音主持的女生为“朗诵领头羊”。一段时间后,主题班会上、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朗读课上,学生朗读、演讲的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学校中组织的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班内的学生也都开始踊跃报名。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
2.及时引导教育,切勿“亡羊补牢”
(1)开展调查,掌握情况学校教育无小事。班主任应及时掌握班级内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学生的思想出现波动时,要做到及时认真的开展调查,摸清底细,冷静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保班内风气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有一次,班长在课后向我反映班内近来有部分同学做早操时总是迟到,不听从值周班干部教育。为此,我特地提早到校亲自检查学生的出操情况,发现情况确与班长反应的相一致。接着,我召集这些学生开会,以了解情由,有的学生说是天冷了起不来,要睡懒觉;有的学生则说是看别人没去,自己也不想去了。了解情况后,我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指派了其中一位较为活跃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值班班干、体育委员负责这一组同学早操的出勤情况,如果有人没有出操,要及时向我反映情况,并说明缘由。结果在学期最后的四周内,这一组的学生都做到了及时出操,表现良好,重新回归到班集体这个大部队中来。(2)引导教育,工作扎实在中职学校,学生违纪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当班级中有个别学生出现违纪现象时,如果班主任认为只是小事,对其视而不见的话,一旦形成“羊群效应”再出手干预,恐怕“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了。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就应扎扎实实的做到对学生的引导教育,避免违纪现象在班中蔓延。比如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在平时,班主任要灌输考试不作弊的思想,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考试,告诉学生考试作弊等同于竞技体育服用兴奋剂一样,让学生牢记作弊危害。一旦发现学生作弊,就要严肃处理。对中职生来说,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要变“管理”为“引导”,这样的方式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更能确保班集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行动一致。(3)提前判断,清除萌芽中职学生大多处于16-20岁之间,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思维变化,身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必须要有提前意识,针对在班内观察出的一些不良动向或是从班干部那儿了解到的问题,要做到提前判断,给学生“打预防针”,把班内的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减少班级管理工作的被动。比如每个学期初,学生往往受“假期综合症”的影响,学习纪律松懈,甚至还会有学生出现课上玩手机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旦蔓延开来,对学风的形成恐怕是致命的。为此,班主任应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一些现象要防患于未然,及时注意到学生的思想变化,避免“羊群效应”的消极作用,才能引导班级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班级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级无小节,处处可立则”。新时期,新理念,我们中职班主任也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了解,找准着力点,给予科学、及时的引导,运用“羊群效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集体。
作者:张忆 单位:中等专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75-02
道德教育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在高校教育中,如何让道德教育真正获得学生的认同和认可,一直成为德育教育中的难点。而在管理学学生当中,未来广泛进入商业领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商业道德教育成为各商学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成为教育学研究的焦点。商业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学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在日后的工作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研究表明,这种自信在学生中是非常匮乏的。一方面学生反映出对商业道德准则的认同,而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在实际商业社会中学生更多显示出“悲观”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学生未来在社会中会显现出对社会的整体不信任感,显现出融入社会意识欠缺、在解决社会及道德问题中显现消极的态度的状况。这种问题将会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
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说教。融入专业教育的道德教育才能更有落脚点。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从教学角度看,对管理学学生来说,更多致力于建立起反馈和批判性思维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思维技巧对管理学中的道德实践非常重要。
在高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管理学专业教师在大学教育与工作实践的分界中扮演着经纪人的重要角色。他不仅要使两个分区有一个平滑的转变,另外也要有意识地去影响和为学生创造转变的机会。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改良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从商业道德认识到道德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和平滑过渡的问题。
一、管理学专业大学生道德认识现状
关于商业道德认识问题国外高校研究较早,关注时间也比较长。一项针对澳洲大学三年级管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的一项名为“当代管理问题”的调查通过两个问题调查了管理专业学生的态度趋势。这两个问题是:1.学生相信道德标准对未来工作的意义有多大?2.管理专业学生是否相信他们应该坚持商业道德标准?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绝大部分参与者认为商业道德遵守对未来工作十分重要,但很大百分比的学生认为 “道德判断和行为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也就是说道德的理想与实践是反义的。这个发现与“道德逆境”相呼应。作为个人,未来的商业经理人可能会真诚的相信道德实践的重要,但作为专业人士,当面对诱惑或者股东压力时,他们时常会发现自己不断陷入迷惑,最后往往把经济状况放到道德条例前面。面对这样的结果调查者认为,这种结果归咎于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没能转换思想和转变教学方法。
二、教育变革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紧密相连的是“利益唯一性目标”观念。这一假设在思想上起到了决定作用,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决策设定了一个被广泛接受、并且认为理所当然的参考标准。这一假设前提的存在使得道德教育标准与商业道德倾向出现了偏差。学生在两种道德追求下会出现混沌。
在此种情况下,教育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变革的核心是解放被教育者。也就是说,学习者不应受任何“有意图的观点”的控制。即学生需要更多建立起个人信念系统,并且能够获得做出判断以及建立信念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或支持。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鼓励学生转换思想来看待那些看起来“理所应当”的观点,要带领学生用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式进行商业管理。这种观念应在潜移默化的“解放”教育中实现。解放教育被学者MEZIROW定义为“有组织的投入或者促进他人变革教育的实现”。这就意味着学生应被教师鼓励变得更有意识并更有批判性对待某些观点,并能在社会大背景下修订他们的想法和行动。因此,在本质上,应鼓励学生采用新的方法,包括新的管理的技术手段,以实现改变理解世界方式的目标,进一步实现“对经历做出新的或有转变的解释,从而引导日后的看法和行动”。变革教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在教室里对各种知识、观念的消极获得。
三、反馈与批判性思维对管理学的意义
反馈是对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完整而深刻的探索。反馈能力是理解社会不同观点、挑战那些抑制社会积极发展的消极态度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涉及对假设的认知,强调我们已确定的信念、行为。这就意味着,通过批判方式想问题可以使我们能维护我们正当的想法和行为,同时也能有助于判断问题的合理性。在LANGSDORF的观点中,批判性思维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来评估明确或不明确的观点,会帮助我们决定应该做什么,或者帮助我们获得接受这个决定的更好理由,这比在权力、机会或风俗基础上接受某种观点更能让人感觉轻松。
反馈和批判思维在帮助学生进行转变准备的过程中担任着关键角色。因为其鼓励在复杂问题上有更深的认识,也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扮演更多角色。这种深层理解能帮助学生在未来专业工作中更好实现与社会接轨。深刻学习下产生的反馈和批判思维能促进在商业范围中表现出道德、公正的信念。因此培养反馈和批判思维在管理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四、管理学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鼓励反馈
变革教育可以从经验的获得过程中得以有效实施。实际经验与教育过程与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经验教育是用以培养反馈思维的理想教育方法。因为这是根据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窘境”来帮助学生确定如何理解、应对他们可能遇到的在工作范围内的“道德雷区”。通常以下几种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第一种方法:假定练习。假定是一种有效的经历练习,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来决定如何进行避免道德困境的行动。在练习中,学生被作为经理或雇员的身份会在不同类型的公司中,被给出复杂的“道德窘境”。因为没有黑白分明的解决办法,所以需要学生寻找应对窘境、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以下管理学例子常被用于假设练习:假如你是一个采购经理。你需要购买一批材料。市场上有卖家可以提供价值15000的货物,并且愿意出5000元的佣金,但需要你把销货价格写为30000元。你同意这样做吗?说出你的理由。
第二种方法: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也是有效培养道德教育反馈的工具,因为他们鼓励学生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态度,促进通过转变思维来解释给定情形。例如,每个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关系人,在商业道德教学中,通过不同身份决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转换思维思考问题。
第三种方法:案例学习。这也是有效经验学习活动的一种,是根据经验归纳认识世界。案例可以不需要是正式的、学术的、真实的事件,可以是从商业案例中剪切下的关于道德问题的部分,甚至只是法院过程描述的总结(例如哈佛案例学习法)。教师将在案例分析中将扮演中枢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技巧,例如结构性提问,反馈,角色扮演,团队活动和写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从案例学习过程中获得道德分析与决策的经验。
第四种方法: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是另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在商业道德的复杂问题上被用来鼓励学生做出批判反应。
由上,经过若干“道德窘境”的模拟与训练,学生可以慢慢学会如何应对显示管理世界中的道德决策标准与道德决策倾向的偏差,逐步建立起一个与商业决策有关的积极态度,从而引导学生以更强的自信心应用于道德判断中,不再让学生感觉 “悲观无助”。
(二)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对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训练他们能够区别不同观点和证据。能站在不同的观点上发现与使用不同的证据。例如,在电视上看到有建设意义的新闻后,可以练习用另一种说法来描述报道中的观点。一种有效的课堂练习通常需要进行如下的步骤:第一,教师鼓励学生讨论观点,然后再来确认和理解观点。其次,学生被要求想象自己是新闻报道者,通过不同视角反映不同观点。最后,学生被要求写出不同观点的新闻报道,明确他们的不同叙述的视角的观点。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理所应当”的道德评判标准或决策思路提出不同观点,在对各种观点的分析理解中,从不同角度实现对问题的全面理解与把握,从而在商业社会中表现出更加道德、公正的信念。
反馈和批判性思维在转变消极态度和赋予学生自信方面,面对管理学专业作为未来的专业的学生,将能更好地促使其在商业道德领域做出更为积极的决策。通过课堂活动和对反馈和批判思维的传达,教师要在大学与工作之间饰演一个经纪人的角色,训练学生所需具备的在工作中可以转变的技能。换而言之,通过这种转变技能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商业道德标准与决策倾向中的偏差,能以更强大的自信心和牢固的信念面对商业道德决策中的窘境。同时使学生能更好应对道德环境及工作中的各种不明确的情况,从而实现学生从商业道德认识到道德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与平滑过渡,并且能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实现转型以积极应对社会。这些对未来的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徐箔.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研究[J].吉林农
业大学学报,2015,(5).
[2]刘兴青.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
2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2.1学生的差异性与不确定性:当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和小学生、高中生相比,表现出叛逆,自尊心较强等特点。并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特别希望可以在各个方面平等,不将他们当做孩子们对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而不希望家长及老师为他们决定。如果他人采取命令式的语气,他们就会立刻展现出反感叛逆的情绪甚至会采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同时又对教师比较敬畏,在教师面前表现出乖巧听话样子。在中学期间,学生心智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周围事物的影响,对他人的评价极为关注,也容易走向极端。此时,学校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就彰显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德育工作的重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生给教师带来种种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挑战。
2.2教师自身的局限性:新课标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不单只是在知识方面做灌输者,还要做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引领者,每位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2015年6月安化县一学校教师体罚学生,造成学生多出淤青红肿,遍体鳞伤;2016年11月日照新营小学一班主任因个别学生不遵守秩序,对学生有推搡、体罚行为。体罚事件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德育课程匮乏。全新教育观念的出现,对于传统教学观念很深的教师来说是一种冲击,一时难以适应。有些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表现非常的狭隘会出现惩罚,甚至出现传统的体罚“打”。过于单一的德育教育方法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优化德育资源,大力推行德育工作,不要让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教书”、“育人”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德育的观念逐渐转化为成自身自觉的行为,杜绝传统惩罚的出现。每位老师都需要随时随刻的充实自己,勤思考,多分析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适合且有效的途径,从而提升初中德育教育的质量。
3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的策略
3.1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生活习惯,班主任一定要努力倡导一种和谐、团结的班风。如果由于消极的班风致使学生们会对各科目消极对待,不与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进行积极地沟通,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课上不努力听讲,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恶想循环,学习的难度就会增大,课堂效率降低。如果学生能及时地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改变授课方式,就能提高同学的积极性,因材施教,学生就会以一种全新的状态迎接新一节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反之,消极的班风时常会使班级经常出现不和谐的小纠纷现象,那必将会影响到班级的团结,恶性循环之下,班级会出现越来越不和谐的倾向。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努力倡导一种和谐、团结的班风,减少班级里矛盾冲突的发生,促使学生之间团结友好,爱护同学,有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所以说,积极向上的班风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3.2正确处理学生关系,避免早恋。在学校,学生随着身体和心理逐渐生长发育,会萌生对异性的好感,此阶段也是学生情感懵懂的开始,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或者家长的正确引导,就会出现错误的行为,这样就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德育教育,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解决“早恋”问题的出席。教师应该了解中学生男女之间存在互动是属于正常现象,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部分。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现在感情的特殊性以及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3.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学生的成长与教师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实施素质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苦心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初中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班级里班风好坏、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与教师所开展的德育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方面的发展,从学生的切身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作者:李晓梅 单位:梅州市五华县新新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春艳.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新课程导学》.201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