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房屋改造与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根据我国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今后的十几年中,我国建筑业的重心将转移到对已有的建筑物进行加固、修复等方面。随着这方面需求的扩大,我国工程施工人员的知识素养和施工的技术手段也会不断增强,本文简略的介绍了一下钢筋混凝土房屋加固的一些基本理念和知识。
1 传统钢筋混凝土房屋加工技术
1.1 地基加固
建筑物因地基基础出现整体沉降或者局部不均匀沉降等变形、无法承受上部传递下来的荷载而引发的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倾斜、不同构件出现裂缝等情况,就要对建筑物原有的地基、基础进行加固,要根据每个工程地基受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加固施工技术措施,例如:变换地基的基础类型、地基基础加大截面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或者对建筑物由于基础受损而引发的病害综合加固技术。
1.2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加固技术
钢筋混凝土构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修补技术。例如,只是表层缺失,经常采用的修补方式是抹水泥浆,或者水泥砂浆。对混凝土结构的深层缺陷,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或环氧混凝土、高强灌浆料H-40或者H-80)灌筑、水泥压力注浆、化学灌浆等方法。在构件抗弯、抗剪等抗力不足的情况,一般使用的是加大构件截面、喷补混凝土、增设支点、体外预应力、粘贴钢板、碳纤维方法等等。
1.3 砖砌体加固技术
砖砌体加固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水泥灌浆法、由于砂浆强度不高而采取的剔除砖缝砂浆重新粉刷法、增设壁柱法、绑扎钢筋网(钢丝网)粉刷法、扩大砖砌体的截面法和增设圈梁法等。以上加固法要注意的是,绑扎钢筋网(钢丝网)法一般用于抗震加固。
2.1 直接加固
加大截面。在钢筋混凝土房屋因构件受压的区域(如混凝土柱等)加筑混凝土浇层,可以有效的扩大构件的截面的面积,进而提高构件截面刚度和抗弯抗剪能力。加大截面的房屋加固法,施工技术相对简单、加固效果显著,受到了大部分施工单位的青睐,但是在实际加固作业中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粘钢加固法。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损构件区域或者配筋不足的部位粘贴钢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还便于施工,减少施工的时间,但由于粘贴钢板的维护周期较短,建议每两年对粘贴钢板进行除锈刷漆等维护。
粘贴碳纤维片材。粘贴碳纤维片材的房屋加固法,除了有粘贴钢板加固法的优点之外,还具有极强的抗腐蚀性和耐潮湿性。此外,其重量较轻,几乎没有自重,维护费也相对较低。但是碳纤维片材易引起火灾,要对其做好防火准备。
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是在受损或者被加固的部件表层包裹一层钢型或者钢板。常用的包法是湿式包法,也就是使用环氧树脂化灌浆等方法,将型钢或者要被加固的的构件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加固后,截面刚度和正截面承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升。
2.2 间接加固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有两种加固形式,分别是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法和预应力下撑拉杆加固法(湿式或者干式)。
预应力水平杆加固,在预应力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拉杆内部出现轴向拉力。该拉力通过拉杆传到构件上,这时构件就会受到压力。这种方法客服了由外部带来的压力而导致的构件变形,减小了外力为构件带来的荷载效应。此外,由于拉杆的作用,构件的裂缝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与缓解,随之,斜截面的抗剪裁能力也有所提高。
预应力下撑拉杆加固,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使用该方法的时候,预应力撑杆所用的角钢截面,压杆肢的两根角钢用缀板连接,形成槽形的截面。也可单根槽钢作压杆肢。这样,形成了一个由损坏或者被加固构件与拉杆共同组合的结构体系,达到共同作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
支撑加固法。对被加固构件(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梁)增加一个或者多个支点,可以减少受弯构件的有效计算跨度,大大减少被加固构件所受弯矩(弯矩与有效计算跨度的平方成正比),提高整个构件的荷载水平。这种加固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容易对建筑物造成损害,使建筑物不能很好的维持原貌,还有可能减小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要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加固作业。
2.3 对裂缝的修补
裂缝修补技术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形状、裂缝的宽度、裂缝的深度(或者是否贯穿)、裂缝是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以及裂缝产生的综合因素,结构建筑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修补方式,这种修补技术可以使得构件减缓老化、构件内减缓钢筋锈蚀速度,从而使建筑物延长使用年限、增强建筑的耐久性。这种技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裂缝修补,但是除了对裂缝的修补之外,还要适当的对有需要的建筑物进行其他方式的加固。
2.4 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技术
混凝土表面的处理技术是指运用射水法、喷砂法、真空吸尘法或者化学反应法对建筑物的混凝土表面进行除污痕、残渣以及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的技术。
2.5 混凝土表层密封
使用聚合物灌浆、涂膜、柔性密封剂填充等方法,防止混凝土受潮和裂缝,从而起到保护表面混凝土及内部钢筋的作用,这是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的表现形式。在实行这项技术的时候好做好监控、把关工作,要保证施工时的人员安全和施工质量。
3 其他要点
第一,在对旧的建筑物进行加固时,要收集房屋各方面的情况,例如:房屋的使用面积、房屋使用的建筑材料、损坏情况、房屋的受力特点等等,为实际加固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数字,以便更加合理的对房屋进行加固。
第二,在对旧建筑物进行加固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原有的受力结构和状况,选择符合该建筑物的加固方式,在经济节省的情况下,不对建筑物进行二次损坏,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此外在加固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旧建筑的抗震能力。
第三,在房屋加固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旧建筑原有的承载结构,还要考虑到新的承载结构与旧的承载结构互相结合,互不干扰。
第四,房屋加固的设计施工人员,要及时了解市场上对房屋加固的新技术和新要求,及时加以引用和创新,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在经验的总结中开拓创新 。使得加固设计更加经济实惠并且更加有效。
4 结语
房屋的加固和改造是,我国近几年里建筑行业的流行趋势,它不仅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情况,还具有施工时间快、投资少、不需要拆迁、不占用土地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建筑界对加固结构也会有新科技的引入和创新,加固施工的技术和原理将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完善,对房屋的加固方法也会越来越多。在实际加固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从多个方面做分析比较,例如:对房屋检测结果的分析、对技术和效益方面的分析等等。要在方案的对比过程中灵活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这个理论可以更加科学的对房屋加固方案进行比较。房屋加固技术不仅可以让原有建筑物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还可以改善居民生活,为居民住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聂雪飞.钢筋混凝土房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
1 引言
为了全面查明佛山市某片区的土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建立具有权威性、现势性的房屋调查摸底资料,为该片区旧城区改造提供全面、详细的评估资料,从而推动该片区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该区“旧城镇改造建设中心”决定在该片区开展“三旧”改造房屋调查项目。本文是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中的经验与体会。
2 三旧”改造建设的房屋现状
“三旧”改造建设测绘调查就是要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的土地的权属、用途、使用年限和房产的权属、用途及家庭成员、出租情况、查封抵押的调查,对建筑面积、土地使用面积及权属界线核定等一系列的摸底调查,以利于评估及拆迁,国家和政府都在推进这项民生工程,这原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三旧”改造建设现状却呈现如下特征:
2.1群众对“三旧”改造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许多房屋很难联系屋主,调查工作无法开展。
据统计,该片区约1/5的房屋联系不上屋主,他们有出国的,有出省的,有的即使在省内也在外面购买了房屋;还有一部分人即使知道本片区要改造,但是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改造需求不是非常迫切而不愿配合,给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2房产证地址编排不规范或错误,影响了数据汇总时间。
对实地中的同一栋楼,在房产证中可能存在几种命名规则。例如,“新华路2号”和“新华路一座”是同一栋楼,“中山西路二座”、“中山西路2座”、“中山西路2号” 是同一栋楼,“人民一路33号”和“中山中路33号” 是同一栋楼,等等。
2.3没有一张完整的房屋地址图,延误了房产证收集的时间。
对于房屋测绘调查工作而言,房产地址图就是工作的指示图。由于进场时,我们手上只有国土部门提供的地形图,它存在现势性不强、房屋地址信息不全等问题,再加上国土部门提供的国土证信息也没有与房屋地址一致的坐标位置信息,因而对工作的指导性不强。由于不知道测区所包含的地址信息,结果在查找房产证时,一方面是测区内的房产证没有找出来,另一方面找出了许多测区范围外的房产证,延误了房产证收集的时间,影响了整个工期。
2.4不同时期房屋测绘标准不一致,给面积测绘与统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测区内的房屋最老的有民国时期建设的,最新的也有至今还未入住的;不同时期建设房屋测绘标准不一致,房产证上登记的面积有未分摊的、有部分分摊或完全分摊的,有按面积分摊或按户数分摊的,有登记建筑面积无套内面积的,有登记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的等等。现在要统一标准实测,对于上述各种情况必须认真分析、区别对待,给面积测绘与统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 旧城镇改造建设中的房屋调查、面积测绘与统计方法
要做好旧城镇改造建设中的房屋调查、面积测绘与统计方法,项目开展前应根据调研情况组织编写《项目技术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项目工作实施要点》和《项目工作实施补充规定》等技术指导文件。由于房屋调查、面积测绘与统计方法等技术工作都有相应文件做指导,故各项工作均能有序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工作。
3.1房屋调查方法
入户调查是一项非技术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调查人员有较高的表达沟通技巧,另一方面通过本次调查,还需要给业主留下较好的印象,以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① 尽快办理《协助调查函》、《通告》等文件和证明,设法解决入户困难的问题。
② 尽快收集地形地籍图、国土证、房产证等资料,以利于统筹安排。
③ 房屋入户调查时多问一句,以免造成工作反复。
3.2房屋面积测绘方法
房屋面积测绘是根据房产证附图核对产权人的房屋是否与现状一致,主要是核对尺寸。如果一致,则实测面积可取房产证面积,土地面积取土地证面积,如果不同,则需要在《房屋测绘调查草图》上绘制出房屋的各层平面图,并认真量取尺寸。面积实测分如下几种情况:
① 房屋加建,主要是指房屋的层数改变以及产权人在自己土地范围内的空白地进行加建。此时,房屋的土地面积多没有变化,当能十分明确确定房屋的加建部分时,可对照房产证附图直接量取加建部分的面积,最终实测面积成果取产权证和加建面积的总和。当不能确定加建部分时,需要对整栋房屋进行测量。
② 房屋多占,主要指产权人在自己土地证规定的界址外进行加建。此时土地和房产面积均发生变化,需要对土地面积和房产面积全部测量。
③ 阳台封闭。对于阳台封闭的情况,在进行面积实测时,需要测量出封闭的面积,则该面积的一半即为产权证上多出的面积。
④ 房屋套内面积测绘方法。
a、房改房。房改房的情况一般来说当时在进行房产测量时,进行了简单的分摊。在核对房屋尺寸无误后,实测套内面积,取房产证面积(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之差值为分摊面积。
b、商品房。在核对房屋尺寸无误后,取其房产证套内面积为套内面积。
c、独立栋。由于此类型房屋只属于同一产权人所有,不需分摊,则在检测房屋平面图尺寸无误后,取其建筑面积为套内面积。
3.3房屋面积统计方法
① 开发功能丰富的“房屋测绘调查数据入库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旧城镇改造建设中心”的要求,我院对测区内的房屋建筑面积做了如公有产权、私人产权、完全产权、非完全产权、学校、大型公建设施、商业部分、无证部分、阳台封闭及加建部分等多项面积汇总的内容,以方便对调查区域做出准确的征收成本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作业要求,开发了自动统计上述面积的“房屋测绘调查数据入库程序”。
② 内业校核统计结果,以保证数据计算的正确性。
由于数据量庞大,虽然有专用程序统计,但是作业员在房屋分类时有可能会出现错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内业校核时,就要从多方面做封闭性检核。因为测区房屋建筑总面积是固定的,完全产权与非完全产权总面积之和,公有产权与私人产权总面积之和,无证部分与有证部分总面积之和,商业部分与非商业部分总面积之和应该都等于房屋建筑总面积。如果不符合就要找原因,可能有房屋分类错误等情况,直到解决问题。
③ 外业抽检统计结果,以保证数据测量的正确性。
4 结语
“三旧”改造建设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程,由于涉及到产权转移、产权拍卖、两证混乱以及可能的利益的再分割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注定了房屋测绘调查者在工作中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我们按照文中的方法,发动多方面的力量做好入户调查与测绘、开发“房屋测绘调查数据入库程序”专用程序做面积统计,将复查的问题将变为简单,从而为三旧”改造建设节省一定的经费和时间,保证对“三旧”房屋进行实地逐项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使“三旧”改造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1、谢戈力.如何实现“三旧”改造中的共赢.中国土地.2011年02期
Abstract: In the expansion and renovation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has been connected with various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and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achieved very good results. The build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simple to buildings overlapping technologies are introduced, some reference to the related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the housing reconstruction project.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设施标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合理的对现有的房屋进行改造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
1.房屋加层改造前应注意事项
1.1依据原始材料档案,查清地质情况与原设计意图对业主单位拟加层改造的房屋,认真搜集整理,分析原始资料、包括竣工时间、设计图纸、计算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与施工单位的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等必须了解清楚原地基上的承载能力,砖砌体强度,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情况,为加层改造提供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资料。在原始档案中,所有技术资料不能提供详细的资料时,必须会同勘察、设计等部门现场勘测和结构设计才能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1.2必须现场勘查,认真了解房屋现状与使用情况首先主要是看实物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及使用现状,关键是把竣工技术资料与原设计进行对比。是否按图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有无严重质量缺陷和隐患;在使用过程中有无异常现象;详细查看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关键的部位有无损坏,构件有无破坏;例如,基础、墙、梁、板、柱、门窗、楼盖、地基沉降、悬挑构件等。详细观察房屋的直观情况,作为原房屋设计施工的可靠度以及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初步断定其加层改造的可行性。
1.3必须做好强度复核鉴定,制定房屋加层改造的可行性方案房屋的加层改造与新建工程的不同在于它不仅要考虑到原房屋的技术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充分发挥原有房屋结构的潜力。因此,房屋改造加层涉及许多新建工程没有碰到的问题,并受到许多固定的因素限制。如重新核定老地基的承载能力;老基础、墙体以及其他承重构件的强度核定和加固措施;对原结构的核定处理以及新旧结构的锚固措施等。怎样使新老结构连成一体,荷载的合理处理,使其共同工作,平面布置及空间的合理协调与隔离等。因此,一栋房屋能否加层改造,能加多少层,关键在于房屋是否加层的潜力,以及潜力究竟有多大。这些都需要在经过现场勘查和依据技术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承载能力复核验算。结合业主的要求,制定加层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然后交由有关专家讨论,并征得业主同意后定案,办理报批手续后,开始施工图设计。
2.改造加固设计
对于需要改造的房屋应根据原设计图纸、鉴定报告和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进行结构分析。
2.1荷载取值
荷载取值应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执行,当其中没有规定时,可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的规定,对于永久荷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抽样实测确定,抽样数不得少于5个,以其平均值的1.1倍作为该荷载的荷载标准值;工艺荷载应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数据取值。
2.2结构计算分析
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和改造后的功能布局对原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中出现柱轴压比超限、梁超筋,说明原结构构件截面太小,不满足改造后的结构要求,宜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条件不允许时可以采用外包钢法),然后按照加大后的截面对结构重新进行分析计算。此时新增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的规定进行折减:柱等受压构件受压区新增混凝土和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为0.9;梁板等受弯构件可以采用受压区加固和受拉区加固2种方式,采用受压区加固的受弯构件,其承载力、抗裂度、钢筋应力、裂缝宽度及变形计算和验算可按叠合构件进行,采用受拉区加固的受弯构件,计算跨中承载力时,新增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折减系数为0.9。如果计算结果中未出现柱轴压比超限、梁超筋,说明原结构构件大小仍合适。此时可以查核计算所需钢筋与原构件实配钢筋差别量,采用粘钢法或贴碳纤维法进行加固。粘钢量和贴碳纤维量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和《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中有关公式计算确定。最后应复核基础是否满足改造后的要求,如果基础大小不够,应采取加大加固措施。加大量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确定。
3.搭接技术
3.1墙体的搭接
3.1.1不设沉降缝的搭接方法新旧墙体直接连接时,新墙体的墙端构造柱与旧墙的连接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键销法、钢筋拉结法、压浆锚杆法和膨胀螺栓连接法。
钢筋混凝土键销法
由钢筋混凝土键销连接新旧墙体、键销需作抗剪验算和对砌体的局部承压验算。键销间距约1 000mm。该法对墙体的破坏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钢筋拉结法
钢筋穿过墙上的钻孔,将旧墙体与新墙端构造柱拉结。该法由于钻孔不便,在施工中不易把钢筋拉牢,且易将钢筋拉脱,室内作业较多,常为以下两种方法所代替。
压浆锚杆法
先在墙上钻孔径为23mm、长度大于1 000mm的孔,用水清洗钻孔后放入直径12螺杆,再以水玻璃砂浆压力灌浆,经养护,拉紧螺杆,焊在构造拄的钢筋上。该法连接可靠,但湿作业较多。施工进度较慢。
3.1.2设置沉降缝的搭接方法
为使新旧房屋墙体间只允许作相对的竖向移动(沉降),而限制其水平位移,防止新建部分的倾斜和失稳,就需采用“扣件和咬合件”连接新旧墙体, “扣件”和“咬合件”由型钢制成,扣件与旧墙体的圈梁或锚固筋焊接固定。咬合件固定于新墙体墙端构造柱上。咬合件可相对于扣件向下作一定距离的移动,但不能水平移动。
3.2楼层的连接
新旧建筑直接相连时,楼层处横墙圈梁纵向钢筋应与原建筑同标高位置的圈梁纵向钢筋焊接。在搂面相接处,可以设置成现浇板带,白板带内伸出横向拉结筋锚入旧建筑墙内,加强新旧建筑之间的整体连接。
3.3屋面的搭接
旧建筑向外扩建时,屋面一般都带有挑檐或天沟,为了保证新旧屋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应使新屋面比旧檐板底低200~300mm,新屋面伸入挑檐底,并做防水处理。一般这样的防水处理均能满足防水要求。如果必须将新屋面与旧屋面平接,则连接处的防水处理很重要。由于新建部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沉降,在屋面相接处对这种沉降最敏感。根据工程实践,在该处采用的所谓柔性防水方法,如缝中嵌油膏、上面贴油毡或油布并刷防水涂料的方法,效果都不好。屋面间的微小错动都易将防水材料拉裂,造成漏水 该部位应按伸缩缝处理,或者按照图点的方法处理,在相接处干铺油毡一层,单边用油膏固定,上面再铺设防水层。
4.结语
总之,房屋改造加固方法多样,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做到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施工简便。大量的工程实例也证明,扩建、改造和加固工程后的房屋不仅不会降低房屋的安全性能,更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万鹏.房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 2011(09)
[2]任振甲.既有砖混结构房屋加层分析(续)[J].华中建筑,2000,(02).
1.2旧房屋维修的要点其一,建立好房屋管理档案,房屋要建立维修档案和建筑物台账。其二,确定旧房屋维修的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水、电、建筑、结构及其他设备等保修年限,维修部位及次数,等等。其三,接收并管理好建筑工程资料。从竣工验收之日起,列表排序,记录好各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承建单位。其四,注明保修单位,保修项目,保修年限,并罗列出有关下次预计维修项目的周期和时间。其五,标定保修条例、保修责任、保修范围,为旧房屋维修工作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2旧房屋改造与施工的技术关键
房屋维修改造前,确定是大修、中修还是小修,大修、中修必须向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提供原设计图纸及施工隐蔽记录,编写好委托设计任务书,并提出具体要求。房屋改造主要是改善居住条件,增加楼层面积和增加层数。旧房屋改造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2.1挑用挑梁、悬臂梁、牛腿等构件,挑出相应的长度支撑上部结构。
2.2跨用简支梁、连续梁跨过原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等,形成承重结构支撑上部结构。
2.3包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等材料,将原构件包围,增加其原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2.4镶沿原墙或柱镶砌,与原结构连接成整体,支撑新增上部构件。
2.5贴由于原建筑构件的强度、刚度有所下降无法支撑上部结构。采用与原墙体相同的材料,进行贴砌,与原构件紧密拉结,形成整体。
2.6帮在原梁、墙单面侧壁,用砼或钢结构帮一条简支或连续梁,加强原结构的强度、刚度,支撑上部构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工业和民用建筑。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建筑物受当时的规范、技术水平、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建筑功能的完善程度和建筑结构的形式、装饰方面已不能满足要求。将这批建筑全部拆掉重建,国家财力将难以承受。如果采用房屋加层的方法改造原有建筑中结构质量较好的,就能达到经济、适用、快捷的建房目标。
一、加层改造具有的优点
1、原有房屋一般多在地理位置较好、交通便捷、生活供应配套较完善的地区,改造这里的房屋不需征地,建筑面积又能成倍增加,节约征地费用和配套费用。
2、在旧房屋上加层改造,旧房与周围建筑物的间距可维持现状,不影响该区域正常的生活环境。
3、在加层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整原有建筑的平面和立面格局,扩建各种配套设施,达到调整使用、美化环境的要求。
4、建设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
二、加层改造的对象和可行性分析
加层改造目的主要是节约投资,短期收效快。在选择改造对象时,更应着重于其安全设计。满足下列条件的房屋均可进行改造:(1)经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增层改造房屋的造价低于新建房屋造价。(2)房屋结构状态良好,未因基础不均匀下沉、地震和其他人为因素引起裂缝。(3)加层改造后房屋高度、进深加大,应基本满足房屋对日照的需求(但对房屋间距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比新建筑物要求放宽)。
三、工程实例
加层改造房屋是新旧房屋的结合,既不同于新建房屋也不同于旧有房屋,既有新建房屋特点又有新建旧有房屋的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抗震鉴定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加层房屋的设计。
本文以厦门华侨大厦扩建工程为例,讲述加层改造设计前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
(一)原有建筑概况及加层要求
五层框架结构,独立基础,空心板楼面;建成约十五年,使用正常。欲加一层大空间作会议室。原有楼梯已上屋面,不必另加楼梯。
(二)原有建筑鉴定
根据国家规范对原图纸进行复查计算,设计安全,构造合理;经现场目测检查,房屋结构状态良好,未因基础不均匀下沉、地震和其他人为因素引起裂缝。
(三)加层设计
通过对原有结构分析并计算,考虑到正常使用约十五年,地基的固结沉降和建筑物自重引起的沉降已经相当稳定,加层不会对原有建筑的基础安全及使用造成影响。
(1)为尽量减少原屋面的结构自重,将屋面保温层等建筑装饰部分敲除,采用方便找平的木地板装修,作为会议室的地面。
(2)在纵横墙上新增圈梁,既可作为加层部分的传力构件,又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
(3)采用植筋技术加高框架柱,使框架柱和圈梁与原结构协同工作。
(4)为了少增加结构的重量,部分墙体采用承重空心砖,屋面采用钢结构屋面。
(四)加层结构选型及施工工艺
(1)加层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对原有结构作充分的现场调查,搜集图纸等有关资料;与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密切协调,做到结构选型不妨碍建筑功能、尽可能减少重量、保证安全。
(2)加层结构类型的选定应仔细,否则新旧结构不协调,会造成整体性不够或抗震能力不足。
(3)对构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施工方便和施工可能产生的缺陷;还要加强对每个施工工序的验收,这样既能发现设计之前未能考虑到的问题,又能起到施工监督作用。
(4)图纸表达应详细准确。加层具有施工的特殊性,因为加层工作既有新构件的制作,又有对原有结构的加固处理。
(5)在工程中,框架柱的加高采用了植筋技术。这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当加层部分仍采用框架时,上下框架柱应对齐,将原结构框架柱顶凿开,接长钢筋后再浇筑增层部分的框架柱混凝土。在新旧结构交接处,亦即原屋面高度处宜现浇截面较高的转换梁,以确保新旧结构在加层处有可靠的传递,并增强节点的抵抗能力。
(6)为了减少结构的自重,屋面采用钢结构屋面。由专业的钢结构设计单位设计,专业的钢结构厂家生产,专业队伍现场安装,既安全,又提高了效率。
(五)工程总结
在整个加层改造工程施工前,必须拆除所以墙体,设备,和屋面保温层。这样可以减轻结构自身重力。我们的设计思想是拆除保温层一卸载一柱加高一加层一钢结构屋盖安装。
通过此项工程,我们在加层加固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结混凝土结构加层加固,得出一些看法:
1、加层工程必须仔细核算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主体结构才能实施。
2、旧有建筑物,通过先进的设计计算理论,有效地改变力的传递体系,减轻结构自重,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可以为加层创造实施的可能性。
3、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尽可能使新增结构和原混凝土结构融为一体,共同发挥作用。
4、结构的保护性拆除是改造工程的难点,风险极大,需要反复斟酌设计和施工方案,综合运用现场一切手段,如动态监测、临时支撑等技术措施,避免突然加载和卸荷冲击结构。
四、结束语
房屋加层改造涉及面广,原建筑物建造时间长、变化多、情况复杂,要做到适用、经济、快捷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加层设计法令性规定,因此设计前要广泛收集资料、现场调查,认真分析资料,确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
参考文献:
1 概 述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建筑物66亿m2,价值38200亿元。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建筑物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建筑技术所制约,在建筑功能的完善程度和建筑结构的形式、装饰方面已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尤其是50~70年代末所建住宅,大多是解决吃饭、睡觉问题,很少有起居室、卫生间、储藏室等,上下水、暖气、煤气、电器等设备更差,且成套率很低。这些房屋大部分是2~4层,其承重结构却有一定潜力,如果将这批住宅全部拆掉,按“九五”规划的小康标准盖新房,国家财力难以承受,如果采用房屋加层的方法改造原有住宅中结构质量较好的,就能达到经济、适用、快捷的建房目标。增层改造具有以下优点:1原有房屋一般多在地理位置较好、交通方便、生活供应配套较完善的地区,改造这里的房屋不需征地,建筑面积又能成倍增加,节约征地费用和配套费;2在旧房屋上加层属于旧房改造与周围建筑物的间距可维持现状,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该区域的建筑密度,不影响该区域正常的生活环境,深受周围居民及房屋管理部门的欢迎;3如套型变化不大的加层,施工时原使用者不用搬迁,从而解决了无拆迁过渡用房的难题,节省搬迁费;4在增层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整原建筑的平面和立面格局,扩建原有水、暖、电等配套设备,达到调整使用、美化环境的要求,以满足小康住宅标准;5建设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对于缓解建房速度跟不上日益增长的需求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增层改造的对象和可行性分析
2.1 增层改造的对象增层改造的目的主要是节约投资,短期收效。在选择改造对象时,更应着重于其安全设计,凡满足下列条件的房屋可进行改造:1经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增层改造房屋的造价低于新建房屋造价;23~4层砖混结构或混合结构房屋;3房屋结构状态良好,未因基础不均匀下沉、地震和其他人为因素引起裂缝;4增层改造后房高、进深加大,应基本满足房屋对日照的需求(但对房屋间距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比新建筑物要求放宽)。
2.2 增层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在接受一个增层改造的工程项目前,首先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它包含专业技术分析和经济技术分析。
3 建筑设计增层设计的平面布局应满足现行各类小康住宅的标准,对原有住宅的调整应力求每套住宅有一完整的套型平面,即每套内有卧室、厨房、厕所及阳台。施工时应以不搬迁或少搬迁住户为原则。新旧房屋宜联成整体,最好不设施工缝。如必须利用沉降缝来解决新旧建筑的沉降差,应待立体结构完工后,用二次浇灌的方法将新旧房屋联成整体,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抗侧移能力。抗震设防区应与抗震设防加固结合进行,以达到抗震加固和改造旧房的双重目的。
在原结构上直接增层时,房屋中的烟囱及上下水管、煤气、暖气、电器设备的布局要考虑原有系统的布局和走向,尽量做到统一。如原房屋地基基础和承重结构不满足在原房屋上直接增层时,常采用门型框架和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层,这样就可利用框架的高度设置设备层。增设设备层后,增层部分的建筑平面可重新设计组合。
在立面设计时,要做到新旧建筑本身的协调统一,并充分考虑与周边建筑区整体格调的协调。此外,还需适当考虑日照问题。
4 结构设计
4.1 直接增层方案
(1)一般刚性砖混结构(上下部均为砖混结构)。在对地基基础及墙体强度进行复核验算并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后,可采用普通粘土砖或砌块、轻质高强材料(如泰柏板等)来加砌新的上部墙体。当个别墙段或基础强度不足时,可先进行局部加固处理。增层的承重体系可在原承重墙体上加层,也可采用与体系相反的承重体系,即原房屋为横墙承重体系,增层部分为纵墙承重体系;原房屋为纵墙承重体系,增层为横墙承重体系。但必须在刚性方案或抗震要求的间距内布置上下连贯的刚性横墙。(2)多层全框架结构。当增层部分仍采用框架时,上下框架柱应对齐,将原结构框架柱顶凿开,接长钢筋后再浇筑增层部分的框架柱混凝土。在新旧结构交接处,亦即原屋面高度处宜现浇截面较高的转换梁,以确保新旧结构在加层处有可靠的传递,并增强节点的抵抗能力。对老框架强度的验算,除了考虑增层后增加的垂直荷载外,还要考虑房屋加高后,由于水平荷载增加而使侧移加大的影响。必要时可设剪力墙,控制侧移的影响,相对地提高框架的承载能力。(3)多层内框架结构。增层部分的结构布置与下层结构相同,内框架钢筋混凝土中柱梁、砖壁柱设置至顶。根据抗震要求,层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房屋四大角设抗震柱,新加层抗震纵横墙采用普通砖或砌体。加层的可行性取决于原钢筋混凝土内柱及带有壁柱的砖砌体的承载能力以及补强加固的可能性。(4)底层全框架结构。上部加层部分一般采用刚性砖混结构,由于上部加层而增加了底层框架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对于经过复核验算不能满足加层强度及抗震要求时,可采用(口)形钢架与原框架梁柱形成组合梁柱进行加固(此方案适合于非地震区使用)。(5)下部砖混、上部框架结构方案。这种类型主要是为了减小增层荷载,在旧房屋上部分采用填充轻质墙形成的框架结构体系。采用这种方案时上部框架柱应有可靠的锚固或支承,通常应结合对旧房加固,宜对旧房设构造柱,使其与加层中的框架形成整体,从而使框架梁柱落地,构造柱应尽可能伸入既有建筑物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基础圈梁内,以避免上部框架柱未落地,而只是在旧楼层圈梁上连接,造成锚固不可靠的后果。(6)下部刚性方案、上部为弹性或刚弹性方案的砖混结构。此类建筑主要用于增设一个较大空间的会议室等。由于此类建筑的抗震性能差,不宜在地震区修建。在非地震区,应考虑新加纵墙有足够的承受横向风荷载的能力。此类房屋在增层时,应从外墙底部起,在室外侧沿房高增设扶壁砖柱,用以增强加层部分墙体抵抗横向水平力的能力,扶壁砖柱的断面应满足加层部分窗间墙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或加层部分增设钢筋混凝土柱列与旧墙体增设的构造柱相连。
4.2 外套结构当在既有建筑物上增加的层数比较多、增加的荷载较大,而原建筑的宽度不大于15m、高度在15m以下且不适于采用直接增层方案时,可采用外套结构增层方案〔1〕。外套结构可以解决直接增层不能解决的问题:1增层以后的层数、高度可不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对砌体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限制,而放宽到多层或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适用层数和高度〔2〕;2不受原平面设计及结构类型限制,可按新的使用功能要求,重新进行设计;3可以改善建筑立面,解决新旧部分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消除外形上简单的加固痕迹。外套框架可分为两大类:1外套框架与旧建筑物完全脱开,外套框架底层柱很高,中间无水平支点,称为长腿柱外套框架;2外套框架与旧建筑物连在一起,在外套框架各层柱中间有水平支点,称为短腿柱外套框架。
5 地基基础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各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环保性能、使用功能等各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许多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功能等已越来越不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需求,面临着重新加固、修复、改造等一系列难题。同时许多涉及这一领域的新材料、新产品、新的施工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也为从事这一行业的科研、生产、施工等单位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更快、更好、更强的发展机遇。
一、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风险分析
近年来,既有建筑频频出现恶性坍塌事故,其加固和改造工程也存在较多问题。为规避风险,需要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建设法律
建设法律包括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国务院制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我国的建设法律主要适用于建设过程中的工程,没有覆盖到房屋建筑的使用阶段,也就是说,建设法律的各项规定不适用于既有建筑的鉴定、加固改造的设计和施工。缺少了国家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既有建筑的鉴定和加固改造工程所进行合法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得这些工作存在较多不规范行为。缺少建设法律的保护,从事既有建筑鉴定、加固改造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例如,同样是执行了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并出现了的事故或问题,既有建筑的鉴定和加固改造设计人员受到的处罚可能要重于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规定:只有设计单位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的情况才会受到处罚。言下之意,只要设计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房屋建筑出现严重的坍塌和破坏,设计单位也是没有责任的。这种优厚的待遇肯定不会拓展到既有建筑的鉴定与加固改造设计。
1.2强制性标准
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房屋建筑也会出现坍塌和严重的破坏,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有:不可抵御灾害影响、偶然作用问题、承载力设计考虑问题不全、作用取值过低等。
1)不可抵御灾害《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附录G有规避建筑不可抵御灾害的规定,但现行强制性标准中,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有类似的规定外,其他标准均未规定。建筑不可抵御的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森林和草原火灾、河道的洪水灾害等。
2)偶然作用《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规定了结构抵抗偶然作用的设计原则。但强制性标准中,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之外,其他标准均无相应规定。造成既有建筑坍塌或严重破坏的因素有爆炸、严重的碰撞和火灾等。
3)承载力设计《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包括:材料破坏、变形过大、刚移、结构形成机构和丧失稳定等,但强制性标准主要针对的还是材料破坏,关于刚移、稳定等的规定相对较少。
4)作用问题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房屋建筑在雪灾中发生坍塌、围护结构在阵风中出现破坏、楼梯及栏杆等发生破坏或倾覆等均与作用取值偏小有关。
1.3加固改造施工
欧洲古老的建筑法典规定:房屋建筑发生坍塌并使房屋的主人死亡,房屋的建造人也要处死。我国虽然没有执行这样严酷的法律,但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罚也是很严格的。即便如此,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依旧比较多,建设工程的安全事故也不在少数。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的施工难度要比建设工程的难度大,且施工企业规模较小,加之没有主管部门的监管,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显然,要想规避加固改造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事故,必须采取严于建设工程施工的管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二、规避加固改造风险的对策分析
2.1加固改造前的鉴定
建筑工程质量的鉴定是评价其与设计要求的符合程度,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鉴定是评价其与强制性标准规范下限要求的符合程度,这种鉴定工作的风险较小。
既有建筑的鉴定是对其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环境性等做出评定,因而其风险较大。目前对于既有建筑的安全鉴定,采取的是照搬现行设计规范的设计规定并允许一些作用的取值降低,或允许可靠性指标降低。由于完全符合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的房屋建筑也会出现坍塌或严重破坏的问题,这种鉴定方法必然会给鉴定机构带来较大风险。
严格来讲,照搬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方法并不适合既有建筑的鉴定。《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指出:以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基本规定为基准,对结构的实际状况进行评定,可以利用设计规范的不确定性储备,也要弥补现行规范的不足。所谓弥补现行规范的不足就是要进行不可抵御灾害和抵抗偶然作用能力等的评定。
2.2加固改造设计
按照建筑行业的规则,房屋建筑的加固改造设计一般应由原设计单位承担,如由其他单位进行加固改造设计,原设计单位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加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承载力,包括构件和结构整体。有时也要通过加固措施提升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改造的目的是提升房屋建筑的功能。房屋建筑的改造工程应综合考虑房屋建筑的各项基本性能和功能,当采取提升部分性能或功能的改造措施时,不应降低房屋建筑必备的其他功能和性能。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设计应使建筑具有一定的抗倒塌能力,其加固措施如下。
2.2.1抵抗偶然作用能力
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①使构件具有一定的抵抗偶然作用的能力;②使锚固连接的承载力不低于构件的承载力;③增加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④将部分构件改造成在碰撞和爆炸作用下不完全丧失承载力的构件等。
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减小偶然作用的发生可能和降低作用效应的技术措施,如:①限制房屋建筑中的火灾荷载,或增设烟感报警和喷淋设施;②设置泄除爆炸作用的装置;③设置防爆炸墙体;④设置防碰撞设施;⑤保证疏散通道的畅通和栏杆等的承载力等。
2.2.2屋面结构抗雪载坍塌
屋面结构抗雪载坍塌的加固改造设计除应采用较大的雪荷载之外,还应采用下列技术措施:①避免屋面局部积雪过厚的改造措施;②增加轻型钢屋架平面外稳定性的技术措施;③增加屋面构件与支承结构之间的锚固承载力的技术措施等。
2.2.3围护结构抗风加固与改造
围护结构抗风的加固改造除应使用阵风或瞬时风的设计值,轻钢屋面板与凛条之间的连接承载力要大于屋面板的承载力,擦条等要有足够的刚度并使其与结构之间连接的承载力大于凛条的承载力。外门窗与结构之间的锚固承载力应能抵抗按瞬时风确定的风荷载的作用。关于瞬时风速可向当地气象部门查询。
2.3加固改造工程的施工
加固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可按现行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控制,并与业主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由于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条件的特殊性,加固改造工程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格外注重防倒塌、防火灾、防坠落、高空作业、减少扰民以及防污染等的安全措施。
2.3.1防倒塌措施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宜采取下列措施防止建筑倒塌。
1)建筑和围护结构在施工全过程中均宜具备在频遇地震和瞬时风影响下不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的能力。
2)建筑外部的脚手架应具有在频遇地震影响下不出现严重破坏的抗力。
3)临时房屋和围墙在瞬时风的作用下不发生倒塌或破坏。
4)承受室内施工荷载的构件,承载力的可靠性指标不应小于结构设计规范限定值的0. 9。
2.3.2防火灾措施
由于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的特殊性,应该采取特殊的防火措施,这些措施包括:①施工现场应有足够且有效的消防措施;②严格控制施工现场使用明火;③施工前应充分了解所用材料的可燃性和燃烧后释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④高温施工操作前,应清除作业区及作业影响区的可燃物质;⑤设置必要的防火隔断等。
2.3.3防高空坠落
由于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有时要在人员较多的地区实施,防坠落不仅要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还要保证其他人员的安全。防坠落包括塔式起重机等起吊物的坠落、室内脚手架上重物的坠落和室外脚手架上重物坠落等。
2.3.4高空和临空作业
高空和临空作业人员要有特殊的安全措施,且要注重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所有临空作业区都应该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确保无关人员不宜靠近的防范措施。
三、结束语
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本身是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的技术工作,若处理不好,不仅会造成有关当事方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业主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加固改造的设计要确保加固后建筑的安全。加固改造的施工企业除应保证施工质量外,还要特别注重施工阶段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S].2000.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功能区品位和档次,把打造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
二、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分块实施,两级承担、快速推进”的要求,在传统民居——穿斗悬山式民居中汲取营养,将改造范围内的民居打造成为舒适耐用、美观大方、具有特色的现代民居,并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做好美化、绿化和亮化等工作。
(二)工作原则
1.统一协调原则。将改造范围内的民居风格定为有传统特色的现代新民居,做到协调统一、风格一致。
2.经济实用原则。在改造中,既要照顾到街景的需要,又从住户使用的实际需求出发,尽量考虑造价,做到既美观又实用。
3.简便易行原则。改造中,要尽量尊重原有建筑,在街景造型与实施难度上找平衡点,使改造既有一定的街景效果,又简单好操作。
4.费用分担原则。市级财政和县(区)各承担一半。
三、工作范围
改造范围为济广高速公路出口至龙虎山大道路口段大道两侧民居,全长8.6公里。
四、工作任务
(一)全力搞好村(居)民房屋改造
1.对需改造的房屋进行调查摸底,分类登记,并提出具体意见。
2.依据规划设计施工图,动员大道两侧村(居)民支持配合房屋改造。
3.针对不同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村(居)民房屋逐一进行改造。
(二)全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1.对沿线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2.对沿线所有广告宣传牌、路标路牌进行彻底清理,按照规范,合理布局,做到美观实效。
3.动员沿线各个单位和村民,对单位庭院和村民院落进行综合整治,达到庭院硬化、绿化、美化,没有违章的目标。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大道村(居)房屋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序进行,成立市大道村(居)民房屋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职责:1.负责大道沿线民居房屋改造图纸设计工作;2.负责大道沿线村(居)民房屋改造技术指导工作;3.负责工程进度款的拔付工作;4.负责综合协调工作。
余江县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要分别成立相应工作组,负责此项工作。工作组主要职责:1.负责大道辖区内的村(居)民房屋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负责大道辖区内的村(居)民房屋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治安环境。
六、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
整个大道沿线村(居)民房屋改造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宣传发动阶段(10月21日—11月1日)
各工作组依据大道沿线村(居)民房屋改造设计图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并将调查摸底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指挥部办公室。
(二)房屋改造实施阶段(11月1日—12月25日)
对大道沿线村(居)民房屋进行改造。改造措施:加木结构斜屋面,统一盖小青瓦;外墙刷白,局部加线条;外窗加仿木防盗窗格;外门换仿木防盗门;底层贴青砖墙裙。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26日—12月31日)
全面检查验收县(区)大道沿线村(居)民房屋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
七、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2-0160-03
一、工程概况
某单位科研楼系四层十四间砖混结构楼房,内走廊,南北朝向,南临街道,平面形状呈矩形,开间3.6m、3.0m,南面进深6.0m,内走廊宽2.1m,北面进深4.5m,轴线平面尺寸为45.6m×12.6m,底层层高为3.6m,其余层高为3.3m,建筑面积2350m2,建于1987年。
房屋场地地质资料已遗失,现有的设计施工图中也未作任何说明,经补充勘察,其场地主要地基土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层:杂填土,局部淤填土,层厚1.2~1.5m,2层:粘质粉土,层厚3.2~5.8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 KPa;3层:粉土,层厚2.2~3.8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40 KPa;4层:砂质粘土,层厚5.2~6.8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场地地下水在地面以下0.8~1.0m。
图1 原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
二、改造要求
1.因底层沿街需改作大开间营业用房,须拆除底层6、8、10/(A~B)轴横墙及A轴部分纵墙。
2.因科研用房不足,须将房屋加一层,其加层平面布局不变,层高为3.3m,钢筋混凝土现浇坡屋面。
3.根据房屋具体改造情况,对房屋作复核验算,对不符合要求的构件作加固处理,并对其做抗震加固处理。
三、鉴定检测
1.现场查勘:开挖检查未发现房屋基础存在明显老化、腐蚀、酥碎、开裂、折断等不良情况;未发现房屋上部结构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变形及主体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如承重墙体、带壁砖柱、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等结构性异常情况;房屋目前使用情况正常。
2.现场检测:根据国标《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采用回弹法测得其承重墙体、带壁砖柱砌筑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一层为2.8MPa、二层2.1 MPa、三层2.3 MPa、四层1.8MPa,其砌筑砂浆抗压强度不符合原设计要求;根据行标《回弹法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JC/T796-1999,采用回弹法测得其承重墙体、带壁砖柱砖强度等级为一、二、三层为MU15、四层为MU10,其砖强度等级符合原设计要求;根据协标《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采用钻芯法测得其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在17.4~25. 7MPa,其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基本符合原设计要求;根据协标《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采用钻芯法测得其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抗压强度在19.2~24. 8MPa,其梁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原设计要求。
3.复核验算:为分析房屋原结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梁、墙体及带壁砖柱的承载力,根据其平面、竖向布置、构件实际尺寸、配置钢筋情况及现场检测结果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18,墙体及带壁砖柱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砖强度等级取MU10;并按照现行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复核验算,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墙体及带壁砖柱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其高厚比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
4.鉴定结论:经现场查勘、检测、复核验算,未发现房屋基础存在明显老化、腐蚀、酥碎、开裂、折断等不良情况;未发现房屋上部结构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变形;且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未发现房屋主体结构主结构性异常情况;且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墙体及带壁砖柱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其高厚比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国标《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原房屋地基基础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u级,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u级,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u级,综合评定原房屋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su级,即其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不影响整体承载。
四、改造及加固
1.拆墙托换:房屋南面临街,底层沿街需改作大开间营业用房,须拆除底层6、8、10/(A~B)轴横墙及A轴门面部分纵墙。为此,须对底层6、8、10/(A~B)轴横墙托换,其托换方式采用墙两端贴钢筋混凝土柱、墙两侧贴钢筋混凝土梁的做法,贴梁的混凝土通过砖缝、拉结洞和砖墙咬合而共同工作,贴梁主筋伸入两端贴柱而锚固,贴柱下端锚固于基础内,中部与墙体拉结,上部与圈梁连接,贴柱、贴梁起作用后,方能拆除墙体,详见图2:托换、加固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及图3:托换梁详图;底层A轴门面部分纵墙拆除至圈梁底,圈梁兼作承重梁使用,经验算其抗弯、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采用粘贴碳纤维作加固处理。
图2托换、加固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3 托换梁详图
拖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100%进拆除下部墙体
2.加层改造:因科研用房不足,须将房屋加一层,其加层平面布局不变,层高为3.3m,墙体采用轻质材料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现浇坡屋面。加层平面示意图详见图4:加层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为加强新老房屋接合部位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并使加层房屋的荷载安全均匀地传递给下部结构直至基础地基,在原房屋屋面上增设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240mm×300mm),对上作为加层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扁柱(550mm×240mm)的下端支座,对下与原房屋构件及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整体浇筑在一起。
图4加层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
3.带壁砖柱加固:房屋增加一层,荷载也相应增加,复核验算结果如下:房屋已使用近二十年,地基土承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可提高20%,根据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复核验算,其基础承载力仍满足要求,不必作加固处理;另外,其基础持力层下部土强度高于上层,也不必验算下卧层。上部结构除A、B轴带壁砖柱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外,其余均满足要求。
4.抗震加固:按图2:加固结构局部平面示意图作抗震加固,纵横墙交接处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40mm×240mm),构造柱下部端锚固于基础内,上部与墙体拉结,同圈梁连接,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房屋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和抗震性能。
五、改造加固效果
房屋自改造、加固两年来,其沉降观测表明:房屋地基基础沉降速率在0.0851~0.1569mm/d之间,在行标《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有关稳定的规定限值内,其沉降稳定,且无明显不均匀沉降;房屋上部结构未发现开裂等异常情况,且使用情况正常。
六、几点思考
1.房屋的改造、加固工作是应其遵循固有内在的工作程序和改造、加固的原则,因此只有做到科学组织,认
真鉴定检测,精心设计计算,周密施工,才能确保改造、加固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2.原有房屋经过多年使用,必须做好原有房屋的技术鉴定检测工作。经现场鉴定检测,能明确房屋主要承重构件的实际材料强度、截面尺寸、钢筋配置、损坏程度等情况,为复核验算提供技术数据;通过复核验算原有房屋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确定原有房屋的安全性或可靠性等级,为其改造、加固提供技术依据。
3.根据原有房屋的安全性或可靠性等级,结合其改造内容,论证其改造的可行性,确定改造方案,并对其重新计算,对因改造而引起的不满足要求的结构构件必需做加固处理。
4.房屋的加层不仅要考虑充分发挥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新加结构与原有结构的整体性问题,重点处理好新旧结构的受力、连接的协调工作。
1 前言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业主对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变更,以及结构在长期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作用下,其功能逐渐减弱,我们结构工程的任务不单要做好建筑物前期的设计工作,还要能科学的评估结构损伤的客观规律和程度,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结构的加固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2 前期准备工作
2.1 首先应做好加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全面了解原有结构的材料和结构体系,必须先鉴定后加固,避免在加固工程中留下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
2.2 结构加固方案应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结构加固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已有结构实际现状和加固后结构的受力特点,对结构整体进行分析,保证加固后结构体系传力线路明确,结构可靠。
3 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法分析
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3.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扩大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在适筋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构件正截面配筋率不太高的情况下,增大主筋面积可有效地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区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通过新加部分和原构件共同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构件承载力,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3.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3.3 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水平拉杆加固的混凝土受弯构件,由于预应力和新增外部荷载的共同作用,拉杆内产生轴向拉力,该力通过杆端锚固偏心地传递到构件上(当拉杆与梁板底面紧密贴合时,拉杆会与构件共同找曲,此时尚有一部分压力直接传递给构件底面),在构件中产生偏心受压作用,该作用克服了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减少了外荷载效应,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能力。同时,由于拉杆传给构件的压力作用,构件裂缝发展得以缓解、控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也随之提高。
3.4 增加支承加固法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通过减少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达到减少作用在被加固构件上的载载效应,提高结构承载水平的目的。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4 工程加固施工前设计的必要性
4.1 现实的需要
既有房屋,有的由于使用性质改变而导致荷载增加;有的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在层高较大的部位或在屋顶上进行加层;有的为满足节能有关规定,需将楼层周边凹凸部分补平改造;有的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有的由于遭受火灾、超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等。既有房屋的改造、加固日益增多。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形势的发展应不但能熟练地从事新建筑的结构设计,还要逐渐熟悉和掌握对既有房屋的改造和加固设计工作。
4.2 检测和鉴定的必要性
为了解既有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是否满足要求,在改造加固前必须要对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对其可靠性做出正确的评价。检测和鉴定工作应该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检测时可根据房屋结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重点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着重检测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裂缝情况、混凝土碳化深度、蜂窝缺陷等。
4.3 房屋结构的改造、加层、加固必须进行设计
4.3.1 按有关规定,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加固设计实施以后,承担此任务的设计单位应该对该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负完全责任,而原来的设计单位未参与改造加固设计时,则不再负此责任。因此,改造加固设计应该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研究单位来承担。
4.3.2 进行改造加固设计时,力求与承担施工的单位进行配合,根据该施工单位的经验和水平确定更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如果由于招投标等原因,在设计时不能确定施工单位,那么在完成设计确定了施工单位后,开工之前应就设计中构造做法和施工要求与施工单位作交底和讨论,必要时进行方案调整和修改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造价。
5 应注意的问题
5.1 减少对原有结构的损伤,尽量利用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在确定加固方案时,应尽量减少对原有结构的拆除和损伤。对已有结构或构件,在经结构检测和可靠性鉴定分析后,对其结构组成和承载能力等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应尽量保留并利用其作用。
5.2 改造加固过程中,植筋和锚栓技术是常用的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现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 2006) 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 - 2004) 关于锚固长度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按照前者的规定,对于常规的梁柱等构件,其宽度厚度很难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采用植筋锚栓时,应注意最小边距和最小中距地规定,还应注意在原有构件钢筋密集部位钻孔和定位的可能性,应注意严禁损伤和截断原构件受力钢筋。
5.3 改造加固对于新建建筑设计繁复而且独特,要求我们工程设计人员必须紧密结合现场实际,在设计前期就应当与其他各专业以及施工单位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制定出可行、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避免重复设计,少走弯路,在加固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实际结构的检查,并随时消除隐患。
6 结语
就目前现状来看,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设计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随着建筑科学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先进的加固方法不断提出,加固改造设计的方案的选择范围也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足之处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亦会时刻保持积极进步不断探索的精神,争取为我国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亚勇.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抗震加固技术[J].工程质量,2005.12.
[2]王朝秀,周亚平.碳纤维布(CFRP)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
[3]黄春明.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0.
1.1改造日益增多,已由过去的个别的零星改造,发展为成批改造,面广量大.例如中南工业大学1994年改造住宅两栋,60套;1995年改造住宅7栋,近300套;1996年计划改造6栋,近300套.每户增加面积少则十几平方米,多则近30平方米。
1.2改造类型日益增多。由一室一厅改为两室一厅或两室两厅;由两室一厅改为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等。
1.3由于被列入抗震设防的城市越来越多,对于住宅的改造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住宅改造的设计难度日益增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住宅改造方案的确定,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及征求住户的意见,作大量的说服工作,住户才能统一认识,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改造方案.城市住宅的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措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广大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搞得不好,轻者造成房屋开裂、倾斜、漏雨、渗水等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重者造成房屋倒塌,后患无穷。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住宅改造必须具备旧住宅完整的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水、电等以及施工过程的变更,这是一切旧住宅改造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完整的施工图,仅凭当年施工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的记忆是切不可行的。只有详细阅读了旧住宅的施工图后,才能确定哪些东西可以拆除,哪些东西不能拆除,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2改造方案的确定应考虑几个问题
2.1避免片面的强调增加建筑面积,造成房屋间距过小,不能满足正常的日照、防火、抗震、卫生等间距,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2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但一般旧住宅的改造很难满足,这时需要有所取舍,或者满足客厅放弃卧室;或者满足卧室放弃客厅或饭厅。有时利用间接采光也能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例如中南工业大学已经改造好的住宅中有将近300套的客厅是通过间接采光的,除底层光线稍差一些外,其它各层的光线都比较好。
2.3住宅中的改造部分,立面及外装修尽可能与旧楼协调.如旧楼屋顶为挑檐,新建部分最好也做成挑檐;旧楼屋面为女儿墙,新建部分也宜做成女儿墙。避免改造痕迹外露.
3住宅改造施工图设计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3.1基础的沉降问题。对于无地质资料的,一定要作补充勘测一般来说,要改造的住宅已使用了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它的地基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而新扩建部分的地基将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这样,新、旧部分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无法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其基础沉降,缩小新、旧部分的沉降差。如选用新型的轻质材料,减轻墙体自重;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强地圈梁;采用桩基础等。
3.2房屋高宽比过大的问题。目前的住宅改造相当一部分是由两室一厅改为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其中,大部分改造住宅都有一间外凸的卧室或客厅,如果新增的这间卧室或客厅与旧楼不成一个整体,那它的高宽比就大大超过了允许值.为了控制高宽比在允许范围之内,我们在设计中可以把新增房间与旧楼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使新旧楼构成一个整体。
3.3抗震设防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列入抗震设防的城市日益增加,以前六层或六层以下的砖混住宅,大多是隔层设置圈梁,且构造柱设置比现行规范设计要少.在住宅改造设计中,构造柱设置宜稍多于现行设计规范要求,在新旧墙交接处必须设置构造柱。新建部分圈梁宜层层设置,且与旧楼圈梁处在同一标高,新旧圈梁拉通,纵筋焊接。旧楼圈梁隔层设置时,新建部分圈梁在旧楼无圈梁层锚入旧楼的构造柱内。
3.4保持旧楼结构构件原受力状况的间题。7。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建成了相当一批的大板房住宅,这种住宅的改造其支承体系的改变最为常见,必须引起注意.在砖混结构中阳台挑梁切不可支承在新建部分的砖墙上,使之由悬挑变为简支,而发生挑梁断裂事故,设计中旧楼阳台挑梁必须与新楼脱开,保持其原有受力状况。
(一)根据衡住保组字[XX]1号文件和5月13日市房产局会议精神,珠晖区XX年城市棚户区改造第一批计划项目为2个, 一个被列入省XX年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项目,即扶小里棚户区,计划改造272户;另一个被列入我市本级XX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储备项目,即东方里棚户区,计划改造93户。
1、省级考核项目扶小里棚户区由东风街道农田里、如意里和苗圃街道扶小里三个零星棚户区构成。其中农田里规划用地18.4亩,拆迁房屋10223.6平方,改造户数95户;如意里规划用地6.9亩,拆迁房屋8976.05平方,改造户数47户;扶小里规划用地21.5亩,拆迁房屋16972.3平方,改造户数130户。农田里和如意里项目紧临衡州大道东风南路匝道两侧,扶小里项目紧临衡州大道苗圃一侧,均对城市形象造成直接影响。
2、市级储备项目东方里棚户区规划用地29.2亩,拆迁房屋4590平方,改造户数93户。该棚户区住户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五分公司职工,所住房屋大部分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砖瓦平房,房屋破旧不堪,职工强烈要求改造。
3、目前,扶小里项目已由街道上户征求住户意见,绝大多数住户愿意实施棚户区改造,同时,区城建投积极与市国土、规划部门衔接,正在做规划设计,出具规划条件。东方里棚户区已经在与住户签订房屋拆迁协议,部分房屋已经拆除。
(二)根据市住房保障办公室的意见,原由广铁集团住房建设指挥部负责的团结里棚户区项目改由区政府为主体负责实施。该棚户区项目拟占地15.7亩,拆迁房屋6285.7平方,需要改造住户113户。该项目主要是铁路土地,拆迁的多为铁路职工住房,目前,项目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已经制定,动员大会已经召开,现正在积极与住户签订合同,已签订拆迁协议26户。
(三)苗圃地区铁路住房密集,房屋简陋,配套设施缺乏。出于统一规划、整体建设需要,我区拟考虑将与团结里棚户区相连、紧临衡州大道一侧的路向里棚户区纳入团结里棚户区一并改造。路向里棚户区占地38.9亩,需拆迁房屋6663.2平方,改造住户94户。该项目已与广铁集团签订了土地协议,解决了用地矛盾,方便由区政府为主导整体推进实施。
二、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棚户区改造是解决群众居住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城市形象、落实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全区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街道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区城建投资公司负责安置房建设工作,区棚改办负责监督指导、计划上报,形成层层有责任,层层抓落实。
2、三个结合,改善环境。坚持“三个结合”,把棚户区改造与解决衡州大道遗留问题、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结合起来,切实改善百姓住房环境和条件。衡州大道尽管已经通车,但衡州大道如意里一侧住户意见很大,房屋距离衡州大道太近,
已影响到住户的正常生活,同时,衡州大道匝道两侧房屋低矮破旧,与城市形象极不相称,急需改造。区委、区政府在研究棚户区改造时,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中的诸多因素,统筹安排,合理配置,既解决当前的一些突出矛盾,又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
3、加大力度,做细工作。棚户区改造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必须要做细,做到位,要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在为老百姓谋福利、得实惠。按照市住保办的安排部署,我区一方面由街道组织对棚户区进行调查摸底,征求住户意见,登记住户情况,统计住房面积,为编制项目改造实施方案和资金测算方案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与规划部门衔接,确定用地红线和规划建设范围,落实规划设计条件。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建筑外立面改造,是指对建筑外立面使用装饰材料,进行装饰装修的活动。包括成片区外立面改造、整栋楼外立面改造和建筑物局部外立面改造。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区范围内的所有建筑外立面改造。
第四条建筑外立面改造应遵循安全、美观、节能、环保,符合片区风貌控制规划,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第二章改造要求
第五条建筑外立面改造须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市城市风貌控制性规划》、《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规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文物保护区还须符合文物保护专项保护规划的规定。
第六条建筑外立面改造有以下行为的一律不批:
(一)不符合该片区风貌控制规划,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的;
(二)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的;
(三)侵占公共空间的;
(四)改变建筑使用功能的;
(五)未经利害关系人同意,擅自超出申请人房屋所有权部位的;
(六)未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擅自改变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
(七)空调外机临街的;
(八)对临街阳台进行不符合城市规划改造的;
(九)外墙使用涂料的;
(十)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降低节能效果的。
第七条建筑外立面改造确需超出申请人房屋使用权、所有权部位时,须征得相关产权人的同意。
第三章规划管理
第八条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改造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向市城乡规划局申请改造设计方案审批。对经市政府确定实施成片区改造的项目,由组织实施单位向市城乡规划局提出申请;其余改造项目,由房屋产权人提出申请,特殊情况下,也可由房屋产权人委托房屋使用者提出申请。
第九条《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历史建筑进行外立面维修不得改变其原有风貌,其设计方案须征得市文物保护局同意。
第十条组织实施成片区建筑外立面改造的,组织实施单位应先编制街景改造设计方案报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后实施,涉及城市市容市貌的报市城管执法局审查,各单幢建筑不再单独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或个人向市城乡规划局申请审批建筑外立面改造规划设计方案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受委托提出申请的,还应有委托书);
(二)房屋所有权证及附图复印件(原件核对);如果房屋属租赁的,还应附房屋租赁合同及房屋产权人同意改造的书面材料;
(三)改造前建筑外立面照片;
(四)有光彩工程的建筑外立面改造,需到市城管执法局递交恢复光彩工程的承诺书;
(五)其它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经批准的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方案不得擅自改变。确需变更的,须向市城乡规划局申请办理调整方案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市城乡规划局在批准建筑外立面改造后应及时将相关批准资料抄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和市城管执法局。
第四章建设管理
第十四条建筑外立面改造工程投资在30万元以上的,或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安全或公共安全的,申请人应持市城乡规划局批准的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施工管理等手续。
第五章城市管理
第十五条建筑外立面中涉及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空调外机、图形标志、霓虹灯等涉及城市市容市貌的,由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审查。
第十六条需占用道路进行建筑外立面改造施工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持经批准的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方案等手续,到市城管执法局办理占道施工手续,建筑外立面改造过程中,施工现场必须符合城市管理相关规定。
第六章审批程序
第十七条对建筑外立面设计方案的审批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人提出申请;
(二)市城乡规划局对方案进行审查;
(三)涉及光彩工程和市容市貌的,市城乡规划局书面征求市城管执法局意见;
(四)市城乡规划局在收到市城管执法局审查同意的书面意见后,审批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
(五)市城管执法局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章竣工核实管理
第十八条建筑外立面改造完工后,申请人应向市城乡规划局申请规划核实。建筑外立面改造中涉及光彩工程和市容市貌的,由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市城管执法局进行规划核实。
第十九条投资在30万元以上的建筑外立面改造项目,在通过规划核实后,应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申请竣工验收。
第二十条未经核实或核实未达到要求的,以及投资在30万元以上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未达到要求的,均不得投入使用,有关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批准六个月内未施工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规定未经批准或经批准但擅自改变设计方案实施改造的,由市城管执法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按照各自的职能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