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创造力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成为创造型人才。为了真正体现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其课程设置要以构建中小学生的创造心理素质目标体系作为最终目的。
一般认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对中小学创造力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对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有关创造力的几个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创造力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人们对创造力的本质和结构也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有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创造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描述,而不同的创造力理论和定义对创造力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999年发表的英国国家创造力与文化教育咨询委员会(NACCCE)的报告,探讨了学校教学中创造力的性质问题,区分了两种定义不同性质的创造力:“一种是艺术领域的创造力,一种是少数天才身上体现出来的创造力”,第三种创造力是“大众创造力(democratic creativity)”。[1]“大众创造力”是指只要拥有适宜的条件和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所有人都具有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创造性成绩的能力。
所以,创造力应要“同时具备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基本特征”[2]。在学校课程的不同学科中,对这两个特征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从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门类来看,艺术(含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更强调新颖性,语言与文学(含语文、外语科目)、数学、技术(含技术科目亦即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更强调适用性,而对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目)、人文与社会(含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新颖性和适用性可能同样重要。因此,需要学校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素质。
二、构建中小学创造力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
既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创造力素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高级目标和迫切要求,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创造力素质的目标,就要围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素质目标,构建理想的创造力课程体系。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创造力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从“创造过程和创造产品”[2]两个方面来衡量,而应该从创造力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关于中小学创造力心理素质的目标体系,有研究者[3]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创造力素质既包含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想象力、思维品质、人格特征方面的个体创造力的具体要求。此外,创造力的社会研究还发现,“许多创造行为是发生在合作情景中,而且随着学科的发展,作出创造性成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经验背景越来越复杂,个体难以同时具备”[4]。因此,学生的“合作创造力”[4]也应成为创造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合作创造力被定义为一种创造过程中的沟通系统。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个体间合作的形式、沟通方式,注重个体间互动的过程及效果,关注参与互动的个体在合作中的成长与发展”[4]。
合作创造力的提出意义重大,因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5]作为教育的四大学习目标之一的论断不谋而合。可见,创造力素质应该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应该也能够被每个学生所具备和发展的,这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可喜而又有挑战的问题。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
教育目标必定体现于一定的学习内容之中,同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内容才能实现。我们认为: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除了要处理好学习者经验、社会经验和学科知识的关系之外,运用心理学和哲学,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利并有效地组织起来,而学习内容一般以学习领域或课程门类的形式来具体体现。
在学习内容上,除了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也应该体现创造力教育的内容,分科课程设计得好,同样也可以达到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远大目标。比如,外语课程培养目标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学生通过英语写作、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学生语言创造力、沟通创造力的进步。而语言创造和表达能力自然也是学生创造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有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以及其他智育教育内容包含了学生的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创造力教育的内涵。
(三)课程的资源建设
关于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国内研究在这方面较少关注系统性、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但许多中小学大多围绕某一门创新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尝试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围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推出了《科技创新方法》《科技创新案例》和《科技创新活动》[6]系列校本课程,以发展实验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学界就开始对创造力课程及其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比较成熟的成果已运用于改善课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而且,在美国的许多中小学中,“选拔具有超常天赋和才能(gifted and talented)的儿童,并对他们开设专门的创造力培养课程(通常为难度很大的高级学科课程)”[7]。
所以,创造性课程理念最好能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且不必开设专门的创造性能力培养课程,变相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应充分整合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现有的活动课、专题课、综合课、研究课等选修课资源,搭建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目标服务。
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诸如MOOC、网上课堂、远程网络教室等电子学习资源将为中小学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使得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成为了可能。因此,有条件的中小学教室最好能组织相关教研团队,借鉴国外先进的创造力课程经验,结合本地的校情、学情,探索符合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创造性校本课程资源。
此外,创造性课程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所以它有着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特殊的要求和特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放权,学校校长要亲力亲为,更新课程管理理念,改变忽视创造性素质教育课程的偏见和成见,提高课程领导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全校师生和家长积极投身于校本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来。
(四)课程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活动的形态和操作范型”[8],这里的“范型”主要是指“学习活动的总体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8]。例如,“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是采取接受学习还是采取发现学习?是采取独立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个别学习)还是采取非独立学习(包括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发现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8]就学生而言,无论哪一类学习活动,都总是与教师的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不同学习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学与教关系上的区别。
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如果从学与教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应该更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创造力素质涉及学生批判性思维、想象力等高级心理和思维活动,更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思维表征和创新知识体系,而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一些需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应作为教师和学生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当然,源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启发式教学法也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看来,我国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应综合运用发现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各校实际课程资源情况和校情、学情,由校长带头,自上而下地探索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和本校教师特点的课程教学方式。推进创造性课程的实施效果。
(五)隐性课程与创造力教育课程
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时代有着无比璀璨的文明,涌现了灿若星海的代表高度发达创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许多创造性人才,甚至有学者认为:“希腊有着理性的文明、落落大方的竞争、坦诚自信、对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身体美的热爱、思辨和求真的爱好、无穷的探索精神、赋予无形以形式的理智努力,与希腊人相比,现代人一望可知和残疾差不多。”[9]
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会文化、学习环境等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是分不开的。隐性课程往往“具有弥散性(可以说渗透于整个校园)而非集中性的、带有较明显的零碎性而缺乏系统性、在学习的时空条件上也往往缺少明确的规定和界限”[8]。
可以说,班风、校风、师生关系、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学习氛围、教风、学风之类的教育现象均可以作为隐性课程而时刻存在着,总的来说,“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和班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10]。针对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隐性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及其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0]
但要真正发挥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不仅需要开展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课程,从制度上规范广大校长和一线教师的教风,还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有特色的个性。
由于校园文化中的审美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父子和母子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春游、文化考察甚至游学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并创造机会吸引家长的参与,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等的创造力素质。
三、结语
创造性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对此要统一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的创造力培养经验,也有研究我国的教育背景和各地的校情、学情,优选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发展出具有特色的创造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要将个体创造力培养与合作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将创新性教学与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创设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体系,还要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隐性课程影响,为学生提高创造性素质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从而促使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实现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悦,贺雯.英国中小学创造力培养与面临的困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5):57.
[2] 刘桂荣,张景焕,王晓玲.创造力游乐场理论及其实践涵义[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81.
[3] 刘真东.对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0(3):49.
[4] 王亚男,张锦焕.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J].心理科学进展,l 8(l):84-90.
[5]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22-531.
[6] 谢伟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与教学[J].中学教研,2013(01):67-68.
[7] 蔡敏.美国中小学生创造力评价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10):47-51.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
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
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
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做如下的尝试:第一,构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决策系统。主要指体育部教学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决定体育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系统。为了使课程建设和发展得更好,应以广大教师为主体,结合本校的资源状况,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第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系统。实施主体主要由管理办公室或教研室组成。其中,办公室贯彻学校的政策,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协调。而教研室则根据整体安排,确保完成体育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第四,信息的收集系统。组织一支认真负责的信息小组,专门负责收集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相关信息。信息收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客观信息,及时反馈到管理办公室,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评价。除此之外,课程管理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为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5).
[2] 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 靳玉乐主编.现代课程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陈慧琼,罗宏文.校本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思考与实践.湖北教育2005(1).
课程目标必须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统一,没有课程支撑的学校特色培养目标定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
(一)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即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又要有放眼世界的宏伟志向;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既能全面发展,又能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主动发展,形成个性特长。
我们拟在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和实现德、智、体、美等具体目标的基础上,还需达到如下个性特长目标:能在校本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1-2门课程,并为该课程的发展做出贡献;参加一个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并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研究;至少还要娴熟掌握一种运动技能;娴熟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至少做60个小时的志愿者或社区服务;至少要以合作小组形式探究4—8个“五洲文化名城”课程设计,并能明确分工完成巡回演讲或一幕话剧演出;阅读10本世界名著、4本(数学)科普读物、2本英语原著;积极参与学校开设的德育系列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
(二)课程建设总体目标
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完整心灵成长和完美人格塑造;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德育活动课程化,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成为有民族情怀、有世界眼光、能主动发展的阳光学子。
课程建设具体目标:
1.国家课程校本化。即通过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达到重复的内容有效调整,把零散的内容系统整合,通过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在引领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有效落实国家与地方课程,真正实现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基础目标的自主实现。
2.学校课程特色化。根据学校实际和老师现状开设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课程,同时通过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德育活动课程化。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努力将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化,形成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激发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赋予德育活动以生命张力。
二、构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我们立足于打造以“自主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学校,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在基于政策、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彰显校本特色,突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特点。我们设计的自主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图如下。
该体系有如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该体系从课程资源的设置、课程实施方略的制定到课程评价的引领,都突出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实现对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整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切实可行、富有效果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发展。
3.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
4.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为重点,以诚信做人、习惯养成和感恩励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系列课程,凸显德育实效。
5.突出课程的自主选择性。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开发促进每一位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增强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让课程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确立课程实施方略
(一)有效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1.利用《学思导纲》整合国家课程。《学思导纲》是我们实施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有效载体,更是将必修课程整合并逐步实现校本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学思导纲》的设计,拟将现有课程内容按系统论的观点进行适度整合和二度开发,拓展相关资源,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有效性。将预习作业前置,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将自主基础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强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
2.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研究课程之间相似、关联、重合的部分,有效进行课程之间的整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资源。如思品课、历史课与语文课、环境课的部分教材内容重合或互相关联。
3.教材内容的系统整合。我们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设计、系统训练等方面不断探索,在完成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提出如下整合策略:统筹三类课程整合、进行专题教学、注重实验教学;序列化分解学年段的教学目标;系统化构建单元教学目标;核心化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立足一套教材,吸纳多套教材的长处,依据校本教学目标,调整学科教学内容和配套课程资源,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实现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目前的改革已开始触动教育的核心要素――课程的领导权、开发权和实施权。这必将是一场系统的变革,而变革的核心就在于基于学校层面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校为何要构建整体课程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近乎直线的态势演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最核心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各国都将眼光投向未来,关注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养。哈佛大学教育改革负责人托尼・瓦格纳及其研究团队在大量调研后提出,未来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具备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力、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7个关键力。与此同时,OECD等组织和一些国家包括我国,也纷纷提出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提出了“面向未来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而课程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因此,重构学校课程,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需求,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前期的课改从课程管理层面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使学校拥有了课程开发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对课程的需求。然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追求量的增大,导致课程质量难以保证,而很多课程未必能真正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求,甚至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荷。因此,亟需统合三级课程,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此外,随着《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等一系列改革方案的,学校面临着重建课程以落实方案要求,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创新的重大挑战。
从教学层面上看,在笔者曾做过的调研中,有许多教师反映在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困惑,如“怎样解决有限的备课、授课、教研、科研时间与无限的教学内容、考试范围之间的矛盾”“如何分层教学、差异发展”“如何进行有效探究”等。
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学校缺少对课程系统、整体的规划,为此,应重新审视学校课程,把握时代脉搏与改革的发展方向,形成高位的发展战略转型思考,从而整体、系统地构建面向未来的新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应具有哪些特征
时代性。“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认为,课程必须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方面,使学生能够为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感应全球、国家、区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基础性。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的基础性角色决定了学校能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个性化、可持续发展。
选择性。当学校的办学理念真正关照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真实成长与发展时,必然会为其提供多元开放的、富有弹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以帮助其自助选择、自主发展。尤其是新出台的高考方案,在强调学科方向分类与水平分层的基础上,又增加选考科目的分类分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不同能力倾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应性的课程。
整合性。学校课程体系通过系统设计、纵向整合三级课程,形成学校自定的几大门类的课程领域,如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兴趣特长类或研究类课程;同时,整合学段,实现贯通培养。横向拓展学科的科目和范围,形成学科群,适应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同时,关注学科融合,摆脱学科单摆浮搁的孤立状态,实现整体育人。课程之间纵横交叉,形成了具有统整性的、立体开放的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独特性。基于学校自身传统、办学基础和特色,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等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构建的课程体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能够促进学校的个性化发展。
文化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学校在构建具有个性化的高品质课程体系时,应通过战略性谋划、科学开发,促进学校创新,实现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学校创新首先是文化的创新,从文化建设的视角出发,系统构建体现以人为本、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是一所现代学校发展和创新的应有之义。
1.植根文化,价值引领
现代有关文化的理论倾向于将文化看作是文化成员间共同拥有的一套思维理念体系,或者说是价值或意义体系。具体到学校中,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更多表现为学校日常运转中体现出的引领性的信念和价值观,它渗透在学校的所有工作中,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所学校的文化在其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中得以具体表达。优秀的学校文化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即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因为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应秉持的目的。例如,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在“经营好每一个学生”“做有层次、无淘汰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构建的课程体系,立足全体学生、着眼全面发展,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加以统整,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与必选类课程,同时更注重为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富有营养的课程。
2.素养驱动,育人为先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培养人是文化的主要功能。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核心价值观、对人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追求来实现的。具体到教育领域,课程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就是要在教育与学生发展之间架构起桥梁。如果说学校文化让我们明确了课程的价值功能,那么,基于“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则为确定学校课程结构体系提供了依据。如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将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生活技能等素养的长久的现代中国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学校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建构所围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所凝练的本校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课程体系的科学开发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态度兴趣、问题困惑和目标需求等。此外,还要寻找证据,回答诸如“我们有什么证据认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这样的课程”“我们有什么证据表明我们的课程体系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等问题,由此才能构建起一个整体、多元、弹性的课程结构体系。
3.整体规划,系统设计
基于价值引领、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的学校课程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这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灵魂,要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学校文化的集中反映。如北师大朝阳附中提出的“生命绽放教育”,体现了学校办学秉持的现代教育理念。
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目标是指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是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依据。如北师大实验中学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等。
学校的课程结构。这是学校为实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课程门类及其关系。学校基于自身的校情、学情等整合各类课程,形成立体开放的课程基本框架。如清华附中构建的以核心课程(对国家课程的再构和整合)为中心,综合课程、领导力课程和学生自创课程三类课程紧密围绕的立体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设置表是学校课程结构的具体体现,包括课时结构的调整和学分安排等。
学校课程的实施。这是学校课程向学生的转化,涉及不同层级和类型的课程在学校的推进路径与方式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在基础课程中实行动态的三类分层学习,即必修课的分类分层学习、分层走班学习及班内分层学习;拓展类课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则力图构建使学生、教师和学科知识都焕发生命活力的“活力课堂”。
[作者简介]田忠(1981- ),男,江苏泗洪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建模。(江苏 南京 21004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步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从数量上看目前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规模的扩张到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课程教学改革是其中的核心环节。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主动或被动地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从目前来看,改革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了数学必修课程上,对于数学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关注不够,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探讨高职数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期能为数学课程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专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高职数学选修课程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补充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高职院校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在近两年终于基本达成共识,一方面强调基本数学知识与数学素质教育,一方面强调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应用能力教育,形成了以“高等数学”和“专业应用类数学课程”为主干课程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高职院人才培养目标对数学课程提出的要求。
但由于近年来受实用主义教育教学观的影响,现在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总课时被大幅缩减,伴随着生源数学能力的下降,数学主干课程的教学能涉及的知识非常有限,用于数学素质和数学应用能力方面的教学更是严重不足。这样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同学有参加“专转本”或“专升本”考试的要求,现实情况是常规数学主干课程的教学不能满足这部分同学的升学需求;部分同学客观上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数学素质不过关,比如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现实的数学主干课程关注不够,这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还有一批比较优秀的同学在未来有可能从事产品开发工作,需要一定的数学应用和研究能力,目前我们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照顾不到的。所以,我们需要构建常规教学之外的数学选修课程体系,来弥补主干数学课程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广度、深度的不足,拓展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应用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数学基础。
二、高职数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针对学生的现实需求构建了三类数学选修课程:数学知识提升类、数学思维提升类和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类。
(一)数学知识提升类
1.开设课程。数学知识提升类的课程涉及“专转本数学”“自学考试数学”。
2.课程目标。这两门课程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达到“专转本”和“自学考试”中对数学的考试要求。
3.教学内容安排及参考教材。《专转本数学》教学内容紧扣江苏省“专转本”考试大纲,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级数与常微分方程。本校《自学考试数学》已经开设的部分主要是针对江苏省自考本科《高等数学一》的考试内容,教学内容与《专转本数学》教学内容类似,教学难度比专转本要小,当然各学校可根据自己学生结构开设更多的工科类和经管类数学自考课程。
《专转本数学》使用的是教师自编内部讲义,根据教学经验参考多版本经典辅导教材编写而成,《自学考试数学》使用的则是自考机构指定教材。
4.教学模式。这两门数学课程主要是应对考试,属于传统理论教学课程,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因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讨论、练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
5.考核方式。考核采用传统百分制闭卷笔试形式,完全参考两类考试的考试大纲,考核难度与知识点的分布与升学考试一致。
(二)数学思维提升类
1.开设课程。数学思维提升类的课程涉及“图形漫游”“数学游戏”“逻辑推理”三门课程。
2.课程目标。通过对思维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涉及到人类发展的最基层的能力是视觉思维能力、数字思维能力、记忆思维能力、移情思维能力和言语思维能力。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就要对最基层的能力加强训练。考虑数学教师的优势思维在视觉、数字和移情思维三个方面,我们对应开出以上三门课程。
3.教学内容安排及参考教材。“图形漫游”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课程包括字母图形、观察图形、分析图形和迷宫图形四个部分的内容;“数学游戏”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字思维能力,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数学游戏、应用数学游戏、图形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游戏四个部分;“逻辑推理”旨在提高学生的移情思维能力,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推理、演绎推理、空间和时间推理四个部分。此处三门课程均使用教师自编讲义,主要参考由江乐兴主编的哈佛游戏系列丛书以及蒋励、康俊翻译的1000个思维游戏系列丛书。
4.教学模式。这三门数学课程都是以案例教学为主,首先给出典型案例让学生思考,讲解之后再进行练习。模式比较简单,但教学中的重点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的训练达到一定的强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控制好每个案例的时间,思考的时候要保证环境的绝对安静,保证思考的独立性。课后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也要保证,鼓励同学之间互相促进。
5.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平时为主,占60%,考核课堂上思考的投入度与效果;期末考查占40%,考核典型问题的典型解决方案。
(三)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类
1.开设课程。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类的课程涉及“数学建模”。
2.课程目标。目前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最好载体就是数学建模,而且多年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践证明,数学建模能够使得这些优秀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上跨一大步,特别是在研究方面,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形式,并初步形成一些良好的研究问题的习惯,这些东西为他们以后从一线操作工人上升到产业技术工作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开设了“数学建模”这门应用能力提升课程。
3.教学内容安排及参考教材。该课程的目标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概念、一般步骤以及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内容包括历年数学建模真题,我们选择了数学分析类和最优化设计类各4个,涉及的数学建模方法包括数值量化法、插值、拟合、参数估计、回归、初等代数计算、初等几何计算、最值求解法、微元分析法、多目标优化法、0~1规划法,通过建模案例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以上这些数学建模方法的概念和原理,而且使学生能初步应用这些方法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最优方案设计,并且最终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结果,最终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课程教学使用的是教师自编讲义,主要参考历年数学建模经典案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4.教学模式。该课程采用“项目教学”的模式,以能力为目标,以数学建模真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布置任务—指导实践—提问及分享—教师总结”这样四个步骤开展教学。教学中以3人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一般要求3人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分工协作完成指定的任务,最终集体完成整个项目,每3人就是一个科研小组,组长为项目研究负责人,教师为项目引导师和项目验收人。
5.考核方式。课程的考核主要以平时为主,占60%,考查个人表现和团队表现两个方面,每个教学单元要有明确的记录。最后期末考核占40%,可以提供题库,现场抽题、现场解决的考核方式更科学更公平。
三、实践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其效果和预期是基本一致的,知识提升类课程解决了部分同学升学考试的数学学习需求;数学思维提升类课程帮助部分同学提升了思维能力,这为他们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学应用能力提升课程则通过“数学建模”引导部分同学开始科学研究的尝试。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获得了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不断发展和完善高职数学选修课程体系。
1.师资的选择。要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是关键的因素,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教师首先就需要具备这些知识、品质和能力,而且最好教授的领域就是教师的专长。知识提升类课程就是面向升学考试,选择教师就要选择对几类升学考试有教学经验、有研究的教学人员;数学思维提升类课程目标是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师之间的思维优势点也是有所区别的,“图形漫游”需要选择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教师,“数学游戏”需要选择对数字敏感度高而且对数学游戏有研究兴趣的教师,“逻辑推理”当然是选择在推理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对于数学应用能力提升课程,需要选择从事数学建模研究或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实践中发现师资搭配合理的情况下,教师授课自己站的高、有乐趣,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便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类课程特色比较鲜明,教师特点是否与课程匹配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关键因素。
2.教学课时的安排。现在一般院校的选修课程的安排是每周2课时,在构建课程体系之初,我们便针对课程特点申报教务部门,对教学的安排进行了调整。知识提升类课程面向的是参加升学考试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普遍基础相对较好,接受能力较强,一次课可以安排3课时或4课时;数学思维提升类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强度的要求特别高,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有所触动,否则就仅仅是游戏。对学生基础不同,我们试验过一周3次课、一次2课时和一周2次课、一次3课时两种安排。当然可以根据学校教务及学生的情况进行其他强度的安排,原则是强度要对学生有触动,学生有提升有感悟。数学应用能力提升课程,目前我们仅开发了“数学建模”,这类课程定位就是学生的科学研究启蒙课程,是教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研究需要对问题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一般遇到的问题也是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我们采用的周末一天8课时的方式,从时间上保证学生可以初步达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强度,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实践中教学的安排也许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不管怎么安排,这类课程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训练强度,否则此类课程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3.与专业的对接。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生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工作核心,我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提升课程就是要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课程体系中的“数学建模”课程是目前数学应用与专业的最好平台,“数学建模”课程在教学中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建模案例,比如机械类专业选择的建模案例可以是机械及仪器的最优化设计问题,经管类专业可以选择利润最大化、经济数据分析等案例,化工类专业则需要侧重化工数据分析与数据建模等。与专业紧密对接,将直接促进部分同学的专业研究能力,使得他们在未来职业岗位上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这也将直接促进专业建设,收到专业系部和教师的支持,使其获得更大的现实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新文,周志艳.论高职教育的目的[J].职业技术教育,2001(4).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意识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逐渐丧失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对于探究学习缺乏最基本的认识,不知道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并且教学理论只有构建成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地被贯彻实施。因此,通过实验研究,构建完善小学数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构建起来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再创造教学理论和问题解决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数学的建构主义理论说明数学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同时,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倡导的是让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更要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这也是构建主义的原理体现。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操作、交流和反省主动地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在思考和反省的过程中加强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2.再创造教学理论
再创造教学理论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由旧知识来解释新知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概括、观察、类比等,通过这些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和再发现。
3.问题解决理论
重视数学问题解决理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数学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数学发现、创新的过程。其二,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模式的教学目标
目标在教学模式中起着核心作用,对于其他因素都有着制约效果。当学生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时,他们实际上就在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小学数学探究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培养探究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达到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目标。总的来说,其核心目标就是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素质。
三、模式的实施程序
1.创建问题情境
有问题才有探究,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创建问题情境,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特定的课题而设置的包括迷茫、冲击等心理刺激,学生对此感兴趣但又没有办法去解决它。情境中的问题需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程度相符,但又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解决。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提出疑问,明确探究的方向,带动思维的活力。
2.创建数学模型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思维角度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个看似实际的问题中概括出抽象的数学知识,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可见,建立数学模型在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是至关重要的。
3.解释应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有着反作用,知识不仅是作为理论存在的,只有知识被运用时,才能够显示其作用和功效。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活用数学的意识和观念。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是混合了许多信息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出现的,将这种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了解到数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模式的教学策略
1.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探究教学课堂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保障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具体来说,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犯非原则性的错误,营造和谐、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2.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探究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思考,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个过程。教师应该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促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探索的艰辛,又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能逐渐养成自发探索的习惯,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既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符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实际要求的。但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学习的综合性要求我们要综合使用多种模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81―03
1 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及民族体育文化进入学校传承的首要环节。当前人们开始关注学校实践,关注校本课程的实施,这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1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了10年多时间,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很多中小学都利用国家课程和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来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在体育教育领域,很多学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广大的民族地区,有些学校也在尝试着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比如,黔南布依族地区学校利用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元素开展体育活动,根据布依民歌“好花红”创编布依族地区学校校园健身操、健身舞运用于学校体育活动之中,既体现了民族元素,又注入了时代气息。这些民族地区学校所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一般都会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我们称之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
笔者正在参与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布依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性研究》就是一种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编写了《黔南民族体育》的校本教材,它是我们开发与实施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实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使用了这本学生教材,但是在实施后就面临一个如何进行教学评价的问题,这就是本论文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针对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问题也是当前很多正在进行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实验的教师所面临的困难,急需我们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探讨。
只有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才能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评价依据,为我们提供判断的标准。只有构建的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合理,才能更好地衡量我们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确立的目标、开发的教材内容以及教师的实际教学是否合理。所以,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实际任务,它有很强的必要性,是我们了解当前正在开展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有力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手段。总之,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构建合理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2 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依据
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这些要素。只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新课标的要求,了解当前的课程和教学评价发展趋势以及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自身的特点,才能构建起合理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2.1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们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目的是衡量我们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进而能否让我们的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得到有效传承。所以,我们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第一个依据就是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符合其发展规律。比如,对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考虑其自身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也要考虑其发展的连续性特点,制定的评价标准要具有一定衔接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点,制定的评价标准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
2.2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我们开发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一般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开发和建设,所以我们构建其教学评价体系时也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1~6年级)与健康(7~9年级)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中也作出了“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的指示,指出要“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对原课标做了诸多修订,其中关于评价的修改是“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我们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时,一要依据课标里对评价的具体要求,二要依据课标本身的内容,要依据课标四个领域的学习目标。
2.3要依据当前中小学课程和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小学课程和教学评价呈现如下趋势:评价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不仅管理者、教育者主持评价,学习者及其同伴也可以参与评价。评价内容的范围出现扩大化趋势,以往只注重学习结果,现在学习过程也被纳入评价范围;以往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和能力的提高,现在同时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评价方法和形式出现多样化趋势,以往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通过纸笔形式的考试测验、量化考试的方法进行评价,现在增加了观察记录等档案袋式评价,继续使用量化评价方法的同时也强化质性评价方法。我们在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时,一定要顺应当前课程和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要求,不能闭门造车,违背时代潮流。
2.4要依据民族体育项目自身的特点
民族体育项目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身体活动方式,渗透着各自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念,反映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和地域风情,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它有自己的身体活动特点,有自己的文化心理内涵,这些与现在学校所传授的西方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不同的。我们在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时,要符合民族体育项目自身特点,不能简单套用以前的适用于西方体育教学的评价模式。
总之,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我们考虑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合理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3 构建科学合理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指标)、评价形式与方法这些内容。我们建立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内容时,应该结合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特点和当前评价发展趋势来建立,下面分别讨论这些评价体系内容。
3.1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主体
我们要根据课程和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趋势,来确立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的主体。对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既要以体育教师为主要评价者,也要参考学生本人和其他学生的意见。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学生本人自评时,要避免出现自评过高或过谦的问题,学生互评时,要避免出现学生之间互送人情或打感情牌而导致评价失真的问题。教师要在评价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并起到预警的作用。互评中,对发现的失真评价现象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对故意打高分或打低分的学生要批评教育,作废其所打分数并扣掉其自己一定分数。总之,体育教师和学生是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主体,在评价时要发挥其主体作用,又要有一定措施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2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对象
本文要构建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对象是使用民族体育校本课程的中小学生。我们在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我们在设计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标准时,应该分层次地去设计,对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各阶段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也要注意各阶段的评价标准之间要有连续性,构成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具体实施中,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灵活使用评价工具,使每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都要有所体现,不能只看最后的体育测试成绩。
3.3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指标
考虑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评价内容时应该按照评价内容扩大化趋势和课标本身的要求去设计。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民族体育项目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学习民族体育项目知识、技能进行评价,更要注重民族体育项目对学生运动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我们在制定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指标时,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去操作。另外,课标在制定目标时也是按照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感与价值观的变化、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这些维度去设计的,我们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指标设计的标准,也符合课程与教学评价发展的趋势。
依据2012年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确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四大方面的评价指标。为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鼓励学生学习民族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另外加上努力进步程度这一方面的评价指标。我们又对具备高级职称资格的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了专家效度咨询,分别对这五大方面及其里面的二级指标所应占的比重进行了讨论,最后确立了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内容指标及其比重关系。具体情况是:评价内容的总分是100分。第一个大项指标“运动参与”占15%,共包括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学习态度(注意力集中,主动积极,自觉锻炼等)占5分;兴趣、爱好、习惯养成占5分;出勤率占5分。第二个大项指标“运动技能水平”占30%,共包括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民族风情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本知识占8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技术、技能与方法占8分;拓展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思想及运动精神占7分;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占7分。第三个大项指标“身体健康”占20%,共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与能力占5分;懂得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占5分;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占5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占5分。第四个大项指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占20%,共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在体育学习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占5分;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并与同伴和谐相处占5分;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情绪稳定程度占5分;良好的体育道德占5分。第五个大项指标“努力进步程度”占15%,共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具有进取精神,不干落后占5分;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进步占5分;克服困难,尽力完成教学任务占5分。
3.4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表1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内容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引言
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的技术。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中职学校作为生产一线人才的培养基地,应针对数控专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计划,进一步搭建适合我校的课程体系,形成我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现代企业所需的数控岗位智能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目前,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中职、中职学校的数控专业的职业学历教育和各种中、短期的数控技术培训班二种形式。根据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汽车与模具企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制造业外资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可分三个层次,其各层次对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在企业部门中承担的工作角色也各不同。
1、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的加工操作、简单程序编制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企业的需求量最大。
2、灰领层:专门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3、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知识面广。
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是培养大量合格的数控技术蓝领,即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数控加工、编程、操作及设备管理维修的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应该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严密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理论基础够用、编程能力较强、操作技能较宽的专业特色。
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数控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职业动态的反映,是技能与知识的获取及转变的过程,即职业能力获取的过程。由此建立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实用性、可塑性(可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中职教育在于培养有较强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能零距离上岗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数控专业课程体系也是围绕这个根本来开展,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培养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同时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的严格比例,构建以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训、实习为纽带,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突出“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着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核心思想。从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出发,以能力为本,提出了能力要求和满足能力要求所必需具备的知识结构,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由基础理论平台和一体化实训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其中基础理论“平台”包括人文素质“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模块指的是一体化实训模块组成。
(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着力构建完善的实训实验室
足够的教学场地和完善、先进的实习设备,是职业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足够的投入,没有硬件作支撑,教学就成纸上谈兵。
1、加强金工实训车间的建设
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能加工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复杂的零件,劳动强度更低,学生更容易有成就感,更容易感兴趣,但实习教学中不能搞“跨越式”或“式”,不能降低传统的金工实习的教学要求,自动化的数控机床也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加工技术。教学实践也证明,普通机床操作技能掌握熟练的学生到数控实训环节,只要编程过关,数控加工也会得心应手。而且,掌握熟练的普通机床操作技能能保证学生有更广阔的就业门路。
2、加强数控仿真实训室建设
通过仿真加工训练,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及加工有了较多了解,可以缩短熟悉机床的时间,减少实习时的一些误操作。学生还可以在仿真数控系统中验证程序的可靠性,观察加工走刀路线和零件切削过程,具有高效、快速、低成本等优点,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实践操作教学环节,解决资金、设备不足的矛盾,而且由于仿真加工互动性强,直观生动,能够成为强有力的教学手段。
(三)切实加强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在最后一个学期(学年),原则上不安排课堂教学,主要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训和到企业中进行数控岗位的顶岗实习,同时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为合作企业提供所需数控人才的储备和选择,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保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数控技术近年来的广泛应用,引起数控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造成数控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学校应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数控技术岗位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重点放在工艺技术、解决问题等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企业中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数控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五)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以我校独具特色的将文化课向第二课堂延伸、专业理论课向实践性教学延伸、专业技能课向技能展赛、专业实训、顶岗实习延伸并将所有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三延伸一整合”教学改革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电子商务带来的对传统营销环境的冲击,使得营销的各环节和实现渠道都和网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设计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之联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的“双对接”。
由于受到校企合作机制、政策、条件、合作成本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目前的网络营销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法上都没有突破传统教学的藩篱,仍然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训教学,并没有真正的以工作项目为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理论和实践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深度融合。现实的网络营销中往往有店铺转化率、流量、销售量等衡量效果的经济杠杆,而日常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后仍不能“学以致用”。只是模拟工作的过程,学生感受不到真实网络营销工作中的压力,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仍然是消极的学习。
二、基于企业评价的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针对企业需求的调查对象与方法
针对本研究编制了《网络营销》设置及开发的调查问卷,调查分两部分进行:通过问卷主要是对《网络营销》课程中涉及的相关能力进行权重的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了解适合学生和企业评价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和企业能力需求之间的差异所进行的沟通和协调。
通过发放问卷50份进行了专题调研,回收43份,其中有效问卷32份,调查大型企业9家,中小型企业23家。剖析了涉及网络营销的能力共12项,依次为:网络商务市场开发文档撰写、客户调查研究分析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了解客户需求)、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制订网络营销目标和实施策略、团队合作能力、运用恰当方法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掌握竞争商家案例分析的方法、掌握网店商品定价的方法、掌握网店营销定位的方法、掌握淘宝店铺常用的推广方法、掌握网店诊断的基本方法并对网店提供优化建议。
(二)调查结果
1.企业对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需求,更多看重的是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此次调研中,77%的企业认为学生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在网络营销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构建学生学习评价表时,在此项目上赋予权重最高。与客户的沟通协调能力,是一种关键能力,对于此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通过具体的商业项目实践来逐步提升。以项目的达成度为核心,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专家、合作者、教练、顾问、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监控。[2]
2.网络营销课程的核心,实现营销目的的网络技术和适应网络技术的营销方法同样重要。
网络营销简单来讲是运用网络技术实现营销方案的过程。不论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在此次调研中都表现出对技术和方法结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网络技术和营销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找出两者较好的结合点,这是本门课程教学需要思考的关键技术问题。
3.网络营销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以教师和企业共同考核为企业所期待的方式。
以往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考核多是教师为评价主体,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仅仅只是教育内部的一种监控,并不能反映出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引入企业评价为主体的评价,不但从外部检验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在全过程的参与中客观地评价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这种评价更具开放性和客观性。在此次调研中,82%的企业认为教师和企业共同考核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考核方式,另外,23%的企业认为笔试和上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也很重要。
(三)以项目达成度为考核核心的学生学习评价表
以网络营销活动为核心进行实际工作任务的分解,将网络营销活动分为店铺优化、店铺推广、店铺活动三项综合性工作任务,并据此划分出相应的能力需求描述。根据此次调研中企业对12项能力需求重要性的分层,给出相应的权重。(如表1所示):
该学习评价表,仅作为一个完整项目中的评价表,是网络营销课程中的阶段性评价,它将打分的量化形式与综合评议的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过程性评价形式,对学生学习评价有了一个立体的总结。最终本门课程的学习成果则由学习过程中的这一个个“档案袋”汇集而成。这些成果能够显示目标的达成度和发展的信息,使得学生本人、教师和企业认同其价值,并有助于日后改进课程的一种评价。
三、基于企业评价的学习评价体系实施策略
(一)整合课程内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利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性。
以网络营销师考证为依托,将原有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在真实的淘宝运营环境中,通过学习三个工作知识“店铺优化”“店铺推广”“店铺活动”组织实践活动,并完成3-5个真实的工作项目。按照淘宝店铺经营的真实工作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们熟悉淘宝经营的全过程,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辅助真实的商家做相关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导师或顾问的角色,由工作室的学生担任助手或技术支持,利用课下学习时间后带领和辅导课程其他分组同学进行学习,由点到面,分层学习,梯队管理。
由于网络营销工作涉及店主的经营成本,最终的推广、优化方案需要店主来决定,在整个工作完成过程中,教师或者指定的学生需要在课下或者课上和店主保持及时沟通,及时调整优化方案和工作内容,工作室的学生需要利用社团活动的课下时间做相关工作。同时,引企入校,不定期为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实践讲座和指导。
(二)实现商家参与评价为目标,项目达成度为重点,社团活动为纽带,进行梯队管理的学习新模式,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真实的商业项目涉及商家的经营成本和网店后台的密码安全,所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商家、教师和学生三方需要充分及时的沟通、不断传递素材,不时讨论修改设计方案,这个过程需要网络及时交流工具来完成,因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完成任务,所以必须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商家布置任务和需求,学生利用工作室的社团活动来推进任务的完成。同时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实行梯队管理。以在工作室进行社团活动的学生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以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搭建教学性顶岗实习、自建商务学习平台、工作室分级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新模式,降低了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商家经营成本风险。
在电子商务行业,许多企业不愿意与学校合作的原因其中之一,就在于经济成本,学生由于没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成本存在一定的潜在危机,就此搭建以工作认知为目的的教学型顶岗实习、自建基于真实商业环境的商务学习平台和产学研工作室的三级学习模式。在教学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构成了知识活动的三个阶段:社会化――整合――内化;在这三个阶段,知识主体的范围也有不断扩大:个体――小组――小组间。
其中,教学性顶岗实习是基于学生对职业的认知需求所设计的,贯穿于学期教学中,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将来所面临的工作有实践感知。与网络公司合作自建基于教学要求的真实商业环境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真实的商品交易,也能进行学习和作业的提交,而学习的效果不是用分数来衡量,而是用虚拟的代金币来实现,这样避免了商业交易中的成本危机。产学研工作室承接的是真实的商业项目,在社团活动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经过工作室中真实项目的锻炼和实践,再负责指导其他同学完成相应的项目,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的提升,这是一个职业能力螺旋上升发展的过程。
在不同的学习载体中,企业评价的比重逐步加重,企业评价的职能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商务学习平台中,企业职能可以是经验指导,评价涉及的部分很少;在产学研前提下工作室的社团活动,部分核心学生团队利用了课下时间做网络营销项目,在带动课上的全体学生,学生能力的提升也逐渐由点到面,学生的参与项目的深度也逐渐增强。
(四)建立商家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三级互动评价模式,使得三方的信息能够及时沟通反馈,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评价方式上,将商家的第三方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其中商家的评价,不仅表现在与教师和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沟通,也包括完成项目后对学生完成任务中涉及的各项工作内容的评价,是涵盖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生成性评价。
学生平时的成绩评定结合商家、教师、学生三方评价,并根据网络营销师的执业资格标准最终来衡量,让行业、企业的评价方式进入考核。在项目完成后,商家针对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的工作任务,结合网络营销课程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给予相应的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本文以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主要从两方面探讨了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设置安排合理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教学安排,从而使得学生通过主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消费广告心理学实验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全国各大高校开始逐渐设立心理学专业。但是,我国设立心理学专业的高校绝大部分为师范类院校,教学方法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操作课程内容很少或甚至没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就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强调实践重于理论的基础选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操作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消费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开设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环节的高校并不多,相应的教材也缺乏,这些均无法满足本专业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的需要。伴随着社会需求由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为了使心理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本文以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主要谈谈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二、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1.设置安排合理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消费与广告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消费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中,广告心理是消费心理中的重要内容。具体点说,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商品销售对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因此该课程主要目的,是从应用角度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洞悉与理解,这里消费者行为着重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目前课程安排大致包括三个模块,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导论(导言、研究方法、市场细分)、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态度、自我概念等)、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等)。本课程从这三大模块出发,整合原有的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相关实验环节,来探讨如何合理设置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实践,新增市场调查、平面广告综合分析及设计、品牌故事案例分析等三项综合性实验。以市场调查的教学内容为例。导论部分为学生学习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消费与广告心理学的学习内容和框架安排、定量和定性的消费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产品的市场细分和策略。所以这一部分的课程如果能配套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课程新增市场调查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背景举例:大学生相关电子通讯数码产品使用现状调研。问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如何在案例中应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2人一组思考研究方案,课外实践实施市场调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问卷编制的技巧,掌握了市场调查的技能。2.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教学安排目前消费与广告心理学课程安排大多集中于让学生习得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大多数课程要求的效果都停留在行为复杂性较低的层次,如识记、理解上,做的好一些的会管理到应用层面。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教育科研机构有这样的发现:许多学生无法脱离教师独立思考,或者是无法超越书本上的内容。因此可以这样说,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方式都没有让学生学会对自身的学习有清醒的意识,没有学会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也没有学会从书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分析出意义。基于这样的前提,探索自主学习的梯度式实验教学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渐进的梯度实验教学可以增强互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里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这种学习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进行批判性思考。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具备这样几种特别的教学功能:实验项目进程安排提供关于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学习的心理策略的信息;对于如何使用这些策略思考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出清楚的说明;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而应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先前理解对其进行重新组织;通过实验、报告、答辩以及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复杂化,从而将学习的责任转到学习者一方,使学生成为一个主动者,通过课内外实验操作技能的多方面训练提高学习能力。以平面广告综合分析及设计为例。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复杂繁多,而广告心理是消费心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产品策略的重要体现,由此课程新增平面广告分析和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背景举例:综合分析某品牌某产品某主题的平面广告1幅。要求学生首先熟悉了解该品牌及其产品,然后对某主题的平面广告进行综合分析,如创意理论依据、创意方法、广告主题、广告标题、文案、图片、色彩、色彩、版面布置与编排、文案创意、视觉元素的传达等。以上海大众新polo汽车广告为例(主题:人性化动态尖端科技-德系精湛工艺)。对Polo产品及其广告进行分析。Who-弄清楚Polo是什么东西,它的成长环境等等,它的形象、气质、定位是什么,在消费者中的印象怎样;What-在广告中说了些什么;Whom-弄清楚说给谁听;Which-用什么方式或者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传播给受众;What effect-广告目的,促进销售、传播观念、提高企业形象还是都有。这一过程中,通过平面广告的学习,掌握平面广告的创意规律,影响消费决策的个体因素,整体提高平面广告综合分析能力。三、思考和小结结合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按照以上思路基本达到培养面向应用型的心理学人才目的。然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市场调查课外实践环节的把控,平面广告的选取,品牌案例故事的选择等。总之,笔者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了相对适合心理学专业的《消费与广告心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手册,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相信一定会探索和构建出适合心理学专业要求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涂勇.浅谈高校“消费心理学:实验课程建设[J].高校科研,2004,(16):9.
[2]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Anation at risk: The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83.
[3]Rallis, S., Rossman, G, Phlegar, J., &Abeille, A. Dynamic teachers: leadersof change. ThousandOaks, CA:CorwinPress. 1995.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课程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430031381210。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力求实现理念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将使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教学管理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
一、课程内容形式体系
该体系一是要构建融艺术理论学习、艺术作品鉴赏和艺术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立体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审美能力,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二是要形成以《艺术导论》等8门限定性选修课为核心,以提高型和个性化任意性选修课(含校本课程)为重要补充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体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的限选课程有艺术导论、戏剧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艺术教育的新观念强调,“艺术教育课程要多样化……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目标……”。高校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公共艺术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等进行选择,这样的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如清华大学就设立了艺术自选课,主要包含理论型的欣赏课和实践型的技巧课两方面,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接触一些艺术门类。三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建立好艺术教育网络。由于艺术教育不是一种纯智力活动,它还包含了情感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一定的艺术技能方面的教育,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显性课程,理所当然地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将艺术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领域,建立艺术教育网络,扩大艺术教育功能。这要求教育者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艺术实践、课外指导、专题报告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其中由于艺术实践有其丰富性、多样审美性、体验性等特点,它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举办校、院(系)际的主题鲜明的大型艺术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等;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学生文艺团体的指导与管理,鼓励大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文艺社团活动中丰富文化生活,提升艺术素养。
二、教学操作规范体系
一、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教学质量却不断下降。纵观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二是学生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低效被动。
二、现行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概念狭小,被等同于教学测试。实施评价的主体通常是任课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单一。此外,教学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而且评价结果缺少反馈。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入新型的评价体系。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1.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1967年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fiven)提出来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所做出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做出反馈,从而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构建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形成性评价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对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和取得的成绩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随时向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的评价方式,优越性已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四、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1.课堂学习评价
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既可以使用鼓励性语言,又可以使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传递赞扬的信息,以平等和蔼的交谈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的学习报告
学习报告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反馈,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学生的学习报告,一方面教师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适应等方面的内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能及时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3.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在开展口语、写作等英语技能训练活动的时候,学生可以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或者同学间互相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弥补教师评价的不足,增强责任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4.教师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属非正式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必须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评价可以在课堂讨论中,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及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评语应该简明、具体并具有针对性,评语包括优点和缺点两部分。
五、结语
教学评价始终贯穿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与学及其效果方面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不仅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形成性评价可能不像标准化选择题那样容易设计,但更有可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各种技能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安排提出实用的建议。由此看来,形成性评价能有效弥补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符合中职英语课改趋势,值得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邹慧民,蔡植瑜.实行形成性评价,改革现存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J].江两师范大学学报,2006(1):l14-118.
[2]郭茜,杨志强.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5):103-109.
[3]刘伟.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课题: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在于以帮助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为基点,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全面发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五方面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课程体系对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性原则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本质功能所决定。作为一种在职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为教师提供再提高、再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更新与优化,使其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此外,基础教育新课程给予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施展个人才华的自由空间,为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大可能。新课程期待教师的发展,新课程需要教师的发展,以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为己任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必须将发展性作为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发展性原则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首先,人的发展表现为认知水平与人格的和谐发展,二者缺一不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以往重认知轻人格的不良倾向,在强调知识技能等的同时,重视情感意志方面的课程开发。其次,制定课程目标要综合考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认真研究他们已有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及学习特点等,从现有水平出发,以确定合理且弹性化的目标,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从而保证课程的发展。此外,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师群体在关注点、专业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和社会化水平以及综合发展程度上的差异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从而针对要求,有所侧重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最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发展的特殊性,而不是对普通高师课程体系的简单模仿和随意缩略,在选择与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形态等时要切实以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发展需求为依据。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课程体系要突出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他们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只有人的最本质属性得到发展,人才可能是发展的人,而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发展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与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当基础教育新课程将人的发展作为核心目的,将人的主体性置于突出地位的时候,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性问题才真正凸显出来。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要突出主体性原则以激发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当注意以下两个基本方面:首先,广大中小学教师不光是继续教育的对象,他们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继续教育课程不能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甚至灌输而忽视学员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毕竟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主体对客体主动的意义建构,学习是无意义的。故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当多为他们创造发挥自主能动性、凸显主体性的机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和吸引他们参与课程建设,使他们以切身感受强化自我主体意识。其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在周密设计的同时还应当为学员发挥主体性留有一定的空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的选择要着眼于唤醒与强化学员的自我主体意识,倡导学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得学习真正成为他们自觉主动的行为,促使他们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三、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强调课程的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即不能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看作预定的、现成的知识及进程安排,也不应该是在正式教学活动发生之前已经编好的、固定了的教学的内容和对象。人处于持续的发展中,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是人的根本特点,立足于人的教育应当充分肯定这一点。就传统的课程而言,大多都先于学习活动而出现,其典型的预成性企图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控制在预设的轨道上与范围内。但是,就学习者的主体性而盲,这种预设性的课程,它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预设性课程力图确定化与完成性的倾向势必会将许多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此种课程所创设的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其对学习主体的发展是否有积极意义同样令人质疑。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当突出生成性原则。首先,要树立动态的课程观。人的发展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教育必然无法对人的发展需求做到完全预料。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不可能是完全预设、固定不变的,它的构建必然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次,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应当有意识地加大生成性因素的比重。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因此加大课程目标的生成性是保证课程体系遵循生成性原则的首要因素。制定课程目标不能仅着眼于易于控制与把握的诸如知识获得、技能提高等目标,还需要考虑到难以具体量化、但对个体发展更有意义的诸如思想、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变化程度。在课程形态结构等方面要加大活动课程、专题课程等生成性课程的比重。此外,对于科学领域以及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或者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与发现的一些新课题与新内容应当给予积极肯定,并灵活地将其纳入到具体的课程设计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弥补预设性课程忽视非预期性因素和学员发展需求的不足,使课程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成熟。
四、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针对以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保守封闭性而提出的。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居统治地位,其特点在于追求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排斥学科以外的其他因素,使得整个课程体系呈封闭性倾向且愈来愈严重。在当前社会各领域全方位地互相开放与渗透的背景下,如果学校课程系统始终独守一隅、自我封闭,不及时主动地从其他社会系统获取有利于自身建设的新鲜元素,其必然走向发展的边缘。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只有具备开放性的特点,才可能获取更多有利于自身建设与发展的要素,才可能及时反映和满足社会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课程的目标取向才可能真正达成。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贯彻开放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课程体系自身要具备开放性的特质,随时做好接纳和吸收新元素的准备;科技文化领域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理论以及学员新的工作情境提出的新问题等都要求课程体系在开放动态的状态中不断构建、不断完善。其次,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要呈现出最大的开放性。要尽可能及时捕捉中小学教师以及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需求,尽可能汲取任何一切有利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养分,从而使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更能贴近与满足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
五、体验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