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学生劳动教育

高校学生劳动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校学生劳动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校学生劳动教育

篇1

现在,学校的劳动教育非常被动,一方面,学校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结合学校活动开展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劳动,但是家长不领情、不配合;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应试化”非常反感,甚至认为学校变相地弱化劳动教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劳动教育仅仅是教师在“动嘴”,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

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国家的号召、学校的事宜、教师的教育,而应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自觉的教育行为。因此,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要主动地挖掘学生资源,让学生成为劳动教育宣传大军,为劳动教育鼓与呼。

教师要学会善于发动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中去。平时,不但组织学生学习《悯农》之类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学科知识,更应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农村,主动参与到劳动教育宣传中。无疑,这样“动嘴”的活动,比单纯的说教教育效果好多了。

二、让学生动动“手”

劳动教育不让、少让学生“动手”,这看似悖论,却是我们劳动教育的现状。学生缺乏足量的劳动教育,甚至不知道还有劳动教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劳动教育需要动手,这存在着些许安全隐患,还有什么比安全问题更让学校揪心的呢?于是,能不举行的劳动活动就不举行、能不开展的劳动教育就不开展;另一方面家庭也有一些显性的责任,主要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力受苦。

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伟大,进而产生热爱劳动、喜欢劳动的良好品质。因此,学校要学会放手,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校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做到有预案、有保障,以万无一失的活动安排去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三、让学生动动“脑”

有这么一种观点:世界是懒人创造的。这说明反省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也是如此。我们不但要教育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更要教育他们思劳动。学会反思劳动的有效性,想出更好、更有效的劳动方法来。因此,要激励、鼓励学生“动脑”,学会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益达到劳动教育的教育目的。

有一种观点,劳动教育仅仅是劳动,不需要动脑,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劳动教育不仅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劳动教育不仅让学生在劳动中身体素质得到提升,更要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发展,其对劳动的认识更深刻、更深入。我们要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劳动,即想出“快、好、省”的办法来,做一回劳动的“懒人”。

四、让学生动动“脚”

现在,一些学校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校园劳动教育,停留在大扫除这一老掉牙的活动上;不敢带学生去野外、社区开展经常性、系统性的劳动教育。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劳动教育如果仅局限于校内,这样的劳动教育是不完善的,其效果也是不完美的。因此,学校的劳动教育应大胆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隅之地的劳动教育,而应将目光投向整个社会,让学生的脚踏出校园,走入社会,以大社会办大教育的视野,去统筹劳动教育,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教育责任,这才是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五、让学生动动“眼”

劳动教育并不是简单、简化的粗活,其实,它也是需要细致地策划、实施的。劳动教育需要一定的步骤去实施。因此,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很重要。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细致、细心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开眼界,看到社会七彩缤纷的一面。真正的劳动教育,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闭门造车式的教育,相反,它会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的新型教育。

六、让学生动动“耳”

篇2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篇3

[2]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5-77.

[3]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4-96.

[4]马少华,周立峰,何月英.PBL、TBL、CBE三种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0):109-110.

[5]耿凡,陈宁,王迎超.工程热力学课程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90-91.

[6]刘斌钰,刘斌焰,邢雁霞.TBL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46-47.

篇4

认识当前劳动教育现状,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迫切性。

首先,家庭中的偏爱教育,疏远淡泊了劳动教育。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条件优越,环境舒适,基本上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的是孩子特长和优点,做的是为孩子服务一切,一切为孩子服务。不少家长替孩子整理生活学习用品、穿衣叠被、递茶端饭。本应是孩子做是事家长全都包揽下来。父母的“全面服务”已渗透到学校——替孩子当值日生。家长中担心孩子学习成绩差的非常多,担心孩子生活能力差的非常少。若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绝大多数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而不愿让他们参加劳动。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事都不用孩子管,甚至为了孩子学习成绩能进步,不惜花重金请家教、上补习班、读名校,然而在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理中却忽视了对孩子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劳动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儿童教育家格兰指出:喜欢把孩子一切“包办”下来的家长,必将培养出一个“窝囊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发育变化,孩子却变得厌学、叛逆、好逸恶劳,弄得家长好心得不到好报。

其次是学校的劳动教育形同虚设,无法落到实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其应试教育的根基从来没有动摇过,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提高学习成绩,根本不设劳动课,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有劳动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给领导看的。实际上是语文、数学、英语的“复习课”,学生从未上过劳动课。加上有的学校因场地有限,没有劳动实践基地,便没有了学生劳动的用武之地。学校的劳动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的各类表彰总是成绩优异、品行端正、特长优秀的学生,从未有过劳动能手的表彰,升学就业中有体育加分、特长加分、三好学生加分,从未有过劳动教育分数和考核,劳动教育便成了“无用教育”。

再次,学校教育失当,导致学生躲避厌恶劳动者甚多。当今的素质教育多数学校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学生早上朦朦胧胧起床,一天的课程挤得满满实实,晚上的作业一大堆,速度慢的学生经常做到半夜,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没时间去做劳动。有的学校以劳动为惩罚手段,犯的是与劳动无关的错误反而用扫厕所等劳动任务惩罚学生,结果给学生一种错误观点:劳动是低贱的事,从而造成学生对公益性劳动和家务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开始躲避厌恶劳动。

二、轻视劳动的负效应

由于劳动教育落不到实处,学生的种种恶习不断滋生,突出的表现有:学生的自理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好吃懒做,还有的因缺乏劳动锻炼身体差,正常的劳动不能坚持,头痛感冒时常发生。据人民网报道:“刚考上大学的王敏略带抱怨地对记者说:‘自己洗衣服?真是开玩笑!秋冬天的衣服那么厚。你叫我怎么洗嘛?’据王敏称,以前在家时,连内衣都是妈妈帮洗的,‘我妈说了,只要我学习好就行,其他事不用心!反正也是几块钱洗一次,我们家还出得起!’在某高校学生公寓三楼,一位40多岁的阿姨一间一间地清扫着寝室。从柳州市来的大二学生马勇告诉记者,我们三个寝室的哥们‘合资’请的钟点工!隔一天来一次,除了扫地、擦玻璃,还负责整理床铺。”

再次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差,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喜爱上网、酗酒、打架、吸毒等恶。现在在不少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动辄任性、自私、固执、娇气,常常比吃比穿,追求享乐、炫富比横,成长中不断滋生了享乐主义、利已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观念,这些与劳动教育的落后都有着密切关系。

三、家庭、学校应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多家长老师的眼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原因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误了孩子的前程、毁了素质教育的根基、导致教育的失败。

下面读读美国家庭加强对孩子劳动教育的材料或许能感悟出中国教育的缺憾。

篇5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整个学生工作的中心环节。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校风优劣的关键。同时,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与长远意义。为了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部在2005年3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共六章六十九条,分别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方面的管理作了规定。《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实行进一步督促了学校的从严管理,为高校健全和完善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制度依据。

一、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的定义

辞海中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有管,有理,结合在一起才能叫管理。组织单元,通过市场经济选择,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经济要素资源,达到组织经营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经营行为。管理在学生管理方面是用最小的人力劳动支出获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内容

1.德育管理。德育管理是高校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德育在高校有效实施的过程,是学校按照一定要求,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在心理上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劳动教育等等。

2.学习和学籍管理。学习管理是学校按照一定的专业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学习纪律、学习成绩方面。

学籍管理就是对取得学习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奖励与处分,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规章制度,进而实施的管理。

3.生活和行为管理。大学生的生活管理应该包括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生活活动的管理:饮食起居、卫生健康等方面生活的管理。大学生的行为管理是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及纠正的管理。

4.体育与卫生管理。是高校组织、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体育锻炼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锻炼,从而造就大学生健康的体魄。

大学生卫生管理包括大学生作息制度卫生、教学卫生、课外活动卫生、体育锻炼卫生、膳食卫生、宿舍卫生、心理卫生、疾病预防等管理。

5.活动管理。活动管理是课外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包括校内的课外活动管理和校外的活动管理。

通过规范而有效的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立能力、自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学生愉快学习、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模式阐述。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具体地说:管理的体制是规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它的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在整个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一般采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即学工处代表学校行使学生管理职权,各院系在学工处的指导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具体的日常管理事项由辅导员负责。管理体制如图示:

学工部处—各院系—辅导员—学生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是学生最直接的全程的管理者,即使高校按教育部规定比例配辅导员,一个辅导员也要带几百名学生。从以上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可以了解到,所以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都要负责,许多事物型的工作需要辅导员完成,如果辅导员事必亲躬,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要使辅导员从事务型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人生导师”型转变,需要学工部门从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创新管理方法,转变管理方式,从学生管理的最根本的地方考虑解决管理问题。采取最简便、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管理,把事务性的工作“输入型、程序化”。即把要求学生做到行为规范第一时间输入学生大脑,使其按规定完成动作。

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统揽全局,抓住共性问题,发挥一级管理抓纲领,二级管理抓细目的两级管理作用。所谓纲领一是明确管理总目标以及必要的分目标;二是建立管理标准;三是考核执行结果。所谓细目是明确职责,把各项工作任务以岗位职责的形式落实到每一个人;以学工管理部门为主导,系(学院)为管理主体,建立定期通报情况和考评的工作机制,以达到管理的目标。以高校学生生活和行为管理为例进行阐述。

二、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两级管理关系

(一)高校学生生活和行为管理的标准

生活管理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宿舍,主要是学生是否遵守规则,包括遵守作息时间、宿舍内务的规范程度等,具体可分为卫生整洁要求、安全守纪的要求、文明守纪的要求;行为管理主要要求学生守规则,懂礼貌,讲文明礼仪,遵守公共道德。如按时上课、买饭排队、饭后收碗、遇事不起哄等。

(二)根据管理的内容和标准制订管理制度

相应管理内容对应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学生学习纪律管理办法、学生宿舍内务管理办法、宿舍纪律管理规定、文明礼仪守则等。

(三)使学生了解管理标准及管理规定

1.入学教育。根据管理标准制订光盘,在新生入学时播放。入学教育效果比起其他方式的教育效果更好,因为学生刚入学时容易接受大学的新生事物,形成进入大学的第一印象,学生不容易忘记。但是如果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在一段时间形成了习惯后,要纠正就困难得多。因此入学教育要对学生学业、纪律、文明礼仪、安全以及日常生活养成的习惯全方位的教育,最好以图像配以解说的形式,生动活泼,形象易懂的录像片,在新生入学时观看,将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2.班会组织学习。把有关的内容安排具体学习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把有关的规定及教育内容作为每个班全体同学必学一遍的内容,做到人人皆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扎扎实实。

(四)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

1.学生宿舍管理部门职责。(1)宿舍管理部门:宿舍卫生管理、宿舍设施维修联系、学生宿舍文明、内务管理、宿舍纪律管理。(2)保卫部门、宿舍管理部门:宿舍安全。防盗、防火、检查安全隐患。(3)学工部门、各院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宿舍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文明宿舍的表彰与脏乱差、违纪宿舍的通报。

部门管理关系如图:

宿管科的信息学工处各院系辅导员学生宿舍学生

2.学生学习纪律管理部门职责。(1)教务处:学生上课考勤。(2)学工处:违纪情况通报。(3)各院系:遵纪守规教育。

各部门管理关系如图示:

教务处学生上课纪律情况学工处各院系辅导员学生

三、管理结果信息通报和考核

高校学生工作处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校系两级管理的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要及时沟通。学工管理部门利用学年考评制度,表彰奖励达到目标的系(学院)。

篇6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在不断攀升,由于入学水平不均,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学生因违纪而受到处分的现象较其他本科类大学更加突出。本文指出高校现行处分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并完善处分制度,引导违纪学生正确认识处分,帮助学生管理者正确实施处分,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良好作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现行处分制度现状及问题

本文采用网络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并对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将现行处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总结,以便更科学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一)处分标准及尺度把握不统一

各高校的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大部分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而制定,因此存在制度的差异性。例如在违纪事实认定问题上,各高校规定均有所不同,比如对于旷课学时的认定,各高校旷课学时的累计和处分决定均不一致。而同一学校中,由于院系不同,不同管理者对于处分的思想认识不同,处分标准也会不同。在具体的处分实施过程中,一般都根据学生违纪情节的轻重和认错态度给与相应的处理,相关数据图如下:

由此可见,标准不统一,处分比例不均已经是当前处分制度最大的问题之一。而标准的不统一,不可避免会出现有失公允的现象。

(二)处分力度把握不好,效力下降

学生管理者在实施处分时总会提到“处分不是目的,重要的在于教育,让违纪学生从中汲取教训,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对于处分目的认识,学生及学生管理者从思想上均能达到高度的一致。而如果处分力度把握不好,过于严格或过于松弛,都将会与我们的教育原则背道而驰。处分过于严格,会降低学生的自主意识,压制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由于牵扯人数较多,处分效力也会有所下降;处分过于松弛,学生看不到违纪带来的后果,久而久之会将处分流于形式。

(三)跟踪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以目前的高职院校处分制度来看,普遍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后续教育。违纪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实施力度则拆强人意。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违纪处分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重视不够,认为办完处分程序,给予学生处分后就没事了,缺乏对学生的后续关注和教育,甚至偶尔出现学生二次违纪处分的现象,惩戒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得不到保证和实现。网络问卷中重复受处分的相关数据如下:

二、关于高职院校现行处分制度的思考及建议

针对现行处分制度的现状和问题,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和个别访谈,经过系统分析梳理,最终得出对未来学生工作的启示和建议,以期更科学有效地实施处分,发挥处分的真正效用。

(一)加强处分制度学习,统一处分标准

引导学生管理者,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重新认识处分制度,明确处分目的,统一思想,

统一标准。不仅院系内部做到公平公正,尺度统一,院系之间也应该尽可能做到标准一致,这将有利避免学生群体互相比较,质疑处分的公平性。实施处分时要全员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核定处分主体、认定处分性质、事实和处分裁量。这将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标准不一和“量刑”过轻、过重等乱象。

(二)建立违纪预警机制,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违纪预警机制是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防范。建立违纪预警机制会将潜在的违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变被动为互动,减少消极影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关注学生动态、将学生身体和心理异常状况信息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会议、杜绝打架、赌博、盗窃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违纪事件,及时干预和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等。

(三)认识处分的局限性,指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高校运用处分作为纪律约束的手段,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纪律性差的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自觉遵章守纪。但是单纯地依靠处分来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根据随机访谈发现,有些学生管理者对处分看法片面,把处分学生当作最简单最有效的唯一手段,而忽视了对违纪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处分“工具化”。

过多的处分也会给学生的心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处分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认识到处分只是处理违纪行为的方法之一。纪律处罚应该辅助以其他办法,多方面结合,比如实施定期谈话制度,增加劳动教育等。另外,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家长的作用,全员育人。教育是一个环境,氛围影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要想真正地改造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必须发动学生干部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受处分学生的教育中来,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加强违纪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一切为了学生

人性化教育是学生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有效、科学的教育方式。

我国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理念上强调严格管理,绝对服从;管理方法多依靠于经验管理,缺乏创新。教育应当是“教其心,育其身”。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信息来源广,在网络问卷最后一道建议题目中,有18条建议是呼吁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因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当顺应时展,根据学生具体特点进行人性化管理工作,让每位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让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处事方式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同时,学生工作的人性化,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尊及尊重他人的习惯,形成良好品德。人性化管理在于改变管理者主动,管理者被动的传统状态,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学生反过来也会信服学校的管理,最终形成双方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具体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建议将管理资源集中到主要问题上,比如涉及学生安全问题的违纪需要严格对待、认真处理,必要时候实施处分威慑。而涉及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违纪更多应该依靠平时教育,让其从内心认同,最后再强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才是育人为本的真正体现。总之,无论是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来看,人性化是大学管理制度的价值追求。广大高等教育学生管理者应该转变传统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柔性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时念。

篇8

户外运动一词源于欧美,其运动形式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同时其相关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户外运动以其新奇、刺激、多样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追捧。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户外运动也已经悄然成了时髦的体育休闲活动。可以看出,户外运动在我国,尤其在在青少年当中有着极大的魅力和发展潜力,从而使户外运动融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成为了可能,而这种崭新的体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必将给高校体育课程注入新鲜的血液。

一、户外运动的概述

户外运动是区别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时尚体育休闲运动。就户外而言其不仅仅是简单的走出家门的简单户外活动,户外运动中的户外应是对应城市环境而言,所以户外运动运动是在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下进行的体育休闲健身活动。户外运动是一个相对较为宽泛的概念,所以就决定了户外运动的外延十分广泛。据粗略统计户外运动所涉及的小项近200余种。但根据参与人群的数量和参与户外运动者的喜好来看,一般我们将户外运动分为类,分别是:徒步运动、山地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滑雪运动、汽摩运动、水上运动、洞穴运动、帆船运动(近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户外运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运动项目,而这些新的运动元素充实了户外运动自身的体系,有利的促进了户外运动的发展。

二、户外运动在国内外高校的开展的情况

1.国外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状况。俄罗斯体育大学本科主要课程中将《旅游体育及教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列为考查科目;英国伯明翰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与娱乐研究专业包括《野外娱乐》课程;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克兰特分院在培养师资的专业理论课程中设置了《户外活动教育》;日本鹿屋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为专业公共课程。

在国外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中也开设了旅游体育的相关内容。如在英国体育教学内容具体类别和项目中包括《野外活动》――郊游、划艇、登山、越野定向、攀岩和帆船等;美国纽约州中学教学内容开设《户外运动》课程。

2.国内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2002年7月18日至23日,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林业大学三所高校的60名大学生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他们经历了负重登山、冒雨行进、野外宿营、穿越沼泽、沿河漂流等种种考验,从此拉开了“十五”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高校开展野外生活生存训练的实验研究》的序幕,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林业大学作为首批实验学校。于此同时,我国部分高校也开设了与户外运动相关的专业。从此,户外运动正式出现在了高校内,很多大学的大学生都自发成立了户外运动社团或俱乐部。户外运动以新奇,刺激,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的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学生追捧。

三、户外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

1.户外运动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户外运动的形式较其他传统体育运动相比更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同时户外运动的健身性极强,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和改善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户外运动能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体温调节都显著的功效,并且其提高和改善水平优于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2.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户外运动一般为群体性项目,在野外环境下,群体常常要面对相对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充分的让每个个体体会到“大家为人人,人人为大家”团队意识。同时在野外环境下,生活资料相对缺乏,参与者必须解决生活的相关问题,这就培养了团队及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全面彻底的。

3.户外运动对大学生的多方位教育功效。户外运动中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利用综合手段来体现的。在自然条件下,虽然没有规定教育任务,但是这种自然的教育过程在旅游体育中随处可见背负行囊行进、翻越障碍――体能教育;大自然的美丽――审美教育;宿营与做饭、完成宿营中的不同工作――劳动教育;行军中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纪律与责任――道德品质教育;认识自己国家的自然财富、历史文化古迹――爱国主义教育。

4.户外运动的开展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机补充。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所引起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由于连年大幅度扩招,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紧张已经是不争的实施。这其中以体育场和体育器材的短缺尤为突出。而户外运动不仅能够解决上述所出现的教学问题,而且户外运动的引入也必将给高校体育课程带来一种新的模式和思路。将原有的相对封闭的传统体育教学引入到大自然中,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原来的单向教学转变成在大自然中的双向互动,最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5.户外运动的引入有利于其在高校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基本处于自发或半自发状态,大学生缺乏起码的安全意识,没有科学的引导和帮助。近年来,大学生参见相关户外运动伤亡的事故频发,极大的阻碍了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户外运动相关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可以使大学生系统的学习户外知识和户外技能,增强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从而使户外运动在高校中健康的发展。

四、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对策和建议

户外运动从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但是,国情不同我们应经过试验、应用、总结,最终形成符合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户外运动学科体系。

1.以终身体育为理念,建立健康第一、求知创新的教学思想。

2.将户外运动作为选修课在体育、地质、林业、医学、公安、军事等院校等一些与户外活动相关的学校中开设。作为试点院校来验证课程形式、知识结构、组织方式等,形成规范、科学、合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3.鼓励建立高校户外运动社团。以户外运动为共同爱好,发动学生资助建立户外运动社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有利于户外运动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同时,对户外运动社团加强监管杜绝危险事件发生

4.经常开展户外运动相关的交流、游戏、竞赛活动,扩大旅游体育的影响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5.重视宣传,包括户外生存知识、户外运动的健身意义及精神、户外运动社团的组织与管理、户外医学常识、环境保护知识等。

6.应多与户外运动以及户外运动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不断用最新的理念、技术和组织方式来引导我们刚刚起步的高校户外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Ю.Н.Федотов, И.Е.Востоков.Спортивно-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ый туризм.―М.:Советский спорт,2002.C7.

篇9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家庭基本情况(如家长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家庭组成结构等)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模式,亲子互动关系,教育关注及对子女期望,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等。

1.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对象来自城镇人口占43.9%,(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市),来自农村人口占56.1%,其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拥有自己独立房间的占绝大多数。目前我国家庭成员构成和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占了多数。孩子少,家长更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1]90后大学生父母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占到40%多,出生于60年代初占20%左右,他们在童年受到影响,大多数在高度计划经济下,与物资匮乏、经济拮据相伴下完成小学和中学阶段学习,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赶上了高考,进入了大学,多数与大学无缘。60后做了父母后,感到在竞争激烈时代,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对子女有着过高的期望和自身巨大压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行为,对他们的成长造成极大危害。

2.家庭教育模式

对青少年教育有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各有所侧重,都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影响着一个人成长的各个发展阶段。然后从图1显示,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没有清醒认识,有6.1%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任务主要由学校完成;仅26.8%的家长认为孩子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共育,学校与家庭在全面培养基础上各有侧重。香港商人萧百佑以“棍棒式”教育将三个儿女打入了北大,并将教育的“成功经验”编写了《所以,北大兄妹》一书,被大众媒体称为“狼爸”。笔者调查2012级学生家长对“狼爸”倡导教育理念“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态度,54.3%的家长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对孩子人权的压制;6.7%的家长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是有效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养成;还有39%的家长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是无奈之举,在竞争激烈环境下很有必要。孩子犯错时,被调查家长中,45.2%从不选择打孩子的方式,46.5%偶尔打孩子,8.3%的家长经常打孩子,说明现在家长大多数舍不得打孩子。按照心理学理论,转变一个人态度,改变不良习惯,有时与恐惧感存在一定关系。恐惧感不能过低或过高,教育过程中如果一点恐惧感没有,不给孩子一点触动,态度转化率很低,当然过高恐惧感也会给孩子带来严重心理问题,同样不利于态度改变。鲍姆令德认为家庭教育模式分为四类:(1)溺爱型。家长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而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即使有要求,一看孩子“脸色”,也会放弃或改变要求;(2)专制型。家长是典型的“暴君”,只一味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却不理会孩子感受。如果孩子有什么不顺家长意,就表现为非常粗暴,是绝对“成人中心”的养育方法;(3)权威型。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也总是做出适当的限制,会为孩子设立一定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并达到这些目标;对孩子成长足够关爱,能耐心地倾听孩子,而且懂得恰如其分地激励孩子自我成长。(4)忽视型。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持漠不关心,既不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关心。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家庭教育模式属于权威型的家庭居多,占总数70.4%,专制型15.2%,溺爱型10.5%,忽视型3.9%,说明目前多数家长都能采取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模式。

3.家长与子女关系

关于“别人家孩子”微博流传于网络,引发众多网友共鸣“,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他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只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还有个有钱又正儿八经的男/女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需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在此次调查中,11%家长表示经常将别人家孩子与自家孩子做比较,70%家长偶尔拿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在攀比方面位居榜首的是学习成绩,占50.1%。在攀比动机上,其中有67%的家长曾经对孩子说过“这都为你好,你长大后就会明白”等。中国家长经常夸奖别的孩子,总是只看到“别人家孩子”优点,把自己孩子放在较低位置上,以此激励自己孩子。当前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条件改善,居住面积增大,网络普及,通讯发达,优越物质条件,在为孩子学习提供便利同时,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笔者对家长与子女关系的调查,得知大多数家长感觉子女能够尊重自己,但不能主动和家长谈心里话,仍存在部分家庭子女和家长关系疏远,甚至出现关系紧张、对立、冲突现象。对于孩子兴趣、爱好、朋友圈,22.8%的家长表示不了解,55.1%的家长表示知道一些,而仅有22.1%的家长表示了解(如图2所示)。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今天,笔者调查发现唯分数至上的家庭教育观依然普遍存在。当问及家长对于孩子课余兴趣、爱好、交朋友,仅29.6%的家长表示全力支持;59%的家长虽然表示支持,但一旦孩子成绩下降时,会让孩子放弃兴趣、爱好;还有5.9%的家长表示不支持,他们认为无关学习的都是丧志。家庭教育不应仅仅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应重视孩子全面、可持续发展,尽量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争取或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尽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征选择自己的学习,以充分发挥孩子天资和潜能。考试分数代替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应以考试分数为代价牺牲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在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仅有20.2%的家庭是完全由孩子决定。而77.2%的家庭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发生分歧,在发生分歧时,30%家庭中孩子选择服从家长决定。父母与子女之间虽然具有不可磨灭的血缘关系和情感联系,但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既不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服从”关系,而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以对等和平等为特征的新型关系,其中父母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命令者”角色。

4.教育关注与期待子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家长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孩子水平得到了提高。在众多家庭教育内容中,家长最关心的按先后顺序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和生理。青少年心理发展在不同阶段,其需求和对外界事物的认可不同。调查显示,当前家长已慢慢注意到心理素质教育,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健康发展需求。劳动教育仍然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调查中,只有25.3%的家长经常让孩子劳动,66.1%的家长偶尔让孩子劳动,还有8.6%的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参加劳动。问及“当孩子对您提出的物质需求超出您可以承受的经济能力”,24.7%的家长选择“满足孩子要求,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无论如何都要满足”。更有12%的家长担心孩子军训,希望学校取消军训。陶行知认为以下几种现象是“学生人格异化”典型:(1)越学越弱的“书呆子”;(2)越学越懒的“少爷”、“小姐”;(3)越学越自私的“守知奴”;(4)越学越假的“伪君子”、“伪知识阶级”“、假人”;(5)越学越狂的“人上人”。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有时家长对孩子的爱会过度或变质,甚至有些家长会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3]对孩子未来,61.9%的家长认为未来生活是孩子自己的,要他们自己努力创造;16.7%的家长认为自己既然有能力,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美好未来,并已经为孩子规划好了未来;21.4%的家长表示如果自己有能力,也会为孩子前程铺路。家长为孩子做的太多,但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社会的挑战,到时候没有了父母,谁还会包办一切呢?由图3可见,比起金钱、地位、名誉,家长更期待子女过上幸福的日子。在调查中“您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六个选项中,家长选择“未来能建立幸福家庭的人”最多,其比例达40%。而11.5%的家长选择“愿意帮助他人的人”,14.6%的家长选择“注重兴趣爱好,享受生活的人”。家长比较注重孩子人格、兴趣方面的发展,期待孩子具有同情心以及未来幸福的家庭生活。

5.教育子女与个人事业上冲突

当代家庭中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年轻家长压力增大,由此而导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表现出来。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家长,家长的整体素质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家长自身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不断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家长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的高低与子女发展的顺利程度是成正比的。[4]调查中,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最大烦恼便是“忙于工作,没时间教育孩子”(比例为55%),其次,便是“孩子难管教,不知道教育方法”(比例为23.8%),“态度不耐心”(比例为22%),“家长长辈溺爱孙辈”(比例为17.9%),“夫妇意见不一致”(比例为11.3%)。而当父母双方在工作和教育孩子间发生冲突时,48.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亲力亲为,放弃工作”。而多过一半的家长选择“放弃教育孩子”,将孩子托付给(外)祖父母、保姆、专业家庭教师。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51-0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分支,其载体的形式、特征及应用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所类似,但也有其特殊化的一面。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传输载体、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媒体载体四个方面。

(一)理论传输载体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传输也相应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讲授可以大致分成理论课和讲座两种形式。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在高校的理论教学中会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讲授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基础与常识等。通过理论的灌输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正确认识国家政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吻合的世界观、价值观、成才观。讲座也是理论传输的一种形式。讲座的内容会针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特点、学历层次、存在问题进行,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说清一个问题或者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相关讲座越来越多,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趋势。

(二)实践活动载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学科建设的完善成熟,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越发丰富,专题研讨、读书活动、志愿服务、竞赛竞技、参观调研等均属于实践活动载体的内容。教育者借助活动形式对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并与其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2]。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学生群体容易接触新鲜事物,信息交流通畅,能力素质较高,加之受教育者社会背景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也呈现丰富性。

1.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可以使学生就某一思想政治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与他人交流看法和观点,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吸取有关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形成优良的政治素养。

2.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我们将读书活动而不是书籍,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虽然书籍本身承载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但书籍本身不能担负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功能,因此,只有读书活动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3]。

3.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的又一种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备受推崇。志愿者通过社会服务工作,能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树立为他人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成贡献社会的思想觉悟。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实践主要体现在“三支一扶”,在国家政策鼓励下,推动高校大学生为边远地区、基层组织进行服务。通过思想和物质的双方面激励,使在校学生建立服务基层的信念、理想,在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4.竞赛竞技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还有一种形式是竞赛竞技,使学生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形成潜在的思想政治影响,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五四演讲比赛、歌唱祖国合唱比赛、党建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使参与者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从而在思想觉悟上、理论体系上、政治感悟上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活动使国家政策、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大学生活之中,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举而多得。

5.参观调研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研,能够促进学生在观察调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在实际观察调查中寻找真知,从而树立牢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信仰,为校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例如,现在许多高校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旧址,倡导各种形式的红色旅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从参观考察中形成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三)校园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进行教育,以达到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4]。在校园生活日益精彩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理论灌输和教育教化,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讨的话题。

校园文化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要归功于各类校园文化产品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和养成。美观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和谐宁静的校园文化底蕴都能够对在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使学生消除思想偏差,引导正确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规范;坏的校园文化环境会使学生形成错误思想,从而走上弯路,产生不良行为,危害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心理、个性、人格。

(四)校园传媒载体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呈现出了新趋势、新变化,以网络为主要内容的大众传媒技术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传媒载体主要包括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形式。

1.校园网络

为方便信息的传递,现阶段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形成自己的网络站点。在网络逐渐普及的发展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领域也相应得到了扩充。利用网络传媒技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为受教育者进行思想辅导和政治教化,同时,通过视频、图画进行直观的思想、心理、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吸收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校园传媒中的又一种形式,以广播的形式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广播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传媒工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学生进行信息的传递。比如,午间新闻报道,使得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探讨和思考;再如,校园点播,可以无形中形成友爱和谐的校园气氛,使学生养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3.校园报刊

校园报纸、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另一个阵地,占领了校园报纸刊物阵地,更有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报纸、刊物以文字为主,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和意图。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对象具有能力看懂报纸、期刊的内容,因此,克服了社会中报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足,与网络、广播分庭抗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又一项关键形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多重特性,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探索和分析,不难发现其具体属性可概括为:内涵丰富性、目的明确性、创新发展性。

(一)内涵丰富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多样,内涵不断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分支,其载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大致可以分为校园理论传输载体、校园实践活动载体、校园文化载体,校园传媒载体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涵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体系中有动态载体也有静态载体;有传统载体也有现代载体;有显载体也有潜载体;有物质载体也有精神载体。这些载体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引导作用,通过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配合,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目的明确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的特定性,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能够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工具,具有特定的目的,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也很明确。衡量一所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情况,可以从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取、设计和采用方面,载体的形式、内容都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生密切相关的,一切均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素养和道德规范,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宗旨。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标,有利于考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适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和应用提供了引导和规范。

(三)创新发展性

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吸收消化新鲜事物的能力远远高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他们接受过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接纳基础。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变化和要求。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创新和发展。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数以理论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主,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论从整体的形式、类别还是从某类载体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的前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具有的创新发展性使之能够围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端人才的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方面不断上升、不断进步。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原则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发展快,没有特别要求如何进行使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在对载体的使用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际应用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遵守和维护。

(一)重视载体结合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丰富,形式多变,载体的功能和特性纷繁复杂,为使高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取方面,应当将有效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一类载体都有其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例如,文化载体虽然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化,但其也存在着引导速度慢,见效期长的劣势。又如,理论传导载体能够很快地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主流意识传达给教育对象,但是,它也有可能会引起教育对象的不满和排斥,使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阻碍。因此,如果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靠一种载体来对教育对象进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将多种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各类载体的优势,弥补不同载体劣势,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佳、见效更快。

(二)把握载体适度原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在载体的选取和应用上会出现迷茫,也有部分教育者会存在采用载体多多益善的误解,企图用各种载体的罗列来达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变化快,但是在使用上,依旧存在适用性原则,教育者需要把握好载体使用的度,才能够得心应手,相得益彰。如果不经过思索和筛选就将各类载体进行应用,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果,造成教育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的教育目的,对载体进行差异性选择,确保“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注意载体互动原则

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要满足对教育对象的教化和引导作用的条件,还要满足主客体之间产生互动作用的条件才能够称之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用,增加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运动,达到感情的交融和人格的升华[5]。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应用上,要特别注意主客体间的互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载体使教育主客体间产生联系,互相作用,充分发挥载体的传导、枢纽功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联系方面以及教育功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各种形式,掌握载体的特征,遵循载体应用的原则,从而承担起高等院校培养思想品德、政治素养、道德规范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万长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刍议[J].社科纵横,2008:(5).153-156.

[2]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7):115-119.

篇11

近年来各教育层次纷纷进行教育课改,高等中专科学校的教学方法却仍止步不前停留在课堂灌注法上,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对于现在新形势新社会下的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来说枯燥又无味,难以提起兴趣和热情。日语笔译本身就是枯燥的,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的翻译技能达到高水平,得以迅速发展。笔者在不断的教学研究与摸索中发现,项目式教学法更适用于当代日语笔译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日语笔译教学基于培养社会性人才的考虑,提出了引用项目式教学法。

现代企业更需要工作能力强、实践经历丰富、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强的优秀毕业生,而不是空有文凭空有分数,只会“纸上谈兵”的学无所用之人。项目式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课题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了解,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课题目标学习的多重性;涉猎面广,注重团队合作;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式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把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于日语笔译教学工作,学生能得到更好的锻炼,真正进行翻译实践,翻译能力更强,知识范围更广,学习兴趣更浓厚。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机械学习的学生,比他们更有活力实践能力更强,应用起所学知识更得心应手。

目前高等学校日语专业笔译课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老师更倾向于让学生反复练习语法和生词,投入过多时间在纠正语法错误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语言所依附的是一整套文化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就产生了单纯直译表面意思,却不注重原文的内涵和韵味的现象。如果在翻译前阶段具备了相关的翻译能力,对翻译本身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和认知,掌握了足够的多的关联知识,在具体翻译阶段就会因为有翻译理念的引导和指导而加强翻译行为的针对性和方向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我们看一下日语笔译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1)搜集笔译课题相关知识,了解课题性质,分析文化背景。

(2)制订课题翻译计划。

(3)实施课题计划,学生互相研讨,完成翻译任务。

(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检查工作。

(5)学生与老师共同评价并为下一个课题做准备。

从日语笔译课程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一般步骤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辅,不再是老师单独备课、学生机械吸纳。这五个版块中,涵盖了自主获取相关知识环节,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大量的准备,查阅大量相关书籍,总结所需内容,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了翻译素养。此外,这五个版块环环相扣,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突出了所学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使学生获得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多地会进入中日合资企业工作,如果自身外语水平不合格,无法适应工作,那么就需要再学习,如果没有再学习的能力,也就不能实现再学习的预期效果。日语笔译教学应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这里面包括提高中文素养和培养翻译习惯等。项目式教学法在日语笔译教学中的应用,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面向全体高校学生,提倡交流与合作,注重建设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自主创新学习,能够开拓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把握灵活翻译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终身学习能力。

立足于日语专业学生笔译基础薄弱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对日语笔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实践,课程创新的成败关键在于老师。前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辅”。学校开设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与翻译能力,老师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既不能像以往一样完全主导课堂,又不能将自己变为“透明人”,要把握好度,在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让学生站在主要位置,变成课堂的主体,做好引导和分析评价工作足矣。在此过程中,老师还要让学生全面认知到学生的翻译能力,进一步区分、认识自己能力上优劣之处,扬长避短,分清主次地位,加强对翻译实践的把握,是把项目式教学法引用到日语笔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日语笔译是一门用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而产生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日语笔译课程在日语本科专业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会需要更多高水平的日语应用型翻译人才,这就对日语笔译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模式应当做出与之相符的改革体制,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51-02

在当代每个人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立志于终身学习才能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学校发展的漫长历史已经为人类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随着父母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也开始从经验逐渐向科学的教育方式过渡;然而,社会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比较欠缺,在社会教育的发展中,目前在探讨的相对比较规范和富有成效的一种方式就是社区教育,如果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的成长,那么社区教育就是其中每个成长的细胞,它们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以至终身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说,终身教育呼唤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强化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功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学校与其所属的社区能有效地互动,相互提供资源,实施资源共享是完善教育功能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因此,必须实现学校与社区双向开放、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在社区大力支持教育的同时,学校凭借人才、知识、信息等优势发挥对社区的辐射功能。

一、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文化资源是指社区里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成员的价值观等,是一种无形资源,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来源;社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众组织,包括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等,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施范围和活动水平;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高等学校、工厂、部队、商场、信息中心等,能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资源、学校人力资源、学校物质资源和学校管理资源。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社区特点、居民需要的课程内容;学校人力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等,选派中小学得力教师和干部做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利用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建立由教授、讲师、专家学者组成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师资库,随时为各类培训提供服务;学校物质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育场地、教育设施和教育设备,社区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服务;学校管理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可以借鉴这些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规范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学校与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社区与学校结对共建,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双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为社区开展各种培训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学校工作,并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方便。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就是要实现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但就现实而言,很多学校与社区并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造成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巨额浪费,社区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借助于社区内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重复投入,企业不能借助于学校的科研设备,培训机构进行技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正规的学历教育在人口逐渐减少下慢慢萎缩,而以转岗、再就业、为提高生活质量与情趣的技能培训则因时空、需在当代每个人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立志于终身学习才能跟踪社会的发展,才能立足于社会。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开始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终身教育”转变。终身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目前,学校发展的漫长历史已经为人类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随着父母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也开始从经验逐渐向科学的教育方式过渡;然而,社会教育的发展却相对比较欠缺,在社会教育的发展中,目前在探讨的相对比较规范和富有成效的一种方式就是社区教育,如果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有机体的成长,那么社区教育就是其中每个成长的细胞,它们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教育以至终身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因此说,终身教育呼唤社区教育的大力发展。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强化和完善社区教育服务功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学校与其所属的社区能有效地互动,相互提供资源,实施资源共享是完善教育功能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因此,必须实现学校与社区双向开放、双向参与、双向服务、双向受益,在社区大力支持教育的同时,学校凭借人才、知识、信息等优势发挥对社区的辐射功能。

一、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范围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文化资源、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物质环境资源。社区文化资源是指社区里长期形成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方语言、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成员的价值观等,是一种无形资源,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来源;社区人力资源主要是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群众组织,包括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等,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施范围和活动水平;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区图书馆、博物馆、高等学校、工厂、部队、商场、信息中心等,能够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学校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资源、学校人力资源、学校物质资源和学校管理资源。社区教育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社区特点、居民需要的课程内容;学校人力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师、专家和学者等,选派中小学得力教师和干部做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人员,利用大专院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建立由教授、讲师、专家学者组成的社区教育兼职教师师资库,随时为各类培训提供服务;学校物质资源是指学校内的教育场地、教育设施和教育设备,社区教育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服务;学校管理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可以借鉴这些资源提高社区教育的规范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二、学校与社区资源整合、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社区与学校结对共建,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双向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为社区开展各种培训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学校工作,并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方便。因此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主要就是要实现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但就现实而言,很多学校与社区并未能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造成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巨额浪费,社区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学校不能借助于社区内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而重复投入,企业不能借助于学校的科研设备,培训机构进行技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正规的学历教育在人口逐渐减少下慢慢萎缩,而以转岗、再就业、为提高生活质量与情趣的技能培训则因时空、需求的变化而无人顾及。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关部门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社区教育在内容上仍为传统的时政宣传、普法、计划生育、营养卫生、文体活动等;在教育手段上,多媒体网络教学应用很少,社区教育资源管理、师资保障等没有相应的制度与措施。这些同样是其他地区在进行社区建设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责任、利益不明晰导致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无法突破资源的专属性。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一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有一些学校比较愿意接受资源共享的理念,想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资源,但由于存在经费、安全事故以及双方责任协调困难等顾虑,所以资源共享迈出的步伐不大。

三、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发展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乡村城镇化,家庭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人们吸收知识的途径亦超越书本,超越课堂。学校在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趋减弱。信息时代要求人们多方位、多角度地汲取知识,以改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社会也要求学校打破围墙,将教育对象延伸到校园之外的机关、工厂、部队等。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走社区化的道路,而教育社区化的前提是人们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社区教育的新观念。

1.社区教育必然要占用教育资源,但无需过多的额外投入,更不必独立设置社区学院,它应在职业学校、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拓展其社区教育的功能下实施,它可以与学校、企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共享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学校的培训、教育功能,企业的就业、实习功能、社区人力资源、安居乐业功能的结合,在政府的牵桥搭线、政策引导、经费保障下实现多方共赢。

社区中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与作用是学校自身无法实现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对学生最具实效、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在与社区互动与构建中,挖掘社区教育优势,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同时,良好的社区环境,浓郁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2.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办各种培训班。如可利用电脑房开办电脑学习班,向社区居民传授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知识;利用体育馆或运动场开办健身培训班,给居民提高强身健体的场所和正确方法;为社区提供教室开办各种劳动技术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等等,这样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也达到了让居民终身学习的目的,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了实绩。

基于学校、社区整合的社区学院老师一部分可来自于学校的讲师团,一部分可来自于企业的工程师,还可以来自于社区的自愿者。通过有偿讲学、无偿服务满足老师物质,尊重、关爱、荣耀等精神需要,实现社区教育、实训、成长三结合的目标,通过整合后的人际资源更有效地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学校、企业、社区的合作。

3.以高等院校(并发挥其社区学院的作用)为联系纽带,将其置身于社区环境中,探讨信息网的作用、建立与运作,将政府的政策引导,招商选资与高校学生的创业,职高学生的就业有机结合,通过学校、企业、社区资源整合共享的合作模式,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图书、计算机网络、科研设备、甚至是师资,人际关系资源)、学校优雅的环境,将高校与各界各业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中心城市的联络、辐射中心,从而启动、拉动、驱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

由社区和学校双方的资源共享整合而发展成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教育机构,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分布的局限性,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体现了政府对社区居民的人文关怀、对纳税人的回馈,同时也提供了全体居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更满足了居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针对社区教育的功能、社区居民的需求、实践的需要,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课程的编制、教学实施的研究,教育资源的配置应从高效节约的角度探讨学校、企业、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互利互惠,实现多方共赢,也是构建和谐教育、服务社会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金单.教育资源与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探讨[J].教育纵横,2007,(3).

篇13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都是关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为缓解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高校开始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学校。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全面客观地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

然而高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除了制度建设、专业师资、课程体系、教育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外,在大学生自身方面,也表现出了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错误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我评估不够准确

自我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起始环节,是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 [2]目前不少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时,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简单凭借自己的感觉来评价自己,或是盲目迷信各种评估测试系统。这样会使大学生认识自我片面化,自我评估缺乏综合性和准确性。很多学生只是分析了个人的兴趣、特长以及优缺点,而被其忽略的因素,包括个人情感、思维方式、受挫折能力、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适应性等,都对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样错误的自我评估会极大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后续环节。

二、 职业环境分析不够充分

大学时期是个人职业生涯早期的学习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要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能力进行现实的评价,利用校内校外的丰富资源,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初次就业[3]。相当比例的学生却既不关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对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外在职业环境,也不关注相关专业领域的产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需求、晋升发展机会等内在职业环境,常常在毕业离校时,对自己想要从事或将要从事的工作,仍然没有形成充分的认识,自己几年所学,与现实就业环境脱轨,与目标职业提出的要求之间存在极大落差。这样的情况下,毕业生很难实现理想就业。

三、 职业目标不够实际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理想主义转变为务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在制定职业目标时,大学生对工资收入、生活水平、职称职位、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有了更多的要求,更加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忽视了理想价值。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等方面存在不足,大学生缺乏客观理性的思考,常常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现状,选择闭门造车的盲目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四、 行动计划不够明确

虽然许多大学生初步建立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行动计划,但并没有真正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坚持按照职业规划制定的计划执行。有些学生只是规划完了事,将规划束之高阁。这样的行动计划既缺乏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细化到每天每周的计划完成度也较低,是毫无用途的。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存在职业生涯总体规划不清晰的问题。

五、 规划修订不够及时

正是因为存在诸多误区,在际生活中,职业生涯规划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能够及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改。但是大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个环节。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规划未来、获取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校在教学经验、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有所提高。但是整体上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大学生更需要发挥主体性原则,积极尝试从个体角度加以调整,开展职业规划自我教育,消除职业规划过程中的误区,把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目标联系起来,通过校本活动和真实生活体验职业生涯发展,培养职业素质,做好职业准备。

一、优化原有知识结构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首先必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优化其原有知识结构,兼顾核心知识、辅知识,以及常识性的生活知识,还需要使这些层次的知识表现出整体相关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职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具体要求,坚持“广博性与精深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统一、个人爱好与社会需要统一”的基本原则,将自己已有知识科学进行重组,建构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1]。

二、培养科学思维方式

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拥有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头脑,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要想具备这样的头脑,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更好的规划自我,合理取舍各种职业选择。大学生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时,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不但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要理性的把握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确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目前用人单位对“一专多能”型大学毕业生特别青睐,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相对的优势。

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需要立足于现实,避免单纯理想化和过分抽象化,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整合。目前高校中常见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主要表现为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劳动教育、校内模拟实验、毕业设计等;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活动、勤工助学、社会考察等。大学生应该通过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将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补充到课堂上去,真正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