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数字教学资源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教学资源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教学资源管理

篇1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已经成为开放式教学背景下的重要方式,有关远程教学的教育机构招生人数持续呈上升趋势,且会有更多的专业将步入远程教育的行列中。但远程教育的发展却伴随着相关矛盾的产生,例如教学资源与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的需求的矛盾。为了便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需要,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远程网络教育平台为基础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一、远程网络教育平台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

1.先进性

在当代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之下,改革要充分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时代特征。在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创建方面,也要不断地结合现代的教学思想和课程设计方法,和多媒体资源教学法,以及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法,结合自主教学的有关理论,探索出具有先进性的改革之路。

2.实用性

针对现代远程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逻辑性,课程重点要相对突出,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利于在网络条件下使用等实用特征,我们提出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要使学生们突破空间的界限来学习。

3.自主性

现代远程网络教学强调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在线答疑解惑为辅。因此,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地思考怎样自主的解决问题,这种方式的训练有利于其长期在网络条件下学习。

4.简明性

简明性原则是综合了解了各类学生的特点后提出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应突出重点,直奔主题,具有较为清晰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便于学生使用。

二、构建现代网络开放教育平台下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开放背景下的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学生们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时间也很难统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多种媒体与网络平台连用等原因。这些原因使我们觉得有必要进行现代网络教育平台下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可以为学生们设置一个导读的目录,便于其自主学习本章课程的内容,使其通过导读目录,为自己梳理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套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模板。

网络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时间较少,教师们无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全部知识点的讲解,只能将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出来,并为同学们讲解,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不一定要贯穿始终,但一定要起到师范性的作用,使学生们能够举一反三,这也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问题。

三、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途径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

现代网络教育平台下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应从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客观的看待。首先,使学生们从思想上将自己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进行远程网络学习的学生们之前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育,他们习惯上已经主观的将老师视为学习的主体,没有了老师的指导,似乎失去了学习的重心。因此要在学生们入学之初时,就使其明确开放式教育的教学模式,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还行加强学生们熟练掌握学习手段的能力。建立开放的现代网络教育平台下的教学资源系统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设备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们对基础的设备操作都不甚了解,那么也就无法实现自主学习。

(二)强化师生的技能培训

加强对教师们进行基本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教学系统和计算机。学会制作相关的教学资源,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使其领悟到网络教学平台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的学习之初,就为他们讲解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要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学习软件的使用。通过基础的讲解后,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基本的计算机技能也能熟练掌握,最重要的是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适当选择一些课程或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对象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除了从事网络教学的老师们要将自己课程中出现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上传到网络上进行资源共享之外,还应重点选择一些有特色的专业或课程,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制作,除了上级院校下发的材料外,我们还可以自行融合其他院校的教学资源,最终制作出自己的教学资源。这种形式既有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我们丰富自己的教育资源系统。总而言之,经过长期的教学资源总结和创新后,我们发现现代网络背景下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对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有显著成效。

(四)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师生互动

网络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被公认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这种互动方式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阻碍、跨越平台的界限。除了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中的讨论区,学生和老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QQ群进行交流。

总结

在当代开放的网络教学背景下,如何构建现代的网络教学平台下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如何将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如何创新和自制网络教学资源,如何使网络教学平台下的资源管理系统更好地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服务,这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参考文献:

[1]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孙爱萍.对我国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若干思考――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的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篇2

一、研究目标

第一,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科学管理,保证教学资源的不遗失、不混乱、分类归档,有助于课程的纵向资源积累。

第二,符合任课教师成长设计,为教师经验积累提供辅助,便于教师横向交流。

第三,提供科学资源展示平台向学生传递信息,并通过互动实时采集学生的课堂状况信息,为教学效果提供辅助。

第四,解决大文件在网络上传输的技术难题,实现和应用缩略算法。

第五,有效解决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资源传输问题,通过有效规则控制资源的共享时机和接受传输时机。

二、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开发一套资源管理软件,从课程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角度提供一个课程资源收集、共享和管理的平台;提供一个合适的课堂资源展示平台,为师生互动提供教学辅助;方便作业管理和归档,方便知识交流的FAQ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课程资源管理、课程作业管理和FAQ管理。

第一,课程作业管理(见图1)。课程资源指针对某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数字化资料,包括:电子教案、课件、图片、教学文本、音频、视频和课堂互动测试等。课程资源管理部分主要研究三个问题:单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和统一管理;艺术专业的课程群如何组织和统一管理;课程资源与课程班级如何关联以及课程资源与纵向课程班级之间如何设定关系等。课程资源管理部分的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课程注册和课程审核。教师要在系统中开设一门课程需提交开课申请,专业教务部门负责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申请进行审核,可与专业师资计划的课程负责人对应;只有经过审核的课程才能接受教学班级;一名教师可被允许承担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接受多个教学班级。

2、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资源以讲次为单位进行组织,一门课程被划分成若干个讲次,每个讲次包含若干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包含一定的教学资源。教学环节按一定的逻辑和顺序排序,所有教学环节按一定逻辑和顺序排列的资源集合构成了一个讲次的教学资源,所有教学资源的集合构成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资源。

3、教学资源共享。在系统中,教师之间资源共享是以课程或讲次为单位,在教师备课时通过课程搜索同类课程比较或历史积累共享;师生之间共享是授课支持的方式共享,教师可以上传资源、设定资源被允许下载的时机和范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过程查看教学环节中准备的资源和素材。

4、用户、权限、成员管理。教务管理部门负责维护教师、学生的账号信息;教师负责课程班级的成员管理,设定班级成员可共享资源的时机和范围;系统根据课程、班级情况维护学生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第二,课程作业管理(见图2)。学生作业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网络的课程作业管理便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传递,便于作业收集和归档。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1、布置作业。教师通常会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课外作业,布置作业和作业素材上传通常被安排在教学环节当中。

2、上传作业。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后,通过网络上传。

3、批发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后,教师对学生作业查收,并批发作业;对完成的好的作业可以当素材收藏。

4、新建作业展。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从自己收藏的素材库中选择部分素材向学生民展示,开拓学生作业时的眼界和思路。

5、作业报告。课程结果后,系统会根据教师每次的作业批改情况,生成一份对所有学生的作业报告;学生结合自己的作业清单对作业成绩进行核对。

6、作业归档。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资源进行归档;教务部门能针对课程调阅某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当保存期过后,教务部门能对过期作业资料进行清档。

第三,课程FAQ是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的知识库。FAQ,即在线问答,有提问有回答。问题可以由学生发起,也可以由教师发起,由教师或学生提供解答(见图3)。

三、拟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本课题使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方法,在NET平台上采用C#语言ASP。NET+SQLServer2000技术进行实现。在实现过程的预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有:

第一,利用面向对象方法,使用UML建模。

第二,数据库设计。该课题将对需求规格明确之后,把概念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

第三,适合系统功能扩展的业务逻辑分析MVC三层架构。

除此之外,系统将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关键技术实现:

第一,大文件资源的共享问题。利用RFC1867标准处理文件上传的两种方式:一是一次性得到上传的数据,然后分析处理;二是一边接收文件,一边写硬盘。目前无组件程序和一些COM组件都是使用Request。BinaryRead方法一次性得到上传的数据,然后分析处理,因而导致上传大文件很慢而且超时。

第二,图片、视频资源的缩略显示算法。艺术专业的特点,上传的素材往往特别大,为了加速网页显示的速度,减少网络流量,对大量图进行缩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明,陈治中动态生成验证码图片的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2009(2).

篇3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2

The Key Realization Technology of ".NET-Based Medical Teach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Yang Mei

(Sichuan Zigong Health School,Zigong643000,China)

Abstract:Mainly describes the medical teaching based on ASP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what need computer key technology,including the system structure, technology,system database,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multimedia teaching information resource database,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Keywords:Online medical teaching system;Web;;Streaming media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深入发展,网络教育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彰显其巨大的作用和价值。医学教育工作者可通过网络查询最新的数据资料,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树,但是,在医学教学工作中往往存在难以向学生直接展示的人体结构、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且各种活体、各种操作不易长期、反复、多次展示,如果以多媒体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方式,通过CAI演示即可达到更好、更直观、更长远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根据本校的教学需要,我设计开发了《基于ASP的医学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集开放性与交互性于一体的网上教学系统,系统具备了视频教学、视频点播、课件教学、作业布置、论坛答疑、和管理视频课件、数据库管理等等功能,在实现中涉及到诸多计算机、软件工程、网络等领域的相关核心技术,本文在此进行了探讨。

一、系统体系结构

目前基于网络的教育平台的体系结构一般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或者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

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它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3层结构新型的应用系统平台模式。B/S模式下的客户机只需安装浏览器软件,如Windows XP系统内嵌的IE即可,无须开发前端应用程序;中间层的WEB应用服务器,如Microsft公司的IIS等是连接前端客户机和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的桥梁,主要的数据计算和应用都在此完成,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完成数据的管理。

选择Browser/Server结构更利于网上教学系统的实施,利于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同时降低系统的投入和维护成本。用户通过浏览器,可方便的与后台存放具体媒体素材的数据库进行交互查询,就可等到具体的视频节目信息进行点播。

二、系统技术支撑

(一)技术

目前主流的站点数据库访问技术有:ASP、PHP以及JSP,它们各具优缺点。

是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是一种服务器动态网页开发技术。首先,IIS接受用户的客户端浏览器的页面请求信息,定位ASPX页面,把请求信息交给模块来处理;其次,模块分析ASPX文件,执行其中的服务器端指令,生成纯HTML文档,并返回给IIS;最后,IIS再将HTML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若文件中含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由ADO组件执行访问库的操作,并依据后台数据库的访问结果自动生成符合HTML语言的页面,并将处理结果通过Web页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

以其简单的语法、嵌入HTML方式、丰富的WEB控件、高效的开发效率、高性能和可伸缩性和超强的不同终端设备的支持能力等特性,在WEB技术领域取得了成功。医学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站点数据库访问采用ASP技术,便于对后台数据库的维护和访问,如添加、修改、删除库中内容等,也利于开发、形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

(二)系统数据库

本着安全性、并发性、稳定性、开放性、先进性等原则,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包括支持开发的引擎、标准的SQL语言,支持存储过程、触发器、支持XML等特性,与 2.0的紧密结合、数据库镜像、全文索引。

(三)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是一种可以使音频、视频和其它多媒体能在Internet和Intranet上以实时的、无需下载等待的方式进行播放的技术。其特点是以“流”(Stream)的形式进行数字媒体的传送,客户可以边接收边播放,使时延大大减少。流媒体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它的基础技术包括多媒体数据的采集、压缩、存储、传输等多项技术。

图2.流媒体应用系统构成

为实现医学网上教学系统中的在线点播系统,有一个流畅的播放效果,应结合流媒体技术,在系统中安装视频采集硬件和软件,实现实时直播功能,比如学校直播学术报告、实时的手术室现场转播。

目前主流的流媒体技术有三种,分别是Real Networks公司的Real System、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Media Technology和Apple公司的Quick Time。本系统采用了Windows Media流媒体系统。其关键步骤是将视音频信号源转换为ASF高级流格式。视音频信号可以是活动信号源(如摄像机、录像机等),也可以是影音文件(AVI/WAV/MP3等)。编码器采用了Windows Media Encoder,其主要特色是容易使用、高品质编码,输出品质高。视频采集卡选用了Winnov公司的Videum II Broadcaster,其技术与Windows Media兼容。

(四)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立

根据本校的医学教学特点,在网络中传输的多媒体信息主要有经过压缩的视音频信息流和含有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的多媒体课件等。信息的存储是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基础。为了达到有序、合理的存储,以树状目录结构,将资源根据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检验医学、护理学进行了了分类和组织。因此可把各种多媒体资源通过MPEG压缩后刻制成光盘(VCD或DVD),放置于光盘库中,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网上的查询和阅览。光盘库能够满足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大数据源的要求,但其自动换盘机构的换盘时间通常在秒量级,致使光盘库的访问速度慢,对于学校非主流专业所涉及的教学相关资料访问量小,可保存在光盘库中。本系统采用了目前主流的蓝光光盘库。学校主流专业的教学相关资料由于访问量大,存在并发的点播(VOD)、广播的视音频信息,为了保证读取速度和多路点播的需要,可采用硬盘阵列存储,以一级库序列而优先访问。由于硬盘阵列可以改写,需要注意其数据的安全性,做好备份。用利用硬盘阵列与光盘库结合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海量信息存储问题。

(五)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网络的构建

教学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各教研室、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用户终端通过传输网络(校园网)连接到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学信息资源库上。它主要由影视教材上载、卫星电视收录、网上信息资源下载、素材采集、存贮、检索等几部分组成。

系统中信息传输技术应当充分考虑到先进性与普遍性,网络中采用了星型树状的拓扑结构和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技术,在服务器出口的主干上配置1000M带宽交换机,保证了各端口独享1000M带宽。从交换机向下级联的集线器都采用共享1000M的配置,客户远端也通过此集线器共享1000M带宽。

服务器在网络内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要求有更高更快的处理能力,且性能要稳定。服务器应支持双CPU、多线程、多进程,尤其是在网络管理方面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视频服务器和我们选用了Power Edge R410(CPU型号:Xeon E5506 2.13GHz内存容量:4GB ECC DDR3,硬盘容量:584GB网络控制器:双端口千双端口千兆网卡),现在使用最多的影片格式一般是RM格式或ASP格式,我们在视频服务器上安装了Real server和Microsoft Media Server,这些软件性能卓越,安装方便,占用服务器资源少,成本低,它们很好的支持了MP3、SWF、AVI等格式的文件,客户端只需安装Mdeia player和Real Player播放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同样也选用了一台Power Edge R410,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

三、结语

本系统经过使用后,师生反映良好,较好的呈现医学教学特色资源和资源共享,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学资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综合的过程,除组织专业人员和广大老师进行开发和引进外,还可建立互动开放的系统,扩大用户群,增加上传资料功能,丰富和完善资源库。

参考文献:

[1]赵松涛.SQL Server 2000系统管理与应用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

[2]王慧芳,杨嵘,杨威克等.网络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王光辉.基于Web的后勤供应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2005,5

[4]穆肃.校本学科教学资源库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03

[5]阳沛湘.军事医学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建[D].硕士学位论文,2003,5

篇4

二、关键技术

1.元数据结构设计

本文拟采用的元数据基本结构如右表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该元数据结构根据教育部课程教学及大纲规范要求,结合本学科方向课程及教学实践,以及资源管理和软件开发的需要,并综合其他相关因素形成。

2.教学资源目录树构建

目录树是指存储有关网络资源信息的特殊数据库,把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资源都作为目录信息,在目录树结构中分层存储、访问、管理和使用。目录树将分布式系统中的用户和资源,以及其他对象统一组织起来,提供一个单一逻辑视图,允许用户透明地访问网络上的资源。一个由目录树支持的网络系统是一个集成、网络化、统一的系统,而不是各个独立功能部分的简单聚合。目录的内容称为对象类(ObjectClass)和项(Entry)。对象类描述什么信息可存储在目录中,而项把相关信息组合在一起,也可以理解为对象为抽象约束,项为信息内容。ERI之上的ERII逐层抽象或封装生成,下层的ERII是上次ERII的一个项,这是逐层递归或递推的过程,因此它们采用一致的管理操作方式,软件算法具有可复用性。元数据信息采用数据库方式存储,方便检索管理,而资源本身仍以文件方式存储于磁盘。为了管理的方便和统一,资源库的物理存储与资源管理的目录树结构基本保持一致。通过目录树方式记录存储教学资源数据信息,与资源库本身的层次结构(树型结构)相统一,同时也与Internet及各种管理中的层次结构相一致,为教学资源管理提供方便,易于使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管理。

3.教学资源服务

在教学资源库中,资源建设是基础,资源管理是关键,要对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应用,就需要对资源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资源提供者对资源进行存储、传输等控制管理,资源的搜索、协调传输等任务主要由资源管理者完成。网格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有效调度、管理、配置可利用资源,将实际上的异构环境转换成一个虚拟的同构环境。基于网格的教学资源管理是网格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延伸,需要完成资源寻址和定位,找到特定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本身也属于网格资源的一部分,教学资源节点与网格节点也是统一的。在基于网格的教学资源管理中,选择基于的网格资源管理方法,满足教学资源访问中的结构关系,能够方便地搜索到资源及资源信息所在的服务器,与Internet和网格层次管理结构一致,而且层次化的体系也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系统在用户和资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基于网格的教学资源体系,通过的方式将异构、分布的大型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进行提取共享。通常一个资源请求任务被派分给一组Agent,这些Agent根据被请求资源特征,在构造层各计算节点间自主地移动,寻找资源信息,获得资源服务,完成自身的任务,满足用户在广域范围内对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请求。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上面是用户(消费者),提供资源服务请求;下面是资源提供者,提供教学资源;中间是服务系统。消费者通过就近(或网格结点)提出资源服务请求,通过当前获得的资源信息ERI以及资源目录信息ERII,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结果将请求任务分发到相关的,进一步处理;最后根据获得的教学资源分布信息,按照一定的模式交付给用户。

篇5

为此,我校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将打造一流的数字校园环境和管理体系作为长期目标。以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为载体,在应用中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数字校园办公平台让管理更便捷、高效

新建的数字校园办公平台无疑是学校管理的指挥中心,给学校的管理和教研等日常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例如,我们利用办公平台的“信息公告”和“信件中心”各类通知公告。教师在校内即时通信系统――小乐通讯的提示下,第一时间就能查看这些信息。这有效避免了办公室逐个完小、逐个教研组打电话通知的烦琐劳动。学校重大信息则直接推送到门户网站,便于上级主管部门、学生以及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其中,日程协同系统便于本部门管理人员做好工作规划和日程安排,促进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此外,我校还利用平台中的校园电视对学校重大活动进行视频转播,学生在教室、家里都可以同步观看学校主会场的活动全程,受到师生和家长好评。

利用小乐通讯还能建立班主任、数学核心组、学校管理等研究群组,开展中心小学与完小、教研组与教研组间的网上交流与研讨。在这里,大家不仅可以开心地敲击键盘进行文字交流,还可以使用音频直接探讨教学中的问题。这种沟通更方便、快捷,减轻了教师们在学校之间来回奔波之苦,提高了教研的效率。

实现教学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作为北京市数字校园第二批实验校,我们在制订、修改、完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的过程中,关注了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其中协同备课、协同评课的环节,有效弥补了原有平台的不足,实现了教学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学期初,由教研组长率先将本年级、本学科的教案上传至协同备课平台的主备模板。同一年级的其他教师则在主备模板中对教案进行复备。教学管理平台也允许教师上传自己的教案后邀请同伴批注。当有教师发出邀请时,收到邀请的教师可在其教案上随时添加批注,还可以对其进行星级评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教师们将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适用性的教案、素材、课件、试题、案例等资源上传,并对其动态分类,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与流失,丰富了校本资源库。资源的集中汇集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还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彼此了解、切磋的平台与机会,使教师的授课能力、业务水平在交流中得到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针对教师备课的数量、质量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学校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提出意见和建议;每次听课后,管理人员及时将反馈意见和等级录入系统,期末时还可以提取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存档,计入过程性评价和学期考核,这些成绩和评语,教师在进入本系统后也可以随时查看。

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数字校园的改建工作,最大限度与学校管理相结合,与学科、科研发展相结合,从而提高师生在数字校园中的参与能力、反馈能力和创新能力。

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师生成长

比尔・盖茨曾预言:“在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科技的发展,学校的形态最终会发生改变。”而今,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型的教育教学形态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比尔・盖茨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围绕“践行体验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办学理念,开展体验教育课题研究。作为北京唯一一所英特尔?未来教育创新之旅的营地学校,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探究发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实施体验教学,近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14年9月,利用北京市数字校园第二批实验校项目以及“班班通”项目的支持,我校建设了两个智慧教室,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引入课堂。教师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接受新的教学模式,与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结合,利用平板电脑进行互动教学,不仅有效进行课堂的展示,而且反馈更及时,增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凸显了我校的体验教育的思想。

2. 增加新的学习方式,为课堂学习方式做有益的补充

我们的学生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互联网和手机的世界里,是在网络和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网络就像空气,弥漫在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每个角落,因此,教育和引导使用电脑如呼吸般自如的学生,是挑战,更是契机。我们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宜疏不宜堵。

为此,我们利用班级广场,为学校专题教育活动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实践成果、感悟反思、读书心得等以日志形式“晒”出来,与大家交流展示,老师和学生参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应用网络的热情。

在以“科学种子计划”专区为代表的体验学习平台,学科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源,包括制作标本、植物图鉴等的学习支架,供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实践体验。学生在对植物进行多样化研究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予以展示。我校以此为窗口,促进体验学习平台的建设。

楼道体验大屏是学生喜爱的自主学习天地。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我校在楼道安装了12块触摸体验大屏,其中不仅有对学校环境、历史以及各项活动的展示,还有体现学科自主学习的“知识库”。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争相到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玩中学”板块,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书法、陶艺等虚拟体验;尤其是陶艺,孩子们在这里进行制作、煅烧、装饰、拍卖等虚拟体验。

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有不懂的问题到百度去搜索。利用计算机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PPT,将梳理后的知识利用Word做成“海报”在楼道展示。课前、假期在北京市数字学校观看同步课堂“BDS”录像课进行预习。以此形式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上网还有比玩游戏更有意思的事情。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如何健康上网,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字校园是融合了技术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平台,其核心作用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水平,创新与变革师生的互动和学习方式。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新技术的出现,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日益丰富多彩、方便快捷,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不断探索、创新,让数字校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篇6

国外发达国家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已有近百年历史,人力资源管理最早的课程雏形见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劳工关系专业在1915年的雇用管理课程,其后逐渐成为众多大学商学院开设的主要课程,先后经历了从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系统管理等以人事管理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看作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90年代以后,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观点影响,开始倡导以职业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相对成熟的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等。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企业实践教学为主,学校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现场实习与实务的课程和学分比重较大,而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般较为浅显,这种教学模式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更符合企业的现实需要。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模式是该国政府联合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共同开发出一套包括全国统一任职资格和能力标准的培训包,以此作为学校、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材料。加拿大CBE模式最初源自于加拿大,以能力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职业态度,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进程。国际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即模块培训教学法,是基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岗位、任务和技能的深刻分析,严格按照工作规范,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分成若干独立培训教学模块,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岗位工作的流程为主线,通过现场教学为主、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技能。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脱胎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最早的课程见于20世纪50年代中央劳动干部学校(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专业开设的劳动管理。自市场经济建立以后,人力资源理论开始在我国进行传播,一些高校将人事管理课程调整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尤其是1995年《劳动法》颁布后,实现了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已经深入人心,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和实践随之迈上了新的台阶。具体可归纳以下方面:

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研究。刘国华、彭芳等在《浅议如何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当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人本理念融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刘燕华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改革》当中主张将就业素质训练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应充分适应社会需求变化,通过建构真实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次,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李淑玲在《<人力资源管理>多元化教学方法》中强调以采取体验式教学方式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列举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管理方案设计、现场模拟、实地调研、实验室模拟等常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学习兴趣,从体验中获得深刻感悟。兰策元在《多元化方法与HRM教学研究》当中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除采取一元化、性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外,还应广泛采取案例分析、视听技术、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网络信息交流等多元化、亲验式教学方法。李淑娟等在《亲验式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应用探析》当中指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心理测试、案例讨论、管理游戏、现场操作等亲验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以教师为中心,实现了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转换,培养重心也从学生的学习能力转移到职业能力;还有研究人员针对某一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李劲松等在《基于PBL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当中强调在教学改革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即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合作解决现实问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黄云碧等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探索》当中提出,通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工作过程构建知识技能模块,设计教学项目,在教学中模拟工作情境,引导学生按照实际岗位工作的操作过程和规范完成项目任务。杨海光在《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当中围绕案例教学的功能、具体实施过程论述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最后,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魏晓彤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当中以加拿大的CBE模式为基础,提出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为手段,切实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张晓燕在《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当中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通过组织中的岗――人关系确定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和考核教学过程、创新授课形式、改进学习模式等,来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

上述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现实启示,也为教学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实要求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篇7

所谓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地方,是需要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可为不同的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型功能:

(1)数据模式定义:即为数据库构建其数据框架;

(2)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为数据模式的物理存取与构建提供有效的存取方法与手段;

(3)数据操纵:为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数据提供方便,如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以及简单的算术运算及统计;

(4)数据的完整性、安生性定义与检查;

(5)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故障恢复;

(6)数据的服务:如拷贝、转存、重组、性能监测、分析等。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通过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惊醒管理的软件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用户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查询、更新以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的。根据具体数据库存储要求的不同,数据库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系统模型,模型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存储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层次型数据库、网状模型数据库和关系模型数据库三种。

1.使用用层次型数据库作为存储结构,这一种树形结构,它由节点和连线组成,其中节点表示实体,连线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存储结构中,数据将根据需要分门类别地存储于不同的层次之下。

层次模型的优点是数据结构类似金子塔,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性直接而且简单;缺点是由于数据纵向发展,横向关系难以建立,数据可能会重复出现,造成管理维护的不便。

2.使用网状数据库这种存储结构,数据记录将组成网中的节点,而记录与记录之间的关联组成节点之间的连线,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

使用这种存储结构的数据库的优点是,它很容易反映实体之间的关联,同时避免了数据的重复。缺点是这种关联错综复杂,而且当数据增多时,将很难对结构中的关联性进行维护,尤其是当数据库变得越来越大时,关联性的维护将变得非常复杂。

3.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来作为存储结构,是多个二维表格。在每个二维表格中,每一行称为一条记录,用来描述一个具体对象的信息,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用来描述对象的一个属性。数据表与数据表之间存在相应的关联。

可以看出,使用这种模型的数据库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格式唯一、理论基础严格,而且数据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数据表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增加,修改和删除。在进行查询时,还可以根据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性从多个数据表格中查询抽取相关的信息。这种存储结构的数据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广的数据库模型。

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是由数据表和数据表之间的关联组成,其中数据表通常是由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表,每个数据表分别说明数据库中某一特定方面或部分的对象及其属性。数据表中的行通常叫做记录或者元组,它是众多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中的一个实例。数据表中的列通常叫做字段或属性,它是相应数据表存储对象的共有的属性。数据库对象是一种数据库组件,是数据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常见的数据库对象有表、索引、视图、图标、默认值、规则、触发器、存储过程和用户等。关系数据库中最重要的对象就是表的结构。例如数据库在教学信息管理中,可以用来服务于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即一是学生要运用自己的学号登录的学生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学生自己的信息查询和课程选修等。二是教师用自己的教工号登录的教师信息平台,主要用于所任课程学生名单查询与成绩查询,以及课程成绩录入等;三是管理人员登录的管理的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基础数据如系部专业班级等的维护,学生、教师及课程信息的维护,学期教学任务课程的安排,统计报表的生成等。

要想在数据库中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就要用到索引。与书中的索引一样,数据库中的索引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表和索引视图中的特定信息,索引包含从表和视图中一个或多个列生成的健,以及映射到指定数据存储位置的指针。创建良好的索引以支持查询,可以显著提高数据库查询信息和应用程序的性能。索引是一个单独的、物理的数据库结构,它是依赖于表建立的,提供了数据库中排表中的数据的内部方法。一个表的存储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用来采用存放表的数据页面,另一部分存放索引信息的索引页面。通常,索引页面相对应于数据页面来说小得多。当进行数据检索时,系统先搜索索引页面,从中找到所需要数据的指针,再直接通过指针从数据页面中读取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数据库看做一本书,把索引看做书的目录,通过目录查找书的信息,显然比没有目录的书更方便和快捷。这样就很容易找到我们要找的信息。例如:关系数据库在教学信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查找如下:

系统登录: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登录。数据库需要存放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

班级管理:班级是系统最基本的单位,涉及专业和系部信息。需要存放系部、专业和班级的相关信息。

人员管理: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信息的维护。需要存放学生教师和其他成员的相关信息。

课程管理:主要涉及课程信息的维护,以及某个学期的课程由哪个教师教授,即教学任务的安排分配,需要存放课程和课程的安排分配。

篇8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

关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其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高度中重视与推崇,以此对优质教学资源收集、整合、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进一步推进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再就是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教师通过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发与组合,提高教学效果与工作效率。最后,还将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途径

(一)针对行业与岗位的需求,调整与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是酒店管理教学资源库的重要内容,对酒店企业、酒店管理专业等的调研,都以此为指导,制定适合当前酒店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改进工作,并由负责人定期与酒店行业相关人员沟通交流,以便实现能够及时根据行业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时效性。

(二)从制度方面提高教师参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才培养。因此师资力量成为实现目标的重要保障。所以打造一支强大又优秀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成为关键。因此,需要前期在制度方面,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中,为酒店管理专业构建相符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三)实现柔性化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其模块与内容都属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模块与内容的增添或者删减都与行业岗位有着紧密的关系,设置实现柔性化管理系统,更方便增减、链接以及共享。不管是系统的建设,还是工作人员的管理,都应当注意柔性化的特质,以更好的体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时效性、畅通性以及便捷性等优势。

篇9

“独二代”往往被调侃为是“智商高情商低的一代”“自私霸道的一代”以及“无情的一代”。自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之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在三十年的时间当中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婚嫁生育阶段,而“独二代”作为他们的孩子也开始逐渐地长大。面对着“独二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帮助“独二代”儿童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从而全面提升“独二代”儿童自我管理能力。

1.针对“独二代”儿童实施感恩教育

现在的美术教材当中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因此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将其多样化的特点体现出来,这样就将丰富的素材提供给了美术教师的教学。教师通过对素材的不断发掘,就可以以美术为基础针对“独二代”儿童实施感恩教育。现在很多“独二代”儿童都是在非常好的物质环境当中成长出来的,而且大多数的父母都给予了“独二代”儿童较多的溺爱,长此以往,就会使“独二代”儿童变得非常自私,并且是逐渐丧失了感恩情怀。所以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对深层次的美术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从而能够针对“独二代”儿童顺利地实施感恩教育。“独二代”儿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父母和长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够在细微之处感受到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爱。只有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独二代”儿童才会学会自我管理,在生活当中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控制,在与长辈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为父母考虑,不乱发小脾气。[1]

2.针对“独二代”儿童实施阳光心态教育

在美术课堂当中,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积极的转变,不能够认为只要将美术课教好就已经完成了作为美术教师的任务,要对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具有充分的认识,对“独二代”儿童的内心世界予以更多的关注。比如,在将人物画作欣赏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独二代”儿童以自己的心理和情绪为根据进行自由作画,“独二代”儿童就会将或怒、或喜、或悲的作品画出来,而“独二代”儿童的真实感受也会在这些作品当中被真实地传递出来。这时候美术教师就不能够将“独二代”儿童的感受忽略掉,要对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询问和了解,要将友爱和宽容教会给“独二代”儿童,并且针对“独二代”儿童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坚强意志力的锻炼。[2]

教师必须要告诉“独二代”儿童,人生处处面临挑战和挫折,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不能气馁,要始终怀揣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各种困难克服掉,最终对成功的乐趣有所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独二代”儿童有效地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3.利用美术的独特魅力引导“独二代”儿童进行自我情绪管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美术的独特魅力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对“独二代”儿童的自我情绪管理进行很好的引导。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精美的静物画、山水画等让“独二代”儿童去欣赏和观摩,并且对“独二代”儿童的审美情趣进行很好的培养,学生能够在这些画作当中感受到人生的美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独二代”儿童的审美情趣,同时还可以陶冶“独二代”儿童的情操,使“独二代”儿童能够从画作当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并且将从画作当中领悟到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遇到不高兴或者不符合自己期望的事情,“独二代”儿童就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各种不良情绪,从而始终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当中的各种事情,最终成为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情绪调控的人。[3]

在针对“独二代”儿童进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师必须要对美术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利用各种细节针对“独二代”儿童情感教育和自我管理教育,从而能够真正对“独二代”儿童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使之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蒙丽伟,刘春香.小学生自主管理[J].华章,2012(20).

篇10

在我国,独立学院是以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界定: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高等院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有益举措,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互相结合形成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基本办学条件方面例如经费、师资、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累积较少。作为独立学院的图书馆,其发展同样受到约束。独立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过程中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在硬件投人方面起点较高,首次投资额较大。但受独立学院滚动投资来降低风险的理念影响下,电子阅览室乃至整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得不到重视,使电子阅览室沦为服务单一的场所。为此,本文在“教学资源整合”的理念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图书馆(下述为“我院图书馆”)为例,论述如何结合教学资源来进一步建设电子阅览室的软实力,为读者提供“第二课堂”学习的主要场所。

1 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现状

1.1硬件建设

硬件设备是电子阅览室赖以发展的基础,依托多媒体电脑设备、网络设备和UPS设备。由于独立学院电子阅览室发展起步晚、起点高,多媒体电脑设备配置相对高,例如我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拥有多媒体电脑102台,使用联想启天M430E系列,CUP为Inter(R) Pentium(R)E218双核2.06 GZ,内存1 GB,硬盘160GB,配有51 cm(17寸)液晶和DVD-ROM。该条件为电子阅览室开展更深人的信息服务提供了硬件环境保障。

1.2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电子阅览室实现有效管理和提供多样化应用服务的基础,包括硬件维护系统、计费系统和应用软件。要保证电子阅览室的多媒体电脑能够有效管理,就需要有功能完善的硬件维护系统,在电脑的系统更新、软件更新、网络同传和IP分配时能够有效、稳定地完成所有电脑的维护工作。计费系统主要用于给读者提供有偿服务时进行系统管理。应用软件的选择要做到与时俱进,各类办公软件、杀毒软件、通信软件等要选择较新的版本来迎合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以上要求,我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联想硬件保护系统作为硬件维护的主要工具,计费系统方面使用万象网管2004,应用软件方面安装了Microsoft Oflice2007、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s工作站6.0.CAJViewer7.0等。2“教学资源整合”理念下的电子阅览室建设

2.1电子阅览室实现教学资源整合的作用

“教学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的一个延伸。各种教学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外,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也有一致性,就是解决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深层次学习需求。因此,“资源整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资源的统一,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使用上、数据上的差异性。在电子阅览室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是一种以使用者为主导的服务方式,既打破非本专业学生不能使用木专业教学资源的界限,同时引人图书馆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充分发挥图书馆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2.1.1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全校性共享

独立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力发展,不论是学校自身的竞争力,还是其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人才培养离不开资源的投人,如何使每位读者都能够享受到学校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利用电子阅览室对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打破教学资源只能在课堂使用的局限性,同时也打破了本专业资源只能为本专业学生服务的界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校性共享。

2.1.2实现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互为补充

在电子阅览室里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不只是对原有资源在既定的环境里重复,这是在整合的过程中使教学资源与图书馆传统资源、电子资源结合为一体。在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协助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源加深对教学资源内容的理解,达到使用者可以不依赖课堂自主学习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1.3完善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方式

在电子阅览室缺乏电子资源的情况下,其服务方式就偏向单一化,即以提供网络互联网浏览功能为主。这种服务方式与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形象大不相符。笔者曾在学校新生教育课上介绍电子阅览室时,新生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电子阅览室就是“网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子阅览室资源建设不足和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对教学资源整合,电子阅览室可以利用自身的硬件条件来扩充服务方式,既提供图书馆自身资源的使用,也提供了教学资源的课外使用,从而完善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方式。

2.2“教学资源整合”理念下电子阅览室资源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教学资源来说,图书馆资源保障了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协助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图书馆资源来说,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各方面资源参与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时的指导性。我院开设实用性专业为主,对专业的实践操作尤为注重,因此我院图书馆选择教学资源和馆内电子资源作为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建设内容,详情见表1。

由表1可知,大部分的资源以网络平台为主,除了Packer’fracer5.0这一类单机软件需要在客户机上安装外,其他资源的管理主要都放在学院其他系部或者实验室。通过电子阅览室的软硬件环境对学院内部网络教学资源和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是将学校内部隐性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可视化并主动向读者发掘更多可使用的资源。

2.3教学资源整合下的电子阅览室管理

2.3.1整合资源导航管理

对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整合后,如何对资源做好导航整合直接影响到整个服务模式的推进。由于教学资源除了资源库外还包括应用学习平台,所以资源的整合方式可以选用学科专题导航的形式。该导航形式主要结合馆内学科馆员制下的服务项目,如学科专题索引、学科动态等,围绕教学资源的学习内容整理出相关的学科资源专题,专题内容以文章、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2.3.2资源使用控制管理

由于教学资源主要还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因此要保证电子阅览室整合使用的过程中不对教学产生影响。电子阅览室主要配合三层交换机的使用,利用ACL配置禁止访问相关资源的时间段。以电子阅览室使用华为Quickway S3900在早上8:00到12:00禁止访问雅信达服务(服务器名:YXD SERVER)为例,服务器IP为210.39.243.192,资源通过GigabilEthernel0/1端口接人,配置如下:

定义时间段:定义8:00至12:00的周期时间段

(Quidway} time-range huawei 8:00 to 12:00 working-day

定义到雅信达服务器的ACL:进人基于名字的高级访问控制列表视图,命名为YXD_ SERVER

(Quidway-acl-adv-YXD-SERVER rule I deny ip source anydestination 210.39.243.192 0.0.0.0 time-range huawei

激活ACL:将trafOc-of-payserver的 ACL激活。

( Quidway-GigabitEthernet0}1]packet-filter inbound ip-groupYXD SERVER

2.3.3人员管理

篇1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图书馆主要用光盘、软盘等电子载体来收集信息,因此人们称其为电子图书馆。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使得图书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使人们无论什么时间与地点都可以查询和访问图书馆的信息,因此有些人就称其为无墙图书馆。这种图书馆甚至可以是无形的,不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于是又被称为虚拟图书馆。这些信息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所以就随之诞生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化图书馆呢?其定义也不尽相同。一些人认为它是一个信息收集地,信息在此集中并被整理。然后通过电子手段被人们获取。而一些人认为数字化图书馆强调对数字化信息的获取手段.而传统图书馆则强调对馆藏的拥有。还有人认为,数字化图书馆是一种信息供应者,它含有大量的信息,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用户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条网络线即可对之进行访问。这些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字化图书馆所下的定义,但又都还不够全面。随着数字化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逐渐深化。目前大家比较认同这样一种定义,即数字化图书馆是提供内容丰富的经过整序的多种媒体形式的数字化信息的机构,要求满足以下几点:首先,它具有存储海量信息的能力;其次,它具有处理信息的先进技术手段。其信息是经过整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第三,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务。数字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资源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学习社区,成为一个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具有广泛辐射作用的网络学习中心。数字图书馆是信息服务中心,为网络学习提供各类信息检索、教学科研信息、学科门户导航、用户教育等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是知识资源中心,为网络学习提供基本的资源保障,使学习者能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数字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后,学习者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资源平台或浏览数字图书馆的网页,获取所需信息,或技术人员对相关教学课程完成资源构建后,形成适合个人发展的课程。从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的需求来看。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是,图书馆管理与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网络学习资源中的英语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建设。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朝“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迅速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期。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主要精神有: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式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②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这就要求作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心和信息资源集散地的高校图书馆.需要开发和利用好馆藏外语教学资源,为培养大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搭建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外语教学的全过程。高校图书馆应努力开发网上英语教学资源,优化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因此对英语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构建.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是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12

数字化校园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阶段,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逐渐深入到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各级学校。可以说,数字化的有效运行对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很大,对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也非常重要。下面着重谈谈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如何加快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的重要工作是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形成完善的学习体系;能够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能力;也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和任务有条不紊的开展。

1.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现代化教学管理中,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集中学生注意力有重要的作用。在数字化教学中,老师将很多板书无法体现的知识,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立体化的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学生接触到很多新型科学技术和通讯工具;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原有的课堂教学产生视觉疲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低。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仅开扩了视野,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果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数字化教学中来,在学习中对各科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有利于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数字化校园的目标,是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使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源丰富起来,能够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是当前的教学难点。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不同学生的反应能力不同,很多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无法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质量差。学校教学管理中运用数字化教学,能够让教师在广泛占有教学资源,施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体系的完备,在学习中积极探究各科知识,研究相关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综合水平,提升学习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在教师间形成共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优化教学,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另外,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师生和教学活动的管理信息化,也是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如常规教学管理中的学籍管理、教学与考试人员安排、成绩汇总和分析、网上评教等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进行比较准确而快速的处理。职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比较重要,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通系统能够使家校形成合力,对学生开展教育和管理。

二、数字化环境推动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策略

校园数字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教学和管理的革命。为了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改变中职学校的教育现状,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必须有效运行和落实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的管理,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需要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主动参与。因此,专业技术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知识和参考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体系进行严格的整理,以PPT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如此,学生的技术专业学习才能不枯燥,学习的科学性才能提升。另外,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进行模拟实验和操作运行。学生所学的技术多是运用型的。在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数字化教学环境引导下,进行演示实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在亲自论证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2.创建网络教学知识库,推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催生教学互动的课堂模式,革新了教学手段与方法;可以说“谁抓住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权,谁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的高效获得和提升,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在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影响下,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构建合理的网络知识库。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相对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课堂上的教材学习只是一个方面,因而构建合理的网络教学知识库,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去学习、去研究相关领域的先进知识,才能使得他们的技能和水平获得较大的提升。在我们的职业教育课堂,很多知识是无法用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的,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可积极鼓励学生在校园教学知识库中查阅相关资料。如此,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我们的网络资源库需要我们科任老师利用专业特长进行收集、整理,无形中对老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愿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奉献的教师队伍,也需要我们学校领导层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全方面教学管理现代化,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数字化校园与环境建设与运行,能够改变教学活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与技能提升,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所提升。而数字化教学管理要长效,关注点远不止这些。如学校网站建设,家校通有效利用,网上留言与交流,无纸化、数字化办公功能以及学校数字化财产设备管理等等,都是学校教学管理现代化的体现。如我们学校,不仅重视学校数字化建设,更突出数字化校园科学规范的应用,可以说已经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凸显出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效益。

总之,中职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重视数字化校园环境的构建,依托计算机技术、网络系统以及通讯技术,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突出管理的精细化,必将大大提高办学水平和能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熊辉. 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 当代教育论坛,2011(01).

篇13

作者简介:宋利(1972-),女,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力(1972-),男,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安徽 淮南 232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jyxm343)、2008年安徽理工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5-0075-01

“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研究如何有效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促成组织目标实现,增强组织竞争力的学科,主要包括人员招聘与培训管理、岗位设计与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型的教育媒体,以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维集成效应,能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新颖别致,直观生动,灵活多样。为学生营造对知识深入理解、形象记忆、兴趣盎然的优良的学习环境,从而缩短学生的思维时间,压缩思维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启其创新性思维。

一、多媒体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讲授为主,不仅费力而且比较呆板。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教学过程。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则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桥梁。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动画等合成技术辅助教学既给课堂增加了内容丰富、直观具体的感性认识材料,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突出教学难点和重点,又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不仅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保证了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媒体技术有助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目前教学方式大都仍是围绕着教师进行的,教师在固定的讲台上讲述固定的教材,留给学生固定的作业,按照固定的答案批改学生作业,最后以固定模式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评。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通过案例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技巧和沟通能力。多媒体教学融入了讲解和演示的多种方法,利用音频和视频更生动地展示案例故事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综合使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使得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3.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教学互动的实现

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可及时查阅相关资料补充教学内容,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有利于教学互动的实现。

二、多媒体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忽视对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师生之间互动减少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板书,节省了板书时间。虽然多媒体能够展示丰富多彩的各种内容,但是,它终究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若缺少老师的引导、情境互动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控制控制鼠标,照本宣科地讲授课件内容,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便会减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节奏快,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多媒体教学通常采用接连不断、大量演示教学内容的手段,信息量非常大。首先,由于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以动画、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如此连续流畅的教学进程中很难保证足够的笔记时间,信息转瞬即逝,无法得到巩固;其次,动态和色彩丰富的画面可能会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演示画面,从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本身,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再次,多媒体课件最引人注目的功能并非演示文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觉得讲解文字会流于枯燥,将文字内容一带而过,不利于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由于概念和理论是高度抽象的结果,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通常需要教师摆脱课件形式的影响,字斟句酌地多层面解释,启发学生专心动脑,进行理论思辨。教学节奏快,不利于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忽视了对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思维的训练。

3.过度追求视听形象,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现代视听效果无疑会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气氛,使课堂教学变得色彩缤纷。然而,若是教师过于追求课件的精美,在课件制作中过度使用图像、音乐、动画等视听手段,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声像效果上,而忽略了讲课需要传递的内容,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大大降低。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结合,重视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知识覆盖面大、实践应用性强、偏重能力培养等特点。案例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多媒体技术能够展示直观、动态、大量的信息,有利于案例故事的生动展示,但是对于概念和理论文字的说明并不具有突出的优势,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那种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做法是不合适的。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对多媒体内容进行合理选择,适当结合传统和现代两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方便地记重点、难点、要点、疑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分析、循序渐进。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当是组织者,学生才是主体,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需要配合课堂小组讨论、情境体验等多样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教学相长。

2.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节奏,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多媒体仅仅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应取决于教学组织需要,任何时候都应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应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内容、结构和逻辑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速度调整课堂节奏。对于关键问题和重点理论的文字解释需要字斟句酌,并且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操作计算机。

3.适度使用多媒体,切忌喧宾夺主

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进行适当的多媒体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需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首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认真筛选视听和文字材料,并对材料进行高度整合,切忌将大量课外资料随意插入课件。生动的案例与背景材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给学生展示的信息越多越好,而是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控制和调整。其次,课件界面尽量简约柔和,背景、线条、色彩等不宜装饰得过于绚丽,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

总之,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能过分依赖,但也不能一概摒弃。应该看到,先进的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从根本上是无法取代教师地位的。需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出发,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扬长避短,合理运用,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