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产业分析

旅游产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产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旅游产业分析

篇1

同时XX历届县委、政府充分审视分析和深刻认识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护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点的多样性、古城内部的混合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观念和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解决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着手,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路子,最终实现了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共赢的目标。在短短的几年间,XX古城以其丰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XX古城,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成为我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力,成为全省的旅游龙头。2004年,XX古城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万人,门票收入4800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4.3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20倍、25倍和18倍。分析XX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

XX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的思想,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发展旅游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实施依法保护。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XX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立法,这一条例成为XX县保护古城的法律依据,成为制定县城建设规划、古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古城保护管理制度的大纲。根据《XX古城保护条例》,经山西省政府批准,XX先后出台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和《XX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管理办法》;针对古城内消防设施失天不足的问题,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强文物单位、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古城内电气线路改造的方案》。特别是最近以来,以市政府文件上报省政府《XX古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宝顺省长亲自做出批示,梁滨副省长组织召开了专门协调会予以研究解决。所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案的出台,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体化,促进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近几年来,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方针,XX县先后对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维修,拆除了不协调建筑,有效制止了乱拆乱建和破坏性建设,保护了古城完整的风貌。

二是实施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工程。1998年以前,古城内有近5万常驻人口,多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古城内,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几倍,超负荷的人口密度对保护古城、管理城市及发展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减轻古城人口承载压力,XX县把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作为有效保护古城的重要举措,做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1997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至2004年共带动8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累计投资2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古城内人口减少到现在的2.7万人,为保护古城、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XX县县委、政府在充当旅游市场建设与发展主角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发展旅游,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大大加快了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壮大。

一是文物景点保护实施政府主导。XX古城与其它景点、景区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是文化内涵性旅游城市,是以文物、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城市。特别是古城内,既是居住区,也是旅游区,是一个社区和景区特征皆有的混合体,因而,旅游市场管理具有不同于其它旅游胜地的特殊性。鉴于此,文物景点开发和文物保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近几年来,县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对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镇国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实施了护城河、环城路、城门综合整治工程;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对文庙、县衙署、城隍庙实施修复,如今都开辟成为景点向游人开放,成为古城的骨干景点。

二是历史街区开发吸引社会力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内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XX县从明清街国有房产经营权转让入手,探索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通过政府出政策、定规划,利用社会力量实施了明清街修复,形成了如今的旅游产业街。以此为契机,采取经营权转让和产权拍卖两种办法,先后对古城内20余处古建筑产权和100余处古建筑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之后,按照古城保护方面的规定和旅游发展的规划,统一制定维修方案,并严格监督其维修和利用,先后对西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古城区实施了修复。这样的举措,不仅弥补古城维修保护资金的不足,而且加快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近几年全社会用于古城保护的资金达2.5亿元,建成了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娱乐等方面的6条旅游产业街,发展了400余辆旅游车辆,建成了40余家具有传统风情的民俗宾馆、民俗客栈,开办了80余家旅游购物店铺,形成了20个景点,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余人,在拉动居民增收、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旅游业独特的幅射力。

三是旅游配套建设依靠市场运作。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但由于XX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显露出配套不健全、要素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制约XX古城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XX县采取练内功提高服务水平、出政策吸引市场投资两种方法,发展旅游要素市场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委、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大户,积极投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绿色环保产业,2003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3家星级以上标准的宾馆,其中投资近8000万元的丽泽苑国际大酒店具备四星级标准,2004年9月份国际摄影大展前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还有在建的4家星级宾馆预计2005年投入运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古城内民俗宾馆接待服务水平,创出地方传统特色,经过省质量技术局审核,通过了《XX古城民俗客栈星级评定标准》,这是我国唯一的地方传统客栈评定标准,对XX县民俗客栈特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6家民俗客栈通过了星级评定。2004年年底,XX县聘请我国旅游界魏小安等专家和权威规划单位,开始组织编制《XX古城旅游发展规划》,预计2005年8月份完成,该规划将为XX县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

XX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好这块来至不易的金字招牌,并利用好它造福后人,发展旅游业,XX县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实加强对古城内3000余间公房的维修管理,2002年撤消原房管所,成立房管局;为了加强对古城环境卫生的管理,撤消原市容办,成立环卫局;同年实施了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XX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实行古城门票“一票制”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三项改革,旅游运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县在全国的县城中第一个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城管监察大队,将8个单位的部分或全部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执法局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力量集中、处罚权集中的优势,组织拆除了2.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不协调建筑,在古城保护、旅游市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XX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发挥其企业融资、项目投资的平台作用,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了3亿多元的古城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开发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星级民俗客栈;古城门票实行“一票制”以来,有效解决了部分景点私设回扣、扰乱旅游市场的问题。

2004年12月份,XX县根据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彻底理顺了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XX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县政府的常设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长兼任。目前,XX古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了“管委会全面负责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旅游局负责旅游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工作,旅游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等工作,执法局负责城市行政执法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创新经营城市办法。为了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XX县实行了国有土地集中储备制度,创新经营国有土地、房产和广告权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模式,把国有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先后拍卖了县人大、水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农机中心等10多处房产,拍卖了新城区近400亩国有土地,为政府筹集了60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仅2003年以来,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铺开了3个上亿元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政府投入铺开了三大类40余项文物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工程。同时,将城市公交线路运营权、道路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拍卖,城市公共服务业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改善古城环境。

XX古城因其古老的建筑和弥足珍贵的价值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古老而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中最大的瓶颈制约。曾经一度时期,古城内建筑破旧不堪,道路坑凹不平,街上电杆如林,空中线缆如网,新城区交通不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XX县从1998年开始,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建设思路,一以贯之地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就。

一是中小街巷改造初见成效。古城内共有200条大中小街巷,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投资7000余万元,对古城内86条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部分街道进行了线路入地和上下水改造,极大改善了古城内面貌。

二是古城消防得到加强。1998年以前,古城内只有3个消防栓,目前已达到45个,并结合古城内道路改造,对部分主要消防供水管网也进行了改造。新购置了一部小型消防车,解决了大型消防车难以进入古城的问题。结合城网改造,对古城内临街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了阻燃改造处理,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消除了电气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

三是新城建设初具框架。为加快新城建设,近几年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贯通新城东西的柳根路、连接祁临高速公路的引线和康宁街,东城区新建了东关大街,古城绕城墙新建了环城路,新城外新建了外环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新城发展空间,加快了新城开发。目前,东部形成了以XX中学、人武部等单位为主的东城新区,西部有在建的天鸿家园住宅小区、行政审批大楼和即将投资开发的柳根花园住宅小区,南部形成了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为主的新城区。

四是绿化亮化取得进展。近几年投资300多万元,对古城内的主要街道安装了仿古路灯,古城内的部分民俗宾馆、饭店、商店自已投资安装了高档的宫灯和风景灯,现在整座古城夜间灯火通明。先后对高速公路引线、康宁街、柳根路、顺城路等新城主要道路实施了标准较高的亮化工程,别是高速公路引线和康宁街已经成为新城区的一大夜景。同时,积极发展城市公共绿化事业,建成了北门外广场、峰岩广场、柳根路小游园等10余处绿地,30余个单位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县城绿化面积由1998年的人均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5平方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旅游厕所建设取得突破。XX古城旅游厕所少、标准低,是游客和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2004年,XX县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7处星级厕所,改造了500余处居民旱厕,不仅方便了广大游客,而且净化了古城空气。

多年来,XX县在处理古城保护、管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保护了XX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弘扬了汉民族文化,促进了以旅游为龙头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也对全市、全省的旅游起到了拉动作用。但是,XX县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难。

一是古城消防设施先天不足。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多数为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耐火等级低,而且古城内没有消防站,供水管网压力不够,电气线路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消除隐患。

二是古城内道路急需改造。尽管近几年来,古城内主要街道得到全部硬化,部分已经缆化,但古城内还有近120条中小街巷未实施改造,严重影响到XX古城的旅游环境。

三是古城内企事业单位搬迁任务繁重。古城内目前仍有10余个企事业单位尚未外迁,其中柴油机厂、第二针织厂、泉永棉织集团、农机公司等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包袱过重,改制难度大,直接影响到搬迁进程。法院、公安局等单位由于资金紧张,无力新建,搬迁也面临很大困难。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建筑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需要尽快搬迁。

四是旅游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尽管XX县目前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但多数游客反映,XX古城缺少娱乐项目,缺少大规模、系列化的旅游购物市场,满足不了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基于以上问题,建议省政府从保护XX古城不仅仅是XX人民的责任,也是全省人民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角度出发,举全省之力,保护XX古城。具体应集中研究帮助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配套政策问题。一是古城保护费征收政策。建议将古城保护费纳入古城旅游门票之内,通过适当提高古城门票价格,确定一个合理的古城保护费标准。古城保护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用于古城的保护,其正体现“遗产保护,人人有责”。二是招商引资政策。对凡到XX投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省发改委、国土、工商、经贸、环保、金融等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及银行贷款等方面应给予倾斜照顾,简化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促使XX尽快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地。三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县份,XX在城维费提取比例上,应该享受地市级标准和政策。四是仿照地市级政府所在地的模式,在XX城内设立街道办事处,加强对社区市民的教育管理。

篇2

二、研究方法及指标数据

(一)索洛余值法模型

经济增长不仅需要资本的投入和劳动力的增加,科技进步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1957年,索洛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并建立了索洛模型。索洛剩余是指除劳动和资本投资贡献外,由综合要素生产率带来的产出的增长[3]。为了研究供给侧各要素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C-D生产函数的索洛剩余值法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要素贡献进行测算[4]。基本思路是采用产出增长率扣除要素的增长率后的残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设总量生产函数为C-D生产函数:Y=AKαLβ(1)其中,Y为实际总产出,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α、β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为估计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β,对方程(1)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有:ln(Y)=ln(A)+αln(K)+βln(L)(2)在规模收益不变的约束条件α+β=1下有:ln(Y/K)=ln(A)+αln(K/L)(3)估计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β后,带入下面方程可以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ΔA/A=ΔY/Y-αΔK/K-(1-α)ΔL/L(4)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本文实证样本采用安徽省2006-2015年各市的旅游产业面板数据来计算索洛余值。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旅游统计公报》。具体数据处理如下:(1)总产出Y:表示旅游总收入,以2006年不变价为基期,其余所有年份都以这一基期进行调整。(2)资本投入K:旅游服务是城市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因而选取了住宿业与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投入要素指标,并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资本存量。(3)劳动投入L:由于目前相关统计年鉴并没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统计,最终选取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作为替代。

三、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要素贡献分析

(一)数据测算分析

运用Eviews6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ln(Y/K)=1.6307+0.6279ln(K/L)R2=0.9653F=1340.69从拟合优度R2及F值可以看出,回归结果对变量的解释度约为96.53%,回归结果显著,并较好地通过自相关检验。将α=0.6279代入公式(3),计算安徽省2006-2015年的索洛余值。为了研究旅游产业供给侧各要素对安徽旅游产业增长的影响,本文将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劳动对经济的贡献率一同分析。安徽省旅游产业2010-2015年资本、劳动和索罗余值增长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率的结果如表1所示。

(二)数据测算分析

1.α=0.6279,β=0.3721,资本存量弹性系数是劳动投入弹性系数的1.687倍,资本投入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劳动力投入的贡献。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一直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的现状一致。劳动投入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比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安徽省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有关。2.资本贡献持续增长,是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2006-2015年,资本投入对旅游产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62.54%,从2006年的61.45%增加到2015年的63.35%。资本投入是持续拉动旅游产业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劳动贡献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6-2015年劳动投入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5.62%,从2006年的26.89%下降到2015年的25.20%。随着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但劳动贡献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劳动力投入并没有成为带动旅游产业增长的动因。说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特别是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旅游业来讲,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4.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低,且增长率多年出现负值。2006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仅为11.84%。其中2006-2008年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不断提高,2009年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十年表现先出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8年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最高,为12.60%,可能的原因是与2007年芜湖方特主题公园开业有关。由于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一直以来,安徽旅游产业增长对自然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一般生产要素的投入过度依赖,而知识、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投入相对匮乏,导致旅游产业增长主要依赖资本投入[5]。说明安徽省旅游发展方式还停留在粗放型阶段,技术附加值含量较低,全要素生产率有待提高,技术进步的空间巨大,发展方式转型势在必行。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2006-2015年推动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是资本投入,其次是劳动力的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低。随着自然资源、劳动力、土地等要生产素价格的不断上涨,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过去主要依靠高投资驱动的旅游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培育旅游增长的新动力。总体来说,通过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要素贡献分析,我们建议:

(一)注重安徽省旅游资源开发,发挥资源的后劲优势。在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过程中,资本要素贡献率逐步提高,并没有达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利用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优化之前大量的投入资本效率,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二)加大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安徽省在劳动力上有较大的数量优势,必须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周边南京、杭州、武汉等大城市的人才政策比较优越,为此,我们需要创造更为宽松环境吸引人才,加大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开发力度和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策略。

(三)提升旅游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动力机制的内核动力[5]。要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旅游开发中,全面推进旅游新产品、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增长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附加值,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安徽省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促进旅游产业的内生增长。在新常态下,保持安徽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增长任重道远。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通过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培育旅游增长的新动力,与旅游需求侧动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安徽省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薛献伟 吴大明 张明珠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绍森.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02):34-39.

[2]李兵,王铮,李刚强.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02):196-201.

篇3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学术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目前,在学术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产业发展,对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特别是有关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茶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丰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内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关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这是从广义上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国内学者任冠文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范畴,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并且都处于行为文化层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见,它既是茶文化内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不但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且有关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张琳洁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毕剑、尹郑刚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观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以上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从旅游产业化的角度进行界定,没有考虑到旅游者与茶文化旅游内涵之间的关系,没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动机。笔者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鉴赏和体验茶文化内涵,而对茶文化旅游区进行的旅行,从而使旅游者获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当今旅游的整体属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属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没能表现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没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远。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关茶叶的生产、加工以及饮用等方面而产生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中,都是围绕茶的这个核心来表达,如让旅游者参加茶叶的采摘、炒制过程,使游客体验到茶叶的生产文化;通过茶艺表演,使旅游者体验中国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过旅游者欣赏茶诗、茶画和茶歌等艺术,使游客体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闲娱乐性。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内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内涵上更多地体现出休闲娱乐性特征。旅游的属性不仅包括文化性,还包括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愉悦性;茶文化在表现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众体验茶所带来的休闲娱乐享受。从以上两点来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闲娱乐性特征是相一致的,这也是茶文化能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开发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过有关茶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突出这一特征,特别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示出来茶的休闲、养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悦。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寻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闲娱乐。

(三)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茶文化旅游作为当今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它的经济性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所决定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利益是首要的目标,也是无可非议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今世界是市场经济世界,追寻经济性就能用经济手段更好地保护茶文化艺术,丰富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业偏离茶文化的传统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带进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鉴于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特征,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不但要追寻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产业态势

(一)国内茶文化旅游发展初露端倪。国内虽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稀少。目前,我国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区主要是较大的产茶区,这些茶叶产区虽然茶产业的规模较大,但是与茶相关旅游产业的规模却相对较小,没有形成专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司,这样就不能适应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速度。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举世闻名,但是与此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却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龙井很有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与龙井相关的旅游产品。纵观国内的茶文化旅游市场,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十分不足,产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单一,没有形成一条与茶有关的旅游产业链条。以上几点说明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十分不足,还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要想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必须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大力开发适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产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轻“旅”。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普遍存在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象。由于我国茶文化旅游是在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加之以茶为主的旅游收入没有茶产业收入高,导致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再者,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导向性,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模式中,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与茶有关的旅游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发展茶文化旅游无非是为了丰富茶产业的内容,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影响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近年来,节会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茶叶产区开展的茶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加。鉴于此,这些地方政府改变了过去“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老传统,纷纷在茶文化节时把旅游要素也整合进去,这样达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节名称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节”,旅游元素的加入丰富了茶文化节的内涵。但是,这些节会旅游还是以“茶”为主,以“旅”为辅,不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四、结语

茶文化旅游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行业发展态势上都处于起始阶段。要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就要加大对其的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从理论高度上指导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篇5

本文为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青年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QN11-4)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产品的消费已经不再可望而不可即。对于某些小国家或者岛屿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地区,旅游往往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由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深远影响,使旅游经济逐渐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与高新技术产业不同,旅游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特征。因此,旅游部门的发展可以提高就业率、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然而,要素的边际产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些证据表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又不是绝对的。综合考虑到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效应以及在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呈现逐渐递减趋势时,传统的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是否仍旧成立,值得商榷。另外,即使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成立,旅游部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否需要一定的门槛以及旅游行业的规模究竟多大才合适、怎样对总体经济发展最有利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实证分析设计

(一)模型设定。本文在Barro(1991)、Barro和Martin(2003)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变量旅游专业化水平(TS)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进行验证并探索我国旅游专业化的适度规模。基于Barro的研究框架,我们将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状态变量,主要包括实物资本、劳动力等;一类为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投资、政府消费、对外开放度等。由于要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进行检验,讨论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代表旅游专业化水平的变量TS。同时考虑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规模效应以及受到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我们假定旅游专业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故引入另一个变量TS2,其为TS的平方。最终,模型的形式设定为:

gt=F(Kt-1,Lt-1,TSt-1,TS2t-1,Ct) (1)

其中:gt代表该年人均真实GDP的增长率;Kt-1代表该年年初的实物资本存量,我们用上年人均GDP的自然对数来表示;Lt-1表示年初的劳动力存量,我们取各地常住人口的自然对数;TSt-1表示该年年初的旅游专业化水平,我们用上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C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

对于相关控制变量的选择主要参照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同时考虑我国旅游城市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仅仅考虑我国不同旅游城市间差异较大的投资水平、政府消费水平以及进出口水平作为控制变量,而忽略在国内通货膨胀、生育率、汇率等差异不大的因素。将以上控制变量代入上式,可得到待检验模型(2):

gt=?琢Kt-1+?茁Lt-1+?姿TSt-1+?浊TS2t-1+?酌1INVESTt+?酌2GOVCt+?酌3TRADEt+?着t (2)

其中:INVESTt代表当年的投资水平;GOVCt代表当年政府消费水平;TRADEt代表当年的进出口水平;以上三个变量分别用其总量占GDPt的比重来表示,?着t为随机误差项。

根据模型(2),我们可知旅游专业化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

当?坠2g/?坠TS2=2?浊<0,?浊<0,?姿>0时,旅游产业专业化的最优规模为:TS=-?姿/2?浊,此时可使g最大;当?浊>0,?姿<0时,TS=-?姿/2?浊时g最小,TS取端点值时g最大。当?姿=0,?浊<0,?坠g/?坠TS<0时,旅游专业化程度越高时,降低其水平对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作用越明显。相反,?浊>0,?坠g/?坠TS>0时,提高旅游专业化程度可提高经济增长率。

另外,为了考察旅游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规模效应或者受到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我们对式(3)进行检验以便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

tgt=a+b・TSt-1+c・TS2t-1+?滋t (3)

其中,tgt为旅游收入增长率;?滋t为随机误差项。

(二)样本和数据描述。由于某些旅游城市样本数据的缺乏,本文在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选择了26个直辖市、副省市级以及部分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作为样本。按旅游专业化变化趋势来分分别为:旅游专业化水平上升的城市有济南、哈尔滨、长春、青岛、大连、无锡、黄山;旅游专业化水平基本不变的旅游城市有苏州、宁波、成都、桂林、南京、重庆、西安、武汉;而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城市有中山、深圳、广州、杭州、海口、天津、上海、珠海、厦门、北京、三亚。

另外,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各旅游城市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或该地区统计年鉴。数据涵盖了这26个优秀旅游城市2000~2009年的上述多项经济指标。INVESTt用当年该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表示;GOVCt用当年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来表示;TRADEt为当年的进出口总额来表示。图1试图给出旅游专业化程度与各旅游城市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不过还是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9年,我国绝大多数旅游城市的旅游专业化程度有向一定水平收敛的趋势,貌似符合我们的研究重点,也就是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图1)

三、回归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根据26个旅游城市10年间旅游专业化程度变化的趋势将其分为三组并分别对上式(2)、(3)进行检验,以此论证旅游导向成长假说以及考察旅游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规模效应或者受到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由于F检验和Hausman检验均拒绝原假设,我们选择对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并对上式进行似不相关回归。表1报告了模型(2)各种参数估计的结果。首先,结果表明在不同三组中解释变量Kt-1对gt具有显著影响,符号为负。该参数代表条件收敛速度,比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2%要稍高。当收敛速度约为2%时,需要用35年时间才能缩小一半差距。本文中旅游城市较高的收敛速度,说明旅游城市的发展速度较国内其他城市来说要快,尤其是那些旅游专业化水平呈上升趋势的城市,如济南、长春、青岛、大连、无锡、黄山等;其次,结果表明,不考虑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的变化类型,当年的全社会投资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只是下降组的影响程度较小点;再次,实证结果表明,只有旅游专业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的那些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才会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旅游专业化水平呈现基本不变或者下降态势的地区,旅游专业化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也论证了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是有先决条件的,并不是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就一定能够带来地区经济的增长。(表1)

其次,在上升组中,旅游产业的最优规模为TS,使得?坠g/?坠TS=0。从估计的参数来看,TS=18.38%。当TS<18.38%时,?坠g/?坠TS>0,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坠2g/?坠TS2=-2.5806<0,其带动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

总的来说,上一年的人均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都有显著影响,代表收敛速度,其绝对值越大,代表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发展越快。另外,旅游专业化水平上升的旅游城市,其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旅游行业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进出口的影响为负;基本不变组的经济增长动力完全来自于投资水平的高低;而下降组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于投资水平以及进出口等。

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规模效应或者受到一般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我们采用普通的静态面板数据回归方法来进行估计。由于固定效应模型的F检验以及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均被拒绝,我们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另外,考虑到回归方程式(3)中的误差项存在较为明显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我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表2报告了我们的检验结果。从三组情况来说,各自的参数都有相同的符号特征。在下降组中,旅游专业化水平与旅游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这些旅游城市的旅游专业化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原因。而在上升组以及基本不变组中,只有当该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达到一定门槛TSthreshold,使得?坠g/?坠TS=b+2c・TS≥0,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才能带动该地区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增长。比如,在上升组中,这个门槛为43.04%;在基本不变组中,这个门槛为22.34%。当该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超过相应门槛规模TSthreshold时,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增长。而在低于门槛规模TSthreshold时,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同时,除了下降组中TS2t-1系数不显著外,其他组中?坠2g/?坠TS2=2c>0,这说明旅游收入增长率与旅游专业化水平之间是一种U型关系。

因此,我们认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规模效应,以及受到部分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支配。只是当旅游专业化水平较低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制约;而只有当旅游专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水平时,该行业才可能实现规模效应,并最终带动旅游收入的提高。所以,对于旅游城市来说,旅游行业规模效应的实现需要经历一段牺牲期。(表2)

四、结语

本文在Barro(1991)、Barro和Martin(2003)的分析框架下,引入变量旅游专业化水平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进行验证并探索我国旅游专业化的适度规模,希望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的理解以及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分析结果表明:

1、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当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时,旅游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其贡献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对于旅游专业化水平相对过高的旅游城市来说,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控制旅游产业的发展更能够刺激地区经济的发展。

2、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其产业规模存在一个临界值,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专业化水平之间是一种U型关系。只有当旅游专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水平时,该行业才可实现规模效应,并最终带动旅游收入的提高。所以,旅游城市旅游行业规模效应的实现需要经历一段牺牲期。这要求地方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时宜戒骄戒躁,加大旅游行业的早期投入。

主要参考文献:

[1]Balaguer,J.and M.Cantavella-Jorda,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The Spanish Case,Applied Economics,34.2002.

篇6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173-04

引言

近年来,昆明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为昆明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如何验证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协调与否,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特征分析法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生产结构是否与技术经济结构相互协调的问题 [1]。

一、投入产出特征分析模型概述

在投入产出理论中有如下横向平衡关系成立: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数学表达式为xij+Yi=Xi。

设为最终产品(使用)向量,为社会各部门总产出向量,设=(y1,y2)T和(x1,x2)T为对应的结构向量,并满足条件yi=1,xi=1,因此有=f,=g成立,其中f=Y1+Y2,g=X1+X2,此时投入产出平衡式可以写为:gAx+fy=gx。令s=f/g,s称为最终产品(使用)率,y称为最终产品结构,x称为社会生产结构或产业结构。

通常,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最终产品率s从理论上来说是越来越大的,因为技术进步应该朝着使社会生产系统的中间消耗越来越小而最终使用比率越来越大的方向进行。当s较大时,整个社会系统中间消耗占社会总产值比例较小,可以认为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较为协调 [3]。当投入产出模型中只涉及两部门,比如工业和非工业以及本文研究的旅游产业和非旅游产业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两部门之间是否协调发展。

对于两部门投入产出关系,技术经济矩阵必有唯一的实特征根λ1,使得0

当社会生产结构向量与主特征向量重合时,表示社会生产结构与技术经济结构完全协调,在这种情况下从投入产出角度来讲,多部门国民经济犹如一个整体,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在一般情况下两者不会重合。

在两部门情况下,通过技术经济结构的特征来观察产业结构,即在以主特征R1和R2副特征为基底的坐标系中分解社会结构x,在此,有x=α1R1+α2R2成立。公式gAx+fy=gx可转化为Ax+y=x,即写成Ax+sy=x,综合以上公式可以推出最终产品率用公式表示为:S=α1(1-λ1)+α2(1-λ2) [1],λi为唯一的实特征根。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到,主特征根把结构三角形AOB分为两个部分,当副特征向量R2在第二象限时(如下页图1所示),生产结构向量若从向(即OA方向)靠拢,则最终产品(使用)率增大,表示生产结构与技术经济结构协调,因此R1OB为不协调区域;当副特征向量R2在第四象限时,生产结构向量若从R1向R2(即OB方向)靠拢,则最终产品(使用)率增大,表示生产结构与技术经济结构协调,因此R1OA为不协调区域。即若使S上升,该区域为协调区域,此时认为结构协调,反之不协调。

二、旅游产业特征分析

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各地区的标准不同,但一般都是涉及“食、住、行、游、娱”等基本要素。本文根据旅游卫星账户的国际标准来选择旅游特征产业和相关产业,使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把国民经济各行业投入产出数据按照旅游行业的选择整合为两部门,即旅游产业和非旅游产业,对2×2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得以下结果:

投入产出特征分析就是在两部门情况下通过技术经济的结构特征来观察产业结构,在以主特征R1和R2副特征为基底的坐标系中与社会生产结构向量x来进行比较。如上页图2所示,主特征R1在坐标图第一象限,副特征R2在第二象限,这种情况下,R1把结构三角形划分为两个部分,R1与OB之间为协调区域,另一区域为不协调区域,也就是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以看到,向量x位于协调区域中,并且较为接近OB,说明昆明旅游产业与非旅游产业的协调程度比较好,这也和昆明市政府一直以来大力发展昆明的旅游业密不可分。云南是旅游大省,旅游产业也是昆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均为第三产业部门,投入少见效快,消耗系数较小,产出能力相对较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昆明的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因此,继续保持昆明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并促进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旅游产业内部特征分析

以旅游产业为经济整体,在旅游产业内部研究各部门是否协调发展对于了解昆明旅游产业结构是有必要的。

表3为十二个部门的特征分析结果,对每个部门整理出2×2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社会生产结构以及最终产品结构,再对A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结果可以看到,十二个部门中有四个处于不协调区域,分别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邮电通讯和零售业(如图3所示)。这四个部门的结构三角形中社会生产结构均处在不和谐区域,说明在旅游行业内部,这四个部门与其他部门发展不够协调,有待改进。

其余八个部门的社会生产结构处在协调区域里。如图4所示,我们观察社会生产结构向量和主特征向量的距离可以发现,住宿业和非住宿业的协调程度最高,其次是景区景点。而航空运输部门的社会生产结构向量和主特征向量几乎重合,可以说是处在协调与不协调的过渡区域,需要予以重视。

旅游业和文化艺术业的特征分析图比较特殊,主特征向量为(0,1),与Y轴重合,这是由旅游业和文化艺术业对其他部门的直接消耗为0所导致的。

旅游产业是昆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均为第三产业部门,投入少见效快,消耗系数较小,产出能力相对较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昆明的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因此,在继续保持昆明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改善不协调发展部门的行业情况,使得昆明旅游业整体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潼.投入产出特征分析[G]//陈锡康.当代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375-385.

[2]黎洁.旅游卫星账户与旅游统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7.

[3]蒋雪梅,佟仁城.中国产业结构特征分析[G]//徐宪春,刘启运.中国投入产出理论与实践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97-303.

篇7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189-02

一、竞争优势模型理论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竞争力钻石模型,并以此来说明影响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该理论也为系统分析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该模型通过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个方面以及影响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变量因素“机会”和“政府”等六个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该模型为分析和解释产业竞争力优势的来源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提供了理论知识。

二、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的分析

1.哈尔滨市旅游产业的生产要素分析。生产要素,涉及国家在该产业发展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多个变量。哈尔滨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组成哈尔滨市的初级元素。滑雪旅游的智力资源,关键基础设施组成的高级资源。(1)冬季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富足。黑龙江省为大陆性气候,四季交替分明,冬季山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雪期、雪量又大,适合兴建大型雪场。与其他省份相比,哈尔滨市的雪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历史文化资源悠久。据考证,哈尔滨市流域在17.5万年前就有人类生存活动。其中的金源文化、京旗文化、流人文化等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文化也为哈尔滨市的滑雪旅游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历史基础。(2)旅游智力资源的匮乏。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是人力资源的基础,而更加重要的是高水平的智力资源。目前哈尔滨市在滑雪产业特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例如:哈尔滨体育学院有专门的运动系,培养大量的冰雪体育人才,为全国滑雪产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从目前该产业部门的实际状况来看,专业人才还相对缺乏,特别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总体处于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3)雪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虽然哈尔滨市现已成为滑雪旅游大市,但是经笔者实地调研后发现,哈尔滨市仍有些滑雪场规模偏小、达不到正规滑雪场地的规模,设施也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完善雪场基础设施势在必行。

2.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的市场需求由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两部分组成,市场需求对产业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故此,哈尔滨市应更加重视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性。产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内部条件,产业的竞争力受到国内需求大小、性质与结构的影响。消费需求和生产者需求的增长是旅游需求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消费需求的增长意味着哈尔滨市的旅游收入的增加,生产者需求的增长主要与技术进步和市场体系发达程度决定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有关。科技水平创新的能力越高,市场体系就越完善,而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国内需求支持也就越多,竞争优势最终就越明显。

3.哈尔滨市旅游产业的相关与支持产业分析。哈尔滨市的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于相关与支持产业,竞争优势对于单个企业或产业很难进行。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规模集聚,而集群效益包括充分发挥产业上下游在分享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减少物流成本、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集中管理等方面。哈尔滨市的滑雪旅游产业是一门具有带动性强,拉动性大的综合性的产业,通过滑雪旅游带动哈尔滨市的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商店、旅游餐饮和旅游娱乐、器材、装备、滑雪赛会竞技表演、滑雪培训等产业的协调发展。

4.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的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分析。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决定着哈尔滨的竞争优势,滑雪旅游产业的推动是实现哈尔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竞争优势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的选择和搭配,而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来自于激烈的国内竞争。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完备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创新开拓精神,遵守相关政策法规,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的企业,从而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性和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5.哈尔滨市旅游产业的政府政策与机遇分析。在“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上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总体而言,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态势下,人民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也是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

三、哈尔滨市滑雪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篇8

一、河北省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009年,河北省共接待游客1.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709.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70%和27.9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164.0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0.7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80%和28.62%;接待入境游客84.22万人次,创汇3.0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6%和12.37%。河北旅游业近年发展迅速,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50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21亿元,由占河北省gdp比例的3.5%增长到5%。所占比重缓慢上升,但份额较低,说明河北省旅游产业并没有成为河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和收入大项。

在河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各部门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河北省共有星级饭店408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98家,三星级272家,二星级154家,一星级8家。旅行社1116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92家。a级景区271处,其中5a级景区3处,4a级景区66处,3a级景区75处,2a级景区88处,1a级景3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0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旅游强县10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0余万人,间接就业人数约200万人。

二、河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ssm分析

1、旅游产业结构

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旅游产业结构尚无统一定义。林南枝等(2000)认为是“旅游业中构成旅游业的饭店、餐饮、交通运输、旅游景点等各行业和部门在旅游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上的比例关系”;王大悟等(2000)认为是“旅游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种经济成分及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构成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罗明义(1998)定义旅游产业结构为“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业内部各大行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与比例关系”。

综上,将旅游产业结构定义为:以旅游六要素——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景区(点)业、旅游娱乐业、旅游商品业为主体构成部分,产业内具有多种关联行业部门的复合体系。

2、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实用方法,该方法是把区域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在地区或整个国家的经济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化分解为三个分量: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用公式可表示为:gij=nij+pij+dij。

3、模型构建及数据选取

现以河北省和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为准,假定:bj0=河北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基期的旅游外汇收入;bjt=河北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t时期的旅游外汇收入;bj0=全国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基期的旅游外汇收入;bjt=全国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t时期的旅游外汇收入;b0=全国国际旅游产业基期的旅游外汇收入;bt=全国国际旅游产业t时期的旅游外汇收入。

根据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得性,本文对2008年和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北经济年鉴》的数据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住宿、商品销售和餐饮三个分析指标。其中,商品销售包括旅游娱乐业和旅游商品业两个部门。旅游景区(点)业目前在河北省仍然是门票经济,收入具有刚性,不符合本模型分析的初衷,故未考虑。同时也不考虑旅游交通运输业,该行业参与度高,在数据统计上很难区分出旅游部门下的交通运输业。此外,河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交通运输业,全省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8亿元,例如西柏坡高速公路、津保高速白沟—白洋淀温泉城旅游度假区连接线等旅游专线,推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可知河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势头良好,并不制约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河北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的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rj=;全国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的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rj= ;河北省国际旅游产业j部门按全国所占份额标准化后bj=(j=1.2...n)。

这样,在[0,t]时段内,该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包括nj、pj和dj三个分量。nj为份额分量,它是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按上级区域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

量。pj为结构偏离分量,指区域部门比重与上级区域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增长相对于上级区域标准所产生的偏差。dj为竞争力偏离分量,指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与上级区域相应部门增长速度的差异引起的偏差,反映竞争能力。pdj反映j部门总的增长优势。

三、结果分析

根据上文数据,进行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可知,河北省旅游产业的份额分量(n)顺序为餐饮、住宿、商品销售。其中只有餐饮部门的份额分量是正值,说明河北旅游产业中的餐饮部门按全国增长率发展所实现的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实际增长水平,对河北旅游产业有较大贡献。结构偏离分量(p)顺序为餐饮、住宿、商品销售。其中餐饮部门7458.5455百万美元,份额最多,说明其基础条件较好,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潜力较大。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说明餐饮、住宿和商品销售三部门在全国并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没有拉动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增长。

构建部门优势分析图,以区域部门优势pdj为横轴,份额分量nj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将代表各散点的产业部门标注在坐标系中。以过原点的两条45度线将坐标分为8个区域,各区域代表的含义是:s1和s2区域为较好的,具有部门优势的增长部门;s3和s4区域为一般部门,其中s3区域为虽具有部门优势,但却为衰退部门,s4区域为增长部门,却不具有部门优势;s5和s6区域为较差部门,这些部门在总量上都为负增长,区域s5虽为增长部门,区域s6虽具部门优势,但都不足以消除因部门劣势或全国性衰退造成的负贡献;s7和s8区域为最差部门,既无部门优势,又为衰退部门。

由图1可以看出,河北省旅游产业中仅餐饮部门在s1中,说明餐饮部门发展较好,是具有部门优势的增长部门,是朝阳产业。而住宿和商品销售部门则都在s5中,是发展较差的部门,虽为增长部门,但都不足以消除因部门劣势或全国性衰退造成的负贡献。

四、发展对策

1、餐饮业

河北省餐饮部门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河北省小吃资源丰富,如保定驴肉火烧、石家庄井陉钢炉烧饼、邯郸郭八火烧、唐山糖炒板栗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创汇能力较强。河北省政府应该努力把握好这一优势资源,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将河北小吃带出河北走向全国,争取更大的创汇可能。

但是,近年来全国多处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丰富的餐饮文化是河北省特色资源,在继续开发和发展餐饮资源的同时也应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并应放在首位。这不仅需要政府加以约束规范,更需要餐饮业的自身发展和完善。提高产业规模,避免小弱散的发展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提高餐饮水平。

2、住宿业

旅游过夜天数是衡量当地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旅游收入的衡量标准,但河北省旅游景点多是一日游线路,如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赵县赵州桥、保定白洋淀等,很少有游客选择过夜,严重制约了旅游收入的提高。开发潜在旅游资源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势在必行,同时要大力发展住宿业,完善基础设施。

由河北省的星级宾馆现状可以看出,河北省还应继续投资建设发展星级宾馆,扩大数量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政府不仅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旅游星级宾馆,也应开放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多渠道广泛集聚资金。服务质量也应同时改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

3、商品销售业

河北省保定市白沟箱包城发展较好,开通高速公路、设计旅游线路、规模化发展和完备的商品品种等都推动了白沟的发展,使其闻名全国。虽然在商品档次等方面还需加强,但规模性和集聚性的发展模式值得全省推广和借鉴。

目前河北省商品销售业发展很不规范,缺乏规模性,呈现小散弱的特点,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发多种旅游产品,注重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形成消费需求,拉动收入。

五、结论

ssm模型是描述性模型,不能深层次解释旅游产业部门优劣的原因,但通过既得指标,可清晰比较产业部门的结构效益,为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依据。

综上,河北省旅游产业餐饮、住宿和商品销售三个部门中仅餐饮突出,其余均较差,创汇能力低。因此,应继续巩固餐饮部门优势地位,采取措施促进住宿和商品销售的发展

,逐步解决效益低下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黎明、邢雅楠: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北京、天津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0(5).

篇9

一、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能性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的学科众多,学者们引用较多是创始人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因共用性和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上接近而形成的聚集体。国内学者王缉慈(2001)也指出,集群是企业的空间集聚的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尽管关于产业集群内涵的认识不尽统一,但产业集群至少应具有几个基本的特征:地理上的集聚;企业间的密切联系和集聚的正效应。从旅游业的特点看,旅游业存在着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潜在条件。

首先,旅游业的特性决定了,当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形成后,会有不同的产业和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旅游目的地聚集。旅游活动是围绕某种旅游资源在一定的旅游目的地展开的,同时旅游活动又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旅游者被吸引到目的地后,需要包括“行、游、购、食、住、娱”等多方面的服务,这使得在旅游目的地将有一批提供这些服务的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区域交通、商品零售和娱乐设施等企业的聚集。并且由于提供基本旅游服务的这些行业并不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在客观上存在允许众多企业进入,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集群的可能性。同时为了使这些服务正常和顺利的展开又需要许多配套性部门,如邮电通讯、卫生保健、园林绿化的存在。所以一旦一个旅游资源被开发出来,自然会在目的地聚集大批的旅游服务及相关行业部门。

其次,产业集群要求聚集的企业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众多的企业之所以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集群,是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由合作与竞争而产生的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旅游目的地聚集起来的企业,或属于同一行业,或分属不同行业。属于同一行业的企业间通过差别化的竞争和相互的学习可以建立起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位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虽分别提供着不同类型的旅游服务,但他们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各部门和行业分工与协作,任何一个部门和行业的运转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损害其他行业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旅游目的地的企业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相关性。

最后,大量企业在旅游目的地的集中,能够吸引相关支撑机构和政府制度的扶持,加强信息交流,加大专业人才的流动,降低了使用专业性、辅助和信用机制的交易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导致企业不断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迅速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促进区域旅游品牌的形成。而这些反过来又形成了巨大的集群吸引力,吸引更多企业的进入,并且使他们在集群的正效应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业能够满足形成产业集群的一些基本要求。从实践来看,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热带地区旅游集群、阿尔卑斯山健身旅游集群,以及我国九寨沟旅游区、湘鄂渝黔边区等出现的旅游服务及相关企业的积聚等现象都说明旅游业能够形成集群化的发展。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尽管旅游业具有形成产业集群潜力,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集群还需具备一些条件。

(一)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旅游核心产品

旅游核心产品是旅游产业集群产生和存在的基础。能将旅游者吸引到某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该地具有某种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旅游产品,而只有当旅游者被吸引到某地后,才能带来对相关旅游服务的需要,促使提供这些服务的企业在该地出现,并且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和利润的不断增长吸引更多的企业在该地聚集。因此,拥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条件,只有那些旅游资源具有特色,垄断优势明显的地区,旅游产业利润空间大,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强,才有可能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当然,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来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可能逐渐减弱,因此这需要不断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保持其吸引力。

(二)合作关系的建立

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来自集群内企业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与共同合作。聚集在一定空间的旅游服务企业只有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后才能称之为一个旅游产业集群,它是旅游产业集群区别于一般的旅游产业链的关键。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大的产业,要提供完整的旅游服务,需要诸如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和旅游购物业在内的多个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的共同发展。然而只是将这些企业聚集到一起,还不能成为一个旅游产业集群,只能称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虽然旅游目的地的各相关企业之间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处于一条产业链上的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间在客观上相辅相成,旅游者在对旅游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时也是基于旅游价值链做出的,而不是基于单个环节,但由于旅游产业集群中的这些产业之间并不象制造业集群内的产业那样,具有较为明显的上、下游关系,这些产业间更多的是一种横向的联系。由于各产业相对独立地分别提供旅游活动的某种需要,彼此间并不构成投入产出的关系,没有一种直接的、明显的利益联系,因此相互间的合作意愿并不明显,很难自发地形成合作关系。同时,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许多产业的进入壁垒都较低,主要是由一些中小企业构成,他们单独与另一产业的企业建立联系和进行监督的交易成本较大。因此,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各产业间建立广泛合作和相互监督的动力不足。如果没有一种合作机制,这些产业间将会孤立的运行,而这是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的。只有当各产业间建立起了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关系后才能充分发挥集群的优势。

另外,在构成旅游产业集群的各产业内部,大量的中小企业之间由于经营同种产品,存在较大的竞争性,从理论上说,竞争是促使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然而旅游服务是一项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活动,消费者只有在消费后才能对服务做出评价,并且由于消费者的流动性较强,很多消费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即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间是一种有限次博弈,这就使得部分企业经营行为出现短期化,以次充好、质价不符,压价竞争的情况,扰乱产业竞争次序,破坏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这种恶性竞争行为不能得到控制,集聚不但不能促进产业发展,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完善的产业间合作和产业内协调机制的建立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非常关键。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还是形成强大的集群创新力的条件。而较强的创新能力通常被认为是产业集群的一大优势,也是我们提倡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否具有强大而持续的创新能力应该是判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标志。当同一地区聚集了大批从事相同生产活动的企业时,专业化的分工将加强,专业知识将不断积累,并在集群内传播,同时集群内的技术传播机构、商会、培训协会等等组织也有利于产业的创新活动的开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空间集聚的形成就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创新动力。Padmore和Gibson(1998)认为每个地区多少都有产业集中,但是并非所有的集中都是集群。。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了,在一些由政府主导形成的工业园中,企业间没有形成信任、合作、交流和学习的关系,这些工业园的发展就没有生机,没有创新动力,也不能成为产业集群。对旅游产业集群来说,不论哪种类型的创新都要依赖于良好的企业间联系。由于旅游业的产业集中度低,在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极易产生价格竞争、商业欺诈、以次充好等现象。这一时期的产业集聚不能称为产业集群,只有企业间通过长期竞合博弈,最终形成了建立在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的非正式的竞争规范和行为准则后,才能有效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加强交流与合作,增强创新能力,形成真正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旅游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6).

2、张淑静.产业集群内涵、构成要素及识别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7).

3、相阵迎,徐红罡.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争议评述[J].旅游科学,2007(6).

篇1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164-02

一、外部环境分析

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区位因素和政府因素。

1.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旅游目的地本身所在的区位是否具有地理优势。旅游目的地的可抵达性通常作为旅游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某旅游目的地具有丰富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便利的航空条件和船舶运输线路,则旅游者可以很方便的抵达旅游目的地,于是该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区位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目的地所在区位是否能受到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首先,如果旅游目的地濒临经济发达的地区,则该地区就会面临一个旅游消费需求较为旺盛的市场。其次,由于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当某地区接受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后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当旅游目的地接受到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后,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人才、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等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入该地区,从而为推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政府因素。经济学中把市场比喻成为“看不见的手”,把政府比喻成为“有形的手”,正是这两只手相互配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的向前发展。旅游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产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市场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可以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理想的外部环境。当旅游业处在刚起步阶段且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时,政府此时的重要作用是发挥行政力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速旅游产业建设,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政府的职能由完全干涉转变为有限调控,工作重点在于建立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监管旅游市场秩序等,指引旅游市场良性发展。当旅游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旅游市场机制逐渐完善,此时主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在运用有限职能的同时要注重体现有效性。在协调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时,要本着市场优于政府的原则,重点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当市场失灵时,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有效的处理所面对的问题。由此可见,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旅游产业要持续的发展是离不开政府支持的。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是一个产业不断升级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要依据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不断转变,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制定各种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政府对旅游企业制定减免税收的政策;加大力度完善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如政府加大对旅游目的地交通系统的投入与建设;引导、鼓励个人投资,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各种投资渠道;规范、监管旅游市场秩序,使旅游业能够健康的运转,如政府加强对旅游社经营行为的监管,对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各种行为实施严惩措施;协调好经济体系有关部门与旅游业的关系,引导相关部门对旅游业进行有力的支持与帮助,使旅游业与各经济部门协调有序的发展。

二、内部因素分析

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内部因素可分为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硬件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及环境;软件因素包括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人力资源。

1.硬件因素。硬件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和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与环境。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吸引旅游者进行活动,能给旅游业带来各种综合效益的事物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通常旅游资源由自然旅游资源(如:名山、瀑布、草原、蜃景等)和人文旅游资源(如:人类文化遗址、园林、著名店铺等)构成。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和灵魂,其独具的吸引功能是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动力。

旅游产品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而且还包括旅游服务等多种要素。

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旅游者“食、宿、行、游、购、娱”多项需求。旅游者所购买的旅游产品是一项综合的服务,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由多个经济部门共同完成,所涉及的部门包括:旅游社行业、饭店业、工业、农业等。由此可见,旅游业能以拉长产业链的方式与相关的产业结成紧密的伙伴,这是产业升级以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要向旅游者推出理想的旅游产品,所以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要严格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使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化。在进行旅游市场定位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要做好目标市场的调研工作,掌握好目标群体的需求,真正做到想游者之所想、做游者之所需,使得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每个环节时都尽量达到满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时时发生变化的,所以市场调研工作要做到时时监控,随时掌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要前瞻性的改造和创新旅游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需求还要引领消费时尚。例如:旅游业最初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大多是观光型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主要是参观旅游景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的消费口味发生了变化,旅游者不仅要观景还要积极参与进去,于是主题型旅游产品、参与型旅游产品、体验型旅游产品相继问世。总之,旅游经营者一定要根据市场所需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使得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同时基础设施也是旅游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系统、水、电、热、气供应系统、废水、废气、废物排污处理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等。旅游目的地环境的好坏体现在该地区的绿化率、卫生清洁程度、气候条件,同时治安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旅游业要想成为现代产业,就要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加快国际化进程,而旅游目的地要想吸引大量的国际游客,仅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完善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治理,这样旅游目的地才能够凭借良好的整体形象立足于国际市场。

2.软件因素。软件因素包括: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

旅游业发展的快慢要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由旅游企业来推动。通常旅游企业可以分为直接旅游企业、间接旅游企业、旅游配套企业三大类。直接旅游企业是指直接并专门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业,如酒店宾馆、旅行社等。间接旅游企业和旅游配套企业除了要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外还要为其他社会经济部门提供服务。直接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力既直接又显著,所以文中所提旅游企业为直接旅游企业。旅游活动包括“食、宿、行、游”等多个环节,不同的旅游企业依据自身的优势向旅游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如旅行社主要负责设计、安排旅游线路,餐饮住宿企业为旅游者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旅游交通公司为旅游者提供出行服务。由此可见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享受着不同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每一个旅游企业在不同的旅游环节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旅游企业之间以旅游活动为纽带结成同一个利益同盟,它们之间优势互补、共同生存,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就要求提供不同服务的每个旅游企业都要时刻掌握市场的变化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于经营水平的高低。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经营水平体现在它对市场动态的掌握和反应能力、融资能力、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以及与其他旅游企业的竞合能力等。企业在重视经营水平提高的同时不能忽视管理的重要性,因为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离不开管理,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管理,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由此可见管理是经营的基础保障。一个企业如果管理得当可以促使经营进入良性的轨道,相反会成为经营的制约因素。总之,管理影响着经营的效率。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从而旅游业才能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旅游业早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事实证明旅游企业集团是旅游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如德国凯撒集团能够很好的协调好集团内部各旅游企业的合作关系,各旅游企业彼此拧成一股绳、团结成一股力量,以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手段的方式推动集团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正是像这样的旅游集团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前进步伐。

经济学中把人力资本作为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人才是各行业发展必须争夺的宝贵资源,同样强大的人力资源队伍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旅游业的人力资源需要具备两种素质,分别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旅游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从事该行业的人员与旅游者要紧密的接触,所以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旅游从业人员不仅能够把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服务带给每个旅游者,而且能够促使整个旅游行业远离造假、欺诈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促使旅游业形成诚信、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旅游业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立足之地,从而加快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旅游人力资源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外还应该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大大提高旅游行业的劳动效率,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由此可见,德才兼备的旅游人力资本能够帮助旅游产业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N].中国旅游报,2000-01-17.

篇12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总面积为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23个乡镇,有汉、苗、土家、回、白等25个民族,人口65万。目前统计出的沅陵旅游资源共176处,对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沅陵旅游资源占8个主类、26个亚类、72个基本类型。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沅陵旅游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进行基本的分析,明确沅陵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面临的机遇和竞争,期望扬长避短,利用机遇,规避威胁使沅陵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区位优势:沅陵处于大湘西旅游圈的掌心位置

沅陵东临常德、西连湘西州吉首、南接怀化、北倚张家界,就区位而言,沅陵地处大湘西旅游圈的掌心位置。沅陵县城是长沙去吉首、凤凰的必经之路,距离长沙300公里,距离吉首70公里;通过常吉、常张高速连接,沅陵距离张家界300公里,随着沅张高等级公路的通车,沅陵距离张家界仅120公里;通过酉水,沅陵对接王村(芙蓉镇)仅45公里。沅陵县城距离贵州铜仁的凤凰机场、怀化的芷江机场、张家界的荷花机场与常德的桃花源机场,行程都在150公里之内,游客进出非常方便。特别是伴随张桂旅游高速的建设,沅陵旅游交通将更加便利。因此,有其区位优势导致的市场优势、交通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资源优势:“沅陵是国内罕见的旅游资源大县”被专家学者们认可

沅陵历史悠久。古名为“元陵”、“辰州”, 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为今天的沅陵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故事传说;沅陵山川秀美。沅陵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湖南四条母亲河之一的沅水贯穿全境,县内共有大小溪流911条,特别是五强溪电站建设形成的170平方公里的湖面,在湖南最大。沅陵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5%,素有“天然林国”、“辰杉之乡”、“茶叶之乡”、“板栗之乡”等美誉;沅陵民俗荟萃。5852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在湖南最大,全县65万人口,生活着汉、苗、土家等25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碰撞和沉淀,形成了沅陵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龙舟、辰州傩戏、跳香、斗鸟和山歌等民俗文化绚丽多姿,其中辰州傩戏、传统龙舟和沅陵山歌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环境优势:沅陵具备康体度假旅游发展的多种资源载体

沅陵境内山清水秀,清代名臣林则徐曾留下“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的诗句,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则称沅陵“美得令人心痛”。长期以来,沅陵县委县政府以牺牲短期经济增长为代价,着眼长远,环保工作扎实推进。通过加强矿山开发利用与保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开展村庄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和水域综合治理,夯实环境保护基础,强化环境管理力度等手段,切实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不断优化和改善全县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沅陵开展以康体度假为核心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多种资源载体。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县域可进入性差:交通条件不佳,景区景点通达性有待提高

由于地处山区、且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因此,目前沅陵县域内部的交通条件仍然无法满足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尽管从区位上,沅陵处于大湘西旅游圈的掌心,从空间上距离怀化等主要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上百公里。但是现有交通体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沅陵旅游的可进入性,主要表现为县城通往主要交通枢纽不便捷,如通往芷江机场、铜仁机场和怀化站的时间较长,均超过一个小时,甚至达到两个小时,外部交通时间较长;同时,县域内通往各个景点的交通不便,各资源点之间也难以顺畅的串线。主要旅游道路级别较低,交通线路弯道较多,不利于旅游大客车的通行。尤其是在当前自驾游、自助游高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游客对于目的地道路交通条件的敏感程度也日益提升。内外部旅游交通的不顺畅导致旅游线路不易组织,进入成本较高,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2、资源竞争力弱:缺少符号性的旅游产品

沅陵旅游资源丰度较高,但是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弱。主要表现在没有任何垄断性或相对突出景观,缺少如凤凰、张家界、高椅古村落等不同类型的符号性旅游资源和产品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其独特性在于一种整体氛围的感知,因此塑造整体的旅游文化氛围成为弥补其自然景观价值不足的关键所在。

3、经济基础薄:国家级贫困县

沅陵经济落后。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沅陵长期服从国家重大建设,失去了许多发展机遇,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规模的以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系列支撑,因此必要的经济实力是实现旅游产业顺畅发展的保障。

4、缺乏健全的旅游解说系统和旅游基础设施

沅陵尚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和规范的旅游解说系统,也没有面向游客的旅游信息中心。旅游牌指示(全景牌示、指路牌示、景点牌示、忠告牌示、服务牌示)尚不健全。此外,沅陵的公共设施配置程度偏低,接待设施简陋,接待能力很小,档次较低。

篇13

传统的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来完成相应的工作,这无疑加重了农村旅游的投资成本。而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农村旅游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中,能有效地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旅游管理水平,通过利用电子信息化系统,能对不同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这就减轻了繁重的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很多的数据信息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还保障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这对农村旅游企业制定下一步发展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农村旅游企业的发展规避了经营中潜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旅游经营的资金成本,并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地巩固了行业内的客源市场[1]。

(二)推动农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就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模式,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在电子商务发展下,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农村旅游中,能通过这样新型的经营模式,为广大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改善了传统旅游行业单一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而建设后的网络平台能加快信息的传播,在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逐渐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这样就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旅游的资讯,从这一层面而言,信息化农村旅游的建设,推动了农村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目前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旅游网络平台基础建设存在不足

伴随信息化技术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应用,目前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村旅游产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自身的产业实施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在网络化建设的进程中存在很多的盲点。当下国内很大一部分观光旅游企业发展至今,还不具备网络正常接入的条件。在一些农村旅游的景区,虽然有很多旅游运输单位的电脑和上网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其中只有少数的旅游单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这些少数的网站在设计和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通过互联网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众多农村旅游产业的网站进行研究得知,目前很多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3]。

(二)电子商务营销策略有待完善

农村旅游产业在经营中关于宣传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要利用传统模式来开展的。例如,通过在旅行社张贴海报、分发宣传单、通过传统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开展营销活动。这样的营销方式呈现出单一和针对性不强的特征,增大了农村旅游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而获得的经济收益状况却不佳,未充分的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优势,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此外,一部分的农村旅游企业在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活动时,选择知名度较低的搜索引擎,虽然推广所耗费的资金较少,但是没能达到良好推广的效果,这就严重阻碍了农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4]。

(三)各个农村旅游网络平台信息很难实现共享

国内农村旅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还未形成统一和完整的数据库,很多旅游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散在各个地区和企业中,未能整合和集中在一起,在旅游数据信息发生变化时,一些旅游企业很难及时的掌握最新的信息和资讯,这也使旅游资源数据信息很难实现互享。在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改革后,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观念较突出,在对信息资源和数据库进行建设时,为了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未对自身掌握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数据进行互享,这样不仅对国家资源和资金产生极大的浪费,同时还降低了网络平台应有的功能。由于旅游产业在经营和发展中涉及面较广,为了保障农村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行,对数据信息的需求量较大,在组织和协调机制严重缺乏的状况下,旅游产业信息数据互享程度的问题逐渐严峻,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了“一级的硬件、二级的资源、三级的使用率”的现象,这不利于信息化网络的建设[5]。

(四)信息化技术人才相对短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晚,在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发展时,国内很多的电子商务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处于摸索的状态,尤其是在各个市场经济各个领域中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这样的状况使当前关于专业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相对短缺,使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力量有限,相关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农村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数量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实际的需求,这样的状况使很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人才相对短缺。因此,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大量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已成为教育和经济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完善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进程

旅游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国内旅游产业实现信息化重要的环节,这是由于提供旅游服务的主体对象是旅游企业,各个旅游企业应按照自身经营和发展的特点,逐渐加快对自身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反之则在竞争激烈的旅游行业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实际建设时应实现旅游管理的智能化,对各个旅游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全自动化的管理。同时还要与各大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开展合作,这样才能实现网上订票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计划,只有加快完善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才能使农村旅游更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实现多元化的管理和经营[6]。

(二)完善农村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能迅速的传播给广大的受众群体,同时具有较大的覆盖率,能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实现旅游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因此,在农村旅游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注重完善自身电子商务营销的策略。例如,创建可以搜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图片库,并对这些图片附着相应的文本内容,充分的利用图片信息来宣传农村旅游景区。另外,还要对农村旅游网站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优化,对各个模块上应有的功能进行改进,并对农村旅游企业自身网站中的新闻中心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让更多的受众群体看到景区各方面的信息[7]。

(三)建立健全农村旅游联合网络环境

农村旅游唯有将产业化为导向,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产业化的发展要依靠产业的集群。农村旅游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只有和其它农村旅游景区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经营模式表现为网络上互为辅助,形成联合营销,并添加相应的友情链接,增设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进而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模式。另外,应适当的开发具有链接式结构的电子商务网站,这样能有效的提高网站搜索和使用率。为了提高对旅游资讯和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各个地区和景区所掌握的数据库应达到互享使用状态,这样不仅能便捷农村旅游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制定未来发展策略,同时还能促进行业的繁荣发展[8]。

(四)大力培养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人才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在实际实施中,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今市场经济中,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短缺,严重的阻碍了农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因此,应大力培养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在各大高校中增设信息化技术专业,并对选择该专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补助,使更多的学生选择该专业,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以此来培养专业型人才。另一方面,从农村旅游企业中现有的员工中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做到在短期时间内使这些员工熟练的掌握操作技术,加快对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建设。

作者:马洁 单位:山西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世忠.延庆县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9(1):12-15

[2]皮晓媛.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世界农业,2016,8(1):37-40

[3]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7(2):133-138

[4]刘圣欢,杨砚池.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3):44-52

[5]丁雨莲,马大全.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实证研究———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6(14):157-1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