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篇1

信息具有共享性、流动性和衍生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极化发展的趋势。所谓信息极化发展,借用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理论,是指信息从信息稀薄地区流向稠密地区,形成区域性信息中心。流动性为信息极化提供了可能,共享性使信息极化成为必须,而信息极化过程又是信息衍生的过程,极化促进衍生,衍生加强极化。信息极化中信息对经济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这类现象在当今经济信息化发展中屡见不鲜。如美国的硅谷,集中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信息精锐,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具有诱惑力的信息经济极点。在我国这种现象也有所表现,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首先极化的信息经济极点。

根据传统区域经济学理论,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劳动力流向第三产业。可见,随着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劳动力会逐渐地流向信息产业,并且在发展的初期会不断地走向集中。从空间角度来看,由于极化剩数的作用,极化地区无疑对信息人才更具有感召力,人才、信息技术、资金会源源不断地回流到极点。这是区域经济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

信息经济成熟阶段――信息扩散

在考察整个信息化过程时,应该进一步考核长期因素和信息极化对信息利用率的影响。

1.长期因素。信息既然作为经济的一个要素,长期来看它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其边际生产率是递减的,也就是说信息的作用不是无限的,而人们对信息作用的评价以及信息不断老化带来的副作用,会使人们对信息作用的期望值随着其信息占有量的增长而下降。当人们持有适量的信息时会感到信息充分而且利用率较高,当信息持有量超过某一个限度时,人们就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尽可能地使用自己熟悉的信息和技术。

2.信息聚集的副作用。信息的成本主要表现在其传输和查询成本上,在信息聚集的条件下,信息的查询成本是主要的成本,即信息聚集造成的信息检索费用高昂。近年来,社会上广泛谈论的信息爆炸就是信息集聚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中,个体可以利用的信息是微乎其微的,被动地持有大量的垃圾信息,从而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利用有用信息的成本。所以信息聚集应当有限度,当信息处于适当的集中程度时,信息给经济带来的效用是最大的,而这时信息的平均成本是最低的。当信息利用率下降到信息集聚的临界点时,信息将不再集聚,而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即信息要进入扩散阶段。这是因为,虽然信息不再集聚,但信息量却由于信息的衍生作用而不断增大,如果没有外部的消化,信息在紧急系统中将受到负面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出,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流向问题,它符合倒U模型。在信息化初期和发展阶段信息利用率极化作用明显,到达临界点后信息扩散作用将凸现,从而逐渐缩小周围地区同信息化极点的差距。可见区域经济信息化过程是一个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周围地区同极点的差距先是逐渐拉大,达到某一极点时差距就会自动缩小。

区域经济信息化的基本路径

由于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相对成熟,下面以西部地区为重点指出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支援西部信息化建设,实现东西平衡发展

沿海地区已开始逐步走向信息化社会,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制定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发展计划,上海更是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经济先行区”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地区必须着力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极点。国家已明确提出将西安、重庆两个城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在这两座城市带动区域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千万不可忽略信息化建设。因为相比较而言,这两个城市信息化程度明显低于东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无论从硬件基础设施还是以人才为基本特征的软件条件都比较落后。一方面,由于东部先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极点具有极强大的吸引力,使得西部本来就已匮乏的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向东部流去;另一方面,信息科技人才往往“孔雀东南飞”,寻找更适合其创业的基地。这样无疑使得西部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启动举步维艰,因此西部地区要想在信息化浪潮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借助其现有优势,加速信息化建设。

篇2

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代化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紧密联系,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使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人民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分散性、广泛性,在区域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受到政府权力影响,会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情况出现,致使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工资增涨幅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受社会保障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给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极大影响。社会保障机制和人们的经济收入有着最直接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影响,导致全国各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涨幅较低,致使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增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程度严重。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早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能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创新,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忽略环境保护和安全设施建设,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非公益制经济的企业形象,给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促进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良好发展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注重社会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创新区域经济的生产力,扩大区域经济就业范围,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想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使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例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劳动市场供求平衡,使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步伐,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发展水平。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使我国经济市场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区域人才向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提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例如: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的招聘力度,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高科技人才加入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中,促进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给非公有制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注重宏观调控,促进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完善安全配套设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从而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例如:国家采取的多项优惠政策,加强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联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变小,最终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生产力不断创新,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中,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国际化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篇3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4

一、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5

作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职能,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发展县域经济历来是治理县政、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

县域经济生机勃勃,是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省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从1978年至2002年,在改革开放的前25年期间,浙江在全国百强县所占比例曾接近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强县构成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基于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有益经验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强县战略与都市经济圈对于该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可梳理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行政体制突破为强县提供保障

浙江1978年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3亿元,2012年达到了3.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仔细探究其发展模式,可以发现两大特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主体来看是民营经济,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则是县域经济。

然而,要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寻找原因,可以追根到国家民政部1983年下发了有关市管县的文件后,全国其他的省、市、自治区都开始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唯独浙江省实行省管县行政体制。

在1998年,浙江省争取到当时的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支持,使其省管县体制得以保留。省管县体制为浙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行强县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

与省管县体制相应,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为特色的强县战略,适应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内在发展要求。简单地说,浙江在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经济省份,在改革开放后,全省工业化进程才开始大规模启动。

在工业化启动的前期发展阶段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浙江工业化是从大规模农村工业化起步的,农村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前期和中期的最重要力量。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企业家群体、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来源,以及传统产业发展和集聚的空间,主要是在乡村和小城镇。因此,县域是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最适当空间,强县战略是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佳的发展空间战略。

发展空间战略转向都市经济圈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浙江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逐步摆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农村工业化特征,从工业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通过大力推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面临新的任务。无论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还是产业的转型升级,都迫切需要更新、更高端的生产要素。例如:高水平的技术、管理、贸易、金融、会计和法律等领域的人才,更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多样的融资平台,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等。

因此,浙江从杭州、宁波两市着手,及时将经济发展的空间战略从强县战略转向都市经济圈战略,通过一系列撤县建区,来拓展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拉开中心城市的建设框架,完善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

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中,杭州市至今已撤销了萧山、余杭、富阳和临安4个曾经的全国百强县,增设5个新城区。撤县建区前,萧山是一个县级市,曾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七位。

萧山后来分解为杭州的滨江区和萧山区,滨江区是杭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如今不仅集聚了一大批从事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生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着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吸引了阿里巴巴、吉利集团、中南影视等一大批企业总部落户,成为杭州总部经济最重要的集聚区。

篇6

戴毓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要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挑战。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是可以从直观上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而区域性经济并不是单一的经济类型区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样的可以是研究经济领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看当前的区域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从我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区分方法涵盖范围更广,间于运用性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两个学科之间,从这个角度和定位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时间上的阶级性和动力上的人地互动性的规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区域经济学是由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所直接产生的结果,这也是传统区域经济学创新的成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内涵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根据考察的对象特征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地域类型有三种;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国众多的地理版图上,地表自然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着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地理气候,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地表自然环境状况分布上是有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系统,并能够从所属的关系中规划处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对于区域自然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完整的区域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任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都是有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区位因素是一种人为性的划分方法,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管理上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与自然环境区域相比,这是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在经济区域方面,经济区域在能够依托大中小城市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经济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上划分区域地理是客观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域自然环境经济区是构成当代经济区域的重要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是经济城市、经济网络和中心和网络的吸引力。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经济区域的特征上是由区域之间各个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结果,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单一指某一种区域类型。如果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区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我国区域经济学探讨规律。从实践上看,从行政区域上来深入探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我国实践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没有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最后都失败了,削减了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经济区角度上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这已经是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际经济学),另外一种是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内经济学)。它们两种之间的区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论为基础的,两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前者是通过深入分析区际要素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各种过程和动力上的机制创新,从而能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服务,而后者是通过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各项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将区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把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而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最终目的,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情况研究上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这种区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和体系的尽快形成。在当代的很多经济学理论著作当中,对于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而在区分之又在研究内容上却又是含糊不清,这就造成在观念上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空间逐渐拉大,这种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中可以说明这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学科。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律性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学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时能够谋求区域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并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区域经济的主导型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势,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群,并取得最好地综合效益。所以说,区域经济能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益处。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各种空间配置,就要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一样的发展要求,对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初期阶段,应该要采取“据点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对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应该采取“点轴式”的工业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取“网格式”的工业布局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区域发展经济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也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但是从全球的视角上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区域资源的空间和区域经济的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这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而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空间分布上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不同的区位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普遍性,这是一种不以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区域资源平衡发展的结果,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相关的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时间规律上具有阶段性

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上,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由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规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现阶段的生产水平,深圳发展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够不断突破常规的跳跃性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在动力机制上要求实现人地互动性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实现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在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得到有效实现,阶段性是区域资源分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实现人地的互动性,就必须要能够在充分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能够寻求人地关系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在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对于其他领域不太重视,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运费等一些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各种状态。

而新区位经济学理论可以继承传统的经济学的基础上融入到新的内容,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市场、外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且这些新区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而得到发展,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区位因素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国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纷纷以全球为市场,开始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生产的优势因素,并将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因素不断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从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投资布局,实现全球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与在国外的子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别,而且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区位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新的区位因素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需要。

结语: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根据。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空间上的平衡性也将会不断加剧。

参考文献:

[1] 白永秀,任保平.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 经济评论. 2007(01)

篇7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76-03

广东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发展后劲强劲,综合竞争实力名列全国省市的前茅,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792.24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GDP达到63452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330美元。[2014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因为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原因,广东在经济发展过程表现较为明显的地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已日渐制约广东经济发展,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全省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一、增长极理论与梯度转移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最早提出的。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是指所有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1]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即增长极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2]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3]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

二、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广东各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分析

广东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现象。广东省根据区位分布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划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四个经济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九个市,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市。[划分依据:2014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广东省GDP为67792.24亿元,其中珠三角地区GDP为57802.21亿元,占全省78.91%,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15448.03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1.1%,粤东、粤西、粤北分别占6.9%、7.9%、6.3%。人均GDP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指标,从2014年广东各地级市人均GDP和排名来看,珠三角地区地级市排在前十名。由此可见,地区间的人均生产总值亦相当悬殊,珠三角远高于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经济水平与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异。

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来看,珠三角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省的66.65%,是东翼的18.65倍,西翼的19.34倍,粤北山区的14.02倍。因此,珠三角在财政收支这一层面上比起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则表现出财政能力弱化的现象。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珠三角遥遥领先于其他三个经济区域,西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为珠三角的14.44%,相差达到6.92倍。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的差异严重地影响了区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广东各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西蒙在研究各国的经济增长时也指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的;服务部门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4]

从表2可以看出,2013年,广东珠三角地区53060.4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45.33:52.67。东翼三次产业比重为8.75:55.87:35.37。西翼三次产业比重为18.77:42.23:38.99。粤北山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6.29:41.70:42.01。对比可以看出,珠三角产业总值Ⅲ>Ⅱ>Ⅰ,根据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其经济结构已经开始从工业化阶段向服务业输出阶段转变。东翼的产业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西翼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18.77%,表明农业在区域生产结构中仍然占有较大的份额。非珠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非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仍太高,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三、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得益以政策和地区优势,充分发挥核心带头作用,在技术创新、产业聚集的形成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影响的“核心区”。[5]珠三角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区,处于整个经济发展的支配地位,依靠周边区域提供劳动、资本、原料、市场而发展,区域差距随着发展而不断扩大(见表3)。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粤东西北地区财政收入、投资、消费、出口等均与珠三角差距不断拉大。2007年,珠三角财政收入与粤东西北相差1603.64亿元,2013年扩大到3824.63亿元,珠三角财政收入比粤东西北地区有着明显优势。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益于近年来对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力度的加大,粤东西北地区投资明显提高,但2013年珠三角投资仍达到粤东西北地区的2.4倍(见表4)。

(二)粤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缺乏经济增长极

从2014年广东省各地级市GDP排名来看,粤东西北地区城市内部经济总量接近,中心城市龙头经济作用不明显,难以聚集辐射周边地区。粤东西北地区内部差异小,说明粤东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形成增长极,中心城市作用不突出。

(三)产业分工水平有待提高,产业梯度转移仍需大力推进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进行梯度产业转移首先应该存在梯度差距,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珠三角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既有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也有非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拉力。[6]然而,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阻碍地区间经济发展中的梯度转移,造成地区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争夺等负面影响,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制约经济发展。低梯度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与高梯度地区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双向流动,一方面创造条件吸引产业向本地区转移,另一方面要利用优势,主动促进本地区的产业升级,产业梯度转移仍需大力推进。[7]

四、基于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凸显增长极作用

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要继续发挥珠三角增长极作用,推进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和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粤东西北地区要实施新的中心城区规划,拓展城区空间,提高城区辐射力,扩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加强各区域中心城市与省内外经济圈、经济带的联系与对接,承接先进发达地区的产业溢出转移。

(二)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要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的加快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提高其竞争能力。要加强投资引导,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在区域的示范和扩散效应下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逐渐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三)继续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产业升级压力,粤东西北地区要继续做好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及承接工作,加快产业集聚,以推动其工业化进程。同时,要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根据区域产业优先发展目录,制定区域金融支持政策,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各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着广东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正视广东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继续发挥珠三角经济中心对外扩散、展现辐射优势的同时,引导和促进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转移,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发挥国民经济整体优势。

参考文献:

[1] 高煦照.增长极理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7(6).

[2]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5).

[3] 徐忠爱.“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4] 刘昭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0(5).

篇8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10-02

1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理

国内外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从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以及对区域空间重构三个方面来考量。

1.1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阶段互动关系

区域经济直接影响临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阶段、产业类型、产业效率等等。从机场与区域的关系的演变过程来看,在临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机场与区域是两个独立发展的个体,二者在经济方面的互动比较弱,这个阶段的临空产业主要是航空指向的产业;随着航空网络的不断扩大,临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迅猛发展,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临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国际会展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临空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1.2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

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区域内平均水平。临空经济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先进性,能够通过吸引周边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形成增长极,支配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临空产业自我增强后通过扩散效应,将技术、知识、信息等以乘数加速向区域扩散,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1.3临空经济对区域空间重构效应

机场在空间结构中表现为“点”模式,航空枢纽+周边的交通干线构成“轴带”模式。在“点-轴带”的空间结构中,临空经济产业沿着交通干线组织或扩散,一方面人口和产业向交通干线附近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促使轴带区域形成区位、投资的优势;另一方面,沿着交通干线布局产业,可以使航空枢纽所在的区域与轴带区域保持紧密的联系。“点-轴带”的发展模式,改变了区域空间发展的模式,重塑了区域空间的结构。

2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2.1北京步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但区域发展不均衡

2013年,北京人均GDP为9.2万元,折合1.48万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北京城市产业发展呈现“服务主导、科技主导”的高端化趋势。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地区生产总值70%的城市,这标志着北京已经步入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阶段。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下,适合首都功能和资源特点的现代制造业迅速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工业结构正在形成,汽车、电子信息、光机电、医药等新的支柱产业逐步确立,传统高消耗、污染型的重化工业正在逐步转移,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共同构成支撑北京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实力、产业发展特征都表明北京已经跨越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步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

北京区域发展不均衡,南北差异显著。由于自然因素、历史文化等原因,北京南部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2013年,北京城南的人均GDP仅为北部的1/3,而地均GDP总量更低,约为城北的1/6。南城不仅经济实力落后于北部地区,而且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功能等方面也滞后城北,南北之间发展不均衡。

2.2北京产业呈现“两城两带、六高四新”格局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北京市将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辐射力,积极培育高端产业功能新区,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成为全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两城两带”,是指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六高”是指中关村、亦庄、CBD、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等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四新”,则是指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这些高端产业功能新区,是带动北京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3北京城市“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正在形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北京将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两轴”是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这两条轴线凸显出北京城市的“十字空间构架”。“两带”是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目前,北京城市发展正在摆脱单中心集聚发展,形成新的城市空间格局。

3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对北京城市的影响

3.1推动首都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北京世界城市功能

根据国内外世界城市枢纽机场发展的案例,机场的建设往往形成临空产业。属于临空产业的航空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临空高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服务、国际商务服务、国际创意设计、国际文化休闲等产业附加值较高,推动首都经济产业高端化、集群化、高值化发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机场两个机场的枢纽门户功能,机场形成的临空产业发展带,沿着交通轴线进行产业拓展,共同推动首都产业结构升级。新机场与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强化了世界城市的门户功能,通过南中轴,传承并传播世界城市的文化功能、金融功能等相关功能。

3.2构建城南经济增长极,带动南部地区空间价值提升

从北京城市的区域差异来看,城南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北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经济实力。从北京的空间结构来看,首都第二机场将会成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中,南北发展轴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北京南城开发计划的推进,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北京南部地区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为北京指出新的战略发展空间,直接带动南部地区空间价值的整体提升。同时,为大兴-亦庄提供了构建区域型中心,引领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构筑“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战略中,加之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北京南部大兴-亦庄区域已经由过去的城市边缘演变为北京参与区域竞争合作的前沿阵地。

3.3扭转城市“北重南轻”的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空间

随着北京新机场的启动,以及南城第二阶段行动计划的开始,北京新发展的亮点逐步向南转移。北京北部、东部、西部新的发展空间有限,而南城包括丰台、大兴、亦庄等区域发展空间巨大。机场的发展与北京城市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新机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布置临空经济区,不仅促进北京南城航空物流、旅游业、进出口等方面迅速发展,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服务业等方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将会增强北京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优化北京整体产业布局,缩小“南北差距”。此外,新机场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北京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而且将会优化南城空间格局,扭转北京城市空间格局“北重南轻”的局面。北京“十二五”期间构筑“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格局,随着机场建设及其发展,“十三五”期间新机场将建设完成,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临空经济区,这将为北京增加一个临空经济区高端产业功能区,夯实北京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

3.4增加就业机会,疏解中心城区人口与产业

新机场建设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临空产业发展带来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集群,增加了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需求,进而增加了机场区域的就业机会。从北京城市的发展来看,中心城区承担了世界城市的很多功能,集聚了太多的业态、人口。过多的城市人口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居住带来不良的影响,城市功能集中加重了人口集聚。新机场以及新航城的建设,相当于在北京南部城市区域建设了一个新城,具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将会吸引中心城区、河北及其他省市的人员来此就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机场新航城的建设,形成了与北京中心城区的反磁力中心,截留了外省市直接进入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与产业。

3.5缩短“空港-城市”磨合阶段,加快港城一体化进程根据首都国际机场与北京城市发展互动的阶段研究,空港-城市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空立发展――港城融合”发展过程。同样,首都新机场也会经历类似的发展阶段。新机场从规划、建设时起就朝着一个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新航城是作为北京区域经济增长点来建设的。北京目前已经迈入世界城市的行列,并且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对新机场发展有着清晰的目标。而且新机场新航城的定位中就已经体现空港-城市之间的产业、交通的互动,而不是孤立的发展。这样将会缩短“空港-城市”孤立发展的磨合阶段。城市为机场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而机场为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变、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增加城市就业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机场与城市之间产业、交通、人才等方面的互动,有力地促进机场融入城市发展中,促进港城一体化,形成双赢局面,形成良性循环,提升空港、城市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文.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兴建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120-125.

篇9

中D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27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现代化产业调整必然朝着生态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经济建设也不例外。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就现实情况而言,虽然我国已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但某些地区仍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尤以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由此必须要把握好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正确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土流失治理

经济发展的实质也就是逐渐开拓生存环境的过程,符合阶段推进的客观规律。区域经济不同的发展时期往往对资源的配置、利用与保护情况都有着较大的差别,而每个发展时期不同地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理念与模式也有极大的区别,由此也会导致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程度的不同。土地资源的破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初期往往会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得到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却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初期人类的经济发展观念及生产技术都较为落后,因此很难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由此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给发展中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我国建立之初,由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为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只能大力开发区域资源,以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虽然我国GDP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但是水土流失的面积却在不断扩大,由政体建立初期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水土流失面积已经从150余万km2拓增加到了接近180万km2,其中还不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的50余万km2,在我国国土资源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

在经济发展的中后期,由于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界定也越发明确,对水土资源的重要现实价值的认知也越来越高,由此开始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后期,由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实力的综合提升,也有了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技术与经济条件。同时经济发展对于水土资源的依赖逐渐下降,水土资源的开发模式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再加上由于水土流失问题给人类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对于水土流失的关注度与治理力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优化也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区域产业结构与水土流失治理

区域经济以产业结构为基础,而不同的产业结构对于土体资源的依赖程度有着较大的区别,因而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就不同。现今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已经开始由第1、2产业结构开始向第3产业结构过渡,高新产业与服务行业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不断增加,为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治理给以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伴随第1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于水土资源的依赖程度也逐渐下降,根据调查显示,在20世纪末期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伴随着第1产业市场份额的降低,水土流失面积相对下降了近15万km2,这对于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工作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就是对传统毁林开荒、陡坡种植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避免了“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为退耕还林以及植树造林政策的推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效缓解的水土流失问题。

3 结语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之下,经济建设速率不断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升。就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治理而言,必须要把握好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以此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篇10

一、临空经济区的概念

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知识经济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航空运输这种相对最快速的运输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航空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程度的加深为城市的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基于机场便利的交通而建立起来的临空经济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里的临空经济区可以利用城市机场极其便利的交通来吸纳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发展要素,通过辐射、带动、贸易的方式来扩大临空经济区在周围的影响力,从而提高临空经济区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

1.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宏观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无论何时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上的。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要素有很多,譬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流动量、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外政策,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一旦受到制约,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又阻碍了城市中上列因素的完善和发展。

2.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微观影响机制

可以说,城市机场是我们临空经济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机场条件就没有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而企业则是我们临空经济区运行的主体,企业的发展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居民的需要则是临空经济区转型的方向,只有更好地适应了本城市居民的需要,临空经济区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机场因为有着相对便利的交通方式,机场所在区域往往人流量和资金流量都比较大,这就是机场为临空经济区提供的条件和便利,这些区域往往企业聚集,人口众多,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而人口对基础设施等的需要又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导向。

三、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有着引导和导向的作用,也为临空经济区提供了发展的动力,相应地,临空经济区也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一点就是临空经济区为区域经济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核心,能够最大程度地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内人口流动和资金交互,优化了城市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为外来资本提供了更为舒适便利的投资环境,作为一座城市与外界交流的窗户,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无疑是巨大的。而另一点就是临空经济区的高要求给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提出了比较大的要求和挑战,很多城市现有的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并不能适应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满足临空经济区的要求。

2.临空经济区不同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从前文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区域经济和临空经济区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同发展的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别是微小的,但值得我们探讨。通过了解不同阶段的临空经济区发展对城市区域经济造成的影响,可以得出相应的经济学一般规律,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加快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建议

1.注重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

临空经济区的核心要义就是交流,因此只有和所在区域形成紧密联系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临空经济区的特点和优势,否则就会受到孤立,不仅享受不到城市区域带来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帮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相吻合,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契合该地经济区域的发展政策。

2.加强临空经济区的集群化建设

尽管现阶段信息交流手段越来越多,交流越来越便利,但是很多企业之间还存在信息交流上的问题。临空经济区交流的特性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企业加强互相之间的信息、资本流动,把经济区内部的企业整合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产业集群,只有加强临空经济区内部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对区域内部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加对外来企业和投资的吸引力。

3.加强临空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合作

以临空经济区为基础的区域合作主要是要形成一个以临空经济区为核心的“大物流群体”,首先立足整体,针对世界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然后立足细节,加强临空经济区与本区域乃至周围城市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物流网络,来发挥临空经济区的交流和沟通功能。

4.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临空经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条新道路,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原有的经济增长点产生影响和冲击,因此如何调整发展机制,在不损害原有经济增长点的基础上和平发展则成为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同时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势必会推动本城市的发展,由于这些城市往往是基础建设较好的大城市,因此周围的中小型城市将很难获得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要加强临空经济区的交流作用,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谋求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在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稳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问题研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应遵循的普适性规律,通过发掘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制订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指导方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10个省份30余个地区的近百个县(市)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和经济年鉴进行研究分析,实际参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编制工作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认为这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战略规划中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阶段和发展对策的体系。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近百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的研究分析发现:调查研究不深入、先局部、后整体,按照部门或行业自下而上分别规划和条块分割形成战略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措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较为突出,战略中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内容较多,而有关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市场培育和软环境配套建设方面的内容较为单薄。定性描述较多、定量不够。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二)战略贯彻过程中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不显著

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方面,相当程度地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脱离本地区实际、缺少优势特色产业或优势经济要素支撑的问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结构的价值链单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多存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所提及的赶超战略或比较优势战略缺乏时间节点与所需资源投入的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普遍较弱。

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常脱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结构、未能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的要素禀赋、忽视对区域潜在比较优势的培育、对基础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够重视、重短期收效轻长期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先导。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挖掘和培育实践表明: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可以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代价最低、效果最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尤为关注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受到区域外和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内外的发展格局、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政府执政模式、经济与市场发展水平、要素融通能力、社会环境状况、科教文卫水准、传统与习惯等多种因素。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仍可用“要素禀赋状况”来划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重新审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对不同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二)在重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措施。所谓经济发展质量,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提供各种经济福利的固有属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满足的程度,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问题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冲击与保护、资源消耗与占用、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秩序与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等领域;在理论上体现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框架与布局下区域公共福利增加、市场失灵问题减轻程度。经济质量的提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程度,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做好战略制订的组织管理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层面,应涉及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机会与产业布局、项目群与项目管理措施、相关经济政策与法规、要索投入与产出、时间进程与标准、风险与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须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区域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应该先整体后局部,而不应该在整体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体现集中指导、统一布局、分散实施的系统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工作本身须经过严格的工作启动、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编制工作计划制订、编制费用预算、组织体系设计、编制工作展开、进程控制、编制工作收尾、编制工作总结评定十个环节,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编制工作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流程进行专门组织。

四、结语

总之,在国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订问题,制订科学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引起各级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篇12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论、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

3.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是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所关心的是各种经济单元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因此,增长极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应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4.弗里德曼的中心—论。在考虑区际不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最初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但其关于二元区域结构随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5.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认为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学派虽然正确指出了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但不能因此而断定区际差异必然会不可逆转地不断扩大。因为各种非均衡增长模型片面地强调了累积性优势的作用,忽视了空间距离、社会行为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意义。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理论动摇了市场机制能自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传统观念,并引起一场关于经济发展趋同或趋异的大论战。但是在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提出之前,论战缺乏实证基础。他的研究使讨论向实证化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论也成为有时间变量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

6.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威廉姆逊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如图1所示)。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由此可见,倒“U”型理论的特征在于均衡与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依时间的推移而呈非线性变化。

篇13

相关文献综述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从而可以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对经济、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研究人员和学者对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进行了多个角度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结论。相关的定量研究主要包括时序序列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两种方法。林伯强(2003)、朱天星等(2010)应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了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均衡关系、电力消费到GDP单向因果关系,而王海鹏等(2005)的研究则认为,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相关的研究方面,林卫斌、苏剑(2010)研究了我国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经济正增长而用电量负增长的特殊背离现象,并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的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背离程度无法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得到完全的解释。潘雄锋、李良玉(2009)研究表明,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各产业电力使用效率的提供,其中工业电力消费强度的下降是总体电力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论也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张琳等(2008)应用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对我国2001~ 2006 年30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力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份,其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上述研究中,对我国经济总量GDP与电力消费总量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时,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双向因果关系的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回归分析可选取的样本数据量过小,估计效果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同时在长期内,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也对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产生影响。因此,从总量上研究二者的关系会导致一定的局限性。

当应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的局限性,但仍不能有效处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周期差异及宏观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能较好的解释二者的关联关系。Squalli J(2007)对OPEC 的11个成员国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得出二者类似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该研究指出应按各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特质分别进行研究,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统一的分析。我国各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不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周期也各不相同,张珍花、刘安琪(2011)通过研究指出了泛珠江三角洲九省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白雪梅、赵峰(2011)采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论指出1997-2008 年间我国省区经济差距呈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内部的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考虑我国各地区的自身经济发展特点。

方法设计与指标选取

(一)方法设计

数据挖掘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以便发现有意义的模式和规则的过程。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功能,分析时不需要传统计量分析模型所依赖的各种假设,对复杂、多样化的样本数据有较高的适应能力。本文将分二个步骤综合应用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功能和关联分析功能,设计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应用聚类分析识别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基本特征。聚类分析是一种非监督的模式发现方法,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只是按照某种相似性的度量,将样本数据划为多个分组,每一组表示一个类。并要求同一个类中样本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类中样本间的差异较大,即相似的样本划为一类,不相似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聚类分析结果中的每一类代表了一种模式。

本文假设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状况在每年均表现为某一个具体特征;一个地区可逐年表现为相同或不同特征,也可间隔、反复出现同一特征;不同地区在同一年内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特征。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每一地区可按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出其特有经济发展规律的特征序列模式;地区间的特征序列在时间上可能会出现重叠或滞后,这也更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各地区每一年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均作为一个样本,若有m个地区,时间期限为n年,则可由m×n个样本构成聚类分析的数据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若干类,每一类就代表了一种具体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典型特征。

应用关联分析发现特征的序列周期性。关联分析是寻找在同一个事件中出现的不同项的相关性,是为了挖掘出隐藏在数据间的关联规则。比如在购物篮应用中,应用关联分析获得顾客在一次购买活动中所买不同商品的相关性。如果同一事件中各个项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先后关系,则称为时序关联分析。

根据步骤1识别的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各个地区在n年内按年表现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特征序列。有m个地区,则对应m个特征序列。每一个序列表示一个事件,序列中的一个特征表示一个项。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具有强时序相关性的特征序列,这些特征序列就表示了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变动规律和趋势。根据相应的变动规律和趋势,可以掌握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综体状况,也可以预测某地区未来的变化趋向。

(二)指标选取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指标变量应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电力消费等方面,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所使用的指标,本文选取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耗共三个指标,由于电力消费水平与地区的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主要围绕GDP设计相关指标。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所处的阶段,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该指标表现为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GDP占比指标体现了经济结构状况,通过这一指标的变动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在地区经济发展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变化过程中,该指标一般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单位GDP电耗可以从总体上反映了GDP产出的用电效率,该指标可以直接体现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在近几年的实施效果,该指标的高低也能够从侧面反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阶段。

关联模式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相关数据,其中我国各地区的GDP、第一产业GDP等数据来源于“国研网区域经济数据库”,各地区各年的电力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宏产业数据库”。

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因此在样本中剔除该地区,保留了我国其它所有的省及直辖市,共30个地区。其中,海南省1999年的GDP数据不完整,只保留该省2000~2009年数据,其它地区数据区间仍为1999~2009年,由此导致的数据区间不一致,对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不会产生影响。关联模式分析中使用的指标数据包括人均GDP(aveGDP)、第一产业GDP占比(wiGDP)、单位GDP电耗(eleGDP),这三个指标全部可以由上面的数据计算得到。

(二)聚类分析识别典型特征

样本数据集包含30个地区、11年的329个样(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自动分为10类,每类包含的样本数、地区数、年限数如表1所示。根据SAS聚类分析结果,三个变量aveGDP、wiGDP和eleGDP在聚类分析中的贡献度(Importance)分别为0.784、1.00和0.756,表明变量选取合理,聚类结果理想。

表1显示出11年间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可以划分为10类,每一类代表了一种特征。其中1、2、5、6、10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多(不少于26个样本),每一类所涵盖的地区也比较多(不少于6地区),并分布到各个年份中(均为11个年份),3、4、7、8、9等五类包含的样本数较少(最大为14个样本),涵盖的地区比较少(最多为3个地区),也只包含部分年限。

表2详细列出了各地区各年度在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所属的类别特征。如1999年共29个地区(不含海南)总体表现为9个特征,特征9在本年度中未出现;2009年30个地区表现为7个特征,特征3、7、8未出现。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多样性。

同时,根据表2的数据按时间序列进行分析,自1999~2009年间,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区先后经历了6、2、9三个特征阶段。尽管在同步性上不完全一致,但阶段先后和特征趋向是相近的,这说明了三个直辖市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其区域发展的个性特点,也具有发展进程及阶段的共性。同理,宁夏、青海、山西表现为相近的模式;甘肃、贵州也相似。海南地区较最为特殊,前9年的特征均为8,该特征也是海南独有的,其它地区未出现过此特征,到了最后一年表现为5,这一结果体现了海南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关联方面的特殊性。黑龙江地区在研究期内其特征保持不变,其特征始终为1,表现出其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状况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聚类结果较好的解释和呈现了我国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方面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地区滞后的特点。

(三)关联分析发现特征序列模式

根据表2所列出的各地区特征变化序列,文本将采用关联分析方法继续研究其中蕴含的序列模式。表2中一个地区(一行)表示关联分析的一个事件,所有事件包含的项种类只有10类,即特征1~特征10。每一事件是由多个项按时间先后组成的特征序列。

根据SAS时序关联分析的数据要求,需要把表2的数据重新整理,一个样本表示一个地区某一年度的特征值,分别用area、year、class表示地区、年度、特征值,样本数为329。在进行时序关联分析时,area设置为id变量,year设置为sequence变量,class设置为target变量。

关联分析的部分结果如表3所示。为了简略,表3只列出了支持度大于30%的关联规则。例如,关联规则“5 ==> 1”拥有36.67%的支持度和91.67%的置信度,说明该规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由于关联分析实验的数据量较小(共30地区表示事件、10个特征表示事项),同时各地区特征序列中连续重复出现相同特征的情形比较多(详见表2),在研究期间内,有1个地区(黑龙江)的特征序列仅由1种特征(特征1)组成,22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2种特征组成,6个地区的特征序列由3种特征组成,1个地区(内蒙古)的特征序列由5种特征组成,各地区在时序上没有形成明显的阶段变化特点。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关联分析无法发现更长的关联规则链。因此,本文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分析,试图对潜在的变化规律进行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图1显示了链接分析建立的有向链接路径。图中10个结点表示了10种特征,边及边的方向表示了两个特征的先后关联顺序,边的粗细表示了链接次数的多少。表4具体列出了前、后结点及链接次数。

根据图1和表4,可以得到51629或5129等链接路径,并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部分关联模式,用于判断和预测某些地区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例如,参照这一链接路径和表2显示的特征序列,则可以预测河南、湖南、吉林、江西、四川等地区在未来的几年内存在向特征6变化的可能。

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开发前,与全国和东部地区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亦呈收敛态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各地区也纷纷呈现出与地区实际相匹配的经济发展历程。

由于地区差异及发展战略重心不同,各区域在横向上表现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及特征,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水平不同;在纵向上又表现为区域经济自身发展历程的趋同性,从第一、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电力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在发展过程中表现的阶段性,以及按时间先后形成的前后阶段关联模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及电力消耗状况,近而更好的把握和预测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电力消费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强电力行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完善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搜集了包含我国30个省、市行政地区1999~2009年连续11年的329个样本数据(除海南省1999年的样本数据;由于地区的电力消费数据缺失,样本中不包含地区),这些样本包含了30个地区、11个年份的人均GDP、第一产业GDP占比、单位GDP电力消耗等指标数据。其次,应用SAS企业数据挖掘平台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聚类准则,按10类进行归类识别,把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状态划分为10类,三个指标变量均达到了较高的聚类贡献度,说明聚类结果较好地识别了各地区、各年份的经济发展特征;聚类分析的实际结果也显示出,在同一时间截面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电力消费的特征呈现出多样性,符合论文分析的基本假设。再次,应用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序列模式,选择地区、年度、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值作为分析变量,建立329个样本,应用时序关联分析建立了关联规则,确定地区经济的前后阶段关联情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SAS挖掘分析平台的链接分析工具,对各地区的特征序列进行衔接,建立了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有向链接图,使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得到更加全面的识别和展现,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格局及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11)

2.朱天星等.我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0)

3.王海鹏等.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3)

4.林卫斌,苏剑.经济增长、结构变化与电力消费—为什么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不同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

5.潘雄锋,李良玉.我国电力消费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7)

6.张琳等.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0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2)

7.Squalli J.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Bounds and Causality Analyses of OPEC Members [J]. Energy Economics,2007,2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