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83-03
高职院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熟悉医药企业经营管理、掌握医药营销技巧,能进行医药市场需求分析、目标市场寻找、药品营销策划、客户管理、合同洽谈等实际操作的人才。而《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这门课,则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时安排也比较充裕。针对高职层次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理念,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别于本科教学,更好地体现其生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种种问题,笔者在此对其教学模式做些探讨。
一、高职院校《药品市场营销技术》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目前该课程配套教材,编写框架大多套用本科教材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案例偏少,实践环节材料不够充实,可操作性不强,甚至不少教材的编者就是本科院校的教师,对高职教学了解不够。而高职层次的课时安排,往往有一半的课时是实践课,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有的教材对实践的指导性就不够了。
2.教学内容与企业经营实际脱节。受教材内容以及师资水平的局限,该课程教学内容未能很好地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甚至脱节。我院对2008~2011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企业相关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并未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有充分体现。开设的课程理论性太强,实用性不够。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
3.复合型师资力量缺乏。药品经营与管理类的相关课程,包括此门课,涉及的学科多,涵盖了药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领域,要求讲授者为既懂药又懂管理、关注行业动态的人才。目前该课程的教师多为单一的专业背景,要么药学,要么管理学。复合型师资力量尚且不足,使得教师对课程知识结构多元化的把握存在一些欠缺。
4.课堂互动不足。该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会分析医药行业营销环境,探索消费者心理,发现市场需求,运用营销工具和技巧等,因而实践性非常强。为了学好、用好这门课,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来,与教师就实际的案例、营销情境、具体的医药产品、特定的客户等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等局限,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互动性不够,影响了课程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二、高职院校《药品市场营销技术》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编写特色教材,突出实践环节。针对目前使用教材普遍存在理论性偏强、实践篇幅偏少的情况,笔者认为应鼓励有丰富经验的高职教师队伍编写特色教材,广泛收集近几年医药行业的案例,丰富实践内容,强调可操作性。使教材真正适合高职教学,适合高职学生学习使用。
2.加强校企交流,引入外聘师资。首先,与企业保持经常流,就岗位技能要求、毕业生工作情况等收集反馈意见,进而对课程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和更新。其次,可以请企业营销管理人员作为外聘教师到校讲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药品营销工作的职责、具体要求,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与就业指导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课程学习更有目的性。此外,学生在药品销售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时,可以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将岗位职责与药品营销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归根到底还要立足于课堂,体现于课堂。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对教师的上课技巧和课堂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对2009~2011级三个年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摒弃照本宣科、生硬灌输的课堂模式,建立互动的、趣味性的、启发式的新模式,对教师本人备课及上课都有很高的要求:①灵活使用案例,适时引导启发,平时注意关注行业、企业的动态,积累案例。案例不一定是最新的,与所讲理论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案例、理解理论即可。案例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如讲到公关危机时,经典案例便是中美史克“康泰克”品牌重生的历史回顾。通过这个案例,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公关危机处理的思路及需考虑的因素,进而由此及彼,学会分析类似的事件应采取的措施。②运用“名家讲座”,拓展营销视野,给学生播放经典的讲座视频,使授课方式多元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介来进行自主学习。比如讲到企业在不同阶段发展战略的选择,可以给学生观看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三九》,启发学生思考:三九集团早期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后期的失败教训又是什么?又如讲到品牌建设,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播放李光斗先生讲授的《品牌营销》系列视频,讲到蒙牛开创的“广告花”策略、利用我国载人航天新闻的传播升位策略及抓住公益活动的“新闻价值”等,令学生更好地理解品牌建设的战略高度。③使用任务驱动式,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小组任务式。开课之初,给学生分组。在实践环节,布置小组实训任务,通过组员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比如在对药物牙膏这类产品进行市场细分时,要求每个小组走访超市牙膏专柜,了解目前药物牙膏市场有哪些产品,针对哪种口腔问题,收集产品图片,了解有效成分,适应证等。各小组最后将资料做成图文并茂的PPT,派代表上台演讲,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理解了市场细分的概念和方法,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材料收集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个人任务式。课程进行一段时间后,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习分享,可以是企业经营案例、营销故事、读书心得、兼职经验、创业体会等。每次课前5分钟是“小老师”的讲课时间。④情境模拟,角色扮演,通过营销活动中一些具体情境的模拟[1],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去处理实际问题。比如讲到医院客户拜访技巧的时候,让小组进行医生和销售代表的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就较好地理解了客户拜访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及营销技巧。⑤培养创业氛围,以创促学,通过参加营销类的学术竞赛,让学生学以致用,从管理的层面了解公司的创办及运作、市场调查、需求分析、产品定位、营销战略策略、财务管理等等,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也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笔者曾带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学生的创业构思得到了知名专家、企业界人士的指导,弥补了大学生创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足。通过参加比赛,学生对市场调查与分析、产品定位、市场策划、资金运作管理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场所,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在孵化中心营业开张,如中医美容、中药养生等项目,已经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开始营业。通过这些实体店面的经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创促学,创学互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