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的基本理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学校德育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由重教向重学的时代变革。而任何德育变革都必须以德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为先导和支撑,正如我国学者班华所说,“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德育不仅是一种事实性存在,而且也包含了一定的精神和价值维度。学校德育要想真正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实效性低下的困境,就必须善于从这种精神与价值维度、从形而上的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与重建。因此,探讨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明确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对于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解读
1.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德育理念不仅源自于德育实践,是德育实践工作者通过分析德育现实,借鉴先进的德育理论,在其睿智头脑中形成的超越“实然”德育现实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识;同时德育理念又反哺德育实践,引领德育实践朝向正确的方向,调控德育实践的有效运行,使德育实践最终达到理想境界。可见,德育理念具有较为突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特点。特别是在当代,人类历史正在加速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呈现出鲜明的超前性和未来性,德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日益表现出为未来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趋向,而发挥着巨大指导作用的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也得到越来越突出的体现。
2.德育理念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德育理念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反映了我国德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而且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反映了当代世界德育变革的现状及其思想动向,具有社会性及时代性特点。同时,从德育理念的形成来看,必须明确理想德育应达到何种结果、理想德育的过程如何以及用什么术语表达德育理念,这表明德育理念从“萌芽”到“孕育”到“创生”再到“运用”都深深打上了德育实践工作者的“个人烙印”,呈现出鲜明的个体性和个性化特点。
3.德育理念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德育经验虽然是现实的、鲜活的和宝贵的,但它往往又是个别的、零散的、表面的和肤浅的,很难概括反映德育过程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德育工作者从事德育实践,固然需要德育经验,但它更需要德育理论和德育理念的指导。德育理念较之于德育经验更能阐明德育过程的一般原理,揭示德育过程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抽象概括性和现实普遍性特点。德育工作者需要德育理念的指导,需要深刻的德育思想、明确的德育信念和丰富的德育见识,而这也正是德育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之所在。
4.德育理念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无论是教师个体的德育理念还是群体的德育理念,它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指导教师的德育实践,体验、累积和生成教师的德育经验,并会因这一过程中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获得而更加坚信德育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最终转化为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坚定信念。这时的德育理念就具有了稳定性特点。但是,由于社会和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德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是不断更新的,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德育理念也必须适时转变和更新,表现出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二、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探析
1.重视对自身德育经验的反思与升华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德育经验是指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关于德育的有效知识、实践智慧与情感体验。德育经验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德育实践经历,教师只有在亲身经历德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德育经验;另一方面,德育经验也离不开教师德育思维活动的高度参与,因为德育经历不等于德育经验,只有在对自身所经历的德育实践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对照、归纳与演绎等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富有价值的德育经验才能最终形成。不仅如此,德育经验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体依附性,是高度情境化、个体化和综合化的东西,是在德育实践中通过教师自身亲历亲思所形成的,因而表现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特征。除此之外,德育经验还是一种得来不易的宝贵财富,它需要教师的总结和反思,以能够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从而实现德育经验的丰富和升华。德育经验既是对当前德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思维结晶,也是对人类已有德育经验的历史延续与积淀传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师形成德育理念的现实土壤和历史根基。德育实践证明,教师要想形成科学先进的德育理念,必须重视立足于生动鲜活的德育实践,坚持“在德育实践中,通过德育实践,为了德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对自己哪怕是点滴的德育经验也不要轻易错过、贬低抑或放弃,而要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和思维升华。要善于从德育经验中了解德育现实和贴近德育现实,从德育经验中总结德育历史和承传德育传统,从而使德育理念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德育实践和丰厚的德育历史传统,奠定一个坚实的生成基础。
2.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德育实践从根本上离不开德育理论的指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德育理论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要通过理解、感悟、消化与认同,并创造性地把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德育理念。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有意识主动学习德育理论阶段。该阶段主要涉及德育理论学习的需要、动机和态度,也就是教师创造性转化德育理论的自主意愿问题。倘若教师对德育理论创造性转化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得以唤醒,教师对德育理论学习的认知、热情以及行为等将会变得积极、主动与自觉,这也就使得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有了重要基础。其二是德育理论的内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要把德育理论内化于已有认知结构之中,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新的德育理念。这种德育理论的内化其实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通过深刻反思把握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明确德育理论的合理性及其适用范围,吃透德育理论的精神品质,进而把德育理论完全融入自身认知结构之中。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创造性转化既是—个认同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提升的过程。通过德育理论与德育理念的有意义对接与整合,教师在德育理论内化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判断,德育理念体系也便得以更新与建构。其三是德育理论的信念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把初步形成的德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并成为教师的生命方式和生存智慧。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德育理念才会真正成为一种巨大的德育力量,不仅有助于激活教师的德育智慧和德育责任感,而且也能促使教师的德育行为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习惯到反省转化。即使教师在遇到多元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这种内在的德育理念也能坚定不移,成为克服德育实践困难和德育变革阻力的强大动力。
3.注重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
德育理念的形成,从表层来看离不开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而从深层来看则源于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只有“在德育研究中,通过德育研究和为了德育研究”,科学有效的德育理念才能不断得以生成。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主要是指德育行动研究、德育叙事研究以及德育案例研究等。所谓德育行动研究,主要是指教师为提高对所从事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德育实践及其所依赖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批判性反思研究。德育行动研究既能使教师清楚“是什么”,也能使教师懂得“如何做”和”为何做”。对此,美国学者波普尔就指出:“科学研究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和方法,对不尽精确的表象进行‘证伪’,从而逐步接近客观真实的过程,我们无法通过经验的归纳来证明某种理论和理性的批判,猜想反驳才是获取知识、接近真理的唯一途径。”德育研究并不单单是为德育实践提供规则与指令,而是旨在提供对改进德育实践卓有成效的探究性知识和方法。这种研究一方面能促进德育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能推动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德育理念的形成。所谓德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所开展的一种德育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德育实践的描述与分析,挖掘内隐于德育实践背后的德育理论、德育思想以及德育信念,在此基础上揭示德育的本质规律及意义价值,并最终形成教师正确的德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由经验式、无意识的朦胧教育信念向以知识、系统为基础的教育信念不断演进,以至有意识地构建清晰的、理想的教育理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时予以更新,是教师逐渐走向专业成熟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德育案例研究,主要是指围绕一定德育目的,通过对德育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情境进行典型化处理,写成“案例过程”的文本材料,然后围绕“案例过程”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德育研究。德育案例研究可以通过角色模拟或体验将教师带入具体案例情境中,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反省状态,准确把握利弊得失及未来方向,在通过教师德育洞察力与德育领悟力的同时,也为德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4.重视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
德育改革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是教师德育实践及德育行为的改变与改进,而且也是教师德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德育理念的形成,需要面向教师进行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为此,一方面要善于用科学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德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使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新的德育理论思想;另一方面,要推动广大教师及时转变落后过时的德育思想观念,形成适应时展和面向未来的崭新的德育理念。只有将科学的德育理论与先进的德育思想转变为教师的德育理念和行动动力,才能树立起扎根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德育实践的德育理念系统,才能转变为推动德育实践和德育工作变革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师要在学习和研究现代德育理论和德育思想流派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德育思想观念大厦,逐步形成自身的牢固的德育理念和德育信念,这不仅是由“教书匠型”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德育理念建设的根本指向和最终旨归。
5.营造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环境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德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以更新和发展。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提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主体教育的实施,对培养“有道德的人”德育核心问题的探讨,基础教育新课程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措施的落实,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再加上各种新闻媒体广泛而深入的报道与宣传,这些都会给教师德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当然,由于学校自身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其所营造的教师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氛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有的学校可能对一些新事物较为敏感,他们具有强烈的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能根据基础教育以及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提出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要求,并注意进行制度设计和对教师的精神及物质激励,从而使教师经常感受到更新自身德育理念的来自学校的压力及强大舆论氛围。但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学校缺乏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没有教育改革与德育变革的意识与行动,教师也就感受不到相应的压力与舆论氛围,也就难以进行德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因此,学校所营造的舆论氛围,往往会成为教师德育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动力。
————————
参考文献
[1]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邓灿辉.高校现代德育理念的理论依据和确立原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4]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教育实行人本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在呈金字塔型的高职管理体系中,学生作为学校管理机器末端的一环,被要求不犯错或是少犯错,而不是如何去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就是说,学生只要达到学校、教师所要求的,无所谓积极上进。教师同样如此,只要将教学任务组织好、完成好就行,教学创新的动力很小。这种无法实现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学,正是我们需要加以改变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都会被当作有如机器零部件一样、无生命、无情感的产品,由此易带来学生成长中许多的问题。由于追求的是整个组织管理的精确化与机械化,人的情感被组织管理一再压缩,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显然是违背了人的本性的做法。霍桑实验告诉我们,外部环境并不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内在感受反而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的经济的满足,社会的承认、心理的安全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他们也渴望被教师、家长和社会承认,在教学中扮演主角。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是进不了普通高校不得已而来,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才来,都很敏感,这种渴望会更加强烈。因此,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的积极性,通过改变其管理体制,给学生予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 实现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途径
2.1 要保障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教师,没有教师的参与,学院将失去存在的必要。高职院校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对学生理论、技术性、操作性的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未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对所学专业的技术基本没有任何了解,他们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取决于为他们授课的教师。通过教师倾心教学,学生才能真正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成为学有所成的职业工作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教师居功至伟。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本管理,必须从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入手。一是要学会尊重和欣赏教师。如果不能实现尊重教师这个的前提,人本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被人们认为不如普通高校的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尊重和欣赏高职院校的教师,就是要让他们获得本应获得的社会价值,从而让他们热爱职业教育且对职业教育有信心。二是为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营造好环境。三是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2.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将学生单纯视为管理对象转变成为服务的对象,倡导与学生的平等交往。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再局限于教授者与知识接受者的关系,而是大家在教学情境中,共同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探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者,也可以是引导者,更可以是倾听者,将学生当作朋友,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更愿意与教师一起探讨问题,进而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越来越多地采取探究式教学、对话教学以及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想法而出现的教学变革,是人本理念在课堂上的休现。二是要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权,教前多问问学生的意见,把他们的诉求融入到教学中去。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发言机会,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目前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也更容易获得所需知识,学生们的发言更有水平,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些时候比教师准确。三是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帮助他们获得更强的职业能力。
3 高职院校人本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3.1 强化德育指导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实现人性化管理方式,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有技术、有人品的人才,离不开德育指导。它可以让我们更熟悉并遵守职业规范,更具有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当然,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传统的灌输、说教型德育教育,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为学生所喜欢的德育教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主,重点放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成长,并最终为学生有一个好的就业、好的职业生涯服务。
3.2 突出科研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的不足是客观事实,一些教师没有科研的条件与机会,个人成长受限严重。要实现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给教师创造更多科研机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重点围绕校企的共同开发等产学研项目开展科研。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在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中,教师的理论研究得以实践验证,并通过实践结果来修正、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只是上好课、带好学生的传统型教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出现,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现场,提早获得锻炼机会,这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职业岗位。
3.3 强化服务管理意识
在教师与学生个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高职院校的管理应该削弱管理的意识,更多融入服务意识,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贴近他们需要的服务。通过人本管理,让师生主动来遵守规章制度的效果,肯定要比天天严格要求下师生被动遵守要好得多。学校要真正把师生看作学校最宝贵的资源,通过他们的发展来获得学校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机会,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发展,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
人本化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共识,高职院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通过尊重学生与教师主体地位,以更人性化的校园管理,帮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具有科层式管理特征与倾向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暴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了视人为工具的观念,把人视为学校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学校在保持原有科层式组织结构的前提下,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以适应新时期倡导的全民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以人为本”运用到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理念贯彻到小学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一个方向或导向,那么为了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引入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把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作为教学管理各方面的主导地位,对改革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当今学校应该摒弃以前的旧观念,凡事都要墨守成规是不对的,应该把教师和学生的被动地位转化过来,化被动为主动。多对老师的教学环境,心理因素进行关心,这样才能有效地落实老师为主体的观念。对于学生,学校应该提高学习条件,提高老师教学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才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本。只有同时做到以学生和教师为本,学校的教育才更人性化,学校的教学才能更提高质量,小学的教育才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二、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与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
管理者安排和制定方针政策,老师和学生按照这样的方针政策执行是传统小学教学管理中最主要的特点。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中衡量一个老师好于坏的主要标准是执行领导决议的能力和学生成绩,老师只能够按照管理者制定的大纲要求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无法进行创新,因为创新所造成的结果需要自己担负责任,在这样的约束之下,老师只能够教条式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因此也就会出现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现象。
(二)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
1.教师和学生的“个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偏离这样的方向,而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和其出现离经叛道、独树一帜就会被认为不合常规,而被领导者批评。学生离经叛道会被老师制止,教师独树一帜会被领导批评教育,在这样管理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一些有个性的老师或者学生迫于管理者制定的种种条例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种种想法。
2.只重视了学生智育,忽略了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培养。很多学校衡量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学生成绩来反应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小学教育是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在抓好学生智育教育的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德智体全方面发展。
三、以人文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小学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首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够达到管理目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以后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将学生与教师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教学需求,结合小学管理的实际状况来调整管理方案,使得该方案更加科学有效,能够提升小学发展质量。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知识,积极学习更多管理艺术,要将一切管理活动与师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从而提升小学管理水平,为小学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除此之外,学校管理人员还要发扬民主精神,提高小学管理的民主性,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积极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反省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小学的发展要求,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为小学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视管理氛围的良好营造
在小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向着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和协调,才能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优越、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因此,根据小学教学的实际发展需求,高度重视小学教学管理氛围的良好营造,注重人文环境的有效构建,有利于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吸收和培养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所需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不断创新。与此同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合理运用,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是提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小学教学管理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三)注重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应当怎样”的问题,强调“以人为本”,要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成人格、气质和修养。学校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利场所,是“弘扬人性,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格”教育功能的体现,是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能更加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及基本价值取向,是教育理论的精髓。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以人为本,在教育管理、教育活动、教育内容上以人为中心,把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地改善教育环境、改革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来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的人格。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就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启迪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成为有品德、有作椤⒔渤闲胖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其本质是改造人的本能和开发人的潜能,是人格的塑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胸怀大志、淡泊名利,并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有用之才。
(四)构建情感管理的和谐氛围
情感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表现,是真正从被管理者的心理出发,实现换位思考的管理形式,可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和谐氛围。管理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分层次地营造宽容开放、充满关怀的环境,着眼于教师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表现,可以利用节假日旅游、聚会等,给教师们创造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一种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状态,劳逸结合,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而温馨的工作氛围也有助于教师形成归属感,有利于激发其工作积极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以自身态度感染学生,以自身情感激励学生。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故教师应推己及人,关怀学生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主动与学生沟通,感知学生内心的想法,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对其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鼓励,还可采取优生带动学困生的方式,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促进学生整体课业水平的提升。教师应怀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发挥为人师表的积极引导作用,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实现教学的“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德行兼备的大写的“人”!
三、课程理念的更新
世界在瞬息万变中把我们带人了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次课程改革不再是简单地更换一套教材,而是我们与新课程的共同构建。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转换课程理念,因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实现了课程理念的转换、提升,我们才能更好的转变课程行为,实现课程创新,为顺利实施新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一)从强调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
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结构、内容、方式、评价、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方面强调统一性、计划性。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种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地区教育的发展和不同素质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课程的严格统一,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划一的,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单独个体的差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丧失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创新精神。
1988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设想用四到五年的时间编写四种类型的教材,以改变过分强调共性的课程状况。于是,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八套半”教材,丰富了中小学的课程内容。与此同时,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环境课程等课程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着力于贴近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有些课程经过进一步发展具有了校本课程的意义。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差异是教育的资源。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不是课程实施的障碍,而是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既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建设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更需要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个性的社会公民。这是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辩证统一。有人说,个性与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就要通过这次课程改革,把这张“通行证”交到每一位学生手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还特别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区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是一次课程理念的极大提升,赋予了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体现了对学生这一活生生的人的极大尊重。
(二)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课程目标的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课程内容设计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生硬地把它分为各系统的知识门类,肢解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致使课堂成了扼杀学生个性和创新的场所,学生在其中无法领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失却了生命活力。在这种“教育围城”中长大的学生,自然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缺乏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已转化为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何共同生存,社会发展也越来越注重为所有人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课程也应从生产世界和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关注人的价值、意义,让学生体验生命、体验世界的丰富。
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多是间接经验,正是这些经验使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但以间接经验为主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相悖的,学生获得知识既不是从生活和生产中来,也不在完成后回到实践中去,他们的认识因缺乏真正的体验往往就成了无本之木。
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我们的课程要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活生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与世界对话,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个体的自由和解放,得到完善的发展。
课程向生活回归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课程在另一种意义上的积极建构,是赋予课程更深刻的内涵。进入课程的生活不是琐碎零散、毫无意义的,而是经过提炼和加工,有着特定意义的课程化了的生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
(三)从分析向综合发展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两种墓本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这两种认识方式引发了课程中一对永恒的矛盾——分化与综合。我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柏拉图的“七艺”都是分科课程,现代的学科课程也主要是一种分科课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分科课程也是主流。学科分化是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但许多年来,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知识被搞得支离破碎,各学科间缺少了应有的横向联系,形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孤军奋战的局面。
课程需要有“门类”和“系统”,但更要注重课程之间的综合。随着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人们已越来越重视知识的综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多学科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决非一门学科所能应付。更何况,人类的知识体系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的知识能与别的课程知识截然分开。
世界各国在综合课程实施方面的做法不一。韩国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我们是一年级学生”的课程,把国语和社会综合为正确生活,自然与一些非自然的内容综合为智力生活,音、体、美综合为愉快生活,强调课程内容实质性的综合,强调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把握。澳大利亚则将课程分为学习领域,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使相关知识技能形成“块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强调相关学科教师间的联系与合作,实施“问题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促进学生深入认识事物。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的国家课程,这预示着我国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在初步的实践中,一些学校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探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强的活动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此认识不够,把综合实践活动看做几门课程的简单拼加,使之成了一盘“大杂烩”。我们要避免这种倾向,要着力淡化学科间的界限,对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而非形式上的、僵化机械的综合。
四、从固守“知识本位”到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斯宾塞为代表的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课程体系明确表达了将课程看做知识的倾向。夸美纽斯更是以泛智主义的思想编制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以期把所有的知识教给学生。发展到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课程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固守“知识本位”的倾向。
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一直是我国课程发展的传统。因此,教师固守课程即学科的观念,无限夸大知识的价值,致使知识教育过度,课堂教学出现了“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观突出的表现就是“双基论”,认为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课程就取得了成功。总的说来,我国的课程较为关注课程的静态结果,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缺乏学生自身对课程的主动建构。
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果死记硬背,恐怕穷极一生都无法完成对所有知识的记忆。因此,新的课程观更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通过主动构建理解课程,以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索人生意义。
现代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充分参与、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而作出的决策,是一种继续学习、终身受用的能力。这就要求主动学习成为核心,以使课程适应社会变化。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培养能力。为此,要大力破除“教师中心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实现主动成长。教师要当好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主动成长。
五、从“甄别选拔”到“育人为本”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考试与评价联系起来,看到的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考试固然可以为我们提供量化的信息,但它不能涵盖被评价对象的全部,据此作出的评价是不全面的。这种以选拔与甄别为目的的评价,其实是在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其最终结果是鉴定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
现代教学评价要求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现代教育评价重视定性与定量评价、外部与内部评价、绝对与相对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一些国家教育评价的重大变革也启示我们,在实际的课程与教学中,要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评价中去,由传统的“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
(一)评价要公平,公正、面向全体
教师要了解、分析每个学生,肯定其主流,发现其闪光点,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获得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指明发展的方向。要通过评价形成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通过评价对课程产生更大的调控作用,为学生提供发展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条件。
(二)评价耍关怀学生的成长
评价要帮助学生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制造等级,扩大差距,强化选优功能。评价要关怀学生的成长,设身处地地分析情况,理解和体谅学生,真诚地帮助学生。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通过积极评价,提升学生的价值,使评价成为一种关怀的手段、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
(三)评价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多少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都对老师的赏识、宽容心存感激,称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确实,评价有着巨大的潜能,它能开拓出世界上最丰富的宝藏。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主体参与的评价,促进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主体精神的觉醒,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把握自我发展的方向,增强发展信心,形成发展内动力。
(四)要实施全方位的评价
书本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评价不应仅对学生获得的书本知识进行检验,而应把大量的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的获得纳入评价的范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评价还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防止学生畸形发展。此外,还应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改变我国学生习惯于“纸上谈兵”的弊端。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中的学科教育内容,是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基石。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教材,才能让德育教育内容得以渗透。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与德育教育目标完全匹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难点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加强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与设计是极为重要的。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制者,应当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适当融入德育内容,加入视频或者图片资源,让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更加立体化。每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针对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开发校本教材,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符合学校的教育需求。举例来讲,如果学校学生的合作意识不足,教师可以在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时,加入更多合作实践活动模块,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只有课本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具有衔接之处,才能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结合,促进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
二、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德育水平提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实施者。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教师,要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必然要具有较高的德育教育水平。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效果的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进行形象、生动地讲解,突出学科特点,更要引导学生从学科学习内容中发现德育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在自己认知能力的支持下成为德育内容的体悟者。要落实生本理念,教师需要关注时代特点,利用具有时代性的德育教育内容去充实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有关于计算机病毒内容的时候,教师要从时展过程中找到初中学生乐于关注或者能够接触到的事物进行举例,引导学生从中体悟出一定的道德标准与道理。教师可以借助“木马病毒”去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机病毒制作与传播不良影响,发现其中的错误性。只有教师具有开发德育教育内容与实施德育教育的能力,才能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落实德育教育。
三、落实生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手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会用到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与德育教育加以结合。示范式、诱导式与渗透式教学方法,都能够让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促进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利用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手段,能够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准确,充分利用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活动,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寓教于乐,落实以人为本。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设计一个班级网站。在指导学生建立班级网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中学生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等内容设计到网站中去,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课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果评价时,不能只考虑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程度,还要考虑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与表现,将学科学习与德育学习绑在一起,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也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所应遵循的指针和工作不断深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探索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模式和手段,意义重大。
一、人本管理理念内涵及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研究
人本管理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和思想,是人本原理在管理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以人为本”,最早源自于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他在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而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就明确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就反映了人本的思想内容。
就中职学校而已,以人为本,首先是以广大的中职学生为本,深切把握学生基本的特点及需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的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不仅要为学生的求学需要,同时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不仅要让他们学的好,还要让他们活的好,健康成长,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诚实守信,友爱互助,正确的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其次,是以广大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为本,既要把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去,从各个层面给予学生管理者一定的关怀、支持,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和权利,同时又要处理好长期目标与近期和中期目标的关系,使学生管理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逐步实现管理目标,真正做到管理为学生服务、管理为学生做实事。
近年来,由于受生源素质的影响,作为中职学校人本管理重点的整个学生群体越来越呈现出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的趋势,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也明显降低。呈现出“一差、一低、一多”(即行为习惯差、学习热情低、违纪现象多)等多种普遍现象。若想真正地担当起中职学校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目标,真正把学生的成长当做教育的终极目的,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首先必须深刻把握学生的行为特征,并根据学生行为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笔者在中职学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多年,在具体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现阶段的中职学生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为特点:一是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目标不明确的心理特征。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95%以上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较差无法考上重点高中而不得已做出的一种选择,在他们的心目中,来到中职学校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已,心里充满失落与自责。在社会上对目前的中职学生有一种蔑视和瞧不起,认为中职学生素质低下,没有出息,导致了部分学生极端地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中途放弃学习;二是热衷于新鲜事物,容易随波逐流。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十四五岁这个容易叛逆的年龄,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容易受外界环境的诱惑,来自于不同地方的学生集聚在一起,有一种因“同病相怜”的感觉,他们喜欢迷恋网络、追逐明星,对学习缺乏兴趣;三是这一群体比较敏感,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现阶段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环境优越,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意志薄弱,学习惰性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正确对自己做出评价,思想观念相对弱化,做事处世急于求成,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四是这一群体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这批学生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他们思想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同时由于在中学阶段学业方面的因素导致自身自卑和压抑,在一个新的环境容易将这种压抑宣泄出来,通过自我的努力寻找机会表现自己,往往能充分展示出应试教育之外的各类素质和潜能。
二、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
在深刻了解中职学校学生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校的具体实际,笔者认为,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思想观念要以学生为本
对于学校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应把每一个学生看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的人,深刻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爱好习惯、个性特点、学习目标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明白并时刻想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搞不好管理。在管理中要赋予学生以关爱,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与信任学生,考虑学生的根本利益,顾及他们经济上、思想上、心理上、情感上的承受能力。
2.方法手段要以人为本
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应该结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并且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的选择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容易让学生理解心理接受并且自觉自愿地去遵照执行;同时选择的方式方法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努力做到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人际实际、学习实际,全面地把握好学生的真情实感,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为本
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向学生宣传正面的典型。要合理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现高雅和健康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受校园文化的生动活泼,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最终促进整个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真正做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
4.德育建设以学生为本
加大对广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形成为一种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广大的学生提供正能量,真正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育学生树立对党和学校感恩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增强热爱学习的源动力;帮助学生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维护学生的合理权益,针对学生提出的合理需要尽量解决和满足,通过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平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5.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本
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及个人喜好,对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千差万别。要认可并尊重每个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展示。理解并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性别、年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和受教育等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承认并尊重学生中存在的这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基于人本管理的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1.管理观念创新——牢固树立“人本管理”和“依法管理”的理念
学生是学校之本,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的一切,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因此,树立人本管理(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相当重要的。一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努力学会重视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展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爱,努力提升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二是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一方面,既要努力把握学生的整体特质及心理行为特征并针对群体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同时更应该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感受,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无论在课堂还是平时的课余生活过程中,学生管理人员既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及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因材施教,同时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待人而不高高在上,解决学生问题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听从学生的合理化建议;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和谈心,充分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三是学校应努力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并能激发学生潜能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效果和质量进行合理的跟踪和评估,优化服务及管理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和制度的制定之中,体现学生为本的原则,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和空间。
2.管理手段的创新——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
首先应建立一个集学生、学校、系部为一体的服务管理网络。学校在其中提供政策的指导和管理的全盘主导,系部成为学生管理的主力,根据实际探索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学生成为管理的核心,自觉自愿接受学校及系部的管理,但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是要让学生在管理中成长和提高;学校和系部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培训、技能实践、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维权助困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通讯手段,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先进通讯工具的大规模使用,促成了学生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大幅度形式多样化。学生管理人员要充分借助于先进的通讯媒体,灵活机动地掌握先进的工具和手段,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平台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在一个相对不受约束的虚拟空间中聆听学生最真实的声音,努力实现对学生的无缝关怀和关注,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教会学生学会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做事相统一。
第三学校要加大投入,尽力发掘整合学校优秀的文化资源,并加以提炼和充实完善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多样的方式在学生中加以推广和普及,通过认真办好学院的广播,橱窗,刊物等教育阵地积极弘扬主流文化,向广大学生传递正能量;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或创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团队、协会、兴趣小组等并定期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丰富活跃学校文化,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风貌的空间和平台,真正能让其张扬个性,释放亮点,燃烧激情,从中认识自己潜在的能力价值。
3.管理目标的创新——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一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学生处于完全的从属和被动地位,对老师言听计从,缺失了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很难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老师填鸭式的教育和管理,不但没有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甚至还让学生有很多的反感和反抗,因而学生管理工作经常出现监管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甚至在学生出了问题才强化管理,无法避免的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对立情绪。学生若能主动参与管理,即自我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动摇其从属和被动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把自己看作是受安排、挨管理的被动求学者,达到他们“跳出自身”管自己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立业之本”,又学会了“做人之道”,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为日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修改针对学生的总体素质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方式要不断进行改革,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不仅要关注他的学业成绩,更应该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做到科学公正、宽严适度,真正把一个学生的全面整体素质作为衡量的最终结果,要鼓励学生各项才能的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职学校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更应看重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4.管理内容的创新——在学生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一是新生入学教育。对新生进行初步的专业思想、集体主义、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初步熟知学校及专业的相关情况,努力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追求,明确学院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理应遵守的行为和准则;
二是学习中的养成教育。努力挖掘文化课和专业课程内在的德育内容,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方式和手段,结合课堂知识的传授以及课外活动,反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在学校学习的两年时间内,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学与德的提升;
三是实习期的自我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工作,让学生自觉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反污染、拒腐蚀的学习,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四是毕业前的职业观教育。通过职业辅导或相关的职业规划课程,采取集中讲授与个别交流的方式,与学生深入交流实习心得,分析就业环境,指导学生勇于面对现实,直面就业竞争并能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做好由学生到职场人员的思想准备;
五是就业后的跟踪教育。通过建立起毕业生跟踪长效机制,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及专业动态,并给予学生相关专业及业务上的联系和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同时通过信息反馈获取企业及专业供需状况,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应该学些什么?这是我国近年来对学前教育思考的重点。文章对德国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做出详细介绍,希望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一、基本理念
(一)对教育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一项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只有在双方互动、主动营造友好交际环境的前提下,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来看,学前教育应放眼到更深远、更广阔的层面,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个人发展,即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以保障其日后积极正面的个性塑造。第二,互动培养,即培养孩子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和交际应变能力。第三,注重文化,即孩子应当将哪些社会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应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系列合作。第四,培养认知,即孩子至少应当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游刃有余,并能凭借这些知识开展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五,其他影响维度,即在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如决策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能力等)过程中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
从上文来看,教育应该把重点首先放在对孩子基本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然后,孩子再通过这些已经形成的基本能力和价值观学习具体的知识。德国学前教育认为,能力比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基本能力和价值观能帮助孩子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社会互动,应对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挑战。同时,能力的培养不能踽踽独行,而应始终结合特定的教育内容,将其置于当下环境和社会交际之中。由此,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密不可分。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本能力为孩子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提供方向,进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家长在孩子的人生决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将长期影响孩子是否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此外,孩子将会通过多渠道发展基本能力、形成价值观和获取知识。而这些渠道可能只是在形式上有正式(如中学、高校、幼儿园、音乐学校、艺术学校)和非正式(如家庭、同龄人、朋友圈、媒体)之分。因此,所有能够提供教育的地方都应该引起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由此,教育是各个知识渠道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结果。这些知识渠道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除了教育机构之外,家庭和同龄朋友圈被认为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渠道。
(二)教育的核心目的
在知识型社会中,教育与学习是开放的、贯穿一生的主题。然而,在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六年和小学阶段被认为是最佳的强化学习和个人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过程与大脑的可塑性、可变性和适应性紧密相关。在此期间,孩子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越多、越巩固,他们将来的学习过程一般就会进展得越轻松,他们也越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石。
对学前教育核心目的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强化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应当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当为他们创造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学会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为孩子创造发表意见和进行选择的机会,增强他们积极参与对话的意识,鼓励他们为自己或为他人作出决定;给孩子布置任务并赋予他们相关的责任,培养他们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的能力。
2.提高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入学前,孩子掌握的学习方法能为其日后的终身学习做准备。通过有针对性地督促孩子学习,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思考过程和对学习的掌控、调节能力有初步认识。要提高以上这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需根据孩子所处的特定情况配合相应的训练。
3.提升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发现,有些人虽然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命运的打击或是窘迫的生活境遇,但是他们仍然能够茁壮地成长,并保有积极的心态,然而在同样的情形下,有些人则饱受心灵创伤。一项有关“抗打击能力”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这类现象。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缺乏前者所拥有的某些性格优势,如积极的思维方式、创造力、信任感、自我反思能力、社会能力和必要的社会交际资源。这些品质是保护人们身心平衡的“缓冲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这里提及的抗打击能力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们想要获得这种能力,其家庭关系和受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正是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联系起来。游戏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行为目的具有纯粹性,其二是能改变主体与现实的联系。在游戏时,孩子能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发展自身的行为能力,甚至是创造力。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简单地扮演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富有独创性地加工、整合与重塑。因此,游戏有助于孩子在社会大环境中成长,锻炼能力和塑造个性。
游戏的形式要视孩子的年龄段、成长状态、兴趣爱好和自身需要而定。游戏是孩子内心感受和经历的外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游戏形式的难度也要相应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行为方式取决于诸多因素,如不同的游戏材料、成年人的帮助等。
德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游戏与学习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而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两者之间同大于异、紧密相连。游戏与学习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自由游戏的过程常常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因为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如何去玩。甚至许多项目的开发灵感就是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学前教育阶段,对于自由游戏和有计划学习的传统区分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学习的过程往往包含着自由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也会独自思考学习内容或者和其他孩子讨论有关学习的话题。
二、主要内容
德国相关教育计划指出,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当着重引导孩子获得一些基本能力,即在与其他孩子、成人交往过程中,孩子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性格特点。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个人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以及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一)个人能力
1.自我感知能力
在培养自我感知能力方面,要注重孩子的自尊和积极的自我认知两个方面。
自尊是人对自身特点与能力的积极评价。良好的自尊往往是建立自信的前提,譬如,当孩子感到自己很讨别人喜欢时,他就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学前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如何对自己感到满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另外,自尊的提高可以通过成年人对孩子的认可与评价,或是通过其他孩子友好的行为来实现。
自我认知,即孩子对于自身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绩效和能力;“社会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与他人交际的能力;“情感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对特定情境下内心的感受有所领悟;“身体素质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了解如何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在此,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有助于促进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意识。就以上四个不同的自我认知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分别给予孩子积极的回馈、主动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注重仪容整洁。
2.自勉能力
自勉能力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被细分为自主能力、能力的感知、自我调节能力和好奇心的培养。
自主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人们渴望能够自行决定做什么事,或者怎么做。人们往往不希望被外在的陌生力量所控制,而是能够独立掌控自己的行为。孩子同样希望在行事上有自,同时,他们期待能有机会来体验这种自,从而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因此,学前教育应当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自行决定想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去做。
在能力感知方面,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希望能感受到自己具备某些能力。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针对每个孩子的能力,为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孩子要学会独立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此作出相应评价。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首先教孩子如何计划、观察和控制自身的行为,然后通过评价孩子的行为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个性化的能力标准。
最后,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够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将会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认知能力
德国孩子学前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认识事物的最初阶段。幼儿教师会带领孩子通过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多方位地感知事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描述事物(如大小、重量、温度、颜色、明亮程度),从而培养他们对事物最初的感知能力。
认知能力培养的第二个侧重点即思考能力的培养。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能力相对简单,通常会将事物不合理地泛化,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有时,孩子的思维是矛盾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基于这样的前提,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给孩子布置相应的思维训练题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引导方式,如结合实验、讨论来展示和解释相应的内容。
学龄前的孩子尤其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和方位记忆能力。但是,他们的复述能力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性尚有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准确定位和搜索能力还有待提高。此时,学前教育恰好给孩子提供了记忆训练的渠道。比如,幼儿教师会要求孩子复述故事情节,叙述自己一天的生活,重复学习内容等。记忆力的训练同样也能够通过一些游戏来实现,将玩耍与学习相结合,更有利于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记忆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还应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孩子要学习如何分析其面对的问题,如与他人的社交冲突、交通事故等;其次,学习罗列并权衡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学着选取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考察这个方案是否会取得成功。在这里,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鼓励孩子独立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们一同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另外,“从犯错中吸取教训”也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要建立所谓的“犯错文化”,即犯错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过程,而不应当仅把犯错看作是能力欠缺或粗心大意的表现。
创造力主要体现为孩子在音乐、艺术、语言、创新等领域的独创性的表现。在这些方面,幼儿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去创作曲子、讲述富有创造力的故事、描绘自己的构想等。
4.身体素质方面
孩子对自己身体素质方面能力的把握,通常也会提上学前教育的议程。首先,孩子要学习注意个人卫生;其次,幼儿教师要教授孩子如何判断食品的卫生状况;最后,教师要引导孩子构建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
另外,在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孩子掌控自己身体的紧张程度。当孩子面对任务的时候,他们要学着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紧张、兴奋的状态;完成任务之后,他们更要学习如何使自己的紧张和兴奋的情绪重新回归到平和状态。
(二)社会行为能力
1.社会能力
学前教育中所涉及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孩子与成人的良好关系、共情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于冲突的掌控能力。
在幼儿园中,孩子会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比如,在与其他成人建立社会关系时,教师会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平等、尊重地与人交谈,并介绍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
共情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共情能力是指人们身处别人的角度来理解别人、推想别人的做事动机和感受的能力。同时,孩子也要学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去证实对对方心理感受的猜测。
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在当今社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就要学着如何交流,如何借助手势、表情等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也要学习如何让别人把话说完,倾听别人的观点,并提出质疑。
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还将学习如何与其他孩子和成年人开展合作。合作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如一起玩耍,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等。在此过程中,孩子要学着与他人共同协商,一起制定计划,并将协商好的计划付诸实践,最后总结经验。
孩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所以,学前教育阶段正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化解冲突的好时机。在幼儿园中,孩子将学习如何避免冲突的激化、如何远离他人挑起的激动情绪、双方如何达成妥协。同样重要的是,孩子也要学会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来干预、调停其他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
2.树立价值观和培养个人定位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帮助孩子竖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他们的个人定位能力将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该能力方面,幼儿教师的侧重点在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其他价值观和信仰保持公正的态度、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孩子通过对不同社会归属的向往,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幼儿教师在此期间要向孩子展示不同的价值观,如基督教或其他符合德国宪法的价值观,并与孩子讨论这些价值观分别代表着什么意义。
基于每个孩子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教师还需引导孩子对异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公正的态度。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看法和习俗的不同不可避免。因此,孩子在幼儿园中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来自其他文化背景和与自身价值观相左的同龄人,这样更有助于他们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价值体系。在这方面,如何帮助孩子对本国文化产生归属感也是学前教育培养的重点。
最后,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一点,即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无论是否身患残疾,宗教、种族和性别是否相同等。因此,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为自己争取受尊重的权利,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承担责任的能力和相应的准备
在要求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方面,德国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把该能力的培养列入教育计划中。首先,教师会引导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也包括对由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负责任。其次,孩子还需要学习如何对别人尽责,如对老弱病残人士伸出自己的援手,无论自己是否认识对方。最后,孩子还要学习如何对环境和自然负责,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借鉴。到6岁时,孩子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就要帮助孩子建立对自然的怜悯之心,让他们学会去体恤身边的动植物。孩子要学会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三)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是孩子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基础,同时为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和自主学习奠定基石。伴随着这种重要的能力和一些基础知识,孩子能够不断扩大与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有助于他们滤去一些无足轻重和繁冗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不仅取决于内容的价值,同时取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如果获取知识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并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悉在什么情景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样不容小觑。不然,知识在应用方面就失去了灵活性,也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基于许多上述基本能力,如思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价值观、责任感和交际能力。最终,它将这些能力合理地组织、协调起来。
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培养重点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孩子要学会有意识地、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同时,对于新获取的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在大脑中不断思考、分析和管理。第二,在上述基础之上,孩子还要学会如何应用所获得的新知识并把它迁移到新的应用环境中去。第三,在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上,还要注重孩子对自我学习过程的感知、把握和调节能力,即多元认知能力。
如上所述,学前阶段的学习目的并不是要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或具体技能,而是要让孩子感知学习本身,意识到他们学习了什么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强调对孩子抗打击能力的培养,抗打击能力是孩子日后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体格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基础。同时,它能够帮助孩子自如地应对日后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变化和压力。与之相反,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则会在性格上表现得相对敏感,尤其是在遭遇艰难的生活处境时,更容易陷入心理障碍、疾病、厌世、暴力、恐慌、抑郁的危险处境。
然而,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仅具备所谓的抗打击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并始终保有这种战胜困难的能力。如果孩子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和挑战,能够表现出战胜困难和适应挑战的积极性并成功地战胜它们,那么这才真正体现出抗打击能力的意义所在。
这种能力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现象,它产生的同时伴随着滋生危险的因素(如精神负担、外界的压力等)和抑制危险的因素(如个人资源、保护措施等)。其中,抑制危险的因素对战胜困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效地抑制心理障碍等的产生。抑制危险的因素是每个孩子独有的资源,如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自己的长处、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有效的社会资源,包括家庭的庇佑和孩子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
那些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仍然保有平和的心态,并且积极和自信的孩子普遍拥有以下个人资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学习热情,积极的自我评估、自信心和一定的自我价值感,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能力, 较高的社会能力(尤其具备同情心和社会角色换位思考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幽默感,积极的思维模式和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保持强健的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抗打击能力将他们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有效地联结起来。这种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同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境遇的不同产生相应的变化。学前教育在这方面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获得抗打击能力,并借此应对各种变化和压力。该学习过程分为以下七个步骤。一是让孩子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二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在这种压力情况下的感受和反应,三是让孩子熟悉和练习积极的应对策略,四是让孩子对负面的应对措施有所认识,五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应对措施和掌控能力做出评价,六是让孩子试着对事情的结果进行控制,并改变那些消极的结果,七是让孩子最终培养对危险环境的认识能力,并学会自我保护。
班级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进行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景。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和状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化以及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具有重要影响。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是以学生自主参与为基本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班级管理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主发展的场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与探讨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班级管理现状
现在的班级管理一般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层级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下,当班级管理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时,班主任会利用权威来强化管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班级管理的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沿用稳固的层级化班级管理结构,造成班级整体分裂
在班级管理的稳定的层级化班级管理结构中,班级管理工作只是针对固定的少数成员,班干部更是享有“特权”,可以管理其他学生。其他学生处于服从管理的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管理的意识,使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存在差异,造成班级整体的分裂。学生地位的差异影响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义务感,影响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和自主参与的意识的形成。
2、班级管理强调统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
班级管理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差异的客观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个体性发展,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的对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班级管理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性
现行班级管理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和权威,以教师的控制主义作为管理的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管理模式忽视学生的兴趣、情感的需要,没有正确认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种管理只会使学生学会循规蹈矩和服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得不到发展和培养。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新界定班级的性质,确定新的班级管理的理念,推动班级管理的进一步改革。
二、重新界定班级性质
正确认识班级性质是确定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理念的基础。所以,要综合各方面的理论,重新界定班级性质,以促进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理念的确定。
1、班级是管理性组织,更是教育性组织
班级目标可以分为管理目标和组织目标,管理目标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服务。没有教育目标,班级管理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所以,班级是管理性组织,更是教育性组织。在班级的建设和管理中,班级管理要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为学生发展服务。班级作为教育性质的管理组织,要努力保障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由和权利,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班级是学生的生活共同体,学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
班级是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团体和场所。所以,班级是学生的生活共同体,学生是班级的真正主人,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之间是和谐平等的关系,学生乐于参与班级的活动,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班级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班级整体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促进形成群体的个性。
3、班级是具有发展性质的半自治性组织
班级管理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在班级组织中不能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管理,需要外部的力量提供必要的指导。半自治性包括两层内涵:一是教师不能进行全控制方式;二是教师也不能采取全放任的方式。发展性质是指随着学生的成长,未成年人的班级管理会从半自治性组织发展成为自治性组织。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进行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采用合适方式合理控制自己管理班级的程度,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的管理,促进学生的自主完善和发展。
三、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理念及其实践
1、班级是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场所,尊重学生主人地位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自主参与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要尊重学生班级主人的地位,倡导班级是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重要场所,促使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首先,师生要相互信任,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其次,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利用制度保证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例如,增设班级管理的岗位;实行干部轮换制;实行值日班长制度等。最后,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决策中,及时听取学生对于班级工作的意见。
2、班级是学生进行自主生活的场所,创建民主平等的生活环境
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和基本场景。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倡导民主、平等、自由的班级生活环境,协调人际关系和开展班级活动是创建这种生活环境的重要方式。
首先,要正确处理班级生活中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学习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全面发展。其次,要关注班级的日常管理活动和事务。在学生的班级生活中,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历程都表现在班级的活动中,因此,要关注班级的日常事务,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成功与欢乐。
3、班级是学生自主发展场所,尊重学生差异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与发展的可能性,不把学生定型化,提高学生自信心。其次,教师要利用恰当的目标激励学生,指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制定班级的发展目标以及个人的发展目标。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发展创设平等自由的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目标。
结语:
建立学生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全面分析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重新界定班级的性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管理,让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和自主生活的场所。
参考文献: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主的一种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而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只有应用人本管理理念,才能做好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管理人本管理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理解。
(一)从人本关系角度理解人本管理内涵
企业实行人本管理可以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进而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所以,企业人本管理不过是企业为实现提高自身利益或企业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企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个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应用人本管理理念,则企业管理的人本管理与无本管理效果一致,不能算作真正的人本管理。[1]
(二)从资本角度理解人本管理内涵
在以资为本的传统企业管理下实现人本管理,可以将企业管理以资本为中心转变为以满足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中心。传统的企业管理多以资本为中心,凭借资本积累和资本再生产达到企业谋取利润的目的,而在此种管理方式下,忽略了人的作用。然而,随着人本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实行人本管理势在必行,所以企业管理的中心也向着满足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方向转变。
三、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企业管理措施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企业管理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策略,具体可以采取四个对策实现企业管理的人本管理。
(一)保障企业员工的权益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企业管理,应该将人的价值凸显,所以企业应该充分保障员工的权益。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保障员工权益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得到领导更多的关怀,进而可以无压力和负担的投身于工作,这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管理中应该将员工权利置于首要位置,进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其一,尊重和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其二,企业管理要具有公开透明化,便于员工对企业管理进行有利监督。[2]
(二)用JIT当下理念启示企业员工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员工强调当下理念,有利于增强员工对自身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员工发挥更大的创造力。企业管理者用当下理念启示员工,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管理者进行有效引导,以缓解和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难免会有消极情绪,不利于员工专心工作,而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生硬要求员工不许带情绪工作,难以起到直接效果。因此,企业管理者用JIT当下理念对有消极情绪的员工进行开导,可以促进员工情绪的有效缓解和调整。
(三)企业文化中引入人本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发展的命运,因而建设优秀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本管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企业管理者心,所以企业文化建构中引入人本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行为等有指导性作用,所以具有人本管理理念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突破思维的桎梏,进而充分把握自身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3]
(四)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正确的评价,进而可以使员工充分发挥潜力,所以对员工评价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作用,不能对所有员工都采取相同的评价。因此,人本管理理念下的企业管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者要对员工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通过不同角度去看待不同的员工,进而利用符合员工自身特点的方法进行评价,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企业管理的意义
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企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既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又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队伍建设,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一)有利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核心内容,我国企业要想更好发展,其管理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和落实人本管理的理念,进而可以将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人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管理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形成系统的管理,所以更应该注重人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人本管理理念下的企业管理只有更加倡导人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队伍建设
企业的更好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管理队伍,因而加强企业管理队伍建设十分重要。基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企业管理,有利于促使企业管理队伍建设结构更加合理、队伍更加稳定、素质更高、服务更到位。企业只有坚持情为员工所系,利为企业所谋,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提高企业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才能促使企业获得更好发展。[4]
(三)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高中生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尊重,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在高考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论英雄”这样的理念已经植根于许多师生的心中,许多学习成绩滞后的学生,在班级就沦为了“二等公民”,不仅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他们低看一眼,甚至连部分学科的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学生边缘化,导致这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封闭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这样的环境背景密不可分。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在班级有意识地扭转这样的片面理念,在班级宣扬“人人平等”的理念,教育学生明白,即使部分同学在学习成绩方面滞后一些,但是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并积极为班级学困生创设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如在班级板报设计中让一些具有较好美术功底的学生主持设计,在班级晚会上为有特长的学困生设置专门的表演节目等等,让大家对这些学困生另眼相看。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让大家都得到尊重,为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之中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笔者还经常与班级一些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谈心,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与生活的信心,更好地融入到班里。笔者在教育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让师爱走进学生的内心,为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了保障作用。
二、体系建立中给予学生民主,让每一位学生积极融入
“生本理念”的核心是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这样的理念在班级管理体系的组建中也应当得到发挥。以往的班级管理体系建立过程,都是教师指定班级干部,实际上学生并不一定完全心服口服,缺少了威信与学生的拥护,班级工作也难以有效开展。笔者为了选好班级管理班子,采取了民主方式——赛场遛马,确定了班级管理组织的岗位设置,从班长到各个部门的委员,一共7人组成。每一个岗位都注明了具体的要求,动员学生自主报名,保证每一个岗位都形成候选人的竞争态势。在此基础上,要求候选人在全班大会上进行公开演讲,演讲内容包括自己对班级干部岗位的理解、自己的工作规划等方面内容,将选择权交给全班学生,大家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以简单多数的形式一次性选举产生班级管理班子。班级管理班子选举成功后,每一位成员都要对全班进行履职承诺,并作为全班学生对其进行监督的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将学生拥护的对象选出来,搭建班级管理班子,提高了班级管理体系的质量。另一方面,这样的民主选举、公开承诺方式也是对当选学生的一次勉励,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常规管理中吸纳学生参与,让每一位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在校期间的常规管理工作应当由学生自主完成,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笔者在班级工作中,充分吸纳学生参与常规管理,从制度的设立到落实,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在班级运行中发挥更为广泛的作用。在班级制度设置方面,不同的班级实际情况各不相同,班级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采取差异性的制度来适应班级实际,提高管理成效。笔者在这一方面向班委会提供了学校通行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学校、班级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要求班委会进行制度的完善,设计出本班级管理制度初稿,初稿形成之后提交班级全体成员征求意见,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二次修改的基础上,形成审定稿,提交全班大会进行讨论表决。在班级大会上,超过90%的学生同意方可通过,通过之后作为全班学生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在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笔者则采取了“1+1”的公开监督模式,每一个岗位的班级干部在进行检查与管理时,都专门配备一名学生代表进行监督,代表按照学号顺序轮流担任,每一次的检查结果确认方面都坚持两人签字方可生效。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学生的参与权利得到了保障,同时也提高了班级管理的公平公正程度,管理与考核的结果能够更具权威性。
心理资本一词自出现以来,其概念和内涵在不断的发展、丰富。心理资本最早出现于经济学和组织学的范畴中,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GoldSmiths(1998)提出。他从传统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角度,提出心理资本是指员工的知识技能、自我觉知、自尊、性格等等,以及对工作动机、态度、绩效等产生影响。换言之,心理资本是企业除了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
21世纪初,积极心理学兴起,相关理论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领域,心理资本的内容也得到了丰富和整合,这才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虽然如此,对于心理资本的概念如何界定还是没有统一的定论,但目前对它的认识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对心理资本的概念以及内涵主要有三种取向:第一,特质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内在特质,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甚至有学者认为它的内容就是人格特质(Letcher,2004);第二,状态论。即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有多方面因素共同组成的综合心理状态,例如自我、工作、人生信念、伦理、态度和认知的综合等(Tettegah,2002);第三,综合论。即综合特质论和状态论两者的观点,认为心理资本既被可以开发、被管理,也是具备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征。如,自我效能、乐观、坚韧、希望等(Luthans,2007)。目前来说,综合论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的研究观点、研究取向,并且为多数的研究者所接受。
总体而言,心理资本就是一种积极的核心资源,可以对组织、社会产生影响,并且是可以被开发的积极力量,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对个人而言,心理资本是贮藏在我们心灵深处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东方文化的背景下,对心理资本也进行了本土文化的研究和考量,发现其构成内容存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独立性,个人的价值实现,而东方文化以儒家、道家、佛理为基础,更重视整体性,强调相互关系与和谐。因此本土化的心理资本内涵也较国外的四维理论更倾向于表现出“互依性”和“人际性”,心理资本包括人际型心理资本和事务型心理资本,人际型心理资本包括了包容宽恕、感恩奉献、谦虚诚恳和尊敬礼让;事务型心理资本则包括了奋发进取、坚韧顽强、乐观希望和勇敢自信。心理资本的存在不仅仅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在内容上也具有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
石惠(2013)关于我国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定义为:能够促进老年人在生活中的积极行为,并且具备可开发性、可测量以及相对稳定性的积极心理因素。我国老年人心理资本,包括了自我实现、诚信稳重、坚韧顽强、感恩奉献、豁达包容、乐天知命六个维度。
2、心理资本的效用
心理资本是可以被开发、管理,也是具备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征的。也就是说,对于个人和组织而言它都是资源。
在心理资本最先被提出的组织学领域,大量的研究都表明,组织运行效率与心理资本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员工心理资本越高,那么工作的绩效、工作的满意度、归属感、组织公民行为等都会越高,而缺勤率、离职率也会越低。而将背景视角放置于日常生活中,心理资本将与其发生怎样的关系呢?
研究发现,心理资本水平低的大学生,对于生活的满意感、学习的探索性、明显低于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同学,后者在学习生活中能更好地适应,表现出更多的活力并更易获得愉悦感、满足感;一项针对大型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测试发现,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且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资本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也逐步增加。
已有的调查研究,不管是怎么样的划分标准,例如,学生、老师、护士、医生、企业员工、管理层等等,都在验证同一个结果 :心理资本水平的高低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其工作的质量,也极大地影响其身心健康水平和幸福感的高低。
刘连龙等(2014)考察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资本关系时发现,心理资本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越强;心理资本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增益过程中起主效应作用。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开发和提升老年人的心理资本(希望、乐观、坚韧性等)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3、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老年是人生的晚年阶段,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老年生活是老年人、亲人朋友、社会的共同希望,养老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个人因素和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老年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同时调查也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有报道称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10%―23%的老年人存在各种各样不良的情绪;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也很可能是由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心身疾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不可避免地出现免疫力下降,躯体各方面的疾病增加,大脑功能发生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减弱,导致感觉能力降低,意识性差,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其次,人步入老年之后,会更多的面对衰老、疾病、死亡的议题,这时出于本能的反应老年人易产生害怕、抑郁、抗拒的心态,当自己亲身经历或者周围的人发生变故时,老人的内心会感受到强烈的冲击,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反应,让其感到不适。
再次,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向于家庭结构小型化,而实际情况则是子女由于种种原因不在父母身边,形成了大量的空巢家庭,子女感情纽带、慰藉照顾老人的作用大大削弱,缺乏子女的照料和关心,老年人更易感到无助和孤独,形成“空巢综合征”。研究显示非空巢家庭的老人较空巢家庭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幸福感要高(孟苏,2014);此外,作为老年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角色――老伴,他(她)的丧失可能会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感,孤独感,这甚至是致命的。
最后,退休是大部分老年人要经历的过程,而这也只是他们的社会角色和关系发生变化的缩影。从忙碌到无所事事,从受人关注到不被在意,这个适应的阶段分外难熬,很多老年人会体会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价值感,情绪不稳定,常常感受到抑郁、焦躁、失落,甚至还会产生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的状况。
总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压力,老年人心理亚健康的状况十分普遍,从一个积极的视角去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才能帮助他们去享受生活,感受幸福。
4、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干预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需要政府、社会、亲人、政策等等众多方面的努力和协调,而我们讨论个体的心理健康则更多地关注如何从个人本身出发,心理资本作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并且通过有目的性的干预,可以提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也许能够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提升提供一个较好的视角。
关于老年人的心理资本研究发现,其内涵包括了自我实现、诚信稳重、坚韧顽强、豁达包容、感恩奉献、乐天知命六个方面(石惠,2013)。这六个方面不仅展现了老年人心理资本的特点,也为挖掘老年人的积极心理能量,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提供了方向。
01 心怀感恩,树立希望
老年人身体机能、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工作角色、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易产生失落和自我否定的情绪,甚至产生生理方面的不适,形成恶性循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变化发生时,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接纳和感恩,悦纳自己,同情与帮助他人,都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因此,首先,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认识自己的变化,悦纳自我,胸怀仁心,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其次,为自己种下良好的、积极的希望种子,激发自己内心的能量和热情,通过制定合适的目标,并保证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通过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充实生活内容,开辟“向外”的通道等等,提高与社会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02 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和包容的精神
接纳自己、树立希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在生活中不可免地会碰到难题和阻碍,会有情绪低落和烦躁。老年人由于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看待事物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而良好地激发其乐观的精神和包容的态度,当阻碍出现时,老年人可以更迅速地做出心态上的调整,不至于长时间深陷其中。首先,积极心理学认为,乐观是可以习得的,乐观的人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与自己有关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因素。可以通过案例学习,故事模拟,同辈交流等方式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其次,形成问题解决式的应对模式。研究表明,乐观包容的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更趋于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策略,主动寻求信息,坚强勇敢,而悲观者则易被其困扰,陷入愤怒、无助的情绪中。再次,在生活中为自己增添成功体验。没有良好的体验,任何事情想要保持长久都将变得加倍困难,老年人可以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从细小的事件中肯定自己,或者通过一些方式获得他人的肯定,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从而使得乐观和包容的态度能长期保持,促进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03 增强韧性
韧性也就是个人从挫折和失败中复原的能力。如何积累“韧性财富”――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能力。研究表明,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仅是个人能力的表现,其更能使个体在生活中获得更多资源、关注,帮助其在负性事件中能够快的走出来,因此老年人要多地与社会接触,多与他人交流,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碰到压力、困难时,人会自然地表现出情绪状态,而非理性的情绪会表现得尤为强烈,持续事件更长,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甚至影响身体健康,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方法,通过理性的方式调节情绪有助于其整体韧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Goldsmith A H, Darity W, Veum J R.(1998).Cognitive skill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ages. Review of Black Political Economy, 26:13-22.
Luthans F, Youssef C.(2004).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 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3:151-152.
Luthans F, Youssef CM, Avolio BJ.(2007).Psychological capita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Synder.(2002).Hopetheory: Rainbows in the mind.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Inquiry.13:249-275.
Seligman M E P.(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New York: Free Press.
Peterson S, Luthans F.(2002).The positive impact and development of hopeful leaders.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24:26~31.
刘连龙 郭薇 刘婷婷 豆建(2014).心理资本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孟苏.(2012).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态研究,山东大学。
1.1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员工是是创新资源的载体,因此员工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时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优秀员工是知识社会竞争的核心生产要素。而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解放思想,并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才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符合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才能将员工的激情与活力调动起来,为建立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实现员工的积极全面的发展。此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的管理指明了方向,才能建立新时代的企业模式,才能建立一个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1.2有利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是我国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同样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企业的制度管理是指企业对现有的制度进行设计和完善,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是一个大集体,具有很多小要素,只有建立了统一的规章制度,各个要素才能共同发展,和谐生存。企业间的各个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统一的制度之上的,按照预先设定的合同来办事,使得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条不紊,这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此外,企业的制度是企业的指南针,各个部门都必须遵守企业所指定的统一的方针政策,为了共同的目标,朝着企业的发展蓝图努力奋斗,这需要根据人的发展特点而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足以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
1.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发展以及壮大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是一个以产生经济效益为动力的组织,将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不可分割的,良好的完善的管理理念能够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较好地协调各个组织部门的业务往来,最终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人在企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人是企业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将自身迅速转变,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的科学水平,才能将其转变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这无疑是需要掌握现金生产技术的人才。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可以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让企业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我国企业在人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大多采用以行政命令为主的管理模式,而造成在认识上轻视以人为本、在用人上淡漠人的道德品质、管理上缺乏人性化、激励上忽视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导致企业整体发展与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相脱节,没有得到有机的统一的发展。我国企业中对人缺乏合理有效管理的情况,正是实践人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人本管理意识。虽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管理过程中,但是仍然对人本管理的思想和核心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并将其统领企业内部大小事务。②忽略员工的心理及精神需求。现阶段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并不是成熟的,常常采用强制性的手段以及严格的管理纪律来要求员工,管理与被管理仍然是不平等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只是纸上谈兵。③企业缺乏人性化管理。企业虽然意识到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将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重视程度却不够,这就导致有些企业制定了相应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效,没有具体落实下去,从而也不能够激起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3、如何增强企业的人本管理理念
3.1重视人才,对人员合理分配
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理念,而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是企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谁能够拥有高精尖的发展队伍,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所以企业必须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先进的人才和管理技术,为其营造一个和谐的、科学的、合适的发展环境,激发其存在的潜能和生产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2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注重对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通过组织员工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提升企业整个团队的发展能力。当员工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时,他们的归属感得到更大的满足,将会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更高、更强、更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要注意对员工的集体主义以及个人价值的灌输,使得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合理,最终促进企业以及员工的共同发展。
3.3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增加积极性
2改进医疗护理管理工作的途径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指南,是行动的核心价值。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使护理工作者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积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即护理工作者要处处为患者着想,切实尊重患者的权利,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人性化服务。比如,在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更加维护患者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帮助他们打消讳疾忌医的顾虑,争取患者的协助配合,努力实现治疗效果最优化。
2.2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护理工作者,要想建设护理管理文化,就必须积极提高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以关爱和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热爱护理事业、忠于患者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上。因此,要不断地举办培训、开展讲座和举行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对护理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养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同时,还要积极制订和实施相应的约束机制、考评机制。
2.3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夯实护理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技能,对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护理工作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每个护理工作者都是一个为患者服务的平台,代表着和谐的形象。因此,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要想不断提高护理技能,一方面要规范护理技术,比如配药、送药、涂擦和扎针等,要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做到娴熟自如、一气呵成,避免手忙脚乱、毫无章法;另一方面,护理功底要扎实,配药要掌握好剂量,扎针要一步到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