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篇1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不遗余力的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不仅能很好的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能使农村的特色产品得到宣传,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涵盖面广、辐射性强、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乡村干部应该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并积极打造乡村特色产品和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自提出乡村旅游扶贫概念后,乡村旅游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方面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明显。贫困地区居民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离脱贫也更近了一步。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及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忘不了农场》等都是典型的慢综艺,通过乡村独有的风景打造独特的乡村体验感,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留住游客,让游客体验之后流年忘返,激发他们进行再次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及当地村民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自然资源,积极打造具有自身文化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产品。由于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自然景观的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也就是淡旺季,淡季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此时应通过其他渠道如网络销售、直播等方式进行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一方面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来年的旺季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当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深入探索目前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计划。

(二)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发展,其影响作用也将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提出,为了更好贯彻实施国家方针,以乡村旅游作为切入点,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其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即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繁荣的关键途径。同时,乡村旅游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乡村旅游需要对当地的农村风景和环境进行提档升级,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的整理,提高生态宜居性,这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高度契合。而且乡村旅游还需要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精神文化风貌,所以加强乡村振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三产融合,使得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促使生产结构优化,提高乡村人民的整体收入,这些又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和响应。2、乡村振兴战略和有关政策奠定了乡村经济发展基础。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农村优先发展,要发展必然会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解决当前的乡村发展缓慢问题。正是基于此,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促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土地承包和流转关系不变将得到巩固发展,这对于发展规模化、大型化乡村旅游设施非常有利。并且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国家对农民工作队伍的培养使得人员素质产生质变,保证了乡村旅游工作的人才需求。3、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紧密相关,可以有效互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基础,而乡村旅游则是乡村振兴的实施环节,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因为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牵引,能够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同时,通过旅游推广,加快了当地农村建设工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薄弱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能否得到较好的体验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比如景区的民宿环境、交通设施、WIFI覆盖、垃圾桶设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感受,而要保障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就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还要规范乡村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欺客行为,商家间的良性竞争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潜能,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环境破坏现象频发

当前,不论是乡村旅游所在地的居民、商家还是游客普遍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比如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乱扔垃圾、景区内居民未对垃圾进行分类就随意处理垃圾、景区内的商家如餐饮店所产生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景区内的车辆尾气排放等都会造成景区环境污染,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环境,使得游客的体验感下降,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景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发的进行环境保护。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由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步阶段,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还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大多数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单一的推广农家乐,并没有对乡村其他景观进行挖掘,致使游客体验得不到提升,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地时就较为随意,因为都是一样的项目和一样的特色,对他们来说没有本质差别,这也导致众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究其原因,还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中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乡村旅游品牌

由于目前国内的旅游景点较为固定,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一旦离开这些资源的依托,那么乡村旅游很难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不管是省内还是全国,这种情况都比较普遍。不仅如此,还有写地区缺乏正确的规划,导致盲目投资,资源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和破坏,并且开发没有结合当地特色,使得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产品单一,无法吸引游客,甚至还出现跟风式旅游开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某些著名景区,对附近带动效果较差,无法形成大规模乡村旅游市场和体系,比如湖北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其影响区域仅限于隆中对地点,周边大量的乡村人文景观均为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五)旅游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消耗当地的各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存空间和资源,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太高当地的物价和交通费用,造成人们日常负担增加。另外,当地部分居民无法从旅游产业中获得经济效益,或者获利不足以弥补乡村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压力,往往会导致居民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心理,阻碍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且还加大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贫富,激化社会矛盾等,反而不利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一)优化基础设施与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保留当地的原有地貌及乡情,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人们带来极具特色及吸引力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在多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条件,以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项目,比如游客可以通过线上种菜的方式获得对景区的初步了解,景区居民根据游客的线上操作进行线下的实际规划和布局,并将菜地及蔬菜的具体生长情况通过线上方式反馈给游客,进而吸引游客的到来。这种方式不仅较好的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为当地乡村景观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同时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吸引力的乡村景观及服务基础上,政府及居民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乡村环境改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动乡村经济增长。

(二)开设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严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环境保护及维持乡村生态平衡,乡村旅游及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文化及环境的相互协调基础上,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故而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更好的将乡村农业与旅游业、休闲业进行融合。当地政府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与环境保护中寻求平衡点,在充分挖掘当地旅游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而增强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及农业结构的有利调整,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当地政府及企业应该以生态旅居、长远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旅游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当地村民提升生活品质。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要充分了解乡村特色,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乡村的人文、地貌及自然景观,并将乡村特色景观进行良好的包装和宣传,同时加强景区介绍及导游服务,在此过程中融入农产品介绍及销售,以此实现各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乡村旅游业及乡村企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及服务。乡村企业应该以当地旅游文化为依托,打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特色项目和产品,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项目和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比如内陆乡村企业可以依托农作物生长打造特色嫁接旅游景观,沿海乡村企业可以依托海洋资源打造特色海洋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并融入创意理念,使旅游项目和产品更符合时代潮流,充分满足人们视觉及感官上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居民要从各方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使某一特色产品、项目或服务成为当地的典型代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拓展乡村业务范围,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

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国内乡村要振兴发展,必然要加强经济建设,而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举措,所以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产业竞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另外,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和规划要求,做到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资源,并对生态进行恢复和保持,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只要通过建设乡村旅游品牌,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进而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产业,推动乡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振兴。

(五)减轻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投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如下,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旅游活动给当地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减缓当地居民的抵触心理。另外,政府和投资者也要提高居民的思想意识,定期开展乡村振兴知识宣讲工作,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并认识到乡村旅游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其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时,还要加强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担”到每个居民,基于信息展示、全体决策、意见反馈和全民监督等制度,实现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旅游企业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不良竞争,政府要强化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打造运行有序的发展环境,促使政府、企业、农户三者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消除负面影响。

四、结束语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推进乡村旅游,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因为项目雷同、服务单一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阻,要实现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0,No.312(02):52-54.

[2]韩立杰,董伟欣,周丽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000(007):62-64.

[3]赵庆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00(019):144-145.

[4]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5]孟庆光.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旅游,2019(11):355-355.

[6]周冰倩.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探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1(7):3.

[7]屈学书,矫丽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20(12):6.

[8]宋慧娟,陈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6.

篇2

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经济自觉

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消费比较研究

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研究

我国文化消费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

转型与挑战:信息时代的出版业发展

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文化品牌建设

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关键问题

创意众筹融资模式的动力机制研究

作为文化议题的创意经济与创意城市

最美乡村空间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文化资本对居民文化消费行为的影响

城市居民本土戏曲文化消费提升研究

消费社会学视域中的动漫景观解析

农业创意品的价值估计及其产业前景

当代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

沿海城市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推进江苏文化科技融合的路径与政策举措

中国省级旅游产业效率现状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新时期的路径选择

财政补贴对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

长三角区域文化市场融合及一体化发展研究

城市群文化产业非均衡增长与区域协同研究

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文化折扣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日本创意产业贸易结构与竞争力演变研究

网络视频版权资源的增值模式——以乐视网为例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GRA视角下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效应研究

国际镜鉴中我国文化产业财政支持理念革新思辨

中国对外文化产品出口结构研究与调整策略

江苏对外文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文化财产返还诉讼中的法律适用规则探析

从艺术税法视角剖析中国画廊业困境及解决之道

大数据时代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机制与模式:电影艺术如何影响城市创意产业

甘肃省区域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DEA-Malmuqist的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研究

国际文化贸易制度环境研究:宏观政策与微观态度

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与全球化战略路径研究

融合:制造业与文化产业高质快速发展的可行路径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与我国文化产业开放发展对策研究

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与提升——兼与中部省域比较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资源、文化势能及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误区探析

篇3

沙集巨变

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是一座典型的黄淮海平原村庄,既没有山峦湖海等大自然赋予的独特物产,也没有煤铁油气等大工业需要的稀缺资源,这里唯一的优势就是便利的交通和千年积淀的文化。睢宁县在2008年以前,GDP位列江苏省倒数第四,经济发展一度落到全省谷底。

2006年起,东风村三个年轻人开始了加工并网络销售板式家具产业,进而在全村全镇快速实现规模复制并获得成功。至2013年底,在沙集镇聚集网店3000多家,家具生产企业302家。沙集镇的家具网销业从无到有,2010年时达到3亿元规模,到2014年全镇完成30亿元的交易额,而整个睢宁县更是突破40亿元。在2014年的双十一天猫购物节当天,仅东风村就销售出5987万元的家具商品。

农民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农民网商除了雇佣当地农民作为工人外,还雇佣大批外地村民。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甚至村里还出现上千人的劳动力缺口。沙集镇也是整个徐州市为数不多的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乡镇。至2014年底,全镇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15000人,其中来自临近乡镇的超过3000人。原来困扰沙集乡村的留守、治安、上访等问题迎刃而解。

沙集镇家具网销业的崛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了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至2014年底,沙集镇共有家具配件生产企业14家、专业家具包装公司4家、物流快递企业42家、网店专业服务商5家、网店摄影企业12家。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又促进了沙集镇,乃至整个睢宁县电子商务生态的演化。农村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保持全省领先。

沙集启示

信息时代,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之一是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转变为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分布式城镇化路径与模式。“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以信息聚集的思路,去中心化地配置资源,涉及的商品实物不必经过大城市这个中心,而是通过物流配送,从厂门直达家门。因此小城镇甚至农村,也可以在去中心化模式下,让生活更美好。

电子商务在沙集大范围支持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从无到有形成了家具网销产业,进而促进服务业发展,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最终推动农民在沙集实现就地城镇化,昔日小村庄如今呈现出小城镇的模样。

在沙集,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如下路径:

1.先有“市”后有“城”。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帮助、引导和鼓励部分农民加入电子商务网络,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大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繁荣的商品交易,促使农民生活和生产状态显现城镇化特征。

2.电子商务帮助农民低成本对接大市场。

3.带动服务业及就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商业生态。

4.产业发展,促进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升级。

5.从产业发展到本地生活服务提高,再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形成正向循环,三者相互促进,成为沙集模式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

篇4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07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市和农村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2017年的《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表示: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7%,A计在2020年将超过60%,但是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乡村人口向城镇大规模集中的时期已经过去。城镇化的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增长幅度已经大大减弱。而未来中国城镇化会实行什么样的形式,需要观察和研究。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乡村生活的复兴,是未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一大趋势,新型城镇化并不意味着农民都栖身于城市,而是让生活在乡村的人达到城镇的生活品质,同时还能享受乡村的美好环境。

1.2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苏南地区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发源地,而无锡作为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区域,研究“苏南模式”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无锡市城乡一体化其不断转型创新的演变过程,对于我国当代城市化路径的研究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环境下,无锡市已进入“城市提质、内涵发展;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发展转型新阶段。《无锡市“十三五”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报告中提出,推进形成无锡市“一体两翼、一轴两带”、市区“一主双群、两带三心”的空间架构,加速实施区域融合策略、城乡一体化策略、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安全保障策略,同步开展七大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行动。

2无锡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2.1城乡一体化在无锡的历史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即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从而形成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的城乡一体化的方式和路径,即所谓的“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的本质是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乡产业协调互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法,以达到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的目的。这一模式也激发了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也促使了苏南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凭借持续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在2007年,苏南地区就已先后达到了全面小康的水平。

尽管无锡市通过“苏南模式”中的“三个集中”方针(即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的实施、“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约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方式、坚持农工结合、统分结合、产销结合的运行轨制、和建立“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农业投入制度,确实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方面,当地的乡镇企业规模较小,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很难实现;另一方面,由于不能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企业的商品质量很难保证,同时也会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特别是2007年的无锡蓝藻事件的发生,才使得无锡工业发展对环境破坏的问题得到广泛关注。

2.2无锡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耕地后备资源紧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截至2016年,无锡市域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326%,是江苏省内最高,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出为51088万元/公顷。而世界上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新加坡,虽然早在2008年达到了25%土地开发强度水平,但其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出高达363万美元/公顷。可见,无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上升的余地。

同时,无锡市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紧张,有着较高的土地开发强度,而国际上对区域开发强度的警戒线是30%,使得无锡市必须走存量用地开发的城市更新之路,节约土地开发已势在必行。

2.2.2城乡发展存在区域性不协调

无锡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面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以锡澄沿路产业带为例,惠山新城计划发展新兴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锡澄联动的现代化战略中心,而江阴将南部六镇发展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两地产业无法形成一体化互动;而对于环太湖产业带,宜兴计划打造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低碳生态经济带。但由于行政区的阻碍,环太湖产业带没有和市区形成直接的高速连接,使得无锡与宜兴环太湖产业的共同发展成为空谈。

2.2.3节能减排面临较大压力

通过多年的不懈整治和努力,无锡地区在环境基

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无锡市域内太湖水域总体水质已经有所改善;市区新增绿化面积自2016年已达200万平方米,湿地修复面积4500亩;完成100个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理示例。但同时,因为无区域的工业基础大,所以节能减排压力依旧较大。目前全市危险废物焚烧能力缺口较大,畜禽养殖量小、分散、点多,其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

3无锡市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通过对无锡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无锡地区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是以,在研究完善o锡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时,要充分联系当地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近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从而进一步推进、优化无锡市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3.1乡村城镇化

在无锡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主要的特点就是乡村城镇化,而无锡城乡一体化的成功之处则是以小城镇为建设重点的乡村城镇化发展。无锡的乡村城镇化应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方法,加速发展小城镇,从而促进和引导乡镇企业转向小城镇,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居住、就业,施展小城镇的聚集人口、经济效应,从而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起重大意义。无锡应持续注重小城镇规划建设,确保每个乡镇都有正确规划,着重关注重点小城镇的规划,确保了城乡一体化的科学规范及可持续发展。

3.2融入长江三角洲,打造无锡都市区

在2010年《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出台之后,长三角地区城市群有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的机会。而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更要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在社保、医疗、公共交通等政策方面,要积极做好与其他城市的对接与融合工作。

同时也要着重打造无锡都市区。通过完成以无锡为主,江阴宜兴为辅,其他小城镇共同组成的无锡都市区,扩大无锡都市区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动锡澄一体化、锡宜一体化进程。

3.3加快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截至到目前为止,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无锡已经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在接下来,无锡应加大建设国家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力度,从而形成国家生态城市、乡镇、村庄统一系列的生态结构,并完成各区域主体功能规划。在低碳城市方面,持续推进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的建设脚步。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要积极主动使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的信息技术,完成城市资源的配置优化配置,及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推进传统城市一体化途径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统筹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兴萍.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07.

篇5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1-0023-07

近20余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获得快速发展,2015年城镇化率高达56,1%,但城镇化质量不高,产城融合度低,突出表现在产业布局和城镇发展分离,睡城和鬼城现象频现。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不协调、不同步,既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隐患,也阻碍我国工业化的转型与升级发展。因此,本文试图从提升城镇化质量视角来研究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及其实现路径。

一、现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的实践误区

纵观已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如一对孪生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共融共生;反之,虽形似但神不合,甚至互相掣肘。目前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正在大力推进中,就两者共生模式来说,全国各地实践模式不尽相同,总结起来,无外乎有三种类型,即唇齿相依、若即若离和天涯海角等城镇化与工业化共生模式,其中真正能够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较少。

1.唇齿相依模式

厂房挨着住房,住房连着工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城镇化和工业化共生模式在全国老工业城市较为普遍。其形成既有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态势等历史原因,也有缺乏发展工业化经验和未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主观因素。厂房连着居民生活区发展模式,最大的优势首先是体现在产业工人上班路程近,节省工作时间成本。其次,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厂房连着职工宿舍便于工人之间、工人与工厂领导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员工对公司认同感的快速形成,在工作和生活两个领域形成熟人社会,沟通成本能够降低。当然,该类模式也有鲜明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容易造成对居民区的噪音、热、废水、粉尘、有毒气体等工业污染,特别是一些重化工、重金属等工业企业的污染更严重。二是居民区容易被工厂无序地分割。造成地方政府无法集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即便供给,也会造成供给成本高。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过度融合带来其他负面效应。如城镇化扩展会受到工业化地理边界的限制,同时,工业转型升级也会受到城镇化质量良莠不齐的制约。总之,城镇化和工业化唇齿相依共生模式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要想扬长避短发挥两者优势,必须走科学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

2.若即若离模式

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总是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仿佛有一条楚河汉界将彼此分割,但这条分割线一般没有清晰边界,也没有设置准则,如同若即若离的恋人,在给定的城市空间彼此相望而不相及,相顾而不相交。一般说来,具备若即若离特征的城市,在其城镇化和工业化实施过程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会发生。一种是无长远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系统考虑产业和城镇的合理布局;一种是有系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划,但这种规划有典型功能分区的特征,对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和厂区给予相对固定的地理布局,但未对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给予科学的安排。产业和城镇发展呈现若离若离模式,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产业和城镇关联度低,互动发展不强,更谈不上融合发展;最大的优点是降低居民区受工厂各类污染的概率。为未来城镇化质量提升及其与产业融合发展留下了空间,降低了相关治理成本。总之,边界不清晰和摇摆不定的产业和城镇发展模式不符合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两者在空间和功能等要素上的融合发展,才能构建现代城市生产和生活体系。

3.天涯海角模式

目前最被人们诟病的就是工厂与居民区空间上严重分离,功能上不能互为补充,即产业和城镇自成体系、分x发展。这种天涯海角模式直接导致上班族在城市辛苦地来回奔波,工作成本高,幸福感差。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多:第一,人为制造睡城和鬼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开发区大量涌现,这些开发区后来演变成城市的新城区,主要承担工业化的任务,而老城则成为居民生活主要集聚区,因此形成了开发区或者新城区白天生产繁忙。商务活动频繁,但夜晚人去楼空,空旷的新城就成了鬼城;而老城正好与新城相反。住在老城区的工薪阶层清晨从老城出发,傍晚如候鸟般返回老城休息,老城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睡城。第二,造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两张皮”现象。由于产业和城镇分离发展,工业化得不到城镇化的工作便捷和时间成本低的人力资源支持,城镇化也没有得到工业化就近提供的公共产品和设施的支持,彼此独立发展,造成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呈现“两张皮”现象。第三,造城社会资源浪费。由于产业工人在新城和老城穿梭,一些城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耗费巨资修建轨道交通,不仅造成人力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损耗,也造成因提供公共交通而浪费巨额的财政资金。

二、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不论是唇齿相依或若即若离模式。还是天涯海角模式,产业和城镇在融合发展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未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和功能互补发展。产城融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实践模式,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均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尚未弄清楚其模式的形成机理。只有弄清楚其融合路径,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导其沿正确的路径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在空间上至少有三种类型,即开放或者新城区、老城区和农村城镇化类型。本文认为,不同区域的融合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每种类型应遵循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地按照各自路径发展。具体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1.新城(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大力建设开发区来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由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诸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级、省级类型开发区。由于开发区早期主要承担发展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功能,随着入住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工人上班的时间成本成为开发区发展制约因素时,开发区建设者们开始意识到规划职工生活区的重要性,但由于规划滞后,后建的居民生活区往往选址不科学,未能体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地区经验基础上,遵循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新空间经济学等原理,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1)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一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功能配套至上的原则。产城要融合发展,首先是城市化要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这一点对于新建的开发区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开发区因工业而兴建,也会因为城镇化而兴盛。因此,开发区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产城融合的效果。从我国产城融合效果好的城市实践来看,在开发区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一条普遍遵循的原则,不仅为工业生产配套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还要在交通、购物、居住、学校、休闲等生活设施上进行配套,来满足区域内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双重需要。二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人本主义原则。本文引用人本主义意在批评在开放区产城融合实践中重“物”轻“人”的错误做法,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关心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因素是人本主义与其他学派最大的区别。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要改变重视开发区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轻视产业工人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等人文环境建设的传统做法;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就是产城融合实践中要更加重视人文环境建设,围绕以“人”为核心开展城镇化建设,形成稳定人才、引进人才、重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新城文化。三是新城区产城融合中要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直接导致各地各种类型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受当时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老开发区大多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引,一般采取边建设边调整边规划思路,导致新城区只见工厂不见城市,产城分离现象严重。这些老开发区未来只有通过旧城改造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但各地在_发区新建或扩容中一定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城镇化和工业化就地或就近原则,坚持依靠规划引导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

(2)新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优的方式,但其天生具有滞后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具体到产城融合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鬼城和睡城等产城分离现象。因此,对新城区的产城融合需要系统和宏观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在遵循上述原则下新城区产城融合模式有自己的独特性,即应该沿着园区产业化-园区城镇化-产城共生化-产城融合等路径。首先,新城区因产业进驻而设立园区,也因产业发展而集聚人气。不容置疑的是,新城区建设初期很难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因此,园区城镇化也不会一蹴而就。其次,随着进入园区企业数量的增多,不论是生产性还是生活业都会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最后,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与壮大,为园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和税收岗位,从而呈现产业和城镇共生共荣发展之态势,实现产城融合目标。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比较而言,我国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要比新城区普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城市化形成的历史原因,也有工厂围城而建的现实根源。虽然老城区产城融合度较高,但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情况复杂,也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重化工业与居民区安全距离不达标,人口密集与交通拥挤造成企业物流成本高,规划缺乏导致老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此,在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上,老城区与新城区应体现差异性与特殊性。

(1)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开发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而不是肆意破坏老城区,因此,开发老城区不能破坏老城区的历史与文化。由于老城区基础设施既缺乏又存在老化问题,开发与建设的重点是弥补与新城区在公共设施与服务上的不足。当然保护老城区不是保护落后与陈旧,应予以科学甄别,与适度合理开发并行不悖。第二,要坚持商业地产做减法与环境保护做加法的原则。一些不适宜继续在老城区发展的重化工等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经多年整改环保仍不达标的企业,应彻底搬出老城区,留下安全生产、环保工作到位的企业继续在老城区发展壮大。同时,对因搬迁老城区留下的闲置企业用地,不适宜大规模将其作为商业房地产项目来开发,从而进一步加剧老城区的拥堵和环境压力;确有需要的也应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以提升老城区人民的居住环境与环保水平为开发目的。

(2)老城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承担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大量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分布在老城区,造成老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居民区和厂区安全距离缺乏,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因此,要实现老城区产城融合,首先要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特别对一些老工业基地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把碧水蓝天还给老城区。其次,要对老城区落后的服务业进行大力提升,实现老城服务业现代化。现代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多数老旧小区普遍缺乏现代物业管理。因此,不仅要分片分批进行棚户区改造,而且要引进现代物业管理企业人驻老城区,提升老城区城市管理水平。再次,在老城区改造和服务业实现现代化基础上。逐步实现老城新城化。一手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老城区;一手抓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最后,在新型工业化和老城现代化的双轮驱动下,老城区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升级,实现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3.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小城镇发展滞后,而且造成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客观上制约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小城镇主要分布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属于农村城镇化范畴,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伴随农村城镇化的规模扩大和加快发展,产城融合发展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因此,在规划和发展农村小城镇时应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协调产业和城镇发展关系。

(1)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第一,坚持服务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原则。农村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有别于大中城市,其产城融合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符合小城镇发展的产业集群,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人口集聚,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大中城市产业基础良好,但与之相应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大中城市产城融合的第一要务是改善和增加优质公共服务。而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要坚持优先发展产业原则,同步配套和推进城镇建设,实现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良性互动发展。第二,坚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农村城镇产城融合有其特殊背景,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因此有其特殊的使命。即服务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因此,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必须既满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带领农民致富,又要建设美好城镇,让农民变成市民,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公共产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第三,坚持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小城镇在空间上居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承担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和第二、三产业的重要职能。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要实现就地或就近转移,从而实现“三农”现代化。至少在农民市民化转化的初级阶段,小城镇是进城生活和就业的转移农民的最佳选择。因此,在小城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还要坚持服务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2)农村城镇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基于“三农”现状的国情,我国农村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相比其他地区,要更加彰显物的产业化与人的城镇化发展,同时,在推进中采取市场化与非市场化路径双管齐下的策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乡村美好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目标逐渐实现,中小产业集群在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从农村转移的人口被小城镇产业吸纳,城镇人口会持续增长,二、三产业也因得到更多廉价和充足的人力资源而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会集中在小城镇。农村地域空间大,具有较强的发展弹性,产城融合在小城镇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近似一张白纸的农村小城镇有利于规划出符合产城融合发展的城镇化,乡村美好化与小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三次产业在小城镇融合发展的优势上得天独厚,有利于三次产业耦合发展,从而加快产业和城镇在小城镇融合发展。因此,在农村要遵循一种从新农村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农业现代化分离出来的大量人口集聚于小城镇,并因中小a业集群的发展而吸附农民就地或就近就业,最终形成“人”的迁移和“物”的发展的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三、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实现路径

1.总路径:四化同步下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途上,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两个异常重要的任务。走什么样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到两者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关乎能否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协调发展这一重大使命。如同前文分析,我国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导致产城分离,并愈发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已到了必须认真反思和扬弃阶段。在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现实经济背景下,本文认为,只有走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在新城、老城和农村等不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形成机理,才有可能找到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长效机制和发展路径。这是一条中国实践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总路径,具体到不同区域的实践路径,应根据其融合机理的不同,选取差异化的分路径。本文用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框图来说明产城融合模式的总路径和分路径,如图2所示。

2.分路径

(1)新城区: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匹配的实践路径。

首先,走空间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道路。解决新城区产城分离问题,要解决厂区和城区空间“天各一方执手相看泪眼”的窘境。笔者对新城区进行专题调研时发现,一些城市在规划城市与产业发展时人为地造成产城分离,而非市场无序发展所致。因此,解决产城分离发展要排除非科学规划因素干扰,依靠走产业和城镇空间相匹配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要准确理解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含义,绝不能把产城融合理解成工厂和居民区零距离相互依存发展,科学的产城融合是厂区和居民区应依据工厂生产性质不同而保持相应的安全的环保的科学空间距离。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目前产城融合的空间距离有市场自发形成,也有政府规划形成的。实践证明两种形式形成的空间距离成败参半,均有偏颇之处。究其原因,前者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偏差,后者是规划本身不科学造成人为的失误。随着区位向城市边缘接近,不同规模城市的消费者效用都随之降低。另外,城市规模与地租反向变化,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降低地租,通常会根据企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相应获得的收益,将企业设立在规模不同城市的合适区位,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因此,技术密集度越高的企业,分布在越接近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区位;技术密集度越低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分布在大城市的边缘区域或中小城市相对离城市中心地区较近的区位。对于消费者,离城市中心地区越远,其通勤成本越高,甚至工资也随之下降,使得消费者效用降低。因此,正确可行的路径是在遵循市场规律和依赖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规划不同产业的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距离。

其次,走功能相匹配的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所谓功能相匹配是对象之间互相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本文所指的产业和城镇功能相匹配即产业的经济功能和城镇化的服务功能在融合发展中能够互相支撑和互相促进。要达到以上匹配效果,就要弄清楚产业功能和城镇化功能两者在特定语境下的科学内涵。在产城融合语境中,产业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功能,而不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使用功能;城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功能,而不是拉动内需的经济功能。要搞清楚两者功能相匹配的具体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城镇化发展需要产业提供经济基础,解决城镇居民就业和用来投入到公共服务和设施的财政资金等问题;第二条路径是新城区产业发展离不开城镇化为其提供水、电、气、路、污染物处理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除了提供“物”的城镇化,还需要为工作在新城区的产业工人提供生活便捷、舒适和工作环保、高效的“人”的城镇化服务。因此,准确的功能匹配应围绕以上两个具体路径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搞清楚两者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功能、过剩功能和不必要功能。不足功能是指城镇化尚未满足使用对象即产业发展所需求的必要功能,不足功能可能会导致产城分离发展,因此,需要尽快补缺补差。对于因好大喜功或设计失误而超过产业发展需求的过剩和不必要功能,应予以剔除,以节约产城融合发展的成本。

第三,走效率相匹配的a业和城镇高速发展道路。当前,产城融合度低主要由三个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产城分离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成本增加问题,造成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效率低下。二是新城区产业发展速度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度,形成公共服务与设施资源闲置与浪费,并因两者效率不匹配造成产城融合度低。三是城镇化速度滞后于新城区产业发展,因基础配套跟不上而拖累产业发展速度,客观上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因此,新城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要同步发展,不能一前一后或一快一慢式发展,否则都将因两者效率不匹配而造成产城融合度低。具体来说,一方面,新城区城镇化规划应当超前,建设可以适度超前。当有新产业园落户新城区时,城镇化跟进速度要快;另一方面,新城区产业发展应根据自身规模、技术和市场需要,加快或减缓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应不考虑城镇化对其制约作用,即假设城镇化发展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所有条件。

(2)老城区: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升级并举的实践路径。

第一,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如前文所述,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是传统工业集聚区,不仅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而且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经营效益差,并在其漫长的发展中给老城区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对老城区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走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应该是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以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来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型工业化的效率优势促进信息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两化融合发展态势,从而带动老城区产业全面升级,以满足产城融合对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的内在需求。

第二,走以人为本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产城融合成功的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和中国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等范例表明,成熟的产业发展园区也一定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我国老城区不仅人口密度大,居住环境差,而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因此,要大力改造老城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因产城融合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为这与产城融合来改善和提升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这一根本目标相契合。随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老城区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和日益提高的城市品位,将会为老城区产业改造与升级提供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并最终实现人与城市、城市与产业、产业与人和谐发展,实现由产城融合走向产城共兴的目标。

第三,走智慧高端的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加快智慧型城市建设的力度,这为老城区破解产城融合难题提供了事半功倍的解决路径。所谓智慧城市是有别于传统城市的运行模式。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生态城市和智能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互佐证。学界对其定义各有侧重,有的学者强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的学者强调城市网络建设的先进性,有的学者强调人的参与的重要性,但本文认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组织(人或企业)、业务或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六个核心系统形成既高效又高端的协作运行的城市系统,更加强调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和宏观性。因此,老城区功能的改造与升级要以建设智慧型城市为目标,最终实现能够智能分析、感测、优化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为产业和城市开辟一条智慧、高端、高效的融合发展道路。

(3)农村小城镇:实施一镇一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践路径。

篇6

1、天府新区总体规划

 

201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通过了《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这一规划作为四川省近年来的一号工程,坚持“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发展定位,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着力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龙泉湖、三岔湖、龙泉山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桃花故里景区隶属于“两湖一山”功能区,也是该区域发展乡村旅游较早的景区,在四川省全力打造“两湖一山”功能区,使之成为世界级山地湖泊型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机遇下,桃花故里景区的乡村旅游,从产品、市场、产业到专业合作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从而成为“两湖一山”功能区中的引领型休闲度假区。

 

2、桃花故里景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开发现状

 

桃花故里景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东部、龙泉山脉中西部,在山泉镇以北约1km处,处于天府新区中“两湖一山”国际文化功能区核心地带。2012年3月正式挂牌成为4A级景区,也是天府新区中唯一一个以花果为主题的4A级景区。景区资源以桃花为主,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利用桃花资源发展了一批农家乐,吸引了不少游客。目前已开发了晋希天故居、锁定台、连心亭、月亮湾、桃源广场、桃花潭、千佛崖、九道花湾、桃花石林、诗歌广场、乘龙观佛、蟠桃园等重要景点。每年举办的桃花节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据统计,2009年的游客人数是65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3900万元,到2011年,接待人数达到91万人次,营业收入5915万。而2012年桃花节期间,游客突破50万人次。2013年桃花盛开初期,景区共接纳游客66.7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开幕式当天共有31.8万人次到龙泉驿区各大景区赏花。桃花故里的开发不仅使当地的旅游业收入大大超过农业收入,也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2.2存在问题

 

2.2.1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特色

 

目前桃花故里景区尚未深入挖掘休闲旅游资源内涵,现有的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功能比较简单,只是单纯地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吸引力不足,也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缺乏实践体验,没有突出地方特色,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的需要。而类似购物、疗养、度假、体验等较大带动性的旅游活动较少,缺乏能同时满足“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品。

 

其次,整体来看桃花故里景区的乡村旅游,它的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而且景区的接待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15日~4月10日,花期一过,便陷入了游客寥寥,门可罗雀的境地,使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闲置,导致桃花故里景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高或者不精,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2.2.2旅游市场结构单一,未成体系

 

目前桃花故里景区虽然依靠国际桃花节具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市场,但要想长期的发展,市场稍显不足。其受众市场主要还是成都市区及其周边区县的游客,外来游客或者境外游客则比较少,市场比较狭窄,结构比较单一。其次,当地的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也比较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没有形成气候。

 

2.2.3旅游产业功能简单,受益有限

 

从整体来看,桃花故里景区的产业功能单一,桃花故里景区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只依靠桃花这一单一产业来进行发展,赏桃花,摘蜜桃,吃农家饭,过分简单和传统的旅游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乡村旅游今后的大发展趋势。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农户受益有限。只依靠农民家里的桃树来发展产业,靠游客来自行购买或者农户自己推销来进行增收,利润空间不大,也不能很好地让当地的产业良性发展。当地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因此,没有有效的体制经营管理机构来管理景区的产业发展,自然也不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和农户的收益。

 

2.2.4专业合作类型少,稳定性差

 

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目前,桃花故里几乎只依靠政府,加上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管理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该景区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3、桃花故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

 

为契合天府新区将打造一个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产业新城建设目标,紧抓世界田园城市和天府新区建设机遇,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以产村相融和提值增效等理论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先导,以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以天府文化为内涵,以休闲度假为驱动,以产业多元共赢为诉求,发掘天府文化之“魂”,扮靓休闲度假之“神”,架构产业发展之“形”,实现旅游功能发达、传统文化弘扬、现代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推进,通过对桃花故里景区的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专业合作层面的转型升级,来全面提升景区的乡村旅游,将桃花故里建设成为“全域度假、全息休闲”的国内知名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4、桃花故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

 

4.1以文化注魂,丰富旅游产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规划区境内拥有丰富的天府文化,在旅游区建设中,应以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为根本,深挖本地天府文化、禅宗文化、风水文化、休闲文化等文化内涵,整合内在的文化脉络,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彰显旅游形象的文化精神,树立桃花故里景区的国内旅游形象。此外,现在的旅游正处于体验式时代,开发体验式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注重体验式旅游,希望能亲身参与体验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在视觉上有了享受,在感官上的体验享受也得到提高。所以,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关键还是在于结合本土文化,深度开发出体验式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满足游客参与体验的需求。

 

依托桃花故里景区资源品位以及分布特征,并基于“深挖、品牌、整合、联动、提升”的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推出高端度假游、休闲养生游、休闲运动游三大品牌旅游产品,带动并完善五大旅游产品基本体系建设,形成以休闲、文化、度假、体验旅游为重点,辅以购物、美食、节庆等多系列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根据桃花故里现有资源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仰天窝片区打造山地休闲运动旅游产品,提供滑草、山地自行车、野外拓展、轮滑、定向越野等山地运动,并且修建房车营地等户外运动专区。在宝狮湖周边修建湖畔花园小镇、山地度假村、半山木屋村、商务休闲半岛等休闲度假专区,打造山湾休闲度假品牌旅游产品,以给不同层次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度假享受。

 

在凉风垭周边修建葡萄庄园、蓝莓庄园、主题农庄和幸福新村,打造山乡休闲养生的品牌旅游产品,力求给游客多方面的选择和享受。而且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资源品位,将支撑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分为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康体养生旅游产品、观光游憩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系列进行系统归类。让传统单一、不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升级为深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

 

4.2全方位市场调整,开拓旅游市场

 

市场的转型升级包含两个涵义:其一是市场的分级与拓展;其二是营销的细分与深化。从前者来看,要先打破以本地及周边地区居民为主要市场的局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借助本地的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产品、便利的交通等条件,形成本地居民、周边地区居民、外地居民、甚至是国际游客等不同层次市场并存发展的局面。而后者则需要进一步研究游客市场,细分市场,针对细分市场进行对应的专门营销,建立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彻底告别农户自己推销或者等客上门的局面。

 

基于上述路径,从桃花故里景区以往的市场来看,要转型升级就要积极开辟市场,重点抓住以成渝两地,以及川内二线城市为辅的本地市场,以及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为主体的欧美市场;并积极开发以广东、上海、北京等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及与四川相邻的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区为主体的省外市场和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为核心的东南亚市场。在保持周末旅游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节假日乡村旅游,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积极开发建设适合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游客群体旅游项目,保证所有的游客到桃花故里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增加桃花故里的吸引力,分流客源市场,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政府应发挥调控作用,积极建立一条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路径,并辅以完善的产品销售市场与机制,刺激游客消费,带动当地的经济市场,从而增加乡村旅游收入。

 

4.3产业价值链增值,提升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的价值链是基于旅游需求的连续性而产生,涉及了“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桃花故里的旅游产业想要转型升级,先要对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重组、经营管理创新,提升各环节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流程的升级。而产品的升级则在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提高单位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功能升级则表现在旅游要与农业和城乡统筹相结合,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进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跨产业升级则需要把旅游业延伸到商品制造业、娱乐业、房地产业等,从而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获取其他产业链的利润,实现跨产业升级。

 

依托龙泉山田园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突出特色,将传统的种植农业转化为科技农业、景观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为辉映桃花故里景区的整体高端化打造精品化产品,主要包括旅游商品、农副产品和养生产品。其中如养生产品加工、藤编竹编艺术品制作、蓝莓果酱制作、特色美食制作等。可将制作、体验与销售结合起来,做到游客“留有消费项目,走有购买产品”。并以此带动和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加强旅游业、农业、加工业、手工业的耦合联动,采取一体化经营和产业大配套与大协作的方式,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合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与此同时,田园观光、旅游地产、旅游酒店、半山风景、民俗体验等策划主体支撑着景区的发展,这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其中政府进行适当引导,企业尽力打造,居民配合参与,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合力,精心打造出合作关系紧密、协调秩序顺畅的利益共同体,以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互动相融来实现桃花故里景区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景区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4.4新型合作方式升级,加强专业合作

 

专业合作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实现旅游企业由国营为主,粗放经营向民营为主、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发展道路。专业合作层面的转型升级是整个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核心。由政府主导向企业化经营转型,构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外来专营公司进驻投资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建立乡村旅游基地;由乡村旅游基地带动农户加盟旅游生产经营,公司负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对农户的专业培训和按照相关规定规范农户的行为,招徕游客和旅游推广等;而当地农户则参与旅游开发及接待服务,公司与农户互利互惠,共享收益。

 

在桃花故里山乡休闲养生区域,引进家庭农场和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概念。主题农庄的打造则以家庭农场的形式来接待游客。而蓝莓庄园的运作模式则是新型农业合作社的体现,由龙泉驿区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公司进驻,并带来种植技术,带动当地农户进行蓝莓规模化种植,形成蓝莓基地,以供游客参观和体验,最后由公司统一进行收购和加工。公司+基地+农户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争取更大的市场优势,确保蓝莓基地旅游产品的销售和经济效益。该模式有利于高层次、高档次多方面地开发桃花故里的乡村旅游,也有利于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5、结语

 

在乡村旅游日趋火热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进行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专业合作层面进行转型升级是非常必要的,告别传统单一的以农家乐为主的浅层观光游,要向现代多元化的深层次体验游转型。本课题探讨出丰富产品开发、积极开拓市场、增值旅游产业链、升级专业合作方式四个路径,并对适当的点进行转型升级研究,希望能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孟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

 

[3]刘战慧.韶关市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3).

 

篇7

1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就是一种产业融合,它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挖掘现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一个全新的旅游发展领域—产业部门领域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极大地扩充了旅游产品的数量,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优化。农业旅游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服务为表现,既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又是农业多样经营一种形式,产业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两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的增长方式。所以要研究农业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角度,因此,本文就试图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农业旅游更好的发展。

2静观花卉发展概述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位于嘉陵江东岸,地处金刀峡旅游热线要冲,静观镇幅员面积72.5 km2,总人口5.6万余人,耕地面积2 460.7hm2,人均耕地0.0487 hm2。静观素有“花卉之乡”美称,种花历史已有500多年,是全国花卉5大流派之一川东花卉艺术的发源地,以人工造型和园林艺术见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静观已建起了20多个花卉精品园,花卉走廊风景秀丽,令人留恋忘返。北碚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为“建成西部一流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这为静观花卉业及花卉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静观要争取,立足“花卉产业经济、生态观光体验旅游经济”,着力打造花卉特色产业经济,争取静观花卉产业和都市农业旅游的更大发展。

3静观农业旅游发展多要素创新

3.1医学

(1)田园医疗、美容中心,可与中国传统的中医相结合,在园内大批种植中草药材,以花卉药性治疗疾病,也可开发各种以花为主材的药膳,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可种植有美容效果的植物,强调全天然美容的概念。

3.2艺术

爱艺坊,吸引热爱绘画、摄影、音乐等艺术活动的艺术家来田间采风,激发他们以花卉为主题的创作;改造废弃的农舍创办“爱艺坊”,供艺术爱好者们、艺术家们展示他们的作品,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当地的农业旅游增添一道新的美丽风景。

3.3婚庆

主题特色婚典,婚庆市场被称作是“甜蜜的宝藏”。现代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个性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打造一场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难以忘怀的婚礼,因此,婚典的各种新类型层出不穷,农业旅游也可参与这一宝藏的挖掘,设计与农业相关的主题特色婚典,将婚典与郊游结合起来,让来宾在参加婚典的同时,也有机会到郊外走走看看。例如: 水果、花卉主题;尝试由鲜花制成的特殊新娘礼服,将水果融入捧花之中露天礼堂以一片花海、果林为背景等等。

4产业融合之下静观镇新形态:旅游式的田园城市

(1)特征:城市引力十乡村引力+旅游属性;旅游式的田园城市是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新形态,它不等同于城市化,而是“具有城市引力的别样田园”,既具有城市引力,又具有乡村引力。它保留了田园的外在形态,自然、悠闲、生态、健康,同时又具备了城市内在的生活质量,有较多的社会机会,生活舒适。它以旅游为驱动,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并运用旅游带来的资源来实现农村硬件设施的改造以及服务系统的完善;它为旅游而服务,整旧如旧,建设中仍注重保护乡村独有的、一定的乡土特性,并进一步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活动,打造让“城市人诗意暂居的惬意田园”,形成良性循环。在这样的形态之下既能吸引市民前往休闲度假,又能留住农民积极改造家乡。

(2)实现方式—前台+后台;就是要按照游客实际的需求,将乡村生活划分为“前台”和“后台”,将游客所追求的要素置于前台,满足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及对“乡村意象”的追求;同时,将农民所追求的要素置于后台,顺应农民对一体化的要求,并在前后台之间设立相应的缓冲区。这对实现田园城市的形态十分有帮助,可在乡村中划出几块核心区域进行建设,让农民有机会享受现代化生活;而在核心区域四周则保留大片农田、传统民居,供游客体验。此外,后台也不一定就是禁区,也可以让游客在对前后台的对比体验中,感受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伟大成果。

(3)收益中预留乡村改造基金;要形成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有必要在产业发展的收益中留出一部分供区域建设的专属基金,并由专人进行规划、设计,以促进上述前后台形式的建设、发展,避免农民个人行为对整体形态的破坏。

(4)与城市结对互动;可与城市结对互动,更多地利用城市资源,更好地了解市民需要,提升目的地吸引力,更深入地理解城市生活的内涵,帮助乡村前台、后台更到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肖建勇,郑向敏.我国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1,(12).

[3]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6,(02).

[4]陆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05).

[5]石培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1,(05).

[6]张琳珊. 乡村旅游创新模式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篇8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042-07

[作者简介]戴星照(1963―),男,江西安福人,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流域管理研究;周杨明(1977―),男,江西莲花人,理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江西南昌 330022)黄宝荣(1977―),男,江西九江人,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政策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学研究;(北京 100190)严玉平(1971―),男,江西新余人,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生态环境调控、生态政策研究。(江西南昌 330046)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绿色崛起战略研究”(20133ACA10012)、江西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江西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2011BDH80021)、江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生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121BBA10041)和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地关系演变及机理研究”(PK2013007)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or green development of Jiangxi Province, a framework for green development is built up and four paths to green development are proposed. The four paths include developing green economy, carrying out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ing beautiful rural area and developing green finance. To facilitate the framework implementation,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reen development; green economy; new urbanization; green finance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任务艰巨的严峻形势,江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十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结合江西发展的具体实际,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战略方针,把“绿色崛起”确定为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质上,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而“绿色崛起”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实现的经济崛起,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合理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增长的科学发展模式。②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绿色崛起战略视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方式。因此,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对江西绿色崛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推动江西绿色崛起的前进步伐,有必要厘清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优势,分析面临着的诸多现实困难和挑战,提出江西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江西绿色崛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从“山江湖工程”到“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再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促进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江西绿色崛起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近30年来,围绕“绿色、振兴、崛起”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全省上下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与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③但是,要想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

江西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自1985年以来,江西经济发展在中部一直处于落后水平,GDP总量一直徘徊于倒数第一、第二名。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经济总量小和人均GDP低。2012年,江西省GDP达到12948.5亿元,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山西省。

江西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江西目前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江西人均GDP要在2020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几年全省GDP年均增速需保持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以上。如何做大经济总量和提升发展质量,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粗放式发展导致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

近年来,随着重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急剧增加,江西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2000-2011年,江西省能源消费总量由2505.0万吨标准煤增加到6928.2万吨标准煤,总用水量由217.64亿立方米增加到262.86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由42083万吨增加到71196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由2220亿立方米增加到16102亿立方米。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持续增加,从1999年的495.9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986.44平方公里。2000-2011年,建筑企业水泥消耗量由373.13万吨增加到3685.63万吨,钢材消耗量由62.02万吨增加到961.72万吨,木材消耗量由65.71万立方米增加到634.17万立方米。④未来一段时间,江西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阶段,城市化水平也将持续提高,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力度跟不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将会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能源告急,势必动摇江西绿色崛起的根基。

(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面临制度、技术、人才等多重制约

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在江西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较大。这些产业具有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特点,并且增长速度较快,积累了大量的落后产能,加重了江西的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升级生产工艺是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面临着制度、技术和人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有效支撑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

江西自主创新能力还严重不足。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江西专利申请受理量合计12455项,专利授权量合计7971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仅893项,在全国居于中下水平。①2012年,江西科技进步综合水平在全国排名第25位。自主创新面临着创新意识不强、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方面的制约。尽管江西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都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难以有效支撑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尤为突出

2012年江西人口城镇化率为47.51%,相对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依然较低。大量人口集中在农村,严重制约江西经济顺利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总体上逐渐拉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7:1,2009年扩大到2.8:1,2012年缩小为2.4:1。加快城市化,将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就业不足、增收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是确保江西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江西现有城市发展方式总体是粗放的、外延式的,城镇化面临着众多的资源环境制约,如水资源安全、能源供应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粮食供应安全、环境压力加大等。

(六)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随着江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和经济规模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不断加大。总体而言,目前鄱阳湖及其流域仍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②: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江河湖泊污染加重,鄱阳湖及五河水系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生物多样性还在减少,生态功能还没有得到完全恢复;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排放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全国排位靠后,与先进省市差距较大。

二、江西绿色崛起的战略框架与路径设计

(一)战略框架

基于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借鉴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江西绿色崛起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江西应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目标,以绿色经济为主线,绿色创新为动力,深化对外合作,着力打造以“山江湖工程”为骨干的生态安全体系,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产业为支撑的绿色经济体系,以绿色低碳和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绿色城乡体系,以社会和谐为核心的社会安全体系,以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培育为导向的绿色制度体系,力争把江西建成为全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绿色经济强省,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以及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典范。

江西绿色崛起的战略框架设计需要从目标层、路径层和策略层加以考虑。目标层是绿色崛起路径的选择依据。在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基础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选择绿色崛起战略的实现路径,并针对具体路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推进江西绿色崛起的战略框架,如图1所示。

同时,在促进江西绿色崛起过程中要着力实现以下三大战略转变:一是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从资源依赖和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和创新推动型转变,从单纯依赖开发自然资源向节约资源、开发替代资源和优化资源组合转变,特别是注重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制度建设。二是在污染控制模式上,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以及生产和消费全过程控制转变,把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整合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各项活动中,贯穿于各项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法律、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三是在管理模式上,从部门分割的封闭管理转向多部门参与的综合协调管理,塑造良性的治理结构;在具体管理上,要从偏重生产管理转向生产与消费管理并重,加强消费领域的需求管理和政策制定。

(二)路径设计

江西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结江西省情、发展目标和面临的问题,把握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尽可能低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逐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绿色化”。按照资源环境基础理论、绿色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综合考虑江西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江西实现绿色崛起有如下可选路径:

一是发展绿色经济。把握绿色发展重点,以绿色经济为突破口,以尽可能低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在绿化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构建低碳、高效、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绿色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建设新型城镇。以新型城镇建设为突破口,转变粗放的、外延式的城市发展方式,破除城市病,创新城市发展道路,逐步推进与绿色经济转型相辅相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包含绿色大都市、绿色城市和绿色小城镇在内的绿色城镇体系,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与平台,为城镇居民提供宜居的现代城镇空间。

三是建设美丽乡村。从战略层面统筹江西城乡发展,审视江西农村发展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乡村绿色崛起为突破口,将以“输血”为主的农村建设方式转变为“输血”与“造血”协同并进的秀美乡村建设方式,培养和稳定乡村建设的主力军队伍,引导乡村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乡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助力江西城市发展与经济崛起。

四是发展绿色金融。以创新金融制度为突破口,把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融合到金融活动中,制定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加大绿色公共投资,通过金融措施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助力绿色发展,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目标。

以上路径反映了江西绿色崛起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些路径并不是相互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在实践中应该力求兼容并包,有机统一,形成合力,共同开拓江西绿色崛起的新境界。

三、促进江西绿色崛起的对策建议

江西绿色崛起的关键在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低碳、高效、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创新城镇发展方式,建设绿色城镇体系;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一)发展绿色经济: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1.以建立绿色产业体系为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根据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首先调整三次产业间的比重,其次调整各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在第一产业中,要大幅提高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比例,增加对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做好绿色营销,打造和巩固江西农产品绿色、有机、生态的“金字招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附加值。在第二产业中,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再制造、资源回收利用等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坚持绿色生产,丰富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工业品牌。在第三产业中,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和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2.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绿化”传统产业对于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确保江西资源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江西经济各部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建议把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钢铁、有色、水泥、稀土、化工、电力、矿产资源开采九大行业作为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的重点。制定促进这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方案,包括编制分行业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专项规划,制定促进行业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大行业绿色转型投资,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引进和应用,推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和绿色示范建设等,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使其成为引领江西绿色崛起的中坚力量。

3.以绿色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江西资源环境绩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除了《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所包含的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绿色食品几个产业外,还应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林下经济、城市矿山、绿色生态旅游等绿色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绿色新兴行业尽管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拉动作用有限,但是从长期来看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有望成为江西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

(二)建设新型城镇:创新城镇发展方式,推进新型绿色城镇化

1.制定绿色城镇化总体规划,以绿色城镇建设引导产业发展与绿色转型

江西城镇化应转变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旧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城镇聚集效益为依据,充分利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创新城镇发展方式,综合考虑人口流动、产业选择、科技进步、外向型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需要,制定江西绿色城镇化总体战略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分工和产业布局,以城镇发展来引导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2.推动城镇发展向内涵式转变,强调城镇发展的集约和高效

江西现有城市发展方式总体是粗放的、外延式的,拉大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土地铺张浪费、城市功能不全等“城市病”日益严重。江西城镇化必须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以“低碳、绿色、宜居”为目标,以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突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城市内部管理和城市间分工合作,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的经济产出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建设“低碳、绿色、宜居”的江西城镇体系。

3.以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为十字形骨架,建设赣北昌九城市群、赣东北生态城市群、赣西低碳城市带、赣南苏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群

建议重点以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为十字形骨架,具体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以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为特色,打造赣北昌九城市群,建立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低碳发展城市群;以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为目标,打造以景德镇、上饶和鹰潭为核心的赣东北生态城市群;以传统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为依托,将萍乡、宜春、新余等传统工业城市打造成赣西低碳城市群;以红色文化旅游业、绿色生态农业和绿色矿业为依托,建设以赣州、瑞金为核心的赣南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群。

4.加强绿色低碳小城镇建设,形成协调的绿色低碳城镇化格局

建议参照国家财政部、住建部、发改委在全国所推动的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建设工作,在江西每个县主推一到两个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建设。创建一批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管理机制健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绿色低碳小城镇,形成城乡和谐相融的绿色低碳城镇化格局。在低碳规划、生态增绿工程、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筑、文化旅游产业、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镇村建设统筹、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一揽子建设项目,并重点实施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公共建筑节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商贸流通五类重点建设项目。

(三)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引导乡村发展绿色经济

乡村经济发展应从决策源头调控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打造生态名牌商标,造就优势品牌,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是农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绿色产业结构;二是农业发展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加快乡村特色绿色品牌发展,重视农村合作社建设。

2.增加务农收入,为乡村建设储备人才

伴随乡村人口数量的下降,农村人才流失日趋严重。调查表明,2011年江西农村实用人才35.3万人,仅占全省农村人口总数的1.1%。农村实用人才的缺乏,特别是年青实用人才的不足,加速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使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困难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乡村缺少活力,环境改善难以顾及。当前,秀美乡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是依托绿色经济发展的契机,形成有竞争力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和品牌,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增加务农收入和乡村创业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在江西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仍然能够吸引一批优秀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

3.加强乡村住宅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建设现代化村庄群落

江西乡村住宅建房缺乏规划、布局散乱、侵占大量的优质耕地、缺乏必要的给排水以及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缺乏特色、千村一面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秀美乡村的建设,并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乡村住宅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根据乡村自然状况,优化村庄布局,划定集中建设区,因地制宜设计建筑风格,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以及宜居性和特色,限制对耕地的侵占,禁止对重要水源地的破坏,加强村庄绿化,加强对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设绿色、低碳、秀美、宜居、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村庄群落。

(四)发展绿色经融:加大绿色公共投资,引导经济绿色增长

1.制定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政策

篇9

一、引言

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是在产业融合的视域下展开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对旅游产业融合这一术语并未作明确界定。国外关于产业融合思想的研究最早源于Rosenberg (1963)[1]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日本植草益(1988)[2]认为,产业融合是为了减少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的行业壁垒,进行技术革新并放宽行业之间的限制,同时加强各行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使得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在技术创新的驱使下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并产生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Greenstein等(1997)[3]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边界逐渐收缩或消失以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Lind(2005)[4]将产业融合的概念由信息通讯业产业延伸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认为融合无处不在,是产业进入壁垒的消除,汇合了分离的市场。Hacklin等(2009)[5]指出,技术之间的融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视为新兴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转型升级,因此出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诸多新兴业态。可以说,旅游产业融合是在中国旅游快速发展中创造的词汇,有一定的中国特色。

二、国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一)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定义研究

颜林柯(2006)[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形式,对原有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业态的过程。杨颖(2008)[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的跨界融合,融合完成之后的产业功能更多,与原有的旅游产业是一种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徐虹(2008)[8]从系统论的方向出发,指出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中各类要素与其他产业要素间便于竞争与合作,从而产生一个新型产业的过程。陆晓清(2009) [9]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融合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使产业边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现象或过程。

(二)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机制研究

庄清娥(2008)[10]认为会展业与旅游业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促使了会展旅游这一新型产业形态的出现。董桂玲(2009)[11]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分析了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张海燕、王忠云(2010)[12]界定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并构建了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李文秀等(2012)[13]在深入分析了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的基础上,认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存在旅游产业艺术化、文化艺术产业旅游化和文化艺术节会式的发展模式。杨永超(2013)[14]指出文化消费成为其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主要来源于市场基础、文化经济和产业经济这三个方面。方旭(2013)[15]分析了咸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罗政军(2014)[16]归纳并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四种模式,即以文化驱动旅游融合模式、产业园区融合模式、旅游演艺文化融合模式和节庆会展融合模式。张满林,朱新杰(2013)[17]以辽宁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的融合为例,提出通过重组融合、嵌入式融合和互动融合等模式的发展,将形成多种乡村体育旅游业态。周霄(2015)[18]基于全价值链角度,探讨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模式,即价值依附型、价值集成型和价值联接型,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个体案例研究

朱华(2010)[19]运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成都市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杨艳华(2012)[20]指出河南省只有充分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才能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王振如(2009)[21]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模式为例,提出北京市可以依据资源基础开发多景区、多区域、多类型的融合产业。孙杰(2012)[22]分析了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提出了赤峰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杨春光(2012)[23]在分析宁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其与文化产业融合是该地区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张白平等(2013)[24]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对景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思路进行的研究。陈太政等(2013)[25]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放松产业管制、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四)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

李太光、张文建(2009)[2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化发展主要有3种路径,泛休闲化、广服务化和准模块化。麻学峰(2010)[2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徐占品等(2013)[28]提出了河北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机构融合、剧本融合、拍摄融合、广告融合和衍生品融合。沈莹(2015)[29]提出山西省旅游业要通过产业间资源整合、与信息技术融合、拓展旅游功能以及旅游产业内融合发展的路径。

(五)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作用效果研究

刘志勇(2009)等[30]从创意产业发展背景需要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出发,提出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徐文雄(2011)[31]认为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旅游业表现出了资源的创新化、价值的复合化、业态的提升化、产品的多元化。肖建勇等(2012)[32]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形成新业态、新行业和具有新产业属性的产业网络,而且还会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垄断范式的确立、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和无边界企业的形成。李世兰(2013)[33]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都存在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也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路径、模式、效应或是基于某一地域的个体案例进行分析。对其内涵及外延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随着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将会不断增加,其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Nathan Rosenberg.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C1910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4(23):414-443.

[2]植草益等.产业组织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6.

[3]Greenstein S, 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 [A]. In: Yoffie 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 Perseus Distribution Services,1997:201-226.

[4]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2005.

[5]Hacklin F, Marxt C, Fahrni F. 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 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6):723-736.

[6]张辉,秦宇.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2005:走向开放与联合的中国旅游业[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7]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22(4):6-10.

[8]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4):1-5.

[9]陆晓清.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42-45.

[10]庄清娥.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会展旅游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8,(2):55-56.

[11]董桂玲.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40-41.

[12]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13]李文秀,李美云,黄斌.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4:73-78.

[14]杨永超.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消费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13(8):72-76.

[15]方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咸宁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3):91-93.

[16]罗政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75.

[17]张满林,朱新杰.辽宁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07:86-88.

[18]周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全价值链的视角[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04:86-91.

[19]朱华,游佳,张炬,张黎.成都会展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10,1:89-92.

[20]杨艳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2,(36):102-103.

[21]王振如,钱静.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8):14-17.

[22]孙杰.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2(36):164-165.

[23]杨春光.着力促进宁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J].求是,2012(1):56-58.

[24]张白平等.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7):203-205.

[25]陈太政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86-290.

[26]李太光、张文建.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究),2009,(3):44-49.

[27]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04:678-681.

[28]徐占品等.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前沿,2013(8):90-91.

[29]沈莹.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山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45-48.

[30]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08:127-130.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96-02

1 城市化内涵

1.1 人口城市化

追溯其城市化的本质及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诱因,首当其冲的是产业不断演进及变化。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建立第一个人口流动模式,揭示了这一流动的实质,他认为城市中工业拥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大的发展速度,并且在不断的扩张之中,这就需要大量人口的流入,并从而形成了人口不断从农业向工业的聚集。威廉•配第(1690)、克拉克则从收益的角度解释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正是基于城市中工业、制造业的收入要比农业的收入多得多。工业和服务业作为了城市中的代表产业,而农业则作为了农村的代表产业。我国学者刑福俊(1999)认为,城市化就是城镇化,即“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李辉(2003)指出,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非农化过程构成了人口城市化的实质。他们均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1.2 经济城市化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是要素在空间上的聚集。城市的起点是工业,城市的发展从工业革命开始算起,它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并伴随着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动更是作为了影响城市化过程的最关键因素。早在1966年,西蒙•库兹涅茨和H.钱纳里就注意到了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相互关联。库兹涅茨指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产物,是技术变革的产物。钱纳里则提出了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相互关联的问题,指出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并且城市化进程逐渐快于工业化速度。国内许多经济学家从经济与城市的关系角度解释了城市化的内涵。曾小春从专业化程度提高方面谈论了农村要素向城市聚集的效用。向德平认为在城市内部――市区,经济区位的空间配置不断向更高效率的形态发展。在城市――郊区,农业区位或者被取代,或者向更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他们认为城市化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更多表现为诸多城市要素的聚集。

1.3 生活方式城市化

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包含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关系、精神与价值观念等。产业结构的集约化与多样化发展将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进而促进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提高。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而这两种变化,均是基于产业的发展,城市中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效益吸引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同样,城市中绿色产业、文化产业等产业化的高级形态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实现人们价值观、态度的转变。并且,这种产业形态的发展也不断向外渗透,不断向乡村扩散,正如我国学者高佩义(1991)所认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向外扩散,城市中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价值观也不断向外渗透,不断促进乡土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化。

2 城市化动力

综合促进城市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而这一切又源于产业发展,只是有时表述为工业化、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等不同内容,其实质是一致的。

2.1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作为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具体包括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聚集经济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从城市的初步形成到功能齐全的大型都市,工业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刘易斯(1954)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完成产业之间的转移的同时也完成了地域上的转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进行的。其次,聚集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城市化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城市愈大,搬到里面就愈有利……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再次,第三次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杨治、杜朝晖(2000)从就业率的角度调查发现,城市化进程同第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增长的正相关性要高于同第二次产业就业人口增长的正相关性,充分表明了第三产业对城市就业具有较强的吸纳作用,保证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顺利转移。最后,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能否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玲(1995)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的联合国《国民核算统计年鉴》中的23个国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成正相关的。并且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反过来又会反哺工业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实现产业和城市协同发展。

2.2 比较利益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正是出现了利益差别,才导致了要素流动,从而聚集到城市的形成,它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解释。而这种利益流动,正是基于不同产业间的生产率和收益率。早在1690年,威廉•配第就在《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比制造业多得多。”这种利益的差别驱使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大以及分工细化,这种比较利益和产业的发展更加密切。首先,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作为了贸易的基础,正如大卫•休谟认为,当一个国家的贸易与工业获得巨大发展时,周边国家就不可能陷入无知、懒惰与未开化的状态中。其次,产业规模与贸易的进行相辅相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升级,通过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分工的细化,同时,贸易的不断发展也为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必要的保证。通过贸易,地区内可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发展优势产业,并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3 政府政策

政府的政策作为城市化的又一重要动力机制。罗纳德•H.科思和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政策制度对经济行为的相关分析位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制度。在城市化的发展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对我国来说,政策制度是中国乡村―城市转型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对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制定中,产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成为了一个必要的考虑因素,尤其是在城市形态的高级阶段,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以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为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而第三产业发展能够吸纳更多劳动力,提高城市化率。因此加强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因素。

3 城市化路径

城市化的路径主要包括三种:聚集式、扩散式和飞地式。日本学者山鹿诚次(1964)认为城市化应主要表现为农村要素向城市聚集的过程:首先是一般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化;其次是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向兼业的农工户、农商户的转化;最后进入农民卖掉或出租土地,从而不再务农,成为城市居民的阶段。扩散式发展表现为经济在某一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后以一定的形式不断向外扩散,带动周围地区发展。飞地式发展则打破这种地域上的限制,要素直接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不同路径形成的城市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产业的协同发展,要素的每一次流动总是引起新的产业组织的形成,并由此带来了城市向更高形态的发展。

国内对城市化路径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是优先发展大城市、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还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联合发展。优先发展大城市的理论认为,规模较大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更高的规模收益、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大的经济扩散效应。并且目前就我国的形势来看城市规模的收益仍然起着主要作用,需要继续加强对大城市的发展。优先发展中小城市的理论认为,发展大城市需要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如果扩大到一定规模继续发展的话,会带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另外一些理论强调大城市与中小城市联合发展,以大城市为主,中等城市为干,小城市为基的“大、中、小”都要发展的城市化思路。然而,不论优先发展哪种类型的城市,均要以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与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产业规模带来了聚集效益,分工组合不断地进行与产业要素的流动带来了城市不断的扩张。然而,产业链的不断加长必然要带来许多问题,对城市的发展存在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优先发展何种城市归根结底是如何优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必须从产业角度,探索适合新时期的城市化新模式,才能达到理论的逻辑与历史的逻辑相统一。

4 城市化阶段

国内外学术界根据城市人口的比例、经济发展概况等,将城市化概括为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倒“S”形发展、四阶段论和三阶段论,而在对城市化阶段的不同划分中,城市的形成发展均与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定规模的城市发展需要与特定产业的发展协同进行。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1975)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规律,30%以下为初级低速增长阶段,30%~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70%以上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全过程呈一条被拉平的倒“S”形曲线,即Northam曲线。在诺瑟姆的城市化阶段中,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中人口的数量有着正相关关系,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正是由于产业发展所带动的。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正是基于第二、第三产业的高收益,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率的提高,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有些学者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将城市化分为了四个阶段: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和再城市化阶段。不同城市化阶段现象的出现同样与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城市化形成初期,以工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其较高的生产率吸引着要素的聚集。发展至一定高度后与周边地区形成落差,要素向扩散,由此带来了城市边缘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市中心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其高级化再次吸引要素发生新一轮的聚集,并由此形成了新的经济组织关系,城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国内学者杨波(2006)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上将城市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城市化的中级阶段――城市现代化,表现为人口和经济不断向大城市集中,并且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乡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协调发展。在这种人口向城镇,进而向大城市转移,最后再次向外扩散,向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同样是基于城市城乡产业间效益的落差,中心城市的效率型、集约型产业对农村地区的人口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可见,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总是同产业的发展相联系,城市化快速、稳健进行的关键是保证产业良好发展,是城市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5 结 论

城市化的本质是在分工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多样化,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区域发展往往需要通过优先发展某一地区的产业,依靠优势产业形成城市增长点,在中心城市形成后,产业间的落差便产生要素流动,通过城市的斥力和引力产生了要素的向外和向内流动;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中,产业发展的不同程度形成了城市特定的发展形态,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共同演绎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形态发展。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其实质已不仅仅是要素的简单流动,城市的发展更加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城市化的进程中更加注重城市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只有当产业要素在新的环境中合理的重新组合,才能避免由于经济、人口等向城市大量简单聚集而带来的城市病,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又会刺激新一轮的要素重组,以此促进城市化自身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3]邢福俊.我国城市化水平现实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99(2).

[4]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钱纳里.发展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篇11

2012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范本《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2016年,力争全省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配置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中心等11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4项基础设施,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改善人居环境,配置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垃圾收集点。

在设施建设上,道路交通工程应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宽度。在城镇供水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规划》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将全省分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皖南片区,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在建筑风格特色上,皖北片区总体建设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皖中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点,沿江片区宜融合江南水乡和皖南民居特点,皖西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带有部分徽派元素,建筑形式简洁流畅,皖南片区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风格。

乡村环境应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营造体现村庄特色与标志性风貌的村口景观,整治疏通河道水系,改善水质环境,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适当布置休息、健身和文化设施,注重营造和谐宜居的邻里交往空间,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适宜发展旅游业的村庄,合理设置游客休闲设施。鼓励村民积极美化庭院,营造户户皆美景的环境效果。

产业发展上,全省将规划建设淮北平原地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皖南、皖西大别山等5个农产品生产集聚区,保障传统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兴业富民步伐。

篇12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曾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来看待,十七届上开始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始增多,城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化发展格局放大,但也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物价较高或其他政策方面影响,使进城的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户口,而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各方面观念体系的制约再加上养老、教育等政策还不完善,使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理想创收,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差距还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在其两者间找到制衡点,探讨如何有效汇聚潜在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1.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的缩小,主要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变革后发现,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较大,因此,有义务业有能力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等途径,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并以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发展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多的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来到农村,相互流通进取,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

1.2探讨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探讨,寻找出一条规范的界定概念和理论。因为,任何客观规律的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揭示出城乡统筹一般规律在其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表现形势,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利用计量经济学,使发展定量化,更好的剖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实际做出策略和制定政策方针提供依据。

2.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制约其发展因素

2.1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由于个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有三种可推进模式。1)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四川成都推进此种模式发展成效较好,主要发展体现在“三个集中”,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大块,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发展的城乡共繁荣、协调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推进此种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是浙江嘉兴,城乡统筹模式主要依靠“六个一体化”,即全力抓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通过合理规划,有效资源整合,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打造内外对接,实现资源优化互助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城乡和谐发展。3)全面整容的“改农模式”:此种模式改良明显地域是江西漳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导力量和工作机制的整合,成立农村总协调单位“农工部”,实现以农民为主的新农村价值,在“五大原则”的规范要求下,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从“三清三改”入手,逐步达到“五新一好”的目标,实现创收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并最终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

2.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我国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根据这项条例所指导的配套生产生活供给、就业、福利等的制度,划分开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者的生存条件,成为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农村务工进城为了过好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工业发展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但却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也得不到较好的利益回报。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7.4%,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增速为前十年最高点,但是农民收入稍有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分割十分明显。

2.2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产业结构单元一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配套生活设施标准不等,使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农村首要行业,同时为我国第一产业,由于近几年天气多变,大部门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在城市有所出色,农村的特色产业也可以对外发展引商,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还有待改进。

3.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

1)以政策为引导,并加大财力支撑,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需求制定政策措施,可通过制定城乡统一户籍制,消除就业歧视和生活限制,建立城乡统一资源教育配置,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建设文明农村融入城市节奏;同时发挥财政作用,政府财政作为二次分配对挖掘农村潜在增长力具有抛砖引玉作用,争取上级对落后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商资本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通过各种惠民、惠企措施来提高收益,财政支出可重点在农产业薄弱、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环节,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村和城市在共同需求方面求同步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依据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汇集农村农民万亩良田可利用资源平台,产生最大化的聚合效应,通过农村人口城镇转移,进行有序的非农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先缓解部分农村人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通过有效改善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力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实现成果共享,经济共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闯 安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讨 规划广角 1006-0022-(2011)07-0093-05

[2] 张宜松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2013-08

篇13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