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统计学地域分析

统计学地域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统计学地域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统计学地域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18-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处理,出现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人们去分析、评价。统计知识及其方法已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中一个重要部分和数学应用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因为在信息社会,收集、整理、描述、展示和解释数据,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和预测,已成为公民日益重要的技能。因此就小学低年级“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行了一些探讨。

美国的《课程标准》认为统计方法和概率知识在信息社会里越来越重要,生活在21世纪的公民必须很好地掌握,因此认为:(1)统计和概率的思想方法在小学低年级就可以也应该开始学习。例如让儿童调查哪一种饮料最受欢迎,甲班学生高些还是乙班学生高些等等。这些调查活动可以使儿童很早就领会到许多事情,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就可以做出判断,进行预测,同时也学会了调查的方法步骤。同样地,关于机遇、可能等概率的思想很早就可以通过游戏使儿童有所接触。(2)强调操作、实验,培养探索精神,重视调查研究。(3)注重实际和应用,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做到:会收集数据、组织数据,对数据的表现会作出解释;探讨机遇的概念,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依据《教育心理学》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使增加的“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教学中遵循有效教育,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习既具有科学性,同时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学习“统计与概率”应以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为前提

学生学习的特点一般表现为:(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活动通常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而以学习间接经验知识为主。(2)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教与学互为条件,互为依存,失去了任何一方,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有学习策略的,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4)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过程,受其动机水平的支配。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景:学校门前马路上某一分钟的车流情况,请学生统计这一分钟之内各种车辆的数量。事前,教师未作任何提示,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实践,而后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与热烈的交流中,在自己与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有的画的全是竖条和横条,长短、疏密不一;有的画圈,大大小小;有的画“正”字……)总结出画“正”字是收集数据时所采用的一种比较有效的统计办法。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掌握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感受到学习统计的必要性。

2.学习“统计与概率”应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的突破口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由于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对理解也有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理解的对象主要是感知阶段所获得的表象,理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表象的思维加工水平。如让学生在“分一分,数一数”的活动中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数家禽的活动唤起学生的统计意识;调查自己跑步以后的脉搏比静止时快多少,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简化象形统计图,使统计图逐步、简明、抽象。再如,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或通过游戏活动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可能性。例如,随意从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谁大?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统计的内容是用数字描述和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应注重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如,可以设计成一个活动,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其中,提出关键的问题,搜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推测,并用一种别人信服的方式交流信息。同时体会对数据的收集、处理获得某些新的信息,以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体验与同伴的合作,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实践能力。例如,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选题,希望了解那些信息:“同学们每天怎么来上学?”、“每个月都有多少同学过生日?”、“同学们喜欢读哪类图书?”、“同学们的爱好是什么?”、“我们最喜欢的运动?”“我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学生们分组去调查收集数据,用表格归纳整理,并且制成各种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相关活动,如把各种图表制成墙报,手抄报等。

3.学习“统计与概率”应重视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而又决定智力活动效率的一切心理因素,它的组成有3种:一是个性意识倾向性,诸如兴趣、爱好、动机、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二是情绪和意志;三是气质、性格与认知方式。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是发展兴趣;二是顾及气质;三是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四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以兴趣和习惯最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情景引入教学,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的热闹场面: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参加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提问:看到这个情况,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兔、狗、猴3种小动物参加比赛,它们正在进行长跑、跳高的比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实施教学,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使学生在学习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出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与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对“统计与概率”有所了解和体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之成为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陆丽萍.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2

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少年犯的攻击和敌意归因偏向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采用回归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生源地影响的基础

上,不同类型的被试对攻击行为具有独立预测作用;去除中学生样本,敌意归因偏向对攻击行为有显著影响。结论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少

年犯拥有较高的攻击性和敌意归因偏向。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攻击性的敌意归因偏向。

【关键词】攻击;敌意;精神卫生;青少年犯罪;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 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7(2012)05-0550-03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最为迫切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

攻击行为和犯罪成因复杂,涉及个体、社会环境和遗传等多种

因素,不良的社会认知将会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增加和犯罪

率的升高。Dodge在攻击行为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信

息加工模型(soe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SIP),详细描述了认

知过程是如何导致攻击行为的,提出了对社会线索的编码、解

释、目标澄清、反映的评估、决策、行为实施等影响社会行为的

加工阶段。敌意归因偏向是指攻击者在模棱两可的情境中,

对环境中的线索做出敌意性的解释。

国外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高攻击性的儿童青少年会出现高

敌意归因偏向,并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国外对特殊人

群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即犯罪者具有敌意归因偏向。

有调查显示,工读生对意图不明的伤害倾向于敌意性归因和攻

击性反应,主动攻击的男童具有较多的敌意归因偏向。

本研究拟通过对比少年犯与普通中学生,进一步探讨攻击与敌

意归因偏向的关系,寻找可以降低个体攻击性的可控因素,以

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的攻击及违法犯罪行为,更好地辅

助犯罪者改造,也为青少年的人格和谐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

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选取重庆市某少管所198名少年

犯(男生173名,女生25名)和某中学170名学生(男生148

名,女生22名)。年龄范围在14~18岁,其中少年犯平均年龄

为16.39岁,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75岁。

1.2 方法 问卷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1)攻击行为问卷

(self-Rep0rt of Aggression&Social Behavior Measure)。问卷包

括56个题目,由于研究所需,选取其中的28道题目。其中

11道题目用来测量关系攻击,6道题目用来测量身体攻击,还

有11道亲社会行为的题目。采用7点评分法,从完全符合到

完全不符合。将得分进行相加,得分越高,越具有攻击性。国

外有研究显示,身体攻击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关系攻

击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2,重测信度分别为0.87和

0.86t。本研究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9,

0.80,0.86。(2)敌意归因偏向问卷(Assessment of Intent Attri-

butions-Revised)。采用修编的敌意归因偏向问卷,由10种

假想情境组成,8种假想的挑衅情境都是模棱两可的,其中有4

种情境是身体性的挑衅情境,4种情境是关系性的挑衅情境,还

有2种情景是亲社会性的场景。对每一种情境都要求儿童回

答2个问题,反映儿童的意图归因。研究表明,关系攻击的敌

意归因偏向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4,身体攻击的敌意归因偏向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本研究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76和0.76。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重庆市少年犯与中学生攻击行为与敌意归因现状 少年

犯在攻击的各个维度及敌意归因偏向各个维度中得分均显著

高于中学生,中学生亲社会性得分显著高于少年犯,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JP值均

2.2 各变量的相关及被试类型对攻击性的独立预测作用 对

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攻击行为与敌意归因偏向存在显著

相关。采用回归分析,控制了性别(1=男,2=女)、年龄

(1=14岁,2=15岁,3=16岁,4=17岁,5=18岁)和生源地(1=

城市,2=农村)之后,被试类型仍然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的关

系攻击、身体攻击和攻击性总分。也就是说,即使控制了上述

因素的影响,少年犯的关系攻击、身体攻击和攻击性总分仍高

于普通中学生。

2.3 少年犯攻击行为的回归分析 以198名少年犯计算敌意

归因偏向各维度与攻击性各维度的相关,见表4。敌意归因偏

向总分和身体攻击敌意归因偏向与其攻击性呈现了较高的相

关,并达到了统计学水平。使用多元回归法考察敌意归因偏向

对攻击性的影响,对于攻击总分、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和亲社会

性均为身体攻击敌意归因偏向进入了回归方程,如表5所示。

即身体攻击敌意归因偏向可以较好的预测整体攻击性、身体攻

篇3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197-03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具有一定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1],不同地区的土壤具有不同特性,并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2]。在同一土壤类型上,土壤肥力不均,空间变异程度很大。了解养分的分布规律,对提高耕地水肥利用效率、改善田间管理与施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3]。地统计学是分析土壤特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4]。利用地统计学变异函数来拟合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模型,并结合GIS技术,使用Kriging插值进行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模拟和分析来研究土壤性质空间变异已成为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5-6]。

我国烤烟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且生产统一,管理相对集中。该文分析了山东诸城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其变异规律,使其可视化,便于精细管理,充分发挥烟田土壤生产潜力,提高烟叶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诸城隶属山东省潍坊市,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土壤条件良好,水、热、光资源丰富,年均无霜期232 d,平均气温13.2 ℃,平均降雨量750 mm,全年太阳辐射总量509.6 kJ/cm2,年平均日照时数2 574.3 h,日照率58%,非常适宜生产优质烟叶。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于起垄前在诸城烟区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依据诸城市烟田分布规律图,遵循均匀分布的原则,基于GPS定位,以网格点为中心,在半径5 m的圆形区域内多点(10个点)混合取样,取样耕层深度0~20 cm,用四分法取1 kg土样带回实验室,取样间隔100 m,共采集样品384个。土壤样品风干、研磨及过筛后,分别测定土壤的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

1.3 研究方法

检测数据采用域法识别特异值,即平均值加减3倍标准差,在此区间以外的数据均定为特异值,然后分别用正常最大值和最小值代替。数据经典统计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以及DPS 7.05软件,并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地统计分析及其模型的拟合使用GS+5.3;养分趋势效应分析及插值空间分布采用ArcGIS 9.3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采集的384个土壤样品的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有机质含量分布在6.47~28.11 g/kg,平均为12.510 5 g/kg。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1.274 2、34.023 6、168.311 0 mg/kg,变化幅度分别为46.70~151.10、4.50~101.80、66.25~693.75 mg/kg。从变异系数分析,各养分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范围在18.54%~48.89%,其中有效磷变异最大,达48.89%。水解氮变异系数最低,为18.54%。从变幅来看,有效磷和速效钾变幅较大,极差达到97.3和627.5,变幅相差近8倍。按照变异系数的大小一般分为3级[7],30%为强变异。因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为中等变异;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强变异。其中,以速效磷的变异程度最大,这可能与磷肥的使用及土壤中的化学反应有关,土壤中磷利用率低,移动慢,易残留,因而磷分布不均,变异较大。

按土壤养分平均含量进行分级,诸城植烟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相对偏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

2.2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根据函数公式以及GS+软件分析,选择拟合度最好的模型来描述4种主要养分的空间结构,得到如图1所示的半方差函数图以及表3所示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参数。

可以看出,水解氮和有机质的决定系数较小,模型的拟合度较低,空间变异结构性较差,趋于以小区域块状变异为主,渐变性分布不明显,小范围内高低起伏。一般认为,块金值(C0)代表随机变异的量,C为偏基台值,是非人为、区域因素引起的变异;C0+C为基台值,表示系统内总的变异,块金系数(C0/(C0+C)),表示由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总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可以反映系统变量的空间相关程度。按照其分级标准[8],75%时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微弱,变异主要由随机变异组成,不适合采用空间插值的块金系数方法进行空间预测。由表2可知,水解氮的块金系数为16.86%,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

2.3 土壤养分含量趋势效应分析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常呈明显的趋势效应特征。一般把趋势效应[9]分为0(没有趋势效应)、常量(区域化变量沿一定方向呈常量增加或减少)、一阶(区域化变量沿一定方向呈直线变化)、二阶或多阶(区域化变量沿一定方向呈多项式变化)。图2中,x轴指向正东方,Y轴指向正北方,Z轴表示各样点测定值的大小;左后投影面上的深色线表示东西方向的全局性趋势效应变化,右后投影面上的深色线表示的是南北方向的全局性的趋势效应变化。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存在明显的二阶趋势效应,表现为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呈多项式变化趋势。水解氮在东西方向上无趋势效应,南北方向上成多项式趋势效应。有效磷呈现明显的一阶趋势效应。

2.4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根据所得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利用普通Kriging最优内插法,绘制诸城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空间布局插值图(图3)。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机质整体含量偏低,只有西南部和东部含量较高。水解氮含量普遍分布在78.99 mg/kg左右,只有西北部和东部含量较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分布格局较为明显,总体呈西南部较低,东北部较高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在西部和北部局部大多数地区都出现较低含量的分布,多在110~115 mg/kg,中东部含量相对较高,但大都保持在173~198 mg/kg。总的来看,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布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3 结论与讨论

地统计学已经被证明是分析土壤性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借助半方差函数和Kriging插值法可以对空间变量的空间变异和格局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已知样点的信息对未知点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和模拟,弥补了经典统计学忽略空间方位的不足,此外地统计学估计出的参数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估计的更为精确,可有效降低系统误差[10-13]。

(1)从经典统计学分析来看,诸城烟区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其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强度变异,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为中等变异。

(2)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诸城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函数均可以用半方差函数模型较好的拟合。其中,土壤水解氮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相关性为中等。

(3)从Kriging插值分布图可以看出,土壤养分含量分布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实行分区管理与因地施肥。

4 参考文献

[1] 伍光和,田连怒,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7-240.

[2] 华孟,王坚.土壤物理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214-237.

[3] FRANZEN D W,HOFMAN V L,HALVORSON A D,et a1.Sampling For site-specific farming:Topography and nutrient considerations[J].Better Crop,1996,80(3):14-18.

[4] WEBSTER R.Quantitative spatial analysis of soil in the field[J].Adv Soil Sci,1985(3):1-70.

[5] 周慧珍,龚子同.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J].土壤学报,1996,33(3):232-241.

[6] 郭旭东,傅博杰,马克明,等.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557-563.

[7] 薛正平,杨星卫,段项锁,等.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数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4):6-9.

[8] COMBARDELLA C A,MOORMAN T B,NOVAK J M,et a1.Field―scale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in central Jowa soils[J].Soil Sci Am J,1994(58):1501-1511.

[9] BERKELE A,HUDNALL W H.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prairie-forest transition in Louisiana[J].Plant and Soil,2006(280):7-21.

[10] 高博超,娄翼来,金广远,等.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1):35-38.

篇4

绝大多数真心想学好一门外语的语言学习者,即有真正学习动机的人,不管他的学习能力如何,都能至少掌握足够数量的够交际使用的外语知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动机成为人们研究最多关注最多的变量之一。

外语动机的研究开始于Gardner和Lambert。他们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成为此后三四十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主导模式和研究典范。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Gardner等人的研究受到了挑战。这期间,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动机研究不再局限于从社会环境角度看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角度着手,而更多的是基于学校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

我国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由于历史、政治等各方面原因,对外族文化持一种消极甚至排斥的态度,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改变,对外族文化的兴趣开始增长,态度逐渐转变(束定芳,庄智象1996)

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要求不同,反映在外语学习者头脑中的外语学习动机也不同。 学习动机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多种类型。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内部动机主要来自三个内部动力:一是好奇心,二是好胜心,三是互惠的驱动力,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的需求。内在动机是外语学习者内部因素在起作用,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是由外语学习者本身产生的,外语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所追求的目的,如:求知欲、好奇、兴趣、爱好或为了表现自我等。外语学习的目的在于获取外语知识,他们对外语学习感兴趣,对外语学习活动本身就能获得满足。就是说,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就在于外语学习过程本身,丝毫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外在动机(或外部动机)指外语学习者受到外力推动,不是主观因素在起作用,是由诸如金钱、名誉等外部诱惑物而激发,是受到外部情境支配而不得不学外语,如学外语是为了文凭、高分数、升学、晋级、奖励、表扬和压力等,它是由外语学习者以外的父母、教师或其他人提出的。学习活动是满足动机的手段,外语学习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取外语知识本身,而是外语学习成就以外的外部奖励,从而赢得自己的自尊心。我们可以利用外部动机鼓励学生学好外语,但必须注意,外部动机不是出自学习者本身的兴趣,因而,一旦外部因素取消,学习者很可能放弃外语学习。所以一定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部动机。

本文以磴口地区高二年级普通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方法探究动机和自主之间的相关性。定量研究采用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访谈则作为定性研究的工具,对磴口地区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

不同的学生访谈的内容也就不一样,我想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这样有助于我的动机调查更能起到实际的作用。

第一部分,学习主动,热爱英语学习。和这部分学生访谈的内容主要是想知道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尤其是目标,期待达到的学习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从而更好的帮助他们提供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学习比较主动,对英语学习不排斥。访谈内容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具体学习英语的方法,尤其是他们学习英语不够积极主动的根本原因。

篇5

近十年来,笔者亲历和感受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的学时安排也越来越加强,大学四六级听力分值比例也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需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的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的障碍性因素,明确学生的愿望与诉求,为大学英语的听说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笔者于2012年9~10月对所从教的11、12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大学二年级学生134人,大学一年级学生236人,共计发放问卷370份,回收问卷370份,有效问卷363份,占总问卷的98.11%。此次问卷调查涵盖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6个专业,涉及文、理、工、管等学科,共8个班级。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内容,按照社会学调查问卷的原理与方法,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表》,问卷分为封闭式的选择题和开放式的简答题共22道,包含了个人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听说学习的影响因素、教师教学的方式等内容。问卷初稿由笔者形成,聘请了有经验的老教授进行修改完善。对于不易通过问卷体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学生访谈,以求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选择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其他另文撰述。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大学入学前的英语听说水平

了解学生大学入学前的英语听说水平,对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策略的采用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进行了入学前英语听说水平差异调查(见表1、表2)。

由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丽水学院以前,大部分学生听说训练较少,两周开一节课或未开设的占到78.78%,大部分学生听说水平不高,自己认为不大好或差的占到68.05%。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听说能力有相当水平,因此,教师采取“巩固基础、填平补齐、加深拓宽”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2.2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学习态度反映学生学习付诸的行动和努力的程度。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十分必要(见表3、表4)。

上述统计说明,部分学生英语听说的学习动机还不端正,存在较为严重的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听说练习普遍较少,听力练习平均每天在半个小时左右或基本没训练的占到73.28%,特别是说话练习平均每周1小时及以下的竟达到92.84%。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成为教师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听说学习的障碍性因素

作为大学英语课老师,笔者期望听说课教学能够兑现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熟练使用英语交流、会话。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之中,笔者发现了这仅仅是教师的一相情愿,学生在听说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性因素,制约着以上目标的实现(见表5)。

从表5分析,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的障碍性因素可归纳为语言方面和非语言方面。存在语言方面的词汇、语法和语音因素障碍的同学有60.32%,存在非语言方面的听说技巧、心理等因素障碍的同学占78.52%。笔者对障碍性因素的调查进一步采取了访谈,总结访谈情况,补充以下信息:学生由于受母语及方言影响,发音不准;由于缺乏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对连读、重音、弱读、失去爆破音的省略及语音的同化不适应;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听说缺乏信心,甚至是心理“恐惧”。上述的实际因素分析,为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奠定了基础。

2.4教师教学方式

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调查的是笔者执教的学生,因此,在问卷题目是:你入大学前,老师英语听说教学主要采取的方式(见表6)?

上述统计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听说练习都变成了“考试”,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在上听说课总感觉是在考试,教师对听说的知识与基本的能力技巧培养较少;学生希望听说教学能够形式更为丰富,课堂设计可以结合情景模拟,使得课堂氛围更为活泼,更为贴近实际。

3思考与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既需要补偿中学听说教学的“欠债”,又需要完成大学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生源基础本身就不理想,教学不仅需要“爬坡”,也需要“赶趟”,让学生毕业走上社会能与其他的高校学生有同样的水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英语听说教学“任重道远”,必须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改革。

3.1系统化专题化教学,加强英语听说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如何有效、快速地让学生掌握英语听说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扎实地“补上”中学亏欠的知识?笔者经过近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系统化开设专题的讲授与练习有积极的效果。笔者的主要做法是: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首先开设以下专题:容易混淆的音素、单词和句子结构的辨认;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理解话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数字、时间和日期强训;连读、弱读、变音、失音以及英关发音差异;语法概念知识;听力速记等。笔者对所从教的2012级大一新生两个班级进行了效果验证性实验,实验数据令人满意(见表7)。

3.2借助 多媒体等新技术,开展情景模拟教学

放磁带、听录音的教学模式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陈旧教法,其缺陷是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做到视听结合,寓教于乐。当前,多媒体已经成为学校常规的教学仪器,多媒体的特点是将图形、文字、音频和视频复合于一体,直观生动,情景逼真,可以立体呈现语言自然交流时的情景、情态,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的语言交流,有助于领会听说材料的真实含义。教师应当积极地选择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改变教学方法和方式。由于多媒体可实现的功能,可以为情景模拟教学提供必要的音效、背景,为学生模拟了一个比较良好的语感和实践环境,因此,教师应更多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实践锻炼和教师的实践教学。

3.3建立听说学习“合作小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支配教学过程,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学生个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合作的学习氛围,听不懂的依然听不懂,不会讲的依然不会讲,学生学习兴趣日渐低落,学习积极性匮乏。

建立听说学习“合作小组”,能把课堂有限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同时,通过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促进和监督,创设良好的听说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教师把学生分成4~6人小组,每一组学生优势互补。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听说材料进行多方位的训练:主要内容的复述、相关问题的讨论、相关话题的探讨等,通过互相补充和提示,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基础不好的学生从最初的听到逐渐的参与,而基础好的同学通过更多的合作更加进步。另外教师积极参与,并能通过课前任务和课后任务,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对英文歌曲、英文电影、英文报刊等学生感兴趣的原版材料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拓宽学生语言学习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99-01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很多临床实验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界相关学者研究证实,SAHS会使多个器官及系统累及、受损[1]。极易导致脑卒中、心律失常、冠心病、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多种严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2]。急性脑出血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且临床治疗预后较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OSAHS与急性脑出血的相关性,提高OSAHS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5例OSAHS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以及35例OSAHS非急性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以及临床治疗预后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OSAHS 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7例;患者的年龄介于34-69岁,平均(52.9 ±8.6)岁;病情严重程度:OSAHS中度者11例,重度者24例;其中有28例患者合并有心衰、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症状。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5例OSAHS非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35-76岁,平均(55.9±8.9)岁;其中有29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均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发病,临床表现中主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均采用MRI、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合并症等)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35例患者中根据患者合并有心衰、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患者28例均积极采取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在疾病加重期及时采取必要的间歇性无创通气治疗者有9例。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昏迷严重程度以及疾病预后情况。

1.3 观察指标的判定标准

①患者的昏迷程度。轻度:意识非常清晰。中度:有轻微的昏迷,意识较为模糊。重度:深度昏迷,意识障碍较为严重。②疾病预后判定。治愈:治疗后30d,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且平稳。预后不良: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 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 果

2.1两组患者昏迷严重程度对比。观察组重度昏迷患者(51.4%)明显高于对照组(17.1%),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 论

OSAHS患者在夜间常常容易出现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高碳酸血症等症状,在白天容易嗜睡,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话会造成多脏器损害症状[3]。据临床相关资料报道,OSAHS患者发生急性脑出血的概率高达12%左右,且病死率较高。总结OSAHS诱发急性脑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OSAHS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一旦缺氧,机体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提高内皮素浓度,增强血管收缩力,会导致血管平滑肌肥厚、重构,会大大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同时低氧血症会加强炎症反应,刺激巨噬细胞系统活性,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急性脑出血风险。②睡眠呼吸障碍严重程度和低氧血症密切相关,若出现间断性缺氧,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加急性脑出血发生风险。③睡眠结构紊乱会使血管发生非特异性短暂性紧张反应,此时患者的血压会瞬间急剧升高。④脑组织水肿、CO2潴留,颅内压升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使患者血压升高。⑤在患者睡眠呼吸暂停过程中,血压起伏不定,波动较大,异常的血流冲击以及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内环境稳定性遭到破坏,血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极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篇7

黔南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令人担忧。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身高;体重;回归分析;儿童,学龄前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47-02

为了解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现时营养状况,探索儿童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和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为开展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2006年11-12月对黔南地区4县市6家幼儿园的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整群抽取黔南州4县市6所幼儿园中的1 140名3~6岁儿童(包括汉族、布依族、苗族及其他民族)及其家庭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童630名,女童510名,男女比例为1∶0.81。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内容包括儿童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婴儿时期喂养状况、父母关系和谐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等。调查员统一培训,调查表收回率为96.6%。体格测量指标为身高和体重,使用立式身高计测量身高,被测儿童取立正姿势,脱去鞋袜、帽子和外衣,测量结果以cm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采用灵敏度为50 g的落地式杠杆秤测量体重,最大载重50 kg。测定结果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2位。以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生长发育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采用Z评分法[1]进行儿童营养评价。Z=(实测值-参考值中位数)/参考值标准差。评价指标有:(1)年龄别体重,测量值低于参考体重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WAZ120%为肥胖。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 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黔南地区3~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见表1,2。

2.2 各年龄组儿童营养异常检出情况 由表3可知,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检出率分别为0.53%,2.98%和1.40%,以上3项指标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95,10.71,6.90;P值均

2.3 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

2.3.1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为因变量,以16个因素为自变量,在16项相关因素中,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分娩方式、生活环境、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以及婴儿时期喂养方式等9项因素与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3方面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肥胖为因变量,以16个因素为自变量,在16项相关因素中,儿童年龄、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妊娠时间、分娩方式、生活环境、父母关系、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收入以及民族特征等9项因素与儿童的肥胖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3.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9项关联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Wald值法,结果显示,父亲文化、母亲文化、独生子女和婴儿时期喂养方式是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的主要影响因素,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分娩方式和家庭经济收入是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黔南地区学龄前儿童无重度营养不良,中度低体重、生长迟缓的检出率分别为0.53%和2.98%,低于宋岚芹[2]报道的3.4%和2.85%以及张晓萍等[3]报道的1.2%和1.1%;消瘦检出率为1.40%,低于张晓萍等[3]报道的1.6%。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和婴儿时期喂养方式。

调查结果还显示,儿童肥胖检出率为10.18%(男童9.84%,女童10.59%),高于1995年全国9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肥胖率(1.76%)[3]以及王雁[4]报道的结果;低于夏国兴等[5]报道的11.3%。超重检出率为24.21%(男童21.27%,女童27.84%)高于张晓萍等[3]报道的8.1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和家庭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父母文化程度对婴幼儿期的科学喂养认识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特别在合理膳食等方面要给予正确指导,主动干预低体重、发育迟缓、超重、肥胖儿的高危影响因素,以此降低儿童成人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生率,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4 参考文献

[1] 黎海芹.儿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2] 宋岚芹.简述中国婴幼儿营养状况.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0):606-607.

[3] 张晓萍,王树杰,张瑜.沈阳市3-6岁集体园所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7,22(5):638-639.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23-02

“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地理必修三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该部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本文以该部分内容为例,对中图版(2007年6月第2版)、人教版(2009年4月第3版)、湘教版(2004年6月第1版)和鲁教版(2004年6月第1版)四个版本的案例选取、教学内容选择、教材栏目编排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教学启示。

一、教材栏目的设置

四种版本的教材在栏目设置和编排等方面各具特色。总体上来说,中图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思考题、复习题、课题、图片、探索、学习指南等8个栏目,人教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图片、活动、思考题等5个栏目,湘教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图片、活动等4个栏目,鲁教版包括正文、阅读材料、知识窗、图片、活动等5个栏目。

对上述栏目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图版正文文字18段,阅读材料3个,思考题1个,复习题2个,课题2个,图片10幅,探索1个,学习指南1个。人教版正文文字21段,阅读材料3个,图片10幅,活动3个,思考题1个。湘教版正文文字9段,阅读材料5个,图片4幅,活动5个。鲁教版正文文字16段,阅读材料2个,知识窗2个,图片6幅,活动1个。

二、教材案例的选取

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四个版本的教材都以“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并且,四个版本的教材都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编写教材。四个版本教材在案例选取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比如,从整体上来说,中图版把整个江苏省作为教学案例,而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三个版本教材都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具体来看,中图版教材在阅读材料中融入了“苏南模式”“美国密歇根州复苏”和“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等案例。人教版教材选取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深圳的出路何在?”等案例,在活动栏目中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这一案例。湘教版在阅读材料中融入“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深圳―― 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汹涌的民工潮”“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等案例,在活动中融入“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特色经济”“三来一补”等案例。鲁教版教材则在知识窗中融入“前店后厂 ―― 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模式”“侨乡”等案例,在活动栏目中融入“是什么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这一案例。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

四个版本的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从整体上来说,中图版先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行了概述,然后,以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为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人教版突出了珠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湘教版突出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鲁教版突出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具体来看,中图版首先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行了描述,然后,详细叙述了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现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人教版的教学内容包括“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问题与对策”等。湘教版的教学内容包括“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等。鲁教版的教学内容包括“珠江三角洲中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问题与对策”等。

四、基于教材分析的教学建议

对四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后,在栏目设置、教学案例、教学内容等方面得到以下四点教学启示。

(一)深研教学栏目,充分发挥作用。四种版本的教材在栏目呈现上大胆创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单向传送知识的倾向,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对教材分析时应把握各教学栏目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如阅读材料是对本节内容的补充或拓展,在教学中通过教材中阅读材料所补充的案例或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区域的发展问题,开拓学生思维空间。通过对四个版本的教材分析可知配图栏目在教材中渗透了“学会正确使用地图,分析(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23页)地理现象”的理念,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像资源,引导学生加强看图、读图和解图基本能力的培养。活动栏目使得教材在内容上能紧密衔接,同时也是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活动栏目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展开教学。

(二)优化教学内容,融入乡土案例。四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围绕该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针对该类问题的对策等三部分内容展开。在案例选取上都参照了课标要求,选取珠三角和江苏省这样的经济发达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区域为例。但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优化教学内容,适当结合乡土资源,拓展教学案例。例如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情况,分析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形成的原因、过程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如在分析当地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时引导学生从自身直接经验出发展开思考,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所融入的乡土案例来自学生生活,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又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深刻了解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从而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整合图像资源,培养学生析图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四个版本教材的特点整合教材中图片资源。人教版多为地图和柱状图以及折线图,湘教版以人文景观图居多,中图版则注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例如整合人教版中的数据图,如人教版“图4.20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图4.22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利用这两幅数据图的直观性、精准性等特点让学生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条件,研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整合湘教版的人文景观图,如“图2-34珠海市”和“图2-37珠江三角洲某地街道市场”,这些人文景观图可拉近珠三角地区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学习积极性;或借鉴中图版的图文并茂的形式,在配图的同时加以解释说明图片,如“图2-5-6江苏省城市群发展总体要求”,不仅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理解。

(四)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可结合四个版本教材在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一节中的活动形式的特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教学建议”指出“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可以参照新课标中对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活动建议,开展社区或家庭附近地区的务工人员调查;对城市或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让学生自主安排小组分工,主动收集相关资料,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调查成果。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又能使得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主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统计对象的代表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对互联网统计科学性、真实性讨论中的焦点问题。但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映射。《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4.3%。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3个小时。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继续上升,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41.8%。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互联网为传统的统计活动带来的巨大变革已有目共睹。

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基于互联网的统计无关于以互联网为工具进行的统计活动,如传统统计工作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统计资料的网络化传播等方面,而是聚焦于以互联网为对象进行的统计活动,即人们如何从互联网上收集和分析他们所需要的统计信息。

互联网统计是运用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通过协同合作、分布并行等方式对各类网络资源的数据资料进行的收集、处理、展示、等活动的总称。互联网正以其所蕴涵的互动性、多样性、时效性、海量性的经济、社会信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广阔的统计数据世界。

百度和淘宝网的统计应用

据《201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前搜索引擎使用率达到81.9%,用户规模3.75亿,成为人们上网的第一大应用。搜索引擎是人们查询信息最便捷的工具,它在无形中也成为网民表达愿望与兴趣的窗口。由于人们不会搜索他们不关心的话题,所以用户在百度所进行的查询过程往往体现出他们的喜爱与偏好,是被提纯的注意力。因此百度的搜索数据就为研究网民心理行为与社会关注度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

依托于百度庞大的网民搜索意图数据库,可以开展网民搜索行为研究。依据统计学原理建立的搜索关键词数据库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网民的兴趣点和选择指向。商业研究者还可以从行业角度对用户搜索行为数据进行综合梳理,挖掘出网民的潜在需求与消费偏好,描绘出品牌竞争格局,并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与营销效果评估,从而为产品与消费者分析带来全新的研究方法和营销理念。目前百度数据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包括:品牌或产品关注度研究、品牌或产品竞争分析、消费者行为研究、销售渠道监测、媒体广告价值及传播效果研究等。对于一些富有影响的社会事件和热点新闻,也能展开广泛、快速的数据解读。

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1.6亿,比上年增长48.6%,是增幅最快的互联网应用。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的使用率迅速提升,更多的经济活动已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数据的解读能力以及配合数据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竞争的核心优势。去年,淘宝网正式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数据。商家、企业及消费者将在未来分享到淘宝网的海量原始数据。淘宝网将对涉及电子商务行业的宏观数据,以及让消费者了解最新消费风向标的数据,实行免费开放;对涉及各个行业市场情况、消费者行为研究等商业数据将有偿提供;对涉及消费者个人隐私、企业商业隐私的数据则绝对保护,防止任何泄漏。

淘宝网的数据分析平台功能极其丰富。“关键词成交分析”可用来选择优化广告投放性价比最好的标题关键词;“市场趋势分析”可用来分析行业、品牌、产品的成交态势和关注态势,帮助经营者准确把握市场随季节变化的异动,及时调整销售策略;“自有数据分析”可以让店主掌握店铺在行业中和同信用等级店铺中的排名;“信用等级分析”可用以分析各类行业、品牌、产品的买家、卖家的成交状况,做到精准营销;“时段分析”可分析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的买家来访情况和购买情况;“地域分析”可展示各行业、品牌、产品的地域(省份城市)成交状况,定位不同地域的消费能力;“关联分析”可分析不同行业、品牌、产品之间的购买关联程度,策划最有效的搭配销售;“宝贝来源分析”可分析热卖产品的页面细分来源,促进增加店铺流量,提高访客的转化率;“买家行为分析”可用于分析行业买家的购买频次,了解行业买家的购物习惯和消费能力。此外,还有热销排行榜、热门搜索分析等功能。

阿里巴巴网站则利用互联网统计对外中国各地区内贸电子商务景气指数,该数据是通过对2010年阿里巴巴平台上5673万中小企业用户的搜索、询单、交易等电子商务行为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的。

淘宝网近来还推出了淘宝网消费价格指数TCPI。和国家CPI最大的不同在于:TCPI的商品类目较细,更多权重在服饰、数码产品、化妆品等消费品方面的消费价格指数,这些行业的商品基本属于非刚性需求,需求弹性大;而国家CPI中,食品行业权重较高,且食品属于刚性需求,需求弹性小(价格再高,也需要消费);所以TCPI比国家CPI更加敏感,TCPI的涨跌趋势比国家CPI超前。

更多的互联网统计应用正在不断涌现。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的:“21世纪核心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数据,谁就拥有未来。”

互联网统计的特点

网络统计是在互联网络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具有互联网和传统统计活动的一些显著特点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质,具体体现在:

即时性。互联网统计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快速传递的特点,进行即时的统计数据收集、数据反馈、数据分析和数据传播。这种即时性的特点体现在互联网统计活动的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这两个过程。在网上调查收集数据这一阶段,可以在网上同时对大量的调查对象实时进行,通过计算机的智能处理,大大节约了传统调查方式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时间。在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阶段,通过专门设计的网络统计软件和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得出的统计结果必然在精度和速度上得到极大的提高。在统计信息传播阶段,可以通过统计信息系统进行即时传播,发挥出其最大的社会价值。

广泛性。互联网正在触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利用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活动进行调查已成为可能。互联网连接着世界各地,全球任何范围内进行调查已可以实现。对于大规模、广域型的统计调查来说,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网络的延伸,使对总体的统计分析得以实现。通过连接世界各地的互联网,可以得到足够大的调查样本。一个全球性的统计调查用相对更少的人员和费用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在互联网出现以前,这会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低成本。统计工作者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以如此低的成本接触到如此多的信息,互联网使得统计工作者和统计对象的交互式活动成为可能。由于所有信息的数字化,统计工作者可以从互联网上的众多交互活动中收集和分析他们所得到的信息,统计用户可以从世界各地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统计数据和分析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