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内经济发展

国内经济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国内经济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国内经济发展

篇1

新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职工薪酬和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方面有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一、费用资本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当前,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众多中国企业纷纷到海外投资办厂或上市融资。这样我国企业必须按照不同国家和地区至少编制两份财务报告,如果我国会计准则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差异过大,无形之中增加了准则转换成本,实质上是增加了企业投资、融资成本,不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新准则中有关费用资本化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有关内容,使得我国新准则中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0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规定趋同,有关借款费用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规定趋同,有关职工薪酬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规定趋同。新准则减少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差异,有利于推动美国、欧盟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进程,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促进我国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二、职工薪酬、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国际反倾销

随着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增长,欧盟和美国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近几年呈增长趋势,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败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得不到国际认可。如欧盟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五项标准之一是“有一套按国际通用准则建立的会计账薄”,由于我国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上的差异性,造成我国在反倾销应诉处于不利地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会计核算所依据的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计算上的差别。而新准则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更贴近国际会计准则。这必然使得我国企业根据新准则计算出来的成本更接近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成本,可以免受在反倾销调查时对我国企业采用替代国标准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职工薪酬准则将以前计入当期损益的五险一金、职工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按照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和劳务的成本。如果在反倾销应诉中,即使国际会计准则调整,产成品、原材料、能源等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会有多大提升,产品成本也不会有太大差距,进而对正常价值的影响甚微,这无疑对我国外贸是有利的。虽然新准则最终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削弱了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企业竞争优势,但是一方面,产品成本挤压的空间是有限的,过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是违反国际劳工标准的,可能遭到国际贸易相关法律的制裁,从而影响企业的出口;另一方面,通过低价出口来争夺国际市场的营销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

篇2

二、住房保障政策对净出口的影响

居住成本是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构成要素。一国劳动力的居住成本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其劳动力资源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进而影响其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房价和租金的上升会直接对劳动力成本产生向上的压力,并影响商品价格。在固定汇率下,这种压力会直接影响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即使在浮动汇率下,汇率的变动也很难完全抵消由房价上升导致的成本压力。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同国家贸易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会引起汇率变动,并抵消一部分价格变动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这是通过贸易商在不同国家间的套利行为实现的。然而,住宅兼具非贸易商品和投资品的属性,其价格在不同国家间的相对变动不仅不会引起这种套利为,反而可能引起国际资本的投机行为。众所周知,投机行为和套利行为对于市场的影响是恰好相反的。当一国的房地产价格相对于他国更快的上涨时,国际投机资本会进入该国房地产市场,形成对该国货币的需求,更加推高该国货币的汇率。这样,一国房价和房租的快速上涨在导致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还进一步加速了该国货币的升值,对该国的国际贸易形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三、住房保障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

根据二元结构经济理论(Lewis,1954),在世界各经济强国的发展历程中,城市住房保障政策无不起到了保证城市化进程推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的作用。另外,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还能保证城市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高效累积,以及知识和技术外溢效应的顺利实现,并推动城市各生产部门的分工体系不断优化。因此,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对于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也就显得更为突出。住房保障政策对于总供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发挥作用的。首先,住房保障政策是保证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措施,它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工业部门转移。根据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当农业生产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时,该部门的边际产出为0。城市化进程则促进了这些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从而实现工业部门的发展。但新进入城市的劳动力收入较低,居住成本就成为了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障碍。而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则是解决这一障碍的主要手段。除了以上的数量效应以外,居住条件的改善还有利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早期的经济发展一般是依赖于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数量的增长。但当资本积累达到稳态水平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完成以后,经济发展将进入由技术和知识进步,以及人力资本推动的内生经济增长阶段。完善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资源,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率。另外,劳动者通过到条件更好的社区居住,获得了更多接触知识和信息的机会。这又有助于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

四、住房保障政策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住房保障政策是对房地产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重要补充,有助于缓解由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过度波动。在现实中,房地产的价格波动往往会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房屋和土地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重要抵押品。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Bernanke等,1989),抵押品价格的上升会降低借款人的融资费用,提高信贷的可得性。而信贷供给增加又会通过流动性效应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反过来又对信贷市场产生影响。这样,资产价格和信贷供给之间会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这种正反馈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泡沫相伴出现。而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则又会出现“资产价格下跌———贷款形成坏账———信贷收缩———资产价格继续下跌”的现象。这就是著名的“债务———通缩”循环(Fisher,1933)。住房保障政策则有助于缓解住宅市场的骤冷骤热和过度投机,降低了资产价格泡沫和过剩流动性出现的可能性。因此,住房保障政策具有平滑经济周期波动和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住房保障政策发挥以上作用的前提是政策导向的住房投资是有效的。无效的保障性住房投资本身也可以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并引发政府负担过重,甚至引起政府债务偿还问题。因此,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不能仅仅依赖行政决策,而是要同时借助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这就要求住房保障政策具有诱导型政策的属性,以政策补贴作为杠杆,引导私人投资进入保障性住房投资领域。

五、住房保障政策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这本质上是受惠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毫无疑问,人口红利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是我国30年来实现改革开放,迅速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的成本优势已出现逐步消失的趋势。2011年,人均GNP超过42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人均GNP处于976~11905美元之间的国家为中等收入国家。因此,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根据历史经验,当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时,其经济的增长动力和效率将逐渐减弱。这一方面是因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技术积累不足,还不能进入内生增长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中等收入国家也逐渐失去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一般认为当人均GNP处于2000~6000美元之间时,一个经济体的增长效率是较低的。因而这一阶段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而此时,劳动者住房支出的高企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使本来就已经趋于弱化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更进一步被蚕食。根据浙江统计局2005年的数据,该省2004年人均住房支出(包括建房、租房和住房装潢、水电气燃料)占全部消费支出的22.5%。可以说,大中城市的住房支出已经成为了当地中低收入群体的一大负担。

这种负担所导致的后果主要有四个:一是加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削弱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成本优势。二是在工资具有一定向上刚性的条件下,造成劳动供给减少,这同样会削弱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势。三是加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房价和房租的上涨导致了财富更多集中于拥有房产的高收入阶层,而租房者、贷款买房者和存钱准备购房者则在财富分配中处于劣势。四是降低了我国整体上的边际消费倾向。一方面,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贫富差距加大本身就会导致社会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另外,中低收入者为了支付房租和月供,或者为买房而存钱,也不得不进一步降低其消费支出。

在此背景下,提供高效的住房保障可以从多个方面推动我国经济的高效增长,既能在人口红利效应减弱背景下保持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又能保证总需求的稳定增长,并平滑投资周期的波动。综上所述,住房保障政策不但对于维护我国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高效增长的重要手段。根据住房保障政策与经济增长效率的理论联系,本文认为我国在制定住房保障政策时应注意如下两点:

篇3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China's economy to obtain a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reform prove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Meanwhile,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growing,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rther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 to achiev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goal of building. This article will be on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system, demonstration of economic reform 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ole.Keywords: economic system; economic development; reform; urban-rural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计划经济体制又被称为指令型经济,通过国家调控对生产资源及商品消费进行事先计划,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沿用这一体制;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都会不约而同的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这也就造成了优势经济资源不断由农村向城市倾斜,如煤炭、石油等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前期都受到宏观政策的控制影响,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分布广,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为了保证国内重工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一系列歧视政策的约束,这也就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过低等问题;同时,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规定,也形成了中国式的二元化经济体制。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探究

1.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

国际方面,冷战结束以后,世界范围内开始掀起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成为改变国际社会新格局的关键变量。在20世纪后半期,饱受经济发展障碍的广大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步入经济转型的井喷期,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实践角度来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也体现出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中国而言,也迫切需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

国内方面,尽管计划经济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社会商品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这一体制逐渐暴露出它的缺陷。突出表现为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违悖,行政手段对企业的管理过严,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流通模式,阻碍了产品生产和商品供给。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方式单一化,平均主义思想泛滥无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进一步导致商业发展退化、弱化;以煤矿经济产业分析,受到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发展战略和资金积累模式影响,导致了煤矿经济发展脱离了应有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向,因此无法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导致工人成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从农民中吸收的人员比例极低。

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必须对这种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现代化商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也相应的不断提高,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以煤矿经济为例,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资源的销售受政策影响较大,存在“指令性价格”和“指导性价格”,缺乏有效的市场调节,大大削弱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成本支出,煤矿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产量后生产处于滞后状态;于此相对应的是对煤炭资源的日益高涨需求,火力发电、农业生产、城市供暖等需求逐年增加,造成市场大面积缺煤现象,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探究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从人口比例分析,目前来说农村地区人口仍然占据人口总数的较大部分,经济体制导向必然会向农村方向转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解除了将经济体制纳入社会基本制度的观念误区。

思想的解放进一步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农村人口是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因此必须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要建立多渠道的经济发展模式,放宽农村人口从事企业经营的渠道,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经济,实现我国经济模式的多元化。

二、经济体制改革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管理、户籍制度、环境建设三方面,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统筹发展,逐步实现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平衡。

(一)土地管理

土地是农村重要的生产资料,随着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国家部门制定了农村集体用地的管理条例,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并将土地作为一种稳定的生产资源提供使用,极大的稳定了农村人口。经济体制改革促使农业生产逐步摆脱单一化,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靠拢,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构成二元化社会、经济机构的主因,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户籍制度的缺陷一再经过修正,但在目前城市化建设全面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诟病。从经济角度来说,30年终城乡经济整体收入增长提高五倍,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却扩大了2.28个百分点。同时,在政治权利、文化资源、医疗教育资源等方面,城乡之间还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该通过经济体制逐渐弱化户籍制度的作用,实现平稳过渡。

(三)环境建设

环境设施建设时城乡经济发展重要因素,通过对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善,逐步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居住方式方面趋向一致,实现劳动力、技术、资源方面的交流共享。同时,逐步构建起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如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救济制度等等。

三、“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深度问题探讨

“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体制深入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第一步,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将城市、农村归纳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的城镇格局规划。具体来说,“城乡一体化经济”建设涉及六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市场和社会管理。

十六届四中全会支出,我国在计划经济侧重重工业发展史必然的历史阶段,在实现工业化发展预期阶段之后,必然进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策略;同时支出,协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市场深度挖掘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实现了免除农业税、实现种粮补贴等政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施行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弥补现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的缺陷,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在享受要素配置和要素增值成果方面的不公平性。以土地为例,农村土地在缺乏有效的市场管理和监督机制下,增值收益仍然流入城市,农业在国家资本申请享有方面也存在一些障碍;在就业方面,高等学历人才仍然局限于城市,而农村市场缺乏资金和政策扶持,无法形成互动的人才交流市场。

综上所述,要抓住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契机,重点解决城乡之间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重点完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这对政府职能的提升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牢固掌握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学调节理论,开拓监管有力的市场体系,通过协调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府职能现代化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篇4

要分析房产税的影响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房产税,为什么要开征房产税,以及房产税如何征收。

1房产税的基本概念及其目的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从性质上看,房产税属于保有税,即针对不动产保有行为的一种征纳。

从房产税所具有的特性来看,房产税具有两个目的:一、有利于筹集地方财政收入。房产税属于地方税,征集房产税可以为地方政府筹集市政建设资金。二、有利于加强房产管理。房产税是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工具之一,可以提高房屋的使用效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2房产税的计税方法

根据税法规定,房产税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30%)×1.2%

第二、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l2%)

2.1房产的计税余值

按税法规定,对于企业自用房产,应以房产的计税余值为计税依据。

所谓房产的计税余值,是指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的自然损耗等因素后的余额。

这里所说的房产原值,是指企业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固定资产”账簿中记载的房屋的原价。,凡是在企业“固定资产”账簿中记载有房屋原价的,均以房屋原价扣除一定比例后作为房产的计税余值。按照规定,企业对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产的原值。

2.2租金收入

按照规定,对于企业出租的房产,应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据。房产租金收入是指企业出租房产所得到的报酬,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对于以劳务或其它形式作为报酬抵付房租收入的,应当根据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确定一个标准租金,按规定计征房产税

房产税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的实施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房产税的开征也有力地影响着社会公平。

3征收房产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1在短期内,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必将抑制商品房的投资和投机需求

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征房产税开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总结试点经验,适时研究提出逐步在全国推开的改革方案。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征收、这必将影响部分购房者投资房产的意愿,甚至开始抛出投资投机性住房。

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增加了住房持有成本,无论是自住房购买者还是投资者都会更加谨慎。未征收房产税前,住房持有成本低,很多买得起房的人都会多买房子囤起来,等房价高的时候再卖出去。征收房产税后,住房持有成本增加,购房者就会考虑到可能承担的风险,很多人在买房时就会量力而行,在房产投资上也更加谨慎。

3.2征收房地产税不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

虽然国家为了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抑制商品房的投资,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步伐,所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并不会影响房地产业的发展,恰恰相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会加快稳妥的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而且会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

3.3对个人住房征收房地产税将加大我国地区间税收分配差距,从而影响到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各地区房地产销售价格有显著差异,基本趋势是越发达地区房价越高,地方政府征收的房地产税就越多,课税GDP增加更加明显,这将加大地区间税收分配差距,影响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因此,我认为房产税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税率征收。

4征收房产税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从房产税征收的对象来说,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一是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种差距在住房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房产税是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征收房产税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二是有利于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我国人多地少,需要对居民住房消费进行正确引导。在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通过增加住房持有成本,可以引导购房者理性地选择居住面积适当的住房,从而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住房是居民财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居民的财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当期收入、动产和不动产。房地产差不多占了资产总额的一半。众所周知,有钱的人住的房子大,理应多交税,穷人住的房子小,甚至没有房子,他们理应少交税或者不交税。

近年来房价暴涨,住宅的价值也随之攀高,户型越大涨得越快。如果没有相应的税种,贫富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向房地产衍生的资产性收入征税是完全合理的。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居高不下。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测量指标,在127个国家里,中国与几个拉美和非洲国家并列于第95位。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中国的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的不平等程度高于中国。非常遗憾,中国被列入少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很高的国家。

篇5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市场销售经济结构

Keywords:Macroeconomicregulationmarketingeconomicstructure

1.引言

中国经济在2004年第一季度延续2003年扩张趋势而加速增长。在国内需求主导的经济扩张过程中,经常项目余额逆周期运动而净出口需求大幅度减少。同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以及重要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加剧问题,一系列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在第二季度出台。从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景气开始收缩而逐步转折下行。不过,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CPI指数上涨率控制在3.5%左右的同时实现了9%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在2004年实际GDP水平已经接近潜在GDP水平的基础上,使2005年实际GDP增长速度进一步接近潜在GDP增长速度,促进潜在供给能力的充分利用。

2.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主要有以下特征:

1).经济走势前高后低。一季度经济增长偏快,投资增长过猛,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之后,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控制贷款、缩减财政支出、暂停建设用地审批、清理投资项目和开发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半年经济逐步回落、趋稳。

2).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1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出口5934亿美元,增长35.4%;进口5614亿美元,增长36%。贸易顺差32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亿美元,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下半年进口增幅回落。

3).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于稳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9.1%。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7.6%,增速比上年低1.5个百分点。从走势看,年初城镇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在上半年已经明显回落。6月底的累计增长速度已降至略高于30%的水平,下半年投资增速基本趋于稳定。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5573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8377亿元,增长10.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44840亿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额7486亿元,增长21.6%;其他行业零售额1624亿元,增长1.5%。

5).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两者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2.7和2.9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是1996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1%。从走势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峰值出现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则快速走低。

总体来看,2004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项经济指标均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较高水平。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了有效抑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受体制性因素影响,宏观调控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开放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外部影响在加大。

3.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速,国内生产总值达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向理性区间回落,工业生产和出口均保持强劲增长,消费增长加快,物价上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

1).国内市场销售较旺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12亿元,同比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90亿元,增长14.7%;县及县以下5022亿元,增长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2616亿元,增长13.6%;餐饮业2063亿元,增长17.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是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2).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98亿元,同比增长22.8%,比去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037亿元,增长2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62亿元,增长1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324亿元,增长26.7%。分行业看,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同比增长9.5%,增幅较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3).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进出口额为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增幅回落15.1个百分点。其中进口1393.1亿美元,增长12.2%,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23.8个百分点;出口1558.9亿美元,增长34.9%,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累计外贸顺差165.8亿美元,主要是进口大幅度回落所致,也反映了国内投资需求增势减弱。出口增幅虽略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格局意味着出口增长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意味着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加剧。

4).工业产出水平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415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较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0.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6.3%;轻工业增长16.0%。分产品看,发电量、原煤、钢材分别增长13.0%、9.1%和22.4%,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分别增长57.5%、23.9%和34.1%。汽车生产增长1.6%,其中轿车下降2.8%。

5).物价水平仍在可接受区间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8%,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较去年全年回落了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6.1%,居住价格上涨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6%,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1%。

6).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低5.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9.5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7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MO)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1%。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存款余额为26.9万亿元,增长15.6%。

以上情况表明,2005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年的良好态势,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和外商投资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宏观调控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特别要注意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体制“瓶颈”,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市场自主性增长的基础。

首先,由于经济结构中的深层矛盾,庞大工业产能一方面使70%以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并且不得不依靠投资增长和国际市场来消化,另一方面,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关键生产要素瓶颈的存在,难以支撑持续的投资高增长,而依靠国际市场则必然受到全球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双重制约。

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际市场资源类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和价格上涨影响,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大。在国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要么转化为工业库存的增加,要么使部分生产能力被淘汰。

第三,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压力始终存在,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内消费难以实现大幅增长。要保证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使GDP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小幅波动,就需要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而目前的宏观调控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正确把握调控方向,选择调控目标十分重要。

4.如何调控

在调控方向上,是继续抑制经济过热,防止反弹;还是反向操作,防止经济的加速下行;或是稳定现行政策,观察发展动态;这是目前需要作出的方向性判断。如何调控,取决于我们的调控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调控结果。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权衡。一是短期和中期;二是内需和外需;三是总量与结构。尽管这三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确实要有所取舍。

第一个方面的权衡是短期和中期目标。

年初确定今年的增长目标是8%,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极特殊的事件发生,实现这一目标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明年、后年的增速如何。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允许GDP增速回落的底部在何处?如何防止GDP增速的加速回落。从当前的情况看,如果仅仅是工业增长和工业投资放缓使GDP增速适度回落,对于防止今后几年的能力过剩和供大于求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略微降低一点当前的增速,可能有利于今后两年保持相对高一些的增速。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当前增速的回落应有一个底限,我认为中央确定的既定目标就是这个底限。另外,在消费增速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有可能影响GDP增速加速回落的因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出口增速加速回落,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的急剧收缩。所以,在权衡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增长目标时,关键是要把握好对这两个部门的调控力度,以保持国民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大起大落。

第二个方面的权衡是内需和外需。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保持双顺差。10年来,贸易顺差累计约3000亿美元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大体上每年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考虑到去年同期近80亿美元的逆差,仅净出口就拉高GDP增量约380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结果对增长、就业的有利方面自不待言。如果这样的出口实绩是因为我国产业和产品的总体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是在各种经济参数比较合理的条件下取得的结果,应该说不足为虑。问题是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成本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计入,资源的价格偏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成本也没计入,这就使出口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增大。一是贸易摩擦增多;二是资源配置恶化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三是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四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造成资本被动对外输出,从总体上看不符合国家的长期利益。因此,无论是维护当前的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促进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都有必要对内需与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加以评估。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战略与政策调整提出的要求,合理适度调整政策,改变粗放型出口扩张战略,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提高消费率,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少对外部需求的过高依赖和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方面的权衡是总量与结构。

一般说来,在总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调整结构比较难;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就会增加。从2002年底这轮增长进入上升通道后,结构性矛盾就日渐突出,主要表现是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增大,采掘业、资源型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矛盾加剧。今年1-5月,铁矿石原矿量、生铁、粗钢、钢材、铝材、焦炭、纱、布、硫酸、烧碱等产品以远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增长;而载波通讯设备、光通讯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机站、电工仪器仪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产品都呈负增长。这表明,结构性矛盾还在加剧。很显然,在总量高速扩张的情况下,结构调整的收效不会太大,而且这种结构的扭曲从长远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长期平均增速的降低。

5.总结

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需要为结构调整提供适宜的总量环境,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上下大力气。当然,总量是影响结构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调整结构还必须深化改革,理顺经济参数,校正经济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篇6

    二、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若干策略

篇7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资源过度使用、气候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加强节能减排、发展碳经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绿色经济创新正成为人们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由此引发了对金融业绿色转型的需求,开创绿色金融发展的新模式,在推动生态环境和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上,都具有较强研究意义。

一、我国绿色金融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5亿元,快速上升到2015年的676708亿元,37年间增长了190倍,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在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的环境恶化严重,工业废水、温室气体排放量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在发展经济时忽略环境治理,近五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如图所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逐年增加,截止2014年政府已投入960019亿元进行环境治理。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需要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便由此引发了金融业绿色转型的需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政府编修“高风险、高环境风险名录”等一系列环保政策,推动环保行业公司快速发展。通过对环保板块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及其股市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节能环保板块规模呈增长趋势较好。根据公司市盈率,具体选取了5家排名靠前进行分析。总的来说,我国环保行业发展势头较好,主营业务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但从表中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前五家环保企业资产负债率与正常水平相比偏低,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强,但经营者在经营投资时比较谨慎,可能是对环保行业发展保持保守态度。从企业盈利能力上看,环保企业大多从事高新技术创新,虽然营业收入在增加,但营业成本也在提高,所以会出现营业利润率较低的现象。同时,也体现出政府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缺少对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指引。企业内部缺少高端的核心技术,高科技环保人才不足,公司研发能力不强。社会公众对该板块的关注不高,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较高,这些问题导致环保企业自行摸索中发展,遇到较多挫折,发展速度缓慢。表1:2016年主要环保板块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数据来自各公司年终财务报表)

二、制约其发展原因探析

1.政府缺少绿色金融发展配套政策。国内金融机构对绿色文化的缺失,对环境问题的漠视,并未真正意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性。政府应加快相关配套政策的推出,对金融机构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相应的激励补偿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2.金融机构缺少环境评估。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中央银行、财政部、税务部、环保局等都有职责,各部门在合作上需要加强。因缺乏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对企业环境破坏的信息掌握不足,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信息的获取,在绿色信贷上的额度就很难把握,环境风险评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来自环境主管部门的支持,金融机构难以完成。3.商业银行对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绿色转型方面兴业银行发展较好,而大型国有银行排名靠后。国有银行由于规模较大,经营成本较低,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创新意识不强。国有银行应在政府引导下逐渐向绿色转型,形成与中小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措施

1.建立健全金融业绿色转型的组织体系。首先,建立推行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各部门间合作制度,由环境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绿色金融规划和实施制度,实现推行绿色金融的部门间合作。其次,出台政策与法规,引导金融资源向环境保护领域集中。政府可设立创业投资绿色引导资金,以先行投资、合资、担保、技术援助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项目投资。2.建立社会公众绿色金融监督制度。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仅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对违法的行为进行全面监督,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减少政府监督的缺陷。另外,加强新闻媒体的金融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和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绿色金融监督,以形成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3.加强行业管理,参与国际合作。绿色金融行业应从内部制定行业管理,接受国际制定赤道原则及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等国际准则,能够更好的与国际接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满足国际经营需要。加大对绿色金融产品宣传培育绿色文化,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营造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政府通过建立金融业绿色转型组织体系,可以加快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并进一步有效改变对社会资源的指引。同时,加强金融行业内部管理,加大绿色金融概念的宣传,在各企业内部培育浓厚的绿色文化。其次,我国金融机构应积极向其他国家学习,完善国内管理体制并加强创新意识,构建符合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体制,让投资者的资金流向节约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环境友好型产业。最后,在社会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下,发挥社会公众力量,以金融业促进节能减排,利用金融市场自身可持续发展,带动生态环境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2]李卢霞,黄旭.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发展的同业比较[J]金融论坛,2011,2:42-45.

[3]中国统计局网站.

[4]胡春生.绿色金融: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经济发展方式[J].改革与战略,2012,2:66-69.

篇8

国内改革开放38年来,经济体现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国内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新经济环境下,对国内煤化工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遇和挑战,国内煤化工企业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国内煤化工企业转型发展,这一点需要国内煤化工企业进行深入地思考,积极创新发展思路。

 

一、新经济环境对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随着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节能、环保、生态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就给国内煤化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在国内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模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将给国内煤化工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不利影响。从新经济环境给国内煤化工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来看,目前国内煤化工行业持续发展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从目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这将影响到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如果煤化工企业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必然会对煤化工企业未来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在国内大力实施“生态文明”的形势下,由于煤化工企业具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特点,煤化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目前国内煤化工企业在转型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理念和模式,这也将对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新经济环境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目前国内煤化工企业人才建设相对较好,但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这一点也将给煤化工企业提出挑战。

 

二、新经济环境下国内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思路

 

(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新经济环境下,国内煤化工企业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要建立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煤化工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这就需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煤化工技术,同时还要发挥自主创新的作用,积极探索符合新经济的煤化工产品。

 

煤化工企业要组建技术创新机构和技术创新团队,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建设,要通过待遇、事业、感情等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国内煤化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还要高度重视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方向,提升技术创新的针对性。

 

(二)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新经济环境要求煤化工产业必须进行转型,要从过去能源消耗向发展非煤能源和煤炭衍生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支撑体系。这就需要国内煤化工企业要积极探索符合新经济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符合新业态的煤化工产业,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特色化煤化工产业模式。比如可以大力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构建“建材-电力-煤炭”“化工-电力-煤炭”等循环产业链。

 

再比如要高度重视产业层次的提升,要加强对科技信息化的应用,在生产、经营等方面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进而提升发展层次,降低经营成本。

 

要大力推动国内煤化工企业开展“跨界”经营,在这方面国家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特别是对于推动煤化工企业产业升级的方向等进行指导和服务,这样有利于推动煤化工企业提升产业层次。

 

(三)打造大型企业集团。新经济环境下的煤化工企业发展,必须着眼于做大做强,积极推动集约化发展。这就需要国内有实力的煤化工企业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发展模式创新,特别是对于实力较强、资金雄厚的煤化工企业,要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整合力度,着力提升自身的规模和层次,加大兼并重组工作,对于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型煤化工企业,大型煤化工企业要进行并购,国家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打造几家在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煤化工企业集团。

 

国内煤化工企业还要着眼于提升整体发展能力,要组建煤化工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形成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发挥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的组织、引导、凝聚作用,推动煤化工企业“抱团发展”,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篇9

关键词 :报业集团 业务结构 多元化发展

当前,报业经济发展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就报业经济总体而言,国内很多报业集团发展多元化的战略并不十分明确,诸多报业集团多元化业务并未站在战略高度规划,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可以说,很多业务基本属于有多元化经营的思路,却少有多元化发展战略[1]。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成长期的急功近利和冲动投机的浮躁心态,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着眼于报业集团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谋求和保持在特定领域中的长期优势,从而不断扩展与强化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能力。

1、我国报业集团业务结构的基本特点

我国的报业集团一般都是是由单个报社通过不断扩张和兼并以及重组等方式发展而来,在业务结构方面,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是:

1.1 报刊出版与相关价值链经营属于报业集团最为核心的重要业务。我国目前大部分报业集团的主营业务就是报刊出版与发行,还包括广告与报刊印刷以及其它印刷业务和信息全方位服务等。而这些业务均是与报刊出版相关联的价值链环节的业务经营,同时也是报业集团最为主要的经营范围之一。

1.2 经济效益和经营模式直接相关,报业收入的来源较为单一。中国报业集团以广告和发行两项作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对于广告收入特别倚重。根据测算,以发行收入最高的报纸为例,2013年北京各都市报如果要实现报社正常经营的收支平衡,报纸售价1.0 元/份,其广告所取得收入就必须要不低于报纸成本的75%;定价为0.5 元/份的报纸,其广告所取得收入,就必须要不低于报纸成本的83%[2],而如果要实现盈利与可持续发展,其广告方面收入的比例还要提得更高。

1.3 发行成本和结构不均衡。自从进入厚报时代,中国报业的各类生产成本都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原材料和发行成为了中国报业主要的经营成本。而纸张费用在成本结构当中占据比例最大,但纸张价格也是全球联动的,纸张成本属于报业集团自身不能够完全控制的费用[3]。大多数报业集团都设有自己的报纸发行公司,以主要负责集团的都市类报纸发行与投递,某些集团甚至拥有多支独立的发行团队。而发行管理控制缺乏,仅仅偏重发行的数量,对于发行网络的开发尚处于原始阶段,因此,发行成本自然也就长期居高不下。

1.4 跨媒体业务仍然属于边缘化业务。 图书出版属于国内报业集团的一项业务,但是目前所占比重均较小。图书出版所采用的生产流程和经营模式,同报纸存在很大差别,二者的业务联系,主要在于印刷与图书策划等方面信息的共享。如果资源整合不力,则很难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当前,几乎全部得报业集团均涉足于互联网业务,但是就整体状况而言,报业集团的互联网业务发展依然比较缓慢,仍然属于边缘化的业务。

1.5 多元化发展战略尚未形成气候。多元化就是指报业集团所经营的,除了报业以及传媒业以外的各项业务。我国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开展的时间较早,其所涉及的行业也很多,有的甚至跨出了新闻行业领域,但是很多却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在资源配置、发展思路和人才管理上等方面,较为薄弱,因此,整体经营效果不佳。

2、中国报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重点

为了优化报业集团业务的产业结构,报业集团应当加大对现有市场的渗透,在巩固已经拥有优势的报纸业务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市场开发策略,来充分挖掘青年读者市场以及二三线城市的读者市场,重视社区报纸市场与免费报纸市场,争取开辟报业市场的新疆域。在产品开发策略上,要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传媒产品,通过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积极开发出新的媒体产品,从而实现报业集团的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同时,还要在确保主业保持健康发展状态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开展传媒业以外的报业多元化业务。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多元化战略,大力整合报业集团资源,提升对资源利用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得延展,有利于获取与巩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真正实现报业集团收入结构的多元化目标。

3、实现报业集团多元化业务拓展的重要路径

报业集团必须在具备条件和能力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多元化的业务,从而达到优化业务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业务拓展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通过价值链活动的信息共享,不断挖掘内部资源的潜力。报业集团运营的完整价值链,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与印刷以及广告与发行营销等各个重要环节[4]。所以,要积极探索通过价值链活动的资源共享,深入发掘内部资源存在的巨大潜力,通过利用过剩的产能,积极开展多元化业务。所以,在信息采集环节中,可以对于累积多年的信息资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立体化的开发与经营,强化重复销售;在报纸印刷环节,可以拓展对于外来报刊或者是其他商业提供印刷服务等业务;在发行环节,就可以通过深度开发网络的功能,借助于网络实力,大力开展废报回收、网络直销和物流配送以及文件投递等业务;在广告环节,除了广告销售,也可以延伸到设计制作、广告和媒介购买等各类业务。通过价值链活动共享的多元化,基本能够使报业同其他业务相互促进,并达到协同发展的作用。

3.2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积极驱动多元化业务。核心竞争力属于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三者的有机整合体,对于大众传媒来讲,核心竞争力的内在主要表现,主要是对于受众和广告商等各种核心利益相关者自身需求的准确把握[5],其外在的表现就是提高社会影响力,整合丰富的社会资源。当前,可以通过将报业声誉和影响力延展出去的方式,一般包括会展、新闻教育培训和各类社会活动及旅游等。某些业务看似毫不相关,但是实际上核心竞争力通常作为纽带,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关键就是,均以报业集团的真实存在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以,要把报业经营当中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诀窍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多元化业务的选择和发展。

3.3 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竞争性整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以避免在市场交易中带来的过高成本,需要强化市场的控制能力,报业集团可以加大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的力度。如为了控制原材料的成本,可以对于上游的新闻纸张和油墨以及PS 版等进行有效的整合,积极参与经营。为了控制丰富信息资源,加强内容竞争力,还可以参与其经营或者投资相关的产业。对于下游的产业,可以尝试着去掌握报刊销售场地的一些经营权,从而控制同读者直接接触的销售终端。这些都会在传媒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大背景下,不断增强报业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

3.4 实现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的组合。主要是为了合理化配置集团资本,可以不断开辟报业以外巨大的新盈利空间,以优化收入的结构,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可以把投资的视野,不断投向其它有利可图的不同产业,例如可以涉足餐饮、酒店、影楼、资本运营和国际贸易、资本运营及房地产等众多产业领域。此外,还可以选择直接经营与合资合作,方式上,选择控股与参股均可。投资相关多元化,其重要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范围内经济效应与协同效应,能够使集团的资源和能力以及知识的效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6],而非相关多元化,由于所涉及到行业同传媒业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基本原就是部分参与投资,但是不直接参与其经营,可以归结在多元化投资的范畴内。所以,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投资的相组合,应当是目前报业集团多元化战略的主导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剑.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利益与成本分析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08,18(33):198.

[2]王辉.试析我国报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J].企业经济.2011,27(04):257.

[3]肖云.中国报业多元化经营的特点、问题和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5(07):240-241.

[4]高保平.报业如何开展多元化经营[J].中国报业.2013,20(11):163.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0046-06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同时,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尽管CPI持续攀升,但核心物价较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已经实现了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回归。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向好,国内经济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一、2011年经济运行基本走势及其影响因素

(一)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二次探底”或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

近期,美国、日本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希腊、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心。但是,从2009年第三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美、欧、日等经济体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的正增长,经济增速普遍好于市场预期。尽管多数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恢复还相对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但整体上看,2011年发达经济体将保持温和复苏状态,出现“二次探底”或恢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均较小。从新兴经济体的情况看,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合作加强,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下降。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预计2011年新兴经济体仍将平稳较快发展。不过,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激发发达国家过剩流动性飞蛾扑火般地流入新兴经济体,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二)消费、出口实际增长稳中有降,投资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2009年下半年以来,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有所同调,消费刺激政策效应减弱,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回落,消费实际增速也开始下降。2010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仅增长7.5%,这对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会形成一定硬约束。2010年5月份以来,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长有所加快,但仍明显低于2007年以来的平均水平。此外,受通胀、就业和收入等多方面压力的影响,2011年居民的消费行为将趋于保守。当然,2011年政府会继续推进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但出于对成本推进型通胀的担心,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会比较有限。因此,预计2011年全年社会零售额实际增速稳定在18%左右,与2010年大致相当。

出口方面,由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较快以及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2011年中国出口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在重启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以后升值压力不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出口增长产生冲击。同时,中国政府从经济转型角度考虑,会调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出口政策。而且,2010年全年出口达到30%左右的高增长,是在2009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因此,预计2011年我国出口增长将有一定幅度回落,月度增速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全年出口增长15%。而且,2011年出口将继续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机械和电子产品将越来越重要。

在投资方面。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列入新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工程和产业升级将对投资产生刺激效应,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形成重要支撑。但是,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结束,即使新的投资增长点和新投资方案不断推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预计仍将相对乏力。预计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内陆地区城镇化的推进将部分抵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由于出口已经复苏,且政府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会起到推动作用,预计制造业投资在经历了近两年稳定但较为疲弱的增长后,增速将有所加快。综合来看,2011年投资增长将达到23%左右,与2010年基本持平。

(三)物价上涨趋势延续,通货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措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流动性回收、蔬菜价格有所回落,但未来几个月仅“翘尾因素”加上“上月新涨价因素”两项就会远远超过3%,物价上涨趋势会进一步延续。依据有五:一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美元贬值,输入性通胀进一步强化;二是资源、环境、劳动力与生产成本增加;三是城市化加快,物流结构变化,商业成本增加;四是价格改革进一步推进,煤电价格逐步理顺,天然气、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五是2011年上半年还有同比因素,加上PPI和CPI现在已同步向上。笔者估计,2011年我国的CPI调控目标可能被定位于4%,尽管个别月份可能突破5%,但全年涨幅会在4%―5%区间内。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在推高2011年物价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前期积累起来的巨额流动性。2009年银行系统发放了约11万亿的人民币贷款,其中包括9.6万亿元的正式贷款,也包括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非正式贷款。2010年银行体系新增贷款突破7.5万亿几成定局,这还不包括尚未计入资产负债表的3万亿“隐形信贷”。这样算起来,正式贷款与各种游离于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隐形信贷”,总共可能接近22万亿。从货币存量看,截至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9.6万亿元,而同期GDP约为26.9万亿,二者之比达到257%,堪为世界之最。目前,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除了有限的海外流通量外,绝大部分人民币在境内流通。而且,由于通货膨胀与货币信贷发行存在1-2年的时滞,所以,这些超量发行的货币与信贷将会部分地通过通货膨胀在2011年释放出来。

其次,现实存在的推动物价上涨因素不可忽视。一是目前肉、蛋产品价格已呈恢复性上涨,2011年有可能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二是国内投机资金已介入部分农副产品炒作,推动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三是工资上涨将逐步向服务业传导、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等等,都会加大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四是美元等主要货币汇率贬值,将推动国际市场初级产

品价格再度上涨,输入型通胀压力有增无减。

当然,2011年通货膨胀也不会失控。本轮物价上涨不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而是因为个别农产品供求恶化且被资本炒作所致。而且。也存在一些价格下行力量。如产能过剩将抑制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扬,以现货为主的农产品炒作难以持续,煤、电、油等瓶颈产业没有出现短缺和过热现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趋势存在不确定性,我国各类商品或工业品基本上供大于求。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的食品价格上涨都很快,我国CPI上涨程度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在“金砖四国”中上涨幅度最小。

(四)宏观经济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双松”转向“一松一紧”

在内外经济复苏的基础尚未巩固的现实下,2011年财政政策延续积极的政策基调是非常必要的。其一,外部经济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复苏基础不是很牢固,需要财政支持;其二,2009年后推出的一揽子投资项目,大多周期比较长,如果积极财政政策过早淡出,会导致半拉子工程;三是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将上马一些需要财政有效配合的新投资建设项目:四是2011年政府会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需要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公共服务。以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五是近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状况整体较好,2011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着坚实的财力基础。

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框架下,预计2011年中央将发债5000亿元,代地方发债约为3000―4000亿元,总额达到8000―9000亿元,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当然,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与2010年有所区别,财政收入政策重点将推进结构性减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望继续提高,进一步放大居民消费空间:中小型微利企业的减税政策也可能出台,以支持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对生产型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电信业、交通运输业等)有望出台进一步的税收改革政策。该类企业的营业税有望减免。而以增值税征收为主。在以上领域推行减税政策的同时,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领域有望迈出步伐。财政支出政策将加大民生等消费性支出以及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领域,主要侧重保障性住房、水利、海洋经济、节能减排的环保设备投资、促进消费便利化的投资等五大领域。

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为加强流动性管理,舒缓通货膨胀压力,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稳健不是货币信贷的全面收紧。从过去30年的历史经验看,货币政策全面收紧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GDP增长超过11%;二是CPI增速超过5%,而现在的宏观经济环境距此尚有差距。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在于使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发放保持与经济增长和物价预期调整幅度相适应。它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防止资金过度地流向资产市场;二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管理价格体系;三是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信贷增长速度并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从货币供应方面看。M2的增速大致等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再加上一定的货币化容忍度。前几年中央银行一般将货币化容忍度定为2―3个百分点。如果201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通货膨胀率为4%,再加上2-3个百分点的容忍度,那么,2011年的M2就会为15%―16%。从存款准备金率方面看,尽管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调高到历史新高,但2011年仍有可能再上调3―4次。从利率方面看,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已是必然。笔者认为,2011年央行最多加息2-3次。从信贷增速方面看,较之2010年的18%,2011年贷款增幅可能回落到14%,新增贷款可能控制在7万亿元之内。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应的显现,国际热钱会持续流入中国,从而加剧中国流动性的进一步过剩。这将进一步增大通货膨胀压力。2011年人民币可能会升值5%―6%。因此,监管当局不仅会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遏制热钱流入,而且会逐步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监管,鼓励金融机构与居民对外投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五)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价格可能在下半年有所反弹

我国的房地产调控面临许多难题:一是中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住房刚性需求旺盛,调控需求的难度非常大;二是民间资本投资领域过窄;三是全球化的热钱涌动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相叠加:四是房产持有环节税收制度缺失;五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六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十分巨大,“一刀切”的办法难以调控房地产市场。尽管如此,笔者相信2011年政府将会延续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包括继续遏制投资需求,限制对开发商贷款,在某些大城市启动房产税试点等。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再加上政府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2011年房地产投资活动或房地产行业增长不应大幅放缓。因此,估计2011年政府不会继续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也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房产税。这样看来,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旺盛的市场需求之间会有一波拉锯战,房价将会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下半年房价可能有所反弹。

判断2011年房地产的走势,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部分地方政府严重依赖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模式未有实质性改变之前,继续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的概率较小。二是虽然政府正在致力于降低高通胀,但国外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低利率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选择具有部分合理性,在各种约束条件未有改变的情况下,任何渊控都只能是阶段性的。第三,WIND数据显示,1―10月份以来全国房地产投资累计达到45621.96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4%。在增量同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增量占31.85%。若房地产价格下调过多,将会对2011年GDP增长造成较大抑制。第四,投资投机性需求仍1日存在,调控尽管暂时压制住了这一部分需求,但一旦政策放宽,房价上行压力较大。

笔者认为,真正影响2011年房地产发展的因素是房地产业的资金来源状况。从目前情况看,2011年人民币贷款的总规模会比2010年有所减少,大致在7万亿以内,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由此也会减少。而且,2011年会有50-75个基点左右的加息空间,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将会上升。同样,证券市场给房地产企业提供的资本金或长期资金的规模也将非常有限。由此看来,如果融资不畅,房地产企业拿地和投资决策都将受到影响。当然,2011年政府会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达到1000万套,这将部分弥补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因素

造成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对现有住房进行低碳、环保、节能等改造也将成为重点,以消化部分建材、装潢等房地产中下游行业的过剩产能,增加低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机会。

二、2011年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判断

2010年,基于宏观经济的稳步复苏和金融平稳运行,中国银行业继续向好发展,资产业务快速增长,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银行业整体实现了30%以上的利润增长。2011年,中国银行业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将有20%左右的增长,利润增速可能达到25%,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会有所加快。但是,资产业务的发展会受到抑制,资产质量问题也会有所暴露。

(一)经营发展方式转型步伐加快,提升管理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主题

在主要依靠贷款规模扩张获取盈利的发展模式下,为了实现既定的利润目标,信贷规模扩张成为商业银行最有效的发展方式。在现有的融资体制下,贷款规模扩张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的增加,同时也会带来资本补充的压力。尤其是,在利差逐步缩小的现实下,由于盈利增长不能弥补贷款快速扩张带来的加权风险资产增长,这就部分抵消了盈利增长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贡献,直接导致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对银行后续的信贷扩张造成制约。由于我国银行业的税负程度较高,商业银行内源融资远远低于风险资产的增速,依靠外源融资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所以,近些年来,随着资本监管标准的逐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强的资本约束,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就必须致力于经营发展方式转型,走低资本消耗的发展道路,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2011年随着信贷增量的缩减和资本约束的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外部压力显著增强,为了确保银行盈利水平的稳定增长,商业银行的内在动力也会增强,由此,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会有所加快。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指的是商业银行要彻底颠覆传统的高资本消耗、高成本投入、靠低定价降低风险的外延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实现内涵集约化经营,以持续稳定地提高股本回报和银行价值。其重点是通过精细化资本管理。大力发展低资本占用、低风险和高收益的业务、不断提高零售业务、小企业业务、中间业务的利润贡献度,持续优化流程,加快资源整合,努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以最小的资本消耗获取最大的经营效益。

(二)资产业务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业务创新成为应对竞争利器

从国际经验看,商业银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突变。在净利息收入依然占国内商业银行收入80%以上的现实情况下,贷款业务依然是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在2011年银行业新增贷款规模比2010年缩减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为确保利润持续增长,就必然会展开激烈的贷款业务争夺。同时,商业银行也将在信贷资产转让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进行努力创新。

银行之间转让信贷资产,必须以转让双方对贷款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为前提,否则,信贷资产的转让就会存在道德风险。因此,完善和健全信贷资产转让流程,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前后的债权债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如果信贷资产的转让是真实的,监管当局对此应给予积极支持。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积极推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金融产品和工具,推动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债券市场发展这个问题上,笔者建议应结合信贷市场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在现有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融资体制下,商业银行每年都保持一定的贷款增长速度是必然的。鉴于资本充足率的制约,商业银行要走出一条总资产规模不无限扩大,却能持续健康发展并对国民经济持续支持的道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资产证券化。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商业银行不仅承担了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也陷入了由资产证券化风险放大而带来的流动性危机。受此影响,起步不久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2008年被暂停了。其实,次贷危机的根源并非资产证券化本身,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在机制设计上吸取教训。结合我国实情谨慎推进资产证券化。笔者认为,2011年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是必要的。

(三)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再次凸显,银行资本再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

近期,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全球流动性向新兴经济体的转移,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化,进一步使中国成为全球流动性的聚集地。所以,2011年中国的流动性会比较充裕。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不是很大。在负债压力不大而信贷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商业银行要根据实体经济和监管当局的要求,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实现贷款合理平稳增长;在积极创新和拓展贷款疏导渠道的同时,灵活调整票据规模,积极配合好贷款调控。要有效组织存款业务,既要注重存款总量,更要优化存款结构,大力拓展储蓄存款和低成本对公负债,尤其是财政性存款和结算性存款,不断提高券商资金存放比例,积极争取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存款,努力降低负债成本。要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努力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贷款定价和营运效能,努力降低贷存比,积极推动预算管理与考核激励实现有机衔接。

除了以上工作,2011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是强化资本管理,有效解决资本补充问题。近年来,中国银监会一直强化风险管理,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以提升银行业抵御风险的门槛。近期,银监会又积极致力于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和流动性比率四项监管工具的建设。各种迹象表明,2011年初银监会将出台适应《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新规,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本补充压力。笔者预计,2011年,各家大中型商业银行都会采取积极措施,千方百计地补充资本金。其中,外源融资依然是资本再融资的主要渠道。

(四)盈利能力增长面临挑战,新型业务拓展成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1年至少以下三个因素将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形成掣肘:一是贷款规模量的缩减,将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二是前期快速增长的贷款质量可能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会有所上升,银行的拨备也会使银行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利润增长:三是微观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艰难,贷款需求和还款能力会相对减弱,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贡献将下降。当然,一些有利于银行利润增长的积极因素也是存在的。如2011年有可能加息2―3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以价补量的方式弥补因贷款规模下降造成的利润损失。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加强成本核算和费用管

理,提高成本收入比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总的看来,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保持稳定,同比增速大约在25%左右。

为了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国内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大力发展新型业务。在批发业务方面,商业银行在稳步发展对公贷款业务,重点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型产业、内需依托型产业、国家振兴规划产业信贷需求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推动发展银团贷款;应择优介入买方信贷和国际银团项目,优化信保融资、航运融资等贸易融资产品:要积极开展大宗商品进口融资、船舶融资等业务,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要从组织架构、授信体制、信贷额度、产品创新、定价能力等方面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占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努力扩大同业理财规模,积极拓展基金和养老金托管、黄金、集团企业外汇集中管理、融资融券、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积极开发避险保值工具和贷款信托、权益信托等理财产品,丰富代客交易产品体系,着重拓展企业并购重组、发债上市、私募股权融资等特色财务顾问服务。

在零售业务方面,商业银行要继续拓展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高收益零售贷款,持续提升零售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客户分层服务体系,加强对高净值客户的专业投资顾问服务,积极致力于财富管理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要改革现行私人银行管理体制,强力推进私人银行客户集中管理,有效提高私人银行的经营效益。要着力加强财富管理的中后台系统建设,提升专业队伍素质和能力。要大力加强基金、保险、外汇、黄金、银行及券商理财等产品的销售,深度挖掘账户管理费、POS刷卡费等传统业务潜力。要进一步加强零售银行渠道的整合工作,积极引导客户使用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全面推进银行卡、信用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个人贷款和财富管理等各类产品的交叉销售。

(五)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明确信贷投向政策和客户、业务准入边界与底线,加强信贷组合管理;不断提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准入门槛;对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要在条件上、规模上给予严格控制。对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要认真执行房地产贷款的有关政策,加强总量控制。同时,要不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工作,将“三查”工作进一步细化,充分发挥市场营销部门准入核准的第一道风险关口作用。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委员会,搭建信用风险考评与垂直报告体系,根据信贷管理考核评级合理调整分支机构的审贷授权,推行一级审批和审批主责任人制度。实行审贷合规审查,明确审批时限,推进方案审批和差异化审批。此外,要加强队伍、流程、制度、监督、考核等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优化风险经理队伍,落实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协同作业。进一步强化组合风险预警,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工作。

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利率政策变化,按照监管指引和政策要求,落实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利率风险计量工具与利率预测模型,通过表内调节和风险对冲有效防范本外币利率风险。加强集团层面交易账户市场风险监测分析,监控理财产品市场风险限额,进一步提高资金交易业务风险计量水平。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建立以限额管理为核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人民币流动性组合管理与融资管理,严格外币资金投放。合理安排贷款期限结构,审慎发放中长期贷款。充实和强化司库运营职能,灵活调整投资账户和银行账户资金,切实保证流动性安全。

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分析、数据收集和风险报告机制,全面引入和推广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加强对会计“逆程序”操作、高风险手工处理业务、现金库管理等的专项检查。切实重视和防范理财产品错误销售风险,规范销售流程,充分揭示产品风险。

篇11

关键词:直接投资 独资跨国公司 金融危机 产业结构

20世纪末及21世纪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国际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投资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大大提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加快。对中国境内国际投资而言,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际投资的整体概况和新动向

(一)国际投资的整体概况

目前国际投资的状况是: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许多跨国公司暂停或放弃海外投资的计划,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8年国际直接投资下降21%,2009年又下降39%,其中发达国家吸收的投资下降41%,发展中国家下降39%。另一方面,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总量上来看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据《2008世界投资报告》,发达国家吸纳的FDI,无论是从流量,还是存量上看,一直占绝大部分比重。2007年发达国家的FDI流入量达到12476.6亿美元。虽然发达国家在全球FDI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企业逐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FDI流入量创下约5000亿美元的新高,转型经济体国家的FDI流入量相较于2006年也激增50%,达到859亿美元。2007年金融危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从2008年开始显现。尽管200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金融和信贷危机,但在三大类经济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期经济体,它们的FDI流入量都在继续增长。然而,受美国经济减缓以及金融市场动荡冲击流动性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体FDI流入量和流出量双双下降。并且,全球并购活动明显减速,2008年上半年的并购交易金额比2007年下半年下降了29%。

(二)国际投资的新动向

1.国际投资加快向服务业的拓展速度。在国际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向及其存量中,金融、基础设施等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将继续增加。相比之下,制造业的所占比例则继续下降。而其中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领域正在成为吸收国际投资最多的领域之一。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国际直接投资有向高技术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以及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国的投资比较明显地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2.国际投资依然看好亚洲新兴经济国家。在全球发展中地区及转轨国家中,南亚、东亚及东南亚是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中国依然继续居发展中国家引进国际直接投资之首。在拉美,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随着其经济稳定增长,跨国企业在巴西市场的盈利正在逐步增加。进入2008年后,尽管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额有所减少,但流入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不减反增。

国际投资发展变化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国际投资发展变化的原因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大幅缩减。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数据,2008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为1.66万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15%。跨国并购交易也锐减,2008年并购交易额同比下降29%。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能力下降,投资意愿也明显减弱。据调查,目前全球拟增加投资额超过30%的跨国公司比例从2007年的32%下降为21%,减少投资的企业比例由10%上升为16%。由于许多新投资项目被暂时搁置或取消,2009年全球直接投资进一步下降30%至40%。另一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不少国家进一步放宽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出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各国在吸收外资时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此外,为维护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发达国家对实体经济重视回升,采取财税等措施吸引跨国公司资金回流,对外转移制造业的进程将放缓。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度过危机,大幅重组其全球投资,导致国际资本将更多地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相应减少,面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制造业投资甚至会撤离,国际资本流向将发生重大变化。另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主要股市的不断下跌、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的结束、跨国公司“少而精”的全球投资战略都是导致国际投资发展变化的原因。

(二)中国境内国际投资新变化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外商对华的长期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而且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的进程,从而明显增大整个社会的资本规模,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的增长。同时,也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

外商在我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我国带来了不少较为先进和实用的技术,促进了我国产品技术的升级换代。外资企业通过示范作用,促进我国企业或通过技术贸易的形式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或通过自主创新来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这些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弥补了我国产业链中的空白,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逐步形成了产业群,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水平、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三)中国境内国际投资新变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跨国公司独资化趋势带来的弊端。一方面,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对于最先进的技术进行严密的保护,这就使我国的产业在技术上过度依赖于跨国公司,而不能进行主动创新,更无法赶超。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生产实行纵向垂直的全球化分工协作,实行一套完整的生产质量体系,但是这样会降低其在华的子公司与我国产业的前后关联度,不利于我国各产业的均衡发展。

2.投资第三产业分布不均。虽然第三产业将成为外商投资的亮点,但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等利润较高、回报周期短的产业,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过度扩张,特别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长此下去,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挤出效应”,并对我国产业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新经济形势下中国应对挑战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外资转向发展落后的部门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强服务企业的竞争力。外资的进入,对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产业结构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的这种外资过多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的状况给服务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应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打破政府对金融、电信、供电、交通运输等行业高度垄断的格局,积极把服务业向民营化和地方化方向拓展,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对其他竞争性行业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推动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保险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所以在今后的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外商逐步减少对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而转向其他相对发展薄弱的部门。

(二)避免跨国公司独资化带来的弊端

一是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外国资本控制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外商控制我国企业股权要进行一定的规范和限制。对跨国公司并购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并购我国比较有前景的同行企业或龙头企业进行监控和适当限制,防止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被边缘化。

二是要扶持民族企业的成长,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充分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提高本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控制和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主动打破垄断格局,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同时也可以加快实施对外国际投资的战略,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完善法律体系,在当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应参照国际惯例和WTO的要求制定各种行业管理法规,建立相关的商务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依照法律维护外商的权益和监督外商的合法经营活动,同时重视解决其生产经营困难,在危急时刻施以援手,共渡难关。密切关注形势发展,认真研究完善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证我国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祝金龙,解志韬,李小星.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3)

2.潘益兴.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3)

篇12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房地产业最早产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发展过程大致经过了萌芽和休眠时期(1850年-1978年)、复苏和膨胀时期(1979年-1993年)和理性发展时期(1994-今天)。

1991年底我国的房地产只有4000多家企业,开发企业的数量急剧扩大,使土地供应的紧张态势加剧,土地的价格也节节攀升。到1998年年底,在大规模扩大内需投资政策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达到24378家,从业人员82.6万。到2000年,全国物业管理企业的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200万人。

在过去的五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的年均增长维持在5%以上,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由12.7%-17.9%。当前,房地产和建筑业每年的增加值是9000亿元,大约占GDP的9%。随着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住房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上土地价格和建筑材料的上涨,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改善等,住房消费将会在长期内成为居民的一个消费热点。

(二)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1、房地产企业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开放能力较低。虽然现在我国的房地产业不像过去那样混乱,很多房地产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相对“小、差、散”的特点没有根本改变,企业整体的开发能力低,跟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特点极不相适应。

2、房地产企业的信用差,不注重品牌的创立。

3、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薄弱,经营的风险大。

二、新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所面临的风险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过了2008年的调整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迅速发展阶段。很多专家和业内认识都认为在多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房地产业大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却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苦难。笔者经过分析和思考之后,发现,现在我国房地产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两大风险: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的不足。

(一)政策的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

国家的宏观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内外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所以国家的宏观政策会经常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的困难和风险。

1、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财政政策上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上。房地产交易的税收政策从1997年至今,经历过很多次的变化,在房地产过热的时候要抑制,在房地产市场刚刚进入调整期时要支持,目的是为了未定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不能过热发展,也不能发展不足。

2、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利率的变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不确定。

3、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国家经常运用产业政策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来制止有些行业盲目的扩张行为,从而提升产业的素质,维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因为房地产业是高耗能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将其作为支柱产业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就决定了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我国的房地产业很难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这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二)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风险

房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当市场存在着长期的旺盛需求的情况下,房地产的发展才有广阔的空间。虽然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出了低谷,但是市场需求不足这一潜在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认识。

1、城市化难以带来大量预期的新增需求。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城市化却难以带来大量预期的房地产需求。主要原因是:

第一,城市化使得城镇房屋的存在量有所增加。虽然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原来近郊的农村住宅也变成了城市住宅,房屋的存量就增加了。

第二,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新增的人口量有限。我国人口的工作空间和居住空间有一致性,所以城市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城市新增的就业人口增加,不能在城市就业的人口一般不会选择在城市定居。

第三,城市人口的消费住房的能力不足。人口的城市化是一个劳动力产业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转移的一般是低收入者。低收入的无房劳动者不具备房子的购买能力。

2、旧城改造难以创造持续的刚性需求。城市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需求。但是如今很多城市都已旧貌换新颜,旧城改造空间也越来越小,不能持续下去。

3、高价住房抑制着普通居民的消费需求。

三、新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发展的策略

房地产业关联的产业很多,而且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针对笔者提出的房地产业面临的以上的风险,笔者提出在新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两条发展战略。

(一)保持房地产业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保持房地产业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是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有些地方政府房地产业的发展的冲动是造成房地产政策不稳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的利益最大化目标是推动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房地产业的发展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利益是不言而喻的,能够拉动地方的GDP的增长,能够为政府提供相当数量土地出让金,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利税等等。这种种好处就使地方政府常常有选择地去执行中央的产业政策,结构必然是偏离了预定的目标,然后新一轮的中央政策又会出台,这样反复,房地产的政策就难以保持稳定。

(二)保持市场的持续有效的需求

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是房地产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想保持房地产业的持久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另一方面要降低住房的价格。

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一方面要调节人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另一方面要提高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篇13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3-0019-03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投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投资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国际资本流动,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其地位与重要性显著增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明显快于国际贸易和生产的增长,国际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和总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报告,自1980年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GDP的比重已翻一番多。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国际直接投资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同时也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度。改革开放后,中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在加大。特别是在2001年后,中国连续几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截止2004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5600多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为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国际直接投资效应的理论研究中,对国际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溢出方面的研究,国际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关系研究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两者之间的挤出与挤入效应。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一步探讨经济发展中外资与内资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替代作用的可行性分析,并通过中国经济的发展数据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

二、模型的借鉴和拓展分析

在经济增长模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模型中,在分别强调了技术、资本、劳动力等因素作用的同时,有将不同资本纳入宏观生产函数进行解释的趋势,本文首先对Barro(1995)提出的生产函数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内资与外资之间的替代性。

Barro的生产函数为:

式中A代表环境因素,L代表人力资本,K代表中间产品的集合,不同的中间产品用x(i)表示,当K代表资金投入时可解释为资本品。假设中间品共n种,其中n1为内资企业提供,n2为外资企业提供。同时假设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外资企业的扩散,而发展中东道国必须提供基础设施等相关支持所付出的成本为F。设N为外资国中间品生产数量,F=F (n2/n, n/N),则可知当外资比例越高时,吸收外资技术扩散所花费的成本越低;而东道国资本品占外资国资本品比例越小时,表明技术差距越大,则吸收与模仿先进技术的成本就越小,即:

1937年,Durand提出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改进,允许要素的产出弹性之和大于1,即生产函数可以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出弹性取决于参数的估计结果,本文也是基于此考虑的。

三、实证的方法、结果与分析

1.实证分析的计量检验方法

实证分析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的回归计算,这样的计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分析我国经济现象时,由于改革开放前数据统计的不规范与缺失,样本显得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性大,单纯采用截面数据不能全面和动态地反映经济态势。由于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具有控制解释变量共线性问题等优点,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1999年至2003年5年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这些单位包括: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广西;中部地区: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所有的原始数据都是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内容计算所得,计量运算是采用Eviews5.0软件完成的。

本文的面板数据分析中由于考虑的主要是横截面单位,所以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时通常要进行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1:截距(C)与斜率(α,β,γ,δ)是固定的

LnYit=LnA+αLnLit+βLnK1it+γLnK2it+uit

i = 1,2,……,n;t = 1,2,……,T

假设2:斜率(α,β,γ,δ)是固定的,而截距(C)不同

LnYit=LnAit+αLnLit+βLnK1it+γLnK2it+uit

如果第一个假设不成立,则采纳第二个假设,对假设的检验是通过F 检验进行的,即检验统计量 [(S1 -S2)/(n-1)]/[S2/(nT-n-k+1)]~F(n-1,nT-n-k+1)

其中:S1、S2分别是对假设1、假设2回归后得出的残差平方和,k为斜率的个数减1。

首先进行上述回归分析检验,确定假设模型的最终形式。

2.计量结果

对模型分别进行检验、计量运算并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3. 结果分析

利用上述计算结果可以进行下述分析:

(1)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能从整体上解释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而且,内资与外资的单个要素的解释能力也很强,这说明内资与外资均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内资的产出弹性明显地小于外资,这说明内资的效率远远低于外资的效率。

(2)从东部、中部地区看,情况与全国范围内状况大体相似,但西部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产出弹性为负,尽管这负数很小,也说明在西部地区外资对工业产出有很弱的负面影响。

(3)依次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看,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其产出弹性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东部、中部、西部利用内资和外资的效率有高、中、低之分。东部地区在使用资金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4)对于西部地区的外资对工业产出弱的负面影响可作如下分析:Moschos(1989)在研究中提出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说明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出口扩张才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促进作用;何洁(2000)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中国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对内资工业产出有抑制作用,说明外资在西部有“挤出”效应。本文研究也表明在中国西部地区外资对内资有负影响,从而整体上导致外资对西部工业的弱负效应。

(5)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的内资产出弹性虽有高、中、低之分,但差距并不明显,这说明内资工业部门技术效率和管理效能并无地域上的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国有工业整体效率的低下造成的。尽管我国东部地区民营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内资工业整体效率比起中西部地区并不具备明显优势。而外资产出弹性在各地区间的差距明显,这说明东部地区更早地采取了更加优惠灵活的吸引外资的政策,且在基础设施、地理位置、观念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上东部具有较高的人才积累和技术基础,国际直接投资的优势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总体来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外资对内资并没有“拥挤性”,外资主要从事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是外资产业转移的延伸。外资与内资均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中的要素,外资与内资的投资仍是中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原因,吸引外资中的高技术仍是引进外资的重要内容,而这弥补了内资技术水平上的不足。

四、结论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从全国整体范围来看,外资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外资的效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外资的许多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情况在东部地区表现的更(下转第49页)(上接第21页)为明显,因此,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要将引进国外特别是跨国企业的资本与技术作为引进外资的重中之重,利用引进外资不断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利用外资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外资进入中国的规模和速度来看,说明我们有许多有利政策和环境影响了外资的进入,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巨大、包括优惠税收等政策在内的措施到位,政局稳定,基础设施较好均是吸引外资的原因。在继续制定全国性引进外资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也要形成外资的竞争市场,保证引进外资存量的同时,以吸引多方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间的投资竞争为目的,从而不断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含量。

在内资工业方面,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继续坚决地让国有工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鼓励与扶持民营资本成为我国工业的发展主角,废除一些限制民营资本进入和成长的不利政策,全方位促成民营资本成为民族工业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的动力,让民营资本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壮大起来。

在中西部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力促西部地区尽快跨越经济发展的“临界点”,为中西部地区制订更加优惠政策,培养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吸引外资与民营资本来共同开发西部地区,东部、中部地区在发展的同时可有意识地加快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楷,刘庆生,刘伟. 中级国际投资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Soto,Marcelo. Capital Flows and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ecentEmpiricalEvidence[C].2000,july,OECDDevelopment Center.

[3]Jordan,J.L. How to keep GrowingNewEconomics[C].Federal Reserve Bank ofCleve land:Economic commentary,2000.

[4]Koizumi,T.and K.J.Kopeck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echnology Transfer andDomestic Employment Effec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1980,February,1~20.

[5]Eduardo Borensztein.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C].NBER Working Papers,NO5057,1998.

[6]王志鹏,李子奈. 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 管理世界,2003,(4).

[7]何洁,许罗丹. 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文汇,1999,(2).

[8]王志乐. 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正反两方面影响[J].管理世界,199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