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4: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变化,会在心理上发生比较明显的异变。据资料显示,由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成大学休学、退学、伤人乃至轻身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环境稳定的突出因素。因此,高校尤其是高师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重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据分析,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一般人群,强迫、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等症状表现突出。不具备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心理调节与挫折承受能力,将难以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承担教育工作任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心理素质的优劣是决定竞争胜败的重要原因。因此,高师要从新生抓起,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摆脱依赖、独立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有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财物和自己的时间。农村来的学生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这些现实问题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烦恼。挫折和失败会击破那脆弱的心理防线,以致产生许多不良行为。对于新生来讲,从心理发展角度看,新生正处于“心理断奶”时期。人生角色的转换使其兴奋,但同时又要面对生活环境,新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及较以前复杂得多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新的问题。所以发生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交往需求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越强烈和持久,在受到刺激时,就越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问题。
尤其突出的是由应试教育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大学的学习内容增加了广度,并从常识上升到理论,从理论联系到实际,学习性质也不再是以前那样只是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探索知识的形成与获取的方法以及各学科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形式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更加丰富多样,查阅资料、外出考察、参观实习、社会调查、听学术报告等,这是大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学习活动不再像中学那样主要靠老师的督促和指导,而是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为主。除参加必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外,大部分时间要自己安排,选修课也由自己选定,从学习时间到学习内容,都有较大的自由支配权。对于这种变化,许多新生都会感到不适应,不知从何做起,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心理问题纷至而来。另外,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失去了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和意志,不思进取,形成了自卑心理。
新生有较明显的自我意识的困惑感。经过高考的拼搏,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突然发现自己只是众多学生中极其普通的一员,在强手如云的新班级里,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这些学生心理上自然会产生失落感。进入大学,每个学生都要从以前的埋头苦学的状态中抬起头来,清楚地看清彼此,这时,突然发现自己和别的同学之间原来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差距。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以致身体容貌等方面不如别人的地方很多。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因为服饰穿着落伍,或因为浓重的乡音或因为孤陋寡闻,方方面面难免有使人相形见绌的感觉,于是沉默寡言、封闭内向,产生自我意识的困惑,自我价值感丧失。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是自大。有些学生自尊心畸形发展,自我期望值过高,过分要求自己,造成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主观的自我与社会的自我差距过大,形成矛盾的自我意识,情绪压抑,甚至严重的神经质反应。
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各种因素造成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发生问题。中学期间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讲要简单得多。而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往往变得比较广泛,除了师生关系外,增加了异乡、社会活动团体等关系。同居一室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方言和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的问题。因为大学和社会联系比中学更多,相对单纯的学生便会产生对周围的同学无端的猜测与怀疑,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可信的、不可交往的,使得人际关系紧张,失去和谐,陷入孤独境地。有些学生在新的环境里,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不敢和同学交往的心理,造成了人际范围狭窄,人际关系困难的局面。不愿与人交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朋友,不关心外界,把自己封闭在了狭小的空间;另外有些学生则只关注自己,注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忽视别人的存在,对别人缺乏关心理解,导致人际关系中自命不凡和过分敏感挑剔。更有的学生因恐惧陌生、众多和异性而产生了人际交往的障碍。有些学生不知如何处理异性关系,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从而使正常的男女交往不能自然进行。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则过快地将同学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也有的陷入了单相思不能自拔,由此产生情感冲突。这些学生大多会出现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注意力分散以致社交恐惧等症状。人际关系体现在心理方面是一种心理关系。由于人际关系障碍的存在,使学生在与人相处中持消极态度,产生压抑、焦虑、孤独、苦闷、紧张、空虚、恐怖等不良体验,甚至厌世。
总之,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新生的心理状况普遍呈现为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多重压力下的心理超负;表现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表现为人生目标不明确,自我意向不稳定。对于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成才定位不够正确,表现为情绪与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情感变化快,抑郁现象较为普遍,表现为意志不坚定,有压力但动力不足、有信心但不能坚持的现象普遍存在,表现为抗挫折能力弱,心理不稳定。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就会造成体内脏器功能的混乱,引起生理心理的疾病,甚至发生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问题。
由此可见,新生心理状况问题比较严重,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研究探讨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尽快帮助新生走出心理误区,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1.为了拓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建立心理教育组织机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以及心理辅导队伍。形成辅导、监护、预警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体系(学校、院系、班主任)。任课教师当然也责无旁贷,共同来关注每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疏导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要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制定教育方案。学校要对从事此项工作的专项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生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学校可以聘请校外朋辈心理咨询人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和重心是预防性心理保健,其价值是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集体生活、专业学习、遵纪守法、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组织体制等方面出现的诸多的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渠道、程序和方法,告知学生,为他们答疑解难,使之有心理准备。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健全成熟的心理,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围绕心理困惑进行教育,帮助新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学会自我调试和排除情感困惑,从而缩短新生的心理适应期,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业、成绩、能力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要勇于面对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悦纳水平。
3.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气氛。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新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通过团组织、学生会开展内容丰富的健康向上的、形式活泼有趣的活动。提高新生心理保健意识,使学生自觉接受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校园群体意识,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情绪,积极面对人生。可以将心理健康纳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将心理素质因素(团队精神、人际关系、情绪健康、生活适应等)列为测评项目,引导新生积极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能重新全面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从而提高自信心和成功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促进心理良性循环。
4.心理咨询与辅导是解决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新生入校时就要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尽快消除陌生和紧张心理,进入正常的大学生活。可以将有相同性质心理问题的新生集中进行辅导训练,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5.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同龄人通常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和共同关注的问题的特点。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咨询,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的作用,将心理素质好并乐于助人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心理协会。通过心理协会的活动,扩大受教育面。当然学校首先要对这批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技能,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网络手段建立咨询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参考文献: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20实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里立的一个概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理想、愿望和改革主张的凝聚。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其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我们认为,思想教育工作有三个层次,即政治观点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向的问题,而并非道德品质或政治观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活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学记》中说:“知其心,长善而救其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再次,心理健教育能促进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一项测验表明:“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文化科学素质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质造成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学习质量就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德育工作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的任务和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三、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教育工作
学校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依赖于少数专职教师单纯的口头说教。要充分调动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多方渗透,全面推进。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员的思想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中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与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班级工作中去。要建立起情感交流资料库,对学生中产生的心理动态褒良抑莠,及时总结并加以实践。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任课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从心理上与学生加强沟通,使学生乐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去。
3.做好家长工作。充分发挥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双管齐下,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最信思想动态。
4.对学生采取点面结合的教育方法。利用专家集体讲座和个别学生个别咨询的方法,建立心理咨询室,并为问题学生做好隐私的保护工作。
(1)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各有侧重地进行指导。如:对记忆力、注意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各有所长的学生进行指导。目的是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可取之处,提升他们的智力素质,让他们心理上对自己有信心,提高他们的情商水平。
(2)学习心理的教育。帮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动机。向学生传授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90-02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号召“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今天,教育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和治国方针。说到教育,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场所,教师则是教育学生的的唯一肩负者。然而,随着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日渐突出,社会逐渐把目光由传统的知识教育转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今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同时也包含了对学生心理与思想健康的教育。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重要转折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约有1/5左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厌学、逃学、嫉妒、烦躁、耐挫力差、情绪异常、社会退缩、易焦虑、抑郁等,尤其在21世纪竞争激烈的的今天,中学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人际交往障碍、孤僻、抑郁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给学校的正常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担忧,因此,在中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十分必要和重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途径探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知识化、教师非专业化、教育形式化以及教育途径单一化,等等,笔者主要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途径进行探索,以期能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指导性意义。
1.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可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由教师和专家将有关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适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和科学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采用集体讨论,交流的互动形式,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在特定的阶段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确定,也可通过征求学生意见确定,如:“人际交往困惑”、“考试焦虑”、“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如何走出自卑的阴影”等都是很好的专题。这些专题讲座既可以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2.引入心理拓展训练,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心理拓展训练以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这种体验式培训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在设计的一些活动里,学生完全是学习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是致力于通过一些游戏、活动设计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感悟团体的力量与凝结,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与支持。在遇到困难时,感受个体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向上的理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给予启发与诱导。
3.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师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帮助其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相关诊断和矫治。给学生做心理辅导,首先咨询师要掌握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提问等多种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其次,教师要做到理解和尊重相结合,设身处地平等对待学生,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心理辅导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课程学科渗透。通过课程学科渗透,也是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课堂管理等方面来实施。在教学目标上,应涵盖学生知、情、意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知,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体会课堂的精髓;教学过程上,教师要适当地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管理上,应逐渐走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取向,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创造积极、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
5.校园心理剧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定期、适时地举行校园心理剧比赛,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教育辅导方式,它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角色扮演、情景体验、讨论分析、心理陈述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升学生的表达、与人合作能力,同时关注自我心理发展过程。应用校园心理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意加强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丰富题材中的积极、健康人格内容,并注意与其它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结合,以校园心理剧为载体,促进同伴心理互助。
6.通过特殊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思想。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思想,班主任可以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如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者给自己的一封信,通过这些学校信箱、心灵日记,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与思想变化,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复杂多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适当时候可以采取一些网络、电话访谈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7.学校家庭合作,达到教育合力。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教养方式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形式是多样化的。总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一认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且行之有效的保证,学校可利用心理讲座、校报、学校心理知识手册、学校宣传栏等形式来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转变其不适当的教育观念。第二,定期举行亲子教育活动,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增进亲子关系,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家长与学校的关注与爱。第三,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家长读书会、工作坊、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未来展望
现阶段,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已引起政府、学校、社会的重视,且初显成效,但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贯彻实施仍需要利用多方面的途径与形式,增加多元化的途径与渠道,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使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参与进来,进行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庆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125-126.
[2]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8-111.
步入高中的中学生,正当青春年华,此时的他们,独立意识和逆反意识同步增强,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较大的波动性;他们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他们面对社会在处理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渥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由于他们进入中学生活的最后一个阶段,他们所受的各种内外压力增大,这既可能成为学习动力,又可能造成心理障碍。据调查,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杀的现象。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升学率,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分数成了教师、父母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尺度,不能客观实际地给他们制定目标,忽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使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解决。这说明了现实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那就是教育对于爱的缺失,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而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的一门,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的一个途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可用于进行心理教育的素材,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研究教材,挖掘生物教材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在高中阶段都在通过生物学学习植物、动物、人体的生命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心理教育教学最好的媒介。例如:《必修①》中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让学生领悟科学发现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让学生体会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同样,《必修①》中的“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知识,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科学发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验证、修正和完善发展的;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增强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必修①》中的“酶的发现”中美国的萨姆纳历时9年用正确的科学方法最终用丙酮提取出了刀豆种子中的脲酶,并证明了该物质是蛋白质,这些知识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成功属于不畏艰苦的人。在《必修②》中,在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知识时,学生同样可以体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敢于向传统挑战的重要性。《必修②》中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通过学习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被淘汰”的自然选择理论,体会生存斗争的残酷现实,可增强学生的斗志。通过高中教材中这些科学史的学习,学生明确受挫、失败和成功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学会合理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同时,使他们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多么重要,培养学生的不畏困难、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中生正处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青春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喜欢表现自我,但又害怕别人挖苦、打击他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与学生成为朋友,开导他们,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及逆反心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谈心,尽力排除他们的内心困惑,克服学生想向人倾诉又难以启齿的矛盾心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这样学生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自信乐观、诚善正直、积极进取、认真负责、锲而不舍等人格特征感染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谈笑,在食堂就餐时间聊生活话题,在课堂提问发言时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例如多使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我相信你以后比老师想得更好”“这个问题你能解答,你能行,不妨试试”等平等和激励性语言,而绝不用“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简单都不会”等对学生的歧视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满足其自尊心,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并给予更多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他们才能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教师通过强化和心理暗示等措施,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还未最终定型,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受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产生厌学、离家出走、吸毒嗜酒、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最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这种种不良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中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心理问题,但我们的学校、家庭以至社会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学校来看,很多学校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也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即使开了,许多老师迫于升学压力,片面追求成绩,把本来就不多的心理健康课上成主课。从家庭看,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物质上的需求,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很少跟孩子交流,造成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找不到发泄的渠道。
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从其根本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品德教育。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若干心理要素,如,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等。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包含着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贯通、相渗透的内容。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在培养目的和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合,二者都是提高未成年人素质的主要途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正确观念的树立又为学生健康的心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学生心理的健康又是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正常推行的前提,因为只有健康的心态,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包容他人,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所以,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二、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思想品德课中有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平常备课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比如,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上)中有一课《青春的节拍》,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查找资料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什么变化,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等等。通过引导、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掌握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以及一些基本的常识性问题。让学生明白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父母和老师在像他们这么大时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关键是怎样去调节和疏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青春和享受青春。
2.创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纽带,而且它本身就能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目前,教育界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作为塑造人的心灵的思想品德课更要求教师走下讲台,以平等的参与者和帮助者的身份走进学生中间,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与学生坦诚地交流彼此的观点、看法、情感和体验,造成师生间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教师也就能真正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更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3.教师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
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化解自己不良的情绪,把健康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尤其不能把自己的烦恼怨恨迁移到学生身上,在不适当的时候给学生发脾气。我们要始终记着,身教胜于研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目前我国中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但由于整个社会、家庭和学校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举措,所以,现状实在堪忧。而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不及时得到疏导纠正,会为整个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鉴于我国目前现状,在思想品德课中深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无疑也是一种很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