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

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

篇1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0%以上[1],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文化素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相比城镇新增劳动力而言,其文化素质和人均受教育年限依然偏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只能在收人水平较低的非正规部门就业,而就业的不稳定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步履艰难。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的冷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

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等。从政府方面来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同时,政府理应努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教育资源分配明显偏向城市,尽管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发展滞后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7.11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63.56元,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9.74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5元[2];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学环境与条件无法满足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导致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进而限制了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往往被忽视。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低6973.89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低4057.14元[2]。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滞后,总体规模较小,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不适应[3];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整体偏低,其较差就业的稳定性,较低的收入水平严重影响了他们转移性就业。从企业方面来看,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用工企业理应加强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然而实际情况是,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企业由于受资金、人员、机构、生产状况等影响,开展农民工培训多为岗前安全及规范教育,多数中小型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甚至不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仅有的少量教育培训也只是围绕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职业技能展开,对农民工缺少企业精神、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教育,未能从企业和农民工的长远发展来看待职业教育培训问题。从社会培训机构方面来看,社会培训机构的快速成长也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社会培训机构的比例依然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社会培训机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较高的职业技能培训费用将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拒之门外。

(二)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旺

职业教育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较高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意味着较高的收益。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职业教育无疑是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梦想的主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异常强烈,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相当多的实用技能培训收费较高,对于大多数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经济门槛;另一方面,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难以找到合适的培训时间;另外,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职业技能培训缺少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地点离农民工较远,进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需求不足。

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水平的途径

(一)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未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它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因此,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布局出发,必须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格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与农村义务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输出地政府在引导性培训上的作用,强化输入地政府在办学条件、用工需求、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输入地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的同时,也为输入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储备了大量人才;而伴随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其转移性就业能力增强,越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制定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政策激励措施,如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等多种政策激励措施,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之中;同时要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职业技能鉴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另外,要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实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培训、就业一体化信息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本培养意识,强化岗位培训责任,使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接受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企业要与培训机构密切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企业定岗培训;大中型企业还要联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民工实训基地,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企业、培训机构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农民工的不同素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同时也要尊重农民工自身的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培训资助政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职业教育培训资助既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引导全国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工增加培训需求的重要途径。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不仅有利于帮助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减轻个人培训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技能,而且增强了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资助政策,建立农民工培训直接补贴的配套政策体系,实行社会统一的国家资助扶持政策,为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办理和发放农民工培训卡,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公平合理[3],真正把国家提供的优惠和帮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2015-10-30]..

[2]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2015-10-13)[2015-11-02].

[3]韩俊,汪志洪,崔传义,等.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J].改革,2010(9):74-85.

[4]银平均.论人力资本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福利[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9):10-17.

[5]周小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及其提升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4(7):201-205.

[6]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力资本困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15-217.

[7]许小青,柳建华.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J].求实,2005(2):93-95.

[8]唐惠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困境及重塑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1-6.

[9]陶树果.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青年学报,2014(2):26-28.

[10]梁燕.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4):74-79.

[11]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2(6):6-8.

篇2

*村位于*县*乡西北,全村5个村民小组,152户,530人,其中劳动力267个。学历普遍为小学文化,30%的农民为初中且绝大多数为初中肄业。41岁至60岁的农民占56%,多为文盲半文盲。60岁以上占11%。全村农民平均学历年限4.5年,远低于全县农民平均文化水平。该村农民这种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势必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该村农民职业技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两低三缺”。“两低”即致富能力低、文化素质低。“三缺”即缺少懂科技、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缺少带头创业的致富能手和掌握新技术的实用人才。主要原因有:一是求学求知的愿望不强。*坝很大部分农民一字不识,依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少,思想封闭,观念落后,不少农民认为不管有无技术,每天照样能挣几十元钱,同时还早晚在家,白天围着票子转,晚上围着老婆转,农忙时也不求人。二是求学求知的方向不明。金银花、茶叶为该村的特色产业,且具一定规模,但缺乏银花、茶叶种植加工技术,也无能人从事规模经营和协会带动,效益不高,农民对种什么,怎么种,心中茫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劳务市场需什么,学什么,打工无技能,收入不高。三是基础教育水平不高。该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近10年内没有进一名正式教师,由一名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的初中生代课,三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50年中仅考走6个大学生,20年中仅考了4个高中生,致使村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实施培训工程。加快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就必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实施培训工程。一是观念培训。必须聘请专业人士为村民进行“洗脑”,给他们带去开放的、竞争的、科学的观念。二是农村适用技术培训。针对大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的实际,将培训阵地下移,以农民需求为目标,以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开设“田间课堂”,采用“点菜式”科技服务,进行田间示范培训。对农民选择较多的“菜单”,建立示范基地或选择示范农户,分批集中培训;对选择较少的个别“菜单”,组建科技“小分队”入户解疑培训。

创新培训机制。坚持“政府统筹、部门运作、农民参与”的原则,建立规范有序的培训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民培训纳入本地区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在培训经费上,应建立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农民工共同投入的费用分担机制。引导用工企业加大培训投入。针对农民培训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等特点,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一是与乡镇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农民工求职的劳动力市场合作,把技能培训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工作结合起来;三是与大量招用农民工的企业合作培训。送教师、教材到企业,逐步建立起订单培训、企业参与、跟踪培训的机制,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培训急需人才。

培训急需人才。行政管理型人才。主要是村社两级干部。经营创业型人才。主要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兴办大中型种植场(基地)、养殖场(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畜种业公司、农产品加工厂(公司)等实体的中小业主和企业家。包括农村中专兼职的农产品经销大户、运输大户、专业协会带头人等。这类人才是目前农村最急需的人才。技术推广型人才。主要包括常年奔波在农村一线的农业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新型农机具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等推广人员,也包括各类种养殖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绿色证书获得者、农民技术职称获得者等。能工巧匠型人才。主要是具有一定水平的木匠、泥水匠、石匠、农用机械手、农村厨师、农村理发师等能工巧匠。转移输出型人才。主要是指通过接受非农技能培训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向城镇输出转移的农民工,也包括打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返乡创业的人才。

篇3

贵州省每年大约有60万初中毕业生,其中能够升入普通高中和各类中职校的学生不到一半,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走入社会后学无所长。2004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省农业办公室联合下发文件,决定从当年秋季起,在全省农村普通初中开设“农村初中实用技术”课程,让农村初中生系统学习农村实用科技知识。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贵州省决定开设的第一门全省性的地方课程。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贵州省教育厅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研究》课题组,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编写课程教材,多次邀请农业、防疫、劳动、科技等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并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举办贵州省农村课改试验区,确定13个农村课改实验县,探索帮助毕业生就业和免费参加专业培训的途径。7年来,全省共有600多万学生接受了实用技能教育,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用科技知识、综合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贵州的做法,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7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把贵州列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农村课改试验区。目前,已有山西、云南、内蒙古等8个省、市、自治区借鉴他们的做法,开设了类似课程。

农村扩大到全省,做到三个“立足于”

今秋开学起,贵州省所有初中学生的课表上都出现了一门新课程――《贵州省初中学生实用技能》,在这门课上,同学们不但能学到电工技术、简易家电维修,还可能学到烹饪技术、工艺品制作、现代农业技术等实用知识。

《贵州省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其“前身”就是2004年秋季起在该省农村普通初中开设的“农村初中实用技术”课程。但不同的是,当时这门仅在农村地区初中学校开设的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经过改编和更名后扩大到了全省所有的初中学校。学校教材在以往以农业、副业传统技术与产品加工等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用教材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修订,增加了工业技术、高新技术及服务业知识等内容。针对城镇和农村的差异,教材分为城镇版和农村版,以增强课程及教材的地方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并适当增加教材的选择性。课程教材纳入中央免费教科书范围免费提供。该课程每学年35个课时左右,初中3年共105个课时左右。另外,在面向全省开展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的同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改革,贵州省还结合毕节地区的实际,专门为毕节地区编制了初中学生实用技能教材。

8月29日,贵州省调整和修订的《初中学生实用技能》课程全面启动,培养目标锁定为“一能种、二能养、三能务工经商办工厂”的新型人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为开展好本项课程,该省提出要做到三个“立足于”:立足于基础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立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篇4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7亿人口中有一半是农民,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及生活保障。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相关研究显示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据统计,1999-2009年,中国耕地减少了近1.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00多万,这就意味着10年增加了近2亿失地农民,若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0-2030年的30年间,中国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那么失地或者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

数量庞大的农民失去土地后,生存和生活状况都会发生很大改变,了解和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的生活、就业及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西安市城中村的失地农民为样本对象,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生存现状、补偿安置方式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切实掌握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二、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黄河流域关中盆地,辖境东西长约204km,南北宽约116km,面积9983km2,其中市区面积1066km2。市辖九区四县,102个乡镇,315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08.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5.13%。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0多万的失地农民。本文选取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碑林、雁塔和未央新老三区的城中村失地农民为样本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为70%。调查结果如下。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

从年龄分布上看,所调查的420名在18岁-55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的年龄结构为18岁-39岁占43%,40岁-55岁的占57%,由此可见,目前西安市农村社会的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从性别结构看,调查人口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占58.5%。在文化程度上,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初中生和高中生,二者占到样本总数的72.9%,其中初中文化程度最多;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到8.5%。这说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另外,大部分失地农民的家庭人口集中在4人-5人,劳动力大体为2人,基本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

(二)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1、家庭支出情况

对失地农民收入的调查本是我们调查的重点内容,家庭收入也是涉及到家庭隐私问题,出于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该调查从消费支出角度进行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从表1可看出: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支出占到了总支出的50%以上,即恩格尔系数高达50%以上。若物价持续上涨,对于这些无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来说,生存也就变的更加困难。

2、家庭生活水平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失地农民的现存生活状况,我们对征地以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做了调查,如图1所示:

征地使71.2%的农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变坏。但我们必须清楚,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并非只源于征地后补偿金,而和中国GDP近几年持续保持10%以上的涨幅有极大关系。事实上,农民失地后,政府虽给与每个人的补偿金,但补偿金并未考虑农业产出逐年增加、物价上涨、土地增值等因素。若农民手中的补偿金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很多问题将会暴露出来。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调查以“失地前后失地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为主题内容,设置“务农”、“外出务工”、“安置就业”、“赋闲在家”、“其他”五个选项,结果表明,失地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影响最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从49.5%下降至1.9%,外出务工的比例从30.0%增到39.0%,被安置就业占失地农民总数的6.7%,赋闲在家的比例从10.5%提高到23.8%。

(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及其他

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的变化与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关系。调查中反映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最担忧的问题,因失去土地,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来源改变,对未来情景程度不可预测,大多数农民的心理处于担忧状态。

调查同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生活问题有所不同,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迫切地需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就是培养子女,即支付教育费用;对于老年人来说,维持现状就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政府的期望,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如碑林区失地农民希望政府在就业、社保上多做一些努力,并要求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他们的权益;雁塔区失地农民要求政府有相关的政策来保护因物价上涨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和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央区失地农民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子女的教育及就业问题。

三、西安市失地农民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大部分失地农民对城镇化建设征地能理解,并能给与支持,但同时也存在自身素质较低再就业难,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不牢等问题,究其原因:

(一)失地农民的心态转变问题

农民失去土地后,彻底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土地对其社会保障功能彻底丧失,他们中间虽有一些年轻人通过多种途径再就业,但很多人还认为没有种地牢靠,尤其是无技能的40岁以上人员,他们对前景彷徨,焦虑,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有的甚至会由于新生活尤其是新技术的冲击而导致心态失衡,原有的心理上的焦虑,口头上的不满,会演化为不当或过激的行为。

(二)就业压力大

据有关资料,计划经济时期,对失地农民采取“谁征地,谁安置”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地农民的安置以货币为主,就业安置基本上不再列入政府计划之内。而失地农民由于大多数原以种地为生,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其他技能,同时又缺乏就业信息,从事第二、三产业又缺乏启动资金等问题,自谋职业存在很多困难。即就是谋得了一份职业,与城镇工人不能“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且又常常被歧视,致使很多失地农民沦为“无业游民”。失地前后,有一技之长的人外出打工为生;而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只有以出租房屋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旦政府全面改造,他们的就业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正因为失去土地以后,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来源改变,对未来情景不可预测,大多数农民的心理处于担忧状态。政府虽采取了三种保障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的三区甚至各村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各区社保实施的范围和程度都不一致,未形成统一的模式,而且虽然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社保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具体细则还不够完善。为此,失地农民强烈对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及生老病死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担忧,寄希望于政府能有一个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障他们以后的生活。

四、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生活及有关问题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后带来的思想问题,区政府和村委组织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引导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要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这些政策,就全局和长远而言都是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的。二是要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懂法、守法,并能够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三是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增加就业和自己创业的机会和能力。

(二)调高补偿金额,采取让利于民的措施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现在失去了土地,就等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失去了土地。当前征地的补偿金额只能满足失地农民现在的生活需求,但随着物价上涨等一些不可遇见的因素,生活很可能陷入困境,也会导致自己的后代没有了生活来源,所以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征用土地改为租用土地。这样,有利于减轻土地增值和物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也有助于缓解政府在失地农民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为此,要采取切实措施让利于民。一是必须按照市场基准价大幅度提高补偿水平,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转换其房产业和居住城镇的必要资本。二是政府要将土地使用权出让获得净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民,并用此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三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应给予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允许自由入市交易,或以土地入股、投资合作联办企业,以增加集体经济投入,安置失地农民。四是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保体系,切实为失地农民提供农转非的必要条件,如户籍和社会保障权等。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西安市政府《关于印发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费及医疗保险费都有明确的财政补助。但考虑到农民的切实利益和社会保障,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还应设立多种保障形式。如创业基金、教育基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于想自己创业的失地农民,政府应该给予鼓励,并在政策上有一定的支持,这样有助于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于子女较多的失地农民家庭,应主要在教育费用上给予资助,保证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对于老年人,更多的应是生活上的关照,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外,在特殊情况下,应给予最低生活保证金。

(四)提供有效就业信息,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还要组织外出务工和劳务派遣;政府应为失地农民设立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及时正确地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引导农民合理理财,适时投资,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陈运遂.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9).

2、李薇,张学英.关于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

3、赵艳霞,张红.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篇5

湛江市立于祖国最南端,地处粤桂琼交界及雷州半岛处,辖3市2县5区,87个乡镇,13233条自然村,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土地有大量丰富的资源。本市总人口达71671万人(2013年),占广东省总人口的67%,农村人口43648万人,占总人口的609%,占广东省总农业人口的1067%,其中约有20397万农村劳动力。而湛江市耕地面积473万顷,这样的耕地面积和农村劳动力是极其不协调的,仍存在大批待转移的农业人口。因此,湛江市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就地转移为主,异地转移为辅”。

1.1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居高不下。截止2007年底本事总农业人口545万人,占总人口的74%,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达140多万人,青壮年有807万人,占剩余劳动力总量的58%,全市人均收入不大1500元的农村贫困户有1667万户778万人,其中劳动力278万人,已输出775万人,还有515万情况年劳动力亟待输出。湛江市城乡协调要破题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民从推上解放出来,增加劳务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

1.2.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979万人,占366%;小学文化程度8125万人,占3035%;初中文化程度14529万,占5426%;高中文化程度2886万人,占107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56万,占096%;经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口不到5万,“二多一少”的问题比较严重。

1.3 转移的行业和领域狭窄、单一。据统计,湛江市农村从业人员225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428%。按三大经济产业分,外出从业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3%;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01%;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占4116%,主要由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具体从事的行业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移为从事餐饮、家政服务、建筑、保安等,工资待遇不好,职业稳定性较差。

1.4转移流向以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区为主。统计资料显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433%,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1990%,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占6413%,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仅占164%。可见,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同时基于劳动经济理论,资源和收入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信号,而广东本来就是全国发达的省份,所以本市富余劳动力不是在家自主创业就是去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谋出路,市外省内的劳动力有60%以上都是流向珠三角地区。

2. 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国家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的重新认识,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趋于上升,但在转移过程中,湛江依然面临着巨大问题和障碍。

2.1墨守成规,未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湛江市三面环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是海洋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市一直重点发展农业,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利用。加之,由于企业管理、产权制度等改革之后和产品技术开发落后等原因,湛江工业几乎萎靡不振。

2.2就业岗位有限,劳动力之间的供需缺口较大。湛江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未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全省来看,湛江人口7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约1/10,但2008年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29%。本市近年来工业结构重工化倾向明显,钢铁、炼油、港口屡屡上马,对农民工那样较低技能水平的劳动力需求偏少。另外,县域经济也较落后,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规模小,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

2.3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不高,劳动技能低下。如上分析,湛江农村劳动力的文化层级素质较低,初中生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数,很难适应非农产业以及专业技术知识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的要求,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与已转的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相比,无论从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还是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择业能力都较弱,转移难度更大。

2.4劳动力区域性流动扩大,就业竞争压力大。据典型调查估算,湛江市外来民工数量近年来有所上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待业人员急剧上升存在矛盾。一方面城镇每年增加一批待业青年,一方面由于企业改革、优化组合,部分职工下岗,等待新的就业机会,使待业人员增加,城镇给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机会就相对紧张。

3.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对策

湛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的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3.1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海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湛江有广东省最大的人均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区位优势,是广东海洋产业调整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之一。湛江市应抓住深蓝广东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通过大力发展海洋加工业、海洋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等,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2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首先,稳定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加大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加快以农村旅游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链,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湛江市蓝色海滨游、绿色生态游、红土文化风情游都甚为著名,如观海长廊、湖光岩地址公园、雷州古镇等;同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作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湛江市,海鲜饮食、水果加工业都是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篇6

新型农民的主要特征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新型农民教育形式,侧重培养“有文化”的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是新型农民培养的主要方式,侧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为了摸清玉溪市新型教育培训状况,我们以玉溪市开展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机构为调研对象,对其“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这些机构是: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县两级的中等职业学校、市县两级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县两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市县两级的农机培训中心、市县两级科协的“农函大”、县乡两级的成人职业培训机、部分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社会培训机构。我们认为,这些机构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基本可以代表玉溪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总体情况。

一、玉溪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调研统计果显示:“十一五”期间,玉溪市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累计培养新型农民35.8万人(次)。其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3930人,占1.10%;中等职业教育38578人,占10.77%;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4021人,占3.92%;“农函大”教育培训62657人,占17.50%;“绿色证书”培训45281人占12.6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7013人,占35.48%;农机技术培训58191人,占16.25%;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8140人,占2.27%;“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23人,占0.06%。(见表1、图1)

1.职业教育得到较好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玉溪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改善了办学条件和师资队结构,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稳步提升。全市13所职业院校中,有国家改革示范校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2所,其余4所为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培育了8个省级骨干专业和12个市级骨干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4%。“十一五”期间年均招生12225人,比2005年的9090人增3135人,增34.49%;在校生规模33057人,比2005年的20958人增12095人,增57.71%。年均毕业7562人,比2005年的4329人增3233人,增74.68%。在这些学生中,90%以上来自农村,所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未来农民)学历学识水平,系统提升农民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阵地。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主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玉溪市于2004年开始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于资金有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农民315526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7013人,占农民培训总量的40.25%。培训后转移就业119781人,培训转移就业率94.3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农民培训主力。

3.农机技术培训成倍增长

“十一五”期间,针对农用汽车、拖拉机、农田耕整机械等迅猛发展,农机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实际,玉溪市农机技术推广培训站,加强农用拖拉机、农用汽车、农机操作手、农机修理工的培训工作。全市共培训58191人,年均培训11638人。培训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7728人增加到2010年的15471人,增7743人,增长1倍多,年均增长率25%。

4.联合办学增强培训实力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纷纷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展农民培训,既能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实力,又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调动学员主动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如农函大与农广校联合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与职中、用工企业联合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5.培养规模有待提高

从新型农民培养的年度分布上看,2006年-2008年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年增约1万人(次),年增幅16.84%。2008年以后,规模呈微缩平稳状态,年培养规模保持在7.6万人(次)以上,但新型农民培养数量占农民的比例并不高。以2010年为例,全市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共培养新型农民7.61万人(次),仅占全市乡村人口的4.2%、乡村劳动力的7.22%;全市共毕业初中生29133人,其中,12294人(占42.2%)进入普通高中,6222人(占21.36%)进入职中,还有10617人(占36.44%)升不了学,他们基本上是农村学生,是最具备培养为新型农民潜质的新农民(数据来源:《玉溪市统计年鉴2010》)。

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基层领导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不到位。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重视经济建设、重视项目投入,而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形成点子少、办法少。部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农民总体素质偏低

农民的整体素质比其他行业从业员偏低。玉溪市统计局2005年-2010年农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为 8.82%-10.22%;小学文化程度为32.22%-36.60%;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在52.02%-55.74%;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 1.63%-3.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8年为例,玉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82%,全国6.15%,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占33.02%,全国25.30%,高于全国7.72个百分点;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55.16%,全国62.42%,低于全国7.26个百分点;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99%,全国4.34%,低于全国1.35个百分点,实际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全国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

3.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市、县、乡三级长期、稳定的财政预算投入保障机制,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基本的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培训工作较难开展。目前,多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都是依赖中央和省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支持进行培训,缺乏统筹规划,缺少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投入的政策措施。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多年未能进行更新改造,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必要的教学设备不足,办学条件不适应教学需要的现象十分突出。

4.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不适应

在组织培训内容上对农民的所思、所想了解不多,掌握不够,对农民当前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对实用性注重不足;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性不突出;在培训时间上没有抓住生产季节重点;在培训方式上没有突出示范性;教学方法简单、创新性不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大多数还停留在教室里老师讲,学员听,还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法。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不多,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的不多。

5.培训教师、教材不适应

培训教师不适应。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部分乡镇成人职业技术校,教师编制长期空缺,没有专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虽大多都有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教学往往出现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培训内容新颖性不强,有的甚至脱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吸引力不强,农民难于接受;而农业系统的培训师资队伍,虽大多都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培训授课往往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对农民听课的吸引力不强,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

培训教材不适应。长期以来,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重视不够,基础课大多数采用全国统编教材,而专业课因各地生态类型、气候因素、生产条件、生产水平、生产方式、投入情况等千差万别,统编教材不适用。而能够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域特点,针对生产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高质量乡土教材,目前仍缺乏或缺少。

三、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长期性的战略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提高参与度。要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意见,注意决策的科学性。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选择适当的教育培训地点和符合条件的师资力量,基于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规范教育培训,注意总结工作经验,并使其系统化、制度化和长期化。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当前,各级政府应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还要加快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2.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我国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且政府每增加1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可减少农户物质费用6.64元。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为此,一要坚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好农村中小学,巩固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加快实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农村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并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从而保证明天的农业主力军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二要完善义务教育的投资制度。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是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负责,合理分担,构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其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特别是中央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有效地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彻底解决农村教育发展欠债和教育经费的问题。三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教育资源匮乏,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因此,要大力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长期实行城乡中小学对口支援,或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确保农村学生享受与城市学生大致相同的教育,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师资,提升农村教师质量。

3.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和保障制

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而首要因素在于资金投入。只有资金充足、切实到位,才能确保农民培训顺利开展。不少农民小农意识严重,教育观念淡漠,经济条件普遍较差,若让农民自己出钱参加培训,即便是对其很有益处,也不可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农民素质又是一个长期事业,仅靠政府增加投入远远不够,因此,保证经费来源至关重要。建议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经费的补贴;同时制定灵活政策,按照投入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民培训市场;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可采取实现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的措施。建议设立类似福利事业的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资金,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并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资金。建立完善的约束、保障机制,做到专款专用,责任到人。

4.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因此,一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知识全面的“多面型”、“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要整合资源,统筹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技术部门、科技部门、县乡成人职业技术学校、科协等人才资源优势,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强化对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及知识更新,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四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培训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和培训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提高培训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工作。要组织农业院校、农业技术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成职教专家,根据我市不同的生态环境、气候类型、生产条件、农民需求,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和“名、特、优、稀、缺”农产品的开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编写突出地方特色的乡土农民教育培训教材。

篇7

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8%,比2007年9.5%的增幅降低了1.5个百分点。而在2009年,农民增收将面临工资性收入减少、农产品价格下行、农资价格上升等挑战,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贵州作为农业比重较大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更大。2008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左右,与2007年19.6%的增幅相比增速明显放缓,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

对贵州而言,制约2009年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原因是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去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或大幅减薪。经济形势不景气之下,不少农民工选择提前返乡。贵州作为重要劳务输出省份之一,自2008年11月起,逐渐迎来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在贵州,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收入结构中占35.8%,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意味着,农民工失业或减薪将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大幅减少。

调查显示,2009年,贵州省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人数在130万人至150万人之间,占全省在外务工农民总数的20%以上。如按每个农民工年收入6000元计算,100万农民工返乡将造成全省农民纯收入总数减少60亿元。如分摊到全省2852.8万农业人口身上,相当于人均减收210元,占全省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 。“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使得全省农民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表示。

与此同时,另一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家庭经营性收入也面临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资价格上升的双重夹击。“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省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趋势较为明显,而农资价格一直在上涨。”省农业厅市场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刚毅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春节期间价格有所回升,可是春节刚过,各类农产品价格又出现走低的趋势,一些农产品出现销路不畅的苗头。与此同时,化肥等主要农资价格则持续上涨。这意味着农民生产比较效益可能下降,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前景堪忧。

挑战来自外界,也来自自身

2008年12月,一批在贵州大学赛恩培训中心完成电焊技术培训的农民工顺利找到工作,其中还有人被上海的企业录用。此时,正是失业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

“其实,现在沿海地区的企业还是缺工的。” 省农办劳动力转移培训处处长高松告诉本刊记者,“不过它们不缺普通工人,缺的是掌握一定技术的技工。”春节过后,广州、深圳等地都举办了多场企业用工招聘会,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前去应聘者众多,不少企业却没有招满。这是因为,企业对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要求提高了,再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农民工流入大省江苏省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农民工文化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90%的岗位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事实证明,农民工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才能在就业竞争中有更多选择。

根据贵州省有关部门之前的调查,贵州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年多。由于文化较低,企业用工需求旺盛时,他们大多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虽然辛苦,得到的报酬却很少。2008年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形势逆转,企业用人标准提高,他们中的很多人便遭到淘汰。

与此同时,不少农民工虽然持有初中文凭,实际却没有达到初中生的文化水平。而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和受培训者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文化水平低、基础差,学习其他技能自然比较困难。在省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中,有些农民工觉得自己跟不上,培训还没结束人就不见了。“农村基础教育还应更加务实,不能只是发发文凭,或单纯追求升学率,而是要让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真正学到今后一辈子受用的知识。”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高松对此颇有感触。

与之相应,农产品价格波动这一影响贵州农民增收的另一重要因素,既有市场需求减少、市场连锁效应等原因,也与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有很大关系。

“如果像‘老干妈’这样的龙头企业再多一些,贵州农产品的价格会稳定得多。”省农业厅果蔬站的工作人员邵宇告诉本刊记者。他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夏天,贵州西红柿丰收,反而出现了菜农“丰收却减收”的现象。西红柿收购价一度大幅下跌,收购价最低时曾跌破每斤1角。“表面看来,似乎是西红柿太多了,卖不出去,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然而,其实去年贵州全省西红柿总产量还抵不上外省农业大县一个县的产量,并不存在供求关系明显失调。”邵宇认为,“如果多一些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按照生产需求,和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就不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了。”

此外,农户与市场对接能力不强、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各生产环节的联系较为松散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例如,去年西红柿收购价虽然曾经大幅下跌,其零售价格变动并不明显,即使在收购价跌至每斤1角时,省内主要城市菜场里西红柿的零售价始终维持在每公斤3元左右。“收购价和零售价相差比较大。” 省农业厅市场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刚毅说,“因为中间经历的环节多,农民实际没有得到很多实惠。”

千方百计保增收

“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业弱、农民穷、农村落后的局面还未根本转变,‘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和特征在农村表现得尤其突出,农业农村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爬坡上坎阶段。我们必须更加解放思想,增强危机意识,采取果断措施,培育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保持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严峻挑战,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传递了一种理性而客观的声音。

据悉,2009年贵州省委1号文件将从九方面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部署。现将其中部分要点内容摘要如下。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各种补贴政策,并结合贵州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马铃薯、茶叶、特色畜产品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将更多适合贵州山地特点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认真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回流农民工基本情况,加强组织、引导与服务。努力巩固现有输出渠道,开辟新的劳务市场,稳定农民工外出规模。引导回流农民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提高农民工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篇8

同志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指出:“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同志的讲话,突出强调了技能人才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了新时期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意义。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精神,各个地区都加大、加强技工院校的支持和改革,技工院校也在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一体化”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许多技工院校已经对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力量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主要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误区一:一劳永逸,缺乏长效机制

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成果和成效,需要建立起健全、可靠的长效机制,确保时时建设、处处建设、人人建设,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竞争环境,使师资力量建设的成果最大化。

随着国家对技工院校的大力支持,很多技工院校都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动,大刀阔斧地进行师资建设和改革,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或在实施了一些建设活动后,没有显著变化;或在实施了一阶段建设方案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造成师资力量建设的不了了之。如这几年很多技工院校都在搞师资建设,但取得成效的却非常的少,这都是对师资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估计不足造成的,这也是急功近利、虎头蛇尾心态的表现。技工院校只有坚定信心,建立、完善一个长效机制,充分考虑到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才能保证师资力量建设顺利、长久地进行。

二、误区二:闭门造车,缺乏知识更新

现代社会是信息洪流的社会,建设师资队伍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面向社会,若教师队伍固步自封,与学生脱节、与社会脱节,怎么指导学生面向社会?怎么服务社会呢?因此,技工院校要对现有师资队伍充分调研、科学规划,让教师与社会、企业手牵手、面对面,有效利用“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接轨,使教师了解或掌握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最新动态或技术,成为最新知识的传播者,才能让学生达到与企业接轨,服务社会的目的。

“校企合作”是技工类院校的重要办学模式之一,也是技工院校发展的一种趋势,很多的技工院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并且不止和一家企业合作,合作时间也不止一年,但大多数合作都停留在学校为企业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安排学生就业,企业再对学校进行一定的补助并提高学校就业率的初级阶段。怎样才能把“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呢?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校企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要建立一个学校为企业培养学生,企业为学校培训教师的新型培训体系,让教师先感受企业气氛,了解企业制度,理解企业文化,再学会企业关键技术,参与技术难题攻关,最终掌握最新技术知识,使教师始终站在社会和企业的前端,站在技术知识的前端。这样,才能达到指导学生、面向社会的目的。

三、误区三:形式主义,无法转化成果

技工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指标是“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这也是技工院校师资建设的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有职业资格证,能够教授理论知识,又有技术资格证,指导实习生产。这是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作为一个教学整体,两者相互结合,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地掌握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工院校拥有“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使用“一体化”教学专业的数量,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

从一些统计数据上来看,很多技工院校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双师型”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能不能把自己的实践技能转化为学生们学习理论的催化剂?如在讲解中技《机械基础》课程中定轴轮系时,很多教师都是讲解如何计算轴的转速或齿轮的转速,做不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于很多的中技学生来说,一听到计算就会产生厌学的抵触情绪,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学习的效果也肯定一般。若让学生构想成在一个车床加工过程中,粗加工时,怎么组合这些齿轮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慢速,精加工时,怎么组合这些齿轮才能得到所需要的高速,这个问题就转化到车床加工的实际生产中去,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还有使用“一体化”教学时,教学设计是否完善?是否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融会贯通?这些都是师资建设中很重要的环节,不光要有数字上的变化,还要有质量上的变化,不能只搞形式主义,要把“量变”转化为“质变”,最后转化为成果。

四、误区四:一技难长,需综合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科学技术更新更加快速化、复杂化,单一技术的产品也越来越少,很多产品或设备都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的成果,如汽车,它就融合了机械制造、电工电子、液压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多学科的技术。这就对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技工院校需要将拥有单一技术的教师培养成跨学科、复合型师资队伍,这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机遇,也是挑战。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员的基地,在课程设置上也很注重多学科的培养,如中技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可能要学机械类、制图类、电子电工类、电脑类等知识,但大多数专业教师只注重教授本课程相关知识或延伸,而不注重本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纵向联系及延伸,学生学到的各类知识像是些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没有交点或交集,很难将这些学科纵横串联、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些主要是师资队伍知识单一化造成的,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能只注重“双师型”的培养,还要培养“一精多长”的综合性专业技术教师队伍。

五、误区五:只重技术,需技术、德育双重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技工院校在注重技术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或“育人”教育。

初中生、高中生毕业后,还有高中、大学作为缓冲期,而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若一个高技能人才能发挥技术特长,服务于社会,将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若一个高技能人才品德不端,他的技术特长就会成为危害社会的有力工具,或者起不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很多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学校的联系下,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但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学生没工作几天就又回到了学校,学生回来的原因一般是工作太辛苦、工作时间太长、工作环境不好等,这都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表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工作换了三四个都无法留在企业,而自己却不能创造就业机会,这些都是不自信,缺乏创新和创业精神的表现。所以,技工院校必须注重“育人”教育,而“育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师资队伍、师德教育水平的高低。一个师德好的教师,可能带出一批品德高尚的学生,而一个师德不好的教师,也可能带出一批品德不端的学生,所以,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该首先对师德进行培养,其次是专业技术的培养。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师德培养与专业技术培养同等重要。

总之,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提升竞争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师资队伍是技工院校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技工院校要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规划好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本。

篇9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社会的需要,就是就业的保障,这是决定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职业教育的思想源于清末出现的一所实业学校。20世纪初,有“北洋实业权师”之称的周学熙,主张“工学并举”,强调教学要“教、学、做”合一,坚持“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教学方法,现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传承了当时“工学并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为国家培养直接面向生产的技能型人才教育,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中等职业教育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也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检验学校的师资力量与课程建设水平,是一场从学生到学校、到地区的全方位检验。职业学校还应进一步贴近企业需求,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近年来,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引导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对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进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潜能开发的激发点。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学习、自主学习、探讨学习、创造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水平,有研究问题的能力,有解决问题的真本事。中职学校的生源多来自中考失利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初中生,学习上欠缺积极性,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是以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室教学为辅,技能训练环节相对薄弱,这种教学方法,使本来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据调查,一年级新生的流失率最高,许多学生反映学习理论基础过于枯燥,接触不到实际工作技术,于是干脆一走了之。这就反映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很难培养出拥有精湛技术的实用型人才。

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合作帮助,作为学生,每个人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参加大赛的机会,对学到的技能和心理素质是一种直接的磨炼。激烈的竞争还可以激起学生的竞赛意识,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展示自己的实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带动周围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人人比技术,人人争第一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中职教学体制创新,从校企合作走向校企一体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必须加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联合办学,合作培养,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式的职业教育。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教育活动,如参与课程设置、安排实习、提供设备等,同时,企业能够优先录用毕业生。一些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模式,学生经过培养,从学小走向社会时已经是技术能手,很受企业欢迎。

职业技能大赛的定位是技能比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系统组织与行业企业参与相结合、个人与团队协作相结合,这对于引领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确保中职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打造技术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蓝领”。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纷纷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把工厂、车间办在学校内,教室既是课堂,又是实训车间,具有仿真企业的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同时进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赢得学生们的广泛称赞。这也要求中职学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不断更新,贴合市场,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平台。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的同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也在渐渐拉开帷幕。不少中职学校已改变了过去由学校主导、靠关系联络为主的浅层次校企合作,转变为由企业主体、学校主导,以利益为共同前提,以产权为纽带,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深度融合,共建校企共同体已成为一种发展潮流。学校负责引入社会资源,改革管理架构,创新培养模式;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场地、设备和岗位。人才培养从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链”,就业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引入企业对接学校专业,企业技术专家兼职客座教师,学校专业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实习实训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岗位,开创了一条产学双赢的新路子。

三、扩大学校知名度,有利于学生就业

各级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是职业学校办学的一个方向标,是市场需求人才类型的一个航标灯,中职学校办学必须贴近企业、贴近行业、贴近地域经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市场上最需要的。全国各级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教育质量展示、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是向企业和社会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实力将会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为自己赢得很好的发展机会。这让企业和社会更青睐信任学校,也决定了校企合作必须更深入、更持久地走下去。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订单式培养,使学生一入学即可解决就业问题。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大大提高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四、有利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篇10

北京市2011年的中职招生是一个转折点――百余所中职学校的3.1万个招生计划,录取了仅1.8万人,超四成招生计划未完成。这使得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中职招生放开了政策,外来工子女被纳入了北京中职招生范围。

北京外事服务学校招生负责人刘群芳老师坦言,中职学校每年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录取的学生中,还有不报到的,部分被录取的学生选择复读,托关系上高中,这种二次流动又会压低录取率。

据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副校长林国新介绍,初中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是导致中职学校招生难的最直接原因。他表示,上海最近3年里初中生源下降了三成;从全国范围看,全国初中毕业生最近两年每年减少30万到40万人。按国家计划,初中毕业生约四成分流进中职校,上海中职校每年应招生约3.6万人。如果不招收外地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仅招本地学生,根本完不成计划。

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国家中职教育实现大扩招,连续两年每年扩招100万名,2007年再扩招50万名,今年国家中职招生计划达到820万名。中职校扩招国家设定普职比是调整人才结构的重大举措。社会经济发展,既需智力型人才,也需技术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是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所在。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招生计划,一边是逐年减少的生源,身处夹缝中的中职学校面临生源困境。

合并学校应对生源减少

北京市原有400多所中职学校,在生源危机面前,北京市政府决定大幅缩减、合并中职学校数量,减少到每个区只有一两所中职学校,而缩减后保留下来的中职学校办学经费却越拨越多,最终形成了若干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堪比高校的中职学校。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市都在尝试用职校合并方式应对激烈的中职招生竞争。安徽省有500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普遍不足,招生竞争激烈。今年9月10日,安徽省教育厅决定,淮北、蚌埠等多个市的中职学校要改变职业院校各自封闭、专业设置趋同的旧模式,进行合并招生。据悉,淮北市打破部门、行业、学校类型界限,把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集中纳入到市职业教育局管理,改变目前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如将淮北工业学校、淮北师范学校、淮北商贸中专学校(原淮北市二职高)和淮北艺校合并,成立淮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淮北卫生学校并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两校专业资源。

蚌埠市围绕优势学校、优势专业,积极整合各类职教资源,建设面向蚌埠、辐射皖北,集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为一体的职教园区,蚌埠市职教中心与蚌埠技师学院实现实质性整合,实现人、财、物的统一。泗县职教中心将区域内公办职业学校进行合并,组建县职教中心。泗县新建职教中心,整合全县公办职业教育资源,将原泗县第一职高、长沟职高、黑塔职高等3所职业学校合并。

合并学校是为了避免激烈的免招生竞争,也是为了执行教育部规定。今年8月,教育部了《关于做好2012年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部署了2012年秋季开学工作重点,即关于中职学校招生问题,尤其提到禁止有偿招生、抢拉生源这样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要避免重复招生、重复录取、虚报冒领这样一些违法的做法。

生源素质低影响教学质量

在生源减少的同时,生源质量下降成为困扰中等职业学校的另外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加上城市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出现,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合并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女,只是解决了中职学校自己的生存问题,如何在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则是当下中职学校面临的更大挑战。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职学校的新增生源是外来工子女,他们往往就读于师资力量不齐全的打工子弟学校(即招不足本市生源而开源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公办学校),或者就近就读于开源招生的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公认较差的。加上外来工子女往往家庭教育条件不够好,这些学生通常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较差,往往容易产生于厌学情绪。

河北省保定市职教中心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阳建波认为,厌学情绪是职校学生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而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保守、跟不上时代,也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根源在于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和改革中职课程设置。

阳建波认为,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而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会起到消极的推动作用。有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经过多次努力,学习成绩仍然不见提高,经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取得成功,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逐渐形成“学习无意义”、“自己就是学不好”等偏执观念,很容易就形成了厌学情绪。

职业学校要想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直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入手,把目光聚焦于更新评价观念、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等,以此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应树立注重能力开发、素质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实训课比例,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

外地生源成“救兵”

2011年起北京市各中职校将3000余人的招生计划投放到京外,此举被认为可有效缓解招生难。2012年,北京市中职学校开始大量招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该举措更是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被看作打工子弟实现在流入地升学的“突破口”。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北京初中毕业生数量测算,本地毕业生不能满足所有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接纳量,因此北京的中职校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等项目从西部省份、周边省市招收学生,也可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补充生源。

当下学生和家长普遍把上高中、考大学当作主要目标,只有此途无望才会考虑到中职求学。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大部分学生是初中阶段学习困难者,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生活环境、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的不同,一些中职学生难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他们往往会感到困惑与不安。

到树仁学校招生的北京市石景山区黄庄职业高中是该区保留不多的职业学校之一。该校校长王彦荣介绍说,学校近年来从政府获得的校舍、设备资金已达上千万,但是却招不上学生来。为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市政府还给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许多优惠政策,可是生源依然是问题,于是对外来工子女敞开大门就成了重要途径。王彦荣分析说,北京市民对子女教育期望很高,很少有本地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而北京的外来工子女升学一直是个大问题,现在学校尝试大量招收外来工子女,对他们实施免费中职教育,这样才能不愧对政府拨付的巨额经费。

不止是黄庄职业高中,很多公办职高都对外来工子女敞开了大门。《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黄庄职业高中所有的学生宿舍都是公寓式管理,条件甚至好于一些大学。

北京外事服务学校位于北京二环路边,紧邻金融街,处北京市核心城区的黄金地段。该校有两座自己开办的实习饭店,校内外装修高档,教学设施齐全。在该校,高级教师和专业技师是教学主体,50%以上的专业教师经过出国培训和学习。教育部门还对该校学生给出优惠政策,在金融、旅游专业开设高考直通车班级――学生在校3年,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毕业后免试直升高等院校。

课程改革适应生源变化

由于生源的变化,中职学校面临课程学制的方向选择。在原来以城市生源为主的情况下,一些中职学校的学制和课程强调与高等教育衔接,中职毕业后直接升入高职,或者通过内部考试升入一些高等院校的大专和本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和高校相衔接。

篇11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个人素质低、心理较为扭曲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越来越强烈,却缺乏有效地引导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完善的社会主体,这些问题会变得日益严峻,不论是对于学生自身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中职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考的失败者,属于初中时代的“后进生”,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或者家庭原因,导致这些初中生在初中毕业后无法升入高中,从而进入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期望早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心理素质偏弱,个人素质偏差,而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当前国内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忽视文化教育

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较差,各项文化基础差,如识字不全、理解困难、表达不善、数理化不精、英语不会等,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也关系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中职学校虽然是以实际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但是在面对这些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时,学生就要去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理解,遇到问题即使求助于老师。就像我们学校主要涉及的是护理、药剂的专业,学生在初中完全没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们学起来往往很吃力;而各行业专业领域的先进知识大多来自与国外,如果英语能力太差让学生很难进一步发展。

2.忽视心理教育

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很严重,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人生失败者,他们难免会遇到家人的责怪、朋友的嘲笑和老师的轻视,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怨恨等情绪,而在这方面,中职学校也很少会去关注。

3.忽视素质教育

中职学校往往过于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对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有所忽视,导致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人素质大多不高,过早的存在功利思想,并缺乏道德的约束,过早的接触社会,让思想还不健全的中职学生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为了所谓的义气打架斗殴事件屡有发生。

二、主体性教育视野下的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基本走向

在主体性教育的大环境下,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培育学生成为社会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和社会化两个方面,个性化是指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并独立,社会化包括融入社会和产生价值,融入社会强调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产生价值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主体性教育视野下,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基本走向应该包括:

1.实行人性化教育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对其加以引导,多多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健康、自信、乐观的成长,完善自己的人格,实现个性的独立。

2.重视素质化教育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化教育,任何学校都应该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做学问,先做人”这句话说得就是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加以更正,通过素质教育让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3.加强专业化教育

中职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化教育,中职学校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中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就读高中的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早日融入社会,而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他们的专业技术已经逐渐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让学生在进入社会能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实现自己的主体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体性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体,而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体,不只是需要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还需要个性的独立,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只有做到个性的独立,才能保证主体的独立,只有做到人格的完善,才能保证主体的自主,只有做到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主体的完善。所以,中职学校不能只看重对学生的专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程度教育、个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完善的社会主体。

参考文献:

篇12

一、工作目标

把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全覆盖的教育扶贫多元扶持机制,支持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升学,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完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的工作体系,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均衡普及成果,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二、工作任务

(一)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1.继续大力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民生工程,201X年完成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目标任务,加强对民族乡(镇)、贫困村学前教育发展工作的指导。

2.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工作,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同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连续三年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追踪和目标检测。

3.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落实县长、乡(镇)长、局长、校长、家长等“五长责任制”。根据本地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人口流动规律,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趋势和管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乡(镇)政府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进一步落实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应补尽补。

4.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动建立普通高中综合预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鼓励各类高中办出特色和水平。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4·20”职业教育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按期完成,加快推进合格、示范中职学校建设,争取与优质中职学校结对共建,切实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对接扶贫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建设,着力提高中职学校为贫困地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帮助贫困学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增强贫困山区人口创业就业能力。深入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服务民族乡村扶贫工作。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引导优质培训机构到贫困地区建立培训基地,依托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需求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6.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力“宽带中国”战略与“光网四川工程”加快推进本地教育信息化进程,201X年建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201X年学校宽带接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同步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201X年90%的教学班拥有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备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并实现在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全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201X年完成教师80%和初中以上学生60%的实名注册工作,并在教育教学中深入应用。

(二)强推重大教育扶贫项目。

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项目计划。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201X年,争取投入200万元,支持片区乡中心校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义务教育“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

(三)健全扶贫济弱资助体系。

1.免除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保教费。从201X年春季学期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全部纳入面上的保教费减免范围,并据实免除保教费。其中: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照实际收费标准据实免除;对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按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费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

2.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实行“三免一补”。“三免”: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作业本费。“一补”: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学期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625元。

3.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的学费。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期1000元(每学年2000元)。

4.在中职助学金基础上,再给予贫困家庭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在发放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每学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

5.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从201X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费补助2000元)。

(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1.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积极争取省属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增加招聘数量。

2.对乡村教师实行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符合乡村教师工作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和标准条件,全面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在聘用管理上对乡村教师予以倾斜。加大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3.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研究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多种途径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201X年全面启动试点工作。

4.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国培计划”、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项目,开展教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县级201X年组织不少于50人的集中培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教育扶贫工作责任。

成立县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研究、部署、协调全县教育扶贫工作重大决策和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监督、推动教育扶贫工作有效落实,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由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股室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高效推进。切实强化责任落实,逐层细化教育扶贫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逐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稳步推进。

(二)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教育扶贫协调推进。

健全教育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与扶贫移民、财政、发改经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明晰部门工作责任,共同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跟踪机制,定期分析、研究、安排、跟踪和落实;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议事机制,适时分析研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工作高效开展。

(三)突出舆论宣传,营造教育扶贫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及时、有效地宣传教育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要求、帮扶措施、帮扶内容和典型事迹,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关爱贫困家庭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工作的知晓度,努力营造教育扶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导检查,促进教育扶贫有效落实。

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对局机关各股室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组织专门力量从教育扶贫工作的目标要求、节点任务、措施落实及效果反馈等方面定期督导检查各类教育项目实施、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等教育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适时和通报全县教育扶贫工作的动态和成果。

教育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二:

一、工作目标

(一)学前教育。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需求,做好幼儿园基本情况资料信息统计。201X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

(二)义务教育。做好贫困村小学(教学点)信息统计。201X年,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

(三)高中阶段教育。201X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

二、重点工作

篇1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知道,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技术工人队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而职业教育正是承担培养大批技术人才的“摇篮”和重要阵地。不断改革和加强职业教育,是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需要给予职业院校以自然、社会、制度等环境的配套,以让它们有更广阔宽松的环境取得长足的发展。

一、政策制度环境优化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下大力抓好组织实施。要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工作,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推动职业教育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要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合作分工,齐抓共管。要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行业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紧密结合起来,依法维护职业学校及其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对下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和行业履行职责情况的督导检查。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有效防止执法部门因利益驱动引起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切实保护职业院校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制度,提高层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严格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工商等部门要加大监查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用工单位给予处罚。要进一步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经省级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认定,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经费投入环境优化

(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多元投入机制。协调科技、人事、劳动等部门,采取与教育部门联合设立培训机构的办法,免费提供师资、培训资料、实习场所,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投入效益。财政部门要按政府制订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按学生人数对公办学校予以足额拨付,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努力投入必须的运转经费,并督促社会力量办学主体足额拨付办学经费。省、市政府用于支持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扶贫开发等相关专项资金,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和培训。

(二)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督促中等职业学校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各县区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

(三)各类企业要承担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的相应费用。一般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业教育经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2]要保证这些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严禁挪作他用。税务部门要依法落实有关学校和校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三、舆论宣传环境优化

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具体而言,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虽然社会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只有让孩子上大学才有出息,读职业学校则没面子。还有一些家长不愿孩子到职业学校读书,害怕那里问题学生多,担心孩子学坏。在部分职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0%的学生感到不自信,无法与高学历者竞争;有50%的职校在校生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差,所以选择了职业学校;45%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职业学校的专业而选择了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在舆论宣传上大做文章。

要创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制定技能型人才工资指导价位,设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岗位津贴。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表彰制度。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先进典型,开展专题宣传活动,举办职业教育成果展览,派出职教宣讲团,到各地进行宣传演讲,挑选各高、中专学校组成大型文艺演出团到市县进行文艺、才艺表演;组织职教技术服务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宣传有关部门、行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更加积极地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重视和羡慕技能人才、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校园周边环境优化

大部分职业院校周边环境较为良好,但治安复杂、环境污染、交通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敲诈勒索、侵害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屡有发生。二是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厅以及非法经营的录相厅、按摩室、歌舞厅、出租书摊等边整治边复燃。三是无证及占道经营的摊点是个顽疾。大多数学校门口成为流动摊贩的集中地,很多学校门口的流动油炸煎烤摊及快餐小炒店卫生状况差,严重危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四是学校周边污染尚未根治,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五是一些院校门口就是交通要道,交通警示及减速装置不全,经常造成校门通堵塞,时而发生交通事故,每年都有学生因为交通事故致死致残。 转贴于  为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首先要统一领导,加强协调。要专门成立由政府牵头,交通、文化、卫生、工商、公安、教育、建设、城建、环保等部门参与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下设日常巡查小组,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各司其职,定期开展巡查,掌握情况,研究对策,出台措施,确保学校周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要完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日常巡查工作小组的职能,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形成部门间工作合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格局,确保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

其次要严格执法,整治到位。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有案必破、违法必惩,彻底铲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小流氓、小混混势力。交警部门要在学校周边完善限速、慢行、让行等警示标志标牌,合理施划人行横道线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提醒驾驶人礼让学生通行。相关部门要继续开展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洗头房、图书出租等场所的打击力度,严把文化娱乐场所开办的审批关;校内和校门口不得摆放饮食摊点,不得依傍校舍和学校围墙搭建民用建筑等;坚决取缔无证流动摊贩,全面清查校园周边百货零售、食品加工、餐饮等经营活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同时加大对校园周边的环境污染治理,对学校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影响师生健康的企业,要予以处罚并责成限期整改。

五、招生环境优化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新生人口不断减少,高考人数也从2008年的顶峰1050万降至2009年的1020万,2010年的946万,高校适龄生源逐年下降,与此相对应的是2009的高考录取率为62%,比2008年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的平均录取率增为67%。对所招生源主要来自全国各地高考成绩较差高职院校而言,这一增一减两个数据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因为考大学已变得越来越容易,许多初中生也在毕业后选择放弃中职而读高中,还有教育模式多元化也在分流职业院校的生源。生源的萎缩已让各地职业院校感受到了阵阵寒流,保证职业院校稳定的生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没有生源,职业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采取主要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的政策,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有必要调整,从以招收普高毕业生为主改为主要从三校生中进行招生,以招收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级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且还能利用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优势,拓通中职学校毕业生升入高校的渠道,以此吸引、引导和制约更多的初中毕业生分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为他们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不断实现更好的追求和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同时应改变招生中的层次划分,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需尽快改变高等职业学院被定为第五批招生范围的规定,甚至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允许一些职业学校在统考之前进行招生,也可以像韩国一样不受国家限制,依学校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招考。再有一点就是降低职业院校的统招录取分数线,让更多渴望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因为成绩的原因而被拒于校门之外。

六、就业创业环境优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