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的功能

建筑工程的功能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建筑工程的功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筑工程的功能

篇1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建筑工程建设成为了当前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财政拨款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来看,其存在着施工周期长、施工规模大等特点,而该特点就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了不少难题。对于前者而言,受到施工周期长的影响,可能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进而存在着追加预算资金的风险;对于后者而言,因施工规模所决定的大量物力、人力投入,却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增大了造价控制监管的难度。由此,这也成为业界一直关心的问题。

从现阶段相关文献的阐述中可知,诸多作者习惯于从优化造价技术上下工夫,从而借助工程领域的手段来完成造价控制工作。诚然,这种思路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无论从实施成本还是实施效力上看,仍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为此,笔者将从预结算管理方面来讨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

一、预结算管理的功能定位

从管理流程来考察预算和结算活动,前者主要存在于资金的使用之中,后者则主要存在于项目竣工验收之中。从控制职能的角度来看,前者则构建起了事前和事中控制,而后者则构建起了事后控制。

从上述逻辑出发,功能定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构:

(一)预算管理功能定位

1、事前控制

众所周知,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前需要对其进行实地勘测和制图,之后便开展造价概算。若是财政拨款项目,则造价数额在审批后则意味着对项目施工建立了约束机制。

2、事中控制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往往存在着外包现象,这也是整合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针对子项目工程量额定好建设资金的情况下,便对项目施工建立起了事中控制的机制。

(二)结算管理功能定位

严格来讲,结算活动不仅存在于建筑项目竣工验收之后,还存在于项目施工期间。从事后控制的角度出发,结算实则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期中审核与期末反馈。前者有助于对资金的后续使用建立起调控机制,后者则通过对票据形式要件和经济事件的审查,尽量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二、定位驱动下的组织结构设计

根据以上功能定位可得,在实现预算和结算的功能前还应在人员、制度形成上下工夫。因此,这里就存在着组织结构设计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以工程项目小组作为预结算管理工作的主体

根据管理经济学原理可知,项目小组成员具有对工程施工的“具体知识”,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够根据工程状况以及以往经验,较为合理的开展预算和结算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正由于他们拥有“具体知识”,因此在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项目小组具有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激励,即提高预算资金总额,以及在结算中出现资金漏损。为此,这时就需要引入财务主管部门对项目小组的监督机制。

(二)以财务主管部门作为预结算管理工作的载体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主管部门扮演着“成本中心”的角色。由资本循环公式G―W―G`可得:财务部门面对企业同时存在的工程项目建设现状,必然需要在资金使用上执行统筹原则。因此,财务部门首先在资金的统筹原则导向下,对项目小组的资金预算申报进行审核。然后,与项目小组成员协作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核算,并最终由企业管理层作出预算资金总额的批复。在资金结算环节,财务部门通过监管项目小组的资金帐户,来了解资金的回笼状态。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对项目小组的绩效考核提供关键参数。

三、组织结构设计下的实施路径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组织结构设计下,具体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围绕工程子项目进行预结算管理

实践证明,预算管理出现偏差主要存在于子项目施工过程之中。由于子项目往往由独立的法人实体承包,在盈利动机的驱动下可能采取维持造价降低质量,或者维持质量提高造价的行为来与总发包方进行博弈。关于前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发包方针对子项目,建立起中期结算机制来给予造价控制。可见,这里的结算就为预算管理提供了保障。

(二)针对项目资金使用展开票据稽核

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可知,在对子项目额定好资金使用量的情况下,项目承包商仍可以通过虚开票据的方式抬高造价成本。若只是从票据的形式要件上进行考察,则难以确认该票据数额的真实有效性。因此,还应针对项目资金使用展开票据稽核工作。其主要在于确认,票据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要件。对此,则依靠对超预算部分进行严格审核。对于财政拨款项目,往往在这里出现问题。

(三)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引入多方监管

鉴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领域时常出现预结算部门与承包商之间的合谋现象,还应需要考虑引入第三方审计组织来确保项目发包方的权益不受侵害。审计的主要内容在于在资金的统筹原则导向下,对项目小组的资金预算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并针对事中资金使用和竣工结算各要件进行审查。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预结算功能定位便可以围绕着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来展开。在实践环节,则需要在围绕工程子项目进行预结算管理、针对项目资金使用展开票据稽核,以及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引入多方监管等方面下工夫。

篇2

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今社会新出现的智能化建筑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经过三方面系统技术的结合与应用综合开发的工程,智能化建筑工程在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各个领域的关注。因此,关于其的监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介绍智能化建筑

1、什么是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并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相结合在一起,会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规范管理的工程。智能化建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工期规划的建设工程工作,最终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运营,以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其要求的不断提出而不断的更新、不断的补充相关内容。

2、实现智能化建筑的目的

建筑智能化在通常的设计中可分为: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及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三大系统方面,而其中的每个大系统中包含着多个小系统。且将建筑物智能化的目的有:1、为用户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高效、合理的投资和低能耗的、节约的生活环境;2、方便有效的利用信息和通讯设备;3、采用建筑物自动控制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综合管理能力;4、涵盖电气、安装、计算机、软件等诸多学科以为建筑物提供反映快、效率高和有力支持的生存环境;5、最大限度的达到业主的最初目标;等等。其中尤以第一点最为重要。换句话说,在建筑物内设置的任何智能化物件与系统都要服从于这个目的,否则,建筑物智能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自身价值。

三、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

1、对智能化建筑工程进行监理工作的原因

目前,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得到了社会大众的青睐,但是因智能化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边缘分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智能化建筑的监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可以更好的确保工期、提高工程质量、投资成本最小化。而在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要想完成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就必须明确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的任务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监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2、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中的问题

(1)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技术不完善,设计的匹配性较差。因我国大多数的智能化建筑设备是从不同的国家进口的,而且还是出自不同的厂家,从而智能化建筑系统之间由于不同公司的差别无法达到比较完美的匹配,使得智能化建筑的各方面之间技术不完善,设计的匹配性就会较差,对智能化建筑的施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智能化工程的投资控制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依据。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的设备出自不同的厂家,其价格的定位就会产生分歧,并且很多价格都是采用参考数值,从而使得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投资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影响了智能化建筑的监理工作;

(3)智能化建筑工程进行监理工作的部门多且协调较困难。智能化建筑系统涉及到了多个部门的工作,监理人员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时,往往会受到各部门的干扰,从而影响了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工作;

3、如何更好的对智能化建筑工程进行监理工作

针对目前智能化建筑发展的现状,为解决智能化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以下几点:

(1)合理定位智能化建筑系统,优化已有的系统功能。

完善智能化建筑的系统技术,根据业主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其各方面的重视程度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做好变更性的工作,满足用户对智能化建筑的要求,以提升智能化建筑的系统的整体匹配性能力,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

(2)维护业主的利益,实施整体的建设项目。

根据智能化建筑的监理要求,对工程的每一个方面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保各系统的安装到位,运行可靠。承包商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作业,清除不合格的建筑设备,杜绝偷工减料、浑水摸鱼的现象的出现,确保业主的利益,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

(3)协调各监理部门的工作,优化监理工作的实施

在智能化建筑的监理部门过多的情况下,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跨部门的最好管理工作,优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要求监理的各部门在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实践工作中进行严密及时的质量检测工作,纠正发现的问题,创立高效便捷的监理工作环境,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

(4)核对智能化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加快监理工作的实施

积极的核对智能化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系统安装方面、智能化匹配性等方面,纠正几方面之间的矛盾和错误,明确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关系,做出完整、详细的施工任务方案,加快监理工作的实施,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

(5)正确处理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与业主、设备供应商、承包商的关系

智能化建筑工程的监理部门之所以能够担任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工作,是由于业主的授权,设备供应商、承包商的积极配合。因此,监理部门要明确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处理好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工作与业主、设备供应商、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

(6)监督好变更的工程,控制变更工程的价格

智能化建筑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工程的变化而出现工程变更的现象,这就需要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部门对工程的变更做好监督工作,根据变更的条件对工程使用的电子设备、材料、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价格问题做好记录,控制变更工程的价格,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

四、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发展

在我国,智能化建筑工程仍处于发展的阶段,对其进行的监理工作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需要有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更好发展,监理工作必须是高效、便捷的。应该从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降低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成本,使监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让其在空余时间进行全面学习,促进监理工作的实施,以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

总之,随着我国的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智能化建筑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监理工作领域也有了大的扩展范围。毫无疑问,监理人员良好的监理业绩,精诚的服务态度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尤为重要的。因此,社会应该注重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不断进取,为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工作做出贡献,开拓出监理工作的新天地,努力提高对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监理水平,高效、便捷、舒适的发展智能化建筑系统,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篇3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实施与如何实现智能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直是国内建筑智能化行业关注的热点。为使建筑智能化工程能够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智能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其应有的投资效果,工程管理人员就必须将严格管理和规范运作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 包括技术管理、工程管理和质控制等方面。本文将对智能化系统的工程管理及运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推进智能化建筑工程中各项工作更有序、更有成效地进行。

1 目前智能建筑经常出现的问题

1.1 在建筑工程中智能系统管理被轻视

管理是建筑智能系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实际管理中的优劣不但可以影响到建筑智能化行业能否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业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自身发展较快,但是在管理上也存在不少的漏洞和问题,而这里问题最严重的就是施工单位对管理不够重视;业主投资过于盲目;智能化管理由于设计上原因而造成的功能缺陷以及不完善;智能建筑市场队伍中的竞争比较无序等。

1.2 设计方面

设计与需求不符, 在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业主和开发商对智能化施工的计划都做的比较全面,同时目标也比较明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种在计划中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到了实际阶段就开始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不根据投入或者是实际需求去选择智能系统方案,而是对先进设备盲目追求,最后完全没法实现计划中所要达到的效果。此外,由于智能化建筑设计本身发展较快,再加上技术一直都智能产品研发和生产中被严格保密的部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运用也较为困难。

在设计过程中,智能化设计未能与其它接口专业进行有效的沟通,致使设计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不得不进行设计澄清和设计变更,而变完再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容易引发工程中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和再浪费。而这些资源的浪费其实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是可以避免的。

1.3 重“硬”轻“软”

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不仅仅需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由于智能化的自身发展特点,还要重视对多学科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技术人员对软件开发以及后期管理来最终实现人与机器智能之间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往往只是重视硬件上的建设,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存在过于轻视的问题。

1.4 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

智能系统中各种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如不能及时调整管理关系和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将会导致软硬件设备的重复设置。比如室内分配系统,移动、联通、电信往往各自组网而不是互补协作这一现象在全国的主干网和建筑物内部比比皆是,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国内很多新建项目已经开始实施三网合一,但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和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协调问题,将是建筑智能化管理进程中的另一个课题。

1.5 相关管理跟不上

虽然20世纪90年代,智能建筑才在我国起步,但是发展却十分迅猛。而且技术更新周期愈来愈快, 且又涉及多个学科和多个管理部门,因此相对于智能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管理已远远落后。由于国家管理标准的相对滞后, 全国各地方建设部门对智能建筑的管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有部分地区对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还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另外由于智能化工程管理和实施体系和规范的不健全,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建筑智能化的进程造成非常显著的影响。例如业主投资的盲目性;智能建筑市场队伍的无序竞争;由于设计原因所造成的功能不完善或存在缺陷;由于施工质量粗劣而导致性能不达标;忽视对建筑物竣工后(如物业)的管理等问题。

2. 智能化系统的管理

智能化系统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如要保证它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工程整个过程、各个阶段的指导与监管。

2.1 监控关键环节

(1) 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是把握该工程的设计标准和系统的功能定位,从实际使用的需求出发,使其总体设计既能满足该工程使用单位的应用需求,又具有该建筑特有的功能特色。

(2) 承包商的选择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国内通常由系统集成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选择一个称职的主承包商(集成商)是工程成功的关键。

(3) 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是工程业绩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证。智能建筑的业绩与成果、投资回报是其最终目标,因此虽然工程通过了验收、评估,但建筑物智能化的最终实现却是靠系统维护和管理来保证的。

2.2 智能建筑工程实施的系统管理

篇4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responsible for the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present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ype concept, how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in front of us and important work. This combined with my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our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ve energy present situation of how to do construction work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To jointly explore and colleagu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glass curtain wall building envelope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节能降耗的含义

在现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节能降耗主要是指节在技术指标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从经济指标上来看,就是通过优化管理结构,较少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人员安排和制度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取得最大的/最理想的结果。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降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利用新节能技术,例如利用保温外墙体、玻璃幕墙、透明绝热墙、双层玻璃幕墙、绿化墙体等。

二、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

众所周知,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的物理界限就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同时也是建筑多种功能的总集合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围护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功能足部完善,这种完善给人带来越来越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构造技术和使用材料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另一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围护结构不仅能够满足传统的功能需求,而且已经成为了采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有利场所,这一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太阳能墙板等。

1、门窗的节能设计。

门窗经常开动,很明显是围护结构中保温最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室内整体的热损失中,从门窗散发的热损失就达到40%的比例。

做好门窗保温工作可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入手:提高材料保温性能、控制窗墙比例、增加门窗的层数。这些方法可以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保温性。此外,在选择窗用玻璃时,有一种玻璃很有特色,那就是含有氧化亚铁的吸热材料玻璃,这种玻璃对红外线很大的吸收作用。常见颜色的有灰色和青铜色。

2、建筑屋顶节能设计。

现代建筑的屋顶相对于传统屋顶有很多的新增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减少屋顶吸收热量,同时,在减少热量传递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特点。另外,我们还可根据屋顶的优势,来大力发展太阳能屋顶结构。保温屋顶的形式要合理选择。此外,在材料、颜色的应用上也应该极力注意,避免选用相矛盾的材料。在设置保温层时,应该有效热能的散发,这样才能最大效率低减少热量的传递。

3、墙体节能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由不同材料组合而形成的复合墙体保温性能很好,它们在现代建筑墙体的应用中处于主导位置。与此同时,体现出高技术特色的新式墙体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应用最多的是透明绝热墙、双层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和绿化墙体等。

(1)保温外墙体的设计。

保温外墙体主要分为单一材料墙体和复合材料墙体。我们平常最常见的单一材料围护结构是砖墙结构。在施工中为了提高节能效果,必须同时节省建筑面积、减低实体粘土砖的使用,在目前来说多采用空心砌块结构。单一材料的围护结构包括有:粘土多孔砖,多层住宅一般采用砖混结构,这种结构以粘土多孔砖作为墙体。

(2)玻璃幕墙。

在现代生活中,玻璃幕墙以其独特的美观性特诊,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使用越来越广泛,因而玻璃幕墙对于节能设计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寒冷地区,尤其是严寒地区的冬季,最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3)透明绝热墙。

透明绝热墙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也十分普遍,它是由透明的绝热材料和外墙复合而构成的。相对特隆布墙的优势在于,特隆布墙只有一层空气层,而透明热阻墙都有两层空气层,再加上透明热阻的材料本身固有的热阻,可有效保持室内的温度。

(4)双层玻璃幕墙。

双层玻璃幕墙在现在的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很多人把双层玻璃幕墙叫做作“能够呼吸的皮肤”。它的种类不一,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各个玻璃幕墙中间留有相当宽度的通风道,以供空气流通。同时,这这种玻璃幕墙配有可以灵活调节的百叶,以方便控制。

(5)绿化墙体。

绿化墙体主要是指外表面覆盖着爬墙植物或者攀藤植物,正是这些落叶植物能够保证冬季日照的削弱和夏季保温性能的提高。适合垂直绿化的常见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常春藤、凌霄、金银花、扶芳藤等数十种。其中墙体绿化广泛使用较多的是爬山虎。

4、材料的节能选用

在材料的选用上,就是指要选用节能的材料。比如节能特性比较好的保温管材、板材、装饰装修材料等都属于建筑节能功能材料的范畴。这方面有很好的现实使用的例子,应用比较多的有节能化学建材、节能建筑涂料、节能管道、节能木地板等。一般情况下,新使用的新型节能材料在功能上不会差,其最大的特点是功能性和节能型兼备,它们的推广使用,不仅仅是建筑节能材料方面的一大进步,而且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节能的指标,也在建筑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5、检测的节能应用

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降耗主要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上,一般的住宅区还没有涉及很多。但是随着节能降耗的不断深入和资源节约型理念的扩展,居民住宅区的建设也必将遵循节能降耗的原则,这是一大发展方向。上面我们提到建筑的节能降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使用的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决定的,要确保材料可靠,实施质量检测必不可少。在行业里实施质量检测成为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节能措施。现在,我国惯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建筑热工法:指在建筑物的一些典型的部位通过检测获取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或者耗冷量指标。之后,通过折算得出相应的采暖耗煤量指标或耗电量指标。

(2)热(冷)源法:指在热源或冷源部位直接测取采暖耗煤量指标或耗电量指标,然后再转换求算出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或耗冷量指标。

三、节约资源的使用

在节能降耗的过程中,开元与节流同样重要。上面我们说的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就属于开源方面,下面我们主要从节流方面讲讲怎么样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资源的节约是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对节能减排做出具体、详细的策划,同时,节能减排并不意味着一味地降低造价,而是与安全管理和安全施工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

(1)在工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上,采取国家、地方、行业的规定措施,落后技术坚决淘汰,新工艺坚持引进,在技术的采用方面,优先选取工艺比较成熟、能好比较低、资源消耗比较少的技术、新材料;在土地的利用上,以最少的土地占用为原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实心粘土砖,一般情况下禁止使用,或者极少地利用;在环境保护方面,严谨废弃物品的焚烧,保护空气清洁;严谨污水没经过处理之前随意排放,保护水环境的清洁等;在质量检测方面,确保使用材料的质量的可靠性,严格把握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采取一次检测成功,不返工、不浪费。

(2)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安装小流量用水设备、节水型新产品;利用雨水井收集雨水,循环利用;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对绿化、降尘、浇灌等用水量大的工程要循环使用;在设备的日常检查阶段,定期检查设备的封闭性,及时修补漏水之类的现象。

(3)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是节约材料的主要途径,因为技术创新不仅提高生产和建设的效率,而且也不断地在围绕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这里不仅仅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因为我们接触的最多,也对实际情况了解的比较详细,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研发,和实验室人员多沟通、紧密配合。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不是无意义的操作,而是有目的有思想的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节能设计尤其是建筑节能设计现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行业乃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一环。对于我们相关行业,怎么样更高效地进行节能规划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是当前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难点、焦点问题。推进建筑节能是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的必由之路。但是,节能降耗不仅仅体现在设计设的图纸上,而是由我们具体的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总完成的。在自己的每一步的施工中都要把节能降耗放在心中。在节能理念的指导下,在合理应用施工新技术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方法,努力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董波.浅谈建筑节能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魅力中国,2008,27.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不断提高,能源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建筑行业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浪费是非常大的,所以只有在建筑工程中实施节能工艺,才能保障建筑业的高效和平稳发展。节能施工工艺既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又能有效的缓解当今世界能源紧张的现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所以,做好建筑节能施工工艺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是发展建筑业的重要保障。

1节能施工工艺的意义和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条件要求与日益减少的不可再生能源相违背。另外,地球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当前能源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加紧进行技术改革和技术革新,从源头上提高能源的开发、加工和利用效率,加强能源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按照适合国情、市场导向的原则,增加节能的科研和技改投资,加快发展一些关键的节能技术;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建筑业的发展也需要节能技术的帮助。如今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鼓励和支持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使得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得到发展,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建筑节能技术不仅是建筑施工的简单运用,还包括清洁能源的运用,比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节能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屋面节能施工技术

房屋屋面保温隔热层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选用平整的板材,粘贴要牢靠,缝隙要严密;松散的材料应先按照要求进行压实然后分层敷设,并使其表面保持平整。保温隔热层完成后要尽快进行防水层施工,这样才能提高屋顶的保温效果。要保持松散材料铺设基层的干净和干燥,同时可以先在松散的保温层上面铺一层隔水物,防止砂浆强度降低。屋面的节能结构一般是由上向下按照保温层、防水层及屋面板来完成的。对屋面保温用的材料要具有强度大、不易导热、不易吸水等特点。主要节能施工技术有保温隔热屋面和倒置式屋面。

2.1.1倒置式屋面

所谓倒置式屋面就是指对传统房屋建筑层面结构中的防水层和保温层进行的颠倒处理,即交换防水层和保温层的位置,让保温层在防水层的上面。常见的保温材料有很多,比如水泥蛭石、水泥膨胀珍珠岩和矿棉岩棉等。这些保温材料一般都是非憎水性,当它们吸湿时,导热系数会出现陡增的现象,如果将由这些材料构成的保温层安装在防水层的下面,将隔汽层装在保温层的下面,这样做不仅使结构更加复杂,而且也提高了成本,增加了施工的造价。此外,如果将防水层安装在最上层,而使防水材料暴露在外,会加快其老化速度,防水层的寿命也大大减少。如果在防水层的上方再加保护层,又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将保温层安装在防水层的上面。

2.1.2保温材料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层面的节能施工工艺过程主要是在房屋的防水层与房屋屋面板中间填加导热系数低、硬度大、容重低以及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例如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沥青珍珠岩、水泥聚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选择房屋保温材料时,必须按照效果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相关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把容重、外观、导热系数、吸水率等性能参数作为重点考虑依据。进行贮存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潮防水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依据相应的节能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有必要时还应进行试配工作。

2.1.3保温砂浆施工技术

保温砂浆是在各种轻骨料中加入胶结料以及少量辅助剂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通常采用抹灰的方式施工。保温砂浆施工一般要在屋面防水和基层检验收工作完成后再进行,要注意的是,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如果在夏季的话,还要进行保湿养护的工作。保温砂浆的抹灰过程还应注意施工要点的控制,基层要进行修平、清洁和润湿的处理,在表面不易粘的混凝土梁、墙和柱等部位要先进行打毛或刷粘接剂进行处理。施工过程要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在门窗洞的四周要用水泥砂浆制作宽为50mm的护角。每层抹灰厚度要保持在10mm左右,在底层达到具有一定强度后再进行下一层抹灰工作,注意在砂浆硬化过程中禁止任何震动和撞击。此外,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在内测,如果设置在外侧时必须要有防震、防水和防脱落等措施的保护。

2.2门窗节能施工工艺

在门窗节能施工工艺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采光、保温性和密封性。安装门窗前要检查门窗密封条的粘贴、缝隙密闭度和外形等等。关键是在安装玻璃以前一定要刮一定量的底油灰,铺时要严格操作,铺平铺严,安装时要使玻璃准确的位于框口内,使内外侧间隙相等,切忌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安装完整以后要对缝隙进行清洁,并在门窗和墙体接触的部分增添有弹性的玻璃纤维制品。密封条应选用与门窗的类型、品种、缝隙宽窄等相匹配的规格品。贴密封条的位置最好能够做到无缝连接,以免出现关门窗时出现过松或过紧的现象。对于自粘性密封条,切记要粘结牢固。建议在门窗的构件中做两层窗和两层门的处理,以提升房屋的隔音性能和气密性。为了确保门窗的密实性,要在门窗上的玻璃镶嵌中使用在框体部分添加弹性海绵条。另外可以采用节能型的新技术玻璃———低辐射玻璃。这种玻璃反射性能较低,利于室内采光采热,除此之外对有害人体健康的射线还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2.3地面节能工艺

地面节能施工工艺主要要求:保温、保湿以及抗冲击能力或是承重能力。在这些要求下才能延长地面的使用寿命,从而体现出节能工艺的意。

2.3.1对辐射采暖地面进行节能施工

进行这方面的施工应该特别注意绝热层的安装、施面层的施工以及填充层的施工这三点。铺设绝热层时应该保持地面的干燥和平整以及墙面根部的平直。填充层进行施工时,工人必须穿软鞋,用平头铁锹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并在填充完成后检查是否合格。在面层施工时也应该使地面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用木地板作为材料时,也应该先对木地板进行干燥处理后再进行施工,不可把潮湿的木材直接用作木地板。

2.3.2保温与防潮层的施工

保温层与防潮层的施工过程也需符合设计的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防止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增大以及其受到外力的破坏,进一步提高表面的抗冲击能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防止地面接触比较潮湿的空气,有效的使地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湿度同时处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在选用室内表面的材料时,尽量选取一些蓄热系数比较小的材料,这样就可以使空气的温度和地表温度差值减小。

3结语

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的关键是做好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门窗的保温隔热措施的工作。应在设计中反复衡量、仔细考虑,保证建筑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各种技术指标满足功能的要求。同时应积极推广建筑的节能施工工艺,大力提倡可再生能源和新资源的的利用,采用节能材料和新的节能技术,争取以最少的能源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因此推动建筑业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这却离不开社会的重视与国家的支持。所以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推进与发展,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作者:张驰 单位:广东宏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