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产业发展概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7-0088-03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风电产业不断发展、收获巨大的30年。30年来,我国风电开发从小到大,厚积薄发,形成了世界上难得一见的争相开发风电的竞争格局。30年来,风电设备容量从千瓦级到兆瓦级,从引进机组到大规模国产化,目前各地有数万台大小机组在迎风运转。风电产业进行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1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依靠风力发电来增加能源供应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风电是当今世界在技术、装备、市场方面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产业。目前全球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涉足风电,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从2001年以来,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年增速保持在25%以上。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2009年底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排名世界前10个国家如下表所示:
表1 截止2009年底世界前10名国家风电装机情况
截止2009年底,世界风电装机达到15 789.9万k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 300万kW,占当年世界总新增容量的34.7%,居世界首位;累计装机容量为2 510.4万kW,占世界累计装机容量的15.89%,位居世界第三。可见,中国在世界风电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 国内风电发展规划
2.1《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7年8月3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中提出,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其中,风电产业主要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如下:
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kW。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三北”地区,建设30个左右10万kW等级的大型风电项目,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kW级的风电基地。建成1~2个10万kW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
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kW。在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等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地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建成若干个总装机容量200万kW以上的风电大省。建成新疆达坂城、甘肃玉门、苏沪沿海、内蒙古辉腾锡勒、河北张北、吉林白城6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并建成100万kW海上风电。
2.2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对“十一五”时期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整,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t标准煤。其中,并网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 000万kW,年产能量210亿kW・h,折算标煤735万t/年;同时,形成国内风电设备制造能力,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kW,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kW。
2.3 千万级风电基地规划
2008年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把发展风电作为改善电源结构的重要任务之一,分别在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和江苏等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为2020年的发展目标开展了7个千万千万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工作,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全国7个千万千瓦基地的规划
其中,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已经完成,率先进入实施阶段。2008年8月结束了380万kW规模的风电设备招标工作,标志着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加上原来已建和在建风电场项目,规模超过500万kW。内蒙古及河北地区四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25个风电场项目也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招标工作。其他地区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正在编制中。
3 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地形条件复杂,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风能储量差异很大。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
一是北部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风能资源丰富带,如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以及甘肃酒泉、新疆哈密、辽宁阜新和河北坝上等地区;
二是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带,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南部和广东东部的近海海域,其次是广东西部、海南、广西北部湾、浙江北部和渤海海湾近海海域;
三是青藏高原腹地。另外,在内陆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风能也较丰富。
图1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
3.1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
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盛行风向稳定,破坏性风速小,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工程地质条件好,无占用基本农田问题,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开发风电场,也是目前我国风电场的主要开发区域。但是,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离负荷中心较远,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3.2 沿海陆上风能资源丰富带
该地区经济发达,风能资源丰富,没有低温的影响,可利用施工期长,风电接入系统方便,与水电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有利于加快风电发展。但风电场地形、交通、地址条件复杂,并有台风和盐雾腐蚀的影响。
3.3 青藏高原腹地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开阔,且受到高空强劲西风动量下传的影响,成为全国风速分布的高值区之一。其中藏北一线,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藏高原西部及祁连山的中、西段的青海芒崖、五道梁和沱沱河地区的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带东段,风能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
上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值区域以外,我国大部分内陆省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适合建设零星的中小型风电场。
4 国内风电整机生产情况
风电技术的发展的几个特点为,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迅速取代失速功率调节方式、变速运行机组迅速取代恒速运行机组。目前多数风电机组开发制造商都开发制造了兆瓦级变桨距风电机组,1.5mW~2mW的机组成为当前主流机组。2008、2009年中国新增风机机组,90%以上都采用了1.5mW和2mW机组,3mW海上风电机组也已经投入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底,中国有近百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大致可分为4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在2007年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包括金风、华锐、东汽、运达和上海电气,占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的新增装机容量的85%,新增总装机容量的64%,但是产品技术主要通过许可证生产方式引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第二梯队是在2007年已推出样机,2008年进入内资与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的制造商,包括明阳、湘电、新誉和北重,占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的新增装机容量的9%,新增总装机容量的7%,其中采用国内科技研发成果的有新誉;明阳与国外设计公司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组。
第三梯队则是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以外,机组已安装到现场的制造商,有华创、、联合动力、惠德、华仪、远景、海装、银星、天威、兰州电机、南车时代和三一电气等。
第四梯队是许多企业正在准备从事、研制风电机组的整机制造的企业。
5 风电场建设情况
我国并网风电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初期风电规模小,建设速度较为缓慢,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建设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至2002年底,全国风电装机仅为45万kW,最大投运机组600kW。
从2003年以来,国家相继推出了五期特许权项目,以促进风电产业和国产风电机组的发展。随后,在2005年2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进一步确立了可再生能源的地位、规划目标,特别是分别在2005年6月和2007年9月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解决了上网及电价问题。所以,我国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2008年连续3年风电装机增速保持在100%以上。中国2000年以来的装机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 中国2000年~2009年风电装机情况
截止2008年,中国共有24个省(区、市)有风电装机,其中装机超过100万kW的省份有内蒙古、辽宁、河北和吉林等4个省区。
表3 全国各省装机情况统计(单位:万kW)
根据中电联的统计,2009年中国风电全口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613万kW,基建新增装机容量为896.56万kW,年底在建项目为765.58万kW,6 000kW及以上的风电场的总发电量为269.25亿kWh,比上一年增长105.86%,6 000kW及以上的风电场发电设备利用小时达到1 861h。
6 结论
由于风能自身的随机性和间歇性,使得风电具有不可控性和调节性差的特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必将给电力系统带来较大的冲击,给电网带来调峰、调频、调压和运行安全控制等带来安全隐患。2008年以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还不足以使这些问题凸现,2009年开始,部分地区风电容量超过了现有电网的可调容量,出现了电网建设速度滞后于风电发展的矛盾。
随着国家支持新能源建设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开发大规模风电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据国际国内统计综合分析,目前世界草莓年生产量已超过450万吨,栽培面积已超过30万公顷。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草莓产量最多,约占世界的42%,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日本、韩国、伊朗、以色列等;其次是欧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8%,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波兰、意大利、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英国、南斯拉夫、奥地利、罗马尼亚等;第三是北美洲,产量约占世界的21%,主要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非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摩洛哥、埃及等,南美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智利、哥伦比亚等,大洋洲草莓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三个洲草莓总产量所占比例不足世界的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草莓产业蓬勃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栽培面积已达8万公顷以上,总产量已达188万吨以上。中国草莓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河南等省。草莓单产最高的省份,是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其中山东、河北、辽宁草莓平均单产均在30吨/公顷以上。
据《中国果树志·草莓卷》记载,中国草莓品种已达246个,其中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近200个,中国选育的品种30余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从国外大量引进草莓品种,一些优良新品种很快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并成为中国的主栽品种。中国草莓栽培是各种栽培方式并存,主要作型有:露地栽培、小拱棚半促成栽培、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和普通大棚抑制栽培。另外,还有普通大棚促成栽培、塑料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等。
中国草莓市场主要是国内鲜销和冷冻出口。生产中保护地草莓绝大多数用于产地城镇和周边城市的鲜销鲜食,而大部分露地草莓和少量保护地后期小果则用于冷冻出口与加工成其他产品。保护地草莓上市由于正处于淡季,加上近年品质明显提高,个大形美,香甜可口,色泽艳丽,富有光泽,备受消费者喜爱,价高、销量大。山东《烟台日报》曾从2010年3月15日开始,推出了一组春来草莓红系列报道,对烟台草莓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集中报道,于是烟台的草莓风行国内,远销海外。烟台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目前,年种植草莓面积0.5万~0.7万公顷,占全国的6%~9%;年出口量3万~4万吨,占全国的23%~31%;年总产值达20多亿元。红红的小草莓,甜透了农民的心,也映红了烟台草莓这个冉冉升起的大产业。目前,烟台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的草莓,2月中下旬采收,品质极上,供不应求,每亩产量最高可达4000~5000千克,每亩收益可达5万元以上。
全世界草莓年进口总量在50万吨左右。世界上草莓进口最多的国家是德国,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产量的26%,其次是法国、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瑞士、墨西哥、葡萄牙、日本、丹麦等。中国冷冻草莓出口量在出口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出口冷冻草莓13万吨以上,占出口果品的6.8%以上。中国果品出口量最多的是苹果和梨,其次是柑橘类,冷冻草莓居第三位。
二、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对策
1. 实行草莓良种秧苗规范化
中国草莓品种选育工作开始较晚,在许多方面还落后于先进国家,主栽品种仍为国外品种,应采取常规杂交育种、种间杂交育种、化学诱变多倍体育种,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等育种手段,加强中国草莓育种工作,培育出适宜中国不同生态气候条件的保护地专用型、加工专用型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境等新品种。同时,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具有特色的品种,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生产实际加快筛选。
草莓很容易感染病毒病,侵染草莓的病毒有20余种。在优良品种推广进程中,应首先为生产培育出高档种苗。在草莓主产区,应建立省、地或县级草莓脱毒繁育中心,不断完善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及时为生产提供品种纯正、高档健壮的脱毒苗。
2. 加强草莓安全优质生产
草莓是柔嫩的浆果,不易冲洗,更需加强食品安全。为此,草莓园应处于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论是加工用草莓还是鲜食草莓,都应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草莓产品安全优质进入市场。
提高草莓生产效益,靠的是品质、单产和淡季上市,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推广新品种配套技术、不同作型技术规程、节能型保护设施、保护地环境调节、病虫害无害化防治和促花育苗、北苗南栽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果实品质和单产,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周年化生产,争取创名牌创高效;冷冻草莓生产应实行企业、农户联合,及时更新品种,壮大生产规模,规范技术规程。
3. 优化草莓土壤条件
草莓保护地栽培保护设施固定,很容易产生连作障碍问题。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增施无害化处理的优质有机肥、日光土壤消毒、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等技术,及时优化草莓土壤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病虫害,提高抗重茬能力;同时,采收结束后,应及时揭膜淋雨,清除草莓植株,轮作其他作物,避免加重连作障碍。
4. 注重开拓草莓市场
草莓市场开拓是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品牌宣传、信息沟通、市场研究不够等问题,应通过草莓节、观光园、国际交流等活动大力传播草莓文化,宣传草莓产业品牌,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沟通信息,加强生产和市场信息化。
一、引言
据记载,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的安第斯山区,于17世纪左右传入我国,在我国已有数百多年的栽培历史。云南省是我国引进种植马铃薯较早的省份,清代的吴其F在其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卷六中(1848年)就曾记载有“阳芋,黔、滇有之”的语句,由此可见,马铃薯很早就已传入云南。
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在中国拥有一定的地位,2004年云南就主办了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随着马铃薯主粮化,建设云南省绿色经济强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的提出,马铃薯在云南省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2016年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举办;马铃薯种薯国际论坛在昭通举行。此外云南省注重马铃薯“产学研一体化”,云南师范大学成立的薯类研究所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一直致力于马铃薯的研究与生产;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成立。作为近年来快速崛起的“薯都”,云南省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就将围绕云南省的马铃薯产业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种植面积分布
马铃薯别称番薯,土豆,地瓜等,在云南则被广泛称为洋芋。马铃薯对于生长环境要求相对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来说相对较低,它耐旱、耐冷,在我国大部分省份都能被种植,主要产区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温度常年较低,种植一季马铃薯,而在海拔较低的河谷或盆地地区,种植两季马铃薯。近年来云南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上升。
图1.1是云南省各州市薯类播种面积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云南省种植薯类最多的地区是曲靖,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9.55%,其次是昭通,占26.53%,文山、红河和昆明占比分别为8.49%,6.51%,6.28%。
表1.1展示了近年来云南省与全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云南马铃薯的播种面积不断增大,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比例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
三、生产发展历程概况
在现代史中,云南的马铃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时期。
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由于期间沦陷区人民纷纷向西南地区转移,云南省对于大部队的进入在粮食供给上出现紧张,为解决粮食供给压力,主张大力扩种马铃薯,鼓励多种作物的套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这段时期内云南省的马铃薯产量迅速增加。
云南省马铃薯的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解放初期,我国制定实施了马铃薯的《五年良种计划》,马铃薯的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均有所改善,1952年至1957年马铃薯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17%发展到5.80%。1958年至1960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的自然灾害,使得粮食生产大量减产,然而马铃薯在这特大自然灾害中以较强的抗逆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十年代末,马铃薯的产量,播种面积大大提高,相比于1952年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均提高了一倍以上。
第三次发展大致在1998年后。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云南省与外省,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紧密,以及马铃薯加工业兴起等因素,使得云南马铃薯市场需求增加,云南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繁育了一批新品种,建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使得产量有了明显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马铃薯种植稳步发展,播种面积,年产量,亩产量等指标都稳步上升。
四、加工利用现状
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业大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马铃薯的切片加工是云南省的优势产业,当前初具规模的省内企业包括云南天使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嘉华食品有限公司和昆明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此外,精淀粉也是云南马铃薯加工的主要产成品,省内比较有名的精淀粉加工企业包括云南艾维贝润凯淀粉有限公司,云南昭阳威力淀粉有限公司,镇雄华业淀粉厂等,其中云南艾维贝润凯淀粉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企业,公司年加工鲜马铃薯40万吨,生产马铃薯食品级淀粉7万吨。云南省已形成初具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加工生产能力在西南地区位居前列。
当前云南马铃薯加工产业虽初具规模,然而一半以上的消费仍以鲜薯消费为主;马铃薯淀粉以粗加工为主,精淀粉加工相对较少;R铃薯全粉加工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整个加工行业产业链较短,缺乏深层次加工,故云南省为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必须加大科研投入,辅之一定的财政补贴支持手段。
五、进出口贸易
出口方面,云南省马铃薯出口额相对较小,低于中国马铃薯出口份额总量的10%,出口国家主要面向东盟。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云南立足于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东盟国家大多地处热带地区,天气较为湿热,不适宜马铃薯的生长种植,故马铃薯多需要进口。学者梁金芳就对中国马铃薯出口东盟国家进行过相关研究,指出中国马铃薯份额出口东盟国家占东盟总进口的份额从2001年4%上升至2011年的27%,中国马铃薯在东盟国家的市场不断扩大。此外据昆明海关统计,2010年至今云南省出口东盟国家的马铃薯总量占云南省马铃薯出口总量的95%以上。云南主要以出口马铃薯鲜薯为主,由于加工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产业链发展的不完善,以马铃薯加工全粉的产品出口较少。
进口方面,云南省主要以马铃薯淀粉的进口为主,向荷兰、德国和美国等马铃薯加工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进口。
六、小结
云南省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较早就引进了马铃薯,其播种面积,年产量和亩产值均稳步上升,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云南正发展成为我国的又一个“薯都”。由于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局限性,我国马铃薯全粉加工成本高,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种植业,云南作为我国西南产区的主要生产省份,每年出口的鲜薯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对于马铃薯全粉、淀粉等加工产品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进口,故下一步针对云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应加大科研投入,为马铃薯主粮化提供保障,使马铃薯产业成为云南的代表性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魏延安.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尹义坤.中国粮食产业政策研究[D].吉林:东北农业大学,2010.
前言
中国的煤层气产业,目前只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幼稚产业,因此还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为切实保障政策建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对煤层气产业的特点、国内外煤层气产业发展概况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以指导煤层气产业政策研究。
1、煤层气产业的构架与特点
1.1煤层气产业的构架体系煤层气产业是以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为目标的能源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庞大的产业系统。从产业层面看,煤层气产业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领域;
1)煤层气产业上游
煤层气产业上游以勘探、开发为主要任务,根据资源状态、开发条件和开发产品的不同.将煤层气开发分为两大类即:原始储层煤层气资源的地面开采和煤矿区煤层气资源的开采
2)煤层气产业中游
煤层气产业的中游主要是煤层气的管道输送和销售,是煤层气开发和利用的桥梁;中游的主要职责是建设长距离煤层气(天然气)输送管网,将煤层气从煤层气田通过长输管网输送到用户端,再将煤层气销售给每个用户。
3)煤层气产业下游
煤层气产业下游主要是从单煤层气加工和利用的行业,包括居民生活用气、发电、作化工原料、作工业用优质燃料等。
1.2煤层气产业的特点
资源属性(自生白储、以吸附态为主赋存形式、需要排水降压才能采气).
决定了煤层气产业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煤层气是一种典型的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2)煤储层是一种典型的多孔隙介质,与常规油气储层有着显著的差异
3)煤层气是以吸附态为主要赋存状态
4)煤层气具有独特的产出机理与开采生产工艺
2、国内外煤层气产业发展概况
2.1美国煤层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煤层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无疑取决于其丰富的煤层气资源。美国的煤层气主要分布在15个含煤盆地,美国本土煤层气资源总量达(11―19)*1012m3(不包括阿拉斯加州的煤层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落基山脉中―新生代含煤盆地中,其次是分布在东部阿巴拉契亚和中部石炭纪含煤盆地。
美国本土自1953年在圣胡安盆地试验第一口煤层气井[产量为(0.21―1.2)x104m3/d],在此后的30年时间里,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煤层气的开发一直没有明显进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采用常规天然气开采技术开采煤层气,并在阿拉巴马州的黑勇士盆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煤层气田。在科技进步、税收优惠政策和中小独立油气开发商参与的联合推动下,促进了美国煤层气产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的煤层气产业在优惠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吸引了一批大石油公司参与煤层气开发,进一步加快了美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2.2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
中国煤层气资源的并发利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煤矿井下瓦斯抽放。当时出于对煤矿瓦斯的治理、1952年煤炭部首先在辽宁抚顺矿务局龙风煤矿进行了井下瓦斯抽放试验并获得成功,随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各高瓦斯矿区。到2000年底,全国已有184座国有大型煤矿建立了并下抽放系统和地面输配气系统,年抽放量(纯甲烷)达8.6*103m3,其中抚顺和阳泉矿区年抽放量均超过1*108m3,晋城矿区寺河煤矿将在近年突破1*l08m3。自1990年起,中国井下煤层气油放量基本呈上升趋势。
3、蓬勃发展的世界煤层气产业
3.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煤层气勘探与外发最活跃的同家之一,澳大利亚的煤层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昆上兰州的博温席地、劳拉盆地和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盆地等,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煤层气含量高,埋藏深度浅;
2)煤层厚度大;
3)煤层气气体组分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4)瓦斯爆炸事故频繁。
3.2英国
英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勘查程度较高,几乎全部经过勘探和评价、英国煤炭总可采储量为25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0.2%。
3.3俄罗斯
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其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预测储量超过50000亿吨。
结语
开发利用煤层气对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减少大气污染、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等方面都大有稗益。
莒县是山东油桃示范基地,从1996年开始通过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桃保护地栽培,全县形成了以果庄、小店为中心的棚室油桃生产基地,近几年来毛桃设施栽培也呈上升发展趋势。保护地栽培桃产业已成为莒县农业新兴产业之一,到目前全县桃保护地栽培总面积1300hm2,引进选育桃新品种20余个,发展莒县桃树研究所1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10余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发展概况
1.1 栽培品种 1996~2001年莒县桃保护地栽培新品种有曙光、艳光、五月火、早美光、早红2号。2002~2009年中油5号、中油4号发展迅速,早红珠、丽春部分发展,2005年莒县桃树研究所从丽春油桃发现的极早熟芽变品种――大早红,在莒县少量发展,2007年4月通过日照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2010年起中油5号、中油4号、中农金辉、中油9号、中油12成为莒县油桃保护地栽培主栽品种,极早518(中油11号)前期少量发展,虽然成熟早,但因果个小,易裂果,发展逐步退缩,金硕油桃成熟期过晚,不适宜进行保护地栽培。毛桃品种春雪、突围(春美)因果个大,耐贮运,近几年发展迅速。砧木以青州蜜桃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南京、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1.2 栽培设施 桃保护地栽培设施主要有简易式日光温室、全钢结构日光温室和春暖式塑料大棚。初用的简易式日光温室一般棚室长50~70m,宽7~9m,东西走向,脊高2.8~3.2m,钢筋水泥支柱,后屋面覆20cm厚玉米秸,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20cm厚的泥土,棚膜为聚乙烯滴膜,用压膜线压紧,膜外为6cm厚的手拉式草帘。全钢结构日光温室东西长80~100m,宽8~9m,后墙和边墙为砖土混合墙,厚0.5m,后墙覆4cm厚的保温板,温室内最南端埋设50cm深、宽4cm厚的保温板,与地面相平,钢筋结构无立柱,棚膜为聚乙烯灌浆膜,用压膜线压紧,膜外为2cm厚的毛毡被,电动式卷帘机。春暖式塑料大棚,南北向,长40~60m,跨度8~14m,棚高2.4~2.8m,建筑成本低。日光温室桃供应市场期为4~5月上旬,春暖式大棚桃市场供应期正在露地桃上市之前的5月中、下旬。
1.3 生产技术 桃保护地栽培是典型的农业高科技产业,技术含量和果品标准要求高。莒县是果品生产大县,果农技术素质高,新技术得到普遍推广,目前推广的栽前苗木浸根消毒,增施有机肥,蜜蜂授粉,注意花期温湿度,合理疏花定果,注重越夏更新和良种更新等系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果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为果品销售市场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 存在问题
2.1 设施结构不合理 目前,莒县桃保护地栽培主要设施仍以简易式日光温室为主,有少部分全钢结构日光温室。简易式日光温室中间立柱较多,遮阳严重,并且管理不方便。有的果农直接将菜棚改种桃树,由于棚面高度不够,果实日烧现象严重。
2.2 栽植密度过大 初期为了增加产量,栽植密度采用1.5m×1m行株距,后期没有计划间伐,造成郁闭严重,管理只能爬行前进。随着栽培技术提高,增加产量已不是生产难题。应采用2m×1m行株距或有计划间伐,提高果品质量。
2.3 不注重温湿度调控 保护地桃栽培升温过早现象严重,认为升温早,成熟早,不根据不同桃品种的需冷量要求扣棚升温,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影响产量。部分果农花期温度过高,落花落果严重。
3 发展对策
3.1 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在今后发展中,尽量统一规划、集中连片、适度规模,便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
3.2 改进棚室结构 采用全钢骨架或钢竹混合结构无支柱大棚,提高抗风、防灾能力,有条件地方,使用电动式卷帘机,节省劳动力。
3.3 优选树形,合理负载 建议温室栽培行株距2m×1m,树形全部采用两主枝“Y”字形树形,定干高度自南向北依次为30~50 cm。667m2产量控制在2200~2500kg。
3.4 建立苗木繁育、技术指导服务体系,推进产业化进程 依托莒县桃树研究所繁育苗木,在全县进行推广应用,保证苗木纯度和质量,完善技术指导服务体系,会同乡镇林果技术推广站,做好产前统一苗木规格,统一栽植模式,统一栽植时间;产中邀请专家对重点区进行专题讲座,在核心示范区落实专人负责制;产后协助相关乡镇搞好市场信息搜集和油桃产品推介等工作。利用果品专业合作社担保赊销苗木,果品销售后统一与果农结算苗木款,形成研究所、合作社、科技特派员、示范推广的苗木繁育、技术指导一体化开发推广模式,推进保护地桃栽培产业化进程。
(收稿:2014-04-22)
参考文献
[1]许传宝,刘立常.中油5号油桃冬暖式大棚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05(4):25
赤峰市设施蔬菜栽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但是规模较小,发展较慢,至1995年设施农业面积仍不足800 公顷。1996年开始,赤峰市成立了菜篮子工作办公室,主抓蔬菜生产,发展以日光温室蔬菜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建设。2003年,赤峰市委市政府决定把设施农业作为赤峰市农业生产主动防灾避灾的重要措施来抓,提出:自2004年开始,在全市南部7 个旗县区实施重点专项推进。在一系列政策带动下,截至2011年底,全市设施农业基地面积达4.73 万公顷,设施农业总产蔬菜45 亿千克,总产值83 亿元。全市农牧民增收1430 元;全市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0 处,市场带动农户近22 万户,蔬菜瓜果经济合作组织57 个,蔬菜经纪人达到6000 人,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17 家,蔬菜贮藏保鲜库15 处,带动生产基地1667.5 万平方米。蔬菜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多个省市,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
预计到“十二五”末,赤峰市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6.7 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年产蔬菜65 亿千克,总产值130 亿元,实现增加值78 亿元。全市农牧民人均从设施农业中获得收入2300 元,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4以上。
赤峰市当前设施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不时栽培或反季节栽培是设施蔬菜生产的最重要特点,冬春、秋季设施栽培是主要栽培形式。当前,赤峰市蔬菜设施栽培的主要应用类型是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占设施栽培总面积的70%以上[1]。
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是北方地区独有的温室类型[2]。室内不加热,仅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赤峰地区冬季寒冷,日光温室内的气温和地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有效光照时段短,易导致蔬菜幼苗根系活动能力较弱,植株营养生长势不强。赤峰市冬季的持续低温天气或者春季的倒春寒现象还常常使设施内的蔬菜产生冷害或冻害,使蔬菜植株生长速度缓慢,落花落果严重,植株生长严重受损,甚至引起植株死亡。此外,由于秋冬、冬春期间北方光照强度较弱,加上设施本身、覆盖物、灰尘等的影响,设施内光照强度不足,很多蔬菜的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等都受到影响,低温弱光胁迫已经成为蔬菜反季节设施栽培中限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赤峰夏季蔬菜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形式是大棚越夏茬栽培,大棚的结构简陋,环境可调控性差。因此,品种的耐热性和抗病性成为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因素,蔬菜越夏生产面临着热胁迫的严峻挑战。
综上所述,赤峰市设施蔬菜发展迅速,但设施逆境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适于长季节栽培,耐低温弱光或高温、可抗多种病害、耐贮运的设施专用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是解决设施逆境、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设施蔬菜专用品种选育及应用概况
设施蔬菜专用品种的选育研究在设施蔬菜产业发达的国家由来已久,如法国、保加利亚、荷兰等将耐低温、弱光,耐贮运,多抗作为番茄设施品种的主要育种目标[3-5]。
中国的设施专用蔬菜品种选育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家根据设施栽培迅速发展的需要,将该项研究列入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选育番茄、黄瓜、甜(辣)椒适于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用的专用新品系或新组合。1991~1995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等12 个单位共同协作攻关,育成‘中杂7号’、‘佳粉15号’、‘申粉3号’、‘9197’等9 个保护地专用品种(组合),这些品种均通过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6]。经过多年努力,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已经成功的选育出一大批适用于设施专用栽培的蔬菜品种。
番茄设施专用品种
保护地专用品种应具有高产、优质、耐低温弱光,抗当地保护地栽培主要病害等特性。朱为民等对耐低温弱光材料的评价指标进行多年研究,结合抗病筛选和杂交组合比较,育成早熟、抗病毒、适宜设施栽培的专用品种‘申粉8号’[7-8]。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大量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将耐低温、弱光,耐贮运,高抗叶霉病、兼抗TMV作为育种目标,展开了番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选育的研究,经多年努力,育成了多抗、耐贮运、较耐低温弱光、优质、丰产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浙粉202’。2000~2002年,在浙江、山东、吉林、内蒙古等多个省市种植后,表现突出,反应极佳[9]。2004年,黄婷婷等[10]选育的保护地专用粉果番茄‘粉莎1号’通过青岛市科技局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赵统敏[11]等利用从国外引进的材料育成长势强、早熟性好、耐低温的父母本材料,选育出适宜南方大棚和北方日光温室栽培的中熟番茄一代杂种‘苏粉8号’,在江苏、山东、四川、浙江等地示范推广。2004~2010年,中国育种单位选育出‘美丽莎’、‘中杂101’、‘冀东216’、‘冀东218’、‘晋番茄6号’、‘东农715’等一大批保护地专用番茄品种用于生产推广,经济效益显著[12-17]。
辣椒设施专用品种
在设施辣椒专用品种的选育方面,自1992年起,安徽农业大学以早熟辣椒自交系H-90-1为母本,早熟甜椒T-88-3为父本,选育出极早熟、大果型棚室栽培专用新品种‘淮椒3号’。1998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2000年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推广项目[18]。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节能日光温室专用品种‘陇椒6号’彩色甜椒,耐低温寡日照,熟性早、产量高,近年来在全国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2007年,青岛市科技局针对国内缺乏耐低温弱光、持续坐果能力强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等问题,先后从日本、韩国、以色列、荷兰以及中国台湾亚蔬中心等国家和地区收集了近200 份辣椒材料,选育出多个具有耐高温或耐低温弱光的自交系,利用这些优良自交系育成了‘宝剑1号’和‘宝剑2号’。目前,这两个品种已在山东的平度、寿光、青州以及河北等地进行示范推广,品种优势明显[20]。此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农业科研单位选育出的‘宋椒1号’、‘江蔬1号’、‘苏椒16号’、‘苏椒5号博士王’、‘津椒18’等一大批日光温室、大型连栋温室专用辣椒品种,为中国设施园艺提供了更新的发展空间[21-25]。
其他蔬菜品种
时至今日,设施栽培的种类和专用品种已经越来越多,黄瓜、茄子、西甜瓜、叶菜、中药等很多品种都实现了设施高产栽培和周年供应。黄瓜保护地专用品种如‘山农5号’、‘津优30号’、‘北京101’和‘北京102’、‘津优31号’、‘中农21号’、‘202号’等[26-31];西甜瓜保护地专用品种‘农科大5号’[32]、‘农科大4号’[33]、‘晋早蜜二号’[34]等;茄子保护地专用品种‘辽茄7号’、‘茄杂7号’、‘航茄6号’[35-37]等;苦瓜保护地专用品种‘旭升1号’[38];大白菜品种‘春抗-50’[39],茼蒿品种‘茼02-1’和‘茼02-2’[40],白萝卜品种‘天正春玉1号’和‘天正春玉2号’[41]等一系列品种均已应用于生产,保证了中国蔬菜产量和种类的平衡供应。
赤峰地区设施专用品种应用情况
目前,选育的设施品种多集中在南方及中原地区,内蒙古设施蔬菜专用品种的选育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呼和浩特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辣椒新品种‘呼椒1号’、‘呼椒2号’在设施内栽培表现为长势中等,产量高,单株结果多,品质佳,抗病能力较强,适宜在保护地内栽培,可作为保护地专用品种应用[42,43]。包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保护地番茄品种‘星宇201’、‘星宇203’[44,45],但推广面积不大。赤峰市目前设施栽培品种仍以国外进口种子为主,辣椒如‘日本长剑’、荷兰瑞克斯旺的‘37-74’、‘37-76’;番茄主要为‘普罗旺斯’、‘印第安’、‘欧盾’、‘美粉宝石’、‘西奥多’、‘汉姆一号’,这些国外品种虽然商品率高、长势强,但种子价格昂贵,且往往生育期偏长、抗病性较差。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通过20 年的研究,现已成功选育出适合设施栽培的‘绿将军’、‘红宝石’、‘亮剑’等3 个辣椒品种应用于生产,但远未能解决设施品种单一问题。赤峰属于北方高纬度寒冷地区,在辣椒品种的栽培过程中,很多在其他地区表现极好的品种往往受品种抗逆性的影响而难于推广。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赤峰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效益。随着赤峰市设施蔬菜面积的增加,设施类型向着多元化、大型化的趋势发展,对设施专用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受纬度、栽培季节、种植习惯等影响,国内很多科研单位选育的设施栽培品种市场占有份额都不多,面积偏少,因此培育出具有耐低温弱光胁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的设施蔬菜专用品种是赤峰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王旭.赤峰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196-197.
[2] 林利龙,陈志强,苏敏莉,等.丘陵山区机建厚墙体日光温室的建造及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28(3):313-316.
[3] 杨振民,郭家珍,李佩华.保加利亚的番茄育种[J].中国蔬菜,1990,(1):50-52.
[4] 陈新伟.法国番茄育种研究概况[J].中国蔬菜,1996,(2):53-55.
[5] 屈冬玉,胡鸿.中国蔬菜产业展望[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6] 高振华,李树德,徐悌维,等.“八五”国家科技攻关番茄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专题育成的新品种(系)简介[J].园艺学报,1997,24(1):57-62.
[7] 朱为民,朱龙英,陆世钧,等.光合特性作为番茄设施专用品种选育指标的效应[J].上海农业学报2001,17(4):45-48.
[8] 朱龙英,万延慧,杨志杰,等.设施栽培专用番茄新品种申粉8号的选育[J].上海农业学报2009,25(1):55-58.
[9] 杨悦俭,王汉荣,周国治,等.设施栽培专用番茄新品种浙粉202的选育[J].浙江农业学报,2002,14(3):163-166.
[10] 黄婷婷,刘炳禄,刘淑芹,等.保护地专用粉果番茄粉莎1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5(6):32-33.
[11] 赵统敏,余文贵,徐鹤林.保护地番茄新品种苏粉8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5(10/11):37-38.
[12] 黄婷婷,刘炳禄,王长义,等.保护地专用番茄“美丽莎”的选育[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295-297.
[13] 杜永臣,高建昌,王孝宣,等.保护地番茄新品种中杂101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5,(10/11):35-36.
[14] 毛秀杰,王久兴,王巨媛,等.保护地栽培专用鲜食小果型番茄新品种-冀东216[J].园艺学报2007,34(1):265.
[15] 毛秀杰,张慎好,武春成,等.保护地专用番茄新品种-冀东218[J].园艺学报2009,36(1):150.
[16] 王永珍,张剑国,番茄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晋番茄6号的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647-649.
[17] 张贺,李景富,康立功,等.番茄新品种东农715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1(2):110-112.
[18] 朱世东,王家春,宋开颍,等.棚室专用型辣椒新品种-淮椒3号[J].园艺学报2001,28(4):380.
[19] 程鸿,王兰兰,陈灵芝.日光温室辣椒新品种-陇椒6号[J].西北园艺,2003,8:32-33.
[20] 设施专用鲜食辣椒新品种选育与示范[OL].青岛农业科技网. http:///ReadNews.asp?NewsID=764.
[21] 宋开颖,陈玉美.超早熟大果形棚室专用型辣椒新品种─宋椒1号的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1994(2):371-372.
[22] 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早熟大果辣椒新品种江蔬1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03(10):45-46.
[23]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等.辣椒新品种“苏椒16号”[J].园艺学报2011,38(6):1209-1210.
[24] 孙月轩,钱勤英,董莉,等.设施辣椒新品种苏椒5号博士王[J].上海蔬菜,2007(3):32-33.
[25] 刘文明,王利英,石瑶,等.抗病、耐热设施甜椒新品种津椒18的选育[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13-115.
[26] 曹辰兴,张启沛,郭红芸,等.保护地黄瓜新品种“山农5号”[J].园艺学报,2001,28(3):280.
[27] 马德华,李淑菊,霍振荣,等.日光温室越冬黄瓜新品种津优30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2(2):22-24.
[28] 张峰,王永健,张海英,等.温室专用黄瓜品种北京101和北京102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1(6):22-24.
[29] 李加旺,张文珠,王疆.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津优31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4(5):16-18.
[30] 张圣平,顾兴芳,王烨,等.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中农21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6(9):27-28.
[31] 刘桂军,王秀峰,尚涛,等.越冬温室黄瓜专用品种202号的选育[J].吉林蔬菜,2007(2):59-60.
[32] 马建祥.西瓜新品种农科大5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0(14):85-87.
[33] 马建祥.西瓜新品种农科大4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2(14);102-104.
[34] 田如霞.设施栽培小型西瓜新品种晋早蜜二号的选育[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9):943-945.
[35] 张伟春,何明山,春唐萍.茄子新品种辽茄7号[J].中国蔬菜,2008(增刊):123.
[36] 潘秀清,武彦荣,高秀瑞,等.大棚茄子专用品种茄杂7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8(增刊):46-47.
[37] 李亚利,王福全,丁耀宏,等.北方地区保护地专用茄子新品种航茄6号[J].中国蔬菜,2011(8):104-106
[38] 徐贱根,张天伦.苦瓜保护地专用品种旭升1号[J].农家顾问,2002(08):25.
[39] 周存国,齐志文.春结球大白菜保护地专用品种―春抗50[J].蔬菜,2003(4):12.
[40] 曲士松,孙晋斌,黄宝勇,等.保护地专用筒篙新品种―茼02-1、茼02-2[J].山东蔬菜,2003(2):46.
[41] 徐文玲,王淑芬,郎丰庆,等.保护地萝卜专用品种―天正春玉1号、春玉2号[J],山东蔬菜,2001(3):42.
[42] 吕立峰,苏利民,庞琢.辣椒新品种呼椒1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3(4):30-31.
[43] 吕立峰,苏利民,庞琢.辣椒新品种呼椒2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5(10/11):53-54.
[中图分类号]TU2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12-02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各种餐饮、零售、娱乐休闲、健身等经营用途的开发。商业地产的发展由传统的门店开始,经历了百货商店、购物中心、步行街、一站体验式购物中心等发展阶段,如下图所示。
1 昆明市商业发展的三大趋势
(1)大众商业的竞争激烈。常规的大众商业主要有超市、品牌专卖店以及综合的百货商场等。这些商业的业态,满足一些单一的购物需求,赢利模式依赖于成本与销售额的差价,由此,竞争相当激烈。
(2)高档百货趋于成熟,竞争开始激烈。昆明高档百货原有金龙百货1家,而后分为金龙百货和金格百货2家,之后又出现金鹰百货等一批外来的高端百货,由此竞争也开始激烈。
(3)郊区商圈的不断出现,开始分流市中心核心商圈客源。南北两大最具代表性的商业中心――世纪金源和北辰财富中心,郊区商圈的不断出现,打破了市中心商圈对商业购物的垄断,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源,由此,竞争也逐渐走向激烈。
2 昆明市大型商业建筑的典型代表
(1)昆明老街――商业步行街典型代表。昆明老街东起正义路,西至市府东街,南起景星街,北到人民中路,街区还包括文明街、府甬道、文庙直街等街巷。建筑面积有17m2,分三期开发,一期正义坊有5层立体商业街,由北馆和南馆2座单体建筑组成,面积约10×104m2,分为地下2层,地面5层,商铺层高4.8m,街宽6~8m,1.8×104m2的地下停车库,400个泊车位。一期则以购物、餐饮、娱乐为主。
整个商业步行街属于内廓型建筑组合,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共有6个中庭,每个中庭有一组上下扶梯,共计40余部电梯,11部观景电梯,一层临街商铺则采用骑楼形式,在街道转角,出入口部位,都进驻了最具人气以及品牌号召力的商家店铺,拉动大量人流进入商街内部,街宽6~8m,最适合步行逛街的尺度,整个体系使人体验到“逛街”的感觉。
(2)百大新天地――购物中心典型代表。百大新天地位于东风路和正义路的交会处,坐落在昆明最繁华的商圈三市街核心位置。总面积4000m2之多,共分11层,含地下2层。1~4层采用了敞开的店中店形式,为品牌专卖店,地下1层和5~9层为主题商场,地下一层会聚了30多种运动品牌,6层为休闲餐饮,7层为永华影城。餐饮娱乐的业态占45%,以服饰品牌为主体,并引进定向电影院,购物主体与娱乐休闲相交融,如下表所示。
百大新天地通过零售娱乐中心的业态和面向年轻一族的客群定位,与南屏街等商业区出现了竞争,它的品牌组合与业态组合逐渐调整以达到最佳状态,此外,在顺城的开业后,则改变了三市街消费群相对老化的现状,使百大新天地的定位潜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3)顺城――一站式购物中心的典型代表。顺城位于东风西路与三市街交会处,占地面积为54003 m2,住宅5栋,写字楼2栋,底部5层为商业。总建筑面积地上为245000m2,地下则为120000m2,停车泊位2000个,顺城街地处昆明三市街商圈的核心区位,是传统商业发展核心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较好结合的典型地区。顺城商业24小时营业,业态丰富多样,涵盖中心主力百货店、品牌名店、创意精品、中西特色餐饮、主题酒吧、咖啡厅、DISCO、SPA、影院、KTV娱乐场、上流社交舞会及精品酒店等。
在商业形态上,它是商业步行街与购物中心的融合。顺城商业街区既提供居住,又提供了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购物配套。将街区与国际化、居住、休闲、娱乐、商务等组合在一起,规划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居住和生活模式,体现了居住与环境的结合关系,把人们从传统的封闭围合式居家中引导出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新型居住的需要。依托三市街日均30万人的人流量,昆明顺城王府井购物中心可辐射整个昆明600万人口,同时商业步行街以王府井百货为主力,引进IMAX 3D立体巨幕影院、香港百老汇影院以及数百家零售商业、娱乐设施和餐饮服务商家的入驻。
3 昆明市商业发展的轨迹
(1)传统零售百货业向一站式购物中心发展。顺城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BLOCK街区,BLOCK是5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efallow休闲,O-Open开发性,C-Crowd人潮,K-Kind亲和),简单概括,就是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顺城商业从业态、业种的比例分配上,与购物中心和商业步行街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本质差异,顺城商业将更注重引导消费者去体验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精神享受和追求,而购物中心则更注重于消费者基本的实际性购物需求。
(2)从市中心商业向郊区逐步扩展。昆明市中心多个主要的休闲商业集中区,主要由“吃,玩,购”3种业态组成,由笔者调研,如下图所示,休闲商业已经逐渐拓展至在新增的北市区、滇池路、广福路等多个休闲商业集中区。
(3)旅游商业与休闲商业的过渡。云南是旅游大省,昆明则是全省唯一的旅游聚散地,是对外交通的主要枢纽点。在全省各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程度的旅游商业,如大理古城、丽江古城、楚雄彝人古镇等,这些都是旅游集中商业区,他们的业态也是由餐饮、购物、娱乐组成,但是主
昆明市各区含商业项目建筑面积对比图要是旅游商品,而不是生活日用品,与此同时,昆明则缺乏一个集中的专门的旅游商业集中区,使得上千万人次的海内外客流需求市场白白流失。
4 结 论
严格来说,昆明市商业地产正处于一个摸索阶段,顺城是第一个自持商业物业的大型商业项目,引领着新的商业模式,在非成熟地区的商业地产开发中,需要这样的休闲娱乐商业模式的带动。
参考文献:
[1]王晓.现代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23-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已走进数字信息化的时代。当前,我国正在处于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大幅提升的关键时期,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创意产业和创意文化在各大中城市孕育而生,创意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园更是遍地开花。从设计教育者的视角,分析创意产业的内涵,探寻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势在必行。本文在对广西柳州的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后,提出了要重视地区自主创新能力集群化、区域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设计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一、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
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经济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起,创意产业开始席卷全球,并全面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创意指的是“源于个体创意、技能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绘画、艺术及古董市场、设计、电影、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网络等行业。其主要特征具有创造性、集群化、强融合性、高附加值、强辐射力、可持续性等。与我国通常所说的文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创意源头的作用,更加注重产业链的意义,更加注重文化对经济的整合、推动和提升的作用。
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设计教育一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问题。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作为高校教师应更多的去关注教育阶段性的特征,真正把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责。真正意义上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健康发展。
广西柳州地处西南重工业区,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广西处于绝对的优势。北部湾经济区是西南钢铁及东盟自贸区物流的大通道。可见北部湾经济区的设立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而且是为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作前沿性基地。这些都给该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该市创意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跟不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到优秀设计人才的质量与数量,侧面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设计教育文化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情况。其次需要通过对区域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最新的知识和讯息进行交流和分享,来构建新的课程知识体系,使教育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随时代变化的更符合科学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最后,大力加强对设计教育软硬件的投入。
二、完善设计教育体制建议
(一)注重人、产品、机器、社会的和谐统一
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下,地方学校对设计学科进行改革,但是在真正的意义上讲还只是学科领域界限的划分清楚,由领域细分到融合的重复改良和重组构建。柳州市在2013年已相继开通城市BRT城市快速公交、柳州到区内、全国的动车组,广西已进入信息化和高铁时代。城市功能划分越来越显现,如何提高城市文化质量的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和社会需要。社会环境的变化让我们更加注重人、产品、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对于未来设计人才的需求,柳州市则不断巩固和提高原有汽车工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增强创意文化创新成分。
(二)课程进行科学理性的划分
学校要按照社会需求对于学生的基础性、专业性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对于专业课、实践课、专业公共课等进行科学理性的划分,保证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使得学生能在学习中实现对未来工作需要某方面知识的提前涉猎学习。以柳州汽车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工业博物馆等为实践基地,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课时,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提升。
(三)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文化教育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其中设计教育尤为重要,设计教育的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部分。柳州市的工业发展史要求我们要创新发展,必须改革设计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设计教育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也是社会和时展的内在需要。
三、建构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
在柳州市,从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中可以看出设计师和设计教育者一样重要,设计教育为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师打好基础,反过来,优秀的设计师可以从设计实践中得出很好的经验反哺设计教育者,为教育者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来源。夯实其设计理论依据,为设计教育发展产生良好的互动和一定的促进作用。
针对柳州创意产业中既有新兴产业也有传统产业,分析得出:
(1)以柳钢、柳州汽车城等经济机会作为主要的创业驱动,创意产业为辅。
(2)创新导向和价值导向作为目标,联系各院校以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
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增长,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北部湾港口物流的建设、广西12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等等的发展,都可以整合利用共同的资源,使共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节约,又使群体问相互组成一个个有效的结构体。柳州已经形成了钢铁、丝质等产业集群。
创意机会的出现往往与创新增长点联系在一起。对于柳州的创意产业,政府应着力理顺产业体制和加强创意成果产业一体化的机制,形成积极的文化创意氛围以及加紧形成设计产业集群的新型工业城市。
四、总结
在未来的发展中,柳州市则不断巩固和提高原有的工业优势,增强文化创新创造力,不断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充分利用东盟自贸区和博览会对外开放的优势,建立完善的专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及特色的文化发展体系,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实现文化艺术知识的继承和传播发扬。力争打造广西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作为设计教育者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推动良好的设计教育教学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997年台湾为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设立了“永续发展委员会”。2000年该会以“永续环境、永续社会、永续经济”为发展愿景,拟定了“二十一世纪议程一台湾永续发展策略纲领”和“永续发展行动计划”,确立了台湾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其中对生物质能的发展制定了具体的执行目标和计划。
首先是生物柴油的开发应用。台湾使用的生物柴油主要是从废弃的食用油中提取,它与传统柴油的性质相似,所提供的能量与传统柴油相当,安全性、性较传统柴油好,而且生物柴油燃烧后排放的污染物较传统柴油少,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效应。将生物柴油按一定比例添加进传统柴油中可相应减少柴油使用量。2004年台湾开始在部分车辆中使用添加比例为1%(E1)的生物柴油;直到2010年,台湾相关部门才规定所有出售的传统柴油中必须添加2%(E2)的生物柴油,数量为l亿升;并计划在2011年至2015年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5%(E5),达3亿公升;2016年至2025年再提高到20%(E20),达到12亿公升。
其次是生物燃料乙醇的推广应用。生物燃料乙醇是指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发酵、蒸馏及脱水等工艺而制成的乙醇,俗称酒精。将这种生物燃料乙醇按一定比例添加到传统的汽油中,可以逐步减少对传统汽油的依赖,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台湾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较晚,直到2007年才开始量产,2010年至2011年按3%(E3)的比例在传统汽油中添加生物燃料乙醇1亿公升,2011年到2015间计划使用添加比例为5%(E5)的生物燃料乙醇5亿升,2016至2025年达到添加20%(E20)的目标,共计20亿公升。
再次是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直接燃烧产生的能量可用来发电,台湾目前有多座垃圾发电厂采用直接燃烧发电,但这种方法燃烧效率低。台湾“能源局”规划在2011到2015年将燃煤发电厂的煤与生物质燃料混合燃烧,既能提高发电量,又能充分利用农工废弃物,并逐渐扩大混烧比例,发电量达到85万千瓦;2016至2025年,计划采用垃圾气化发电技术,将垃圾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机进行发电,发电量达140万千瓦。
二、台湾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
台湾生物质能的推广应用主要是由台湾“能源局”、“农委会”与“环保署”合作进行,目前台湾对生物质能的推广应用主要是以废弃物焚化发电、生物柴油和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为主。无论是在生物质能的开发还是在推广应用方面,台湾尚处于起步阶段。
1、废弃物焚化发电
台湾早期利用生物质能主要是以垃圾焚化发电为主,但规模较小。目前台湾约有24座垃圾焚化发电厂,发电的装机容量累计为56万千瓦,其中大型垃圾焚化发电厂21座,总装机整理容量约47.3万千瓦。近年台湾“能源局”开始在全岛推广实行“垃圾全分类、零废弃”计划,在澎湖、花莲、南投兴建了“全分类、零废弃”的资源回收厂,将收集到的垃圾加工成型,再进行焚化发电。为提高燃料效率,台湾相关部门在花莲县丰滨乡配套兴建了岛内第一座废弃物固态衍生燃料(RDF-5)示范厂,每小时可处理1吨垃圾。台湾利用生物质燃烧发电技术,在燃料成型、燃烧设备以及燃烧工艺方面都较为落后,燃烧热效率低,发电量较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另外台湾还有小规模的沼气发电。沼气来源主要是以废弃物为主,包括畜牧废水、家庭污水、城镇垃圾及各行业废水废物等四大类,其中畜牧废水主要来自养猪厂;家庭污水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场;城镇垃圾主要以垃圾掩埋场为主;其他各行业废水废物则包括食品业、纺织业、橡胶业以及纸业产生的废弃物,利用燃煤混烧技术发电,总设计容量约6.53万千瓦,规模较小。
2、生物柴油生产和推广
台湾的生物质能产业中,生物柴油的生产与推广应用已初具规模。2001年台“经济部”颁布了关于生物柴油产销管理办法,委托“工研院”进行技术研发,鼓励民间投资设厂。在生物质原料选取方面,台湾“农委会”选择了大豆、向日葵、油菜等作为能源作物,同时在云林、嘉义及台南等地实施“能源作物试种推广计划”,协助农民与生产商进行合作,提供给农民每公顷4.5万元(新台币,下同)的环境补助及1.5万元的材料费补助,将休耕地转为种植大豆、向日葵和油菜。但是,由于台湾地处亚热带,这些温带作物的收成并不理想,随即就停止了能源作物的环境补助,能源作物的种植计划中止。之后,台湾“能源局”在嘉义大林试种白油桐树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但尚未大面积推广。因此目前台湾生物柴油的原料较为单一,以废弃食用油为主,不足部分使用进口棕榈油进行掺配。
2004年台湾“工研院”与台湾新日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在嘉义兴建首座以废食用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示范工厂制造生物柴油,产能为每年3000吨,并于2007年建成投产。目前台湾生产生物柴油的厂家已有新日化、积胜、承德油脂、玉弘等10家,合计生物柴油装置产能已达每年20万吨。依据台湾黄豆协会的统计,台湾每年消耗的动植物油脂约为77万吨,可产生15-20万吨的废食用油,将这些废食用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每年可生产约15万吨的生物柴油,达到替代传统柴油使用量的3%,既解决了废食用油的回收问题,又产生经济效益。
生物柴油属于新能源,发展初期价格势必无法与传统石化柴油竞争,为促进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鼓励生物柴油的使用,台湾采用的是低比例,循序渐进的添加方式,分四个阶段进行推广:
第一阶段,从2004年至2007年,实行为期三年、每年1亿元的“生物柴油道路试行计划”,补贴所有生产及购买生物柴油的厂商,鼓励公共交通运输车辆添加使用l%的台湾自产生物柴油。
第二阶段,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一方面推行“绿色城乡计划”,补助石油炼制企业与加油站在出售的柴油中添加1%的台湾自产生物柴油B1;另一方面,推行“绿色公车计划”,将生物柴油B1供应给台湾13个县市的加油站,主要提供给垃圾车以及部分柴油客运车辆使用。
第三阶段,从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强制要求出售的柴油中必须添加1%的生台湾生物燃料乙醇的推广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台北市范围内施行“绿色公务车先行计划”,设置了8座加油站供应添加3%(E3)生物燃料乙醇的汽油,由台北市各公务机关的车辆率先添加,并提供1元/公升的优惠,同时供应民众自愿添加使用。在第一阶段的推广计划中累计使用车次已达2万5千次以上,推广量为77万公升。
第二阶段,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行“都会区E3乙醇汽油计划”,补助台北、高雄两市加油站全面供应E3生物燃料乙醇汽油,2009年高雄已有五百多辆公共汽车开始使用E3汽油,这一阶段生物燃料乙醇推广量为1200万公升。
第三阶段,从2011年开始,在台湾岛内全面供应E3乙醇汽油,所有出售的汽油中必须添加3%的生物燃料乙醇,推广量为每年1亿公升,到2017年将达到添加20%的目标。
台湾生物乙醇产业的发展才刚起步,据估算,合理利用生物乙醇将对台湾的能源、农业、环保和经济发展产生综合效益。以甘蔗为例,若台湾以自产甘蔗为原料生产30亿升甘蔗乙醇,即可创造1.1万农业人口就业。若依台湾现有的规划,于2020年推广使用EiO(添加10%)生物燃料乙醇汽油,且全部使用台湾自产原料建置乙醇产业链,从能源投入的角度来看,将可替代原油进口1.16%;就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可减少19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在经济发展效益上,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累计将可创造345亿元投资,新增农业就业人口3.6万人。因此,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对台湾农业、能源和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台湾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1、比较成本偏高
在不考虑传统能源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目前大多数生物质能产品的成本仍高于传统能源产品,台湾也不例外。
一方面,台湾土地面积狭小,且只能在休耕地上种植能源作物,土地较为分散,无法实现大面积栽种和集约经营,导致能源作物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偏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分散性与农业生物质能生产的连续性和集中性之间存在矛盾,原料供应受到季节和地域的限制,影响了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因此,以台湾现有的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条件及环境来看,原料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因此台湾的生物质能无法达到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
生物柴油的成本分析。2005年台湾“农委会”选定向日葵、大豆、油豆等三种能源作物作为生物柴油原料。2006年开始引导农民将休耕地转种这些能源作物,并建立生产体系加以评估,由企业收购油料种子,再交由厂商加工生产生物柴油。经“台经院”的评估,台湾种植大豆和向日葵每公斤的生产成本分别为9.6元及21.3元,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用最便宜的大豆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已达49.06元/公升,与进口棕榈油加工生产成本相当,远高于传统柴油每升27.5元的价格。若以废食用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废食用油收购价约为23-25元/公升,再加上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及厂商利润等约为10元/公升,那么最终生物柴油的售价约为33-35元/公升,也高于传统柴油价格。因此台湾自产的生物柴油的价格偏高,没有市场竞争优势。
生物燃料乙醇的成本分析。据“台经院”对能源作物种植成本所做的分析,在不考虑任何补贴及利润情况下,以甘蔗作为原料,采用糖类及淀粉来提取生物燃料乙醇的最整理低成本约26元/公升,其次为甜高粱与玉米分别为26.45元/公升与27.7元/公升,加上甘蔗提取的乙醇因干燥费用较高,使得成本最终达到35.05元/升,较传统汽油23元/公升高,也较从巴西进口生物燃料乙醇28.47元/公升高。因此台湾自产生物燃料乙醇的价格仍偏高。物柴油。截至2009年,“绿色公车计划”累计使用生物柴油5500万公升,相应减少了同等的传统柴油使用量,并减少约1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四阶段,自2010年6月15日起,将所有出售柴油中生物柴油的添加比例提高至2%(B2)。依据台湾车用柴油的使用量估算,随着2011年台湾全面实施B2生物柴油之后,台湾生物柴油年使用量可望达1亿公升。
据“台经院”估算,若不考虑成本因素,台湾推动生物柴油将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能源替代效益,台湾现在每年使用约1亿公升生物柴油,相当于每年减少250万桶原油的进口;二是环境效益,使用生物柴油,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33万吨;用废弃食用油生产生物柴油,不仅不会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及供应造成影响,反而具有回收废食用油的环境效益,变废为宝;三是产业效益,目前台湾合格的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约10家,累计带动产业投资约10亿元,全面添加2%生物柴油后,估算年产值约30亿元,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3、生物燃料乙醇的提取与应用
台湾的生物燃料乙醇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生物乙醇的提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糖类及淀粉为原料,如甘蔗、薯类、甜菜、甜高粱等,经发酵、蒸馏、脱水而制成燃料乙醇,这种生产技术已相对成熟。另一种是以木质纤维为原料,如蔗渣、玉米秆、稻草及稻壳、农业生产残留物、木屑等非粮食作物作为原料,这种被称为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是未来生物乙醇工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台湾提取生物乙醇主要以前一种方法为主,依靠糖类和淀粉类农作物作为原料。
台湾生物乙醇所需原料主要来自岛内22万公顷休耕地,台“农委会”对休耕地转种能源作物的给予每公顷4.5万元的补贴。除了传统的甘蔗种植之外,为降低成本,台“农委会农业试验所”正在研究培植甜高粱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甜高粱栽培容易、产量高、需水量少、生长期短、适于机械播种及采收,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最具潜力的农作物,其茎秆及叶片产量可达每公顷60吨以上,糖汁的固形物含量可达16%以上,每公顷可转换生物燃料乙醇2000公升,另外高粱残渣每公顷有16吨,若采用纤维乙醇生产技术,还可转换4500公升的纤维素乙醇。若将休耕地用于种植甜高粱之类的能源作物,可大大降低生物乙醇的成本。
受原料的影响,台湾制造生物乙醇的厂商大多由原来的食品企业转型而来,例如台糖、味王、味丹、台荣等。其中,台糖是生产生物乙醇的主要厂商,台糖曾有42座糖厂,糖业自由化之后,仅剩3座糖厂在运作。在生物能源推广示范期内,台湾相关部门给予补贴,将一部分糖厂转型为生物乙醇制造工厂,2009年台糖利用甘蔗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15万公升。台湾另一食品公司味王,早在2004年就在泰国设立木薯燃料乙醇工厂,以进口木薯糖蜜作为原料提取生物乙醇,所提取的生物乙醇最后交由“中油”公司进行脱水处理,按相应比例添加进传统汽油中。
2、自主研发能力弱,部分技术和设备依赖进口
台湾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除了上游的原料供应不足及成本偏高之外,台湾生物质能产业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是中游的生物质能生产和下游的供应体系。台湾生物质能生产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仍掌握在巴西、欧美的主要厂商手中,尤其是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仍仰赖进口,甚至油品的供应设备也是以进口为主。因此,台湾要发展生物质能产业,不仅需要在优良品种选育、适应性种植、发酵菌种培育,还要在关键技术、配套工艺及相关供应设备等方面加强研发与应用技术的转化。
3、扶持政策尚不完善
台湾虽已制定了“再生能源发展条例”与“永续发展行动计划”,但还不完善。尤其是在科技研发、金融扶持、市场开放等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台湾生物质能的定价机制还没有体现出环境效益的因素,尚未形成支持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其次,台湾虽已强制添加生物燃料,但也需扶持汽车制造商配合改造汽车动力系统,以适应混入规定比例的生物燃料。最关键的是对原料的生产补贴严重不足,依“台经院”的测算,如果台湾需要推广使用B2生物柴油1亿公升,至少需要将现有的22万公顷的休耕地全部种植能源作物,若农民在休耕地种植大豆作为能源作物出售,且获得“农委会”每期每公顷4.5万元的能源作物补贴,其净收益约为2.7万元/公顷,还不及休耕的3.8万元/公顷的补贴,显然农民并没有生产能源作物的积极性。因此,台湾在生物质能发展的上、中、下游的政策配套及相关法规仍不完善,这制约了岛内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只有尽快制订明确的生物质能相关的推动政策及辅导补助或奖励措施,提高农民整理收益,降低企业风险,才能促进台湾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高竞争优势。
四、台湾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作为水生蔬菜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对加速水生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增加水生蔬菜的效益、促进水生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湖北省作为我国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大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研究和产业发展也走在前列。湖北省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先后对特色水生蔬菜研究开发进行了立项。项目紧紧围绕湖北省水生蔬菜产后减损和精深加工增值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及产业化发展滞后的现状,通过对保鲜剂的开发,绿色保鲜技术集成、精深加工先进技术集成与高品质产品研发,实现水生蔬菜绿色安全贮运、水生蔬菜加工产品多元化和传统制品生产现代化、水生蔬菜联产高效综合利用以及加工专用装备研发,解决水生蔬菜绿色贮藏及加工过程中制约产业发展的部分技术难题,团结和培养了一批从事水生蔬菜保鲜加工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主要包括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业大学等。同时,培植了一批水生蔬菜保鲜加工的龙头企业,如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强农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农鑫农产品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实现了湖北水生蔬菜保鲜加工技术、人才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①基础研究进展
莲藕、藕带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分离获得莲藕多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筛选出最佳酶抑制剂(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采用现代分离技术提取并纯化藕带多酚氧化酶,对其酶学性质、化学修饰和结构作了初步研究:对藕带的保鲜进行了试验,利用计算模拟技术分析(3D-OSAR)作用机理和作用靶向位点。
天然活性抗褐变剂研究。利用植物源乳酸菌发酵豌豆浆获得高效抗褐变剂,分离纯化鉴定抗褐变物质4-(4-羟基-苯基)-丁-2-烯酸,为开发新型生物抗褐变剂提供了思路。
莲藕粉、脆质地形成机理研究。从淀粉和细胞壁果胶角度研究莲藕粉、脆质地形成机理。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粉藕、脆藕为对象,研究了其感官和淀粉含量的差异,并进一步对影响其质地的淀粉进行了形态学和流变学研究:研究了加热处理对其感官、成分及细胞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另外,还研究了莲藕不同采收期淀粉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对12月采收的老熟莲藕的淀粉显微结构和糊化、凝胶差异进行了深层次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胶组成差异是莲藕粉、脆质地形成的基础,并且推算出用于区别粉、脆的临界参数值。
莲籽β-葡萄糖苷酶特性及其对荷叶饮料增香作用研究。首次对莲籽中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酶活性分析条件以及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做了初步研究,并尝试将莲籽β-葡萄糖苷酶应用于荷叶饮料中,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荷叶饮料的香气成分及莲籽β-葡萄糖苷酶对其增香效果进行了研究。经过酶处理过后的荷叶饮料总香气成分增加了约12%,其中醛类、酮类、醇类这3类主要成分在总香气中的相对含量变为17.18%、16.54%、8.82%。此外,酶处理对香气中酯类物质含量影响很大,经过酶处理后其在总香气中的相对含量由3.21%上升至7.64%。由于这些香味物质的增加,经过酶处理后的荷叶饮料香气更浓,气味更加柔和。
莲原花青素绿色提取和活性分析研究。以莲的成熟花托(莲房)为原料,采用酶辅助提取提高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将其应用于油脂中,研究其对不饱和脂肪酸、油脂、脂肪氧合酶等的氧化抑制作用。并将其添加在火腿中,研究莲原花青素在食品中的抗氧化作用,利用动物和细胞模型研究了其抗衰老、调节血脂等活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莲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活性有关。
莲藕淀粉特性研究。以莲藕淀粉为原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动态流变仪、旋转粘度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凝胶过滤色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莲藕淀粉及其级分的颗粒特性、糊化和老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莲藕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机理。并以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为原料,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莲藕淀粉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系统研究,并对颗粒特性、精细结构、物化特性及消化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水分子运动性对莲藕淀粉的影响。莲藕淀粉老化的本质是淀粉玻璃化温度上升、淀粉分子凝聚(淀粉糊)和分子刚性增加,微弱重结晶促进了淀粉的老化。
菱角淀粉特性研究。以菱角淀粉为原料,采用动态流变仪、快速粘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菱角淀粉的颗粒性质、流变性质研究以及糊化和老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菱角淀粉粉丝的加工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冻结温度是影响粉丝品质的最关键因素。
莲藕排骨汤中风味物质研究。为提供方便快捷的排骨藕汤,缩短排骨藕汤制作时间,研究了主要原料用量、关键工艺对排骨藕汤品质的影响和排骨藕汤基本滋味特征、热处理对排骨水溶性鲜昧物质及莲藕质地和色泽的影响,确定了排骨藕汤原料的用量和加工关键工艺,建立了排骨藕汤基本滋味的研究方法,期望为排骨藕汤产品的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天然抗菌剂研究。从可食用植物材料中分离出天然抗菌活性成分石竹烯,可以抑制导致莲藕腐烂的霉菌。
藕带非酶褐变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以莲藕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加工工艺和储藏条件对水煮藕片后褐变的影响、导致水煮藕片后褐变的可能原因及常用保鲜剂对水煮藕片后褐变的影响。还进行了还原糖和氨基酸美拉德反应以及酚类化学聚合的模拟试验。最后还对水煮藕片中褐变黑色素进行了提取纯化和初步的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水煮莲藕贮藏期褐变可能与莲藕多酚自身氧化有关。
加工藕带风味调控和固化调理技术研究。采用包装后入昧和风味固化包埋技术实现风味的延香化,结合脱氧和隔光、栅栏技术杀菌、交联增脆等手段,保持了藕带的白、脆。
莲藕藕节鞣质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对莲藕藕节中鞣质的提取、纯化和鉴定以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莲藕多酚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
空气放电对莲藕采后腐败菌抑制机理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莲藕采后腐败菌进行了鉴定,确认出三种莲藕采后主要腐败菌,分别为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采用空气放电生成气对三线镰刀菌进行抑菌处理,通过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呼吸代谢等方面系统研究空气放电对莲藕采后腐败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放电生成气能够有效抑制三线镰刀菌生长代谢,并揭示空气放电对三线镰刀菌的抑制机理。
莲藕膳食纤维改性、提取及功能活性研究。采用超微粉碎改性方法,经过超微粉碎后的粉末,白度增加,整体色泽变浅,具有良好的感官性能。同时,藕节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持水性、持油性、溶胀性都不同程度得到优化,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性增加。利用超声波辅助碱酶法、酸法、酸酶法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改性后藕节粉中IDF、SDF、TDF进行提取。通过比较其提取率及纯度,确定酸酶法为最佳提取方法。利用提取后的IDF、SDF、TDF进行小鼠动物试验,研究其对营养性肥胖小鼠预防肥胖及减肥功能。综合评定改性藕节粉总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预防肥胖及减肥的效果。
②技术开发进展
保鲜技术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分离获得植物源乳酸菌,以此为发酵剂,研发出水生蔬菜新型绿色安全生物保鲜剂4-(4-羟基-苯基)-T-2-烯酸复合物。以传统化学保鲜剂为基础,复配保鲜剂LB保鲜剂。从可食性植物分离筛选出绿色天然防腐剂石竹烯复合物。微气体环境调控保鲜技术得到应用。应用新型保鲜剂使鲜藕在0~5%的冷藏条件下,保鲜期达60天以上,藕带保鲜期达30天以上,并达到超市和出口要求。切分藕(鲜切藕)保鲜期达14天,适合于超市销售:青鲜莲籽保鲜期达到2月以上。
加工技术研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泡藕带、酥脆油炸藕片、酥脆藕条、荷塘三宝、酥脆莲籽、保鲜青鲜莲籽、卤藕片、莲籽汁饮料和马蹄爽饮料等加工技术都取得突破,并应用于生产,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达50亿元。
③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是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突出特色,以技术为先导,实现技术、人才、管理和市场的有机科学融合,达到水生蔬菜加工工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确保水生蔬菜加工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立足。湖北水生蔬菜中以莲藕最为闻名,鲜莲藕的外销和出口占据全国市场总量的80%左右。另外藕粉、藕片占据一定的市场。由于湖北莲藕质地原因,加工的藕片质量低于江苏宝应藕片,但其产量与江苏持平,约30万t。随着技术发展,湖北莲藕加工业充分发挥其区域优势。湖北也是莲籽生产大省,莲籽产量占全国60%以上,约5万t。但是湖北莲籽加工企业凝聚力不强,莲籽加工起步慢,产业分工不够细致,莲籽加工销售主要在湖南。藕粉作为传统莲藕制品,其消费群体一直较为稳定,目前全国藕粉产量在3600 t,60%产量来自湖北,目前藕粉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产品单一,深加工产品缺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提高,近年来水生蔬菜新型产品不断涌现,泡藕带、荷叶茶、莲籽汁、马蹄爽饮料、莲原花青素胶囊、莲藕面条、荷塘三宝、鲜切莲藕和青鲜莲籽已经进入市场,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仅藕带加工一项,产值超过40亿元,100余家生产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水生蔬菜产业化新模式,促进了产业链科学发展。
本人从事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已有近6年,对民用建筑工程中自动化应用有一定的研究。就本文,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情况及更换改造的实施方式进行一些分析,与大家一起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现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若干代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有部分投入使用十几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经到了使用寿命期,其故障率的增加以及替换备件的短缺,为保证物业运行及管理安全性,使得许多建筑的维护管理公司都将原有的火灾报警系统的更换改造提入议程。本人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造实践中的体会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情况
消防行业是关系到公共安全的特殊性行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及对外引进资金加大生产企业建设的带动下,消防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生产行业更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民营企业生产建筑中设置的重要的消防设施之一,是人们为了及早发现和通报火情,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内或其他生产场所的一种消防系统。是智能化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多线制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这是第一代产品,目前国内基本没有厂家再生产了,它已处于被淘汰的状态。
2.总线制可寻址开关量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尤其是二总线开关量式探测报警系统目前不少旧的建筑仍在使用。
3.模拟量传输式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这是第三代产品,目前在我国使用率最高的应该就是这一代产品了。
4.数字式分布智能探测系统,分布智能系统是在保留智能模拟量探测系统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探测器与控制器是通过总线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不仅控制器实行智能处理,连探测器也具有一定的智能分析能力。这种数字式分布式智能报警系统将成为火灾报警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
目前市场上,需要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改造基本上是前两代的产品,通常使用这两代的产品的建筑通常基本上是建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而这些早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20年。使用至今也正是到了故障高发,误报频繁的阶段,而厂家产品早已进行更新换代,旧系统的备件也逐步停产,供求短缺的矛盾也必然导致系统的维修成本大大增加。从而导致对旧系统的改造要求越发强烈。
二、更换改造的实施方式探讨
由于工作性质,我在工作过程中也接触不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造、建设工程,通常改造的实施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全改造方式、半改造方式及逐步改造方式。以下我们分别探讨一下各种实施方式的情况:
(一)全改造
全改造的实施方式是把原有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全部更换,包括原先敷设的所有信号线及控制线。其实这种方式相当于重新安装一个新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新建的建筑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全改造方式的线路敷设只能是明管敷设,不能实行预埋敷设。这种全改造的方式通常伴随建筑的整体装修计划一起实施。通常这种方式的改造费用较高,但也是改造的最彻底,施工最方便,对后续维护保养工作最有利的方式。由于和新建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安装差别不大,在此就不详细叙说了。南宁合成纤维厂联苯加热车间2005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造就是采用全改造方式的。改造面积1500m2,改造时间2个月,工作人员为全体电仪工段人员及设备厂长、技术员,造价约合人民币45万,为设备总投资3.4%。
(二)半改造
半改造的实施方式是只更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及控制设备(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监视模块、控制模块及控制系统主机等),保留原有的信号和控制线路(如果线路敷设质量较好,线路通常可以用几十年都没有问题)。该方式适用于原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安装质量较好的建筑。采用该方式时,前期分析检查线路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此外,这种方式在选择新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范围相对较少,必需要求新的系统与旧系统布线方式相差不大,否则就与全改造的方式相差不大,改造费用也会因此而增加。我根据技改投资资金情况,分析南宁合成纤维厂短纤生产车间现场及维护施工人员素质情况(1992年建设,1994年投产,生产现场透气性好,原有设备及线路敷设质量较好及运行维护到位,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仍然在使用中),决定在原有火灾报警系统基础上,更换敏感度更好的感烟探测器、控制模块及现有的更先进的控制系统主机,完成了2006年年初技改工作。仅这一项,与全改造方式相比,就为公司是节省了近25万元的线路敷设的费用。
(三)逐步改造
中图分类号F326.13;S6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78-01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坚果类植物,其组织成分中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还含有多种营养素,同时其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1-2]。世界食用栗总产量约110万t,其中3/4产于我国。目前主要板栗栽培种有4种,分别是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板栗(中国栗)。20世纪,美洲栗因为栗疫病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基本上毁于一旦,目前美国的食用栗基本上是进口。欧洲栗也受到栗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栗果的产量也受到很大影响。中国板栗品质优良,其显著特点是色泽艳丽、品位独特、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强,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3]。但我国品种良莠不齐、储藏条件较差、加工技术落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板栗产业的发展[4]。安徽省东至县是板栗生产大县,现将该项板栗产业发展概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以期为发展板栗产业提供参考。
1东至县板栗发展概况
东至县地处皖西南,长江南岸,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以山陵地貌为主,其南部山区土壤偏酸,适宜板栗生长。东至县的板栗种植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的《东流县志》就有记载了县内的板栗种植。据陈世湘的调查结果,全县共有板栗树49万株左右,种植面积约800 hm2,大多数是2000年以后的新植板栗树,目前年均生产原栗350 t左右。
2存在的问题
2.1盲目发展,重栽轻管
由于前几年市场激励等原因,近10年东至县的板栗生产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产量并没随种植面积而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就是重栽轻管。栗园基本属于自由栽培,缺乏一些必要的管理。某些主管部门把发展规模列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造成全县近几年板栗生产面积一再增加,但产量和品质的突破却不明显。
2.2新技术推广普及不到位,科技含量低
全县板栗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板栗树栽植后基本不修剪,更谈不上夏剪;施肥的次数1年不到1次,更谈不上合理施肥;栗园常年不用药防治,更谈不上合理用药。分析其原因:一是栗农投入不足,没有把板栗作为主业来抓;二是主管部门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指导不到位。全县没有专职的板栗干部,没有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大多数归靠在林业站监管,没有具体经费来源。
2.3流通领域混乱,各自为战
全县没有一家大规模的板栗加工企业,板栗收购基本无序。采收季节,不管成熟度如何即进行采收。贮藏环节采用沙子捂、河里泡等方式,导致厂家收购后板栗易腐烂、变质。另外,收购企业唯利是图、压级压价、哄抢商品也是影响板栗产业发展的因素。
2.4背离市场,乱引滥繁
板栗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品种,其是关系到栗农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多渠道、多部门泛滥引种,同一种多名,市场混乱;盲目引进新品种,引进后不做比较试验,直接推向市场,靠出售品种谋利,形成品种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盲目追求大果型,忽略了品种的品质、丰产性及加工适应性。
3对策
3.1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发展板栗主要是以品质为核心,对个别老衰弱树进行采伐更新;不适合板栗生长的地块要退下来,建立生态、高效、优质的板栗示范园和原料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是最能直接取得效果的途径,规范市场若仅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则往往有滞后性。在目前市场竞争力激烈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采取约束措施,行业协会应加大其管理引导的力度,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板栗产业的持续发展。
3.2区域化布局,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品种资源。在板栗的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禁用农药的使用,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板栗果实。采收时,应遵循加工厂家的要求,待其自然成熟后采收,并及时进行冷藏处理。县林业局牵头,组建一个跨行业的板栗协会。各乡镇也应成立如生产协会、加工协会等专门协会,以将经纪人、小商、小贩等吸收进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促进板栗产业的发展。
3.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政府应加大对示范园、基地园、品种选育、标准园、品种引进、品种定向、品种优良、种质资源保护、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对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开发等方面的项目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4参考文献
[1] 田应秋,梁及芝.我国板栗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5,21(6):11-12,21.
二、会议时间
年6月18日—20日,会期3天
三、会议地点
金山展览城
四、组织机构
(一)组委会
成 员:1、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2、区直有关部门领导: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台办、农办、经贸局、外经局、科技局、建设局、环保局、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林办、投资项目服务中心、总工会、团区委、妇联、科协、工商联。
3、四个工业园区负责人。
(二)组委会工作机构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区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区委宣传部、农办、区发改局、科技局、经贸局、建设局、外经局、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项目服务中心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参加交易会各项筹备工作。
五、总体要求
(一)参加交易会宗旨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闽台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引导更多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与我区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搭建永不落幕的项目成果转化平台。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机结合,以项目带动生产要素集聚,为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城新区建设提供项目支撑,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二)交易会主题:项目—技术—资本—人才
(三)参加交易会预期工作目标
坚持“好字当头”,更加注重项目质量,努力实现“又好又多”的项目对接,预期工作目标是:
1、落实项目成果对接150项以上,争取成功转化一批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
2、提出企业技术需求40项以上;
3、争取省级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项目15项以上;
4、邀请参会高校、科研单位等专家20人以上;
5、组织区内120家以上企业参会,寻找对接项目、技术、资金、人才。
(四)项目征集与对接
1、突出产业导向,第六届6·18重点征集和对接的领域为:
——现代农业:重点推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等项目的对接。
——农产品深加工:重点推进木材精深加工、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的对接。
——电子信息:重点推进新型原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等项目的对接。
——生物及医药:重点推进生物酶制剂、生物育种、生物农药、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诊断试剂、化学新药、微生物药物、生化药物、现代中药、新型医疗器械等项目的对接。
——新材料:重点推进纳米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项目的对接。
——机械装备:重点推进新型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机械、纺机设备、鞋革加工设备、建材加工设备等项目的对接。
——工艺美术:重点推进木雕、玉雕、石雕、金银珠宝等行业的工艺设计与生产设备开发项目的对接。
——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进高耗能行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污水垃圾治理及处置、工业“三废”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化肥及农药污染控制、工业节水、清洁生产、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等。
2、进一步拓宽项目成果征集渠道,重点征集符合我区产业集群发展导向、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项目,同时依托专业机构,做深做细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重点推介。
3、进一步加大项目技术需求征集力度,重点征集我区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以及我区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项目技术需求,进一步调动企业需求方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我要对接”的主动意识。
4、创新项目推介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6·18”项目茶会等方式,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了解掌握并充分发挥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专业化、常态化的项目对接活动,积极构建与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开发平台。同时充分发挥网上“6·18”和服务热线的作用,真正做到“月月有活动,日常有对接”。
5、加大产学研深度合作。重点与应用开发研究较强的高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稳固的,以技术成果供应、新技术共同开发、信息共享、人才培养或柔性引进为内容的“高位对接”战略合作关系,把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作为吸纳科技创新成果、实现项目转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六、主要活动
(一)组委会成员会议
月下旬召开组委会第一次成员会议,确定我区参加第六届交易会总体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部署交易会各项工作安排。
月中旬召开组委会第二次成员会议,各项筹备工作进行再检查、再动员、再部署。
6月中旬召开组委会第三次成员会议,检查各项任务具体落实情况,部署参会有关事宜。
(二)区政府招待酒会
时间:6月17日晚18:30—20:30
地点:待定
参加人员:全区所有参加交易会人员及邀请的专家
(三)开幕式
时间:6月18日9:00
地点:金山展览城
参加人员:区主要领导带领各乡镇、工业园区、区直有关部门、企业家等出席。
(四)签约仪式
参加人员:省、市、区领导,签约代表
签约项目:筛选5个以上重大成果对接项目参加签约仪式。(签约具体时间及地点待定)
(五)现场对接会
时间:6月16日—20日
交易会期间将按行业组织开展电子信息、工业、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等现场对接会。各乡镇、工业园区、区直部门组织相关企业到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洽谈对接。
(六)论坛(待定)
(七)人才招聘会(待定)
七、任务分工
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工业园区要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班子,精心组织交易会各项筹备工作(具体任务安排详见附件1)。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
1、成立工作机构:参照区组委会的机构,成立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班子,抽调工作人员,负责对上联络、对下组织协调等工作。
2、配合区委宣传部、各工业园区做好馆展示区布展工作,提供本乡(镇)产业发展概况、发展规划、重点企业简介、优项目成果转化事例简介(含文字、实物、图片),并组织企业参展。
3、负责提出企业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及争取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等。
4、负责提供辖区内1个以上重大成果对接项目参加签约仪式,并邀请项目成果对接双方代表到会签约。
5、负责组织辖区内企业参会、洽谈、对接。
(二)区直有关部门
1、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参会工作方案的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参会组委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按工作进度协调召开相关会议,指导、协调、检查落实各单位的筹备工作。负责全区日常项目成果对接和企业技术需求征集上报,以及交易会期间对接成果的统计、汇总上报;负责牵头馆展示区部分的布展工作;负责筛选、组织5个以上重大成果对接项目参加签约仪式;负责协调相关企业邀请专家携带项目成果参会;负责做好争取扶持资金项目的筛选和申报工作;负责参加交易会主要活动的组织协调;负责会务工作的安排和协调,会同区委宣传部做好交易会新闻宣传工作。
2、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负责提出我区人才需求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参会、洽谈对接,寻找人才需求对接。
3、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做好项目成果交易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并提供馆展示区布展有关图片资料。
4、区经贸局:负责提供我区产业发展概况;组织所属行业企业参会、洽谈、对接;负责提出企业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
5、区外经局:负责组织外资企业参会、洽谈、对接;负责提出企业技术需求,落实境外项目对接。
6、区建设局:负责组织建筑企业参会、洽谈、对接;负责提出节能、节材、节水等绿色建材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
7、区环保局:负责征集企业环保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
8、区农办(区农业局、林办、海洋与渔业局):由区农办牵头,负责提供我区农业发展概况;组织相关企业参会、洽谈、对接;负责提出农业、林业、水产系统企业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
9、区科技局:负责区内科技成果的征集汇总,组织科技企业参会、洽谈、对接,提出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
10、区教育局:负责高校项目成果的征集推介。
11、区总工会:负责收集提供我区职工创新成果。
12、团区委:负责组织青年企业家参会、洽谈、对接。
13、区妇联:负责组织女企业家参会、洽谈、对接。
14、区科协:负责组织相关企业参会,开展院士项目成果洽谈、对接。
15、区工商联:负责组织民营企业参会、洽谈、对接。
16、项目服务中心:负责新招引项目提出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及成果转化落地。
17、区财政局:负责活动经费落实及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及时到位。
(三)各工业园区:
1、负责提供园区概况、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简介,推荐2家以上优项目成果转化事例(含文字、实物、图片、展品)。
2、负责提出企业技术需求,落实项目对接及争取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等。
3、负责提供1个以上重大成果对接项目参加签约仪式,并邀请项目成果对接双方代表到会签约。
4、负责组织企业参会、洽谈、对接。
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及工业园区所征集的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对接情况,根据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表格填报。
八、布展工作
按照省组委会的统一安排,优转化成果馆面积为170平方米(E厅),设立各县区优成果展示区。为充分展示我区前五届“6·18”的成效,拟在馆全面推介我区产业发展概况、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重点企业介绍及优项目成果转化事例简介等,并组织5家以上企业实物参展,具体由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布展工作。
九、宣传报道工作
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发展和改革局配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调动新闻媒体力量,开辟专栏和专版,进行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宣传报道“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宣传报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月日至月30日,每周报道一次;第二阶段月日至月31日,每周报道2次;第三阶段6月日至6月21日,每周报道3次。具体方案另行制定)。
十、筹备工作进度安排
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及工业园区每周五向组委会办公室报送技术需求、项目对接及争取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项目征集情况,区组委会及时予以通报。
(一)月
月30日前,成立组委会及工作机构,召开组委会成员第一次会议,细化分解各项筹备工作。各乡镇、工业园区、区直部门必须指定1名联络员,30日前上报区“6·18”组委会办公室。
(二)月
月10日前,各乡镇、工业园区向区组委会办公室提业发展概况、发展规划、重点企业简介以及优项目成果转化落地典型素材(文字、图片、实物、展品),推荐优转化项目成果参展企业名单;经贸局、农办提业发展概况。
月20日前,各乡镇、工业园区提供重大成果对接签约项目。召开组委会成员第二次会议,各单位汇报工作,确保任务落实完成。
(三)6月
6月15日前完成参会各项筹备工作,召开组委会成员第三次会议,进一步落实完善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