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金融危机的看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金融危机的看法

篇1

金融危机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看法,其中有两种代表性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二、经济危机导致的现实危机

我国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导致下滑。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毕业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的业绩下滑。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物价在涨,老百姓手里的钱天天在贬值。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到来,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只要树立信心,团结一致,采取合理的方法积极应对,就会化险为夷,找到更好的经营出路,逆势获得增长。就目前的情况针对如何搞好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出了相关看法。

1、加强以现金为的管理方式

经济学专家郎咸平曾经对中国的企业提出忠告: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不是能够赚多少钱,而是能够在萧条的时候利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随时随地保存大量的现金,随时随地拥有最低的负债,这是他们和别人不同的地方。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加强现金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盈利企业,如果管理不好现金流,也可能面临倒闭。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尽可能要求对方采用现金的方式进行交易。现金匹配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

2、更新与提高财务管理观念和意识

经济危机中,市场是没有长胜的将军,没有永远营利的企业,企业经营者应该调整心态,对没有利润的产品,制定现实目标,能够保本经营、维持生存就是最好的营利。在经营过程中,若产品存在市场经营萎缩,长期亏损,那就应该生产其他市场需求的产品,寻找新的出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化理财观念,现代市场经济的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快、准、全的信息。

3、财务稳健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企业的危机,首先反映的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的核心是资金运行的危机,资金断了,企业就难以维持了。在财务危机中,企业为了避免资金链断裂,就要贱卖资产,以筹集现金。财务的职责是要把握好有限资金的平衡和使用;尤其是在困难时期更要细心、谨慎地为企业理好财,把困难情况预计得充分些,做最坏的打算,以确保企业能顺利渡过难关。稳健的财务政策就需要企业做好几件事。一是是紧缩对下游的授信垫底资金,原先300万元的提货额度现在可能变成了100万元;二加强内部管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省下来的钱就是利润;三是缩短应收账款账期、大力清收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回流;四是及时清理库存,将积压过期物资尽快变现。

4、在企业内部开源节流

在企业内部开源节流,但不能节省创造收益的支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营销产生的收益,其他的成本越大,企业的利润就越低。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是缩减开支,但是更多的应该考虑怎样进一步拓展有利的销售市场。采用以货易货方式,以货易货是企业将自身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进行直接交换,换回应用现金购买的原料及设备等,从而达到减少资金流出的目的。

5、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核心点之一就是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负担。一方面,企业将获得低成本的金融信贷支持。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降低利率是刺激生产和消费的途径之一,企业应该利用好银行贷款,降低成本筹集的资金用在资金周转“短、平、快”的项目上,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另一方面,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生产型的增值税,企业要充分利用好税收带来的益处,在经济低迷时期进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对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进行经营扩张,购置相应的设备,为企业下一轮的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困难与曲折没有什么可怕,只要树立信心,团结一致,采取合理的方法积极应对,就会化险为夷,找到更好的经营出路,逆势获得增长。历史车轮总是向前的,金融危机这个怪物,必将为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所代替。

参考文献

[1]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及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

[2]张鸣.应将会计诚信写入《会计法》[J].会计之友,2004,8.

篇2

中国未来出口的大幅度萎缩,不仅涉及到国外需求的减少,而且涉及到结构变换的挑战。

时下有关当前金融危机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3种,分析解剖这些不同的解读,可以对如何化解可能有的冲击提供系统的启示,促进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策略的逐步深化。

第一种解读是仅仅从金融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把当前的金融危机理解为美国的金融系统存在着严重的流动性短缺,认为次贷危机等主要与金融系统的衍生产品发展过度和金融创新缺少监管有关,结论是金融危机虽然影响了实体经济,但主要是虚拟经济的危机。一段时间来,美国财长保尔森等人,就是这样判断的。因此,采取的策略主要是政府收购金融机构等救市性的政策。按照这样的判断和策略,金融危机不会是一种长期的危机,金融泡沫至多持续到明年也就差不多可以放空了。而一旦危机过去,金融经济仍然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扩张,只不过需要对金融创新进行更多的监管。第一种解读对于中国的政策意义,是导出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不仅不大、而且还是机会的判断,因此建议可以将中国相对宽裕的外汇储备,拿到美国金融市场上去抄底,博取可能有的金融收益,或者乘低买入能源、矿石等大宗商品,以便储备中国未来发展所奇缺的生产要素。这是金融危机发生初期的主要看法。

第二种是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看问题,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国的虚拟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法,当前是要注入流动性抑制金融危机的扩大和蔓延,长期则是要通过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来对冲虚拟经济的虚胀,最终回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上来。第二种解读对于中国的政策意义,是导出美国消费能力的衰退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出口,在此情况下要力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一方面需要加强中国国内的投资与消费,另一方面要努力维护和保持出口能力。这是学者们对金融危机影响的主要判断。但是人们担忧单一的保增长策略,潜藏着放松我们多年来在转变结构方面的努力,沿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危险。

第三种是从美国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看危机,这是一种更加结构化和战略性的解读。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美国以过度消费为导向的经济模式有问题,认为以信用消费为基础的、通过不断地制造新的消费点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达到了极限,认为在当前资源环境消耗已经超过自然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美国已不存在进一步扩展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因此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追求持续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危机。因此更治本的对策是采取重要的结构性变革,即降低实体经济中物质型经济、私人型经济的比重,增加民生型经济和环保型经济的比重。这样的判断和对策意味着化解当前金融危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第三种解读对于中国的政策启示,导出中国未来出口的大幅度萎缩,不仅涉及到国外需求的减少,而且涉及到结构变换的挑战。金融危机不仅挑战了当前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经济模式,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改变中国实体经济结构的要求。因此,在当前不得不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加大投资以保持明后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低于8~9%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有保有压的主动性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结构,能够从出口导向型向国内消费型转变,并加强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国内投资。这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真正需要考虑的长期战略,是最积极地将美国金融危机转化为中国发展机会的策略。由于结构调整不是短期内能够奏效的事情,因此当前很需要在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找到结合点,特别是要通过投资建设具有长期效果的项目,来维护中国的经济增长。

篇3

由2007年2月13日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发展,到2008年末,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寻求政府支持,欧元区经济增长出现大幅下滑,英美、中国等国家通胀率纷纷大幅下降,通缩威胁开始席卷全球,欧美、中国等制造业均衰退,此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面对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及带来的巨大影响,众多专家、学者和监管者站在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但对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理论认识还莫衷一是,这也给予我们再认识新形势下金融危机理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当前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盈利预警,由此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开始,而从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危机的爆发、危机的深化直到危机的全球化。

2008 年1 月中旬至2008年7月,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的金融企业纷纷出现巨额损失。为减缓投资者的恐慌情绪,防止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一步扩大,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美国政府实施了总额达168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在元月下旬的一周之内两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125个百分点;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建立规模为3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保险基金,并向房屋所有者再提供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助;英国将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并动用50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调换商业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以帮助银行业复苏;欧洲央行表示,以4.00%的固定利率,通过一天期吸收流动性的操作从市场回笼资金235亿欧元资金。

2008 年7 月至今,危机不断恶化并迅速地向全球蔓延,不仅股票市场反应强烈,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投资者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在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为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尤为突出,不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欧洲的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冰岛克朗的贬值尤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迅速紧张和恶化,除了欧洲比较发达的国家外,东欧国家也遭遇到了危机的冲击,股价大跌、货币贬值、银行信贷紧缩是其金融危机发生的典型特征。

二、当前金融危机的理论看法

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发生的全过程后我们发现,已有的金融危机理论对目前的金融危机不能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原因在于以往的金融危机理论都是针对当时的金融危机发生后进行梳理而形成的理论框架。而目前,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众多专家学者立场各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过度滥用金融创新

这一观点认为,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信用的滥用。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金融衍生品泛滥无度,与经济本体发生了重大偏离。创新的红利被拿走了,创新的风险却留给了市场。过度金融化、过度证券化、过度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种下了一个个无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却只能是政府和纳税人。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投行甚至华尔街的毁灭,也给整个世界的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重大灾难,这种灾难的最直接承受者不仅是美国,而且是整个世界。

(二)过度放松金融监管

这一观点认为,在自由市场、自由金融的“华盛顿共识”下,美国政府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大大放松了对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而金融机构本身就天然存在着规避监管的动力与手段,这两种因素与美联储连续27次降息导致利率大幅走低从而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泛滥且找不到资金出路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次贷产品等金融创新有了内在的动力与源泉,并形成了无法考量也无法控制的系统性风险源。在危机发生后,整个世界都低估了它所隐含的巨大风险,以至于最终酿成了世纪性金融大海啸。

(三)过度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观点认为,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储蓄率一直在8%-10%左右,进入90年代后期,美国的储蓄率开始大幅下降,至2005年首次成为负数,2006年达到-1%,花明天的钱来过今天的日子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过度的消费模式本身就导致金融体系的严重脆弱,再加上金融系统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叠加效应,就使得危机的负面影响迅速扩大并逐波蔓延,以至最终危及到了实体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

三、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到演变为性的金融危机过程来看,要全面、正确和理论性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实质原因,探索次贷危机下金融危机发生的理论根源,要求我们对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形成机理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金融危机的产生背景

由于累积多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在2000年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拯救美国经济,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从2000年5月开始连续11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6.5%下降至2003年6月的1%。但随之而来的是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按揭贷款额度不断上升,次按规模不断扩大,次级债的发行推动了金融机构的房地产按揭贷款规模。

随着次贷市场的飞速扩大,自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为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过大,连续加息17次,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至5.25%。而17次边续加息所带来后果是,自2006年7月起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抵押品价值下降,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下降的房价使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债务违约开始出现并上升,不少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因此陷入严重财务困难,甚至破产。当这些贷款变成坏账时,危机爆发了。

(二)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向纵深发展,美国金融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其中一项就是次级债务。美国银行为了扩大业务,没有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把资金贷给还款能力很低的人购买房产,致使银行资产的风险急剧放大。随着在房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房产升值,借款人在无力偿还原有贷款的情况下可以以现有房产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再抵押来获得周转资金,导致了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不断吸引投资者进行投机活动;其次是投资银行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eep)这种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放大投机收益。而当房地产出现不景气现象时,就出现了严重的违约风险,信贷泡沫破灭,于是就产生了次级贷款危机,进而发展到金融危机。

(三)金融危机产生的理论再认识

从理论上看,自由放任的经济金融理论即是美国经济得以取得飞速发展的理论基础,也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混乱之源,更是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向纵深发展的理论根源;加上金融深化还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从而使得在没有审慎监管下金融深化的负面作用更加放大。

一是自由放任的经济金融理论是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理论根源。自由放任的经济金融理论认为,应鼓励金融创新和经济虚拟化,倡导利率汇率自由化,减少或者放弃金融规管,实行向大资本所有者倾斜的经济政策等政策。通过运用该理论,在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实体经济的发展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给全球经济金融带来动荡不安。而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业务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一旦第一块骨牌倒下,就会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连锁危机;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上对全球的资本市场造成了强烈冲击。

二是金融深化和自由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我们研究后发现,金融深化和自由化理论存一个前提条件,即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善和公开的,并存在一个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且市场中的主体是理性的。但现实经济使得金融深化和自由化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昂贵的信息搜寻成本,加上市场主体刻意隐瞒金融交易信息,使得信息约束推动作用,从而造成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导致金融体系动荡;(2)金融深化理论一般会强调政府应放松金融管制,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金融市场自由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即不具有同时性和同步性,而超越或滞后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自由化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混乱和不稳定。

当前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金融深化和自由化在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其存在的缺陷,加上监管机构没有适时进行金融审慎性监管,对纷繁复杂的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及其载体听之任之,从而将金融深化和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篇4

美国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新兴市场被认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救命稻草,尤其是“金砖四国”被寄予厚望,甚至有许多投资机构的经济学家鼓吹“两个经济增长极”、“新兴市场风景独好”的说法。然而,2008年的情况充分说明,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了重创,应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老话。更严重的是,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不只是外国资本的撤退和经济的衰退,而且还有经济体制的倒退。

2008:对新兴市场的乐观

情绪发生转折

回顾2008年,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兴市场在多个方面受到不利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008年俄罗斯、中国、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国家出现负增长。2008年12月,俄罗斯经济首度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1.1%,是1999年3月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在2008年仍然保持9.0%的高水平,但从季度数据可以看出,一至四季度,经济增速一直保持下行趋势,同比增长速度从一季度的10.6%下降到四季度的6.8%。根据韩国央行公布的数据,韩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环比下滑5.6%,可能步入衰退。

资本流入严重缩减。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新兴市场国家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以及存在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导致了流向新兴市场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然而,2008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估计,2008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不包括FDI――外商直接投资)为4660亿美元,只有2007年的一半左右。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分别从1840亿美元和3150亿美元下降到890亿美元和960亿美元。欧洲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也从3930亿美元下降到2540亿美元。

流入新兴市场的信贷资本也出现严重萎缩。2007年,新兴市场国家新增信贷资本流入达到历史性的4100亿美元,到2008年中期,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的贷款余额达到了历史性的4.9万亿美元,是2002年同期水平的四倍之多。但2008年信贷资本流入剧减一半以上,只有1670亿美元。

部分国家FDI出现萎缩先兆。

2008年,全球范围内FDI流入下降21%,发展中国家的FDI流入也同步减少。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新兴市场国家FDI的具体统计,新兴市场国家FDI的情况也较为复杂。部分国家的FDI仍然在增长,中国2008年全年FDI流入为923.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但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和严重,新兴市场国家的FDI流入会受到冲击,在巴西已经出现了FDI萎缩的迹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联想、力拓、Vale、宝钢、现代汽车等跨国公司都减缓或放弃了在巴西的投资项目或合作计划,预计这类负面消息将会持续出现,对新兴市场国家FDI流入造成影响。

贸易顺差增长减缓与失业问题显现。

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速度为47.7%,而在2008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速度仅为12.7%,明显受到了美国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受贸易顺差增长速度减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8年10月曾出现暂时性下降。

而在韩国和俄罗斯,贸易顺差减少和石油价格下跌,也是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新兴市场国家失业问题也逐步显现。2008年12月,巴西共裁员65.5万人,为近10年来最高值,是2007年同期的两倍多。2008年底,中国、俄罗斯、印度企业倒闭数不断增加,制造业采购指数的下降也预示着下一步的失业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经济制度有倒退风险。

新兴市场国家不只是经济表现有所走弱,经济制度方面也出现了倒退的迹象。2008年中期,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股票市值蒸发7000多亿美元,导致俄罗斯政府关闭Micex和RTS两大交易市场,并对外汇市场进行行政干预。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或多或少对市场采取了行政措施进行干预。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散和深化,新兴市场国家对市场进行非市场手段干预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干预的规模和深度也有可能加大,这对于许多处于市场化进程中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无疑是严重的倒退。

2009:新兴市场更为艰难的一年

2008年是对新兴市场的乐观情绪发生转折的一年,与2008年初的盲目乐观情绪相比,全球对新兴市场的看法趋于理性。2009年将是新兴市场更为艰难的一年,新兴市场不仅要面临更为严重的外部冲击,还要处理更为复杂的国内经济问题,甚至要处理金融危机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经济增长前景暗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1月再次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测。根据最新的数据,2009年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0.7%、6.7%、5.1%、1.8%和-0.3%;而在2008年,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6.2%、9.0%、7.3%、5.8%和1.8%。相关机构估计,2009年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1%。不过,IMF、世界银行等机构仍然对中国、印度和巴西抱有较为乐观的看法。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市场有待于重新认识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新兴市场并不像《经济学人》所描述的,是一个全球经济中的“惊奇”,是独立于欧美经济之外的庞然大物。新兴市场国家大多都是全球经济的新参与者,由于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依靠贸易顺差、能源出口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全球之所以对新兴市场抱有盲目乐观,一是这些经济体增长速度较快,二是新兴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时容易产生统计意义上的“强大”印象。但是,对新兴市场的乐观看法难以掩盖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新兴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无法摆脱依靠资源、成本优势发展经济的初级模式;其次,新兴市场的发展难以与欧美经济发展脱钩,其发展依赖于欧美的商品和能源需求,一旦外部需求下降,新兴市场的发展将会受阻;最后,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市场,投资(投机)者看好新兴市场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易于操控的证券市场,而不是新兴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资本流入进一步缩减。

2009年,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将会进一步缩减。根据前面提到的国际金融研究所的估计,2009年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流入将会从2008年的4660亿美元进一步下降到1650亿美元,其中欧洲将从2540亿美元下降到300亿美元、拉美将从890亿美元下降到430亿美元、亚洲将从960亿美元下降到650亿美元。而且,资本流入缩减过程中,短期资本、证券资本的减少是最为明显的。相对而言,2009年新兴市场的FDI流入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看法也不尽相同。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新兴市场FDI将比2008年减少31%,而国际金融研究所则预测会上升12%。

我们认为,虽然2009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规模总量上难以判断,但结构性的变化是肯定会发生的,估计流向中国、印度、韩国和东南亚的短期资本和FDI会进一步增加,但流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则会出现较大程度的缩减。这将会导致2009年新兴市场的表现出现较大差异,一些国家会面临债务危机、国际收支危机,而另外一些国家则可能出现资产泡沫。

部分国家可能出现汇率贬值和国际收支危机。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2008年,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已经大大减少,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受资本流出的影响,部分国家可能出现汇率迅速贬值,甚至发生国际收支危机。除中、印、韩以及东南亚之外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汇率贬值和国际收支危机的概率大大提高,尤其是拉美和东欧地区的新兴市场国家,2009年可能会在汇率危机和国际收支危机中度过。

中国、印度、韩国可能出现资产泡沫。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在产业、国别上有很强的结构性特点:产业上,受影响最大的是金融部门,实体经济在经历裁员、减产后,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转甚至实现正常的利润。国别上,美国、欧洲是受影响最大的,欧美的流动性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但是部分欧洲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仍然有很充足的流动性。流动性富足的国家会把资本从欧美转移到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或者在新兴市场国家之间进行转移,因此,在一些国家出现汇率贬值的同时,另外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资产泡沫。

篇5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1-0036-03

当前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同时承担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双重职能,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金融稳定的职能不断强化。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央行职能的发挥和政策的执行意义重大,并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本文探讨了这两项职能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建立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定义和衡量

对大多数国家来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实行明确的通胀目标货币政策,如英国、加拿大、捷克等,有些国家虽然不实行通胀目标,但也把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大部分央行通过调节利率影响信贷和资产价格,进而影响通胀水平和经济活动。货币政策目标和手段明确,易于衡量。相比之下,金融稳定则表现出难以定义、难以量化、政策工具和运行机制更加复杂的特点:

一是难以定义。对金融稳定的界定存在很多分歧。一种看法认为,如果没有发生金融不稳定(如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就是金融稳定。还有一种看法则从金融配置资源的作用入手,认为如果来自金融体系的波动没有对储蓄和投资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也没有给实体经济带来危害时,则可称之为金融稳定。显然这些定义都差强人意。人民银行2005年发表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对金融稳定的定义是:“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而且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这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反映的是一种状态,但对需要达到哪些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值为多少时才算金融稳定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货币政策则不然,大多数国家都以消费物价指数(CPI)这样一个明确的指标作为判断通胀的重要依据,并对CPI达到多少时央行必须采取措施(如调整利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二是难以量化。定义的困难是由金融稳定本身难以量化的特性造成的。价格稳定可以用物价指数来衡量,而金融稳定不仅需要单家机构稳定,还需要金融业整体、金融市场甚至实体经济的稳定才能实现,这显然不是一两个指数就能体现的。

三是政策工具和运行机制更加复杂。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都是中央银行,操作工具(如利率)也完全由央行掌握,正因如此,一旦货币政策出现问题,问责就比较容易。金融稳定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对金融体系的审慎监管、支付结算体系对流动性的保障、健全的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有效的法律环境等,这些工具分散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当局和财政部等多个部门,而他们的职能和政策目标有很大差别。在面临冲击时,各种工具很难及时、协调地发挥作用,并可能因牵扯到多个部门而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例如,2007年英国北岩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央行、财政部和金融服务局互相推诿责任,迟迟拿不出解决方案,直至出现挤提才被迫采取行动,但监管者的公信度已受到了严重损害。

二、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相对简单,稳定的物价水平是保证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原因是通货膨胀会扭曲价格信号,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加剧资产泡沫的产生。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欧国家的银行危机正是由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并且没有及时做出调整造成的。

但由于前述金融稳定量化困难和运行机制的复杂性,金融稳定对货币政策既可以起到促进和加强的作用,又可能在某些时候增加货币政策执行的难度。首先,金融稳定对货币政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率和危机解决两个渠道上。一方面金融稳定创造了央行利率有效传导所需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时期,为维护金融稳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提供流动性、政府担保和国有化等)对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起到了促进和支持作用。但是,金融稳定也会增加货币政策执行的难度,这主要体现在危机时期金融机构为保证自身稳定而出现的顺周期倾向。货币政策的传导除了通过利率渠道外,银行信贷的渠道也非常重要。危机时期,商业银行会紧缩信贷,特别是中小企业,无论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还是向银行贷款都十分困难,因此会削减他们的投资计划,进而加剧实体经济的波动,使宽松货币政策从商业银行向企业传导的渠道受阻。同时,危机时期通常为了维护金融稳定而增加对银行资本金的要求,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必然会约束银行的借贷能力,也在一定程度抵消了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在各国的具体表现也不同,主要受经济开放程度、汇率制度、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监管水平、政府信用等因素影响。其中,汇率制度和外汇体系的差别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利率信号在外汇市场上传递比较充分。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尚待培育和成熟,必须考虑汇率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很多亚洲国家对汇率进行一定的管制,由此带来“不可能三角”(控制通胀、资本流动和汇率)的政策挑战。很多拉美国家对外债的依赖是造成其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由于政府信用等级低,使用本币融资困难,只能用美元发债。但外汇体系的脆弱实际上反映的是货币政策的失败,由于央行不能很好地控制通胀,造成本币贬值,直接影响本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价值,增加外债负担,使货币危机向实体部门扩散,迅速演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因此,拉美金融危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无论哪项职能出了问题,都会相互渗透和影响,给实体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协调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两种看法

目前大部分央行都认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考虑金融稳定的因素,但对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采取先发制人的货币政策

在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许多国家都保持了比较低的通胀水平,但金融失衡却时有发生,部分学者如Borio和 Lowe (2002),Borde和Jeanne (2002) 等认为这是由于物价稳定带来的价格刚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脆弱性,因此他们建议用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先发制人,防止资产泡沫和金融不稳定的产生。但这种方法也受到一定制约:一是识别金融失衡十分困难,难以确定使用货币政策手段进行干预的时机和规模;二是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如果金融机构认为央行肯定会在金融危机之前采取措施,就会放松自身的风险控制和自律;三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央行在没有明显通胀风险的时候采取行动这种做法比较牵强,缺乏法律上的支持。

(二)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支持这种做法的代表人物是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他认为,如果通过升息来预防资产泡沫带来的金融危机,升息幅度过大会造成经济衰退。但也正因如此,格林斯潘在本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饱受批评,认为他在2001年后实行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为此次危机的全面爆发埋下了祸根。

两种意见各有利弊,但把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目标结合起来考虑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没有疑义。针对金融失衡识别困难的问题,Borio和Lowe (2004)研究显示,通过综合分析信贷、资产价格和投资等先行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从技术层面上完善对金融危机的预测。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思考

在我国,货币政策的职能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金融稳定则涉及到人民银行、财政部和“三会”(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多家部门。建立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完善对风险进行识别、量化和分析的技术

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作用机制的理解,可以考虑把二者的关系放入宏观经济模型中进行量化研究;提高对金融风险识别和衡量的能力,及时发现风险产生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完善对金融失衡损失程度和成本的评估,研究最佳的政策工具组合,以达到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目标的双重和最优实现。这些都有助于减少金融稳定的复杂性给货币政策决策带来的困难,使央行的两项重要职能更加协调、稳健地发挥作用。

(二)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没有遭受太大损失,但透过危机检视我们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确迫在眉睫。目前比较常见的审慎监管方法主要有:资本充足率、风险资产的比例规定、贷款损失拨备等。但很多规定给出的只是经验性的主观数据,还没有比较好的研究方法能够得出一些经过计算的、比较科学的监管指标或比例,而且很多指标带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如资本充足率、市值法),在危机时反而会加剧经济和金融的波动。因此,可以考虑的办法有:一是引入逆周期工具,建立和完善逆风向的货币信贷调控机制,熨平经济周期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二是把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可以使用单独的模型对资产价格进行分析;三是将单家机构监管与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有机结合,以总体信用水平为基础,更多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规模、流动性和风险承受能力。

篇6

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关于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有人说是1929年之后最严重、最大的危机,影响到了全球。我个人认为虽然很严重,但对严重程度的估计似乎还是放大了一点。它真实的影响是在金融领域本身,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那么大。

美国几家大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了,我把这看做是一次重组。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调整的方法,不一定是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发生后最严重的问题是失业,这会带来很大的危机。

这件事给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敲了一个警钟。美国发展到今天出现金融危机,可以说是美国社会调整的一个过程,它像发高烧一样,不能说美国经济现在整体都不行了,美国还是很强大的经济实体。

大家都说金融是核心,金融作用很大,把金融的地位看得很高。我不赞成过分重视金融而轻视其他,我认为还是实体经济在先,应该把实体经济、真正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我完全有信心,增长10年、20年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中国还不发达,还需要发展,因此投资会大量上升,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所长):我认为目前的危机还在金融领域,实体经济还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冲击。当前的问题固然表现在金融领域,但解决方案还是在实体经济。要想使目前这种形势稳定下来,首先要稳定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还在展开。我谈几点看法:1.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有过度发展、自我服务的倾向。很多理财产品纯粹是生造的。我不是说不搞金融创新,而是金融创新一定要密切联系实体经济。2.最近几年债券市场规模很大,与企业相关、居民相关的债券不够发达,与金融机构相关的债券则大大膨胀,可就是到不了实体经济中去。今后需要思考,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应保持怎样的关系?3.关于金融业发展市场化的问题。这次危机告诉我们,迅速市场化可能是有问题的。次贷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新自由主义就是主张完全市场化、放松管制等。中国这次幸免于难,上次亚洲金融危机也幸免于难,这与我们谨慎的市场化有关。此外,金融业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公共行业,因此在金融业完全推行市场原则可能不是最好的模式,应当给政策性金融保留一些地方。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在我看来,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金融在现代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我们的资源都在越来越金融化,如果不把握这种趋势,总想慢慢回到实体经济,那是很危险的。首先,目前的资源已经很金融化了,你不做金融别人要做,因此必须了解它;其次,财富也很金融化了;第三,经济的增长无论是增量资源还是存量资源,都越来越多地依赖于金融体系的配置。增量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传统商业银行,存量资源的再配置和优化则是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源配置来完成的,如果不注重这两种资源配置机制,经济增长就会非常缓慢,质量和效率也差。所以,不能因为风险来临了,我们就怀疑金融。

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灾难,但是新的金融模式一定会从中产生。金融体系有一种功能就是帮助全社会来分散风险。没有这种机制,经济增长会很麻烦,经济发展会没有效率。现代金融体系通过各种产品的设计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创造了财富的增长模式。人们一般都认为金融体系没有财富创造功能,只有资源配置功能、媒介功能,这是不对的。事实上,金融具有财富创造的功能。

篇7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七年了,欧元区和英国的经济水平仅勉强达到2008年初的水平,日本这七年甚至是负增长,美国只增长了6%。

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说的复苏?那对复苏的要求未免也太低了。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用“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来形容这些年的发达国家经济显得更恰如其分。

萨默斯认为,实现美国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实际利率是负的,零利率边界使现实中的实际利率无法下降,产出的缺口无法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弥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认为欧美可能正在重复日本长期停滞的噩梦。

如果萨默斯和克鲁格曼是对的,就意味着目前欧美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太宽松了,而是还不够,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加息也是完全错误的,它会摧毁本就脆弱的美国经济。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没能预计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传统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肯定出现了某些问题。再沿着这一传统思路去看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出问题的概率也很大。萨默斯和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没有复苏的后危机时代

一季度,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意外出现负增长,实际上已经为2014年定下了艰难的基调。之所以意外,是与就业的较好表现不匹配,打破了华尔街投行过于乐观的期望。

包括美联储官员在内的大多数经济学家也认为这只是个意外,异常天气成为了替罪羊,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反弹至(折年率)4%,让人们更坚信这一点。即便如此,上半年,美国经济也只实现了1%的增长,没什么值得欢欣鼓舞的,要想维持2013年1.9%的增长,三四季度美国平均增长需要达到3%,也不是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

经济出现负增长,哪怕只是个意外,至少也说明复苏的基础很不牢固。按照金融危机前的趋势,美国潜在增长水平在3%左右,危机过去了六年,美国实际经济偏离趋势线越来越远。

欧元区的情况要糟糕得多,二季度是零增长

欧洲经济的龙头德国甚至出现负增长,净出口对德国经济环比增长的贡献是-0.9%,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表现。法国已经连续两个季度零增长,而且失业率仍高达10%。意大利实际上已经再度陷入了衰退。

欧洲央行已经在6月份把基准利率下调到接近零的水平,这或许还远远不够,欧洲通缩风险越来越大,欧洲版的QE正在酝酿。7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长仅0.4%,远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

日本经济在度过了安倍刺激的蜜月期后,遭受了消费税提高的重大打击。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下滑6.8%,上半年累积是负增长。日本曾经于1997年初也提高过消费税,在随后几个季度里,经济陷入了衰退。这一次日本经济能够幸免吗?恐怕很难。

G7中唯一的亮点是英国,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0.8%的较强增长,现在英国提前加息的可能性也在增大。最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给了英国经济强力的支撑,英国房价已经回到了金融危机前的高点。

总之,上半年发达经济体离强劲复苏很远,可以说表现有些惨淡。

其实,这种低迷的状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把2008年初作为起点,在过去七年里,欧元区和英国是负增长,日本几乎是零增长。美国和加拿大相对好一点,分别增长了6%和8%。不过,这样的增长水平在正常年份只需要两三年时间就能实现,如今却用了七年。

不要忘了,这样的表现还是在各国央行实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获得的。要是没吃药,或者少吃药,发达经济体的表现会更差。

长期停滞?传统主流宏观理论之殇

为什么发达经济体会变成这样子?这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后,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主流宏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当经济偏离潜在增长水平后,市场的力量会让它自动恢复到潜在水平附近。宏观政策的实施只是影响这种恢复的幅度和速度。金融危机前近三十年的美国经济运行轨迹,有力地支持了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

但金融危机以来的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了,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偏离潜在趋势增长水平越来越远。

萨默斯在2013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个经济学家论坛上提出了,发达经济体“长期停滞”的看法。参与发言讨论的有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现在的美联储副主席费舍尔和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

“长期停滞”在日本早已发生,“失去的二十年”让日本政策制定者束手无策。以前,大家只是把日本当成个意外,如今这种“长期停滞”可能也在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中出现。

在2014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萨默斯更为详细地阐述了“长期停滞”的观点。他认为,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实现充分就业所需的实际利率(full-employment real interest rate FERIR)下降到了负区间,名义利率受到零边界的束缚,无法降到负的。这就导致现实中的实际利率要比潜在增长水平对应的实际利率水平高,投资无法提升到需要的水平。

克鲁格曼极为认同萨默斯的这一看法,他用魏克赛尔的自然实际利率(Wicksellian natural interest rate)和凯恩斯的流动陷阱(liquidity trap)概念阐发出了萨默斯类似的观点。克鲁格曼认为,对应着潜在增长水平的自然实际利率是负的。

大家普遍认为,欧美实施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考虑适时退出。如果萨默斯和克鲁格曼是正确的,就意味着,目前欧美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无法实现充分就业,也意味着,欧美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太宽松了,而是还不够。大家目前正在热议美联储会在何时加息,或许已经为时不远。沿着萨默斯的思路,加息不仅是错误的,而且非常危险。

萨默斯给出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是进一步降低实际利率。在名义利率无法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提高通货膨胀来实现,或者采取QE来减少信用和期限的贴水。这即使可以提高产出水平,也会带来金融稳定性风险。

二是试图提高FERIR。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大致的措施包括:提高公共投资,减少私人投资的结构,减少收入不平等。

篇8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篇9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分析系统、全面。作者从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出发,揭示了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探讨了危机的深刻影响。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立足于中国国情,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中国的楼市、股市,分析了中国的产能过剩等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作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社会历史原因,甚至文化原因。金融危机在什么时间爆发,以哪个银行出问题为标志,这有偶然性;但就危机爆发本身而言,有着一种必然性。这次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的蔓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危机。金融创新工具过度发育,资产证券化大行其道,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都是金融危机发生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不能忽视“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后,美国凭借发行货币的优越地位,不断扩展“货币战争”的影响。此次金融风暴,本质上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美国模式市场经济治理思想的严重危机。作者还探讨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很重要的环境因素――美国民众的消费观、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我们看到的美国的经济危机的背后却是美国的文化危机。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视角非常独到,分析非常犀利,观点非常鲜明。针对国际上(也包括国内)的一些官员、专家学者、实业家看到2009年上半年国际经济运行态势出现一定恢复的迹象,因而呈现出过于乐观看法;作者明确指出,现在即判断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为时尚早,现在的经济恢复只是一定程度的“反弹”,还不能断言国际经济已经复苏,还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书中集中了大量笔墨探讨金融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蔓延的普遍性、危害的深刻性、影响的长期性。两位青年学者还对金融危机的走势作了预测,认为危机呈现“W+L型”走势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2009年年底、今年年初国际经济将呈现新的一轮波动,这个波动将影响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

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上本书也很有特色。这体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相结合上。不仅一般性地研究金融危机的历史和形成机理,更侧重研究危机的走势及其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现实影响;不仅一般地分析金融危机的教训,更侧重对危机走势的预测和判断。同时,本书以对话形式写作,一问一答,侃侃而谈,像是作者两个人聊天,又像是作者和读者讨论,循循善诱,丝丝入扣,紧扣读者的思考历程,随时照顾读者可能想到的问题,尽量把话说明白,把理讲清楚,形式新颖、别致,语言生动、活泼,内容紧凑,逻辑性强,把读书活动由枯燥的理性思维变成生动的艺术享受。这实在是难能可贵!采取对话的形式,以实在的语言,以朴实的文风,进行一部学术味道很浓的著作的写作,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提倡的风格。

本书的两位作者是活跃在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优秀青年学者。我和他们是忘年交。20多年来,眼看着他们在学术园地里不断地成长、进步,我十分欣慰。早在1985年我就与权元七博士相识。那是在长春召开的东北三省经济改革论坛期间。他当时就读东北大学,是大三学生,作为东北大学两名代表之一参加那次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讲,引发了他对改革理论的兴趣,从而形成了对理论的孜孜追求。从此我们之间建立起“学术友谊”。后来元七在东北大学毕业,先后在政府机关工作,又担任国企董事长5年。199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系攻读经济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攻读法学博士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一年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东北亚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同时权元七在实业投资、企业管理方面也非常成功。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走势非常准确,这和他特殊的经历和学识不无关系。梁启东是我的学生,在我任辽宁大学校长时,他在历史系读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思维敏捷、奋发向上的优秀学生会干部。大学毕业后,他到省直机关工作,还到基层锻炼。实践使他养成了理论思考的习惯,为他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风格奠定了可贵的基础。之后调到辽宁社会科学院工作,为他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他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和辽宁省情研究,是辽沈地区为数不多的知名优秀青年学者之一。他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在省内外做了500余场报告、讲座,被称作“省情演讲家”。近年来他在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颇丰。

篇10

面对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形势的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__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形势的变化尚未对就业带来明显影响。但同时他也指出,一些迹象值得关注。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停产、歇业,对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部分对外依存度高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目前出现的这些新变化有可能对我国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的就业带来一定影响。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彭龙指出,对于中国教育来说,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教育发展改革的步伐不会放缓。彭龙认为,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今后一段时间多种形式培养人才的途径将进一步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必须主动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外,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创业投资进入网络教育、职业教育将较快增长,类似动漫制作、软件设计、数字影视等传统教育无法提供的专业服务将快速发展。同时,教育资源的国际整合、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可能将在我国进一步普及。

这次危机对商学院也会带来一些新的冲击。比如金融专业教育会受到很大影响,金融知识体系可能会面临调整,商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将受到挑战,如何融合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道德教育,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商学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在__中科大讯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__看来,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他认为,从局部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中国更快崛起的机会,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可能让我国产业发展比原来更快。既然全球的金融环境不好,国家肯定是要发展有潜力的、有很高的核心能力的新产业和新方向,这种新方向的选择,就有可能让大学生创业的新兴企业与传统产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给大学生创业者带来了机会。

篇11

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后,总裁福尔德(Richard Fuld)太太卡西(Kathy Fuld)于11月拍卖她收藏总价值达2000万美元藏品的行为受到公众的额外关注,这一事件似乎变成了“经济危机下抛售艺术品”阴影的事实佐证。

事实真的那么糟吗?

坏消息是,近期画廊的成交率极低,甚至出现飞单。拍卖行减缩上拍数量、调整方向。然而我们也同时看到,以风险投资为首的其他市场上,一样表现出这种状况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有的计划停顿或缩减、停止一切投资、牢牢把握手上现金。

好消息是,虽然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抛售手中的艺术品,但是对于大部分富豪来说,艺术品所占的资产,往往占总资产的小份额,即使抛售,也解不了燃眉之急。而从财富人群来讲,艺术品的真正驱动力不是大众,而是高净值人群,高净值人群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投入的资金占总资金的92%左右。这些人群受金融界的影响很大,但即使现在的金钱缩水了,他们手上仍然有钱,并且相对于较低廉的艺术品价格,他们的钱变得更值钱了。

北大教授张颐武认为,“艺术品始终是一种最虚拟的投资实体,无论是近年来被‘炒’起来的中国当代油画,还是古代书画,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的物质实体,其市场价格其实很难衡量,可以一文不值,也可能成百上千万。”

篇12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总结和疑问

1.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2.疑问

篇13

不管人们对金融危机(金融危险)的概念如何理解,至今笔者还没有看到有哪一个学者(国内或国外)公开撰文提出,中国已经发生了金融危机,这是不同学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点。学者之间的不同点则是:金融危机或金融危险如何具体测定,中国目前金融危险的程度如何,中国今后几年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如何。考虑到本文的实证性质,笔者将舍弃一些细节,在存异求同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分析,以使决策者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关于金融危机的测定

金融危机或金融危险的具体测定不同学者看法各异。但从基本方面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比较相近的。结合东南亚1997年金融危机表现,国内外学者比较公认的测定指标有:

1.币值稳定程度。通常用消费价格环比指数代表。通常是指通货膨胀程度,个别时候也指通货紧缩程度。一般当年度价格指数上涨超过4%时就认为有了金融危险,当年度价格指数上涨超过20%时就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2.汇率稳定程度。这是币值的对外稳定程度,一般指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程度,即人民币贬值程度。当人民币的日贬值程度大于5%时,就可以认为有了金融危险;当日贬值程度大于10%且具有持久性时就可以认为有严重的金融危险;当日贬值程度大于20%且具有持久性时就可以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3.股指稳定程度。一般而言,当股价指数(包括债券、基金等指数)日波动在正负10%以内时不属于金融危险区间,当股指日变动连续每日变动10%,或者每日变动5%、累计周波动达到20%以上时则进入金融危险阶段,而超过30%且具有持久性时,可以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4.外债严重程度。这一指标取决于:偿债率(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DP 比值),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短债率(短期外债占全部债务的比重),债储率(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的比值)。国际公认的危机警戒线是:偿债率为20%,负债率为25%,债务率为100%,短债率为20%,债储率为100%.5.资产不良程度。金融不良资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坏帐、呆帐,是不能偿还的贷款。不少不良资产与金融系统的腐败程度有直接关系。结合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资本金率,银行的不良资产一般应不超过其总资产的20%.超过8%(资本金率)即是进入危险区间,超过20%即是进入危机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戴相龙主编的《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所提出的金融危险或风险指标有9个:①借款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承诺;②金融机构支付能力的不足;③市场利率的变动;④汇率的变化;⑤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不适时宜或失误;⑥金融机构重要人员的违规经营;⑦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势变化;⑧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使用;⑨金融机构的过快发展。笔者以为,其中的许多方面最终表现是不良资产,或者说9个方面实质上也可归入为5个方面。

以上5个指标,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达到了极为异常的情况,即可以认定发生了金融危机;如果没有一个指标达到公认的危机程度,则需要加权或不加权综合处理,判定金融危险的程度。这正如测定一个人健康,只要其主要器官或系统有一个有严重问题,如肝癌、爱滋病等,即可判定其有危机(大病),而如果每一个器官皆没有大病,都或多或少有小毛病,则需要综合考虑其健康程度或危险程度。

中国目前的金融危险程度

现在大家一致的看法是:目前的中国金融没有危机但有危险。然而危险程度究竟几何则看法各异。笔者利用前述指标,结合实际数据力图做一点实证分析。

1.币值稳定程度。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除了1988-1989年、1993-1995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均在两位数以下。而近5年更是相当平稳。1996-2000年分别为8.3%、2.8%、-0.8%、-1.4%、0.4%,2001年为0.7个百分点。因此,目前币值稳定程度处于最稳定区间,甚至有点过于稳定了,以至于近几年政府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试图使物价能稍升一些。就币值稳定程度这一点而言,我国目前的金融危险为0.

2.汇率稳定程度。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并略有升值。每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1994-2000年依次为861.87,835.10,831.42,828.98,827.91,827.83,827.84,2001年也基本不变。近3年及2001年人民币汇率可以说超级稳定,以至于可以说是"不动".依照朱总理的承诺,这种稳定至少可以持续到其任期届满的2003年年初。因此,从汇率稳定程度看,我国目前的金融危险是0.

3.股指稳定程度。据统计,1996年上市公司为530家,2000年为1088家,2001年为1160家。上证综合指数(收盘)1996-2001年为:917.0,1194.1,1146.7,1366.6,2073.5,1646.0;深证综合指数1996-2001年依次为327.5,381.3,343.9,402.2,635.7,475.9.目前波动不大,近6年股指大体增加了0.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大致在12%左右。同期我国现价GDP 增长了0.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8%,考虑到股市的盘子、及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特点,考虑到国外股市的变动情况(日本股市在80年代后期,不足5年日经指数上涨了2.87倍。),我国股指的不稳定程度至多算中度,即我国股指进入中度危险区间,不过并不存在危机或崩盘问题。

4.外债严重程度。据统计,近5年我国外债增长缓慢。1996年外债余额为1163亿美元,2001年为1701亿美元,增长46%,平均年增长不到8%.其中短期债务1996年为141亿美元,2001年为505.8亿美元。2001年偿债率为7.5%,负债率为14.7%,债务率为56.8%,短债率低于30%,债储率小于90%.因此,我国外债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危险,至多有轻度危险,不存在外债危机问题。

5.资产不良程度。最近的资料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在25%左右(《经济日报》2002.1.28)。不良资产不等于零值资产,一般通过处理至少可收回20%-50%,目前贷款中真正成为烂帐的零值资产应不高于10%.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率远低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8%(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银行自有资金仅2272亿,占总资产的4.2%,占贷款的5.8%.后来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取消了这一统计,故无法。),若考虑到巴塞尔规则的8%中的分母部分为风险加权资产,即商业贷款是100%,对政府贷款是0%,银行间贷款是20%,则我国的资本金率大致可以再提高一些,有人估计是6.32%.综合起来考虑,从上讲,中国的国有金融机构已经资不抵债,应该进入破产程序,应该说是进入危机阶段。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均是以国家信用作基础,80%的资金份额由国有银行运作,中国不存在银行破产问题,仅有个别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如广东国投)或撤销(如光大国投)。考虑到非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今后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我国每年财政预算内收入增长1-2千亿元,不含土地的国有资产近10万亿元,国有土地资产总量25万亿元。因此,中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并不是很高的,但仍属于重度或重度偏轻危险,处于危险与危机之间的临界值。现在看,由于政府的干预及银行的努力,危险正在化解,危险程度正处于下降趋势之中。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第一,我国目前不存在金融危机。第二,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始终存在金融危险,但金融危险的严重程度在降低。第三,如果将五个方面的金融危险分别独立处理,依照环境污染定级中以首要污染物确定环境质量,则中国目前存在严重但已减弱的金融危险。第四,如果将五个方面的金融危险作简单合成,币值稳定程度危险值为0,汇率危险值为0,股指危险值为2,外债危险值为1,不良资产危险值为3,则中国目前的金融危险为轻度偏重危险或中度偏轻危险。

未来3-5年的:依然没有危机

依据,中国金融没有危机,那么今后是否会有呢?为了不作太远期的可能没有太大意义的预测,我们只对今后3-5年的中国金融有没有危机,若无危机,其危险程度几何作预测分析。

现状判定与未来中期预测需要采取不同的。笔者以为,在金融与的关系上,从中长期看,是经济决定金融,因此今后3-5年金融有没有危机、危险程度如何,本质上决定于宏观经济有没有危机、危险程度如何。因此,我们需要从今后3-5年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特征出发分析中国的金融危机(危险)。那么未来3-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那就是依然较强的可维持性,这种可维持性也可以称之为惯性、相对稳定性此处对这种可维持性不作价值规范判断,只作实证分析。作出这样判断的根本依据如下:

61、中国经济成分已经并继续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多样性分散化(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加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可有效避免计划经济与过度自由经济条件下的大起大落。因缺少GDP 的不同经济成分数据,我们以就业结构为例说明经济的多样性。1992年之前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的比重1978年为78%,1991年下降到63%,2001年下降到32%,目前还在下降之中。与这种经济成分多样化相对应的GDP 增长率的稳定性提高。在1992年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我国GDP 年度增长率高者达到15.2%(1984年),低者为3.8%(1990年),高低相差3倍;次高者为13.5%(1985年),次低者为5.2%(1991年,剔除1989年特别年份),高低相差1.6倍。而在1992年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之后,我国GDP 年度增长率高者13.5%(1993年),低者为7.1%(1999年),高低相差0.9倍;次高者为12.6%(1994年),次低者为7.8%(1998年),高低相差0.6倍。从近些年数据外推,今后5年国有单位职工再下降10个百分点问题不大,由此也可以认为今后5年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程度将再一步提高。

2、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已经并进一步突出,这也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比如我国的灾害,由于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往往此地旱而彼地不旱,此地涝而彼地不涝,因而常常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据统计,分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1984年为,高者北京(698元)、天津(622元)、上海(729元)、江苏(397元),低者河南(244元)、甘肃(249元),广西(265元),高低相差1-2倍;1994年为,高者上海(5343元)、北京(2505元)、广东(2699元),低者贵州(942元)、甘肃(1007元)、河南(1034元),高低相差达1-4倍;2000年为,高者上海(11546元)、北京(7326元)、广东(5007元),低者贵州(1608元)、甘肃(1734元)、河南(2208元),高低相差仍为1-4倍。这种区域上的巨大反差一方面不符合协调的要求,另一方面客观上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分散化非同步进而有助于总量的稳定。比如当外需减弱的时候,由于地区差异,其冲击只能是局部的。这一点可以利用共振原理佐证。今后3-5年我国区域经济的这种明显差异性不仅不会减弱,可能还会有所加强,至少可以保持不变。如此,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继续稳定。

3.我国经济总量的盘子不断增大,减弱了大幅波动的程度与可能性。所谓船大抗风浪就是此理。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我国GDP 增长了7倍多,2000年GDP 已达到8.9万多亿元,2001年为9.59万亿元,按市场汇率折算超过1.1万亿美元,若按购买力平价折算则至少在4万亿美元,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前6名之列。自1978以来,我国GDP 增长率只有三年低于6%,即1989年4.2%、1990年4.2%、1981年5.2%,其余所有年份均高于7%(这里假定统计是真实的,即使有问题,其纵向仍是可比的)。从今后3-5年看,没有什么特别因素会使增长率大幅下降。因为我们的改革始终是渐进式改革,也没有强大的反改革力量,发展仍旧是硬道理;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需要(1个百分点)、追赶发达国家需要(至少要达到3-4个百分点)、环境生态保护需要(至少1个百分点),今后我国每年GDP 增长率至少应不低于5-6个百分点,十五计划规定在7个百分点。因此,今后3-5年我国经济总量仍将增大,中国经济的可维持性也将进一步增强。

4.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与稳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据统计,90年代前半期世界GDP 增长率大体上在2个百分点,高低落差超过1倍;90年代后半期世界GDP 增长率在3-3.5个百分点左右,高低落差低于50%.由于我国经济外向化程度的提高,2001年进出口总额509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468亿美元,增长14.9%.因此世界经济的这种变化特点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是有利的。今后3-5年这一特征仍将会持续下去(9.11事件有但不足以改变这一基本特征)。

5.中央政府仍然掌握比较丰富的与经济资源,这是应付经济动荡的基础。这一点明显地区别于俄国与东欧。目前乃至十五期间,依然是从上到下的党的领导体系及官员垂直领导体系,依托6千多万党员这支巨大的力量,中央的统一性团结性不会减弱,相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要更加渐进,很难再会发生89那样的政治风波。因此,中国的政治是稳定的。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支配的国有经济资源庞大。首先是国有土地资产总量有25万亿元,相当于2000年GDP 的近3倍,其次是国有资产总量近10万亿元,再次是关键的行业部门依旧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如500多家大型国有(占企业资产50%以上),金融业80%以上为中央金融控制(中央一级法人制度),保险业、证券业、通讯业、石油业、石化业、铁路业、民航业、港口业、公路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业、医药卫生业、业等也基本由中央或省级政府垄断。不言而喻,这种格局十五时期即使有所弱化也极为有限。因此,今后3-5年难有大的经济波动,更无动荡之可能。

6.中国的数千年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求稳、不偏不倚、能忍受、能适应的特点,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市场化改革没有到位但经济仍能稳定发展的一个原因。从铁齿铜牙纪晓岚、包青天到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火爆可以多少看得出中国民众的某种期盼贤明的心态,中国的直接民主化进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广大老百姓怕乱、可能宁愿慢些也不愿欲速不达。中国虽说已向市场经济转轨,但其高稳定性仍是本质。比如民意调查表明:老百姓现在最为关注的不是反腐败,而是社会保障。这不是说反腐败不重要了,也不是说腐败已经减轻或加强,而是说反腐败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非一日之功,因此,尽快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务实的国民来说更为迫切。

由以上6个方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可维持性。这样的特征是东南亚的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日本等所不具有的,它是抵制金融危机的坚盾。因此,至少十五时期或者加入世贸后的5年过渡期内是不可能发生类似于1994年墨西哥、1997年东南亚那样的金融危机的。当然,轻度乃至中度的金融危险(风险)是存在的,但这种金融危险不可能转化为金融危机。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金融危机、金融危险没有涉及金融安全,这是因为一方面金融安全中的部分如外债已包括在金融危机(危险)中,且金融安全最终要通过金融危险(危机)表现,另一方面与小国经济不同,我国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把主要由国内因素引发的金融危机、金融危险与主要由国外因素引发的金融安全分开是必要的。如果把金融安全简单地归入到金融危机(危险)之中,则不利于金融安全研究的深入,而把金融危机(危险)转化为金融安全,搞泛安全研究,则既不利于金融安全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金融危机(危险)研究的深入。金融安全研究需要以金融危机(危险)研究作为基础,需要为后者服务,更需要超越经济的国际政治关系、国际文化关系的研究。

刘洪,国际统计年鉴1999,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6、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周正庆,证券市场导论,中国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杨帆,狙击风暴,中国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戴相龙,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项怀诚,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张耀,中央银行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

李文川,金融开放:开弓没有回头箭,《经济参考报》1999年5月19日。

张瑾、师海波,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亟待建立,《经济参考报》1999年2月9日6版。

严恒元,坏帐:各国金融业的顽敌,《经济日报》1999年8月25日2版。

马欣,构建金融风险保障体系的设想,《中国信息报》1999年5月26日。

李文川,中国金融直面不良资产,《经济参考报》1999年4月20日。

台通过"金融安全基金设置管理条例",《参考消息》2000年1月18日。

陈淮,风险防范是长期性战略任务,《经济参考报》1999年3月3日。

陈炳才,从科索沃战争看西方的霸权思维,《中国经济信息》1999年8期。

中国(海南)改革院,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7月23日。

刘速,外商投资会冲击民族吗,《经济参考报》1997年11月1日。

小峦,"一国两网"是国家安全利益的保障,《光明日报》1999年6月9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