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区经济基础

地区经济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0: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区经济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区经济基础

篇1

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72-02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西部民族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 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1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础设施通过其巨大投资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通过加速效应刺激社会对基础设施增加投资,最终形成滚动式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以“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主题考察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联系,通过对多国199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GDP就会增长1%”。

1.2 基础设施与成本的关系

基础设施的发展既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减少管理与交易成本,促进管理效率提高。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逐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相应降低。且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避免企业自己投资基础设施,因此提高了开工率,降低了综合成本。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更多的交易信息,使得交易者进行交易变得越来越容易,减少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进行交易的费用。

1.3 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其发展与工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即相互为对方提供投入,同时又互相消耗对方的产品。具体来说,一方面交通、电力、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将消耗工业部门提供的产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消耗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工业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市场需求支撑。

1.4 基础设施与获取境外投资的关系

基础设施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IMD《世界竞争力年鉴(1999)》中的计算结果,基础设施的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吸引外资困难在于国际资本为攫取最大利润,在决定投资产场所时,并不是单纯看中投资所在地廉价劳动力和税收优惠政策,而是更加重视投资场所的总体竞争力,其中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否完善,通信是否畅达,交通是否便利,以及公共设施是否齐全等等。

1.5 基础设施与消除贫困的关系

具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是确定社会福利程度的基本标准。94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认为贫困与基础设施落后密切相关,“穷人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定义为:不能消费最低数量的清洁水,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除直接的定居外,流动性和外界的联络极其有限的居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且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贫困人口收入。

1.6 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关系

由基础设施构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是支撑经济活动得以实现和延续的必要条件,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可以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如环保类基础设施。

2 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投资总量规模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发展快慢与其投资规模的大小密切相关,投资规模大小是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言,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仍然滞后,投资不足。具体表现在:

第一,经济基础设施存量不足。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西部民族地区每平方公里拥有铁路的长度是东部的24.5%,是中部的28.8%;拥有的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分别是东部的21.9%、58.5%,是中部的43.3%、65.3%;每万人拥有的城市自来水管长度、城市供气管道总长度及城市下水管道总长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仅占东部的51.2%、70.3%及42.4%,分别是中部的93.0%、121.2%及79.1%;每人拥有的市政工程铺装道路面积分别占东部和中部的43.6%和68.5%;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只有东部和中部的22.0%和39.4%。

第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差异巨大。统计显示:2000年东西部高等院校的数量分别是491、233;每十万人中大专教育的人数东西部分别是5681和2940;东西部平均文盲率各为5.8 、13.1;每千人中东西部卫生机构数为4.7 、2.2。这些数据明显的反映出了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人力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2.2 交通类和通讯类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屏障重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打破封闭、开阔视野、促进与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要手段,除一些国道、省(区)道外,大部分属于低等级公路,路面质量差。特别是有些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还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仍然肩挑背扛或畜驮。

各种通讯设施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信息作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通讯设施普及率低,传播手段落后,尤其在好多农牧区,还无法实现村村通邮。

2.3 能源类基础设施和环保类基础设施状况

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工程布局不均,且多数工程维修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应,利用率低。水环境逐渐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在电力开发和电网建设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地区解决了通电问题,但大部分地区存在电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不能满足居民用电增加的需要。

在西部民族地区,这些年开发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表明:基础设施对环境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效应。一方面由于规划的不科学或过度开发,在西部一些生态脆弱或敏感地区修建的大量公共工程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甚至是根本性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的设计和营造时,对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问题缺乏长远考虑,使得环境成本外化,不但提高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成本,而且造成无法估量的环境污染。

2.4 社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基础设施水平严重偏低,人力资源“瓶颈”约束明显,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偏低,人才严重缺乏,导致了西部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普遍薄弱,其综合知识发展程度、人均专利授权数和获取知识能力分别仅相当于东部的35%、30%和14%。

3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开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顺应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基础设施的投资规划应当从产业规划、生产力布局、宏观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动态的规划。

3.2 大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当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是远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发展。在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他的“示范”和“引导”效应,集中有限的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债资金和政策性金融资金重点分配或补贴到那些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全面影响的基础设施领域,如:交通、能源、石油开发、邮电、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要积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外政府援助资金,积极利用国内资本市场、扩大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3.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是造成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脱贫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确保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3.4 加强对现有基础设施的管理

基础设施维护与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密切相关。基础设施建成后,其效率的正常、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基础设施的良好维护。忽视维护的结果必然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建或至少是局部更新,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而需要加强对现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并适时进行改造,延长其服务期限和提高其服务质量。

3.5 以科技促进基础设施改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的运用会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质的飞跃。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提高运输速度、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发展与配置现代化运输装备;采用网络技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采取科学方式对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综合管理协调,提高综合运输网络的总体效率;邮电通讯部门应逐步建成邮政传输快速化、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处理综合化、服务多元化的现代化邮政通讯网,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推动西电东送,提高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其现代化和市场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6 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在社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部民族地区要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区的教育、科研、医疗及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对人力资源投资――正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成人和其它类型的非正规教育,能够更有效的增加人的技能和人力资源,从而推进技术进步,这是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篇2

中图分类号:F323.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54-0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对西北地区的农民而言,如果维持原有的产业结构,大部分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支出的增加速度,即家庭收入的增加赶不上家庭消费的增长。这其中,日常生活消费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支出增加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西北地区劳动力过剩、资金短缺、资源贫瘠、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一方面,传统的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程度较为低下。再者,加入WTO后,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单靠农产品价格上升来维持收入增加已经不太现实。另一方面,不仅农业不发达,非农产业也很落后,就业岗位少,致使农民在当地发展的机会少、余地小,加之人力资源贫乏,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基本属于原始状态,在此情况下,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就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本研究属于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微观研究,笔者选择了甘肃省外出务工人数较多且在地形、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较有西北代表性的4个村庄为研究单位,共收集问卷153份,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探究了务工家庭的生活现状、经济收入构成及家庭消费情况,获得了大量的定性资料。

1.当地外出打工者的特征

1.1外出劳动力以已婚男性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

外出劳动力中,已婚者的比例为64.7%,未婚者为35.3%。多数农户家庭选择让家里的主要男劳力外出打工,妻子留在家里照看父母和孩子;只有少数是夫妻俩共同外出或妻子外出,外出劳动力以已婚男性为主。外出者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78.2%,小学次之为20.3%,读过高中的占1.5%。外出劳动力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可获得的就业资源受到一定限制。

1.2组织方式以自发为主,劳务市场和政府组织为辅

农民外出就业的组织方式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当地农民主要依靠自己寻找门路和亲朋好友的介绍外出就业,自己或社会关系、血缘联系的广泛性和较强的亲和力是他们寻求就业机会的主要依靠。由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虽然近年来日益发挥作用,但其主要的输出对象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的未婚青少年,对已婚中年男性外出作用很小。

1.3就业方式的兼业性、季节性和恋家性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外出就业的农民基本没有脱离农业、放弃土地经营活动。他们或者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调查中60.8%的劳动力属于季节性外出,即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就业。当地农户外出就业的兼业性和季节性明显带有主动性和期望性,同时具有很强的恋家性。已婚者多在当地附近县区,且流动性很大。“农忙季节可以回家帮忙”及“离家近可以常回家看看”是许多已婚劳动力选择就业地点的主要考虑因素。

1.4从事行业的集中性与低技术性

由于农户劳动力自身素质的制约和劳动技能的缺乏,外出农民大多集中在煤矿、砖厂、建筑业和服务业等以手工操作为主且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行业普遍具有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等特点。虽然近年来从事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的人数在增加,但增速较慢,多数人受年龄、培训资金和时间的限制,难以接受技术培训。

多数外出者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年收入多在2000元~8000元之间。

2.外出务工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2.1外出务工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

调查显示,当地农民打工收入占到外出者家庭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外出务工改变了家庭收入结构,但收入比例在资源不同的村庄差别较大。

通过调查农户的家庭经济条件发现,外出打工者家庭经济状况以中等及以下为主。调查样本中贫困户占23.3%,中等偏下户占三成,经济条件中等的农户有四成,中等以上的农户占总样本量的6.7%。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其最主要、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提高家庭收入。就总体情况来看,打工收入已经占到外出者家庭总收入一半以上,但是这个比例在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村庄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农业发展相对不错的地区,打工收入占到打工者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在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本没有收成的村庄,打工成为大多数家庭唯一的现金收入来源,而这样的地区在甘肃省不在少数。

在经济发展较好的D村和J村,村民们大多是在基本保证农业收入的基础上,丈夫或其他家人外出打工来增加家庭整体经济收入,农户的外出打工和农业种植相得益彰。尽管多数农户是家里男主劳力外出务工,但这基本不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和收益。农闲时的土地管理如浇水施肥等由妇女和老人进行,而农忙时大部分外出人员都会回来帮助收获,即使不回来,妇女和老人多受些苦,受些累,也会把粮食和东西都收回来,不会损失。因此,这种情况下,农户外出务工的收入是除去外出成本之后的纯收益,基本不会有损于农业的生产经营。

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R村和Z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外出打工的收入完全成为农业收入欠缺的一种补偿和替代。目前甘肃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是靠天吃饭,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现象很普遍。R村和Z村虽然水资源历来比较短缺,但人均土地面积较多且土质较好,在以往雨水可以勉强供应的年景,洋芋和小麦等经济作物收成很好,“种一年吃三年”,农业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但2003年以来,R村和Z村连续四年受到严重干旱威胁,农业已基本没有收成,打工已成为多数农户家庭唯一的现金收入来源。

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地膜、化肥、农药等)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农民利用农业增收的难度加大,在很多地区,农业的收入和支出基本平衡。而作为农民来讲,土地是他们生活的依托,也是唯一退路,因此虽然农业基本没有盈余,也没有人放弃土地,这样既可以达到基本生活资料(粮菜)的自给,又可以在家庭壮劳力外出的同时,合理配置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实用的劳动技能,因此大部分外出者从事装卸、杂工、煤矿、建筑等工作,收入较少。但不管怎样,外出务工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变了家庭的经济收入结构,将打工收入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2.2大部分家庭的打工收入用于补充生活基本消费

收入和消费组成家庭经济的两方面,对一个家庭而言,家庭收入往往具有多种来源,而消费支出也是多方面的。一般家庭在进行某一项消费时,并不好严格区分这项消费是来自于打工收入或者农业收入。因此,打工收入和家庭其他收入的用途并不好区分。但是,由于当地的农业收入多以实物的形式消费掉,如:地里打的粮食,自家养的鸡、猪等;因此,农家能支配的现金收入绝大部分还是来源于打工者的工资收入。

据调查,日常吃穿消费、子女教育、化肥等农业生产投资是打工者家庭收入的主要用途,其次为看病就医和“其它”,而“其它”主要指人情消费。

日常吃穿消费是农民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通过访谈统计,这部分现金消费一般占家庭总现金消费的1/4左右。从以前商品匮乏时代走过来的农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所以日常的吃穿费用能省则省,例如,一般每户农家都会养一头猪,过年时杀掉,腌制成腊肉,这样吃一年。蔬菜一般也是自己种,只有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才会买一些。

当地村民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看重,随着打工获得的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民可以对子女的学习投入更多的经济支持。虽然现在我国中小学实行了“普九”义务教育,但农民对教育的投资似乎并未减少。据了解,初中和小学虽然不用交学费,但辅导资料、试卷、班费等各项费用加起来,一个小学生一年要拿200多元,初中生一般要住校,上述费用+住宿费+生活费,一个初中生一年要拿600多元,而一个高中生一年的各项费用加起来也在4000元左右。尽管投资如此“巨大”,只要子女学习够好,大部分农民还是竭尽全力地提供。

这样投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对社会地位的固有看法。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加上社会对农业和农民的偏见,因此很多人认为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只有让子女把书读出来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这种想法体现的还是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但多数农民的想法也很现实,当子女学习成绩较差,升学无望时,他们便会让子女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

盖房和儿女婚事的支出是家庭大宗消费的主要目标。由于缺乏其他投资方向和热情,农民往往将建房作为长期消费,再加上在农村住房一直是私有财产,所以农户特别舍得在建房上花钱。住房对于农户既是生存消费又是享受消费,还是财产储蓄,房子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农村传统的婚姻习俗中,新房具有绝对重要的作用。而且,体面完成儿子的婚事不但是提升家庭社会位置的需要,也是父代农民一生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子女成家之前,为了准备婚事,父代农民不得不压缩正常的生活消费,节衣缩食去进行短时期的“过分消费”。这使整个家庭的生活消费时时处于紧缩状态,尤其是父代农民,在储蓄尚未满足需求之前,更是省吃节用,生活只求温饱。

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在家庭消费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近年来社会物价整体上调,尤其是化肥的私人化经营,销售者哄抬价格,政府监管不力,使得农民在这方面的支出大大增加。土地较多的家庭,除了生活必需的小麦、玉米,还可以种一些经济作物,如洋芋、洋葱、豇豆等来增加经济收入,而拥有土地较少的家庭只能种小麦、玉米来保证粮食的供应,生产资料投资加上人工,几乎可以与农业的收成相抵。

此外,人情礼已经是当地农户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盲目性、愚昧性消费依然存在。目前部分农村居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超前性消费、攀比性消费日趋严重,请客送礼人情风愈演愈烈。

从耐用消费品来看,大部分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仍以黑白电视机、电风扇、手表等中低档商品

为主。目前较少家庭会考虑改善家庭耐用品方面的支出。

3.结束语

以上看来,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但尚难以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的状态。

由于西北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落后,就业岗位少,竞争激烈,加之外出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打工获得的收入较低且不稳定。因此,外出打工虽然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但对大部分家庭而言,收入和支出相抵,盈余较少,发展缓慢,目前大部分农户只是为了生存而奔波,“生存”而非“生活”对于他们具有不同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西北地区目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变迁之中,这期间,文化各部分失调的现象十分突出。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在所组成的文化发生变迁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讲,“物质文化”会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北地区也正处于这种“文化堕距”当中,如虽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这一地区的农民普遍观念意识守旧,外出者当中很多人一年外出3~4个月,预测赚够了当年所需的花费便回家,认为只要衣食无忧就可以了,觉得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比他们更贫困的地区相比还不错,并不会尽可能多地去赚钱储蓄以转向其他投资方向。他们平时生活很闲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也比较满意,安于现状思想严重,缺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西部开发之前的相当长时期内,虽然农民广种薄收,一年一收,但地广人稀,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农产品的收入基本可以满足家庭的日常消费,因此,他们农忙之外的生活一直比较闲散。随着西部大开发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进步,日常生活消费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大部分家庭支出的增加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于是农民被迫外出务工,外出是一种基于生存需要的被动的无奈行为。

他们之所以发展意识欠缺,也存在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客观来讲,做生意投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开铺子动辄需要两三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仍相对落后,“现在铺子开的也不少了,利润小,风险大”,“开了也没人买,资源不好”,这些都使外出者缺乏转“行”的勇气。主观方面,一来很多人认为,自己年纪不小了,已经没有心情和能力去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另外没有时间也没有资金去接受技术培训;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做生意是一种很费脑子、需要“智慧”用心经营的活动,自己“没那个脑子”,打工的生活反而轻松舒心很多,也没那么大风险。

在当地,不外出打工家庭的经济状况甚至要好于外出打工的家庭。不外出家庭一般为以下几种情况:(1)自身家庭经济基础较好,或负担较少,或有亲戚的帮助,开个铺子:百货商店、服装、家电、建材之类;(2)家庭中有成员具有稳定的工作,如教师等;(3)家庭拥有较多土地。在D村,土地的分配是不平均的。D村是一个迁移组成的村庄,有的农户迁移较晚,或其他原因,分到的土地较少,他们还需要再攒钱购买土地或者租种别人的土地才可以维持日常食物消费需求。而有的人家土地较多,经济作物可以大大增加经济收入。

这就存在一个“马太效应”的问题,优势累积与劣势累积,即“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经济条件较好者,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学习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人际交往,视野更开阔,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发展得更好;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差者,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或者惧怕经不起“折腾”不敢投资,没钱没时间学习技术,视野思想观念受限,交往范围有限,不进步即为退步,于是差者愈加相对落后。所以,增加物质积累、进行人力投资依然是促进打工家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胡苏云,王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及其对农户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4,(1).

篇3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认识社会化的三个主要场所。孩子最先受到社会化的地方就是家庭,且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且家庭观念落后,因此,只会用简单的说教和打骂措施教育孩子。但是他们又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希望,这些仅表现在对分数的关注上。一旦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只会训斥和打骂,时间久了便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材料。

1.2学校教育的现状

全州现在共有1122所小学,教学点602个,在校的小学生有320352人,现有16056名小学教师。目前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9.95,从总数上看似乎超编,但是由于很多农村的小学教师中有50%“民转公”过来的,50岁以上了占了30%以上,这部分教师具有体弱多病以及文化素质低的特点。因此,每年都要具有一定的补充数量。市舞阳办事处鸭子塘小学现有14名教师和290名学生,师生比为1:20.7,表面看超编一人,但是由于该校35岁以下的教师仅有1名,50岁以上的5人,还有4人长期患病不能授课,因此,该校不得已还聘请了2名临时代课教师。此小学处于市舞阳办事处管辖,师资尚且如此,其他偏远地区的小学尤其那些一校一师的小学可想而知。此外,教学点和班额不足也是造成超编的重要原因。全州现有167所初中,在校初中生167489名,现有初中教师10034人。师生比为1:16.69,虽然总体看编制持平,但这也是相对的。省定的编制不包含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但是近些年为了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州大力建设寄宿制学校,除了为学生安全着想外,也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由于农村初中改为寄宿制,从而导致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占了1015个编制,从而使得初中教师也变得十分紧张。在备、教、辅、改、考及学生的管理方面,老师的工作量严重超载,但福利待遇上升几乎为零。教师的套改工资与公务员相比,教师只能拿到相应职称档位的最低工资,而公务员则拿到相应档位的最高工资。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每年9600元,到位情况约6000元,半数只拿到4800-5400元,而公务员每年全额发放12000元,少数还有年终奖,理由是教师具有寒暑假,从而大大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地区经济落后,虽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仅有33%的初中生升入高中。政府对学校的评价、奖励等也是根据中考和高考成绩。教师为了达到升学目标且拿到更多的奖金,考什么教什么,直接跳过素质培养。

2基础教育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2.1低素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1.1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只能分布在加工这样的较低的层次上,而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分工则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从而导致物质循环的某些环节出现流通不畅甚至中断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程度并造成环境的恶化。因此,导致地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素质不高。3.1.2低素质的人口还不愿或无力保护和利用环境和资源,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自然资源的传统性依赖。由于贫困,人们迫于生活的需要就会掠夺式的开采森林、耕地以及草地等资源,从而造成人们的生活更加贫困和困难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2.1.3由于低素质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且不能正确把握变化的方向和相应的转变速度,从而造成传统产业堆积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于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施无力从事,导致环境污染以及资源利用率的降低,从而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2.1.4人口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资源的人均拥有量。

2.2基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人才、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逐步取代财富、资本和权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配力量时,教育从社会经济舞台的幕后走向前台。市是湖北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之一,在全州率先承担实验任务,经过周密筹备,从2002年9月开始,我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了课改实验,至今,初中已经完整地经历了一轮改革实验,小学的课改年级已经推进到了四年级。我市课改实验实施以来,经过乡镇结构和学校布局调整,到2005年底,有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4所初中、302所小学共6万多名学生4000多名教师参加课改实验。我市各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强化管理、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我市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各实验学校,所有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正以满腔的热情和饱满的斗志,把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支撑,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教育作为传播和再生产科学知识的场所,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以及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化产业均需要集聚生产要素,而劳动者作为生产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地区正为迈向城镇化而不懈努力,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乡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10%,那么会诱导6%-7%的农民迁出农业,从而提高5%的农业工资。

3提高基础教育的作用

3.1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教育先行教育水平决定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程度,并且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从战略高度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3.2新城区开发建设

学校先行根据新城区的发展经验,人们由于留恋老城区的生活而导致新城区发展缓慢,当今社会,人们最重视的莫过于子女教育问题。因此,在建设新城区时优先规划和建设优质的学校来吸引老城区居民,从而达到快速繁荣新城区的目的。

3.3教育促进区城经济发展

投入先行增加投入不仅可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且自身也能得到发展并创造效益。两者呈现辩证互利关系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投入教育就是投入经济建设。

篇4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09302

1 引言

我国属于山地较多的国家,不仅要在地势平坦的城市中心区优化城市建设,也要着眼于山地的开发及利用,由于山地整体生态环境优于城市中心,山地型社区定位往往偏向中高档群体,同时较之城市中心具备了更为贴近自然的山水背景,山地别墅地形复杂而且对景观的要求严格,所以研究山地住宅区景观规划,尤其是其中水景的规划对于中高档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

2 山地别墅区园林水景作用

2.1 水景景观作用

在中国园林景观艺术文化中,偏爱自然山水,讲究“由人作,若天开”的艺术特色。山、水是构成山地别墅区景观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优秀的水景中,水面在整个区域如一平面,可作为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基底,产生倒影,扩展和丰富空间观。当群山秀岭间零散的别墅区都以水面为构图元素的时候,水面就会起到统一的作用,水面将不同的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连带的整体感。典雅的山地别墅区水景景观中,水面常常由泉水汇流而成,在泉源之处布置清渠沟壑,水流跌荡起伏,山间旗木茂盛,让人回味无穷,增加了居住环境清新优雅的感觉。现代山水城市理论阐述了水景与人居环境的紧密关系。依山傍水,使山地别墅区成为理想家园的模式,从人的生理、心理角度来分析,居住在美好的山水间,的确是人类最原始而又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在园林景观中运用水景设计,可以产生巨大的景观效应[2]。

2.2 生态环境作用

水景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尤其是山地别墅这一具有巨大环境资源优势的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水能起到降温、增湿、减尘、隔噪等作用,水环境产生的负氧离子能改善人体健康状况,水系可调节居住区的环境,增强居住区的舒适感和美感。研究还表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依靠科学的种植配置,在山地别墅区内建立合理的良性生态循环水景环境,可以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作用。

3 山地别墅区水景规划设计原则

山地别墅水景更能给人幽静、温馨的生活环境,是美化居住区环境、提升居住品位的重要方式,水景设计可以结合别墅区地理地貌,模拟自然界中湖、塘、溪、喷泉、飞瀑,从水的存在状态分静止和流动等类型。以静止水为主的水景在居住区中形成片状汇集的水面景观,多以规则式水池和自然式的水塘等形式出现;以流水为主的水景则使流水作为一种动态因素,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和方向性,如溪流和水台阶,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氛围,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流动;以落水为主的水景在居住区环境中利用人工水聚集一处,使水流从高处跌落而形成的水带,通常以人工模仿自然瀑布的形式出现,从人工水池到自然水道,瀑布、叠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喷水为主的水景则是克服地心吸引力的自然规律,借助机械外力射向空中的水体景观[3]。

水景从功能元素和园艺元素的角度,有自然水景、泳池水景、景观用水和庭院水景、装饰水景等内容。水景环境设计包含水中景观和岸边景观,居住区水景设计虽因其不同地域环境、不同规模与类型等各有异同,但是存在很多的共性,现综合提出以下设计原则。

3.1 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行性

山地别墅区的水景设计应当适时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合理科学的使水景景观与山地环境结合,使水景设计尽可能的做到自然随意而又高雅,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地貌条件,以达到与环境更好的融合,相得益彰。除了使其顺应地形地貌外,更应该注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地形的特征,尽量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机理的破坏,继承和保护地区传统民居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人居建筑的理想空间模式。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山地高差和空间功能转换,以大尺度和大气度来规划景观山水。我们在设计中从全方位着眼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更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平面构成线条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依山势错落有致,整体景观变化丰富,再加上满山遍谷的植物随季节变换形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水景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多维空间作品,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的视觉角度,都能产生心旷神怡的立体视觉效果。景观设计以“生态立市,天人和谐”的方针原则为指导,运用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现代景观设计思想,尊重人造环境与原生态环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打造一个“生态和谐的山水人居社区”。

3.2 山地别墅区水景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

水景作为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塑造的主要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居住品质。然而近年来由于工业用水剧增以及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已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在水景观设计中做到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景观设计的趋势[4]。①要注重水景设计中做到良性循环和自身的可持续性。采用新型节水举措,可考虑使用中水回收以及雨水采集系统。中水以及雨水水质指标完全可以达到作为景观用水和植物养护用水。②注重在山地别墅区内营造自然型水体景观。园林水体景观建成后期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水流缓慢、更新周期长、水体接纳大量氮、磷和有机碳等植物营养素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急剧增长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此,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净化水体。首先,利用景观水浇灌花草树木,建立植物养护给水系统,从而使园林中的水体更新周期缩短,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其次,对水生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发挥生态作用,因为水生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最后,建立水体生物链。当水域生态形成后,对于一个生态的维护和持续,生产者、消费者、捕食者和分解者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住宅区水景景观的可持续性不仅仅取决于水源和后期管理,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分析基地现状,严格遵循[5]。

3.3 水景景观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在水景设计中,空间的处理上要利用水景对视线进行引导,联系空间层次,展开空间序列。尤其是山地别墅区水景景观设计需要贯穿不同的层次,引导着景观的主题。在地形变化丰富的山地别墅地区,可以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和引导性,发挥水体对地势的美化作用,更能强化地形变化的特点。人工喷泉、瀑布、岩石跌水、卵石流水等各种表现形式的水景其流动性各有差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联系和引导居住区景观空间层次中起着重要作用,用水体来引导景观,能使各个空间层次和院落组团相互贯通,形成连续的景观序列。同时要结合景观中的节点处理,强化景观空间的可识别性。水体是一种容易亲和的景观元素,加上人与生俱来的亲水天性,所以可以利用水体来引导景观,空间可以避免生硬、牵强的感觉。另外,利用水体系统将各个居住院落空间和不同的主题水景联系起来,将各个层次的景观空间相互贯通,构成有机的统一体,从而提高居住区景观空间的整体效果和综合功效。

3.4 以人为本兼具地域文化的设计思路

水景景观设计的要点在于人与水感情的交互,使空间布局富有情感。作为中高端居住区的山地别墅区,水景的各要素必须需符合人们活动休闲要求。可以产生亲和力和安全感,进而吸引人们产生自发性活动。同时要兼具地域文化特色,地域和文化的差别是创造世界璀璨文化艺术的根源和动力。只有那些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地方风格、有历史文脉、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才能得到居民的认同、产生共鸣和归属感。在设计时,要注意地方文脉,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利用水的多样性及水景构成手法,创造独具匠心、富有地域文化个性的水景景观。

4 结语

水景景观设计是山地别墅区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科学合理的水景设计方案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具体山地别墅区所处的自然条件、开发的经济条件以及物业管理条件,在如今的高档山地别墅小区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因地制宜,遵循设计原则,在提高景观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营造水景景观,在经济可行、科学合理的条件下创造高水准的艺术环境,营造出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住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邵 炎.当代别墅的设计探究[J].山西建筑,2008,34(16):47~48.

[2] 王 帅.结合风景的山地旅游度假别墅[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篇5

一、写在前面的话

当代,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最广泛、最深刻地影响着所有中国人的话,那就是教育。教育赋予知识、唤醒心灵,教育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教育的精神维系民族的精神。教育,不仅培育了个体完整的人格,而且雕刻了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内核。农村教育作为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要从根本上发展起来。

农村教育就像“三农”问题一样,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也是许多学者都去求解的一个“无解”方程。西部地区,资金短缺、资源匮乏、“三农”问题显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出现在这里!但教育是其最根本的问题,只有把教育问题解决了,只有让孩子们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的贫困和落后问题。所以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政府为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进了极大的努力:除了不断增加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之外,还建立了诸如“烛光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西部阳光行动计划”等爱心工程。这一切的努力也使得无数失学儿童圆了读书梦,可以说是功德无量。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所有爱心工程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对于庞大的农村教育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它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治贫,要从根本上治贫只能靠农村自己。

二、西部阳光行动教师培训活动的简介

西部阳光行动是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问题而建立的一个爱心工程,其心愿是让阳光照射到农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2005年9月17日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的“西部教育论坛”及“西部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活动”是由西部阳光行动发起并组织的,其背景就是从2004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的推广阶段。本次培训的主题也在于让更多的农村老师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次活动中,有来自西部贫困地区12个省市的30位小学教师参加了论坛和培训。

三、农村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首当其冲就是农村教育经费短缺。贫困的确是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据访谈的老师介绍,至今在西部较为偏僻的农村地区,仍然还有许多学生上课的教室是危房,学校没有足够的课桌凳,四五个孩子挤趴一张桌子,冬天没有电,没有煤,主要靠全体师生从山上捡来的牛粪和干树枝,然后在教室里抹一个小火炉,生火取暖,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老师和孩子们还在坚持上课。有一部分学校的情况稍微好点,最起码危房改建了,桌凳也有了,但是学校没有周转的资金,有时候连买粉笔的资金也没有。

关于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首先,农村本身就贫困,农村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地方,农村的贫穷自然会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的贫困不是一天或者两天形成的,农村的贫困尤其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历史上,为了发展工业,农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劳动力,提供原材料,提供销售市场等等,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的牺牲为代价的。体制上,一直以来政策都是极为偏向城市建设的,农村的发展相比之下更加落后。所以农村没有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其次是“税费改革”对农村教育经费的冲击。据访谈的老师反映,农村“费改税”后,特别是实行“一费制”后,学校经费很难周转开,有时甚至连办公用品的经费也没有。

(二)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匮乏。据来自宁夏西吉县顾沟小学的马树仁校长介绍:宁夏西吉县沙沟乡千洋河小学有260多名学生,学校却仅有5位老师。其中一位代课教师还有病,手抖得厉害,在黑板上写字都很困难。还有西吉县“一人一校”制的阳庄上卷初小,仅有一位老师教着全校48名学生,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这位老师还患有糖尿病。像这样,小学部的教师要包班(就是要教这个班所有的学科),村小的老师则大多为“一人一校”,要承担全部教学工作的故事在农村来说已是屡见不鲜了。

教师不足究其原因是: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相对城市老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均无力参保。所以农村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教师中优秀教师、年轻教师、音体美教师以及英语教师都十分匮乏。地方和学校对教师的激烈争夺是造成农村教师流失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各地重视城市教育和重点学校的教育,忽视乡村教育和普通学校的教育,农村的好教师和教学骨干全部调进城市和重点级学校,大量优秀的农村教师被“挖”到县城,从县城被“挖”到市里,从市里又被“挖”到省城乃至其他核心城市。

(三)还有农村教育中教育观念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相对落后等等问题。在访谈中,据来自四川省抚平市广罗小学的谭秀容老师介绍,多数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与教育部的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基本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上。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在“普九”建设中建立了微机室、配置了几台电脑,但学校的许多老师都用不惯,也不会用。因为他们长年封闭在山村中,没有经费参加继续培训,更没有机会与信息流畅的外界相互接触。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质都是由资金投入不足和师资短缺等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是的,农村的确是贫穷落后,但落后不是农村的错误,也不是孩子们的错误。虽然农村贫困,农村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但老师们毅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孩子们依然带着美好的希望去上课,他们用热情和爱构建着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精神。

四、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的情结

在访谈中,有一位来自甘肃天水麦积区的女教师,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一人一校”制的初小(就是整个学校只有她一个人包揽着所有的教学任务)。她从15岁就当上了这所学校的代课教师,至今已七年有余,每月仅有的140元工资,在税费改革后,也有两年没有发了。但是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并没有使他放弃自己的信念,她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热爱教育这份事业。年纪和当代大学生相当的她展现出的依然是积极热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谁能理解是什么让她仍坚守着这道最后的防线?

有一位来自甘肃省武威县的女教师今年四十多岁了,也是一位代课教师,她仅以每月40元的工资教了整整23年的书。40元的工资都达不到一个劳动者最低保障的标准,难道是每月40块钱的工资让她舍不得离开这所学校?答案是可想而知的。她说,她的亲朋好友都曾经劝他放弃这份工作,哪怕是回家务农也比教书挣的钱多啊,甚至她的儿子和女儿也这样恳求她。但是,她最终还是没有放弃,因为她实在是舍不得这些勤奋努力的孩子们,放不下这份她执著热爱着的事业!

还有……还有很多像这样不为人知、动人心弦的教育故事……他们的生存状态是许多人都想象不到的,他们的精神不由得让人们肃然起敬。这就是我们的山村教师,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为了农村和农村的孩子们而忘我的工作,传递着知识的火炬。老师们执著的坚守着这道防线,在清贫中固守理想,在探索中完善自我,将农村教育事业执著的进行着。有了他们涅如磐石的信念和宽广博深的爱心及奉献精神,难道我们没有看到农村教育的任何希望吗?

五、农村教育的优势

农村教育是人们不愿提起的话题,因为提起西部、提起农村、提起农村的教育,人们只能想到贫穷和落后,要么因为它的贫穷和落后而大发牢骚、怨天尤人、大加批判;要么就投以同情怜悯的目光而感到无助和不知所措。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用理性的思维正视这些问题的原因,没有客观现实的挖掘它更深的层面。毋庸置疑,农村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农村教育的前途难道就真的一片黑暗吗?农村的教育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不,不是这样的,农村的教育也有其优势所在,农村的孩子也有其特有的优点。

(一)农村教育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农村的原生态。农村的原生态可以为农村教育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们实践的需要,比如环境教学①。环境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实践性,要实践就少不了有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实践对象。农村小学由于经费困难,缺乏建设实验室的资金,表面看来,条件远不及城市小学优越,但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师生投身大自然,善于挖掘有利因素,利用现有条件,就能变劣为优。以制作树叶的标本为例,城市学生的条件就不如农村学生的好,且不说采集的难易程度,单从树叶的品种上,农村孩子就能采集到比城市孩子更多的标本。再如家禽的殖,养兔、喂鸡、放牛几乎都是农村学生的日常家务,所以对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都了如指掌,再不需要死记硬背。

(二)农村孩子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也很强。农村孩子从小就参加劳动实践,普遍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他们能吃苦耐劳,有毅力,不怕挫折。他们在学习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过去经验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会通过实践活动自己找到答案,容易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更乐于参加实践,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验,而且还容易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农村孩子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城市的孩子生活在同一个家属区内,却相互不认识对方,他们都生活在各自的小天地内,尽管这个空间里有很多陪着他们打发时间的玩物,但他们的内心却是十分孤独的。而在农村,虽然孩子们没有精美的玩具,也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整个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可以一起在广阔的空间自由的玩耍,尽情的享受孩童的天真,比如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一起去放牛。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可以在上、下学时结伴同行,也可以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的讨论问题。

(四)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许多小学里的孩子为了读书每天都要走十几里的路,天还没亮就上路了。家离学校太远的孩子就只能选择寄宿,他们的吃住都在学校,小小的年纪就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当城市里的孩子正躺在温室里与周公交谈时,农村的孩子们已经用自己秩嫩的脚板踏上了求学之路。就因为农村的孩子小小的年级就饱受了生活的艰辛,所以他们从骨子里就根植了那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的机会。

所以农村教育有其特殊的优势,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应该看到农村教育的曙光,都应该对农村教育充满信心。

六、解决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贫困的确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我们的政府也已经为农村的教育做了很多年的救济和扶贫工作:比如“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但我认为这些工作只是基础建设,并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出路,农村教育要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一)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脊梁骨,农村教育最终要靠教师自己扛起来。

1、教师思想的转变体现在对学生观的转变。这对现代教育下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新的教育理念认为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精神,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在访谈中来自宁夏的一位马老师惊喜地说,他在观摩课上发现原来美术课可以这样有趣的上:讲课的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了空心字的基本写法,然后让同学们分别在黑板上用空心字写出自己的名字。马老师惊喜地说,同学们写出来的名字的形状都是千差万别的,都特别有艺术,有的写出来的名字还特别有创意,甚至连老师也未曾想到过,这才是一节真正的美术课。在听一堂语文课时,上课的老师问同学们愿意做个什么形状的风筝,同学们有的说蝴蝶、有的说蜻蜓、有的说老鹰、有的说燕子、有的说龙……但是有一个孩子却出人意料的说:“我要做一个我不喜欢的风筝”。顿时大家都惊呆了,怎么会想到这样的答案!当问他为什么这样回答时,他果决的说:“因为风筝它会越飞越高,最后会挣断线飞走的!”马老师感叹地说,他以前从未给孩子们自由思考的空间,他上美术课就在黑板上画一个苹果或者其他物品,然后让孩子们模仿黑板上的样子画。在听完这些课后,马老师说他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丰富,思维是多么的活跃。他说他回到学校后一定要把本次培训学到的新课改革的理念推广到学校的每位老师,让每位老师都理解新课改革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所以,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是不再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无穷创造的潜力。

2、教师思想的转变体现在自身知识的完善上。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原因,农村教师主要由大龄教师、代课教师和女教师组成,所以相对来说,知识比较匮乏、专业结构比较单一,而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所以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资金的短缺和地域的限制,农村教师能够外出参观学习和进修培训的机会特别少,但需要明确的是,外出进修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对一个教师来说,无论任何时候,最常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应是个人自学。所以农村教师不能因为没有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就放弃自己的学习。更何况,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举办了很多培训活动,还有如“西部阳光行动”这样的爱心工程尽量提供更多的舞台,让更多的农村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的修养。

3、教师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农村的学校在农村,农村有着城市无法比拟的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环境教学。所以农村的教育应该是活的教育,即教育的本地化③,农村的教育可以与当地的农村结合起来,让孩子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更多地融入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培养热爱自然的品格,培养热爱生命的品质。

(二)其次是家长观念的转变。家长也是农村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村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牵动着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心:

宁夏固原县沙沟乡阳庄村上卷初小是一所“一人一校”制的初小,学校的情况很不乐观,仅有的两间教室都没有玻璃,就算四个学生挤一张巴掌大的桌子,还有因为没有桌子而站着听课的学生。家长们看到这种情况,虽然自家都很贫寒,但还是尽量腾出破旧的桌椅捐给学校。不幸的事,仅有的一位代课教师还身患严重的糖尿病,妻子因此弃他而去,但他带病坚持上课,每月仅有60元的工资, 60元的工资有时候连买药的钱都不够,更何谈其他?本来就贫寒的家,由于病魔而变得愈加贫寒。家长们实在看不下去,主动要求老师向每个学生收20到30块钱的学费,先把老师的病治好,老师感动的无与伦比,但他怎能收取这些血汗钱呢 ?有这样体贴、理解老师的家长,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支柱,他虽然带着病痛上课,但他的心里是甜滋滋的,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将会更执著于自己的教育事业。如果家长不关心、不支持教育,老师对教学会失去信心。学生自己也会自暴自弃,不学无术,这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将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家长们也要转变观念,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只有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农村的落后和贫困才会从根本上改变。

所有这些都说明,资金只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但是,没有钱,孩子们就没有创新思维了吗?没有钱,农村就没有自身的优越条件了吗?没有钱,农村就不能进行课程改革了吗?没有钱,农村的教育就终止了吗?所有的事实都证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贫困不是最大的敌人,而是许多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农村教育前进的脚步,生活在西部贫困地区的那些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

因此,广大农村教师和家长们不必因为农村的贫困和教学设施的落后而怨天尤人,固步不前,只要教师们更新教学观念,利用农村优势,积极开发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样能上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办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只要家长们转变思想观念,关心并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农村的教育一定会发展起来的。社会各界都应给与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农村的教育就一定会发展起来。

七、后记

在培训结束的总结大会上,参加培训的各位老师都表达了发自肺腑的真诚的感谢之情。感谢西部阳光行动提供的机会,感谢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感谢李瑾瑜院长,感谢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听到这一声声感谢的话,我感慨万千,我只是尽了一点点微薄之力,只是做了几次教师访谈,只是讲了一节计算机培训的课而已,就换来了千万种的感谢与感激,实在自惭形秽!

其实,每一份孤立的力量都是单薄的,农村的教育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有了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执著的追求,有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和对孩子的鼓励,所有的人都应该坚信农村教育拥有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篇6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局)将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以指定的地块、年限、用途和其他条件,通过法定的出让方式,供土地使用者开发、利用、经营,由土地使用者向市规划国土局支付地价款的行为。

前款所称的地价款,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市政配套设施费和土地开发费。

第三条  市规划国土局根据特区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制订年度土地开发供应计划,并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批准。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应载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时间、出让方式、用途、面积、预计收取的地价款等内容。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市规划国土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地下自然资源以及其他埋藏物属国家所有,不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范围内。

第五条  特区内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对象为:国内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但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第六条  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年限,由市规划国土局按下列用途核定:

(一) 工业用地三十年;

(二) 商业、服务业用地三十年;

(三) 住宅、办公用地五十年;

(四) 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用地五十年;

(五) 旅游事业用地三十年;

(六) 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用地二十年。

第七条  土地使用者须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委托他人代签出让合同的,人须向市规划国土局提交由委托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境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  出让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协作配合,保证出让合同的履行,市规划国土局逾期交付土地的,按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九条  通过协议、招标、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除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外,必须同时交纳市政配套设施费和土地开发费。本办法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办理。市政配套设施费、土地开发费以及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标准由市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条  境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给付地价款,应以外汇支付。

第二章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十一条  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范围:

(一) 高科技工业项目用地;

(二) 不能使用标准厂房的工业用地;

(三) 福利商品房用地;

(四) 微利商品房用地;

(五) 国家机关、部队、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和市政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

(六) 旧城旧村改造用地。

上述范围以外的项目用地,经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批准,可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按市场价格支付地价款。市场价格由市规划国土局和市物业估价所定期公布。

第十二条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申请人向市规划国土局提交下列申请文件:

(一) 申请用地报告;

(二)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申请表》(由市规划国土局提供标准格式)及项目初步布置图;

(三) 市政府批准在特区兴办企事业的文件和工商注册登记文件;

(四) 市计划局年度立项批文;

(五) 支付地价款能力的证明文件。

属高科技项目的,应提交深圳市科学技术局签发的项目鉴定意见书。属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可减免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提交减免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申请书;

二、市规划国土局应在接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能在近期内供应土地的,向申请人发出《协议用地通知书》,不能在近期内供应或不同意供应土地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申请人在接到《协议用地通知书》之日起十五天内,持《协议用地通知书》到市规划国土局协商用地事宜。由市规划国土局核定面积、年期、用途、协议地价标准后报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批准,并对外公布;

四、由市规划国土局与申请人签订出让合同。土地使用者按出让合同规定向市规划国土局给付地价款。

申请人应自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批准用地之日起六十日内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逾期不签订的,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的批准视为取消;

五、土地使用者持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付清地价款凭证,按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领取《房地产证》。

第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派出所以及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由市规划国土局根据该项目的规划位置及用地标准予以核定,并由市规划国土局与用地单位签订出让合同,市规划国土局应将出让合同报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应在土地出让合同生效当日缴付不低于地价款20%的定金,余额应在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付清。属政府开发工程的,地价款的缴付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方式执行。逾期未付的,市规划国土局有权解除合同,已收定金不予返还。

第十五条  对环境有污染或有危险影响的项目,土地使用者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时,应提交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项目审查意见书。

第十六条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减地价款的,由市规划国土局按下列规定核定:

(一)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的用地,减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40%.(二)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的用地,免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市政配套设施费。

(三)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四)、(五)项规定的用地,免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四)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的用地,根据拆迁安置的数量、难度与项目的盈利情况以及批准用地的性质,核定减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幅度。

第十七条  按规定减地价款的用地项目,所减数额由市规划国土局采取登记的方式,于每年12月底书面向市政府报告 .第十八条  国家机关、部队、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和市政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不得改作营利性用地,不得出租、转让、抵押。

第十九条  企业单位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减地价款的用地和原行政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出租、转让房地产(含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条件,与他人合资、合作建房)时,必须报经市规划国土局批准,按市场价格补足地价款,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后方可进行。

土地使用者办理变更登记时,须持有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补足地价款的凭证及出让合同。

第二十条  企业单位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减地价款的用地和原行政划拨的用地,经市规划国土局批准,土地使用者可以将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用于抵押。但金融机构处分抵押物时,须按市场价格补足地价款,方可将房地产一并拍卖。拍卖所得应按规定缴交土地增值费。

第三章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的资格范围、内容以及招标方式由市规划国土局根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及地块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

(一) 公开招标:由市规划国土局发出招标公告;

(二) 邀请招标:由市规划国土局向符合条件的单位发出招标文件。公开招标须提前三十日登报公告有关事宜。

第二十三条  下列招标文件由市规划国土局印制并向投标者提供:

(一) 投标须知;

(二) 土地使用权投标书;

(三) 出让合同样式。

第二十四条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 发出招标公告或通知;

(二) 投标者领取招标文件;

(三) 投标者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到指定的地点将密封的投标书投入标箱,并按规定交付保证金;

(四) 开标、验标,不符合投标文件规定的标书应宣布无效;

(五) 评标、定标,并向中标者发出中标通知书;

(六) 中标者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按指定的期限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交付地价款;

(七) 中标者在付清地价款后,持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付清地价款的凭证,按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领取《房地产证》。

第二十五条  招标文件规定只出标价的,以价高者得;规定既出标价,又须提交规划设计方案的,考虑企业资信,采取综合评分办法,总评得分最高者中标。

市规划国土局认为所有的标书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有权拒绝全部标书,重新组织招标。

第二十六条  中标者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的,取消中标资格,另行组织招标。

第二十七条  中标者应在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付清全部地价款。逾期未付的,市规划国土局有权解除合同,已收保证金不予退还。

中标者所交的保证金可以抵充地价款,未中标者所交的保证金,由市规划国土局在定标之日起三十日内无息退还。

第四章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八条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在指定的时间、公俊合,在市规划国土局土地使用权拍卖主持人(以下简称主持人)的主持下,竞投者按规定的方式应价,竞投土地使用权,价高者得。

第二十九条  拍卖土地使用权须提前三十日登报公告有关事宜。

第三十条  下列文件由市规划国土局印制并向竞投者提供:

(一) 土地使用权拍卖须知;

(二) 出让合同样式。

第三十一条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发出公告;

二、竞投者领取土地使用权拍卖文件;

三、主持人按公告规定的时间、地点主持拍卖活动。

(一) 简介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限、规划要求和其他有关事项,公布拍卖底价以及每一次应价数额(即每次应价较上次增加的金额);

(二) 竞投者按规定方式应价;

(三) 最后一次应价时,由主持人连续两次宣布最后应价数额而没有人再应价时,主持人一槌敲下,该幅土地使用权由最后应价者取得;

四、土地使用者即时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并缴付地价款10%的定金,余额应在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十天内全部付清。逾期未付清的,市规划国土局有权解除合同,已收定金不予退还。

五、土地使用者付清地价款后,持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付清地价款的凭证,按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领取《房地产证》。

第三十二条  拍卖底价不等于该幅土地出让的最低价格,主持人认为竞投者出价偏低时,有权收回该幅土地,另行安排拍卖。

第三十三条  国内法人可持银行支票缴付定金;境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可用现金或在深圳注册的银行或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中银集团开具的银行本票缴付定金。

第三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当即不能缴付定金的,视为违约,除应赔偿市规划国土局组织拍卖活动支出的全部费用外,市规划国土局可将该幅土地再行拍卖,拍卖所得地价款低于前次拍卖地价款的,差额部分由违约者负责支付。

第五章  计划与经营管理

第三十五条  特区土地供应计划由市规划国土局实施。用于土地开发所需投资从土地开发基金中支出,由市财政局监督使用。

第三十六条  凡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以拍卖与招标方式出让的土地,其建设费用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由市计划局切块下达给市规划国土局,各个项目的投资计划必须报市计划局备案,市计划局发给土地使用者《建设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通过招标、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未具有房地产经营权的土地使用者,可在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凭下列文件,向市政府申请办理该地块的房地产专项经营权:

(一) 设立专项房地产经营企业或增加房地产经营权范围申请书;

(二) 出让合同。

设立专项房地产经营企业的还应提交公司章程。

经市政府审查符合有关条件的,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核准。土地使用者凭市政府的批文,按规定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擅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  违反第十八条规定,非法出租、抵押房地产;违反第十九规定,擅自出租房地产的,参照《土地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对违反者予以处理。

第四十条  土地使用者逾期给付地价款的,除按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处理外,土地使用权由市规划国土局收回,地上建筑物无偿归政府所有。

第四十一条  在出让土地使用权过程中,通过弄虚作假、行贿等非法手段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对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单位或市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活动中,接受贿赂、泄露秘密、徇私舞弊的,由市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原行政划拨土地,经批准予以开发建设的,应按本办法协议出让的规定,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属企业单位的,按市场价格缴交地价款,企业单位以外的单位,按协议地价标准及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缴交地价款,并按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四十四条  有关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纠纷,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篇7

引言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随着房地产开发的蓬勃发展,城市内可供开发的平坦用地日益稀缺,而许多环境优美、地价低廉的山地的开发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山地居住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山地型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研究与探讨也提到专业研究的日程上来。

1.社会背景

当前,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提速,高品质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山地型居住区正以其天然独特的环境魅力吸引人们的视线。山地居住区如何更好的发挥基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势,创造真正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环境设计的一个新命题。

2.设计现状分析

在多年的项目管理和设计实践中,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山地型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要的通病:

2.1在项目规划阶段,环境景观专业未有效参与

在当今项目设计阶段,一般是按照“规划-建筑-景观”的流程进行设计,也就是说一般在规划方案和建筑单体方案确认后才开始环境景观设计,到这个阶段,整个居住区的布局往往已成定局,环境设计只能是在已有的框架下进行,木已成舟,无法充分发挥环境景观专业对现存资源整合利用的优势,从而不能实现现状与未来景观的合理架构。

2.2缺少前期设计调研,漠视场地特征

山地型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基地内原有的特殊地形地貌如坡地、小丘、溪流等,以及丰富的植被,因此,在山地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对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尤其重要,然而在现今的设计语境和营造环节中,往往缺乏基本的现状调研和信息统计整合,对现状可利用资源未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加以利用,各种“愚公移山”行为助长了对场地特征的漠视,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原生态环境被毁坏,不仅导致生态和人工环境的双重破坏,而且使“场地文脉”荡然无存。

2.3因袭模仿,缺乏文化底蕴

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环境景观设计也成为一种时尚符号,从中到洋,从欧陆风到水景风,一种风格在多个楼盘中复制,无视基地的自身资源条件,或迎合开发商对项目商业定位的设计趋向,或追求设计形式的新潮。殊不知,无视居住者的价值趋向和基地本身的文脉,物质表象背后的环境体验只能是无根之水。

2.4工程技术上的因循守旧

长期以来,景观设计领域中强调的是外部形式,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更新,这在实践领域中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尤其在山地型居住环境中,地形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在设计中采用“一刀切”的硬质手段处理地形高差和水系,造成了很大的生态破坏,而且破坏了景观的多样性。

2.5设计环节粗放,缺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市场经济下的负面影响导致了设计公司片面追求产值、效益的倾向,一方面是设计周期缩短,另一方面是各环节粗制滥造,有量无质。

另外,园林工程严格意义上说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工艺,艺术性很强,尤其是山地型居住区,地形复杂,有很多设计不是仅仅靠图纸就能表达的。加之很多施工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完美地领会设计意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最终即使是好的设计也很难落到实处,做出好的效果。

3.设计对策

笔者有幸参加了青岛市“香溪庭院”项目、“青山绿水”项目、“米罗湾”项目等多个山地居住区项目的规划管理和环境设计工作,从中获得了很多实践经验,在此,将自己对山地型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思考与读者共研之。

3.1在项目规划阶段引入景观设计

在项目策划阶段就要对景观做最基本的定位,在项目规划阶段,景观设计就参与进来,与规划专业相配合,在整体布局时,把基地内可利用的特色景观条件予以保留和保护,充分分析地块的景观优势并加以利用,给将来的景观营造留足空间。

3.2对基地现状自然资源进行统计分析论证,并加以科学有效利用

景观设计是一门从土地分析开始,涉及对土地的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科学和艺术。对于山地型居住去环境设计而言,前期的基地调研尤其重要。在对地块进行景观设计之前,一定要对地块的现状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土地上自然的过程,有没有水在流动,有没有植物在生长。通过调研可以掌握地块哪里是必要的泄洪渠道应该加以规避或者顺势做水系,通过调研我们可以掌握可保留的景观树木,可保留的岩石,可保留的地形,通过有效的分类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块地块的特色及优势,适合做什么,也就是明确该地块的适宜性和特点。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内在价值、潜在价值,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设计就是要挖掘这种潜在价值, 使开发达到最佳效果,根据土地的性质来设计这块土地适宜的应用,土地原有什么是需要保持的,历史上有什么珍贵的东西还可以去恢复,通过各种规划、设计、保护、恢复的运用,打造山地型居住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

3.3设计中应该把握地形特点,科学设置景观及功能性场地,精在体宜

山地型居住区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科学合理设置“硬质”景观,强化“软质”景观尤为重要。在设计铺装场地、休闲广场及景观空间时,应该化整为零,分置于局部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小的组团空间,从而避免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和不必要的挡土墙。

居住区场地的功能主要是满足社区的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要求,因此设计应该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即可。不应只追求平面图形效果,场地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体量应结合人流量和行为规律的分析科学确定,尽量减少硬质铺装,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避免缺乏绿荫的广场。

3.4营造微地形,打造层次丰富的生态植物群落

山地型居住区原有的肌理比较丰富,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冲沟、坡地等,加以整合改造,形成过渡自然、变化丰富、起伏有序的微地形,配置层次丰富的生态植物群落,一方面增加空间的景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绿地总量,从而实现景观和生态的双赢,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建筑和环境相得益彰,创造自然舒适的生活空间。

生态群落到营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考虑:

3.4.1与功能场地及建筑、交通规划结合,通过不同树种营造适宜的氛围,如:在道路两侧栽植冠大荫浓的行道树,在儿童活动区栽植花灌木及多彩地被,在老人活动区栽植优雅亲切的花乔木,在建筑附近栽植不挡光的小乔木和灌木等。

3.4.2 运用植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充分考虑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选择生态位重叠较少的植物,减少物种间的竞争,保持群落稳定。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达到低维护的目的,从而利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绿地生态系统。

3.4.3运用多种植物造景手法,创造富有诗意的四季景观。可采用纯林片植,混交林群植、几何形树阵、疏林草地等多种方式,营造居住区的四维空间。不主张片面增加常绿树的比例,提倡自然之美:春有群芳争妍,夏有浓荫滴翠,秋有层林尽染,冬有明媚疏朗。

3.4.5加强施工阶段的设计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

在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人员对整个设计从设计构想到施工图设计内容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设计交底,让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门的设计控制专家在现场进行施工效果审核和施工调整,其责任是完美体现并丰富完善设计创作,设计公司应向甲方提供施工指导专家,甲方应尊重其设计控制建议和现场调整决策,从而保证建设项目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我们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居住区环境建设,跟人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设计师应高度关注自然和人文因素,尊重基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种人群的基本需求,以人为本。设计应该具有时代精神,要符合科学的原则、反映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尊重人文,努力营造一种生态自然的、清新优美的、节能环保的、邻里关系密切的健康住宅、生态住宅。

作者简介:

赵彬,女,主要设计获奖项目如下:

1、青岛市流亭机场扩建工程--室外环境设计

获得 “二OO五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青岛市李山东路道路绿化设计

获得 “二OO四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3、青岛市天泰阳光海岸环境工程

获得 “二OO五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丁南,主要设计获奖项目如下:

1、青岛市中宇颐城北姜社区改造工程设计

获得“首届青岛市优秀规划、建筑方案规划类二等奖 ”

2、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政府广场设计

获得“二OO六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篇8

一、研究意义

清代,随着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开发活动的逐步深入,蒙古与周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商业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蒙古民族内外贸易活动频繁,二是蒙古地区大量“旅蒙商”出现,三是带动了蒙俄贸易互市。

清政府根据塞外的自然条件和牧区形势环境,封疆划界,确定边地官牧业的范围,严格规定各类牧场的界限,不得逾越,违者重罚,这对维持畜牧业生产、稳定畜牧业秩序非常有利。另外,为适应官牧业生产的需要,尽快繁殖或孳生牲畜,请政府还指令统一配备各牧群的公畜和母畜的数目比例,不论中央牧场还是地方牧场都按公母1:5的比例执行,对今天的经济法鏖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清代蒙古地区的经济立法

(一)清朝对蒙古立法的进程

清朝对蒙古立法经历了萌芽、创立、发展、成熟四个阶段。关外时期因军事联盟需要而对归附清朝的蒙古各部陆续颁布了称为《盛京定例》的法规,可以认为这是清朝对蒙古立法的萌芽阶段。崇德八年(1643年),理藩院对皇太极时期颁布的“蒙古例”进行整理和汇编,颁布了《蒙古律书》,这一阶段可以认为是清朝对蒙古立法的创立阶段。清朝入关后,理藩院修订《蒙古律书》,并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律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整理,进行大规模的纂修,于乾隆六年(1741年)制定适用于整个蒙古法规1102卷的《蒙古律例》,这标志着清朝对蒙古立法进入了发展阶段。18世纪,清朝完成对全国统一后,开始考虑制定一部适用于治理北部、西部边疆民族的综合性法规。嘉庆二十年(1815年)着手制定《外藩蒙古理藩院则例》,后经嘉庆、道光、光绪三朝屡次增删、修改、增纂,《理藩院则例》正式颁布,在蒙古、回疆、青海、等边疆地区颁布实施,这可以看成是清朝对蒙古立法的成熟阶段。

(二)清代蒙古地区的经济立法

为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关系,清政府制定了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法律,如《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苗律》等。而针对蒙古地区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蒙古律例》有关经济立法。《蒙古律例》共12卷,209条,制定最早,内容比较详细。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散见户口(卷二)、差役(卷三)、朝贡(卷六)、盗贼(卷十一)、喇嘛例等方面。《蒙古律例》在清初主要以蒙古文刊刻和颁行,乾隆、嘉庆年间在蒙古地方设了很多将军、大臣、都统等兼理蒙古事务,各地官府也需要有汉文本《蒙古律例》,从而不得不将其译为满文、汉文。史籍记载,乾隆五十四年校订本就是满、蒙、汉3种文字的版本。

2,《理藩院则例》有关经济立法。嘉庆年间在《蒙古律例》的基础上扩展内容编制成《理藩院则例》,是清朝治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增加了地亩、仓储、俸缎俸银、宴赉等新规定,体例划分更加详细,内容更加完备。它是清朝制定的民族法规中体系最为庞大、内容最为丰富、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它把行政法规、军事法规、民事法规等部门法规的内容囊括一体,成为蒙古地区一部容量巨大的混合法规,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

(三)清代蒙古地方经济立法

清朝对蒙古地区一方面实行封禁政策,以巩固其统治;另一方面对蒙古王公贵族给予一定的特权和优厚待遇即一定的自,允许他们根据民族地区特点自行制定地方法规条例。清朝蒙古地区的地方立法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喀尔喀法典》,是清代蒙古地方法的一个代表作,在蒙古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木龙年春三月初七法典》(1724年)是关于追索债务的规定;(1726年夏四月十八日法典》是关于贸易买卖的规定;(1745年春三月十七日法典》是关于债务的规定。《1770年夏七月十七日关于策旺疫畜传染疾病案》是一则案例,有关传染疾病的法律条文,凡把有疫病之畜赶至别人的牲畜附近,使之得疾病,损失多少赔偿多少。此法体现了经济赔偿。

2,《阿拉善蒙古律例》。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蒙古第四任札萨克玛哈巴拉亲王,于道光元年(1821)作为定例立档留存在蒙文档案中的律例,今称为《阿拉善蒙古律例》,是蒙古地区盟旗自行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其中第4、5件是关于经商交易方面的规定;第8件是关于买卖牲畜定价之规定。

3,《查干乌拉庙庙规》。蒙古贵族皈依黄教以后,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目前保存较完备的有察哈尔正镶白旗的馇干乌拉庙庙规》。这是一部独具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寺庙法规,含有庙仓畜银账目除大家共同看外,不许拿到自己家里;禁忌达喇嘛等首领拿庙仓之银自己使用不归还,或虽归还本金不给利息,或以不足价的财物、牲畜顶账目等财政制度。

三、清代蒙古地区经济制度及政策

清朝政府仅通过立法,还以各种制度和政策加以控制。对蒙古地区的控制起初是封禁政策――不许蒙汉之间直接经济往来,禁止蒙古人随意进人长城内贸易互市,禁止汉民到蒙古地区开垦、贸易,不许蒙古各旗越界放牧等等。后来在经济上采取了比较重视和扶持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扩大边疆贸易和允许内地商人到蒙古牧区经商的政策,这十分有利于蒙古牧区市场的形成。

(一)旅蒙商推动了蒙古地区的商品贸易

旅蒙商是泛指清代到蒙古地区进行贸易的内地商人。它是适应蒙古地区与中原内地互通有无、发展经济交流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推动蒙古草原丝路贸易再度繁荣的一度最为活跃的力量。旅蒙商原为清朝政府服务的一种随军贸易,即为清朝远征军队贩运粮食、军需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从中牟利的一种交易活动。在此过程中,商人们也与沿途的蒙古人进行交易,用日常生活用品换取牲畜及畜产品。由于与蒙古人的易物贸易利润很大,旅蒙商贸易很快发展起来。这种方式也改变了塞外延续近千年的茶马贸易。

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的同时,在经济方面以是否有利于稳定边疆的秩序为着眼点,在支持旅蒙商业的同时,也对旅蒙商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条规,对内地旅蒙商出塞贸易人数、时问、携带物品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凡赴蒙贸易的旅蒙商人向主管蒙古事务的理藩院或设在归化、察哈尔、多伦诺尔、库伦等地的将军、都统、参赞领取“部票”,上面写有商人的名字、经营商品名称、数量、经商地点、起讫时间;不准携带家眷、娶妻立户、建筑房屋;严禁输入除铁锅、小铁器以外的金属物品;严禁放贷白银等;须在指定的蒙旗境内经商贸易,由当

地盟旗札萨克衙门监督下进行。此外,还课征各种税赋,对违反规定的要处以罚金、没收财物、驱逐出蒙古、取消经商权,甚至依法治罪。清政府还派重兵驻守在长城沿边各关隘道口,限制蒙汉商民互市贸易往来联系。旅蒙商贸易成为农牧两种生产方式互相补充的桥梁。在清末西方资本冲击之前,旅蒙商一直是蒙古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角,并带动了当地手工业、饮食服务业和运输业的发展。

(二)北部边疆的互市、集镇贸易

自清代以后,往来于内地与蒙古草原地区的内地商人逐渐增多,形成了典型的交易方式即互市贸易。互市主要有京师互市和边口互市。

京师互市是指来京朝觐的蒙古王公携带一定规模的商队经由指定的关口入京贸易。清朝规定,蒙古台吉每年进贡一次。由地方查明人数贡物,一般商队人数为二三百人。清政府在北京御河西岸的南部设立里馆,在安定门内外设立外馆,专供来京贸易的蒙古王公及商队居住。限定进京的人数,限额以外的商队人员留在指定的关口互市。例如:186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严格限定各部贡使人数,只准200人,其余在张家口、归化城贸易。张家口和归化城是清初指定的新疆厄鲁特和漠北蒙古各部商队边口互市贸易的地方。

边口互市也是清廷颁令设立的,“凡外藩各蒙古来贸易者,俱令驻于边外,照常贸易,勿得阻抑。其喀尔喀部落来马者令驻于口外,申报户部。”蒙古各部把边口作为与内地贸易的主要场所。主要边口除了张家口、归化城,还有古北口、定边、花马池、西宁外、杀虎口、八沟、塔子沟、三座塔、乌兰哈达、东科尔、肃州等。当时蒙古商人多以马、牛、羊、骆驼、皮张、药材等进行交易,以换取日常生活必需品。

内蒙古地区还有另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集镇和集市贸易,即以寺庙和兵营为中心进行的定期交易活动。初期的集镇贸易点有归化城、多伦诺尔、库伦、乌里雅苏台,后来这些集镇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比较有名的集市、庙会有:甘珠尔庙、大阪、贝子庙、准噶尔庙、百灵庙、南寺等。

这种经营贸易方式从清初起步到遍布漠南漠北,甚至涉足国际市场,垄断了蒙古民族贸易,足足经历了300多年的旅蒙商兴衰史。

(三)畜牧业经济的管理

清朝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实行盟旗制度。以旗为单位固定牧场,规定不得随意“越自己所分地界,肆意游牧”。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蒙古各部封建主之间为争夺牧地发生战争,减少了蒙古各部移牧迁徙的不安定状况,使蒙古获得了一定的和平安定环境和生计养息的时间,蒙古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024-01

按照中国气候区划,国土面积广阔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的东北部地区都属于寒冷地区。本项目地处霍林郭勒市,属于寒地地区。该地区因漫长冬季、严酷气候带给居民日常生活以不利影响。因严寒、黑暗、降雪和寒风等因素对户外空间的使用带来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应对寒地居住区景观规划进行系统的设计,从而满足寒冷地居住区漫长冬季定公共生活需求成为设计的重点。该文以《棚户区改造工程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应对寒冷地区景观设计相关问题。

1 项目概况

该项目地处霍林郭勒市,于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哲里木大街西端,属于铁西老城区棚户区项目,项目切实注重居住环境的改善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小区占地面积约31 hm2。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大风日数多,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经常出现低温冷害、干旱、大风、暴雪、沙尘等恶劣天气,区域性小气候变化明显,主导风向西北,极端最高气温39.3 ℃,极端最低气温-39.4 ℃,年平均降水量358.0 mm,最大风速达28.0 m/s。

2 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

2.1 设计原则

遵循“实用、生态、节约、协调、人文”的设计原则,既能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长远发展的要求,突出寒地景观的塑造,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空间,强调自然景观的引入和人性化空间设计,创造多情景的景观环境。

2.2 设计理念

“霍林”蒙语中有休养生息之意;“郭勒”蒙语中为河之意。本景观设计以“美好时光”为主题,以代表河流的流畅的波浪型道路为主线,串联多样功能及景观节点(各节点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感受不同的欢乐时光),强调宁静、休闲、舒适的景观环境及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及本土文化的体现),营造“家”的氛围,让岁月之河引领居民度过每个“美好时光”。另外,由于该项目为棚户区改造工程,每平米景观造价费用较低,在较低的造价下营造高品质景观,设计的突破点是――重视景观的可亲性,采用宜人,使人亲近,感到放松舒适的景观方案,让小区居民感到舒适,安静,易亲近,在树种选择上,尽量选取乡土树种,保证其存活率。另外,在场地铺装的材质上选取夏季防雨与冬季防滑等,场地铺装的色彩上可采用以暖色系为主色调。

2.3 景观节点诠释

(1)繁华时代(商业入口广场)。位于小区会所、活动中心及配套商业公建中心,为商业入口广场,是居住区首个景观节点。广场为对称形式加以弧线设计,设置中心景石,以绿地及景观灯柱围合,呈现现代而不失活泼的构图形式。(2)乐舞笙歌(乐舞广场)。小区中心广场,满足居民跳舞(扭秧歌)、健身等大型聚会活动。打造小区中心景观节点,广场以杏花为造型(三月开花,草原报春花),广场中心为马头琴(体现地域文化)造型雕塑,花瓣形绿地配以杏花等多样植物,形成春季杏花浪漫的特色主题广场。(3)枫林染秋(半私密场所)。秋景、结合长廊种植秋季彩叶树种,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秋色图。(4)稚童谐趣(儿童活动区)。儿童活动区,规划一处专为儿童游乐的区域,广场上设置多样儿童活动器械,打造欢乐的童年时光。(5)红瑞映雪(半私密场所)。规划带状树阵,形成一处相对私密的休憩场所。树阵下培育灌木红端木,红端木秋叶鲜红,小果洁白,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与常绿乔木相间种植,得红绿相映之效果。在冬季,特别是下雪过后,红色枝条与白雪相映,呈现出“别样红”的景色。(6)艺舞康乐(老年人健身区)。老年健身广场设置健身器械,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打太极等健身活动场地,成为老年人健身锻炼、展示活力的载体。广场上规则式布置围树座椅,便于休憩停留。(7)青春飞扬(最南边活动广场)。南部主要广场,以花坛围绕广场,打造一处形式轻快,可供居民休闲运动(如打羽毛球)的广场,营造青春飞扬环境氛围。

2.4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配置原则为组团式配置,层次丰富,季相变化多样,四季皆有景可观。(1)广场绿化。配合硬质景观风格及居住区主题,广场景观绿化植物配置以规则式种植方式为主。树阵、剪型模纹及盆栽类剪型乔、灌木相互搭配,意在开敞的广场既保留大面积的活动空间的同时,提供功能性绿化及优美环境。(2)主路绿化。主路乔木采取规则列植方式,主要选取干型端正,树冠丰满,姿态优美的高大乔木。为柔化道路感觉设计主题,灌木部分采用点式灌木、片植灌木及地被花卉组成的三个层次为主要配置方式密集种植。突出植物高矮搭配,注重层次的起伏,在林荫路下形成优美的亚空间植物景观。(3)景观轴线绿化。配合硬质景观风格,以大量植物打造精品绿化景观。配置形式以自然式为主,孤植、列植、丛植等多种种植形式配合出现,形成接近自然群落的植物生态组团,充分体现各个种类植物的造景特点。(4)宅间绿化。多层宅间距较短,同时需要兼顾车库顶棚承重以及排水、防水等问题,选用比较低矮、根系较浅、耐旱、耐寒、耐瘠薄的植物,以少量点缀亚乔木、点植灌木、片植灌木、地被花卉四个种植层次组合配置形式所谓配置方式。

2.5 住宅庭院设计

住宅庭院内部采用六种以上不同形式景观设计空间,充分营造个性化的生活空间,让居民享受高质量生活空间;在铺地的选择上通过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场地景观;庭院内坡地处景观处理采用不同形式的模纹以及灌木的种植赋予变化。

2.6 停车位

小区约有3500户居民,现在有半地下停车库约2000个,路面停车位约700,共计2700个停车位,能满足居民停车要求。

综上所述,为改善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不利因素,使寒地场地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居民的冬季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在植物、建筑、道路、场地、环境小品、铺装、人文上进行创新与本土化设计。

参考文献

篇10

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对其研究的兴趣吸引了众多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目前,研究低碳经济的各类学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长期以来,我国各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优先。如何创新思路,寻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变“两难”为“双赢”,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入手加以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低碳经济的范畴辨析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概念的涵与外延到底应该如何界定一直未有定论,特别是“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更是难上加难,有人提出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路径,有人提出低碳经济包含循环经济……。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准确定位“低碳经济”所涉及的范畴,与循环经济相比较低碳经济涉及的范畴要小一些,对解决目前我们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要更有针对性一些,具体来说低碳经济是实践循环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不能因为“低碳经济”的提法新,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在大力推进就认为“低碳经济”模式能够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问题,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所涉及的范畴只限于“气候问题”和“能源问题”两个部分。目前针对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主要从“减少碳排放量”和 “增加碳汇聚量”两个方面在推进,通过聚焦上述两个方面,低碳经济实质上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落实到了一个可观察、可操作的层面,通过研究和实践,将来或许我们可以将成功发展低碳经济所获得的经验应用和推广到“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及“水污染问题”等一个个具体的资源环境问题。

二、低碳经济的实践模式

现阶段区域层面的低碳经济实践模式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减少碳排放量”与“增加碳汇聚量”两种模式。

1.减少碳排放量

在区域层面上减少碳排放量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其二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都可以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我国广大地区的能源使用效率是比较低的,也就是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与先进国家比较还很高,资料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欧盟的4.6倍,是日本的8倍。一方面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低,另一方面我国浪费能源的现象却层出不穷。可以从两个层面和三个层次上来探寻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①两个层面即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

a.技术层面

由于现阶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掌控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关技术引进举步维艰,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引进核心技术的过程中,提高我国自主研发能力,构建适应区域层面实际情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相关技术体系。

b.制度层面

由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政府管理能源方式和全国性能源市场体系等方面的不完善,我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层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通过设计适应的制度安排杜绝浪费能源的现象,进而通过经济激励机制的建立促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主动研发和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术。

②三个层次

a.宏观层次

构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区域性社会

b.中观层次

构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产业链、产业园区及社区

c.微观层次

构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企业和家庭

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的能源供给结构是“多煤贫油少气”,短期内能源供给结构的刚性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国内各省区在政府主导下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们认为目前这种推进新能源产业的热潮值得商榷,因为各地大力推进的结果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的错误配置,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不宜过急过快,需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2.增加碳汇聚量

增加碳汇聚量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讨,其一是碳的自然汇聚,其二是碳的人工汇聚,总称“增加碳汇”。

(1)碳的自然汇聚方式

这种解决办法是充分利用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碳的化学反应过程,把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变成碳化合物,通过改变碳的存在形式来处理“无法减少的碳排放”,植树造林是其具体的实际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通过碳元素的循环实现碳的汇聚,具有可持续性。

(2)碳的人工汇聚方式

该方式是通过运用碳采集技术、碳捕获技术汇聚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然后进行深海或地底埋存来处理“无法减少的碳排放”,这种方式与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填埋方式较相似,其主要特征是由于没有改变碳的存在形式,只是暂时将二氧化碳汇聚起来,可持续性方面尚存难题。

(3)两种方式的比较分析

我们认为我国广大区域有现实操作意义的是碳的自然汇聚方式,因为我国不少地区以森林为主的一系列碳汇资源相对比较富集,随着CDM(清洁发展机制)机制和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在增加碳的自然汇聚方式方面会有优势。而碳的人工汇聚方式所涉及的碳采集、碳捕获及碳埋存等技术,目前在我国不少地区还没有可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暂时没有可操作性。针对自然汇聚方式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融入CDM(清洁发展机制)框架和国际及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以“碳排放权”供给者的身份进入CDM框架和碳交易市场,通过“排放权交易”获得市场补偿,促进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初步探悉

以上对低碳经济实践模式的研究虽然都是初步尝试,但是应该肯定这些尝试给出了我们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另外,笔者认为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可以从另外一些方面作补充。如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引入和谐社会的“和谐度”这个概念就发展低碳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整合。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而言可初步得出:

和谐度(CM)=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

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是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都可以划分为正的外部影响(正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影响(负外部效应)两大类。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大,负外部效应越小说明其和谐度高,反之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小,负外部效应越大则说明其和谐度低。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或者要有自然资源优势,或者要具有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后天获得性资源,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 根据前面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理解为通过增加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进而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服务,使人类的福利水平不断升级;而低碳经济建设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可见,低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都是通过改善人类活动模式来影响自然环境状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升级。

和谐度(CM)=

和谐度提高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由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促进自然环境增长的拉力和由低碳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防止自然环境退化的推力而形成的推拉合力所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的和谐演进升级过程。

四、总 结

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同该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工业问题、“三农问题” 、资源资本化等诸多问题从各个角度都直接或间接相关,应该认识到不可能仅靠单一项目、单一工程、单一方面、单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能取得进展。而要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发展与建设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区域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除了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步骤上配合、行动上协调、措施上配套外,还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低碳经济建设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建设,建立低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区域层面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培军 刘学敏: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J].北京:求是,2003(4)33~35

[2]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68~670

[3] 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4~55

[4] 毛如柏 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6~57

篇11

一 寒地居住区铺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景观设计学科发展比较晚,所以景观设计中的铺装设计在美观和丰富程度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很多设计仅仅是满足了人们功能上和生理上的需要,对于人们视觉和心理等精神需求还没有很好的设计。例如很多路缘石、河堤、集散广场等等区域在设计上,设计师考虑的可能仅仅是是否防滑,排水能力达不达标等功能上的原因,但是往往忽略了地面铺装的构成形式,颜色的搭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和反应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等要素。或者一些设计往往陷入政府化、模式化。

二 寒地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要求

铺装有很多种解释,在专业的景观设计原理中所谓的铺装是被作为景观的一个构件部分,根据设计师的意愿利用铺装材料包括人工合成或者自然形成的等等来对地面进行修饰和美化。原本铺装在环境设计中并不受人所重视,大多数人认为铺装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就可以,但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高要求和对环境美化的重视,铺装设计在城市规划中也慢慢受人所重视起来,如何让好的铺装设计改变我们脚下的生活慢慢走近了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寒地的居住区铺装如何能更好的为人们所用更是给设计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首先要做好设计就要了解其设计的原则,寒地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大体如下:

2.1 人对铺装防滑性的要求

由于寒地区域的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冰雪交加,这就要求室外地面铺装必须要满足防滑性。在选择铺装材料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室外景观铺装与室内地面铺装的不同,抛光的石材往往是不能满足防滑要求的的,只能做小面积的铺装或者作为其他材料的点状或局部条形装饰出现。一些材料在雨雪天气里比平时更加容易打滑,选择时应当慎重。铺装防滑处理的形式主要有:表面带有凸纹的材料,譬如石材的表面进行凿毛或者烧毛处理,或者是在普通的材料上喷涂薄层铺装防滑涂料等等。

2.2 居住区铺装需具备透水透气性

铺装的材料还应当具有透水透气性。在目前的居住区景观中地面铺装大量采用沥青、混凝土、砖石。随着全世界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人们发现生态环境变得原来越差,水土流失越发的严重起来,究其根本是因为由于城市建设需要的地面铺装材料多数都是不透水性的材料,这就阻断了地表的水分向地下渗透,所以各种降水的水分最后都变成地表径流流失了,而不是更好的渗透到了地下含水层。这就使得城市形成了人造城市沙漠,造成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加快。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铺装的材料上予以改善。第一种就是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第二种就是采用新型的透水砖铺砌路面。第三种就是采用嵌草式铺装。

2.3 铺装的舒适性是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

对于车行道来说,存在一个形式的舒适性的问题。就是车行路要求平稳、没有颠簸。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居住空间中行人步行在人体工程学上也要具备一定的舒适性。通过对道路两边的人行路的宽度、人行路的人性化和无障碍设计等等,保证人们在步行的过程中能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同时感觉最大程度的舒适性。

三 铺装的结构设计如何适应寒地气候

景观中的道路是由基层和面层两部分组成的,基层一般是素土夯实、混凝土砂浆、碎石等等。由于园路所放置的区域不同,功能不同,它自身的用途和结构也不相同。比如说如果场地内部本身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松软的土地,或者是回填的土地或者是河滩淤泥等等,那就要对其基层进行夯实,使得其基层底部变得强硬,而随之而来的随时或者是混凝土层也要相应的厚一些,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考虑在混凝土砂浆中用钢筋支撑提高其承载能力。

景观设计中的道路铺装园路的面层一般都这样几种:混凝土路面、石材路面、木质铺装、透水砖、青砖、室外砖铺装等。其中 石材中又有青石板、鹅卵石、碎石、花岗石等等。其中石材颜色种类繁多,材质表层的施工做法也比较丰富。例如颜色有黑色、黄色、灰色、秀色石等常用色。其表面因为用途同也会相应进行锻造面、拉丝面、火烧面等处理。所以设计师通过把不同颜色和材质的地面铺装相结合组成不同面层效果和功能的景观道路铺装,以达到不同的功能需求和视觉艺术效果。

四 铺装的色彩对于寒地景观的影响

篇12

我国地源辽阔,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均不平衡,辐射到教育领域,问题同样突出。当发达、较发达地区都在高喊实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教育经费困难、布局分散、设施简陋、师资缺乏、生源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辍学率高、教育教学质量低等。贫困地区的教育虽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但仍然举步维艰。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呢?笔者认为:在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是改变这些状况的有效途径。

一、在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的意义

由于我国广大贫困地区教育面临的种种困难,在这些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既是解决孩子因走读困难而辍学、切实巩固“普九”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调整布局、加强管理、稳定教师队伍、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等的有效措施,还是缩小地区差异、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是全面落实和巩固“普九”的重要手段

21世纪之初,我国基本完成了“两基”的任务。在占人口85%的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地方的毛人学率达到了100%。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义务教育是处于低水平的,在贫困地区,很难完全普及义务教育。据有关资料反映,在这些地区仍有20%的适龄儿童约160多万小学生由于路途遥远、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人学。因此,加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而在这种地方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使他们得到相对平等和相对较好的教育,真正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二)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有利于调整学校布局,充分利用和优化教育资源

所谓教育资源即是指学校教育中的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前者包括学校教育中的教育经费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办学条件;后者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尤以教师为主。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小学多以行政乡和村为单位布局,造成了农村小学多且分散。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小学学龄儿童减少,村设小学的规模一般不大,他们一方面因投人不足而沦为薄弱学校,另一方面又因现有的教育资源使用率不高带来资源浪费。因此,近年来,针对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贫困边远地区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对学校布局虽做了一定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此带来了学生因上学路途遥远而辍学的现象不断增多,产生了新的矛盾。如果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将条件太差的学校瓜分、合并,将孩子都集中到地域条件稍好的乡镇,既可以减少薄弱学校的数量,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办学的规模效应,充分利用和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

(三)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能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就表明了教育具有公平性。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机会公平:一般指人人都应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其次是过程公平:一般指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师资水平的基本公平。第三是结果公平:一般是指学校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②。要达到这样的公平,就是要推进基础教育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在我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教育基础的差异,基础教育的非均衡性是客观和广泛存在的。均衡只是一种教育理想,其具体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教育。所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让所有受教育者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能接受所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的公平教育。我们鼓励一些学校勇于“冒尖”,先“富”起来做“领头雁”,同时更希望这些冒尖学校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作用,以扶持和带动相对低水平的薄弱学校的发展,使我国的教育在整体水平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我们目前的教育出现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越来越大,这不是与我们的均衡化目标背道而驰吗?因此,我们只有将有限的资金、资源、师资等相对集中起来,开办集中的小学寄宿制学校,才能提高贫困地区的办学效益和质量,使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四)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有利于稳定和优化教师队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但是在村小,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的小学,由于条件艰苦、待遇过低等原因,教师的流动性大,这样就造成了贫困地区的师资严重不足而城镇教师又严重超编。在村小大量的专职教师被带课老师取代,所找的代课老师大都学历不高,也没有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更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如此来,教学质量又如何得以提高?如果创办小学寄宿制学校,实行集中办学,那么学校的规模扩大了,就可以对各专业学科教师进行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促使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也避免了很多村小一人一校、一人包揽所有课程的现象。同时,教师集中在规模较大的学校任教,他们的生活、工作、环境等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教师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的发展。

(五)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生源少,学校的教师也少。笔者前不久在四川省某县的一个村小看见的就是这样的情况,全校只有一位代课老师,他既是老师又是校长,带着全校唯一的一年级一个班级。这个班的孩子大到11岁小到5岁。他们的课程只有语文、数学和体育。所谓的体育课就是让孩子到户外自由玩耍。笔者还清楚的记得课堂上师生的一段对话,师说:“看!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都不知道,你们说你们笨不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我们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认为自己是愚蠢的是无用的,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本没有自信二字。

教育本来是为了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是这样的教育却把天真无邪的孩子推向了深渊。如果开办寄宿制学校,我们就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条件,更好的资源和更好的教师,也可以开设更合理更全面的课程。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也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在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对策

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在开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费来源得不到保障,各地方政府又将有限的经费分配到高校和重点中小学,对条件差的学校关注不够,形成恶性循环。小学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把握不准、经验不足,对生源预算不准;孩子年龄太小,自理能力较差,管理困难;很多家长不愿意增加由于孩子寄宿的额外经济负担等。由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增加基础教育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料度

穷国办大教育是中国的现实,国家对教育的投人不足是很多问题的根源之一。国家对教育的投人长期在国民生产总值的2%-3%之间,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是投向了城市和高校,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人是微乎其微的,要弥补这一缺口,就要国家增大投人,增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度,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可喜的看到继2004年中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贫困生采取减免教科书费后。财政部、教育部召开的200s年全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一补”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对约1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2006年6月又在修订的《新义务教育法》中将“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列为第2条,并在第44条详细阐述了“义务教育经费投人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开办寄宿制学校的经费来源,使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观。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篇13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国土局)将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以指定的地块、年限、用途和其他条件,通过法定的出让方式,供土地使用者开发、利用、经营,由土地使用者向市规划国土局支付地价款的行为。

前款所称的地价款,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市政配套设施费和土地开发费。

第三条  市规划国土局根据特区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制订年度土地开发供应计划,并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批准。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应载明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时间、出让方式、用途、面积、预计收取的地价款等内容。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市规划国土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地下自然资源以及其他埋藏物属国家所有,不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范围内。

第五条  特区内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对象为:国内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但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第六条  土地使用权的最高使用年限,由市规划国土局按下列用途核定:

(一) 工业用地三十年;

(二) 商业、服务业用地三十年;

(三) 住宅、办公用地五十年;

(四) 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用地五十年;

(五) 旅游事业用地三十年;

(六) 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用地二十年。

第七条  土地使用者须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出让合同)。委托他人代签出让合同的,人须向市规划国土局提交由委托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境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  出让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协作配合,保证出让合同的履行,市规划国土局逾期交付土地的,按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九条  通过协议、招标、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除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外,必须同时交纳市政配套设施费和土地开发费。本办法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办理。市政配套设施费、土地开发费以及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标准由市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条  境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给付地价款,应以外汇支付。

第二章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十一条  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范围:

(一) 高科技工业项目用地;

(二) 不能使用标准厂房的工业用地;

(三) 福利商品房用地;

(四) 微利商品房用地;

(五) 国家机关、部队、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和市政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

(六) 旧城旧村改造用地。

上述范围以外的项目用地,经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批准,可通过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者按市场价格支付地价款。市场价格由市规划国土局和市物业估价所定期公布。

第十二条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申请人向市规划国土局提交下列申请文件:

(一) 申请用地报告;

(二)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申请表》(由市规划国土局提供标准格式)及项目初步布置图;

(三) 市政府批准在特区兴办企事业的文件和工商注册登记文件;

(四) 市计划局年度立项批文;

(五) 支付地价款能力的证明文件。

属高科技项目的,应提交深圳市科学技术局签发的项目鉴定意见书。属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可减免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提交减免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申请书;

二、市规划国土局应在接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能在近期内供应土地的,向申请人发出《协议用地通知书》,不能在近期内供应或不同意供应土地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申请人在接到《协议用地通知书》之日起十五天内,持《协议用地通知书》到市规划国土局协商用地事宜。由市规划国土局核定面积、年期、用途、协议地价标准后报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批准,并对外公布;

四、由市规划国土局与申请人签订出让合同。土地使用者按出让合同规定向市规划国土局给付地价款。

申请人应自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批准用地之日起六十日内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逾期不签订的,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的批准视为取消;

五、土地使用者持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付清地价款凭证,按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领取《房地产证》。

第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派出所以及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由市规划国土局根据该项目的规划位置及用地标准予以核定,并由市规划国土局与用地单位签订出让合同,市规划国土局应将出让合同报深圳市土地发展政策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应在土地出让合同生效当日缴付不低于地价款20%的定金,余额应在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付清。属政府开发工程的,地价款的缴付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方式执行。逾期未付的,市规划国土局有权解除合同,已收定金不予返还。

第十五条  对环境有污染或有危险影响的项目,土地使用者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时,应提交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项目审查意见书。

第十六条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减地价款的,由市规划国土局按下列规定核定:

(一)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的用地,减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40%.(二)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的用地,免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市政配套设施费。

(三)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四)、(五)项规定的用地,免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四) 属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的用地,根据拆迁安置的数量、难度与项目的盈利情况以及批准用地的性质,核定减收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幅度。

第十七条  按规定减地价款的用地项目,所减数额由市规划国土局采取登记的方式,于每年12月底书面向市政府报告 .第十八条  国家机关、部队、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和市政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不得改作营利性用地,不得出租、转让、抵押。

第十九条  企业单位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减地价款的用地和原行政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出租、转让房地产(含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条件,与他人合资、合作建房)时,必须报经市规划国土局批准,按市场价格补足地价款,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后方可进行。

土地使用者办理变更登记时,须持有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补足地价款的凭证及出让合同。

第二十条  企业单位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减地价款的用地和原行政划拨的用地,经市规划国土局批准,土地使用者可以将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用于抵押。但金融机构处分抵押物时,须按市场价格补足地价款,方可将房地产一并拍卖。拍卖所得应按规定缴交土地增值费。

第三章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的资格范围、内容以及招标方式由市规划国土局根据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及地块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

(一) 公开招标:由市规划国土局发出招标公告;

(二) 邀请招标:由市规划国土局向符合条件的单位发出招标文件。公开招标须提前三十日登报公告有关事宜。

第二十三条  下列招标文件由市规划国土局印制并向投标者提供:

(一) 投标须知;

(二) 土地使用权投标书;

(三) 出让合同样式。

第二十四条  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 发出招标公告或通知;

(二) 投标者领取招标文件;

(三) 投标者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到指定的地点将密封的投标书投入标箱,并按规定交付保证金;

(四) 开标、验标,不符合投标文件规定的标书应宣布无效;

(五) 评标、定标,并向中标者发出中标通知书;

(六) 中标者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按指定的期限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交付地价款;

(七) 中标者在付清地价款后,持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付清地价款的凭证,按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领取《房地产证》。

第二十五条  招标文件规定只出标价的,以价高者得;规定既出标价,又须提交规划设计方案的,考虑企业资信,采取综合评分办法,总评得分最高者中标。

市规划国土局认为所有的标书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有权拒绝全部标书,重新组织招标。

第二十六条  中标者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的,取消中标资格,另行组织招标。

第二十七条  中标者应在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付清全部地价款。逾期未付的,市规划国土局有权解除合同,已收保证金不予退还。

中标者所交的保证金可以抵充地价款,未中标者所交的保证金,由市规划国土局在定标之日起三十日内无息退还。

第四章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八条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在指定的时间、公俊合,在市规划国土局土地使用权拍卖主持人(以下简称主持人)的主持下,竞投者按规定的方式应价,竞投土地使用权,价高者得。

第二十九条  拍卖土地使用权须提前三十日登报公告有关事宜。

第三十条  下列文件由市规划国土局印制并向竞投者提供:

(一) 土地使用权拍卖须知;

(二) 出让合同样式。

第三十一条  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程序:

一、发出公告;

二、竞投者领取土地使用权拍卖文件;

三、主持人按公告规定的时间、地点主持拍卖活动。

(一) 简介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限、规划要求和其他有关事项,公布拍卖底价以及每一次应价数额(即每次应价较上次增加的金额);

(二) 竞投者按规定方式应价;

(三) 最后一次应价时,由主持人连续两次宣布最后应价数额而没有人再应价时,主持人一槌敲下,该幅土地使用权由最后应价者取得;

四、土地使用者即时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并缴付地价款10%的定金,余额应在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六十天内全部付清。逾期未付清的,市规划国土局有权解除合同,已收定金不予退还。

五、土地使用者付清地价款后,持市规划国土局核发的付清地价款的凭证,按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领取《房地产证》。

第三十二条  拍卖底价不等于该幅土地出让的最低价格,主持人认为竞投者出价偏低时,有权收回该幅土地,另行安排拍卖。

第三十三条  国内法人可持银行支票缴付定金;境外的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可用现金或在深圳注册的银行或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中银集团开具的银行本票缴付定金。

第三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当即不能缴付定金的,视为违约,除应赔偿市规划国土局组织拍卖活动支出的全部费用外,市规划国土局可将该幅土地再行拍卖,拍卖所得地价款低于前次拍卖地价款的,差额部分由违约者负责支付。

第五章  计划与经营管理

第三十五条  特区土地供应计划由市规划国土局实施。用于土地开发所需投资从土地开发基金中支出,由市财政局监督使用。

第三十六条  凡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以拍卖与招标方式出让的土地,其建设费用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由市计划局切块下达给市规划国土局,各个项目的投资计划必须报市计划局备案,市计划局发给土地使用者《建设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通过招标、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未具有房地产经营权的土地使用者,可在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凭下列文件,向市政府申请办理该地块的房地产专项经营权:

(一) 设立专项房地产经营企业或增加房地产经营权范围申请书;

(二) 出让合同。

设立专项房地产经营企业的还应提交公司章程。

经市政府审查符合有关条件的,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核准。土地使用者凭市政府的批文,按规定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擅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  违反第十八条规定,非法出租、抵押房地产;违反第十九规定,擅自出租房地产的,参照《土地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对违反者予以处理。

第四十条  土地使用者逾期给付地价款的,除按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处理外,土地使用权由市规划国土局收回,地上建筑物无偿归政府所有。

第四十一条  在出让土地使用权过程中,通过弄虚作假、行贿等非法手段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对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单位或市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出让土地使用权活动中,接受贿赂、泄露秘密、徇私舞弊的,由市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原行政划拨土地,经批准予以开发建设的,应按本办法协议出让的规定,与市规划国土局签订出让合同,属企业单位的,按市场价格缴交地价款,企业单位以外的单位,按协议地价标准及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缴交地价款,并按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四十四条  有关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纠纷,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