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教育注意事项

安全教育注意事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安全教育注意事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美国中学教材Science Explorer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编写的,2000年由培生教育出版集团(Pearson Education,Inc)出版,2010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中译本《科学探索者》,该教材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出发,注重反映现代科学教育最新理念。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Life Science)《生命科学》,2008年美国McGraw Hill图书公司出版,2011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中译本。

2 美国中小学教材安全教育研究

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注重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内容全面、安全教育理念先进、安全教育无处不在、安全教育注重实效。

2.1 教材重视实验室安全

美国中学生物学教材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

① 每个实验都注重安全教育,都有十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及必要的注意事项

② 安全使用实验材料:如实验强调尽量避免对实验对象的伤害,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对象;

③ 每册书后都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守则,包括警示性符号、穿着规定、一般注意事项、急救、动植物安全、实验结束规定等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必须事先征得老师同意,才能进行实验。

2.2 《科学探索者》教材高度重视实验安全教育

该教材共有87个实验,分为试一试、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等。

① “试一试”即着眼于基本概念的巩固与强化,共43个实验,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过程、得出结论等;实验内容涉及中学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巩固与强化;都有安全图示,注重实验室安全。

② “技能实验室”即探索技能的强化,实验共24个实验,都是由问题来引入实验,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③ “生活实验室”即科学知识的应用,共20个实验,实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开展实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④ 教材每一分册后都有以附录形式呈现实验室安全守册,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必须事先征得老师的同意,才能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要将工作台整理干净,所有仪器放回指定位置;按老师要求处理实验材料;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洗手;所有电器用完后都要关掉。

附录:美国教材实验室安全守则:警示符号包括废弃物处理、身体安全、动物安全等共18个;实验室安全守则共50项:包括穿着规定5项、一般注意事项共11项、急救共5项、加热及用火安全共8项、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共8项、玻璃器皿的使用安全共6项、锐器的使用共2项、动植物安全共6项、实验结束后规定共4项。

2.3 《生命科学》教材高度重视实验安全教育

教材共有199个实验,其中“导航实验”位于每章学习预备活动中,对本章学习内容具有指导作用,共27个;“迷你实验”位于每节课中,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对本节课重要概念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共52个;“实验室实验”位于每章学结之后,对本章学习内容具有综合作用,共54个;“家庭实验室”——来自厨房、装饰品的抽屉或院子的实验,位于每册书之后,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利用日常材料进行实验研究;共27个。

① 每个实验都注重安全教育(包括家庭实验、导航实验、实验室实验、迷你实验),几乎每个实验都有十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实验过程中安全图标)及必要的注意事项(包括实验过程中文字说明),在实验结束后强调对实验材料的安全处理。

② 从每章的导航实验、实验室实验到每节课的迷你实验;从课堂实验、实验室实验到课外的家庭实验室;无不强调安全教育。如有的实验明确指出需要获得教师的批准才能进行实验等;家庭实验室“所有实验均需在成人指导下完成”。

③ 安全使用实验材料:如实验强调尽量避免对实验对象的伤害,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实验对象:如“将水螅放回培养皿”等无不体现出生命伦理;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如解剖器具、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实验药品(酒精、酸、碱等)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要注意实验废弃物的妥善处理。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

3 启示

美国教材注重实验室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以不同方式呈现出来,对我国中学生物教材实验的安全教育颇有启示,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材编写人员应从美国教材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增加安全警告图示,警告图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安全教育的感性思维;增加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注重实验室安全;增加非仪器支持实验,增加网络实验、模型和发明类实验类型。同时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设计实验,注重实验室安全教育等。

参考文献:

篇2

安全教育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各部门有关安全教育的指示,不断提高公司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教育制度:

一、入公司教育

1、新入公司员工由公司统一进行一级安全教育,具体由安全部门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本公司生产性质、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安全知识。

2、由车间领导指定专人进行二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本车间生产特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车间内重点部位及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应急实施方案。

3、由班组长负责进行三级教育。教育内容是本班组上岗工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现场教育

1、从事重大危险工作的人员,必须由安全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从事此工作的危险状况和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

2、对发生事故现场进行事故分析,介绍总结经验教训。

3、推广和介绍避免事故的经验和先进的安全操作技术。

三、特殊工种教育

1、凡从事特殊危险操作的员工,如电气、焊接、压力容器、高空作业、危险品运输、易燃、易爆、剧毒、起重等操作,经有关部门进行各项专业安全技术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2、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投产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3、对特殊工种,由主管部门负责经常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和灾害事故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四、日常安全教育

1、公司各级领导应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使员工自觉地遵纪守法,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2、积极开展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并利用宣传画、安全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超级秘书网

3、公司组织员工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有关的安全文件法规和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知识等。

(2)参观安全生产展览,学习外单位的经验及教训。

(3)组织安全技术操作表演和现场岗位示范作业。

(4)检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和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篇3

(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学生不擅自下水游玩,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

(3)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要认真贯彻学习《福建省预防中小学学生溺水事故管理办法》,严格要求学生不得到危险水域嬉水或游玩。

二、有关防雷避雷安全教育

教育学生应注意以下十点个人防雷注意事项: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下水游玩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尤其是不要在空旷的操场上活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三、交通安全教育

篇4

1实验室安全教育层次

1.1新生入学教育

对于进入化学类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将有相当多的学习时间是在实验室做实验,甚至多于在教室上课的时间。实验室安全教育应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讲座,要让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对实验室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实验规程,杜绝安全隐患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既是对个人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是一种良好责任感的体现。此时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通识性的,针对化学类试验的共同特点进行。重点在于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1.2面向实验室的安全教育

不同实验室承担着不同的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安全要求。在通识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学生在第一次进入某个实验室做实验之前,根据实验室的水、电、气的布局特点和实验设备的安全操作特殊要求,该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或实验技术人员要向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主要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范、注意事项和易出安全问题的操作环节及不当操作方式等。重点在于让学生熟悉该实验室的设备特点和环境特点,结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特点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及应急处理知识。1.3面向实验项目的安全教育在实际开始某个实验项目前,针对实验项目的特定安全要求,由实验指导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和所用设备及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废气、废液、废渣的正确处理方式。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设备与试剂的安全操作程序、“三废”的正确处理方式以及一旦出现安全风险后的应急处理技能。从2016年4月15日开始,每年的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借此机会,可组织一些有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除此之外,通过计算机网站、微信公众号、试验室安全手册等形式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试验室安全教育,也使学生能够有方便的途径查阅到需要学习了解的实验室安全知识。

2实验室安全教育形式

2.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就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对安全知识的介绍系统、全面,容易组织,受众面大。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全面、系统地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操作规程、使用实验设备与实验试剂的注意事项,系统了解一旦出现问题后的安全操作要领及应对技能。课堂教学可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以讲座的方式进行。当然,课堂教学也可以穿插一些提问、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了解试验室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结合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安全教育的方式,其特点是直观直接、印象深刻。针对一些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介绍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安全事故危害的直观印象,使其能够更自觉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遵守安全规范。

2.3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看作是应急演练,模拟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及避险方式与避险技能,其特点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通过情景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避免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应急预案是否可行和有效,并据此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情景教学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每次针对一类实验项目、一类实验设备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也可针对应急预案中的某个处置方案进行。情景教学要认真设计,精心准备,要有严密的实施方案。既不能搞成娱乐化游戏,也要严防伤害学生风险的发生。

2.4示范教学

示范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让学生近距离直观了解实验设备、实验试剂正确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避免因不规范操作甚至错误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示范教学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指导老师演示,同学们跟着一步一步操作,主要针对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步骤,这对于学生准确掌握一些容易因操作不当引起事故的设备和试剂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以上几种安全教育方式,各有特点,各有功效,既可以在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教育形式,也可以几种教育形式交替进行。

3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

3.1实验室安全意识教育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进入实验室的时间比较少,独立操作实验设备和实验试剂的机会也不多,实验室安全意识比较弱,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入大学,会逐渐接触到许多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试剂,包括一些操作不当会有较大安全风险的设备和试剂。安全意识不强是最大的安全隐患。[3]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是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无小事,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学生只有充分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

3.2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

有了安全意识,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要想保障安全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在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环节,除向学生介绍一般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外,还应该根据实验室、实验项目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熟悉实验室的水、电、气等开关、节门的位置及实验设备的操作规范、实验试剂使用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防火、防毒、防水、防触电、防灼伤、防腐蚀等方面的实验室安全知识以及废气、废液、废渣的正确处理知识。

3.3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室安全,了解并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试验室安全技能教育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避险自救能力,以备万一发生安全事故或意外险情时,能够沉着应对,利用平时所学到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有效措施防止险情的扩大,最大程度的降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4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

篇5

以医院现有条件,划分A、B两个病区,以2013年2月~2014年传染科收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认知精神均正常

(;2)以发热门诊、传染科疑似病例收治制度,收治入院;

(3)初次进入传染科就诊;

(4)既往无重大传染病史,如乙型病毒肝炎。共纳入患者288例,其中男175例、女113例,年龄6~84岁,平均年龄(35.3±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按照传染科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分级隔离,安排相应的护理,不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1.2.2观察组建立落实系统性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如下。

(1)安全教育目标: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传染科护理相关知识、技能,拥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并有足够的决心落实。

(2)安全教育对象:安全教育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

(3)安全教育路径:

①入院时:据疑似疾病与传染风险安置在不同病区,不同患者隔离标准不尽相同,安置入院后,护士带领患者熟悉病房周围环境,发放宣传材料,宣讲要点,嘱咐患者通读,并解答患者问题;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进行有关于疾病的认知教育,减轻患者顾虑,促使患者镇定镇静,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②当夜:在患者睡前进行巡视,亲切慰问失眠患者,告知夜间应注意的事项,询问是否有噪音、睡的是否舒服、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等;

③次日,通过指导患者完成血液生化检查等相关检查,告知在住院期间应注意的风险管理要点,如自我清洁、开窗通风注意事项、废弃物处理、家属探视时应注意事项等,并抽出1h左右时间与患者共读安全管理材料,解答患者疑惑,并采用问答式交流,初步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纠正错误认知;

④识别高风险人群,如有皮肤损伤者、肥胖易出汗者、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者、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者、配合意识不佳者,加强巡视,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行为;

⑤入院时,便对患者进行探访时安全教育,详细讲解探访制度,提高患者家属重视程度。

1.3观察指标

日常巡视纠正的患者错误行为例次,家属探访一次成功率(进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标准等)。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日均基础护理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纠正患者错误行为11例次、家属探访一次成功率98.27%(285/290),对照组则为84例次85.07%(245/2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开展安全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安全教育对象是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即路径”。既往传统的安全教育,以生硬的口头教育为主,护士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但通常不纳入专项护理内容,教育质量差强人意。传染科在安全教育具体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如何提高安全教育时效性”、“如何全面提高院内安全教育质量,培养患者良好的安全防范习惯,使安全教育得以真正落到实处”。新的安全教育模式优点有三:

(1)在带领熟悉病房环境时,减轻患者顾虑,使患者对环境有初步的认知,掌握与环境有关安全防范知识;

(2)尽快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专注度,保障安全教育质量;

(3)发放材料,充分鼓励患者自学,而后进行问答交流,尽快解答患者疑惑;

(4)规范患者家属行为,使探访得以顺利进行,满足患者需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