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0: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

篇1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这是毋庸置疑的。那我们为什么说它是基础学科呢?可能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基于感性认识而缺少相对深入的思考。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才对语文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再从经验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小学、初中及其课后获得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的,而这种基础性往往更多地给我们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这个角度讲,其与课程标准是吻合的。

我们还可以先来看这样一段话,其来源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致同学”:在本册教科书中,我们将追问科学的意义;尝试解释一些人生难题,探讨生与死的价值……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什么?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是思想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生的难题、科学的意义、人生、生死、情感、思想等,哪一样离开了人文?而我们看到的这些文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岂不又正是工具性体现?

所以说,今天我们来理解语文,就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合高中阶段学生接纳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而对高中语文的理解,亦如“致同学”所给我们的提示:更多的应该是人文性。或者再说得更明确一点,高中语文应当为人生观、世界观处于成型萌芽期的高中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思想。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实现的策略再思考

人文性并不是天然地呈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以为可以考虑如下一些策略:首先需要我们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使自己能够在高中巨大的应试压力中解脱出来,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为学生的思想成长奠基。更新教学观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且说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我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是否还存在“思想霸权”现象呢?恐怕不同程度上还是有的(应试形态下的标准答案意识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思想霸权的影响下,人文性就缺少生长的土壤,即使萌芽也会被扼杀。所以,要想期待人文性能够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能真正实现,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允许学生思想的多元性,只要其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其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其次是对教材的处理。除了教学观念的更新之外,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不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结合人文性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实现来看,笔者以为可以这样理解: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但不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怎样做。因此,无论是《南州六月荔枝丹》,还是《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我们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解读;无论是“浸着血泪的爱国诗篇”,还是“秉笔直书的史传”,还是“与旧世界决裂的宣言”,我们都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第三,是注重课堂上的生成。我们说高中语文课的一个精彩之处就是课堂上的生成,尤其是那些能够将师生推向高峰体验的生成,其中往往又蕴涵着大量的丰富人文因子。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回顾出相当的一部分这样的精彩课堂或者片段,分析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令人意外,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交往活动,而作为教学的两个方面,师生都是具有不同思想基础、不同思维特点的人。由于思想基础不同——我们应当注意到高中学生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也是十分多元的,所以我们的高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都能迸发出许多思想的火花;由于思维特点不同,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绽放出思维的花朵。

如当学生面对鲁迅先生笔下的刘和珍时,学生固然能够感受到这是“真的猛士”,也有少数学生基于生命第一的认识,质疑是否需要这样的真的猛士。面对这一质疑,我们应当如何引导?不顾学生实际给学生灌输同一观念肯定是不行的,但面对这样的认识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笔者的办法是重述民国十五年左右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比较那个时代下作为一名有担当的学生,应当在苟活与斗争之间做出怎样的抉择。而当有学生提出“作为学生,我们也可以其他的斗争方式”时,我肯定了他的观点,并指出每个人都有选择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同方式,只要于国于社会有利,都是值得肯定并赞赏的。

人文性是一个大概念,内涵与外延都十分丰富,上述策略于大家面前可能只是一种小技巧。尽管如此,作为来自于笔者实践的一点思考,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高中语文课堂上人文性实现的阶段性思考

篇2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1、快乐作文的可行性

怎样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不抹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我近年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快乐作文,需要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写作过程。

2、快乐作文的前提工作

2.1 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老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袁虎的倚马作令”、“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

2.2 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 充分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微课;使用价值;实施策略

语文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承担着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任,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枯燥、效率低下,这使得学生的文学水平不能有效提升,因此迫切需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如果应用到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相信无论是在提升课堂学习氛围以及语文高效教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其雏形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化大学A.McGrew提出的60秒课程,但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微课程”实际上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经理DavidPenrose提出的,在课程概念定义上,他将“微课程”看做是一个提供知识挖掘的平台,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中都是平等自由的,学生在平台中能够获得充分的主动权,可以自主挖掘知识点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在国内,“微课”主要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教学实践进行定义,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具体反映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的资源整合教学,概念形成的基础是基于国外对“微课”定义上的进一步深化与研究。然而虽然我国在“微课”的定义上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具体实践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现阶段要重视“微课”的实践研究。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从现代教学方面分析,课程教学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原因是微课资源中的名师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与实际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师,通过观摩学习并结合具体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还提供教学课堂设计、课件、讲课方式、专家评价等,这对教师全方位教学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通常而言,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学修养上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平,教师通过日常自我阅读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而微课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分类功能,满足了教师这一需求,比如,教师在讲解某节文学课程时,为了尽可能完善知识点,教师需要对课程涉及的文学内容充分了解,此时微课资源提供给教师的帮助就是能够充分整合某一类资源,将知识点整合完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完善。微课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主要源于平台高度的自由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不同,相同的课程知识下,有的学生需要多节课来进行知识的理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基本掌握知识重点,但是受课程教学设计,教师不可能将课程知识拆分为几节课,此时,微课的作用就真正体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根据课程需求选择完整的学习视频或者某一片段的知识点视频,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比如对知识点掌握不深入的学生,通过完整的知识点整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而对于一些已经理解课程大概要义,但是部分重点仍不明确,为了提高理解效率,通过重点分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综合微课在教师能力提升与学生理解水平提升方面的应用,可以看出微课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开发微课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应用策略

由于微课主要作用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微课资源设计上也要进行分类,按照用户层次的不同进行合理设计。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高中语文在微课视频资源设计上必然与课堂实录不同,在课程知识与学习模式上进行了有效的归纳与整合,并且形成有针对性的讲解视频,通过这类视频,学生能够得出对知识的完整理解。在微课学习设计上,微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实际上课前进行课前预习,对即将进行的语文教学做实现准备;二是在课程上完后进行预习,巩固与加强,并且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使用微课资源,在知识点的设计上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制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传统语文教师通常是先让学生阅读文章或者诗词的大致内容,教师再花大部分时间进行讲解,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得课堂变得枯燥,高中语文文章往往是几千字以上,学生往往不能集中精力去深入理解文章,因此后续教师的讲课也完全是建立在学生不通透全文的基础上,很难实现高效的教学。因此,在设计制作微时,要尽可能地在学生能充分理解文章具体内容的基础下完成制作,比如在讲《雷雨》这一课时,设计微课的讲解时间应在5分钟以内,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具体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在具体讲解上,可以在讲解过程中穿插2~3个长度在3分钟以内的微视频,对重点知识进行概括讲解,如文中周朴园对鲁大海的冲突是文章的一个部分,利用微视频对这部分进行还原,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再展示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相逢,通过两个课程关键阶段的微视频展示,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刻了解《雷雨》中隐含的心理矛盾与阶级冲突,加深理解。一般而言,在课程中,微课资源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并且不能太分散,防止知识点混乱,最好的实现过程是以集成方法将微课资源进行连接,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需求进行课程配套视频资源学习;同时也可以采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微课资源,方便学生逐渐形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类型的微课资源应用,主要是针对高中语文教师讲课方法的不同进行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微课教学资源具体可以分为结果讲解式、来龙去脉式与智慧讲解式。结果讲解式主要是将课程内容的定义以及知识整体讲解出来,比如《老人与海》主演讲的是什么,中心含义指什么;来龙去脉式就是教师不但要明确知识将的是什么,还要明确它是怎么来的或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智慧型讲解主要是能够结合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针对微课的三种教学方式,教师在具体应用时要集合自身教学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合理利用微课资源,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比如,语文教师利用来龙去脉式的微课资源进行教学,微课设计上应讲清楚文章创作的基本原则、实际背景、内容概要、中心思想。在微课资源的制作上,先按照实际课程的需求设计好微课的解说词,明确微课资源的具体用途,在微课语音要求上,要保证解说员吐字清晰,环境安静,语言亲和,并且配有相对舒适的音乐,微课屏幕显示的画面应与解说词同步,画面布局合理,文字简短精练,图片具有强烈的代表性,能够反映课程内容的主体,使得使用者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微课的辅助材料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作简介、学习指导、课后复习、巩固加强与相关资源链接等内容,在课后测试题与巩固题的设计上,应该设计的尽可能生动、有趣,吸引学习者进行主动思考,而相关链接不能过多,应该寻找重点的2~3个链接资源,主要是连接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资源,加深学习者的理解。

综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必须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与探索微课的实际应用,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作者:齐兵 单位:大连市102中学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rom the Meaning of Linguistics to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

HE Li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Abstract Language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 the language divides into the language populations, discipline language, human language learning three levels. Literary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more specific subjects, it has a broad meaning culvert capacity. Shaped the nature of sound and meaning and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tool determines the language of linguistic foundation status in many disciplines. Language teaching is also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it is infected by imitating the form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o carry. Teaching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purpose is not only to treat but also to stay in improving language features, but the height of human learning for students with a sense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life philosophy hair, improve student life consciousness, guide students into the humanities sight.

Key words linguistics; Chinese teaching; humanities sight

1 语言的奥秘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人类文明延流数千年,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文明高度融通与集汇的历史时期。久远而古老的时代淀积,现代社会爆发性的文化蒸汇,让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感受到人类智慧的巨大魄力与其所创生的伟大成果。而“文明”一词的意旨囊括又太宽泛,太大,它是一个层级很高的统摄性概念。而单就词语本身来说,我们却不能对它的意义作一个明晰的阐释与罗列;即便能罗列出来,我们也不能肯定其具体的意项便对应了现实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关于语言的问题了。

且不说“文明”,只说与之近义的“文化”,也很难释清。而从大家所理解的“文化”的意义出发,我们又总能够感受到一点:“文化”的意义指涉范围较“文明”要小,它更侧重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概括。不看其内容,只看“文化”的承载体,我们便可以顺理导出“语言文字”这一概念来,而语言文字的实体则是历代典章坟籍与历代人们的交流话语。语言记载并体现文化,文化也在影响语言的生成。周智敏说:“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社会文化及时代背景对语言有着不同的影响。”①其实交流话语与典籍都是人类语言不同的实态。于是,我们便从“文明”的概念中逐步申引剥离出“语言”的概念。

这是一种概念性的推理,其前提要有基本的逻辑工具与人所公认的一些概念和意义。上段有一句话也正表明了这一点:“从大家所理解‘文化’的意义出发”。这个“大家所理解”便是推理中的一个关键,也是逻辑得以推导下去的基本前提。而“大家所理解”也就涉及了语言的奥秘,这就是约定俗成。

而约定俗成的主体是人类群体,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方面了:其一,个体的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反映在他的情感思想行动等各个具体方面。其二,群体是有大有小的,群体与群体之间是不一样的,群体本身就是一个所指不定的概念,是个体人的扩大化,因而也具有群体自身的个性。约定俗成之主体的这两种性质的不确定性,使约定俗成这一事件本身也便带上了不确定的色彩。因而约定俗成是这样形成的:因为单个人存在的独体性和人类存在的群聚性,个体信息分异且不确定,群聚信息又需要交流与融通,这样便产生了汇同两中信息的一个解决之道:约定俗成。所以约定俗成一旦发生,它也就带上了两种性质:融通性与分异性。

约定俗成的这两种性质决定了语言的意义:让个性在共性中发展。于是,因人类智慧而产生的文化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最终成就了今天大融汇的文明态势。这是人类语言的伟大之所在。

2 语言约定俗成的三个层面与文学语言

语言承载并成就了人类文明,它是文化中所有学科的基础和工具。一种语言有它所属种群的普遍意义层面,这是各个学科的基础。而各学科内部又有约定俗成,这是学科语言的层面。在学科内部,又有某一个学人,某一种思想的独特用语,这种用语还未曾在整个学科领域内被知道或者被公认,这就形成了学科语言的第三个层面。因此,我们可以说,从约定俗成的主体范围来说,每一个学科都有三个层面:种群语言层面,学科语言层面,学人语言层面。

有此分类,我们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所有人类学科中,约定俗成的分异性,也就是不确定性最大的,无疑便是文学。因为文学能体现价值的关键就在于“学人语言层面”,这在文学中,我们称之为“文人自己的语言”。一个文人有了属于自己的丰富的语言,并逐渐形成定势,就会形成一种风格,而文人自己的风格也便随之产生了。文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其意义可想而知。而平常大家所强调的作文要写自己的话,要体现个性,学术上人们对剽窃之风的深恶痛绝,其实都是对个体语言层面的强调。

何以如此?因为有个性的语言,也就是上面所分析出的“学人语言层面”,是承载与发展个体智慧的最重要的载体;而文化之所以前行,文明之所以延续发展,人类之所以不断臻至于更高的境界,都缘于无数个体智慧的点滴推进;而个性化的语言,则是矛头之银,是最不能少,最关键的。

当然,不是说文学语言的个性化最浓,其他学科就都不如文学的发展之势。其他学科的“学人层面语言”虽然不会有太多个体自我约定的语词,但他能在语词的组合中体现创新。这种组合性的创新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推理,其发展智慧的意义也绝不下于文学。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文学语言确实是所有语言中最丰富,最灵动,最有个性特色,也最能体现智慧发展的语言。而这也是文学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所决定。文学要对人的情感与思想进行探讨与揭示,要对人类整体生活进行反映,要对人的存在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要对人类的终极命题进行不断的探寻与深掘。文学的这些内容与使命使它成为一个最富有个性化语言的学科,这是文学自身的独特意义之所在。而文学语言的形式可以多样,甚至它的“空白结构体现了文学语言对意指多值性的追求和开放性的解读空间”,“有利于读者进行反思性与探究性阅读,引发读者的批判性思考。”②总之,“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是一种驾驭语言张力的艺术。”③

3 语言的形音义及语言学的基础地位

语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其具体的形式便是形和音。以“形”出现的是文字,以“音”出现的是语音,而我们经常也就把语音称作语言,以和文字相并称。文字和语音所载的具体内容便是意义,即语言的“义”。形音义的分剖是大家所认定的,学人们也对这三者进行了深入的语言学意义的研究。自索绪尔揭开现代语言学之幕以后,各种流派对语言的这些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很具科学性。当然,西方语言学的兴起,也是在西方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有其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而中国现代语言学则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古代的语言学被称之为小学。各种字书,韵书,以及《尔雅》《方言》等工具性质的辞书,都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具体成果。我们不能随便评价西方与东方的语言学哪个好哪个坏,只能说各有短长,各具特色。这里,笔者也无意比较东西方语言学的异同和优劣。

但有一点,可视为东西方语言学的共通之点,甚至是人类语言现象的一个共点。那就是: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几乎都不是自生的,而是从其他学科,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中逐渐形成最后独立出来的。《尔雅》作为上古五经之一,是为解释其他经书中出现的字而产生的,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字书。后来经书的许多注家,如王逸、向秀、孔安国、朱熹、王先谦等,在注疏的过程中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引用过《尔雅》上的解释。而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更是汉代以来人们读先秦古书的必要工具。在西方,索绪尔是语言学的大家,也是受了文学上逐渐趋向形式主义的思潮之影响的。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不仅是一本语言学著作,也是其文艺思想倾向的体现。

总之,语言学本身是一种工具,他从众多人文学科中凸显出来,并最终成为一门有专门研究的学科,是人们对学科本身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智慧的一次进步。语言是众学之基,对它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能够深入探讨其他各类学科。语言的研究是一种科学性质的研究,它无疑是开启各门学科之门的一把不可少的钥匙。

4 基于语言模拟和感染的语文教学

语言学总会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切实的实践,北京大学王宁先生《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一文已经对此进行过探讨,就“语言学如何转化为语文教学行为”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认为“语言感觉是语文教学最初的凭借”。④

语文教学所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可以说世界的范围有多广,人类感知的触角能伸多远,社会生活的内容有多丰富,语文的涵盖面也就能有多广多远多丰富。单就字面而论,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语言和文学,然后是教和学。前者是内容,后者是人实践的过程。这样,我们就把语文教学分成了四个大的讨论域。我们分别来把这两大内容贯穿于两大实践体系,考察它们各自的结点和最终关结,以及它们的最后目的和最高境界。

首先,在语言这个领域内,显然,良好的文字功底,没有大的文字障碍,读得通顺,写得出来,这就很好了。关于语言有一个语言学科,但我们要讨论的是语文教育,所以在达到这样的文字功底之后,要再去探讨语言背后的理论结构和它的规律,这就不是我们现在要去做的了。这文字功底的最终形成要贯穿于教这一动态过程系统中,就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老师教学生识字发音读书,这从小学启蒙教育就开始了。然后到中学就衍变成大批量的词语,成语的背诵,字词音意的辨析,语法结构分析。而当下我们都是以现代汉语,其实也就是白话文为教学内容的。白话文,简体字演变成当代中国的通用的普通话,是历史使然,但我们应当明白,其实它真正作为最广泛的文化载体的时间还没有多久,大概也就百年历史。且不说它自身的一些缺陷和不完善,单是它作为文明的载体也会遗失掉许多只有文言文所能承载的内容和文化意蕴,特别是五四以前的整个中华历史浩瀚的文化背景下的许多精华。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代中国人对我们古代文化的一种疏隔,甚至给人一种文化断裂的感觉。基于此,笔者认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格局还比较狭小,不能够融通古今,这是一个结点。另外,语言文字终是文章的基石,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陈述事件,描画事物,说明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语言文字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获得生命,才能发挥其意蕴功能,所以,语言的掌握绝不可能只通过机械的语言教学而获得,只有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学生的语感才会被激发,教和学才会达到一种灵动的自由的境界。而在这个境界中的语言学习,已经是一种自然的趋向,这正是语言学习的另一个结点。有的老师在讲授《陈情表》时通过让学生朗读全文来唤起学生的语感。陈情,本来就是陈说个人之情,学生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觉得老师的朗读仅仅是一个朗读,而是会把老师的口气与李密在文中所露之情联系起来,仿佛是老师就是李密在诉说着他心底的话。这篇文章以陈情名篇,最能获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以述情和听情为直接导入口。至于文字,在这种情绪感染下,老师稍加梳理,其意义是很容易给学生以深刻印象,反复朗读几遍,自然就把握了。可见,在语言的教学这一问题上,不管是复现古代文化语境,还是重现具体的文章情景,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其实最终都巧妙地回到人文的问题域。综上,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教学终级结点就在于文学的教学。

5 文学教学的目的:从人的建设到人文视域

下面,我们讨论文学的教学。文学是什么?我们文学是审美,是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是人情感心理或者思想智慧的表现,等等,但我们不可能对它作一个准确的定义。可是有一点,却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就是文学无论如何都涉及人,文学就是人学。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宽泛的说法,但它的确又是实际存在的,我们不妨可以说,这样思考的角度可说是对文学问题上的一种反璞归真的说法。而人是什么?这一个思芬克斯之迷也不可能被彻底解决。人只要活着,人类的种族延续下去,历史就不会停止发展,这个迷也就不会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文学与人的纠缠,就是在解答不了这谜底的前提下,依然不断地去探讨它,求索它,反映和表现它的点点滴滴。而人所有的,诸如情感、心理、思想、意志,人的惘惑稚迷,人的挣扎与求索,人的美与丑,人的不灭的心灵智慧和时间的对抗,这一切都是文学所载承的。所以,文学的教学也就是要进入到关于人的教学,进入到对人的问题的感受,探讨和理悟。童庆炳先生也说“必须从‘人的建设’的高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观念。”⑤而当人们在进行着感受、探讨和理悟的过程中时,也就进入了文的领域,也就是人文的领域。还是以《陈情表》为例,学生心理上能够为之所动,能够接受的不全是那些古文古字,也不是那些看起来很庄重高雅的词句,更不是那些让他们听起来就感到敬畏,感到高不可及的对于这篇文章的价值定位。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真的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去接收信息,而老师又无形中给学生这种价值暗示,那无疑是给这些求知的心灵,给这些充满情感活力的生命以重重的一推,让他们进入真正文学殿堂。所以,那些被人们给予了极高价值评价的,流传千古的文章,其实正是最平凡,最真实的关于人的记录。基于以上观点,可以得出,文学教学的结点就在于引导学生进入人文视阈。这里强调引导,而不是教授,也不是带领,因为进入文学,进入人文视阈是不能被教授,也是不能被带领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接触感受,通过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生命体悟,才能逐步领略其中之味,渐入胜境,才能达到在人文领域与人对话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接触到人文领域中的那些最平凡真实的问题,像情感、思想,以至于一些人生的基本命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会,最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当然,问题讨论至此,又不免想到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语文考试。我们得承认,一个真正的诗人或作家,一个真正对人生有所思考体悟的人可能并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这样有真性情的人恐怕在学校的成绩也不会很好。而当代的语文教育到底要培育出怎样的人才,是值得入度思考的。

注释

① 周智敏.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3(32):158.

② 汪正龙.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和意义生成[J].文艺理论研究,2005(2):70.

篇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教学的不懈追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这引起了我们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度思考,通过寻求最佳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中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提醒我们不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而且要注意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中国有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同样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做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习的有效性会反作用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从而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带的这个班级两年前是个重组班级,刚开始时学生因为老师是新的,所以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班级纪律很差,学习习惯懒散,课前没有准备,课堂不认真听讲,经常有不做作业,甚至叫他们把作业补做好也不去完成等现象。班级就像一盘散沙,学生没有集体观念、团体精神,课堂学习效果很差。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下功夫狠抓班风、学风。从拔河比赛中渗透团体精神,从广播操比赛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从卫生检查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心中有了团体、班级,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班风越来越好,学生的思想就转到学习竞赛中了,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一年时间本班的语文成绩越居年级第一,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形成了班风促学风、学风带班风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教学的很重要的理念。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该走的一条坚定不移的道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打破了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发挥了课程资源的更大功能。关注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认真落实“用教材教”的策略,提倡把语文书读活读厚。

在教学完五年级下册《水》时,我就本课内容安排了一课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水的词语、诗句、篇章、名言警句等,在课堂上交流学习积累。学生搜集到的词语有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落石出、水中捞月、水泄不通、山清水秀、烟波浩淼、山高水长、川流不息……诗句有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的《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篇章有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名言警句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学生课外搜集的量大得惊人,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办法把搜集的和自身的感悟全部展示出来,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信心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培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中,学生不仅仅从课文中知道了水的珍贵,更从课外中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水的美,水的精神品质,水的教育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书被读厚了、读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关注课堂生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引起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早在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生成是个什么概念?我把它表述为:“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得以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标的再生服务。”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赶海》一课时,当学生领悟透赶海的乐趣后,进入了第四自然段(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学习。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闭眼,听老师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随着文字内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面对此时的大海,你想说什么?”学生们说了各自的感悟,这时有一个学生要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悟:“落霞与海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我一阵激动,你看他引用得多好,改动得多好,吟诵得多好,说明前面《少年王勃》一课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经典名句他领悟透了其内涵,同时又能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于对经典名句改动,从而把别人的知识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对名句修改,用在恰当之处,不是更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吗?我让全班学生谈谈自己的改法。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确定改成:“落霞与群鸥齐飞,碧水共长天一色!”“海鸥”改成“群鸥”是因为大海让海鸥生活幸福,自由自在,一定会有很多海鸥生活在大海边,同时,从书中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出海鸥确实很多,所以用“群”字更能表现海鸥的数量多,能看出大海养育了很多动物,是动物们的故乡。“海水”改成“碧水”是因为学生认为蓝蓝的海水一望无边,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群海鸥在晚餐后展翅在空中轻盈地飞翔,似乎是在散步,灿烂的晚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样的景色更美。可见,他们已经领会到了大海的美,热爱大海的那份感情更真实、更热烈了。吟诵一遍所改诗句后,我对大家说:“你们看,我们班有这么多小诗人,原来作诗也不难,我们也会作诗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在我的鼓励下,在接下来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四、提倡多种渠道加强积累

篇6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一)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刘佳平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下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办过“棋盘山”文学社,在管道峪中学的时候,曾经和古月中学的“山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古月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关山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春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秋天》、《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中游泳,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于是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回来后我再让他们继续写这次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景象和感受。虽然语句不太通顺,但内容是真实的,是活的。

篇7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essay Preliminary harmonious classroom

Pang Cui-ping

【Abstract】Writing is the human use of language to express themselves, talk to an inner emotional needs, is a self, life and the world as a touch, awareness and dialogue, it should become conscious of each student a spontaneous act .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 major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that every language teacher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topic. Current secondary language teaching writing facing poor, inefficient dilemma.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a new form of teaching writing, teaching writing hope to inject new idea: Have students write as is a happy thing, in a happy emotional experience, the ability to express emotion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goal.

【Key words】Writing; Happy; Interest; Living material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刘佳平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下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办过“棋盘山”文学社,在管道峪中学的时候,曾经和古月中学的“山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古月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关山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篇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

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我上初中的时候,刘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

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

篇9

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浪潮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已被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教学中必须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教育的同时,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各方面情况,构建全新的“成长课堂”,有效弥补传统教学课堂的缺陷,提高新时期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成长课堂”

实际上,“成长”这一概念常出现在生物学研究中,如今,已频繁出现在教育领域中,衍生出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出发点不同,“成长”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如果站在个人成长涵养角度,“成长”主要体现在丰富的情感、智慧的发展等方面,如果仅仅站在生命学角度,成长便是个体不断形成的生命全过程,是个体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成长课堂”而言,真正的意义在于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展现“成长”的价值取向、品质追求,是新时期新型教育尝试之一,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最终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成长,合理构建“成长课堂”,构建新型的市场关系,促使教与学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成长课堂”的建立与相关问题

1.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构建“成长课堂”

在构建“成长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教学目标合理设置的重要性,要多角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定向中,确保学生准确把握新课文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习方向,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上课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框架,阅读整篇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整体结构,即滴水穿石奇观是如何而来,中外凭借滴水穿石精神成就一番事业的事例,再写了由此得出的启示。在了解课文大体结构中,学生要准确把握课文作者是如何将各点串联起来,构建整个框架的,会发现启示才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也是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定向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深刻体会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参与教学目标定向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得以形成,比如,“滴水穿石”的本意与喻意,“滴水穿石”精神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的品质。在此过程中,学生形成学习目标中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将会影响“成长课堂”构建的效果,教师必须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设置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使其构建良好的学习目标,为“成长课堂”的有效构建提供重要的保障。

2.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构建“成长课堂”

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让学生多次抄写课文内容、课文词语等,这并不是真正的“实践学习”,而是要多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智力背景”,不断挖掘他们各方面潜能,在语文实践活动准确把握语文规律,灵活应用语文知识,逐渐提高其语文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实践、多读多写都属于其“智力背景”范畴,学生的生命成长和语文实践紧密相连,但并不是那种机械化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课文内涵、课文情感等元素巧妙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实践,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知识去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准确把握语文规律,准确把握各种写作技巧,而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将已掌握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这便是关键所在,也是构建“成长课堂”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多角度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课文内容,不要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课文上,注重课外搜集。在每堂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班级学生掌握情况,以课文核心段落、课文写作方法等为切入点,让其进行小练笔,使其在“仿写、练写”过程中,将“读、写”练习有机融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表达能力,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成长。在课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和所学课文相似的“同质阅读”,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优化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逐渐提升自己的“成长需要”。对于这方面,以“少年王冕”为例,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比如,和之前学过的“诺贝尔”都属于写人的文章,二者在写法方面是否相同,说说自己的看法。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关于“儒林外史”第一回的内容,让其进行阅读,更好地理解“少年王冕”这一主人翁形象。借助这些语文实践,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3.巧妙问题情景,构建“成长课堂”

在构建“成长课堂”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巧设问题情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以“一路花香”为例,就这篇课文来说,题目为“一路花香”,但整篇文章只有一句提到路旁的鲜花,看似跑题,却是文章的特色之处。教师可以准确把握这点,让学生阅读整篇课文,试着概括故事大概内容,并巧设问题情景,比如,该篇课文题目为“一路花香”,但作者只用了一句来写路旁的鲜花,文章是否已跑题,这样做是否合适。在提出这一矛盾性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见解,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学习,进行针对性教学,让他们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把握作者各种特别的写作技巧、写作手法,将其应用到写作中,为自己的作文增添亮点。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在阅读整篇课文中,学生对“李时珍带领弟子外出察访药材”这段,有不同的意见,比如,部分学生觉得李时珍人生的艰苦,但部分学生并不这不赞同。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一矛盾,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构建合理化的“成长课堂”,比如,教师可以将此作为一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比如,读书、交流、探讨,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带领弟子外出察访药材的确很苦,但在李时珍的眼里并不觉得苦,且在苦中作乐,李时珍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这一探究问题在学生已有了答案。在问题情景设置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问题情景设置不合理,会影响“成长课堂”构建的效果,所设置的问题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不利于“成长课堂”的构建。也就是说,在构建“成长课堂”中,教师必须围绕课文内容,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班级学生各方面已有的水平,巧妙设置,要紧扣课文主题,和本堂课教学重点与难点紧密相连,设置的问题难易度要适中,这样才能充分展现“成长课堂”的价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成长课堂”构建的重要性,要将其放在核心位置,教师要多角度准确把握“成长课堂”这一概念,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目标,注重学生自主实践等,构建高质的“成长课堂”,充分展现其多样化价值,有效解决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知识,更好地成长成才,提高其综合素养,将新课标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邵军.为学生成长而教――小学语文“成长课堂”的意蕴与构建[J].课程教学研究,2012,05:37-39+86.

[2]邵军.基于“成长课堂”的小学语文优质问题设计[J].课程教学研究,2014,04:34-36.

[3]王坚.运用近身教学模式拓展课堂教学蕴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5:41-42.

篇10

然而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执教者对于语文本体把握不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了非语文的体验,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自然科学课、活动课。那么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这也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文本的类别进行课堂“语文味”的规划,因为学生是主体,文本是媒介,而执教者只是主体通过媒介获得体验的引领人。基于以上认识,我尝试抓住初中文言文本的特点,去探究“语文味”的构成要件。

新课标对初中生阅读文言文本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初中文言文本在内容及作者写作主旨上并无多大难度。如果把凸显“语文味”的立足点放在这里,显然会让学生觉得太小儿科了,从而有索然无味之感。那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语文味”立足点在何处,或者说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初中文言文教学“语文味”的构成要件。

一、 文本朗读,融化“语文味”

“语文味”源自文本,固于文本,唯有朗读,方能融化。文言文本的精炼,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言简意赅,并将其内核全浓缩在寥寥数语之中。而朗读则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言语活动,也是语文学习的一扇窗。叶老曾说,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应该“通读课文”,“知文章之大概”。这就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从而获得对文本的总体印象。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中的关键之处让学生反复读,并在朗读中穿插引导、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从朗读中得到体悟。这样学生就能内化文言文本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感知“语文味”。

我在教授《三峡》一文时,抓住文中描写三峡两岸之景的四字“清荣峻茂”做足文章。先指导学生把握该句的节奏“清 / 荣 / 峻 / 茂”,而后要求他们反复朗读,并在朗读中领悟要旨。通过读和悟,学生认识到这四个形容词分别写的是四物:“清”字写水,“荣”字写柏树,“峻”字写山,“茂”字写草。通过引导,学生能感受到三峡两岸之景的美丽诱人,也能触及“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一“语文味”的内核。

古人语:“熟则能悟,悟则能化。”熟读文本,辅以感悟,定能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言文本的“语文味”。所以,对于文言文本,我们应该反复地读,饶有兴趣地读,直到在朗读中获益。

二、 词句品味,酿造“语文味”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本文质兼优,语文教学不但要关注文本“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形式”。品味词句,也就是品味词句的表现力,品味遣词造句之妙、谋篇布局之美……文言文本词句精炼,意蕴丰厚,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不引导学生品味词句,学生收获的仅仅是识文知意而已。那么如何品味词句呢?可以将品味的立足点放在精彩的词句上,可以放在写法的独特之处,可以放在句式的变化上,也可以放在词句别具一格的修辞上。运用增删补换的方法,通过对词句的比较、分析、理解,从而感知、领悟文言词语丰富的生命活力。

例如,《咏雪》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句中,“寒雪日”“内集”就值得品味。“寒雪日”意指:(一个)下着大雪寒冷的日子;“内集”意指:召开家庭集会。原本简简单单叙事的句子,一下子因“寒雪日”“内集”而内涵丰富。细细品味这两个词,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谢太傅一家人在飘雪的日子里围着火炉讨论诗歌的其乐融融。如果将“内集”改为“集会”,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品读“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神似胜于形似的道理。通过品味词句得到感悟,再将种种感悟糅合起来,语言就不只是静止的符号,而成了立体的、具体可感的画面。“语文味”就像一杯曲酒,由“五谷杂粮”酿造而成,品之醇香绵长。

三、 丰富想象,升华“语文味”

凸显“语文味”,还需要丰富的想象。无论是朗读文本还是品味词句,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如我在教授《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运用白描手法时,要求学生根据原句展开想象描述出“我”所见之景。学生听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够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勒出所“见”之景,并且能够理解白描“不加雕饰,不作渲染,朴素简洁”的特点。想象也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领域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如对《公输》中墨子、公输盘、楚王之间的语言描写展开想象,学生就会置身于那场千年之前机智的雄辩中,仿佛看到足智多谋的墨子在义正词严地阻止阴险、狡诈的公输盘帮楚王攻打宋国,亦能看到公输盘、楚王理屈词穷的窘态。

在引导学生想象的时候,千万不要固化学生的思维。某位教师在讲授《与朱元思书》时,可能觉得文本对于富春江美景的描写不够直观,而向学生配以音乐展示几十幅富春江景图。学生在课上是活跃的,对美图赞不绝口。然而课后,他们只记得定格的画面,损失的是文本带来的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在解读初中文言文本时,一定要充分为学生考虑,不要为了图省事而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四、 节制拓展,凝固“语文味”

篇11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下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办过“棋盘山”文学社,在管道峪中学的时候,曾经和古月中学的“山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古月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关山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春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秋天》、《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中游泳,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于是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回来后我再让他们继续写这次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景象和感受。虽然语句不太通顺,但内容是真实的,是活的。

篇12

一、职业能力概念界定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就明确提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然而,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关于职业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蒋乃平(2005)认为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指专门知识、专项能力、专业技能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等。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判断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据2012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中一项名为“现在工作岗位最需要能力及职业态度与素养”的调查显示,行业企业人员认为高职学生最应具备的能力:排名第一的是社会能力,排名第二的是认识方法能力,排名第三的是职业态度与修养。而行业企业人员认为高职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排序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职业态度和素养。其中方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独立制定计划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由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因此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对学生提高个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语文实践教学的内涵

语文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一体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管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离不开语文。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停留在对文章的阅读与赏析方面,没能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笔者认为在高职类的学校中,应强化语文的实践教学,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有两大类:一、表达与交流;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其中表达和交流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这类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社会能力。

在现代社会里,话语得体,口述准确清晰,会说良言,是任何一类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于言说,就是一种促使事业成功的得力之“器”。作为现代化人才骨干的大学生,不论攻文攻理,不先“利”口语这个“器”,就不能很好地“善”未来之“事”。纵有“经纶”满腹,遇到问询不能迅速准确解答,公开场合不能准确精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现代这个合作竞争的社会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此外,口语交际的即时性还决定了交际主体必须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现代高职学生注重口语交际,常说良言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两种能力也是现代人才的基本能力,是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类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是写作训练,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其职场适应力。新教材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有所减少,但增加了不少实用性强的应用文,如条据类、申请书、启事、说明书、广告词、创业策划书、求职应聘信等。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设置更为合理、有用的命题,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其职场适应力。

另一类重要的语文实践课程,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指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笔者认为这种训练应该有三个关键词:一是语文,这是目的;二是综合,这是方式,不是单一的,是多种语文要素的结合,又是师与生、生与生、学校与社会多个主体合作进行的;三是实践活动,这是手段,以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

四、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案例分享

笔者曾在某高职学校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分享我的创业策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班级44名同学,分为7个小组开展活动。具体活动如下:

1.以自愿组合为主,教师是当调配,6-7名同学一组,组成若干创业团队。

2.每个创业团队结合所学专业,通过市场调查和创业环境分析,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并根据创业策划的要求开展活动,编制创业策划书。每个创业团队自选队长,队长要做好创业项目筹划、创业策划书编制和创业策划汇报交流的分工。(调研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3.创业团队上交创业策划书,并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作适当修改。(写作能力)

4.由教师指派或大家推选一名同学担任分享活动主持人;分享活动主持人阅读各个团队的创业策划书,准备主持词。(口语能力、沟通能力)

5.每个创业团队推选一名评委;要请班主任、相关课程及企业人士担任特邀评委。

6.由教师指派或各创业团队推选分享活动工作人员2-3名。(沟通能力)

7.各创作团队根据创业策划书制作演示文稿,用于汇报和分享。每个创业团队的汇报时间为8分钟,答辩时间不超过4分钟,合计不超过12分钟。(演示文稿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调研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使用演示文稿的能力。综合实践的目的得以实现。

目前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专语文教材,其教材组元还是比较合理的,每单元分为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部分。但就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来看,后两类的内容训练并未真正引起老师的重视,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很小,甚至都未能把此类训练纳入正常的教学过程,即使有正常的教学训练,也没有相应的考察,这是教材和教学的脱节,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五、结论

笔者认为,应在高职语文的教学中加大此类口语交际的教学力度,以人为本,为学生将来的就业、生活提供更大的帮助。

如每单元需要三周教学时间,那就必须有一周(约4课时)的时间来完成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训练,并体现在授课计划中,期中、期末考试中也必须有相应内容的考察。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一学期大概4个月,每月实践一次即可。因为准备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多,一月进行一次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民主决定。

学生的就业与人才市场的需要息息相关,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教育的成果是否有效将由社会需求检验,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对学生专业能力有所要求外,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希望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和道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忠诚度等。学生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职业能力,才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语文实践课,就像蒲公英的根,应深深的扎根在整个语文的教学中,它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能力保障,使高职学生更能从容应对将来的职业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徐国庆.解读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05,(12期下).

[3]吴晓义.“情境一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

[5]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徐国庆.职业能力现实化视野中的我国职教课程改革基本命题[J].职教论坛,2010,(12).

[7]石伟平.职业能力与职业标准[J].外国教育资料,1997,(8).

篇13

《标准》不只是为专家学者们制定的,主要是为教师、学生制定的,要让教师和学生能看懂,能自觉地照着去做,所以一定要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

首先,《标准》运用了一些教师们不太理解的新概念,对这些概念应该给以必要的解释和界定。比如《标准》标明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是《标准》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取得历史性进步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最重大的理论上的突破。《标准》的全部内容都是根据“人文性”来解释、设计和构建的。可是什么是人文性?《标准》却没有阐明。对此尽管众说纷纭,但其基本内涵必须给予解释。不然,教师们怎么理解?又怎么落实?再如按照现代课程观,“课程”这个概念的内涵发展变化很大,它不仅指教科书,还要指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种因素的整合。课程是独特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班级,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可以说,一线教师了解这个变化的并不多,《标准》也应该给以诠释。还如:语文素养、语文因素、语文实践、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方式评价等等,都应加以解释和界定。《标准》对“语文资源”的解释就很好,教师一看就明白。

其次,有些内容不够具体,太粗略。如《标准》的“阶段目标”分四个学段制定,分四个学段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不按年级分?甚至按我国现行的学制——每年两个学期来分。那样教师执行起来不更明确更容易吗?也许,由于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知识具有系统性逻辑性,阶段目标难确定,抑或教材的不同又增加了确定的难度,所以,阶段目标只能笼统地、大致地、粗线条地确定一下就算了。可是一线教师怎么办?

再者,新课程的实施,新课改的到来,要求教师具有崭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也需要崭新的学习方式和文法。这些崭新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到底有哪些?《标准》要不要给以介绍和提供?难道还需要另外的“解读”和培训?

教师们需要拿过来就能照着去做的标准,需要用来很容易就能检查自己教学情况到位与否的标准。假如读了《标准》之后还是“满头雾水”,不知怎么去做,那岂不失去了意义?《标准》应该为一线教师的执行着想。俗语云:“话好说,事难做”,制定《标准》时,概括的、原则的话好说,而详细起来就不容易了。但再不容易也得详细具体,否则全国的教师就作难了。

二、人文精神的定位和语文课程的本体问题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语文教育缺乏哲学层面的思考和哲学高度的指导有关(这大概与我们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有关)。《标准》的制定者应多从哲学层面和哲学高度来思考并指导《标准》的制定和语文教育实践。

看《标准》开头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定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第一段第一句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第二句接着谈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两句都涉及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这是较准确的。

但是第二段却丢掉了人文性,而只阐述语文素养及其地位问题。实际第二段仍应按照第一段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阐述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谈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而没有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那么第三句的“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中的“多重功能”从何说起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