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

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0: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

篇1

纳税筹划是石油企业成本运营的重中之重,其中液化气销售的实际价格以及收税情况等都是影响整个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以下为笔者对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防范措施的论述。

一、纳税筹划风险概述

风险指的是事件未来发展过程中结果的未知或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即表示很有可能出现与人们预期结果背道而驰的现象。但是,风险和危险不同,危险指的是只出现较坏的结果,而风险则指可能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较坏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好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大部分人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倾向于凭借主观努力,及时把握时机,从而有效避免失败的结果出现,最终获得较高利益,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企业发展中。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于其额外的风险损失更为关切,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更多地在工作中倾向于考量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结果。因此,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其应倾向于从不利情况出发,综合考量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并将其视为不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纳税筹划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以及一定条件之下的风险。一定时期之内指的是筹划方案在投入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在石油企业的日常经验过程中,其经济活动可能会发生变化,且国家在税收政策及法规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变更,当筹划方案实施结束之后,不确定性也将同步消失。石油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指的是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因为一些原因失败而需要付出代价的可能性。石油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一些细节方面问题,导致方案被否定,且不能收回筹划成本,更无法达到预期结果,更有甚者可能出现偷税、逃税等问题。因此,如何了解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并采取防范措施成为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二、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概述

(一)人员素质问题

纳税筹划工作人员的主观性判断对于企业未来纳税筹划方案等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在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中,工作人员素质问题在其中占据主要部分。负责纳税筹划的工作人员在主观判断上涉及到对其对纳税政策、筹划环境及条件的认知度,这些方面都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该对财务以及税务等专业知识十分熟练,要求他们能够具备十分敏锐的前景规划能力,并能够有效控制筹划过程。但是,目前一些石油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人员不仅专业技能低下,还在外交能力上水平不足,不能承担其本职工作应履行的职责。

(二)会计核算问题

会计核算环节在石油企业财务整体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影响企业日常正常运营的关键所在。目前,大部分石油企业都相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例如,液化石油气价格的确定以及实际收税情况也与会计核算工作环节有一定关联,受到核算结果准确度的影响。但是,因为目前各个石油企业致力于业务渠道的拓展,致使其业务量快速增加,而以往的会计核算机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业务发展情况。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会计核算人员日常工作压力大,出现核算失误等问题,产品销售价格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防范措施

(一)完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即为企业事先制定几个纳税筹划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详细分析,罗列出不同方案可能产生的预期收益总数,继而进行对比性分析,挑选出最符合实际的纳税筹划方案。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方案在理论上虽达到发展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与成本-效益规划原则不相符。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对石油企业在纳税筹划风险的有效防范,应提前完善成本-效益分析。

石油企业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仔细进行成本及效益分析,并以此作为判断纳税筹划方案可行性的依据之一。如果纳税产生的成本比纳税筹划可能产生的风险小,那么该筹划方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例如,在液化气销售上,工作人员在确定价格之前应充分考量其未来在企业税务管理中的可操作性,提前展开成本-效益分析,进而决定最合适的销售价格。

(二)提高人员素质,提升会计核算准确度

鉴于石油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问题是导致纳税筹划风险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应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企业可先对所有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运用调查问卷或考试等方式了解员工的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并将所有员工进行分类,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方式帮助员工提升专业理论水准。除此之外,企业在招聘纳税筹划相关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应设置专业理论考试,将考试分数和面试情况进行综合,从而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充分了解国家税务政策变化,分析市场发展走向,并掌握企业业务发展状况,根据业务总量调整会计核算基数,从而提升核算结果的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税收支出在石油企业成本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如果能够实现对税收的合理筹划则可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实际运营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准。笔者先对石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进行简要概述,涉及到概念等方面,接着列举当前石油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目的在于为促进石油行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包仁杰.中国煤炭企业税收筹划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篇2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含义与特点

纳税筹划是指在遵守税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涉税业务进行的合理谋划,制作出最优的纳税方案,从而控制和减轻税负,以实现企业财务收益最大化的行为。纳税筹划区别于简单的偷逃税款,具有:合法性,纳税筹划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制作最佳纳税方案,纳税人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方案纳税。可行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轻企业税负,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国内外企业追求的目标。科学性,纳税筹划不是简单的各税种和纳税项目的相加,它是企业自身或者是聘请的税务顾问根据企业的经营项目和投资行为进行的纳税设计,从而实现税负最低化或税后财富最大化。从而既实现国家税收的合理入库,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对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抑制偷逃税款行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纳税筹划的意义

(一)减轻税收负担

通过纳税筹划使企业达到绝对减少税额负担、相对减少税收比例、延缓纳税时间。从而达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二)规避税务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是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进行,这样就有效地规避了税务风险,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

(三)有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纳税筹划过程,需要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内容进行事先科学安排,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与运用

(一)纳税筹划的风险防范措施

每一种纳税筹划方案在合理减轻税负的同时也伴随一定的决策风险,在进行纳税筹划前有必要进行战略战术的部署,达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超前谋划,科学防范,从而科学合理地制作最优方案,既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又规避潜在的风险。企业具体要做到:

(1)了解企业自身状况,从行业特点、经营形式、投资方向、财务状况等角度全盘考虑。做到“知己”。

(2)组织经营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学习税法和相关法规,透彻理解税收政策,达到活学活用。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

(3)与税务机关沟通交流,了解税收有关的优惠政策,熟悉税收征管部门的工作特点,把握好税法征收的“临界”效应。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就要求纳税筹划人员一方面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二)设计纳税筹划方案防范风险

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增强预见性,实行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降低策略,规避和慎用风险较大的方案。

1、优先使用税收优惠政策

(1)行业优惠:国家对农林牧渔项目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2)地区优惠:国家为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对部分贫困地区、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兖矿集团在贵州、新疆、内蒙等区域的开发,正符合了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扶持,同时也可以合理减轻税负。国家在上海试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施行差额税率,同时减少重复征税,不少物流、交通运输企业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在比去年同期业绩增长的情况下,企业税负有大幅度减轻。未进行合理纳税筹划的企业却出现了税负增加的现象。如今北京、天津、广州也在争取“营改增”试点。

(3)国家对环保节能项目、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社会公益福利项目,实行减免税优惠。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政策进行纳税筹划。例如:兖矿集团所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工程,如承接主要为高速公路、船运河道、港口码头等的基本建设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如上说述,即可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达到节约税款的目的。

2、延期纳税的递延效应

在利润总额较高的年份,延期纳税可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适当延长税基时间。具体方法主要有:推迟确认收入和尽早确认费用。如企业的销售收入如果发生在月末或年末,企业可以试图延缓销售至次月或次年。

(2)充分利用税法递延效应,对税基进行合理分配,使得税负逐渐降低。

四、纳税筹划主要途径

(一)使用合理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篇3

一、明确纳税筹划风险防范内容

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能够将水泥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正常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环境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反映水泥企业对纳税筹划风险的态度及企业文化。纳税筹划风险制度包括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战略层面的纳税筹划风险制度为整个企业如何管理纳税筹划风险定立基调。操作层面则更详细地对纳税筹划风险制度予以说明,如交易的内部审批是怎样的流程、什么情形下需要寻求外部纳税筹划意见,何时需要咨询中国纳税筹划机关等。

(二)纳税筹划风险目标

水泥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纳税筹划风险目标可以间接验证水泥企业是否有效实施了它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这些目标的具体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泥企业内部资源的集中与分配。根据自身性质,纳税筹划风险目标可以是战略层面的,或者是操作层面的。

(三)纳税筹划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纳税筹划风险可能来自于水泥企业经营或日常活动的变化。税收法规的修订也同样可能引发重大纳税筹划风险。企业应当制定全面系统的制度,用以识别这些纳税筹划风险。一旦发现纳税筹划风险,企业应当考虑这些风险的潜在纳税筹划影响,并预估引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纳税筹划风险控制设计

这个要素是指水泥企业根据已经识别的纳税筹划风险的重要性,设计特定流程或步骤,以应对这些纳税筹划风险。这个要素还包括设计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以实现税收风险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并确保所有相关的纳税筹划风险都能得以识别和考量。具体的控制活动包括批准、授权、对账、复核及职责分工等一系列活动。

(五)纳税筹划资讯的管理和沟通

水泥企业需要制定并实施信息沟通制度和相关流程,及时向企业内部利益相关各方有效收集并发佈税收风险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应在整个企业内部准确传达,以确保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识别纳税筹划风险,履行内控职能,实现纳税筹划风险目标。由于每家企业情况不同,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沟通制度的形式及种类也会因企业而异。

(六)监控

水泥企业需要建立机制来监控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转,测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将监测结果传达给相关各方。企业应落实相关流程,确保监控活动的结果能够及时回馈至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过程之中。这样,企业才可以对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做出判断,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二、实施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潜在收益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应被视为水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相关纳税筹划风险控制和档要求也应纳入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通过实施有效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企业将获得以下收益。

(一)降低纳税筹划风险和相关财务成本

通过有效的流程和控制,纳税人能够发现纳税筹划风险,并在较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将减少企业可能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

(二)降低纳税筹划审计风险及合规成本

纳税筹划企业往往较为关注违规风险较高的纳税人,并对其进行重点审查。如果纳税人能够证明其纳税筹划风险监控系统运作良好,并有效进行纳税筹划合规管理,那么其被纳税筹划机关进行审计的可能性将会有所降低。

(三)避免“突发”事件影响企业声誉

企业通过进行适当的纳税筹划管理,能够降低出现那些不受欢迎的“突发”事件的可能性,例如纳税筹划稽查之后的巨额罚款。这些纳税筹划突发事件可能对公司及其他在中国的关联公司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四)增强对纳税筹划策略和企业运营情况的了解

水泥企业通过编制完备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手册等文档,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纳税筹划战略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决策过程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与纳税筹划机关建立信任透明的关系

企业建立维护良好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系统,并按照要求向纳税筹划机关提供相关文档,将有助于企业与纳税筹划机关建立公开透明的关系。

三、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一)准备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是所有其他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这个框架为企业如何控制纳税筹划风险提供清晰指引和机制,并且影响企业如何建立纳税筹划战略和目标、如何识别和评估纳税筹划风险、如何设计并实施流程与控制。企业应当就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准备正式文档,并经由董事会批准,传达至相关各方。企业应以相关税收法规为基础,结合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如公司结构、业务流程及纳税筹划特征,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框架。

(二)检查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良好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应该能够说明识别并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和特殊交易相关的纳税筹划风险。无效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体系可能导致纳税筹划违规,并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公司形象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水泥企业应当能够认清自身的潜在纳税筹划风险,并分析现有的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评估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

所有纳税筹划风险控制系统均应得到监控,并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32-02

一、中国企业纳税筹划发展现状

(一)纳税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中国企业纳税意识普遍淡薄,很少有企业愿意主动纳税,没有意识到纳税的重要性和偷税、漏税的严重性。中国纳税筹划起步较晚,公开纳税筹划理论研究和实务运作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才开始,纳税筹划目前并没有被中国企业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纳税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纳税筹划就是偷税、漏税,对纳税筹划认识不够全面。

(二)纳税筹划目标不明确,只考虑眼前利益

国外理论与实践都普遍认为,纳税筹划应该实现三个目标:(1)降低纳税成本;(2)减少纳税风险;(3)实现财务目标;而中国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仅仅停留在“少交税”的低级水平,并没有将纳税筹划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财务目标结合起来,纳税筹划目标不明确,纳税筹划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事项,缺乏整体性考虑,只考虑眼前利益。

(三)税务制度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

由于纳税筹划在中国起步较晚,因此缺少相关方面的人才,中国企业纳税筹划还停留在低级水平。要进行纳税筹划必须要有熟悉中国税收制度和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许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中国企业纳税筹划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政策风险

总体看,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促使地方政府开展激烈的税收竞争,政策差异比较明显,如果纳税人不把握好尺度也会加大政策选择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策时效的不确定性。该种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在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国家根据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对现有的政策作出调整所致。

(二)税收执法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具备税收执法资格的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税收管理职责过程中,未按照或者未完全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执法行为,为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国家和税收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的行政和法律后果的情形。

(三)意识形态风险

纳税筹划是一项具有度科学性、综合性的经济活动,要使纳税筹划有效地进行需要筹划人员全面地掌握和综合地运用会计、税法、财务以及投资等相关知识,并且在面临筹划方案的选择,以及如何实施筹划方案,完全取决于筹划人的主观判断。如果筹划人对财会、税收业务不够熟悉或理解存在偏差的话,就会导致纳税筹划活动面临风险。

(四)经营活动风险

纳税筹划是对企业未来行为的一种预先安排,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它的制定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载体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旦筹划方案付诸实施就会限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锁定效应”,约束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地点、经营期限等几个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从而影响着其余人经营活动本身的灵活性。这就使得企业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对纳税筹划的效益有较大的影响,有时还会直接导致纳税筹划的失败。

三、针对中国纳税筹划面临的风险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

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是开展纳税筹划、设计筹划方案的基本前提,也是纳税筹划的关键。但是,目前中国税制建设还不完善,税收政策层次多、数量大、变化快、掌握起来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建立税收信息资源库,对适用的政策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跟踪政策变化,灵活运用。

(二)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纳税筹划方案是否合法的最终认定权掌握在主管税务机关手中,为了取得税务机关的认可和信任,避免产生误会,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应建立与税务机关沟通的渠道,并维持其畅通无阻,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比如,在进行重大的纳税筹划行动时,应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相关的税收法则,听取来自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在享受税务优惠政策方面,如果属于“球”政策要争取省级税务局、地方政府的支持,并积极创造条件尽量适用优惠政策,还要多与税务人员沟通,尽量对相关问题作出有利的解释。

(三)树立正确、合法的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不过,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科学、快捷、方便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对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者或者经营者示警,并寻找风险产生的根源,使筹划者或经营者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及时遏制风险的发生。

(四)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

企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全面权衡,不能为筹划而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遵从“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既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如果有多种筹划方案可供选择,最优的方案应该是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税负最轻的方案。并且应该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充分考虑筹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管理成本。

四、结论

总体来讲,纳税筹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纳税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企业应在分析整体环境的情况下,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对各个相关方在征纳中的主导性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对纳税筹划时时监控与评价,尽早改进纳税筹划方案,取得企业的最大收益。

参考文献:

篇5

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但同时企业也有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自20世纪70年代纳税筹划进入我国以来,国内学者和实务界就纳税筹划可以降低税负这一点得到共识。但是总体来说,理论研究还是滞后于实务操作,而且对于纳税筹划本身也有很多的误解。纳税筹划误区存在已久,国内学者和实务界也曾意识到,但是没有足够重视。如果不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那么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及实务的推进都将受阻。

一、纳税筹划等同于“避税”吗?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纳税筹划”等同于“避税”。其实不然,“纳税筹划”的范围要大于“避税”,即纳税筹划不仅仅只为了避税。“避税”一词从概念上说,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或税法允许的办法,作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策划,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达到减轻或减除税负的目的(尹晓蓉,2010;王庆奎,2012)。而“税务筹划”的概念,根据我国知名税务专家盖地教授的定义,是“指企业(自然人、法人)根据所涉及到的现行税法,在遵循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运用企业的权力对经营、筹资、投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魏旭、王瑞,2012)。上述定义表明,“纳税筹划”和“避税”都有减轻税负这一目的。但是两者的定义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纳税筹划是一种法律范围内的事前理财活动,它不仅仅为了减轻税负,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正确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选择合适的纳税筹划方案,让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

“纳税筹划”和“避税”在主体上也有所不同。毫无疑问,避税的主体一定是纳税人。纳税人通过税法的漏洞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达到少纳税款或递延纳税的目的。已有文献对纳税筹划主体的认识,基本上都是持单主体论的观点,认为纳税筹划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纳税人,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系列活动。但是也有学者开始意识到,纳税筹划的主体不止一个。笔者也持双主体论的观点。根据辩证法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征纳双方都应该是纳税筹划的主体。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一方,除了要足额缴纳应缴税额外,还要想尽办法尽量减轻税负,所以才要进行纳税筹划,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征税方也应该进行纳税筹划,因为开展纳税筹划可以确保国家税收足额及时入库;可以建立良好的税收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新环境;也可以监督纳税人正确实施节税筹划。

二、脱离企业发展战略的纳税筹划有意义吗?

毋庸置疑,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是因为在实务中仍然还有很多人开展税务筹划的时候唯“税务筹划”独尊,没有真正考虑企业发展的战略,甚至最后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衡量,纳税筹划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一点正效应,反之是负效应或者无效益。究其原因,这样的纳税筹划在得到税负减轻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非税成本。如盖地(2012)在《税务筹划:目标、原则与原理》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非税成本是企业因实施税务筹划所产生连带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非税成本包涵的内容很多,具有复杂性,其中有可以量化的内容,也有不可量化的内容。通常认为,非税成本包括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组织协调成本、隐形税收成本、财务报告成本、沉没成本和违规成本等。总之,脱离企业发展战略的纳税筹划是没有意义的。

凡事不能舍本逐末。不能舍“企业”之本,逐“税收”之末。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主体是逐利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典型代表,也是以盈利为目标,盈利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在这一主旨下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经营目标,而经营目标就决定了纳税筹划的范围。无论如何,纳税筹划不能凌驾于经营目标或者发展战略之上;否则,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很可能与企业的终极目标南辕北辙。

因此,企业不能短视纳税筹划所带来的短期收益,而应该高瞻远瞩,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

三、防范涉税风险的纳税筹划就能成功吗?

目前有关纳税筹划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主要讨论纳税筹划的定义、目标、特征等理论体系;第二类重点在纳税筹划的方式上,试图找出有效的纳税筹划方式;第三类剖析纳税筹划的风险以及防范风险的举措;第四类主要是实例文章,谈纳税筹划的具体应用。但是,读者常误认为企业如果能把这些已经意识到的涉税风险都规避掉或化解掉,那么纳税筹划就能成功。殊不知,纳税筹划是个系统性强、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不只是防范涉税风险那么简单。纳税筹划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下,根据纳税人的发展战略进行,并且要根据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这样才能提高纳税筹划成功的几率。纳税筹划本身是个事前的策划行为,但是它最终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反馈。

且不提纳税筹划本身属于系统工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会影响纳税筹划的成功,单就防范涉税风险来看,也不可能穷尽所有涉税风险,更谈不上一一规避或化解这些风险。无论是外部的涉税风险还是内部的涉税风险,除了已经被人们意识到的,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会影响纳税筹划的整个过程。我们要把纳税筹划的涉税风险全部找出来让人们意识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纳税筹划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才有可能成功。

纳税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决策应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营销、管理等所有活动。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时务必要把握宏观,着眼微观,仔细研究纳税筹划方案并根据环境变化与时俱进,真正发挥纳税筹划应有的作用,给征纳双方都带来利益。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盖地.税务筹划:目标、原则与原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 刘金伟.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意义[J].北京:中国外资,2012(12).

[3] 曹中立,张晓军.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型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兰州:财会研究,2012(21).

[4] 邢桂云.论企业纳税筹划[J].武汉: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

[5] 杜秀鹃.企业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J].北京:冶金财会,2012(10).

[6] 支蕾.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分析[J].北京:中国外资,2012(11).

[7] 刘海燕.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09(12).

[8] 付峰岩.浅析纳税筹划[J].北京:中国外资,2012(22).

[9] 陶志君.浅析我国企业的纳税筹划[J].石家庄:科技风,2012(19).

[10] 曾嵘.试论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J].武汉: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8).

[11] 魏旭,王瑞.税收筹划新论[J].大连:财经问题研究,2012(11).

[12] 李文斌.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分析与探讨[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2(29).

[13] 彭飞.税务筹划的动因分析[J].天津:现代会计,2011(2).

[14] 卢贝.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北京:中国外资,2012(12).

[15] 陈飞.企业纳税筹划的局限性及其改进[J].长春:企业研究,2012(14).

[16] 孙爱玲,滕淑珍.纳税筹划中的常见误区[J].武汉:财会月刊,2012(22).

篇6

一、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内涵

企业的纳税筹划是指企业的纳税计划,企业通过对内部税务相关的工作进行整合,在不违反国家税法的前提下,为了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运用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是企业的纳税筹划必须依据国家税法的规定,不允许偷税漏税的行为,一旦发现需要承担法律后果。二是企业的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企业的纳税筹划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范畴,企业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纳税筹划可以确保企业的顺利发展。

企业纳税筹划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根据税法制定的纳税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从而影响了纳税计划应有的效果,企业存在一定的利益风险。企业为了持续发展会尽量的控制企业的风险,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一种必然性,是无可避免的,因此,企业需要提前意识到纳税筹划的风险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和化解纳税筹划产生的风险。具体的影响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自身管理者的素质,企业的管理者是否对国家税收政策的运用程度影响着企业纳税筹划的效果。二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影响了企业纳税筹划是否符合现行的税法。三是国家的税收部门,税收部门对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认可程度也会导致企业的风险。

二、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性

1.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企业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就必须要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职能部门也是在不断完善的,企业的财务部门在工作中不断的摸索税收的规律,增强了企业的效益观念。我国的税收部门也在不断的完善,相应的税收政策和税法也在不断的完善,这就需要企业与时俱进,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纳税计划,然后不断的调整纳税的方案,调整自身经营的业务,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现行税收政策是企业的纳税筹划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也在随着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完善,这就需要企业做好统筹规划,时刻的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制度高效的纳税计划,这不仅是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企业纳税筹划所选择的税种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些都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基础。

3.企业的纳税筹划可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企业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采取纳税的行为是一种义务,同时企业也具有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通过税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一方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依法纳税是一项必然的工作,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需要实时关注现行的税法,并通过合理的纳税筹划,实现减轻税收的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在不断完善纳税筹划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会使企业降低一定的生产成本,这种利益是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1.企业纳税筹划的操作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一操作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纳税筹划方案的参与者造成的。一方面,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是由财务工作人员整理的,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会影响整个方案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企业的决策者也影响着纳税筹划,纳税筹划方案是否能够执行,执行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企业决策者的影响。同时,税务部门也是影响企业税务筹划的重要因素,税务部门对于企业纳税方案的认可程度影响着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2.企业纳税筹划的法律风险

虽然企业的纳税筹划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是建立在国家法律基础上的。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通过非法手段,侵害国家的利益。企业纳税筹划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对税法的理解有偏差,或是钻法律的空子,那么就有可能违法税法的制度,这就产生了纳税筹划的法律风险。

3.企业纳税筹划的经营风险

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固定的,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因此,企业经营所能带来的效益也存在不确定性。而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以企业未来经营收益作预测的,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经营的问题或者是市场压力的增大,都会造成企业收益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那么企业的纳税筹划就会与企业发展状况不符,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4.企业纳税筹划的政策风险

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案根本上市建立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基础上的,企业在制度纳税筹划方案时,不仅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深入的分析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因此,企业需要及时的调整纳税筹划方案,如果不及时更改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造成税务筹划的风险。

四、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的防范化解方法

1.提高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人员的素质

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主要是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现行税收的优惠政策制定的,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纳税筹划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一方面,企业要对财务工作人员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引进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对纳税筹划的风险进行规避。

2.提高企业部门之间的配合度

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和责任,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直接通力合作,共同实现纳税筹划方案的目标。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纳税筹划责任制度,在充分分析各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和能力的情况下,将责任分担到各个部门。另一方面,将纳税筹划的风险与员工的薪酬挂钩,奖罚分明。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部门,定期的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3.增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程度

企业的纳税筹划计划是建立在税法基础上的,税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企业需要深入的分析税种类型和征收方式,需要增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程度。要确保纳税筹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始终保持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争取获得税务部门的指导,树立自身积极依法纳税的形象。

4.切实的落实企业成本效益的原则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和执行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分析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与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选择纳税最优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选择能够实现企业成本效益的方案,同时要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翠莹.浅谈企业纳税筹划及风险防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71.

[2]田实华,张晗.企业所得税下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财会研究,2012(4):109.

[3]周旭丽.浅议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J].财经界,2013(9):222-223.

篇7

一、税务会计的理论研究

税务会计是企业财务对税务筹划、纳税申报和税金核算的一种系统性会计方式。税务会计是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自然延伸,是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化的自然产物。在我国,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部分企业中的税务会计仍未建立起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系统,未能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中延伸出来。目前,我国的税务会计理论还远远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在税务会计上还存在不少基本问题。以下就根据相关资料,对税务会计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一)税务会计的目标

企业税务会计的目标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国家税法的总体目标;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技术水平。其中,国家税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法律手段促使全体社会人员平等纳税,从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税务会计的发展,税务会计的不能只是为了反映出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而应该提高税务会计的水平,对税务进行有效筹划,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纳税。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税务会计的目标税务会计的目标是为纳税企业和税务管理局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以对企业税务会计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使以后纳税管理工作的决策和筹划更具质量和效率。

(二)税务会计的职能

税务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两方面:

1、贯彻税法

税务会计是集会计核算和税法于一身的特殊会计方式,因此在运用税务会计对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进行核算时,必须以税法为根据,对企业账务进行必要的调整。企业贯彻税法,有利于增强社会的纳税意识。

2、税务筹划

在贯彻税法的前提下,纳税企业分别通过对资金投入、经营生产、利润分配和破产清算等方面的税务筹划,务求寻求找到更好的节税方式,尽可能将企业的纳税成本降低,维护纳税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税务会计的环境因素

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控的因素,与税务会计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在对税务会计各影响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虽然环境因素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控制,但不代表可以忽视它的存在,为了保证税务会计的合理性,我们在税务会计时必须要把环境因素算进考虑因素中。其中对对税务会计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 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只有小部分经济条件是变动比较频繁的,如通胀率、税率高低、经济增长、供求关系等,其他经济条件都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或变动较小。

2、法律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税收产生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及权利义务均受到法律制度,尤其是税法的约束。在对法律制度有足够重视的同时,也不可忽略行政规范的作用。

3、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无论大小,都具有强烈的权威性,对企业纳税决策的各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

(四)税制会计与税务结构

税务会计的形式和内容主要由国家的税法和税制结构决定。税制结构是指国家税收体系的整体布局和总体结构,其结构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等条件所制约。税制结构的类型根据国家开征税种的数量和种类,可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由于单一税制仅仅是以一种税种为对象设置税制,制度缺乏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企业财政的实际需要,所以复合税制受到各国广泛使用。而常见的税种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按税收的对象来分,有财产税、商品税、资源税、所得税、行为税等;按税负转嫁与否来分,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向个人或企业直接征收的,主要为所得税,间接税则是对商品或服务间接征收的,主要为增值税。我国的税制是以增值税为主的复合税制,因此要重视对增值税会计的核算,但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对其他税收的会计质量,税务会计的范围应该尽可能囊括税制结构中的每个税种。

二、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

纳税筹划就是指通过对企业中的涉税业务进行策划,为达到节税目而制作的一套纳税方案。以下就对现时的纳税筹划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一)纳税筹划绩效分析

纳税筹划的绩效分析,广义上是指通过对纳税筹划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价,找出对影响纳税筹划的因素,分析纳税筹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对纳税筹划的操作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整、改进。而狭义上的纳税筹划绩效分析,是指通过对影响纳税筹划的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已实施的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在日后更好地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挑选。

(二)纳税筹划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进行纳税筹划的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其中显性成本比较显而易见,从企业的财务开资中直接体现出来。一般来说,显性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为研究、设定纳税筹划方案的费用,除此之外还有对从事纳税筹划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的相关费用等。纳税筹划的隐性成本,相对于显性成本,成本体现不明显,因此往往无法或难以被人们发现。隐性成本主要是指正常应税项目与有税收优惠的项目之间的税前收益率的差距。

(三)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

纳税筹划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在纳税筹划中存在因某种原因而导致失败并要因此付出代价的机会。由于纳税筹划的决策具有时效性,加上企业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复杂多变,使纳税筹划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隐藏着一定的风险。纳税筹划风险的形式表现几种:意识形态风险,是指由于征收双方对于纳税统筹的目标、效果等方面的认识不同所引起的风险,纳税筹划应当具有合法性,但在实务操作中,纳税人往往对纳税筹划抱有过高的期望值,有的时候将纳税筹划与逃税、漏税、欠税混为一谈,纳税筹划针对的是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或个人家庭的理财行为,筹划方案的确定与具体实施都由纳税人自己选择,税务机关并不介入其中;经营性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由于管理、市场与技术变化等引起的种种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所选税收政策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企业某些经营活动造成约束,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灵活性,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本身发生重大变化,那么相应的纳税筹划势必受到重要影响,很可能出现与原来预期相悖的结果,不仅没有减轻企业的税负,反而加重了企业的税负;政策性风险,纳税筹划建立在对现行及未来税收政策的合理预期的基础上,国家税收政策或其他相关政策的变化势必会对筹划者纳税筹划方案的选择和确定产生重要影响,这种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筹划者对政策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把握不准所致。筹划者自认为实施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政策精神,但实际上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及时调整经济结构。

纳税筹划风险会给企业的经营和个人家庭理财带来重大损失,所以对其进行防范与管理非常有必要,面对风险应当根据风险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和管理:树立筹划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科学的纳税筹划预警系统,对筹划过程中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纳税筹划预警系统的设计应当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变化、企业销售收入增减变化、企业利润增减变化、企业重大事项进展及规划调整等信息;随时追踪政策变化信息,及时、全面掌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动态变化,近年来,在税制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国家对税收政策细则作出了很多调整,随着税法不断完善,税务机关税务管理越来越精细规范,加大了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难度,因此应对纳税筹划方案保持适当的灵活性;统筹安排,综合衡量,降低系统性风险,防止纳税筹划行为因顾此失彼而造成企业总体利益下降,如果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最优的方案应是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税负最轻的方案,对于那些综合性较强,与企业全局关系较大的纳税筹划业务,应共同谋划,以提高纳税筹划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降低筹划风险。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目的是提高人们对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重视,提高企业财务的税务工作水平,从而提高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与企业战略的协调性,保证平等纳税的情况下帮助企业减低纳税上的开支,更好地达到节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云凤.税务筹划实务:纳税人节税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6-12

[2]麻晓艳.税收筹划的风险与控制[J].福建税务,2001,12:18-20

篇8

关键词: 纳税筹划;特性;风险

Key words: tax planning;characteristics;risk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25-02

0 引言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经营绩效和竞争力的好坏对我国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伴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一体化,我国银行业还要积极投身于国际金融业的竞争,如何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尽快从各方面对我国银行业进行改革和完善。

然而,纳税筹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筹划项目成功与否会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筹划特性本身及纳税筹划行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会为筹划人员系统地开展筹划工作带来许多具体的困难,若处理不当,其产生的后果很可能会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被进一步的放大和叠加。只有在熟知我国商业银行纳税筹划本身特性的基础上再加以针对性地实施,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和法律环境中做好纳税筹划,并取得预期的筹划结果。

1 纳税筹划概述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人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法合理或“非违法”的手段,以期降低税收成本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也因为纳税筹划的行为主体是纳税人而非其他涉税人,因为本文采用纳税筹划这个名词。

纳税筹划特性的剖析是以熟知整个筹划过程为前提的。纳税筹划有繁有简、有大有小,不一定每一项税务筹划都有完整的程序和步骤,笔者认为,完整的纳税筹划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纳税筹划风险评估,第二阶段是着手制定纳税筹划方案,第三阶段是筹划结果的跟踪与反馈。

1.1 纳税筹划风险评估 传统的纳税筹划步骤中并没有风险评估这一步,而实际上,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银行业不能忽视风险而单纯地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而应更多的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对等性,只有充分考虑到纳税筹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做出是否进行纳税筹划的正确判断,也才能及时防范和处理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1.2 制定纳税筹划方案 企业首先应根据纳税筹划内容,确立纳税筹划的目标,在对目标进行了确定和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纳税筹划人可以着手设计纳税筹划方案,并根据有关税法规定和纳税人预计经营状况,尽可能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演算,模拟决策,定量分析,修改备选方案。同时,还要将风险评估结果考虑到纳税筹划方案中,确立主次风险的防范和应对策略;最后,在特定环境下选择最佳方案。

1.3 跟踪与反馈 税收制度的多变性和税收环境、纳税人情况的不稳定性的存在,必然对纳税筹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付诸实践后,必须运用信息反馈制度,定期对筹划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验证实际纳税筹划结果是否如当初测算、估算,通过对方案的评估,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或不适应的地方,或者通过对方案的适当调整,以降低方案的筹划风险,使筹划活动顺利进行,为今后纳税筹划提供参考依据。

2 我国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的特性

2.1 筹划难度大 银行业是税负水平较高的行业之一,税收在商业银行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中经常涉及的税种主要有11个,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加上以实际缴纳的流转税(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为计费依据的法定政府收费项目—教育费附加,则经常性税费共有12项。

无论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还是与外资银行相比,商业银行是一个税负较高的弱势行业。从现行银行税制中的流转税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税收(高税负)不能较好地转嫁给银行的消费者,税负只能由银行企业内部消化,其结果是消耗银行自身的竞争力,也同样增加了银行与其他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而且,它面临着诸如不良资产比例高、资本充足率低、资产质量差、呆坏账比重大、盈利能力及风险防御能力低等困难,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承担着一部分没有盈利甚至亏损的政策性货款,流转税负担过重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实施,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银行业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及自身资本的积累,还将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金融隐患。纳税筹划作为银行业盈利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对如此庞大的经营负担与税收负担,其实施和实践的难度也显而易见。

2.2 侧重所得税和营业税筹划 我国现行的银行税收制度形成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结构体系,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其缴纳的主体税种是营业税和所得税,商业银行的企业所得税率为33%,营业税税率为5%(高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适用3%的税率)。商业银行的营业额是营业收入扣除金融企业往来收入的余额,营业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外汇转贷款费收入、手续费收入以及金融商品的转让净收入等;商业银行的所得收入包括存贷业务、资金业务、业务、理财业务等。由于营业税和所得税占到其纳税总额的90%,因此,在实践中筹划人员对商业银行纳税筹划问题的侧重点放在了这两个主体税种之上。

2.3 偏重依赖经济环境 一般筹划行为的影响因素中都包含经济环境因素这一项,但对其依赖程度却不深,银行业的纳税筹划行为则不同。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90%来自金融行为,如贷款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系统内往来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等,金融环境趋好,那么银行业的收入就会增加,相对应地,所应缴纳的税额就增加,但这种应缴税额的增加可以通过纳税筹划而进行相应地抵减,由此银行所获得的收益就会增大;若金融环境趋弊,银行业收入就会降低,税负可筹划空间就小,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亏损。

2.4 筹划风险大 在国际国内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反避税措施不断增强,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幻莫测,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存在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因其收入来源复杂、纳税筹划难度大、经营结构不单一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商业银行的纳税筹划要比一般行业的纳税筹划具备更大的风险性,最终的纳税筹划收益可能会高于或低于先前的预期结果,企业在运用各种政策开展纳税筹划时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导致风险明显增加。因此,纳税人必须要树立纳税筹划风险意识,立足于事先防范,在进行纳税筹划方案制定之前,应对影响筹划结果的所有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确认并评估,在考虑风险是否可以化解或转嫁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开展筹划,同时还必须考虑因纳税筹划引致的各种涉税成本,包括显性和隐性成本,只有综合筹划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时开展税务筹划才有效率。

3 结论

熟知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的特性对我国银行业顺利开展纳税筹划及实施风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简述纳税筹划的含义及工作步骤,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纳税筹划的特性,为银行业的纳税筹划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谭成.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评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篇9

税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比重,其推进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增强国力、促进就业、繁荣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纳税筹划对于现代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在纳税筹划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实践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纳税筹划是一项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通常认为,纳税筹划思想最早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提出,其在“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判例中对当事人依据法律达到少缴税款作了法律上的认可,这一判例逐渐得到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法律界的认可,并成为纳税筹划基本理论基础。

一、纳税筹划理论概述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

1.企业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也叫税收筹划,税务筹划,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国外税收理论体系中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其在各国税收法律中尚未有明确的定义。

2.企业纳税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合法性是纳税筹划最基本的特点,是将纳税筹划与偷逃税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2)计划性。纳税筹划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与企业很多活动密不可分。它是一个事先的有计划的程序,可以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但不可能是事后的一个活动。

(3)经济性。企业在税收筹划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4)风险性。收益与风险并存,纳税筹划活动亦是如此,它可以为企业降低税负,节省成本,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3.企业纳税筹划的意义

(1)纳税筹划最原始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为企业减少税收负担,增加税后净利润,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直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2)纳税筹划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

(3)可以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通过合理选择纳税方案,既可以使企业税负有效减少,同时国家也可通过税收杠杆实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4)有利于促进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二)纳税筹划的主要形式

广义的纳税筹划有五种主要形式,避税筹划、税收转嫁筹划、节税筹划、规避“税收陷阱”和涉税零风险筹划。

1.避税筹划。主要是指纳税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法律漏洞及空白完成筹划躲避税收的目的。其虽然存在一定争议,但并不违反法律,当然也并不完全合法。

2.税收转嫁筹划。主要指指纳税人采取调整商品价格的方法,而把税负转嫁给了与其有经济活动的其他人,从而实现企业税负的减少目的。

3.规避“税收陷阱”。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别陷入到某些税收政策里的陷阱条款之中。

4.涉税零风险筹划。主要指企业需要确保经营账目规范清晰,纳税申报及时准确,并足额缴纳税款,税收方面不要发生违法乱纪现象,也就是确保企业涉税方面处于零风险或者极小的风险状态。

二、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

企业纳税筹划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思路:缩小税基,适用较低税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利用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延缓纳税期限,合理归属所得年度等。

(一)筹资过程中的筹划。企业要想开始经营,首先必须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可以通过两种不同性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一是通过向投资者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形成企业的自有资金;二是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利用商业信用等。

(二)投资过程中的筹划。针对投资者来说,税款作为抵减投资收益的一项手段,税收对于投资收益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所得税方面更为关键。

(三)资金运营过程中的筹划。通常企业会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筹资,再将这些资金进行科学投入,从而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周转需求,该阶段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集中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通过该阶段加以实现,并且纳税筹划贯彻始终。

三、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控制策略

针对上述的纳税筹划的几种风险,可以总结出一些风险控制策略,具体包括:

(一)加强风险意识。通常情况下纳税人在经济行为未发生时已经做好了纳税筹划,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并且经常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因此纳税筹划时刻都存在风险。

(二)密切关注政策及税收法律的变动,保持纳税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成功的纳税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的变动趋势等,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三)做好筹划方案,有效降低风险。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过程中,必须全盘加以考虑,权衡利弊,不要因为筹划而进行筹划,而应充分体现企业的总体投资情况,体现企业的经营策略,并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不要有税种的限制,当然也不能只为了减少税负而筹划。

(四)加强培养,提升纳税筹划人员的能力水平。通常情况下,作为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其自身的能力水平越强,则纳税筹划的可操作性也越强。所以,企业应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的培养,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减少企业的筹划风险。这就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即要掌握与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相关的各方面法律法规、处理惯例等,并能够熟练加以利用,切实把握好税法的发展变化趋势等。

参考文献

[1]黄秋芳;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问题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

[2]柳海鹰;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J].现代商贸工业,2010,(23).

篇10

关键词 :税收筹划;涉税风险;规避

一、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涉税风险

1.法律风险

企业本身进行税收筹划的初衷是为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而一旦这个目标出现偏离,企业很可能为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而采取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式,那就是逃税、偷税。尽管这种方式下企业可能会短期内减少一定的税负,但这种方式可能需要承担法律风险,包括故意偷税风险、纳税筹划风险等。

2.经济风险

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产生的涉税经济风险,主要是指纳税人因不当筹划而多交税。这种风险状态下,企业尽管可以免除法律责任,但由于多缴税与其进行税收筹划的初衷相违背,而使自身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比如,很多企业不了解最新的税收条例,而造成多缴税的风险。

3.心理风险

不少纳税人在面临税务机关稽查时,往往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生怕因自己在税收筹划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行为而被戴上偷漏税的帽子,这种心理上的负担,笔者称之为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的心理风险。如果企业能够正确做好税收筹划工作,资料留存齐全,账目清晰,即使税务机关稽查,企业也不用担心涉税风险。

二、企业税收筹划中涉税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税收筹划方案实施条件的变化

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环境的变化,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就企业自身而言,一旦企业税收筹划的预期经营活动发生改变,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将失去最基础的依据,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将可能无法继续享受,从而导致税收筹划的最终结果与企业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说,首先税收政策的变化,出于发展战略的要求,一些税收政策将不断调整变化,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其次,宏观经济的波动,也会对税收筹划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因素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制约性较大,也最为直接,无疑将增加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

2.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企业在税收征纳管理上,往往处于被动的一方,相关权利义务并不对等,对某一涉税事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的主观认定。若企业一项正确的税收筹划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漏税,则企业将承受一定的法律责任。

3.税收筹划人员技能差距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本身有漏洞

税收筹划是一门高技术要求的工作,需要高素质、综合性的税收筹划人员。一些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往往是由财务人员全程主导的。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因没有参与实际经营活动,而对整个税收筹划的工作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往往出现只注重某个税种的规避,而忽略了企业整体税种的要求,而给企业整体利益带来损害。

4.税收筹划的全部成本较难估计

由于税收筹划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多,再加上税收筹划所要考虑的成本内容较为广泛,而且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对企业税收筹划而言,其税收筹划所涉及的全部成本实难为企业所估计到。笔者碰到过一些案例,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往往较为片面地追求税收节约了多少,而很少将关注重点放在税收的全部成本估计。

5.税收筹划过程中企业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企业各职能部门因岗位分工、工作职责不同,各部门之间存在局部利益的考虑。一些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各职能部门均推脱工作任务,不愿接受或承担税收筹划工作的风险,这就导致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使得企业税收筹划在整体衔接上出现缺位或缺失的情况,从而造成税收筹划的涉税风险。

三、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规避涉税风险的措施

1.认真学习税收政策并且准确把握税收政策

笔者认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出发点就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及时把握各项税收政策的变动,全面把握税收政策的原则性和规则性。从某个角度来讲,税收筹划就是利用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以寻求企业在税收缴纳上的平衡点,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2.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协调好与税务机关的征纳关系

企业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平衡好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努力适应税务机关的管理,及时寻求税务机关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企业在与税务机关打交道时,需要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甚至在每一个新规划方案实施前,抱着真诚的态度咨询税务机关以获得其认可和批准,最终实现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共同双赢”。

3.大力提高纳税筹划人员及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企业应做好高素质的税务规划与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一位优秀的税收筹划人才可以结合企业的现实需要,设计出最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获得利益。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做好自己内部税收筹划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包括税收、会计、金融、商业管理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甚至还要培训税收筹划人员的流程管理知识,同时加强税收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使企业能够做好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有效应对税收筹划涉税风险。

4.注意纳税筹划的成本与效益的分析

在设计和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企业不应只考虑降低税收成本,而忽略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还应综合考虑税收筹划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因此,作为税收筹划方案选择的决策者,企业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确保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5.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

一方面,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应当在企业管理层的组织下,定期与各业务部门进行交流,共享各自掌握的信息并进行讨论,并一协调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与其他领域的管理活动,分享各自的对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以及其他方面风险管理的建议;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建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将其风险管理业绩与工资挂钩,以保证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篇11

一、区分纳税筹划与避税、偷逃税

纳税筹划与偷税、逃税、避税是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本身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其目的都是纳税人以少缴税款为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行为。虽然三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

(1)纳税筹划的特征。纳税筹划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也就是说,纳税筹划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其一,合法性,这是纳税筹划的前提,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法及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超越规定之外,逃避税收负担,则属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其二,目的性,那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税收利益。税收利益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纳税的绝对额,即直接以减税、免税形式减少应纳税数额;二是延迟纳税时间或获得税收的时间价值;其三,筹划性(超前性),纳税筹划是一种有计划、有安排的经济行为,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通过充分研究分析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涉及的税种、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的利用空间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等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否则,纳税筹划就会失去意义。

(2)纳税筹划与避税。避税是相对于逃税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纳税人采用不违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行为。纳税筹划与避税的区别主要有:一是范围不同。避税的范围比纳税筹划的范围要广泛,包括一切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行为。二是目的不同。避税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而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常情况下,减轻税收负担有助于增加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二者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不一定,为实现财务目标,纳税筹划有时可能选择税负较高的方案。三是采取的手段不同。避税可以不择手段,而纳税筹划的手段必须不违法。

(3)纳税筹划与偷逃税。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法,通过对已经发生的应税经济行为采取隐瞒、虚报等欺骗手段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逃税是指纳税人采取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手段,达到不缴纳或少缴纳税款目的的税务违法行为。纳税筹划与偷逃税的差异在于:一是本质上的差别。偷逃税是违法行为,纳税筹划是不违法的。二是发生时间的差别。偷逃税是一种“事后控制”,是在应纳税额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纳税筹划是一种“事前控制”,是在应纳税额没有确定的情况下,采取合法的手段,使其应纳税额最小。

二、纳税筹划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事实上,中小企业通过纳税筹划不仅仅是可以带来节税的税收利益,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还有着其它更多的现实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纳税成本。纳税筹划的直接作用是可以减少企业税收支出,降低企业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短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纳税筹划来减少直接支出,相当于为企业进行间接融资,为企业增加收入。

(2)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因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诸多制度不规范、惯例无秩序的状态。而一个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必然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这些条件的改善,必将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以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竞争力和追求盈利、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为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从企业经营战略上看,企业应通过尽量增加收入的来源或尽可能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投放,来达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之目的。渗透于企业的投资、融资、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纳税筹划既可以有效合法地减少企业的纳税支出,增加企业的利润,又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4)有利于减少中小企业违法风险。正确有效的纳税筹划,是建立在企业对有关纳税事项的周密分析,判断和控制,以及对可能触犯税法的经济行为进行的纠正和防范的基础之上,纳税筹划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以合理合法为前提的。虽然企业也可以通过偷税、逃税等手段减少税务支出,节省纳税筹划成本。但采取偷逃税等手段规避赋税,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一经税务等相关部门查处,将会面临严厉制裁。而纳税筹划经得起税务稽查机关的查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纳税筹划减少税收违法风险,同时也为增加后续税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中小企业纳税筹划需要考虑的因素

(1)树立全面长远的规划眼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目的在于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利益最大化。虽然税收成本是战略制定中需要考虑的一项,但是当面临税收筹划与企业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考虑,如果仅仅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因小失大,从整体上损害企业利益。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为中小企业资金、人力资源薄弱,一旦偏离了长远发展战略,就会导致全局性的失败,例如有些中小企业为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地加大成本费用,推迟盈利年度,忽视生产经营,造成连续亏损,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2)着眼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着眼于企业全局,考虑企业长远、整体税负的下降。因此,纳税筹划活动要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税金的环节,均应进行。另外,纳税筹划活动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要顾及企业外部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因为纳税筹划也影响与企业有关的各种关系人利益,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而关系人的行为,通过与企业的不同契约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因而纳税筹划不仅限于本企业,应同其他单位联合,共同寻求节税的途径。

(3)服从企业的总体管理决策。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是在法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的纳税支出并获得最大的节税收益。为此,企业一般是通过选择低税负的纳税方法和递延纳税期这两种方法来获得节税利益。但每个中小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都有其达到目标所采取的政策。可以说,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纳税筹划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企业政策的一种手段。有时候,减少当期的纳税所得,递延纳税的时间,可能与当期的经营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情况下,纳税筹划不仅仅着眼于税法上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中小企业总体的管理决策,应服从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一味强调纳税利益而放弃经营目标的实现。

(4)注意中小企业的相关成本。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因为企业纳税筹划,作为筹划人的筹划费用最终也要归集到企业资金成本中去,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所取得的纳税筹划利益是所取得的名义收益与付出筹划代价的差额。任何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在获取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实施该方案付出纳税筹划成本,这里所指的成本不仅包括税收筹划所需要的人力、信息收集等显性成本,还包括税收筹划的机会成本,在税收筹划实务中,企业常常会忽视筹划的机会成本从而产生筹划结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只有在充分考虑筹划方案中的隐含成本的条件下,且当纳税筹划成本小于所得的收益时,该项纳税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和可以接受的。因此,在纳税筹划时,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纳税利益和相关成本之间作出权衡。

(5)考虑产生的风险因素。纳税筹划的风险首先来自于政策变化风险,税收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总是在不断地适应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税收政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所以纳税筹划需要专业人员在了解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事前筹划,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化,调整税收方案。于此同时,还有来自于纳税筹划方案本身设计的不合理以及操作不善导致的风险。即使纳税筹划方案本身设计得很正确,但如果操作不善,方案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很大。第三种风险来自于税收筹划目的不明、方案不严谨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是以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管理为目标。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是一种方法与手段,而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四、中小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建议

(1)关注税法政策的时化。税收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法律法规,掌握税法的细节变动,建立税务信息资料库,同时通过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把握宏观经济动态,合理预期税收政策及其变动,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深刻理解、领会内涵。对税收政策及优惠政策有了全面、最新的了解,才能积极灵活应用政策,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进而做出对企业最有力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或筹资决策。

(2)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纳税筹划都是建立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充分执行前提下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如果本身存在缺陷,或者制度完善而没有切实执行,都是纳税筹划风险发生的隐患。因此,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科学既是企业纳税筹划的基础,又是规避纳税筹划风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证。中小企业自身要增强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提高实行的自觉性。中小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加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就要以加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一项经济活动之中,从中小企业的计划指标到盈亏和奖惩,都应该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才能加强中小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进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有效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纳税筹划的偏差和一些不合法行为的发生。

(3)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管理和决策水平。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个人能力都比较强,但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对税务、财务、法律等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认识,提升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充分认识到纳税筹划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从而由上至下思想统一,形成合力,从而推动纳税筹划的合理、正确进行。其次,提升财务及纳税筹划人员综合素质。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的最基木前提就是把日常的会计业务工作做好,杜绝假发票,杜绝各种人为的会计处理错误,减少因错误利用会计政策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税收风险。财务管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财务人员用心、细致地去做,需要各个会计岗位上的人员积极配合与沟通。同时,引进高素质的具备综合理财能力纳税筹划人员对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合理涉及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将纳税筹划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4)建立纳税预警系统。纳税筹划只能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作用,所以无论是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都应当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企业应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预系统,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税收筹划预警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功能:信息收集功能。通过大量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其变动情况、市场竞争状况、税务行政执法情况和企业本身生产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是否预警;危机预知功能。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当出现可能引起发生税收筹划风险的关键因素时,该系统应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筹划者或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风险演变成客观现实,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风险控制功能。当税收筹划可能发生潜在风险时,该系统还应能及时寻找导致风险产生的根源,使筹划者或经营者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遏制风险。

五、结语

成功的纳税筹划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减少税收支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深刻理会宏观经济走向和国家政策方针,帮助中小企业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动向;同时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加强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以此为中小企业长远发展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只有在提高对纳税筹划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理解纳税筹划的含义,走出纳税筹划误区,正视企业自身存在的纳税筹划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发挥企业各方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纳税筹划水平,不断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地经济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晶生.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0).

[2].企业所得税的筹划策略[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1,(7).

篇12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了规避或减轻自身税收负担而利用税法漏洞或缺陷进行的非违法的避税法律行为,利用税法的优惠政策进行节税的法律行为,以及为转嫁税收负担所进行的转税纯经济行为。纳税筹划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以及公民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而出现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纳税筹划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企业纳税筹划的动因

纳税筹划,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存在了有近百年的历史,这充分说明这种经济活动具备它产生的条件与存在的必要性。

(一)主观动因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社会产品进行的强制、无偿与相对固定的分配。对纳税人来说,既不直接偿还,也不付任何代价,这就促使纳税人产生了减轻自己税负的强烈愿望。为了使这一欲望得以实现,纳税人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选择:偷税、漏税、逃税、欠税、抗税、避税和节税。在众多的选择中,避税与节税是一种最为“安全”或“保险”的办法;偷税、逃税都是违法的,要受到税法的制裁;漏税必须补交。法制较为健全和征管较为严格的国家,偷、漏税和逃税、抗税往往是十分艰难的。因此,纳税人自然会力图寻找一种不受法律制裁的办法来减轻或免除其税负,这就是纳税筹划。

(二)客观条件

纳税筹划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税法及有关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一般来说,税法本身具有原则性、稳定性和针对性的特征。从原则性来说,无论哪一种税收法律制度的内容,都以简练为原则,不能包罗一切,但税法所涉及的具体事物与税法的原则性之间往往出现某些不适应的问题;从稳定性来说,税收法律制度一经制定,就同其他法律制度一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社会经济生活的状况是瞬息万变的,由于情况的变化,要求税法作出相应的修改,但修改税法要有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从针对性来说,税收法制中的具体规定虽然一般都有针对性,但在具体运用时,使针对性达到全部对号入座的程度是办不到的;原因是纳税人之间生产经营活动千差万别,有时会出现种种复杂的情况,这一切使避税成为可能。这也就是说,当税法等规定不够严密时,纳税人就有可能通过这些不足之处实现自己避税的愿望。具体来说,促使纳税人进行避税的客观条件主要有:

1.税收的优惠政策。当纳税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税法规定有相应不同偏重和待遇的内容时,容易造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企业、经济组织及纳税人利用税收内容的差异实现避税。如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了“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的优惠政策体系,就会使人们利用这些税收优惠及照顾实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2.边际高税率的存在。如果税率较低甚至很低,国家取走税款对纳税人来说无关紧要,自然也就不会使纳税人绞尽脑汁去研究、实施避税。由于税率过高,纳税人的收入中有较多的部分被政府以税收的形式拿走,才可能引起纳税人的反感和抵制。特别是当边际税率过高时,避税现象更容易发生。

3.边际税率高是指在实行累进税率制度下,税率随纳税人收入级距的增高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多收入的增长速度抵不上多纳税的增长速度。纳税人避税的措施。一是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再工作或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免使再增加工作获得的收入中有较高的部分被税收拿走,这一点当纳税人收入水平处在税率变化级距临界点时十分明显;二是进行收入或利润转移,降低自己的应税收入档次,减少纳税额,高税率往往成为导致纳税人避税的加速器,纳税人不堪重负,不得不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开辟各种减轻税负的途径。

4.税法细则与纳税事项吻合度的差异。由于避税正在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国家为了保证税收的质量,致使其在税收政策与实施细则的内容上越来越具体、详细。然而,大千世界的经济事项犹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税法政策与细则再详尽也永远不会将与纳税有关的所有经济事项都十分全面而又详尽地予以规定和限定,并不可能把避税的通道全部堵死,政府只得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再调整有关的法律和规定。

5.课税对象可转换性。课税对象的重叠和交叉,使纳税人可以左右逢源,寻找最佳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对流转额课税、对收益额课税、对行为课税、对财产课税。由于对课税对象确定口径的不同,纳税人最终承担的纳税额也就不同。对大多数纳税人来说,财产收益和经营利润收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是可以相互转移的。如果国家对财产收益和经营收入采取不同的税率,就会成为纳税人利用这种转换躲避税负的依据。例如,国家规定财产税的税负过重,使财产所有人纳税后的收益达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就会促使财产所有人出售财产而转为租入财产,进而躲避过重的纳税义务。企业的经营资本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有资本(权益),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负债),税法规定股息支付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缴纳所得税后的收益中分配,利息支付可作为费用列支,在计算应税所得中允许扣除。这时,纳税人就要认真考虑,是多用自有资本好,还是多利用外借资本好。

6.征收方法上存在漏洞。征税方法的缺失,也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条件。如流转税它主要是在商品的流转环节上课税,故纳税人只要有效地减少或削减商品流转环节,便可以实现避税的目的。

上述例举的纳税筹划的客观条件说明,只要国家税收法规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就会给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空间,避税就不可避免。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与实施细则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一点瑕疵,国家只有承认它、正视它,才能争取在税法的制定与修改上的主动权,尽可能防止国家税收在合法的外衣下过多流失。

二、筹划中的两面性博弈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理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接受和运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纳税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少缴纳一些税金或降低部分税负,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很多筹划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这是造成纳税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讲,纳税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即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也就是说,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纳税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可以说,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一项成功的纳税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不能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比如,某一小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必然要缴纳相应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如果向他提供一份筹划方案,可以让他免予缴纳任何税款,只要他把经营业绩控制在起征点下就可以了。这一纳税筹划方案虽然使得税收负担虽然为零,但其收益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以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换取税收负担的降低明显是不可取的。可见,纳税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应当考虑收益与支出是否配比,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纳税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三、筹划后的风险控制

纳税筹划的两面性博弈中,尽管能降低税务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但这仅是预测与估计。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风险与效益并存,有效控制风险是筹划目的得以达到的关键。企业纳税的风险防范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正确树立风险意识

纳税筹划一般需要在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之前作出安排,由于经济环境及其他考虑变数错综复杂,且常常有些非主观所左右的事件发生,这就给纳税筹划带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因而其成功率并非是百分之百;况且,纳税筹划带来的利益也是一个估算值,并非绝对的数字。因此,纳税人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应充分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然后再作出决策。

(二)准确理解与把握税法

篇13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民生。纳税筹划是指企业通过对自身涉税业务进行调整从而利用税收法律法规政策优惠达到节税的目的。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在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纳税筹划风险。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对于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类型及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在纳税筹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坏境中的政策风险和执法风险以及内部环境中的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一)政策风险和执法风险。首先,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条文繁杂,不仅有全国范围内通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法、消费税法等法律,同时还赋予了地方税收法律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法规条例的权利,而国有企业往往具有跨地区经营的特点,税收法律法规变动导致的政策风险对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影响较大,对于跨国经营的国有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其次,由于我国实行分头管理的税务模式,税务执法部门包括国税、地税、海关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在实际税务执法过程中会有重叠现象,职责划分不清时有发生[1]。同时税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完全理解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法政策中自由裁量权的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均会导致国有企业在纳税筹划中面临较高的执法风险。

(二)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纳税筹划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导国有企业税务筹划人员铤而走险[2]。首先,国有企业面临纳税筹划中的经营风险,国有企业在纳税筹划工作为了满足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条件时,需要人为地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范围、地点等方面进行变动,这些措施均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长期影响,而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国有企业在纳税筹划中所得到的政策优惠不能弥补生产经营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及相应机会成本时,国有企业纳税筹划的经营风险就会非常高,甚至影响到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其次,国有企业面临纳税筹划中的操作风险,纳税筹划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素养不高、不熟悉税收法律法规等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被税务机关定性为偷税漏税行为,或者纳税筹划人员打破职业道德底线、人为地制造国有企业偷税漏税行为,这些问题均会导致国有企业在纳税筹划中面临较高的操作风险。

二、加强国有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从国有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类型及成因出发,加强国有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强化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意识,健全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应当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充分了解纳税筹划工作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对纳税筹划工作的危机意识和风险管理观念,树立现代化国有企业纳税筹划管理理念。其次,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严格遵守财政部出台的税收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等指导文件关于纳税筹划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科学设置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部门和岗位,合理安排纳税筹划人员[3];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贯彻落实财政部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等文件的指导精神,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内部控制体系,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现有组织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是否符合纳税筹划工作的要求,及时发现并消除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监管漏洞,建立有效的纳税筹划风险预警机制,为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软硬件设施。首先,国有企业应当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纳税筹划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积极招纳外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本企业效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要加大对现有纳税筹划人员的培训力度,财务部门应当定期举行纳税筹划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从业经验学习班,及时更新纳税筹划人员的知识系统,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国有企业还要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防范国有企业纳税筹划人员、、会计舞弊等现象的发生[4]。其次,国有企业应当完善纳税筹划工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软硬件设施,积极购置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所需的机器设备和纳税筹划财务软件系统,加强纳税筹划人员对相关软件系统的学习,确保纳税筹划人员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式和技巧,提高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密切关注税法变动,加强内外部信息交流,强化国有企业纳税筹划执行和监督。首先,国有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当密切关注税法变动,充分认识到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政策风险,深入了解税法优惠政策的实质含义和内在要求,增强国有企业税务筹划的针对性,避免由于税务筹划不当给国有企业社会声誉和经济利益带来的巨大冲击[5]。其次,国有企业应当健全企业内外部的税务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各子公司和部门之间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汇总各部门税务信息至国有企业总部纳税筹划部门,为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应当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向税务部门反馈本企业的税务信息,并从税务部门获取最新的税法政策变动情况,降低由于信息不畅给国有企业纳税筹划带来的风险。最后,国有企业应当强化纳税筹划工作的日常执行和监督,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及时发现并消除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潜在的税务筹划风险,将税务筹划工作流程具体化、规范化,降低税务筹划过程中人为操作风险。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纳税筹划工作中仍面临着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利因素,通过增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意识、健全纳税筹划内控管理体系、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强化税务筹划执行和监督等措施,可以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管理,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翠杰. 国有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J]. 金融经济,2014,02:160-162.

[2]翟冠男. 国有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2014,23:27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