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

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

篇1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提升创新能力;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9-000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本文以潍坊在信息化环境下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介绍了潍坊在信息化环境下在丰富创新活动内容、搭建创新平台和创新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做法,阐述了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作用。希望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能够得到更多教育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的关注,为推进区域全体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一点启示。

一、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新渠道

随着信息理论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的思想来解释、理解人的思维认知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图、声、像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组合在一起,直接诉诸于人的感觉器官,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在教学中实现了教育信息传输的高效率,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必须的技术支撑能力。从创新教育角度看,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信息技术创建一个无“权威”束缚和民主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机会,促进人脑的多元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鼓励探索知识的奥秘,不断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新载体

信息化环境为推进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自由开放的空间和技术支撑平台。潍坊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充分认识到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作用,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中,借助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现代新兴技术手段,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机器人教育、动漫教育,运用信息技术为创新活动内容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电脑机器人技术融合了造型技术、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充分地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更是智能技术的结晶。开设电脑机器人教育课程给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成为培养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智能平台。潍坊机器人教育试点自2002年至今,坚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寻找思路和解决问题,坚持自主动手动脑,坚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全市先后建成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室109座,配备各类教学机器人2700余台,编写《中小学机器人校本系列教材》,配发适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活动的视频演示光盘,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依托机器人实验室,我们积极开展机器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研究,逐步探索和总结出了一些通过机器人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规律和方法。例如:在部分学校开设机器人必修课,将机器人教育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形成“以必修课为面,以活动小组为线,以竞赛项目为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教学链条”,使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大幅提高。还比如:通过整合区域办学力量,组建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足球、机器人创意等项目教研组,定期开展机器人教学研讨活动,形成以强带弱、以高带低、高低结合、共同提高的机器人教学研讨机制,走出了小学阶段打基础、初中阶段重点培养、高中阶段出成果的“小、初、高梯队式培养模式”,使大批特长生人才脱颖而出。

动漫产业是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新科技、数字化技术和文化创意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全球得到爆发式的高速发展,动漫创新人才短缺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潍坊从2010年起在中小学中渗透动漫教育,为培养信息化创新人才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努力。目前,全市有105所全国动漫教育实验学校,建成标准中小学动漫实验室105座,在动漫实验学校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实验课程开设、动漫教材和软件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探索,总结形成了“三步六环任务导学法”、“阶梯式五步教学法”、“教师结对制”、“学生帮扶制”等实验教学规律和方法。发挥动漫企业人才技术优势,在全国知名动漫企业建立“潍坊市中小学动漫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动漫企业进校园”活动,宣传动漫文化,普及动漫基础知识。依托高校动漫师资理论优势,在动漫教育教学和动漫专业发展方向强化教师高端培训,培养大批动漫骨干教师,形成了潍坊“基地建设、实验教学、校企合作、高校拉动”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动漫基地建设模式,培养了大批动漫创新人才,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了一股清新的动漫科技风。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搭建新平台

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为学生探究习得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信息技术的互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作用的能力。潍坊于2012年建成基于全市共享的首个中心学生数字图书馆,形成藏书近20万册、2200余种基础教育数字期刊、近300种基础教育和重要综合类报纸、180多所著名大学优秀硕博论文和重要会议论文、近万个数字教育视频的规模。潍坊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对国内五大图书供应商的数字图书及音像资源进行了整合,重构了跨库搜索引擎,实现了一站式登陆访问,使学习和阅读图书变成了一件随时随地方便的事情。

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的仿真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需要、体验和联想,有助于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目前,潍坊正在借助信息技术建设基于全市共享的大型网上虚拟实验室,计划覆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当前,已经建成物理数字化互动仿真教学实验系统,含有188种组件和208个实验案例,能仿真电学、波、光学、力与运动和声学实验。建成化学数字化互动仿真教学系统,含有233种组件和143个实验案例,能精确仿真化学反应,并能够绘制图表分析实验数据。安装数字星球系统,通过软件控制地理数字资源,融合多媒体信息实时互动及屏中屏演示功能,实现了用数字视像圆球体屏幕,以立体模式展示天文地理信息,使人们能够从全球、整体、综合和区域的角度研究探索宇宙空间环境和地球环境,为学习者创建了一个真实感知地理环境和时间跨越的体验平台。

四、现代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新形式

篇2

《今日教育》:王老师,您好,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创造力只存在于少数天才身上,教育是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您怎样看这个问题呢?

王竹立:这要看我们如何界定创新人才。如果我们把创新人才界定为那些已经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那确实不能单靠教育就能做到。因为要完成创新性成果,有很多外在的因素,如时间、机遇、环境、政策等,这些因素与个人内在的因素综合作用,才可能导致创新性成果的诞生。创新性成果诞生在哪里,诞生在什么时候,诞生在哪些人身上,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我们把创新人才界定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有可能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那么教育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创新人才是可以培养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想象力往往高于成人,而创造力与想象力密切相关。只不过在以后的生活中,创造力被后天的经验与不恰当的教育给遮蔽了、压制了。当然我们承认创造力确有先天的差异,但只要我们教育得法,是可以将每个人身上原有的被遮蔽与压抑的创造力重新激发出来的;经过合适的训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正如我在《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一书扉页题词所说的那样:“思维的翅膀是天生的,但科学训练可以让你飞得更高更远”。

从创新思维课程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如创新思维的定义、原理、方法等这样的显性知识),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能够用语言、文字、符号等载体表达出来,这类知识是可以教的。虽然目前人类对创新思维的脑内过程与机制还了解得不够多,但也绝非一无所知,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对于具体创意的萌发与实现过程,则更多地与个人的经验、思维的类型、环境的因素、社会的氛围乃至机遇、意志和品质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个层面是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能达到的。其中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今日教育》:有人认为,不要把创新看得太“高大上”,创新也是有领域和层次之分的。在您看来,科学技术、医学、文学、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有何不同?新时代的创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王竹立:我完全同意不要把创新看得过于神秘与高不可攀。创新有大有小,不同领域的创新各有不同。天才人物可能做出改变人类与社会的大创新,我们普通人也可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做出自己的小创新、微创新。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小创新、微创新,积少成多,也可以变成大创新,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文学艺术领域的创新更需要想象力,更无拘无束,更能彰显创新者的个性;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除了新颖之外,更强调价值和实用性;教育介于两者之间。医学的创新很多来自实验或实践中的偶然发现。

创新者需要具有下列基本特质:强烈的创新意识;高度的自信;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对新事物的敏感与好奇;坚韧不拔的精神。除此之外,今天的创新者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创新,还要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

并非知识越多越利于创新,拥有好奇心、想象力、个性化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更重要

《今日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完成。有的省市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苗子。您怎样看待这种合作?基础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王竹立:培养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如果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将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都扼杀掉了,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搞没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再怎么努力也可能无济于事。人的思维在小的时候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等到成年已基本定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础教育阶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要。我赞同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孩子科学研究的意识与兴趣,但认为这样还不够。因为这种计划受惠的学生人数毕竟有限。我主张基础教育最应该做的是,好好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个性,好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让孩子对学习新东西感到厌倦与畏惧,不要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今日教育》:人们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印象通常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比较系统、扎实,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弱。扎实的基础知识真的会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吗?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呢?

王竹立:确实如此。人们对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以为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创新。其实大量的研究表明,知识对于创新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完成一个创新作品,或实现某个创新目标,确实离不开大量的相关知识,但并不是f知识越多越好。因为学校里教的知识是前人的认知与经验的总结,是被专家学者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这些前人留下的东西有可能让我们产生思维定式,而定式思维恰恰是妨碍我们创新的最根本原因。在处理常规事物时,知识确实可以让我们很快找到解决办法;但如果遇到新事物时,我们还固守原有的知识,不能突破思维定式,就会阻碍创新的发生。这种时候,知识少一点也许反而障碍更小。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内行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外行反而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解决了。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具有跨界的经历,创新大都发生在交叉学科交叉领域。研究表明,创新与正规教育水平的关系并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正比关系,而是呈钟形曲线(又称正态曲线,是一根两端低中间高的曲线)的关系。创新与知识在脑内是如何组织的,以及大脑如何利用知识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共性化知识结构对问题的解决与创新并不是最有利的,而以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个性化知识结构才更有利于创新。

有鉴于此,我认为基础教育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把知识本身看得过重,真正重要的是想问题的方法。教师千万不要满足于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与其让学生为记住某个知识点而学习,不如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顺带”学习某个知识来得有效。要允许学生犯错,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学生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二,不要让学生产生一个问题都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错误印象。要告诉学生,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式、多个正确答案。真理无处不在,关键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激发创造力的秘诀之一是努力寻找第二个正确答案。

第三,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敢于质疑,坚持独立思考。教学不要拘泥于教材与大纲,应该更加开放。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进行社会化交流与合作。处理好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碎片化学习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往往涉及最新的、最前沿的或真实的问题和信息,如何帮助学生将碎片化信息与知识整合起来,进行创造性重构,是网络时代学习与创新的关键。

第四,应鼓励跨学科学习。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才被人为地分成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解决真实问题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

第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不强求一律。今天的教育不再需要制造标准件,而应该培养具有不同的个性化知识体系、能独立思考与创造的创新性人才。

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今日教育》:很多人认为决定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考试招生制度。目前,国家高考、中考改革已经启动,您认为,这样的改革将会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哪些影响?

王竹立:目前中考和高考招生制度确实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我们的招生制度还是采取标准化考试形式,还是以分数为唯一的录取指标,如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开放与多元,如何能培养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目前高考改革已开始启动,总的方向是对的,但步子太慢,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有限。今后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可先从改革考试试题开始,让考题更加灵活开放,更加贴近今天的生活实践,不再受教材和大纲局限,引导学生多从网络学习中获取信息与知识。试题开放了,教育教学也可能跟着开放了。

《今日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有学者提出要在中小学开设创新思维课程。您认为中小学有没有必要开设创新思维课?

王竹立:我不反对为中小学学生开设创新思维课程,但我觉得这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部门领导开设创新思维课程,让他们了解创新思维原理与方法,这更加重要。如果老师自己的思维是保守的、不创新的,如何培养出能创新的学生?孩子本来天生就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的关键在于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开设创新思维课程很有必要,主要为了将他们被遮蔽和压抑的创造力重新释放出来。

《今日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少学校实施了科技教育,现在STEM教育、创客教育也在国内火热开展起来了,您认为,中小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竹立:最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将这一类教育变成另一种知识灌输与应试教育。据我观察,有些所谓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变成了科技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作品的竞赛。比如,一些中小学创客教育,让孩子学习一种软件或硬件技术,然后依样画葫芦地制作一个3D打印的作品,里面并没有体现出多少创意与思维训练;一些机器人大赛,更多的是比拼材料、金钱和技术,而不是思维与创意。真正的创意产生往往需要一种游戏心态,不能有过强的功利心。当然这种教育总比课堂上满堂灌效果要好,因为有动手实践。但毕竟这类活动参加的学生人数较少,偏重于科技领域,而且大都在课余时间,对传统教育的改变不大。创新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局限于具体课程具体领域,也不局限在科技领域,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创新,都应该创新。所以我主张首先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只有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教师和管理者,才能惠及更广大的中小学生,才能让我们的常规课堂也变成创新课堂,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整个的教育。

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创造力,需要自由、宽松、民主、合作的大环境

《今日教育》:从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创造力的角度来看,中小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教师能力等方面应该如何做出调整?

王竹立:第一,引进网络,让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进学校、进课堂。网络丰富的资源与信息,对形成开放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西蒙斯把知识分为硬知识和软知识。硬知识是指那些被专家学者结构化了的基础知识、经典知识,是写进教科书和学术专著里的知识;软知识是网络带来的尚未被专家学者结构化的知识。这类知识可能不系统、碎片化,而且良莠不齐,但它往往代表了新的信息、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领域。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产生了大量的软知识,如果我们不重视对软知识的甄别、学习和利用,我们就可能落后于时代。今天,学习与创新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已经允许人们一边学习,一边创新。为创新而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对学习的创新,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第二,课程融合,将一些相近或相关的课程组合成一批大的综合性课程、交叉性课程,这对孩子的创新思维与探索发现很有必要。

第三,增加文化艺术类课程的比重。文化艺术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非常重要,激发创造力需要软性思维,而文化艺术对软性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软性思维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它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类比思维、联想思维、灵感与顿悟等,在创意的萌芽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属于硬思维,在创意产生之前和创意成型阶段非常重要。这两种思维分别代表了右脑和左脑的思维方式,对创新都必不可少。

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8454(201 2)06-0025-03

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有6个模块,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必修是《信息技术基础》,选修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现在很多城镇家庭已经普及了电脑,很多家庭生活、学习都需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实现,而计算机故障及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具备计算机维护能力已经成为计算机使用者必备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计算机维护技术可以作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课程之一。

一、计算机维护技术作为选修课的原因

现在计算机在城镇家庭尤其是有高中生的家庭已经基本普及,计算机已经融入高中教育。高考志愿都需网上填报:一些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通过网络公布,部分作业也要求通过网络提交:高中生也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计算机已成为高中生一个重要的学习生活工具。但这个工具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及安全问题,如果使用者能自己处理将是最方便、最快捷、最省钱的方式。香港著名的艳门照事件就是因为在电脑的维修过程中被发现了不雅照片:央视名嘴马斌离开央视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黑客进入他的电脑,发现了其不雅照片。现在很多计算机都配置了摄像头,尤其是笔记本内嵌式摄像头如何保护使用者本人值得我们重视。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维护计算机安全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计算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速度会越来越慢,如何优化系统,提高速度?计算机在使用中遇到死机、蓝屏如何办?网页打不开怎么办?重要文档、数据(作业或者复习资料),如何安全存储等等问题的解决都需借助计算机维护知识技能。

目前高中生的计算机一旦出现故障是父母帮忙处理,或者请专业人员处理,可这要花时间,且需一定费用,有时还要被不良维修者欺骗。其实有很多故障,尤其是软件故障只要具备简单的维护知识都可自行处理。计算机维护技术符合现在学生需求,因而完全可以成为信息技术的选修课之一。学生学习计算机维护技术可以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探索、动手欲望最强时期,通过处理真实故障。提高自己计算机性能及安全,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适合的计算机维护技术

计算机维护技术内容繁杂,对高中生来说只需掌握常见的维护技术。也就是与时共进的技术。这是因为计算机软、硬件更新快,维护技术方法也需适当更新。

1.硬件维护

台式机各设备的连接,笔记本电源、键盘鼠标的连接,电池的安装;台式机灰尘的清扫,机开箱时静电的处理:开机不能启动的判断上,当开机是黑屏时,通过键盘的数字锁灯的开关判断,是主机未自检通过还是显示器未开:电源接线板开关是否打开,接触是否良好,是否有接地线,在雷雨天要关机,拔下接线板等。会进入BIOS,查看硬盘,会设置光盘、U盘启动,会设置密码,会恢复出厂默认。保存退出等;其它的硬件维护可自学。

2.软件维护

计算机故障大部分都是软件故障,只要能进入BIOS,除硬盘故障外,基本都是软件故障,很多软件故障对普通使用者来说都是可以自己处理的。

一定要注意计算机安全,计算机不安装杀病毒软件100%不安全,安装杀病毒软件也不保证100%安全,至少要会安装一种杀病毒软件,并要每天更新病毒库,要每月补一次Windows系统漏洞,可以使用服务中自动更新功能,也可使用第三方软件。目前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日渐增多,上网一定注意不明来历邮件,不要随便打开不明来历的链接:对网上要留的身份信息一定注意,不要随便就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电话、住址、父母信息等;要经受住网络诱惑,网络上很多不良信息表面都非常美好,但页面的背后却有大量黑客木马程序,一旦打开或进入就有可能被黑了:现在很多计算机都有摄像头,不要把自己的视频给陌生人看,对笔记本内嵌摄像头一定注意开关,最好贴不透明的纸在摄像头前保护自己:使用计算机上网络时很多地方要使用密码,了解密码设置如何更安全、如何保护自己重要的文件等。

现在电脑基本都是使用Win,dows系统,学习Windows本身的维护功能,如Msconfig中启动、服务的优化:文件夹在选项查看中的高级设置: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设备管理器中各设备的查看及是否正常的标识:启动和故障恢复选项及等待时间设置:虚拟内存的设置:系统还原的调置与恢复:任务管理器的应用程序、进程查看、结束,CPU、内存占用情况:注册表的基本知识,只要用处理启动项,可以查找文件即可,可重点了解组策略、服务的查看与禁止:会删除程序:会设置显示分辨率:会查看声音。

硬盘碎片分析与整理:分区的文件规划,自己的文档不要存放在C盘,文档可以按类、按时间等多种划分,分类分级存档:对重要文档数据一定注意备份,可用U盘备份,也可网络备份,介绍几种网络(云)存储工具如:微软的LIVE、网易网盘、115网盘、数据银行等。

要学习使用第三方软件优化系统,如用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提高启动速度,优化注册表、清理系统等。

计算机蓝屏的处理,有时只要重启下就可以,如果反复出现,可进入安全模式,使用系统本身功能减少启动减少服务,杀病毒,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第三软件进行优化处理:还可以使用系统还原功能。有条件的也可以学习GHOST安装系统、U盘启动制作、U盘安装系统等。

网络的配置,如何进行拨号,账号密码的保存,不需要拨号的如何配置IP、DNS等,及这些数据的保存;如果QQ能上,网页打不开很可能是DNS问题,换个DNS或增加多个DNS:上网就要用到浏览器,如何使用不同浏览器,浏览器的简单设置等。

上课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故障,把一些典型、新的故障现场解析。

三、如何上计算机维护技术课

操作性、实用性是计算机维护的特点,计算机维护技术课操作性非常强。现在高中虽然都有机房,但可以上计算机维护课的机房基本没有,机房很多都是带有硬盘保护卡的或是无盘的,很多计算机维护技能无法让学生在机房操作,否则对机房维护来说工作量非常大,因此在学校机房进行计算机维护教学不现实。但

城镇很多高中生家庭基本都有计算机,学校没条件,家里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并且至少操作一遍,可以将操作录像共享给学生,可挂在校园网,也可挂在土豆网等视频网站上或者是网盘上。教师操作可以是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主要是介绍引导学生入门,如果有时间还可让个别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操作,既加深学生印象。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回家操作时请家长参与进行计算机维护,共享的录像也可让家长先看。学生先从简单人手,根据自身情况学习、操作,从而能进行计算机基本简单维护。

成立兴趣小组,学校都有机房,可以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及家里没电脑的学生在课余到机房帮忙,机房总是会有个别电脑出现问题,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进行维护。城镇学校教师现在已经普及电脑办公了,但他们经常遭遇计算机故障,很多教师也不会计算机维护,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经常找信息技术教师帮忙,这时可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课余时处理,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

现在很多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是非零起点,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对部分学生来说已经完全不必要了,或者只要按照课本自学就可以,完全可以利用这部分时间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计算机维护技术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的选修课程。

四、计算机维护技术课的评价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