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0: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以及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基本规律在高校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因此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育基本规律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多教学实践的进行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教育基本规律概述

教育基本规律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通常来说在教育基本规律中较为重要的规律主要有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教育结构应当合理、教育应当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协调等。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教育基本规律进行了概述。

1.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

教育的发展应当始终与国民经济相协调,这是教育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通常来说国民经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都会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且众所周知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教育应当服务并服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除此之外,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还体现在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相协调,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国民经济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最终更好地提升教育水平与国民经济水平。

2.教育结构应当合理

教育结构的合理是促进教育水平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通常来说只有合理的内部层次结构才能更好的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通常来说教育结构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流程应当合理,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比例应当合理并且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应当流畅,另一方面是教育专业应当合理,即在教育过程中理、工、农、医、师、林、水、文、财、体、艺、政法等方面的人才都能得到合理的培养并且这些专业的比例应当协调,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

3.教育应当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协调

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相协调是教育的重要原则。通常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会影响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因素较多例如学校、教师、家庭、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都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育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例如择校现象的出现、保送生现象都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重减少相关因素对于教育纯粹性的影响并有效减少后天的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对受教育者的制约,从而更好地提升我国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

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是教育基本规律实用性强的重要体现。通常来说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促进高校教育分工更为科学、促进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有效、促进重点教学项目的合理推进等方面。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1.促进高校教育分工更为科学。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分工更为科学,上文已经阐述了教育基本规律之一就是教育结构应当合理。在这一基本规律的影响下许多高校从时代特征出发促进高校教育分工更为科学。例如许多高校在学科设定过程中考量了学校、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科把握并对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责任进行有效明确,从而促进高校教育变得更为多元化。除此之外,教育基本规律对于高校教育分工的影响还主要体现在学科宏观框架的变化上。例如,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实践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在教育基本规律的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当促进教学分工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当注重在分工实践中明确自身角色并且明确其核心权利与义务,从而在灵活调整教育分工的前提下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2.促进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有效。教育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有效实践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有效,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基本规律的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协调发展这一规律对于教育评价的基础性。即任何高校教育评估实践在进行时都应当考虑到对受教育者身心的影响并促进受教育者能够得到更加协调的影响。除此之外,众所周知高校教学评估是一项成本较高活动,因此教育基本规律在高校教育评估中的实践可以促进高校教育评估成本的合理化同时有效减少高校教育评估成本。

3.促进重点教学项目的合理推进。教育基本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还能很好地促进高校重点教学项目的合理推进。例如教育基本规律的实践可以促进高校质量认证体系的有效建立并且能够促进动态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建立同时能够更好地帮助高等学校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并加强与其他社会机构的信息联系。除此之外,由于教育应当与国民经济相协调,因此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根据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实践,从而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在同步提升。与此同时基本教育规律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高等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教育基本规律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篇2

二、经济学的哲学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哲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哲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学的进步,而离开经济哲学的支撑,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就缺乏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在对经济哲学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许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社会经济能够得到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诸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发现,在目前较为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当中,哲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学家在提升自身经济学能力的过程中,必然要掌握必要的哲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议。就拿英国来说,其在长期的发展当中,经济学相关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背后是诸多伟大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但是对于这些经济学家来说,他们不仅只是研究经济学,对于哲学也有着十分深入的探究,几乎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是哲学家。由此可见,在经济学的发展当中,其所体现出来的哲学内容是经济哲学的重要形式。所以说,在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当中,经济学家想要更为科学的提出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必须要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承认经济学当中存在着经济哲学。这就要求经济学家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哲学规律,从本质上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各种经济事实进行哲学性的解释,将哲学与经济发展更好的融合起来,进而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

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自己的著作以及理论当中对于劳动价值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诸多经济哲学的思想。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们无法更深层次的去理解经济学范畴当中的哲学思想,这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误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经济学范畴当中,经济哲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经济学范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劳动与商品价值相结合,劳动价值产生之后对于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劳动价值的重要性来进行分析,能够对经济哲学展开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在诸多的经济学家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学者都将经济哲学划分到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来加以理解与阐述,通过对经济学范畴当中的效用、价值以及发展等等因素进行分析,更好的把握其中所包含的经济哲学。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将哲学与经济学充分的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结合来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阐述,进而更为科学的对社会的发展进行指导。在经济学的范畴当中,通过客观的认识其中存在的经济哲学,能够更为准确的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把握,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为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经济哲学的存在形式当中,经济学范畴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哲学是发挥其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所在。

四、经济生活智慧的哲学命题化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更好的对一些经济现象展开研究,往往会提出相应的经济命题,通过对这些经济命题的分析来对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而通过对这些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经济命题当中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其同样包含着诸多的哲学性内容,这就表明了哲学思想的存在,是构成经济学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经济哲学表现在经济生活智慧当中的哲学命题化,通过将哲学内容与经济学命题更好的结合起来,能够从本质上来对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学命题当中的哲学性质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性也就决定了哲学在经济命题当中的重要作用。在对经济学命题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既可以将其视为经济学命题,也可以将之称为哲学性命题,这种双重性的存在也就为经济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研究方式。在现代经济的发展当中,想要更好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要从本质上来对经济生活进行掌握,通过哲学思想的应用来增强经济生活当中的智慧水平,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保证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采取最为恰当的发展方式,将哲学思想当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充分的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通过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决策水平,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篇3

1.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

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担负着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等任务,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和公共设施等条件,为此所发挥的“社会费用”,须从受益企业的生产费用中扣除,从而形成具有强制性的纳税义务。

因此,国家以收缴各种税费的形式,与企业之间产生财务关系,企业应照章纳税。是一种强制性分配关系

2.企业与出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企业的所有者要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以便及时形成企业的资本,同时,拥有参与或监督企业经营、参与企业剩余权益分配,并承担一定的风险;管理企业利用资本进行营运,对出资者有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实现利润后,应该按照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其所有者支付报酬。一般而言,所有者的出资不同,他们各自对企业承担的责任也不同,相应对企业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也不相同。

因此,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与共和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的剩余权益分配关系,体现着一种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

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人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企业除利用资本进行经营活动外,还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便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要按约定的利息率,及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要合理调度资金,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本金。

因此,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债务----债权关系。

4.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是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

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债权----债务关系。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企业在实行厂内经济核算制和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条件下,企业供、产、销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要计价结算。

这种在企业内部资金使用中的权责关系、利益分配关系与内部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他们以自身提供的劳动作为参加企业分配的依据。企业根据经营者的职务能力和经营能力高低,根据一般职工业务能力和劳动业绩大小,用其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薪、津贴和奖金,并按规定提取公益金等。

企业与职工之间是以权、责、劳、绩为依据的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8.企业与董事会、监事会的财务关系

董事会决定企业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企业年度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弥补亏损和增减注册资本等方案,企业要为董事会支付董事会经费,因此,企业与董事会之间发生经济利益关系。监事会负责检查企业财务,企业执行董事会决议的一切财务收支,都要接受监事会的检查监督,同时企业也要支付一部分监事会经费,因此,也与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

财务关系的发展规律

1.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律

在财务活动运行过程中,有诸多规律在其中发生作用,推动着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发展。其中必有一种规律是基本规律,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着其他规律发生作用程度。财务关系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充分协调和发挥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财务关系,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在坚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各方主体的利益,不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二是确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三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财务关系发展的具体规律

财务关系的形成、运作、发展有其特定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反映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律。

(1)财务关系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完善规律。财务关系的发展变化通过经济体制反映生产关系的特定内容和要求。财务关系的处理为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的健全和完善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国家与企业的财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作为财务主体建立新的财务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财务权利的代表承担监督管理宏观和微观财务活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财务关系发展适应理财环境变化规律。财务关系的发展要与特定的理财环境相适应,理财环境是财务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宏观环境对财务关系影响是广泛的、间接的,而微观环境尤其是企业内部理财环境对财务关系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具体的。不同理财环境因素对财务关系影响的程度、范围、方式和方向各不相同。

(3)财务关系的发展一定要适应财务活动变化规律。财务关系是资本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经济关系,财务活动的价值形成、实现、增值的活动是借助于筹资、耗资、收入、分配等具体环节实现的。

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的有机结合,紧密相连,构成现代财务的基本内涵。财务关系受制于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对财务活动的变化具有反作用。

(4)财权与物权的统一与背离规律。财权与物权是从两个方面对财务实行管理,即实物形态上的财产管理和价值形态上的财产管理,而财务管理侧重于对价值形态上的财产管理。财权与物权既统一、又分离,独立财权是现代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财权是前导,物权是基础,财权与物权适当背离的现象有利于协调财务关系,促进财务运行的良性循环与周转。

(5)财务责权利相统一的规律。投资者、经营者等各方主体要求企业财责、财权、财利相统一,在责权利中责是核心,利是动力,权是保证。这一规律要求建立科学的财务体制,对于各个财务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给出明确而合理的规范;适应财务体制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使各方责权利关系的处理具有详细,具有可操作性;适应经济发展及财务关系的变化调整,改革财务体制使财务责权利关系协调运转;要建设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法律、法规制度。

 

财务关系的内容和发展规律相关文章:

1.财务流程再造的内容和必要性

2.财务管理论文开题报告精选

篇4

坚持四大建设协调推进,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四大建设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彼此之间不能相互适应。尤其在经济发展还相当落后的阶段,生产力的迅速变化,极易造成生产关系的不适应。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就是其集中表现。协调好四大建设之间关系,将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进而创造使社会主义中国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条件。

坚持四大建设协调推进,是由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决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集中表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支配和决定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矛盾,并以此确定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多个层次,它既表现为基本生活需求,也表现为精神和发展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必须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推进去实现。

坚持四大建设协调推进,也是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得出的,它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虽然世界上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有大量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不仅面临特殊的历史背景资源,面临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的方式等方面,都与其他国家有显著差异,如果简单照搬它人经验,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其他方面发展,让经济建设孤军深入,缺乏政治、文化、社会的保障和支撑,不仅将付出惨重代价,而且可能葬送正在兴起的事业。

用科学发展观把握总体布局的协调性

我们对四大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从总体上看,经济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文化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社会基础,四大建设共同构建了现代化建设基本内容。

然而,在全面推进四大建设中,四者之间关系如何更好地把握,仍然存在不少疑惑。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和国情去认识各项建设之间关系,促使其保持动态平衡。譬如,建国后的几十年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不仅制约着政治文明建设,而且制约着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制约着社会组织的发育。为尽快改善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为其他建设创造发展的物质条件,我们必须将经济建设置于四大建设首位,让经济适度超前发展。经济建设先行,既体现了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也符合加快发展的要求。而在物质条件发生很大改善的今天,尽管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还不能被取代,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质量。

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建设滞后,也导致各项建设之间的不协调,引发了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协调发展要求。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符合广大群众的新愿望和新期待,也符合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同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也需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明确相对具有的主次关系。

促进四大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在各项建设内部形成相应结构。经济建设如果仍然以传统增长方式为主,那么,政府管理体制、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劳动者培训、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等,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容。

根据四大建设需要发挥政府主导性

篇5

一、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和省域经济环境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而国内短缺经济即将结束,买方市场开始全面形成。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也将步入这样的一个历史新时期。投资主体多元化与非公有经济发展缓慢的矛盾、政府投资行为的倾向与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等,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来说,都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规划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时,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具备的相对优势,确定出河南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河南省更要以动态的发展眼光,确定未来能在国内外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并促使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得到改善,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产业,进而创造条件、制定政策,并在其产业阶段的幼小期加以保护和扶持,使之能在未来成为支撑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并最终带来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产业结构的根本改善。

(二)河南省旅游产业面临挑战

旅游业虽然是一个非物质性的生产部门,但是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却非常的强。旅游业不仅能带动物质部门生产的发展,而且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的基础之上,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生产条件,就不可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业、邮电业、金融、外贸、轻纺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旅游产业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产业发展到今天,一些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这些制约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许多是由于缺乏对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和认识,缺乏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指导。所以,旅游业的现代化建设越来越需要加强对旅游产业经济的研究,以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旅游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制定出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政策,以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旅游产业的经济学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研究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规律可以为我们规划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产业结构变化,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生产的目的是消费,而消费决定于收入水平的变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用于基本生存以后的剩余会逐步增加,人们的消费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对文化、健康、享受等的需要就会上升,消费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生产结构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必须做出适当调整,这就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消费结构的变化正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最基本原因之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正是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用于旅游等发展性用途的消费比例将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旅游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可以预见,未来旅游需求还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三、河南旅游业应采取的措施

河南旅游产业结构只有不断优化和调整,通过调节旅游经济规模、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深化旅游企业改革以及鼓励旅游创新等多种途径,才能充分体现旅游产业的关联性,才有利于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才有利于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从而推动整个河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可以说现在是中国旅游业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将面临诸多难得的机遇。河南旅游业如何有效地开发建设好历史文化资源,使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打造出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将会大大促进河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省旅游业的相关部门应审时度势,投入大量专项资金,打造“三点一线”旅游精品,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旅游关联的产业,以期将河南省建设成为文化旅游的中部强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旅游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篇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新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而且城市功能定位应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作为首都,北京处于我国城市体系顶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指出,要“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首都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展首都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这是北京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

世界城市是一种高端形态。国际城市的形态从层次上可以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形态是指全球性国际城市,也叫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公认的只有这三个;中端形态是指区域性国际城市,它在跨国界的区域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如巴黎、新加坡、香港等;低端形态是指国家性国际城市,也叫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就是国家认定的中心城市。就是说,北京还处于国家性国际城市形态的阶段。

建设世界城市,必然对首都北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必然要求首都北京从大国首都的定位来思考和谋划北京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拉开北京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的大幕。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城市化的追赶者。近三十年来的追赶,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快步前进,中国各地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着波澜壮阔的造城、改城、扩城运动,北京也难避免。当前北京人口蜂聚、交通拥堵、空气浊化、贫富差距拉大、城市不断膨胀,所有这些城市病,都是以往许多国际城市所曾经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在重复。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在理念上、思维上、方法上、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创新;如何以新的理念理解城市的功能,诠释城市的价值,切实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低耗、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如何洞悉先行世界城市曾经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背后的历史逻辑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都是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考验。

专家指出,世界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世界城市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世界城市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任何一个世界城市都不是孤立的,纽约、伦敦、东京都有一个区域腹地的繁荣和支撑。这两个基本规律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点重要启示: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环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推动首都城市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世界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方式,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高端的、低碳的、优质的、集约的和多元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个背景与西方完全不同:一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执政党主导的国家治理模式。因此,我们建设世界城市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也不能简单仿效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既发挥我们独特的优势,又最大程度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和科学借鉴国际经验。

篇7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Haeckd)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其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具体而言,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一是生物之间的关系;一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内容,大致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加以研究。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由国际科联发起的国际生物学计划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推进,生态学已进入到现代生态学阶段。生态科学体系日趋丰富和完善,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就有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群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具体来说,人既具有生物生态属性,又具有社会生态属性。作为生物人,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人类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体质形态;作为社会人,人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形成了不同的人类文化。因此,人类生态学,既研究作为生物的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又研究作为社会的人,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目前,人类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学规律,是指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它的作用范围不仅是生物本身或环境本身,而是生物与环境相互的整体。美国生态学家小米勒曾总结出生态学三定律:①多效应原理[该原理由哈定(G.Hardin)提出];②相互联系原理;③勿干扰原理等。目前,我国生态学界就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而言,一般认为,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的生态学基本规律较为全面。具体有下列五大规律:①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互生规律;②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③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④相互适应和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⑤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规律。上述的生态学基本规律,是生态平衡的基础。

二、人才生态圈的群落效应律

地理学中的人才圈,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才涌现和汇集呈圆圈状分布的人才空间分布形式。生态学中的生态圈,是指生物与其环境的总称。在这里,所谓人才生态圈,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人才群体及所处的环境构成的人才生态系统。换句话说,人才生态圈即是人才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在人才生态圈内,不同类型的人才组合成各种人才群体,各种人才群体又组合成复杂的人才群落。人才个体之间、人才个体与群体之间、人才群体与人才群体之间、人才群体与人才群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样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出人才生态圈的各种群落效应和规律。这种群落效应和规律,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生态圈人才发展。就生态圈群落效应对人才发展影响的规律性现象而言,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一)异质互补的优化效应律。

生态学研究表明,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种类越多样,层次越明显,系统越复杂,其就越有生命力。相反,单一种群就容易衰亡。探究其内在机理 ,就不难发现,一个生态圈内,生物种类和层次越多,就越能组成“食物链”或食物网,生物之间彼此“相生相克”,异质互补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促进诸生物种群共生共荣,整个生物群落优化和繁茂。这种规律性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异质互补的优化效应。

生物群落的异质互补的优化效应,对于人才生态圈也不例外。实践证明,要组建优化的人才群体,就要遵循异质互补的原则。因为不同专业、不同智能类型的人才组合在一起,可起到专业互用、能力互换、技能互补的作用。不仅如此,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才组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包容、协调互补。这样,组成的优化的人才群体,不仅其功能具有1+1>2的效能,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竞争力和生命力;而且为构成该人才群体的每个人才个体的发展,创造了协调、和谐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位矛盾及转化效应律

生态位(eco1ogica1 niche),是生态学的最基础的专业术语,是指一种生物种群在群落中、在时空上所占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组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其既表示生存空间的特性,也包含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特性。在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生态位有层次高低、宽度大小之分。生态位的高低,取决于该生物个体或种群在群落中功能和作用的大小;生态位的宽度,取决于该生物个体或种群对其周围多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程度。在生态位的差异状态下,生物个体或种群为在群落中生存和发展,促使生物在群落中一方面去寻求、竞争、占领良好的生态位,另一方面也迫使生物不断适应现实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视域来看,在人才生态圈内,也有个人才生态位的问题。人才作为一种高级生物有机体在人才群落中,根据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以及适应度,均有各自的生态位。这里所说的生态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一是自己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当人才经学习、研修和实践,其才能提高了,与其在人才生态圈内生态位现状产生矛盾,其必然要求冲破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束缚,寻求、获得更高层次、宽度更大的生态位空间。在解决此矛盾过程中,人才必然向高层次方向转化发展。

(三)竞争筛选的张力效应律

自然生态系统有个普遍的法则,即优胜劣汰法则。正是生物的这种竞争,激发了生物种群的生命力和活力,从而促进了生物种群的进化。竞争筛选、优胜劣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种群的进化具有最直接的积极意义。

从生态学视域来看,在人才生物圈内,人才的公平、公正的竞争,同样对人才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人才在竞争中,竞争各方的潜能、拼博力、毅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释放,以求取胜。整个人才生态处于一种积极进取的张力状态,这种“张力效应”,显然有利于人才个体和群体的成长和发展。当然,我们所说的竞争,应该是科学的、适度的,否则也会挫伤人才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乃至破坏人才生物圈的动态平衡。

三、人才与生态协同进化律

(一)生态学的协同进化律

生态学界认为,生态学基本规律之一: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律。具体而言,生物与环境之间,经作用与反作用,相互适应与补偿,最后获得协同进化的结果。例如,最初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由于没有多少土壤,以致地衣所得的水和营养元素十分少。然而,地衣生长过程中的分泌物和尸体的分解,不但把等量的水和营养元素归还给环境,而且还生成能促进岩石风化变成土壤的物质。这样,环境保存水分的能力增强了,可提供的营养元素也增多了,从而为高一级的植物苔藓生长创造了条件。如此下去,以后便逐渐出现了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生物与环境就是如此反复地相互适应和补偿,于是,生物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而生态环境也在演变,并得到改善。

(二)人才与生态协同进化律的表述和内涵

从生态学视域来看,人才与生态环境同样存在协同进化的内在关系,即人才与生态协同进化律。其可表述为:在人才系统与生态环境和谐协调条件下,必然会促进两者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人才发展依存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又依靠于人才发展,应把人才发展放在战略领先地位。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协调统一于整个区域总发展之中。

四、规律的利用

启示之一:人才系统与外部环境应整体性开发。人才与生态协同进化律告诉我们,人才系统发展与外部环境发展具有整体联系统一性,因而两者应整体性开发。就人才与经济整体性开发而言,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开发活动应相互对应。其具体体现在:人才资源开发的数量应与经济发展的规模相对应;人才资源开发的能级结构应与经济开发的技术构成相适应;人才资源开发的专业结构应与经济产业(行业)结构变革相协调;人才资源开发的地域布局应与经济开发活动的地域过程相一致。总之,人才资源开发要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之中,人才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保持协调统一。

启示之二:要坚持动态调节的用人原则和权变用人方略。生态位矛盾及转化效应律告诉我们,随着用人活动内外诸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人才群体结构产生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这就要求用人者必须及时对人才个体使用和人才群体结构加以动态调节,并实施权变用人方略。所谓权变方略,指的是权衡利弊,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随机应变的用人方略。其实质是坚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在动态中灵活而有效地用人。为此,要确立“三个观念”,即确立正确的权变用人观念、确立随环境而变的用人观念、确立随对象而变的用人观念。就后者具体而言,随着人才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成就感的增强、成熟度的发展,应及时提升或调整其在职场中的生态位,给予其发展空间,让他更好地发挥创造才能。

启示之三: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开发机制。竞争筛选的“张力效律”告诉我们,公平、公正的竞争有利于激发人才的进取心、潜能和创造力,使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的,“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管理,为优秀企业家和各种专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以解决人才队伍老化僵化”。无数事实证明,竞争为人才比较创造了条件,有比较才好鉴别,有鉴别才能择优开发人才,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涌现。

启示之四:组建优化的人才群体结构应注重异质互补。异质互补的优化效律告诉我们,异质互补可使人才群体结构总效能大于组成该群体的每个个体人才的能量之和,并使每个人才得以错位发展,各得其所。据此,管理者在组建优化的领导团队、管理团队时,应防止“同型相拆”,即防止同一种专业、智能类型人才在人才群体中的相互排斥的现象;而要贯彻异质互补的原则,为人才群体中每个人才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协调的生态环境。异质互补对于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实施科技攻关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马世骏.生态规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略论现代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学报,1981(1).

篇8

关键词:

经济下行;居民消费;消费结构;消费习惯

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及中国经济的现状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根据供需理论和消费者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消费者是理性的,理性的消费者为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自然会调整消费结构,实现在既定成本下的最大效用,而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水平和生产方式,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改变主要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当然,这也会涉及到中国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居民的消费状况造成影响;根据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通过市场机制济增长中促进价格价值关系和供求关系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消费者消费变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其增长方式仍不合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消费在拉动经的作用仍然不显著,“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储蓄和低消费”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总需求的三大组成部分中,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出口贸易则容易受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投资和出口应该以消费为基本点,因为消费决定了投资和出口。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使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保持高的消费率与经济发展的初衷相一致。而且各项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GDP,CPI,PPI等指标屡创新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无疑给中国的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居民的消费习惯造成了重大影响。

二、中国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变化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偏低。

自1995年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率。而且中国的居民消费还呈现出水平低的特征,同时具有向下发展的趋势。其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居民消费偏重于温饱型,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偏低,在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的今天,居民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而精神文化消费却相对不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也较大,城镇居民一直保持着较高消费水平,相比之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较低。今年来,居民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消费结构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传统消费比例的降低和发展型消费及享受型消费比例的提高。城镇居民居住、交通支出成为新的消费重点。现在有很大一批人想改变目前的生活条件,纷纷涌入大城市,掀起了一阵购房热。目前商品房的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方便了日常出行,汽车消费成为了城镇居民的新的消费增长形势。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庭,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点。其次,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适应相应的市场经济状态,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使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根据我的相关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把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作为一种家庭储蓄。也即未来居民储蓄将更多地用于教育消费支出。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子女投入的教育费用也在逐年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储蓄意愿,这在一方面说明了居民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医疗制度的改革也使得居民的相关医疗支出增加。目前“看病贵、看病难”是制约居民医疗消费增长的一个主要问题。近来,通信、信息消费成为我国居民新的消费热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通信行业的发展,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具体表现。所以通过增加通信消费需求,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需求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就业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总体来说,通过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以相应的新知识技术带动新的消费行业的发展,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

三、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1.人均收入水平,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易知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收入都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即随着居民收入的上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上升;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减少,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居民对精神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与支出相应增加。

2.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而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元经济是其基本特征,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差距较大,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消费信贷在中国城市有着较完善的消费型金融服务,而目前农村的相关金融机构的数量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信贷需求。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比较单一,至今尚无法完全满足农村的消费型业务需求。农民所需要的消费性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信贷和农村信用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主体不能满足农村大众的需求。此外,与城市经济相比,农村经济难以使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相关的消费信贷业务,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没法完全满足农村居民消费性信贷需求。

四、建议与对策

1、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国家政策规定来提高中低阶层收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基本工资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以增强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度,最终实现国内需求的转型。

3、建立健全消费信贷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加快建立完善的信贷体系,开展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服务业务,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鼓励银行创新信贷业务,使消费信贷走向农村,扩大消费信贷范围,增加消费信贷资金。扩大农村金融网点的覆盖面,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以便于更好的开展金融业务。

参考文献:

篇9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49

[中图分类号]F323.213;S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垦区城镇化和通常的乡村地域特征是不同的,我们要逐渐掌握垦区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是非常有理论研究价值的。垦区以水土为基本发展资源,实施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因此垦区经济发展有别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垦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持续的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垦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垦区与城镇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农垦区目前发展的根本。针对我国垦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根据垦区城镇化与区域差异性,从垦区城镇化的推动力角度,研究垦区城镇化的基本规律,从理论角度归纳垦区城镇化发展方式,为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规律打下基础。

1 红兴隆管理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1 土地营养流失严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红兴隆管理局已经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204.2亿千克商品粮。在维护国家粮食生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80年代,在双层经营模式体制改革后,大幅增加了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土地属于国有资产,只追求效益不注重土地保护的生产方式十分突出,导致土地营养流失严重,给红兴隆管理局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1.2 地理位置分散影响引资

和我国别的地域的乡村城镇化发展来比较,红兴隆管理局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对自身有益的条件,同时更有阻碍自身城镇化发展的不足,依据地理位置来分析,红兴隆管理局的小城镇较为分散,同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吸引外资条件不足。其它一些实施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和大城市或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行区距离较近,凭借承包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外资等方法,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使这些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快速向城镇化方向发展。

1.3 产业链处于建设阶段

近几年以来国际市场发生了金融危机,红兴隆管理局以粮食销售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了粮食市场单价降低的较大影响,管理局和职工的经济都蒙受较大的损失,使得一些职工不在从事粮食生产。红兴隆管理局求则思变把农业进行产业化发展,顺利的度过了粮食市场所带来的困难。2011年,红兴隆管理局依托市场需求,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将农业产业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发展方式,建设并投产了“农业产业链综合示范区”,在红兴隆管理局的管理下,发展了和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相关的八条农业产业链。

2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解决土地营养化问题

红兴隆管理局提出了强化黑土地水土流失防止治理办法:第一加强科学农业生产。努力推动秸秆还田,多使用农家肥,培养土地肥力,改善土壤环境,科学对待黑土地。第二依据国家相关的农村土地规定,在农民土地经营使用权不更改的前提下,积极寻找适合东北黑土地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的方法。通过集中管理黑土地,为完成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实行科学的农业生产制度,为提升红兴隆管理局粮食产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第三积极推动东北黑土地农业水土保持农业生产工程。

2.2 创建招商引资新模式

创新招商模式,有将重心、有规划地进行招商引资,利用红兴隆管理局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园区优势,创新定模式。红兴隆管理局已经初步打破12个农场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以红兴隆管理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科学规划“一区七园”,立足于“农”的产业特色,建设13个工业产业聚焦区,这样的园区对于招商引资将起到推动作用。创新引资渠道,对于国企、民企以及外企都要积极争取,三条引资方式共同推行。将招商方向确定为五九七农场的“粮食银行”仓储加工产业;以五九七引进果汁和罐头加工、红红兴隆管理局的肉禽屠宰和白酒酿造以及八五二农场的杂粮和山野菜加工等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产业;以红兴隆管理局为中心的全网商贸物流建设产业;以北大荒精神为依托的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方面大力招商,完善、发展已有产业,争取新的产业项目,为建设现代化的垦区完成招商工作。

2.3 完善产业链建设

为应对城镇化发展的困难,红兴隆改变了以往农场独自发展经营的方式,以红兴隆管理红兴隆管理局属的黑龙江省级经济开放区为核心,根据农业产业特点,建成了多个产业聚集区,根据垦区生产能力设置库存量,设定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尤其重视经济投入大的重项目。未来发展中红兴隆管理局应完善五九七农场建设的加工稻米、粮食烘干、物流运输于一体稻米产业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引进、销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米业、肉业、饮料业、酒业等食品产业链。未来5年中,推进管理局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3 结 语

红兴隆管理局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历经六十年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初具规模,本研究通过对红兴隆管理局城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初步提出了适宜的发展对策,但还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逐步完善,为红兴隆城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弄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十分重要。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来实现自己。比如,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在生产中就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占有劳动产品。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同样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就是从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入手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调整,适合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革从理论上说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篇1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弄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十分重要。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来实现自己。比如,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在生产中就处于支配地位,同时占有劳动产品。

 

和生产关系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那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所以,对经济规律的研究同样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就是从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入手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调整,适合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改革从理论上说符合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就是这一规律的体现。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对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社会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社会、为他人的;商品使用价值一定是通过交换才能获得。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价值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关系。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关心的是商品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关心的是使用价值。生产者之所以也关心商品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抛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并论证的,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价值量理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叫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形成的比列关系不同对商品生产者影响不同,只有当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才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所以在现实生产中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中获得价值差额。无论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现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都是如此。

 

价值规律理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商品价值决定之外,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价值以上;反之,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降到价值以下。商品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它可以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其次,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当然,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克服价值规律对经济生活调节的这种消极作用,所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都缺少不了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现代经济的调节机制是价值规律调节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结合。

 

的货币理论。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是和商品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通过对货币产生过程的分析,马克思指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即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外在对立。商品生产者必须想方设法将商品换成货币。商品到货币的转化,马克思将之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完不成,摔坏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马克思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市场销售对于商品生产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货币的职能,马克思认为它是在商品流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当商品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就是价格,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想象或观念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流通手段职能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商品交换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换,买和卖变成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危机的可能性就隐藏其中了。马克思分析了货币流通规律,即流通中货币量的规律,它等于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这一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普遍适用。马克思还分析了铸币和纸币的问题。货币产生之后其形态经历了贵金属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到当今的电子货币,其一般等价物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货币还有派生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政治经济学理论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围绕剩余价值马克思建立了资本理论、分配理论、流通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除此之外,政治经济学涉及所有制和产权理论、企业运行机制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农业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对外经济关系理论及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等。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务工作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打造优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务服务平台。其职责是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安排,努力完善、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加大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事务性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具有繁杂、琐碎、应急等特点。随着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务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必须对一些常规工作做出具体的梳理和规定,将各项教务的常规工作做好、做实,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运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质培养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综合水准。那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工作。

一、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 掌握职业教育基本规律 , 做一个改革者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掌握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分为教育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探索、研究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研究教育如何主动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何依靠教育;后者着重于研究专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 ,研究如何处理好人才培养与严格管理之间的关系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探索、研究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质,就是需要符合中国国情,也要了解、借鉴外国高等教育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做一个懂得教育客观规律的教务管理工作者。

二、 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基本任务, 做一个实干的教务工作者

高等院校的教务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达到我校培养出“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人才的目标,必须坚持以抓好教学工作为主 ,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 ,只有把学校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上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办好。所以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全面开展。我认为高等院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牢固树立教学为主的思想。首先 ,要从学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中认识其重要性, 毫不动摇地坚持培养合格人才是学校的基本任务 ,搞好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 ,使广大教师专心致志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学生, 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尊师爱校、勤奋学习 ,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使机关与后勤各部门的工作人员 ,都能积极地为教学服务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踏踏实实地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只有全体师生职工都从思想上明确了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才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 共同把学校工作搞好。

(二)严格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灵活并妥善地安排教学、劳动、社会活动, 课外和校外活动 ,以期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时数必须保证,生产劳动时间必须坚持 , 必要的社会活动和课外、校外活动要分别不同情况妥善组织。对于非教学活动要严格控制,决不允许冲击和干扰教学。坚持以教学为主,不仅要合理安排时间,而且要尽可能地使各项工作的内容围绕教学 ,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校实行DL模式,即“工作中学习”,工学结合施教,目的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一种灵活、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利用工余时间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收到在学校课堂上不可能收到的效果。树立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我校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落实能力目标,突出素质教育。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组织学生融入先进文化的学习,开展陶冶情操的体能体魄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国家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加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习以及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管理工作。

创新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方向。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创新中发展着,做为为社会输送各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教务管理工作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摸索新经验,开拓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吸收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在创新中打开新的工作思路,设计适合本校的教务管理方案,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目前以大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还是展望未来以普及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都必须对传统的教务管理进行从管理理念到管理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要明确职责,发挥职能,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教务管理部门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和计划性,由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教务管理部门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四、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众所周知,教务管理工作常规多、更新少、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影响工作效率,加上注重教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忽视了教务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整体管理效率不高。要改善这种状态,必须首先更新与现代化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管理思想,依照现代管理原理的要求,做到管理知识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理念现代化。突破传统教务管理的束缚,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使教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CRP管理软件,用于教学计划管理、师资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课表编制、设备管理等,不断开发完善CRP系统的强大功能。其次,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全校和各院系教学资源的共享,不断更新校园网中各个板块的内容。再次,在计算机辅助教务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务管理无纸化、网络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要求,建立起一种创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确立现代教育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现代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篇13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信息制造;制造观;教学方法

Key word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Manufacturing Concept;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76-02

0引言

上世纪末以来,伴随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为代表的人类科技的快速发展,制造已由传统机械制造升华为集机械、液压、光电、信息、材料、检测、通讯、自控等领域最新知识成果为一体的崭新学科,并对应演化形成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绿色制造”等一系列以优质、高效、低耗、灵活、清洁生产为原则,以取得理想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的系列先进制造技术。这在有力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制造领域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教学中如何依据人类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实现对学生现代制造观的培养显然意义明显,这对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民族工业更加意义重大。

1现代制造观的培养思路和入手点

自人类以造物区别于其他生物开始,制造作为人类所从事的一项基本活动便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人类在通过自身制造活动有目的地提高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其对自身制造活动的认识也伴随科技的发展逐步深入,与之对应形成了制造观。虽然,目前对于制造观在概念上仍然没有形成明确一致的定义,但从人类认知外部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出发可明显看出:制造观显然是人类在自身制造活动的不断实践中,基于所认知形成的核心制造要素、属性来刻画制造活动规律而形成的。人类关于自身制造活动基本属性、规律的认知显然是制造观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现代制造观的培养应在产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这一传统制造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现代制造的概念、属性特征以及基本规律三个层次入手,自上而下地逐步开展。首先应在概念层次上,从制造是什么和做什么的角度为学生明确现代制造的概念和内涵,使学生建立对于现代制造的基本认知。其次,可进一步结合当前主流先进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通过对现代制造所共同遵循目标、原则和方法的分析,从制造如何实现角度培养学生关于现代制造属性、特征的基本认知。最后可依据所分析的现代制造基本属性、特征,进一步通过对现代制造核心要素和实施开展本质规律的总结,从现代制造的过程、组织、控制管理和人的作用等层次进一步明确关于现代制造的基本认知。根据上面所分析的现代制造观的培养思路及入手点,下面就针对所提出的三个层次具体讨论现代制造观的培养问题。

2现代制造的大制造概念

针对制造的概念,在依据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的定义阐明制造是一个涉及“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的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的同时,还应结合制造业当前发展现状,进一步从如下所述的“宽领域、多学科、全过程、多目标”等几个层面深入解释现代制造的内涵。

2.1 现代制造的行业领域现代制造已不再仅仅是机械制造,在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生活水平这一目标的作用下,制造已演变为人类所从事的一项基本社会经济活动,它涵盖了机械、电子、化工、轻纺、食品等国民经济的广阔行业领域。

2.2 现代制造的学科领域现代制造在涵盖国民经济广阔行业领域同时,通过对各学科知识、方法的综合应用,必然会打破传统的行业、学科领域界线,转变为集机械、电子、材料、能源、信息、管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

2.3 现代制造的基本过程现代制造已不再仅仅是单一的机械加工、装配过程,其在内容上涵盖了“市场需求分析、产品规划、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装配、销售服务及报废产品回收处理”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活动。

2.4 现代制造的目标现代制造打破了传统机械制造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的束缚,在创造良好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原则下,现代制造以产品的功能全面、造得快、造得好、造得省、造得准等作为制造活动实施开展所共同遵循基本目标。实际中,制造的优劣就是基于这些目标,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学角度综合开展评价做出的。

针对上述内容,如果可以同时结合以汽车为代表的某机电产品的制造发展历程对其加以解释说明和验证,就可以更生动地从概念上深化学生对于现代制造的基本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制造的大制造概念[1][2]。

3现代制造的属性特征

毋庸置疑,现代制造的属性、特征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实际中,制造的特征和属性是制造活动实施开展所共同遵循的目标、原则、策略和方式的体现。它们是伴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其自身制造活动的不断深入认知而逐步积累形成的[3]。制造的属性特征和制造技术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人类制造活动可以基于制造技术的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属性特征,另一方面,新属性、特征为制造活动所带来的变化也为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发展提供契机。鉴于此,实际教学中,在讲述先进制造技术各自优势特点和机理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针对所讲述的各项先进制造技术,通过对表1中对应内容的讲述说明人类制造活动因制造技术,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所发生的改变,从而可阐明现代制造属性和特征的技术诱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