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65-03
当信息化教学正逐渐渗透到学校课堂、实训基地等场所。教育部早在2010年就组织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每个职业院校也非常重视此类比赛。在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中,要求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操作。当前,信息化教学大赛运用到的信息化手段已用于实际的教学和实训场所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这使得教师在平时的实训教学中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高职班设有《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该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另外,学校机电高职到第四年下半学期要进行电工高级工证书的考核,考核单位由本市劳动局组织,考核内容包括两部分:PLC编程技术和电子装配。其中电子装配环节要求学生在二个小时内完成理论、元器件识别、在万能板上安装、调试等项目,这对学生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学校相关部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每学年都安排了3周的电子实训课。所以如何突破传统实训课中存在的死记硬背电路原理,机械地装配电路的教学模式,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协助上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和电子实训课是笔者一直探究的课题。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笔者也总结写了一些经验。
一、课前准备的充分性
教师主要通过翻转课堂、助学软件及自制的微课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
(一)翻转课堂是特色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由“教―学”模式变成了“学―教”模式,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了学生自己手里。对于实训课来讲利用好课前准备是重点。以往实训课是原理一讲,元件一发,清单一列,安装图一画学生开始安装操作。这样不仅课堂时间被拉长还因为学生的参差不齐影响课堂效率。翻转课堂打破这个框框,采取的是课前发元器件和在教学平台上需要装接的原理图的任务书,让学生自己完成列电子清单和原理剖析及画安装图。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管理元器件的责任心、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二)助学软件是主要保障
学校采用的“创壹软件”包括常用的元器件选择界面、万用表测量界面和万能板安装和调试界面,学生通过本软件可以对元器件进行识别,如识别错误就不好进行下一步,识别正确后会自动产生元件清单。利用虚拟万用表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培养学生安装前检测元器件的好习惯。“创壹软件”的一大特色是在模拟万能板上进行电路安装,学生只要把清单里的元器件安放在万能板上用导线连接起来就能进行虚拟调试观察电路功能。然后可以上传、交流、点评。通过平台,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电路的模拟结果,有效提高了自学的兴趣和效果。
(三)自制微课是关键
项目中核心元件的功能介绍和安装要点教师通过课前制作的视频或微课到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上,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观看。翻转课堂的内容可以永久保存,那些因病或参加活动的学生可以择时观看,对于理解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不清楚或不理解的的地方随时和平台上的老师和同学交流,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能够自己学。微课的形式正适合于此。制作微课时要短小精悍,有很强的针对性,才能突显微课的特点。
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课堂上运用仿真软件突破重难点,顺利过渡到动手操作部分,小组合作、任务评价体系的介入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仿真软件是基础
电路原理的理解和分析通常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课前学生已通过翻转课堂、“创壹软件”和微课的学习有了一些的基础,课中教师再通过Multisim软件仿真演示电路模块的工作过程,清晰直观,学生易见。在软件绘图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电路结构,进一步明确元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和作用,绘图时还可仿真自主探究电路原理,教师可以实时监控绘图和仿真过程,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指导,为调试和排故打下基础。
(二)小组合作是前提
学生存在着的个体差异,在现代教学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但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学生头脑聪明但比较懒惰,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较弱,有的学生甚至什么都不想干,等着抄别人或其他同学帮他做,以致于布置项目总有一些学生完成不了或者由于动作慢的学生而拖延了教学时间。在实训前任课教师需要和班主任或任教过该班的教师沟通,精心策划确定小组合作名单,尽量把要学的、要做的、懒惰的、需要帮助的学生放在一组,要学的学生会讲解原理和传达老师的意图,要做的学生会推动小组的装接速度和质量,一个会讲一个会做的学生成为小组的核心成员就会带动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前进,起到了分工合作、互助互补的作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动手操作是根本
根据考级的要求,学生必须在万能板上进行实际电路安装和调试。万能板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各种电路的设计和安装,缺点是不仅要焊各元器件引脚还要对各焊点进行连接,如果在焊接过程中不仔细就会发生漏焊、错焊等现象,较为复杂电路错误率偏高。此前学生已做过电路仿真以及模拟连接和调试,对实际操作有了比较直观的概念,在课中依照8S管理标准,按照已有的安装图有步骤地进行焊接,焊接的过程就是培养耐心和细致的过程。焊接结束后先自检,再互检,最终将结果进行汇总通过班级群上传给教师。
(四)任务评价是保证
任务评价分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在做完每项任务后要用阶段集中点评来保证下阶段的任务的实施。课前平台上的交流和分享共同选出最好的模拟安装板,课中利用仿真软件绘图时对上传的图片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点评。安装电路结束后对安装的工艺、结构及时点评。最终评出绘图能手,安装能手,排故能手。评价表要做到评分合理,具体细致。任务评价是对学生做完每个阶段的一个自我总结和他人的点评,是对下个阶段顺利实施的保证,是学生提高兴趣点的重要阶段。
三、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一)师生互动要引导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然不适应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利用手机,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笔者通过蓝墨云班课可以将课前需要准备的任务、视频到学生客户端,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在课中与班级全体学生进行在线交流、问卷、测试、评价,课后进行习题答疑,作业布置等,用手指点触代替原来用笔和纸完成的事情。学校专门有数字化校园门户平台提供海量的资源库课和链接,让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二)角色定位要坚持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在信息化课堂上老师是以导师身份出现,学生可以按着自己的想法先做,教师作为引导者、牵引者指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如何理清角色定位关系,需要教师有新课程创新的能力,对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方面有全新的思考和研究。角色的重新定位就是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长期地摸索和坚持。
(三)专业成长需锻炼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师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教师的专业成长必不可少。教师要储备更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提高制作微课的能力,能制定个性化教材,因材施教。现在职业院校假期都有校本培训和网络培训,学习的目的都是围绕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新型教学理论的学习。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今年还开展了电子白板、蓝墨云班课及微课制作的培训,这些对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教学软件的培训,为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校还让部分教师积极参与智慧校园的建设,在其他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专业成长不光要借外力推动,更要内力驱使。在这样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能会更辛苦,平时要学很多新的知识,课前需要准备很多的资料,课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跟学生沟通交流,需要教师有熟练的技术和耐心。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磨练才会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各种教学比赛和研究把教师推到前台,目的不是让教师作为表演者站在观众面前,更多的是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实际教学环节中,影响和推动整个教学理念的更新,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增加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对于大专和高职等院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过程中放在第一位的,由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较为复杂,逻辑性非常强,很多学生一时间无法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因此,进行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创新也成了高校老师探索的方向。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者从事电子技术专业任教,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现代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的新方式,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大专、高职等院校的学生一般都存在底子较差的特点,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无法最大程度的吸收知识精髓,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又是一个复杂的专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成绩。
在电子技术应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联系实际,以我们身边的电子产品作为教学导入点,多对学生感兴趣的实物进行引用,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课堂上。比如说:老师在进行《电子线路》的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功率放大器一节内容时,可以先找一个MP3进行外放,让学生享受MP3中播放出的音乐,然后再将MP3连接到扬声器上进行播放,让学生们比较二者播放时不同的感受,最后再进入学习的正题。这种导入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神经亢奋,使他们产生有一种亟待进入课堂的心情,对老师提问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取得极佳的听课效果。
二、要合理巧妙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高等学校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无法通过讲解来使全体同学都能完全接受课堂知识,不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对于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抽象的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除了需要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等方面的参与,还需要有情感和兴趣方面的共同参与,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条件。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许多多媒体技术都运用到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当中,可以使老师的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趣味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这些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学生感官的作用,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之上。比如说,老师在讲《电子技术》中的整流和滤波电路这一节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CAI课件,使电压和电流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以图像的形势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电流情况,解决了电流抽象化所带来的理解难的问题。再比如说,教学书籍《电子测量与仪器》中,记录了许多测量仪器的参数和使用方法,可是由于学校经济方面的问题,很多仪器在现实的教学中是不存在的,学生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CAI课件,把这些仪器投影到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这些仪器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通过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极大的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
三、利用电子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一种辅助工具,EWB就是其中的一种,EWB可以根据自身的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品种齐全而且先进的电子工作平台,它模拟出来的画面十分直观,用图形来表明电路,还能对整个电路设置不同的故障,具有超高的真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传授学生EWB的操作方法,学生一旦入手,就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学,并且完成某些课程的分析与计算,以及进行实践操作的实验。EWB软件的使用不仅弥补了学校教学器具上的欠缺,还能够起到教学器具所达不到的功能,让学生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更加深化,更好理解和吸收,不仅降低学校的资金投入,还取得了堪比教学器具的效果,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学校应该大力推广这项技术,使电子仿真软件广泛的运用到电子技术应用课程中去。
四、要注意传统教育、多媒体教育和实践考试评价体系的相互结合
多媒体教育和传统教育一样,都存在自身的利与弊,多媒体教育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讲课速度较快,学生无法在计算机的速度下进行笔记的记录,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既不能照本宣科的进行知识的灌输,也不能单独使用多媒体进行快速教学,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使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一直保持。
综上所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要求极高,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会显得十分的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习兴趣,因此,广大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一定要重视教育方式的创新,要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作用,使用灵活的教育方式,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仿真软件技术等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于电子技术应用这项专业的态度。如此,才能使电子技术应用课堂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电子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97-01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述
电子技术是依据电子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它主要概括为:信息电子功能材料和器件、超大规模系统集成芯片设计,纳米电子器件,电子离子光学与带电粒子束物理,信息显示器件与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现代信息光子学与技术等。本学科在电子陶瓷与器件、铁电薄膜与器件、纳米电子器件、储能与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电子离子光学现论与系统、信息显示器件、超快速光电子学、超大规模集成物理与电路设计等。目前,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所包含的内容逐渐丰富,现如今其技术已经日趋完善,迎来发展的高峰期。
二、电子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1、传统领域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的主要是交直流电动权,直流电动机具有较强的调速功能,为其供电的可控整流电源或者是直流电源,多数采用的是电力电子装置。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变频技术迅速发展并成熟,它使得交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逐步取代直流电机,占据市场的主要地位。在工业生产中,交流电机广泛应用于不同载荷的轧钢机和数控机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性能。为了避免在设备启动中引起电流冲击,一些不需要采用电力电子装置的设备也开始广泛取该装置设备。同时,在电镀装置中也安装使用了整流电源,冶金工业中的高频,中频感应加热电源也广泛使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使用范围和规模在日益扩大。
2、通信工程的应用
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相结合,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应用迅速的发展,它包括: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宽带通信与宽事通信网、多媒体通信、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量系统的电路技术,微波技术及其应用,微波传输。辐射及散射,微波电路,微波元器件,微波工程,光电子学与光纤通信工程,信息光电子工程,电子束,离子柬及显示工程,真空电子工程,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微电子系统设计与制备,纳米材料与技术等。
3、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为交通系统应用,电力机车目前正在由传统直流电机传动向交流电机传统转变。主要采用GTO控制器件,整流和逆变用PWM控制,所以可使输入电流为正弦波。目前,很多国家在研制采用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的磁悬浮列车,一旦该技术成熟并成功应用的话,将会为交通带来一次变革,不仅有利于缩短时间还对节能减排做出重要贡献,电机技术还可以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在现代汽车上,机械式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已趋于淘汰,电控的燃油喷射装置因其性能卓越而被广泛应用。通过电子喷油装置可以自动地保证发动机始终在最佳工作状态。使其输出功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油和净化空气,同时通过实验获得最佳的工作条件,并输入存储器中,当发动机开始工作时,根据传感器测得的空气流量、排气管中的含氧量等参数,按照事先编号的运算程序进行,然后控制发动机在最佳工况下。
4、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工技术中的一个新兴技术,已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未来输电系统的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发电环节、输配电系统、储能系统等。在配电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可以用于防止电网的瞬间停电、瞬间电压跌落和闪变等情况,便于进行电能的质量控制,改善输供电的质量。电子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变电所中,在变电所中主要是给操作系统提供可靠稳定的交直流操作电源,给蓄电池充电等都需要电子装置。
5、在医学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有电子病历、生物芯片、便携式医疗电子检测仪、远程诊疗系统等。电子病历是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适时的医疗信息,是系统化的居民健康档案。也可以为医疗责任提供证据;利用传感器的生物芯片,可以对人体进行DNA的检测,快速处理相关信息,亲子鉴定等;电子技术应用于便携式医疗电子检测仪,可以通过微控制器,连接医疗机构网络,实现医生对患者的后期诊疗观察,有利于医疗效果的发挥;同时,利用医学与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可以达到医学的远程诊疗,实现医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偏远地共的医学诊疗。
三、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普及,在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方法。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技术也在逐步走向学科集成化的发展倾向,将逐步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微型化
微型化的提出,是以纳米技术作为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的基础。并由此延伸出了纳米电子学,其主要则是在纳米的尺度之下,对事物运动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利用纳米级的事物专属特性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主要利用与生物科技以及医疗工程中,纳米检测仪器,纳米电器件等将逐渐被广泛使用,再一次收发电子器件的变革。
智能化
智能化作为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其进行使用,从而代替了各种不同危险的、枯燥的工作。如现代制造中的智能焊接、智能车载和智能机器人,都是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应用,而未来电子技术智能化的应用,将使得人们的劳动力由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有空闲进行更加轻松、安全的工作,比如智能组装流水线。智能矿脉探测等都是智能化电子技术的应用范畴。
精确化
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从原始的劳力劳动中解放,开始转向信息更为流传的精确程度,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观测,传达室输性行业,如气象预测、信息传输、医疗检测等更多方面军。提高观测精确度,做到在最小程度内的信息精确,做到最小的信息传达输损耗。
平民化
截止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开始被逐步应用在了特定的人员、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阶段,如在医疗中不断使用的B超技术,在气象通信中使用的气象预测卫星等。而这些技术已经完备,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少数人在开始使用。而为更好的促进全民使用电子设备,小型化、平民化趋势正在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和新方向。如现代的血糖测试仪、洒精测试器等也开始逐步实现平民化,从而可以适当降低精确度,大加幅度缩小体积。降低操作难度,提高产品安全系数,降低材料成本,做到平民化与高科技化两种等级,尽量面向更多人群开放。
5、光电子技术产业化
光电子技术涉内容:光子产生、控制的激光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技术;光子传输的波导技术;光子探测和分析的光子检测技术;光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光子存储信息的光存储技术;光子显示技术;利用光子加工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子加工与光子生物技术。由以上技术形成的光电子行业的五大类产业格局:光电子材料与元件产业、光信息(资讯)产业、传统光学(光学器材)产业、光通信产业、激光器与激光应用(能量、医疗)产业。
结语
中图分类号:TN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29-01
一、电子技术的主要概括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电力技术和控制技术为主的新学科,这门学科发展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晶闸管的发明,六七十年代经历了整流器时代,七八十年代经历了变频器时代,八九十年代主要以高压和大电流为主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为主,这也是传统电子技术的低频技术处理往高频技术处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代。电子技术在我国各领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有着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存在价值,它所包含的内容也在日益完善,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各项先进的技术也在一天天的实现。
二、电子科学技术的现状
现今社会,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方式和速度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都在蓬勃的发展,并且在许多国家中对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最近几十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环境,科研,军事,民用等各个科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将导致电子科学与技术更迅猛的发展。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巩固和提高深化了电子科技的发展,因此,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发展态势。当下,很多发达国家的电子科学技术产业已经在蓬勃的发展中,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电子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焕发活力。国家已经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持项目,我国各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将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今后几年内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会有更明显的发展空间,更多更高科技的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将会进入市场,随着我国各个企业和产品的布局趋于合理,电子技术含量的出口产品将越来越多,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也将在百姓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应用,这样更加促进了产品的产量。随着社会需求进一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前景非常被看好。
现阶段来说,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还存在一些分布不均匀,发展变化快的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大型企业,小型企业,大公司和小公司,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并存。因此,不同时期里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社会需求和电子科技人才之间的供需矛盾将会一直存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人才仍将紧缺。
三、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环境主要由两个重要因素决定,一是我国内部技术环境,二是国外发达国家电子技术发展水平已经取得的成果,即国外的技术环境。
1.我国内部技术环境
优势:一方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计算机网络通讯事业的发展,使得推进我国经济信息化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国内的公用数字数据网络、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在现代网络技术中的普及和运用,标志着我国与国际互联网已经联通。
不足:我国在软件开放上相比较于国外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在一些应用软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国内的软件市场绝大多数需要依靠国外的软件来支撑。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一些软件集团企业总体市场规模不大,软件销售在国际市场占有比例太少,且软件盗版的现象日益猖獗,直接影响了软件开发商的积极性。
2.外部技术环境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时时刻刻掌握到国际水平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认清差距,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战略方针。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首先谈到微电子技术,包括美国的一些欧美国家都非常重视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因为微电子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存储量大和体积小的特点,正因为国家的重视,微电子技术在美国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发展。其次是软件技术方面,同样,美国的软件技术也是相当可靠,就世界范围内来讲,美国开发研制的软件在世界各国的市场占有率相当高,例如大家熟知的微软公司。除了美国之外,韩国等国家的软件技术也发展得不错,比如韩国的文字处理软件,不仅打破了垄断的地位,而且还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二)光电技术的发展
光电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也非常容易找到它们。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显示器,从过去较大的体积到现在外观小巧轻便、分辨率高、耗电低的显示器,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又比如面对现在能源短缺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节约能源是我们面临的巨大困难,LED作为一种绿色光源产品的出现,依靠着本身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势越来越广泛用于工业、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三)网络技术的发展
早期的网络主要是指通信网络,而现代网络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即互联网。纵观网络技术的发展,从古代的千里书信、飞鸽传书以及烽火烟台发展到现在的即时通信聊天高科技通信网络,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科技研究人员的努力。如今是人类历史上网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因特网的发展开创了网络多媒体应用的时代,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四、 电子技术发展策略
现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世界正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要快速地发展,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必须要和新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密切结合,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率。与此同时,也必然会促进我国电子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个科技发展飞快的世界里,新的技术革命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重要机会。所以,发展电子技术产业,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因此我们要采取以下策略来推动大力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一要逐步开发数据库、通信网络软件和通用技术,重视和加强电子技术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工作,为开设电子技术工厂打好基础。二要建立工程的标准和规范,统一软件编制方法和流程,积极发展与电子技术有关系的产业,提高电子技术的编制效率。三要组织用户协会,进行应用技术的广泛交流。四要鼓励各研究部门、工厂、各行各业应用部门以及业余人员大力去开发,建立电子技术的专利和保护等一系列制度。此外,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各高校应不断尝试课程改革,使我国电子技术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五、电子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子技术;通讯行业;应用措施
电子技术作为单独的一项科学技术,所涉猎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子技术整体发展情势良好,各方面技术表现较优异,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增强,通讯对人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产业也极其重要,改变了通讯手段和形式,促进通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电子通讯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1现代电子技术特点
1.1智能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子应用方面也越来越广泛,电子技术类的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主要是因为现代电子技术具有智能化的特点。高科技的智能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随着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人们生活工作中的趣味性,对于车间工作者来说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手动工作时发生的种种危险。解放劳动人民的双手、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1.2精准化
由于科技不断提高,我们对于电子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多关注与现代电子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信息的准确程度是否与实际偏差过大。因为对于像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医疗事业等方面都需要精准的数据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因此精准化的电子技术满足了特殊性工作的需求。
1.3普及化
随着现在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涉足人们生活工作中各个方面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化电子娱乐产品、检查身体的医疗设备、工作中的快捷高效的机器等等,都体现着现代电子技术在生活的普遍性。
2我国通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少创新思维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极大程度的带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在通讯中充分发挥现代电子技术的作用,我国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投资较多的精力。在世界通讯行业发展中,我国通讯很多国有企业运用电子技术促使本企业通讯的发展,拥有很多专利项目,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对于目前大多数通讯行业说,我国对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影响意识还比较薄弱,并且缺乏创新精神,还是习惯依赖于模仿外国企业,从而制约了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
2.2地域差距较大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理位置造成了严重的地域发展差距,不同地理位置相对经济效益也不同,我国改革开放后加大了对沿海城市的发展扶持政策,不仅提高了沿海城市的经济状况,对通讯产业同样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一些内陆偏远地区城市的通讯发展,并不理想,通讯产业一味的参照发达企业的发展模式,影响通讯企业更好发展。
2.3专业人才缺失
我国通讯产业今年来发展较快,企业过多,且规模较大,这就造成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竞争的核心那就是通讯企业的专业技术。拥有专业知识强,技术先进的科研团队,对提高通讯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通讯行业中,通讯技术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很多通讯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存活率较低。
3加强电子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措施
3.1创新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想更好的应用在通讯行业中,就要加强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在通讯产业中,技术是通讯的核心发展力量,占据不可代替的生产地位。因此,通讯中在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过程中,除了要将电子技术合理应用到通讯中来,且要创新出自己通讯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当地相关政府应给予通讯产业在创新技术研发过程中相应的帮助与鼓励,促进通讯产业技术创新力的发展,作为通讯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财政投入,为创新技术研发提供基本保障。
3.2缩短地域差异
我国内陆城市及偏远地区的通讯产业发展缓慢,起步较晚,政府应对通讯产业出现的地域差异推行相关政策扶持,调整企业内部结构的同时,要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将沿海城市通讯产业发达的成功企业经营理念及电子技术应用方式传达给内陆城市,通讯企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的正确合理运用,组织沿海与内陆城市电子技术科研讨论会,增加技术交流,全面提升内陆及偏远地区的通讯发展,缩短我国地域通讯企业间的发展差距。
3.3培养专业人才
现在是人才的时代,现代电子技术对通讯的应用重要体现就是人才的建设,人才也是当今每个企业发展过程竞争的重要内容。企业想要更好的运用现代电子科技,就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的科研团队要对现代电子技术应用表现、应用领域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充分掌握,这样才能使现代电子技术更好的应用到通讯中。相关通讯企业要定期培训在职技术团队,增强专业知识,提升整体综合素养,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及研发潜能。现代电子科技的技术研发人员同样也应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只有提高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才能促进企业发展,科技进步,对我国通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现代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近年来,我国通讯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通讯行业中后,极大的满足现代人们对生活的高要求,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从根本上提高了通讯质量、使用效率及企业经济效益,使通讯行业达到质的飞跃,从而,对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滑洁 王晗 单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方法
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是电子科学技术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是极为重要的。而提高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的质量,使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是高校教师探索的重中之重。笔者承担着我校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1.电子材料与器件简介
处于电子科学技术产业链前端的电子材料和元器件是众多核心基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数字音频等系统和相关产品发展的基础。电子材料与器件是指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和器件,包括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介电材料与器件、压电与铁电材料、导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磁性材料光电子材料和磁性材料、电磁波屏蔽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是现代电子产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又是科技领域中技术导向型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技术、固体物理学和工艺基础等多学科知识。根据材料的化学性质,可以分为金属电子材料,电子陶瓷,高分子电子、玻璃电介质、气体绝缘介质材料,电感器、绝缘材料、磁性材料、电子五金件、电工陶瓷材料、屏蔽材料、压电晶体材料、电子精细化工材料、电子轻建纺材料、电子锡焊料材料、PCB制作材料、其它电子材料。
2.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模式
2.1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形式
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既包含电子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还包含丰富的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理论知识,并且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增强实践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因此,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课程教学应采取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师安排合理的实验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
2.2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采用教材《电子材料与器件原理》。在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的课时安排上,该课程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总课时应不少于80学时,理论课学时设计应在64学时左右,实验课学时应在16学时左右,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某一章节的课时安排。
2.3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材选择
在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教材选择方面,由于电子材料与器件是电子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内容,目前我国关于电子科学技术的参考书籍很多,其中也不乏经典教材,但考虑到本科生对于该课程接触时间段、基础知识薄弱等特点,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可以自行编写课件和讲义,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除此之外,由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加拿大电子材料与器件首席科学家萨法·卡萨普编写的《电子材料与器件原理(第3版)》也是业界公认的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的参考书籍。
3.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更侧重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电子科学技术教学中重视原理、定律和规律的模式进行调整,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体系,以笔者讲授电子材料与器件理论课程(共80学时)为例,该理论课程共被划分为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固体中的电导和热导、量子物理基础、现代固体理论等四个章节,这四个章节阐述了电子材料与器件涉及的基础理论,内容包括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固体中的电导和热导、量子物理基础和现代固体理论,以及对各种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原理与性能的讨论。另外,在讲授每章内容时,任课教师应注意弱化理论知识,增加实践知识。
4.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实验教学
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实验教学要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并重点介绍理论课上讲过的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课程学时不能偏少,开设实在要安排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使学生能够充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实验开始前,教师要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写实验报告,使实验切实产生作用,而不是走马观花。在实验课程的设定方面,要尽量避免与其其它验课程的重复,还要确保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充分利用实验资源。
5.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学生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的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学生评价标准应区别于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教师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理论知识掌握、实践能力等纳入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对电子材料与器件规律、定义等知识的僵化掌握,而是将学习重点偏向于实践和应用。这种评价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在理论中深化实践知识,全面提高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电子材料与器件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研究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它既是电子科学技术体系专业知识中的重要环节,更为电子科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基础和就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与电子材料与元器件课程内容的分析,探讨了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在电子科学专业领域的重要性,笔者还结合自身多年电子科学专业的教学经验,对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教学的教学形式、课时安排、教材选择进行了新的探索,对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出了新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萨法·卡萨普.《电子材料与器件原理(第3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拥有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17个国家级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3.3万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3人。在“重大信息工程”、“能源电子与制造装备”、“现代电子服务业”等三大领域具有明显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地位,为国防建设、载人航天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军工电子的国家队和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力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及安全战略重大需求,集中集团公司在基础软件产品方面的优势力量,通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着力于提升国家基础软件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能力,担当起国家队的责任。
作为实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基础软件战略的载体,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是通过整合集团内外的各种技术和市场资源,打造我国基础软件的航母级企业,形成完备的产品线,构建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在技术、市场、品牌及业务实力上具备与国际大企业竞争的能力,并最终成为优秀的国际化软件企业。
在新的历史时期,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将为国家信息产业和军工电子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合下属企业及自身产品,普华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基础软件产品线,包括:
1. 办公套件,分别支持Windows和Linux;
2. 桌面Linux操作系统;
3. 服务器Linux操作系统,包括企业服务器系统、通用服务器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和邮件服务器系统;
4. 数据库,包括企业版、标准版、单机版、安全版,以及嵌入式数据库;
5. 中间件;
6.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
7. 汽车电子整体解决方案;
1.研究领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通信与广播电视、厘米波与毫米波技术、传感与自控、雷达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超导电子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集成电路系统的研究、微电子技术、电子离子光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显示、光电子技术和真空微电子学、传感技术与应用系统等方向。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3.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4.社会作用
电子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下:信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动力结构正出现巨变,信息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电子科学技术的应用
1.电子科学技术的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下列各方面:电化学、电镀、电加工、直流传动、直流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交流电力牵引、电机励磁、电磁合闸、充电、中频感应加热、高频静电除尘、直流高压输电、无功功率补偿以及深入千家万户的各种家用电器。
2.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
(1)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两种力量决定着时代的命运。而这两种力量的融合就促成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其出现具有着极强的时代必然性。
其一,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其二,教育具有基础性,教育信息化会带动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其三,教育人口是接受信息化最快的入口;其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最容易推广。
电子信息技术与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如今,学校对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新的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推行,全社会广泛开展的信息教育,加上计算机和网络的高度普及应用势必助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居民生活信息化。网络已经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了。在智能小区中,居民可以利用此平台实现网上购物、视频在线、远程通讯、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居家办公、异地间的资源共享等,真正使居民日常生活所关心的工作学习、家庭保健、家庭娱乐等问题以廉价、快速的信息化方式解决。
(3)日常设备信息化。随着人们对生活信息化的渴求,越来越多的日常设备都或多或少的应用了信息技术。如冰箱的恒温控制系统、彩电的数字网络功能等等。而日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汽车更是将信息技术在日常设备中应用发挥到了极点。电子技术的发展已使汽车产品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汽车电子系统由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可以独立操控,同时又能协调到整体运行的最佳状态。举一个安全驾驶方面的例子,出于平稳、安全驾驶的需要,对四个轮子的操控,除了应用大量压力传感器并普遍安装了刹车防抱死装置(ABS)外,许多轿车,包括国产车,已增设了电子动力分配系统(EBD)。ABS+EBD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雨雪天气驾驶时的稳定性。
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1.网络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网络主要是指通信网络,例如电话交换网,电报传真网,移动通信网,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数字数据网等,计算机网络指的是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得不提到物联网。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时代,冬天在海口暖暖的海边只要有个念头,立刻就能知道冰天雪地的哈尔滨的即时气温是多少。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物联网产业关乎绝大多数的产业群,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个行业。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光电技术的发展
光电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电技术包括光电检测技术、光电电子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等等。转贴于233网校光电技术涉及光学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等多种学科领域。这样就催生了软性显示器,软性显示器不但画面精细清晰,色彩炫丽明亮,3D显示以假乱真,还具备像传统的纸一样能弯能折的特性,不用时可以折起放进口袋,需要时如纸一般展开就可以使用于各种场合,让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快捷轻松。在现今全球能源短缺的情况下,节约能源是我们所面临的大问题,LED作为一种绿色光源产品,不仅节能、环保、多变换,还具有寿命长、高新尖等特点。其技术已越来越多的用于工业、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比如LED路灯、LED电视等。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新一代光电信息新材料,将不断推动光电技术的快步发展,我们将会拥有更加环保与多彩的生活。
现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涉及了信息的产业、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包括了光电技术,网络技术,集成电路等各个领域。未来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活跃、渗透力最强的科学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正成为和将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前景下,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快速,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
作者简介:
常耀庭,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电科1302班。
中图分类号: TN8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6?0140?03
引 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灯的自动发亮、节能节电、延长灯的寿命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贴近实际生活。声光控电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它不需要开关,当有人经过时会自动的亮,广泛应用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宾馆的走廊、楼道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声光控电路是声音和光控制电路工作的电子开关。它将声音(如击掌声)和光转化为电信号,经放大、整形,输出一个开关信号去控制各种电器的工作,在自动控制工业电器和家用电器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该电路在设计时还采用每一个模块都有自身的标志位,当这个标志位有效时,该模块的程序就执行,标志位的有效是在定时计数中断里面确定的,用这个方法来实现延时的功能,能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方便[1?2]。
1 整体设计
1.1 设计内容与要求
(1)可以直接取代普通照明开关而不必更改原有照明线路;
(2)白天或光线较强的场合即使用较大的声响也能控制灯泡不亮,晚上或光线较暗时遇到声响(比如说话声、脚步声等)后自动点亮,经约30 s(时间可根据需要修改)自动熄灭;
(3)用到两个传感器,一个声控传感器,一个光控传感器。
1.2 系统划分
按照设计要求,系统功能如下:
(1)具有直流稳压功能,将220 V交流电转为需要的5 V直流电;
(2)芯片具有处理运算功能,根据接收信号的不同控制显示部分;
(3)声光传感器将采集的信号转为微电信号,发送到芯片进行处理;
(4)显示最后的结果及延时系统的显示。
硬件系统图如图1所示。
2 单元电路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2.1 电源部分
如图2所示电路,利用稳压二极管将220 V交流电压转为5 V直流电压[3]。
2.2 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原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本设计中采用光敏电阻电路进行光信号的采集,采用声敏元件驻极体话筒对声音进行采集来实现[4?5]。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对光信号和声音信号的采集,通过比较器将采集来的信号转化为能被单片机识别的高低电平,单片机对这两个电平的判断[6?7]。如果没有光和有声音,单片机就控制继电器导通,导通时间可以随时通过按键设定,并用数码管显示导通的时间。导通时间最大99 s,最小0 s,其他情况下单片机均不对继电器输出。在本设计中,出于安全的考虑,避开了去接触220 V交流电,而用一只直径0.5 cm的发光二极管去观察输出的有无,在实际应用中可外加电路(继电器),用单片机的P1.5口控制,提供了将220 V交流点降至单片机所需的工作电压5 V。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
4 系统的调试
在测试阶段发现数码管总是闪烁,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可能是三极管方面出了问题,最终改用PNP三极管。因为PNP三极管高电平时将ec打开,NPN三极管低电平时将ec打开,而选用低电平时有效是因为单片机输出0时电流会大一些,这样数码管就会亮一些,而没有闪烁的感觉。如果换成高电平点亮数码管,数码管会产生重影。
在声音采集时,开始采用程序扫描的办法采集声音信号,但是不管声音信号是否有用都捕捉不到,后来发现因为声音信号是高低电平变化的脉冲信号,高电平的占空比大概为30%,声音信号的频率在3 000 Hz左右,就是说一次收到的高电平的时间极短,用程序扫描很大概率上是捕捉不到这个变化的信号的。在经过研究后决定利用单片机原理中的外部中断:当有变化的信号被发现时就产生中断,这样,不管是什么时候有声音信号输入,单片机都能发现它。
在经过反复的调试和对程序的修改后,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实物的设计。
5 结 语
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汇编语言能够直接访问与硬件相关的存储器或I/O端口和对关键代码进行更准确的控制,避免因线程共同访问或者硬件设备共享引起的死锁的特点,实现了当有白日有光的时候不会发亮,而当光线不足和有声音发出的时候灯会持续发亮30 s,30 s后自动熄灭的功能,并且还在电路中加入了调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付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余根墀,于宝明.电路与电子技术简明教程[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周雪.模拟电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 李敏,夏继军.传感器应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 聂辉海.传感器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6] 余锡存,曹国华.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7] 张颖超,叶彦曼.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8] 贾丽霞.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电动车跷跷板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23):132?134.
[9] 周颖,俞吉.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子万年历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33):178?179.
作者简介:胡杰(1979-),男,河南信阳人,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文栋(1962-),男,河南太康人,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山西 太原 03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201101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18-02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了知识型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中,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1]而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悄然变化,经济生产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能型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只有知识与技能兼具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才能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2]最近几年,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的聘用与培养经验已经证明了这种人才需求的迫切性,而且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对这些人才也是求贤若渴。这种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既对我们的高等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也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以及研究院所都极为重视,探索和研究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3]根据目前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而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国外资产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也开始步入上升轨道。在“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这“四化”同步发展。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随着社会需求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市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目前,市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的设计人才短缺。而国内目前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为多样性[4],只有包括清华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8所高等院校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11所重点院校拥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4个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很多一般的高等院校在教学水平和学生生源水平上远远不及重点高校,所以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上还远远不足,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生产的需求。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5]中国最早于1955年在北京大学开设半导体专业,1956年国家制定的12年科学规划中把将半导体技术列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同年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五所大学联合开办了半导体物理专业,为后来我国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生产设备,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先后开展了半导体物理专业,我国半导体领域开始发展。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内半导体技术的落后,同时受到国外半导体市场的冲击,我国半导体行业出现低迷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微型计算机和家电等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同时中外合资热潮的出现使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和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至此我国的微电子行业开始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部1998年4月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引导性专业目录,将原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和电磁场与微波等本科专业整合为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目前,全国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170多所,在校学生约3-4万人。其中全国重点建设的“211工程”院校中,有41所学校设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有19所学校设立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主要表现在:本专业的规模在逐年扩大,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和招生人数都在增加;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这是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稳步发展相适应的。
三、太原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加强基础,为满足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2010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已获得一级博士和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我们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为探索和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既重视电子科学与技术传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科前沿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水平和高素质的高级工程人才打下可靠的基础。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技术中心于1998年7月成立以后,为加强学生实验环节,先后建立了高频电子线路及信号与系统实验室、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微波与天线技术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技术中心承担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所涉及的全部实验教学任务,每学年完成60余门课程的实验任务、20余门课程的课程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主办“高级实验技术研讨会”、“新技术、新产品演示会”;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多篇;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过程控制实验教程》以及《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系统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多部教材;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大赛、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赛场、OpenHW开源硬件与嵌入式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赛事,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2.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力实践方式,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和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教学设备和岗位实习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而作为企业也不用为人才培养而大费周折,通过将员工送入校企共建基地学习和引进优秀毕业生的方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为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学校先后与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市华纳方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太原维康商贸有限公司和山西中科博杰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山西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了多台电器控制设备,建立了“山西德力西电器控制实验室”。太原维康商贸有限公司在我校建立产学研基地的同时设立了“维康助学金”,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机会,也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了经济帮助。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市华纳方盛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中科博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科研型高新技术企业,与我校建立了长期的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各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将作为学生的直接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工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3.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与创新
为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前沿的微米纳米检测技术,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引进多位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人才,建立了微纳系统研究中心,开展微纳机电系统、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微纳系统研究中心目前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后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同时实验室长期开展科技活动,学生申请后可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学习活动,期间学生会参与实验室项目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比赛活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更好地为山西省经济快速发展服务,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师生结合山西省经济特色,开展了煤矿水害超前探测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申报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并承担了山西省重大专项项目、山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和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同时与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同煤集团和北京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为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了科技研发基地和实验测试基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在煤矿安全领域中的就业和发展。
四、结语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与创新方面做的工作是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企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特色的创新与改革,是面向新的国际形势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模型的培养和探索。这一系列的工作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和实习能力,可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进步。
参考文献:
[1]Andersson Thomas.全球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及繁荣治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5(2):55-65.
[2]张兄武.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9-11.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是现代微电子技术和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现代电子理论和设计的表达与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对于现代电子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明确电子设计自动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现代电子科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近年来,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开发工具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并成为当今电子设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之一,同时使得社会对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在经过企业的专家调研、访谈,毕业生的回访等信息反馈后,发现大家对现在学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力表示遗憾。在实际的电子设计工作中,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等学生在工作中才明白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对以后的发展和复杂数字系统的设计、产品的升级更新的重要性时已经为时已晚。因此,现代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电子设计教学体系,以解决学生只是学习零碎的知识而用不出来的矛盾与尴尬。为了使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教育紧跟社会的发展,改变现今高职与社会脱节的现状,必须要对现有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专业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进行电子设计自动化教学课改,必须要明确课程改革的思路。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引入校企合作、任务领域的开发机制。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与企业紧密合作,以企业对新型电子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要求为课程核心。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的思路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对专业岗位群进行企业调研。在进行课程调研时,要与专业调研相结合,在选取调研对象时应广泛选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调研的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调研及座谈根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把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为项目,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完成此项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作出详细的描述。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情境实施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与组织。在教学方法上,不拘泥于某几种教学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师的教学特点,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组织上,采用模拟项目开发的方式,按照企业管理方式进行项目管理,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3、根据行动领域设计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结合电子设备装接工的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电子设计自动化” 这一行动领域对应的学习领域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再按照学生学习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将学习领域划分为5个学习情境,构成5个学习情境组成的学习情境库,方便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组织教学。
4、融入电子制图员、助理电子设计师职业标准、企业标准、电子设计的主流器件、新技术、新工具等“六新”,结合企业操作技能要求和工艺标准,确定课程标准。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将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解构。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以项目的形式,将课程分解为若干学习情景,将之前解构的各知识点重构到相应的学习情景中,真正实现“用什么,学什么”。
三、改革的方法
明确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的思路后,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来实施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方法建议,以供参考。
1、调查研究法。可以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团队,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岗位工作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研、学生岗位工作适应性调研、专家访谈、毕业生访谈等,收集课程改革第一手材料,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处理和分析,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探索实践法。探索实践法主要是指在实际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按照课程改革方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特别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实践的方式探索适合高职信息工程类专业学生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3、试点对比分析法。通过试点班级、试点教师实施课改教学,记录课程教学的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课程的参与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组织是否合理,讲义的内容组织是否合理,教学资料是否充分等;然后进行纵向的历史对比分析和横向的试点与非试点对比分析,找出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四、课程改革的特色
针对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以及设施条件,结合当前社会对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的需求,在实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时,应当建立起具有本院特色的课程改革体系,因材施教,以使本院学生更好的融合所学电子设计自动化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融入职业标准,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2、提出虚实结合、软硬结合、实验室与网上虚拟实验实训结合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实验实训室,开展虚拟平台的仿真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校内、校外共享。
0.引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现代通信产业的发展和融合,促使电子技术及其产业也获得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近年,无论是技术发展水平还是产业规模等都获得了高速发展。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电子技术在气象、机械、商务、电力等领域中的现状和应用。
1.现代电子技术现状及应用分析
1.1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于气象通信领域
天气预报是我们每天都需要收听的,他可以较为准确的提前一天或几天预知当日的天气状况,从而使人们根据天气预测的结果进行衣物的更换,进行生产和工作。我国的气象通信技术很久之前便已经十分完备,随着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气象信息的获取更加精准,预知时间逐渐加长,电子技术应用于气象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通过电子技术发明的各种遥感遥测设备,各种通信卫星的升空,不断的加强了通信质量,提高气象资讯的收集速度与精度。
我国当代的气象通信主要以气象卫星为主,新加入的微波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加快了我国通信网数字化的进程,通信技术采用VSAT 微型卫星地球站可以再信号站稀少的情况下建立卫星通信网,提高偏远山区的通信质量,使气象资讯的播报传播范围更加广阔。我国的气象通信使用现代电子技术根据发射的气象卫星为基础建立国内卫星通信网,形成以北京为主站的联通全国各地的省、市气象通讯系统,整合成国家气象中心通信网。
气象通信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的神经系统,农民根据气象信息进行农务劳作,建筑工人根据气象信息进行修建,配合气象信息,可以将工作效率提升至最大,于是,气象信息传播是必不可缺的,同样,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于气象信息的传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现在电子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
现代机械制造业更离不开现代电子技术,仅以汽车为例,现代社会大部分名牌汽车其内部构造都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GPS车载定位,远程通信等等,甚至一些高端汽车更是将电子技术应用于驾驶方面。
电子控制系统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汽车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时代拉开序幕,一部分控制动化的汽车可以在操作上大大简化,与传统的繁琐的挂档——油门——刹车的驾驶方式相比,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的驾驶方式更加适合驾驶技术并不十分熟练的人士,电脑控制的自动排挡,不需要理会起车刹车的无级变速系统,将汽车的驾驶要求不断的简化,另大部分人都可以熟练快速的进行驾驶学习,将自己的爱车在几天之内操作熟练又不失安全性的驾驶上道。同时紧急制动,自动弹出的安全气囊,自动控温系统,自动空调控制,车内噪音控制系统,完全的将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另车内空间变成一个舒适、安全的另类环境,增加了汽车的适用性,更加人性化,简单化。甚至许多汽车可以连接因特网,在不进行驾驶的情况下可以在车内进行适度的娱乐,起到放松的作用,让人更加轻松的进行下一步工作。而做到以上这些,电子技术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1.3现在电子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
电子商务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概念。它通常是指处于全球不同地方的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Browser/Server的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即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商户之间进行网上交易,以及买卖双方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电子技术涉及了商品的整个运转周期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商业活动。这里仅说说电子化采购。电子化采购是由采购方发起的一种采购行为,是一种利用Internet网络进行的不见面的交易,如网上招标、网上竞标、网上谈判等。电子化采购不仅仅完成采购行为,而且利用网络技术对采购全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可有效地整合采购资源,提高采购效率,帮助供求双方降低成本。
1.4现代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行业
电力系统中的电子技术称为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可以提高输电能力、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可靠性、控制的灵活性并降低损耗。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帮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现有的电力资源,并利用这些电力能源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对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来说非常经济、可靠,而且具有一些交流输电所没有的优势。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中,已经使用了GTO、JGBT等可关断器件,以及脉宽调制等新型的电子产品。目前,一些学者已着手开始研究FACTS技术。
另外,电力电子技术支持下的电机调速、供电电源、电力较配电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无论对改革传统工业,还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效利用都至关重要。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刺激着电力电子技术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高速度增长,使其成为本世纪重要的技术支柱之一。电力发电系统也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之一。电子技术的发展改善了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的多种设备的运行特性。总之,在电力行业中,电子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电子技术与电力行业的结合推动电力行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
2.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微型化趋势
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纳米电子学,其主要为在纳米的尺度下对于事物进行运动规律和特性的研究,用以利用纳米级的事物专属的特性进行研究和开发。主要利用与生物科技以及医疗工程中,纳米检测仪器,纳米电器器件等将逐渐被广泛使用,再一次引发电子器件的变革。
2.2智能化
高度智能化的电子设备可以更大程度上的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各样危险的、枯燥的工作,智能化的电子焊接,智能化车载控制系统,甚至智能化的机器人。高度智能化的电子技术将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将人们的劳动力由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有空闲进行更加轻松、安全的工作,比如智能组装流水线,智能矿脉探测等都是智能化电子技术的应用范畴。
2.3精确化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信息流传的精确程度,现代电子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观测、传输性行业,如气象预测、信息传输、医疗检测等更多方面,提高观测的精确度,做到在最小程度内的信息精确,做到最小的信息传输损耗。
3.结束语
现代电子技术作为现今社会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之一,它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深入的运用,并派生出很多新的子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而且积极地看待和推进电子技术的发展,并增加其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投入,充分发挥电子技术的增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争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系统发展热点综述[J].变频器世界,2010(0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门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号处理与利用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电子科技。电信专业是前沿性的学科,是包括了信息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求,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也要与市场发展接轨,不能传袭老一套,要合理安排课程与教材,逐步探索专业的特色化建设。
一、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坚定专业办学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科技也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地的各个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前沿性学科,在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相应专业,但是发展不一。有的是理工科老牌院校,专业基础雄厚,相应配套基础设施也比较健全;有的学校只是一味追赶热潮,专业发展基础并不健全,因此专业的特色发展更需要我们去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电信工程专业是集信息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专业涉及面非常广泛,每个学校的发展进度也不太一样,优势教学方向不同,因此每个学校在此专业上的特色建设也不尽相同,所以要在学校专业优势的基础之上,结合实情,努力发展出自身特色。以长江大学电信工程专业为例,它在优势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基础上,通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了恶劣工作环境下的光电告警技术,产品内部结构形态特征信息的提取、处理、识别的理论和技术。在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基础上,坚定发展专业特色的办学思想。
二、发展专业特色、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电信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主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明确专业发展的目标基础上,坚定发展专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建立健全课程的发展体系。加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个性发展与整体提高、课内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契合。
1.合理设置专业必修课,加强专业教育,打好专业基础。合理组织课堂内容,坚持基础与先进的结合,及时关注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课改成果合理用于课程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课程的难易度,合理有效分配课时,真正做到设置专业必修课,加强专业教育,打好专业基础。
2.加强学科的全面发展,合理有效地设置选修课。作为前沿学科,我们必须实时关注学术前沿,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课改成果合理用于课程的教学,这就需要合理地设置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科的全面发展。长江大学就根据专业背景结合科研成果,合理设置了统计信号分析、检测系统设计、模式识别和微弱信号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加强学科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3.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是数学,英语,计算机和实验。数学学习是电信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英语作为世界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更是专业发展的要求,科学实验这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部分学生问题,合理设置相应课程,并开设了数字图像处理、光电技术、计算机编程等课程,为了与国际发展接轨,还逐渐开展双语教学。
三、改革发展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是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主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1.改革实验内容。电信工程专业是以工程应用为背景,教学实践性较强。为了专业发展的实用性,必须改革实验内容,与市场接轨,主要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类实验为主。
2.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结合。该专业是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主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实用性必须凸显。但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一味的不变会使自己被社会竞争所淘汰,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多层次化。实践教学包含了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和自拟实验这三种,必做实验是基础,强调的是普适应,作为专业的延伸还需要选作部分实验,作为能力优秀,有充裕时间的同学而言可以自拟实验。实现实践教学多层次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性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创新能力。
4.逐步改革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电信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中涉及内容较少,课程之间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性,因此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逐步地改革,逐步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让导师先树立良好的概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结合所学课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导师的教学辅助作用。
5.教学、科研两手抓,两个都不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科研为教学服务,但是两个都要抓,两个都不误,不仅教学要搞好,科研也不能落下,二者相互依托,共同促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研潜质,让学生了解科研最新发展动态,参与课程设计与竞赛,努力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教材使用要特色化
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材的选择。为了适应多样化教学,我们积极引进普通高等学校重点教材,采用配套教参和相关软件。目前我校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使用的重点教材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据库》、《数字图像处理》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