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的根本出路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导致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实现失地农民转移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失业原因、就业出路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有效促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维护农村长期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维持家庭生计的可靠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等于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

1.就业安置难。《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做了具体的规定,安置方式主要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用地单位安置以及货币安置3种:第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方式的风险较大。比如集中开发式安置模式,由于农村集体生产经营项目存在权责不清楚,运行不规范、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经营风险较大,一旦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的状况,就会造成农民失地又丢钱。第二,用地单位安置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加快,用于市政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等非生产性项目的越来越多,难以提供大量岗位安置失地农民。第三,一次性的货币安置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这种安置模式是指征地部门将征地补偿费用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支付给被征地农民,让其自谋出路。单一的货币补偿方式,很难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

2.就业质量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紧缺与农村综合能力低下劳动力剩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竞争意识不强,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失地农民与就业岗位对接难度增加,“有人无岗,有岗无人”并存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

3.就业竞争力弱。失地农民属于非自愿转岗人员,其整体素质甚至低于自主流动的农民工,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其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大龄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择业观念比较保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难度较大,要转岗就业十分困难。二是文化程度偏低者。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其在就业中的学习能力和适应力差,非农就业的成本较大。三是女性劳动力。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所占比例差不多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在劳动力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身体素质不同,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雇佣男性劳动力,这样就使得女性劳动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4.就业保障差。第一,工资薪酬低,几乎没有福利。大多用工单位把最低工资线作为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有的甚至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与物价上涨部分相抵消后,农民工工资实际上是负增长。三是福利少,由于现行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均衡、不对接,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很低,失地农民可以获得的社会福利呈现为制度性缺失状态。第二,用工不规范,劳动权益无保障。一些用工单位为逃避责任,降低用工成本,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了合同,合同内容也只是单方面强调用工单位权利,规避有关的法律责任。

二、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1.心理原因。失地农民就业意识与市场要求差距较大造成了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城郊失地农民因为其区位优势,不愿屈身于一般性就业,对工作挑肥拣瘦,对劳动报酬期望值较高。新生代的失地农民对职业要求较高,不愿从事工资低、工作累、条件差的工作。另外,相当数量的失地农民有靠政府解决就业问题,要政府安排工作的依赖思想,缺乏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能力原因。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难以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镇劳动力进行公平竞争。这样就增加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因素。失地农民原本从事的是直接农业生产劳动,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无一技之长。专业技能缺乏导致失地农民难以适应工业化程度较高企业的用工需求,成为制约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一大瓶颈。

3.市场原因。目前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待业人数庞大,包括城镇下岗职工、转业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待业群体。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900多万,且不考虑失地农民和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城镇就业岗位缺口就已经达到600多万。另外,在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投资减少、出口下降的冲击下,劳动力市场拉动就业能力进一步减弱,一定程度上对新增失地农民就业产生挤压效应。面对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城市就业市场,失地农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三、失地农民就业出路的政策建议

篇2

一、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对此问题有不同表述,尤其以曾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概括得最为充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简单地说,“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侧重于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者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对其他两个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系统地分析和解决“三农问题”。

截至2008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2135万人,占54.32%。总就业人数为77480万人,其中在乡村就业人数为47270万人,占61%。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4000.0亿元,占11.3%。尽管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无农不稳”,而且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提供重要原料,同时农村也是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中国要在经济上获得长足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突破。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部署。自2006年,中央政府全面免除了农业税,结束了农民数千年要交“皇粮国税”的历史。近年来,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各种惠农政策全面向农村铺开,诸如向种粮农民发放各种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养老保险、新农村建设等等。以上政策都是得民心、惠及农民的好政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主要有三个来源:种粮收入、政府补贴和工资性收入。

(一)种粮收入

中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说明,耕地的产出在一定意义上是保持国家稳定所必需的,粮价是一把双刃剑,“谷贱伤农”,但是,粮价太高,城市居民又难以承受。因而,粮价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粮价太低,政府应当以最低保护价来收购,以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而粮价太高,政府又应适当减少粮食储备,以调低粮价,或者向城市居民发放补贴,以降低城市生活的成本。耕地和粮食关乎国家安全,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保障性质的,特别是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农民可以返乡种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口都聚集在城市,衣食无着,这对于政府、对于社会都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因而,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触碰,耕地流转必须以保持耕地承包权不变为前提,否则,失地加上失业,这对于打工农民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更何况,“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有六百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这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受旱,因此,尽管那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导致产出率低,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由上分析可知,种粮收入对于农民增收来说并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二)政府补贴

篇3

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中国社会工业、城市、市场的发展,没有非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可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在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市场需求。”戴小枫说,正是这种需求,促使了我国农业产业链条中产后部分十多年来的大发展,即农产品加工业的异军突起和快速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33-1

1 农村实际情况是:农们需要培训,却又不爱培训

由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各种新农机具层出不穷,工作原理各不相同,进口的农机具也逐年增加。如果不学习、不培训、大部分农民恐怕连机械都摆弄不了,更别说靠机械赚钱了。受教育资源以及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另外又受现实情况限制,放不下农活;还受农村农机从业人员老龄化的制约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不爱培训,抵制培训。例如:农机维修企业维修人员的资格培训,想让农民来学习,依然需要农机主管部门做很多的工作,有时甚至统一安排车辆接送,还要提供免费的午餐,农民才肯来学习。对于其他农机手,操作工来说,缺少了法制的强制性,觉得机具容易摆弄,对培训有一种抵触情绪。另外,农机从业人员老龄化也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发展。由于年轻人出门打工,种地多靠老人,所以农机作业成老龄化趋势。让老人培训显然困难不小。

2 农机校的现实情况是:设备陈旧,知识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农机校缺少资金投入,教学设备陈旧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

多数教师专业知识单一,动手能力差,对新农机状况知之甚少,现有的专业知识滞后于新时期农机化技术的发展,这样上课就缺少活力,就调动不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亟待更新。

3 要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努力向上级争取经费投入,用来改善自身教学设施。如制造一套先进的电教设备等。

(2)不断壮大教师队伍,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要学会“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当地大专院校有许多专家学者,他们对新知识的掘取能力;对问题的研究能力;对信息的收集能力肯定比农机校强。农机校完全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聘请为我们的“客座教师”,通过外联式教学来解决教师能力不足和知识匮乏问题。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送教师到大专院校去深造,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水平,紧跟科技步伐;或者尽快引进农机化专业毕业新生,向单位输入新鲜血液。

(3)培训要针对农民的需要: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咱就培训什么技术。

例如,根据村民需要,我县农机校自筹资金免费向村民发放自己编制的教材近万份,组织农机和农业有关专家讲师团,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在春耕和夏收现场演示,让农民亲身感受机械的性能。培训时,一定要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①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②技术是先进成熟的;

③能增加农民收入的。

篇5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77-01

1 发展农业的科技的重要性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良好的农业发展情况是国家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全球粮食危机后,农业发展已成为全球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超过8亿的农业人口,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根本出路,是农I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所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尤为重要,不可马虎。

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虽然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整体上偏低,还处于初级水平,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贡献率低、农业科技水平的转化率较低,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等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2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简要概述其中几点。

2.1 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研发力度供不应求

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加大了“三农”问题上的资金投入,但是和我国农业人口和农民的比重相比,资金投入还是严重不足,而且投入的资金中,用于农业科技研发的部分很少,导致科技研发没有充足的保障,研发缺乏后劲,阻碍了农产品品种优化改良。

2.2 农村教育水平落后,阻碍了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大力运用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和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水平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健全,农民的综合素食也较高。但是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的西部山区,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生产的观念十分落后,而且不善于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农业机械化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一方面受限于地形条件,一方面农民的素质跟不上没法进行机械化操作和农业科技运用,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十分不利。

2.3 农业科技体制不健全,推广水平低

农业科技运用于农业发展需要健全的制度支持和制度保障,然而很多地区的农业科技发展没有强有力的奖励制度、科研体系、推广规范等制度支撑。另外,农业科技的推广队伍水平也很不足,比如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推广的内容和方式有待创新和丰富,推广的地区和领域需要更深入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造成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文章只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进行分析,要想发展我国的农业科技,最根本的还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3 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

发展农业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是推动我国农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3.1 增加资金投入,建立新型农业创新体系

要加大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使得农业的科技研发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投入最大时间精力进行农业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优化农产品品种、改良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同时强大的资金 保障也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专业化、产业化种植的有力保障。

3.2 将科技创新与教育相结合,推动科技的运用和农业机械化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推动科技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科技创新不应是单独的埋头研发,而是应和高校、优秀企业、优秀的农业生产实践人才相结合,产学研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面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另外,教育是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唯一出路,只有发展教育,改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其文化程度,才能正确认识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力量,并懂得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生产和生活,运用先进设备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反之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3.3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提高农业推广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我国应加强农业的科学研究与开发体系,鼓励全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为典型农业科技创新或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技术发明提供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专业的与农民科技相结合的农业推广队伍和服务体系,增强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积极进行推广内容、方式的创新和推广领域的推展与深化。另外,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建立农业科技信息网、信息交流平台等,促进农业科技的信息共享和成果转化。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农业发展是我国的重大使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虽有进步还十分不足,文章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文章的研究具有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中央1号文件曾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围绕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一切农艺技术大面积实施的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备物质条件,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适时推广是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认识,把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做好,争取早日全面地实现农业机械化,繁荣农村经济,是我们这一代农机人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二、搞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推广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普及的根本途径。在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人员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农机推广不仅仅是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和增加农机总动力、总容量或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符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切实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农机推广部门可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

长期以来,农机推广部门一般只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因而自身实力难以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积极兴办实体,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和改善推广条件与推广手段。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

2.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机推广要根据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引导农机化朝着装备结构优化、作业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看好的方向发展农机推广经常是被动地适应农艺技术的变革,但有些农机的推广,特别是农产品产后加工的机械化,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掌握推广工作的主动性,实施指导性生产,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3.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全方位、多层次推广农机在农机推广中,我们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拓展农机推广的范围,向农林牧副各业延伸,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延伸,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农机推广。

4.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水平

农机推广工作必须将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机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请农机专家到单位来为推广人员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5.农机推广工作要把农民经济利益摆在首位

农机推广工作就是向农户推广新机具和新技术,其宗旨就是为农户服务。因此,要向农户提供专业信息,帮助购买适用的农机具,传授正确的驾驶、保养和修理知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农机设备损坏。

篇7

【分类号】:S38

1.引言

“三夏”农忙季节一些地区经常是天空中漂浮着灰烬、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气息。所以每到此时因秸秆焚烧引发的话题,比如火灾、雾霾、PM2.5、交通安全等都会成为网络热词。加之,我国商品粮主产区黄淮海平原的冬小麦收割期与当地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时间重合,又进一步引发了普通民众对这一话题的特别关注。早在1999年国家就颁布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可见国家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今年午收时节国家对禁烧地治理力度是空前的:从国家环保部牵头动用遥感卫星监测着火点,省级政府与小麦产区市、县政府签订禁烧责任书,乡村干部缴纳禁烧保证金,下派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日夜巡查等严防死守措施;到地方各级政府午收期间不间断宣传并给予遵守秸秆治理规定的农民一定经济补偿等疏导措施,“堵”“疏”结合。但从2014年6月28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内容看,治理成效却差强人意。如此严厉的治理措施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人们不得不对秸秆禁烧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

2. 秸秆禁烧禁而不止的原因分析

2.1 秸秆焚烧量大、面广、时间紧

农作物在同一区域的成熟期几乎相同,这就造成了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秸秆。秸秆的堆积密度大约只有30kg~50kg/m3,如此蓬松的秸秆无论是回收、堆放还是运输都要花费不菲的成本,农民费时费力进行回收收益却了了,因此农民没有回收的动力,甚至还有抵触情绪。据笔者调查,农民也知道焚烧秸秆百害无一利,焚烧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俗话说“农时不等人”,如果误了农时不能及时播种,就会影响下季作物的收成。农民采取焚烧这一最快捷的办法处理秸秆也就不难理解了。

2.2 大量的秸秆没有出路

笔者查阅了《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平均每年约为6.7亿吨,其中小麦秸秆1.54亿吨,稻草秸秆2.11亿吨。这么巨大的秸秆数量,再加上秸秆产出集中、季节性很强,而到目前为止又没有能大量消耗它的途径,造成短时间内大量积压。一位县级农技人员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秸秆还田是最便捷、最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今年许多地方也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政策设计的。从长远看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地肥力、减少土壤板结,但是秸秆还田在短期内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首先秸秆中含有大量纤维,如果简单一埋了之会造成下季作物播种困难;其次秸秆腐烂变肥需要一段发酵时间,秸秆这类有机物的发酵是放热过程,会使土地温度偏高从而影响新播种作物的生根发芽,甚至会“烧死”幼嫩的根系。国外许多国家也采用秸秆还田技术,但与我国国情不同,人家地广人稀可以轮牧休耕,给秸秆充分的发酵变肥时间。而我国1978年就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每户耕种规模小,再加上国家不仅不收农业税还对农业进行补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别说让农民撂荒一季不种,就是原先边角荒地也都被勤劳的农户开垦出来耕种了。所以我国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的国情,在黄淮海地区根本不可能实行轮耕、休耕制度。

除秸秆还田这一快捷的处理办法以外,有专家指出可以利用秸秆中富含营养成分用于饲料加工、食用菌培养料等出路,但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这些途径来解决这么大量的秸秆问题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焚烧问题。

3. 解决秸秆焚烧的根本出路探讨

有人说“秸秆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秸秆利用前景广阔。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实现秸秆的工业化利用并形成产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走综合利用的道路。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3.1 加大农业机械研发力度

加强对农业机械的合成化研究,将农作物的收割、脱粒、秸秆回收等功能合成为一体,解决松散秸秆的快速回收和田间高密度压缩问题为运输创造条件,降低收集和运输成本。同时也可以为农民抢农时播种节约时间。

3.2 加大秸秆的就地转化

(1)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地提供N、P、K等有效成分,但要解决好秸秆纤维快速腐烂问题,比如研发出高效秸秆腐熟剂,使秸秆迅速腐烂变肥,降低腐烂过程中热量的释放,使其少影响甚至不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2)将秸秆的就地转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比如在规划时同步建设就地利用秸秆的沼气能源设施、秸秆气化工程设施等,将秸秆就地转化为CO、H2、CH4等高品位的燃气,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清洁燃气。

3.3 加快秸秆的工业化利用

由于就地转化消耗量非常有限,必须走工业化利用的路子,既解决秸秆的去处问题,又为农民带来收益,将秸秆变废为宝才能彻底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1)作为工业能源使用

有研究表明2吨农作物秸秆的发热值相当于1吨煤的发热值,火力电厂通过专门的秸秆焚烧炉生产蒸汽进行秸秆发电。有报道说已建成采用“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利用秸秆生产生物油的工厂。报道称1吨生物油能消耗2吨秸秆,生物油的发热量是柴油或重油的0.4倍,经过精炼后可以作为车用燃油使用。

秸秆的能源化利用,一方面可以解决秸秆无序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类燃料的使用,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大有好处,应当大力推广。

(2)秸秆纤维利用

秸秆中含有大量纤维,所以农作物秸秆不仅可以作为制造纸浆、包装纸的主要原料,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同时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砍伐森林作为工业原料已越来越不可能,我国人造板工业的原料供需矛盾将日趋尖锐,这为我国秸秆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利用稻、麦秸秆和甘蔗渣等为原料经挤压成形加热固化后,能生产高质量的中高密度板,广泛用于包装、保温、建材、家具材料及一次性餐具,还可以制成可降解的纤维素薄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塑料薄膜。

(3)营养成分利用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小麦为例,秸秆中含有:10%的水分、3.1%的粗蛋白、1.3%粗脂肪、32.6%的粗纤维和43.9%的无氮浸出物,是生产饲料的原料。另外我国在利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酶法糖化、发酵等几个环节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秸秆营养成分的利用会有长足的发展。

(4)炭化综合利用

将松散的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压制成棒(块)状,放入炭化设备中制成生物质炭,同时还可以生产出生物焦油,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秸秆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可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研究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起步阶段更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上进行扶持,比如加大科研投入、对相关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等。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普通民众对秸秆利用认识上的误解。在不增加农民负担或使农民能够获利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根本途径。

(指导老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刘勇副教授)

篇8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48-01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是农业技术推广。有位哲人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但必须把这粒种子推广出去。农技推广是科学研究上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上的动力的桥梁,是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普及率、贡献率的重要方式,是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是当前,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还存在隐患,农技推广体制也不完善,严重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农技推广过程中的阻碍

1.粮食安全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曾预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人。在人口众多的当前社会,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国家粮食短缺,在中国更是有一亿人营养不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还处于紧张状态,一些基础工程设施也相对比较落后,农业发展总体上还在“靠天收”。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350公斤左右,这其中不只包括人们的口粮,还包括动物养殖、机械生产等消耗的粮食。粮食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根本,但传统的种植和生产方式所得的粮食产量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

2.“菜蓝子”问题

俗话说,宁可三日无荤,不可一日无菜。蔬菜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随着社会的发展,蔬菜需求越来越大。按照膳食结构,一个人每天吃粮半斤,吃食油一两,吃蔬菜2斤,以此推算我市每年蔬菜销量约120万吨。安康城区的天宝,金奎和江北、江南零星蔬菜批发市场,每天进出量约400-500吨,加之各县的进货,安康每天要从外地调进各类蔬菜约1000吨,一年约36万吨。我市每年调出各类蔬菜约15万吨,但由于种植技术比较落后,调进的是精细菜、返季节菜、高附加值菜,调出去的却大多都是大路菜、旺季节菜、低附加值菜。

3.食品安全问题

在城市中,由于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疾病有很多。在农业食品交易市场尤其是自由交易市场中,由于安全检测技术得不到应用和推广,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对蔬菜、粮食等检验,致使很多问题产品流向人们的餐桌,严重危害这人们的健康和利益。在过去人们食用的采白天然的叫“食物”,今天我们食用的经过加工的叫“食品”,这一转变过程中虽然科学技术得到了应用,但却损害了食物天然的营养优势。特别是一些所谓营养元素的添加,究竟是否对人体有益还有待商榷。

4.城市与农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无心务农

现在农村人口结构多数是老少留守、青壮外出务工,由于城乡经济收入的巨大差距,很多农村劳动力为了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而放弃务农,进城寻找“出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发展落后自然也就影响了农技的应用和推广。

5.人口刚性增长,土地大量减少,且环境污染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近3亿亩。中央一再敲响警钟,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中,由于氮肥、磷肥等施用的不合理及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使2亿多亩农田受到污染。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为32.5%,其中氮肥为35%,钾肥为45%,磷肥只有17.5%,施入土中的肥料和农药部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和地面蒸发作用挥发到空中,大部分沉淀在土壤,通过雨水冲刷流入江河。据调查,我国只有3%的城市水源基本清洁,受到污染的水源高达97%,其中严重污染的水源占64%。

6.科技贡献率问题

据中国农科院调查测算分析,我国解放初期科技贡献率为17.9%,2010年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贡献率为51%,但欧美发达国家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我国与之相差还很大。各主要技术对粮食单产提高贡献额是:优良品种占33.8%,先进栽培技术占34.1%,植物保护技术占14.2%,土壤改良占17.9%。

二、转变发展方向,促进农技推广

当前在农技推广方面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方法简单,人员老化,素质下滑,不愿干活,经费不足等问题。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再下来就是体制的转变,机制的转变和方式方法的转变,以堤高农业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和贡献率。

1.转变农技推广体制

实行三权归县,条条管理,确保管人管事的有机结合,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才能便于工作。“平利模式”,值得完善,值得推广。

2.转变运行机制

要用工业的理念谋化农业,更要用企业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真正实行绩效挂钩,竞争上岗,末尾淘汰,多劳多得;要多元合作推广,发挥国家、集体、农民、企业的积极性和民间的力量和资本。

3.转变推广方式

抓点示范、现场指导,宣传培训、三电合一、农民视频、手机短信、报刊杂志等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推广方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

4.加强队伍建设

引进专业人员,从基层选拔人才,岗位能上能下,按时考核,选优除劣。

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可行的“三农”问题突破口,专家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论文百事通(1)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经济策略;(2)发展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3)确保农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4)增加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5)以新农村为契机解决“三农”问题。

本研究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城镇化),根据中国现有国情,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要么考虑过远,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农业技术停滞,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增加劳动力,提高农业产量。然而,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土地贫瘠,人口压力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愈加贫瘠,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2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2.1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草原的超载放牧,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对地貌植被的破坏,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自治区、直辖市)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累计投入6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农田增产增收,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过程,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战严寒,修梯田,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农村人均0.26hm2,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国家投资1.2亿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投工1.23亿个,移动土石方6亿m3,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解放劳动力7.8万人,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与退耕前相比,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农业人口减少了0.1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明,赵敏.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4245.??

篇10

2.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动力。结构优化和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包括农村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规模经济和集中化等,核心是结构优化和升级。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协调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力争基本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在变化上保持协调。

3.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粮食安全。

4.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5.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满足这些条件,我国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二、稳定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1.有效配置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国家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2.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3.调整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4.调整产品层次的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跳出“三农”抓“三农”,农业结构调整才会有质的突破。农业产业化就是产品、加工、销售、商品一条龙。实现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并轨,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进入市场的经营机制,连接生产与市场、市场与消费,在吃饱吃好吃出健康中,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将剪刀差尽量减小。一是横向联合,二是纵向联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6.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抓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壮大农产品企业,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帮助广大会员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销售上,做到统一安排、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促使规范运转。

8.专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制定布局规划,整村整乡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集中连片、联合发展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9.标准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帮扶几户、带动多数”的局面,使新品种、新技术走向田间。10.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托。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产品的名牌战略,搞好品牌效应。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化建设,促成名优产品+龙头企业+农户以及标准化+协会+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和协会的技术优势和指导带头作用。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农民受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三、建立起有效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篇11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以占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资源,解决了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巨大成就。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用丰富的资源代替稀缺能源,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助于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自然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出现都会造成农业的减产,而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推出抗旱品种,用以降低危害,同时气象预报也可以使我们提前做出防护,以减少损失。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为农业生产率提高提供了强劲动力。只有十分关切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才能使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更快更实,动力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2.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3.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了基本手段。

 

二、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1.加大对农业企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纵观农业发达的国家,无不具有若干实力超强的农业企业,它们往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由于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农业企业科技人才相对匮乏,研发投入不足。据统计,我国农业企业科研投资占销售额的比重不足2%。多数企业不具备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自主研发能力,有些企业甚至放弃研发,只从事生产。同时,一些农业企业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农场机制,行政色彩浓厚,研发的积极性不高。改变我国农业企业研发积极性不高、能力偏弱的局面,需要加大对农业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目前,农业企业经营税法规定免税的产品可以免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但这种税收减免政策并没有给农业企业带来科技研发的强劲动力。因此,可以考虑用研发费用冲抵其他税费,或直接进行研发补贴,进一步提高农业企业科技研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

 

2.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个体农业生产仍然是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运输成本、检验成本、培训成本等都很高,生产出的产品难以标准化,品质难以得到市场认可。这就使很多具有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如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因成本等问题难以推广。另外,在农民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农业技术和设施建设很难推广普及,运用效果大打折扣。农业集约化经营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而且在农产品加工、运输、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价格谈判以及在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和生产协作等方面都有巨大优势。因此,应大力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促使农民联合起来,从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向规模化发展之路迈进。我国在2007年施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立法的方式规范农民合作组织的成立与运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得以确立。但目前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不够明晰,合作社内部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同时存在组织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信贷资金匮乏、引进新品种和发展新项目资金不足以及信用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作用的发挥。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教育和引导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有序推进。

 

3.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涉及农业科技的研发,而且涉及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以及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农业科研成果不能推广使用,便无法实现价值,势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没有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者的教育和培训,新农业科技的大范围推广便不可能顺利完成。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农业科技成果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农民,而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被农民接受和应用的程度。因而,必须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动力。

 

三、结语

 

篇12

我国继、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实行税费改革,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确确实实的为农民减轻了不小的负担,但是对乡镇政府的财政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部分地方的乡镇财政问题都已经影响到不能正常的开展基层的工作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探讨乡镇财政问题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了。

一、 目前我国乡镇财政的状况

(一)乡镇财政来源比较单一

制约乡镇财政困难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缓慢。当前,我国大部分得乡镇还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自然乡镇的经济也就还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大部分乡镇的财政收入依然来自于农业,而其他产业提供的税收则很少,因此乡镇财政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而每年乡镇又有许多的大中专学生、政府干部以及退伍军人等需要安置,财政供养人员就急剧的增加,导致乡镇财政不堪重负。另外,对于在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立上,乡镇财政又承担了大部分,这些负担加在一起,就使得乡镇财政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

(二) 潜在风险加剧,包袱更加沉重

乡镇财政上面临的巨大问题使得基层政府大规模的举债,乡镇政府负债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共有的问题了,这种“还债财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财政的建设。在乡镇债务的形成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贯彻和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但是中央却没有给予乡镇相应的财政支持。二是由于一些乡镇发展地方经济和公益事业。三是在一些公共品的供给上,本来应该是由中央供给的,结果却变成了乡镇府来承担。这几个方面是导致乡镇政府背上沉重债务包袱的最主要原因。

(三) 乡镇政府无力提供农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还没有建立起财政公共体制,所以导致了财政资源偏向于城市,对乡镇的投入力度不够大,而随着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收支问题就更加突出。一部分乡镇政府已经完全没有能力为本乡镇提供任何公共服务的能力了,所以导致了乡镇卫生条件差,一些患病的贫困农民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因病致贫的问题也就更加的突出了,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

二、 出路探究

目前我国乡镇要缓解财政困难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完善财政分制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及事权的分配格局,特别是基层政府事权和财权要统一和对称。

(一) 加大支持乡镇经济的发展,大力培植税源

要大力发展经济培植税源,首先就要使民营经济得到壮大,这才是最主要得措施,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和发展二、三产业等。民营经济如果壮大,就可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为乡镇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因此,乡镇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搞好硬环境的同时也要创造好软投资环境,从各个方面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制造条件和基础,从而培养税源,这是乡镇财政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二) 进一步健全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对地方财力的分配关系必须规范好,在转移支付制度上应该首先保证不发达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基础条件差,生产力落后。

1、 在事权、财权统一的原则下,对地方各级的收支范围要有一个合理的界定,保证基层的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积极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首先是划分各级事权,这个必须按照责任统一和区域性的原则,相应的放下财权和财力,使财力状况和支持能够匹配,尽可能少的减少专款的规模。其次,在共有事权上应该明确职责,建立相应的分摊机制。

2、 就一步完善转移支付方式。首先是要增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规模,其次是要在转移方式上进行规范。为了解决转移支付中计算基数的问题,可以将原来的补助支付、增资性转移支付都合并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从根本完善公共财政的收入体制,才能解决乡镇财政不足的问题,走出乡镇财政面临的困境。

(三)创新乡镇公共品供给制度

要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就必须创新改革乡镇公共品供给制度。首先还是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上对公共品供给的加大。因为只有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才能使得中央和其他地方的省市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对一些财政收入明显不足的乡镇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从而保证各区域的公共品供给基本均等的原则。其次是建立乡镇公共品供给机构,多元化的供给制度,主要还是以政府供给为主,市场和农民自愿供给为辅的原则。

(四) 推进机构的改革,切实减轻乡镇政府财政上的压力

乡镇政府在财政上的管理应该加强,尽最大可能的增加可用的财力,对地方上的债务问题要谨慎的解决,切实减轻在财政上的风险。

三、 总结

总之,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面临的这诸多问题,中央应当尽快的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扶持乡镇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统一乡镇财政财权和事权,这样才能使乡镇财政彻底走出困境。(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人民政府财政所)

参考文献:

[1] 潘建国.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困境及出路[D].南昌大学,2013.

篇13

在“七一”节来临之际,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向您致以节日祝贺,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阖家欢乐,万事如意!ァ 谀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农业局党委的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HTH〗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农业局是农业执法主体,为切实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责,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建立了农业执法组织,配备了行政执法人员,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整顿规范了农资市场,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安全的外部环境。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更多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国际化,关键在于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此,农业局积极争取,市里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现在,我们正抓紧做好认证资质申报工作,争取省级认证,提高中心的检测水平和能力,为我市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HTH〗农业企业管理有了较大提高。对农业局直属企业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加工能力。近几年,累计加工出口各类蔬菜14万吨,创汇1.2亿美元,收购农产品向社会投放资金7.5亿元,直接带动基地6万亩,辐射基地9万多亩。党委自身建设上了新台阶。新一届党委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新上了取暖设施,为科室配备了微机、复印机等办公设施,新装修了接待室,机关面貌焕然一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