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0: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篇1

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要求必须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完成这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国先后兴起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形成了区域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它根据区域内的自然特征、经济联系、商品流行、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经济联合体。每一个经济区域都有着自身独具特色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也由此造成了这些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布局上的巨大差异。所有这些经济区域共同组成了国民经济系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源自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它是为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产生的。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强化区域间的依赖城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上的良好互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平稳协调发展的过程。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根据我国有关统计资料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全国各省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总体较高的状态。在2013年,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超过0.9的省区有23个,占到我国省区总数的74.2%,大于0.7的也占到了9.7%,只有少数省区,如广西等的协调发展水平小于0.2,这部分省区只占到全国省区总数的3.2%。第二,自进入21世纪以来,有25个省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尤以山东、河北、新疆、等九个省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升最为明显。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平下降的省区,其中广西的下降幅度最大。第三,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水平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当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经济危机时,我国个省区的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在经济回暖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程度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明显受到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积极做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工作,以保证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的国家,如此广阔的国土上有着巨大的地理环境差异。而这种地理位置上的巨大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东部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等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相比较来说,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发展优势相对较弱。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并且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差异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在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长期发展的眼光。面对可能会继续扩大的经济发展趋势,必须做好科学的调整。

4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打破我国行政区划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通的重要途径。而健全的市场机制会促进区域实现产业的转移。首先,要健全区域合作机制。这就需要区域间加强区域经济的协作、技术和人才的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发展的格局。其次,健全区域互助机制。这就需要相对发达的东部加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社会捐助等扶持。最后,健全社会扶持机制。这就需要国家根据公共服务的平等化原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经济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投入量以及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植力度。要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实现东部地区自主能力的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带动中西部的地区的发展。

4.2 统筹区域发展规划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的主体功能,并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开发区域的空间。各个区域内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等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开发区域时,应当合理安排区域的开发密度、发展潜力,并要与未来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布局等结合起来,以形成区域空间开发哦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四类主体功能区,之后要对主体功能的定位调整进行科学的评估,真正将区域空间的开发推上规范的开发轨道。此外,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设形成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区。第二,优化区域的发展方向。根据区域的特点,东部地区应当积极发展商业、金融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而中部地区则应当以发展工业为主,西部地区分散的城市群体,则应当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4.3 发挥地区优势,加快自身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发挥自身的优势,建立自身的特色经济,对于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西部地区有着非常明显的资源优势,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国家应当加大对于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中西部本地区域政府应当建立自己的发展眼光,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另外,还应当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的成功转型,这不仅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思创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5-26

[2]李传芳.关于却与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2,(21):73-74

篇2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铁路是中国长期发展以来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为地域辽阔但资源分布不均的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伴随铁路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区域间的辐射能力得到很大的扩展,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产业转移,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不过,为保障与促进铁路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还需要人们理清两者的关系,并提出有效建议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铁路运输加大了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意义,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助、互制的关系。首先,铁路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供给,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拉动与促进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反之则制约及阻碍着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其次,在铁路运输的支持下,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又反过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会随之发展变化,进而影响与制约着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及水平,若违背区域经济发展实情来扩展铁路运输建设,则会造成交通资源的闲置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甚至会拖累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经济和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积极采取有效政策与策略来处理两者的平衡,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二、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一)协调发展应防范的问题

1、负溢出效应的防范。我国铁路的发展是顺应时展需求的产物,铁路的发展始终要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的需求,因而在利用铁路运输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负溢出效应的防范,即铁路运输系统的扩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科学对接,防止因超前的铁路运输而加重区域经济的负担。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区域经济的发展还相对较弱,物质条件与基础设置还不够成熟、完善,铁路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规划与布局区域铁路运输系统时需要着重考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对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对接就会造成区域经济负溢出效益的发生,进而制约与阻碍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2、替代效应的防范。近些年,我国铁路运输的建设在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开通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相比较公路、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来说,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但反过来铁路运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防范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对其的替代性。铁路的建设与完善需要从整个国家的战略视角上进行科学分配、合理规划,需要在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与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以此来防范替代效应的出现。所谓的替代效应,就是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协调规划与布局铁路的建设,以实现铁路运输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促进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1、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可持续规划,实现双赢目标。鉴于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为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规划,以双向的契合来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铁路运输的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大的供给,以此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与优化,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影响与决定了铁路运输建设的发展程度,铁路运输的建设与规划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因此,从科学性、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合理规划,以最大限度发挥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一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在铁路运输的大力支持下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完善与优化铁路运输建设,积极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其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运输开始优化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建设高速铁路,提出“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建设构想,以此大幅度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与能力。发展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扩大路网规模与覆盖面,这是促进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率,加强铁路运输的辐射能力,以此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发展建设完善的高速铁路网,连接贯通西部与中部、中东部地区,实现东西、南北的沟通,完善各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络结构,促进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铁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产业,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想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应当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对接,优化配置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要素和资源,加强对协调发展过程中防范问题的重视,科学处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目标。

篇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现象,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式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产业集群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进行发展自身经济的,其中主要的途径有降低成本和持续创新。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要想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必须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真实有效的对策。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产业集群指的是两个紧密相连的企业,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聚集,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如今,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并且不断扩大,与成长起来的区域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不推动着区域经济的进步,总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相互推动的作用。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推脱的,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受到产业集群的严重影响,是通过规模效应影响的。GDP作为一个名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人均GDP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核心体现。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一直被产业集群带动着,原因是可以为产业的聚集提供充足的劳动资源,与此同时使产业聚集区域的产业从中获得效益与利益,提高人均GDP,从而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产业集群的规模是非常放大的,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小型企业的经济,使小型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还能创建自身的区域品牌,来增强自身对外的开放程度。

区域经济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前进道路,产业集群使区域经济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产业集群带动着区域经济的机构,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产业集群的发展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二、构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建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策略有很多,建立机制是要适应整体发展趋势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之间要加强合作关系,产业集群在发展中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是要与区域经济共同前进的。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并且与外区进行合作,进一步减小与外区之间的差距。产业集群还是一个复合体,它除了企业间的相互联系之外,政府、高校等相关机构形成支撑,为产业集群做配套服务,是一个结合体,因此,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意义。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是一种市场自发行为,这种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所以一般当地政府应发挥其规划、引导与协调的积极作用,区域功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的功能,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与人才集聚效益。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首要机制

所谓首要机制,就是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来自生存、盈利等共同目的的引导,产业集群与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外在的市场竞争压力,即产业集群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产业集群的带动。在所有的机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以价格规律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以社会经济规律为主导,是市场经济中各个要素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杠杆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实现资源合理流出与流入、优化相关配置,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2.区域的市场机制发育程度对该区域的政府决策的影响

市场机制发育程度高的区域政府往往是进攻型和开拓型的,而程度低的则是平稳型和自给型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影响着区域的开放度。市场经济受到连锁效益的影响,这种影响便是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区域的经济在运行中对各种资源的相互转化。资源转换能力就是借助市场机制作用,来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互补。市场机制强的区域,可以通过交换取得合理的资源配置且充分利用,使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区域的网络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种促进创新等关系的综合,区域网络的创新将随着创新的脚步逐渐改善,并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体现在竞争的企业、用户等方面,大学、科研所与网络中的企业有着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而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和政府3个要素则构成了创新网络的系统支撑点。政府调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调控机制成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想要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就必须在政府的可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市场的发展是漫长的,这也促使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了一长期性的过程。政府利用获取信息便利的优势,采取一定的措施,根据地方特点,推出了产业集群的具体规划,并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产业集群战略规划

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和产业布局等形成规律,并结合世界上的具有建设性的成功典例,但要避免统一的模式。市场作为导向,产业集群需要一个可以创新的平台,此时市场可以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的平台。制定的规划要具有长远性、稳定性、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产业集群的外溢效应的明显程度是与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存在明显关系的。因此,想要实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形成必要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迅速进步。

3.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可以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区域新环境既包括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又包括交通、通讯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中,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是带动企业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培育或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家。同时通过制度的创新,促进集群企业与区域外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保持良好信息交流与合作。

4.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要加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战略开发与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进一步改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氛围,消除阻碍前进与发展的因素等。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竞争规则,建设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5.产业集群经营国家化

现如今,已经进入了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这要求产业集群需要协同全球经济化的脚步,共同发展。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引导中小型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新兴产业的有效发展,以此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进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走势。因此,我们要根据两者之间发展的情况已经相互作用的情况,寻找行之有效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平衡,稳定向前,促进两者之间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士云,白莉.长三角城市群休闲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观察,2010,06(34):72-78.

[2]李东光,郭凤城.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1,08(54):40-43.

[3]曾小平.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01(11):153-156.

篇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5-0040-04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現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改善不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在制度建设上迈出扎实性步伐。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何谓区域协调发展?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确定不同要素约束条件下的开发模式,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时在政府的调控下,保持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状态下的发展状态。还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上述定义从区域关系的相互联系、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区域差距的逐渐缩小、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但总体上讲,其视角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差距与联系上。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应该是: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前提下,空间布局合理,总体经济、社会效益最佳,人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减少贫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即,在居民享受基本均等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导致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刻意追求各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

二、目前区域协调发展的表征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現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是区域经济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高。长期以来,我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沿海地区,而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发展的加速导致全国的地区差距迅速拉大。在区域政策和经济周期等多种力量的影响下,进入21世纪后,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逐渐放缓,自2004年起开始逐步下降,最近几年地区差距缩小的趋势尤为明显,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显著提高。以人均GDP计算的差异系数明显体現了这一特点。

二是区域合作日益紧密,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圈。近年来,我国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合作内容日趋丰富,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区域一体化程度明显加强。在推进区域合作中,城市群和经济圈理念开始逐步形成并体現,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但是,从区域协调另外两个重要方面看,却并不尽人意。

一是不同地区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必然导致各地的初始财政收入有不小的差距,但通过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和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等各种手段,各地区最终可用财力的差距将可以被大大缩小,从而实現不同地区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目前我国各个省份之间的财力支出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同时,各地间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与各地人均GDP的差距相比,并无显著不同,差异系数甚至大于人均GDP,这反映出不同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依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务目前还未能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突破口。

更为重要的是,表1中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基本上是按照各地常住人口来计算的,事实上,当前各个地区财政中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受益对象绝大部分是本地户籍人口。各个地区当地人口和外地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越拉越大,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而且若以当地人口计算各地区差距可能也更为明显。

二是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各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并不明显。由于区域间要素流动不充分,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区域间无序竞争現象严重,导致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较为突出,地方经济特色不突出。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与机制

一般而言,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一是基于经济效率最大化原则,为达到整体效率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里,企业是主体,市场规律是准则。二是基于公平原则,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实現区域经济社会的大致平衡,这里,政府是主体。三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平衡,寻求次优,即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大背景下,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除了市场作用外,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即单纯国家层面的需求;某一区域单方面的需求;区域双方的共同需求;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的共同需求。每一种来源的动力特征和结果是为了参与更大范围的外部竞争,主动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秩序,实現总体经济的最优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主要有: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实現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当然,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流动、企业扩张和产业转移,既可能扩大区域差异,也可能缩小发展差距,但是,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空间组织机制。即运用空间规划、空间开发、空间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进行全局谋划,对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联系网络建设等进行战略指引,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实現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最优配合,提高空间经济配置效率。空间组织机制可通过最佳的空间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整体经济效益,产生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

合作机制。即构建基于博弈理论下不同区域共赢的合作机制,获得分散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综合优势和经济效益。

援助机制。就是采取区域互助、国家扶持、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进行持续性的帮助,改善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提供能力。

治理机制。治理机制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保障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而间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根据对区域协调内涵的理解以及区域协调机制的梳理,我们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主,构建区域政策体系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基于自然地理、发展阶段、经济基础等考量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基于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現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考量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着眼于缩小地区差距,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着眼于解决国土优化开发问题。依据上述我们对区域协调的理解,目前,宜将主体功能区战略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尽管一旦实行主体功能区政策,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再次扩大,但是这种政策是最有利于促进总体经济增长的,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因此,有必要对区域协调再认识,对区域经济差距不要太过在意,将重点放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上。一是健全区域发展协调机制。一方面,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通过立法将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政策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等明确下来,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完善区域合作的政策协调和利益协调,建立健全争议解决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跨行政区的区域合作组织,应赋予其一定的跨区行政管理职能,来保证区域合作组织能够发挥真正的协调作用。二是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行政区划等多方面因素,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区域面临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将产业调控政策和区域协调政策结合起来,有效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三是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以弱化经济差距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创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环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最为重要的特征,为此,需要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划分,要根据建设現代国家的要求,将其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要明确各级政府权责,将中央地方的责权划分制度化、明确化、法律化,并以此来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

均衡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能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其财政能力。提高欠发达地区财政能力的主要措施:一是调整转移支付的标准,以人均财力而不是经济总量作为转移支付的基础。二是完善和规范中央現行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探索财政转移支付的新模式。三是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法律化进程,加强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增强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透明性、科学性和民主性。四是建立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机制,保证转移支付资金切实起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来提升限制性开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同时,为有效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合理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制定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以保障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最低水平。

(三)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主体,必然通过自身努力使自身或相关主体利益最大化,在整体中必然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中国政府考核机制唯经济指标的单一性,使得政府有限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与整体利益最大化出現“囚徒困境”的冲突。不合理的政府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投资时,并不以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为基础,而是以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为主,使得各个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并没有用在各自的比较优势产业上,造成支出效率相对低下。同时,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重点放在经济评价方面,忽视了公共服务评价,对加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程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须建立科学、合理、考虑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绩考核标准,发挥其对地方政府选择的正确导向作用,奠定发挥区域协调发展合作机制、市场机制等作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成林,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J],开发研究,2011(1)

[2]丁辉侠,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現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12)

[3]范恒山,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篇5

1.前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以后,中国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空间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失衡的经济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存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方针。因此,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应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将有利于逐步缩小区际差距、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合理调节区域经济关系,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区域政策的同时,还应充分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区域政策研究的成果,使之既能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又能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1]

3.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重视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今后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发挥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中西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带动相邻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及时重视和认真解决,就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国家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举措已开始生效。[2]

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将继续依赖于改革开放战略所带来的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机会,以及通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要减少行政干预,把区域合作的主体让位于市场来主导。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致。近几年,虽然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人才和科技的流动明显缺乏动力。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3]

5.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施引进人才战略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投资者慕名而来。国外在落后地区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就是把落后地区与核心区限制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许可证制度结合在一起,主动引导一些企业从核心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政府常采用区位补贴的方法来激励边缘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要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通过激励使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对于重点发展的产业所需人才以及短缺的人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高福利、高工资等手段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多样化的人才流动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与流动模式。

6.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下,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稀疏,相互间的经济协作联系松散,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城镇,经济发展的城镇支撑体系非常薄弱,难以依托城镇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依托现有的城镇格局,选择现实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城镇作为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培育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要重点扶持一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从而构筑起全国多层次的多极经济增长中心,用一种全局较为均衡的、局部不均衡战略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消除区域经济的分化现象,改变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中心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同时,要力促资源、资金、产业、人口等要素在这些城镇的相对集中,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营造和培育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4]

7.结语

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是一个无争议的客观事实,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小和消弭。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逐步控制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把地区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终消除区域差距,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江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12):40-42.

[2]杨宇白.试论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06,7:37-40.

篇6

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永恒主题和重要课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关系则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也是目前区域经济学中内容最为丰富的研究领域。研究和探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就我国而言,从建国初期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再到如今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我国已然经历了区域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差距逐渐加大、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区际矛盾日益突出,促进和加快实现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颇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对概念的界定和认识

区域均衡发展,是指在区域间存在发展水平差距的背景下,继续发展先行地区经济的同时,逐步实施重点转移和政策倾斜,促使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速”,趋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最终实现相关区域发展水平接近或收敛的过程和状态(郭甍,王少林,段晓华 2006)。“区域均衡发展”在概念内涵中强调各区域的发展结果和发展水平的格局和态势,要求各区域最终发展水平的平衡与相近,实现水平差异的最小化,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相互关系等范畴不做界定。

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距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李兴江,唐志强 2007);具有“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促使区域分工趋向合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4个标志(彭荣胜 2008)。“区域协调发展”在概念内涵中强调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角色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区域差异逐步缩小的要求,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共同涉及的领域、相互关系等范畴做了界定。

笔者认为,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一个问题就是区域发展模式和关系问题,两个方面就是前一个强调宏观整体最终状态和最后结果的态势与格局;后一个强调整体中的个体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体现和路径追求。

“区域均衡”与“区域协调”两个概念之间不存在单向的包含和推演关系,简单地说,均衡不一定协调,协调也不一定均衡;协调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均衡的实现,比如产业梯度转移、要素跨区流动、区际分工合作和专业化、市场和基础设施共享、先行地区拉动落后地区发展等等,实现差距缩小和发展均衡;均衡也只是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协调的实现,两个概念都提到了“区域差距逐渐缩小”,试想如果区域差距过大导致区域间失去互补的空间和联系的结点,那么协调就无法实现,因此均衡的过程和结果必然伴随着差距收敛从而为协调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针对“均衡”、“协调”、“发展”等相关概念,很多学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理念,有助于我们从概念、关系和过程认识方面更好地切入和探讨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

“非均衡协调发展”:审慎地使区域发展不均衡,同时保证差距不致过大和相互间协调共进,是在发展推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宏观整体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区域发展中先实现保证协调和适度不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发展,然后以非均衡协调态势促进均衡与趋向均衡的实现

“发展中均衡”:与“均衡中发展”相对,前者是指以发展为首要目标、在发展中兼顾相对和动态均衡的过程与结果的强发展;后者通常是指单一的、平均的或者不合理的均衡下的弱发展。在现实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可以借助非均衡发展过程,达到高水平、高效率的空间均衡;否则很可能是低水平、低效率的均衡发展和普遍贫穷。(曾菊新1996)

“动态均衡”: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表现的均衡发展与一般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有所不同,它更强调是一个动态过程。均衡是非均衡这一发展过程的最终结果,均衡是动态的,它需要经过非均衡的运动上升和发展到新的均衡态,即旧的均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均衡不断建立,经济运行的总体均衡中包含局部的非均衡。(陈秀山,石碧华 2000)

2 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

2.1 机制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何谓“机制”?“机制”是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相关主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按照一定的路径和方式,达到一定结果的机理和制度。这里的“机理”是指运动、演变、联系与作用的原理;“制度”是指组织形式、运行规则、工作方式和演变路径。

在机制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和设计机制最初的驱动力或驱动主体、以及驱动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然后在已知原理的指导下,设计出承受动力作用而运动变化的相关主体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路径,使其在动力、组织和路径的复合作用下达到目标状态;简单地讲,主要就是设计驱动主体和路径。

在设计中首先要遵循“机理指导下组织与路径设计”与“目标约束下组织与路径设计”双重兼顾的原则,注意驱动力及作用点、作用形式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可获得性,同时要遵循给予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保证相关主体自觉选择和步入已设计路径的原则。

2.2 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的驱动主体与路径

根据驱动主体的不同,笔者认为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包括四部分子机制:上级政府推动机制、先行地区拉动机制、落后地区自我发展机制、其它帮扶机制。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通过刚才对相关领域重要理论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得出应当以政府行为作为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的主要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机制是一种非市场机制或者非完全市场机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市场机制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整个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应当是嵌套在市场机制中政府行为驱动机制,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以政府行为驱动机制为引导,实现机制的最终目标

任何经济系统的发展,本质上说都是产业部门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其本质是区域内产业系统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在机制设计中,应把产业系统作为首要作用点和影响层次,充分重视机制路径中对产业系统的作用和效果,之后再设计具体投资行为、收入与消费等作用层次。

3几点建议与思考

3.1 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置于战略高度

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思想和观念上将区域发展的均衡与协调摆在战略层面的高度上。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在整个区域发展战略中体现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谋略和规划。不仅上级政府和落后地区政府要重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战略地位,先行地区也应当给予充分关注,切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切忌贪图自身快速发展的“蝇头小利”而忽视长远的、宏观的战略收益。

3.2 正确认识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作为整个机制驱动主体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均衡与协调虽然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促进,但是两者之间没有单向的包含和推演关系,要以均衡为目标和结果、以协调为关系和过程将两者统一在区域发展的实践当中。既不能为了追求绝对的、静态的均衡而导致宏观区域的低水平发展与不协调,也不能只追求效率和速度而忽视了区际差距和区域协调。在发展中求均衡、以非均衡协调的过程来实现最终高水平的区域均衡与协调。

3.3 清楚认识各级政府在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7

中图分类号: D912.28 文献标识码: A

一、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相对于金融发展理论而言,区域金融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一定地域上的表现,或者是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然而区域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只是将区域与金融两个概念简单的叠加,更进一步,还是将区域与金融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一定区域范围内,金融的产生、发展、运动等规律。结合区域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金融发展理论一般性规则的指导下,形成了区域金融的作用机制与运动方式。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看,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以特定的区域为出发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的表现形式因为区域的整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从二者直接影响作用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1.1 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首先,区域金融发展会促进区域资本的投入。区域资本的投入量的不断增多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资本的规模化集聚,为区域内的企业带来规模报酬,形成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其次,区域金融发展可以不断促进区域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区域资本质量的提升表现为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内在的发展动力。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可以增加金融机构货币存量,扩大储蓄规模。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非生产性的货币资金可以更有效地转移到生产性用途中,同时金融发展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储蓄率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也会影响资本产出效率。金融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一些新兴产业和创新支柱产业可以获取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以及创新研发,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自身要素生产率,获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回报。资金流向投资风险低、盈利水平高的产业和地区,提高了投资的效率,促进了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

1.2 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效应分析

区域金融理论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其经济基础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的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整体状态影响了区域金融运行效率。

在自由货币市场条件下,基本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上货币供求平衡。主要表现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整体经济规模扩大与否,会引起金融市场中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变化,并同时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理论分析认为,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带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交易预期,促进投资者和融资者交易的发生,进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其经济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经济结构的变化通过引导金融资源需求结构调整,来改进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

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和创新环境也会影响到区域金融发展。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经济体之间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资源流动趋向于回报率高的行业和地区。由于区域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存在,金融资源,这一特殊的货币信用资源,在供求空间上的出现了非均衡分布,过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必然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环境作为整体经济环境的一部分,也会直接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和经济发达国家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金融制度创新及产品创新,金融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多样化和效率加速提升。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经历了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稳步增强,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要探讨现阶段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就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合理的衡量区域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客观性和必然性。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会带来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因此,寻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解决路径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金融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可以作为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1鼓励区域政府间合作对话,建立政府对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善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引路人,应当充分以“十二五”发展期为机遇,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金融发展的引导和督促工作,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要依据存贷比、贷款增量、服务水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积极构建项目平台,考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贡献度,配以合理的财政资金支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评定办法可以有效地调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由政府部门对区域间经济合作进行政策引导,鼓励金融行业进行区域融资合作,形成区域间双赢合作的局面,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2.2建立健全区域性金融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金融组织,发挥金融业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主体功能,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有目的性的成立区域性银行及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及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协商,联合成立一些区域性金融研究部门和区域性开发银行,适时的针对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进行政策性研究,确定产业项目,培育经济增长点,通过独立的银行进行资金支持。例如,针对“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中部振兴发展规划”等发展战略的需要,可以成立专门针对其地区开发的开发银行。有节奏的调整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金融布局,建立健全不同区域的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证券市场,通过完善地区金融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3通过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区域之间应当加强组织规划和协调,建立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长效机制。区域分工是由于不同区域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金融业通过信贷活动、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有针对性的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进而形成不同的区域分工。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通过区域的分工,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的协作,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沿海地区与内陆部分省市之间可以大力探索区域经济合作项目,鼓励不同省份之间通过建立金融合作平台,合理配置资金,投放到相应的经济合作项目,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安徽省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以皖江城市带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装备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区域经济合作项目,承接上海和江苏的产业转移,提升经济竞争力。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大量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入目标区域内,资本市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建设,区域间的差距将会形成缩小的趋向。

参考文献:

篇8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资金支持规模,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口数量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区域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

2.区域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3.区域经济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

1.职业教育能促进区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职业教育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2.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源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二者一致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则反之。因此,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国各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

3.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是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富士康集团到郑州落户就在于河南丰富的人力资源魅力。

4.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发明和转化;而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着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到科学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创新,通过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利用智力资源兴办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低层次性。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区域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乡镇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浅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职业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指导性的作用。

2.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太少,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仍显不足。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职业学校、区域企业双方都大有裨益。可目前进展不理想,原因何在?

1.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区域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投入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据研究: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2,不对口只为0.8。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影响教育投入效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应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区域的技术结构相适应。

2.制度环境。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促使职业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保障。

3.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不仅受到法律制度的影响,它还受到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选择的标准,在一定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理想的社会文化可以使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一些不适宜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态度、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等,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效用降低。

4.经济增长。一个区域的经济长期没有增长,那么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就会下降。经济的不增长意味着经济生活处于平衡状态,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特性上没有变化,对能力和就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减少,通过职业教育所提高的能力将得不到发挥,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就受到限制。

三、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跨国家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发展模式不同,但都重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培训事业资金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确立协调互动发展的模式。政府应主导职业教育和统筹硬件建设,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类别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2.企业应重视职业学校力量。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一定要推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企业要主动邀请职业学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专家登上职业学校讲台。还要积极支持协助职业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以培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

3.建立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应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终身化、保障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制定有效合作的激励政策。国家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职业学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及职业学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职业学校广大教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职业学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使得中部崛起可期可待。而我们河南职业教育势必抓紧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浪潮中,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才能真正使自身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参考文献

[1]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2]林金良.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篇9

时至2010年底,全国区域规划除了注重沿海布局外,同时开发沿边,并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渐成形,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两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横贯全国的庞大经济区域。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专家认为,区域振兴规划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力量,新的区域振兴规划还将不断出台,毫无疑问,过去的一年是区域经济规划发展的重要推进期。

政府一直以“先富带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理念引导经济政策的施行,先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紧接着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近又把中原经济圈划入发展规划。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招商引资并且为东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东部则为中西部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如此一来,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各自发挥所长相互配合,堪称完美。

难以忽视的问题是,虽然区域振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域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各个经济指标上都显示出了经济上的成就,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直存在的现实问题。即使GDP总量跻身两万亿俱乐部,即使经济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是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应切实坚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纲说。

我们很容易从典型城市的对比之中窥见一斑。

中国东部沿海璀璨的东方之珠上海,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外资银行境内总部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85%,上海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境内总部约占全国七分之五,此外中国六成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吸纳到的海归人才的数量位居国内第一,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国内第一。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一”,而这样长的篇幅还不足以说明上海经济实力之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不但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更加优化,高新技术得到交流与发展,直接间接投资收益,又或者是游览观光人员带来的第三产业收入,被世博会这个巨大的蛋糕砸的欢天喜地。

可是这样的喜事确实中西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当上海骄傲于浦东外滩的金融成就时,遥远的新疆却仍然只能拿出自然赐予的资源宝藏作为资本。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预计4150亿元,增长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分别增长10.8%和9.6%。这样的收入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自是难以启齿。而新疆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目前完全没有能力举办一场像样的金融经济、体育等盛会,都没有考虑过这些地方。

我们当然承认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为金融发展的领军,又有人才资源、经济结构、发展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阻碍,又或者听取某种“因地制宜”的言论向导。中西部存在着种种不适宜的条件,这是事实。历史给予了东部沿海地区众多的发展机遇却无视了中西部的需求,这是我们难以改变的;但是当现在人有余力策划经济发展时,我们仍然难以想起来还有广大的中西部需要分一杯羹——否则是否会饿死。有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达35696亿元,最低的只有392亿元,前者是后者的91.06倍。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所以说,无论是东中西部,还是沿海与内地;无论是各省之间,还是城乡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区域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

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赞同。东部应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而把传统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在转移过程中,东部应帮助中西部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进行技术、资金、人员上的交流与帮助。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同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市场开放度方面要保留适当梯度,以促进当地相关产业自身的调整与发展。

而对于机制环境而言,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机制是协调区域发展的主要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自然秩序”,政府机制是一种“人为秩序”,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国内外区域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纯粹的市场机制与全面的政府干预机制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是中国区域经济运行合理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由市场机制、微观组织机制和空间组织机制组合成为区域协调机制体系的概念。认为,成熟市场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企业跨区域扩张,以及区域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政府科学的调控机制。因为,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西部的均衡化正是转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及资金技术上扶持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同时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导干预,推进制度创新,为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这一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暂时的现象,认识到这样差距的存在是首先的前提条件,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而不是拿出所谓的理论依据而避而不谈或者迟迟不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已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59-02

党的十指出,为实现2020年前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将继续推行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包含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推动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研究新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新疆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一)全区经济状况分析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疆GDP由1978年的3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 505.31亿元,经济总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12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 258亿元,增长35.1%,投资增速居全国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800亿元,实现出口194亿美元。新型工业化战略取得一定成效,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 804亿元,同比增长12.7%。农业发展态势良好,2012年总产值2 276亿元,同比增长7.4%,位据全国第1位。

(二)各地州经济状况分析

2012年新疆各地州GDP差距明显,参差不齐。位居前五的是:乌鲁木齐、伊犁州、巴州、昌吉州、克拉玛依。而人均GDP排名:克拉玛依、巴州、石河子、乌鲁木齐、昌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石河子、哈密、乌鲁木齐、阿克苏。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巴州、昌吉、石河子、塔城。克拉玛依人均GDP、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均为第一,分别是135 018元、22 936.9元、13 472元。人均GDP居末位的是和田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喀什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克州。新疆南疆地区由于地域、资源、民族等因素,经济发展滞后于北疆。

从整体来看,新疆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区内各地州经济总量差距较大,GDP总量最高的地区是乌鲁木齐市,最低的是克州,二者的绝对差为19 407 077万元;人均GDP中,排名前十一的地区全部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而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却明显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尤其是和田地区,人均GDP仅为7 015元,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克拉玛依和和田地区的绝对差为128 003元;新疆各地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喀什地区相差7 939.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克州、喀什、和田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克州之间绝对差为10 236元。

从五大经济区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疆的41.56%。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人均GDP不足全疆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最高的天山北坡经济区的人均GDP却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88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占全疆比重的56.79%,南疆西南部经济区财政收入仅占全疆5.85%。天山北坡经济带稳步发展,增长潜力巨大,而天山南坡近年来凭借后发之势,已成为新疆第二大经济区。在新疆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差距却在扩大。GDP、人均GDP、财政收入最高最低绝对差为5.8倍、5.22倍、10.19倍。可见,新疆北疆地区经济发展优于南疆地区,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疆经济协调发展。

二、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从空间角度来看,新疆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南疆,区位优势突出。北部是新疆的核心区域,拥有北部的交通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工业化水平等优势,因此经济实力较强一些。南疆因为自然环境恶劣,降水量少,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较多,经济整体实力较弱。

(二)产业结构因素

从1991―2012年新疆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比重在逐步下降,由1991年的33.3%下降到2012年的17.6%。第二产业比重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在1993年、2008年达到峰值,近年来稳定在45%以上。第三产业处于平稳上升状态,但近年来比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三产比重变化不明显,对经济贡献度低,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三)科教文卫因素

从全疆范围来看,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从2005年的20.61人到2012年的22.63人,年平均增长率1.18%,增速较慢。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从2005年的90.44人增长到2012年的120.35人,年均增长率3.64%,增速平稳。邮电业务量从2005年的1 723 759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 648 373万元。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数从2005年逐年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有了小幅提升,从2005年的20.71%提高2012年的23.41%,增速较为缓慢,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生态环境因素

新疆土地辽阔,但适宜人类居住发展面积较少。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从2005年的962.82亿立方米逐渐减少到2011年的885.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减幅更大,由2005年的4 789立方米减少到2011年的4 035立方米。从地域上看,水资源北多南少,分布不均,和经济布局严重错位。全疆生态系统脆弱,南疆经常出现沙尘天气,北疆大城市也出现雾霾等现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次,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最后,加强区域合作。在省级规划的大环境之下,充分考虑当地情况,进行区域经济协调规划。

(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力量,向居民宣传环保思想,落实个人环保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承接

农业是新疆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性产业和优势产业,应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工业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疆要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可以增加就业,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司正家,马海霞.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战略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 庄争蓉.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朱甲羽.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11

从资金流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看,我国区域经济呈现“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的发展态势,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并存,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进退交织。分析国内区域资金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评估资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是探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1.持续强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提出将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相继推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战略。“十一五”时期,中央首次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作出了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战略部署。十六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客观形势,调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条状化分布,打造“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2013年,中央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了珠海—西江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当前,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将区域协同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点,从点到面力推涵盖我国所有省市区的“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2.持续向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由“东快西慢”向“西快东慢”转变。2008年,中部GDP增速反超东部;2010—2013年,中、西部地区GDP加权平均增速为11.8%和12.7%,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1个和2.0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年末,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44.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王小娥,2014)。⑦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外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相互作用,无疑,资金配置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外部资金整合利用的过程。从外资使用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折合38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⑧从内部投资看,201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地区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⑨

(二)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势态良好,但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金流动和外资流入方向的影响。资金流协调经济发展遵循的是市场价值规律,要素报酬率直接决定资金流向。1.资金流动总量与区域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资金分布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资金总量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流动集中,中部、西部分散的特点。社会融资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偏快。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8.5万亿元,占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52.2%。⑩信贷规模方面,东、中、西部资金流动规模、更迭速度差距明显。2013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2.2万亿元、11.1万亿元、14.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5.7%、17.2%和14.0%。瑏瑡外资利用方面,2014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比83%;中部地区6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比9.6%;西部地区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占比7.4%。瑏瑢2.各资金流动项与区域差距。在我国阶梯式的区域经济现实中,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更具资金吸引力;中西部地区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获得率相对要低。就融资成本而言,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约占总量的40%,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资金使用成本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高。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03%、7.69%、7.70%和7.44%。瑏瑣就资金通融而言,发达城市总部经济效应突出,资金融通量大。2013年,北京资金净融出42.4万亿元,是最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广东、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资金净融入前五位,合计净融入资金22.6万亿元。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流管理策略

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客观上反映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处于理想状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制定相应的资金流管理策略,是“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愿景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在资金流配置管理的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可以表述为:在全区域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大环境中,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按照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精准定位,突出竞争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舞台中找准位置,确定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发达地区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支柱产业错位发展,并以产业转移及技术扩散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落后地区,实现生产要素区域互济以及资金运作效能最大化,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区域分工精准定位是发展前提,支柱产业错位发展是基础支撑,资金最优效能运作是增长动力,生产要素区域互补是增效措施,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是内部目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外部目标。

(二)区域资金流配置管理策略“十三五”期间,在有效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重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资金流配置与管理着手,坚持“公平、协调、共享”的指导思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目标的可触及性,把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增强区域微观主体市场活力。

1.加强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区域资金布局计划是为维持全国资金的流动性和适当的资本结构,以有限的资金谋取最大效益的资金筹措和使用的计划。制定“十三五”期间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关键是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缩小资金布局单元,提高资金投向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保持区域发展战略与资金系统管理目标的一致性。(1)合理安排主力资金,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十三五”时期,全国资金布局计划需要突破资金局部的分块管理思想,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开发姿态打开互济通道,综合利用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梯度转移与承接产业,引导资金流向和投资重点,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协调力的优势产业,带动东、中、西产业结构升级。(2)开展资金联姻,谋求跨区共赢。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资金区域分割、各自为用、统收统支、投资单一的局面,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企业联合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增加内部资金相互调剂的可能性,开展合作跨区域性多种资本联姻,促进物资生产与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以投资谋求区域经济共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落实全国重点项目资金。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把握发展脉搏,“软硬”兼施,聚焦项目,招募资金,是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均衡、和谐发展的根本。(1)以“硬手段”落实重点项目。首先,在对“四大板块”产业总体布局和结构足够调控的基础上,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敏感点,积极开放跨区域合作的全国性项目。其次,从产业方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用地等方面对拟落户项目实施综合评审,杜绝规避或违背区域分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大型项目立项。再次,大力开发易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全国性制造业项目;高度重视事关全国整体发展的总部经济、金融、电商等三产类项目落地生根;重点关注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对区域产业平衡有重要调剂作用的现代服务项目的引进和培育。(2)以“软实力”保障资金到位。“软实力”关系到重点项目立项后的发芽生根与壮大成长。为保障全国性重点项目的落实力度,最需要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强资金配置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建立项目资金招标机制。公开项目的计划、可行性、利润率等指标,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资产状况优良的区域内外投资,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资金的运作;另一方面,建立项目联动配合机制。多方管理部门联动配合就所开发的重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监督项目资金流向与使用效率,及时予以公示,实现项目规模效益。

3.全面开发金融发展潜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目标一致性,客户结构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调节性。以政策支持挖掘地方金融潜能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管理策略。(1)统一全国金融战略目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强化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作用,从全国的视角统一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避免出现资金流向偏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过度竞争等问题。一方面,引导分散的地区金融市场统一到全区域金融大市场之上,通过规模效应聚集资金有目标的支持重点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对薄弱地区的资本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的桥梁与平台作用,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居民的关系,引领金融机构服务统一目标,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构建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挖掘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金融两方的优势潜能,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应实施差异管理,有针对性的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金融贡献的金融机构调整存贷比考核标准,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单列重点项目信贷专用额度,通过诸如冲销坏账和资本金补贴等措施,打开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释放通道;另一方面,培养良性竞争。适度放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网点规模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建立中小型银行,与全国性金融机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资本运用效用,集聚区域内外可用资金,增加增量资金投入,促进区域间金融资本的合理流动。

4.拓宽社会资金融资渠道。鉴于财政性扶持的财力有限,商业银行“惜贷避险”以及外资对高资本收益的追逐,因此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金融市场,拓宽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动渠道。(1)培育高效性资本市场。顺应区域经济多元化投资与企业多样化融资的大趋势,加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中、长期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与管理完善,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活动,规范市场运用资本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创新市场性金融产品。结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丰富金融工具与产品供给,形成涵盖股票、债券、票据、期货、理财的多次产品体系,为区域项目合作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强化资本市场主体要素建设,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对接,支持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利用市场性金融产品直接融资;帮扶中小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与股权、债权转化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短缺症状。(3)建立融资补贴机制。结合各区域资本市场结构特点与发展层级,以政府推动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重点项目名单。坚持“产业相关、行业相近”的原则梯次推进资源整合,分类给予融资指导,对列入名单的重点项目给予补贴。对资本市场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给予费用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力度。同时,对引进上市公司的奖励补助加大,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

5.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现状,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扭转资金逆向流动是解决我国区域差距的有效手段。(1)盘活存量信贷资金。遵循资金运动基本规律,根据“四大板块”间实体经济长短期资金需求差异,科学核定各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量,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在资金调节与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作用,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去杠杆化”。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效缓解资本约束压力,改善信贷资产期限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源配给信贷投放符合政策导向的商业银行,提高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可获得性,改变市场上低效配置资源的问题。(2)新增差异信贷支持。结合“四大板块”产业群体融资需求特点,整合可利用资源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以及技术工具创新;优化信贷增量结构,实施差异化定价,有重点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取消对发达地区的信贷规模控制,针对发达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内的大企业以及上下游小企业开展批量金融服务;适度安排对落后地区的定向资金支持,针对老工业区、落后地区以及新规划区所引进的高风险且无抵押、弱担保的新兴项目、转型项目,安排差异化的优惠定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6.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纵深延伸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新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零售业务及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扩大受众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运用互联网技术更新业务模式。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产品创新应用与推广。重点是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全国银行体系整体建设之中,将传统银行系统与在线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构建物理网点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创建金融业务跨行、跨区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突破区域的空间与距离限制的在线操作,扩展优质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2)利用外部驱动力推进网点转型。网点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基础经营单元,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区域经济变革发展的特殊时期需要引导商业银行顺应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根据区域客户群体分布特点和流动状况,将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区域网点分类、规模布局和功能设定之上,将业务重心定位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之上,扩大区域金融影响力与辐射力。(3)挖掘内部发展力,放低服务姿态。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对网点的依赖程度更高,挖掘区域银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部发展力是升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摒弃传统的客户营销服务姿态,将被动的“坐商”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行商”服务模式,建立直销银行或社区银行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运用远程电子渠道实现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及网点业务配合,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点的客户服务,提高区域商业银行在本区域内的经济带动力和政策执行力。

7.深化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区域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收敛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很实用。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使之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有效性、连续性的引导作用。(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财政的杠杆性作用。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财政手段之一。在内部操作方法上,下放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核权,减轻基层财政配套压力;规定资金用途,提升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操作透明度。在外部激励保障上,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各种财政性转移支付直接列入地方预算。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重点监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2)加大财政公共建设投入,增强财政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改善宏微观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到落后区域,提高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投资重心从竞争性领域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等非盈利性领域;开展公益性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活动,解决薄弱地区的信用环境。(3)注重区域相关政策配合,增强财政协调性。任何区域的财政政策都不孤立存在的,应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灵活运用财政投融资工具,才能有效配置资金流,提高投融资效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安排,协调全国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实施特殊的区域金融政策。通过倾斜性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有选择的运用信贷资金支持落实地区改善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4)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管,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以财政资金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计划执行为主线,以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一方面,监督财政资金的数量与流向。单列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防止资金挪用与挤占;建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的运作。另一方面,监督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效率。对地方重大基建项目以及专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在“有保有压”的原则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篇12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四次重大飞跃,珠三角经济区域的繁荣,浦东新区成功带动长三角经济区域增长,振兴东北老工业及西部大开发,每次区域经济的成功都为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区域分布广、文化差异大,历史原因导致的经济差距也很大,一时没有办法找到大规模带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农民的收入、农民的素质、对农村区域的投资是限制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下面针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口的收入问题。

农村人口基数大,而且从业单一,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农业生产率偏低,农村中有劳动能力的壮年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仅在务农季节回家耕种,农村区域的非农业发展欠缺,剩余农村人口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剩余劳动力多且他们的生产技能水平较低,这些内在原因在我国农村中普遍存在;从外界因素分析,农民的负担十分沉重,城市和农村的经济贸易环境差,农民进行贸易活动时利润较低,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农村的生产投资问题。

农村投资面临着几个问题:首先,农村整体收入水平低,没有储蓄;仅有的储蓄被银行吸收后投入到城市中,只有小部分投入到农村区域,而且农民在贷款时经常遇到阻力,例如农业生产周期相对于银行规定的贷款周期较长,农业效益不固定,通常较低,而银行贷款的利息又很高,金融机构本身有盈利要求,农业利润受外界条件和管理水平影响较大,加上很多农民的信誉观念较淡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导致贷款困难。

(三)农民的主动投资问题。

农民自身对生产的投资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观念淡薄,缺少投资动力;二是缺少投资技术;三是缺少诱惑。对于第一个问题,自古以来农民以农耕为主要谋生办法,自己自足,始终处于温饱状态,没有竞争压力,不会主观迫切想要改善生活,也就没有向生产上投资的动力。对于第二个问题,投资需要一定的投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法律知识、政策知识和所从事生产的专业知识的了解,还要求投资者有决策能力和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这些是农村人口不具备的。对于投资诱惑,投资的预期收入影响因素很多,投资项目、投资政策、政府的作风等都会影响,对于农民来说过于复杂,心理安全度较低。

(四)人口素质问题。

农村人口教育质量普遍较低,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缓慢,这是限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解决人口素质问题,资金短缺、投资动力不足就能够有效缓解。正如前面提到的,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后,他们的主动投资意识就会增强,更好的发现良机,资金的积累也会变得相对容易,最终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不解决农民素质问题,一切靠外部作用推动通常收效甚微,浪费了大量资源又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三、解决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政策扶持,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到西部去、到农村去,拓宽教育领域,提高人口素质。

将科普知识、医疗卫生知识等放入学校课堂,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最有效的措施是依靠政府定期拨款进行免费培训,可以加强农业产业的劳动率,还能够促进农民转业,还有实行城市开放政策,现在有部分城市采取了很有效的办法,政府在城市中筹办培训班,免费为农村闲置人员或进程务工人员的家属培训,短期的培训以后,这些学员都能够很好的胜任家政等工作,收入可观,这种做法解决了闲散农民的工作问题,增加了城市就业率和城市财政收入,这种做法表面看似需要财政支付培训费,但是实际上农民工作以后的税收远远超过了培训费,因此可以在全国普及应用。

(二)解决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问题,要进行彻底的农村金融改制。

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能完全以营利为重,要提高对农村区域的服务质量,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设定合理的贷款期限和额度,消除农民贷款的障碍;从农村吸收的储蓄存款尽可能的投放到农村产业;充分发挥农业银行的职能,扶持农业开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建立产品加工基地等方面的贷款,还要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工夫,扶持有潜力的非农业产业;当地政府要做好宣传工作,让贷款信用观念深入农民心中,引导农民以正确途径获得资金;制定特别政策,吸引城市企业到农村投资。

(三)生产资金的投入能够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业发展,要注重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生产劳动率,研究发展高产量高效率的农产品,改善这些恰恰需要大量的资金,吸取合理的投资可以让农业和非农业产业共同发展,农村区域经济需要作出产业调整,创造优秀的生态环境,发展优良农业;改善贸易环境,增加从业人员数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方面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总之,投资可以全方位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

(四)解决农村负担重的对策分析。

加强税费改革制度,保证农民交税规范化、合理化,杜绝巧立各种名目乱收费,2005年我国实行免收农业税,这一政策实行后解决了很多实质性问题,第一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第二减少了追税工作,第三让农民意识到国家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政策真的有了变化;做好反腐败工作,反腐倡廉精简机构,以身作则,压缩乡村干部的行政花销;公平公正、严格执法,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尊重、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行使自身合法权益权利的积极性。解决农村经济贸易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保护农产品的价格,制定合理的价格制度;改善贸易环境,禁止强买强卖,对农产品按照质量等级给予补贴,在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同时,还需要做到如下几点:改善交通条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增加宣传手段,做好科普知识的普及,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政策倾斜,建立农村区域的投资保障制度;改进政府形象,反腐倡廉,依法办事,提高公众形象。

四、小结

不是有政策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地方政府要在实践中发掘、总结经验,细细体会国家政策,科学地将政策和地方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农村区域有自身的特点,不可以完全照搬其他区域的制度。总之,着手解决实际问题增加收入,加大政策扶持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农村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要在摸索中前进。

(作者:蔡武斌,丽水学院商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09级学生;蓝伟东,丽水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农村经济,2007(12).

篇13

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技术交流越来越广泛,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世界经济已成为相互渗透交织的密切的复杂体系,任何区域都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独善其身。协同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区域协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有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因此,发展不仅包含了增长,还包含了功能的变化(Herrick&Kingder berger,1983)。一般认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c)开启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因为其于1826年发表的著作《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首次提出了“区位”问题,自此之后便产生了众多区域经济学理论流派。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1、中心推动或不平衡论――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认为,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区域、部门、厂商,它将以不同的强度进行分散分布,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空间内总会存在着若干经济中心或增长极、点,它会产生类似刺激作用的“磁力场”,呈现出“极化效应”,增长极、点快速发展之后,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产生“扩散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之后经过罗德文(Rodwin)、缪尔达尔、赫希曼等发展了增长极理论(张聚华,2002)。

2、线性推进论――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

极化推动的思想显然是非线性系统性,是一系列复杂地变动。梯度转移理论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思想来强化发展,与极化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是其避免了极化理论的复杂性。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周旬,2006)。点轴开发理论在形式上与梯度转移有相似之处,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

3、网络结构开发论――网络开发理论与圈层结构理论

网络结构开发论综合了网络开发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它们分别以一种严格意义和非严格的网络结构呈现出来。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该理论的适用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郝寿文、安虎森(1999)在界定区域经济学概念的时候,强调了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他的主要观点是,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由建成区至,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从中心向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性特征。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景观由核心向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4、大推进开发论――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发展理论

大推进开发论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R.Nurkse)的平衡发展理论。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由于平衡增长理论,避免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化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张聚华,2002)。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三)协同发展的研究回顾

1、协调发展与协同发展

协调发展强调以系统论的方法用全局性的视角来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并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通过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等六个系统及各系统内部各元素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系统。由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元素构成,使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这“五流”的运转合理有效并且形成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王维国,1998)。“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当代“协调发展”的最高理念,作为其内核的“协调发展”,也被赋予了最新内涵,“协调发展”不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客观规律,而且既要顾及当代人,实现“代内协调发展”,又要顾及后来人,实现“代际协调发展”,还要保持“发展”在空间(包括地理空间、产业领域等)上的“协调”(熊德平,2009)。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一样同样大量应用了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同样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但协同发展更强调协同理论的应用。协同理论认为: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概念,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并由此形成的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由于其聚焦于发展问题的本质,使协同发展更具有操作性。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1)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产业发展

张平(2005)从胶东半岛区域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的现象突出,各地区对生产要素竞争激烈,甚至不正当竞争等地区壁垒提出了解决策略: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之上的组织;出台政策对地区的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合理引导,必要约束;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建立高效的交通物流网络;建立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刘慧怡(2006)界定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本含义并指出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余志勇(2005)在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中试图找出协同论中的“序参量”(Order Parameter),并认为各级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人才和资金等因素是影响甚至支配红三角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序参量”。粟路军,柴晓敏(2006)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探析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以地方利益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交易为协同方式,以政府机制为协同保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分析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与障碍因素,构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区际协调机制,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实施与监督调控。产业的有效互补是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产业竞争力的协同提升是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与对策的制定是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保证(朱斌,2006)。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隐性协同和显性协同(邹树梁、高阳,2006)。巫文勇(2006)建议出台《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促进和保障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白晋湘(2007)将协同理论引入区域农业品牌中,并认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协同不同营销主体在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前提下与区域品牌的资产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高明、刘俊杰(2008)得出协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增长极,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充分发挥其作用,发挥城市之间的潜能和优势,促使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协同和发展是城市持续成长的“因”,是城市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城市成长的保证和制约,是城市成长的关键和具体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陈迪,2006)。

陈玉和等(2006)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城市间的资源禀赋,实施差异互补,追求协同发展,并注意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差异互补。柳新华等依据烟台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定位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枢纽的而形成辐射线来增强烟台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柳新华,2007)。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加强地区的金融合作,实施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是其重要途径(刘俊芳,2007)。

(3)集群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许雪琦通过实证分析有力的证明了协同发展能够提升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之间各自的生产效率和利润,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许雪琦2007)。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统筹发展体制主要用来解决区域内各地的“诸侯经济”,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张桂梅,2006)。有研究认为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室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

(4)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钱亦杨、谢守详早在2004年就认为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开展跨行政区规划,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大城市联系,增强大都市的内核功能;快速都市圈内的通道的建设;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促进资本自由流动;积极发展本地区主导型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冷志明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产业协调,这是因为产业范畴直接或间接包括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项地区经济活动(冷志明,2005)。在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的经济发展问题上他提出利用密切的区域空间关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优势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冷志明,2005)。卢中华通过建立地市区域协同的内部影响因素模型,并以山东省临沂为例,找到了影响区域协同的主要因素有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和农民的人均收入(卢中华,2006)。“准确的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经济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彭荣胜,2007)。后发区域的发展滞后,会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不利于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后发区域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会弱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先发区域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

(5)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论文中,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政府干预产生的主要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政策不利于一些地区的思想观念真正想着市场化方向转变。长期以来,一些贫困落后缺乏主动进取意识,依赖思想严重,认为外部支持和国家援助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的,而不重视对当地优势资源的积极开发以及利用,从而并不利于这些地区想着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彻底转变。地方政府的引资目标责任制容易引发短期化行为。招商引资不应是短期,企业、资金和项目不是被引进来就可以了,更要能发展,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否则的话,靠这种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只能是短暂的和粗放型的增长。地方利益驱动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工业结构的相思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高达93.15%,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其次文化与思想观念障碍。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文化与观念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给区际协同发展带来障碍。宏观领域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价值观、、民族团体优越感、创新或变革精神等方面,微观领域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的差异(张绪胜,2001)。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上有待迅速提升。正视问题,认识到并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资源环境人口等客观因素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形势。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需要更有约束力,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位清晰,政绩考核具有针对性。坚持“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继续探索。

其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史无前例。由于没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涉及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需要区域内各行业,各部门,包括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通力配合,这使得协同这些子系统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也由于这样的系统中,不仅在推出协同发展战略后会很长的滞后效应,而且该系统受到的干扰的因素,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的效果往往难以在短期中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后,不仅在衡量其运行效果评价上比较困难,而且在改进和调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的方向进行上,也具有相当的难度。不断调整操作对象,使得标的指标符合协同发展战略,并促使区域经济能够在能够适当的控制下,有序地发展。

二、目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目前研究多为当地决策者提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所得出结论都是一个范式。从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定位开始分析,然后从全局出发考虑得到最后的对策:建立一个区域机构,协调统一;建立法规制度,减少内耗;加强区域内基础建设;便捷区域各要素的流动;保护生态等等。这样的对策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困难,涉及面广,难于掌控。

第二,协同理论中最主要的一块是自组织理论和伺服原理,然而目前的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少。自组织理论的应用可以在重新组织系统内部子系统的结构而达到更佳的实际效果。找出区域经济中自有的发展规律,然后合理的调控各个子系统,使之符合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规律,从而自觉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在寻找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序参量,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定性分析比较多,定量分析比较少应用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定性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的界定,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区别,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对于区域经济中各部分该如何组织,如何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引入实证分析不仅能增加说服力,而且能做出一些经济预测,有利于决策者分析当前形势做出正确决策。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将得到长期贯彻执行。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仍然属于初创阶段,不仅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案例需要进一步的扩展,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加强有益的探索;而且因为在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分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后天的经济基础又有天壤之别,所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将在我国长时间的坚持。充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内的有利因素,高效率的配置区域内资源,不仅能确保效率更能兼顾公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是将协同学与区域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福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执政者提供建议的有效途径。依据“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逐步总结,找出适合本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对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颇有裨益。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项综合研究,协同发展论将人们对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的高度。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包含了自然协同、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得以顺利、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区际)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内容和方式、缩小地区差距的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等。目前区域协同发展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特殊的经济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协同发展网络的构建,协同发展的趋势分析,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区内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区域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针对区域协同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协同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协同发展观,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Jerry Patchell,Kaleidoscope.Economies:The Proeesses of Cooperation Competitionand Control in Regional Eeonomic Development[J].1996.

2、白晋湘.基于协同的武陵山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3、陈迪.基于PERE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成长[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4、陈玉和,吴士健,田为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互补与协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2).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1999.

6、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7、卢彩梅,梁嘉骅.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8、彭荣胜.区域协调与先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

9、钱亦杨,谢守详.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4).

10、宋家泰等.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1987(2)

11、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2、巫文勇.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J].行政与法,2006(2).

13、徐伟.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07(3).

14、叶峻.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5、余志勇.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J].特区经济,2005(3).

16、张桂梅,尹逊涛.对胶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

17、周旬.论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建立增长极-经济圈-扩动态模式[J].理论探讨,2006(1).

18、朱斌.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探索[M].九州出版社,2006.

19、朱英明,张雷.城市群竞争力的区域分异研究――基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视角[J].技术经济,2008(5).

20、张绪胜,朱文兴.西部大开发经济统计决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