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5: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篇1

1 突出职能是工会的性质决定的

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起来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职工之所以自愿结合并加入工会组织,其最朴素的目的就是希望在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变化而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工会组织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我们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国家、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利益格局加速形成,不可避免地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广大职工迫切需要工会组织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更好地维护他们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物质利益。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工会的社会职能是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其中基本职能是维护。《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确定了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个性特征。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党更需要工会组织时刻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反映职工愿望、呼声和要求,密切与职工群众关系。这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从维护上体现出来。工会是维护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对职工队伍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工会代表职工更好地协调和谐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的支柱作用。这种协调关系本身就体现着对职工利益的维护。

综上所述,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是由工会的性质决定的,不仅是职工群众的需要,也是党和各级政府的需要。

2 强化维护职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利益两个主体身分已经明晰,利益分化日趋明显,非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使劳动关系的因素也更加明显。一是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取向不同;二是劳动法制尚不健全,职工的正当权益有时还得不到保障;三是在一部分企业亏损、停产、半停产、甚至破产,职工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四是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劳动力供过于求,企业权力加大,具有明显的优势,职工则处于劣势,劳动力使用者侵犯职工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三资、私人企业甚至国有企业的侵权事件都有发生,一些私营企业长时间加班加点,劳动环境恶劣,甚至越权或滥用权力,使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事屡屡发生。如在金融危机期间,东莞不少三资企业关闭,职工工资欠发、停发,职工利益完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国有企业同样存在客观的因素,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经济势必要作调整,使部分职工下岗分流。那么,下岗职工再就业、基本生活、医疗保障等问题,是每一位工会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2006年,为适应市场竞争,我厂推行“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改革,206名职工离岗退养。面对部分职工补贴问题、生活问题、福利待遇问题的接踵而来。工会的压力、担子沉重。由此可见,只要这些社会矛盾存在,职工群众就有保护自己权利不受侵害的需要,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便成为贯穿工会工作的主线。

3 强化维护职能是提高工会社会地位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中,工会的地位并不是单纯以其社会政治地位作为衡量标准的,而是以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为基础和依托。工会的地位直接取决于它能否在劳动关系的调处中以劳动者利益代表者的身份有效地发挥作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从事工会工作近十年,工会工作千头万绪,与职工群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会的地位作用如何呢?笔者深刻体会:“有为才有位”。过去,工会在职工心目中只是一个福利机构。“生老病死”工会当然要管,“吹拉弹唱”工会也当好角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工会工作内容势必要作调整,活动方式也要不断创新,工会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近几年,我厂工会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脚踏实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如开展创建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与企业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等等。工会工作有声有色,赢得了党政的支持,职工的信赖。

篇2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最早应用于职业教育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欢迎。

从指导思想上来看,项目教学在具体落实实施的时候是要把一项或者几项比较独立或者相对独立的项目由学生独立完成。这里说的独立完成强调的是前期准备——方案计划——中期具体实施——任务评价全过程的学生独立进行,教师只是起到课堂组织和指导的作用。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教学法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施行了几十年,其中很多内容已经跟不上中职教育的发展需求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填鸭式—灌输型”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味的听老师在课堂上的滔滔不绝,死记硬背各种理论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且教学模式十分老套,禁锢重重。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实践性都无法保证。

而项目教学法则把这些问题解决的非常完美,这完全得益于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首先,项目教学法具有实践性和自主性。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自主实践完成项目,对学生的实践性是一大挑战和提升;其次,项目教学法具有发展性和综合性。学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不是呆板的一成不变,而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第三,项目教学法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无论是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还是完成之后的评估,项目教学法都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拘一格。

因此,项目教学法无论是对中职生的心理影响还是中职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都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普遍有所提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护生,已不能满足人类健康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护理学科中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入临床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而且这一专业的学生日后的工作岗位也要求他们有着过硬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

我们已经知道,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精神是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进行宏观指导的前提下,对老师布置的项目进行自主的设计安排,实验整理,简言之,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部分咨询和宏观指导的作用。并且在学生完成项目后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是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实现最有效的手段。

因此,我们根据《护理学基础》的要求,推出了“静脉输液、肌内注射”等项目。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规划设计,包括:1)项目需求评估;2)选择优先项目明确任务;3)确定目标;4)制定具体计划;5)项目计划的实施;6)项目的评价。本文以中职学校《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静脉输液”的实验教学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首先是项目评估,这其中包括:学生评估,对参与项目教学的学生素质进行一个评估;教学资源评估,对学校的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包括师资力量,教学经验,护理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设备进行评估。之所以进行评估是为了保证项目教学法能够实施,并且实施的效果最大化。

其次,选择项目——静脉输液。其中包含两个任务:周围静脉输液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第三,设定项目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实践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是指:掌握静脉输液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常用溶液、输液目的、注意事项等;熟练掌握静脉输液的方法及故障的排除。

第四,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首先要求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表,从收集资料到情景模拟都要落实到位。其次,组织计划,由于项目教学法不能脱离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将班级同学分组,并且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再次,也是最关键的,模拟情景病房,这是之前教学设施评估作用的体现,模拟病房需要提供:模拟病人、模拟静脉手臂、模拟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模型,输液用物。除此之外还需要学生角色模拟,包括医生,护士,家属,病人等等。这些都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先关的培训以及制定项目计划,本案例中需要制定的计划如下:

检查配药核对解释挂瓶排气定位消毒穿刺固定穿刺固定调节滴速拔针按压整 理

第五、项目实施。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就到了具体实施的阶段了,按照之前的分组以及准备工作,按照项目计划的步骤开始实施。每组一名学生操作,其他学生与老师观察指正,提出建议,依次进行。当然除此之外每组的学生和老师还必须随时做好应对突况的准备,例如:如果药液外漏了怎么办?穿刺部位肿胀了怎么处理?等等

最后,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及过程进行总体的评估,这个评估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还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互评,以及小组内部总结经验及不足等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作为职业教育中一种综合型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效果都有着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科学合理的。本文研究的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更是体现了项目教学法的优越性,特别是《中职护理学》这样要求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项目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对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卵巢囊肿是常见的一种卵巢良性肿瘤,恶性病变的程度较高,较多发病于中年女性[1]。近年来主要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同时,医学技术的进步也对了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疗过程需要尽量避免对患者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的损害,所以舒适护理在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较多的应用在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治疗过程[2]。本文通过对我院8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研究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挑选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范围27~43岁,平均年龄(34.2±7.6)岁,已婚已育21例,已婚未育11例,未婚未育8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范围26~42岁,平均年龄(33.5±6.8)岁,已婚已育20例,已婚未育13例,未婚未育7例。两组均经过仔细的妇科 B 超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且均属于良性肿瘤。

1.2 方法

手术前对患者病情仔细分析,并根据患病部位大小及囊肿程度与患者进行商量,制定卵巢囊肿切除术的具体方案。手术采取全麻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模式治疗,护理人员在手术全过程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护理治疗。心理护理方面,及时发现患者手术前的紧张忧虑情绪,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使其顺利进行手术[3]。手术后的恢复是治疗过程的重要部分,因此手术对患者生殖器官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患者正常的机体功能,所以治疗结束后要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疗养方法,改变有害的生活习惯,尽快恢复。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个人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接受的具体护理方法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本组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结束后,统计调查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得分评价)。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对护理方法满意度对比

统计两组患者对所采取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可以看出,观察组非常满意的人数远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满意率也比对照组高,说明了患者更满意舒适护理的治疗效果,较好地完成了患者卵巢囊肿的治疗,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病患使其功能受损,对女性生活生育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及时治疗对未婚女性生育和以后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的进步使腹腔镜手术成为了治疗卵巢囊肿的常用方法,而由于每个患者自身的具体病情不同,使得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也有所不同,若对患者以后的生育会造成隐患,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在手术全过程的心理变化,积极宣传讲解治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术前护理非常重要,关系着患者能否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手术,积极地配合医师展开手术,使腹腔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发挥到最大。顺利实施手术需要护理人员全方位的护理加以辅助,护理人员应重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合理处理。手术过程中,要重视医疗器械的消毒,手术部位的卫生操作,严格按照手术室的操作规定进行消毒操作,避免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手术结束后的恢复是患者治疗过程的重要部分,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宣传指导正确的护理方法,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根据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认真分析,对患者提出合理建议,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其他疾病。手术后若发现患者有身体不适等不良症状,应及时反馈医师,并采取具体的后续治疗方案。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全部医疗费用进行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医疗花费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医疗费用的减少使患者得到了切实的好处。

缩短了治疗时间也方便了患者进行自己的生活工作,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帮助了患者的同时也提高了我院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质量和知名度,总之,舒适护理应用于女性卵巢囊肿的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 “Brake contactor latching ", is the cra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prevent the motor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between appear transiently will be commonly used design method. But this design has great deficiencies, prone to heavy free fall, causing a serious accid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sign of line defects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crane circuit provides reference.

Key words: Contactor fault; Brake; Circuit breaker; Self locking

中图分类号:U226.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GB/T3811-2007《起重机设计规范》7.4.6 规定:起重机构电动机应设置定子异常失电保护功能,当调速装置或正反向接触器故障导致电动机失控时,制动器应立即上闸。对这一规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做法。笔者谈谈自己对这一条规定的理解,和全国起重机行业的广大技术人员探讨。

这一条规定主要是针对某企业重大事故的起重机控制屏(PQR6402)设计上有“重大事故隐患” 做出的。该企业事故的起重机控制屏的“重大事故隐患”为“起升机构的制动器接触器自锁”。“制动器接触器的自锁”,是起重机制造行业上防止电动机运行方式之间转换时出现瞬间抢闸的常用的设计方法。但这种设计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当部分档位在切换时,正在运行的电动机的方向接触器断路,电动机的动力电源会失电,此时一旦有电气故障发生,制动器就不能制动,发生重物自由坠落。具体过程如下:

①起重机启动运行后,上升或下降运行的方向驱动接触器控制线圈的控制回路断电时:

a.上升方向1~6挡:上升方向运行时, 上升方向接触器断电时,电动机失电,制动器不能下闸;

b.下降方向2~3挡:反接制动挡,下降方向运行时,上升方向接触器断电,电动机失电时,制动器不能自动制动;

c.下降方向4~6挡:下降方向运行时,下降方向接触器断电,电动机失电时,制动器不能自动制动。

②起重机停止在空中后,重物下降方向接触器线圈断路,上升方向接触器完好,往下降方向(下降4、5、6挡)启动运行时,经过下降2、3挡开闸后,转为下降4、5、6挡,下降方向接触器断路,电动机不能得电,制动器不能下闸,重物发生自由坠落。

出事故的起重机控制屏,采用图1的控制线路。下降方向接触器FC控制线圈的控制回路断路,起重机停止在空中后,直接打下降方向第6挡,经过下降2、3挡开闸后,转为下降6挡,下降方向接触器控制线圈的控制回路断路,电动机动力回路不能得电,制动器不能下闸,重物发生自由坠落。为了避免同类事故的再发生,标准中就出现了“起重机构电动机应设置定子异常失电保护功能,当调速装置或正反向接触器故障导致电动机失控时,制动器应立即上闸”的要求。

图1“起升机构的制动器接触器自锁”的某企业出事故的起重机控制屏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然而,单从字面上分析,笔者认为此条规定还是有不全面的地方,因为在起重机的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其它的电路故障同样也会引起起重机不能及时抱闸,造成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起重机的电路设计时,还应做到更深入的考虑。下面来分析一下规定不完善的地方:

1.规定只提到了“电动机定子电源的“每个驱动接触器”和“制动器接触器”之间的控制关系,没提到它们之间的保护关系

这一条规定是规定“接通电动机定子电源(三相交流、能耗制动的直流电源、单相制动等)的“每个驱动接触器”和接通制动器开闸电源的“制动器接触器”两者之间的控制关系”,不存在“正反向接触器”的“故障保护”功能,即不存在“正反向接触器”保护“制动器接触器”的问题,不是“故障保护”关系。也不是“正反向接触器”之间的“故障保护”功能,而是电动机的“每个驱动接触器”和“制动器接触器”两者之间的“开闸、下闸”控制关系。这个控制关系是:驱动接触器得电,制动器接触器同时得电,制动器“开闸”;驱动接触器失电,制动器接触器同时失电,制动器“下闸”。而事故起重机正是因为“起升控制屏的制动器接触器自锁”导致驱动接触器失电,而制动器接触器不能同时失电,而这两者之间又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因此导致制动器不能“下闸”,重物坠落,造成事故。因此在设计时还应该考虑“每个驱动接触器”和“制动器接触器”之间的保护关系。

2.只规定“调速装置或正反向接触器故障”,未规定“调速装置或正反向接触器线圈的控制电源回路故障”是不全面的

在起重机的使用过程中,控制回路故障是很常见的,原因也是比较多的。这些故障同样也会导致类似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把控制回路的故障考虑在内。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控制回路的故障形式:

1)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有不能得电,或得电后失电两种情况;其原因有:①电动机的驱动接触器的本身故障;②电动机的驱动接触器的本身没有故障,驱动接触器的线圈回路控制电源故障断路。③电动机动力回路或绕组断相。

2)“电动机的驱动接触器” 的本身故障有:①得电后,衔铁故障不吸合;②得电后,衔铁吸合,传动系统故障,如卡住,常闭触点不断开,常开触点不闭合。③失电后,常闭触点不闭合,常开触点不断开。④ 控制线圈绕组断路;

3)接触器线圈控制电源回路故障造成断路,使接触器不能得电或失电的原因有:①控制回路电源的导线折断;②接线端子的接头松脱掉落;③回路中的其他接触器(或自己)的触点,因烧蚀、变形等原因,造成常闭触点断开。线圈控制电源回路故障造成接触器失电的还有:导线对地短路;

上述这些故障都有可能使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不能得电,或得电后失电);我们以图1为例来分析。①如上升运行1-6或下降2、3档运行时,ZC线圈回路断路,ZC失电,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② 正在运行时,突然转换到上升或下降或调速的驱动接触器线圈控制回路断路的档位上,造成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如FC线圈回路断路,上升运行1-6或下降2、3档运行时,突然转换到下降4、5、6档运行时, FC不能得电,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③如停在空中,FC线圈回路断路,突然由零位转换到下降4、5、6档运行时, FC不能得电,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上述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都会发生重物的自由坠落事故。

3.这一规定不包括“电动机动力回路或绕组断相”,造成的电动机“定子异常失电”

当电动机的定子动力导线折断,接点松脱等,或者电动机绕组断路时,就会导致“电动机动力回路或绕组断相”。这种情况也同样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也应考虑在内。然而这种情况是很好处理的,在电动机另设缺断相保护就可以了。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以图一的电路图为基础,结合考虑到的各种情况,对电路图做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以更好的实现“起重机构电动机应设置定子异常失电保护功能,当调速装置或正反向接触器故障导致电动机失控时,制动器应立即上闸”。以下是三种经过修改的电路:

⑴删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的控制环节

删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的控制环节,同时还要保留防止瞬间抢闸的控制环节。见图2。

图2制动器接触器自锁,保留防止瞬间抢闸的控制环节

⑵ 不删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的控制环节(保留防止瞬间抢闸的控制环节),另外设置所有方向接触器全部断电时,强迫制动器制动的控制环节,同时也要保留防止瞬间抢闸的控制环节。见图3。

图3 不删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保留防止瞬间抢闸,另外设置所有方向接触器全部断电时,强迫制动器制动的控制环节

⑶不删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的控制环节(保留防止瞬间抢闸的控制环节),另外设置所有方向接触器全部断电时,强迫解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的控制环节见图4。

图4 不删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保留防止瞬间抢闸,另外设置所有方向接触器全部断电时,强迫解除制动器接触器自锁的控制环节

篇5

    1.1我院是1所2级甲等中医医院,收治的以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护理的患者居多,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对此类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熏洗、贴敷和拔罐等方面,这些疗法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使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1]。护士直接参与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有8项,包括拔罐、刮痧、肛滴、耳穴,电针,熏洗,帖敷和磁疗[2]。

    1.2我院护理人员中,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护士8名,只占全院护士的5.7%。

    2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护理技能的开展情况

    2.1我院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在思想上深刻接受了西医理论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中医理论抽象、模糊,使护理人员倍感晦涩难懂[3],从而使护士缺乏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中医理论基础较差。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少,护士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均需先核对医嘱)[4]。从医院的调研中发现,医师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从而使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约束,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从而影响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3培训方法

    3.1理论培训

    3.1.1护理部每个月组织2次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讲座,请院内中医医师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高年制护师担任主讲,其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穴位的定位、辨证分型、中医健康指导等内容,课后对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3.1.2科室每周2次晨间提问中医基础知识,每个月组织1次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内容业务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3.1.3实行护理查房中西医交替,每个月1次中医护理示范查房,由护士长或中级以上护师担任,内容涉及中医辨证护理、中医饮食和用药指导等。

    3.1.4凡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进院2年内分批次送入中医药大学参加100学时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培训,保证医院西医护士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3.2操作技能培训

    3.2.1根据2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按摩、中药熏洗、刮痧、耳穴压豆和艾条灸等共8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

    3.2.2护理部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制订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操作考核标准。

    3.2.3选择中医护理专科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操作示范老师。

    3.2.4每个月组织1次集中操作授课的培训方式,由专职操作带教老师演示护理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领,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对象为各科操作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培训结束后,考核组按照考核标准对每位培训对象进行考核,直至合格方可在科室传授。

    3.2.5制作8项中医操作视频作为学习教材供科室带教老师传授辅导。

    3.2.6每季度组织召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体会交流,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4临床实践

    4.1学以致用,医护加强沟通,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积极主动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增加中医护理技术临床运用,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4.2护士长对科内西医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每个月发放调查表,征求患者意见,汇总反馈至护理部,护理部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定期总结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满足临床所需。

    4.3培训计划实施8个月后由护理部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理论以笔试为主,操作由院内操作考核小组按评分标准随机抽考8项中医护理操作中的1项。并分别对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5效果

    我院西医护士培训前中医基础知识平均分为56分,培训后平均为78分;培训前中医护理操作平均分为68分,培训后平均分为92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讨论

篇6

1.2中医院校办学无中医护理专业定向二目前中医院校的护理专业办学大多数是定位在中西医结合方向,也就是说学习中医的同时也学习西医的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由于总的学时数不多,为了满足就业市场需求适应医疗护理工作,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时数一般受到压缩这让学生对中医知识掌握比较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

1.3中医护理继续教育缺乏系统性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与专科护理岗位教育均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如今崖国各地还缺乏统一的中医护理专业认证体系洛个医院进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的起点、深度、广度及课程课目各不相同。有的医院把培训、考核的重点放在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上忽略了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造成了护理人员在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时候缺少理论和技术的支撑这就形成了护理人员培训之后只是会做是不会运用的局面。

二、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沐们的养生保健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昂贵的医疗费用等问题成为当前医学界面临的焦点与难点。中医护理因其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古老而又先进的护理知识理论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技术历史久远的养生保健方法在现在与将来的社会发展中肩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很多如糖尿病合并症、老年病、骨伤病、肛肠病、眼病等专科中,中医护理的运用能够有宽广的实践前景与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深入改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开展使中医护理逐渐从医院发展至社区、家庭充分发挥其在老年病、‘漫性病、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三、作为中医医院的护理人员建议:

①高等中医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应成立教学联盟洪同改革和发展中医护理教育,探析培养的目标、教育方式、课程设置、岗前教育内容与评价体系等。

②各级中医护理管理机构与中医护理学会应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与学术带动作用,依据中医护理专业的特征与对护士知识、技术、能力的要求广泛开展护理专题研讨。

篇7

2013年5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我院全面应用实施了第一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运行),通过方案的应用,使护士在工作中更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通过实施观察、收集资料,定期分析、评价、总结方案实施情况,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中医护理走向标准化,明确了中医护理的发展方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思考,现报道如下。

1 优势病种实施应用的基本情况

1.1病例分布情况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等13个优势中医护理方案在我院应用实施311例,进入临床护理效果评价293例,评价率达到94%,其中18例因转院、转科或自动出院等原因未给予效果评价。见表1。

293例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157例,男女比例为0.86:1;年龄26~86岁,平均61.2岁,住院天数13~17.9d,平均15.1d。

1.2主要应用中医护理方法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饮食调护、腹部按摩、太极、八段锦锻炼、穴位按摩、情志护理、排便指导等。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热奄包、穴位按摩、耳穴贴压、拔罐疗法、梅花针扣刺、中药湿热敷、艾灸、穴位电刺激、穴位注射等。

2 实施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观察及存在问题

2.1医院收治的病种中,根据地方区域和人群体质特点,部分病种未按国家中医药中管局2010年《22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的病种的证型进行分类,293病例中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为66例,占22.5%。也就是说这些补充证型的患者使用了中医护理方案,导致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存在一定的偏差。

2.2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价客观性不强,因实施病例中大部分患者对同一症状使用了2种以上的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治疗,评价主要以患者症状是否缓解为主要依据:①不明确具体是哪一种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较好;②患者的感受有差异性,评价没有量化。

2.3护士人力配置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中医医院护士除完成静脉输液、物理治疗等西医护理工作外,还要为患者提供中医护理特色治疗,如艾灸、火罐、穴位贴敷等,有大量的护理工作量,但中医医院的护士配置与西医院没有差异性,虽然满足床护比1:0.4,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中医护理特色服务的扩展。

2.4在对中医护理服务中沟通不到位或治疗后的病情或效果观察不及时,影响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如耳穴贴压,部分患者耐受不了按压疼痛而不愿意做该项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因怕弄脏床单、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麻烦家属等不愿意进行灌肠治疗。

3 对策及建议

3.1建立中医护理重点专科细化的考核标准 提高科室对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的认识,加强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的规范化培训,尽可能较少人为因素和偏差。建立考核标准有利于中医护理专科服务水平的提高,陈晓蓉[1]等开展了"重点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构建"的研究,制定了包含组长管理、中医护理管理和应用、护理学术水平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重点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我院制定的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质控标准中,包含了业务查房、理论讲课、操作考核、健康教育等,并且细化了以上考核的具体要求,加强中医护理内涵的建设。

3.2加强护士中医基础知识和辨证施护能力的提高 中医院临床护士中医基础普遍薄弱,主要与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护士较少,又有部分中医护理毕业生被分流到了西医院,中医护士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另外,部分中医药院校的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少、学时比重低,也不同程度制约了中医护理培养的人才质量。到临床以后,又缺乏资深中医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目前护理的专科护士全国不断增多,对于中医院的专科护士,应该加强中医专科护理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护士辨证施护能力。我院开展:①新进护士中医规范化培训,并按学历进行分层培训,培训周期为:本科1年,专科3年,中专5年;②工作不满5年护士每周利用周二的17:00~17:40进行集中授课,一课两讲,做到工学两不误,对中医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培训;③在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护理业务学习中要求高年资护士主持,主要为指导责任护士辨证施护、指出不足之处。通过以上强化培训,护士中医基础、辨证要点、中医保健养生等中医临床护理知识得到全面提高。

3.3建议构建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客观指标体系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自2011年开始建设,第一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应用,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为关键词经"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有张素秋[2]、孙红[3]2位作者论述了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以"中医护理方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24篇相关文章发表,其中23篇均为某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仅有暴银素[4]提到在肺胀病稳定期中医护理中应用了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标准表、修订的呼吸困难量表、成人COPD-QOL 评分表或WHOQOL-BREF 简表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积分、采用COPD-ESQ 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满意度情况等客观量表进行效果评价。为中医护理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型。

参考文献:

[1]陈晓蓉,韦森,高梦徽,等. 重点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构建[J].四川医学,2012,06:1089-1091.

篇8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35-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事业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医护理管理也要与时俱进。现代的医院,必须加强各方面的竞争意识,不仅是设备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人们对中医护理管理工作的需求就要求我们医院要配备更多更齐全的中医护理人才,需要我们的护理管理者更加用心的学习护理知识和管理知识。中医护理的独特护理条件和护理方法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去支撑,但目前我们的中医护理管理还有很多缺憾,尤其是在基层医院。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1]。

1 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管理现存的问题

1.1缺乏专业的中医护理人才

早在前几年,就有人对各级医院的护士在编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几的医院存在护士缺编的情况,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医护士缺编更加严重。目前,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者普遍工作量大,因为很多医院因为人手缺乏,经常把中医护理人员安排去从事西医护理工作,从而导致真正从事中医护理的人员变少,很多只是走了个形式而已。

1.2 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基础知识薄弱

一般而言,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关系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但是在中国,到目前为止的护理人员都是以中专教育为主,缺乏真正高水平的护理人员,医护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较低,这种现象在基层医院中尤其反应明显。很多基层医院的中医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差,理解不全面,就难以在工作中真正去实施中医护理。再加上在中国,普遍存在“重医疗、轻护理”的意识,所以护理人员一般都是按医生的要求去执行护理工作,从而缺乏自身对护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导致了中医护理人员一直保持着基础知识薄弱的状态[2]。

1.3 中医护理内容定位不清

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导致基础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较低,很多中医护理的护士并没有真正理解何为中医护理,怎么去进行中医护理,从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中医护理特色不明显。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患者生理方面的问题,而忽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比如对疾病的预防和预后的不良行为等知识的传播,因此,常出现护理问题判断失误,护理工作缺乏可操作性。

1.4 缺乏对中医护理人员的培训

虽然现在很多基层医院会组织中医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但是目前的培训内容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用性,与临床护理脱节,无法真正的起到指导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护理培训工作中,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对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的规范性和实用性[3]。

2 改进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管理的措施

2.1 改变基层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

首先,基层医院管理者和中医护理人员必须改变护理观念,从心理上重视中医护理。坚持学习相关中医护理理论,在工作中注重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并把自己掌握的现代护理知识与传统中医护理知识相结合,为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最大的帮助。同时,要深化护理模式改革,在护理工作中尽量做到中西医结合,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医院的管理层也要重视中医护理工作,正确处理和安排中医护士的护理工作,让中医护理真正发挥作用。

2.2 中医护理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中医护理人员要重视自身的知识学习和丰富,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多思考,多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医院也要多组织相关培训,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培训讲座,不断提高基层医院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不断改进基层医院中医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医院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中医护理管理的质量。

2.3 提高中医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只有切实提高中医护理人员的素质,才能更好的保障护理管理质量,才能把管理理念深入到中医的日常管理之中。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职业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技能等,这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事情,需要我们的在平时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解放思想,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最终提高我们整个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4]。

2.4 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

中医护理的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把中医护理的理念深入到平时的护理工作当中,加强思想教育,

运用奖励机制,制订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比如,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制,做到一级管一级,增强责任感,平时严格规范查房制度,明确岗位责任。目前,中医护理的管理工作还有许多弊端,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我们医院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探讨和改进,从而制定一个真正可行的管理体系制度[5]。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在医院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很多医院还是更注重西医的护理。从而造成我们传统的中医护理缺乏人才、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现如今,随着我们中医护理与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要求我们要不断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改变中医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中医学是我国的精髓,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内容的丰富和知识的渊博不是简单的培训和学习就能改进的。我们的护理管理人员必须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路线,同时也要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将基层医院的中医护理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彩玲,李娟.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民康医学,2014,01:91-92.

[2] 陈美华. 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678-679.

篇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51-01

2012年7月24日,我院召开了中医医院等级医院评审全院职工动员大会,会议的宗旨为:迎接湖北省卫生厅组织的中医医院等级复评工作,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推进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中医医疗服务。中医护理工作是医院组织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医院工作中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我院护理部在不断深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基础上,针对二甲复审对护理质量管理及中医临床护理,患者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对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进行了仔细解读,同时进行了自查自纠,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及不足进行了评价,分析,制定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圆满完成复审工作为目标,以“落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为服务方向,切实加强了中医临床护理服务工作,达到了以评促进的效果,推动了我院护理事业的全面发展。

现将我院的具体工作介绍如下:

1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1 护理管理者的能力不足使护理团队无活力

我院的护理管理者外出进修机会较少,无法更新观念,知识的更新通常靠自考大专或本科来完成,对临床管理技巧无体验,不会科学的,系统的,有计划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和教学培训,护士长不敢大胆实施管理职能,经常陷于琐碎的事物中,护理管理工作仅满足于不出差错,完成各项护理质控标准,团队发展无活力。

1.2 中医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对中医护理质量的影响

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知识有强烈的渴求。而我院护士大多毕业于西医院校,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着中医护理质量,无法通过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实现中医“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通过辩证施护为患者提供整体调理的护理方法。

1.3 临床中医护理特色体现不够,护士对中医护理常规运用不能得心应手

护士中医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能力不足,无法熟练提供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中医护理记录中只有简单的中药辩证及中医食疗、无脉象、神志的记录,缺少辩证施护的内容,护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影响了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进程。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操作对护士无权自主执行中医护理操作。

1.4 护理岗位的绩效考评机制滞后,未能起到激励作用

护理人员质控考核标准只按高、中、初级进行对年轻护士工作无触动,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5 中医护理整体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体系和质控标准,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目前在中医医院中尚未形成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护理管理体系,很多指标缺少量化,导致中医护理无法顺畅实施。

2 护理改进措施

2.1 加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组织护理管理人员参加省、市级中医护理管理培训班,有计划的将护士长送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管理水平。要求各科室护士长制定年、季、月计划,周日安排使护士长的工作能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2.2 根据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中医护理专业水平,请医务科组织副高级中医专业为全院护士进行中医基础知识及中医特色技术培训,送护理技术骨干到省、市级中医院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院适宜护理中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对不同层级护士的中医基础,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全院护士的中医护理技能。

2.3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医护共同制定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并请医生指导临床护士在对患者行中医康复指导的方法,中药煎剂的服法,请医生在医嘱中开“XX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指导性的开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如灸“关元”穴等,组织护士学习中医护理病历书写培训,提高护士对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能力。

2.4 建立了规范的护理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及考核制度,护士绩效考核细则,使收入分配与职称、晋升考核、评优挂钩,稳定了临床护理队伍,充分调动了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积极性。

2.5 完善了各项质量考评标准及质量评价标准

如护理核心制度质量考核标准、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健康教育质控标准、护理文书质量标准、危重患者考核标准、分级护理质量标准、中医特色技术评价方案等,建立了垂直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使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将各项质量考核与科室绩效,个人年终绩效挂钩,从而使中医护理管理能够顺畅实施。

3 小结:

通过二甲复评工作,我院中医护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推动,虽然离省市级中医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通过评审我们以评促进,理顺了医院内部护理管理职能,建立了有效的护理管理体系,使中医护理服务得以有效实施,护理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育和管理模式得以推广,保障和提高了护理质量。

篇10

确定以“治末病”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护理培训形式

各临床科室成立中医“治未病”小组,选派1—2名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热爱中医护理的护士,以业余半脱产的方式参加治未病中心开展的治未病专项护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示范操作、案例分析、分组竞赛等。

专题讲座

以中医九大体质为总纲,强化与“治未病”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每次讲座预先发放讲座PPT,并将讲座过程全程录像,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引入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主动学习热情,结合讲授重点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分组讨论

专题讲座结束后,预留与专题相关的延伸问题给学生自学和讨谢,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

提供有典型临床意义的中医体质病例,鼓励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病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违反诊疗原则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作为案例分析的补充,由学生自身充当医患双方角色,使其身临其境,在模拟角色的同时,对典型案例场景再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应变能力,最后老师予以综合点评,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示范操作

培训前制定各种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的操作规程,使学生对操作技术有规范意识。老师充当操作示范主角,负责示范与讲解,并将各种操作的禁忌症、适应症、注意事项、医患沟通技巧融入其中。

课堂实践

示范操作后,给予学生充裕的课堂操作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

分组竞赛

在培训后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竞赛,各小组运用所学中医理论知识,与患者互动沟通,获取临床资料,完成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制订健康教育和辨体施护方案,并当场实施健康宣教和部分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老师给予当场记分和点评,通过竞赛,学生对所学中医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提高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

篇11

为了适应中医护理专业的现代化人才培养需要,湖南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总课时从64课时调整到了48课时,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其操作水平,实验课时从时调整到了12学时,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也就相应地进行精简和调整,教学方法也应同步改进。卢芳国等曾经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生源特点与专业层次上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课程定位、加强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1]李珊等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2]

但目前缺少针对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修改后的教学大纲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本文就从这点出发,探索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案具体设计,以期对中医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浓缩理论课教学内容,精简知识点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经重新修订后,总课时调整到48课时,其中实验课增加到12课时,理论课36课时,在这相对有限的学时内,要学完本门课程的从免疫学到病原微生物学再到寄生虫学的三大部分内容,任务量很大,因此课时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要适当精简,这就要求高校在教材选购、教学章节安排、每章节课时具体安排、知识点讲解详略上做好精细的规划。

1.理论教材选购

针对中医护理专业特点,选择内容精简但能基本覆盖主要知识点的教材版本。老师只讲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即大纲中明确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部分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剩下的大纲中只要求熟悉的和了解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并把部分自学内容纳入学生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在理论教材的选购上,比如王易、袁嘉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12年8月第三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范虹、卢芳国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2003年8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等版本的理论教材内容既全面又较精简,可作为选择参考,合适的教材选购是搞好理论教学的第一步。

2.理论教学章节学时与内容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这门课程的全部章节的教学学时进行整体合理的安排,哪些章节要重点讲解,哪些章节要简略,哪些章节留给学生自学,都要有完整详细的规划。我们考虑:免疫学部分安排12个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课,老师分四次分别选讲免疫学基本概念与免疫细胞激活物、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四部分内容,免疫学应用留给学生自学并在实验课时结合操作讲解。病原生物学部分安排21学时,每次3学时,共7次课,第一次课主要讲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人体微生态系、正常微生物群与机会性感染、感染的影响因素、消毒与灭菌等基础知识。第二次课主要讲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染色鉴别方法、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感染机制与临床表现、细菌的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知识。第三次和第四次课主要讲解一些重要的致病细菌,包括化脓性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放线菌等比较常引起人体健康危害的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讲解内容包括病原菌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等知识,病原菌致病机制等内容留给学生自学。第五次课主要讲解病毒总论部分,知识点包括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病毒的类型、病毒的培养、病毒感染的类型与传播方式等。第六次课具体讲解几种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样主要介绍它们的生物学性状、传染源与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这四部分内容,其他的致病病毒留给学生自学。第七次简要介绍真菌病害知识,包括真菌形态以及浅表感染真菌(几种常见藓类)和两种深部感染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寄生虫学部分安排3个课时,共1次课,老师讲解寄生虫的基本概念、流行与危害,并讲解医学蠕虫中的似蚓蛔线虫和日本血吸虫,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与致病性,其他的寄生虫留给学生自学。

通过这样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基本讲解了本门课程的重要基础知识,通过老师讲授使学生掌握了主要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熟悉与了解了剩下的知识点并扩充知识面。这样既完成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充满灵活主动性,为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

1.实验教材选择

实验课改革后扩充为12课时,每次3学时,共4次实验课。实验教材可选择与理论教材配套的教材,如伍参荣、卢芳国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教材(2014年1月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罗晶、关洪全主编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材(2012年6月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版本的教材比较合适。

2.实验内容教学改革

实验课时调整后,第一次实验安排免疫学实验与细菌学的革兰染色实验,学生主要操作免疫学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和细菌学革兰染色实验,老师给学生示教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等免疫学实验内容。第二次实验课,安排细菌总论实验,学生主要操作细菌分布(人体皮肤、咽喉部、空气中等)、细菌基础培养基的制备、高压灭菌锅的操作使用和药敏实验,老师介绍细菌培养基组成、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和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等实验内容,这些实验相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院校也把它列为护理专业主要操作实验之一[3]。第三次安排细菌各论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化脓性球菌和肠道杆菌,学生操作化脓性球菌的划线培养、分离鉴定操作,肠道致病菌的血清学鉴定(肥达氏反应)实验,老师讲解示教化脓性球菌菌落特征及血清学鉴定方法、肠道杆菌菌落特征及生化鉴定方法等内容。第四次安排病毒学实验和真菌与寄生虫学实验,学生做流感病毒的血凝实验,老师展示讲解常见致病真菌的菌落特征标本、常见寄生虫卵标本,最后学生参观学校寄生虫标本馆观察人体常见寄生虫大型标本。通过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让学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病原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并加深了其对于理论课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无菌操作意识、药敏反应常识和处理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的能力。

三、知识点精简后的教学安排

中医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课时缩减、知识点精简后,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要完成本门课程免疫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三大部分内容的学习,老师只能讲解课程中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内容,学生自学其余内容,这样安排、使护理专业学生既可以了解本门课程基本知识构架,又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学习自,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护理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和选择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并且从大学阶段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的角度讲,对这门课程中不常见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内容,只有精简和留给学生自学以后,才能在时间、精力和资源上保证其他专业课程以及与护理学特点有关的心理、人文等知识的学习[4],最终使培养出来的中医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卢芳国,伍参荣,陈 燕,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8).

[2]李 珊,卢芳国.护理专业《免疫学基础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尝试[J].中医药导报,2009(04).

[3]谢国武.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05).

篇12

我院自2010年至今已担任三期新招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任务,由于新招护士曾在院校接受过护理大专教育,已取得护理大专学历并有一定的临床操作技术,而她们在校学习的是西医护理知识而对中医护理知识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招护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特点及中医治疗手段的工作性质,确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探索适合中西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特点需要的教学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确立适合中西结合医院护理需要的教学目标根据中西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学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中西结合医院需要为目的,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1.1.1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注意强化护理专业理论与中医护理的特殊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学员知识的结构性调整,提高知识任用临床的 实践能力。

1.1.2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加强对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心理适应、自我管理以及应急能力的培养。

1.1.3注重培养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学习南丁格尔的先进事迹,积极引导学员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念,热爱护理工作。

1.2结合中西结合医院的工作实际工作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根据需要,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区别于西医护理技能教学。常规三基教学,我们增添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和中医护理常规操作等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中西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同时避免了重复教学,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加大集中培训技能训练教学的力度选择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性强的护理操作项目,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在练习课中以"示教-练习-再示教-讲评-再练习"为循环模式,培养学员的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练习效果。操作完成后教员逐一进行讲评,通过信息反馈,加深学员对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施护理操作的能力[1]。

针对中西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的特点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组织学员参加操作演练,在模拟的环境中,学员通过对病情的分析,分类和紧急救护、后送,提高学员在危急情况下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项目中增加了中西结合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把中西结合护理知识更好应用临床。

1.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度,注意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为使学员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员开展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

1.4.1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积累使学员以快捷的方式掌握知识要点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护理实践[2],指导学员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注意教员课堂讲授重点内容、关键字记忆及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运用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并在实践中强化记忆护理理论的知识点,使学员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护理问题。

1.4.2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在授课中指导学员采用理论概念关键字记忆、相近内容对比记忆、操作步骤流程记忆、操作用物口诀记忆、操作技巧归纳记忆,并指导学员将课后复习、阶段复习与学科总复习相结合,扎实、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1.4.3进行自学导读根据教学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将部分教学内容列为自学内容,通过加强自自学指导扩充学员的知识面。

1.5考试方法体现平时与综合评定相结合,注重信息反馈为了促进学员掌握技能,适应中西结合医院的中医护理工作的需要,我们组织练兵活动,加强操作技能考核。规范常规常规的生命体征观察、动态微光环境下静脉输液、吸氧、吸痰、插管、心肺复苏等操作标准,以及中医护理操作标准,使考核成绩客观地反映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综合技能操作比武,并开展中医护理基础知识比赛活动,提高学员的训练热情和技能掌握的熟练性。

2结果

对学员进行综合考核,见表1。

3体会

直招护士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基础,但缺乏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要使她们经过培训适应中西结合医院的工作需要,必须探索一套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3.1训练目标从中西结合医院护理工作需要出发培养学员掌握适应护理知识和技能,并能综合应用,注意加强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2教学内容、形式和考核方法体现护理工作需要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为部队输送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3.3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员的应急能力和技能应用能力从考核成绩看,学员对于以往接触过的常用护理技能,如:西医急救技能,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掌握比较好,优良率达100.00%,而对于中医的基础理论有少数学员掌握程还存有欠缺,提示应在此方面加大训练力度。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将对直招护士学员在医院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和信息反馈,进一步对教学计划、实施和考核方案进行改进,使教学更加贴近中西结合医院护理工作,更加实用、有效。

篇13

选择2012年7月我院新入职护士58名,均为女性。其中本科8名,大专37名,中专13名。为西医院校护理专业毕业护士,未接受过中医系统培训的人员。

1.2培训方法

1.2.1成立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小组授课老师由护士长、护理骨干、主任中医师、主任中药师等担任,考核老师由护理部主任、3~5名护士长组成。

1.2.2制订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方案由护理部培训组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制定规范化培训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课程以院内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院内培训以定期理论讲座和操作技能培训、模拟情景演练为主,科室培训以一对一带教、护理查房、晨会提问、临床实践为主。

1.2.2.1院内培训(1)理论讲座。统一购买中医护理本科教材,每周1次组织授课,聘请资历较高的主任中医师、中药师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担任授课老师,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穴位的定位、辨证分型、中药学、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中医辩证施护、中医特色护理在临床中的运用等。(2)操作技能培训。选定了穴位按摩、中药熏洗、刮痧、耳穴压豆和艾条灸等共8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每月组织2次集中操作授课,由专职操作培训老师演示护理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领,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制作8项中医操作VCD作为学习教材。(3)定期模拟情景演练。每月取专业素质突出、操作流畅、沟通能力强的护理骨干任培训老师进行演练示范,再由新入职护士分组练习,并且让其轮流扮演“护士”及“患者”的角色,使新入职护士如实地感受到操作的整个过程。练习时循环播放该实训操作的VCD光碟。通过反复观看和操作,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每次演练结束后由新入职护士进行自我分析,再由培训老师进行客观分析指导,特别强调评估的技巧和沟通指导的重要性,注重培养护士关爱患者,从患者角度移情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指导规范操作的能力。(4)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讲座定期在院内、科内开展。教会新入职护士通过记录反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理需要以及对患者实施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过程的真实护理效果和动态记录。将规范护理文件进行示范,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护士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水平。

1.2.2.2科室培训(1)一对一带教。选择取得护师职称3年以上,热爱护理工作,要求上进,在知识、技能和观念方面均突出,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教学能力的临床护士作为临床带教老师,新入职护士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管2~3例患者,学会运用中医四诊方法,采集病史,了解疾病发病原因,进行整理、分析对比、推理确定辩证分型,从而提出护理诊断,确立护理计划,进行辩证施护。(2)晨会提问。护士长利用每天晨会后5~10min对中医护理的重点内容及知识薄弱点进行提问。(3)中医护理查房。每月选择危重、疑难、大手术、中医单病种、优势病种等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查房,由新入职护士负责采集病史,做好病历及相关知识的复习和预习及做好文献资料的查找工作。内容包括病例简介,中医四诊检查,分析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提出护理问题给予辩证施护。在辨证施护中,重点从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中医护理操作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1.3评价指标

于2012年7月(培训前)及2013年6月(培训1年后)进行评价,包括理论操作考核、中医护理应用能力及中医临床综合能力等3个方面,评价指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评价细则(试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中医护理学基础》等要求自行设计评分表,(1)中医理论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自行设计2个项目,每个项目为100分,取平均分比较。(2)中医护理应用能力评价自行设计10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取平均分比较。(3)中医临床综合能力评价自行设计5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取平均分比较。

2讨论

2.1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目前中医医院的大部分护理人员毕业于西医院校,基本上未经过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教育。而且她们在思想上接受了西医理论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中医理论抽象、模糊,使护理人员倍感晦涩难懂,从而使护士缺乏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据报道,中医院护士对中医的态度积极,但中医知识的正确率只有67.42%,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给护士提供学习中医知识的机会,加强中医继续教育再培训,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有助于新入职护士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术,避免了在中医医院工作产生的压力与反感,有利于中医护理的实施与开展。

2.2护士的中医临床应用能力明显提高规范化的培训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指导,着力培养护士运用中医理论进行临床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时强化了危重病、疑难病、新入院、大手术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辨证护理,加上培训老师的个体化指导,护士间互动式学习,使护士进一步了解了中医护理知识,使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培训后护士的中医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中医临床护理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