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土地理教学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篇1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它就一度成为全国广大地理教师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后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地理学科逐渐被边缘化。近年来,素质教育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地理学科也恢复了其应有地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乡土地理正是贯彻这一要求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见,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十分重要。那么,实际教学当中,如何将乡土地理这方面内容落到实处呢?我觉得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乡土地理教学课程至关重要。我就以甘肃省瓜州县为例谈谈如何设计乡土地理教学课程。

一、课程内容

乡土地理教学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自然环境概况;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每一个方面又有不同要素。自然环境概况主要包括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土壤种类、水文状况等;农业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影响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因为农业生产类型与耕作制度都与自然因素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农业区位条件主要涉及的是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工业生产相对农业来讲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就少得多,所以,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是社会经济方面的,诸如:政策、交通、技术、劳动力等。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决定了不同地域在发展农业和工业方面既有自身独特优势,又有明显的地域性限制因素。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客观准确的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今后发展非常重要。

例如,甘肃省瓜州县以蜜瓜闻名于国内外,且号称“世界风都”。近年来,特色农业搞得红红火火,风电产业不断扩大,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对这样一个深居内陆的偏远小县我们如何设计乡土地理教学课程呢?首先,要讲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环境概况涉及的要素较多,在内容设计上应抓住重点,那么,该地在自然环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干旱少雨,干旱少雨是该地当前一切自然要素现状的基础和根据。因为干旱少雨,因此导致植被稀疏、土壤贫瘠、河流稀少、风成地貌广布。在课程设计当中,应该将气候特征作为重要因子对待。瓜州县以农业为主,长期种植小麦和棉花。近年来,针对小麦、棉花经济效益日渐下滑的境况,政府大力推广蜜瓜、枸杞、辣椒等特色农业。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在课程设计时就要突出干旱气候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的优势所在,即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因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有机物积累,所以瓜果肉厚,含糖量高,这为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知名品牌创造了条件。瓜州县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800毫米,在这样干旱的地域发展种植业,稳定的灌溉水源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在农业区位条件方面,课程设计时一定要将疏勒河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既懂得了非地带性因素在塑造自然环境当中的重要性,又增强了节约用水的意识。瓜州号称“世界风都”,风大、风多,因此,地貌以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风蚀地貌和沙丘、沙坝等风积地貌为主。大风一方面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宝贵的能源资源。

因此,设计课程时,在谈到工业区位条件时,要将“风”作为重要的工业资源来讲,这样既突出地方特色,又让学生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用辩证观点看问题的能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乡土地理教学和普通地理课程的教学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很大差异。相同之处是在讲授过程中都遵循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原则,即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另外要素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正如瓜州县,气候是地貌、植被、水文、农业乃至工业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当然,二者不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重在说理,主要讲清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和工农业生产形成的原因。而乡土地理教学则重在说事,主要是讲清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同时,重点分析这样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当地特色农业和新型工业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这样,在课程设计时,乡土地理教学就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只有突出了地方特色才能称为“乡土地理”,否则,就成了普通地理课程教学的一个案例。

二、课程组织

乡土地理教学课程组织可以遵循先自然,后人文;先农业,后工业;先优势,后不足,最后提出今后发展方向。在内容设计上增加案例呈现的比例,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普遍的地理规律。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教学课程设计一定要突出“乡土”特点,这样才能寓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家乡,进而形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篇2

二、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程标准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有15个必修学分。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给出的定义是:“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主张以发展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不论是作为一种学习观念还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问题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明显特点。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强调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认识结构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前提, 创新情境促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广泛迁移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关健,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认为地理学科能力包括: 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地理信息获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 地理判断、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表述能力等。学科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恰巧为学生提供了这一平台。

三、研究性学习设计原则

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一是要遵循乡土性原则,为了方便学生对所选题目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索,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的背景知识及关联资料有一定的了解,在选题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来进行;二是要遵循实践性原则,《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学习直接经验的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要遵循探究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由此发现值得去探索和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调查、研究、分析身边地理现象的规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的成部分, 并与各学科逐渐渗透、整合的时候, 一般都会立足于本学科相关内容, 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同一个课题的研究,往往也需要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协作指导。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学科教师的指导所采用研究角度的基础和手段一般是不同的,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知识延伸的结果。

五、乡土地理中研究性学习资料的开发

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篇3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乡土地理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突出体现开放的新课程观念,突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此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就很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意义

虽然乡土地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直接源于学生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许是学生熟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完全感知和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探究地理问题,注重基于乡土实际的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乡土知识,更承载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的职责。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正是实现新时期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指出:在地理教育时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直接观察周围的地形到形成复杂的表象。学校是学生最熟悉、了解最直接、感知最深刻的地理环境之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选择引领学生从认识校园生态环境开始认识家乡、国家和世界,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校这一“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更利于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等地理实践活动。

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为例

1.“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设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作为一个微缩的地理环境,其所包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可谓非常丰富,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对校园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易于操作的探究方向,作为地理实践教学所要调查的内容,是有效开展“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关键。

基于以上思考,“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校园植被调查:学生实地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现状、分布及植被覆盖情况,实地测量校园绿化面积,绘制图表并提出校园绿化、美化建议。

(2)校园温度湿度调查:学生选择多个测点,使用阿斯曼温湿度计在同一时间分别测量各点的温度及湿度,比较不同地点的温湿度值,绘制图表、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校园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学生实地观察,总结归纳用地类型种类;实地测量各类用地的面积,利用实测数据绘制校园平面图,并在图上标注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4)校园噪声调查: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楼、操场、绿地、临街、临近主干道等测量点,多次测量和比较不同地点的噪声值,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5)校园垃圾污染调查:学生多时段对校园内垃圾进行观察、拍照,调查垃圾箱的数量及污染源分布,分析垃圾产生原因、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整改建议。

(6)校园安全隐患调查:学生多时段对对校园全方位观察、走访、拍照,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形成原因,并结合问卷调查提出消除隐患的可行性报告。

2.“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流程设计

(1)准备阶段——商定调查内容,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从中发现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确定调查内容,商定研究过程,拟定活动方案。

根据方案,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目的,培训相关仪器的使用,做好人员分工与物品准备。

(2)实施阶段——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调查;教师全程调控,给予指导。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动手去做,去经历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困惑,进行知识讲解及方法介绍。

这一阶段,各组分别实地调查、测量、绘制图表,并反复检查测量内容,认真核对测量数据,按照分工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3)交流分享——撰写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及成果展示。

学生对测量数据分类、归纳、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形成科技小论文及课题调查报告,并制作展板(PPT)展出。

乡土地理,既为学生熟知,又为学生喜欢。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改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使抽象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是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篇4

“乡土”一词从表面词义看指家乡,先秦文献《列子•天瑞》中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的句子,这是对乡土最早的文献记录。但是,文中所指乡土的空间范围比较模糊,其范围可以是村镇、县、市甚至省和国家,故对“乡土”有着狭义和广义的理解。“乡土地理”是“乡土”的延伸,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乡土研究的一部分,包括乡土自然地理和乡土经济地理,主要分析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自然、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地理学辞典》对“乡土地理”的解释,“指一种小范围的综合地理。其研究的是本乡地理环境及居民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地理分布,意在阐明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以及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和人民生活情况等。乡土地理研究的空间范围既可以以省、市或地区为单位,也可以以县或乡为单位”。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学的一部分,它以小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构、演变及其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研究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一体的地理历史综合体。在课程功能上,其定位有两个方面:一是集理论、实践、技能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二是在对地理综合问题的实证中,培养学生原创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对乡土地理的教学有如下要求,即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这六个方面的宗旨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地理科学的角度解读家乡的环境特点和人地关系特点,从而促使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然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乡土地理教学不被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同时也造成学生观察了宇宙、认识了世界、了解了中国,却不知道自己脚下这片热土,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如何找到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切入口?如何组织课程资源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如何设计乡土地理的教学过程?

一、灵活利用媒体资源,找寻乡土地理

教学的切入口在开展乡土地理时,先要找到恰当的切入口,这个切入口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关,同时介于学生知与不知之间,是学生知之不多或知之不确切的,这样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哪里寻找这样的内容呢?曾经的一则新闻值得揣摩:“2015年昆明城市形象广告语征集活动启动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为期30天的时间,在13000多条的征集稿中,‘古城花城春城,山明水明昆明’最终以评委全票通过的结果,推举为采用奖。”仔细分析这两句话后发现,这句城市形象广告语不仅反映了昆明特质,也表达出这座城市的诉求,而且广告语简洁明了,容易理解记忆,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句话是昆明本土的历史与现实,地理与文化的真实写照,同时还表达了人们对昆明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期望学生能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要求学生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地理教师就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教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勤于收集身边的课程资源,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其独具慧眼,从地理科学的视角解读身边的事实和现象。因此,“昆明地理”的教学可以围绕着这两句话展开,让学生通过学习昆明的自然环境及历史变迁,关注昆明的现在和未来,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思考家乡未来的发展。

二、盘活开发社区资源,确定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

确定了进行“昆明地理”教学切入口后,那么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教学,这又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乡土地理的教学应该摆脱地理八股的模式,让学生接触既熟悉又陌生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从地理的角度解读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社区拓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区环境,周围环境对他们有重要的影响,社区资源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既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探究提供基础条件,又是提高乡土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能不能从学生生活的社区中寻找到进行教学的资源呢?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天天都要接触地名,而昆明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其地名中蕴含有丰富的信息,能给学生切身的感受,通过对地名内涵的解读,能真正去体验城市的魅力。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也是人们工作生活和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名还为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地名中的音(语音)、形(字形)、字(字面意义)、位(地理实体所在位置)、类(地理实体的类型)构成了地名的五个基本要素,对地名的描述和研究都离不开这些要素。地名的命名,有的描述自然景观、表示地理方位、地理形态特征,有的反映社会历史背景、记述人文风情,因此地名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是一种文化遗产,研究和应用地名,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并成为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素材。对居住或穿行在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地名是用来认清方位、辨别位置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城市的特色之一,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以及城市管理水平。因此,可以从“地名”打开突破口,引导学生去认识“古城花城春城”的内涵,感受“山明水明昆明”的魅力,从中学习“昆明地理”的相关知识。

三、激活现有人力资源,创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

地理教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他们不仅能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也能决定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在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时,也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学生应该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地理学习的主人,学会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例如,可以动员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留意昆明街头,通过路牌认识昆明地名。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很容易完成,他们上学放学,无论等公交车、走路还是乘私家车,地名都会被听到、被看到。于是,学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如昆明地名中很多带有“江”“河”“湖”“湾”“山”“坡”“春”“花”。当这些平时没太留意的地名经过归类整理后,学生们就产生疑问了:为什么昆明的地名是这样的?这些地名与昆明的环境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问题的产生自然而然,兴趣的激发水到渠成。同时,学生们还会发现一些较有趣味的地名,“巡津街”“鱼课司街”等,从字面意思上看不出这些地名的含义。于是,有的学生走访老一代的昆明人,进行了实地探访,有的问了自己的父母长辈,发现这些地名的形成与昆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认识到,地名是一座城市名副其实的“活化石”,也是了解这座城市的一把钥匙,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如果从学生天天都在打交道的地名入手,把地名作为学习乡土地理的一个载体,其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热爱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而地名可以说是学生认识了解家乡最直观的载体,认识地名的过程,学生们也经历了一次文化历史的洗礼:原来一个地方的地名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深刻地反映着一个地方历史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地名是认识家乡的最好素材。

四、搞活教学方法,设计乡土地理教学方案

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通常采用地理要素的组合方法或二元结构方法。地理要素的组合方法把特定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土壤、植被等)、人文经济(工农业生产、水陆交通网络、邮电信息、商业贸易、人口民族、宗教习俗、聚落等),乃至社会文化等组构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小区域地理体系,但这种方法的教学多以“地理八股”的形式展示乡土地理知识,不利于形成对乡土的整体认识。二元结构方法是以地理学的二元论为基础,将自然地理综合体和人文地理综合体以同等重要地位出现在教学当中,这样能使学生比较深入系统地学习本土的自然、人文地理知识,但二元并列式只能分别揭示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无法进行要素综合分析及反映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昆明地理教学中,可以将“地名”定为学习“昆明地理”的主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根据地名探究昆明的历史、昆明的地貌、地形、气候及植被等知识,并在教学中突出这些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对昆明环境的整体性特点。这种讲授乡土地理的方法可定义为专题系统组合法,即不局限于一般区域地理的知识框架,而是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选择相对重要的地理要素,以专题形式进行系统教学。采用专题系统的方法开展乡土地理教学,使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和目的性,能促使地理教师注意收集整理乡土课程资源,也能使乡土地理的教学过程有新意、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亲切之感。现代地理教学不提倡过度关注地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强调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专题系组合的方法正是契合这样的教学理念。使用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扩展了学生参与的范围。因为地名都是他们接触得到的事物和现象,所以他们有话要说;因为他们在收集地名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地名的来源,所以他们有话能说。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探究的舞台。每个地方都有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资源。要改变乡土地理教学的“鸡肋”地位,要求地理教师熟悉家乡的地理,尽可能收集有关家乡各方面的信息,找准切入口,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资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地理课程资源意识,明确地理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搭建起使学生从乡土认识到乡土地理知识转化的桥梁,从而提高乡土地理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师也应该具备地理实践能力,进行各种信息的收集、野外考察、绘制统计图表、开展社会调查。教师具备实践能力,才能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学习综合性特点。

参考文献:

[1]王静爱,等.乡土地理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武磊,史玲玲,张明礼.“生活化”乡土地理教学浅议[J].地理教育,2014(7-8).

[4]苏筠,王静爱.高师“乡土地理”范式化教学的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6(3).

篇5

一、引言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所实施的教学行为为学生所吸收的情况,具体指学生在基础知识、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进步与发展效果。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乏研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应该把握和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概述

初中地理课程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教师和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认为地理不纳入中考,因此教学得过且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目标。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五彩缤纷,有自然景观、有人文景观、有地形地貌,这些大自然的奇观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地理内容的兴趣。但是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初中生对地理知识没有兴趣,对上地理课有厌烦的情绪。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有些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二是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地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但是,地理有效教学不在于向学生传递了多少的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的知识,并且可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应该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素养。一是通过有效教学让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地理与地球的知识,学会观看地图、了解我国地理地貌的基本概况,可以熟练地运用各种符号来表示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搜集地理信息,并且学会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形成抽象的思维过程,做出推理判断,掌握相应的地理规律。三是地理有效教学可以作为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人口、资源概况的途径,从宏观上掌握我国持续性发展的重大问题,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最终让学生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意识和行为。

最后,通过地理有效教学可以锻炼学生解决乡土地理问题。家乡的地理问题称为乡土问题,不同地区的地理教材都会在内容上选取本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乡土地理教学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需要师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由教师选择相关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并探究内容,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综合过程,学生可以全面认识乡土的地理问题,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但是应该注意,乡土地理教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解决乡土地理问题的热情。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第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引入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是地理学科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它以实例为基础,根据地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现象,加强对地理的感知与印象,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根据实例教学,实例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案例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体验。比如,在讲授高原内容时,以青藏高原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它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并且根据这些客观条件分析该地区的生物圈与人文环境,从而得出该地区有别与其他地区的主要因素。因此,地理教师需要精选案例,实施简明扼要的案例教学法。第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实施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主要特点是通过创设实践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行为,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主要以活动为平台,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当地学习的教学条件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教学设计,拓宽活动的范围,增加活动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讲授地球与地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各种塑料制作地球的模型,甚至有些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就地取材,以食物作为地形的模型,这种教学工具制作方便且效果好,还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第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推行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提倡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总是以权威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则需要教师主动地改变语言、行为和服饰等形象,营造出一种平等的课堂氛围,避免教师出现一言堂,学生产生抵触消极的情绪。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同时,通过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与情感,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

篇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新课改理念也倡导地理教学应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而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就能带领初中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能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生机与活力。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把地理问题融入生活情境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东西干湿差异”时,可以提出“当地的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学习“地球公转”时,可以提出“学校的冬、夏季作息时间有何不同?为什么?”等问题。在教学“季风气候显著”时,可以提出“当地一年中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等问题。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乡土情境,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把已有知识与乡土地理结合。利用乡土地理素材,设置问题巧妙导入。为学生提供攀爬的支架,学生思维的火花便被点燃了。

二、利用乡土地理,渗透环保意识。

地理教学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使命。乡土地理与区域地理相并列,共同作为地理课程的两大学习载体。乡土地理因其浓缩地理综合性,可让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背景状态感悟正确的观念。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实际,介绍本地环境的过去与现状,分析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危害。如在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的调查中学生了解到:有的地区焚烧秸秆产生烟雾,造成交通障碍,空气污染,呼吸困难;大量使用塑料袋薄膜造成白色垃圾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在淮安市水资源状况调查中,学生知道了本地全部饮用水和绝大部分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而近年来地下水急剧下降。这些事实引发了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增强了节水意识并自觉开展节水活动,还积极开展了清除白色污染回收废旧电池等环保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

三、注重地理实践,增强理性认识。

地理教材的编写总习惯按部就班地从理论到理论,以致学生学了地理却不会观察地理事物,也不能用地理知识对各种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而乡土地理活动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了天然的学习场所,带学生走出教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仅对地理学习有帮助,还可以陶冶情操。有些地理概念和地理名词理论性强,且笼统、抽象,但有了乡土地理的研究活动,就可以使这些难以理解的东西以真实的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们顿时眼前一亮,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要素,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去看一看,什么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为什么山谷等高线要向高处弯曲,而山脊的等高线却向低处凸出,通过对比就会迎刃而解。这样把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既弄清了概念,又加深了印象,从而巩固了记忆。所以有了乡土地理活动,就能够使地理教学从传统的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分析能力。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对地理产生了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学校曾经组织学生去池山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主要让他们体验划船、钓鱼等乐趣,并让他们注意观察周围地区从山顶到山下地区,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后带着他们从山顶到山脚爬了一个来回,注意不同的山体部位的不同布局,从上而下依次为樟树,中间为树林,山脚麓地带地势地洼的地方为鱼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如此布局?假如把上面的树砍了,种一些粮食作物,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学生就开始讨论开来了,虽然还不能用因地制宜、水土流失这些专用的词语进行准确表述,但基本的意思领会了。所以在后面学到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应用到这次课外的社会实践课上获得的第一手的资料理解知识,这比教师一味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篇7

地理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学集知识、方法、能力、探究、素养、情感等多项目标在高中学习阶段得到普遍落实和贯彻。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学现状下,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地理教学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要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及以后较长时间内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问题。譬如,地理学科得不到应有重视;地理专业教师资源缺乏,专业水平低;多媒体、实验室等教学硬件设备简陋;新的教育信息资源得不得及时普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仍占统治地位,等等。当然,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思想认识、师资建设、理念更新等方面,通过政策和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都是相对容易解决的。但是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仍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强调“地理”和“生活”的结合,强调学生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农村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在这两个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农村地理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生活即教育”,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学没有好的教学硬件和网络资源,但校外乡土材料极其丰富。比如,在讲解自然地理关于山地和河流地貌时,可进行校外实地观测,如河流(渭河谷地)侵蚀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以及山地对聚落分布和交通布局的影响;在讲解人文地理《城市和城市化》时,可列举文峰镇(城镇)几个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点所在位置,绘制简图说明商业区的布局位置(车站和十字路口),总结出商业网点布局原则;陇西县县城或者学校所在地文峰镇城镇规模的扩大,城市化现象明显;以及交通干线(陇海铁路天兰段和连霍高速公路天定段)对于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文峰镇城镇规模发展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乡土教学材料既有利于获取,又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乡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应用。

陇西县文峰镇局部电子地图

三、让研究性学习走近生活,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材料,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所形成的能力、学生所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又很自然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要将研究性学习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走出课堂,走入生活,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篇8

一、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内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此外,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基本理念,旨在倡导生活化地理教学。

1.生活化地理教学是把“教师的教”融入生活中。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将教材融入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出发点,以生活化教学为突破口,通过优化和整合教材,以生活化、大众化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

2.生活化地理教学是把“学生的学”融入生活中。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生观。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课堂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让地理的精彩在走向生活中展现,成为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实现生活化地理教学,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做了很多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二、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施策略

1.捕捉生活素材,发现地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使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需要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提炼、大胆变革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内容生活化。多用学生熟悉却可能“熟视无睹”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地理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新课导入”。即通过生活化导入,逐渐切入教学主题,呈现教学内容。无论教什么内容,都可以找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结合点,并由此切入,在学生“谈一谈”、“说一说”中不知不觉进入教学主题,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案例:必修一“世界表层洋流分布”。

由于很多学生对“洋流”这个词非常陌生,更难想像海洋中一部分海水常年流动方向,如果我们直接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会使学生感到内容很抽象,难以理解和接受。若我们从学生熟悉的QQ网页中的“漂流瓶”引入,指出漂流瓶是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漂流瓶的爱情故事”。正当学生沉浸在这动听的故事中,老师话音一转,那么推动漂流瓶运动的动力是什么呢?他的运动轨迹如何?有没有规律呢?然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一些漂流瓶的运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地图上画出其运动轨迹,并对照洋流分布图标注这些漂流瓶借助的洋流名称。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鲜活起来,使学生能够活学地理,理解地理“死知识”中的“活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借助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收集社会生活中涉及的地理现象外,还可以从中国古典诗词、一些著名历史事件中寻找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具备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恰当地引入教学中,这样的地理课才具有生命和活力。

2.联系乡土知识,分析地理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增强爱家乡的情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情感目标培养之一。乡土地理环境中蕴涵的学习素材是相当丰富的。教师应从乡土地理环境中挖掘出一些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应用学习的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原理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应用地理知识为家乡建设服务。从而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应用就在身边,强烈引起学生对生活、现实和家乡的关注,有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设计案例:必修二“传统工业区”

我们在学习“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发展历程之后,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城市――淮南市的经济状况。淮南市也是因煤而兴,形成以煤炭、电力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在当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地位逐步提高的状况下,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冲击下,淮南市会不会因煤而衰?那淮南市的出路何在?未来该如何发展?在这一系列犀利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担忧自己的家乡,开始思考、规划未来的发展。这时候,教师可以“煤城淮南的转型之路――打造五彩淮南”为主题,开展一场讨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走进工矿企业调研、采访市级相关政府部门等形式获取相关资料,按照“繁荣(区位优势)――衰败(存在问题)――整治(发展方向)的步骤分析淮南经济发展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若学生有好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则可以鼓励学生向报社投稿。

在教学中,把这些乡情资源适时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既提高学生知识拓展引申、迁移的学习能力,又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

3.开展社会实践,运用地理知识,实现学以致用。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传统地理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而生活化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关注生活,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构建开放式地理新课堂。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室外考察,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进行野外观察地形、地质和地貌,观察星象、测量地理经纬度、组织进行气象观测预报、人口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案例: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

我们在进行该部分内容教学时,正值秋冬季节交替,高压(反气旋)、快行冷锋等天气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现象非常典型。我们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连续一周的天气观察,利用简易的工具观察每天的天气状况(气温、风向与风速、气压、降水等天气要素),记录、整理相关的数据,并绘制出这一个星期的气温与气压变化曲线,最后结合课本原理总结出天气变化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周末去郊区的蔬菜大棚基地观察,测量棚内与棚外的温度、湿度,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技调节局部的气候,为人类造福。

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目标从单一到综合;学习的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拓展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三、结语

实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可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运用地理原理,就会使地理课堂充满活力,使地理教学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9

1.导入应用法。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选取与之关联度比较大的乡土地理素材作为新课导入,素材内容可选择当地的图片、新闻、视频等多种类型。例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导入可展示本市的城市景观图及近期的城市规划图,提示学生指出熟悉的城市区域,分析本市不同区域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及各城市功能区;《季风水田农业》的导入可展示本地水稻种植景观图,并以文字在图下补充水稻的生长习性及本地的气候、地形、人口、种植历史等资料,提问:“本地水稻种植面积广大的原因有哪些?”通过乡土地理素材的导入与应用,使学生在亲切、熟悉的情境中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活动”探究法。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形成技能。各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有大量“活动”环节。教学设计时,先要明确学生觉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知识有哪些,再利用具体的乡土地理素材设计“活动”环节穿插其中,使学生对这些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更清晰、更深刻。例如,在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成因”这一较抽象的知识点时,笔者注意到本市市中心西侧2008年前一直布局着本市规模较大的知名企业上上电缆厂,2008年后拆迁搬到市郊建设了规模更大的新厂房,并将原厂地块卖给开发商新建了一个崭新的住宅楼盘,这一变化发生在市中心,大部分学生都有所了解,特别是我了解到班里有几个学生的家庭住址正好就是这一新建的楼盘。结合学生以上的乡土地理常识,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1)请大家说说本市名企上上电缆的发展状况及厂址的变迁。(2)为什么上上电缆原厂址要设在市中心?为什么要搬迁?(3)上上电缆原厂址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这一“活动”环节穿插其中,学生在熟悉、轻松的活动探究过程中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3.材料补充法。在立足于教材和相关资料实现课堂目标的同时,可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加以补充和完善,使教学知识更接地气。补充的主要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家乡在相关方面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故土情结。例如,在结束《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教学环节后,笔者立刻补充了本地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14年,溧阳市共建设水稻万亩示范区16个,总面积18.50万亩;全市公路沿线推进机插秧高产示范带,面积32.52万亩;全市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面积达51.0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5.7%,单产预计达646.6公斤,比2015年增加6.5公斤,达1.0%。以上乡土资料的补充,加深了学生对本地季风水田农业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4.习题编制法。乡土地理的丰富性为地理试题的编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从考点及命题要求出发,选取合适的乡土地理素材,加以精心的设计和编制,就可编出一道道实用与理论相结合的好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自身的地理思维能力,又学以致用、真切地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例如本市在2013年开通了宁杭高铁溧阳站和瓦屋山站,结合这一信息及交通运输布局的课标要求,编制了一组试题:宁杭高铁(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北起南京南站,南至杭州东站,全长248.963公里,于2008年12月27日开工,正线桥梁比63%,隧道比11%,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从南京至杭州只需1小时。宁杭高铁共设11站,其中溧阳境内全长39.4公里,设溧阳站、瓦屋山站2个站。2013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结束了溧阳境内无铁路的历史。

(1)宁杭高铁的修建体现交通运输向 化和 化方向发展。(2分)

(2)评价影响宁杭高铁建设的主要自然条件。(2分)

(3)宁杭高铁在溧阳等许多地段“以桥代路”的主要原因。(2分)

(4)简述宁杭高铁的修建对溧阳的意义。(4分)

通过以上这组习题,既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与掌握状况,又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地理学科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有用性,是一门对生活有用的学科。

二、乡土地理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1.使用导入应用法时,所选乡土地理素材要与教学内容关联度大,素材内容要简洁、精炼、有趣、亲切,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学状态即可,素材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2.使用“活动”探究法时,先要进行学情调查。选取乡土地理素材设计“活动”环节前,先通过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备选素材的熟悉状况,选择学生最熟悉、最有体验的乡土素材进行设计。开展“活动”时,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在感性的材料中得到理性的认识。

篇10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研究者,而且成为课程设计者。笔者倡导的教材处理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取舍、整合并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处理,力求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科学处理教材,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体会学习地理的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升生活品味,增强生存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家乡,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从而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笔者在8月份参加江苏省教师网络团队比赛时,针对“澳大利亚”一节中“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生活化”的处理方法,渗透家乡的特有动物丹顶鹤、麋鹿,引用生活中常见的“羊毛衫的标识——澳毛”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内容,赢得评委青睐,荣获一等奖。又如,笔者参加江苏省初中地理优质课评选时,对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学生生活实际,重新编辑制作了一段MTV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人入胜,学生倍感亲切。在认识土地资源的类型和探究土地资源的特点后,笔者话锋一转,“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对家乡知多少?”把同学们的思维牵引到“感受家乡土地”上来。

所以,生活化地处理教材,既能满足学生好奇心,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更有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体现新课标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长期以来,学生大多“没有问题”、创新能力“先天不足”。因为书本上的一些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来的。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根据课程标准,把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以及鼓励并指导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开放的、发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建构一个问题系统,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子问题的思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实践、设计、实验等方式验证、应用所学,既能够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充分体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一节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精心设计三大问题——“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怎么开发利用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可以设计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我国缺水吗?”(水资源匮乏)——“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我们怎么办?”(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再如,在设计“我国的人口”一节时,可以提出“根据对身边居民分布及迁移情况的了解,你认为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有什么问题?你知道或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所要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也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究性地自我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再如,在学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时设计:“你能举例说出天气对你的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等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还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在生活规划中关注天气,形成使用地理知识、技能指导生活、生产的意识。在进行“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识记,为避免枯燥机械,可以设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哪的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位于哪个省?”等富有人文色彩的问题,不仅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利于拓展知识视野,感受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学习地理的意识。

三、教学环节活动化——凸显新课改特色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为此,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环节活动化。所谓教学环节活动化是指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教学环节的活动化,给足学生学习时间,留足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教室”成为真正的“学堂”。

例如,“巴西”第一目“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的学习内容可设计成旅游活动:行程路线一,走进巴西国家——说出巴西的位置和面积特征;行程路线二,走进巴西家庭——探究巴西的人种特点及成因;行程路线三,走进巴西街头——感受巴西的多元文化及其影响。又如,“澳大利亚”一课可设计成参 观学习活动:第一站,走进动物世界王国;第二站,走进澳大利亚;第三站,走进牧场生活;第四站,走进工矿企业。又如,“黄河的治理”一节可设计成主题教育活动:主题一,你对黄河知多少——黄河的概括;主题二,母亲河的贡献——丰富的资源;主题三:黄河的忧患——黄河带来的危害;主题四,我为黄河把把脉——造成危害的原因;主题五,我为黄河绘蓝图——黄河的治理。再如,“长江的开发”可设计成课堂探究活动:课堂活动一,饮水思源——探寻长江源流概况;课堂活动二,靠水吃水——探索长江开发方向;课堂活动三,涌泉相报——探求长江治理措施。这样活动化的教学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拓宽学生地理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要求。

篇11

1.教学论文:初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与推进、地理教学实践与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2.教案学案: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各版本地理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与导学案设计等。

3.教材教辅:校本地理教材、乡土地理教材、自编讲义及各类配套辅助参考资料。

4.教研课题:国家级或省、市、县、校级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等。

5.学生论文:研究生、师范生、中学生撰写的教研论文或地理文章等。

二、大赛要求

1.教学成果应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有启发性和代表性;表达准确、格式规范、条理清楚。请在稿件中注明详细联系方式。

2.纸质稿件请寄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收,邮编:400030,务请在信封正面注明“探索杯教学成果大赛”字样,以区别于其它稿件。电子稿件请寄至:,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探索杯教学成果大赛”。

3.参评稿件每篇评审费为120.00元(中国地理学会正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每篇稿件评审费100.00元)。寄出稿件时请一并从邮局汇款且在汇款单附言注明“评审费”字样。汇款人姓名、地址需与稿件作者的姓名、地址一致,以免出错。汇款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杂志社(400030)。

4.大赛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3年7月20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5.欢迎参赛,具体事项请与大赛办公室联系:023-65362774。

6.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三、评奖办法

1.主办单位将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组成评选委员会,对稿件客观公正地评出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

2.获奖证书将加盖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杂志社公章。

3.获奖揭晓后,拟将在本刊2013年第9期公布获奖名单。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67-02

一 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

学生个体存在着内在潜能、先天素质方面的差异,存在着外在环境不同而造成思维方式、性格、视野等方面的差异,这构成了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多层次性、差异性。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也应具有“差异性”。教师只有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学习意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二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个性“差异性”

从教师自身素质方面来看,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教师自身的表达能力、教学技能、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特征、组织能力及教学控制能力。

三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第一,地理课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六大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地理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还要与地方乡土课程、校本课程及课外教学联系起来;教师在搞好地理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

第二,地理课外活动课按辅导方法可以分为五类,即讲解法,采集(收集)法,观测法,实验法和野外考察法。

开展课外地理活动不仅对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很有帮助,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对于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通常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一是教学目标。地理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二是教材内容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理学科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要求的不同。三是教学环境。选择地理教学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学校教学设施条件。四是学生特征。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年龄、智力、学习风格等因素相适应。

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四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课堂问题设计的“差异性”

“差异性”地理教学,可以先把学生按学识水平分成拼搏组、追梦组和精英组三个小组,以便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其中,拼搏组着重“双基”训练,追梦组加强思维能力训练,精英组侧重能力的提高。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知识水平,知识现状出发,由浅入深,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来发展层次各异的学生的地理思维。例如,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问题设计如下:

拼搏组:(1)在我国人口密度图上找出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的地区;(2)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追梦组:读我国人口密度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精英组: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以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影响作用。

又如,结合乡土地理教学,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试论述当地人口分布是否合理?

拼搏组是学困生,教师可以把大问题化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逐步得出结论,达到学习目的。追梦组是中等生,教师应有效引导,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拓展其知识面。精英组是智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培养他们创造和思维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练习设计的“差异性”

练习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练习设计也应因人而异具有层次性。

首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差异,应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例如,“降水和降水分布”的练习设计:

拼搏组应知道:(1)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可知道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与西岸降水的差异。

追梦组应理解:(1)在赤道附近易成云致雨,所以降水多。(2)中纬内陆离海远,故降水少;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精英组应重在应用:(1)全年降水量丰富的地方:A新加坡,B北京,C武汉。(2)北京与乌鲁木齐降水比较及原因。

其次,在一节课的不同时间段应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复习课最具代表性:

拼搏组浅层次侧重基础训练,以复习和巩固为目的。

追梦组较深层次侧重变式训练,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为目的。

精英组深层次侧重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的。

最后,同一节课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在练习设计时注意到心理特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如分组探究(4~6人为宜)、比赛、游戏、抢答等,目的是使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率高、学习积极主动。

六 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流学习信息,学生个体自主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导作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度,积极主动完成学习并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新课教学设计中,要适当减少授课时间,让学生多说。要有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意识,提供足够的相互讨论的时间。

篇13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能开阔人的眼界,增长人的知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实用性,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初衷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明前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为一体,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民族素质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学从质到量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特别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先进的教育的理念促进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然而,农村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致使诸多问题也日益彰显,让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感到困惑。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专职教师较少。

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此教师本身就缺少专业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缺乏钻研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让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反复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教师思想观念和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学的进行。师地位低,教学设备差。

(二)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遵循着地理八股式的固定模式进行授课,教师和课本成为课堂上的权,威,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以教师“灌”为主,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课堂上连一些挂图、模型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学了,因而上课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三)学生的厌学严重。

随着中招考试制度的革新,初中地理课在许多学生心目中成了所谓的“豆芽菜”、“小儿科”,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领导、教师不重视,学生厌学,使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困境。农村学生的家长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对学生的学习不太重视,在学习上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少,更使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其次,农村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新课标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的基础差,见识少,生活空间狭窄,知识储备也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新教材还是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看待,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而,学生旧的地理学习方式制约着地理课程的改革进程,影响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

(四)家长不恰当的期望,学生不堪重负的压力。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中有不恰当的期望,90%的家长依旧认为孩子考大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加之农村经济滞后,毕业分配的转型,导致家长两极分化,要么对子女要求过严,期望过高,对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对地理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给学校、教师施加压力使地理教学改革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学习不重视,认为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大功告成,反正毕业后就出去打工的,把子女放在学校就让他们放任自由,这种学生每天两手空空,在教室是睡觉,回家就看电视,有得连书都没有。再则是留守子女,由于农村收入有限,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谋生,他们的子女都是隔代带的,父母管不到,爷爷奶奶管不了,外公外婆,叔叔婶婶不好管,这类学生大多会成为问题学生。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三岁就由爷爷奶奶带大,初一、初二还比较听话,到初三由于压力大,成绩不好,两次月考后,就破罐子破摔,成绩直线下降,开始就逃学,进网吧,慢慢上了瘾,有一次玩个通宵,教师把他的爷爷奶奶请到学校后,他爷爷奶奶气得老泪纵横,还请求老师与他孙子保密,千万别让他父亲知道(他父亲是高空作业,怕他分心出事),让他孙子在学校混几个月。

同时在另一部分学生中,由于中考这根指挥棒,学校、老师、家庭几重压力,学生超负荷运转,在上地理课上出现的是一张张疲惫的脸,把原有对地理学习的激情也磨平了,磨光了,加上教师教法简单,他们把地理课当成休闲课,做其它学科的作业,看课外书籍屡屡发生,大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了解不多。期中、期末考试平均只有30分左右,80%的学生对一般地理常识所知甚少,有得甚至一无所知。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地理课教学变被动为主动,变“次”为“主”。同时适用开发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可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改变这些现状的几点措施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目标管理。

素质教育是指凡是有利于的素质的各种教学活动。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时,不等光打雷不下雨,尤及是学校领导,要改变意识,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充分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课,给地理课开足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当防微杜绝,学校教导处、教研处除不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外,学校可以向各班班干发一份上课登记表,由班干填写当日上课情况,一经发现代课、占课现象,坚决处置,决不姑息,这样双管齐下,就会杜绝代课、占课现象,也会极大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使学生朝着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提高教师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更新才能适应新变化,利用新信息,做出新成绩,否则工作再努力而由于观念陈旧,很可能效果是适得其反的。例如,有些课堂教学虽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却反映了传统的教学思想,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未转变,先进的教学手段反而强化了传统的模式,这是值得深思的。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地理教师不仅要掌握地理专业的各门基础课程,还要熟悉本学科的全部教材,并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3)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一批观念新、业务精、能思考、善创新的教师随时关注地理学、教育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等发展的方向,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拓宽研究领域,变换改革思路,从多角度和不同的层面上探讨地理教学中的有关热点难点问题,这势必将导致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4)优化教学过程。

要求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评价等。确定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制定教学策略即采用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教学评价即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检测,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三)努力开放教学思路和教学形式。

教师应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的形式也应不拘泥于单纯的讲授。教师关键是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时区”一节知识时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先布置各小组所探究的内容。有了课前的准备,课堂上就可以充分开展活动,如: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时区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教师及时指正;让各小组代表不同的时区并出示所在时区的区时,其他小组根据所给区时求出自己所在时区的区时;各小组给布什当秘书,布什要就伊朗核问题与主席进行电话会谈,请各小组为布什安排合适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四)激发学习兴趣。

每学期第一节课上,教师要重点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谁知道黄河蜜瓜为什么特别甜?人为什么穿大袍子,却时常露出一只胳膊?为什么藏族人的脸是古铜色的?为什么双线铁路上行车在东面,下行车在西边?能不能调换位置?如何用三角板和量角器量出你所在的大致纬度?”当我告诉他们学习了地理我们就会懂得所有这些我们认为奇怪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我用地理知识一一解释了以上现象,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奇而愉悦的神色,我知道,学生已经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初中学生的兴趣易激发,但不易保持。为了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持久的兴趣,甚至迷上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其所好,不时插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讲到“火山与地震”一节时,联系“印尼大海啸”和“南亚大地震”并教给学生预防地震的常识;讲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时,联系美国刚刚发生过的百年一遇的“卡特里那飓风”,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是所有国家的共同责任。讲到某一点知识,可引用大量课外有趣的地理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常常在关键处留个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好奇心,真正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新课程在每章每节都设计了与之紧密联系的地理活动。如:白天用一块手表测量你所在地的方向,夜晚用自制的简易测高仪测量本地的纬度,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昼夜更替现象等。通过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兴趣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加强探究性学习。

学生对地理产生了兴趣,有了研究的动机和愿望,教师要及时捕捉并认真指导,帮助他们确定探究的内容,教给他们研究的方法,帮助他们写出探究计划;也可与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指导,最后指导他们写出简单的报告,并对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要以鼓励为主,以肯定为主,要经常提供机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表现欲,激发和保持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水资源”一节时,针对学校附近有一家造纸厂,严重影响学校及周围人家的环境,指导学生确立探究对象,以造纸厂为对象,探究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学生平时深受造纸厂臭气及浓烟的危害,再加上探究方便,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根据学生的兴趣,组建了探究小组,并指导他们制定探究计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附近的造纸厂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收集资料,采访周围居民,最后写出了总结报告――《大坝造纸厂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调查及整改措施》,并在全校举行的科技小论文评选中获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探究学生也掌握了许多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增加教学设备,开展实践活动。

增加直观教学。初中地理要求使学生获得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直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它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直接感悟地理事物的特征,因此学校必须增添一些硬件设备,例如:地球仪、地型标本、图片等运用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尤及是多媒体教学,多鼓励地理教师做课件,这样做即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地理的感性认识。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平时教学中,应大力鼓励地理教师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会极大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打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动手制作教具。

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也是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过程。比如,在进行《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时,事先布置学生根据课本要求准备好制作地球仪的工具、材料,在上课时,让学生独立的自由地对这些材料进行观察、按按课本步骤操作制作地球仪。学生对经纬线、经纬度、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识不仅理解的深刻、透彻,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等高线、时区转动盘等教学用具,在教学中既发挥了积极作用,又弥补了教具不足的现状。

(2)开展小型辩论会。

地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能力必须经过学生自主动手参与才能真正的获取。辩论会的开展就是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在辩论会上同学们口枪舌剑的辩论过程中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3)进行地理绘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人用“左书右图”来说明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正确认识地图、阅读地图、分析图表和绘制图表,能够做到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转换自如,是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和有效方法,也是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新教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绘图,把课本知识“活”起来,既能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演才能,寓教于乐。如学完“地图”后,布置作业――绘制学校平面图。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看哪个小组绘的最准确。小组成员有的测量学校的长度,和宽度,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房屋,有的测量主要道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了绘制的比例尺,基本图例,和地图的指向标。在绘制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将学校平面图绘制的非常漂亮。

(4)开展知识竞赛。

地理知识竞赛的方式很多,如地理游戏、地理知识抢答、地理活动中角色的扮演等。地理教材有很多内容涉及到了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和我国国内的一些有名的旅游地区。让学生了解这些旅游景点,不仅可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所以,我让学生课余时间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模拟一次暑假国内旅行,设计好旅游线路,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介绍沿途经过的城市和著名景点。可手写,打印或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向大家介绍。然后由学生组成的“专家组”进行打分,评选出优胜者。在学习中国地图时,可以设计拼图游戏,看谁拼的最快、最准确,这样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很快的掌握了所学知识,比一味的记忆效果要好的多。

(七)挖掘乡土地理资源,丰富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被一些地理教师所忽视,因而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地理课标》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乡土地理教学要求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广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总之,地理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优化教学过程,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的新型人才而创造条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