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

篇1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人教版

上个世纪末,我国正式全面进入素质教育阶段。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之下,主体性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得到凸显。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中,并且能够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主体性教学思想指导之下,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得以体现,教师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但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这一教学思想还存在部分阻碍因素,给主体性教学实践活动带来不小的困扰。

一、当前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实践活动面临的挑战

1.高考的巨大压力导致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凸显

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有100分的比例,是文科学习的重点之一。在高考越来越重要的压力之下,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越来越以在高考中获得高分为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之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特别凸显教师主体性,教师向学生传授各种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及考试中的解题技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以做题和听课为主要学习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被掩藏,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积极学习。

2.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程度不高

在互联网全面普及之后,高中阶段进入了互联网教育的全新阶段。教育经费的大量支出,几乎每一所高中的每一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教师运用这些多媒体设备的过程中,对其功能的实现很是狭小,甚至有一些教师只在教学过程中采用PPT教学,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几乎没有,必然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是把知识点的内容从黑板上的板书变为了投影仪投影的PPT,依然没有触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地位依然牢固。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既能够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的强大作用,又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学科,实行主体性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参与,更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策略选择与安排。

1.通过影片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在改革之后,分为选修部分和必修部分。选修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在高考中考察的难度较低,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选修部分的教学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选修一的重大改革为例,学生很难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改革的内在有什么联系,而有一些教师只采取片段式教学方法,在选修一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像必修教材一样的统一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影片教学法。例如,针对商鞅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这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改革,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采取网络视频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网络上与这三个改革相关的历史学家们的讲解视频,可以让学生深层次理解这些改革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教师讲解达不到的效果。

2.鼓励学生多在网络上查找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料

对于高中历史来说,虽然高考中的知识点数量有点,但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学科之一,历史学科承担着重要使命。主体性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除了课本和课外习题之外,学生难以寻觅到学习资料。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之下,这一缺憾得到了极大弥补,网络上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源极多,只要学生能够利用好网络,必然能够在知识海洋里遨游。首先,针对学生网络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入门的网络学习网站。如网易公开课、国学网、腾讯儒学、腾讯佛学、凤凰网文化频道等。教师可以在讲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时候,在班级上举办一次“寻找网络孔子”的比赛,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尽可能多地搜寻网络上与孔子有关的学习资源,最终由教师评判,对寻找到最多、质量最好的学生奖励一本《论语》。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举办一次网络历史学习的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网络中,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源极多,不管是针对高考,还是平时的历史学习。高中生毕竟是要面对高考的,在高考中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体现。教师可以在班级上举办一次这样的网络历史学习讲座,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寻找各种各样的历史解题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应试能力。

三、结语

新课改以来,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越来越要求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体性,但在目前还存在阻碍主体性教学全面展开的一些因素,如高考的巨大压力导致高中历史教学的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凸显、高中历史的教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程度不高等。针对此,笔者提出通过影片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鼓励学生多在网络上查找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料的基本策略。

作者:孙然美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黎明,徐金超.手段•方法•教学观———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高中历史主体性教学情况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7,02:54-55.

篇2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教育界同样如此。教育要跟现代化建设相合拍,要为学生的综合发展着想,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必然的。新课程标准自从落实以来,教育的不同层面上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使教育再现了生机和活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史实,还使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深层问题,从而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探讨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发生的种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从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

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出现了多元化。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中,注重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目的是在应试中获得高分,而没有将历史学科深刻的人文性和情感价值观发掘出来,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历史的感触也比较僵硬。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这三个要素突出出来,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剖析和深刻挖掘,总结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实践学习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历史老师的引导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减轻对老师的依赖程度。

第二个变化是,高中历史新的课程体系中,对课程目标的概括十分具体,包括总目标、模块目标等,学生从这些目标中就可以得知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并且可以认识到具体的要求。比如高中历史“程朱理学”一节课中,要掌握程朱二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这些观点的提出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观点的文化本质是什么等等。不同层级的课程目标中都有详细要求,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不再单纯背诵书本知识。

二、课程体系专题性突出

以往的历史教材编排中,大多按照时间顺序和从中国到世界的层次来编写历史教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材的编著都按照这个原则,这样编排有一个弊端,就是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历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复的,会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就是改变了直线式的历史内容的编排,而转为专题性的历史知识编排。比如,必修一设置为政治制度的学习,涵盖了我国历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国外的重点政治制度;必修二则设置为经济史专题,将我国不同时代经济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总。这种专题性的编排,有助于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而且与初中时代学习的历史没有重复,就相当于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利于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在历史必修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不同的版块,这些版块也是一个小专题的汇总,不同版块之间既有独特性,又有割不断的联系,能够进行比较学习,有助于知识体系之间的融会贯通。

三、兼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高中历史课程分别设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以前就存在,不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新发明,但是新课标落实阶段的高中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与之前的必修和选修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尤其体现在课程的结构方面。以往的历史选修课,就是直接将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划归到选修行列内,但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选修课的设置是将必修课中的某些知识点进行细化,进行扩充,目的是满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更多追求,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学历史的目的不只是应试,还在于人文素养的一种提升。例如,选修教材中有一个“重大历史改革事件回顾”的专题,实际上是从必修一中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中延伸出来的,它讲述得更加详细和具体,能够结合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共同思考历史,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历史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以上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论述了新课程的设置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一致的历史教材编排出现改观,不再是线性历史,而是专题性历史研究,不同的专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体系,进行归纳和比较;第三,高中历史设置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较之以前,更加合理和完善,选修课不是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而是对某一专题的细致研究,能够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卫东,骆伯巍. 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评论,2007(05).

篇3

二、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课程知识各模块的整合

纵观近年来我国的教学改革情况,在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改革上,有很多突破性的尝试,这些尝试不管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念上,一直到今天为止,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和借鉴价值。因此,在进行教学体系的调整过程中,除了要认识到这一点内容外,同时还应该审慎、积极地汲取国外历史教育观念中的积极因素。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进行教学体系调整时,应将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的基础性放在首位,让学生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一,从思想文化、政治以及经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古今中外历史的叙述,基于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其互相作用的特征,在建立和完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时,应整体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注重教材中各模块之间的统筹兼顾与互相参照,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来全面、深入且客观地进行历史专题的叙述。第二,加强各模块内部之间的整合。基于《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教师可将教科书作为其整合的“依托”,基于其自身对历史宏观、微观的理解,在不违反课标的改革精神和不违背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对历史教学体系重新进行建构与整合。比如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必修一,教师可采取以问题作为核心的方式来实施整合,整合单元1、单元3、单元4以及单元8的相关内容,着重探讨我国政治发展的简史。此外,还可采取以对比为目的的方式来其进行局部的整合,比如为了理解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特点之间的不同点,可把单元1、单元6以及单元7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结合,以此来分析和探讨中西古代制度的不同。

篇4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使用教材的问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一方面,历史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与要求,正确使用历史教材意味着要综合把握与教材相关的多重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具有特殊性,正确使用教材还意味着要把历史教材摆在教学活动的正确的位置上。

一、正确认识几个关系

(一)历史教材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将新课程教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应准确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二者间的关系,使教材使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教材编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是课标原则和思想的具体化。所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历史教材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了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反之,历史教学活动应当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与要求。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深入解读和探讨新课程标准,尤其是准确理解其规定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历史教材和教学活动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应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符,在教学活动中和对历史教材的使用中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对历史新课程教材的解读和研究,综合多种主客观因素灵活处理教材使用,包括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因素,对教学内容与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便引导其逐步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作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必修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其系统化地了解古今人类社会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方面以及科技、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等其他领域。与之相比,历史选修课的专业性更强,其授课对象是历史基础知识较好、对历史这门学科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学生(多数省份理科生只修读必修3册,文科生需再修读选修中的2-3册),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热情,开拓学生的历史眼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想深入学习历史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毫无疑问,多样化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有很大帮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时序,要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册,与必修一在内容方面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尤其是主题、理念以及知识线索等方面与必修课内容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将必修一中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该专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温习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本质上的不同,教师应有所侧重地以新的角度讲授该专题,即不同于必修一对于政治文明历程发展脉络的侧重,该册书更加强调各国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对策以及对各国改革范例对后人影响的讲解。

(三)必修模块间的关系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有三个互相渗透、彼此联系的必修模块,它们以各自的不同视角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与线索,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关注历史事件的联系性,充分利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灵活整合三个模块,对于每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要加以一定的灵活性策略调整,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角度解读历史,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完整地掌握专题知识体系,建构起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增强其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师在进行某一模块的教学时应适当建立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对岳麓版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的相关内容。又如在讲解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时可适当引入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相关知识。总之,要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模块间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同一专题间的关系

在编写体例上,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选择了以专题的方式呈现历史,各个专题以所在模块的某个宏观问题为中心展开探讨,与此同时,在专题内部,又按照不同的小问题分成多课,这些小课构成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恰当把握好同一专题内部的关系,综合新课标的规定与学生具体学习状况两个因素,合理增删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可分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两个主要问题,对于后者新课程标准规定“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教材中,这些内容被编为两课,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对之进行阶段性划分,将中国近代发展分为产生、初步发展、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以及统治后期的困境这五个基本阶段,借助于对各个阶段出现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该专题的基本内容。

二、摆正教材的位置

(一)钻研教材,细化新课标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材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用”的,换言之,教材不是教学对象而是教学所借助的材料、资源和工具。在我国,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参照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则以教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深入钻研教材,科学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有效的“动态性资源”,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历史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注重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对整个模块的课程标准有所忽略,所以为了在教学中摆正教材的位置,教师应加强对模块课程标准进行宏观性的整体解读。以整体解读岳麓版选修六第17课“全村同在画中居——皖南古村落”一课为例,可以从其他章节中提炼相关内容为该课教学选取所需材料,如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包含了与该课相关的内容,可将其视为该课的序言和纲领,对该课的教学很有价值。根据第一单元“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的教学要求,可在讲授该课时引导学生思考西递村和宏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自然环境保护与文化环境保护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在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后,教师还应认真钻研教材,搜寻各个版本的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带着一定的问题有目的地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第一,要通过钻研教材提炼核心知识点,其依据有二:一是新课标,二是各版本教材的共有或相似内容。第二,对于同一版本内部的相似知识点要注重对比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筛掉偏离课程标准较大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的质量更高,提高教材使用的质量。第三,要认真核对细化后的新课标要求与教材钻研成果,查漏补缺,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对新课标要求的遗漏,将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内容或其他相关材料补充到教学计划中,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

(二)广泛涉猎,精选教学素材

高质量的教学素材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仅凭历史教材中的教学素材是不够的,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广泛涉猎,认真阅读重要材料,在此基础上以教学要求为依据有所取舍和调整,最终筛选出最佳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应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获得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各种类型的必要教学素材。广泛涉猎是精选教学素材的基础,前者仅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在完成素材搜集后,如何使用这些素材使其对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更为重要。在素材选择过程中,通常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选用素材,每个素材都应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特殊的效果,即促进新课标要求的实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要坚持直观化优先的原则,假如教学素材比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更直观、更易被理解,那么就优先选择素材而放弃教材中的相关素材;第三,忠实于教材原则,素材要尽可能地符合教材,史实和理念不应与教材内容有大的出入,这不但更符合课标要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第四,要恰当地处理“质”与“量”之间的关系,选择素材时不要过于求多、求全,而应在适量的基础上求精。

(三)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

正确使用历史教材,要求教师充分整合教材,寻求教材使用和教学的新思路。高中历史课堂上涉及的知识丰富多彩,从另一角度上讲,则可以说庞杂纷繁,假如没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将多样而细碎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那么教学内容会显得混乱无序,对学生听讲来说也十分不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对教学内容感到一头雾水。因此,在细化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后,还应整合教材,努力寻求教学新思路。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和教材外有关知识的整合,将它们进行有目的的增删和取舍。需要注意的是,重新整合并不等于拼凑,还应对选定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使其结构和顺序不断优化。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历史课程的课型,防止将历史课设计成理论过于艰深的高校历史专业课,也不能使其成为徒有其表的“导游课”。虽然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但在实践中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材料需要以新的思路为指导,而新思路的建构则需要来自于材料整合过程的灵感。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之间并非是对等关系,创新思维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教学新思路同样需要历史教师在学习、教学甚至生活中勤于思考、博闻强识。

三、结语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材料和工具,是连接课程标准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师的授课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参考,如何使用教材关系着课程标准能否达成,更关系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使用而言,要正确处理好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多重关系,准确把握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定位,同时要细化新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并积极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从而使教材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学综合系统中发挥更大功能,达成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作者:杨建雄 韦震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均田制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切入点。不正确认识均田制就无法真正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本质和意义,也无法捋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展的脉络。但是在均田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很多学生,甚至有不少老师都对均田制的认识都存在两个明显的误区。一是认为均田制就是平分所有土地,二是认为推行均田制的目的是为限制土地兼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这两个误区出现的原因,排除错误的认识,加深对均田制的认识。

二、均田制就是平分所有土地

学生们为何会认为均田制就是平分土地呢?这是因为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过程认识存在误区,这当然也与我们的教材的编写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我们的高中历史教材,井田制瓦解后中国的土地就变成了土地私有制,特别是商鞅变法更是明确表示土地是私有:“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样就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印象,战国之后就是土地私有制,所有土地都是私有的。而教材对均田制的表述则是“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选修I则相对表述的明确一些,是“国家控制的无主的荒地”。这两种表述方式都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既然战国之后是土地都是私有的,为何国家还控制有大量的土地?如果到处都是荒地农民自己种就可以了,为何还需要政府去均田?

其实,中国古代的土地私有权的确立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井田制被打破之后很长时间以后才形成土地私有权。秦汉的时候军功授田,西汉时候占田课田,北魏到隋唐的均田制,都是国家授田、百姓受田,这些土地制度都带有明显的土地国有的性质。直到宋代“田制不立”,才形成土地自由买卖的风气,土地私有权才完全确立。此后政府再也没有了所谓的均田行动了,因为土地完全变成私有的了。

战国之后虽然井田制被打破,私人战后大量的土地,但是国家还掌握大量的土地,特别是那些山川湖海等资源都是归国家掌握。这些区域还可以开垦出大量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另外,由于土地私有权的不牢固,由于战争等因素导致某些地区人口稀少,出现大量荒田,这些土地也经常变成国家掌握的土地。宋代之后,即使出现战乱抛荒由于土地私有权的牢固建立,也不会变成国有土地了。北魏到隋唐实行的均田制都是把这些国家掌握的土地按均田制的规则分给农民,而不是把所有的土地另分。

三、均田制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

对于均田制的目的,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必修II是这样描述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高中历史教材(岳麓版)选修I是这样描述的:“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这样的表述自然容易让学生认为政府推行均田制的目的就是限制土地兼并。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虑就会发现这样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实行均田制的前提国家掌握大量无主的荒地,既然有大量的无主的荒地、无地、少地的农民自然可以去耕种,根本无需政府去均田。事实上均田制的推行是政府与豪强地主争夺百姓的措施,与限制土地兼并无多大关系。

战国之后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之后兴起了一大批的贵族地主、军功地主和商人地主。这些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实力非常雄厚,甚至影响了国家安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力打击豪强地主,他们实力曾经一度受挫。但随着西汉王朝的衰落,豪强地主实力再度加强。东汉政权就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所以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实力更加雄厚。这些豪强地主采用田庄式的经营,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农民。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无力消灭他们,被迫承认他们为地方的宗主督护。他们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更有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的重要的成员。等到北魏政权巩固后,自然不能允许地方割据势力存在。大量百姓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不仅会威胁到政府的安全更会影响政府的赋税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推出了均田制,希望能用相对较轻的剥削来吸引百姓,取代豪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缺少的不是土地,而是劳动力。所以均田制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政府剥削控制的对象,而不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

篇6

一、新课程与高中历史学科内容的改革

时下,新课程的改革正在紧张的进行着,高中历史不再像旧教材那样按照通史或者编年史的方式以时间先后顺序,或是按照同一个朝代,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都融合在一个章节里。而是按照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的分类,分e编成不同的必修教材。这样使得高中课本更具有历史专业性,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以专题方式呈现

课程内容不再以通史或编年史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对内容进行精选之后,以一些专题方式加以呈现,它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与空间范围,避免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的内容重复。

1.课程内容少而精

新课程内容打破了原来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突破了古代史的王朝体系,挑选对高中学生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构成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历史专题,避免了以往知识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减少了学生学习内容,减轻了学习负担。

2.课程内容的设计有较大的回旋空间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对知识没有作过细与太过具体的规定,这一点做法给教师教学留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教师可以进行补充,学生也可以进行自主选修。

3.新课程的内容更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增加了与社会进步密切联系的内容

课程内容对政治史与经济史的内容在比例上作了一定的削减。特别是删除了一些艰深的制度、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增加文化史、科技史、法律史与社会生活史的比例。增加了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这些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具有时代气息。

4.面向世界,更具有包容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添加了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而且编入了不少世界史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从宏观发展的角度感受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更好地认识祖国文化,把握对历史的宏观、整体认识。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如何改革

(一)考试测量命题改革的要求

1.为了编制合乎需要的题目,教师命题前,应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作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考试性质和目的,确定题目的取材范围、题目的形式与数量。一个考试测验的好坏与命题时材料是否适当密切相关。

2.历史考试命题应该多创设新的情境,运用多种表达方法,不要直接抄录课本的原文,以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

(二)考试测量命题改革的具体方法

1.优化提炼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教学内容不是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编排的,而是采用模板的方式,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课和六个选修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紧急、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很多的问题,只有历史的、多角度的看待,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考试测量的命题不可能局限于模板和专题来命制,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对新课标的模板和专题加以整合处理,构建学科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

2.改变命题方式

在新课标下,由于基本知识的确立比较困难,所以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加以缓解。列如,在命题时可以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在选择题和论述题中也提供材料。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命题时多创设新的情境

历史考试命题时多创设新的情境,不要直接抄录课本的原文,以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运用平时培养的能力来思考解决问题。

4.改变评分标准

改变以往踩点给分的方法,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反应出来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分层次给分。

三、考试测量命题改革刻不容缓

考试测量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同时也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是学生升入大学的重要步骤,在教学体系中尤其重要。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做好考试测量工作,跟紧时代步伐,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了新课标的实验,似乎改革不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必须和教学改革同时进行,而且考试测量的改革应该立即展开,否则将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

四、结语

伴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和实施,高中历史学科的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考试测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后课程考试测量的需要。因此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通过优化提炼知识点,形成知识网、改变命题方式、改变评分标准等方式,适应形势变化,做好考试测量工作,跟紧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于信凤.《考试学引论》[J].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篇7

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没有被学校领导、教师重视,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来得重要,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在讲解选修一的维新变法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解,无论如何也完不成教学任务,一单元用两课时都紧紧张张,用多媒体教学,用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而且效果非常显著,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这一单元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明显,用两节课时间还讲的不深不透,学生糊里糊涂,用多媒体教学,先用几组图片展示分析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中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再用几幅表格展示维新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这样学生对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就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再进行归纳,从四个方面归纳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即民族危机,清政府统治危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归纳好的维新变法历史背景,再让学生查漏补缺,比较自己归纳的历史背景和老师展示的历史背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印象,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而且在归纳过程中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大大提高;在分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及特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列举大量材料著作等,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精选的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中历史教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必须避免象记流水账,有的老师在教学时象放映电影,从头到尾只是把上课放映程序叙述一遍,这样学生就会学无所获;第二是避免滥用课件,图片展示,表格材料的展示都要适当,不能滥用,使用的时间要恰当,每一段图片或表格展示都要能说明课本涉及到的知识点,应把资料展示变成突出重难点的手段;第三是使用课件一定要精心筛选,学生不易理解的材料可以删除,应做到少而精;第四,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可以关掉电脑,这既可以节约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讨论问题,再打开电脑时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有吸引力的作用,第五,每个教学流程的更换速度不能过快,尤其是经过学生讨论后老师展示问题的参考答案时,应留有让学生再思考再完善的时间,不能把答案一现而过。第六,用过的课件要保存下来,以后再用时要认真进行修改和补充,使课件不断完善。

篇8

虽然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经不断深入,但是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某种层面上说,选修模块的教学设计要比必修课更加重要。因为这是学生自行选修的模块,教学中要更加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如果学生在听课中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觉得选修和必修模块没有区别,甚至还不如必修模块,就会否定选修模块,甚至会否定整个历史学科。因此,要想达到选修模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1]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将教材内容从不同视角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展现出选修模块的独特魅力。

目前的历史教材是按照“模块+专题”的结构编写,这种结构是将相关或者相近的知识加以整合形成不同专题,再以同一线索贯穿形成模块。教材之所以这样编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影响。在选修一《梭伦改革》这一单元课标的表述为: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人教版教材该部分对应的目录为: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教材深深刻上了课标的影子,本单元内容分为三个课时,分别以梭伦改革的背景、措施、影响为主线。通常教师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顺序也值得商榷。

这种“模块+专题”的结构它改变了以往教材编年体的“线形”结构,虽然让学生能够对某一专题得到全面的了解,但是也存在着“硬伤”。首先是它的时序不清、缺乏因果关系联系、逻辑性太差。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觉得简直是一团乱麻[2]。其次,时间利用率低。比如改革史部分讲到措施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肯定要再次讲到改革的背景,可是背景是上节课讲过的内容,重复的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时间的浪费。还有一点,各模块之间重复内容太多。比如关于,必修每一本教材会提到,选修也会涉及相关专题,就会让学生感觉学了很多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不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想要克服这些缺点,在实际教学中必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和诠释。

回想起以前课本是“编年体”的时候,很多教师会觉得相同、相似、相关问题过于分散,不利于学生全面的认识。例如发展的历程,涉及到好多历史时间段,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教师会将相关知识点进行“专题化”的整合,从而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其实无论是“编年”还是“模块”,教材只是承载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一种形式[3],它不是教学的依据,只是一种教学材料。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而非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编年”和“模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身也不是非彼既此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缺一不可,没有必要人为的去孤立这两种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取长补短,让学生既有“纵”(时间)的思维又有“横”(专题)的思维。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然而然会进入情境,形成了对该段历史的画面感。当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长此以往,必定能形成选修课自身的特色。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要明确以下前提:首先要研读课标,领悟课标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其次,对教材进行有目的的调整、梳理、补充,应避免教师个人非主流的观点对于整合的影响,尽量保持教学内容的客观、严谨;最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适应学习规律、符合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下面笔者以《梭伦改革》为例,梳理核心展示对教材不同视角的整合,以期与各位同行交流。

视角一:对改革的认识。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而促进人类演进的方法就是改革,革命可以看做是过激的改革。改革仍然是当今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主流。我们历史学科之所以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在于它“以史为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产生一个指引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改革”作为主题,从学生对于改革的切身体会出发,然后以史为例(本文以《梭伦改革》为例),让学生正确认识改革,从而也达到了梭伦改革的授课目的。

视角二:中庸的智慧。中庸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强调不偏不倚,左右调和,这种折中主义对塑造学生的人格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还不是很成熟,处事有时候也不够灵活,遇到挫折难免不冷静,甚至偏激。马加爵事件,包括其他在学校发生的类似事件,足以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启示: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时候,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因此,通过课堂案例的分析(本文以《梭伦改革》为例),告诉学生中庸的智慧,不仅在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视角三:改革家的魅力。改革家在改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的成败与改革家的个人素养密切相关,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选择。我们不赞成“个人崇拜”,但是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历史并非课本上描绘的那般平淡,它就是由无数个活生生的人演绎的无数个活生生的故事,同样,改革家也是鲜活的人,他们以强大的个人魅力创造历史,因此,我们可以从梭伦个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视角四:对当代的借鉴。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5],人类在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中获得了许许多多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等。就梭伦改革而言,它在制度上的创新和思想价值基础给后世带来了许多借鉴意义。因此,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设计,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学生可以突破国界、地域、民族,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感受到梭伦改革的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通过对一个单元内容的重新整合来展示对选修课不同视角的理解,可能这些角度一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涉及过,但是并没有多少教师愿意以此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其实只要能够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保证学生的学习任务,更多的视角都应该被尝试,更多的整合方式都应该被运用到实践中。

就选修课而言,首先可以进行模块内的整合。由于同一个模块主题相似,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对比,找到共同点,区分不同点。通过整合,一定能让学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还可以进行模块间的整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从必修模块角度看,它的内容体系更加完整,但是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等刻画不细致;从选修模块看,虽然它缺乏前后联系,但是对具体问题的描述细致到位,这主要是知识点在课程内容中的地位不同造成的。通过整合,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最后,还可以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早就有“政史地不分家”的说法,除此之外,历史学科还能同更多的学科结合起来,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的科目非常多,各学科的内容会出现重复也实属正常,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教师站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其实,进行教材整合的方式还有很多,只要教师愿意去探索,一定能把选修课设计的非常精彩。

总之,进行教材的重新整合,能够让选修课变得非常有魅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材整合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实践,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同时,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也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提高对教材和教学的理解程度。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对教材整合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而让学生最有效的学到东西才是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做到这点,教材整合才真正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郑林,侯桂红,吴波,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历史教学,2013(3).

篇9

高考选考是一个新型的考试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考的科目,进而根据学生成绩来选择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模式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然而,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考试形式,师生出现了一定的迷茫,不知如何正确备考。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根据具体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总结出历史加试题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正确积极备考。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选考加试题贴近高中历史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一直是浙江省的命题重点。比如,在2016年10月的第33题考查了“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这些都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该题主要考查的是选修六中第五章内容“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命题者仍然保留了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从而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因此,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对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关注度,学生在备考中要注重对历史教材的全方位理解,注重选修和必修的结合。

2.考查对知识点的整合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摒弃了自选模块,这将给命题者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在试卷中体现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的教材内容。浙江省的选修教材分别采用了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2015年10月的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中有很好的体现,第33题将“孔子创办私学”、必修3中的“西汉太学”“科举制”以及选修6的“故宫之保和殿”相结合,从而将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第34题将选修3中的“法西斯”与选修6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结合在了一起,选修3中的“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选修6中“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知识点。

3.积极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这是一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学生在备考时也会做大量的练习。然而在2015年10月高考历史选考的加试题中,命题者没有刻意回避时事热点,而是将反法西斯战争最核心的内容作为考查知识点。这对历史来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世人也会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在第34题中,分别从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原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特点以及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法西斯主义的

认知。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备考策略

1.聚焦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的特点分析来看,基本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因此,要求学生对选修以及必修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然而,从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背诵的层次上。但是,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然换一个题型,可能就会出现不会的状态。从选考加试题的命题形式来看,虽然形式较为丰富,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托教材,理解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储备量,并是否可以随时进行解题。所以,在备考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时,考生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供一定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进行深刻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的复习会经过两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并切实做到准、实、活。首先,准是指要将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内容全部讲到。实是指将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影响都做到准确理解。活是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做到迁移,注重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地应付选考加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主题式通史的方法进行复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通过知识之间的再次整合,使教材内容进行了二次开发,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进行结合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结构体系。

2.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材料中,历史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知识,但是也一定要结合史学资料进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重视教材一直是浙江省高考的特色,在选考加试题中同样也有体现,但是加试题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课程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素质。所以,在备考高中历史选考加试题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学资料的学习,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随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命题。在命题过程中,可以不要求学生具备命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但是要求学生要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并将史学资料与教材知识进行整合,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样就会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从两年选考加试题的分析来看,加试题比较注重对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核心,建立三维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先以时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扩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学资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其次,以空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引出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以事件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在挖掘工业革命爆发背景的基础上,联系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浪漫主义等史学资料,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工业革命的历史结构体系。

三、总结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的选考加试题的分析,加试题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将基础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聚焦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在对选考加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加试题的选题内容缺乏一定的创新,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加试题。

篇10

依据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方向等方面,并合理运用社会史观分析历史发展概况。站在教学内容角度来讲,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其中,必修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历史课程,站在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面貌和经济文化的社会作用。目前,部分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纳入我国高中历史教材体系。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熟悉当时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情况,进而从本质上理解我国历史发展规律。

二、社会史观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

1.站在社会视角分析高中历史。

社会史观是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站在全新视角研究历史现象的社会史理论,要求学生运用社会史理论学会自上而下分析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方向和历史现象,更加关注下层人民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依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站在社会视角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和内涵,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历史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站在社会视角分析历史知识和相关历史事件,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扩宽学生视野的作用,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想象力的目的。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兴奋点和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改变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借助多媒体展开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化的历史知识更加具体和直观。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百家讲坛》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前熟悉历史知识,并达到加深学生知识记忆和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再如,教师在讲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两课时,教师可以适当设计教学问题,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问题:问题一,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交通工具有何不同?问题二,在祖父和父亲那个年代,通信设备落后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三,“我”这一代通信工具先进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四,近代通信方式有何特点?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并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W质量。

篇1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历史Ⅲ》“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两个专题,选修课“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模块,这些内容都是全新的,它们都是第一次进入高中历史教材。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就需要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拓宽。

第二个挑战: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改进。

学科视野宽广,知识要点深邃,这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显著的特点。学科视野宽广铸就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新鲜、饶有趣味、时代感强的长处;知识要点深邃,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解剖典型,获取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方式,如探究式学习,如何践行这些学习理念呢?

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其次,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

为迎接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两个挑战,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了,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了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第二,备战高考,在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

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篇12

2009~2015年高考福建历史科试题由福建省自主命制,2016年高考福建历史科试题将采用全国卷,全国卷与福建卷在命题理念等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全方位重新学习国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研究全国卷高考试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脉搏,做到知己知彼,提高效率,更好地科学备考。

一、高考历史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

1.试题结构

2.内容范围

全国卷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福建卷主要依据《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省考试说明对全国考纲知识内容高中部分有所删减,据不完全统计,比全国考纲少约60个考点,且不考查初中所学。选修部分全国卷是四选一,比福建卷增加了选修三,福建卷必修部分的试题不涉及选修内容,而近几年的全国卷必修部分的试题都涉及4本选修内容,不同选考模块内容在高考选考试题中还出现互相渗透的现象。

3.试题难度

全国卷难度远大于福建卷,福建卷由高校教师、教研员及一线中学教师三结合命制,命题时较多考虑了省内各地的教学实际,试题也比较符合学生平时的解题习惯,近5年平均难度值0.54左右。全国卷由高校专家命制,命题视野开阔,不受具体知识点限制,突破教材知识、结论的表述,学术性更强,近5年平均难度值0.40左右。

4.能力要求

福建卷严格依托课标、考纲,考点、情境材料、答案与教材联系密切,关注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相对平实。全国卷突出历史专业性和学科性,强化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学术化、专业化色彩较浓。

在高考历史内容大大增加、难度直线上升、开放性强战大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应对呢?

二、关于新高考的应对之策

1.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任何教学的改变,都是从教师的改变开始,教师的改变是学生面貌变化的前提,教师的改变需要理念的革新,理念革新需要阅读、思考与勇气。教师应增加阅读量,通读有关的历史学术论著,尤其是阅读刘宗绪、杨宁一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坚持阅览《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历史专业刊物的相关教育教学论文,还可以通过雷新勇、聂幼犁、黄牧航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学习和了解命题常规知识与考试测量的技术。教师应自觉树立合作意识,利用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提高专业素养。

2.研读国家课程与考试的法规文本,领会课程与测试要求

重视研读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明确和落实其指导作用,对高中教学和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也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应试技能的分层训练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3.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的内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课前展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考点);围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为中心开展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落实课堂教学成果的反馈。

4.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

“时序化、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体系化”的知识不易被遗忘并有效运用。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梳理不同时间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理解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

5.以新理念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理解历史本质的能力

全国卷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对应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适当的拓宽,重视学以致用,通过训练检测学生的历史概念学习状态。

6.加强“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全国卷的试题大部分是以“史料”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及时选取补充相关“史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史料”补充介绍一些教材以外的学术观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篇13

新课程实施后,高中历史教材分必修与选修,必修与选修教材之间难免会有一些重叠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好这些内容呢?笔者试以人教版必修三与选修二中与“启蒙思想”相关内容为例,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必修三“启蒙运动的兴起”与选修二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关系最为密切:无论是美国《独立宣言》还是法国《人权宣言》其理论基础都来源于启蒙思想。所以在讲到这两份文献诞生的背景时,教师必然要发动学生回忆必修三中有关启蒙思想的内容。在讲《独立宣言》的理论基础时,教师教学用书“建议将重心放在对《独立宣言》影响最直接的洛克思想的介绍上”,洛克的思想在必修教材中并没出现,如此重要的人物思想只出现在选修课中是否合理?而且18世纪启蒙运动实际上是阐明和普及17世纪的思想,必修三既没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也没有洛克,会不会使整个启蒙运动的过程不够完整呢?

另外,选修二《法国大革命》出现了“自然法”的概念,但在这之前教材却没提及,现在突然出现难免让人莫名其妙。

由此,在上课时,笔者曾尝试着调整了一下内容和结构:

上必修三“启蒙运动的兴起”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介绍自然法:所谓自然法,它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理念,类似中国古代的“天理”。其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西方思想家们相信宇宙中存在着一套辨别是非的法则,它先于人类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法观念产生后成为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政治现象和制度进行批判的重要武器。近代科学兴起后,尤其是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开了宇宙神秘的面纱,更加坚定了人们“自然法”的信念。17世纪西欧的政治学正是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上。

相信这样一番介绍后,学生们已能理解自然法这一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必再对自然法进行解释了。

在这次的学习中学生只需对其有个印象即可,其详细的观点可留待选修二中给学生介绍。“法国三杰”的思想自然是本课重点,除共性外,我突出了他们每个人的思想亮点。在选修二中再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时,我就可以在学生们回忆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他们思想的异同。如:洛克的分权与孟德斯鸠的分权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程度较好的班级有兴趣的话甚至可以给他们讲解同是社会契约思想,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和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有什么不同?这样安排,虽说在重复必修三的内容,但重复中有新意、有发展,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

综上所述,为了使得教材结构和内容显得更加系统,同时也鉴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有必要反复呈现这些重要的知识点,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