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校园德育文化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它对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校规、校纪是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学生的不良行为起约束作用。校风建设要从“以德育人”的校园环境入手,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学校和谐统一的制度体系的建立,意味着从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鼓励与校园文化相一致的行为,抑制与校园文化相背离的思想行为,从而使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变成大学生可感、可见、现实性的因素,时时优化着大学生的心灵,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1.2校园精神文化为德育提供文化氛围
校园精神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产生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使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使学生在它既是学校保持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的动力和源泉。
2、高校德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大学生,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质量和层次。大学期间的德育将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表现出的道德品质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2.1高校德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导向功能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社会环境,他们的素质培育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德育对大学生的政治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追求格调品位高、思想性强、艺术高雅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追求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民族品德,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使校园文化更加健康、充满活力而富有时代性。
2.2高校德育对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范围
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心理环境,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这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高校德育教育,引导形成的互助互爱的同学关系、融洽的上下级关系,再加上浓厚的教学、科研、学术气氛,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及对崇高理想的不断追求,增加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净化校园育人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116-03
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也亦学校文化,是校园中学生、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文化。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1]
二、中小学德育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学校德育,具体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和小学学校德育。
小学生具有易变性和可塑性,由于认知等方面的局限,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还不是很强,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与道德判断比较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德育中,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亲身示范,以在小学校园中点燃正能量。
初中生则具有矛盾性,处于叛逆期的他们想要独立,又具有依赖性,他们已有了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不再像小学时那样以成人是非为是非,并且能够身体力行。所以,中学阶段的德育,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以帮助中学生把握大方向,而不是为其制定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是时代的当务之急,是一个千古难解之题,也是一个需要智慧与艺术的教育之域。同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一样,德育也离不开学校德育。但如果说学校德育在整个德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话,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绝不是配角。
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一种密切的辩证关系,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德育是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不同的校园文化则可成为各个学校德育的突出特色。两者有一致的目的,那就是都为了育人,为了学生、教师及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拥有健康、幸福和完满的在校生活。学校德育的文化建设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在构建校园文化的整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可以说德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校园文化对学校德育而言,既是土壤,又是果实,尤其是对中小学德育。在快乐、和谐并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学生、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才能够真正接受和实施德育。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良德育现象及成因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良德育现象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即重分数、轻修养,重学生、轻教师,重显性、轻隐性。
(一)重分数轻修养
重分数是中小学一种普遍的倾向:“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打打打老妈的绝招”。学生比分数,老师凭分数,家长要分数。特别是重分数、轻修养,没有把道德修养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更谈不上以修养为先。形成今天这种局面既有历史方面又有现实方面的原因:
1. 重分数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虽然小学升入初中考试取消,但家长重分数的思想丝毫没有减弱,老师也要所谓的看得见的成绩,校领导更是急功近利,认为唯有分数才能说明问题。在这种重分数的文化背景下,道德修养受到了“排挤”。
2. 片面追求升学率。小升初考试取消了,可中考还在,考得好才能进入重点高中,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进而考上名牌大学,有一个美好未来。正是抱着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心态,才会压缩德育课程,偏重语、数、外等文化课程。德育课程本来就少,还经常被这些所谓的主科占用。
(二)重学生轻教师
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是个好现象,但似乎又将学生的地位置于过高,以致过分重视学生,轻视教师。更有甚者,老师被学生打的住院不再是个别例子,不是学生敬老师,而是老师“让”学生。导致这种现象或趋势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来自家长的压力。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集全家宠爱于一身,但凡孩子在学校遇到点事,受到点“委屈”,家长就会找学校、找老师“兴师问罪”。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从自身分析原因,就怪老师教得不好,都是老师的问题。孩子跟别的同学打架了,就怨老师没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没管好别人的孩子。总之,出了事就是学校的责任,就是老师的责任。家长给学校施压,学校就会给老师加压,所以最终承担压力的主要还是教师。
2. 教师地位相对不高。教师地位相对不高,主要是指与其自身劳动付出所得和其他职业人员相比较而言的。这在经济上体现的很明显,虽然一再强调提高教师待遇,但中小学教师工资不高的事实,一时是很难改观的。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开放与多元,所以现在教师的职业权威也面临着挑战,不再是只有老师的问题难倒全班,而是“博学”的孩子们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使老师措手不及。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言人的垄断地位正逐渐受到冲击,教师作为知识传人和德行养成的传统威信正在弱化,处于退隐状态。[2]
(三)重显性轻隐性
在受功力主义文化影响的今天,不少学校德育也走上了功力的道路。越来越追求看得见的、立竿见影的德育途径,而将那些看不见的、不能立竿见影的,却有积极影响的德育方式置之不理。重视显性德育,忽视隐性德育似乎在中小学校成为“时尚”,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德育主要依赖课程教学。在德育方面,学校领导和教师比较重视课程教学,认为思想品德课、政治课这类“看得见”的道德教育才是德育的首选和主要途径。他们往往忽视学校中潜在的、具有巨大渗透性的校园文化对德育的积极影响,即使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初衷也不是为了德育,而是为了学校的形象。
2. 照规章制度宣科。学生违纪,按班规校规处罚无可厚非,但是许多老师动不动就拿规章制度压学生,甚至不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年龄特征和事情的背后原因,缺乏人性化。这样的德育效果甚微,并且往往会适得其反。尤其对于处在叛逆期的初中学生而言。
五、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良德育现象的应对策略
从前文分析中不难看出,校园文化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如何发挥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是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上述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良的德育现象,现提出四种应对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
观念决定行动,既然发现校园文化中存在不良德育影响,那么,要想克服这些负面影响,首先就要更新观念。新世纪的人才应是德才兼备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必须要更新观念。[3]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便要求更新德育观念,不仅要重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将德育置于其应有的重要位置,而且要更新德育评价观念。德育评价标准就像是指挥棒、风向标,指引着德育实施的方向。就评选“三好学生”来说,“三好”:德、智、体,不能以一好代替三好。成绩只是其中一个衡量标准,而非决定性标准,如果仅以智育来衡量,那么就会形成一种为分数是高的局面,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畸形人才,如高分低能、高智商罪犯等。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而言,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重视对教师的德育。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对象之一。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想取得对中小学生德育的成功,就必须首先重视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即要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德育者,先受德育。若只将学生视为学校德育对象,将教师视为德育实施者,那么,这种德育是畸形的德育,是无法取得德育的最大效果的,其结果只会使德育偏离主线越来越远。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师是教育中教的主体,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当然在德育工作中也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德育实施的主体,也是德育评价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能够影响到学生,他们可将学生引向德育的正轨,也能将学生带入德育的误区,所以要克服不良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性德育
最高形态的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无教之教”。[4]直接的、教条式的德育有时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而隐性的德育却常常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校园文化中,隐性德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校园文化中不是缺少德育,而是缺少发现德育的眼睛。所以,学校中的领导、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重视隐性的德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强大德育功能。
(四)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
由于现代教学媒体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正确运用它,可以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美丑,培养道德情感和意志。[5]一部有意义的、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影片给中小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无疑要大于老师们苦口婆心的说教。尤其是对中小学生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做到模拟现场,再现画面,图文声像,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易于接受,德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良德育现象的应对策略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性德育和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外,还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中小学德育的积极影响。
校园文化和中小学德育就像一颗合欢树的两枝,一枝不完整,独枝难参天。它们拥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人更好的发展,更幸福的生活,不仅可以使人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也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校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也是如此,不良或消极的德育影响既然无法避免,就只有使其最小化。所以,在中小学德育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线应该是最大化地发挥其积极影响,使其消极或不良影响最小化。当然这需要在校的所有师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唯有如此,才能共建美好校园文化,共享优良德育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李孝川.学校生活中教师权威的隐退及其重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5).
[3]张国民.抓好德育工作,深化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3(1).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在深化德育改革多年后的今天,对传统德育实效性的反思使越来越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的生活体悟中,在其内心灵魂的价值冲突中,才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教育契机,才能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发展的魅力源头,德育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生活德育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生活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1.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源远流长。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它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培养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用人文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道德人格境界。
2.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形成并与之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精神情感为表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体现在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上,更多地则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中。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德方向不是让道德空泛化、德育说教化,而是让道德具体化、德育生活化。对学生而言,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就是校园文化所反映及承载的生活,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没,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育人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
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动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
二、以生活德育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德功能
1.在生活德育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生活德育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可以任由他人雕琢和剪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的基础上,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在参加校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的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
2.在生活德育的主导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导向性、规范性的功能
生活德育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德育。在多种复杂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存的今天,没有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可能失去方向。人的品德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不断选择的过程。解决好品德规范的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品德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当其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对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当个体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对立时,个体在周围文化环境的强烈影响下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念逐渐趋同。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并接受共同观念,使个体与周围的价值取向逐渐和谐一致。
3.在生活德育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实践锻炼的功能
在实践中开展品德教育,是由学生的“反教育性”和“受暗示性”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产生一种对外部教育的抵抗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淡化人为设计的痕迹。同时,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与他人交往时有一种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使得群体背景下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依从性。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陶冶情操功能
如果从空间形态来看,我们可以认为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无形或者有形的环境。例如,笔者任教的学校,一走进学校的大门就可以看到一条旁边栽满松树的大道,在大道的旁边有关我校师生活动和学习的照片以及各种教学活动通知。沿着这条大道一直走,就可以看见我校的几座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一大块奇石,石头上雕刻着“读书明理,立志成才”的八字校训。只要学生走出教室的大门,立刻就能看到这八个大字。时刻提醒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除此之外,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栽有各种花草,四季常绿。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时刻都能体验到绿的新意。当学生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其内心深处无不充满着安静、和谐。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因此,在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融入德育功能,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时刻感受德育的力量。
二、激励情感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除了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还具有激励情感的功能。例如,我校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一些绘画、演讲以及书法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除此之外,我校在每学期还开展一次“德育报告会”,要求全体师生推选出代表来介绍我校在这一学期内所发生的好人好事。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励更多的师生去积极做好事,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
三、价值导向功能
当前,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致使他们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例如,部分中学生受到经济文化的影响,在大脑中产生了弃学从商的想法,拜金思想充斥着大脑。比如,在我们学校就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更有甚者,还有部分学生把可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就显得不可或缺了。我们的中学应该在以思想政治课为代表的基础上,配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在
课堂教学中无形地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德育方面的校园活动。
四、规范约束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具体可以分为软约束和硬约束两种形式。何谓软约束呢?软约束主要是指通过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比如,学校要求学生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学生守则》进行认真学习等等。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其规范约束功能。让师生在这种软硬兼施的校园文化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比如,以前我校经常有学生迟到。基于此种情况,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明确规定学生在上课之前十分钟必须要赶到学校。到了规定时间如果不到校的话就会锁门。任何人在关门之后都不可以再进入校门。而且迟到的学生家长还会受到校方的约谈。自从这样的制度颁发之后,学生迟到的情况有效得到了控制。
五、批判吸收功能
中学校园文化严格来说就是对社会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之后的文化形成,即对社会积极文化进行吸收摄取,对社会不良或消极文化进行批判剔除。这种中学校园文化一旦确定之后,其他的社会文化很难侵入其内。无可厚非的是,在当前的中学校园之内,很多学生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但是,在积极的校园文化影响下,中学生很快便会受到积极的校园文化影响,对不良社会文化进行批判吸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六、凝聚向心功能
一个优秀的中学校园文化就像是一个磁场,可以把校园内的全体师生有效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在整个校园内产生一种凝聚向心力。例如,仙桃市的仙源学校从创办之初的198名学生到目前的3000多名学生,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与其自身的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依靠的正是其优秀的校园文化。仙源学校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下工夫。选择以孝雅文化为载体,在学校中大范围地推行雅行和孝行教育。融合班会、校会、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等各个方面。这种充满德育气息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随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很多学生随之在学习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班级凝聚力增强,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仙源学校的这种做法对很多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们中学应该打造和建设出更多充满凝聚力的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4―0035―01
校园文化对学校德育而言,既是土壤,又是果实,在快乐、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广大师生才能真正接受和实施德育。本文仅就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的影响谈几点认识。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内隐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行的形成更多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不仅道德认识离不开内隐学习,而且道德情感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行为的锻造同样与内隐学习的状态密切相关。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隐性的道德教育是学生的无意识学习,是教育者以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教育内容,施教过程中教育的痕迹不明显,教育者通过委婉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呈现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校园文化就属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德育功能
1. 价值观的导向功能。首先,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知识的灌输与说理,但也离不开长期生活于可感可知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从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看,当学生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他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其次,从校园文化的行为导向方面看,广大师生的行为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再次,从校园文化的制度性导向方面看,完善、规范的制度体系是学校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价值观、培养意向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氛围,必然会起到约束、激励、保障、导向的功效,使师生员工在观念上、情感上、心理上、行为上按照这样的价值准则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
2. 情感的激励功能。校园文化是激励学校师生员工追求卓越、努力创造、获取成就的重要机制。校园的有纪念意义且催人积极进取的雕塑、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书法、绘画作品、历史名人、名言警句等,这些本是无生命和情感的,但经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都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在这样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师生员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不甘落后的情绪,使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融为一体,使他们的行为由自发变为自为,由他律变成自律。
3. 人格的塑造功能。校园文化能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形象,它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形象塑造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理、思维、语言行为之中,共同的校园文化和价值体系使学生对外界的事物作出价值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求真、向善、爱美的抉择。一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其优良的传统、风尚会被继承和发扬下去并代代相传。如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就是具有某种校园精神文化特质的校园人的真实写照。同时校园文化又是一个开放、动态、发展与变化的系统,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从社会文化和其它文化中吸取营养,并不断地调整原有的价值观体系,确定新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取向。
三、创设隐性德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1. 创建审美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校园文化中作为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持续不断的、自然而然地进行的,因此,物质形态的德育课程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和创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校园文化;德育;引领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为中学生的身心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也能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因此,如何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中学校园文化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本文对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进行探讨。
一、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外层部分,也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包括学校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物质文化能有意、无意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且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持续的,比教师灌输式的德育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引领德育工作的发展,实现德育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点:首先,要合理布置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硬件设施的布置要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既能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有舒适感,又能让学生受到持续的熏陶。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位置都要精心研究,烘托出知识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例如要把校园公共区域进行责任划分,保持校园的整洁、干净,在显眼的校园文化墙上要张贴出学校的文化或规章制度,而在校门口可以用大理石突出学校的校训等,通过硬件设施的合理布置来对学生进行品德的熏陶,实现德育功能。其次,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提供服务。学校的有些硬件设施本身就包含德育功能,如图书馆、校史馆等,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实现德育功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工作服务。例如学校建立文化长廊,宣扬国内外优秀人物和事迹,也展示学校内优秀学生的事迹,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同时,可以在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室的走廊上张贴国内外杰出人物肖像和简介。除此之外,可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因为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因此可以为每个班级制作一个班牌,里面的内容包括班级概况、班风等,以良好的班级舆论引导学生。
二、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理念、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对于德育功能的实现有重大的影响。要通过校园制度文化实现德育功能,首先必须要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的规章制度体系。其次,要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并促进制度的落实,实现制度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基础,然而若不能保证制度的落实,必然会大大削弱德育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有的中学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体系,然而教师却不能认识到严格执行制度的意义,在学生违反制度后不能按制度进行惩处,在学生的行为应该受到奖励时也是一带而过,长此以往就造成学生对制度的忽视,认为制度可有可无,制度中规定的内容也无需重视,这样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就被破坏。例如学校制度规定要按时上课,对迟到的学生要给予批评,但很多教师在学生迟到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按照制度规定办事。这样,学生就认为迟到不是什么大事,就很可能养成不守时的不良品质。因此,制度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制度的落实,保证制度执行的公平性。最后,校园制度中要突出育人的功能。通过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其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规章制度要凸显出育人的功能,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的权威性,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内容的正确性,主动遵守制度。例如在制定班级制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度,并结合班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实用的班级制度,实现德育功能。
三、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里层,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因此,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弘扬校园精神。要通过集体大会、班级会议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宣扬校园精神,使学校师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中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师生紧密团结起来。其次,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利用校园主题活动来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德育功能。可以通过雷锋月、爱心捐献日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品德,也可以开展司法报告、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来引导学生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最后,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很容易去模仿教师的言行。若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不好的表现,就会为学生提供错误的示范,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实现。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提供正面的示范。同时,对学生中品德突出的事例进行宣传,并可以邀请一些品德高尚的成功人士来为学生讲课,通过模范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品德。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上各种思潮已经影响到中学校园。因此,中学生德育教育在这一时期就变得异常重要,学校要积极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提高中学生的整体品德。
作者:殷会玲 李目坤 单位:金乡县化雨中学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应以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为载体。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的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刻受着学校各项制度的约束。校园文化建设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首先是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静化校园的天空,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其次是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界负面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入歧路。
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功能在于: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交通道路,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如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论、校园暴力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如追求时髦、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你会对明亮完好的玻璃蓄意破坏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逐渐地减少,最终会慢慢地消失,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
一、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必要性
(一)紧迫性。
(1)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现状令人担忧。
爱心意识的缺乏。我们经常在大学校园内外看到大学生做出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如经常发生的有图书馆占座,对公共设备的不爱惜,践踏草坪等。校外经常发生的行为比如有在公交车上不给有需要的人群让座,以及新闻上频频报道的老人跌倒,却无人帮扶等。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本应该是素质比较高的群体,但从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表现来看,不容乐观,时常做出有悖社会公德的行为。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才的高校来说,不得不在爱心教育方面,引人深思。
(2)高校自身和谐校园构建,需要强化爱心教育。
戴国立老师的《爱心教育与校园和谐》中也指出我国高校在智育与德育的问题上,明显重智轻德,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上也过于笼统,加上高校贫困生的存在和独生子女人群的出现,对高校的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名教育家梁披云先生也曾说过“不仅要教他们知识,还应把他们塑造成真正的人”,“我们要有理想,有纪律,还要有爱”。某些教师对爱心培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所以爱心教育更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而高校也有义务有责任强化爱心教育,切实为构建和谐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必要性。
(1)是国家和社会的所需人才也体现出了现阶段对于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国家社会所需人才培养做出了指示,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爱心文化尤其应成为高校和谐校园道德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2)是素养教育对学生自身的要求。
有调查表明,大部分成功人士的成功来自于他们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细致的个人习惯。许多的大学生都有远大理想,但是,不少大学生,一边谈论自己的理想远大、目标宏伟时,却将手中的垃圾随意的丢在地上,为少走几步路而翻越栏杆,看见身边的人有困难却未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等待。一个人想要成功,富有爱心很重要,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往往要比那些落井下石的人成功的几率大很多。
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一)“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的含义。
爱心意识的培养涵盖在一个人的德育休养之内,那么高校从德育着手,去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营造校园爱心文化氛围就显得多么重要。
“以德育人”指教育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而爱心,它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出高尚的道德人文休养精神,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的行为举止上。“以德育人”推进校园爱心文化,指的是育人者将爱心意识融入德育教育中,从德育角度培养学生以尊重、关心每一位有需要帮助的人为基本出发点,积极弘扬爱国奉献、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民族优秀传统和道德情操。
(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
通过“以德育人”的方式去推进校园爱心文化建设,(1)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建设。(2)有利于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爱心培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水平。(3)有益于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力与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里“以德育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高校爱心文化建设,其主体是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把“以德育人”作为推进高校爱心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增强学生个体的道德自觉性。
(一)“以德育人”要求在进行校园爱心文化建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爱心本身具有极大的教育性与感染张力,奉献爱心必须源自学生内部。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地设计爱心活动,也能促使他们成为教育者。所以,就爱心文化建设而言,应当树立“人人都是教育主体、人人都是受教育对象”的理念,要感召学生自觉实践爱心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自觉地去奉献他人与服务社会。
(二)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爱心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爱心文化的建设既能形成精神财富,也能有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也同样有利于促成校园爱心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在爱的氛围中督促着自己去变成一个同样具有强烈爱心的人。有调查表明,增加爱心活动的文化性,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郁的爱心文化氛围,会让身居其中的成员自觉受到熏陶,在无形中产生爱的行为。
这些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多样的,比如校园内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爱心活动、爱心基金、主题教育班会、爱心讲座、爱心个案等等。从具体的活动形式、物质形态中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心意识,从而也营造学校爱心氛围。
(三)以“以德育人”从精神层面去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爱心文化建设也必须要有平台和载体这个物质层面去保障。
一个良好的平台或载体,对于高校爱心文化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校除了聘请相关爱心专家或者有名的爱心志愿者到学校进行言传身教外,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或从学校层面,去建立一个相对管理规范、运作透明的爱心文化组织。比如高校爱心社,它应当成为高校学生社团中相对比较固定的常设社团,以利于爱心文化的建设。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里各种爱心活动以及社会的公益组织中去,从而让他们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去感受爱心教育。
比如组织敬老院之行,为贫困山区、受自然灾害地区,捐资捐物,组织全校师生为校园内特殊困难、突发重大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等等。
总之,“以德育人”校园爱心文化建设,有利于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它是贯穿大学生思想、行为乃至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举措。各高校要站在德育高度,抓好校园爱心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出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爱心教育与校园和谐》(J).中国青年研究,2008,(3)
[2]《大学生爱心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3)
[3]《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M).人民出版社,2008.
[4]《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1999(3).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1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2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2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2.2.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2.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是德育、教学、学生就业三者有机的结合。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护士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位。因此,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不要忘了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学生创设进步、文明、健康、高尚的校园氛围,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求。
3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主体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具体到德育更是如此,没有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再好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也只能是低效的。我们在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还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校园精神文明环境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3.1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
我们重视开展“争三好、创优秀”和“文明班级”的评选,为学生树立起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可以看看别人,对照自己,对学生自身完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健康、有序的班集体活动可以使学生走进群体,多与同学沟通交流,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3为学生搭好自我展示的舞台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形成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我们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努力把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参与组织评价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开展学校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实现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如开展文化艺术节、学生辩论赛、校运会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4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社团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的阵地
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激发的“自主潜能”,强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是青年进行“自我”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社团建设中要突出体现一个“自”字。
1、“变官办为民办”,激发的“自主潜能”,强生的“自我意识”。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学生作为社团建设的主体,学校在成立社团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特长,信念,突出的需要。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社团极其化身“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组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倒挂,往往是老师组织,学生参加,通过建立“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制度,确保社团的顺利开展。社团类型的确定往往因老师工作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在这些社团中选择参加学校并进行人员调配以确保社团的“生命”,指导提出活动意见,只需按要求参与,而往往“获奖”的,“表现”的,“指导”的总还是集中的“特长生”。所以往往使社团形式单一化,大多数同学对社团缺乏积极性,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变官办为民办”,社团建设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打破原有的组织,制定教学,发动学生参与的“第二课堂”形式,建立学生“业余社团”。针对学生自身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业余社团,变“教师需要”为“学生需要”,从学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出发,来确定组织合种社团,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学生社团是青年自主发展的舞台。
社团建设要注意形成社团特点,发掘社员的个人潜能,突出学生的个人特长,为青年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方舞台。因此在社团建设的众多事务中,教师应走回幕后,处于指导位置,把更多的“自”交给了学生,让青年担当起处理社团事务,决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尝试,让学生感觉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经过努力可以有更大的提高和进步”,“成功在于尝试”……使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3、学生社团是青年自我的阵地。
业余社团的建立,更多的让学生自主的来完成一项“事业”,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集体的关系”;学生更加关心社团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的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社团青年了解社会的窗口,服务社会的通道,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学生社团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是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社团建设的形式和方式上,应注意社团的开放性,向社会拓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接触社会,感受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强化青年的社会意识。
三、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的常青树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棵常青树,在不同的时期都对青年的发展起到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社团建设中,我们应该把握:
1、把握时代性,强化导向性
把握社团建设的时代性特点,强化社团建设的导向。社团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在融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侧重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通过在社团活动中对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互助协作精神、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原则性,突出多元性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德育课程改革是由传统的“说教课”、“讲大道理课”转变为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德育课程的实用性,增强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人为创造、长期形成的所有有形与无形的客观存在、可深层反映学校特点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力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谈了4个方面的体会。
一、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校园大环境的建设
德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德育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是确立以育人为背景,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即在教育中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环境,首先必须是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提升校园的育人能力,是否能真正建立、形成一种和谐、健康、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从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重视人的生活环境做起。
建设校园大环境应着手于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典雅的建筑物、恰到好处的宣传栏、精美的雕塑、繁茂清馨的花草树木、规范整洁的教室、美观整齐的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富有朝气和生活气息的宿命园区,充分体现着校园特有的人文风格;校园内人员整洁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言谈举止、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特有的待人接物的习惯等,则反映出人员的精神面貌。优美的校园大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美丽的环境氛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手段,它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德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努力拓展校园文化空间,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发展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操场和行政办公楼上的五星红旗、校园内的雕塑、楼台亭榭的对联、校园内的文字标语、墙壁上的书画、碑林、学校师生的书画作品展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变精神”,作为育人场所,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时问非常长,如果耳濡目染优良的文化,可以洗涤心灵,潜移默化地获得优良文化意识的渗透。拓展校园的文化空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让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学校应该着力建设“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宣传窗、黑板报、校史陈列室、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合理地在校园里布置“警句”、“雕塑”、“校训”等。校园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则一座建筑物,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糖甜一口,心甜一生”、“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不摘果子是高尚的”等温馨警句,让学生看了产生会心一笑的感觉,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校性的文化主题活动,让整个校园动起来。
1.结合德育的有关课程,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开展以“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祖国在我心中”教育活动;以优良公民教育为宗旨的“做个优秀公民”的教育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的“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等,作为促进优良校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这些活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从点滴的事情做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
2.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德育课程
改革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是德育、教学、学生就业三者有机的结合。应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护士节”、“读书节”、“科学节”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逐渐感受到“合格+特长”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学生的学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位。因此,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不要忘了校园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学生创设进步、文明、健康、高尚的校园氛围,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精神需求。
三、加强精神文明环境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主体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具体到德育更是如此,没有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再好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也只能是低效的。我们在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还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校园精神文明环境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四、完善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职院校指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基层工作人员为主要教育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开展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院校。校园文化基本的内涵:校园文化是亚文化,是依托社会文化,在校园和学生中产生的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不管是学校中学生,还是教职人员,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他们的信仰、价值追求、生活习惯、思维结构是一种群体反映出来的特点和体系结构;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独特的校园精神是在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价值追求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为依托,以建立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精神为目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受众群体,适合校园内部建设和发展的文化建设模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基点是培养独立人格和职业道德的专业技能人才。
二、德育工作的定位问题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定位问题。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以前的中专和大专发展而来,这些学校的传统校园文化有其优秀的地方,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缺乏完善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体系,使得德育工作的内容不能很好地面对当今发展的社会,德育工作仅仅把自己束缚在以前的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上,特别是关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外,由于以前我国高职教育理论方面和国外交流的欠缺,使得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注意的侧重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很少涉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这不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德育工作执行者的定位问题。在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依然是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来制定实现校园建设方案。在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内容主要是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制定学校的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握学生思想的动向,引导学生思想的发展,这种以学校和辅导员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地位问题依然在我国大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比如说在学校制度建设方面,现在依然是学校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这些制度和规则以惩罚和奖励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规则而没有参与其制定和修改的权利。同时,由于体制和传统校园文化的原因,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执行主体的选择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各个方面人群的具体任务和使命,这必然导致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接受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熏陶。
第三,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实践方式的定位问题。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工作的目标的定位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很好的定位,虽然在国家的各级的教育机构的指导中和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很明确的目标,培养全面人才,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所致,“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却没有很好地定位,各种利益的充斥,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多地顾忌学生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时间的安排,造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观不明确”[1]。结合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现在存在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传统的。继续延续传统中专和大专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还停留在对学生的约束和管理上,不管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都是陈旧的、落后的,这样的德育工作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的执行校园文化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学生以消极的方式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甚至有些学生由于正处于心理的断乳期,更多地选择叛逆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和反抗自己不喜欢的社会理念和学校管理文化。二是创新的。面对社会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现在国际上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的传人,使得在一些较为先进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吸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甚至有些校企合作办学的学校选择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并举,这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无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中国,我们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校园文化不同于企业文化,它的特殊性体现在校园的独立精神上,我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是学生的“育人”教育,就是具备基本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学说的人生观。这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德育工作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他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校园健康昂扬的精神面貌为主要目标,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氛围。”[2]以此为目标,我们结合实际的工作,对德育工作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积极创新。由于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这都使得作为培养国家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校园文化必然会对社会这个大的文化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结合传统的教育思想,深刻认识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准确地位。同时也要结合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当前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充分地认识到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及其对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工作的内容,应该结合传统,特别是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工作理论和实践方式的德育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