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础的平面设计

基础的平面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基础的平面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一、素描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对于基础美术中的素描来说,它不仅是平面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造型艺术以及设计的基础。对于那些从事设计的人员,为了使作画行为更加系统协调,必须要通过观察、加工以及眼和手的操作等来实现,从而使记录资料、收集资料以及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外,通过学习素描,也可以使形象思维能力、美感的敏感度以及感受力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要想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素描基础。因为方案设计能力是否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与素描基础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1.素描能够使审美素质与能力得到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素描不仅能够使人对具体因素(比如,形状、空间以及结构等)语言感知的敏感性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还可以使抽象元素(比如,虚实、对比以及均衡等)的语言视觉审美能力得到提升。2.素描能够使观察的方式得到培养。在写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形状以及体会空间的感受,使视觉更加敏锐的观察那些视觉造型因素的变化,比如节奏、光线以及形状等。3.素描能够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通过观察以及发现物体,以及对其进行感受和体会,可以对其形式的构成进行洞悉,对其抽象的美感进行体会,从而使想象力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此来培养创新性思维。

二、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在平面设计中,其主要的视觉形象要素就是色彩。由于色彩在现代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其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感觉、知觉以及感情等都极易受到色彩的影响,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作用以及受到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平面色彩设计是否成功,可以通过人们对其兴趣以及购买欲望来进行判断。1.色彩能够使色彩语言得到体现。对于不同的颜色其产生的象征与情感的联想也是不同的。比如,红色是热情、喜庆的象征,同时还是威胁、警告的象征;蓝色可以让人联想到浩瀚的大海或者广阔的天空,使心情变平静、安逸,同时蓝色还可能给人们带来消极的的感觉。对于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几种色彩来说,色彩不同,其象征意义也不会相同,同时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获得的新的颜色也会使人产生不一样的情感联想。在平面设计中加入这些色彩,不仅可以对人的心理联想进行激发,还可以对人产生较高的吸引力。2.色彩能够产生感觉以及知觉。因为每个人的年龄、职业或者爱好等都与色彩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以及气候下,由于色彩的不同,人产生的感受也不尽相同。3.色彩能够使感情得到体现。不同的色彩,体现出的感情也是不同的。比如,暖色系中红、黄等纯色会给人带来高兴、快乐以及幸福的感觉;冷色系中的蓝以及蓝绿等纯色则会给人带来冷静以及沉着的感觉。4.色彩能够使设计精神得到体现。在平面设计中,色彩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彩色作品与单色作品相比,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更大,人们的印象由于色彩的点缀而变的更加深刻。

三、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1.素描课程由于中职学生没有在素描基础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通过训练不同的线型,使学生对不同线型语言带来的体会进行掌握。其次是学习结构素描,通过几何体的训练,使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得到锻炼,使其基础造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然后就是学习素描,学习刚开始时,主要针对单个物体,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变为静物组合,通过训练材质的表现以及质感等,从而使物体之间的空间以及虚实关系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后要学习速写,速写的内容包括人物造型以及风景两方面。在使用单线条对形体结构特征以及表面材质进行表达时,通过训练器表达的速度以及准确性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等得到快速提升。2.色彩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素描,能够在造型能力以及空间表面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对色彩的基础进行训练时,首先是从色相的认识开始。其次,对色彩的构成、明度以及补色等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对颜色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不同色彩的语言进行更好的掌握。3.构成设计构成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在色彩课程中加入色彩构成,主要是为了学习构成设计中的平面构成以及图案课程。首先是学习基本要素,通过学习点、线以及面,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其次是对各种构成形式进行学习,不同的视觉图像可以通过使用点、线以及面来构成。然后学习图案,通过认真、准确的勾画图形,使得图形的塑造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要想成功的完成平面设计,就需要有坚实的美术基础,培养审美素质,提高自身的创新性思维。

篇2

以往中,多数设计者将平面设计与视觉设计画上等号,但从平面设计工作中所呈现出的设计状态,又足以证明设计者们实际所面对的不再是过去的二维平面,并且平面设计的目的也不再是以完美的视觉形式效应为主要,而是通过合理的办法将设计作品变为视觉感知强的新产品,触觉设计就是其中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1触觉设计的概念

1.1触觉的涵义

触觉是工艺美术设计中的日用器物,在与人的皮肤接触时,受到机械刺激而产生的感觉。触觉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在狭义领域中,其仅为触觉;在广义领域中,其涉及到了压觉、温度觉、振动觉等方面。当人在材料、湿度、振动、温度等方面产生触觉感知,就使得人对事物有了多元化的认知。此外,不管是人对事物和环境的认识,还是对象位置与形式的确定,触觉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触觉设计

实际中,触觉设计注重触觉体验,把人的参与渗透到设计领域中,使人通过参与商业活动获得切身体验和良好的感受。触觉设计强调人的参与,按照人的实践触觉体验开展相关设计,然后要求设计的对象能够冲击、体现人的实际触觉感受。

有别于传统的视觉设计,触觉设计注重人在触摸各类材料时产生的心理感觉,这种感觉相比视觉设计更加的微妙、细腻,可以触动人的内心深处。而视觉设计则是满足人的视觉需求。

2平面设计中的触觉设计

2.1质地

这里所说的质地,指的是由材料本身的属性而呈现出的一种表面效果,能够触摸,渗透于三维立体中。通常,物体材质涉及自然材质和经过人工加工后形成的材质两种类型。其中,人对自然材质观赏时会产生厚实与质朴的视觉及触觉感受,受到了现代设计的大量采用。比如,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为了体现出其粗糙原生态的特点,设计者们通常会以竹木、粗陶等材料来实现,最大限度的实现自然的表面肌理触感,让消费者通过视觉和触觉了解商品的信息,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商品认知度。通过人工加工后形成的材质主要依赖于拼压、雕刻等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质感。当前,多数平面设计师通过人为加工纸的质感与肌理,设计出了影响力极高的好作品。

2.2肌理

肌理指的是形象表面的纹理,又称之为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也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前者是一种用眼睛感觉的肌理,如屏幕显示出的条纹、花纹凹凸等,但都是二维平面的肌理。后者一般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是三维立体的肌理,用手能触摸感觉到。

由于肌理能够使人产生细致而又不可言状的心理感受,所以多数设计者高度关注材料肌理给人带来的触觉感官刺激,同时试图通过材料的自然肌理及人为加工的肌理作情趣包装的视觉设计,从而表达商品包装的个性化。

2.3光泽

每一种材质所呈现出的光泽都不相同,光泽是在材质对光的反射和折射下而形成的,通过视觉获取。通常情况下,人辨别材料的方式是以不同角度的光线来观察材质的光泽度。不同材质有着不同的光学效应与光泽度,最后产生的视触觉效果也都不一样。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设计从过去的静态逐步向动态方向发展,从二维实现了多维,由传统的视觉设计发展为触觉设计,促进了新的设计信息传达模式。总而言之,现代设计对人的感官刺激与心理感受更加的重视,因此,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大好局面。

平面设计中的触觉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感受,属于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其将带领设计者们对设计传达模式更细致、更全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设计者的设计空间。随着时间的发展,触觉设计这一新型形式会不断增强人的视觉感受与视觉体验。

参考文献

[1]潘文娟.触觉设计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2]吴菲.现代包装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张瑞波.简析包装设计的整体性[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5期.

[4]王英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篇3

1、色彩设计的实际应用

我们在进行商品的平面设计时候,一般将产品本身的特点与色彩相结合,这样的实际应用才更加贴切自然。例如一些数码类产品、家电类产品的平面海报设计中就应该是那种理性的科学的色彩才能表现,尤其是冰箱、冰柜等产品的色彩处理上,要强调产品本身的清爽感觉。因此,就需要采用蓝色、白色等相关的自然色彩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反映出产品本身的自我特点,冷色调的处理就自然得多了。此外,一些食品类的平面设计会用到一些暖色调的处理,例如儿童类面包食品、糕点等,红黄色是常用的颜色,这样的颜色基调就可以令购买的顾客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产生那种产品本身散发出来的香味和酥脆的效果,此外,儿童对于暖色调的偏爱有加,有利于产品外包装去吸引受众,促进销售的作用明显增加。换个角度分析,如果一些食品采用了冷色调处理,加重了产品本身的自然性质,难以取得很好的设计效果。一些产品本身还需要强调自身的尊贵品质,例如红酒类产品就是如此,他们往往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了红色的高贵品质,使产品本身凸显高档的品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国际品牌的化妆品一般会采用白色、紫色、翠绿等颜色的处理,颜色的巧妙应用可以定位产品本身,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卖点。一些名表类产品也是如此,在进行颜色的选择上,提升档次,以期获得良好的顾客认知度,同时凸显质量的上乘。有的时候一些产品的色彩选择还加注了一种受众的味觉反映。例如一些食品类产品,渲染了人们对于红色、橘色等的甜蜜效果,一般用在草莓、牛奶等产品上。又例如黄色、绿色应用在柠檬、果汁等产品上。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这样的颜色带给顾客的客观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将颜色的把握找准,这对于平面设计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烘托食品诱人的香味,可以产生广告之外的独特魅力。有的时候,设计师在运用色彩处理上也要注意色彩的明暗度,并不是说选择了合适的色彩就完成了所有的设计工作了,有时候明暗度的表现十分重要,颜色暗淡有时候会产生压抑的感觉,顾客看到暗淡的色彩的时候,可想而知会得到什么样的色彩体验。平面设计中色彩还需要强调客体的心理感受,要将明暗对比强烈的色彩进行对比,有时候是明暗的对比,这样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设计感。一些色彩会使人产生兴奋感觉,例如红色的热烈,这样的色彩处理可以令受众心理变化微妙,尤其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强烈的色彩对比,会令产品本身特点暴露出来。一些大型的促销海报的平面设计,如家电类的就是将红色、黄色、进行明显的对比处理,突出产品的流线型和高品质,以便使受众获得良好的阅读感。

2、色彩组合的表现

色调的处理上有时候还将很多色彩进行了整合处理,针对于不同的设计诉求来说,色彩要进行合理的搭配,要符合视觉流程线的需要。有的时候,色彩要有主体部分,一些辅的色彩也要加以处理,突出主次关系,构成整个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因此,设计师在处理的时候要着力打造一个以主旋律色彩为基调的平面设计作品,要带给观众适宜的色彩感受,强调不同的色彩感官,是华丽的还是朴实的就需要设计师来重点把握了。此外,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还需要完成一定的处理,色彩的组合有时候是设计的关键点,起到决定成败的作用。色彩基调的确立,观众可以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看到绝大多数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处理要结合不同的明暗度、纯度等进行综合的搭配,使受众获得不同的色彩体验。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海报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完成对比和调和的作用,要使整个画面达成一定的色彩协调,给予受众统一的配色体验。色彩的调和要求统一,色彩与色彩之间要求色相与纯度具有共性,要加以组合配置,产生调和,加深受众的色彩印象。色彩的韵律有三个形式:反复、交替、渐层。我们可以一一解读一下它们。反复就是连续的出现同一色彩的变化,产生阴阳顿挫感,构成丰富的视觉效果。反复有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种有力的诉求效果。交替就是指统一色彩的连续出现,与反复的区别在于出现的时候会插入不同的色彩作为间隔,形成反复刺激的主要作用,但是会有一定的间歇。平面设计作品的主体色彩与其他色彩是统一的关系,设计师要学会强调主体,背景突出客体,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视觉冲击力。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良好的视觉效果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图像、文字及相关的创意设计上,我们之所以十分注重版式设计的能力,需要的就是将色彩这一重要因素合理的进行搭配设计,色彩的感觉也要着力加强作用,只有把色彩这一要素处置得当,才能为整个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效果展示。(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陈默单位: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篇4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探索的五种感官,对人们认知、探索事物的方式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单一感官以及多项感官综合运用的效果对人们的认知深度以及广度都有重要影响。而平面设计是以激发受众需求、吸引受众关注度为主要目的的信息传达手段,所以怎样通过触觉设计让受众获得相应信息、体验美好、增强认知品质,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触觉设计的特征

(一)获取目标对象的认可

平面设计的类型十分丰富,都有非常明确的受众对象,可以对特定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度,并取得良好的说服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平面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艺术设计,而是有着较为明显的目的性以及商I性。在平面设计中,触觉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平面设计的创意与策略。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受众的接受习惯、能力以及审美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对触觉设计的材料与技巧进行恰当选择,增强设计作品的创意性以及艺术性,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

(二)升华为情感触感

平面设计的设计材料、风格、机理、样式都需要通过受众的观看、触摸、品味才可以体验到其中的触感设计。怎样对直观触感进行简洁明确的传递,是设计师进行平面设计的基础感官设计要求。但是直观的触感设计只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舒适感受,却难以引导人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思想、审美体验,无法让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设计师需要将设计中的直观触感升华为情感触感,也就是说在人们对相应平面设计进行观赏、触摸的过程中,可以引领其进行想象、联想,甚至是回忆,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审美体验与思想认知,这样才能够与受众更加亲近,显著增强其认同感。

(三)确保设计风格的整体性

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也就是以受众信息接受特点以及设计特定目标为中心,对文字、素材、图案等众多元素进行选择、设计、联合的过程。而触觉设计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设计的有效搭配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对作品特定的使用方式与环境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一个整体风格一致的作品。否则,不仅不能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还会对作品的信息传递情况以及创意风格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提升对触觉设计的重视力度,并且还需要注重触觉设计与其他内容的良好搭配,从而设计出一个风格一致的作品。

二、触觉设计技巧

(一)对特定事物的构造进行模仿

生物学研究表明,人对特定事物进行长时间接触的过程中,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会形成相应的固化认知,然后在生活中只是看到、想到此事物的构造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相应的认知体验。而平面设计就是为了在二维或者是三维空间里,让人们能够清晰、全面、直观地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理解,然后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度,提升受众的接受程度。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对受众所熟悉事物的构造进行有效模仿,让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与触觉感受,并以此进行更为深入的情感、审美体验以及思想感悟。

(二)点缀性的触觉设计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不是所有设计都需要将触觉设计作为作品的主要表达手段,也可以将其作为点缀性、修饰性元素进行运用,进而提升作品的便携性、个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此时,设计师的设计可以简单些,只需要进行喷、擦、压花等工艺加工以及改造,或者是再添加一些对比、渐变等形式组合,从而构建出富有个性化、并且稍微带有三维特性的肌理效果。这样也能够为受众带来特有的触觉感受,让其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好体验。

(三)创造独特的心理触觉感受

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前面介绍的两种触觉设计技巧之外,还能够借助事物所特有的色彩、空间构成、图案来引导受众产生独特的心理触觉感受,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通感体会,进而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对设计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深化。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对受众的心理触觉感受特点进行准确掌握,以此为基础,对设计元素进行有效选择与处理,并对设计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准确控制,这样才能够让受众产生独特的心理触觉感受。

三、结语

目前,平面设计中更加重视对高水平触觉设计的追求,所以设计师需要提升对触觉设计的重视力度,对触觉设计特性进行准确掌握,对恰当的设计技巧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信息传递效果,而且能够增强作品的创意与艺术价值,从而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虽然科学技术及数字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平面设计和印刷得到了质的飞跃,但在思想呈现爆发式发展的今天,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已经开始影响平面设计。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平面设计作品对信息的传递方式以及作品本身的创作手法和制作工艺之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原有的二维空间逐渐向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发展,使得平面设计作品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更加多样的感受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非“触觉设计”莫属。也正是由于触觉设计逐渐被引入到平面设计中,设计作品才开始向多维度、多感官、多形式扩展的方向发展。因此,对触觉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触觉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方法。

一、平面设计与触觉

平面设计通过多种几何图形的有机融合,进而展现在受众面前。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逐渐开始了对平面设计的研究,这一概念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目前,在各种海报、包装、封面上都能看到平面设计的身影。触觉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五感之一,是大脑中的信息对外界事物刺激的一种接受和反应。一般而言,触觉是对审美、情感和视觉的反应。其中,由于通过触觉可以有效感知物体的特性,进而能够在内心深处与一定的感觉相联系。例如:我们在面对材质较为粗糙的木料时,往往会感受到它的强劲风骨,而在面对光滑的木料时,又能够感受到它的唯美,这实际上就是触觉对审美的直观反应。不仅如此,触觉还对情感有一定的反应。例如:人们在感受到较为柔和的材质时,情感上往往较为稳定,这也是医院使用柔和面料的主要原因。人们通过触觉感受到“柔和”这一特性,进而就能通过这种特性获得稳定的反应。另外,触觉与视觉也是紧密联系的。事实上,人们在对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主要就是依靠触觉和视觉两者的紧密结合完成的。人们不但可以凭借触觉完成视觉的感受,也能通过视觉感受到物体的材质和手感

二、触觉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将触觉引入平面设计,使得原本二维的平面设计逐渐向三维空间发展。首先,触觉在平面设计中借助光泽进行展现。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平面设计会产生不同的光泽。同时,由于所使用材质的触觉不同,也使得其光泽各不相同。例如:在平滑的材质上,其反光能力往往较强,这就使得其在光泽上较为明亮。而这种平滑的材质不但在触觉上使人感受到了轻快,还能从光泽上使人感到活泼。与之相反的是较为粗糙的材质,从触觉上感受,粗糙的材质使人们感受到厚重,而从光泽上看,由于其反光较少,会使人感到沉稳。由此可见,不论是触觉还是视觉,在光泽上都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其次,触觉在平面设计中借助肌理进行展现。肌理描述的是物体的表面纹理。例如:物体表面的高低不平和纵横交错都是对纹理的描述。人们可以透过肌理的不同感受到心理的变化情况,而这种肌理的变化都是由触觉的变化感受到的。通过上述的讨论可以看出,触觉通过光泽和肌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使人们获得不同的感受。

三、触觉应用到平面设计中的准则

首先,在平面设计中应用触觉要考虑到对比。这种对比可以表现在材质、光泽上,通过借助触觉这一手段使得人们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例如:关于葡萄酒的平面设计中,光滑、晶莹剔透的高脚杯和粗犷的木制包装之间在材质、光泽和颜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两者相互衬托。另外,在触觉的应用上还要考虑整体性。如果过分地强调对比,可能会使完全不相关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而使得平面设计作品出现违和感。整体性原则包括材料的整体性以及主题的整体性。材料的不同虽然能够反映出一定的对比特征,但过分的对比会使两种材料拼凑在一起,难以展现出一个整体的感觉。事实上,整体性和对比原则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建立在一定的整体性基础之上。最后,在平面设计中应用触觉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成本因素。如果单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平面设计,则无论何种材料的使用,只要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意图即可,但在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还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材料成本进行分析,进而制作出最经济、最出效果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谭旭红.平面设计之非平面扩展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0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友情链接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