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

篇1

一、文化产业化相关内容及意义

1.“文化产业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文化实现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并且,即使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以实用性和“文化内涵性”相结合的新的需求。举个简单例子,穿衣的目的从基本的保暖御寒,演变为体现个人特色风格的“时尚性”。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占据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日本的主导产业,然而在1995年时,日本娱乐业的年收入额就已经超过了汽车制造业。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发达。其版权产业、视听产品、影视业以及出版业都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比重。

2.我国实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1)为了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必然要实施文化产业化。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人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后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从旅游行业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就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在精神、娱乐上面投入较多,旅游不再是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进行的活动了。

(2)文化产业化是文化走进现代化的必要选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文化不再只是脑海中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可以生产并带来经济效益的一件“产品”,艺术、大众传播以及娱乐休闲等文化事业借助于互联网紧密连接起来,充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3)文化产业化引导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都掺入了产业化,例如象征体育文化最高级别的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大集合。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只是中国政府的功劳,它与商业运作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是分不开的。

(4)文化产业化促进未来文化的优良发展。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性、科学性、普适性。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持文化的民族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步,才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添一抹色彩。科技使人进步,文化的科学性能够使文化摆脱封建、愚昧,向正确的、高级的方向发展。文化的普适性即大众性,单指望政府引领大众文化的前进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通过产业化,借助商业力量的推动,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文化商业化的相关概念及侧重点

文化商业化可以说是文化实现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单借助于政府对文化的保护、弘扬以及传承来发展文化,文化无疑会走向没落。因为它没有跟大众挂钩,而是独立存在于一种保护机制内。所以文化商业化是让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群众的不二选择。

1.文化商业化使文化保持常青、新鲜

现在的社会是由商品组成的,以人(或者说是金钱)为主导,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商品包围着。所以,将文化以商业化形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体验都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无疑是使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2.文化商业化构建了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冲击

商业化会赋予文化以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价值和内涵,自然会导致传统文化受众比例下降。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他们觉得将传统文化与商业隔离起来,才是对其的尊重和保护。这种想法显然是感性的,在现代社会里,文化和生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墨守成规者企图将文化产品关入壁垒,以为这样就可以抵御外界新文化的入侵,实在是太过自欺欺人。

3.当文化商业化过度偏重于经济效益时,会导致文化产业市场走向衰亡

当前商业化的存在的问题是,只发展文化衍生产业,而没有在其根本上探索及创新。舍本逐末的下场一定是惨淡的,所以政府要落实到具体制度上,重视源头产业,才能够提供不断新生的文化养料。

三、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商业化的共同点

当前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海量,想让优秀文化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产业化,以一种制度模式来制约其散漫甚至恶性发展。而无论是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最终都是以商业的形式进行传播与发展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精神”就意味着它是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前提,“产品”则体现其商业性,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无论是将其“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过度商业化上

过度商业化,体现在文化上就是过度娱乐化甚至媚俗。目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导致一些文化产业单位急功近利,过多强调利润,以低成本制作影视、音乐等面向大众的文化作品,虽然利润相当大,但是却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影响恶劣。这种过度商业化对青少年的毒害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所谓的“青春文学”“伤感的青春影视片”“神化明星”“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会诱导他们形成扭曲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景端.文化产业化不是文化商业化[J].博览群书,2012(12)

篇2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6-02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造就了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浩繁与丰厚[1]:有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鼻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美誉的神镇钧瓷,还有开封汴绣、南阳玉雕、洛阳宫灯、豫西剪纸、淮阳泥泥狗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传承与推广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与发展两大难题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及高科技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令人堪忧。从传承层面看,首先,传统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传承方式本就制约着生产规模,许多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其次,从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许多作品出现庸俗、粗俗、媚俗的倾向,造成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美学质感严重缺失。从发展层面看,其一,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越来越多的人为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业者偷工减序,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作品失去价值;再者,潜心做手艺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为保生计不得不转行,如此恶性循环,发展更无从谈起。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和发展两大难题。传承,不仅需要传承工艺技法,更是对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则需要将传统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以保证工艺品质为前提进行商业化推广,让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拥有其合理的地位与价值。

二、传承的精髓是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

(一)传承技艺需要坚持匠心

现代的中国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也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续。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手工匠人的重视程度低,能够靠手艺养活自己的匠人屈指可数。

江西婺源虹关村在明清时代是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有“徽墨名村”的美誉。但由于现代书写工具的变革,加之古法手工制墨工序复杂且出品率低,手工制墨工艺渐渐失传。八零后的詹汪平是徽墨世家的后代,自觉传承古法制墨。他向伯父和附近村庄的老手艺人请教学习,认真钻研祖传的配方,加上对家族里一些制墨老人口述的整理分析,逐步恢复了古时的制墨方法。他自制各种工具,一步步体会摸索,完全不顾烟熏火燎、脏黑苦累,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重新掌握了这门几近失传的手艺。古法制墨,是烟的升华凝聚,是对自然的提炼萃取,封印了时间,见证了执着,更见证了不忘初心的匠人精神。

试想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少是提倡年轻人去扎扎实实做一辈子的“工匠”的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我们的文化所推崇的,永远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工匠精神的复兴,还任重而道远。

(二)高职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

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无疑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需要专业的历史文化修养,同时需要良好的审美意识,只有将美学与技艺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有内涵、有底蕴的优秀作品。

在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与推广方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值得许多高校学习和借鉴。该校践行“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形成历史与文化、设计与实践、材料与技术、市场与管理互动的知识结构;导入社会项目,以项目流程组建教学流程;服务社会,以推进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工艺美术产业转型与培养行业后备人才为己任;形成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的“现代师徒传承制”人才培养模式,邀请多位专业的民间艺人以特聘专家的形式为学生传授技艺。通过高校教育的形式将陶瓷、刺绣等多项民间工艺美术完好地传承,通过创新研发将这些艺术形式更好地推广发展下去。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校企结合、非遗文化传承的良好途径。

三、发展的关键需要与时俱进

(一)融入现代文化,注重商业化推广

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也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融入现代文化之中,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推广之路,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上海一家名为作物ZOWOO的工坊,突破性地把木工这项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以商业化的形式带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第一家开在商业闹市区的木工店铺。该木工坊以课程的方式面对普通大众出售商品,顾客可以选择喜欢的木制品样式,在木工老师的辅导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做出成品并带回家。许多年轻人甚至带着孩子走进这间木工坊体验制作的乐趣。这种商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广的实际是一种工匠精神,面向普通大众传播一种文化,无疑是对木工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工种最好的继承和延续。

(二)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创新发展

中国需要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原创品牌,而民间工艺美术恰恰正是体现民族特色的最优选择,怎样利用其优势树立原创品牌,则成为我们深思的问题。

缂丝工艺作为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和摹缂名人书画[3]。因其制作工艺难度高、只能手工织造、出品率底,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手工艺人愈来愈少,这门手艺也几近失传。

难道手工艺品只能沦落到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么?只能要靠国家保护而束之高阁么?手工匠人就一定是默默无闻赚不到钱,满手疮痍在黑暗的角落工作么?80后设计师李晶并不这样认为。为了制作缂丝团扇,曾遍访苏州仅存不多的缂丝手工艺人,与他们合作制作缂丝团扇(见图1)。他刻苦学习团扇的裱框技艺,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扇面,然后经缂丝艺人制作扇面,制银艺人、流苏艺人等各类手工艺人进行后期装饰。李晶创立了自己的团扇品牌,保持传统的制作工艺,但更注重审美情趣、文化底蕴的设计。他的作品成功地让四千多年的缂丝工艺走出博物馆进入寻常人的生活。比起一味地保护,让手工艺人们通过自己的技艺,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及生活需要的物品,并把它售卖出去,这种物尽其用的商业推广理念才是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最优途径。

总而言之,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赐予我们的瑰宝,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传承与发展需要重塑匠人精神,需要重视文化的传播,重视匠心的传承,需要创良品、树品牌,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用合理的商业化推广经营模式为匠人带来经济价值和社会尊重,从而让民间工艺美术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4):137-141.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M].中华书局,2010(102).

篇3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12-01

一、《百家讲坛》节目的主要成功原因

(一)从受众角度分析

1.加深了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电视节目本身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文字以及特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之前很多文化的节目最尴尬的就是不能满足大众的口味,而《百家讲坛》开了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先河。主讲人将严肃难懂的传统文化用有趣味性、故事性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语言幽默、浅显易懂,再巧妙结合了动画、音效、视频制作等现代化元素,把晦涩的传统文化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受众的面前。

2.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百家讲坛》利用人好奇的天性,以勾起受众好奇心再满足其好奇心的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百家讲坛》在节目的编排上设置层层的悬念,不再像以往的科教讲坛类栏目一样的平铺直叙,主讲人慢慢地将迷雾层层揭开,将其缘由娓娓道来,节目往往结束的时候还会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把观众牢牢地吸引在电视前。

《百家讲坛》一改以往人们被动接受的过程,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需求,主动接受。这种风格看似随意,但又往往容易被受众喜爱,相比严肃拘谨的课堂教学,这种电视科教类节目就更受欢迎。

(二)从节目自身分析

1.节目内容选材结合“国学热”,以传统历史题材为主

“国学热”经历了长期的衰落之后,在世纪之交出现了明显的复兴态势,这也就引起了国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普遍关注和追求,不断加入到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中。《百家讲坛》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引领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追捧。这样的题材选取不仅为我国科教讲坛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榜样”,更为节目自身在受众群中大大地提升了地位。

2.节目主讲人以卓有成就的学术带头人为主

《百家讲坛》的主讲嘉宾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阎崇年等学术名流,这些专家学者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就是最一般的主讲人也都不会低于相当于大学博导一级的学术水准。这些名家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而《百家讲坛》又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让观众都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他们的演讲。主讲人们都能够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情感性和学理性的融合与贯通。同时编导对演讲内容进行设计,借鉴电视剧的流行元素,在节目的结构上注重包装和生动,以规模效应和贴合观众来拉动收视。

3.商业化、大众化在节目中的成功运用

从2004年5月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使节目一炮而红开始,《百家讲坛》也领悟到了发展的新出路,那就是走商业化、大众化之路,打造自己的学术明星。节目也一度被誉为电视节目商业化的范例,为业界竞相研究和效仿。《百家讲坛》正是依托着央视强大的商业平台,将节目包装,主讲人也成了《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

二、《百家讲坛》对科教类节目的启示

(一)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百家讲坛》形式上不仅以现代电视传媒为主,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融会贯通,更在内容上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解读经典和传统文化时,不免会对一些古文化产生误解或分歧。而《百家讲坛》不仅能纠正错误观点和分歧,更能帮助人们对经典文化的了解,从而纠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引领受众向正确的方向接受、解读国学。

(二)学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

科教类节目的学术性,只有加入娱乐趣味性,才能形成适合大众口味的“文化盛宴”。在传统社会中,受众习惯于仰望精英文化。这本不该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文化方式,却使人们一时间趋之若鹜,爱不释手。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原本的精神文化产品中,商品属性的存在并不会必然以贬低其精神性作为代价。如今《百家讲坛》中太多商业性因素,必然贬低了精神性。这使文化陷入了“媚俗”的囹圄,误导了受众的价值观。

科教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应以大众化为导向继续追求精英文化的本质,并借鉴《百家讲坛》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保持节目学术严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否认任何一种文化含有商业性的意义和目的,我们也不去反驳一款科教类节目含有商业性的意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百家讲坛》的商业性具有必然性。对于《百家讲坛》这类节目而言,重要的还是“度”的问题,商业性还是文化内涵占了主导,都会影响节目的发展和前景。

【参考文献】

[1]长平.百家讲坛背后的国学热.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47期.

篇4

“文化工业”的概念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并明确指出这是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自己的批判对象。“所谓的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系。”①而文化工业理论集中表达了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大众文化受其影响最甚,在当时大众传媒发展有限的条件下,电影、广告、广播、报纸是传播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受文化工业影响最为明显。时至今日,大众传媒的手段、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甚至愈演愈烈的媒介融合趋势,都在与文化工业的相互影响下呈现出新的特征。

文化工业理论有很多与当代大众文化现状相契合的部分,因此该理论在当代仍有其合理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为我们呈现出过度的速食信息和速食文化,人们接受的信息和文化也越来越浮于表面。在这种被文化工业抹杀了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文化环境中,大众感受到的是精神的空虚和娱乐透支后面对文化荒漠的焦灼。“我们被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快速的流行时尚所左右,沦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奴隶,成为无思想、无主见、无个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虚拟性的满足之中而不能自拔。”②

一、文化工业理论的产生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下降

“在垄断下,所有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通过人为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它们已经变成了公平的交易,为了对它们所精心生产出来的废品进行评价,真理被转化成了意识形态。”③在这种模式化、工业化的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明显下降。

2、加剧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

“‘文化工业’从生产机制上讲主要是受商业资本和统治阶级的控制,生产出来的文化商品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④从此看出信息的消费是文化工业中大众传媒商业资本运作的根本,也是大众传媒之间争取受众、进行商业化竞争的源头。怎样获得最大利益,让自身在市场竞争机制中不被淘汰,是大众传媒必须考虑的因素。文化工业商业化的特质,让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3、政治色彩淡化,娱乐性增强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工业有欺骗大众的性质,用文化产品娱乐方式的渗透来迷惑大众。“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通过娱乐确立起来的;公开宣布的法令并不会对此产生破坏作用,相反,娱乐规则中所固有的敌意倒会产生这样的作用,因为这种敌意比它针对自己的敌意还要强。”⑤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娱乐现象成为大众传媒精心捕捉的噱头,其一为挖掘商业利益,其二为利益集团控制对其有益的消费人群。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将这种外在娱乐化的手段称为“别有用心”,大众传媒的娱乐方式让受众沉溺于猎奇、欢愉之中,追求生存压力下身心头脑的完全放松,从而失去思考力,不知不觉成为文化工业的俘虏。

二、大众传媒的现状与特征

1、大众传媒的发展现状

当今大众传媒逐渐迎合人与人之间需要密切联系的社会化进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渠道多元化。继报刊、影视、广播之后,有“第四媒介”之称的网络媒介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科技发展,通讯技术的提高,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与传统媒体激烈竞争,媒介融合趋势也不断加强。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角色也开始从受传者到传播者转变,形成自媒体。文化工业在当下继承以往的特质,同时又呈现出新的特征。

2、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大众传媒的特征

(1)程式化、同一化。文化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产品,有着统一固定的模式,“由电视、电影、唱片、广播等构成的庞大的文化工业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产品的批量化和标准化,这使得文学艺术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创造性,变成了只注重量而忽略质的低级媚俗的娱乐产品;导致文学艺术的庸俗化、低级趣味化;扼杀了文化消费者的丰富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⑥大众传媒所传播给受众的信息更是无限量的进行复制,尤其在网络媒体泛滥的当下,同一则新闻被多家媒体反复转载。信息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受到冲击,受众也盲目地接受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文化产品。除了内容方面,大众传媒在影响受众的手段上也呈现模式化的规格。比如大众传媒的程式化宣传,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和引导受众意识形态的影响严重。

(2)过度商业化。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已经不具备原有纯粹的艺术本质,而是呈现商品化的特征。大众传媒的商品化性质首先表现在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传播技术发展,成为文化工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手段。其次是大众传媒中对广告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尤其当下报纸、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植入广告逐渐增多,广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广告的宣传,一方面不断诱导受众的商品消费欲,另一方面广告的赞助收益是大众传媒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除广告在大众传媒中份量的增加外,信息的商业化交易也愈加明显。大众传媒收集信息和受众获取信息的收付费项目显著增多,让大众身陷商业化的信息潮流当中。此外,为吸引大众眼球而产生的媚俗化现象,也是大众传媒以追求商业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结果。

(3)个性的毁灭。“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通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⑦文化工业使大众传媒在自由的表象下传达给受众标准化的信息和思想,本质上扼杀了文化的个性。使受众被动地接受已设定好的模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是由于文化工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特征决定的,它必须大规模地生产和复制文化产品。因而导致了真正的文化艺术所应包涵的自由、个性本质的毁灭。意识形态的操控更如枷锁般让文化的创造性不能得到施展,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过程中无意识向受众传达着统一的思想。

三、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意义

1、回归文化本质

第一,加强创新性。由于大众传媒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工业的影响,其文化艺术的本质正在渐渐流失。因此大众传媒在时代背景之下虽不能脱离市场规律存在,但可以力争在为大众营造文化氛围的同时,从传播手段和内容上加强创造性,减少对同一模板的复制。在保证文化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运作,打破受众思维定势,训练人们的品鉴力和思维力。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反映文化独创性的题材,依靠“源头活水”来防止文化的枯燥和僵化。第二,摒弃媚俗化。不为迎合取悦大众而媚俗,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需要有厚度和深度。大众传媒在为受众传递文化时,要坚持自我风格和立场,严格审核传播内容,不能一味为吸引眼球和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而抛弃了文化应具有的深度和厚度。

2、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鱼龙混杂的文化发展和传播让大众传媒在宣传过程中逐渐流失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作品中更多地融入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拯救,一方面为大众传媒提供了更有利的自身个性发展的素材,另一方面有利于大众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些艺术形式如果仅仅依靠现代技术进行简单的复制,将会丧失其审美价值以及韵味,这就要求大众传媒平衡好文化产业化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上侧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应尽量慎用复制技术,保留其原有的姿态和意味,体现其欣赏价值和审美趣味。

3、细分受众,将传播内容做深做精

文化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主流文化而抛弃小众文化,在标准化的模式之下很容易忽视有价值的小众文化。要既体现文化的多元化,又突出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必须要求大众传媒在市场化的发展中细化受众。通过专一的文化传递避免文化工业中齐一化、一律化的弊端,同时兼具文化的深度,体现出大众传媒的立场及其所传播文化的特质。受众也可以通过传播内容的细分而各取所需。将传播内容依据受众需求做深做精,有明确的文化传播的目的和方向性,有利于受众增强文化底蕴。发挥大众传媒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为受众提供独树一帜、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产品,也是大众传媒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①衣俊卿 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的深层次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53

②王海平,《在当下中国看阿多诺“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是与非》[J].《阴山学刊》,2011(3)

③⑤⑦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08

④梁郁郁,《论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音乐天地》,2011(5):4

篇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融合发展起来的。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当前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因而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的教育机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一是部分高校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立性,认为传统文化是为思想政治理论服务的,只是单纯地为思想政治理论提供教育资源。二是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机制来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认为传统文化课可有可无,有的只是作为副课或选修课。高校教育注重学生专业课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多以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为导向,根本没有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程的位置。三是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较肤浅,没有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教师作用发挥不够。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也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任课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是宣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目前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不愿意承担这门课程,愿意承担专业课或特色课。二是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单调,教学内容死板,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打动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三是部分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的同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不能把传统文化贴切合理的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大学生无时无刻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然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绩裴然,各具特色,但是还有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警句名言很多,但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内容少,力度不够。二是部分高校突出了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但非常肤浅,多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开始时轰轰烈烈,后来冷冷清清,没有把传统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内心,有虎头蛇尾之嫌。三是功利化与商业化明显,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宣传。四是高校组织报告、征文等活动,学生从中受益,素质得到升华,但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

二、采取的对策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和充满活力的群体,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定要探析出一条强化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提上日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地位,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课时数,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或专业课。在保证传统文化课开设的同时,增加一些包括传统文学、古典艺术、美学、书法、绘画等知识在内的选修课程。同时,把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也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任务要求。因此,开设传统文化有关课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一定会使传统文化课结出丰硕的成果来。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战场,是师生沟通最主要的来源。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要积极主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把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引入课堂,以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要求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自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深入到学生的脑海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共同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枯燥的课程生动化,抽象内容形象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目的。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一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自觉抵制商业化的不良倾向,建立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建筑,凸显传统文化的学校人文景观。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橱窗、校报、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大力宣讲传统文化,通过学校广播、社团、媒体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时刻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三是高校可以举办讲座、开展传统文化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益。校园文化建设是对课堂学习的升华,使大学生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充实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传统文化的素质。

4.重视社会实践。学校应拓宽平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学生只有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邢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底蕴深厚,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如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邢台太平道乐、邢台梨花大鼓、历史名村、南和牌坊、历史名人、风俗轶事等。只有搭建起实践平台,就能使大学生进行很好的实践与锻炼,这样的教育模式更能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总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践行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

[2]隋喜军,赵明杰.用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5-3-19(8).

篇6

现代奥运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至今以发展成为以体育竞赛为形式,以教育文化交流娱乐为主旨,以经济发展为实质的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领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文化体育盛事。但随着奥运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给承办者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和影响的同时,也给承办国和承办城市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谋求举办经费,寻求经济保障,构建经济平台,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与奥运会相伴共生的活动。奥运会的商业和经济特征已成为奥运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经济背景

奥运经济一词最早产生于1984年尤伯罗斯成功举办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它主要是指国际奥委会、奥运会举办国组委会、和主办国及主办城市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入。回顾现代奥运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早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时就已经露出了经济的萌芽。当时的组委会为筹集资金,曾向国内募捐33万德马拉,又动员热心于希腊文化发展的富翁阿维尔洛夫不仅给组委会贷款50万德马拉,而且还慷慨地主动承担了修复主体育场的全部费用。另外,组委会还创造性地发行了一套奥运会捐资纪念邮票,获得40万德马拉,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困难。顾拜旦先生在其《1896年的奥运会》一文别指出:“由于阿维尔洛夫的慷慨贡献,希腊又增加了一个独特的有纪念意义的遗址。”此次活动虽然规模小,筹集资金少,但它为奥运会谋求资助指明了方向。之后直至1980年,历届奥运会的经营实践,奥运会的主办者已开始认识到自身的经济价值,开始走出依赖政府和捐助的困境,开始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商业运作的全面探索,电视的全球性转播开始成为奥运会商业运作的强大动力。1980年,萨马兰奇先生出任新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果断地抛弃了奥运会不能与商业沾边的传统观念,明确指出奥运会商业化是必须的、是理所当然的。1988年,他又指出:“商业化是使体育运动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个最有力的因素”。将这些奥运会的经营理念淋漓尽致地付诸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洛杉矶奥运会,可以说是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里程碑。组委会通过电视转播权销售、商业赞助、门票收入、和厉行节约等经营手段,最终不仅没花政府一分钱,而且还节余了2.15亿美圆。赛后这笔款项还作为捐赠用以发展奥林匹克运动。1985年,受洛杉矶奥运会经验的启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为奥运会带来了更为稳定的经济支持,从1985年~2008年止,国际奥委会共获得23.9亿美圆的经济收入。一个在国际奥委会统一领导下,本着长期稳定地获得经济来源的奥运商业模式开始全面运作,奥运会的商业与经济色彩也愈来愈浓。

二、奥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奥运的经济背景与商业化操作,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保障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纵观奥运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其根本还在于其蕴涵的文化价值。人文关怀和奥林匹克道德代表着优秀文化特有的强烈情感;珍惜和尊重历史,与反映历史文明成果的文化遗产约会,是世界各民族相同的情感;“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体现着人类社会迎接挑战,创造未来,积极向上的情感。人们对奥运文化的认同和对奥林匹克理想的向往,是奥运会发展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根本动力。

1.奥运文化的继承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盛会,秉承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契合现代西方文化理念,融合东方先进文化思想,历经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奥运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遇到怎样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项盛大的体育活动,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已作为一种传统被继承保留下来。如展示承办国精美历史文化艺术舞台的开幕式文化;圣火传递与圣火点燃的文化传播与艺术再现;团结、友谊、和平,全世界人民共聚五环旗下追求文明进步、渴望和平自由、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攀登、挑战自我、创造奇迹。再如展示承办城市厚重历史文化与现代化成就的旅游文化、建筑文化、科技文化等已作为奥运会的传统被保留下来。这些文化的继承,让人们在了解承办国和承办城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真正体验奥林匹克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充分享受体育文化的视觉冲击和独特魅力。

2.奥运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当代文化的新概念是城市竞争力,从历史上看,只有在全球化的消费背景下,社会文化才以城市发展的轴心战略姿态出现,经济、体育、战略与文化的轴心紧密结合,预示着当今世界已从硬实力变成软实力的竞争。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是“文化”,奥林匹克现状提出文化和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是奥林匹克的精髓。而奥运会则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次创造性的与经济相关的战略实践。当奥运会召开或者在筹划的过程中,文化与多元化市场的融合将推动我们奥运梦想的实现。在现代奥运发展史上,文化创新的事例不胜枚举,以雅典奥运会为例,2004年雅典奥运会依托古希腊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百年奥运的文化内涵,创新性地设计城市空间,积极保护与开发丰富的人文资源,空前广泛的绿色奥运理念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再现了源远流长的爱琴文明及灿烂辉煌的希腊民族文化,完美地展现了现代版的希腊神话,成功地实践了一次奥运文化的创新。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奥运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核心内容。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曾表示,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得既有奥运传统又有民族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凭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神奇的想象力,把自己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呈现在世人面前,做到东西方文明的完美交融,实现人文奥运的最高追求。以更加新奇的构想,完美的艺术表演,演绎一台最令人难忘的人文奥运盛典,给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之前,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体验,由张艺谋导演主导的北京申奥宣传片和雅典奥运会上的中国演绎,既体现了北京深厚而悠久的人文底蕴,又展现了其现代化的宏伟与壮阔,向世人展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人文理念,体验了北京奥运的文化创新。当然北京奥运的文化创新还应体现在多个层面,如开幕式文化、旅游文化、城市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深刻挖掘人文奥运的丰富内涵,在尊重奥运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历届举办城市成功的经验,依托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辅以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手段,以开放性的国际视野,继承和融合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精神,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对奥林匹克的开拓与发展,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中国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

三、结语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在现代奥运发展的百余年历史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商业化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实选择,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才能始终充满动力与活力,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推广、发展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经济背景下合理应对经济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秉承传统文化,坚持发展创新。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在尊重奥运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实践创新;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艺术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仲良: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7

[2]彭永捷:人文奥运理念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96

篇7

丽江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0.61%;旅游社会综合收入为25736.23万元,同比增长20.88%,玉龙雪山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为64964人,同比下降4.42%;;丽江古城维护费共计征收84995人,同比增长17.85%。丽江旅游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对丽江旅游市场环境也有了深入了解的需要。

一、丽江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1、人口环境

1.1人口规模

根据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丽江统计局报丽江市总人口数为1244769人。人口增长以每年增加11812人,年平均增长为1.0%。

1.2人口年龄结构

丽江市全市5个县(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7498人,占总人口的18.28%,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6153人,占总人口的7.72%。

1.3人口分布及流动

古城区人口数为211151人,玉龙县人口数为214697人,永胜县为392024人,华坪县人口数为168028人,宁蒗县人口数为258869人。全市5个县(区)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46046人,占总人口27.8%。居住在农村人口数898724人,占总人口72.2%。

2、经济环境分析

2011年上半年丽江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87元,同比上年增长15.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7%。由于收入增加,物价上涨因素消费量呈上升趋势,人均消费5056元,同比增长8.9%。

3、自然环境分析

旅游业和自然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是依托自然环境为基础。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游客的大量流入,交通工具的增加,导致环境的污染,降低环境质量,破坏自然景区的生态环境;游客的增加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而且,游客在去景区游玩时的触摸攀爬、乱刻乱画会危及历史古迹,破坏景区的原始风貌,政府的过度开发会破坏自然景观。所以在旅游内容上更应该注重环保旅游和生态旅游。

4、文化环境分析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丽江旅游的一大特色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水融,这是丽江的魅力所在。然而,大群外来人口在丽江流动,与当地居民在接触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些交流中有对丽江的社会文化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积极方面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对年轻人而言可以通过旅游来使自己开阔视眼,增长知识和才干在丽江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在包揽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加深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二、丽江旅游产品的特点

(1)综合性。它所包含着食、住、行、娱、购、游六大组成要素。丽江的旅游市场不仅包含着人们所熟知的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物质文化,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东巴文化、摩挲风情、丽江美食。由物质与非物质的构成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提供旅游服务不仅是企业在做,政府及相关部门来相应需要参与。

(2)不可转移性。旅游产品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它不同于其他产品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比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在空间上就不能转移。

(3)需求波动性较大。旅游产品不同于平时的消费品需求稳定,旅游产品会受到政治、战争、经济、气候、文化等的影响。

三、丽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旅游环境的破坏。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来丽江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在国名素质不高的基础上,给丽江旅游景点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过度商业化。丽江古城是最明显的标志或者说其他旅游景点也是商业化严重。整个大研古城随处可见的商业街道。新华街大部分、新义街积善巷、百岁坊都是人们喜欢的购物区。

3、名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保存,比如手工文化、土特产、民风民俗等正在大量的流失。都说丽江泸沽湖有着走婚习俗,可是至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差不多在遗失,同时也包括殉情等一系列的民俗。 4、周边旅游区存在的竞争压力。丽江虽然是旅游名城,但与它相邻的大理、香格里拉,同样拥有者丰富的旅游资源,许多新开发的资源也孕育而生。由于丽江过度的商业化与环境等遭到破坏一些列的问题出现后,人们也会相应作出旅游选择。 --!>

四、丽江旅游市场对策分析

1、政府要完善旅游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在旅游中营造氛围、塑造旅游形象,还应该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旅游业正常良性运转。

2、要营造保护民族文化环境,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挽救濒危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丽江市民和外来旅游者的旅游文化意识,使大家从思想上保护丽江旅游资源,同时也应该大量宣传可持续发展观。

3、加强媒体宣传,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各种公共活动来宣传丽江的旅游文化,为发展旅游文化同时也应该借鉴吸收外来的优点。引导丽江的文化产业朝正向发展。(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宗晓莲.丽江古城民居客栈业的人类学考察[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3—67

篇8

引 论

歌德说“世间万物皆是隐喻。”自古以来,民族发展的产物,就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简而言之,诸如民族民居庭院这样的物质产物就是民族文化的直接载体可以探索到他们的审美情趣,民居精髓,继而接触到整个民族最深层的内在文化。在多元的民族文化发展之路上,发展准则的把握,一直都存在着难以衡量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的标准就是文化,只有注重文化保留的发展,才能支撑一个民族真正的内在精神。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美与共”这一主题正是我们一直追求各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方向。以一颗对待文化的虔诚之心,探求摩梭人文化的精髓,以民族元素的基础作为对文化深度探索的基石,目的是使文化传承和理解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当下里格半岛民居中的摩梭文化

里格半岛的民居是商业化与当地民族文化元素的结晶,临海的观景房依旧沿用了木质框架结构,废弃了门楼的牲畜棚和杂草堆放的功能。一楼一般用整块的玻璃替代了原先的木材,用作可以观景的餐厅,很多户人家依旧在一楼设立了火铺,用来招待客人接待游客;二楼三楼则一般是游客的住房,依旧是临海的一面用落地玻璃来观景,二楼三楼的视野可以充分看到泸沽湖的湖上景色。旅游房内部,是由木椤房演变而来,观景的落地玻璃取代了全封闭式的木椤房墙面,整根的原木也保留了原始文明与母语文化的交融。其外,原木上的点对应文化也与民居祖母房中人为的白色圆点相呼应,显得自然而活泼。

二、由里格半岛民居民族文化运用的思考和总结

(一)里格半岛民居改造带来的思考

就里格半岛的民居文化浅谈,当今少数民族地域性的民居追求的本质成为当地居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拥有民族地域环境和建筑空间的特征和制约的因素中,如何使之能够表现得更接近于摩梭人理想化的生活场景,让泸沽湖民居更能显示民族地域性的迷人和神秘风光,而不是简单的风景区旅游酒店,便成为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回应。根据实地考察结合当地人文因素,由于人们更多地强化物质文明的建设,由此带来了在设计中人与传统文化的分离,传统文化元素多样性在民居商业化中正在流失; 过度商业化使民居地域特色走向淡化,丰富多彩摩梭文化正在消失。甚至可以说,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民居建筑的文化,乃至优秀的传统色彩文化都在走向枯萎。在与里格半岛乃至整个开发比较先进的商业化旅游房当中,我们仍看到民居旅游房多余文化保护的许多问题:

1、过快商业化,忽略了摩梭人居民族文化的传承。过快的商业化却也凸显了民居在规划和发展上的不足,首先,因为先后涌进的外商,基本上承包了大部分的民居,摩梭人当地人家只有少部分是在自己的意愿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下改造了民居住宅,而这一部分的居民保留了民居当中的大多数民族元素,这部分建筑民居的改造也是根据本身的需要为出发点的,这对保护当地摩梭母系氏族的文化文明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部分外商的出发点却只是商业化,在承包当地建筑和民居的改造与经营之后,取材于当地元素的简单运用,并没有深入从当地文化和居民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这样非常不利于摩梭原始文化和建筑古朴元素的保留。

2、同时,里格半岛由于三面临湖的位置,属于规划造成的道路不便和环境污染也非常值得深思。因此,我们可以说里格半岛的尝试和开发是一块炼金石,这更需要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里格半岛上开发和设计的利与弊。

(二)由里格半岛民居探讨现代民居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平衡

民居旅游房在现代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让新的民居庭院既要凸显地域性尊重民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与发展文化,又能够更好的利用旅游资源创造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双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民居文化运用与环境协调。民居的整体规划与局部改造,不可能脱离庭院空间的整体抛弃摩梭人旧的大家族居住系统。只针对民居旅游功能的考虑、变化或只针对民居便于观景的改造进行的再次文化重组都是不完整的,必须要和整个空间的环境协调起来,强调民居摩梭人民族元素的高度提炼性,宗教文化性,在变化中求得整体统一的文化诉求。

2、摩梭人民族文化中的象征作用。元素的提炼体现着民族、地域、宗教、民俗,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保护常常需要加强这种特性,深入探究摩梭人的文化历史,才能提炼出对位的象征性符号。某种元素用来长期的表达某一特定内容就会逐渐形成这种元素的既定功能―象征性。这种象征作用的民族元素已根植于当地人们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特定空间的民居。例如在祖母房中的男柱女柱以本教和喇嘛教的教义图案为主, 体现宗教文化神秘美感。

3、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生理、心理和情感的作用。民族元素的运用讲究同时与生理、心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具有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不同的文化元素对摩梭人来说代表着着不同的情感,游客也能通过高度抽象的文化元素暗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判断。例如在民居文化庭院中,聚会功能的场地铺装可以采用色彩活跃或者统一的石材铺装的原始的载歌载舞的壁画抽象元素。用铺装效果增加环境氛围,使人感受到民族音乐节拍的跳跃和环境抽象元素的统一,与舞曲节律跳动相协调,以获得很好的心灵感官和良好的视听效果。

4、对当地人口和民居的保护。摩梭人在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下,趋向于移居或者外出务工,而把自身旅游资源,民居甚至是服饰租给外商,造成文化流失,政府应当给予宏观的支持,给予泸沽湖原宿居民更多的优待和帮助政策,让摩梭人能够用自己的能力经营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同时,我们应该宣扬这种“美美与共”的文化保护发展原则,让大家共同维护宝贵的多元化文化。加强美育教育与建设,让人们意识到自身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结 论

整个里格半岛虽成功商业化但在文化保护上却也存在很多问题,民居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不是一个模式就放之四海而皆准,对成功保护与发展文化的方法方式哪怕对我们有一点启示也就值得了。

综观整个泸沽湖地区的少数民族民居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民居是阐释地域性文化思想、承载梦想的绝佳媒介。在民居设计中无论什么样的民族元素相应表现什么样的民族思想内涵,都只是为了书写胸臆,表达民族核心文化。当代文化保护和发展中,我们更要地域性的中西部小城市或者是农村的新人居环境,传承民族文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应该下意识有责任的影响和引导当地的文化保护,只有这样,才会在文化充分得到保护的前提下,让我们的种族,民族特征得以福泽万年。

【参考文献】

[1]吴正光.西南民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白云翔.民居建筑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篇9

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带动了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古镇旅游最吸引人的往往是它积累了百年以上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它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古镇被开发成景点,此举虽然给古镇及周边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过激的经济效益不仅使古镇商业气息浓厚,更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而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古镇仅提供走马观花的游览方式,浅尝辄止的景点观赏。因此,发展古镇旅游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引入可持续发展。

一、商业化对古镇旅游开发的影响

首先,古镇以人工建筑为主要物质形态,人工建筑没有自然景观的自我修复功能,这就意味着一旦被外界破坏就很难恢复原貌,即使被现代技术所修复,也失去了古镇的韵味。其次,古镇的商业化必然会改变原住民的生活方式,而原住民本是古镇的魂,这一改变意味着古镇原始生态被改变。最后,古镇的布局是与其发展模式相适应的,而古镇的商业化将直接改变古镇的原始布局,也存在超出古镇承受能力的风险。这样只会加速古镇商业化的“死亡”。

二、实证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人员范围为西塘、周庄的本地原住民、旅游景点游客、商铺工作人员。结合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实施调查。

(二)江南地区古镇旅游开发商业化的表现调查结果

1.西塘古镇

西塘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2003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曾获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因多部著名影视作品在此取景而被大众熟知,从而成为旅游热点。旅游业在西塘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收入占家庭收入来源的33.9%。然而,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也使西塘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产品同质化。西塘古镇内商铺虽多,但相同或类似的店铺重复率较高,且经营的商品单一化和低层次倾向明显。特色小吃、纪念品与其他古镇高度雷同。很多手工艺小商品大多由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买入。失去了其传统特色和手工价值,文化附加值不高,缺乏具有西塘特色的产品。

(2)因追求利益而超负荷接待游客。据统计,2016年2月10日的8.76万人次为西塘单日接待人数历史最高。但西塘古镇区面积仅1.04平方公里,这样的游客数量显然是超负荷的。在高铁站有很多“黄牛”打着帮忙逃票的幌子坑宰游客。再加上古镇中有122条巷弄交错纵横,门票的查看任务十分艰巨。好在西塘已出台规定,一旦黄牛或当地居民帮忙逃票被抓将负法律责任。游客多为自驾游,西塘景区开设的停车位供不应求,一些游客会占据景区周边居民的停车位,给居民造成困扰。景区内多为狭窄幽长且临河的长廊,经常因为游客拍照的停顿而变的拥堵不堪,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心情。一到晚上酒吧一条街喧嚣不已,噪音过大,不仅与幽静、怡然的古镇面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且还影响周边居民的作息。现已规定酒吧营业时间不得超过晚上11点。但古镇内及周边因旅游兴起的民宿多为私人开设,并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入住不用办理相关手续,甚至不需要身份登记。因此,还有一些隐蔽的“红灯区”。更为严重的是,西塘古镇内的一些公家建筑被私人买卖,政府却不予管理。

(3)古镇自然和人文环境恶化。西塘古镇核心区商铺密集,巷道窄小,产生的大量垃圾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十分影响古镇面容。商铺多为外来商家经营,环境保护意识差。作为西塘古镇灵魂的胥塘河被两岸的商家肆意排放污水。好在政府已经为西塘建造好排水系统,胥塘河中也有古镇安排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巡逻捞垃圾。古镇的生活型功能消退,原来很多的小卖铺、缝纫店等基础生活日用品店基本已经没有了,一方面是地租抬高负担不起,另一方面是古镇内原住民的减少,基础日用品市场变小。经外来商家改造后古镇店面基本为酒吧、民宿、饭店、旅游纪念品店等。西塘独有的传统文化日新衰落。

(4)给古镇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拉大贫富差距。西塘发展旅游业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西塘古镇内及周边的房价、物价也节节攀升。一些原住民将景区内或周围的房子租给外来商来获得较高的房租,一些居民既没有额外经济来源还要负担高涨的物价。贫富差距拉大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居民对古镇旅游的发展的皱眉。

2.周庄古镇

周庄历史悠久,有着“中国第一水乡”之誉。它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被认为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汉文化的瑰宝。周庄是江南水乡古镇中旅游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快的古镇,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落后的村镇称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无处不在的商业开发纷纷挤进周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的特色不鲜明,项目和活动雷同。如今的周庄已是“五米一处猪蹄膀,十米一个阿婆茶,到处都是假古董,满街都是黄三轮”的景象。而作为特色活动的水乡游也是每个江南古镇基本都有的活动。好在周庄为弘扬传统文化恢复重建了周庄古戏台。在周庄古镇旅游区内部的古戏台,每个周末都会有原味的昆曲表演。一些代表了传统水乡生活的土布坊、竹编坊和绣艺坊等也有所保留。

(2)古建筑遭到破坏。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周庄民居古风犹存。但仍有一部分居民保护古镇意识淡薄,热衷于旅游业带来的利益,过度建设,不惜破坏古建筑。很多人背着管理部门偷偷破墙、破窗开店。周庄的门窗原有一百多种风格和式样,但由于人为破坏,很多样式已销声匿迹。

(3)因追求利益而超负荷接待游客。2016年10月3日,周庄单日游客突破7.8万人次。1995年周庄的游客接待量仅有40万人次,2007年达到350万人次,游客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2003年因“非典”影响除外)。旅游人数的飞速膨胀给周庄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加速了古镇的商业开发,巨大的客流量为古镇带去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剧了古镇环境的破坏,导致许多游客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游客的旅游质量下降。

(三)江南地区古镇旅游开发商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发后的古镇需迎合大量游客的商业需求,导致古镇内部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进一步造成古镇的文化氛围遭到破坏;其次,古镇内部商铺经营的内容单一重复,经营模式也单一重复,缺乏文化特色;再者,巨大的人流量和不规范的商铺造成了古镇内部的生态环境恶化,店铺的废弃用品无法及时处理掉,不谈文化氛围,最基础的生态环境都得不到保障。

三、江南地区古镇旅游开发商业化的对策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及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已开发的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西塘与周庄开发旅游业后,古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西塘景区内原居住民基本都因旅游业的发展纷纷搬离,原本宁静古朴的古镇变为喧嚣嘈杂的闹市;周庄发展旅游业后,道路两旁都改为商铺,而这些商铺店主因方便做生意而破坏了无数具有江南特色的门窗。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为古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古镇的整修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保证客流量不会超出当地生态环境容量。保证入驻商家占用的古镇空间在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容量内。

2.加强管理,监督保障

西塘一直以来存在的黄牛问题也是许多游客对西塘不满意的原因之一,从下高铁站一直到景^内一路都有黄牛以不同的名义宰客。另外,一些小吃店虽然有店铺但却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针对古镇外来商家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管理规定、质量标准、经营许可证等规章制度。严厉打击黑心商家和黄牛;明确商家入驻标准,不定期抽查商品的质量及商家信用。不仅对古镇景区内部进行监督,对古镇旅游带来的整条产业链都需要有所保障,如游客到达景区的方式,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力度打击租车黄牛及买票黄牛。

3.保持特色,提高质量

西塘与周庄的店铺类型、商品类型都极为雷同,从特色小吃到特色纪念品,所谓的“特色”只不过是“景区特色”而不是真正的“西塘特色”或是“周庄特色”。而真正代表西塘特色的“嘉善黄酒”、“麦芽塌饼”等也都不是当地人手工制作而是批发产品。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取得合法经营资格,并按相关管理规定规范经营,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古镇商铺在精不在多,相同或相似的商铺应避免重复出现。与古镇文化氛围相冲突的商铺(如酒吧、快餐店)更加不应该出现。要着重研究特色产品,创立并保持自己的产品特色与市场形象,避免低水平模仿。

4.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几年,西塘和周庄的环境每况愈下,过量的垃圾没办法得到及时的处理,水污染、绿植破坏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极为严峻。古镇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就是当地特色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相依存的生物圈体系,人们只顾巨大的利益终将导致古镇的破败和没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需要全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不仅要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更应该提高当地居民对古镇的保护意识,不为眼前利益作出妥协而阻碍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烟雨江南不仅景色迷人,更是历史悠久,而古镇正是这两者的结合体,加强对江南地区古镇旅游业的监督管理是推广江南地区文化的重中之重,希望人民群众和各个组织部门可以各司其职,还历史一个纯粹的古镇。

参考文献:

[1]王云才,石忆邵,陈田.江南古镇商业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2):49-54.

[2]王云才,陈田,郭焕成,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15(6):708-712.

[3]朱松节,沈济清.论周庄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技术与市场,2010,17(8):178-179.

篇10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作为村落文化组成部分的民间艺术面临商业化的挑战。民间艺术商业化带来最直观的部分就是经济收益,然而,民间艺术的商业化过程中可能会丧失艺术固有原味,成为形式单一、缺乏内涵的“商品”展示等等诸多的问题,而那些不能商业化的民间艺术又可能会逐渐衰落甚至消亡。有关于民间艺术在商业化趋势中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包括如何挖掘民间艺术的商业价值为旅游业所利用)以及在商业化趋势中民间艺术如何继承与发展问题,而且多侧重于从理论层面上论述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开发和保护,民间艺术商业化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深入剖析龙游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及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就民间艺术如何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获得进一步的弘扬和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丰富相关研究,并为当地文化管理部门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浙江龙游民间艺术发展困境调查

1.1浙江龙游民间艺术资源概况

龙游县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尤其以民舞为最,有滚花龙、断头龙、脱节龙、硬头狮子、貔貅、小脚灯、十二月花名、三国走马灯等近20个品种100余组。其辖下湖镇镇,镇域面积101.64平方公里,下辖39个村,两个居委会,总人口4.94万人,是一座具有浓郁商业氛围的商埠重镇。该镇民间艺术非常丰富,先后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民间艺术之乡、省历史文化村镇、省东海明珠等称号,现有民间文艺队伍64支,参与演员达2218人;共有15个民间舞种,其中龙舞8种,狮舞37对,彩灯4支,坐唱班15个。最近十来年,该镇民间舞蹈队伍频繁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参加演出,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两项表演金奖,在西博会上16头硬头狮子献艺狂欢节,受到了组委会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1.2调查地点、时间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2年8月22日至8月30日在龙游县多个单位进行,包括龙游县文化馆,龙游民居苑,湖镇镇文化站、下叶村、新光村、下童村等,问卷对象是上述3个村的村民,访谈对象对相关政府文化部门科室负责人和3个村的村支书或村主任。这3个村都极具代表性,其中下叶村的硬头狮子,新光村的硬头狮子和貔貅,下童村的甘蔗龙、貔貅、硬头狮子和小脚灯都是远近有名的民间艺术。本次调查共进行村民问卷调查30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93.3%;对民间艺术组织负责人的访谈总共有3份,对民间艺人的访谈总共有5份,对文化管理部门的访谈有3份,基本上完成了所有预设问题。

1.3浙江龙游民间艺术发展困境调查

1.3.1对村民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1)基本信息

41-60岁的受访者及其配偶占了绝大多数,都占总数的75%。在调查的56个村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占了半数,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6.1%。受访者中务农人数占57%,打工人数占39%。通过比较年收入水平,被调查地区农民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4万之间。另外,一般来说,当家庭中有成员曾从事过民间艺术表演,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在28位受访者中,有家庭成员从事过民间艺术的只有6位,仅占21.4%。

(2)意愿调查

调查显示,共有17位受访者表示会接待表演,占60.7%,说明愿意接待民间艺术入户表演的村民占多数,民间艺术商业化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民间艺术蕴含着一种喜庆气氛和人们对未来的良好祝愿,因此图吉利成为了大多数村民的愿意接待表演的首要原因。另外,民间艺术产生于当地民间,在当地村民中会产生亲切共鸣,有8人选择了“热爱民间艺术”。对于不愿接待的11位受访者,10人选择了“不信奉”,说明村民的主观认识和信仰对其选择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在能够接受的接待费用方面,17户家庭中,13户每年平均消费50元以下,占76.5%,说明大多数家庭只是礼仪性地进行接待,并不愿意在此类消费中花费较多;3户选择了“50-100元”,这与其家庭成员经历等相关的,只有对民间艺术具有特殊感情的家庭才愿意多消费;1户选择了“100-150元”,这是因为该户是经商的,图吉利的心愿更加强烈。

在能够接受的入户表演频繁程度和最佳表演次数方面,大多数受访者对目前入户表演频率有所不满,认为次数过多;在最佳表演次数上,大多数人选择“一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村民的图吉利心理。

在谈到当地民间艺术发展存在问题时,所有受访者都认为目前存在着“参演人员老化、接班人不足”的问题,23人认为“当地民间艺术组织管理存在问题”,18人认为“当地缺少优秀的民间艺人”,14人认为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只有2人认为是设备道具的问题。

1.3.2对民间组织负责人的访谈整理分析

(1)组织负责人对民间艺术商业化原因的观点

访谈调查显示,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商业化,其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地处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有限,文化方面获得的财政资金较少,以至于各民间艺术组织长期停滞不前,设备得不到维护和更新,人员的流失也较为严重,关键是成员不愿意在节日期间无偿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表演,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激励,成员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被更好地调动起来。当政府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各民间艺术组织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多在喜庆日子里走村串户,实现数量上的增加,从而带动收益的增加。

(2)组织负责人对民间艺术商业化过程中的问题的看法

在采访中,三位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相互间的竞争。目前各组织主要还是依靠正月等喜庆日子在农村中开展演出,但“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不仅不能带来丰厚的利益收入,而且存在着各民间艺术组织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利于整个龙游县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发展。各组织目前还很少与政府其他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合作关系,需要予以突破。

表演方式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因为各组织的性质、表演内容、气氛类似,而大多数村民图的就是吉利心理,并不在意这种心理是由哪支队伍带来的。

再有就是成员老化问题。目前各组织的成员骨干都是十多年前的班底,目前平均年龄差不多50岁左右,难以满足表演体力需要,而年轻一代愿意从事表演的较少,表现突出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成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将影响该民间艺术及其组织的持续发展。

1.3.3对政府文化部门的访谈整理分析

(1)尚未制定民间艺术商业化的政策计划,缺少整合协调机制

目前文化部门对于民间艺术还处于初始的保护和开发阶段,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商业化趋势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政策思考,没有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加以引导和规范。同时,文化部门与各民间艺术组织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和协调机制,各组织之间也缺乏足够的交流;另外,政府部门也没有充分发挥各组织与企事业单位的纽带作用,不能将市场需求信息很好地反馈给各组织。文化部门表示,各村的民间艺术组织有点涣散,文化管理部门在整合地区所有民间艺术资源、实现规模效应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2)高素质人员和资金短缺问题

目前文化部门一些工作人员对文化缺少工作热情和专业知识技能。文化事业由于其自身特点,难以为地方主政者带来短期效益,在财政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文化部门获得的资金较少。而民间艺术只是文化事业中的一部分,所以得到的政府财政支持更少。政府部门不能为各民间艺术组织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也很难开展一些大型活动,造成民间艺术及其组织商业化步伐较为缓慢。

3.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商业化发展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也有着比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而且民间艺术的商业化发展模式在目前政府财政支持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调动参演人员积极性,维持民间艺术组织的生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村民不仅是民间艺术商业化的市场基础,也是其组织成员的主要来源,但频繁的入户表演影响了村民接待的积极性,偏低的福利待遇也造成较少有村民愿意从事表演;民间艺术组织商业化模式单一,表演时间集中,内容同质性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组织内部人员老化现象严重;政府文化部门尚未建立起广泛的资源整合协调机制,服务职能薄弱,存在着专业人才和资金短缺的问题。民间艺术的土壤在民间,要保护这些民间艺术,首先要保护好民间百姓对民间艺术的感情。要充分挖掘当地企事业单位和旅游景点的文化市场,通过开张表演、增设文化艺术展位等扩大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和创收能力,同时合理进行入户表演,珍惜村民对民间艺术的感情,积极听取村民的改进意见,创新表演内容。其次,可以加大表演所得分配力度,改善参演人员的福利待遇,重视精神奖励,可以开展先进演出人员的评选活动,增加演出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为重要的是各民间艺术组织要积极吸收时代新鲜素材,通过网络学习、专家指导、群众建言、个人发明等途径,使表演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表演形式类似的民间艺术组织也可以协议合作,甚至相互融合合并,做大做强组织实力。当然,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文化部门可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广泛宣传,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逐步提高民众的参与热情;创建文化表演活动市场供需平台,及时将市场需求传递给各民间艺术组织,强化市场化概念,激活民间艺术市场的潜在能量;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钟泓,郝革宗.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开发建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3):22-27.

[2]汪琳,晁岳春.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6):185-186.

[3]伍鹏.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刍议[J].时代经贸,2008(2):1-2.

[4]王会莹.商品化趋势下的民间艺术现存状态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6):54-61.

[5]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2):64-69.

[6]谢珠华.浙江省龙游县湖镇“硬头狮子”现状调查[J].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822-824.

[7]余继宏.湘西州舞龙运动商业化运作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6):237

[8]吴倩,宋维山.艺术与市场整合: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J].河北学刊,2009(1):227-229.

作者简介:

篇11

由于濒危文化遗产抢救的客观时效性与紧迫性,我国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 “行动的实践”往往多于“理性的思考”。“源生坊” 经过多年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努力,依靠云南本土的民间艺人抢救、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起到了来自于社会民间的积极作用,同时为边缘和弱势的群体搭建一个通往国际、大都市的平台。无论从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都对云南本土文化的理解、认同上做了进一步的尝试。

本文将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及传播为研究论域,通过对田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回顾,延伸至“源生坊”的创立及发展轨迹现状进行论述,以此深入探究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的途径及意义。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的形成动因及发展轨迹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简称源生坊)成立于2004年,由原云南电视台编导及纪录片独立制作人刘晓津创办。乐坊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创库艺术主题社区,其创立可以说是以田丰传习馆为“源头”的延续,本文将从一位已经逝世的中国当代音乐家田丰先生为切入点进行具体阐述。

1.田丰与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著名作曲家田丰先生不断来到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的许多具有浓厚云南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在持续不断的村寨采风体验中发现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人的急剧锐减,令他心痛不已。最终做出决定,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只身来到云南,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于1994年1月18日创建了“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一所以保存云南25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民办教育科研实体。

传习馆的运作模式非常独特,田丰亲自到云南边村落挑选一部分有威望的艺人、民间智者,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授各民族宗教祭祀、民风民俗、歌舞等传统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并以“求真禁变”来规范教学,反对旅游化、商业化表演。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护领域下,传习馆独特的传承传播观念、方法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各类学者、艺术家及中外文化保护基金会的社会人士来到传习馆参观考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观点:本土文化的传承应同自然与社会环境融合,而传习馆“博物馆式”的保护传统文化就像“鱼儿离开水难于存活”;部分当地政府和群众认为:“田丰身为一个外地人不应该来煽动民众搞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巨大冲击下, “传习馆”坚持数年后,于2000年6月陷入了经济纠纷中,被迫解散。田丰先生离开云南后,于2001年夏天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1岁。

2003年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在国内舞台上演,浓厚民族艺术表达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多处经典段落源于传习馆整理保存下来的云南民族艺术品种。当年在传习馆红河地区的民间老师施万恒和学员李怀秀参加中央电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以田丰先生整理的滇南彝族海菜腔获大赛金奖;2006年7月,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组合获第12屑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原生态唱法金奖。2003年传习馆创办10周年纪念之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调查》栏目连续播出传习馆的相关内容,引起全国广泛的重视。2013年,在传习馆创办20年之际,上海、北京艺术界均举办各种演出、论坛等活动,以此纪念田丰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伟大贡献。

2.刘晓津与云南民族源生乐坊

1994年夏天,刘晓津因工作走进了田丰传习馆,用镜头记录了传习馆7年发生的一切,也让她与云南民族文化及传习馆结下了生命之缘。在记录、研究、拍摄田丰传习馆的过程中,她与原传习馆的教员和学员们结下深厚友谊。2000—2004年,由于各种原因回家的原传习馆艺人们纷纷致电刘晓津,其中施万恒说:“田丰逝世后,学员们四处散落,为了生计有的去了歌舞团、有的外出打工,大部分回家务农了,他们现在好想再回到传习馆,回到田丰老师身边”。为此她思考着自己能做点什么。

在众多民间艺人的期望之下,经各种努力于促成了“源生坊”的成立,为完成田丰先生未完成的事业。此后,2005年9月“源生坊”11位民间艺人受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的邀请参加了美国华盛顿举办的“中国文化周”的表演活动,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赴美国巡回演出,淳朴而未加雕琢的音乐歌舞为美国音乐文化打开了另一扇天窗,令他们难以想象中国民族如此美妙的民间音乐文化。回国后“源生坊”这11位民间艺人先后受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成都“西南深处”的邀请举办了非盈利性演出。2012年10月11日晚,这些民间艺人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为第4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奉献了一台精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八面来风奏弦歌一少数民族专场音乐会”。近100分钟的演出让其院校师生真正感受到地道的云南传统原生民间歌舞,也让“源生坊”获得由中国音乐学院和太极传统音乐基金会共同发起“太极传统音乐奖”的提名。该奖授予在全球传统音乐表演、传承、理论和传播各领域有杰出贡献和创意性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传统音乐有抢救、保护、再发现和重建功绩的个人和团队。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现状

通过不断努力,作为具有传承及传播传统文化功能和影响的社会资源,学者们的学术关注与“源生坊”的实践产生关联。2004~2006年间, “源生坊”曾归属于云南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4月经主管单位云南省文化厅正式批准更名为“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中心”,现在云南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注册为独立的非企业民间组织。

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人类文明极为重要的智慧财产,它正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呵护。在传统多元文化的整个社会背景下,民间文化的传播、传承在具体的实践中如此的窘迫。但经多次考察,“源生坊”确立了新的可实施的有效传承方案,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认定等。在刘晓津的带领下,开始在云南石屏、红河县以普查、传承为基本目标,实施开展一些传承教学工作;2012年1月在石屏巴窝、桃园两个项目点实行彝族“滇南四大腔”;2月5日在红河垤施的彝族提高班第一期正式开始,乐器为垤施歌舞的重点为期两个月。此后,还会在建水或元阳哈尼、绿春彝族的传承工作有新的进展。但想要长期传承、传播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源生坊”是否还需要克服以下的困难呢?

1.资金问题

“源生坊”主要经济来源于社会资助、演出和茶坊的收益来维持。社会资助除了香港的张颂任先生外,基本没有其他稳定来源;而2008年在创库建立的小剧场,也由于观赏的人太少,最终难以维持倒闭。可以看出“源生坊”的资金周转已经远远不够,从而可能限制r它在传承、传播方面的发展。若后续资金跟不上,难以想象它是否还能继续运营下去。

2.后继无人

现在的老艺人们(岩兵、后宝云、施万恒等)年迈体衰,却很难找到接替他们的年轻传承人。后宝云的学生有上百个,几乎每个学员都会唱几句海菜腔,懂一点烟盒舞,但真正能懂其中精髓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要学起来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见寻找传承人是“源生坊”能否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云南民族源生乐坊发展探究

曾有学者们认为“田丰传习馆”是20世纪民族文化传承最悲壮的个案。的确,传统不是生而有之的先天之物,而是后天无数创新的积淀,它对云南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与实践是值得肯定的,为铸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提供材料的支持。

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之所以能轰动全国,持续至今。首先不得不承认有名人效应;其次杨丽萍总结了传习馆的失败,由“求真禁变”的宗旨发展为“求真求变”的引导理念,最后形成《云南映象》的艺术加工、舞台商业化产品,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与商业效益的双丰收,与田丰模式全然不同。

“源生坊”处于传习馆主张“求真禁变”民间文化和《云南映象》 “绝对商业化”民间文化之间,一方面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怀有虔诚的尊敬,另一方面又将传统的和时兴的连在一块,寻找自身发展的方式或规律,为发展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做了进一步尝试。虽则困难重重,但它依然坚守并顽强的前行着。“源生坊”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需要理清思绪,在此,笔者认为有3个层面应予考虑:

1.积极取得政府、民间机构的支持与合作

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传承应当是一种国家的政策行为,应促进民族文化由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提早培育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面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流失现象,这需要中国政府、社会各界关注文化消失的危险,为文化的传承制造机遇,提供环境,创立机制。

2.与高校联合.进行校园形态的传承

有意识地在学校传播本土音乐文化,这是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发挥高校在民族音乐教研领域的综合优势,努力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实践阵营中的重要平台,助民间艺人回忆、挖掘、记录、整理正在消逝的少数民族古老歌曲、音乐、舞蹈。在国内外组织以宣传和弘扬为目的的少数民族原生态歌舞演出活动,推动社会对原生态民族歌舞艺术的认识,提升民间艺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3.着力探索良性社会运作系统的建立

“源生坊”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各方面所取得的各成果,已引起多方关注。社会各界、国家文化部门等对其所进行的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来促使民间文化获得必要认可,激活机制,达到与社会需求共生,形成循环系统,从而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源生坊”当下须积极思考的。

结语在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事象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汇集了民俗、诗歌、礼仪、宗教等多种传统物种并保留至今,代代相传已成为云南文化大省创建与发展的主流,关联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中华传统民间文化之源,其根基十分深厚。虽屡经扼杀、挤压,但仍然生生不息,实现了云南民族传统文化永不止竭的生命力量。

确实,云南“源生坊”自2004年建立以来,许多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较之他们的前辈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改变并非完全因为演艺者技艺的提高,更主要是他们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社会价值观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笔者通过对“源生坊”的实地考察的发展轨迹、传承传播的现状探究,似乎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既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直接源头,又是其简化与模仿,它为当今社会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民间素材和民俗素材,也使自身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总之, “源生坊”应积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层层深入,使云南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播更加明晰化、条理化地呈现出来。在坚持本土传承探索的同时,积极拓展空间,以不回避现实的积极态度,切入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另辟一径,通过“源生坊”的实例实现传统民间文化“又一村”的美景。

参考文献:

[1]程肇琳传习馆后续故事[J]滇池,2006. (11)

篇12

民俗文化是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每个民俗文化符号,都蕴藏着特定的民族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内涵。[1]学者们对其概念、特点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市场开发利用的状况。已有的对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系统概述,现对已有的关于民俗文化文献作一介绍和评述,了解学界研究动态,为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下面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市场开发利用意义、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等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作一评述。

1.民俗文化的概念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3]菜志荣则在其文章中提出,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3]著名学者钟敬文强调,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简称。[4]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出,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繁衍历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容的文化,并随着人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不同的载体流传至今的宝贵文化。

2.民俗文化的特点

蔡志荣认为民俗文化是最草根、 最朴素、 最具内生性和最具区域性的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归属感。[3]鲁芊在提出民俗的内部属性大体上显示出三个特征:即民族的区别、阶级或阶层的差异、以及全人类的共通性。[6]尹伊君,王国武总结出,民俗文化作为生活文化,具有群体性、传承性、地域性、寄托性、形象性五大特征。[7]杨静如认为民俗文化具有内容广泛、形式丰富、雅俗共赏性、独特性的特征。[5]

综合来讲,许多学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从各个角度都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结其中所言,可简单概括为历史悠久、范围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贴近人民生活。

3.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之后,文化建设的新正在涌起。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力培育并开发文化产业等等,无一能离开民俗文化。[7]民俗文化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还具有增强人民文化认同、城市建设、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

作为一个群体或者阶层共同遵守和具有的规范,民俗起到了维系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纽带作用。[6]将民俗文化进行市场开发利用,无形中扩大了民俗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覆盖率,间接地增强人民文化的认同感。

3.2有利于城市文化建设、地方经济发展

张月婷认为民俗文化有利于城市文化的塑造。民俗文化是塑造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源依据,是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能转化出新的价值。[2]杨静如提出,民俗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论是投资经商还是旅游考察,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情况。[5]

3.3对国家经济有促进作用

谢科提出,民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是商品价值的重要源泉。民俗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8]曹瑞琴强调,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9]

4.民俗文化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4.1民俗文化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市场开发利用现状

4.1.1在影视传媒业中的运用

在《试论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出,在广告业,许多广告商通过在重要的传统节庆前夕推出广告和在广告中运用民俗吉祥图案以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表现广告主题、提高视觉效果。[10]“功夫”和“熊猫”两个民俗文化符号被外国人拿去后,通过艺术的再加工市场化运作,使《功夫熊猫2》获得了市场的青睐。[11]

4.1.2在餐饮业中的运用

餐饮业也利用节庆做营销活动。许多饭店还将民俗技艺融入饭店营销当中,推出传统的曲艺表演项目,如木偶戏、皮影戏等。[12]

4.1.3与旅游业相结合

这其中结合的最好的当属旅游业,无论是民俗主题公园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俨然已形成产业。董祖斌,冉红芳提出在全国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13]

4.2主要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我国的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水平并不高,且在市场开发利用过程中,与民俗文化本身的保护也产生了冲突。

4.2.1市场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产业化运作

篇13

河南民间美术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形式中仍旧能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它以世界万物为创作母体,生发出的艺术形象是人性纯真状态的自然流露,是河南广大劳动人民质朴的个性,单纯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河南民间美术中透露出古代东方文化的浓郁,具有深厚的影响力,能够为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提供营养,例如朱仙镇的版画,用线泼辣大胆,五色运用与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相结合,体现出传统文化在河南民间美术中根深蒂固的影响。浚县泥咕咕,历史悠久,体现了人类源于生命本源诉求的生殖崇拜愿望,洋溢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由此甚至可以遥遥推测到远古母系社会的生活状况,被专家誉为地面上的“活文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河南民间美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艺术形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另一部分艺术形式由于民俗民风的改变,逐步远离了人民的日常生活,走向衰落。要实现河南民间美术的保护开发就必须坚持将文化是民间美术发展变化的根源,坚持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创意开发,才能让其在新时期实现社会转型,为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创意开发是以文化属性为基础的。民间美术进入产业化,并不只是单纯的把民间美术进行大批量生产,将其商业化,必须加强文化属性的开发,立足于文化的产业化,这才是符合文化产业的要求和初衷。民间美术如果脱离了文化属性,只是传统符号的不断复制,这种情况虽然短期里会带来一定的商业利润,但是长期来看,过度的商业化就会导致文化“原真性”的消失,这样的民间美术品最终会因为其文化性的流失而被人们遗弃。所以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实现民间美术资源的创意开发,必须构建和提升民间美术产品的文化竞争力,坚持文化为本,走产业结合的创新之路。[1]以下是关于河南民间美术资源创意开发的几点新策略。

第一、精心设计和策划民间美术产品,走文化资源创新之路。民间美术产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蕴含着本土的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果要民间美术适应都市化、快节奏的生活,就必须对需开发的民间美术产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策划,不是任意拿来的一个民间美术样式直接进行商业生产。

1、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传统手工生产难以满足大批量的市场需求,注重民间美术中传统工艺中对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让产品更具有现代气息。例如山东工艺美院院长潘鲁生开发的“传统年画雕版再造工艺”,运用激光的技术,橡胶及硫化工艺将传统的手工雕版制作批量化生产,避免了传统版画手工雕版难以保存的问题。这种技术即保持了传统版画的风格样貌,也融入了新的技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格调,能够适应于大批量的商业化生产。

2、走文化资源创新之路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河南民间美术如何在转型期发展,在不丧失文化性的同时更加具有商业价值,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民间美术必须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重新定位,汲取新的养分,用新的样式样貌在人民大众面前呈现。在以传统民间美术造型为蓝本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中,采用现代数码技术开发相关主题,制作成卡通形象、卡通短片或是电脑手机趣味游戏,这样扩大了传统民间美术造型的运用范围,也充分体现了其角色的表现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顺应时展潮流的形式。

第二、实行以社区为单位的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地域性的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将社区和基层组织作为利益主体,进行自筹资金,实行村自制或是社区自制的模式,形成有序列的开发模式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开发。这样的形式既能够充分的调动民间资本,同时又充分体现了社区居民的直接利益,同时运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传统道德影响,对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历史风貌能够很好的保存。[4]开展以民间美术为依托的社区旅游,让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的价值,从而激发起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让居民对社区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自觉的保护。

第三、依托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创办相关企业。河北蔚县的高佃亮的剪纸厂是依托民间美术资源兴办企业的典范。他将本来属于十分个人化的艺术创作走向商业化生产,为剪纸艺术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发展方向。原本只有在本土乡民过年过节时才用的剪纸已经成为国际化的产品,推向了世界的市场。这种产业化模式十分值得借鉴。在他的剪纸厂中,每一个生产的剪纸图样都是经过他和其他成熟的剪纸艺人共同确定的,只是将剪纸的工序变为商业化的工序,这样既保证了图案纹样的审美水平,又适合市场的大批量生产销售。

总之,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不是简单的将民间美术工艺品变为商品,而是要在实现其商业化用途的同时也促进民间美术自身的发展。文化是民间美术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实现民间美术的创意开发要是文化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河南自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发展策略才能为河南民间美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肖丰,陈晓娟,李会.民间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俊涛.《对河南民间美术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作家杂志,2009(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