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内容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内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内容

篇1

1评估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中医护理操作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护理工作,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是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的前提[2]。医院收到实习护生的名单之后,护理部根据实习护生所在院校开设的课程,评估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掌握的程度,制表分组。每组实习护生中,有的系统学习过中医基本知识和接受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有的只是简单学习过中医基本知识而没有接受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还有的在学校了解过一些中医基本知识,但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更没有参加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

2医院岗前培训

作为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和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是我院的核心工作。因此,在进行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时,护理部会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我院日常中医护理工作流程,并就中医护理操作进行集中培训。让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有直观的认识,以逐步实现护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生到护士的转变[3]。并且,医院护理部会根据对实习护生中医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结果,在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有简单的感官认识之后,分层次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为其进入临床科室实习打好基础。

3临床科室一对一的带教培训

对实习护生的带教培训,医院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首先,带教教师须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和护师资格的护士承担。其次,科室根据实习护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程度,制订相应的带教计划。在我院,绝大多数的临床科室选择一对一的带教培训方法。护士长根据实习护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一对一带教培训计划。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整个带教培训过程中,注重让护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调在中医护理操作中,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4]。在培训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把护士素质中的耐心、关怀、体贴、敏捷、轻柔、沉着、冷静贯穿于整个护理实践,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以期进一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对护士的信任,不断实现护理工作的专业价值,增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5]。

(2)带教培训

每周二或周三下午为我院临床科室对实习护生集中培训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科室护士长与总带教教师在病区示教室或者办公室按实习培训计划对实习护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流程的演示和培训。带教教师把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制作成内容直观、步骤详细的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操作全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示范。护士长或带教教师组织实习护生一起讨论学习心得。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实习护生做学习笔记、带教教师做带教记录。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只有在经过科室集中培训后,实习护生方可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

4考核实习护生

实习护生在临床科室的实习周期一般为4周左右,在进入科室实习之初,科室护士长或总带教教师即给他们做入科介绍,讲明在本科室的实习计划和出科考核要求。每结束一项集中培训实习,护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5人次以上的操作之后,可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申请考核或带教教师给予再次系统的培训。考核时,要求实习护生自己准备操作用物和相关患者。在做好准备之后,告知带教教师,带教教师和护士长一同前往病室,按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进行现场考核、打分。

思考

1对带教教师的影响

为确保对实习护生开展科学、有序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要求临床科室的带教教师熟练掌握扎实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不仅提高了带教教师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带教教师的实践培训技巧。我院骨科一名工作刚满5年、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在担任带教教师的第一年年底,就被实习护生一致评为优秀带教教师,被医院评为“星级”护士。

2对实习护生的影响

篇2

专业建设起步晚。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护理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已经有十几家中医院校开设了护理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普遍脱胎于中医学专业,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偏重于医学、人文类课程较少等诸多问题。

课程设置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论证,脱离培养目标。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开设绝大多数在中医院校,受到传统中医药学的影响,课程设置仍沿用“三段式”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由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三部分组成。不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与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不相适应。

2.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趋势

目前公认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内涵标准为“系统掌握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顺应社会的需求,并反映时代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社区护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护理能力。将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有机结合。辨病护理、辨症护理、辨证护理有机结合。能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进行健康教育及咨询、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预防保健及家庭护理。

课程设置理念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夯实西医,融合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施护。课程设置改革原则课程改革在注重“三基”的同时,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以整体护理为理念,重视现代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加强人文护理知识的学习。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适应综合性医院的需求,不断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加大西医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课程比重,注重中西医结合。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开设中医护理特色课程。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以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学引领和整合临床护理;选取中医护理特色明显的病种,以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理念,根据护理程序重组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使中西医护理措施有效融合。加快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课程内容改革步伐,以顺应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改革可采用系统论的观点,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合理组合原则、环境m应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创新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研究并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增加实践课比重,以护理程序为导向,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示教、模拟实训等多种先进的实践教学形式,实验与理论并进,开发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实验、实习、网络资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从而改变毕业生就业面窄,大多面向中医院的现象。

3.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入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辩证施护从整体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应用中医理论实施护理评估,辨病辨证,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1]。将中西医护理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是目前临床疾病护理的发展趋势。经历了数千年发展的中医,具有丰富的疾病诊治以及病人养护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除此之外中医还十分注重进行养生护理,强调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护理。中医护理观念是现代护理理论的补充,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护理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融人辩证施护具有深远意义。

在护理专业中开设中医课程是医院教育中的一个亮点,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相对较短,且教师大部分只注重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知识,对怎样将基本知识在临床中进行运用讲解较少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75%的学生对中医四诊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升,这表明将辩证施护融人到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研究表明,很多护理人员由于对中医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在中医四诊能力方面极度欠缺,因此不能正确的进行辩证施护,对护理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人辩证施护的相关内容很有必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想要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对辩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人辩证施护的内容是不够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独自完成对病人危及情况的处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辩证施护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进行培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加案例分析训练,提高学生辩证施护的能力。

传统的临床理论教学中,课程内容包含西医相关知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以及治疗与护理方法等,在进行上诉内容的讲解过程中适当的融人中医辩证施护的内容,主要有: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等。异病同护主要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因此可以选择相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同病异护则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患者机体反应以及地区的不同,所变现的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护理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3]。其次还应进行辩证施膳,主要是根据药食同源的原则,食物的温热寒凉均可以对机体的阴阳平衡进行一定的调节,合理的饮食具有强身、防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篇3

中医护理实训是本科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体现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特色,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的一门学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旨在促进个体参与群体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以达到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教学群体之间积极互动,实现群体教学活动中个体间互动学习和共生发展的教学活动[2-3]。对于中医护理技术原理及操作,学生普遍反映记忆困难,知识抽象。因此,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本门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走上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级本科护理专业4个班的学生,共120人,研究时间为2018年10—12月。120名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通本科生,均为第一志愿,4个班同步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基础课完全相同,授课教师一致。将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人。实验组男4人、女56人,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9±0.7)岁。对照组男3人、女57人,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8±0.8)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是否喜欢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研究方法

2.1教学方法

我校中医护理实训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学期,共16学时,两组学生所用中医护理实训教材相同,且学时数、上课地点和教学大纲完全一致。其中,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两组教学方法见表2。

2.2教学实施

采用五步教学法开展参与式教学[4]。由于学生间已较熟悉,故让其自由分组。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7~8人。这样分组的目的是让小组成员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课前,教师提问,了解学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熟悉程度,介绍教学目的,学习中医护理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在教学辅助措施方面,避免照本宣科,可以图片和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同时,在每个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后,可以通过分享文献链接等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控时间,在学生分组练习、讨论时,了解进度及完成情况,及时点评。

2.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包括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客观评价为学生技能考核成绩和病案分析成绩,主观评价为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技能考核成绩

技能考核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占70分,内容包括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护理技术基本知识,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中医护理技术掌握程度和中医护理技术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主观题30分,为两道病例分析题,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两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问卷调查结果

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5-8],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两组统计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理解、技能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践等能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学生课后反馈

分组讨论[9-11]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反映,中医护理实训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内容难以理解,虽然有影像学资料,但仍不能很好地提升操作能力,学生进入临床后仍感到能力不足。开展参与式教学时,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内操作练习掌握相关技术,认为课前准备、课堂参与、课后考核的形式能督促其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或相关资料,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并且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4讨论

4.1角色及教学模式转变

调查显示,传统的中医护理实训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用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和学生精力,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效果并不理想[12]。中医护理实训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13-14]。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并操作演示,学生观摩学习,有时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对一指导,所以部分学生很难掌握。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同教师一起承担教学任务。课前,师生一起准备教学用具,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后,顺利通过考核。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临床情景[15-18],提出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更易掌握相关知识。通过情景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4.2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篇4

关键词 中医 护理 体会

Experienc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nursing skills

Li Xia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Qitai County,Xinjiang 831800

Abstract In the treatment of TCM,nurs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CM holds that the human body is an organic whole, for the center with five organ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unity.Therefo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hould be 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This requires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staff with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self-supervis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solid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keen observation ability an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ique is unique.The equipment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It is economic, and has less adverse reaction.Patients are easy to accept.So 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Nursing;Experience

2010年,中医护理工作指南明确将穴位按摩法、刮痧法、拔火罐法、贴药法、熏洗法、涂药法、湿敷法、耳穴埋豆法、艾条灸法列为中医护理技术,将中医传统疗法应用于临床护理范畴,通过实践,现报告如下。

中医护理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施护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其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病情观察和护理患者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全面考虑,施护得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官窍,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而腧穴是人体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又是邪气所客之处,因此通过对腧穴的刺激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机能改善,从而治疗疾病。

中医护理注重人与自然界及社会的关系,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如春夏腠理疏开,表现为脉浮、汗多、少尿,秋冬腠理致密,表现为脉沉、汗少、多尿。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若气候的异常变化,超出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调节功能失常,不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就会发生疾病。社会环境因素变化过于强烈或自身的调节与适应能力减弱,造成心理压力,处理不当也会导致疾病产生。

辨证施护则要求我们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材料,加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不同护理原则,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为一体的现代护理管理模式。

中医护理技术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慎独的职业道德:护士的工作往往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无菌技术、药物的配制、穴位的选取、神志不清患者的治疗护理等,都必须有谨慎的工作态度,不容半点马虎。慎独最能体现一个医务人员的素质,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是决定一个护士是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阴阳五行的概念与基本内容,脏腑的生理功能,经络的概念与主要内容,病因、方药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腧穴等都是需要熟记的内容,同时要遵从医嘱,辨证施护。

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士要掌握技能,必须要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认真练习基本功,例如穴位按摩,基本要求是选穴准确,按摩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才能达到舒筋整复、滑利关节,活血祛瘀,调节脏腑气血功能,增加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护士准确执行医嘱,认真“三查十对”,按照护理操作规程,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患者进行意识、体征、皮肤的评估,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例如拔火罐可能会出现水泡及处理措施,征得患者同意然后进行操作。

敏锐的观察能力:是指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问题的轻重缓急并及时处理,要随时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例如艾条灸时及时掸除艾灰,避免烫伤患者,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注意保暖等。

良好的沟通技巧:人的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的,护士面对千差万别的护理对象,同样的语言与态度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患者,护士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尊重患者的人格,既要宽容豁达,又要慎言守密,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护士的一门必修课。

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

中医护理技术方法独特,使用器械简单,操作方便,经济使用,见效快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例如:对中暑患者大椎穴刮痧,寒湿引起的腰痛患者拔火罐和炒盐70度热敷治疗,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落枕,中药煎汤熏洗治疗肛肠皮肤疾病,头部按摩治疗失眠。灸法适用于虚寒病症、遗尿、久泻、胃痛等,可起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敷脐疗法也是湿敷法的一种,根据病情不同,选择所需药物研末调和,置于神阙穴用TDP进行热疗,可明显缓解胃脘痛,小儿厌食、腹泻症状。

篇5

1.1参赛选手

首先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八项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各科护士长组织科内护士练习并一一考核,按照科室总人数的20%选派优秀护士参赛。总共有16名护士参赛。

1.2参赛项目

总体为八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选手现场抽签决定自己参赛项目。要求各科护士按照自身科室的特点设计患者诊断、病情,根据疾病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操作。比如刮痧法,内科可选择头痛、咳嗽等病症,外科可选择各种痹证等。

1.3评分标准

评委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资深老师担任。按《中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指南》标准,并增加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人性化护理的得分比例,选手操作完后由评委老师现场给予点评。

1.4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科室组织奖一个。并给与丰厚奖金。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效果评价

2.1全院护士练习中医操作的积极性提高

竞赛目的不仅是展示科室和个人的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护士勤练中医操作技术的热情。促使大家共同进步。没有模特,大家就互相在自己身上练习,力求经络、穴位的准确。科室有一位同事,对头部穴位按摩的力度和手法总是把握不好,后来就向理疗科医生请教,下班后在自己爱人头上反复练习,直至达到专业水平。通过这次竞赛加强了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其技术练兵的热情和自我表现欲望。竞赛标准的提示,感受自身技能的不足,使每位有争优的热情、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1)。

2.2中医理论知识增强

大多数护士都是西医院校毕业,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为了将操作练好,大家主动学习经络和腧穴的理论知识,比如刮痧,得了解经络的循行部位,什么病症该选择什么经络;穴位按摩,得了解穴位的定位和功效。无形之中大家的中医理论知识明显得到了提高。现在护士在病房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总是会教会患者好多中医养身治病的方法,患者都非常乐意接受

2.3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因为中医护理操作需要和患者沟通的内容特别多,比如在为患者进行拔罐治疗时,首先得告知患者拔罐处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许还会出现水泡。这就需要护士有足够的沟通技巧,既要让患者欣然接受治疗而又不能使其产生恐惧心理,每位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大家在台下观摩后可以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护士用语言、形体等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情感交流,患者处处感受到关爱之情。护士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患者及时得到指导;询问患者感受,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安全,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2.4患者满意度提高

以前经常会听到患者抱怨:中医医院治疗方法与西医医院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偶尔开几剂中药而已。现在逐渐开展中医药实用技术后,患者赞许声就越来越多了,认为中医院的治疗还确实具有中医特色!

篇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New Health Education Initiative

Zhang SuQiong

Nan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Guangyuan Central Hospital,Sichuan 628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the feasibility of new education initiatives.Methods:Nanhe Community 585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re,family care and education,skills,education,health of diet and Chinese medicine care,Massage,and other points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new health education initiatives,compar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Results585 case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receive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fore and after,Master Massage and Chinese medicine care as X2 test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Hypertension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007-0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开始走出医院,走进社区,面向家庭[1]。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得到控制,不能很好地预防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生,必须结合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防治[2]。现将2005~2007年南河片区585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

我院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内的南河片区高血压病患者,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8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kpa(90mmHg);或服降压药2周,血压<18/12kpa(140/90mmHg)者也纳入确诊高血压组[3]。愿意接受中西医护理措施的高血压病患者585例,其中男211例,女374例,平均年龄(64±16)岁。

2方法

2.1人员组成

社区护士10名,全部均为中医护士,参加了正规全科护士培训合格,掌握中医基本的望、闻、问、切,定期考核。能达到准确判断患者的神、色、形、态,以及舌诊、脉诊的动态观察,保证中医保健的质量,使中医药特色的高血压病防治能顺利开展。

2.2系统管理和干预

2.2.1建立高血压病患者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高血压病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建立中医专项档案,提供相关中医药技术服务和日常中医药服务指导,进行系统管理和干预。

2.2.2理论知识讲座。每季度由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组织高血压病中西医知识讲座一次。

2.2.3上门随访。通过每季度上门随访,特殊病例专访、座谈会等形式,提高相关人群中西医护理知识。

2.3中西医健康教育

2.3.1高血压病中西医护理知识、技能教育。开辟“高血压病中西医知识专栏”、组织“专题讲座”等,介绍中西医防治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高血压病中西医护理的基本技能。如:血压的自我监测、限盐、控制体重、药物使用方法等。

2.3.2饮食治疗:饮食宜清淡、营养、易消化、多维生素。忌烟酒、辛辣油腻之物、动物内脏、硬固类食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如,保持大便通畅。

2.3.3运动治疗指导: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生活习惯,帮助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打太极拳、散步、爬山等。运动时注意要以自己不感到疲劳为宜,要持之以恒,生活规律、处事和气、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

2.3.4家庭中西医护理:在家庭巡回的过程中,要警惕早期脑卒中的发生。如发现患者有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说话咬字不清或血压持续不降低者及时转诊治疗。对血压稳定的高血压病患者可帮助其选择服用一些适宜的中药膳。如龙井茶、决明子(每次100g)粥、山渣叶茶(高血压并有血脂过高、肥胖者),黄精茶饮(黄精30g、15g同煎取汁代茶饮)。

2.4中医药对症护理措施

由于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社会上患者对中医汤药治疗可信度高,较易接受,社区护士遵医嘱向患者提供简单易服的中医方剂以及对症护理。中医认为,异常血压值的病理机制为“气血失和”,气盛血逆则表现为血压升高,临床上可出现“头痛、晕眩”或“心悸、怔忡”或“胸、水肿”或“中风”。其病因有“根源在肾,变动在肝,关键在脾”之说。护士教会病人掌握对症护理的简单方法。①大便易干结者,忌辛辣、煎炸等燥火之物,建议早晚空腹新鲜蜂蜜20―30ml,用温开水调服。蜂蜜有较强的抑菌和调肠通便的作用。并指导患者作提肛运动,双手按摩腹部阿氏穴、尾骨末端长强穴,促进肠蠕动和血液循环,解除便秘之苦,避免便秘导致血压升高。中成药麻仁丸也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如便秘严重则可中医辨证施治采用《济川煎》加减等方剂。②失眠者,忌食生冷、羊肉之品。可压迫相应的耳穴,直至局部胀痛、发热酸麻,逐渐入睡,良好的睡眠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③眩晕者,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九蹲后改变动作应缓慢。④对脑卒中偏瘫转入社区康复的患者,协助患者选用适宜的拐杖和轮椅,最大限度利用健侧的功能和保持患侧功能位置。⑤对稳定期患者教会其打太极拳、按摩头部百会穴、太阳穴等穴位,按摩缺盆处或按摩颈动脉处至有酸麻胀痛感为止,一天反复多次。四肢有偏瘫者按摩肘关节曲池穴,使之手部有酸麻胀痛感为止,一天多次,次数越多功能恢复越快。⑥嘱其不能随变停药并讲明停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最好现身说法。

2.5中西医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价表。内容有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掌握中药护理知识认知程度和平均血压变化情况。由社区护士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南河片区的585例愿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评价,共发出585份,回收585份,合格率100%。

2.6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干预前后中药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卡方检验,对中西医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

3结果

585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前后对中药护理知识认知程度和平均血压比较见表1

从表1可见:585例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实践前后,掌握中药护理知识大大

提高,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4讨论

4.1中西医护理实施后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中药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3年的实践包括上门访视、建立中医专项档案,提供相关中医药技术服务和日常中医药服用指导,开展高血压病中西医知识讲座,采取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高血压的中西医防治知识,中西药物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在社区巡回中,充分利用家庭支持系统,高血压病患者对中药的接受率、运用率高,将养生之道与医疗保健兼于一体,促进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提高生活质量起到显著的效果。表1显示:585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实践前后对中医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

4.2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后降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平均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通过社区护士中西医结合护理指导,形成了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我护理,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情,血压下降。从表1可见,585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实施前后血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篇7

1.1 组织学习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尤其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值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等核心制度及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使护理人员明白职责所在,尽职尽责,护理工作有所依据,并有所约束。除组织学习理论,做到人人掌握外,护士长要检查各种制度具体落实情况。例如三查七对制度,人人都能熟背,而在具体临床工作中护士们是如何去体现呢?是否真正一丝不苟,做到“三查”呢?查对是否有效?明明是“核对”了床号、姓名,为何液体会接错?“请问您是叫XX吗?”和“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前者有可能因对方紧张等因素在尚未听清楚护士提问就应答而造成错误,而后者的提问方式才能得到真实答案。作为临床一线管理者,除组织学习外,更要监督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在具体的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将管理做到细处,对存在问题学会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使护理工作的落实真正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1.2 组织护理人员不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治疗护理常规》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宗旨观念,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从事护理工作。

1.3 加强组织学习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及专科知识。对护理人员培训分层管理,大、中专毕业生3-5年内以“三基、三严”为主,巩固基本知识技能,逐渐掌握专科知识、各项急救技能、应急预案,对护师、主管护师以专科知识、急救技能为主。学习内容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湖南医科大学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审的《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制的《中医护理常规与技术操作规程》为蓝本,组织学习。除要求自学外,每月组织集中学习理论、技能训练、护理查房1-2次,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练掌握、个个过关。并且每月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各1次,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巩固基本知识、扎实基本技能、急救技能,培养护理人员观察病情的能力、应变能力等。注意做好护士,尤其是新护士能力的培养,使她们顺利转换角色,适应工作需要。

1.4 多种渠道学习护理新知识、新技术。科内人员每人每年必须订阅1-2份护理相关杂志,以及通过医院订购的中国知网等途径自觉学习,并由护士长主持小讲课,以读书心得为内容,每人每年主讲小讲课至少2次,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知识,提高护理水平。有计划地安排护理人员院内进修、或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学习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直捷途径。自2007年来,根据能力考核结果,我科共安排5名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一名护士院内进修学习,护理骨干都能按要求完成学业,并将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带回,组织学习、开展。5年来,我中医科在科主任、护理部领导,护士长带领下,先后开展了艾灸、火罐、药物罐、药熨法、水针疗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等中医传统治疗,使我科护理专科治疗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规范、提高。了解护理人员的能力、学历情况,鼓励本科护士自学护理大专、护理本科,并实行奖励,学习成绩、学历与绩效工资挂钩,激励护理人员积极进取。至2011年12月,13名护士中,除1名在读大专文凭外,其余12人拿到护理大专文凭,并有2人在攻读护理本科。

2 培养护理团队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

医疗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任何临床活动甚至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所有的医疗程序都是风险与效益并存。医嘱审核不仔细、医嘱转抄不正确、因工作忙碌而忽视病房巡视、对特殊饮食的患者忘记通知、特殊检查、治疗无交待注意事项、对患者病情变化无及时发现延误抢救时机、交接班交接不清、打错针、发错药等,造成差错、事故发生而引起医疗纠纷。护理工作繁杂、强度大,且交错复杂,稍有不慎即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自迈入医院的第一步即开始,并必须贯穿在整个护理人员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把关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才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尽职尽责,才能将医疗护理差错降到最低,杜绝事故的发生,不因护理工作带给患者伤害,真正做到“救死扶伤”。护理工作的交错复杂、甚至环环相扣,决定了仅靠个人主义是不够的,高风险、高强度的护理工作必须要有护理团队团结协助。例如次日输液、口服药物的“三查七对”制度中的“三查”,不仅仅是某位护理人员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查对,还包含小夜、大夜、次日办公班三个排次的认真查对,才能将错误发生降到最低。事实证明护理工作差错不可能杜绝,在发生、发现时除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处理外,医护、 护护之间的互相配合、检查处理很关键,切不可幸灾乐祸、有不团结之心,这在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及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五年来,在病种杂乱的基层综合医院中医科,开放45张床位的繁忙护理工作中,我科没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伤害的护理差错,无医疗护理事故、纠纷发生,跟护理团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及由衷的良好服务意识密切相关,与护理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紧密相连。每位医护人员深刻认识到以病区为单位,“我们”分工合作,分工旨在强调班次职责,合作才能更好完成整体工作,互相提醒注意环节、事项,协助完成未完成、遗漏工作,互相指导工作疑点、难点,工作中老带新、高年资指导低年资,毫不保留,不隐藏知识、技能,使最复杂的“人”,不断动态变化的护理工作及时、安全、有效、保证质量地顺利完成,真正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利提升到应有高度。

转贴于 3 护士长自身素质的培养

护士长既要组织领导本病房的护理工作,又要管理病房的行政事务,掌管病房经济, 协调医护、护患以及科室之间的关系,故搞好病房管理,护士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护士长自身的良好素质决定病房管理的好坏。

3.1 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吃苦耐劳、大公无私精神。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象一座高楼失去了根基,护士长在繁重的工作中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饮食、睡眠、运动与休息,劳逸结合,保证每天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及灿烂的面容呈现在护理人员、每一位患者的面前,才能调动大家的生活热情。护理工作脏、繁、重、苦,社会地位低、报酬相对低,要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护理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着“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的牢固宗旨满足成就感才能真正不怕苦、不觉得苦。笔者一直谨记护理部主任的一句勉励语:“护士长不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一份职责”,5年来,兢兢业业奋斗在病房一线工作,来得最早,走得最迟,并影响着每一位护理人员,再忙、再苦、再累,这群可敬的天使从来不怨、不退缩。护士长掌管科室经济,首先要心无杂念,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才能信服于人。

3.2 同化素质。病房护士长以病房为主要工作岗位,与其他护理人员一样,奋斗在临床一线工作。每日提前到达病房,了解当班护士工作情况,掌握病房病人病情,听取病室报告,带领护理人员护理查房,检查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监测重要生命体征,查看病情,分析存在问题,潜在风险,预见性地布置相应措施,与护理人员肩并肩进行具体的临床操作、护理病员。带领全体护士姐妹真诚地关爱每一位患者,与患者家属沟通,用热情友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向患者表达自己的关怀和重视,营造和谐关系。言传身教,带给护理人员良好的影响,并从中充分了解每位护士的能力和特点,做到合理分工、搭配好各级人员,做到知人善用。不可走入每天护士长只查查房、走走形式,自身脱离具体的临床病房工作的误区,得不到来自护理姐妹、患者、家属的真实情况反映。

3.3 提高自身修养,具有良好的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又称自然影响力,与权力影响力不同,它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组织授予的形式,它是以个人的品德、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为基础形成的[1]。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治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诚恳的态度、细致的管理等都会影响着每一位护士,而使全体护士信服,积极支持自己的工作。关心、体贴护士,以诚相待,使护士心理信服,从而主观服从和尊敬、追随。

篇8

中医护理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随着临床护理学的进一步完善,中医护理中的特色,将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要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中医护理也像其他专业一样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推动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对我院护士进行了中医护理知识和操作的认知与态度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8名被调查者是我院护士,均为女性,年龄31.98±6.02岁(22~48岁);护龄10.80±7.50年(1~29年);学历:中专76名,大专38名,本科15名;职称:副高3名,中级55名,初级70名;岗位:护士长20名,责任护士56名,其他52名;科室:外科56名,内科60名,其他科室14名;中医护理教育背景:系中医院校毕业者3名(2.3%),参加为期1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者4名(3.1%),其余参加我院组织的中医护理培训者121名(94.5%)。

1.2 方法 制作“枣庄市王开传染病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和操作的认知与态度调查表”,包括被调查者的背景材料、中医护理相关知识及操作的可行性与掌握程度(非常认同5分,比较认同4分,一般3分,不太认同2分,不认同1分);中医护理项目开展情况(是、否)等。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相应条目及答案上打钩,答完后一并收回。共发放调查表140份,收回138份,回答完整128份,有效率92.8%,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中医护理的认知与态度 结果显示护士对中医护理的必要性认可度较高,得分率在64%~96%(得分率=得分均值/满分值),尤其对生活起居、情志调护、饮食调护、即病防变、养生保健、中医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积极性较高,得分率70%以上,而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得分率54%~65%;对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书写2项认可度相对较低;必要性、可行性、积极性及掌握程度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在0.41~0.57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士对中医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分别从职称(中高级与初级)和学历(本科与大中专)两方面对128名护士在中医护理知识:辨证施护、生活起居、情志调护、既病防变、饮食调护、养生保健、中医护理书写及中医护理操作等方面掌握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中高级职称人员对辩证施护、即病防变、中医护理书写和操作的掌握程度高于初级职称人员;本科学历人员对辩证施护、生活起居、情志护理、即病防变、中医护理书写和操作的掌握程度高于大中专学历者。

2.3 对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的认知、掌握与运用情况 中药湿敷、刮痧、穴位按摩、水针、穴位敷贴、中药灌肠、中药雾化、中药熏洗、中药敷脐、拔罐、耳穴埋豆等项目适合护士开展的认同率达50%以上,并且刮痧、穴位按摩、中医湿敷、中医灌肠、穴位敷贴、水针、中药雾化等操作项目掌握率也在50%以上,中药湿敷、中药灌肠2项目被50%以上的护士临床运用,其他项目运用较少。认为影响中医护理操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是: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不足122人(95.3%),护士人力不足119人(93.0%),医生不开遗嘱95人(74.2%),不能收费89人(69.5%),缺乏设施仪器84人(65.6%)等,详见表2。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知识与操作现状分析

3.1.1 护士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比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对生活起居、情志调护、饮食调护、既病防变、养生保健、中医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积极性较高。这与中医护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三因制宜”、及“预防为主”等原则进行护理,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以及中医护理操作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简便易行、直观安全、收费低廉、创伤小、见效快,极大地迎合了患者的需求,而深受患者喜爱和护士的肯定有关。

3.1.2 护士对中医护理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处于中等程度,这与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学基础较为薄弱有关,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仅有5.5%的护士毕业于中医院校,或接受系统的西学中培训,绝大部分毕业于西医院校,加之中医院校教育也大多定位于中西医结合方向,中医护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临床实践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三基知识和临证能力较为薄弱,尤其是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书写的认知与掌握程度较低。

3.1.3 系统培训有利于中医护理临证能力提高 调查结果表明中高级职称人员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优于初级职称者,这与护理部制定并落实中医护理相关理论与技术培训计划,每年举办“中医护理三基培训”继续教育项目,组织中医护理科研和教学,培训并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等,提高了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有关。而中医院校毕业生均为本可学历,对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优于大中专学历者。

3.1.4 影响临床中医护理运用的因素 多大数中医护理操作项目被认同为适合护士开展,并且刮痧、穴位按摩、中药湿敷、中医灌肠、穴位敷贴、水针、中药雾化等操作项目掌握率在50%以上,但仅中药湿敷和中药灌肠2个项目被50%以上的护士临床运用,提示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的临床开展不如护士对其的掌握。主要原因是护士人力不足,医生不开医嘱,不能收费,缺乏实施等因素有关。目前护士严重缺编,忙于完成治疗性护理任务,而中医护理操作一般需护士持续在病人身旁操作20~30分钟,且绝大多数中医护理项目未列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影响医护人员实施中医护理操作的积极性,也影响医院对相关设施设备的投入。

3.2 建议

3.2.1 培养高级实用型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科研人才

中医护理教育应该在坚持中医护理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层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西医护理教育增加中医护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内容;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可先在中医特色浓厚的病区进行中医护理模式病房试点,培养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为全面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打下基础;尽早着手培养中医护理专业护士,建立中医护理专业护士认证制度,成立资格认证机构,举办规范、系统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和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使中医西医护理知识与技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预防、康复、保健等领域的作用。

3.2.2 加强中医护理许研究与立法 目前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科研能让层次低,大多是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前瞻性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这与中医护理学科定位不清,缺乏科研意识、科研组织管理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等有关。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做了规定,但与针灸学、推拿学等存在诸多重叠、交叉,《护理条例》也未对中医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因此,中医护理技术的范畴、界定、执行中医护理操作的从业资质等均需要中医护理工作者进行系统研究,相关主管部门制定配套的法规、规章和规范,用法律行使予以明确规定。要运用循证护理理论与方法,加大中医护理知识的宣传,尤其是中医护理在慢性病防治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中医护理学科地位和工作质量。

3.2.3 加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护理技术操作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为管理的目标,保证其有统一的质量和标准,从而对护理行为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进行科学研究;积极争取将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列入诊疗项目和医疗收费项目中,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健康、规范、科学、有序的发展,保护护士的合法权利,避免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祖国传统医药学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在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慢性病等方面所体现出独特优势。因此,应加强中医护理队伍建设、用循证护理原则确认临床护理疗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培训,研究与推广,使中医护理技术更科学、安全和有效,促进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穆兰,陈学建,张诗文.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1):45-46.

[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华护理杂志,2012,69,(3):282-283.

篇9

高等中医院校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如何突出办学特色是每一名护理教育者应思考的问题。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战斗力,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优势,就是质量,就是水平。由此可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用人单位、服务对象及国际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培养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势在必行。

一、中医、西医院校护理本科课程比较

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的课程比西医院校的课程多一套中医基础课和中医临床护理课程,使得学生课业负担重,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将中医、西医护理知识相互融会贯通。故应优化整合中西医课程,突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特色。

二、护理院校本科实践教学状况

大多数护理本科院校将生产实习安排在最后2个学期,这样的安排,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轻视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临床问题有机结合,也不利于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护理学的实践性,应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护理学专业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获取临床经验,学会临床决策,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评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能力。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

1、建立课程体系,体现6个特点

第一,突出办学特色:夯实西医,突出中医,强化实践,加强人文,注重素质,体现个性;第二,符合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以人为中心的特点;第三,突出护理学专业的特点,护理人员的职责是: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第四,强化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计知识模块,特别注意知识模块的完整性,淡化学科界限;课时按必备知识决定,课序按知识传授逻辑设计;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最佳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要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以能够有效考察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水平为原则;选修课课程的制定要按照知识模块和知识背景设计,可采用学分制。第五,实践课要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采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第六,优化有限教育资源。

2、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新模块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由4个模块组成: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中医护理学模块。

3、人文素养课程模块改革思路

根据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应拓宽护理人才人文素养的知识面,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培养的护理人才适应于现代护理发展的需求。

4、专业基础课模块改革思路

(1)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就是使培养的护理人才具备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掌握护理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护理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议浓缩西医基础内容,使其贴近护理临床工作;护理学导论安排在第2学期;护理学基础安排在第3,4学期,实训内容从开课到实习前保持连续性;临床营养学安排在第6学期。

5、专业课模块改革思路

(1)开设专业课的目的:使学生学习护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工作方法;满足不同护理对象的需求,做好专科护理;培养护理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2)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为1:1:2;教学方法可选择PBL、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法。考核办法采用试卷、作业、实训及见习等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用已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

6、中医护理学模块改革思路

护理本科生就业考试凸显出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体现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两个并重:继承和创新并重,教学和教学研究并重;实现教育理念的六个转变。全面提升护理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心智健康成长,激发潜能,贮备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课要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

四、课程改革紧扣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

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在明确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所需的教学时间后,制定本专业的教学大纲。紧贴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各课程单元的讲授要点。确保课程讲授要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上下知识点的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有目的有层次地轻松掌握各个知识点。教材编写应采用“订单式生产”,即首先明确本专业的知识点和掌握程度后,向具备资质的知识单元的主讲人提出“订单”,有针对性地编写符合本专业要求的教材。在组织教学内容编写相应教材时,应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注意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既要衔接好讲授内容,又要摒弃重叠内容。

以上为针对目前高等中医院校护理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思路,供大家讨论和验证。

参考文献:

[1]韩丽沙,郝玉芳.商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医教育,2002,21(6):36-37.

篇10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172-02

据报道,有50%以上糖尿病患者不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和并发症的预防,不知道运动疗法的重要性,不熟悉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对使用胰岛素有恐惧心理,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糖尿病保健知识一知半解,甚至误解,有些患者甚至认为控制饮食就是饥饿疗法,而最终出现营养缺乏[1]。鉴于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现状,结合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有针对性地区别城市与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的相关研究,本组按本院不同就诊来源地域分布进行研究,分析城市与农村患者对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健康教育所需种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检查确诊,按照患者就诊来源地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其中城市组98例:男51例,女47例,年龄47~76岁,平均(57.3±6.7)岁,其中糖耐量受损17例,空腹血糖受损9例,2型糖尿病72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29例,高中以下者69例,脑力劳动者36例,体力劳动62例;公费医疗16例,医保报销29,自费53例。农村组98例:男48例,女50例,年龄48~75岁,平均(55.6±5.9)岁,其中糖耐量受损17例,空腹血糖受损10例,2型糖尿病71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7例,高中以下者91例,脑力劳动者6例,体力劳动92例;公费医疗1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84例,自费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就医来源地不同,分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其中分为基本了解、一般了解和不了解三种类型,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并且对患者所需健康知识需求入手,按照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药物指导对患者进行分类,可以重复填写,最后统计患者健康知识需求的种类,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城乡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

城市组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情况明显多于农村组(P < 0.05),且选择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的患者明显少于农村组(P < 0.05)。

2.2 城乡糖尿病患者所需指导方式比较

城市组患者中需要饮食指导的患者占63.3%,需要运动指导的患者占86.7%,需要药物指导的患者占57.1%,其中需要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农村组(P < 0.05),而需要药物指导的患者则相对农村组少(P < 0.05)。

3 讨论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理起步较晚,糖尿病教育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展的工作,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认为医生糖尿病知识更丰富更专业,糖尿病教育的主要内容应由医生承担,即医生是糖尿病教育的主要实施者[2]。很多农村患者甚至部分城市患者血糖监测不力或监测后不记录,农村患者因为经济穷困或工作繁忙等原因导致治疗的依从性差,对糖尿病不重视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病年龄提前,且症状较重,患者在生活和治疗上误区也较多,尤其是农村患者,因为受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生活环境的制约,认为糖尿病的症状就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控制好就不会出现并发症,患糖尿病就该用药物治疗,血糖正常后就该停药,对糖尿病口服药的服用方法不明白,如该饭前服还是饭后服不清楚;控制饮食就是少吃,缺少必要的血糖、血脂等的监测[3]。

通过张立颖等[4]的研究可见,患者认为健康教育需求重要性排序是从易到难的,所以建议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将容易理解的项目排在前面,而相对较难理解的排在后面,并对患者需要了解的重要术语及相关知识做出通俗的解释,尤其是食物交换份法、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等内容。本组发现城市患者需要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农村组,而需要药物指导的患者则相对农村组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城市患者所处生活环境中患者的饮食结构以及经济来源相对农村患者灵活,且较少参加体育运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休闲运动就是打麻将或扑克,很少进行中等程度的体力运动,而农村患者每天都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所需要运动指导的比率明显少于城市患者,而城市患者需要饮食指导者则多于农村组。通过本组研究同时得知,城市组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情况明显多于农村组,且选择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的患者明显少于农村组,这可能与两组患者受教育程度不同有关。

住院患者对饮食健康教育内容有着不同的需求,要满足患者饮食知识需求,护理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多学科知识,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外还应重视人的因素,注意人的社会性,研究人的需求,这样在健康教育中才能针对患者知识需求的特点,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地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有关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和解决现存的护理问题[5-7]。陈翠桃等认为,尽管经过住院期间和其他形式的宣传教育,但多数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低血糖及其处理方法、并发症的认知水平仍然较低,还有对血糖控制水平和监测认知程度也较低,这与医护人员向患者宣传定期复查工作较少以及患者的经挤承受力、知识层次有关[8-10]。所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城乡2型糖尿病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也不尽相同,城市患者对糖尿病基本指导的了解程度相对农村组高,且主要需要进行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而农村患者则需要药物指导。

[参考文献]

[1] 朱冉.糖尿病住院病人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7):35-37.

[2] 王湘郴,庄荀芳,刘红瑜,等.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9):73-74.

[3] 邓德强,李崇瑞,周江,等.糖尿病人群科普和宣传需求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66-168.

[4] 张立颖,李亚洁,朱顺芳,等.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病人营养及运动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11,18(7):5-8.

[5] 黄水英,梁艳娉,邵梦烨.糖尿病病人饮食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195-196.

[6] 费秀萍.分层强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3, 9(2):81-82.

[7] 卢晓蓉.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121-122.

[8] 陈翠桃.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医护需求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18-5019.

篇11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闵行区全部10家营利性综合性医疗机构,共106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61名,护理人员45名。

1.2 方法

自行设计的问卷分为护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5个科别。问卷内容涉及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3大类。法律知识为与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密切相关的最基本的卫生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病历书写、健康教育、临床基础知识。调查当日,随机抽查当班医生和护士。医生问卷内容以历年医师资格考试题目为题库,由区卫生局临床方面的质控专家从中选择最基本、最常见的题目,课题组按照法律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各占1/3的比例组成问卷;护士问卷从闵行区2006年护士”三基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审核确定后组成问卷。

1.3 统计分析

当场核对试卷填写的完整性,根据标准答案打分。将每人的分值录入Excel软件,并进行相应的百分制转换,然后进行求和、平均分等计算。

2 结果

2.1 总体得分

我们将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合称为执业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显示,营利性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整体得分普遍较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个专业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故判定为不及格。其中,妇科医生的平均得分最低,仅为51.88分。医生中,最低得分仅为25.00分(表1)。被调查的45名护理人员平均得分为60.98分,略好于医生,护理人员中,最低分得为32分,最高得分为84分。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执业相关知识得分分布情况,我们把得分情况按照好(>80分)、较好(70~79分)、一般(60~69分)、较差(50~59分)、差(<50分)分为5个层次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06名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83%的得分集中在“一般、较差、差”3个层次,其中“较差”和“差”的比例占51%。结果还显示,执业相关知识的得分评价在“不同专业”中的分布情况也不相同,护理专业得分相对较好,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占31%。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医生的得分评价相对较差,得分高于70分的比例低于13%(表2)。

2.2 分类得分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各科医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对不同专业医生的分类知识得分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法律知识类,内科医生掌握相对最好,儿科最差。基础知识各科医生掌握情况整体较好,平均得分68.37分。专业知识外科医生掌握相对最好,内科最差。对于各科医生而言,基础知识掌握整体相对较好,专业知识次之,法律知识相对最差(表3)。

3 讨论

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卫生法律知识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卫生技能和执业能力的基础。基本知识掌握不好,执业能力就不容乐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区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执业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4个专业的平均得分均低于60分,医生、护理人员的最低得分居然是25分和22分; 特别是妇科医生,3类知识的得分均低于其他科室的医生。69%的妇科医生知识得分集中在“较差”和“差”两挡。例如: 96%的护理人员不能正确回答如何护理留有长发的卧床女性患者;89%的护理人员不知道如何搬动劲椎骨折患者;100%的儿科医生不知道新生儿每日平均尿量;100%的妇科医生不知道过去病史应包括哪些项目;89%的内科医生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频繁抽搐,应首先如何处置;79%的内科医生不知道丙类传染病包括的内容;100%的妇科医生不知道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88%的妇科医生不知道产褥感染中,哪种细菌最易引起菌血症。

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要针对目前的情况,着力在3基本方面加强培训。完善医务人员内部考核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方面的考核。目前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的培训工作是一个弱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95%的被调查者认为无论医院管理人员还是医务人员,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都掌握不足,非常希望得到专门的培训,但只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医疗机构业已或可以联系到培训渠道,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无力解决培训问题。可见目前营利性医疗机构法律法规培训需求相当大,目前的培训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急需重视这个问题。卫生部门、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为有培训需求而无培训渠道的医疗机构牵线搭桥,让医疗机构的内部培训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引导和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提高医疗机构的执业能力。

篇12

传统的健康教育存在很多问题,缺少科学的工作模式,护士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不如人意。中医健康教育是具有组织和计划的健康教育,运用集体与个体的方式,普及养生保健方法和中医的基本知识,注重患者的饮食起居、药物预防疾病、锻炼身体。按照每天的标准护理计划,按照每个病种需要进行的治疗、检查以及护理通过发生的时间进行图表指定,护理人员负责向患者介绍,从而形成具有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的护理标准路径[1]。为探讨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的住院患者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中风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50~7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52~80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按照工作的具体情况和时间进行讲解,讲解的方式、时间与内容没有具体的要求,不进行后期评价。

观察组按照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运用一对一的教育方式,责任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各项内容宣教,进行评价并签名,积极了解患者的需求,按照情况进行多次教育、评估。护士长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情况检查,对患者进行抽查提问,促进宣教的有效实施。

1.3 中医健康教育方法

1.3.1 路径制定 护士长负责病区管理,责任护士要掌握患者与家属对健康教育的基本需求,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结合中医辩证施护与中医护理技术以及健康教育路径表,结合护理健康教育质量标准,制定中医健康教育路径表,时间作为长轴,入院指导、化验指导、检查、饮食、休息、药物直到、心理指导、活动指导、术前指导、术后指导以及出院指导作为纵轴。术前指导有患者术前皮肤清洁、床上大小便练习、饮食、术中配合要点、手术过程讲解以及心理指导等。术后指导有术后指导、术后不适例如腹痛、发热、呕吐、恶心、护肝药物、水化治疗、心理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医护人员要数量掌握中医健康路径的流程,观摩手术过程,掌握入院护理、出院护理以及常规检查指导等知识。

1.3.2 具体内容 患者入院第1天,相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介绍入院宣教、相关管理规定以及病区环境、辅助检查的意义、辅助检查需注意的事项、情志指导。患者入院的第2~3天,相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介绍各种中药与西药的治疗作用,进行服药指导,进行饮食调养,协助患者摆放肢体良肢位。患者入院的第4~14天,按照辩证分型以及各项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起居、饮食、康复、运动指导。患者入院的第15~19天,要进行康复体操、血压自测方法、自我病情观察、服药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预防复发对策、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面的学习。患者入院第20~21天,护士长与责任护士进行晨间查房时同时检查健康教育效果,并作出评价。如果患者和家属部分掌握或者没有掌握健康教育项目,就要对患者进行再教育,确保对患者进行有计划、动态、具有针对性的中医健康教育。

1.4 评价指标

运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Dorothea Barthel与Florence Mahoney设计的Barthel指数量表,其中包含着10项内容,按照是否需要帮助与程度分成0、5、10、15分,总分为100,得分越高的患者,说明其独立性越高。总分>60分为良好,60~41分为中等,具有功能障碍,具有一定依赖性。

1.5 评价方法

患者入院第1天,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做出能力评定,患者出院的第1天,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评定。

1.6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

2 结果

①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②观察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对比

③通过比较与观察,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94.26±9.30)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12±8.26)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0.25

④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64%,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0%,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0.013

3 讨论

篇13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107-03

doi:10.14033/ki.cfmr.2016.25.05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手术,分为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1]。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出现并发症,导致患者痛苦大、术后恢复不良的问题。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发展以来,此术式迅速为外科医师所接受。但是手术会对患者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会给患者带来并发症的痛苦,因此实施综合的围手术护理对术后进行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手术效果、提高临床满意度。本文选择48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出符合要求的2015年1-12月进行过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按照入院进行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25~68岁,平均(45.8±12.6)岁。48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入院前的检查结果显示,单纯性胆囊结石10例,胆囊结石伴有急性胆囊炎25例,胆囊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严重的心、肾、肝功能受损以及身体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胆囊切除手术,CO2气腹压力为12 mm Hg,然后采用三孔法对腹部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其他异常。用钛夹夹闭胆囊和胆动脉,根据顺逆结合的方法达到剥离胆囊的目的。电凝止血后对腹腔内进行清洗,在检查腹腔无异样后顺利摘除胆囊。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护理规范管理 护理管理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主要分为以下几项,(1)完善制度:制定外科腹腔镜胆囊手术的相关规章制度,让护理有章可寻,确保护理安全。(2)加强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讲解法学制度,定期组织有关医疗的法律法规的培训讲座,护理人员需认真学习,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积极的维护自身及患者的权益。(3)提高护理质量:引进行业最新设备及技术,加强对人才的基础知识的培训及管理,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管,并作出相应的考核。(4)病例书写规范:制定统一的规范,要求相关人员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各个环节进行正确的记录,详细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方便后期的总结和相关问题的解决,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5)医疗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真正的从患者角度出发,尊重患者的隐私与知情权,将服务做到每一环节。(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患者在手术前心理存在一定恐惧,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言语的谨慎性,获得患者的信任。

1.2.2 术前护理干预措施 一般来说,患者在手术前都会存在担心手术是否安全、进入陌生环境表现出恐惧和焦虑心理,因此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干预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患者疑问。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基本知识、相关注意事项、手术的方式、麻醉方式、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等,最大限度消除患者心中的焦虑,提高术前配合度。其次,术前还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需要检查术前的操作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检查药物是否备齐、有吸烟史的患者要求戒烟、术前禁止食用产气的食物等,并且督促患者术前8 h禁食,4 h禁水,做好脐周护理,术前半小时放置胃管[2],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

1.2.3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在术前准备手术所需的药物以及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手术中更需要娴熟、快速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时刻观察患者生命特征,避免手术中意外发生。

1.2.4 术后护理 在患者全麻手术后去枕平卧6 h,头部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因呕吐导致窒息的现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在2~4 L/min。在患者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让患者处于半卧位,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腹部切口张力,降低疼痛感和利于腹腔引流管的引流。鼓励患者早期床上床下活动,有效促进肠胃蠕动,避免肠粘连。手术后间隔30 min进行1次血压、脉搏的测量,需要持续操作,次数不能低于6次,间隔60 min测量1次,次数不少于3次,生命体征平稳后减少测量的次数。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落、牵拉以及扭曲折叠致使引流不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可以进食少量温开水、米汤等,若无腹胀等不适,可进食稀饭、鱼汤等,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忌油腻、煎炸之品和豆浆、牛奶等产气食物,少量多餐。期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液、腹痛、肩部疼痛等情况警惕胆瘘、出血、内脏脏器等并发症的发生,找出真正原因并进行处理。根据患者自身康复情况,进行个性化出院指导,并嘱咐患者术后需要保持心情愉悦、充分保证睡眠、注意饮食、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1.2.5 中医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首先责任护士根据对患者的全面评估进行辨证分型,根据患者所属证型,辨证施护。患者右胁疼痛时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肝、胆、交感、神门等穴。右胁胀满不适时穴位按摩,取胆囊、天枢等穴;耳穴贴压,取肝、胆、大肠、交感等穴。恶心、呕吐时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合谷、中脘、内关等穴;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腹胀遵医嘱艾灸,取穴:足三里、中脘等穴;腹胀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神阙、关元、气海等穴。发热时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穴。耳穴贴压使用前评估患者耳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排除禁忌证,每次应用以单耳为宜,留置3 d,两耳交替使用,每日按压2~3次。艾灸使用过程中防止烫伤皮肤。穴位贴敷中每天评估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注意饮食禁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对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价标准:90~100分为满意,81~9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已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自法国Mauret医师1987年率先应用腹腔镜作了第1例胆囊切除术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及亚洲等世界各地,因其具有损伤小、疼痛低、恢复快、对内脏干扰小的特点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4]。基本所有的良性胆囊疾病都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切除治疗,其中也包括单纯性胆囊结石以及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在医学界,随着微创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腹腔镜胆囊手术也被外科手术广泛运用。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不再拘泥于简单常规护理。腹腔镜手术属于细致化操作,需要加强护理规范化,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机器性能等方面的培训,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全程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本文对观察组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讲解疾病知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防止并发症的护理并结合中医护理,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加上中医护理内容,可以有效促使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使患者心理得到慰藉,促使患者手术信心倍增,并有效提高了手术护理效果和手术质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付杰,全小慧,余巧,等.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653-654.

[2]薛爱明.优质服务护理理念运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8(36):229-2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