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篇1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厘定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是从就业过程中逐步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通常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自身的就业理想,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就业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校学习或从部分社会实践中得到,它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一个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首先他的就业动机必须正确,其次,他应具备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基础能力包含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指满足岗位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差异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就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具备基础能力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只有基础能力足够,才可能顺利就业。专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了差异性能力才能从顺利就业最终走向自我创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在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工厂都面临着倒闭破产,“隐量”“存量”待就业人口巨大,加之大学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另外,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大学生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就业难。据有关部门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专业能力不足。目前,由于很多大学在考量大学生时,采用的是学分制,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注重学分积累,而忽略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自身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够,而通常学校也不会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对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很多高校都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专业,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接受能力,它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大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去学,而不是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到了什么上面。若一个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很难快速熟知新岗位所需的知识与业务,造成上手慢的局面,而单位看重的则是员工每天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由此可见,学习能力不强将严重阻碍学生就业。

3.实践能力低。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包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大学只注重让在校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大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很难满足岗位需求,还得从新学习,而很多企业又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培养这些大学生,这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部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这也会影响其实际就业。当然,创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后期就业。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要想把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必须从学校这个源头上着手。对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要逐步改革、不断完善。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来设置专业,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当前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

2.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要引导学生逐步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最终就业的主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就业的内容要全面,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多个方面,并且引导时要分层辅导,根据学生年级和学习层次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在分析引导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以及发展意向等,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不仅要内容充实,而且要有个性。要经常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要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而且还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使更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645;F24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最现实问题。就业能力的高低是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关系着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发展和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的战略问题,也是我国高校教育部门进行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评估、招生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首次提出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研究者在当时主要关注下层民众(心理有残疾或生理的人群)的就业能力,还未涉及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学者对就业能力概念界定没有达成统一,如就业力、可雇佣能力、关键能力等概念都曾是个体的就业能力。本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逐步形成的,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应聘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取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并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需要[l]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1.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是指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系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当前,部分高校按专业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出现偏专业课程,而轻基础课程的倾向,部分专业的划分和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开设存在诸多的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停的作调整,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使得高校部分专业设置脱离了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理论功底不扎实和技能不精通的现象。同时,部分高校缺乏以市场为向导的理念,致使高校的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最终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不精,许多学生只是“学”不“用”,或者重“学”轻“用”,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相脱节的现象。

2.实践能力不强

实践能力是指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尤其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求应聘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投入到工作中。然而,近几年我国毕业生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他们具有依赖性和个性较强的特征,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3.职业规划意识弱

学生拥有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系到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关系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我国高校的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太关注自己的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与规划,缺乏自我规划意识,对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还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放松感,对自我评价过高,不能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没能给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和生涯规划,导致这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等到毕业时就只能匆匆忙忙选择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第一,高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第二,重视学科内在的逻辑发展,倡导学科交叉,拓宽学科基础,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系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对于从事技术含量高、专业型工作的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难度的适度性,除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就业软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跨学科混合型应用人才。

2.创造实践机会,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首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直接和社会各阶层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学生学习团队精神、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校要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切实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合理、科学的制定实践教学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地开展实践教学,避免实践教学的形式化,切实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最后,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广泛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为大学生参加社会调研提供平台和机会[2],进一步完善在校生的见习和实习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带课题和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和岗位实践,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在大学期间进行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规划,确立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就业成功的几率。第一,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通过对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白在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学什么,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做好课程学习规划,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积极探索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环境和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明确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在职业定位后,根据职业要求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l]刘学林.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及其提高[J].职业时空,2005(14):18-20.

篇3

大学毕业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未来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呢?作为刚进入大学一年的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以便于在以后的大学生涯中做好职业规划,有步骤、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基本能力和素质,做到未雨绸缪。

一、社会适应能力

适者生存,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一项残酷的社会生存法则。简单地说就是适应社会赢得个体生存、进步、发展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这项能力同时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生存权利。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将来踏入社会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要适应社会的规范,也要适应社会的规则。在适应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谈到发展、改变的问题。这种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忘掉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放下那种高高在上、高人一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俯下身虚心向别人请教,聆听别人的教诲,努力工作,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自己。

二、决断能力

决断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任务某项工作的特殊能力。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充斥着诸多的机会和挑战,有些机会会一晃而过,这就需要个人具有这种决断能力,当机会来临时,能够当机立断,做出最佳决策,将机会抓在手中。那些社会成功人士大多具有这种良好的决断能力,把别人看来不是机会的机会牢牢抓在手中,然后运用自己的智慧最终取得成功。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三、良好的自我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个人能力的一面镜子,社会通过这面镜子对个人做出评价。因此,对于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自我表达的培养都至关重要。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要能说,二要能写。能够在公共场合准确、清晰无误、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意见、态度、要求;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规范地圆满完成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这种能力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积极培养锻炼才能获得。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的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培养这种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方面肩负着伟大的历史重任。当前在中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子,没有很好地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强调统一性,忽略了大学生多样性的发展和培养。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应该尽一切努力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意识和精神,创意性地完成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焦思维。

五、现代化信息搜寻能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教授所说的“风险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充满了很多的变数,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1]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传媒技术的崛起,无疑加剧了信息的急剧爆炸。在这个信息高速膨胀的社会,面对眼花缭乱的信息,大学生的信息搜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学会”而不是“学习”计算机技术,掌握利用计算机有效搜索所需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能力,自如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六、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中国人自古虽不缺团队合作意识,但并没有培养起真正的团队合作精神。中国的大学生大都喜欢单打独斗,缺乏必要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团队合作对社会的贡献率远远大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率。美国微软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的前七人智囊团之一的李开复先生特别强调了作为微软的精神之一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微软集团崛起乃至超强所起的重要作用。[2]

七、职业素养能力

大学生毕业生除了要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具备一些基本素养,如任务执行、工作方法、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基本的职业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否快速掌握必要的职业习惯和方法,更快地融入企业中去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衡量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快速进入职业角色,也是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

八、组织管理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他 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正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3]

九、社交能力

人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的与社会、与他人发生各种关系。大学生必然将走向社会,也必然会同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环境适应状况,而且还会极大地影响到他们事业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然大学生就业必备的能力不仅仅是以上九项基本素质能力,应该认识到一个职场人士只具备这九项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所看中的是应聘者所具有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C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8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压力增大。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职业目标不明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良好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学生就业能力到底是什么?高校又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呢?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过剩,所以就业形势极其严峻。据统计,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增至631万,2011年甚至多达660万人。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就职岗位十分有限,形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也慢慢凸显出来了。

(一)就业心态不端正

1.追求面子和高收入:这种心态在大学生中尤为突出,他们不再是想着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而是想要获取高额的收入或地位,对企业仅仅几千元的实习工资不屑一顾,更不愿从基层做起。他们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于是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2.过分追求专业对口:部分毕业生执意认为就业就得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实现自身价值。这样使得就业渠道变窄,就业难度增加。

3.对职业认识有偏差:毕业生对某些职业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盲目听从社会舆论,盲目从众,选择大众口中的“热门职业”,缺乏对该职业规章制度、职业素质、就业意识等的了解,导致就职时发现现实与传言差距很大;或者职位供不应求,导致求职失败。

4.对社会认识不足: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成熟,带着较多的想象成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大学生没有过多的社会体验,往往把社会想象得过于美好,因此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现实,导致求职失败。[1]

(二)专业技能不扎实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现阶段大学生专业能力普遍不强,由于大学生学习态度普遍不端正,学习散漫,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其次,部分学校考试要求较低,达不到企业应用标准,学生拿到文凭却缺少相应的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比如,学校考试只需达到60分便可通过,大部分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仅仅学习60分的内容,考试之后很快便忘记了。长此以往,毕业生上完大学发现什么也没学到。

此外,有的学校知识更新慢,课程内容陈旧,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时代需要,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内容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因此被企业淘汰。比如,机械专业的小王,在学校将学校所教的手工画图和CAD二维画图软件学得很好,却发现手工绘图已经基本被社会淘汰了,就连二维画图的应用也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三维的Pro/E、Inventor等画图软件,学校所教的内容早已过时。

(三)缺乏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低。由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是理论课,小部分的实习课和金工实习难以满足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的需求。再加上有的学校不认真对待金工实习,将本就稀少的操作课给去掉,换为观摩学习;以及学生对待实习和金工实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更和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于是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往往还要对其进行几个月的上岗培训才可将其入职,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不愿雇佣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原因了。[2]

(四)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将其实现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处在职业生涯中的探索期,对职业选择还未确定,因此,进行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对他们未来的就职和发展很有必要。

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想做职业规划,却不知如何进行;2.怀疑职业规划能否实现;3.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规划的必要。对于这些现象,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相关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可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者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三、缺乏职业素养和创业意识

职业素养是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素养包括诚信、团队精神、责任心、沟通交流能力、职业道德等。由于功利主义不断滋生,已经渗透大学这个神圣的学府。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很成问题,在工作岗位上也受其影响,他们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重,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得很不成熟。

创业意识的缺乏也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创业意识就是指使创业者有创业欲望的个性意识,包括创业的需要、兴趣、动力、理想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当今社会岗位有限,大学生创业不仅使自己就业,还为他人提供了岗位,更实现了人生价值,是值得鼓励的事。但是,当前的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意识,没有创业精神。[2]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求职时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找到工作。要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从课程入手,课程设置不仅要保证其科学功能,还应重视其社会功能,要锻炼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了解社会和专业的发展,并学习紧跟时代潮流的前沿知识,与时俱进。

(二)加强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缺乏,一直是大学生求职的硬伤。要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就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开展实习课程,落实加强工科的金工实习课程。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并适应社会。比如,可以建立培训基地,让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实战演练;还可以和有关单位合作,组织学生进入单位实习。注意进入单位实习并不只是看看,还应加入岗位工作,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三)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需重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开展相关课程和互动。如:邀请创业精英进行学术演讲;开展大学生创业论坛,邀请专家传授创业经验;开设创业精神选修课;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等。老师还要注意为创业中受挫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延续其创业热情。通过培养创业精神,让大学生毕业后择业渠道加宽加大,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3]

创业门槛过高,也是大学生难以创业的原因之一。普通家庭的孩子,难以拿出巨额的注册资金,更别说日后的维护和运营的费用了。就算能拿得出,一旦出现小额亏损,以应届毕业生的资产背景,也难以承受。因此,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还应该落实具体措施和政策。比如,成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提供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举办大学生创业交流会等。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刚创业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完善职业规划指导

高校应重视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开展落实职业规划辅导工作。学校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让学生制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鼓励贯彻落实该计划。可以开展模拟就业等活动,并引进相关教师教授,进行就业指导培训。还可以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评选出优秀作品供学生们借鉴。最后还可以引进科学的职业评测系统,通过点对点指导评测,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针对化。[4]

(五)提高受挫能力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企业对求职者的受挫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受挫能力弱,在遇到挫折时便会消沉、抑郁、迷茫,甚至走向极端的道路。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受挫能力也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很大帮助。要培养受挫能力,可以在大学生受挫折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挫折承受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训练处理社会矛盾的技巧。同时,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失败,只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才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提高挫折应变能力,增强应对挫折的信心。

三、结语

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大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每一所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去做的事,也是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贡献。通过以上的讨论,希望对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所帮助。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篇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 整个社会用人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大学到社会,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对大学毕业 生来说,却是人生旅途的一次重大转折。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探索毕业生就业 问题,将是我国高校扩招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

一、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就业难成为现实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全 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二、三十万人,而现在已达到四、五百万人,增长了二、三十倍。今后几 年应届 毕业生数量还会继续上升,如果较多毕业生长期不能就业,缺乏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甚至 产生心理不平衡,就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对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率将会成 为评估高校办学水平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就业率不高的学校将会招生困难,关 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因此各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从就业经费、 机构编制上给予保证。

现在已不可能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很多人都要从基层干起 ,在实践中逐步锻炼、成长。家长要适时调整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不要看不起基础性的岗位 ,否则就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孩子的及时就业。要在全社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 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应当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 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都能做好。

2、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于结构性的矛盾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 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当前,应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 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

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造成的矛盾。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因此,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刻不容缓。一是国家、社会继续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针对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二是通过发 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三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 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就业。四是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并规范市场,促进 “人岗匹配”。

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 面临就业的学生,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第一, 在新形势下,把握人才培养是第一位。

目前我国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未来20年到50年内,中国将面临更 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靠人才,靠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 素质人才,这是第一资源。如果说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话,那么发展 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和劳动者,则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问题。在 新形势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 力训练,实行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书”制度等,都是培养出适销对路人才的途径。

第二,开展对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决不是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问题。就 业指导应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学校应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针对不同年级 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的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 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确立远大的目标;进入高年级阶段,对学生 进行求职技巧、职业道德、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对毕业年级学生,指导其完成就业推荐 表和

求职信,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等。

第三,辅导大学生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 要意义,它有利于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制定培训、进修计划,从而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首 先,大学就业教育应注重大学生职业设计理论的灌输和实践的辅导。其次,高等学校大学生 素质教育应引入生涯管理思想。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其二,帮助学生 制定可行的生涯发展实施方案。这是对未来发展领域深挖掘的阶段。其三,帮助学生在自我 实现过程中不断纠偏。持续激励的引导过程,对于大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阶段价值观,坚定 的职业倾向,以及成熟地走向社会至关重要。

第四, 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为使毕业生尽快尽早的得到用人单位的信息,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信息服务,有效利用全 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目的是吸引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增加双向交流的机会, 这是一个前景巨大的网络服务大平台。

2、面临就业的毕业生应做几点准备

第一,新时期更新就业观念,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其 实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 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我们要看到,同样是做基础性的工作,大学生与没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擦皮鞋擦出了连锁店,养猪养出了几百万元的效益,电 脑养鸡出了亿元户,志愿者当上了村委会主任,这类例子很多。只要自身素质高,能够迅速 掌握行业规律,发现商机,提高技术、管理、服务水平,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 “低层次就业”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第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有很多毕业生即使面对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也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在 工作中做出成绩。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在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具有较强的学习 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三,抓住机会,早做决断。

大学毕业生要善于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抓住就业新机遇。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大学 门坎简单地降低,高校服务重心也分层次下移,有些学校的重心可以下移到社区,下移到农 村,使大部分毕业生从“高级专门人才”的光环中跳出来,变成求真务实的劳动者。正是这 些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中小公司和农村特别需要人才,也为毕业生施展才干、全面发展提 供了广阔的天地,但却常常成为毕业生择业的盲区。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抓住就业机遇的同 时 ,还要开拓就业新途径,自己去创业,去建功立业。不做被动的求职者,要做主动创造职业 岗位的创造者。

第四,掌握面试技巧塑造完美个人形象。

用人单位为了对准备录用者从思想品行、专长、能力及发展潜力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 识,往往会与毕业生约见或面晤,进行直接面试考察。对于求职者,这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 会。首先,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注意仪表和言谈举止。其次,掌握面试技巧。其一,主动 掌握时机。面试中,用人单位更多的是考察被录取对象的能力。

应试者应以自己掌握的知识 ,适时地在有限时间内介绍自己事业目标、兴趣、专长以及自己对所选单位的了解和态度, 让用人单位接纳你。其二,面试中恰当地评价自己。其三,讲究语言艺术。交谈中应试者要 善于介绍,善于理解,善于概括。最后,对面试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周济.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就业问题[j].20__,(3). 

篇6

一是普遍存在学艺。大学教育中的专业课程学习,是大学生日后就业的重要依仗,用人单位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生在进入组织以后,能够将自身所学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出来,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连基本的计算机相关知识都掌握不牢固,就谈不上可靠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考核不够严格,上课缺勤、考试形式化等现象严重。当然,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以兴趣自学、综合发展为借口。

二是为人处事技巧缺少训练,情商普遍偏低。尽管大学环境相对社会和职场而言是纯粹的,同学之间不存在利益纠葛因此也无需过于钻营于为人处事。但大学教育阶段是个人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职场人的重要阶段,学生如果完全封闭于学校内部的单纯环境,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历练,那么在走上社会是必然缺乏为人处事的技巧,在很多社交和工作场合缺乏情商,对于当今社会的很多场景下,情商甚至比智商和能力更重要。

三是普遍缺乏创造性。我国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生存竞争,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都同样的激烈。城市经济聚集了区域内的优质资源和机会,但同样竞争也更加残酷。随着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高价值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就业预期不断下降。此时国家提出的全民创业政策旨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能够在创业潮中脱颖而出的少之又少。同时在企业内部需要有创新思维,敢闯敢拼的新员工,但很多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早已禁锢,执行者占大多数,开疆拓土的创新人才可育可遇而不可求。

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创业教育虽然已经普遍开始实践,尤其是理工科类专业,能够与企业进行很好的合作。但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创业教育仍然较少,尤其是对于没有明确技术应用和资源依靠的大学生群体,如何进行定制化的创业教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创新创业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在各行业发展中,从未像当下这样被普遍关注和推广,并能够有确切的途径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在西方国家已经很早就应用了,而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在探索创业教育措施前,必须对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其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形成科学的认知。

创业教育不等于学生创业,学生创业仅仅是创业教育的一种模式或结果,创业教育是利用创业的模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需求、组织资源、研究开发以及社会推广、社会活动的能力,并从中发现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兴趣爱好,进而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提前做好人生规划。因此,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是狭隘地为了实现创新技术或创新点的商业化,或者实现学生创业自就业。创业教育是普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教育,是课堂专业知识以外的重要素质体能渠道,并且对学生社会性格和人生规划的塑造更有意义。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就业匹配度。相比纯理论知识教育下的学生而言,创业教育下的大学生对自身的竞争力、能力模型、人生目标和发展规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学生在就业准备和选择时,必然对就业方向和就业单位有更加明确的筛选。因此学生就业期望和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更高,学生就业后换行业或换方向的概率会下降,有助于学生发展路径的优化;第二,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交际技巧以及情商都将有明显的提升,从而能够在企业招聘的各种考验中展现优势,更能快速融入团队和社会;第三,拓宽个人发展渠道。大学生走入社会后的发展往往取决于最初的选择,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个人发展局限于就业于企业,可选性也就是在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间进行抉择。但对于个人成功和价值实现评价更加宽容的今天,大学生可以选择创业或者自由职业来确定今后的人生方向。因此,创业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提前思考和试验不同人生选择下的效果,从而从中寻找到更能契合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性格能力特点的发展方向和规划。

三、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篇7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1-0121-01

一、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公共关系学科的不断发展,高校研究者和教学者进行了公共关系学科的探索,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预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是停留在理论探索上,并没有发挥公共关系学科的实际指导作用,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将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详细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融入公共关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只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局部融入了公共关系,但是应用并没有收到太多成效。虽然公共关系教学者从教学方面对公共关系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只是局部融入,并没有将公共关系教学应用于整个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获得的成效也比较低,没有将人际交流常识和技巧与自己走上社会相结合。

(2)高校并没有对公共关系教学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给予足够重视。首先是公共关系理论教学方法重视不够,从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方面来看,公共关系学的课程很难在专业课程中出现,公共关系学科的普及率比较低。其次从公共关系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二者的结合方面来分析,很多院校还是将二者分开,前者属于纯理论教学,而后者属于技能实践,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成效比较低。

二、提升公共关系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首先应该赋予公共关系课程新的理念,然后在教学方法上给予补充,从而使公共关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破冰阶段。公共关系课程一般作为大学通识课,所以开课时应该突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安排破冰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可以进行案例讨论,让学生针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危机公关事件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能力;还可以举办课堂辩论,如,企业发展和个人工作中遇到的争议性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内在气质,对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非常大的作用。

2.课后实践阶段。公共关系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而公共关系教学要想更好地融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就必须加强课后实践,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知识进行实际锻炼。比如,可以进行公众调查和公关活动调研,针对某个企业的公共活动进行分析,了解活动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到合理的方法给予解决。其次,还可以举办公关礼仪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社团举办的类似活动,公共礼仪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可以说是外在形象的主要途径,从而让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其中得到提升。

(二)具体对策分析

本文认为除了创新教学方法,具体发挥公共关系学科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

1.加强公共关系学科对大学生形象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是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而公共关系学科应该教会学会如何注重个人的穿着打扮,从而塑造完美形象。公共的核心就是形象,很多细小的方面都会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录取,而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改变自己的形象,用恰当的方法来展现自己。

2.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提升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现代社会并不是孤立的,大学生走上职场后也不是单打独斗的,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因此,公共关系学科在教学中也要以集体主义为主旨。另外,公共关系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与他人合作,让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和精神,能够进行组织内部的协调与沟通,营造和谐的团队关系,加强与他人的真诚合作,实现互相帮助,为集体的提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3.公共关系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大学生走上职场后必然会遇到各种危机事件,而如何将危机转换为组织发展的机遇成为公共关系教学的重点。本文认为公共关系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积极预防危机事件的重要性,并且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争取主动去解决。公共关系在危机事件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公共决策应该以向公众负责为基本原则,采用最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危机事件。参考文献:

篇8

1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

1.1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Beveridge于1909年首先有了就业能力的提法。英国的黑兰格和普兰德(Hillage & Pollard)于1998年将就业能力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机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得新的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能力;英国学者哈韦(Lee Harvey)认为就业能力是被雇佣者自身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展示的所有技能的总和;奥佛顿( C. Overtoon)于2008年提出就业能力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而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一种非特定的工作能力。

1.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郑晓明是最早指出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和开发综合素质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黄敬宝2007年指出就业能力是指通过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 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朱新秤于2009年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及转换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需要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实现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由多项能力组成的动态复杂体系。

2 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文献梳理与分析

2.1 国外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关于就业能力的要素,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就业能力的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等三个要素。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认为就业能力可以分为6大类别和16 项基本技能。包括:基本技能、适应能力、沟通技能、自我发展技能、群体交往技能和影响能力。美国劳动部达成必须技能秘书委员会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分为了三大基础、五大能力和36 项具体技能。三大基础是:基本技能、个人品质和思考技能,五大能力为:信息的获取与使用、资源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系统处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科林·林塞(Colin Lindsay)和罗纳尔德·麦克德( Ronald W. Mcquaid)从本质属性、个人品质、基本可转换技能、关键的可转换技能、高水平的可转换技能、资格和教育程度、工作知识背景以及劳动力市场等,6项内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

2.2 国内对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学习、思想、应聘和适应等多种能力的集合;汪怿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2];张丽华与刘晟楠提出就业能力包括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五个方面;谭诤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辨析》中就业能力应包括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终身学习和动态性特征等四个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的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其要素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

3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3.1 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丰富,国外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指导机构完备,就业指导方式灵活多样,社会、企业和高校都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体,政府宏观服务型管理。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例如:在美国,社会、企业、高校都参与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政府出台立法和提供专项资金来保障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提供指导服务。在英国,通过注重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通过实习增加工作经验等途径来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在日本,政府、学校、社会和用人单位配合,形成集配合、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

3.2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起步相对较晚,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就业指导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国内学者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侧重于在学校(就业服务、专业设置)、社会(就业环境)、学生(综合能力、就业观念)等几个维度对就业能力原因和对策分析,还有一些学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视角进行研究。如何完善就业指导课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4 借鉴及启示

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经验和国外就业指导方式,利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要素,建立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评估体系,完善我国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

篇9

[作者简介]王莉(1975- ),女,湖南湘潭人,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河南 洛阳 47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协同创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869)和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河南省战略性新兴行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成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2B45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71-03

当前,结构性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核心问题。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大学生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正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的就业能力缺口过大,使大学生就业出现“两难”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而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缺口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问题的出现是偶然的吗?就业能力缺口过大是高校的问题,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呢?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更开阔的思路来看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呢?笔者将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个人责任分担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人们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太大,其依据主要源于对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的调查。杨河清于2007年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的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武汉市人事局2006年调查发现,武汉地区企事业单位在当年有21.3%的岗位未招到合适大学生,有超过五成的企业对前去应聘的大学生不满意。山东省人才供需预测课题组2008年的调查显示,已毕业工作的大学生对所学知识评价不高,有40.1%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所学知识“很少部分有用”或“基本无用”。全球著名的咨询机构麦肯锡在2005年10月在一份题为《高素质大学生短缺,将有碍中国经济增长》研究报告中称,尽管中国毕业生人数很多,但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胜任外企工作的技能,而印度的比例为25%;由于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技能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这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有较高期待,学生对自身所学评价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现阶段因为就业能力不足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口过大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责任分担机制失衡

从被调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态度来看,较多的人把就业能力不够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学校。诚然,学校的教育与培训肯定有值得深刻反思的地方。但是,如果一谈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只能想到学校,那么这个想法未免太过简单。实际上,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劳动力市场中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有作为市场供方的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有作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问题;有作为市场需方(如企业)的问题;还有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如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支持);等等。在此借用湖南师范大学石鸥先生的一个比喻:如果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比作一辆马车,那么,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是拉动车子往前奔跑的四匹马,四方共同承载和共同负担。如果任何一方或几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奔跑中的马车失去平衡甚至发生侧翻,这其实就是我们大学生出现就业能力缺口过大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也是学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的共同责任,现阶段责任分担机制的失衡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府未建立明晰的就业能力国家框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获得就业和持续发展所需的就业能力在逐年提高,但我国却没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能力国家框架。因此,学校无法找到一个可参照的教学和培训指南,求职者无法进行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人力资源专家也没有一个可以考查应聘者能力的依据,人才市场只扮演了一个“职业中介”的角色,没有很好地履行系统、清晰和完整传达市场需求信息的职能。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就业能力置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整体国民素质提高的高度。比较突出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它们都根据本国劳动力市场特点提出了就业能力国家框架模型。美国劳工部成立了获得必要技能委员会(SCANS),由商业界、教育界和工业界的代表组成,负责调查当前和未来职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建立了国家职业信息网(O*NET)对外职业技能要求,以指导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澳大利亚政府在2002年出台《国家就业能力框架――未来的就业能力》报告,认定了8大就业技能,并明确提出就业能力框架要用在各个教育层次,用于指导学校开展教学和培训活动、指导求职者开发就业能力和指导招聘者评估求职者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也在2000年《可就业技能2000+》报告,提出本国的就业能力框架,报告把就业能力分为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

(二)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落后

很多研究表明,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是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使他们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实际上我国很多单位不愿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大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就业能力无从谈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对多家已接受实习生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单位在回答是否愿意扩大实习生招收规模时,只有10%选择愿意,30%直言不愿意,高达60%回答有待考虑。

企业不愿接受实习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法规方面的原因。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落后。目前,国内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缺什么人招什么人的救火状态,远没有做到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制定前瞻性的人才发展规划。因此,企业不会主动地、有计划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可能给大学生足够多检验和提高就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不会主动构建企业或行业的用人标准。第二,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对企业接收实习生支持不足。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在国家指令计划下接受高校学生实习。而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实习完全交由学校和企业之间运作。对于企业来说,接收学生实习可能会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由于我国目前缺乏这类政策法规,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高等学校不能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变化

技术进步加快了产业调整与升级,改变着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这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培养劳动者的高等学校来说,其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实际脱节造成了就业能力缺口。

第一,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严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应用型和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尤其在我国在产业结构转型期,大量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建设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第二,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理念存在问题。我国高校长期受到苏联凯洛夫教学思想的影响,课程理念大多遵从学科论,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学科论的理念影响下,老师在实施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关心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较少告诉学生如何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情境下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第三,不重视职业发展教育。虽然学校也开展就业指导,但这些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对就业求职,如分析就业形势、收集提供用人单位岗位信息、传授写简历和面试求职技巧等,而职业规划咨询、个人职业选择等对个人发展性的指导非常少。

(四)学生个人培养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大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方。其本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效果。一个人是否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否掌握了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是否具备基本的素质、能力和技能,是否学会向单位推荐和展示自己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能力获得和提升。如果一个学生是被动的、没有自信、缺乏足够的成就动机,也没有职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就算是学校教育水平再高、外在的就业环境再好,也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对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责任分担机制的思考

(一)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建设就业能力国家框架。国家有必要组织专家和行业人士,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与监测,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工作机制,提出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从业者的能力素质要求。另外,政府还需要建立起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充分运用网络等媒体,及时快捷地对外进行。

2.将就业能力国家框架体系纳入到国民教育培训体系中。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能力框架中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要求来具体实施教育和培训。同时受教育者可以把这个能力框架作为对就业能力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尺,从可更好地帮助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

3.加强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持。为了鼓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一些国家政府规定了对接收实习生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日本政府拨专款支持企业和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财政和税收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德国和英国政府也有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实习的政策。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对于接收学生参加实习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或立法,给予企业必要的补偿和支持,以提高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二)企业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共创共赢的理念

1.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的重要职责。企业应当改变过去短视的看法,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参加实习锻炼的机会,为提高人才素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是为自己的组织发展和人才储备提供机会。实习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企业也会了解到实习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对于企业和大学生而言是双赢的好事。

2.企业需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企业需要改变重视生产和销售,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状态,而应该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来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主动进行人才储备。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认真进行职业或岗位分析,研究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的技能素质要求,制定岗位的能力标准和要求;同时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进行人才评估和人才招聘。通过这些努力,还可以向社会和教育培训机构传递更为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

(三)进行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

对于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任务的高等教育来说,需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各种变化。如果教育教学机构无法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变化,不能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那么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就会严重滞后于市场实际需求,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办学,实现高校与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无缝”对接,值得学校认真深入地思考。

1.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分类定位,避免同质化倾向。每一所学校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定位,是侧重于研究、教学或是服务社会。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根据定位为社会培养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在国家就业能力框架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学校应当通过积极反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起与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的就业能力框架,并将其贯穿到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

2.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在国外有很多不同于学科论的课程开发模式,它们强调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课程。这些课程将学生带到具体的工作情境当中,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世界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能力、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水平,较好解决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3.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求职培训之外,还需要加大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学生参与性强,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和自觉地体验和了解社会,不断地提高自主意识,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发达国家重视提高可就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9-03-31.

[2]李岩,李志宏.强化实践环节考核提升实习教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

[3]麦肯锡.中国缺乏高素质大学生有碍经济增长[N].经济参考报,2005-10-11.

[4]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宋国学.英国高校可雇佣性开发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

[6]石鸥.责任分担对学生负担和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2).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9-02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和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提出“知识社会”观点,认为工业社会终会结束,而在后工业时代,知识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同时工业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是工人,而知识社会的主要劳动者便是知识工作者。随着知识社会的不断延伸,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已成为培养知识工作者达到社会要求素质的基本途径,大幅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为知识社会的劳动主体,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其问题根本在于:逐渐成为知识社会劳动主体的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并未适应知识社会的发展。

早在1998年欧盟《就业指导方针》就指出,欧洲就业策略的第一要素就是“提高就业能力”,以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状态。就业能力不仅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更主要的是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国内在就业能力培养问题上侧重于制定和落实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联系等,但存在着研究对象过于宽泛、与高校教育模式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二、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第一,艺术类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加大了高校就业能力培养的难度。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大学、师范类高校都设置了艺术类专业,甚至理工科院校、独立学院也纷纷上马艺术专业,造成毕业生源过剩,而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和学生整体素质下滑,很多学校不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条件,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1]。同样,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跟不上艺术类大学生人数的增长,甚至有的高校并未将就业能力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

第二,就业问题并未得到艺术类大学生本身的充分认识,使得就业能力培养在艺术类专业中未受重视。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重要的教育环境中,艺术类专业之所以异于其他专业领域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艺术类专业学费高于其他专业,倾向于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家庭环境相对较为优越,其中不乏有充分条件无需顾虑就业问题者,也普遍造就对于就业等相关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的心态;其次,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常忽视现实基础,有一定浪漫色彩,因此缺少独立规划意识,常常不屑于与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相关。

综上所述,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其他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有难度,更需建立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具体的、非程序化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三、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1.高校教育。从2005年1月在伯明翰举行的主题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培养”的第九届高等教育质量国际研讨会上交流的内容来看,现阶段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集中在如何与相关课程或领域结合提高就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和评估策略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培养就业能力等[2]。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高校教育更具指导意义。高校教育不仅可以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就业能力培养,完善大学生能力培养结构,更能联结社会,使艺术类大学生及早适应,从而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已成为就业能力研究中的重要目的和研究趋势。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实践性,更应将社会实践纳入为高校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部分。美国在就业能力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中小学就开始进行相应的通用能力或基本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大学期间主要针对大学生进行关键能力的就业能力培养[3]。对比美国长期系统的就业能力培养,我国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实践训练出发,从而弥补之前缺少的基础性就业能力教育。

3.自我认知。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不容忽视。在就业期望方面,艺术类大学生存在过高的心理预期,常忽略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追求不切实际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在就业胜任方面,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盲目的自信与自卑:自信主要表现在其相较于其他专业大学生所特有的艺术专长,自卑主要表现在其文化课程及基础技能的不尽人意;在就业取向方面,随着艺术类专业扩招,选择就读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很多并非热衷于该艺术专业,而是通过此途径得到大学学习的机会,对于未来就业无所适从,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与方法。

四、高校关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制定相应的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1.教学(专业)策略。高校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以及选择教学方案等方式,创建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高度相关的教育模式,主动高效提升其就业能力。英国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例如,Luton大学将就业技能的培养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其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技能。第二级和三级目标为培养学生具备在毕业后的工作及生活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并对其建立评估方案[4]。因此,应针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建立逐层深入的教学(专业)策略:第一阶段帮助其了解专业、探索自我;第二阶段培养艺术专业基础能力;第三阶段培养其相关就业技能。

2.实训策略。应改善艺术类大学生培养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以专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市场信息出发,为艺术类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或通过开设工作室进行实践研究,让艺术类大学生尽早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更准确更客观地自我定位,规划职业生涯以及未来发展;或通过组织实践训练团队,让艺术类大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建立关键的就业能力,为适应艺术专业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3.心理策略。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可通过帮助其了解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等现实基础等方式,克服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盲目的自信与自卑,帮助其学会审视自我,通过指导其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对自我进行客观定位,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主观评价,从而建立健康自信的就业心理。另一方面,有规划、系统地在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其他基础课程,不仅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为不擅长艺术专业的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其他专业培训的机会,并予以指导选择其他的就业途径,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吕屹.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60-61.

[2]徐中意.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报告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155-158.

[3]陈均上.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63-68.

篇11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223-01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研究

笔者以某某学院的全体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800个样本,对河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通过ASP+SQL的程序导人到SQL SERVER数据库,然后运用SQL语句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分析,对问卷的分析数据如下:

上述数据表明;学生偏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敬业精神不够,有一定程度上的诚倌缺失,如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已经和一家单位签约,而现在有另外一家单位待遇条件比第一家单位好且表示愿意接受你,这时你会怎么着做,有74%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放弃第一家的工作与第二家签约;沟通协调能力较好;而在实习经历方面,调查资料表明河南科技学院学生的实习经历从大四到大一依次减少。

2 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陷

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上看,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教育除了保留了传统功能外,其专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特征日益明显,教育不仅要使已有的知识不断延续,还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各种有用的能力,使这些能力成为受教育者在日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谋生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因而,高等学校培养有竞争能力、创新性、可就业性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成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都只是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设有一定的考核与要求。另外,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落后。与市场需求脱节。使得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频频受到用人单位设置的门槛限制,而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由于学校对其培养目标是实用性职业技术人员,在理论方面他们或许弱于一般的大学毕业生,但是由于他们有相当强的操作能力,因而有技能的灰领在劳动力市场很受欢迎。

在德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是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的,工科大学强调大学生在求学之前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生产实践,而且在新生刚入校的前三个月也要进行一定的生产实践,我国高校可以尝试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的一些改进。

3.1 学校收集总结与人才需求有关的各方面信息

学校首先要建立一个部门两个系统;

一个部门:就业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不单单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更涉及到学生培养的整个系统。因此,在高校校园内开发就业能力方面,要任命高级管理者,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就全校范围内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性的就业能力开发事宜承担起领导、协调和管理的责任,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又要推动各个院系和教学、学生管理等部门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共同开发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两个系统:(1)高校要建立人才市场信息收集系统,学校要与政府、用人单位、人才中介机构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组织就业调查,在全国采集数据,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和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2)高校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和对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与市场信息收集系统结合随时反馈市场信息,对我国经济现状及走势。对就业态势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3.2 制定并实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

学校把上述信息和预测结果通过网络或发行出版物方式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形势,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学校可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课程,指导学生认识和分析自我,确立大学期间学习目标自我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12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095-0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只有充分了解现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通过有效途径来弥补现有培养机制的不足。本文从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专业的2015届、2014届两个年级的实地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入手,以期寻求粤西高校优化教育改革、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

一、基本数据分析

选取的样本情况:选取社会学两个年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中2015届共65人,回收有效问卷43份,占66.15%;2014届共71人,回收有效问卷66份,占92.96%。问卷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对就业能力的了解程度、对自身的就业能力的评估和对学院的培养体系的评估三大部分。下面就从这三部分来分析基本数据。

(一)对就业能力的情况了解

“就业能力”一词作为专业术语,不仅是衡量在校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所在,也体现在获取工作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企业对其能力的肯定程度等方面。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分别有25.58%(2015届)和24.24%(2014届)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听说过”就业能力一词;有41.86%(2015届)和42.42%(2014届)的被调查者“只是听说过”;有32.56%(2015届)和33.33%(2014届)的被调查者“了解一些”;没有调查者“很了解”。

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将其组成要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差异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在对“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的认识中,被调查者对于“基础性能力”和“专业性能力”的认同度非常高,都在90%以上;对于“差异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认同度略低,处于80%的水平。

(二)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估

在提及“自身已经具备的能力”和“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的时候,两届的被调查者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2015届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能力”前五位分别为“责任感”(83.72%)、“为人诚信”(83.72%)、“学习能力”(79.07%)、“吃苦耐劳”(69.77%)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69.77%)。而“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的前五位分别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93.02%)、“文字表达能力”(88.37%)、“分析判断能力”(83.72%)、“思考解决问题能力”(81.40%)和“沟通协调能力”(79.07%)。两种“能力”的交集点很少,因此83.72%的2015届学生认为“只具备了一些”相关的能力。

而被2014届学生推为前五位的“已经具备的能力”分别为“学习能力”(84.84%)、“文字表达能力”(77.27%)、“思考解决问题能力”(69.70%)、“团队合作精神”(68.19%)和“分析判断能力”(66.67%)。而“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的前五位分别为“分析判断能力”(75.76%)、“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74.24%)、“学习能力”(71.21%)、“沟通协调能力”(69.70%)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66.67%)。两种“能力”的交集点明显提高,在经历了检验自身能力的大四实习阶段,2014届的被调查者的相关认识更加清晰,有25.76%的认为自身“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60.60%的认为“只具备了一些”相关的能力。

提及就业能力的获取渠道,被调查者都认同“学校专业培养机制”“个人的努力和兴趣”与“社会的磨炼”三种因素的结合。相比之下,2015届更看重“社会的磨炼”对于能力的培养。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专业培养机制”是获取能力的非重要渠道。

(三)对本专业现有的培养体系的评估

对于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的整体评价,2015届学生中74.42%认为“有一定的帮助”、18.60%的认为“几乎没有帮助”。2014届的有4.55%认为“有决定性的帮助”、68.18%的认为“有一定的帮助”、16.67%的认为“几乎没有帮助”。

涉及缺失哪些具体能力的培养,2015届认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决策能力”(55.81%)、“工作经验积累”(48.84%)、“文字表达能力”(48.84%)、“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39.53%)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39.53%);2014届认为的前五名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46.97%)、“思考解决问题能力”(45.45%)、“分析判断能力”(42.42%)、“工作经验积累”(36.36%)和“决策能力”(34.85%)。两届的被调查者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经验积累”“决策能力”四个选项上有着一致性。

对于整体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两届的被调查者都将“培养个性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少”和“理论课较多,实践动手机会少”作为第一和第二选项。

在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性课程方面,被调查者将注意点集中在了就业形势较好的“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习之上。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欠缺

就业能力是衡量专业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标准,一直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单纯的就业率不同,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挂钩,侧重的是大学生培养的整体方向和趋势。被调查者对于“就业能力”一词的陌生现状表明,专业大学生自身都没有意识到在大学中应该怎么主动培养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

专业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一方面在短期内难以从高中的紧张的填鸭式教育中适应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深受社会风气影响而滋生的普遍浮躁冒进的情绪,使得许多专业大学生很难对自身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估以来改进,并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二)专业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被调查者认为“自身具备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统一认为“只具备了一些”就业能力,就是专业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缺失的明证。

在“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问题中,被调查者的选项较为接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入选),证明专业大学生对这些能力的重视程度,可以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很好的借鉴。

(三)现存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显而易见

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培养模式的评价,被调查者认为缺失的能力正是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首那些受到重视的能力。由此可见,现存的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培养模式原本应该是培养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是实际上成为“社会的磨炼”和“个人的兴趣和努力”之后的非重要因素(见下图)。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专业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力

就业能力大致分为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第一是基础性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口才能力、适应能力等,不是课堂上老师能够传授的,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和增值。第二是专业性能力,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体现。第三是差异性能力,倡导的是个性化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是同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等)是分不开的。第四是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包括毕业生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期望与准备,也包括社会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要求。

就业能力的内容,不全是能在课堂上传授的,所以从专业大学生入学开始,就要系统地为大学生提供关于就业能力培养的观念,使大学生有的放矢地增强自身的能力。基础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需要大学生积极主动利用各种条件,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得以提升。

(二)为不同的年级量身定做特色的就业能力培养方案

大一刚入校,新生往往是好奇和适应的心理,一方面要适应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的过渡、适应远离家乡独自住校的生活过渡,另一方面是对新的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和自身的重新调整。这一时期,大学生的重心多在各种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这就要求专业培养计划能够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来增强基础性能力,有选择性地参加社团和集体活动,增强人际交往、口才、为人处世等能力,不仅能较好地完成从高中向大学的过渡时期,而且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助推力。

大二学年,大学生进入了一个充满迷惘和困惑的阶段。学生对大学学习的迷惘、对课外活动的重新反思、对自己未来的迷惘……这一时期需要专业大学生的自我重新定位、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大二学年是通过专业课程和知识对大学生进行塑造的重要时期,是充分培养专业兴趣的关键阶段,专业大学生的分化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专业培养计划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量身定做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将高中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加之部分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导致大学生无法实现良好就业。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1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1.1 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来自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还要多。大学生的就业总量大,选择方向窄,这无疑增添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和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2 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目前,在大多用人单位看来,认为大学生在求职期间存在盲目性,对于职业还没有构建起合理规划,同时综合就业能力欠缺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实现良好就业。这造成对于大学生求职者和社会用人单位而言“双输”的局面。因此,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1.3 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目前,就业率成为高校间竞争生源的重要标准之一。优质的就业率吸引更多优秀的生源,给高校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金支持,有利于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就业指导模式,优化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1.4 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提高,生源质量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有下降趋势,根据中国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周忠科指出:“我国大学阶段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现在能够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学校较少,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总体上缺乏经验、技能,知识空泛、且缺少针对性。”①因此,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模式改革,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就业能力。

2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

(1)缺乏专业性强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就业指导失效性不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机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就业服务水平,但由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性不强,资金的不足,就业指导工作仅局限于开办就业讲座,接见用人单位,有限的提供一些就业信息,这对大学生实际的需求和社会对与大学生这一实际“产品”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缺乏专职专业的指导人员,针对性不强。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比例虽然不低于1:500,但整体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熟悉学生情况,拥有一定的用人单位资源,但他们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工作的经历,对于不同工种的选择,难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3)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整体性不强。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根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②同时,许多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重点放在方法和技巧上,忽视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眼高手低、功利心强的现象较为普遍。

2.2 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1)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和不及时。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信息制度不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落后。表现在网络链接打不开、内容更新慢、时效性不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至于学生方面,缺乏关注学校就业信息的主动性,错失了一些很好的就业机会。而且学生没有养成及时向学校反馈意见的习惯,以至于学校无法切合实际的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2)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大多停留在就业指导课的开设、举办讲座、组织大学生现场招聘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调查:“高等学校中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满意。最主要的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言堂,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问学生接受如何,如同‘填鸭’。”③因此,高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势在必行。

3 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3.1 实施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抓好就业指导课和“三实”教学

就业指导“综合模式”,是指第一课堂的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第二课堂,在校内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第三课堂是指校外的社会实习、实践、实训(三实),如创业就业实习、实训基地等。

(1)构建课程设置体系,抓好第一课堂教学。首先,高校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变革。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考虑自身的特点,重视学科的内涵调整与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其次,高校应该创新创业教育,深入钻研专业教学内容,规划出几门优秀的创业教育课程,打好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再次,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努力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质来制定职业规划,有的放矢。

(2)构建素质提升体系,重视第二课堂作用。首先,高校以校园丰富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的主题活动:第一,举办关于人际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讲座或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二,举办科技文化节,提高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第三,开展演讲、辩论比赛以及征文比赛,以锻炼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第四,开展各种素质拓展训练,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次,高校开展积极的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增强自我调节功能。同时,大学生应摒弃传统的择业观,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以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该多去基层锻炼,以退促进,逐步积累自己的工作能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又解决了基层、社区急需人才的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作用。对于校内实践活动,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比如教授助教、调查人员等,适当增加“三实”教学比重,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实”教学是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寓于实习、实训、实践的教学活动课程之中,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对于校外实践活动,首先,高校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指导老师可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和就业技巧。其次,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假期兼职,比如家教、做暑假工等。再次,高校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构建大学生创业资助体系。

3.2 实施就业指导“参与模式”,重视优化学校资源

就业指导“参与模式”是指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主动参与高校就业指导和培训,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或其他中介结构的联系,帮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市场需求,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因此,高校应该强化就业指导中心与社会培训机构、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邀请相关组织参与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1)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首先,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其次,高校应把当地企业作为良好的社会资源,邀请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专家到校参观、考察,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高校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利用合作项目的机会,到企业实习和工作,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使高校大学生及早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高校应整合本校优秀毕业生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势,邀请他们回母校进行就业指导,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同时,利用往届毕业生在社会上的优势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3 实施就业指导“介入模式”,政府经济介入

就业指导“介入模式”是指政府就业政策引导,介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政府划拨专项费用,用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培训服务等,且形成鼓励投入和重点扶持的机制。同时根据就业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对就业政策加以调整,为毕业生营造公平、合理、鼓励竞争的就业环境。并加强对政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使其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政府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观念;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之更好地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2)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消除政策壁垒和体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加大人才使用和储备力度,积极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

注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