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学科性

心理学的学科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学的学科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心理学的学科性

篇1

事实表明,心理学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的学科,而且应用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生活化。另一个导致心理学多样化的原因是,在过去的历程中,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了人类心理的部分真理,但是把它们与完整的真理混淆了,也许当我们追问意志主义者、构造主义者、机能主义者、行为主义者、格式塔主义者、精神分析者以及认知主义者的观点对或错时,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更好的解释也许是,它们都是部分正确,只能揭示人类复杂心灵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暂时没有揭示出来的。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的解释的是人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它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这对于那些希望寻求普遍心理规律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二、心理学科学化统一的现实困惑

当代心理学视域的无限延伸与扩展给心理学自身带来了无限困惑,心理学史的研究一再表明心理学的统一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而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科学,是心理学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1897年威廉•詹姆斯曾对心理学做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学不过是一连串的事实;一点有关看法的闲谈和争吵;仅仅是描述水平的分类和概括;一种强烈的偏见,即我们有心理状态,并且状态是由大脑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在物理学表现其规律的那种意义上的单一规律,也不是任何结果都可以从中推演的那种单一假设……,这不是科学,它仅仅是对成为一门科学的期望。”在威廉•詹姆斯对心理学的科学性发表言论40年后的1933年,海德布雷特也得出一个与其十分相似的观点:“心理学还是一门没有做过伟大发现的科学,它还不像化学有奠定其基础的原子论、生物学有奠定其基础的有机体的进化原理、物理学有奠定其基础的运动定律那样,有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发现,也没有发现或认识到能让心理学统一的原理,心理学还没有赢得它统一大业的伟大胜利,它还没有获得既令人信服又似乎真实的综合和洞察。”

从威廉•詹姆斯与海德布雷特有关心理学科学性和统一道路观点的惊人相似来看,从威廉•詹姆斯到海德布雷特的40年间,心理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从海德布雷特到80年后的当代,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心理学是否有所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探讨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传达出多种不同的声音。科克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与其说心理学是一门单一学科,还不如说心理学是几门学科的综合;有些学科是科学的,但多数是不科学的。”因此,在科克看来,将心理学视为“心理学研究”可能要比视为“心理科学”更合适。显然,科克的这一主张已经认识到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科克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致力于整合心理学的斯塔茨,他对当代心理学做过这样一个评价:“心理学的各领域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实体,至于他们的相互关系则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规划,各研究领域都是在孤立的状态中发展,根本没有谁要求把它们自己与心理学的其它部分联系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布洛斯基曾担忧地说:“也许心理学的衰退正是整个西方世界丧失神经的一部分,甚至惊呼道心理学是一门危机的科学。”显然,以上学者持有一种悲观论,大多数心理学者都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正如马卡罗佐认为的那样,基本的过程和原理构成了心理学的核心,它们在过去的100年中基本保持相同,各分支学科只是将相同的核心内容、过程和原理应用到不同问题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关切上,理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提出一种包容性的文化观来整合与统一心理学,使其成为统一的科学心理学。其中,金布尔与斯塔茨曾试图将心理学放置到自然科学的框架下来探讨,即他们的统一观支持的是心理学的科学文化观:“心理学对统一的美好期待是来源于这样的简单事实,即认为各种各样的学科都近似于自然科学。”

金布尔还认为心理学的各种构成成分都可以采用自然科学模式来调和。心理学者威尔逊则认为可以将心理学的分歧放置到进化论的逻辑框架下来进行调和。然而,心理学的其他文化观是很难接受上述观点的,尤其是“第三种文化”从心理学的多样性出发,很难接受将心理学统一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心理学或生物科学的进化论之下的观点。因此,围绕着心理学能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的争论,在当代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心理学的科学性持有以下3种观点:心理学只是一门前范式学科而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太主观,达不到科学标准;心理学部分是科学,部分不是科学。事实上,人作为复杂的社会实体与自然实体,至今还没有一个心理学学派能成为心理学公认的范式,虽然当代心理学正朝着研究人脑的单细胞活动以及制定信息加工模型的方向发展,但是仍不能肯定认知心理学能够成为统一心理学的科学范式。目前心理学中也缺少或者至今尚未出现一个理论能够解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往往是一种理论适用于解释某一水平的心理活动,就不能解释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活动。例如,完形理论能解决知觉,但对记忆无能为力;条件反射理论能解释学习,却不能说明人格。可以预见,多样性仍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而对研究主题多样性是心理学分裂的表现这样一种观点,目前仍不能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精细化有利于对人类心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将变得更加开放,多种方法与理论的灵活选择有助于更为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三、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搭建沟通的桥梁

当代心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以及有时相互冲突的特征是未来形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正如荣格曾预测的:“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存在,或者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原理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专制,是一种伪科学的偏见……,即使这已在科学精神中发生了,也不应该忘记,科学不是生活的知识大全,实际上它只是人类思维形式之一。”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解释的是人的行为,它的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葛鲁嘉曾对目前心理学存在的形态进行归纳,认为心理学共包括6种形态: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和资源形态的心理学。他还认为,各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不仅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现代科学心理学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清除和埋葬了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相反,那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实际上成为了被埋藏的矿产,它们仍然存在着,并在特定领域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虽然当代心理学中科学形态心理学一枝独秀,统领心理学发展的风向标,但其他心理学形态仍存在,只是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地带。这种心理学多样性共存的观点也预示了心理学的另一种形态,即心理学的未来形态。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发展是基于心理学其他形态基础上的自然演进,这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发展所产生的。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必将在吸收心理学的诸多形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这种未来形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仍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彰显的是作为价值而存在的各具形态的心理学。虽然目前还不能清晰地预测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具体理论、方法取向,但是可以预见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心理学观的开放与兼容并包。传统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始终将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所持有的是一种大心理学观,它将心理学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改变心理学的自然主义和生物主义倾向;强调主观自觉性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研究,既注重对行为的研究,又注重心灵体验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改变机械主义与个体主义倾向;强调主客统一方法的运用,既注重实验方法,又注重现象学方法,改变单一实验主义或现象主义倾向。

第二,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方法的多元与综合。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心理学导论》中指出,取向多元、日趋综合是当今世界心理学的一大趋向。因此,当代心理学要综合利用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观点解释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不是同意或不同意某一流派,而是从各派的研究中得到一些有益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综合性心理学发展可资借鉴的资源。

第三,强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假设的传统心理学给心理学带来了崇高的科学地位,也给心理学带来了恶果。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它导致了重视实验数据资料的积累,而忽视理论建构,造成了盲目的实证研究和严重的理论贫困;也给心理学带来了自恃清高和对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盲目排斥,使心理学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前瞻性和丰富的文化滋养。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应更加注重小理论的大综合、大理论的新建构以及大小理论的和谐发展。

第四,理论与实践由“分离”走向“对话”。在心理学史上,除了铁钦纳主张“象牙塔”式的纯科学研究外,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流派都主张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从美国心理学会分会中应用心理学所占的比重就可见一斑。目前西方应用心理学主要应用于人事行政、工业生产、商业消费、学校教育、心理咨询、司法、医疗卫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西方心理学的分裂曾一度导致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相互贬低和仇视,这种局面未能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发展,反而加剧了心理学的分离。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要扭转这种局面,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使其从各自分离走向相互对话。

篇2

幼儿教育心理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的是儿童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以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现如今,鉴于早期教育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重视,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幼儿教学心理学是中专幼儿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所以,学好这门学科对学生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教育学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让学生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含义,深入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及发展历程。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关于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互相交叉的学科,不仅强调较高的理论知识,还注重理论知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所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手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

一、重视课本理论知识,重视课外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研究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指导幼儿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与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的互动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情景的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情景的模拟训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有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各种先进教育手段为媒介,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准则,通过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篇3

行为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创立的一门科学,但其学习原理及行为规范技术是自从人类有了文学历史以来便存在。本世纪20年代,曾在美国风靡一时。俄国的谢切诺夫(1829—1905)是第一个在行为学研究方面以严谨的实验来取代哲学臆想和偶然观察的学者。他认为:所有人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反射性的,甚至人类最高级的艺术和智力成就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连续反射作用引起的特殊联想在变态行为研究时,谢切诺夫探究了条件作用现象,但他还没有完全承认条件的作用。接着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功能时,作了著名的消化腺分泌体外引流实验,发现了条件反射规律,对后来确立的行为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为心理学真正创始人应为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年他在美国的《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行为心理学的确立。华生把心理学界定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行为的基础构成因素是刺激和反应。因此,他断言,能将一切心理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都纳入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之中,并提出S—R即刺激反应的基本公式。华生在对复杂的学习过程,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定律,即频因律和近因律。某一反应对某一刺激发生次数越多,该反应就越可能对同样刺激起反应称为频因律;同样,某一反应对某一刺激次数在时间上间隔越接近,这反应就越容易产生称为近因律。尽管后来行为心理学经过不断的充实和改造,但始终保存了华生的行为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条件刺激产生主体反应的理论认为,一个人无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后天习得的结果。这与我国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由于华生的学说对后天学习作用的重视,使得后来逐步完善的行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新的概念即学习理论。

2.师范高等专科学生的行为特点

目前,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简称师专)的学生多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年龄偏小,心理状态不够稳定,且大多属于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多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宠爱。久而久之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具体表现分述如下。

2.1 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大学生开始独立生活,对家庭及父母的依赖减弱,要求社会、老师、家长将他们作为正式的成人角色对待,希望在衣着、择友等多元社会行为方面有更多的自由,要求“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在行为上还喜欢标新立异,对成人束缚和社会的约束常有反抗现象。

2.2 情绪行为强烈而又不稳定

大学生情绪反应快而强烈,可因一件小事高兴或失望,能从高度兴奋转入沉默和抑郁。而且情绪一旦产生,便较快地转化为情绪行为。大学生的情绪行为具有很大的“动作性”,情绪体验与动作联系很密切,既可能具有建设性,又可能具有破坏性。如看到斗殴及欺侮妇女事件,有正义感的大学生常前去制止,这种行为具有良性的社会效应;反之“哥们”意气大打出手,这样的行为则具有破坏性。大学生的情绪行为,有明显的易弥散的特点,容易受环境气氛的感染。

2.3 学习行为富有创造性又具有随意性

大学生年龄相近,是人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他们不保守,对事物充满好奇的憧憬,喜欢大胆探索。他们的学习行为表现为喜欢怀疑和争论,不盲从己有的结论,勇于批判等等,纵观历史,许多重大的学术论争常是由青年学生发起。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另一特点,是不如成年人那样耐心有计划地研究和探讨问题,容易表现忽冷忽热,兴趣不稳定。例如,对某一问题怀有浓厚兴趣时可以废寝忘餐;一旦失去兴趣,积极性一落千丈,甚至会厌倦这门学科。

2.4 社会经验不足行为难规范

一些大学生在恋爱、服饰等方面遭到同学、老师的批评或指责时,不是冷静分析,却抱着“我偏要这样做”的逆反心理,不顾后果,甚至可能会做出学校和社会不认可的事。

2.5 趋众行为突出

趋众行为是大学生行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说的“一窝风”、“赶时髦”都属于趋众行为。学生在这一种环境中常感受某种气氛的无形影响。若为良性的气氛,这时所产生的趋众行为是积极的;反之,如果不爱学习之风和恋爱风盛行,这种气氛给教育带来消极作用。

当然,上述这些特点,并不是每一个师专生都一一具备或每个特点都十分突出。如果师专教育中,教师不注意及早对学生的这些弱点予以纠正,将来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所产生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3.师范高等专科教育的对策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SR公式,外界不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因此,笔者认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刚步入高校门槛的17~18岁学生就必须有的放矢地不断给予正确引导,将各种有利于他们身碰的良性刺激贯穿纖的学习过程中,并产生长期稳定的良好反应。这些反应对高师学生形成高尚的行为表现将起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高师学校应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就应着重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光荣性以及学习教育科学和专业知识的严肃性、严谨性、科学性;还要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教育,邀请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有突出成绩的先进工作者作报告,以现身说法,使刚入学的教育幼苗,对教育过程有感性认识。

其次,在不同场合(如班会或授课时),教师都必须循循善诱,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当好人类灵魂工程师重要性的认识,使新生形成正确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目的。

第三,教师要为人师表。师专的教师是“未来教师的教师教师的一切行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但要有较渊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良好的人格和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学生往往会以自己的老师为摹仿的对象,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由于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有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常常会利用这点,去诱惑甚至勾引学生。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时常向那些思想幼稚、“免疫力低”的学生,尤其女生敲起警钟,对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应晓之以理,做过细的思想工作,防范于未然。

第四,必须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并不断宣传和执行。管理制度规范的长期刺激,对学生的行为反应能起约束的作用。对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除正面教育外,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这样,不但能对违规的学生有教育作用,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正确引导的作用。

第五,学校应经常组织有益心身健康的课余活动。例如,“学雷锋”、“青年志愿者”、“献爱心”、“义务献血”及各种文体和兴趣小组活动。学生能置身于丰富多彩、有益心身的良好氛围中,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塑造和完善大有裨益。

篇4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9-02

一、引言

西方心理学史中有许多关于人的比喻,比较典型的有恩培多克勒的水、气、土、火四根说,后来希波克拉底由四根说发展出的四液说:这两种假说都是用元素混合的化学思维在类比人的气质类型。而将人作物理性的比喻始于牛顿时期,典型的代表是笛卡尔和拉・美特利将人比之为机器,这样的比喻连同洛克的“白板说”共同影响了后来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在行为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派同样物理性的将人脑类比成具有感受器(输入)、效应器(输出)以及中央控制的电子计算机。这种物理性比喻体现了还原主义、机械主义和线性决定论为特色的现代性思维。但是随着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复杂性认识的加深,以往的这种现代性思维的局限性也在逐渐暴露,从冯特开始的科学主义心理学范式不断遭受置疑。本文就是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尝试介绍一种基于网状类比的新的思考方式,同时用这种思考方式简要地阐释心理学发展本身,并对相关哲学问题作相应说明。

二、心理学中的网

可以引用一种简单的说法区分传统物理性比喻与网状比喻:“喷气式飞机是复合的,而蛋黄酱却是复杂的”[1]。或者切换到系统论的语言,两种比喻的区别是系统复合性(complicated)和复杂性(complexity)的区别。复合系统的思维强调系统可拆分,即在研究系统组成的各部分性质之后可以整合了解线性作用的系统本身,所以这样的思维方式重还原论、重决定论、体现了分析方法思维的特点;与此相反,复杂系统的思维强调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而非单向线性的,这决定了整体的功能无法还原到单个元素本身。简单的看,两种思维的差异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区别,很类似于心理学史上冯特元素主义与格式塔整体论方法的差异,但是这不是新瓶装旧酒般的对以往争论的简单重复,复杂性的思维的研究意义在以更为建设性的方式结束这样的争论,而且从目前的趋势看,“作为一种替代范式或替代范式的候补者已经不可避免”[2]。

复杂性概念很宽泛,原因之一在于复杂系统本身。“复杂系统通常是开放系统,即它们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事实上,界定复杂系统的边界往往是困难的”[1]。对于复杂性,各学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迄今为止已近50种,总结起来有两点是复杂系统的基本功能并且体现着复杂性的特征:表征过程和自组织过程。复杂性概念的不确定并不意味着对复杂性的探索是不可能的,“以强大的计算机为支持的建模技术允许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行为进行建模而不必非得理解它们[1],在这方面,心理学中联结论模型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新联结主义是一种与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形成对照的人工智能”,两者都假设“刺激(输入)和反应(输出)之间存在神经联结”,不过“新联结主义所假设的神经联结,要比桑代克所假设的复杂得多”[3]。具体说来,联结论模型是指由输入、隐含、输出三层神经元所组成的神经网络,其中隐含单元是“被假设为某种处于黑箱中的隐藏机制”[4],特定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结,在网络活动中构成一种正向或负向的反馈回路。这样的构型具有解剖学的基础。在实际的信息表征中,信息从输入层流向输出层,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受到树突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模型中被赋予权重这种数学化的指称。由于相应神经元之间的反馈回路的存在,单个的神经元不仅影响了其它相联结的神经元,而且这种影响又通过回路反馈到自身进而又作用于其它神经元,这样的非线性作用过程使得信息的表征呈现分布式的特征,即单个的神经元只是在局域范围内起作用,并不独立表征信息,信息的表征体现在整个神经网络的作用结构中,或者说体现在神经元相互作用的权重所行成的矩阵(权重空间)中。在这样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对于众多权重的调节,以获得所希望的输出矢量”[4]更简单形象地比喻是,如果定义系统初始权重空间是A1(x1,y1,z1),学习后的权重空间是A2(x2,y2,z2),学习过程就是条从A1不断逼近A2的权重空间轨迹。对于这种权重的调节,赫布法则的说明是:如果神经元相继或同时活动,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结强度就会提高”[3],数学化的表示为WBA=εVAVB,其中WBA表示神经元A映射到神经元B的权重变化,VAVB表示A、B神经元的平均发放速率,ε为常数。

赫布规则在新联结主义模式中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该规则基石上会很自然的过渡到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形成。在微观层面上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如何在宏观认知层面体现出有序性?这样的疑问很容易联想到亚当・斯密那支“看不见的手”,协同学对这支“看不见的手”本身作了跨多个学科的研究。用赫布规则对这一过程简单的解释是:联结强度增强的神经元形成细胞组合(cell assembly),同时细胞组合之间的联结成了更大范围的位相序列(phase sequence),在儿童早期这样的组合是受经验学习驱使的,但成人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和排列来学习。这种组织排列过程结果是有序性涌现(emergence),它是依靠各个神经元之间非线性的竞争和合作达至的,而且从历时角度考虑,记忆和遗忘对自组织也相当重要,“没有记忆,系统就不可能比仅仅作为镜子对环境进行反映做的更好……这个过程(遗忘)不仅为记忆创造空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所存储的模式的意义提供了度量”[1]。赫布规则中这种神经元的排列、组合在模型中依然是通过权重的调节实现的,“神经权重的变化,落在以最大活性神经元为中心的一定半径中的环状领域中”[1]。但这样的自组织过程所达至的有序性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稳定状态,因为权重调节只是帮系统选择了某一局域最小值,而整体最小值是无从确定的,因而系统的有序性实际上是介于混沌和完全稳定之间的一个临界状态,这也使得复杂系统呈现出稳定和变化相结合的特征。

在一般的认知活动中,经过调节权重形成的神经元集合体在网络中成为了特定的原型矢量,模式识别就是这样的原型矢量被激活的过程。赫布规则下形成的神经元集合体的生成的速率决定了意识的程度,当集合体的速率超过特定的阈值时产生意识;而当速率足够大时,便会产生更高级的意识水平,即元认知活动。所以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复杂)系统展现了一种自上而下(top and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and up)持续交互的过程”[5]。

保罗・西里亚斯(Paul Cilliers)将这种复杂系统的研究称之为“联结论趋法”,并从语言学中找到参照使之与另外一种被称之为“基于规则的趋法”形成对比,具体见表1。

(资料来源:(南非)西里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42页。)

保罗认为联结论趋法(approach)不同于基于规则趋法的地方在于对规则认识。基于规则的趋法强调规则的先验生成性,掌握了规则即掌握了系统,这样的系统不具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联结论趋法强调自组织形成,自组织这一概念首先排除了形而上学中的“上帝设计”,也排除了系统内部中心控制的情况,实际上在联结论的复杂模型中每个神经单元都可以作为中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适应变化。

两种趋法另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对信息的表征上。基于规则的趋法强调符号与概念的固定性,属于局域表征;联结论模型则属于分布式表征。保罗对后者分布式表征作了哲学上的类比。在语言学上,索绪尔认为符号由所指和能指构成,所指代替概念,能指代替语音形象并且由于语言系统的存在能指会固定下来,也就是说能指的意义是由它所在的语言网络决定的。在后来的解构主义哲学中,能指与所指产生了分离,“漂移的”能指之间形成了相互指称的网络,每个能指的意义是由别的能指决定的。德里达将能指对能指的作用称之为“痕迹”,在语言网络中这种作用会不断地扩展,形成痕迹的痕迹……所以意义总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意义总是不断被延迟的,而且痕迹的作用会反射回到该能指自身,从而改变它的“最初”意义――这样的过程被德里达称之为“延异”。如果将痕迹改成权重,延异改成反馈回路,联结论网络模型与索绪尔的语言系统体现着对应关系。事实上,保罗很欣喜于科学和人文的这种殊途同归,并认为后结构“也是一种敏感于所论现象的复杂性的思维风格……科学可以从这种趋法中受益”[1]。

三、网状的心理学

传统的复合思维的特点是将系统界定为一个边界鲜明的组织然后通过“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提取可控制的若干变量进行实验研究,行成类似于f(a,b)的函数,这也是被卡特尔所批判的二变量实验。在复杂系统中,由于边界的模糊性,对个体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因素的累积逐渐形成了一种生态化的网络。对于这种网络的研究不同于卡特尔提出的多变量试验方法,即将f(a,b)扩展为f(a,b,c,d,e,f,g…),原因在于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关系,变量与变量会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以是很难用回归模型模拟出来的。与卡特尔类似的思想也在心理学史中出现过。有人将心理学的研究比作对一块未知陆地的探索,每个流派只是窥得其一面。这个比喻在形容各个流派局限性时很形象,但这种类似盲人摸象比喻的问题在于将心理学研究对象由复杂变简单,因为小岛的全貌可以由各支探险队的汇总而拼凑出来,心理的全貌则不会由拼凑每个流派的理论所浮现。在看待心理学界的研究和心理本身关系的问题上,上文的联结论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

假设心理学界的研究是具备相当程度复杂性和开放性的网络。对于这个假设,如果熟悉美国心理学会的分支以及认识到心理学与诸如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交叉的事实,不会存在置疑。网状心理学假设的推论是这样的网络必须具备复杂系统的特征。

首先,每个心理学者的研究只在局域范围内起作用,单个研究与其他研究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关系。

其次,网状心理学的有序性是自组织作用的结果。类比赫布规则,单个研究者在与其他研究者形成共鸣之后,组成类似细胞组合的学术团体,学术团体进一步整合其他团体形成了心理学中的流派。

最后回到网状心理学的功能上,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网状心理学是对同样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的表征。表征是分布式的,这意味着每个个体、每个流派都无法获知关于心理的完整面貌,甚至他们对心理学的描述是在和其他个体、流派中体现出意义的;完整的心理面貌也不是简单的通过累积单个个体的描述而展现,而是在个体与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另外,因为两种复杂系统存在很大的交集区域,存在非线性作用,所以即使表征本身也会影响着心理状态。

在后现代哲学中,对知识状况的整体考察似乎也倾向于这种网状的思维。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将科学或人文的知识还原为语言应用学(pragmatics)的游戏,并置疑了科学知识宏大叙事的合法性,提倡更为开放、宽容的叙事游戏规则。当然,利奥塔明显选择了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自我什么都不是,但自我不是一座孤岛,自我存在于复杂关系网络之上,比以前更复杂更具流变性”[6]。

参考文献:

[1](南非)西里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吴彤.复杂性范式的兴起.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20-24.

[3](美)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

我国近些年每年在校的大学生都高达2千多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透露,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第一大国。我国拥有如此庞大数目的大学生,是社会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如何提高这样一个承载着家庭与民族希望的群体的素质,成为社会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2004年的马加爵案,2012年上海某高校室友投毒案等等发生在高校里的惨剧,可以说基本上所有这些事件都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期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规律作出解释。[2]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家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我、态度、决策、价值观、人际关系、群际关系、团体动力等基本心理过程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在公众舆论、幸福与尊严、群际冲突与和解、反腐败与社会公正、社会预警以及广告与消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科学问题研究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两者得到了有机的整合。[3]

在国外欧美一流大学心理学院系中,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核心学科。非心理学院很多也开设社会心理学选修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多,做为大学生在校园里提前了学会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问题,不但会对他大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帮助,而且对其进入社会更好的了解适应社会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我们分别从这三大领域中选择一部分内容来分析大学生哪些问题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或可借鉴的内容。

(一)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效能及自我展示。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看法,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影响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这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是自我概念。进入大学校园的一些学生他们虽然在一个班级,或一个专业学习,但他们却可能来自经济与文化差别很大的地区,可能一个来自广州开放城市,一个来自山西偏远的山区小村庄,他们在录取时的高考分数也差加很大说明他们的学习基础也有差距。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在同学交往中退缩,不愿与同学交往,有的同学隐瞒自己的家庭状况,新闻经常报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认自己的的亲生母亲,对同学说是自己家的保姆,有的同学嫌自己母亲土不让到学校看自己,甚至有的学生对因思念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说“给我滚,别在这丢人”。试想这样一些对自己都不接纳,对自己的家庭都不接纳的学生将来又怎么会回报家庭,回报社会呢?所以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在其他同学众多的差异中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提高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积极展示自己。而不要因为自己家庭贫困,自己来自农村,甚至不喜欢自己的外貌等等原因而产生自卑,不接纳自己,是大学生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2、归因及其偏差与社会判断。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家海德的观点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外乎内因与外因,韦纳归因理论将原因归为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校园里常常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如果考试成绩差就认为自己能力差这样内在稳定的原因就会失去信心,导致逃课发生,成绩更加糟糕;相反如果归因成自己努力不够等非稳定的因素或出题难等外在因素,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复习,考得好成绩。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或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条件下,即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条件下,二者的归因倾向有所不同。再比如说一个男生向一个心仪的女生表白后遭拒绝,如果归因是自己不好,或是看不起自己,那么这个男生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会对女孩子进行报复行为。可见大学生了解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归因理论对生活有多么重要。

(二)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们彼此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每一个大学生来到学校都渴望获得其他同学的接纳,希望建立友谊,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展爱情的亲密关系,如何区分喜欢与爱情,这些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都有论述。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人际吸引的规则如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相似规则,个人特征,互补规则等以此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2、群体偏见与歧视,怎样才能消除偏见与歧视?社会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要多接触多交流,认识到我们人有很多认知偏差。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同学,不同经济水平的同学都要多交流,多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群体与群体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从众、依从和服从逆反心理与行为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了解到群体如何激发个体行为并削弱个体的责任,可以使大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著名的“小悦悦事件”。了解了从众理论可以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涯,而不是盲目加入到网游族、打工族、考研族、考证族,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内容。掌握一些依从理论中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共同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懂得这点,会让同学们会更重视团体的作用,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和积极的同学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三、“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由于作为公选课学时有限,而“社会心理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在课程内容上,公选课“社会心理学” 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发点,选取最基本与应用相关的内容,如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认知、认知偏差、归因等。社会关系理论中友态度、友谊、爱情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容。群体心理中的群体压力、从众、社会助长等。

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自己,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我,提高自尊。学会正确的归因,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对他人,学生可以综合评价一个人,避免认知偏差,形成正确的态度作用。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避免旁观者效应,避免侵犯行为。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于选修的学生来说,将是意义十分深远的一门学习课程。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在音乐学专业学生课外音乐的教育中,音乐心理学是不可或缺的。为了表明在未来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了解一些音乐心理学的知识的重要性,笔者结合了自己在实践中的教学经验,音乐心理学的逐渐普及对音乐教学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课外音乐教育;重要性

音乐的起源有着很悠久历史,据相关的资料显示,人类语言初具雏形的时候音乐就形成了。有《乐记》中说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在某种意义上,音乐承载了中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音乐所带来的其他的功效被逐渐发掘出来,并不断被重视。在当今社会,音乐不单单是作为一项艺术,而更是被用来治疗心理疾病。所以就诞生了现在的音乐心理学。音乐心理学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和结合其它相关联的学科(类似生物学、人类学、神经学科等)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探究狭义和广义的音乐氛围中人们的感情、认知等心理活动的不断变化,来研究音乐和人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并且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调控或者预测人们的音乐活动。

一、音乐心理学与音乐美学,心理学的关系

音乐心理学是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相互结合的科目,因此,要完善和发展音乐心理学,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音乐心理学采取实验心理学的授课方式,与此同时结合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从而成为了音乐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很清楚的领悟到,如果不掌握一定的音乐心理学知识,在对以后的实际社会工作或者对自己将来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音乐是一种精神的产物,但是从客观上说,音乐的合成材料声音是一种很普通的物理现象,对于人来说,接受声音的过程是一种生理上的自然反应,在人类不断的前进和自然科学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的音乐审美水平也在不断地完善。在目前的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学中,音乐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中,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是其专业的必修课,有过一定的专业水平的老师或者同学都了解,音乐的美育功能是由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三个部分相结合形成的。这三种功能能否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取决于人们对音乐的重视度和认识程度。在我们意识到音乐能够成为传递信息的信号的时候,它的结构和形式的内容就变成了一种媒介,帮助我们传递感情和信号。人们对于不同的音乐刺激有不同的反应,但是不可否认音乐所传递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音乐心理学在课外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在课外音乐教育中,音乐心理学有着很广泛的运用。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掌握音乐心理学对于缓解弱势群体的音乐教育的空白及重塑其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2013年春季,笔者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在重庆多所中学校进行了短期音乐教学的支教工作。在逐渐深入的时间里,笔者与打工子弟们进行沟通交流,慢慢的了解他们的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观察和分析他们学习音乐的过程。作为西部开发的中心、蓬勃发展后起的新兴直辖市,因建设发展需要的契机,近十年涌入了几近常住人口一倍的外务人员。笔者采取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及随机采访的方式来较为深入地认识了外来务工子女对音乐接受教育的现状。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音乐的接受能力不同,这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在调查中,8~11岁的孩子已经初步具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并能够通过模仿以及亲身体验,开始音乐的学习。在这些孩子之中,他们练习歌曲时有一定的意识,通过自己的想象,根据老师所描绘的那样,能都很快的领悟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内涵。而相对于他们的父辈而言,由于父辈的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在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条件与城市里的孩子有所差异,父辈也没有机会去接触这些很正统的音乐教育。但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还未成熟,心理素质不过硬。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个性的发展及其心理素质的发展也是良莠不齐的。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在外务工子女所处的环境造就了他们与城里孩子不一样的性格,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也注定与城市里的孩子不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曾经提到过打工子弟心理自卑的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贫富差距。在作者半年对的指教时间里,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音乐教育活动,总结出以下结论:音乐教育要配合音乐的心理治愈功能,两者综合进行会得到更好地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外务工子女的可塑性很好,如果辅以良好的指导,会更有发展的前景。从根本上来说,打工子女在心理上与城市的孩子相比,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更加单纯与简单,但是骨子里有一股自卑感。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就必须依靠政府教育部门,将音乐心理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其中,这样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三、音乐心理学的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心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今全国范围内已掀起关注重视音乐心理教育学的热潮。对于在校的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生来说,音乐心理学的掌握已经不可或缺。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是在西方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和逐渐形成的。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其实音乐的本身没有传达情感的信息,它间接地表达感情,音乐的美是一种语言无法诉说的美,是一种精神领悟和肉体感知同时并取的美。音乐的美是客观性的,它的最基本要素是音调,它的灵魂就是优美的节奏,有了节奏律动,音乐才有了灵魂。将音乐心理贯穿于音乐教学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是音乐心理学目前发展最有亮点的前景之一。所以,目前在本科生阶段开设和接触音乐心理学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音乐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音乐更需要人类真实情感的交流和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如果充分认识到音乐心理学的重要性并好好地利用,对于推动社会人文文化的进步,以及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都有着关键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教育为社会提供创新性人才,背负着历史性的重要使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心理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田丛丛;浅述音乐心理学在课外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潍坊学院学报

[2]祁欣;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

篇7

加拿大略安学院现代语言中心博士指出,“没有可以不懂得心理学的教者和课程教学理论而教授语言的”,而潘云鹤教授也指出,“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心理环境的和谐发展。本文拟探讨如何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应从如下四方面着手: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平等交往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并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平等的机会。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真正地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以此来不断地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实现知识间有效的传递,而且师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还刊用完成情感的交融,产生思想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以此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

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联系学生的实际能力,积极创设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能力并积极创设某种情境,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设计问题情境,再将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问题不断地升华并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从而引起学生不断探索、研究的兴趣。

2.帮助学生确立正确、良好的学习动机。一个学生能否持续、积极、主动地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与其是否具有正确、良好的动机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诱因和手段,成就动机则是较普遍的、有效的一种。比如:在讲授牛津英语模块六Unit2“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课前从因特网上寻找一些关于桑兰的资料,然后和课堂上所学到的新内容结合。这样,他们就会了解到桑兰对人生,挫折及幸福的看法和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毅力、勇气和拼搏精神,从而强烈地震憾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三、促成学生课堂上的交往活动

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凝聚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中,但每一个个体掌握的知识经验却是在与人的直接交往开始的。交往的根本意义在于展示、发现和发展自我,在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今天的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背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属性,忽视了学生对于交往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

四、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心理环境

良好的班集体心理环境会促进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的发展,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班集体环境作为学生在学校中的精神依托之一,体现了学生对于自身心理环境平衡的需要。要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环境的班集体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篇8

自2009年秋季始,全国全面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变化。但我们审慎地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可以发现数学课堂教学在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繁华”背后,隐藏很多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存在一些“形似而神不似”的不和谐现象。“形”当然是外在形式,是表面现象;“神”则是精神所在,是内在本质的内容。笔者评析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三个误区,以促进教师把握新教材,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

1.只要“情境”,不讲“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很多教师认识到数学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数学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物理、化学、美术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文精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为新课程理念下广大教师所“崇尚”;情景创设几乎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好似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没有情境的课就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

一位德国学者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但一些教师对创设情境理解有偏差,课堂上出现复杂化、阅读量大、篇幅冗长的教学情境,脱离实效。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有位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在威尼斯,有一个马尔克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面。你猜怎么着?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团。他分析了大量事例后指出: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一条腿伸出的步子要比另一条腿伸出的步子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们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为如下的关系:y=■(0

上面的情境创设显然没掌握好分量,对学生而言只是生理学上的一则趣闻,少了些数学的味道,且该情境创设缺乏以一定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的“问题”的导向,当然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难以适应,这使数学课成“大杂烩”,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最重要任务――训练思维。课程标准主张“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不等于说不要数学的本质的东西。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一堂好课必须充分体现其本质属性,这是教学的根。数学课失去了灵魂,那还叫数学课吗?这种只有“情境”没有“数学”的情境不如不要。

诚然,在充满理性思维的数学天地里,让文学、美学、艺术、哲学文化进入其间,确实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景观。但我们在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创设情境的同时,是否考虑情境的创设是为了什么?有没有价值?一个好的情境犹如一粒种子,它能逐步生长出我们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情境素材的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高中学生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些内容是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学科的情境,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的发生发展,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例如,通过行星运动的轨迹、凸凹镜等说明圆锥曲线的意义和应用;选择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统计案例展示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速度的变化率、体积的膨胀率,以及效率、密度等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入导数的概念。

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为学生建构适当的问题、新异、讨论等学习情境,强调“知识是自然产生的,是合理的”理念,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应做到具有思考性、现实性、适度性、实效性;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适量且适度。另外,并不是每节数学课都能够创设情景,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景,更不是每节课创设的情景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难以创设情境的课题,教师如果采取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方式,同样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只要“合作学习”,缺乏“组织引导”

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使学生真正体验知识发生、发展和建构过程,实现数学活动是外显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因此,教师选取合作学习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评估性。但目前合作学习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合作学习与课堂活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与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讨论的目标不明确;只要是问题,无论难易,也不论是否有价值,都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太大,讨论的时间不充分,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匆匆收场;在教学组织上,没有合理的小组分工,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深入,难以得到深刻的体验,更别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讨论的组织没条理,课堂上学生时而忙这,时而忙那,教室里一片嗡嗡声,每个学生都似在发言。实际上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一统全组”,学困生成为游离于主体之外的听众。这种“合坐即合作”的“动中学”的学习活动,其外在形式多于内在实质,动口、动手与动脑脱节,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有讨论却没有反思。在发言时教师随便叫几个优生说说,以优生的“表演的才艺”掩盖绝大部分学生的思考,很难形成认知冲突,提升思维水平。

在《函数的应用》复习课上,有位教师设置了例题:某镇有A、B、C、D四间工厂座落在边长为2km的正方形四个顶点上,为了畅顺交通,繁荣经济,镇政府决定建立一个使得任意两间工厂都有道路连接的公路网。(1)请你设计一个道路网,使它的总长不超过5.5km;(2)请你设计一个总长最短的道路网。

这是一道很好的策略开放题,学生需探索各种可行的方案,然后逐一比较取舍,逐渐达到题目的要求。教师随之放手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美其名曰让学生担任“路桥工程师”。刚开始学生还热情高涨,但由于问题过难,教师没有给学生架设讨论的“脚手架”,没有合理的讨论程序,学生经多次尝试讨论,因思维没有方向,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慢慢就失去信心,最终在下课铃的催促下“谢幕”。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将“合作学习”仅仅当作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签,不能停留于形式,要提高实效,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做一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学生具有合作、交流、讨论的意识,要认真探讨在现有的班级教学条件下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否则相互合作、交流学习将难以收到实效。同时教师也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讨论的问题或内容是否有价值。第二,讨论小组的成员是否人人参与。第三,探讨中注意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只有当学生遇到了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处于跃跃欲试的“愤悱”状态时,合作交流才有兴趣;也只有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感到有必要争论和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即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点”上,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这对于实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合作学习,也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适时把握、激起合作学习的需要,应当给学生独立思考一定的预留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价值,也需要合作,这样的合作才有意义。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教师应合理引导、训练学生,使其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与倾听,学会质疑与求异,学会接纳与放弃,学会宽容与帮助,学会评价与创新,学会求助与生存。教师要注意发挥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中观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特别是要耐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被人尊重的感受,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3.只要“自主探究”,排斥“启发讲授”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强调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进而理解数学。所谓自主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模式。自主探究学习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有助于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基于直接经验的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甚至有更深层次的“加工”:“怎么形成?”“如何变化?”时,那么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有的教师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大事全都交给学生,整节课在松松垮垮中进行,连做练习题也是“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这无异于“放羊牧鸟”。这些“异化”和“泛化”的自主学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它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等特点。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转为积极,不仅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强调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观条件并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制订出具体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结果作出自我评估。它既力求使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又着力使一部分暂时落后的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较多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应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恰当地进行指导,否则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数学学习过程应该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实施探究性教学,其教学内容必须具备可探究性,所选课题必须能对学生构成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探究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倡导探究式教学应该切实可行,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

但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探究式,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又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适应于探究,似乎一提到数学教学,就是探究式教学,其它的教学方式都不存在了。事实上,接受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盘否定。高中数学教学不仅仅需要探究学习,同样也需要接受学习与教师的启发式讲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课堂上既要体现探究教学的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增强师生互动,又要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例如,当学习的内容属起始内容,学生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时,教师宜多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教师讲解时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取中、平衡,按本国传统来整合,搞理论要走一点极端,搞实践应用必须‘执其两端而用’,真理往往在两个极端的中间。”顾冷沅老师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探究式”与“接受式”关系的最好诠释。

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担负着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的启蒙使命。以上这些现象,反映了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仅停留在浅显的层次。他们只注意新课程中一些表面化的“形”,而未能深入新课程体会出其中实质性的“神”。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加之新课程理念的抽象性,需要教师对教学多研究,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敢于正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诊断,以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所确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问题与活动为形式,使情感与理性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良好的熏陶,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王尚志,张思明主编.走进高中数学新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篇9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1.教师语言设计

新课改的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体现趣味性,做到谈资丰富、妙语成趣,才能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体现艺术美,才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案例1: 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对他说:“请飞机不要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提出问题:“两位老太太错在哪里呢?”

2.教学方法设计

课堂中最常见的课堂活动以提问、讨论为主,但是在课改过程中有所改进,将活动、辩论、演讲、实践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

案例2:用一块棉布裹一枚硬币,绷紧一点,把一支点着的香烟绑在棉布上,直到香烟熄灭为止,你会惊奇地发现,不但布没有烧着,就连变焦了也不会,仅仅留下了一块烟斑。

3.生活场景重演

初中物理源于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理解学习物理的价值,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3:每天我们都会照镜子整理着装,利用一张带底座的玻璃板、两只一样的蜡烛、火柴、一张白纸、刻度尺、一面小平面镜这些实验器材,根据照镜子原理设计实验方法,找出镜中像的位置。

4.实验操作演示

物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录像、课外实验,充分挖掘每类实验的特点,可以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物理实验生动直观,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4:实验探究沸腾的特点,观察沸腾前、沸腾时的气泡、温度变化。

二、利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思”

1.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问题思考

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其思想品质正处在感知经验型向理性抽象的过渡期,况且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成人不一样,不了解他们就不能在教学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另外,在记忆力方面,有意识记逐渐占优势地位,在学习、日常生活中,有意识记已成为初中学生识记的主要方式。

2.思考过程逐步递进,讨论交流总结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必然会出现个体差异,对于同种问题思考的程度不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互助学习,互相交流自己的见解并不断围绕着某个问题深入探讨,最后综合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思考,系统地总结出大家思考后的结论。

3.紧扣学习内容展开实验探究验证

在新课改革背景下,明确提出“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素养离不开实验的积累,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实验,既能达到课堂的趣味性,又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真可谓“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案例5:建立力的概念,动手操作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和滑轮绕绳方式。

三、教给学生探究趣味性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做”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中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着手营造学习环境和氛围,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给学生以时间,给学生以空间,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案例6:模拟火箭实验――在摩丝瓶的底部用大号缝衣针刺一个小洞,用注射针筒向瓶内注入适量的酒精,然后在瓶底部裹上适量的棉花,并喷上酒精点燃棉花后,瓶内酒精被加热,以蒸汽形式从小洞口喷出遇火燃烧,瓶的尾部会喷出桔黄色的火焰,发出“呼呼”的响声,并不停地转动。

四、提供趣味性知识设计的具体方案,让学生“问”

篇10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的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都揭示了一种规律,即人对有兴趣的事物,干起来总是心情愉快、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因而也容易干好。正因为如此,才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格言。实践使我体会到:兴趣是智慧和成就的起点。因此,要学生学好历史,就必须使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

一、给学生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

1.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态。现在的学生对教师要求很高,如果一个教师精神松散、衣衫不整,学生就不会喜欢你,更不用说听你讲课了。学生喜欢教师穿着大方、整洁、自然,不希望教师不修边幅,也不希望教师过分修饰。教师的表情也很重要,对初中生应该严厉中加入关爱,这样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你。这种爱如果通过教师的微笑表现出来,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始终保持了,但却在笑声中记住了佛教的发源地,而且可能终生不忘。另外教师的语言要适当口语化,口语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二要注重直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直观内容,比如史料、图画、文物等,再运用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配合教学。这样,本来用许多事例才能说明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亲自观察、体会,很容易就理解了。

二、上好起始课,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课”,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认识,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重视。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生动的历史事件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有了良好的开端,就要继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人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的有趣的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教师要认真备课,并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选取恰当的内容激起学生质疑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要正确对待,正确的要加以肯定,错误的要加强引导,切不可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2.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发挥集体的优势来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知欲,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人人参与,取长补短,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去烈士陵园扫墓,参观历史遗址等,用现实来教育引导学生,在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正直、真诚、亲切、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内在的人格魅力是得到学生喜欢和尊重,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一学科。在学校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位资质和教学水平相当的老师,一位教学成绩不错,而另一位却教学成绩平平。通过调查了解,原因就在于一位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而另一位是学生不喜爱的老师。学生们说,他们喜爱的这位老师“处事公正、亲切、随和、责任心强.懂得如何和我们交流沟通,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像父母一样关心体贴我们,我们喜欢听他说话、听他讲课”正是这种各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喜欢这位老师的同时当然喜欢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这门课,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了。如魏书生、李镇西等就是由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从而建立起了和谐的的师生关系,保证了他们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历史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手,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新教材给我们老师学生都提供了很大的活动舞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先导和持续的驱动力,只要做好了兴趣的培养工作,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新课改的精神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篇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学的真实,记得牢固,用的灵活。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积极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中对学科的兴趣,与对教师的喜、怒、畏惧和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亲切的笑容,和蔼相处的表情、关心呵护的眼神,都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品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德育为主体的学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不甚了解。作为思品课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接受你的教法,让学生去主动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思品课产生兴趣。

学习兴趣对学习的作用既然如此之大,那么,应该怎么培养学生的思品课学习兴趣呢?

一、利用学科特点,开展思品课教学

传统学科强调打好基础,而思品课则重在知识性和理论相结合的学习。传统学科缺乏“随机性”,而思品课则可以起“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因为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思品课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专门理论课程,而是一种载体,一种技能”。所以“应提倡学以致用”,“要使中小学生都能轻松自然、兴趣盎然地进入思品用的大门,不要难倒他们,更不要吓到他们。为此在教学中,利用农远资源中,新闻事实开展思品课课前学习,直接教他学习网上的资源,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打印出来,这样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学习兴趣有了,教学时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明显。

二、利用农远资源,合理安排思品课学习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不知晓时,最能诱发好奇心,激发求知、探究等学习意愿。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过深,会减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过浅,学习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时,让学生查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普查人口的数据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三、新颖导课,引起思品兴趣

导课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的导课能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生命和健康权利》这一课,用多媒体展示“毒牛奶”、“地沟油”、“毒胶囊”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和健康权利的意义,促进了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

四、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信息技术的“乐之者”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动”的活跃,尤其是“动”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处理信息的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让他们在课堂中动起来,使他们产生“动”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人生难免有挫折》,谈谈自己学习生活的挫折,用多媒体展示霍金、张海迪,“千手观音”演出时状况等,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篇12

工科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专业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等种种因素,在客观上面临着发展诉求得不到满足、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现实状况。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科女大学生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强化成就动机,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1.工科女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优秀,但就业择业困难

在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人数较少的女生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但不可否认,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却还是存在着就业竞争力偏弱,就业质量较低、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同学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毕业生其发展的机会也明显少于男生。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个人自信受到影响,产生焦虑乃至就业依赖心理,个人成就动机不断弱化。在一项调查中,全国随机抽取了25所高校约500名女生做了问卷调查,有3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其中工科女生的歧视程度排在各学科之首。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2.工科女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被动、次要位置的困境

与女大学生较多的人文社科类院校相比,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虽然学校和班级给予女大学生特别的关心照顾,但这种关心照顾更多体现在生活、安全等方面,这并不能摆脱工科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在校园生活中处于配角、次要角色地位的现状。总体上讲,在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择业以及各类学生群团组织中,女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她们的发展诉求和权益得不到一种主动的满足和维护,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次要的位置。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的“弱势群体”。

二、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工科类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社会环境、工科院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偏见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招聘是种市场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招聘时往往考虑人才的性价比,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加之工科类单位工作性质对女生而言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等性质,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合适男生。同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传统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总习惯将男生与高效、主动、能吃苦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对女生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而影响工作。因此,工科类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男生,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

2.工科院校无差别教育使得女大学生发展机会较少

虽然工科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都很强调女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但由于工科院校中女生人数偏少,也比较听话,往往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忽视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而实行无差别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校园文化生活往往按统一标准来组织实施,而这些标准多是参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订,女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证,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心理成就动机自然受到制约。比如在工科院校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环节,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环节,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同学,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高。

3.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缺乏自身成就动机、综合素质不强

一方面受“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传统偏见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在事业上太要强、活得很累,会导致女性柔美气质的流失”等消极观点的影响,同时受现实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制约,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动机较低,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缺乏开拓新的工作生活空间的勇气和胆识,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虽然工科女生认真细心的特点可以使她们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成绩,但由于自我成就动机的不强,她们缺乏主动磨练意志品格、拓展综合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往往在各类教学实践和校园活动中,甘当助手和配角,不能充分主动地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她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转换为专业能力,长期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困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尤其要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强化自我成就动机,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内学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对于重障碍、重矫正的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重发展、重预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目标,即把心理辅导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知识背景,强调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以外,众多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管理工作者都可以参与教育过程。

2.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工科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最常见的内容是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发展,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均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其中,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和同学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问题;三年级集中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上,兼有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等;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这些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实质是发展性心理需求,工科女大学生不仅与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由于社会、学科特点等因素比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与需求,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可以帮助她们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心理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结构中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中介,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生理机能、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实施路径

1.开设妇女学、心理学公选课和讲座,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

工科院校可结合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困惑,将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选课和专题讲座所具有的生源广、实用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优势,开设有关妇女学、心理学的公选课或专题讲座,通过讲述的妇女理论、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恋爱与婚姻、形象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普及妇女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提高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选课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的系统与逻辑来编排,而是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编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专题讲座要注意与学校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期举行,从而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为刚入校的女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对待恋爱的讲座,对高年级女生开展女性职业发展指导讲座等。

2.注重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工科女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地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奠定基础。根据心理发展需求不同的状况可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的心理调适手段,比如针对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的自我成就意识偏弱、缺乏自信、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等问题,可以根据团体动力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灵电影欣赏、团体讨论、团体咨询、成功女性报告会、演讲会等团体辅导方法;对于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个体,可通过以咨询为核心的个别辅导方法,来解决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3.在学科课程教育中重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除了通过艺术、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调节消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以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强化心理成就动机、树立职业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发挥女大学生认真刻苦、踏实细心的优点,鼓励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工科女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加强。比如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施工实习、各类实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女生更多的指导关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践任务,对于女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让女大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当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不能牵强附会而影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

4.差别化、多渠道地开展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篇13

二、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冥想的方式学习

冥想就是集中注意力.在积极心理当中,冥想是促进心理积极和健康活动的一种方式.物理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冥想的学习方式指把冥想的技术融合在物理的教学当中.采用冥想的学习方式的时候,学生要在非常放松的情况之下入静,然后对物理的概念和现象进行理解和想象.如教师讲完牛顿第一定律之后,采用冥想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和理解.学生应该先入静,然后教师通过一些语言的描述表达出在一个没有摩擦力的空间中,物体的一些运动情况,然后学生要认真想象这些运动情况.学习物理知识的采用冥想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性格更加乐观和沉稳,学生对于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够有一定的提高.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爱心互助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爱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情感,在积极心理学当中,爱心是一个主要方面.爱心的情感包括了自爱、接受爱以及传递爱三个方面.爱心的情感中,自爱是基础,当一个个体自爱的时候,爱就会很自然的散发出来.同时接受爱和传递爱也一样的重要,个体在接受爱的时候也应该传递爱.初中物理教学利用爱心互助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很多的教学手段表现出来,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帮助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而且最主要的是在学习之后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互助在个体心态积极向上发展的过程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互助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养成比较乐观和积极的性格,可以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到自爱和接受爱,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也有提高,最终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