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关于礼仪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
一、文明礼仪研究的可行性
我国历来是“礼仪之邦”,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就倡导“仁、义、礼、智、信”,这对近代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金钱与权力的碰撞,人性与道德的交织,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特别是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中普遍存在自私自利、霸道、不讲礼貌,给传统礼仪造成了冲击。而在今天,中国要走向世界,那么青少年学生将是主导力量,他们的知识水平、人文修养、道德水平将影响我们国家软实力的上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提出了“文化强国”口号,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当代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礼仪观、人生观、价值观。针对以上多种要求,文明礼仪教育在中学教育管理中就产生了研究的现实可行性。
二、加强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中学生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随着网络知识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加快,世界文化已经走进校园,使得我国基础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很多学术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大力发展,我国留学生不断增多,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在中学阶段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它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走出国门奠定了修养基础。由于网路交往对象具有隐蔽性、间接性的特点,很多中学生在网路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就不会像在现实生活中交往那样时刻注意自己的修养。这样,久而久之不利于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交往,也不利于现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礼仪教育不仅在学生网络交往中至关重要,而且在我们融合世界文化交流的大发展中也至关重要。
(二)是中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需要
人既是审美的主体,也是审美的对象。在美学中,我们都知道真正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在中学文明礼仪教育中,我们既强调学生的外在美(包括着装得体、行为艺术美、举止端庄),又强调学生的内在美(包括个人品性的修养、诚信修养)。外在美给人一种向上的精气神,一种亲切感,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特别是90后中学生,在审美疲劳的大潮流中,他们不至于失去审美的方向感。内在美体现我们的真诚、心灵的真善美,从心理层次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两种美的结合在国家的宏观方面也是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内容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我们强调的文明礼仪教育正好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中学的文明礼仪修养,在思想层次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内心的修养,在文化层次上能够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与道德水平的融合。
(三)是中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文明礼仪在人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对每个个体的人起着规范作用,对人的行为能力在道德方面具有约束作用。它反映着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一些事务的固定的看法和价值取向。千百年来,人们都是在这种传统的流演中生活、工作着。换一种角度说,它在人性的修养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如我们所说的“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修身、养性其实也就是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通过修身、养性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用现在的话就是形成良好的人脉关系。所以说,规范自身的行为其实也是为自身人脉关系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礼仪在人际关系中还起着人际交往中剂的作用。它可以化解人与人交往中的矛盾,特别是在中学生交往过程中,他们容易烦躁、冲动,如果能在现实交往中好好地利用这种剂,会达到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取得谅解和宽容,最终建立起新的、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作用。
(四)是强化中学生文明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纳入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在这个意见中把诚信、友善放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突出地位。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代,一个人性格和品性的养成都受中学教育教学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问题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总任务中至关重要。因此,当前国家教育导向也发生了改变,更加重视德育和美育,在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国学教育蔚然成风。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在经典国学教育中能够让学生学习丰厚的国学文明礼仪修养知识,为以后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总之,在现代尤其面对90后的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对其性格的培养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开展文明礼仪活动,使学生在教育实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利用率低、收集率不高
医院虽然在人事、后勤、医疗以及行政方面制定了健全的制度,但关于档案管理这方面,制定健全制度的医院少之又少。长期以来,医院对于档案管理都是采用针对性的管理,如在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以及文书档案等方面进行管理,其他档案管理交由业务部门进行管理,从而使医院内形成多个档案管理部门的格局,导致医院档案收集率下降,内容残缺。同时,医院对档案的管理采用重“藏”“轻”用的管理方式,对档案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缺乏宣传,导致公众不知如何利用档案,从而使档案的利用率严重偏低。
1.2档案管理员综合素质低
大多数从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非专业人员、年老的、人员流动多,档案管理员综合素质偏低,工作没有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档案工作脱离医院各项工作,档案人员关于档案资料都是被动接受,参与医院的各项工作几乎很少,各类文件无法尽快收集,致使宝贵资料流失,没有归回档案室。另外,医院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时,主要针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完全没有将档案管理人员列入培训计划中,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1.3医院对档案硬件投入少
由于医院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医疗上,导致档案室用房紧张,空间很窄,达不到安全管理档案的要求。另外,由于档案管理在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方面严重落后,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医院管理手段有所提升,然而,在档案收集方面,医院仍是采用手工收集的方式,使档案不能尽快归档,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目前,电子档案应用越来越广泛,部分医院采取建立电子档案系统。然而,电子档案未能经过档案管理人员允许直接归入档案系统中,导致软件使用时出现各种情况,给档案管理人员带了不便。
1.4医患关系导致病案未被重视
在医疗纠纷中,双方争夺最主要的还是病案。因此,病案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善病案管理,提高患者病案书写的质量。
2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1档案管理是医院文化的传承
医院文化关乎着医院的精神,它是创办医院的宗旨,同时又是医院在价值导向、社会形象与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一种综合体现。医院文化的形成是源远流长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在医疗卫生体制中不断沉淀、不断总结出来的。医院的档案是社会实践与历史发展的原始资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医院文化。因此,做好医院档案管理,进而使医院文化在档案中不断沉淀、积累以及总结。2.2医院档案管理支持开创未来科学、总结过去以及正确把握现在医院档案是把医院各种情况真实记录下来,是对医院历史发展的总结。医院档案不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总结,而且也是为后人推动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档案,我们可以吸取前人的教训,作为我们的经验,而且能够从中找出事物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为当下和今后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就是医院档案信息属性的作用。医院管理要井井有条条,是加快医院发展步伐以及促使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2.3医院档案管理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以及科学化发展提供依据
21世纪是经济与知识并存的时代,在信息、知识、资源的积累和运用对医院科学化发展及现代化建设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前医院管理采用粗放式和经验式的管理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转变为科学化、密集式的管理模式,而且医院档案管理员对档案管理的认知越来越深,深刻地明白医院档案资源在社会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懂得如何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竞争力。其次,医院档案管理在临床医疗的改进和提高、专业学术交流和研究以及医学科研的应用和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医院档案管理,可以使临床治疗、专业学术以及医学科研之间相互促进、相铺相成,对医院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4医院档案管理在医患关系与医疗纠纷方面提供了依据
目前,医院医疗纠纷形势严峻,医患关系也越来越严重,在国内外医疗环境中,医患矛盾不断恶化。医院档案是医疗活动最原始的记录,为法律提供依据。医院档案对医患活动能够进行真实的记录,进而为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便于医患双方行驶自身的权利,同时又能让医患双方遵守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
2.5医院档案在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医院档案具有真实性、原始性等特点,这就可以使医院档案通过网络、报纸等手段转化为体现医院发展历程以及医院文化的专著及回忆录等医学宝库,从而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3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使用价值
3.1加强医院档案基础性管理
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使用价值,首先,要加强医院档案基础性管理。医院档案管理员每天除了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等工作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检索、研究、编目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以及档案汇编等参考资料,要对档案进行更新,从而达到医院管理的要求。
3.2树立档案管理开发利用观念
医院档案管理者的思想常常会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禁锢,没有充分意识到医院档案所具有的价值。因此,医院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做好关于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通过医院档案科学化管理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3.3完善档案软件和硬件设施,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有效利用医院档案管理,就必须加强档案存库的保护与建设工作,使医院档案不受到破坏。另外,计算机软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被广泛应用,医院应该尽快建立信息化档案系统,运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对医院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使用。保证医院档案管理事业向着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61-03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enhancement of people's realization, the patients have suggested more higher requirement to hospital, which has made overall budget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to become the core of economic task of hospital. This article is aimed to analy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overall budgets management of hospital under new system, because the overall budgets management realization in most hospitals is weaker, and organiz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with it being performed independently only by financial department, moreover, the institution method is relatively simple, thus we would like to investigate and set up a set of complete overall budgets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constructing budgets management committee, enhancing the diathesis of budgets management personnel, bringing all the departments of hospital into budgets, supervising and checking regularly budgets execution status by controlling budgets expenditure, and internalizing it into achievements examination system so as to increase the management levels of hospital, increase economic benefit and provide potent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Key words] Hospital; Comprehensive budget; Budget management; Budget expenditure; Budget evaluation
随着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效益目标必将成为衡量医院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效益的取得主要来源于收入的提高、成本的控制,这些就需要医院有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才能用医院有限的资金,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1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制度变革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财社[2015]263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制度,强化内部预算管理[1]。
医院全面预算是指以自身使命为出发点,根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年度发展计划,在科学分析内,以市场为导向,编制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对计划年度内医院收入、支出、结余等诸方面作出预测,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和监督,以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单位的经营活动,完成预定的经营目标,它既是对医院及其内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的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又是控制医院运营活动的依据[2]。
1.2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发展和强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发展规划,包括科室建设的规划、人力资源的配置、资金的投向投量的规划等,这些都要求医院先进行全面预算,使医院运营更加清晰,资源利用更加准确,医院各部门及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应该完成的目标,并据此安排自己所负责范围内的经济业务活动,从各方面确保完成总的年度预算目标[3];其次通过全面预算制订医院各项经营指标,包括科室收入指标、药占比控制指标、各项检查的阳性率指标、药品和耗材消耗指标、各项管理费用指标等,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有了这些指标,就能够及时发现在实际运营中有哪些指标偏离了方向,并及时查找原因,以确认这些指标是否需要修正或调整运营方法,即通过预算实施、分析差异原因、预算调整、预算控制,医院就能不断强化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确保医院运营符合医院战略和价值观,以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1.3 实行全面预算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有利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医院预算管理必须有强大的信息支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求财务核算。信息、人财物管理信息、部门及科室的运营信息,还要求大量的非财务信息,所以,全面预算管理不单纯是财务、会计或某个特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是医院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4]。全面预算在完成资本性投资等财务指标和医疗教学科研等非财务指标情况下,谋求收入、成本、材料消耗、现金流、人员配置组合等诸多预算的最佳组合。所以,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可以使各部门的预算得到最好的协调,使单位整个预算体系相互衔接、完整而切合实际,为员工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标准,便于对各科室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通过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的比较,以此奖励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很多医院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制订和控制,而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其他部门都没有参与预算的编制,更谈不上执行和控制,这就削弱了预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预算管理也没有考虑到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医院的全局性,没有认识到搞好医院预算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和患者的切身利益,造成预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编制方法单一,编制过程不科学;同时,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有效沟通,所做的预算只是院级预算,预算指标比较笼统,没有落实到科室,科室员工不能积极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工作,预算数据缺乏准确性,医院所做的预算对各科室没有约束力,各科室资金支出特别随意,不合理性支出严重,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经济活动脱节。
2.2 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控制监督机制乏力
医院预算编制任务仅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执行单位、预算管理日常工作机构、预算管理决策机构等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预算编制没有在全院范围由上至下得到推行,在日常工作计划中也没有切实考虑医院的总体预算[5],预算执行工作没有得到恰当的考评与反馈,也没有起到检查医院内部管理、引导医院改革创新的作用,造成医院全面预算形同虚设,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配置。此外,由于预算编制的缺陷,造成了执行预算脱节,削弱了其约束力[6]。
2.3 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单一,编制内容较为片面
医院以往预算编制方法比较单一,不够科学合理。编制方法仍采用增量比例法,即本年的预算收支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为起点,根据上年实际发生数按一定比例递增,没有充分考虑医院的发展要求以及医疗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也没有考虑影响收支的诸多因素,预算支出数也只增不减,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以继续存在下去,从而造成医院预算资金的巨大浪费[7]。有些医院只注重财务收支预算的编制,忽视现金流量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财务性指标预算,只注重量化指标预算,而忽视非量化指标预算,使其预算无法合理反映大型设备购置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情况,无法预算医院经费是否充足,使用是否恰当,造成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脱节,有限的资源、资金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8-9]。
3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3.1 成立预算管理机构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
医院首先要建立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来组织全面预算的实施,医院应将所有部门及科室纳入至全面预算管理中,这一组织由院长、财务处长及各职能科室主任作为主要负责人[10]。院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负责组织各科室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审核全院汇总预算;各科科主任负责本科室的预算,根据医院发展计划,结合本科室业务发展组织编制本科室的预算,并对本科室的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及分析;财务处负责年度预算数据的提供,于预算编制前提供本年度各预算科室实际收支数据,供各科室编制下年度预算作参考,每月将预算执行情况反馈给各责任科室并提出有关改进建议,协助院长对年度预算进行布置,对各科室上报的预算进行汇总,上报院长审核。
3.2 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预算编制人员的整体素质是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只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预算管理人才,才能推动预算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医院预算的编制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编制人员不仅要熟悉自身业务,而且需了解诊疗程序以及诊疗业务的相关知识,熟悉医院的总体规划及战略目标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11]。
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公立医院中,决策层领导组织各医疗科室及行政管理部门主干人员进行战略管理和预算申报等财务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各科室组织本科室人员了解学习,加强全体员工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并进行适当考核,与绩效考核挂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全体员工自觉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能够真正地重视预算管理工作,让各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之中[12]。此外,对财务人员应加强宏观财务理念的学习,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掌握与医院经营活动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
3.3 灵活运用零基预算和其他预算编制方法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是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虑以往期间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主要根据预算期的需要及可能分析费用项目和费用数额的合理性,综合平衡编制费用预算,零基预算它能促使管理者审查所有业务元素,有助于创造一个高效精简的组织,若业绩评价和激励制度科学合理,还可以调动和部门降低费用的积极性[13]。因此,零基预算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但编制零基预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费用,所以,在编制预算时,在医院的各个科室轮流编制零基预算,每个年度在几个部门实施零基预算,医院每隔几年编制一次零基预算,在不编制零基预算的年份,采用其他编制方法。
3.4 严格按预算支出控制执行预算,保障资金最佳运用
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规定的用途,建立健全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措施,根据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14]。①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②加强支出事前审批控制,单位在发生相关支出前先履行支出事前申请程序,经审核通过后再开展相关业务。③加强支出申批控制,审批人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④加强支出审核控制,财务处在办理资金支付前全面审核各类单据,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15]。⑤各项资金的使用要划清资金渠道,分别列支。
为防止预算松弛化和形式化现象的发生,应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定期编制支出业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发现预算执行出现偏差时,及时查明原因,通过定期预算差异分析,及时反映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情况反馈到院领导和各科室,使各科室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确保医院的经营向既定的预算目标发展[16]。
3.5 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业绩考评体系,确保全面预算落实到位
医院预算经过编制、执行与控制之后,分析评价与考核是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17],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考核预算执行效果,同时兼顾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主要有收入完成情况、收入利润率、药品收入比例等[18]。非财务指标有门诊人次增长率、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天数等。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订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19]。
制订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长期稳定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对医院预算执行、成本控制以及业务工作量等结果进行分析、考核,考核结果与各科室经济利益挂钩,对执行控制效果好的予以肯定并奖励,对执行控制效果差的适当给予处罚,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并且对预算执行中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估,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以便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和长远目标。
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公立医院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宏观管控有力、微观灵活的预算监控体系,实现医院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医疗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更好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J].中国卫生经济,2012(2):56-58.
[2] 石英华.完善预算管理的深层次思考―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的问题与对[J].财贸经济,2012(10):41-47.
[3] 籍吉生.国家审计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的路径探析[J].审计研究,2013(5):35-39.
[4] 李萍.对新《医院财务制度》下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3(28):102-103.
[5] 杨新颖.浅析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4(15):155-156.
[6] 邓勇.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当代经济,2013(32):99-100.
[7] 姚萍.关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4(2):107-109.
[8] 张文艳.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方案[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10):77-78.
[9] 陈燕汝.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践难点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7):75-76.
[10] 张永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3(1):53-54.
[11] 朱倩.刘明华.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28):104-107.
[12] T俊英.浅论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9):88-89.
[13] 蔡艳.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13(25):166-167.
[14] 丁念.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难点及优化[J].中外企业家,2015(7):249.
[15] 郑大喜.新医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1-4.
[16] 曾盛兰,刘君,胡艺碟.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考评体系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5(10):342.
[17] 黄显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2(7):60-62.
1.重视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
在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应是重中之重。对体育教师工作的目标要明确,期望值要高,激发的力量才会强,同时还要适时对体育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和指导。体育教师要完成目标,就必须要顺应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必须要适应新课程,学习新理念,必须要加强科研,不断探究,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随时了解和接收新的体育教学改革的信息。
2.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它是指在教师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课程标准,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2.1备课效果好,质量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2.2精心上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科教学的中心环节。
2.3课后反思总结是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要靠体育教师去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经验,去努力地实现目标。通过反思与总结使每位教师对待工作都能精益求精,增强工作的进取心和责任心。
2.4搭建平台,鼓励和指导体育教师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2.5体育工作的水平与品位提升。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水平和品位,扩大学校体育的知名度,体育教师要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体育教师要注重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制定发展目标,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到实处,让全校学生的达标率稳中有升。学校要成立运动队,实行训练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训练工作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切实制定竞赛目标,不断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全面提升体育工作水平与品位,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创新意味着对自己的不满足,意味着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体育教师要勇于改革,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崭新课堂。
二、参与———激励的感召力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因为对教师来说,主管学校体育的领导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主导者。作为领导要让教师参与管理,并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体育教师参与管理,这是一种调动教师积极性直接有效的方法。让教师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他们,又能为学校体育的管理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了体育教师对学校的归宿感、认同感,并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心;通过参与,还可使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与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这三项活动的常规管理可由体育教师全权负责管理,制订评比标准,并根据各班级的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并于当天公布结果。期中、期末总评结果与成绩和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挂钩,成为评价与考核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ve model in goat. MethodsSixteen goats were evenly pided into four groups in random. In groups A, B, and C, puncture needles with 16 G, 18 G, or 27 G were used to induce injuries to the left anterolateral anulus fibrosus of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respectively. In group D, the dics were exposed operatively but not injure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histological study were performed both before and 3, 6, 12 and 24 weeks after the experiment. Results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in groups C and D. Slow and progressiv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was found in groups A and B. ConclusionA relatively ideal goat slowmoving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ve model can be made by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study.
[KEY WORDS]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radiology; histology; goats
腰背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病因目前仍有很大争议,但椎间盘退行性变被一致认为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过程,用于其病因、药理学或生物治疗的研究。本实验经过放射学、组织学观察,旨在获得一种缓慢、可靠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取健康成年山羊16只(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提供),雌雄各8只,(10.5±0.5)月龄,平均体质量为(31.3±5.6)kg。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4只。在标准饲养条件下适应性饲养2周。
1.2 动物模型建立及观察方法
①术前禁饮食36~48 h,术前20~30 min肌注阿托品0.03~0.05 mg/kg。②分别在羊臀部肌注氯胺酮10 mg/kg及地西泮10 mg。③取山羊前肢内侧浅静脉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氯胺酮1~2 mg/kg静脉缓慢推注给药。④行气管插管术。⑤山羊取右侧卧位,头部略低于躯干,以羊最末一节肋骨下缘、髂嵴上缘、腰椎横突下4 cm、腰椎横突为边界的矩形区域剃毛备皮、消毒,以腰椎横突下2 cm的纵线(肋骨下缘、髂嵴上缘之间长约10 cm)为切口位置。20 g/L利多卡因5 mL局麻后经腹膜后入路暴露腰椎间盘,动作要温柔、仔细,避免损伤椎体周围的韧带和组织,任意选相连的4个椎间盘,穿刺针(特制金属箍控制刺入深度)在其纤维环的左前外侧刺入10 mm深达髓核(纤维环平均厚度为7.5 mm[2])并停留5 s,在相应椎体的横突用金属线作标记。其余椎间盘未损伤作对照,逐层缝合。术中根据麻醉的深浅可适当追加氯胺酮1~2 mg/kg,地西泮0.1~0.3 mg/kg。⑥待动物较清醒、活泼后,拔出气管插管并肌注地塞米松5 mg。⑦动物术前及术后3 d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术后室内休养3 d。⑧A组用16 G针、B组用18 G针、C组用27 G针穿刺,D组只暴露椎间盘未穿刺。⑨各组动物采用上述的方法全麻后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6、12、24周,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⑩术后各个时间点影像学检查后,每组各处死1只山羊(静脉内注射过量苯巴比妥钠),每次处死山羊可收获到12个针刺过的椎间盘,12个未损伤的椎间盘(D组6个,A、B、C组各2个)。共得到针刺与未损伤椎间盘各48个。立即用40 g/L甲醛液固定1周,乙二胺四乙酸(EDTA)做脱钙处理,石蜡包埋,切成6 μm厚的切片。番红O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2 结
果
2.1 X线观察
D组术后各阶段腰椎生理弯曲无改变,椎体间隙无变窄及骨赘形成,椎体上下终板未出现钙化。A组3周后观察到部分术后椎间隙与术前比变窄;6周后观察到早期骨赘形成、部分椎间隙进一步变窄,12周后观察到骨赘体积增大、数量增多,椎间隙变窄程度加重,部分终板肥厚钙化;24周椎间盘退行性变进一步加重、部分骨赘连接成骨桥。B组比A组退变略轻、略慢,且12~24周这段时间内退变进展缓慢。C组未观察到明显变化。
2.2 组织学观察
D组椎间盘的纤维环由胶原构成的板层样结构组成,呈后侧U形、前侧稍前突的纤维环板层模式,环中任何部位均未出现断裂纤维和S形撕裂,髓核由大量的较大的、空泡状的脊索细胞和较小的软骨样细胞构成。3、6、12、24周均未观察到明显变化。A组3周后髓核表现为脊索细胞减少而软骨样细胞增多;6周后脊索细胞数目进一步降低,软骨样细胞数目也开始降低,纤维环折叠、结构破坏伴随软骨骨赘形成;12周后大部分刺伤节段出现软骨骨化骨赘,髓核内脊索细胞消失,并逐渐被絮乱的、细胞减少的纤维样组织替代;24周髓核大部分已纤维化,纤维环断裂现象已十分明显,基本无法辨认纤维环、髓核边界,软骨样骨赘广泛形成。B组比A组退变略轻、略慢。C组未观察到明显变化。
转贴于
3 讨
论
本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可模拟人椎间盘缓慢退变的可靠模型,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分为自发性和诱导性两大类,各有优缺点,前者需要的动物样本量巨大难以普及应用。
理想的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具有以下特点:能再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客观规律;模型重复性好;所选动物解剖和生理特点尽可能与人类近似[3]。动物大小与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小动物椎间盘小,重力负荷小,需要的营养少,损伤后易修复,对人类椎间盘退变的模拟度低;但对经济条件要求低且易于操作。大动物模型对人类椎间盘退变模拟程度高;但对经济条件、麻醉技术、手术技巧、动物实验室条件等要求高。尤其是灵长类,在生物进化方面同人类的亲缘关系密切,且其腰椎间盘与人类在生物化学、机械力学特性方面类似,是用于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理想的动物。但因经济、法律因素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本实验采用羊作为实验动物。前瞻性研究资料“思考用羊作为人脊柱的动物模型”提供的研究报告表明,羊和人类的腰椎在大体解剖上相似[4]。这两个物种的椎体、椎间盘形状、髓核相似;腰椎椎间盘纤维环的水分含量、胶原含量和胶原纤维的取向角度均相似。REID等[5]研究显示,羊和人的脊柱在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方面具有相似性。已经用羊腰椎椎间盘进行了评价椎间盘置换和移除效果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经典的刺伤模型是用11号刀片切开成年兔腰椎椎间盘前侧纤维环的全层,以产生与人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类似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学变化。可这种髓核迅速突出的全层切开动物模型既不适用于研究髓核和纤维环的渐进性变化,又不适用于检验仅作用于椎间盘早期退变的新式治疗方法。本实验采用穿刺损伤山羊前外侧纤维环的方法以获得较缓慢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穿刺针的直径和刺入深度可以控制。此方法创伤小、效果可靠、可重复性强。放射学和组织学结果显示,A组、B组均得到了缓慢、可靠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C组未观察到明显退变,提示用27 G针穿刺纤维环不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此,推测在检验生长因子、质粒、药物试剂、组织工程[6]等新式椎间盘退变治疗方法时,可用27 G或更细的针进行穿刺向椎间盘组织内注射。目前的治疗主要局限于缓解症状而不是椎间盘结构完整性的修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针对椎间盘退变的原因,通过人工干预,在早期阻止或逆转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恢复其生物学功能,即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
总之,通过针刺损伤山羊纤维环的方法,可以获得一种可靠的椎间盘缓慢退行性变的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1]NORCROSS J P, LESTER G E, WEINHOLD P, et al. An in vivo model of degenerative disease [J]. J Orthop Res, 2003,21(1):183188.
[2]OSTI O L,VERNONROBERTS B, FRASER R D. Anulus tears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using an animal model[J]. Spine, 1990,15(8):762767.
[3]西永明,胡有谷. 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其历史和现状[J]. 中华骨科杂志, 2000,20(6):378379.